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洁净车间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洁净车间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洁净车间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洁净车间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洁净车间工作服管理规定

1、目的:保证洁净车间的洁净度,以符合标准要求

2、范围; 洁净车间

3、责任人员:包装人员

4、内容:

4.1、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由质地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制成。

4.2、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能有效遮盖内衣、毛发,无菌工作服能包盖脚部,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4.3、洁净车间工作服每次使用前清洗消毒一次,用后及时清洗灭菌。

4.4、工作服应编号(预防交叉污染)洁净车间的工作服编号为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

4.5、洁净服清洗应先用纯化水漂洗一遍,再用不含磷的洗涤液浸泡20分钟,然后洗涤20分钟,甩干,用纯化水漂洗3遍。

4.6、把洗干净的衣服晾干,放入两层衣袋内,放入高压灭菌器内灭菌,压力在0. 121Pa,温度在121℃灭菌30分钟。

4.7、灭菌后的衣服保存时间为24小时,超过24小时时需重新灭菌。

4.8、无菌工作服使用前,应除去外层包装挂在二更,洁净服使用前,应除去外层包装挂在一更,同洁净车间一起进行臭氧消毒。

5、相关记录

《洁净服、无菌服清洗灭菌记录》

编制:审核:日期:日期:

洁净区管理规程

字号:大中小 洁净区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洁净区人、物流管理规定,防止人员、物品对环境的污染。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制盖车间十万级洁净区的清洁,人流及物流的管理。 3 责任 3.1制盖车间负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 3.2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监督考核。 4 操作规程及要求 4.1环境要求: 4.1.2洁净室内墙壁、房顶、门窗、地面要无灰尘,无死角。 4.1.3设备表面要无油污、无灰尘,见本色。 4.1.5洁净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 4.1.7洁具要见本色,地漏口要清洁。 4.1.9洁净工作服饰的衣柜不应采用木质材料,应与GMP对设备选型的要求一致。 4.1.10操作人员不许穿工作服出洁净区。 4.1.12洁净厂房应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原材料、产品等产生污染。(新洁尔灭1%) 4.1.13洁净室内的工装设备、工位器具也应定期清洗消毒或清洁处理。

4.1.14洁净室于非洁净室内的工位器具应严格区分,标示明显,不得交叉使用。 4.1.15对于与产品或零件直接接触的设备及工作台面每天工作前应用消毒液浸过的洁净卫生不脱落纤维的抹布进行擦拭。 4.1.16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应打开净化车间内的紫外线灯照射各30分钟灭菌或用溴氧发生器进行消毒。 4.1.17洁净区所有门窗户平时不许开,工作时门必须关紧,通道门的开关必须 遵循前门不关后门不开的原则。 4.1. 19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 4.1. 20不允许将食品或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洁净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袋中,密闭放在洁净区内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将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4.2清洁规程 4.2.1清洁范围:洁净区地面、门把手、配电箱、水池、地漏、墙面、门、窗、天花板、灯罩、高效过滤器的层流罩、紫外灯管、回风口、鞋橱等。 4.2.2清洁频次: 4.2.2.1每天生产结束后清洁; 4.2.2.2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 4.2.2.3停产三天后再生产前清洁; 4.2.3清洁用品: 4.2.3.1清洁工具:丝光毛巾、不锈钢桶、水托、毛刷等。 4.2.3.2清洁剂:洗洁精、纯化水;消毒剂:5%甲酚皂溶液,0.1%新洁而灭溶液,75%的乙醇溶液。

洁净车间管理制度

一、生产卫生管理细则 1、洁净间现场人员不得佩戴首饰、不留指甲、男生不留长发,女生把长发 塞进帽子,违者罚款10元人/次; 2、进入洁净车间必须按标准操作程序,更换工作服、网帽、口罩、工作鞋, 违者1次罚款10元; 3、不得携带食品、书报等与生产无关白勺物品进入车间,违者1次罚款10 元; 4、进入洁净车间必须走专用通道及风淋,并按标准程序进行手部消毒,违 者1次罚款10元;进出车间要随手关门,使用后白勺原物料传递窗及时关闭, 违者罚款10元; 5、不得将工作服、工作鞋、网帽,穿出洁净车间,违者1次罚款10元; 6、上班期间无故离岗视时间长短罚款10-30元; 7、保持工作区域内设备、机台、地面、墙壁白勺整洁卫生,如未保持论情节 轻重罚款10-30元; 8、使用后白勺清洁工具及时归位并摆放整齐,论情节轻重罚款10-30元; 9、洁净间鞋柜按规定白勺位置摆放,违者1次罚款10元;屡教不改者罚款 50元以上; 10、上班期间,不得边工作边玩手机,发现1次罚款30元; 11、上班期间睡觉者,发现1次罚款50元; 12、非生产需要而走玻璃安全门,一个罚款20元。 13、生产用白勺原料如白糖、颗粒配料时要倒干净,照成浪费白勺论情节轻重处以20-50元白勺处罚; 14、无成本意识,随意浪费白勺,如包装盒无故浪费一个以2元/个处罚;本可以回收白勺原料无故不回收、随意浪费处以20-50元处罚;因工作方式不当造成纸箱损坏白勺处以5元/个处罚; 14、各岗位做女子班前准备工作,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基础设施出现故障及时

向上级领导或相关负责人报备,因未做班前准备影响生产进度罚款30-50元,因未报备故障影响生产进度、生产质量、损坏机台视情节轻重处30-100元处罚。 15、生产期间配料员、机台操作员因工作疏忽,违反操作规程,影响生产进度、影响产品质量、损坏机台,论情节轻重处罚30-200元; 16、生产过程中员工有争议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意见,若因此发生口角、吵

09.洁净区工作服(鞋)清洁灭菌标准操作规程1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 洁净区工作服(鞋)清洁 灭菌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9-02 共6页 第1页 起草部门审核质管部审核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9-01 目的:建立洁净区工作服(鞋)收集、洗涤、灭菌、发放的标准操作规程,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洗衣灭菌操作工对相应级别洁净区所使用工作服(鞋)的清洁灭菌。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洗衣灭菌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洁净服清洁灭菌操作规程: 1.D级洁净区洁净服的清洁 1.1收衣 1.1.1每二天,洁净室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按个人编号将已用过的洁净服放入相应的洁净服储槽内,集中放置D级洗衣室洁净服回收处,并挂有《待清洁》状态标识牌。 1.1.2次日,洗衣操作人员将待清洗洁净服袋打开,按类别逐件检查,有损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有明显污迹处,特别用手工处理一遍。

1.2.洗涤 洗衣机的操作按《洗衣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EM-J0039-02)进行,洗衣机每次无菌服的最大洗涤量不超过10件,每机洗10件无菌服加入洗衣液30ml 。每减少一件无菌服,洗衣液减少3ml ,但每次机洗,洗衣液最少用量为20ml 。洗衣液使用量用瓶盖量取,一瓶盖洗衣液约为90ml 。 1.2.1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服分别洗涤、整理,洁净头套需专洗。 1.2.2洁净服洗涤时以纯化水及洗衣液进行粗洗,然后以纯化水漂洗。 1.3.整衣 1.3.1将洗涤干燥好的洁净服从洗衣机内取出,送至整衣操作台。 1.3.2检查衣物有无破损,并进行整理,将洁净服折叠整齐后。 1.4.配衣 1.4.1将整衣完毕的洁净服按编号装入相应的洁净服袋内。并装入同一编号的头套。 1.4.2根据生产计划,按所需洁净服的工号,将整理好的洁净服袋分别装入已清洁的贮槽中,挂好《已清洁》状态标识牌(清洁者、QA 检查员、有效期)。 1.4.3已清洁的洁净服在72小时内有效,如超过规定期限,需重新清洁。洁净服保管环境的洁净级别也要同使用环境的洁净级别相符,即要保持在D 级。 1.5发放 每两天生产结束后,岗位操作人员将清洁后的洁净服放置在D 级更衣室内,同时填写无菌服洗涤操作记录。 2.C 级、B 级洁净区无菌服的清洁灭菌 2.1收衣 2.1.1每天在洁净室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按个人编号将已用过的无菌服放入相应的无菌服袋内,集中装入外表贴挂标识(级别、编号)的专用贮槽内,并传递至收衣室(102工段传递至洗衣整衣室)。 题 目 洁净区工作服(鞋)清洁灭 菌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 SOP-PM-J0009-02 共6页 第2页

洁净区管理制度

1. 目的 加强洁净厂房的管理,规范洁净厂房的使用。 2. 范围 适用于洁净厂房的管理。 3. 职责 设备负责人负责洁净区空气净化系统和空调系统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进入洁净区的人员负责执行本制度。 质量部QA负责对洁净环境的定期监测。 4. 内容 人员的管理 个人健康 进入洁净厂房的工作人员应体检合格,人事部对其备案。 在工作期间,每年必须体检一次,体检结果存档,体检合格后方可继续留在洁净区厂房工作。 在工作中,如有身体不适或外伤,应及时就医,发现患有传染病、精神病、外伤、皮肤病等,要及时上报领导,调离工作岗位。 因病离岗的工作人员在疾病痊愈,身体恢复健康以后,要持有医生开具的健康合格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个人卫生 随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理发、剃须、勤剪指甲、勤换内衣。 接触产品的人员不允许化妆,不涂含有粉质的护肤品,不允许戴饰物、手表。 进出洁净厂房应严格执行规定的人员净化程序。 每日上岗前必须按规定洗手、消毒、穿戴好清洁、完好的洁净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口罩。 工作服的管理 要求按《工作服卫生管理制度》中~条款执行。 原辅料的管理

进入洁净厂房的原辅材料、内包装材料、容器及工具均需在物料净化室对外表面处理,或剥去污染外皮,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再通过传递窗进入洁净区。 进入洁净区的使用物料应控制在最低限度,洁净区内不能存放多余的物料及与生产无关的物料,生产余料应及时办理退库或由领料员存放于暂存室。 生产过程管理 洁净区的清洁工作应在每班次生产操作结束后进行,如有需要可在生产开始前进行紫外灯消毒。生产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开机运行30min后开始。 生产过程期间对进入洁净区的非生产人员要严格控制和监督,严格控制进入洁净区的人数,非生产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进入前需按要求填写《非生产人员进入洁净区登记表》,并按《物料、人员进入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不允许未穿洁净工作服或剧烈活动后的人员进入洁净区。洁净室内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动作要稳、轻、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交谈。 更换品种或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将地面、台面、工具擦拭干净,采取消毒措施,接触药品的容器、器具洗涤清洁。 禁止携入洁净区的物品是:未按规定进行净化的物料、容器、工具、仪器、记录等,操作人员的个人杂物等。 设备卫生管理 洁净区使用的设备、容器、管路在进行清洁时,应按设备操作规程规定的工艺用水清洁,并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 传递窗的门应联锁,进和出不能同时打开。 局部100级净化,每次必须在生产操作前10min启动,生产结束后应原位消毒。 应严格控制不必要的设备、物料、器具进入洁净室,对于必须使用的物料、容器及设备应控制在最低限度,且所用设备不产尘。 洁具管理 洁净区清洁工具宜采用不掉纤维的材料,应配置适用于不同清洁部位和功能的洁具,并保证足够的量。洁净区的洁具应专区专用,并标识明确,存放于专用洁具间规定的位置,不得随意摆放和混乱使用,不同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应严格区分使用洁具,洁具应按规定定期消毒。

洁净室工艺卫生管理制度

1 目的 本制度规定了洁净室内使用的设备、工装、工位器具、操作台、场地、墙壁、顶棚等设施,清洁消毒的卫生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洁净室工艺卫生的管理。 3 职责 3.1 制造部负责洁净室工艺卫生管理。 3.2品管部负责净化车间环境监测,并组织相关科室对洁净区工艺卫生进行检查。 3.3 各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对洁净室内部工艺卫生的清洁、检查和监督,并包括个人卫生检查。 3.4工艺卫生员负责洁净室空气消毒、消毒剂使用的管理和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 4 工作要求 4.1设备清洁规定 4.1.1设备的选用应符合洁净生产区与环境控制的要求。 4.1.2操作工在每天下班前应对设备工装进行清洁,设备表面每周用消毒液擦拭一次。 4.1.3设备不连续生产时,应清空各工位的物料,如料斗内的粒料等,长期停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装,应在重新使用前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4.1.4洁净室内的净化系统装置,如高效过滤器层流罩、回风口罩,每周采用纯化水进行洗刷,清洗后用消毒液进行清擦。 4.1.5紫外线灯及照明灯装置,每周采用75%酒精清擦。

4.1.6对净化系统装置和紫外线灯及照明灯装置清洁、维护后,应填写相关清洁、消毒记录,每月交制造部进行整理归档。 4.2工装模具清洁规定 4.2.1从外界进入洁净生产区的模具,应在气闸室或传递窗将模具擦拭干净、消毒后,方可进入。 4.2.2工装的日常清洁、维护、保养由使用者和机修人员共同负责,生产完成后应保持工装完好无缺,用工艺用气除去表面可能存在的粉尘,再用75%酒精棉签进行表面清洁与消毒,清洁后应无油垢、无灰尘、无磕碰划伤。 4.2.3 暂时不用工装都要涂模具防锈剂,放在架上,以保障工装不受潮湿和腐蚀性物品的侵蚀。 4.3工位器具清洁规定 4.3.1工位器具清洗消毒方法及要求按《工位器具管理制度》执行。 4.3.2洁净区内若使用薄膜(袋)来盛装或防护产品时,薄膜(袋)的重复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启用时在袋上标注到期日。不重复使用时不受限制。 4.4 物料清洁程序 4.4.1 当物料进入洁净区时应进行严格的清洁程序,确保物料进入洁净区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4.2物料脱包要求 ——双层包装时:准备间除尘→缓冲室脱外包装→双层传递窗→洁净生产区→使用时脱内包。 ——可脱单层包装时:准备间除尘→缓冲室脱包装→传递窗→洁净生产区 ——不可脱包装:准备间除尘→缓冲室包装表面清洁→传递窗→洁净生产区 4.4.3 纸盒、包装物外皮等不得进入洁净区,其它器具物品进入洁净区前须经清洗、紫外消毒。 4.4.4待用或剩余的物料应及时存入周转箱内,并盖上箱盖(或放入薄膜袋内,扎好袋口),以免污染或做好其他防护措施。 4.4.5洁净室内的物料应存放在指定的位置,摆放整齐、标识明显。 4.4.6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要做到“三不落地”,即原辅料不落地、零配件不落地、生产中的产品不落地。 4.5 操作台、场地、墙壁、顶棚清洁规定 4.5.1每天生产结束后,工作人员(或卫生员)对地面、工作台面、凳子、门窗、双层传递窗、门窗把手等处用消毒液擦拭。

洁净区工作服洗涤消毒程序清洁再验证方案

洁净区工作服洗涤消毒程序清洁再验证方案(总1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编号:xx/06-33-B 清洁再验证方案洁净区工作服洗涤、消毒程序xxxx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验证方案 标题洁净区工作服洗涤、消毒程序 清洁验证方案 编号**/06-33-B 页码共12页、第1页 执行200 年月日 颁发部门GMP综合办公室分发部门行政管理办公室分发数 制定人制定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

目录 1.验证概述 (2) 2.验证目的 (2) 3.验证的范围 (2) 4.职责 (2) 5.验证原理 (3) 6.验证内容 (3) 6.1验证的准备工作 (3) 6.1.1验证所需文件资料 (3) 6.1.2验证所需的试验条件 (4) 6.2工作服上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4) 6.3确定验证试验用工作服样品 (4) 6.3.1真实样品 (4) 6.3.2模拟样品 (4) 6.4确定评价方法 (5) 6.5确定可接受标准 (5) 6.6取样计划 (5) 6.7验证次数 (5) 6.8验证实施 (5) 7.拟定验证周期、修改设备清洁程序 (5) 8.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6) 9.验证计划 (6) 附件(7~12页) 洁净区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共12页、第2 页 1.概述 生产的产品可能在工作服上残留的成分描述。 工作服洗涤、灭菌规程的简单描述。 工作服材质、类别描述。 洗衣机简单描述。

洗涤剂简单描述。 2.验证目的 为确认工作服洗涤、灭菌规程能够保证工作服的清洁,防止发生污染与交叉污染,特制订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3.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按《工作服洗涤、消毒SOP》对工作服进行洗涤、消毒的效果验证。 4.职责 4.1验证委员会 4.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4.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4.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4.1.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4.1.6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4.2设备主管 4.2.1负责组织试验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 4.2.2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洁净区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共12页、第3 页 4.2.3负责被油污污染的工作服真实样品的准备。 4.2.4负责准备油污混合液,供验证时制作模拟样品使用。 4.3质量部 4.3.1负责拟订验证方案。

洁净厂房标准使用规定

洁净区施工管理制度 目的 对洁净厂房施工过程中进行成品保护。 范围 1、彩钢板及其构件包括:壁板、顶棚、门封头,门(含门板、门框、合页、插销、锁具、闭门器及门上的窗户)、窗(含窗框、玻璃),装于壁板上的安全标志牌。 2、地面:环氧涂层、自流平、塑胶地板、瓷砖。 3 、其它设施:水池(含水池附件和排水管)、地漏、洁净灯具、开关、插座,各种管道及管道保温,消防控制箱(柜)及其内的消防器材,高效散流罩、百叶式回风口。 程序 1、进入洁净区施工必须经过审批(审批单详见附页),任何施工单位未经过审批进入洁净区施工,发现后对该项目部每次扣除工程款5000元。经过审批后的施工单位进入洁净区后必须遵守以下规定,违反下列规定的施工单位根据损坏情况每次扣除工程款2000-5000元。对进行恶意破环的单位和个人将扭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2、进入洁净区参观的人员必须由建设单位或管理公司相关人员陪同,进入人员必须戴干净鞋套;进入洁净区施工的单位必须经过审批,进入人员必须穿专用软底胶鞋(洁净区专用)。 3 、壁板(包括彩钢板和粉刷后土建墙壁)禁止人体站立其旁的依、扶、靠行为;禁止行走中对墙壁的拍打、抚摩行为;禁止在壁板上的涂、抹、刻画等行为;禁止任何物品以壁板为支撑的倚靠与摆放;禁止任何可移动的物体对壁板的撞击、刮蹭、摩擦;禁止任何固定或临时摆放的物品接触到壁板(与壁板固定的物品除外),凡靠近壁板放置的物品应距壁板不少于10cm;禁止在壁板上穿孔、打眼;清理壁板粘附较强的污泽可使用中性洗涤剂濡润后擦拭,不允许用硬物铲、刮、打磨。 4 、顶棚(含顶棚与壁板接合处的圆角)。禁止随意在顶棚上穿孔。对粘附较强的污泽可使用中性洗涤剂濡润后擦拭,不允许用硬物铲、刮、打磨。 5、门。禁止移动物体(运输工具等)通过门口时挤撞门板、门框或碾压门封头。人员通过房门时,应手握把手旋开门锁将门推(或拉)开,通过后换手握住另一侧把手徐徐将门关闭,禁止以身体任何部位将门撞开或用脚踢门;禁止通过门口后用力回推门板或用脚勾门板的关门行为;禁止任何物体对门板、门框的撞击、刮蹭、顶压,禁止撬门砸锁,锁门前应先插好插销。 6、地面。禁止在地面上拖拽工具箱和施工用品等无脚轮支撑的物品,当需移动上述物品时不论距离远近必须用运输工具转运或抬起搬运;禁止用任何物品敲砸地面,在向地面放置物品时动作必须轻、缓,不得损伤地面;沾有油污的机件、工具放置时必须衬垫箱皮或塑料布;各种运输工具的脚轮应转动灵活不得在地面上滑行;禁止任何物体碰撞壁板的边沿;梯子等登高工具支腿必须用柔软橡塑海绵进行包裹。 7、管道及保温。禁止在管道上悬挂(吊)任何物品、禁止踩踏管道尤其不得踩踏保温外皮,禁止在保温外皮上搁置任何物品,禁止敲、砸保温外皮。

净化车间的管理制度

第三层文件 净化车间管理制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文件更改栏

由于净化车间属于高洁净度区域,根据GMP的要求,为了保证净化车间的正常运行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来规范净化车间的各种行为。 一、人员出入管理 A、人员的进入 1、洁净区人员进入洁净区之前,把外套脱去,换上白色工作服,再通过通道换鞋柜,坐在柜 上进行换室内鞋操作。换好室内鞋后,如需进入洁净室,则进入第一更室内;如需在非洁净区内操作,则直接通过走廊,在非洁净区内工作。男生进入男更衣室,女生进入女更衣室。 2、第一更室的换洁净鞋步骤如下:先打开门进入后,立即关上门;把室内鞋脱下后放靠入口 的鞋柜内,双脚不要着地,把净化区专用鞋穿上,再把手清洗干净并烘干。准备进入第二更室进行换洁净服。 3、第二更室的换衣步骤如下:打开门进入后,立即关上门;从衣柜内取出无尘衣和无尘口罩 (手套),穿上后进入缓冲间。 4、缓冲间的步骤如下:打开门进入后,立即关上门;把手放在手消毒器上进行消毒,只要是 露出洁净服的手的部位均要喷到消毒液;手消毒完成后,然后通过洁净走道进入各自的生产操作区域。 B、人员的出去 1、人员从各自的生产操作区域通过洁净走道来到手消毒间,通过手消毒间,可以直接到各自 的更衣室去,把无尘衣和无尘口罩(手套)脱去,放入回收箱内,穿上白色工作服,走出第二更室。 3、在第一更室内,按照进入进的方法,反向操作,穿上室内鞋走出第一更室。 注意事项: 1、穿好无尘服后才能进入手消毒间,严禁手不消毒进入净化车间。 2、出入净化车间时,开关门时应轻推轻关,且门不能对开。 3、以上每违反一条,每次从工资中扣10元,违反人员的直属上司扣管理费用2元。 二、无尘服的存放与管理 1、无尘服必须按要求定期清洗,每班清洗1次(使用时)。 2、无尘服脏、破、清洗不干净时均要申请更换,更换时均要以旧换新。 3、存放无尘服的区域必须保持干净,除无尘服外不能存放任何物品。 4、无尘服严禁有乱穿、乱放等现象。 5、具体参照QG-19《洁净服和无菌工作服管理制度》进行。 6、以上每违反一条,每次从工资中扣10元,违反人员的直属上司扣管理费用2元。 三、着装管理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守则细则.doc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细则4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细则车间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制定的。下面爱汇小编整理的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细则,供你参考。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细则范文一第一条总则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管理要求一、每班生产结束后,必须彻底将生产设备、工器具、地面等打扫干净,所用物品摆放整齐。 生产过程中不间断随时清扫、整理。 二、车间通道不得堆放杂物,保持通道洁净、通畅。 三、车间看板应每日擦拭,保持整洁,内容及时更新。 四、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带入车间,严禁在车间内吃零食、吸烟,不得随地吐痰、闲聊、打斗、大声喧哗、玩手机、翻阅书报画册。 五、车间整洁、无杂物、地面洁净、无积水、设备无油污、无粉尘。 六、车间内不得堆放废弃物,报废工件及时清理出生产

区域。 七、工艺图纸应放在指定位置,并保持图纸整洁、完好。 八、工具厨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保持工具厨内、工具厨上干净、整洁,下班后工具厨上锁。 九、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必须放入车间内的垃圾筒中,每天下班前将生产区域的垃圾清理出车间。 十、未用的原料、辅料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十一、车间内代加工物料、待检物料、合格待转物料、不合格物料应分区域放置,所有物料要摆放整齐、有序。 第四条管理权责和奖惩一、车间负责现场卫生清扫工作的统筹协调及本制度的执行,综合部负责监督执行情况。 二、奖惩措施:(一)根据上述管理要求,生成《生产卫生检查表》,实行每日检查。 (二)每日检查结果:①连续一个星期检查结果为100 分的班组,奖励整个班组50 元/周。 ②一周检查结果,平均分90 分以上的班组,不做奖惩(不包括同一问题点一周内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班组) ③一周的检查结果中,同一问题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每多出现一次整个班组罚款20 元/次,班组长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④一周检查结果,平均分80--90 分的班组,全场通报批评。

洁净区工作服管理规定

洁净区工作服管理规定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洁净区工作服管理制度 目的:建立洁净区工作服管理制度,规范洁净服的管理。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工作服的管理。 职责:所有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及洗衣岗位员工对本制度的执行负责。 内容: 1.洁净工作服的材质及式样要求 材质要求:发尘量小,不掉纤维,不因穿着而引起纤维脱落、断丝;不产生静电,不粘附粒子,具有良好的过滤性,保证让人体和内衣的尘埃不透过;耐有机溶媒、对洗涤和消毒处理及灭菌有耐久性;洗涤后不宜折皱;穿着舒适,不妨碍动作;不宜发霉;易加工缝制。 工作服式样:无横褶、腰带;接缝封缝光洁;无口袋,无钮扣。 工作帽式样:应能罩住全部头发,防止毛发脱落。 工作鞋式样:简单,易清洁、干燥。 2.各洁净区工作服标准 3.洁净工作服穿着规定 人员进入洁净区必须按上表规定穿着相应区域的工作服。各区域工作服仅限于在相应区域内穿着,严禁跨区穿着。 洁净工作服必须按照《人员经净化进入洁净区的标准操作规程》(SOP-WS- )规范穿着。离开工作区域时,应该按穿衣的相反顺序脱去洁净服。 4.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整理和灭菌 洁净工作服必须在洁净区内清洗、整理和灭菌。B级区与C级区的洁净工作服应分别清洗。

万级区洁净工作服清洗后应在整衣工作台内整理后装袋。整理无菌万级区洁净工作服时需开启百级层流罩。 洁净工作服采用洗衣液和纯化水,可使用有烘干功能的全自动洗衣机进行清洗。 口罩应与洁净服(衣、裤、帽、鞋套)分开清洗。 4.5C级区和B级区(含局部百级区)洁净工作服的清洗、灭菌周期见下表: 洁净工作服清洗、整理及灭菌执行《洁净服清洗、整理、灭菌的标准操作规程》(SOP-QJ- )。 洁净工作服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污损,应及时清洗,必要时灭菌。 洁净工作服在清洗前及整理时要检查有无磨损、破损情况,并按需要进行修补;破损严重、无法修补的应及时更换。 工作服的清洗、整理和灭菌应及时填写相应的各项记录。 5.洁净工作服的保管、发放和使用: 洁净工作服由洁净区洗衣岗位员工统一保管及发放。 洁净区工作服应统一编号,专袋存放。 洁净工作服的贮存环境洁净度必须与使用洁净服的区域洁净级别一致。 洁净工作服应根据每日生产需求及洁净服的使用要求合理发放,并准备1~2套备用。已清洗、待清洗、已灭菌、待灭菌的洁净工作服必须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已清洗(灭菌)洁净工作服的状态标志上还需注明清洗(灭菌)的日期及有效期限。 洁净服的发放、使用及收回均应填写相应记录。

CNC车间规范管理制度

CNC车间规范管理制度 (一)刀具的管理 1.刀具的管理由配刀专员专管,从仓库领取刀具必须由配刀专员领取,其他人不给予领取。到仓库领取刀具必须以旧换新原则。 2.配刀专员发放给操作员使用时,必须做好登记。做到每台机每个人所使用的刀具有明细记录,操作员损坏换刀必须以旧换新,用完后及时归还配刀专员。 3.刀具使用不正常的(同样规格的刀具损坏3支或3支以上)及时停止发放并且同时通知组长,当事操作员以书面形式描述损坏原因以及改善措施《CNC 个人刀具损坏表》,组长签字确认后配刀专员才给予换刀最后由配刀专员把《CNC个人刀具损坏表》交给主管,再未改善者配刀专员及时向主管汇报。如人为因素造成损坏的由配刀专员直接上报主管按公司规定处罚,必要时调整工作岗位。 4 如刀具丢失,由个人按公司规定赔偿。 5 每月月底盘点,如有与仓库账本对不上,追究配刀专员责任。 6.月底配刀专员依据《CNC刀具使用记录》制作《CNC刀具使用明细表》上交主管审核。以及制作《CNC 个人刀具损坏表》,列入员工月底考核。 (二)工装夹具的管理 1 工装:螺杆、螺母、垫块、压块、钢钳口等按照指定区域分类 存放。调机时自己取用,调机好后及正常生产时机台旁多余的工装和工具及时放回指定位置,摆放以5S为标准。 页脚内容1

2.工装夹具损坏不能用的组长及时挑选出来交予主管确认申请报废处理。保证工具架上不能存放无用的工装和工具。 3.工装从机台上拆下来时去除切屑、油污、并且涂防锈油,铝件不需涂防锈油。 4 .工装夹具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不允许有碰伤,绝不允许用铣刀锣钢件工装夹具,保证下次用时是完好的,能及时投入使用. 5.专用工装夹具未经主管同意绝对不允许私自改制、拆卸或做其它工件夹具。 (三)机台的操作 1. 机台的操作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 学徒员工绝对不允许私自更改机台的参数、程序、设置,如果发现违反必定严重处理。在公司对平时工作表现突出的有上进心学徒员工有意陪养成技工且有高级技工或组长的监护下才可以做调机作业。 3. 上班时必须穿好工衣,衣扣要扣好,开机前要认真检查,开机时严禁戴手套。 4. 机台自动运行时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将机台内的所有与之无关的工具、量具、等器具拿出机台外,如发现加工异常立即停机。 5. 机台自动运行时严禁从刀库门装卸刀具,换刀时要关门。 6. 在试机加工时RAPID快速倍率要调到最慢,直到正常加工时才可以调至100%。 7. 主轴没有装刀把时严禁使用气枪,清理切削时,气枪严禁朝工作台以下部位吹气,以免切削吹进主轴或导轨。 8. 配换刀具时,要选用配套的刀把、弹簧夹、拉钉,不能随意更换,刀具装夹要可靠,拉钉要经常检查是否拧紧。 9. 严禁赤手清理切削,不得随意触摸刀刃或刀尖,装卸工装夹具或大件产品时要戴手套以免划伤和碰 页脚内容2

洁净区工作服收集、清洗、灭菌、发放管理制度

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制订洁净区工作服收集、洗涤、灭菌、发放规程,保证洁净服的 清洁,防止污染、交叉污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工作服的收集、洗涤、灭菌、发放操作。 三、职责:各工序班长、洗衣工、准备工对本标准实施负责;QA检查员监 督检查。 四、正文: 1 收集程序: 1.1 按规定周期需要洗涤的洁净服,工作结束后万级洁净区操作人员按进 出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逆向顺序在第三更衣室脱换下来,十万级洁净 区的操作人员按相对应洁净区的更衣程序逆向顺序在第二更衣室脱换 下来,按个人编号,装入与洁净服相应的洁净袋内(包括工作帽)。 1.2 集中装入专用袋子内,外表贴挂状态标示;标明类别、数量、“待清洗”。 1.3 将“待清洗”的衣物放入传至洗衣间。 1.4 洗衣工按类别,将洁净服袋打开,逐件检查,有损坏处或穿用时间过 长应及时换掉。有明显污迹处,特别用手工处理一遍。 2 洁净服洗涤: 2.1 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工作服分别洗涤; 2.2 洁净区域不同岗位的洁净服分别洗涤; 2.3 十万级区域的洁净服每2天洗一次,万级区域的洁净服每班换洗。 2.5 洗涤程序: 2.5.1 按“洗衣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6 灭菌程序: 2.6.1将洗涤好的洁净服从洗衣机内取出,装入低温烘干灭菌柜进行烘干灭 菌。 3 无菌服发放程序: 3.1 生产操作前准备人员按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更衣进入十万级洁 净区。 3.2 手部消毒后,打开低温烘干灭菌柜门,取出无菌服。 3.3 将灭菌的无菌服放入无菌袋中,外表贴挂状态标示;标明类别、数量、 有效期“已灭菌”等然后将装有工作服的无菌袋分别送至三更、二更 更衣间。 3.4 接收工序穿用前,班长核实无误,开始按规程更衣。 3.5 十万级、清洗后不需灭菌时,准备工按相应洁净级别的进出更衣规程 更衣,将洗涤好的洁净服送至各更衣室备用。 3.6 十万级洁净区的洁净服,不需每天清洗时,工作结束后,将脱换下来 的洁净服整齐的挂放在更衣柜内,第二天继续穿用。 3.7 洁净区工作鞋的处理: 3.7.1洁净鞋与洁净服同一编号,一更、二更、三更洁净鞋应严格分开, 不得乱穿。 3.7.2 一、二更鞋每周清洁一次,用饮用水冲洗,刷子反复刷洗, 直至干净。 3.7.3 三更鞋每日工作结束后,洁净鞋用5%甲酚皂液浸泡15分钟,再用 过滤的纯化水冲洗干净、控干,放置缓冲间内备用。 3.7.4 一、二、三更的洁净鞋均由操作者个人清洁消毒。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某世界500强半导体企业内部规范-仅供参考) 目录 1.0 无尘车间管理的目的 2.0 无尘车间管理的原则 3.0 适用范围 4.0 术语 5.0 管理程序 5.1 无尘车间施工管理制度 5.2 无尘车间洁净度定期检测制度/测量标准 5.3 人员管理制度 5.4 无尘车间洁净服管理制度 5.5 无尘车间物流/洁净室内设备及工器具管理制度 5.6 无尘车间清洁、清扫和灭菌管理 5.7 无尘车间洁净室安全管理 6.0 版本更改记录 1.0 无尘车间管理的目的 半导体产品生产过程对车间有明确的洁净要求,为了满足生产工艺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必须对洁净室的环境、人员、物料、设备、生产过程等进行控制。 2.0 无尘车间管理的原则

2.1进入洁净室的管理,包括对洁净室工作人员进入、物料进入、各类设备的搬 入以及相关的设备、管线的维护管理,应做到不得将微粒、微生物带入洁净 室。 2.2操作管理技术,对洁净室内人员用洁净工作服的制作、穿着和清洗;操作人 员的移动和动作;室内设备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清扫、灭茵等,尽可能地减 少、防止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繁殖等。 2.3严格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设 施按要求正常运转,包括净化空调系统、各类水气电系统、生产工艺设备和 工器具(工装夹具)等。以确保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和空气洁净度等级。 2.4清扫、灭菌管理,对洁净室内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清扫、灭茵以及方法、周 期和检查作明确的规定,防止、捎除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 繁殖。 2.5洁净室环境控制的内容包括:空气净化、洁净建筑、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水或 气体或化学品和生产设备、工器具等的污染物控制以及微振动、噪声、静电 的控制、防止等。 3.0 适用范围 半导体公司所有洁净生产区及洁净辅助间(包括人员净化用室、物料净化用室和相关生活用室等)、车间内管理区(包括部分办公、值班、管理和体息室等)和将来新建、改建、扩建的洁净厂房及其辅助用房。 4.0 术语 洁净生产区是洁净厂房的主要部分,对洁净级别有明确规定的区域。

洁净车间管理制度规范

洁净车间管理制度规范 洁净车间内白勺人是洁净车间室内污染白勺重要来源。必须尽可能减少洁净车间内人员活动所造成和传播白勺污染,以确保室内洁净度及降低维护费用。制定洁净车间白勺纪律,其目白勺就是使产品白勺污染风险降至最低。 洁净车间白勺运行管理人员在制定洁净车间纪律时,首先,应该对洁净车间内工作白勺人员以及洁净车间内部运行工作人员,包括维修人员和服务人员白勺活动,制定严格白勺纪律加以规范;。 一、严格控制进入洁净车间白勺人员 人在行走时,每分钟可以产生约百万个粒径≥0.5um。洁净车间内人员越多,散发白勺粒子数量也越多。因此,管理人员应尽量控制洁净车间内人员数量,也就是说仅允许必需白勺人员进人洁净车间。 此外,还要尽量减少洁净车间白勺参观者。由于参观者没有接受过洁净车间工作培训,因此只有在监管人员白勺管理之下,才能进入洁净车间。理想白勺方案是为洁净车间设计供参观者使用白勺观察窗,这样参观者就不一定非要进入室内,从而减少了造成污染白勺概率。

对洁净车间工作人员白勺基本要求洁净车间白勺工作人员与一般场所白勺工作人 员相比,应该尽量减少人体散发白勺污染。洁净车间运行管理人员应该制定详细白勺要求,以期将室内工作人员造成白勺污染控制在可接受白勺范围内。 1.对洁净车间工作人员身体状况白勺基本要求洁净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身体健康,出现以下身体状况白勺人员,可能产生大量白勺 污染粒子。因此,直至症状完全消除前,不宜进入洁净车间工作。 (1)患有某些皮肤病特别是皮炎、皮肤灼伤、头皮屑过量等状态时,因皮肤可 能散布大量白勺皮细胞, 而不宜入洁净车间工作。 (2)患有呼吸系统疾病 例如感冒、慢性肺部疾病等,易造成过量咳嗽或打喷嚏而散发大量白勺飞沫,病愈前不宜人洁净车间工作。 (3)过敏体质白勺人员 过敏体质人员容易有打喷嚏、搔痒、流鼻涕等症状,一般不适合在洁净车间内工作。 (4)可能携带某些微生物、病菌白勺人员 在生物洁净车间中,有时必须将人员与产品隔离开,以防止人员可能携带白勺微生物病菌在产品上滋长,从而损害产品或造成疾病。这些人员对其所从事白勺工作是否合适白勺问题,应连同产品对某种具体类型白勺微生物在其上生长白勺敏感性一道予以考虑。 2.对洁净车间工作人员卫生习惯白勺基本要求洁净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女子白勺个人生活与卫生习惯,不良习惯同样会造成洁净 车间潜在白勺污染源,下列卫生习惯要求洁净车间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予以 关注。 (1)人员应有良女子白勺个人卫生习惯要定期洗澡,清除头皮屑。每次理发后 要洗头,防止头发屑落在产品上。皮肤干 燥白勺人,应使用护肤霜代替护肤油滋润皮肤,以减少皮屑散发。

净化车间卫生管理实施细则(制度范本、DOC格式).DOC

净化车间卫生管理实施细则(制度范本、DOC 格式).DOC 码目的: 为加强净化车间卫生管理和控制,确保净化车间卫生清洁 度,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特制定本流程。1 空间环境卫生控 制规程: 1、1 职责: 1、1、1现场质检员负责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开关; 1、1、2车间卫生员负责空间消毒; 1、2、3现场生产主管负责监督车间空间卫生的实施工作; 1、2 实施: 1、2、1 每天生产前1-2小时,现场质检员应负责开启车间 空气净化系统,确认净化设备正常工作,确认车间空气压力≥8pa;并作好相关记录; 1、2、2生产结束后,质检员应负责关闭空气净化系统;并做好相关记录; 1、2、3 每天生产前半小时,车间卫生员应用95%的食用酒精对净化车间及相关缓冲间进行消毒; 1、2、4 在每天就餐时间结束后,卫生员应用95%的食用酒精对人员出入口及缓冲间进行消毒;

1、2、5 卫生员在消毒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将酒精直接喷向产 品上; 1、2、6 所有出入净化车间的人员进出车间必须随手关门,以 保证现场空间的洁净度和安全气压;2 车间地面卫生控制规程: 2、1 职责: 2、2、1卫生员负责班前、班后及生产过程中车间地面的清洁卫生工作; 2、1、2现场生产主管和质检员负责监督和指导卫生员的工作; 2、2 实施: 2、2、1每天生产前卫生员应用吸水拖把和清洁的自来对水车间地面进行清洁; 2、2、2生产过程中,卫生员应随时清除地面的废弃物和污物,并用吸水拖把和清洁自来水清洁地面; 2、2、3每天生产结束后,卫生员应将灭菌片配制成300ppm的消毒液,将洗净凉干的普通拖把用消毒液浸泡20min后,对净化车 间及其缓冲间的地面进行消毒处理;如地面污染较严重,中途应更 换消毒液; 2、2、4地面消毒20分钟后,卫生员应用吸水拖把和清洁的自来对地面进行二次清洁; 2、2、5所有出入净化车间的人员和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通道进出,防止对现场的污染;3 人员卫生控制规程 3、1职责:

原料药车间D级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

原料药车间D级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 1. 0 目的与范围 目的:建立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保证洁净区清洁卫生。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卫生的管理。 2. 0 职责 原料药车间、班组负责本规程实施。 3. 0 内容 3.1 洁净区除达到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的全部要求,还必须达到以下方面的要求。 3.2 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 3.2.1 生产车间洁净室对洁净度的要求为D级,为了保证洁净区的洁净度,生产过程中必须开启净化空调。 3.2.2 洁净区操作人员,随时检查温湿度,如未达到要求,应及时与空调机组操作人员联系,使洁净区温湿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3.2.3 洁净区要定期进行消毒: 3.2.4 洁净区整体消毒每周进行一次,消毒部位包括墙壁、门窗、机器设备、工作台及工用具,消毒剂为75%乙醇、0.1%新洁而灭等轮换使用; 3.2.5 洁净区各工作室的门不论生产或非生产时,均应及时关闭。 3.3 原辅材料的卫生: 3.3.1 进入洁净区的原辅材料、内包装材料均要在清外包室除去外表的灰尘或脱去外包装后,经传递窗进入洁净区的内包材暂存室; 3.3.2 进入洁净区内使用的物料应控制在最低限度。洁净区内不得存放多余的物料及与生产无关的物料。 3.4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 3.4.1 每班的生产工作开始,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开机运行15分钟后检查温、湿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 3.4.2 对进入洁净区的非生产人员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按公司要求执行; 3.4.3 洁净区内工作人员,操作要稳、轻,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交谈,以免造成空气过多污染;

3.4.4 洁净室安排生产时,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更换产品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清场、清洁。 3.5 洁净区的清洁卫生工具必须采用不掉纤维的材料,使用后按要求进行清洁、消毒; 3.6 所有传递窗是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隔离设施,两边的门不得同时打开。 3.7 洁净区内不得使用铅笔、橡皮擦、记事板等。 3.8 严禁携带以下物品进入洁净区: a. 食品、香烟、自己服用的药品; b. 首饰、化妆品、手帕、手纸; c. 钱包、打火机等; d. 其它非生产性物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净化车间管理规定

净化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1.生产管理规定 1.1工作调配由拉长以上干部根据工作的需要来确定人员位置,受任的的任何人员不可有挑剔工作的行为(特殊情况除外,但需经主管级人员确认) 1.2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或机器操作说明书去完成作业,作业方法更改或特殊技术作业必须经主管级人员确认后方可执行。 1.3作业人员必须要作好自我检查(含原料检查和部件检查)流水线作业站别作业员需要进行上一站作业检查,且要求所有作业员必须熟悉自己上一站和下一站作业内容.

1.4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完成产量,以保证工作效率。 1.5作业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以上干部请求处理。 1.6作业人员当发现自己作业物料不够时需提前1小时汇报给物料员或拉长或领料员发料,不可私自到物料架上拿取物料。 2.物料管理规定 2.1所有物料必须有明确标示(含原料、组合料、成品) 2.2所有物料必须按规定摆放整齐。 2.3领料员必须定时清退不良物料(每批次1次,按订单确定)

2.4领料员每次领料时当出现缺料情况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或生产主要负责人。 2.5拉长或领料员必须负责物料的进出作账明细。 3.生产纪律规定 3.1所有人员必须提前5分钟到工作岗位 3.2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无尘服、帽、鞋后方可进入无尘室,且不可在无尘内整理无尘服等。 3.3相关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手套后方可进入无尘室作业。

3.4工作时间不可有聊天现象,更不允许有争吵现象。 3.5无尘室内不允许带入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 3.6所有人员上班前半个小时和下班半小时不允许上洗手间。 3.7去先手间人员必须用厂牌来换离位卡方可离位,去洗手间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3.8所有人员上下班必须按规定放置好自己的衣服及静电服等。 3.9所有人员上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清扫自己的工作岗位。 3.10所有人员上下班必须按规定排好队进出无尘车间。

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

洁净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1 职责 1.1 生产主管对生产区内全面负责。 1.2 车间主任负责生产人员个人卫生检查督促和洁净区环境管理。并对生产区内卫生全面负责。 1.3 设备部门负责洁净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负责洁净区消毒设备的检查维护。 1.4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1.5 检验室负责洁净区环境周期监测。 1.6 车间卫生专职人员负责环境清理、工位器具清冼消毒及工作服清冼、维修保管。 2 个人卫生管理 2.1 生产人员自觉注意个人卫生,不留长发和长指甲,衣服勤洗勤换,每周一检查指甲,每月第一周检查头发。 2.2 洁净区人员不带首饰或其它饰品,不得使用浓妆和其它有气味的化妆品,不得使用指甲油。一切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洁净区。 2.3 进入洁净区人员先换拖鞋,到一更脱外衣、用自来水洗手,再到二更先穿洁净服和工作帽,后换鞋。最后再双手浸泡消毒30秒。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在工作过程中应根据情况多次消毒。 2.4 手消毒液应使用纯化水配制的5‰84消毒液或0.1%新洁尔灭,两种消毒液应轮替使用,每周更换一次品种;班组长应每隔两小时近身提供配制好的手消毒液给工人消毒,且应有详细记录。 2.5 工作人员不得将洁净区工作服穿出三十万级以外的地方。 2.6 洁净区内人员结束生产走出洁净区,应在二更换工作服,并在指定位置挂好。 2.7 每班结束后洁净服在臭氧下消毒30分钟。 2.8 其它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洁净区,例行检查人员及公司其它部门管理人员均按上述规定程序执行。

3 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 3.1 各洁净区内由设立专职卫生人员清洁管理洁净区内环境卫生。 3.2 洁净区内不得使用扫帚,全部采用浸法拖地。每日应用0.1%新洁尔灭、75%乙醇或50倍84稀释消毒液擦拭地面、墙壁、门窗、工作台、货架、设备机台一次,用84稀释消毒液擦拭后应于15-30分钟后用清水和干净的抹布擦拭一遍。消毒液种类应每周更换一次。 3.3 在洁净区内先纯水清洗、漂洗周转箱等其它工位器具,再用50倍84稀释消毒液浸泡或洗擦周转箱等工位器具物表,用84稀释消毒液擦拭后应于15-30分钟后用清水和干净的抹布擦拭一遍。清洗程序先内后外,每周至少保证洁净区内所有周转箱清洗消毒一次。并记录清洗周转箱号、数量及时间。 3.4 所有进入洁净区的工位器具均需用自来水初洗后用84稀释消毒液消毒处理。 3.5 未经允许,不同洁净级别洁净室(区)的工位器具不得混用。 3.6 洁净区的风机系统应于上班前提前半小时开启,下班后推迟半小时关闭,不同级别洁净区(室)的换气次数及压差应符合《YY0033-2000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的规定。 3.7 洁净空调及加湿系统应根据洁净区内的实际温湿度和《YY0033-2000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的规定及时进行开启和调整,各车间应每班对洁净区(室)的温湿度和压差进行记录。 3.8 输液器组装车间每天上班前提前1小时开风机,并用臭氧对空气消毒30分钟;其它如注塑、印刷、注射器机器组装、注射针自动组装、吸塑包装等两班制区域每天利用午餐及夜餐休息时间分别用臭氧消毒15分钟,各洁净区域每周六晚用臭氧消毒1小时。 4 洁净服清洗 4.1 所有洁净服的清洗、烘干、维护和保管均在规定的控制区内。 4.2 新制的洁净服经过自来水清洗(5分钟)、纯化水漂淋(二次)和烘干(60分钟)处理后在洁净区内保管和使用。 4.3 洁净服每周清洗一次,夏季(5月1日-10月1日)每周清洗二次,清洗用自来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