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思考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思考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思考

王世智

正值各地召开本级人大例会之际,地方各级人大如何促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原选举单位或者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呢?笔者就新时期人大代表联系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存在的问题,如何建立完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略谈个人粗浅拙见。

一、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地地方人大通过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查;建立代表基本信息公开、代表小组各项活动制度;开展代表培训和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等活动,促进了人大代表同选民的联系。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够”:(一)代表联系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不够广泛。直接选举并在原选区居住或工作的大多数代表基本上能够深入原选区和选民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但政党提名安排到基层参选的人大代表中的部分领导干部,党政机关和镇直单位工作人员深入选区联系选民的较少。特别是由县级以上政党和社会团体提名推荐到基层参选人大代表的领导干部或人员当选人大代表后,很少以人大代表身份到原选区联系选民。间接选举不在本行政区域的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的更少,导致部分选民或者选举单位成为代表联系的盲区。

(二)代表联系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不够密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是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工作的延续和闭会期间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代表由于受时间、空间、保障等条件的限制,其他比较便捷的电子信箱、互联网站、网上对话等渠道由于受条件限制,不能或没有被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不能密切。主动与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很少,大多数为被动联系。

(三)代表联系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不够规范。目前,代表通过向选区选民

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选区内全体选民不可能都同时参加,有时只有一小部分选民代表。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如何向原选举单位述职,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有的地方虽然要求代表每年要向选民述职,但实际未做到也难办到,特别是对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对代表的述职评议意见没有规范的处置办法,评议好坏无所谓,监督实效不明显。

二、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包括党政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人大代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认识模糊,对代表法规定的人大代表的职责、会议期间的工作、闭会期间的活动一知半解。所以,只是将人大代表当作荣誉称号,执行代表职务责任意识不强;少数领导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把代表联系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反映社情民意视作“无事干”、“添麻烦”、“找岔子”和唱“对台戏”。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现行法律规定代表应当与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规定过于原则,考量代表平时是否密切联系选民、联系的广泛程度没有规定;二是监督代表形同虚设。虽然法律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但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平常如何监督自己选出的代表,代表该怎样接受其监督,谁来组织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监督自己选出的代表,无论是法律还是法规都没有规定。在选民缺乏监督意识的情况下,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只是一句空话。

(三)保障制度难到位。一是时间难保障。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除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专职的以外,其他都是兼职的,他们忙于本职工作、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没有充裕的时间去主动联系选民或原选举单位。二是服务难保障。县级以上的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为本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提供服务非常有限;乡镇人大主席由党委书记兼任,不配人大副主席或未配专职人大副主席的情况下,

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席基本无时间组织代表活动和联系选民,闭会期间的乡镇人大主席团只配一名人大干事,也没有为代表联系选民提供服务的权限和精力。三是经费难保障。在乡镇工作或居住的县级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下拨较晚、金额有限,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没有根据代表活动的实际需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逐年有所增加,加之物价上涨,代表活动成本大幅增加,代表联系选民所需的交通、通讯等费用难以保障。

(四)代表建议难落实。代表联系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目的是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在夷陵区第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和第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分乡代表团的人大代表提出各类建议61件,多数建议都是选民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些建议连续多年提出,但得不到解决,代表对建议办理不满意后,承办单位领导通过各种关系给代表施加压力,求得满意。尤其是有些问题应由本级政府解决或由政府决定交相关部门解决的问题,直接交相关部门办理,使问题无法解决。有些建议国家机关应该也可以解决,但办理不及时或不得力,挫伤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积极性。

三、对策探讨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法律己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要使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民,笔者认为,主要应建立完善“三项制度”。

(一)建立完善联系选民监督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因此,代表联系选民监督制度要达到“三化”:一是代表履职报告要制度化。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要按照《代表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应当以多种方式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代表每年可到原选区,在召开的群众会和相关会议上当面或书面向选民或选民代表报告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间接选举的代表在列席下一级人代会时向大会或代表书面报告履职情况。二是代表接受询问要常态化。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帮助代表按照代表法第二十五规定,建立定时、定点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询问制度,面对面倾听意见

和要求,实打实了解社情民意。三是选民行使罢免权要规范化。对只挂名,不履职,不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不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对其履职不满意的代表,原选区选民要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和程序、方式向县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罢免要求。

(二)建立完善联系选民考核制度。地方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对本级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或选举单位的情况加强考核,要建立“三制”:一是建立代表信息公开制。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建立代表基本情况和履职情况公开栏,将人大代表的电话、住址、职务等向选民和人民群众公开,便于双向联系;同时将代表履职情况公开,便于选民和人民群众对代表实施监督。二是建立联系选民登记制。代表平时要做好走访联系选民和人民群众的情况记载,在每季度的代表集中活动时汇总后登记到代表履职档案登记簿的联系选民登记册上。三是建立代表履职通报制。人大代表工作机构和乡镇人大主席团还可以将代表走访联系选民、提出建议、参加活动等履职情况以人大代表履职情况通报的形式反馈到原选区或者原选举单位,便于选民监督代表,激励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同选民保持密切联系的职责。

(三)建立完善联系选民分工制度。根据地方组织法第三十七条“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分工联系选民。”的规定,代表分工联系选民应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分工关。对一个选区有两名以上代表的选区,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应协助代表小组做好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分工,每个代表联系的选民数不一定相等,可按村(居)民居住状况,划片分工代表联系选区选民,便于代表联系。二是把好抽查关。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对代表联系选民情况要不定期开展抽查,促使代表采取电话联系,上门联系或在村(居)委会召开村(居)民大会或代表会议时赴会同他们集中联系。三是把好代言关。代表联系选民的目的是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代表应将联系选民收集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归纳整理,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提出建议,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及时交办,跟踪督办。

总之,完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是必要的,制度再好要靠代表去遵守。只要人大代表增强代表意识、职责意识,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代表活动的关系,与选民的联系就会更密切,效果就会更明显。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人大办公室

人大代表视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人大代表视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杨安民 地方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视察是贯彻落实《监督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密切代表与选民联系、保障代表知情知政的重要形式,更加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正视当前地方人大代表视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增强监督实效。 一、当前人大代表视察存在的问题 一是看亮点的多,看阴暗面的少。人大代表视察的内容选题,基本由地方人大常委会确定,对人民群众所关注、代表曾提出的问题选题视察的少;被视察单位根椐组织单位视察的通知要求,精心组织汇报材料,准备现场,到处莺歌燕舞,代表视察时只能看到亮点,很难听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二是集中视察的多,主动持证视察的少。闭会期间,多数人大代表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深入选区了解社情民意,有时候参加一些活动,也只是按照地方人大常委会安排参加一些活动,往往是把这些活动看作是“奉命行事”、“例行公务”,参加时只是走走形式,没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代表自己持证视察意识就差,缺乏主动持证视察。 三是领导陪同的多,深入群众的少。因为人大代表视察活动时,往往都由地方人大常委会领导陪同,同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十分重视,全程陪同视察,由于集中视察日程安排多、时间安排较短,视察中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发挥得少,只能是先听汇报,然后走马观花地看现场,掌握的情况大多数是表面的。 四是找理由请假的多,积极参加的少。少数人大代表缺乏履职的责任,参加代表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高,有的人大代表参加时请假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开,有的代表虽然参加了活动,但审议时却很少发言。 五是泛泛而谈的多,建议落实的少。由于调研时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提出来的问题要么深度不够要么不切合全局的实际,形成的视察报告避重就轻,说好话的多、评功的多,指出问题的少,导致有些单位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交办、办理、督办程序过程重视不够,从而影响了其他代表的工作积极性。 二、增强地方人大代表视察工作实效的对策 一是提高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自豪感。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培训学习,让其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行使代表职权,充分认识到人大代表是一种职务,不是荣誉称号,当选人大代表就要牢记人民重托,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各种职责。通过培训学习,解决好“为谁当代表和为什么当代表”的问题,使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与职务身份相称,与发展要求相适应,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宣传,并通过广泛开展宣传,让人大代表树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思想,使之有效地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真正发挥人大代表应有的作用。 二是明确职责,掌握人大代表视察的目的和作用。人大代表视察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国家的宪法、法律在本地区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决议、决定更加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人大代表视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通过深入基层的各个层面,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意愿,使审议的各项议题,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其二是了解宪法、法律的实施情况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反馈意见,为推动

关于加强人大代表代表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人大代表代表性的几点思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们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履行着制定法律、监督国家机关等职责。作为人大代表,代表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代表性鲜明,才能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体现人民意愿,引领时代潮流。因此,我认为加强人大代表代表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提高代表选举制度的民主性 代表选举制度是代表性的基石,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选举制度,提高选举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当前,选举时存在一些不够公开、公正、公正的情况,比如现实中经常发生的拉票、买票等行为。因此,要严格实行选民名单制度,建立选举管理委员会,增加人大代表选举的公正性,加强对参选人、候选人资格审查的力度,既确保选举公正、透明,又防止以权谋私等不良行为发生。 二、拓宽代表来源的渠道 代表应该代表人民的利益,而人民是多元化的,因此代表来源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目前,人大代表以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工人和农民等为主,但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不应仅仅体现在职业上,而应该体现在代表群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上。因此,应该拓宽代表来源的渠道,吸纳更多的普通公民参与到人大代表的选举中,如设置民间代表名额等,有效发挥代表的代言人作用,体现代表的代表性。 三、加强代表对基层民意的汇报和反映 代表不仅仅是代表人民的利益,还需要勇于承担起向人民汇报自己代表工作的职责,及时反映各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因此,人大代表必须加强对基层民意的了解,定期进行走访调研,听取各级人民群众的心声,了解他们

的关切和需求,及时反映和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积极履 行代表职责,保证人大代表代表性的有效发挥。 四、加强代表职责的培训和督促 人大代表代表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代表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代表职责的执行能力。因此,必须加强人 大代表的职责培训,使代表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大代表的工 作职责和应尽义务,提高代表素质和代表职责的执行能力。同时,也需要建立有效的督促机制,对代表的工作进行监 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帮助代表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推动代表职责履行得以有效发挥。 加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化 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只有加强代表的培训和管理,拓宽代表来源渠道,提 高代表人选的代表性,加大代表对基层民意的汇报和反映 力度,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反映.doc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基层反映 今天,好范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辖22个乡(镇、街),总人口1024585人,现有四届市人大代表69名、五届区人大代表301名。近年来,裕安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方法,拓展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行职责、行使权利,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工作活力,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代表工作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代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代表的履职热情、法律素养、知识结构还不够优化,少数代表缺少“为民代言”的主观意愿和内在动力,把代表职务仅仅看成一种政治荣誉,争当代表的热情高,当上代表后不积极履行职务,甚至个别代表履职被动泛泛而谈或存在功利心理。同时,宣传代表的典型事迹和代表工作的鲜活事例还不及时,代表接受选民的监督还有缺位,导向引领和鞭策激励作用彰显不够。

二是代表工作的掣肘因素显现。一是有的乡镇党委不够重视,除了每年的人代会,很少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个别的人大主席忙于兼职也弱化了代表工作;二是代表的非专业化制约了履职效能,一些代表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方面的原因,进行专题视察和调研中很难提出建设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比较有质量的建议。三是少数人大代表存在着重本职工作,轻代表工作问题,会议审议不发言,选区选民不联系,群众意见不反映,挂名代表、举手代表现象有着一定的负影响。四是代表活动工作经费少,代表误工补贴和用车保障还缺乏刚性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政议政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代表活动的质量仍需提高。一是有些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准备不够充分、选题不够精专、调研不够深入,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质量不高,有时出现“外行指点内行”的现象。二是一些代表小组组织活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有重感情联络,轻活动实效和工作监督的苗头。三是联系代表的长效工作机制不完善,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代表联系选民和代表向选民述职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是职能部门的认识需要加强。代表了解政情形式单一,有时为了开展活动而临时“被充电”,代表行使监督的作用得不到较好发挥。尤其少数职能部门未能正确对待来自人大机关的监督、批评和建议,消极对待中推诿扯皮打“太极拳”,要么敷衍

关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和特色。 近年来,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严格按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为代表联系群众提供有效保障;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日益规范,人大代表在收集群众意见、联系群众工作方面更加广泛、务实;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成效日益凸显,在参政议政、为民代言、带民致富、服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有所提高,对推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但也不可否认,人大代表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过程中也反映出来许多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需要从多 方面着力解决。 一、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过程中,代表与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就代表而言,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怕麻烦、没必要、无所谓”心理上,部分代表对代表联系群众工

作的法定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本身就在群众中,可联系可不联系,同时也认为自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导致在联系群众工作中意愿不强、热情不高,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二是把握重点不准。代表在联系群众工作重点内容上把握不准,主要体现在缺乏“深入了解、目的意识”上,开展联系群众工作漫无目的,对联系群众的内容、联系的内涵缺乏深入了解,对要开展哪些活动、干些什么事模糊不清,对干得成什么事心存顾虑,在开展联系工作中习惯于“了解了解情况、宣传宣传政策、谈谈未来打算”等内容,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方式方法陈旧。代表联系群众方式方法陈旧,主要体现在“局限性、单向性、滞后性”上,部分代表满足于传统的联系手段,跟不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信息时代条件下的联系方式重视不够,新媒体、网络平台的运用能力不强,联系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局限于座谈、视察调研等形式,习惯于“代表问、群众答”的单向联系模式,站位不高、联系不广,缺乏有效互动。 四是制度机制乏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机制乏力,主要体现在“现有制度执行不到位、考评激励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不严”上,代表述职、履职通报等制度执行不到位,有的派选代表没有到选区向选民开展过述职活动,加之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代表执行职务作出奖

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

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 作者:邹志善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00 更新时间:2009-10-29 16:17:39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各级人大代表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神圣职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大代表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与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人大代表在行权履职、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拟对当前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建立健全代表工作机制,使代表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促进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等方面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问题 (一)履职能力偏弱。一是个人素质较低。极少数代表平时不加强学习,沉醉于事务或工作应酬中,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不够,理论水平不高,政治敏锐性不强,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期间或闭会期间,不完全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人云亦云,是非不清,知情、明政、议事能力不强。二是履职能力较弱。有的代表不理解人大代表是一种职务,忘记了自己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者和体现者,是人民群众呼声的代言人,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满足于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等同于“先进个人”。有的认为行权履职既无报酬,又耗费精力,还会遇到阻力,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因而对代表工作不主动、不积极,敷衍了事,能推就推,甚至不参加代表小组活动。有的表达能力差,知情议政水平低,抓不住问题的实质,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因而当一届代表,没有在会上发过一次言,没有提过一件议案和建议。三是全局观念较差。极个别人大代表看问题只满足于自己活动范围内的小圈子,只看表面现象,不做具体分析,没有弄清问题的真相和了解到问题的实质就轻率地、不负责任的乱发议论,没有立足全局去思考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二)履职氛围欠浓。一是对代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对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作用了解不多,认识不够,对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行权不支持、不理解,甚至挖苦讽刺、故意刁难,一个有利于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大环境还远远没有形成。有的地方党组织不重视、不支持人大工作,不善于运用政权组织形式贯彻党的主张。有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缺乏人大意识、公仆意识,不重视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二是开展代表活动经费不够。大多数地方虽然将代表活动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但经费总额偏少,满足不了代表活动正常开展的需要,尤其是部分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难以落到实处,

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问题探析

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问题探析 作者:金星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4期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人民意愿的代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出现了代表与原选举单位和选民联系不紧密、缺乏深度、联系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宪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建立畅通的监督反馈机制;努力搭建代表联系群众的网络平台等,以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关键词】人大代表;联系;群众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管理国家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人大代表要想真正成为人民代表,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全国现有260多万人大代表,他们作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始终代表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简称《代表法》)规定的义务与职责,是人大代表的本职工作。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紧密与否,直接影响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利益能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得到体现。党的十八大把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更加体现了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必要性 (一)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真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是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出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各项事务。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既是我国人大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人大代表只有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人大工作才有更好的群众基础,代表工作也会有生机和活力。 (二)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

基层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基层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基层人大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在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基层人大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阻碍了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 1.1 代表选举制度不完善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是基层人大工作的基础。然而,目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存在着选人方式过于单一、选举程序不规范、选民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由于选举程序的不完善,导致选举结果不够公正、民主。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监督和制度建设,确保选举程序的公正、民主和透明。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选举制度经验,加强选举委员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选民参与度,以确保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1.2 办事效率低下 基层人大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执行主体,其办事效率直接影响基层民众对人大工作的认可和支持。然而,在现实中,基层人大办事效率低下、工作推进慢、决策执行力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主要体现在基层人大工作中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导致工作推进缓慢、决策结果难以落地。此外,由于一些地区和单位在基层人大工作中缺乏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导致工作推进慢、问题处理不力。 为提高基层人大办事效率,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流程改革。建立健全高效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能。同时,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监督,确保决策执行力强,真正解决基层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

1.3 民众参与度不高 基层人大的职责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行政决策权,应该密切与基层民众的联系,听取民意、反映民意,但在现实中,基层人大工作的民众参与度较低。 民众参与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基层人大工作的专业性和复 杂性,一般民众难以理解和参与,另一方面,也受到基层人大工作的制度设计以及基层干部对民众参与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影响。 要提高民众参与度,首先需要提高基层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加强与民 众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民意,反映民意。其次,在基层人大工作中应建立民众参与的渠道和机制,加强对民众参与的引导和培养,激发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解决基层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措施 为了解决基层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基层人大的工作效能和民众参 与度,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2.1 完善选举制度 加强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监督和制度建设,确保选举程序的公正、民主和透明。应提高选民参与度,加强选举委员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基层人大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2.2 改进工作流程 建立健全高效的基层人大决策机制和工作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能。加强责任意识,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监督,确保决策执行力强,推动问题的解决。 2.3 提高民众参与度 加强基层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确保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民意,反映民意。建立民众参与的渠道和机制,引导和培养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人大代表闭会期间 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渠道,也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平台。"代表法"公布实施以来,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容日益丰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活动效果日益明显,较好地发挥了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作用。为了开展好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提高代表工作的整体水平,我们对近年来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情况进展了调查,认真分析了在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展好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进展了思考,积极探索了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代表履职方面看,有些代表的代表意识不强。目前,在代表中还在着几种角色“误区〞。一是当“挂名代表〞。少数代表对代表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权利与义务缺乏深刻的认识,不知道如何执行代表职务。二是当“会议代表〞。少数代表片面地认为当代表就是参加人代会,把参加人代会视为唯一的代表工作,即使开会也是人云亦云,有代表之名,无代表之实。三是当“荣誉代表〞。少数代表把当代表看成一种政治荣誉,很少参加经常性的代表活动,不能

较好地执行代表职务。 〔二〕从代表活动方式看,有的代表小组活动容不规。主要表现在有的代表小组在制定年度活动方案时不够认真,既使制定了,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落实。有的代表小组活动形式单调、活动方式不规,虽然开展了活动,但有时流于形式,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从落实效果来看,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得不到及时充分落实。闭会期间代表在活动中往往会对政府部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尽管有关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有关部门对代表所提建议必须研究处理并按规定期限负责答复,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对代表建议办理不力的现象。少数承办单位有“重答复,轻办理〞现象,答复容比拟简单,办理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代表提建议的积极性。 二、对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局部代表履职能力不强。在中选的代表中,有少数是因获得各种荣誉称号、担任领导职务、或是满足代表构造比例而被推选的。因此,虽然有的代表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但缺乏议政能力。有的代表文化程度和思想水平较低,提不出问题或不善表达,加之怕说得不适宜,所以不发言。有的代表缺乏为民行权、为民代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代表职务之看作是一种名份、一种荣誉,不能主动联系选民,听不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还有的代表是好人主义,觉得不

关于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最基层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直接肩负着选民的重托,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中,人大代表更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投身科学发展建设大潮。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代表履行职务的情况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不仅影响了人大机关的权威性和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势必导致国家权力机关职能的弱化,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基层人大代表履职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基层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客观效果与代表法定的职责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 (一)具有光荣感,缺乏使命感,履职意识不强。有的代表觉得自己是经选名差额选举选出来的,当上代表不容易,感到很光荣;却忘记肩负人民的期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参与管理乡级国家事务。因此,把参加人代会和代表活动看作是“例行公事”,而不是责任,不注意联系选民,不及时反映民意,认为“人微言轻”,决策大事是领导干部的事,不敢对本基层重大事项的决策提出意见;只顾干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参政议政缺乏政治热情,成了“荣誉代表”;一年到头就是开开会、举举手、投投票,成了“会议代表”、“举手代表”;

一届到头没在审议讨论会上发过言、没有向大会提交过一份较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甘当“哑巴代表”、“无为代表”;有的一年四季没有走访联系过选民,从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反映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也没有参加过代表小组活动或视察、评议、执法检查等活动,成了“挂名代表”。 (二)文化水平低,法律知识差,履职“底气”不足。近年来基层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从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要求看,不少代表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国家的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对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不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不强。加之,任职后学习培训不够,因而,履行职责的“底气”不足,开会讨论问题时东扯西拉,说不到点子上,抓不到要害处,有的怕讲错话,干脆不开口,一届人代会上不发言的并非个别现象;有的也想尽些代表义务,但不知如何履行职务。有的代表思想上有顾虑,不敢大胆行使职权,审议发言只说好话、中听话,反面意见基本不提,或者审议发言时左顾右盼、人云亦云,议政随声附和,缺乏独到见解和理性分析。 (三)囿于办实事,“建议”带私事,忽视全局大事。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对为民办实事是很热心的,但由于工作、生产、生活范围的局限,往往把代表的职责理解为就是这一层面的工作。对基层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对事关全基层的重大问题知之不多,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了解不深,不知道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参与行使权力应该怀全局、抓重点、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今天,的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202*年,中共中央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随后,湖南省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于今年召开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对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要求。笔者在基层从事人大工作十多年,结合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对照中央、省委的精神就基层人大的运行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当前基层人大履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法律法规、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人大工作的要求来审视当前各地基层人大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未能凸显。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地方事务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这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更加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要在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但从实践来看,目前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民代表大会时间短,议程多,会议存在走过场的嫌疑。现在县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大多是一年一次,集中二、三天,乡镇一级的代表大会时间就更短,基本上就一天,议程十几项,而且年年议程一个样,导致了为完成法定程序而开会,没有真正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曾

有乡镇的人大代表戏言:我们一年就开一次会,聚个头,吃顿饭,领个纪念品回家过年。(注:乡镇的代表大会大多是春节前左右召开)。二是审议功能比较薄弱,会议就那么几天,代表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针对各项报告和决定开展调查,提不出有分量、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临时动议、临时联名提出的议案或建议缺乏科学严谨周密的考虑,实际操作或承办起来有难度,这也是多年来代表议案建议办结率不高的因素之一。三是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受党委的制约,基本上被搁置。一般来说,党委、人大和政府都享有决策权。党的决策权通常涉及政治路线、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凡属党内的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当然不能干预,而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法律规定由人大决定,目前由于重大事项的界定模糊不清,从而出现了邓小平所批评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等现象。许多地方的党委以党代政的情况还比较明显,有的地方党政联席会直接决策一些重大事项,然后以党政联合行文等形式,把人大的决定权晾在一边。小平同志主要讲的是政府的决策权和行政权受到了影响和削弱。实际上,人民代表大会应有的决定权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行使不充分。《地方组织法》第44条详细规定了地方人大常委会拥有十四项职权。应该说这些权力是法律明确赋予人大常委会的基本职权,但在人大工作实践中,人大常委会履职不力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一是监督不够有力。有的地方人大对一些重大问题不敢监督,比如搞会议审议或工作评议,只唱赞歌,不讲问题,即使谈问题也是避重就轻,蜻蜓点水;有的在视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提出的审议意见,没有认真督促,致使整改落实流于形式;有的监督方法单一,效果不好,《监督法》赋予地方人大的一些刚性监督手段如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职权基本搁置。在乡镇一级人大,监督职权基本没有

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5篇

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 施5篇 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篇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

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

基层人大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基层人大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问题的存在 基层人大作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环节,负责协商民主、决策民主、 监督民主等重要职能,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维护人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其应有的使命相比,基层人大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存在不够公开公正的问题。选举程序不透明,存在一 些权力干预和人情投机的现象,导致选举结果不够公正公平。一些地方甚至存在候选人预定或预先确定的情况,使得选举制度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 其次,基层人大代表参与程度不高。一些代表在履职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出席会议的时间有限,很少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了“人大开会代表打瞌睡”的现象。这使得基层人大无法充分发挥代表民意和监督政府的作用,影响了其履行职责的效果。 再者,基层人大工作履职期限较短,制约了其工作效果。由于履职时间有限, 基层人大代表难以深入了解基层民意和需求,同时也无法建立持久的工作联系和沟通机制。这种情况下,基层人大的工作往往局限于一些例行性的会议和文件审查,难以在政策制定、社会问题解决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基层人大在监督职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基层人大代表对政府部门 的监督工作不够有力,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乡镇一级的人大常委会监督情况薄弱,对政府工作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独立性,使得人大监督力度不够,无法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二、整改措施 为了解决基层人大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从选举、履职、工 作时间和监督方面入手,逐步完善基层人大制度。

首先,推进选举制度的透明和公正。加强选举程序的监督,确保选举结果的公 平公正。建立选举监督机构,加大监督力度,防止权力干预和人情投机等违法行为。同时,在选举过程中加强信息公开,保证选民和候选人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其次,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 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使其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建立代表工作联系和沟通机制,鼓励代表广泛地了解基层民意和需求,并将其反馈到人大工作中。 再者,延长基层人大的履职期限。适当延长基层人大代表的任期,以便他们有 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基层民情和民意,并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要建立定期议政机制,加强人大代表的议政功能,提高履职效果。 另外,加强基层人大的监督职能。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和监 督制度,确保监督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加强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调研和批评,促进政府部门的工作改进和提高。 在整改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评估和监督。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对基层人大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参考。同时,强化对基层人大的督查和考核,对存在问题的基层人大采取相应的问责措施,促使其改正错误。 综上所述,尽管基层人大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改革和整改措施的推行,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基层人大的工作效果和履职能力。改进选举制度、提高人大代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延长履职期限、加强监督职能以及推行评估和监督等举措,有助于基层人大更好地代表民意、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大代表一月一入户登记册选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意见

人大代表一月一入户登记册选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意见 一、选民登记存在的几个问题 1.选民登记成了“登记选民”。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在理想的民主模式下,主动进行选民登记,参加选举活动应当是选民的自觉行为。但在我国,由于民主历程较短,民主制度还不很完善,尤其是选举活动与选民利益脱节,导致了一些选民的参选积极性并不高,在登记活动中常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为了追求较高的参选率,保证选举活动的成功,选举工作机构不得不组织人员挨家挨户上门“登记选民”,这已成为基层直接选举中常见的景像。许多地方甚至搞起了目标责任制,实行干部“包片、包区”,任务到人。这种“登记选民”的做法,虽然在提高参选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大大增加了选举的工作量,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容易出现漏登现象。此外,“登记选民”使责任落在了选举工作机构,不仅不利于培育选民的参政意识,提高其参选的自觉性和热情,而且一旦出现漏登情况,也使选举工作机构十分被动。如2001年,湖南省某县人大换届,其辖内一企业2000多名职工被漏登(当时该企业处于关停状况,职工大多下岗,仅有百余人留守),就造成了群众误解并差点引发群体事件。 2.存在“强迫登记”的嫌疑。选举法规定,“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

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也就是说,我国公民只要在年满18岁后的第一次选举活动时进行选民登记,以后如果没有发生选区变动或者因故丧失(或不能行使)选举权利,就将一直被登记在册。事实上,我国宪法规定选举权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公民是否进行选民登记和行使选举权都是公民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公民进行登记和参加选举。因此,现行的“一次登记,长期有效”的选民登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强迫登记”的嫌疑,使选民行使选举权利成为了履行选举义务。 3.流动人口进行选民登记较为不便。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细则》规定,“选民一般应在本人工作单位或者户口所在地的一个选区登记”。这样规定使选民登记在操作上获得了简便,但给流动人口进行选民登记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为一次选举从选民登记到投票费时较长,要求流动在外的人为此专门赶回原选区进行登记和参加选举是很不现实的,其在时间、经费方面的成本较高。针对这一问题,该细则规定,“选民实际上已经迁居外地但是没有转出户口的,在取得原选区选民资格的证明后,可以在现居住地的选区登记”。事实上,既然是流动人口,他们要取得这项证明也并非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所以几乎没有人试图去取得原选区选民资格证明。如该省沅江市草尾镇近十年来长期在外的选民不下于两万人,但相关部门却从未受理过签发此类证明的申请。可以说,流动人口进行选民登记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回原籍地比较

李建辉:关于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思考

李建辉:关于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思考 作者:暂无 来源:《人大研究》 2014年第7期 李建辉:关于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思考 湖北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李建辉撰文说,人大代表应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对此, 代表法有明确规定,党中央也有明确要求。十七大报告提出“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首先是中央更加重视人大工作。代表联系群众同党保持与人民群 众的联系,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其次是现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部分代表联系群众不 够紧密,没有很好地倾听民意、反映民声、落实民愿;另一方面,代表联系群众的形式还不太 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待丰富和创新。要改变这种现状,亟须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文章认为,当前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短板”。我国实 行兼职代表制,除了人大常委会驻会组成人员外,其他代表往往因忙于本职工作,在履行代表 职务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对联系群众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现实表现在,有的代表停留在仅联系本单位群众层面上,与其他群众联系甚少,代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有的代表虽参加了 活动,但不能真正沉下去,了解问题不深入,满足于“见见面、说说话”;有的代表甚至从来 就没有开展过联系群众活动,是名副其实的“挂名代表”“荣誉代表”。代表联系群众没有经 常化、制度化,主观上是由于代表的责任意识淡薄,对“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的思想认识没有真正到位。人大代表的监督机制“短板”。代表法等法律对代表联系群众有专 门条款,但因为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与之配套的具体制度和程序,对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内容、要求等没有量化和刚性约束,因此,这种联系活动在现实中很容易流于形式。代表与选 民和选举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使得选民和选举单位难以全面掌握代表的履职情况, 除个别代表履职严重不力的情况外,对大部分代表称职与否难以评判和界定。有的地方为激励 代表履职,出台了一些办法,由于在监督代表联系群众方面缺乏操作性强的约束机制,使得代 表联系群众活动整体上仍处于“触一下、动一下”的状态,代表自身主动作为的动力不足。人 大代表的履职平台“短板”。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不同,我国人大会议一般每年举行一次, 会期也很短,人大代表履职更多体现在闭会期间。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在代表联系群众的 方法和途径上作了积极探索,如在街道建立代表活动室、开展代表约谈日等活动,有的还开通 了代表博客,这些举措拉近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但是,我国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的范围仅 限于县级以下,其他都是“代表选的代表”,间接选举的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尚没有较多的直接 畅通的渠道。另外,代表活动大多以工作性质的集中视察为主,而且对在活动中要了解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取得什么效果等预想不够,使得代表活动“打了折扣”。闭会期间的代表 履职平台建设,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人大代表的联络机构“短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代表的职能作用发挥越来越明显。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表履职 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包括对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的活动缺乏周到服务和有力组织、代表履 职保障不到位等,这在一定层面和程度上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全国各级人大常 委会大多已经设有专门的代表联络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设有代表联络局,省级人大常委会设 有代表联络处,市、县级人大常委会设有代表联络科。但是,这些机构的职责还不够明晰,发 挥的作用还不够全面,多数还停留在事务性、接待性的服务工作上,这显然与代表联络机构应 有的性质是不相匹配的。文章建议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首先,健全人大代表选举产生机制,从源头上保证代表扎根群众。完善现行代表的选举程序,包括改进代表候选人的提名程序、增强选举的竞争性和公开性、适当推行与扩大界别选举制、区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环节。健 全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推荐和审查机制,在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组织推荐选举代表的比例,并严格把好候选人的政治关、素质关。优化代表结构,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问题分析: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人大作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者和负责者,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然而,人大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加以解决。 1.1 缺乏议案、提案的广泛参与 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言人,应当充分发挥代表性、倡导性和民主性。然而,在现实中,有些人大代表没有真正履行其代表职责,无法深入基层调研,缺乏与选民的有效沟通和联系,导致议案、提案中缺乏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 1.2 代表议事能力有待提高 中国人大代表基数庞大,包括各行各业的代表。然而,由于代表人数众多,代表之间的议事压力较大,导致部分代表在提案立法和决策过程中缺乏充分的专业知识支持和全面的信息掌握,影响了其发挥代表职能的能力。 1.3 监督机制不健全 人大作为国家的监督机构,其职能之一是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然而,在现实中,人大的监督机制存在不健全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联,人大代表的监督力度不够,难以对政府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人大在监督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士参与,从而导致监督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不高。 1.4 调研力度和效果欠佳 人大代表的一个主要职责是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以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代表对于调研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

调研,没有深入到实际问题的核心,这就导致了代表提出的议案、提案不够切实可行,并且不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 1.5 反腐败工作亟待加强 反腐败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大的职责所在。然而,一些人大代表卷入了腐败行为,甚至出现了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等违法乱纪现象。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人大形象,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也丧失了大会代表的基本信任。 二、改进措施:解决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加强代表培训与管理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出的代表,因此,加强代表培训和管理是解决人大工作问题的关键。代表培训应包括法律法规、立法程序、社会热点问题等内容,以提升代表的议事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建立健全代表管理制度,加强对代表履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代表能够履行代表职责。 2.2 完善议案、提案的征求和反馈机制 为了保证议案、提案能够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应该建立起广泛的意见征求和反馈机制。一方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通过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议案、提案;另一方面,代表应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回访和倾听选民的诉求,使代表工作更加贴近人民。 2.3 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 为了提高人大的监督效力,需要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首先,从制度上明确代表的监督权力和责任,提高代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力度;其次,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引入专业人士,提高监督结论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此外,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人大代表的廉洁自律。 2.4 提高调研质量和效果

地方人大代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地方人大代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地方人大代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主体。学习贯彻中共中央转发的《若干意见》精神,加深对人大代表政治和法律地位的认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代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肤浅的探讨。一、当前人大代表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随着人大制度的日臻完善和深入人心,人大代表工作逐年有所进步。但是,在县一级和基层镇(街),代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部分代表素质低下,未能发挥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舌喉和纽带的作用。有的代表是“听长”代表,一年只参加一次大会,平时几乎是无所作为。(二)相当部分代表所提的议案、建议、意见的质量不高,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三)一些代表在履行职责中,存在全局意识不够强,视野不够宽、了解情况不够多的问题,因而,导致其发言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四)一些基层单位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组织代表活动少,且活动形式单调。二、代表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代表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有历史的、文化的、体制上诸方面的因素。(一)从人大代表结构上分析,基层代表偏少。某市的人代会人大代表组成,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超过70%。lcALhost其中,局级以上干部占代表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这样的人大与地方政府几乎是同体结构。在代表人民利益

监督政府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设置地方人大制度的意义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最基层的声音和黎民百姓的呼声,政府官员和人大代表都难以听到。(二)一些代表的责任意识不强,履职能力差。他们不清楚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或因所在企业、单位事务忙,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负责人,往往不参加人大的会议,不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视察等活动。即使参加了,又往往半途请假,影响了民意的转达和代表作用的发挥。(三)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大经费不足,(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人大代表活动范围较窄,有些仅囿于会议,未能做到拓宽视野,组织代表跨区、跨镇、跨市学习、考察等。同级人大代表工作的经验交流较少,思想、作风、制度建设等跟不上新形势。(四)个别地方人大与同级党委、政府的关系不够融洽,未能妥善处理好人大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代表工作因此也受到影响。三、做好代表工作的对策和建议针对目前人大代表工作的存在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是突出“四个着力”,发挥代表作用。一是着力加强县(县级市)一级常委会班子及机关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人大常委会班子是决策首脑,必须具备超前意识,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人大机关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担负着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服务和保障的重要职责。人大办公室及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人大代表工作的成效乃至影响整个人大工作。鉴此,人大机关工作人员除了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和人大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