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垂向随机振动分析

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垂向随机振动分析

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垂向随机振动分析
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垂向随机振动分析

(00412703)车辆系统动力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412703 课程名称:车辆系统动力学 英文名称:Vehicle System Dynamics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学科:机械、交通等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车辆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车辆动力学基本原理,了解车辆动力学发展现状,掌握车辆系统动力学激励原因、建模与试验研究方法、动力学性能评定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主要介绍引起车辆振动原因及铁道车辆安全、平稳性等动力学评定标准,车辆零部件建模方法,轮轨接触理论,蛇行运动稳定性,车辆的曲线通过,列车纵向动力学。 三、课内学时分配

四、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王福天车辆系统动力学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2.张定贤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3.任尊松,车辆系统动力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4.Simon Iwnicki, Handbook of railway vehicle dynamics,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2006

5.沈利人译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6.陈泽深,王成国铁道车辆动力学与控制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7.现代轨道车辆动力学胡用生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8.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翟婉明科学出版社2007 9.车辆与结构相互作用夏禾科学出版社2002 五、教学与考核方式 理论教学方式、考试+平时成绩评定成绩 编写人(签字):魏伟编写时间:2012.9.4

轨道动力学发展概况(打印)

简要发展历史 一、国外情况 1)20世纪40年代,铁木辛柯和沙湖年慈开始探讨单自由度集总参数轨道模型分析正弦及余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位移响应问题。 2)六、七十年代,佐藤裕和佐藤吉彦曾经采用集总参数模型和连续弹性基础梁模型研究了轨道的动力效应。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是所渭Sato“半车一轨道”模型。 3)美国Ahlbee曾提出与Sato模型相仿的“半车一轨道”集总参数模型,所不同的是轨道部分增加了一个基础参振量,并且考虑了钢轨接头因轮轨冲击变形而引起的刚度削弱影响。 4)20世纪70年代,英国Derby铁路研究中心以轨道不平顺作为激励源并将机车车辆和轨道的相互关系引入模型中。 5)Lyon和Jenkins等(1972)建立了低接头轨道动力分析模型,并由此定义了高频冲击力P1和低频响应力P2,并推荐了简化计算公式。 6)1979年Newton对该模型作了局部改进,以Timoshenko梁代替Euler梁描述钢轨,从而可以考虑梁的剪切变形和截面旋转惯性对轮轨垂向力的影响。 7)在此基础上,英国Derby中心的研究入员进一步采用了弹性点支承连续梁模拟轨道,并考虑了轨枕的振动影响。 8)Clark(1982)等为研究车辆在波浪型磨耗钢轨上行驶的动态效应,采用了弹性点支撑连续梁模拟轨道,并单独考虑轨枕的振动影响,使模拟更趋于实际。 9)加拿大Cai和瑞典Nielsen等为研究车辆与轨道相互动力作用问题,采用了“转向架一轨道"分布参数模型,轨道为二层离散支撑连续梁,并用此模型分析了车轮擦伤引起的轮轨冲击作用问题。 10)早在1926年Carter即开始研究机车动轮与钢轨间的蠕滑现象,给出了切向力与蠕滑率间变化的关系式,用来分析机车沿平直轨道运行时的稳定性问题。 11)60年代和70年代,Kalker的蠕滑理论研究已能针对轮轨间同时存在蠕滑和回旋的普遍情况,确定作用于车轮接触面上的蠕滑力和蠕滑力矩,并且开发了避开弹性力学的椭圆函数为系数而形式上更易于应用的“Kalker’’系数cii和蠕滑系数Fij。可以综合地分析轮轨间蠕滑和回旋对车辆横向稳定性、曲线通过和对轨道不平顺的响应问题。 二、国内情况 1)周宏业和叶翔(1963)采用单自由度集总参数轮轨碰撞模型计算轮轨冲击力; 2)徐实儒(1985)采用了这一模型并做了相应的改进: 3)吴章江(1982)提出了包含摩擦阻尼力的轮轨集总参数三自由度模型来计算轮轨冲击力。 4)20世纪80年代后,李定清(1984)采用阻尼和弹簧系统来等效轨下基础, 5)陈道兴(1984)在其基础上又建立了包括车辆悬架、轮轨接触、轨道支撑弹性非线性影响的轮轨动力分析模型。 6)张丁盛又从研究挚板隔振的角度出发,考虑轨下挚板和道床的影响,建立了轮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秘板的减振效果。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在轨道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在轨道下沉变形 研究中的应用1 高建敏,翟婉明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E-mail:jianmingao04@https://www.doczj.com/doc/7d11814335.html, 摘要:提出了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引入轨道下沉变形研究的分析方法。通过将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振动模型和轨道累积下沉计算模型相结合,以轨道结构动力学响应参量和轨面高低不平顺状态变化等作为两者间的联结纽带,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角度研究了轨道的下沉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轨道动荷载重复作用次数的增加,轨道下沉量逐渐累积,轨面初始不平顺对轨道下沉变化影响较大。车辆-轨道耦合振动系统和轨道下沉变形处于特定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受轨道累积下沉变形的影响,轮轨力、轨道结构响应加剧。 关键词:车辆;轨道;动力学;累积变形;下沉 中图分类号:U260.11 1. 引言 铁路有碴轨道在运营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特点,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残余变形。这种残余变形随着列车荷载的反复作用,逐渐累积,最终导致轨道结构的下沉。轨道累积下沉快慢及下沉量大小直接关系到轨道的维修模式和成本[1]。因此,研究轨道的下沉变形累积特性,预测下沉发展趋势,对经济、合理地安排轨道养护维修,保证列车安全、平稳、不间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轨道下沉变形的研究最初以试验研究为主,英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均通过大量试验和现场调查,建立了各自的轨道下沉(主要是道床)计算模型[2~5],我国在道床下沉计算模型方面也有研究,但相对较少[1,6]。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大型仿真分析研究成为可能,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数值算法,从理论角度深入研究有如轨道下沉这样的复杂问题,代表性国家主要有英国、瑞典和日本[7~9]。国内在轨道下沉仿真分析方面开展的研究甚少,至今尚未看到较为相关的文献资料。因此,本文在国外研究经验基础上,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轨道下沉变形法则,通过将车辆-轨道耦合振动系统和轨道下沉变形相联结,开展了有关轨道动态下沉变形特性以及车辆-轨道耦合振动系统与轨道下沉变形间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 2 研究方法及仿真计算模型 2.1 轨道下沉研究方法 铁路运输属轮轨系统运输模式,车辆与轨道系统处于特定的耦合振动形态之中,车辆与轨道相互作用,轨道几何形位的变化,轨道结构的变形和损伤,是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相互作用再加上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轨道的下沉变形是由于列车-轨道相互作用产生的轨道动荷载诱发而产生的,而轨道下沉变形结果又会叠加于原始轨道形态之上,进一步影响到车辆与轨道动态作用。可见,轨道的下沉变形和车辆-轨道耦合系统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轨道的下沉变形离不开对车辆-轨道耦合振动系统的分析和研 1. 本课题得到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资助(IRT0452)、国家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20030613011)和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创新基金的资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