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通道及现今三大主要路径的比较研究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通道及现今三大主要路径的比较研究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通道及现今三大主要路径的比较研究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通道及现今三大主要路径的比较研究

364

《商场现代化》2007年7月(中旬刊)总第509期

美国证券市场作为全球的金融和资本中心,以其成熟、规范,以及资本活跃的特点,吸引着众多中国企业的目光。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成长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利用不同的途径在美国证券市场上融入资金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虽然赴美上市的路径很多,然而传统方式中最主要的多是采用直接上市与间接买壳上市两大类。在不断的金融创新中,新型的途径也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途径就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并呈现出成为未来中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新趋势的优势。下面将着重介绍该种新兴的路径并对这三大路径进行剖析和比较。

一、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三大主要路径分述1.赴美直接上市(IPO)

境外直接上市即直接以国内公司的名义向国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的登记注册,并发行股票(或其它衍生金融工具),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如发行N股(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或者存托凭证等。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可以选择的证券交易所有:美国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纽约股票交易所、其他地方性的股票交易所(如波士顿、辛辛那提等)

美国证券市场直接上市的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国内重组、审批和境外申请上市。在境外申请上市的具体操作包括:

(1)根据美国不同证券市场的上市要求,进行资产结构调整;(2)选择境外上市中介机构,包括承销商、境内外律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

(3)制定具体上市方案,递交报告;(4)巡回路演,招股上市。2.间接买壳上市(RTO)

间接上市即国内企业在境外注册公司,境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的控股权,然后将境外公司拿到境外交易所上市。它包括两种形式: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买壳上市,即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控股上市公司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利用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的资产和有关业务。

从本质上说,这种方式就是非上市公司利用上市公司的“壳”,先达到绝对控股地位,然后进行资产和业务重组,利用目标“壳”公司的法律上市地位并通过合法的公司变更手续,使非

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其具体操作包括:

(1)中国公司的原股东在美国境外的免税岛,如百慕大等地注册一家投资公司;

(2)以该公司作为外商,与美国境内上市壳公司原股东合资或收购壳公司净资产,使美国境内壳公司成为外商控股公司;

(3)合并财务报表,进行股权转换;(4)完成上市公司有关手续。3.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在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不断发展的同时,金融创新一直领先全球的美国资本市场近年又为投资者新辟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投融资方式的通道——SPAC,即首先建立特殊目的的收购公司, SPAC公司管理人募集到管理资金,随后在OTCBB上市交易,成为新的“壳”公司,再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18个月)收购重组目标公司,从而达到合并上市的目的。

SPAC只有现金没有实业资产,其实质是空头支票公司。SPAC上市方式把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结合起来,集中上市,合并、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及目的于一体,实现既直接上市又降低成本的理想组合。其具体操作包括:

(1)选择投资银行作为整个SPAC交易的组织者和股份配售安排者;

(2)用信托形式发行普通股、优先股与期权给市场投资者,从而创造一个现金上市公司;

(3)18个月内,公司并购已选定公司或资产;(4)合并后公司转入纳斯达克主板交易。二、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三大主要路径比较1.融资成本与融资效率方面

由于赴美上市的三种路径采取的方式与手段不一样,其操作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率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构成了企业选择路径的最重要因素。分析如下:

(1)直接发行方式融资成本高,运作时间长,程序复杂。拟直接发行的企业在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审核同意后进行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在经过证监会复审同意,然后才能向上市的证券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和准备注册登记表。其间不仅涉及上市地的证券监管机构,还涉及国内的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诸多部门,前期审批成本和机会成本较大。

上市期间具体费用主要包括承销费、专业顾问费用和其他费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通道及现今三大主要路径的比较研究

陈思行 厦门大学

[摘 要] 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成长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寻求赴美上市的机会。众所周知,直接上市和间接买壳上市是目前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两条主要路径,而近年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模式新兴起来,成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又一新通道。本文通过对这三种主要路径的介绍与分析,在融资成本、效率、风险等方面进行研究比较,以期得出适应各企业的最佳途径的建议。

[关键词] 境外上市 融资方式 路径选择

365《商场现代化》2007年7月(中旬刊)总第509期

用。其中承销费是必须支付给承销商的费用,一般根据发行总额的百分比计算,基本在10%左右。由于国内外会计准则及法律制度上的差异,专业顾问费用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总体而言,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费用约占总融资额的15%左右,在纳斯达克上市费用约占总融资额的13%至18%。

在美国IPO通常需要1至2年的耗时。然而IPO相较其他两种上市路径可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发行价格和更广的发行范围,同时在经过相对严格的程序审批上市后比较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任,降低其上市维持费用。

(2)间接买壳上市和SPAC均有时间短、成本低,程序简化的优势。首先,前期费用要比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低很多。因为无需首次发行股票所需的保荐人顾问费,包销费,以及递交申请表格时交纳的首次上市费等。另外还可以避免新股上市时复杂的财务、法律障碍和较高的“保洁成本”。在对上市业务的审计等方面也要轻松一些。

与直接上市相比,这两种方式均没有复杂的上市审批程序,手续简单,节省时间。但增加的是寻找对手和谈判的费用,买壳上市对于壳资源的调研与选择,SPAC对其核心操作人投资银行的选择与谈判,都构成了新的成本。然而相比IPO仍是更为低廉的上市方式。

买壳上市整个过程只需3至6个月,壳成本在10万至50万美元之间。而SPAC方式对于结构明晰和已通过财务审计的公司来说,目标公司与SPAC公司合并后即主板上市,整个过程也只要3至6个月。

(3)SPAC具有取长补短的特点。相较买壳上市而言,SPAC的新优势在于不仅初期费用低,并且相当一部分由SPAC公司承担,目标公司负担低。并且SPAC方式中的壳公司无业务,收购后可轻松转主板,而买壳上市需额外负担由壳公司原股东转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2.融资风险方面

在融资风险方面,除了境外上市共同具有的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国内外制度等方面的风险之外,三大主要上市路径有其各自不同的风险特征。

直接上市的风险较大,主要集中在新股上市过程而分布在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由于前期付出了巨额费用作为沉没成本,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巨额成本将无法收回。例如在发行价、发行时机等方面都需要谨慎地选择,不似在买壳上市中壳公司本身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基础。

买壳上市的风险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买壳风险和再融资风险。首先壳目标本身是具有风险的,如目标企业对债务的隐瞒、不利政策的干预、目标企业不愿合作设置障碍等。其次,由于壳公司原有业务和结构可能对重组形成干扰而造成重组中也存在一定风险。再次,买壳上市的融资功能是通过上市后再融资实现的,其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风险。

SPAC的风险较小,不必承担收购失败的风险,也没有壳公司造成的风险。SPAC公司已经募集到资金并且没有业务,可直接收购完成重组上市。其中最大的改进在于公司上市所需的资金已提前募集到位从而实现风险可控,而传统的两种路径则将这个最重要且风险最大的步骤放在最后而面临不确定性。而SPAC面临的风

险主要是转板风险。即使通过SPAC 方式上市,企业也必须符合纳斯达克上市标准才有可能上市。另外,SPAC 是金融创新一种形式,在操作上时机把握和技巧很重要,配合不好SPAC 就有失败的可能。例如在18个月期限内不能完成收购,SPAC壳公司就面临“扑空、退市”的风险。另外,尽管现在美国监管机构对SPAC的监管并不严格,但今后仍有可能提高监管门槛的风险。

3.融资后企业增值方面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动机就是希望通过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尽快获取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提升企业知名度;利用境外市场严格有效的监管制度明晰企业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效率,尽快与国际接轨。一句话就是实现企业的自我增值。而三种路径对实现这一目标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IPO在这一方面是佼佼者,通过该种方式在拓宽国内企业引进外资渠道的同时,也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品种,可以提高企业的声望和国际地位,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而买壳上市和SPAC在良好的运作下也能基本实现这一目标。然而由于被收购的壳公司实际上是国内企业控股的子公司,可能存在着双重纳税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利润。且在海外影响力不足的问题也较前更普遍。

尽管如此,本文依然认为对于融资后企业自身增值这一方面,融资途径的差异并不是关键的因素,更主要地取决于企业本身及其上市融资的目的。

三、企业适应性分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通道——SPAC的介绍和对三种主要路径的比较,本文并不能得出企业赴美上市的最佳途径。毫无疑问,对于不同的中国企业将有不同的最佳选择,现将通过一定上市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笼统地分述如下,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建议和参考作用:

1.直接上市路径成本高门槛高时间长,但融资量和融资后增值较为可观,适合有一定经营管理实力、资本雄厚、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如早期的上海石化、青岛啤酒,后来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

2.中国的民营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小,发展潜力大,发展速度快,又有极大的融资需求,因此民营企业一般适宜采用间接上市方式。

3.SPAC公司最看重是中小企业的增长性,对行业并没有特别的偏向。寻求的并购目标公司应该是那些资产规模不够大、但又急需资金支持的高成长性企业。

参考文献:

[1]张 芡:中国公司如何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秦 锐:去美国融资,路如何走[J].科技智囊,2006,(7)[3]何 焱:探索赴美上市新路[J].中国纺织, 2006, (10)[4]范 棣:SPAC中小企业上市“第三条道路”[J].中国经济周刊,2006,(29)

[5]陈家洪: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战略选择[J].江苏商论,2005,

(1)

[6]孙天琦:关于国内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几点思考[J].西安金融, 2005, (8)

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一览表

中国美国上市公司一览表 一、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是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一,IPO数量及市值第一,交易量第二的交易所,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2005年4月末,NYSE和全电子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合并,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百老汇大街11号,在华尔街的拐角南侧。纽约证券交易所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泛欧证交所(NYSE Euronext)。

按地域美国纽交所中国上市企业分布情况如下:

42% 16% 6% 其他 按行业美国纽交所中国上市企业分布情况如下 : 医药互联网13% 3% 3%3%其他 二、 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 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纳斯达克(NASDAQ )股票市场是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而且它是首家电子化的股票市场。每天在美国市场上换手的股票中有超过半数的交易在纳斯达克上进行的,将近有5400家公司的证券在这个市场上挂牌。

中国公司境外上市一览表

中国公司境外上市一览表 (截至到: 2007 年 3 月 10 日共747家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出处:美国世界企业上市融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一、NYSE—纽约证交所(共25家中国企业) 1、中芯国际(交易代码:SMI;地域:上海;行业:电子) 2、兖州煤业(交易代码:YZC;地域:山东;行业:煤炭采选) 3、广深铁路(交易代码:GSH;地域:广东行业:港口交通) 4、华能国际(交易代码:HNP;地域:北京;行业:电力热力) 5、中海油(交易代码:CEO;地域:北京;行业:石油化工) 6、上海石化(交易代码:SHI;地域:上海;行业:石油化工) 7、中国人寿(交易代码:LFC;地域:北京;行业:金融) 8、东方航空(交易代码:CEA;地域:北京;行业:港口交通)

9、南方航空(交易代码:ZNH;地域:广东;行业:港口交通) 10、中石化(交易代码:SNP;地域:北京;行业:石油化工) 11、中国联通(交易代码:CHU;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12、中国电信(交易代码:CHA;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13、中国网通(交易代码:CN;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14、中国移动(交易代码:CHL;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15、华晨汽车(交易代码:CBA;地域:辽宁;行业:汽车制造) 16、中国石油(交易代码:PTR;地域:北京;行业:石油化工) 17、中国资金(交易代码:CHN;地域:北京;行业:金融) 18、玉柴国际(交易代码:CYD;地域:广西;行业:汽车及配件)

19、中国铝业(交易代码:ACH;地域:北京;行业:金属) 20、飞鹤乳业(交易代码:ADY;地域:黑龙江;行业:生活消费品) 21、亚太卫星(交易代码:ATS;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22、亚洲卫星(交易代码:SAT;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23、无锡尚德(交易代码:STP;地域:江苏;行业:电力热力) 24、新东方(交易代码:EDU;地域:北京;行业:教育) 25、深圳迈瑞(交易代码:MR;地域:广西;行业:医疗器械) 二.美国证交所——AMEX(共6家中国企业) 1、中国科兴(交易代码:SVA;地域:北京;行业:医药) 2、海南金盘(交易代码:JST;地域:海南;行业:机械材料) 3、天狮国际(交易代码:TBV;地域:北京;行业:医药)

企业上市融资方案

风险投资与海外上市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私人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国内企业在美上市的一般程序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 稀有资源" ,所谓" 壳" 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上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 壳" 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 壳" 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所以“壳”是指有股票上市但没有业务的公司。美国有很多上市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业务,如高科技公司因为技术跟不上潮流而停业,开矿公司因储备不足或产品价格低而放弃,制造业因工资太高、竞争无力而停工的。但这些公司仍保持上市的资格。“借壳”指收购这类公司,与之合并成为美国的上市公司。 “借壳”上市选择个“好壳”很关键,首先壳公司必须“干净”,公司可以没有资产,没有业务,但不能有债务与法律诉讼,也不能有违反证券法的问题。另外壳公司的上市资格必须保持完整,包括根据美证监局的要求,按时申报财务与业务情况。最后壳公司要有足够的“大众股份”和“大众股东”,合并后交易才能活跃。所谓“大众股东”是指壳公司最初上市时购买发行股票的股东。 在美国发行或出售证券,均须遵守美国联邦证券法律和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1933 年证券法和1934 年证券交易法。证券法和相关立法的目的是保证发行公司将披露有关其经营的所有实质性信息,从而向可能的投资人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公司能准确地分析投资于该公司所具有的潜在风险和收益。 在美国发行证券必须按证券法向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简称" 证管会" )注册。除非按规定可免于注册,或在国外交易的证券满足一定的条件,上市才不必经过注册。 为在美国向公众发行和出售证券,证券发行公司须向证管会报送注册报告书。证管会主要审查注册报告书中所披露的信息是否成分和准确。证管会官员有权要求发行公司修改注册报告书。一旦注册报告书被宣布有效,证券便可以按照注册报告书所描绘的方式出售。 美国有三大主要的证券交易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此外,也有针对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设立的电子柜台市场OTCBB ,OTCBB 是由纳斯达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统,众多公司的股票先在此系统上市,获得最初的发展资金,通过一段时间的扩张积累,达到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挂牌要求后升级到这些市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只要净资产到400 万美元,年税后利润超过75 万美元或市值达5000 万美元,股东在300 人以上,股价达到每股4 美元的,便可直接升入纳斯达克小资本市场。净资产到600 万美元以上,毛利达到100 万美元以上的公司股票还可直接升入纳斯达克市场。因此OTCBB 又被为纳斯达克的预备市场。 与纳斯达克相比,OTCBB 以门槛低而取胜,它对企业基本没有规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3 名以上的做市商愿证券做市,企业股票就可以在OTCBB 上流通了。也就是说到OTCBB 上市本身是很简单的:要有一赚钱的概念与一好的商业计划就足够了。 买壳上市是美国自1934 年开始实行的一种简捷的合法上市方法,上市成本低,时间快,而且欲上市企业采取此途径可以100 %保证获得上市,避免了直接上市的高昂费用与上市流产的风险。因此目前采取借壳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去年借壳上市的企业比前年增加了三倍。

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分析

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 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概况 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年度统计数据,第一行是境内AB股上市公司数,总体呈现不断增加,但是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下面我们可以看到B股上市数是在减少的,而相对的H股却是不断增长的。总体来看,外资在撤回而国内的资本外流在增多。 我们看到上面的统计数据似乎很小,这是因为国家统计局对境内外的定义是很严格的,所谓境外上市的公司,必须是注册地在国内而公司在海外上市。而我们素质的很多企业,比如阿里巴巴,他的注册地在国外的一个小岛,上市地点是美国,这样的情况是不予统计的。 下面我们对今年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从统计中我们可以得知今年第一季度一共有24家企业国内上市,12家在海外上市,分布于香港主板、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香港创业板三个海外市场。香港主板依然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市场的绝对主力,共有10家企业上市。 2016年第一季度海外上市的12家中国企业具体来看,,分别占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83.3%和融资总额的95.2%;平均每家企

业融资额达21.87亿元,也为三个市场里最高。1家中国企业“百济神州”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10.56亿元。1家中国企业“火岩控股”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0.43亿元。 下面来对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进行分析。 由于国内企业选择境外上市的最大去处是香港,和美国,所以我选了国内,香港和美国三个地点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看下大环境。 市场分析: 从市场条件看,香港和美国总体比国内更有优势。 下面我们进行各地方的上市政策分析。 先了解看看中国内陆主板的上市要求: 可以看到在国内上市对公司的股本和资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超过20%,看出我国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把控也是比较严苛的。 接着我们来看香港主板上市条件,香港主板主要是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所以他的上市条件也比较高,对比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发行人的市值超过40亿港元,可降低至10%,这个对实力雄厚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某上市公司的营销及经营分析报告word资料10页

XX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经营评价与建议 鉴于时间及条件所限,我们无法对XX公司的内部管理做深入的调查,仅对银川XX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未对XX制品的市场情况做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关资料均有XX公司提供,所有分析与判断均在这些资料基础上利用我们的知识和常识得出的。 一、现状与优劣势分析 一、现状 XX公司自今年三月份以来进行扎实的营销管理基础工作和务实的市场开拓工作,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开拓了19个经销商,今年的销售额有望逼近一百万元。 二、优势分析 目前,XX公司的优势主要有两个: 1.产品自身优势。宁夏XX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国人心目中都很高,同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产地品牌的独占性。消费者、经销商对XX和XX制品的接受没有太大的障碍,即使不知道XX具体功效的人也都知道宁夏XX有滋补作用。 2.到目前为止,XX汁及其他XX制品尚无主导品牌。西部阳光产品可以说是同其他品牌的产品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一个规模很小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二、劣势分析 目前,XX公司的劣势就是资金匮乏,由于资金缺乏,造成了如下情况: (1)无法从事更多的市场推广活动; (2)限制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3)产品成本高,使得产品的利润空间降低而不能给经销商予以销售支持。 应该看到,XX公司现在具有的优势并不能长期拥有,这是因为宁夏X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不能等于XX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旦宁夏其他企业的XX制品在市场上创出了品牌,XX公司的优势就荡然无存,所以,XX公司必须抓住时机,在其他公司的品牌尚未建立起来之前抢得先机。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评价 XX公司现在面临下面几种选择: 1.继续现在的外包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管理难度小,但是在销售量不能达到一定规模之前,产品的交货期很难得到保证,产品成本无法降低,新产品研发受到限制,这必将影响到销售量的继续扩大。 2.自我积累,购买设备 设备购买进来之后,成本、交货期和新品研发会有所改善,但问题是就XX公司现在的积累能力而言,在几年之内完成积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3.利用贷款 XX公司现在正在积极争取400万元的银行贷款以购买生产和试验设备,并进行市场拓展,但是能否获得贷款,至今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贷款,也还有两个问题: (1)据XX公司预测,如果获得了400万的贷款,2019年有望获得1500万元的销售收入和120万元的利润,但是这1500万元只是一个估数,基本上没有依据,也没有分解到各个销售区域; (2)即使能够实现1500万元的销售收入,归还贷款也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4.贴牌生产 现在XX公司正与承德露露进行合作洽谈,生产露露牌“幸露XX汁”,这对在短时间内扩大XX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风险就是XX公司有可能在合作中失去自己的作用,因为灌装设备是露露的,品牌是露露的,销售网络是露露的,XX公司只能提供原浆,而这些原浆还是在河北兴隆打的。露露如果跳过XX 公司,直接找人打浆,XX公司没有任何控制力,虽然XX公司具有相关的专利权,但是这种专利的保护是非常脆弱的,因为一旦露露对专利中的一部分技术进行了改动,就不算进犯XX公司的专利。 贴牌生产的另外一个方式就是购买设备,为别人生产,大约需要投资150万元左右,而这150万元的投资有望在短时间内收回。 但是,无论如何,贴牌生产都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而且是在帮助一个本来就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贴牌生产的主要作用只能是积累资金,为未来创造品牌打下一定的基础。 5.合作生产 合作生产包括两种方式: (1)引进投资,购买设备,入股到XX公司。这种方式对XX公司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由于XX公司的资产过于庞大,外来投资方投进来的几百万资金虽然能够起到大作用,但只能占到很少的股份,很少会有投资者会这样干。 (2)XX公司拿出一部分资产,比如说厂房,同外来投资者新建一个公司,这样,生产和实验设备就解决了,生产成本、交货期和新品开发也同样得到解决。

企业上市完整流程

企业上市完整流程 企业上市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其中做好税务方面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因为各个资本市场都相当重视企业的税务问题,而且现在从整个趋势去看,税务问题越来越被重视。那么,企业在上市前有哪些税务问题是特别值得关注?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来说企业应特别关注历史遗留、企业重组、转让定价三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上市之前一般要接受审计和信贷方面的调查,被调查出来的历史问题往往需要处理掉,特别要关注这些遗留历史问题的处理是否合乎税法的相关规定,否则企业无法实现“干干净净”地上市。在现实工作当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就是因为一些历史的税务问题延缓了上市的进程,甚至放弃了上市。比如,2007年东部某省有数十家企业因为股改遗留下来的股东数目太多、产权关系不明晰、土地使用权获取方式不当等问题,而无法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最终影响了上市进程。 企业上市前遇到的最重要的税务问题应该是重组中的税务问题。企业重组可能要涉及股权或者是资产的剥离、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税务问题。这些税务问题很多情况下是一个时间的差异,比如说资产的转移。资产的转移如果是价值性的转移,那么要在以后的纳税期进行抵扣。对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因为要上市要重组而使得纳税时间点前移的话,对企业的税务压力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这一点上应该谨慎处理。 在重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律师甚至是注册会计师在整个股权交易过程中都建议客户采用成本价去转移,其实这是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比如某民营企业下属有6家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分散在不同的自然人的名下,上市之前必须要把几家公司合并在一起。在实践当中,我们见到相当多的企业在把自然股权装进上市公司的过程中采用成本价去转让,这是我国税法所不允许的。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监管,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已经专门发文对转让交易实行共同监管,一旦违规将会遭受很严厉的处罚。 还有转让定价的问题。在公司经营业务当中,通过分割业务,从而把利润安排在不同的主体当中去的时候会涉及转让定价。企业上市微信公众号TL189********比如一个靠建筑业 起家的房地产企业,当面临很重的土地增值税税负时,可能会采取把建筑、设计、装修工程分离出去,从而把利润放到建筑公司、设计公司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这些安排时,必须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则,并经得起税务机关的评估和检查。 另外,一些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前,为了规避更多的监管,很多企业会选择搭建一个跨境的公司架构的安排。这些安排因为牵涉跨境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利益而可能面临反避税调整。因此,这些企业不仅要关注本国的税法,还要关心国际税务问题。特别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我国对跨境非经营企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企业传统的搭建跨境多层结构来间接规避实际运营主体公司的所得税的方法,在新税法中已经受到了严格的约束,最近一两年已有相当多的案例。企业应该引以为鉴,多多关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纳税调整的相关规定。 基于上述原因,企业在上市之前首先应当选择一个资深的财税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整体的税务健康检查,对企业以前的税务风险进行清理。然后跟中介机构的律师、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就重组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设计最优的公司架构,让企业的税负降到最低,运营效果达到最佳。企业只有进行了这些比较完整科学的安排,上市之后才不会因为税务问题而产生麻烦和困难。

中国已在美上市企业名单

中国已在美上市企业名单HRCT.OB 上海海科 SGZI.OB 松仔国际 CKGT.OB 中国康大 AOB 美东生物 ADY 飞鹤乳业 UTVG.OB 旅程天下 TCM 同济堂 XFML 新华财经 EESC.OB 亿丰生态 WUHN.OB 武汉鼓风机厂 ILVL.OB i-level媒体集团 CPBY.OB 深圳永泰 CFSG.OB 首安工业消防 CEUCW.OB 双威通讯 ASHI.OB 河北任远 CHAS.OB 大连润泽 CIWT.OB 大连东泰 PCLP.OB 吉林东升 TSTC 东方信联 SEED 北京奥瑞金 CSWT.OB 恒泰丰科技 CVDT.OB 银泉科技 CHRN.OB 吉林华人 BEIC 北仓钢铁 SYUP.OB 上海玉同药业 CAXG.OB 河北奥星 SGUS 美国世明 CWCE 索昂科技 CSIQ 江苏阿特斯 COFI 三八妇乐 GOLS 常安实业 TSL 天合光能 SOLF 林洋新能源 FFHL 富维薄膜 HKRS.OB 汉鑫科技 AIDA 爱大制药 DPPT 利宝生态 CCGY.OB 福建中德 CHLN.OB 中华地产 CRFU 新阳高科

WATG.OB 锦州电机HMIN 如家酒店 EDU 新东方 EFUT 富基旋风 MR 深圳迈瑞 NAGM.OB 西安金园RHGP.OB 仁皇药业EGO ELDORDO金业NTE 南太电子 JFC JF中国 CRGI 鑫达玩具 INTN 英泰国际 DSWL 冠宏电子 CHDX 美中互利 ASTT ASAT芯片PACT 太平洋商网SGAT.OB 盛大科技CBPC.OB 浙江天元TBYH.OB 上海嘉阳GCIH.OB 大中华控股DGNG.OB 深圳帝光GFRP.OB 交大保赛VCDY 银发资源PAYI.OB 重庆雅狐FSIN.OB 大连傅氏双SORL 温州瑞立 CBAK 深圳比克 GRRF 国人通讯CHFR.OB 中国果业CYXI.OB 英霞实业CHIF.OB 大陆农业CSOF.OB 宁波彬彬文具NTHH.OB 山西金海煤业ZHNP.OB 河南众品KWBT.OB 康坦生物MSMT.OB 媒体网络CHMD.OB 千年发展CHDT.OB 直接贸易CHBP.OB 南京科源CHCG.OB 3C集团CPDV.OB 陕西嘉汇

新公司上市方案如何做好规划(详细)知识讲解

公司上市方案规划 第一部分内部程序 一、董事长要考虑的事情 二、董事会秘书是企业上市的先行官 三、企业上市筹备阶段的工作协调四、具体操作 第二部分外部程序 一、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二、报交易所申请上市 三、证券交易所统一股票上市交易后的上市公告

公司上市方案规划(详细) 第一部分内部程序 一、董事长要考虑的事情 1.为什么要上市?分析上市与不上市的利弊,得出结论。 2.自查企业家底,产权是否明析,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管理团队是否稳定、是否目标一致。 3.募集资金规模,投向哪些项目,以及盈利预测、风险控制。 4.到哪里上市——境内外、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 5.预计上市时间、上市费用、机会成本。 6.如何选择中介机构及合作伙伴,企业内部由谁来负责上市全过程的总协调? 7.哪些是不确定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8.当前宏观政策是否有利促进企业上市,如何整合上市资源,突出企业上市优势,争取顺利通过核准上市? 二、董事会秘书是企业上市的先行官董事会秘书作为企业高管(副经理级别的人担任董事会秘书),其定位具有角色的特殊性,董事会秘书的职业操守包括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上市工作的成功与否。因为董事会秘书是企业融资、企业上市的主要策划人之一,也是具体的执行人。在选择中介机构、企业改制设立、申请及报批、发行上市等上市前的各环节中,始终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工作中,常常把董事会

秘书定义为企业上市的先行官。《公司法》第124条规定:“上市公司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筹备、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东资料的管理,办理信息披露事务等事宜。”董事会秘书由董事长提名,经董事会聘任或解聘,董事会秘书应对董事会负责。拟上市企业的董事会秘书在上市运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应以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的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接受董事会秘书的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法规政策,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审时度势,为企业拟订上市规划并报企业决策层审议通过后操作实施,同时配合中介机构进场协同作战。 三、企业上市筹备阶段的工作协调企业上市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上市筹备阶段、聘请中介机构、企业股份制改组阶段、上会核准申报材料制作及申报阶段、股票发行上市阶段。 1、上市筹备阶段,由企业一把手挂帅,正式成立上市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上市工作,由拟选董事会秘书代理执行具体工作。设立上市筹备组,主要成员单位有:办公室、财务部、法律部、生产部、市场销售部、科研开发部、后勤部等部门负责人及企业候选的董事会秘书等,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其主要工作有: ⅰ.企业财务部配合会计师及评估师进行公司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及盈利预测编制工作; ⅱ.企业分管领导及董事会秘书负责协调企业与省、市各有关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及各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或者解决资金缺口的瓶颈,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将其市场化,以此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然而,许多中国企业在对上市蠢蠢欲动的同时,对如何上市,在哪里上市充满了疑惑和迷茫,面对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新加坡甚至更多的资本市场,他们无从选择。 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以及新加坡上市的对比 一、中国大陆上市 1、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条件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选择在本土上市,理应是自己的首选。但是,面对《公司法》规定的中国企业的上市(主板)要求,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能望之却步。《公司法》对企业上市要求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司的总股本达到5000万股,公开流通的部分不少于25%。 (2)公司在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3)公司有3年以上的营业记录。 (4)公司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能超过20%。 《公司法》当初对企业上市的要求是为国有大型企业定制的,所以定的门槛比较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越来越多的民营和合资中小企业成为经济中活跃力量,他们

中的许多有很强烈的上市愿望和需求,于是,《公司法》中对上市的要求严重阻碍了这些企业在国内上市的步伐和可能性。 中国证监会2000年通过了《创业板市场规则》(创业板草案),为中小企业在国内上市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创业板的推出一再延迟,使人无法预测创业板推出的可能性和推出的时间。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心剂,于是出现了2500多家企业排队申请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景象。但是,这些企业仍然面临着很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板的门槛不会比主板低很多,二是一样需要是审核,这将会在下面的“在中国本土上市的局限”中会详细谈到。 2、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优势 (1)企业在本土上市,应该可以说是享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因为在本土,企业无需面临各种语言、监管以及法律上的差异。 (2)企业在本土上市,可以获得的认知度相对在海外上市会更高。因为企业在国内上市,更容易被投资者了解和熟悉,并得到他们的认同。 3、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局限 (1)漫长的审核过程。在中国现阶段,公司上市采取的还是审核制。由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由中国证监会对企业的上市资格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上市。

中国企业在美国IPO上市流程

中国企业在美国IPO上市流程: 一,选择中介机构 公司改制境外上市过程中涉及的中介机构及主要职责: 1、财务顾问。财务顾问是负责公司改制工作的总体协调机构,协助制订改制重组方案,负责与其他各中介机构和企业有关部门协调,是未来上市的辅导机构。 2、土地评估师。土地评估师负责协助办理土地权证,完成土地评估报告,负责土地评估报告的核准,协助取得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批复。 3、资产评估师。就资产评估问题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沟通,完成资产评估报告,与审计师对账,负责资产评估报告的核准。 4、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出具财务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公司筹备期间的财务审计报告,以及管理建议书,并就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 5、境内外律师。负责法律尽职调查,出具国有股权管理法律意见书和股份公司设立法律意见书,协助企业就改制法律问题与监管机构沟通,并拟定公司章程,境外律师就是否符合境外上市地上市条件出具相关法律文书。 6、物业评估师。如要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话,按照香港交易所的要求,需要聘请有香港执行资格的物业评估师来对上市企业的物业(土地和房屋)进行评估,出具物业评估报告。 二,向境外证监会或交易所提出申请 企业在拿到国内监管机构准许上市的有关批文和律师出具的有关法律意见书后,即可向境外交易所提交第一次申请上市的材料。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 1,准备登记文件 根据美国《1933年证券法》企业发行证券必须进行注册登记,向SEC递交报告,披露与此次发行相关的信息,也就是提交注册登记说明书。注册登记说明书由两部分组成:招股书及注册说明书,正式招股书会注明注册的生效时间、发行时间、发行价和其他相关信息;但这时用于申报的是非正式招股书,用红墨印刷,俗称“红鲱鱼”(preliminary prospectus,初步招股书),提醒读者这是非正式皈本。其主要内容包括:封面、概要、公司、资金投向、 分配政策、股权摊薄、资本化、财务数据摘要、管理层的讨论、管理层及主要股东、法律诉讼、证券介绍、总结。 注册登记说明书的内容包括:承销费用、董事及管理层的酬金、公司未登记的证券、其最近交易情况及附件和财务报表目录。 2,填写各种表格 3,提交登记 4,修改报告 5,SEC复核。复核的目的是证明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恰当,一般以信件或电话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6,通过或中止命令 7,NASQ复核 三,路演及定价 1,路演及其作用 路演,英文为Road Show,是投资者与证券发行人在充分交流的条件下促进股票成功发行的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

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 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的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伴着一声清脆的锣声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内响起,标志着2004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年度征程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了海外的资本市场,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书写长袖善舞的历程。总体上,2004年延续了2003年国际资本市场上刮起的“红色旋风”,国外投资者在看好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这些企业是中国最优秀、最活跃与最有潜质公司的代表,投资这些公司便可以间接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因此很多中国企业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宠儿”。但是,回首2004年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之路,我们可以看到,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也有一些隐忧与不安。 图1 2003年与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IPO数量与筹资额比较 2003年中国企业海外新上市(IPO)的数量为48家,筹资金额约70亿美元;2004年的数量为84家,筹资金额美元。在海外新上市数量方面,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75%;在筹资额方面,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59%。图1说明近两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长速度较快,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资本市场。国外的投资者与外资的投资银行也都迫不及待地关注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希望从中找到更好的投资或者业务机会。 而反观国内证券市场,2004年深沪两市发行的98只新股共募资亿元,约亿美金,创下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的最低点,而同期海外IPO的中国企业数量为84家,共筹集资金亿美金,募集资金量约为国内的3倍。(见图2) 图2 2004年中国企业海内外IPO数目与筹资总额对比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四个阶段企业,上市,并购.doc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四个阶段-企业,上市,并购-商务指南- 我国企业赴境外上市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1993~1995年间,境外上市企业主要以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如青岛啤酒、上海、马鞍山、哈尔滨动力设备等。 第二阶段1997年前后,集中在航空、、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一批有代性的优质企业陆续在境外上市,如东方航空、华能电力、深高速、广深铁路、大唐发电等。 第三阶段1999年前后,赴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除了以石油、类为代表的特殊垄断行业的大企业外,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加入进来,如福建、新浪、搜狐、等以互联网、为特色的一批企业。第四阶段自2001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出现了新的趋势、新的浪潮,上市公司的构成、选择上市的地区、方式开始多元化。如2001年中海油的IPO(首次公开上市)、在美国借壳上市的浙江万向集团等。上市的企业中也括了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企业。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法律结构重组- 近年来,去境外上市融资的国内企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仅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包括小资本市场)上市的国内企业已达到32家之多。由于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融资需求非常大,而国内融资渠道却不甚顺畅,同时境外上市具有诸多比较优势,比如资本市场多层次化,上市程序透明,上市制度健全等等,让企业在上市融资的同时,亦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速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国内企业纷纷加快了海外上市融资的进程。 作为境外上市主体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因为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采取特定的法律结构或者组织框架。由于不同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申请上市的条件和规则有不同的规定,中国企业(集团)的法律结构或组织框架未必符合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未必符合美国各大证券交易所上市条件和规则,因而欲求在美国证券市场顺利上市融资,上市则为必然。 此外,基于股票流通性、企业商业模式、市场拓展等因素的考量,国内企业在境外上市前,对企业法律结构作必要的重组亦甚为重要。 在详细介绍境内企业海外上市法律结构重组方案之前,先行了解一下现在国内外常用的各种企业并购重组方式或许会有所裨益。主要有以下几种: 1、换股式并购重组。意指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被并购公司)之间通过交换股票的方式完成并购重组。并购完成之后,只有并购公司存续,目标公司消失,其股票注销。目标公司的股东放弃原目标公司股票,换取并购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并且目标公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路径——基于不同控股形式的视角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042 2012年8月 https://www.doczj.com/doc/7e13580503.html,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路径分析 ——基于不同控股形式的视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党政军 摘 要:本文选取中国121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报表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分别研究公司治理的一些重要因素对国有和非国有两种控股形式的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结论表明:对于国有控股企业,股权集中度和资产负债率高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而对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这两个指标高则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于两种类型企业,独立董事占比和董事会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都越有利于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董事兼任总经理则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股形式 董事会特征 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b)-042-03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灵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公司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自身的核心优势,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企业创新机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等缺陷制约了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而这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层面(张靖榕,2010)。公司进行创新的动机是企业家为了突出核心优势,获取更大利润,因为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公司将凭借新产品、新技术等占领更高的市场份额。因而为构建促使技术创新投入的长效机制,给我国企业带来更大利益和核心竞争力,需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研究,以期通过调整我国公司治理模式来促进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 “公司治理”是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一定制衡关系(吴敬琏,1996),它明确规定了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并清楚地说明了公司在进行事务决策时所应当遵循的准则和程序。公司治理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安排,不仅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也影响着创新的绩效和成果。由于不同企业创新绩效(如专利成果数,新产品数量等)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不能在同一水平进行度量和比较。而创新投入在货币量纲上可以统一衡量,且基于创新投入数据的可得性和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强相关性,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创新投入来衡量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因而本文选择从公司创新投入的角度入手来分析公司治理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下文分布如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及提出假设;第二部分是模型设定;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最后一部分给出结论和相关建议。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的众多文献都论证了公司治理模式确实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Tyecote and Conesa 从美国、德国和法国的经验数据中发现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高度的决定性作用,并指出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性与部门专业化优势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冯根福,温军(2008)采用经营者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等五个自变量来研究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论表明经营者持股对技术创新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其余变量对技术创新均有显著影响。杨娅婕(2011)从路径选择的角度研究了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并通过实证数据论证了这种影响的显著性。Ashwin.A.S(2011)将所有权结构作为变量研究了印度的医药行业,考察不同所有权对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家族企业和商业联盟对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 前人的研究大多证实了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不同控股形式的企业中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因为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差异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尤其对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中国公司更是如此。已有文献从控股形式的角度来论述公司治理模式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从不同控股形式的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具体影响。 2 模型的建立 2.1 因变量的选择 本文与大多数国内文献一样采用创新投入来衡量技术创新水平,而创新投入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研发支出,但大公司总的研发支出一般要比小公司多,因而采用研发支出的绝对数来建模意义不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研发支出与销售额之比(如:Hansen&Hill,1991;Berrone,2007),也有学者采用人均研发支出(如:Wu&Tu,2007)。为使估计方程两边保持一致性,本文采用研发支出与年初总资产之比(ERD t /K t-1)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2 自变量的选择与估计方程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用到的自变量包括:股权集中度(CR5)、总经理是否为董事(Mana)、独立董事占比(Inde)、董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Edu)、年初资产负债率(LEVt-1);分类变量为是否为国有控股(Contr);控制变量为主营业务收入(Scalet-1)、上年净利润(EPt-1)、年初托宾(Qt-1)。考虑到因变量的相对化处理,同时资产负债率和托宾Q 都研发支出是针对年初总资产的相对数,所以我们将公司规模、上年净利润也除以了年初总资产。 于是我们的估计方程为: 其中总经理是否为董事(Mana)以虚拟变量的形式引入。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用的数据为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主要来自CCER 金融数据库。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数据,如股权集中度、总经理是否为董事、独立董事占比和董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则通过查阅2009~2011上市公司年报得知。共得到数据全面的121家上市公司3年的样本数据,有363组观测值,其中有147组国有控股公司和216

中国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业绩股票的概念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 业绩股票是股权激励的一种典型模式,指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到年末时达到预定的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业绩股票的流通变现通常有时间和数量限制。激励对象在以后的若干年内经业绩考核通过后可以获准兑现规定比例的业绩股票,如果未能通过业绩考核或出现有损公司的行为、非正常离任等情况,则其未兑现部分的业绩股票将被取消。 我国上市公司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对股权激励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其中业绩股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在目前已实施了股权激励制度的86家上市公司中,有24家企业采用了业绩股票的激励模式,其行业和地域分布见表1和表2。可见采用业绩股票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中,高科技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数量相差不多,但在地域上多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 业绩股票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最先得到推广,其主要原因在于:(1)对于

激励对象而言,在业绩股票激励模式下,其工作绩效与所获激励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而紧密的,且业绩股票的获得仅决定于其工作绩效,几乎不涉及到股市风险等激励对象不可控制的因素。另外,在这种模式下,激励对象最终所获得的收益与股价有一定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放大作用,激励力度较大,但与此相对应的是风险也较大;(2)对于股东而言,业绩股票激励模式对激励对象有严格的业绩目标约束,权、责、利的对称性较好,能形成股东与激励对象双赢的格局,故激励方案较易为股东大会所接受和通过;(3)对于公司而言,业绩股票激励模式所受的政策限制较少,一般只要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即可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强,实施成本较低。另外,在已实施业绩股票的上市公司中有将近一半为高科技企业,它们采用业绩股票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股票期权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受到较多的政策和法律限制,存在较多的障碍。 案例分析 业绩股票虽然是不同类型企业都可使用的一种股权激励模式,但它受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双重影响,每个企业的行业背景、发展阶段、股权结构、人员结构、发展战略与公司文化等都会对股权激励方案的要素设计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企业仔细分析自身情况,合理制定股权激励方案,否则,再完美的方案也会因为不符合企业自身情况而失效,甚至出现负面影响。从我国已经实施业绩股票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来看,各公司的激励方案各有特点,但要真正做到符合企业自身情况似乎又不那么容易。以下我们对福地科技、天大天财和泰达股份的业绩股票激励方案作一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中国企业为什么在美国上市,为什么中国大陆的企业要

中国企业为什么在美国上市,为什么中国大陆的企业要在美国上市,股票中国上市和美国上市有什么区别 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走出去”,不过随着市场环境趋于紧张,也有很多企业希望能够去境外融资,那么境外上市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造壳上市是我国企业境外间接上市经常采用的一种模式,指境内企业为了实现境外上市,现在海外证券交易所所在地或允许的国家与地区,独资或合资重新注册一家中资公司的控股公司,这个就是所谓的“壳公司”。再将境内企业的股权、资产或者其他权益注入该“壳公司”,或者通过协议控制的方式让“壳公司”控制境内企业,境内企业进而以该“壳公司”的名义申请上市。 中国企业为什么在美国上市?首先你要区分在美国上市和中国上市的区别,企业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上市是因为那是证监会来决定的,比如什么连续三年盈利之类的,然后就把那些上市公司放到市场让股民自行决定要不要交易;简而言之就是在中国上市必须先通过证监会的认证之后,再让股民交易。而企业之所以能在美国市场上市,是由股民来决定的,股民们决定你这家公司可以上市就能够上市,而股民一旦不看好你这家公司了,他们就会抛售你的股票,而一旦你的股价跌倒1美元以后,就自动退出;简而言之就是在美国上市必须通过美国股民们的决定之后,公司就可以上市了。跟产品和产类没什么关系,即使这家公司在中国看来是垃圾公司,但只要美国股民认为你有潜力,那你就有潜力,认为你可以上市你就可以上市。 为什么中国大陆的企业要在美国上市?1、美国股票市场资金容量大,为世界第一:如纳斯达克市场资金容量是香港创业板的几百倍,平均日融资量7000万美元以上。2、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融资机会和融资量最大。 3、美国上市时间快:在美国OTCBB市场借壳上市6—9个月左右即可成功。若在中国大陆、香港上市,包括辅导期正常在1—3年不等。 4、美国上市成本低:在美国OTCBB市场借壳上市,总成本仅50-100万美元左右,另加部分股权,保证成功;在中国大陆、香港主板上市成本高达5000—7000万元港币,创业板2000—3000万元港币,每年服务费最低200万元港币以上。 5、美国上市股票售价高达20—40倍左右,而在中国、香港上市仅10倍左右,还不稳定。 6、在美国OTCBB市场上市保证成功,不成功不收费,在中国大陆、香港上市,无法保证成功,风险大,很多企业负债上市,不成功损失惨重,甚至破产。 7、成为美国上市公司,为企业利用美国股市融资平台打下基础,集合国内外发展需要资金。 8、成为中美合(独)资企业,享受多种合(独)资企业政策优惠。 9、企业资产证券化,可以在美国股市合理套现实现阳光下的利润。 10、企业盈利可以合法申请外汇,向国外汇兑美元,再以外资投入国内项目。 11、利用美国上市公司的条件,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12、公司高层申请美国工作签证和永久居留,有利国际市场开发。 13、利用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保留公司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 股票中国上市和美国上市有什么区别?美国上市程序比较简单,比较快,对公司的各项要求也比较低。只要你股票卖得出去,保证陈述的资料是真实的,那登记一下就可以上市,但上市以后的监管很严格。实际上对公司的资质要求也更高,因为如果公司不行根本就没人买你的股票。国内上市程序很复杂,是保荐制,需要满足系列条件,证监会还要严格审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