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5-2010年) 为促进武汉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逐步建立

与武汉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相适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现代商业网点体系,根据国务院批

准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结合我市“十

一五”规划思路,提出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网点发展规划”)。

本网点发展规划中所称“商业网点”,是指我市城镇用于

商业零售、批发、仓储物流和餐饮服务等各类经营性服务的固

定场所。

规划期限为2005年—2010年。

一、商业网点的现状

“九五”期间以来,随着武汉市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

发展,对外开放的推进,商贸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我市商业网点已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促进了各类商业网点的

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61亿元,比1995年的299亿元增长2.21倍;各类商业网点为12.1万个,

比1995年的9.4万个增长28.7%;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97个,

比1995年的405个增长47.4%;中心城区人均拥有零售商业营

业面积达到0.85平方米。适应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趋势,不断

提升商业网点功能档次,已成为我市商业网点建设发展的主流。目前以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店、仓储式商场、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为代表的新兴零售商业业态呈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批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综合超市、酒楼等大中型网点的现代化程度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全市单店营业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综合超市达到65家,营业面积约为58.5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到146亿元。

——经营家电、建材、家居等为主的大型专业店近30家,已展现其规模和品种优势。

——一批深入社区、体现便民利民功能的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正积极稳步发展。各类专业店、专卖店出现网点集聚、经营细化的趋向。全市连锁经营网点数约2300余家,年销售额近250亿元,占全市社零额比重达26%。

——餐饮业中一批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酒店,年营业总收入已达10.75亿元,其连锁网点场面宏大、环境优雅、人气旺盛,成为了我市商贸服务业的一道亮丽景观。

——中山大道商业景观街、江汉路商业步行街、沿江大道

休闲街和桥口路、鹰台路、彭刘杨路等商业街,展现了高雅、时尚的品位,体现了地方文化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特色。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转向经营类别集中,品牌多样的专业特色商品,正逐步改变经营初级产品,实行粗放经营的状况,集聚和辐射功能得到增强。汇集汽车及零配件的专业市场、专业店、专卖店的龙阳大道、竹叶山等路段已呈现专业商业街的特色。商贸物流配送中心正积极发展。

武汉市商业网点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够合理,局部地段商业网点疏密不均,业态雷同;商业街区功能不够齐全,特色不够鲜明;部分新兴住宅区和远城区商业网点发展滞后,项目配套不全;部分商业设施陈旧,停车场所不足等。这都将通过我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逐步完善和解决。

二、网点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我市商业网点的建设和发展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构筑我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城乡协调、适宜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多种经

济成份共同发展,竞争有序的现代商业网点体系,不断提高我市商贸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我市制造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增强我市集聚辐射能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华中地区的商贸中心,促使我市商贸服务业成为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产业。

(二)指导原则

1、总体协调。依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市域各级城镇功能定位的要求,确定我市商业区域分别由中心商业区、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副中心、专业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批发市场设置区域、重点镇和城关镇、中心镇及一般镇商业等组成的多层面服务体系和结构布局。

2、结构合理。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小城镇兴建,居民住行流向,商品集散流通,新兴商业业态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坚持网点总量适度,注重大中型与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3、以人为本。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注重网点设置与环境、交通的自然和谐,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特点,适应消费规律和发展趋势,体现繁荣繁华和便民

利民。

4、引导投资。坚持并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在调动市场主体投资新建、改扩建商业网点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主动积极引导投资者和经营者在我市商业网点的建设和调整中把握市场趋势,争取良好效益,从而有效开发和利用网点资源。

5、适度超前。结合现代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发展新兴商业业态为要素,推行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注重包括停车场地等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力求体现商业网点发展的超前性、持续性。

三、总体目标

(一)主要预期目标为:通过优化网点布局,调整网点业态业种,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拓展现代消费服务领域,促使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05年超过千亿元;到2010年,全市社零总额达到1800亿元,2006—2010年间年均增幅为11%左右;中心城区人均拥有零售商业营业面积达到1—1.1平方米左右;全市连锁企业销售额占全市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35%以上。

(二)规划期内我市商业网点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为:通过创新业态,发展连锁,提升功能,加快汉口中心商业区的建设;推进中南路、钟家村两个市级商业中心的繁荣繁华;培育

发展后湖、汉口火车站前、古田二路、十升路、四新、沌口、解放路、徐东路、白沙洲、鲁巷、南湖、八大家等30个市级商业副中心(亦即区域商业中心);促进汉正街、白沙洲等批发市场设置区增强集聚辐射功能;培育一批专业特色商业街;在居民集中区规划设置一批社区商业中心,逐步在中心城区减少商住混杂的低水平小网点。大力发展远城区各城镇的多种类型网点,在11个重点城镇和城关镇增加商业业态和业种;在中心镇及一般建制镇,引导发展具有规模经营、规范服务、方便放心特点,能满足居民和农民生活、生产需求的商业网点。

——建成4座以上融购物、餐饮、旅游、娱乐、休闲、文化功能于一体的10万平方米以上的现代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综合超市由现65家发展到100家左右;营业面积在500—3000平方米连锁经营的超级市场由现320多家发展到2000家左右;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仓储式商场由现2家发展到10家左右;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经营家电、建材、家居、服饰、汽车等商品的大型专业店由现29家发展到60家左右;培育实行连锁经营的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达到2000家以上,新增1000家左右;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店由现25家发展到35家左右;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特色餐饮店、酒楼由现37家发展到到80家左右。

——中心商业区、市级商业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集散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解放大道、建设大道、沿江大道、鲁巷广场、洪山广场等地段形成多点位的商务集中区,参与实施王家墩区域商务区建设规划,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或分支机构聚集。

——建设辐射范围500公里左右的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中心10个;培育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面向全省、全国的综合型或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10个左右。

——培育发展特色专业商业街20条左右;建立具有规模和经营特色的市级商业副中心(亦即区域商业中心)20个左右;培育发展功能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80—100个。

——重点镇、城关镇、中心镇、一般镇商业区域内业种增加,业态多样,主要商业街区景店貌整洁明亮。

四、商业网点发展的导向

(一)中心商业区

指商业高度集中,各类商业业态业种齐全,服务范围对象以区域以外消费者为主的商业繁华区域。规划范围为以中山大道、解放大道中段为主体,分别向沿江(河)大道、建设大道延伸,适时扩充至王家墩区域等。该区域内发展的重点为:突出

解放大道中段武商片的繁荣繁华;提高中山大道商业景观街的品质品味;提升江汉路步行商业街的经营档次;引导汉正街包括沿河大道、大兴路等地段商业网点由数量扩充逐步转向质量提高;培育沿江大道,建设大道贸易、休闲的特色优势;建设京汉大道(桥口路至黄浦路)的商品经营、文体服务聚集的购物、休闲长廊。配合王家墩商务区规划的实施,按照中心商务区、综合商业区、全生活服务城、生活居住区的规划功能结构,分别建设商贸、餐饮、酒店等服务网点,力争提升其能级。大力引导发展促进中心商业区功能提升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宾馆酒楼、写字楼宇等配套经营服务业,使该区域成为华中地区第一流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商务活动中心。

为引导有序竞争,促进网点功能完善,该区域内拟大力培育专业特色街,引导和支持现有网点调整经营结构,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单店营业面积适中的超级市场和经营、家居、装饰建材、通讯、服饰、工艺品等大型专业店和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及特色餐饮店;适度控制单店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及其以上的商住一体的商业零售网点的新建、改扩建;限制危险化学品、加油站、农贸市场等网点的设置;关闭治污不达标的网点。

(二)市级商业中心

指商业中度聚集,商业服务行业完善,服务对象中近50%为区域以外消费者的繁华商业中心。规划以武昌中南路和汉阳钟家村地段为核心分别形成我市市级商业中心。中南路商业街区以中南商业大楼、中商广场等大型商业网点等为主体向徐东路和武珞路方向延伸;钟家村商业街区以汉商总部等大型商业设施为主体向周边延伸。

在中南路、钟家村为核心的两个市级商业中心大力优化经营结构,不断提升功能。重点引导现有各类优势企业,采取多种方式,逐步形成卖场特色分工,积极引进各种品牌和优势经营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店、专卖店和特色餐饮店,进一步完善购物功能,增强贸易、娱乐、休闲、商务等功能,形成分别联系三镇,具有经营特色的市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拟鼓励发展单店规模适中经营家居、装饰建材、家电、通讯、服饰、布艺、汽车和配套服务、工艺品等的大型专业店,以及各种品牌专卖店、各类专业店、特色餐饮店和住宿、休闲娱乐等网点;适度控制单店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住一体的综合超市、百货店的新建;限制危险化学品、加油站、农贸市场等网点的设置;关闭治污不达标的网点。

(三)市级商业副中心(亦即区域商业中心)

指在居民稠密区、历史形成的商业集中路段、公共交通集散地或新兴大型住宅区周边设置的地区性商业服务中心。规划培育、建设的三种主要形式为:

1、沿街式。以沿街商业网点主体,形成配套服务行业较为齐全,方便购买,满足周边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区域性综合型商业街区。在已初具规模的商业街区,适宜培育和建设不同风格的专业商业街,发展单店面积适中的大型综合超市或超级市场及其它新兴业态,提升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带动周边社区商业中心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

2、板块型。在沌口、常青、关山、古田、后湖、四新等地,与即将建设的城市大型公共设施相配套,利用完善的交通网络,分别选址规划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即MALL),形成以百货店、仓储式商场或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店等为核心店,组合各类专业店、专卖店、餐饮店等特色店铺的具有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突破以商业街为主要形式的市级商业副中心的单一模式。

3、组团式。在鲁巷等地配合零售商业网点的建设,依托“楼宇经济”的发展,增设批发、中介经纪等贸易服务网点,丰富市级商业副中心的内涵,提升其功能档次。对汉口火车站

前、南湖等地,以大中型商业设施为主体,发展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兴流通业态,形成新型商业网点群落,构筑与住宅组团相适应的商贸服务业格局。

鼓励市级商业副中心提升功能档次,倡导建立独立座落的商业网点群,引导发展单店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大型综合超市和经营家居、装饰建材、家电、服饰、布艺、通讯、工艺品、汽车及配套服务等大型专业店、以及规模适中的专卖店、专业店、特色餐饮店和住宿、休闲娱乐等网点;适度控制单店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住一体的商业设施的新建和改扩建;限制危险化学品、加油站、农贸市场等网点的设置;关闭治污不达标的网点。

(四)专业商业街

指开展专业性、系列化商品和服务经营的专业店、专卖店高度聚集,提供专门商品和专业服务的特色商业街。重点培育桥口路美食街、台北路风情街、香港路休闲街、吉庆街美食街、彭刘杨路美食街、龙阳大道汽车及配套服务特色街、解放路商业街、京汉大道文化体育休闲街、顺道街、小东门装饰建材街、保成路、前进四路和五路电子商品街、大智路通讯器材街、友谊大道市场群落等,引导调整经营结构,扩大特色经营规模,提高专业特色水平。

在中心商业区、市级商业中心和市级商业副中心,结合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商业特色,引导建设和发展一批有规模和影响的信息通讯、餐饮娱乐、男女用品、家电电器、文博收藏、花卉宠物、儿童玩具、酒吧休闲等适应现代消费趋势的专业商业街。限制设置与专业商业街整体功能不协调匹配的经营网点。

(五)社区商业中心

指设置在居民居住区,以当地居民为服务对象的商业集中区域。这是方便居民购物、满足服务需求的基础性商业服务设施。配合我市“883”行动计划的实施,社区商业中心网点发展的重点依次为:居住区以经销生活必需品的超级市场和各类便民网点为主;住宅组团中建立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及餐饮、洗涤、美发、健身、维修等便民网点,适度设置规范整洁的废旧物品回收网点;关闭治污不达标的扰民网点,倡导新建和改扩建独立座落的商业网点群,形成社区商业服务中心的功能依次递增、不断完善的格局。

(六)批发市场设置区域

指由城市规划定点,用于设置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大型商业设施,体现商品集散综合功能的区域。规划发展的重点物流中心区域为舵落口、阳逻、天河、常福、郑店、流芳等

地,拟引导物流企业,新建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农副产品、家居、汽车及相关服务、装饰建材、钢材等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分别陆续汇聚,利于向省内及邻省等地辐射。规划发展的批发市场集中区域分别为舵落口、丹水池—谌家矶、白沙洲、徐东路、古田—汉西、十升路、南湖、汉正街、珞喻路、竹叶山等10个地区,将重点培育专业性批发商品交易市场,适量设置综合型批发商品交易市场,以其他专业特色优势,增强我市商业的集聚辐射功能。

(七)重点镇、城关镇、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商业区域

指设置在郊区城镇,商业一定程度聚集,满足当地居民和周边村民日常生活和消费,具有提供农用生资服务和农产品产地销售等功能的商业集中区。《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已明确,7个重点镇(或新城)分别为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4个区城关镇分别为纱帽、吴家山、黄陂城关(前川镇)、新洲城关;33个中心镇分别为乌龙泉、仓埠、新沟等;52个一般建制镇分别为大集、潘塘等(现已有20个,至2020年新增32个)。其商业网点发展重点为:

1、建设发展七个重点城镇及四个城关镇的商业街区。结合重点镇分流主城居住人口,吸纳周边农业人口的特点,规划以综合超市,百货店为主体,辅以专业店、专卖店、餐饮特色店

等,形成适应消费需求不断发展的商业街。

2、根据重点城镇及城关镇产业布局状况,配合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实施,发展工业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阳逻、常福等有产业优势的城镇,发展现代物流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工业品、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向省内外辐射。

3、为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可筹办农用生资批发市场和专业店,销售种子、农用工具、化肥、农药及药械、农膜等,不断引进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形成产品和技术综合优势,服务于农业产业化。

4、在中心镇及一般建制镇,结合“万村千乡”商业网点建设工程的实施,延伸连锁经营网络,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的农资超市和以经营日用品为主的中小超市、便民店,通过连锁经营品种全、数量足、点位多、规模大的优势,降低经营成本,使农民在方便放心消费中得到实惠。

五、我市主要零售业态设置的基本要求

各种零售业态的商业网点设置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商圈原理。商圈是指零售企业经营、服务辐射的有效空间领域,是商业网点配置的基本要素之一。为避免因商业网点低水平重复设置而引发无序竞争,提出我市部分主要零售业态商圈

的基本要求:

1、大型购物中心(指在一个大型建筑体(群)内,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营业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经营、服务半径10公里以上。

2、大型综合超市(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并将超级市场和折扣商店的经营优势合为一体,满足顾客一次性购全的零售业态;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按经营服务半径2公里或服务人口8万人设置一个大型综合超市。

3、超级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和日常用品为主,向顾客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按经营服务半径0.5公里或服务人口0.8万人设置一个标准超市或食品专业超市。

4、仓储式商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并实行储销一体化、低价销售和提供有限服务为特征的零售业态;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左右):经营服务半径5公里。

5、便利店(指以自选销售为主,销售应急性的食品、日常

生活用品和提供商品性服务,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按经营服务半径100米或服务人口2000人配置一个。

六、贯彻实施网点发展规划的措施

(一)深入调研,制订详规。配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控制性详规的调整,市流通、规划、土地等行政管理部门要紧密协作,提出我市商业各业态网点布局规划。各区流通行政管理部门应以本网点发展规划为基础,结合辖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本区网点发展的详细规划,经市规划、流通主管部门认可后,报所在区政府批准执行。

(二)宣传执行两个地方标准,争取出台管理规章。对《武汉市商业区域分类设置规范》、《武汉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两个地方标准,要加大宣传力度,在日常实践中积极贯彻执行;通过实践,不断丰富我市商业区域和零售业态的内涵。结合国务院即将颁布实施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将我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正式纳入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范畴;适时建立实施大型商业网点设立的听证制度;结合我市实际,拟定《武汉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争取作为地方行政规章予以颁布,为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规范、系统、科学的依据。

(三)建立完善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体系。市、区商品流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协调,认真履行职能,要依照有关法规,以网点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两个地方标准为依据,上下衔接,紧密配合,实行分类指导,不断优化我市商业网点的结构布局,为我市改造和提升传统流通业态,推进流通现代化提供保障。

(四)明确重点,分类指导。市、区商品流通行政管理部门需认真分析研究商业网点发展方面的优势和薄弱环节,结合招商引资,采取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商业区域内网点设置,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定期或不定期公布商业网点投资导向目录,明确鼓励发展、引导策划、控(限)制开办的业态业种,及时引导我市商业网点的投资、经营行为。

(五)提升完善功能,调整网点结构。要把提升商贸服务业集聚、辐射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商业网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调整网点结构,引导各类商业网点集聚、组合以及实行差异化经营,突出经营特色。特别是重视引导增设清真“三食”(饮食、副食、肉食)网点和专柜;大力发展连锁超市和生鲜食品专业超市,推动中心城区的农贸市场提挡升级。

(六)进一步开放市场,吸引国内外各种经济成份的投资者

来汉投资各类商业区域的建设发展。坚持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性原则,实行网点发展规划内容公开,执行规划标准公平,商业网点建设的选址、咨询等服务对所有投资者、经营者公正,营造适宜投资、经营、建设商业网点的和谐环境氛围。

我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实施是一项涉及各区政府和市各部门的系统工程。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紧密协调配合,发挥行业协会对商业网点投资经营的有效引导作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我市商业网点的功能档次提高,结构布局优化。

如何写商业计划书(业务及前景 ) (4000字)

如何写商业计划书(业务及前景) 商业计划书一般可以分为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第二部分为业务及前景,第三部分是经营管理,第四部分是拟用筹资,第五部分为风险控制(因素),第六部分是投资回报和退出,第七部分是营运及预测分析,第八部分是财务报表,第九部分是财务规划,第十部分是产品宣传:资料、小册子、报道和图片等,第十一部分为补充说明。 第二部分论及大量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你的业务的关键话题。每一处都很重要,但总贯全局还要有一个综合概要,如果不是明确精细的话,尝试去展示你的业务是怎样的独特。向读者展示是什么使你的业务在世界上的业务中有独到之处。阅读这一章节时,投资者将尽力确定这个产业“成功的关键”。换句话说,他将尽力证明这两三件事是在你的业务情况下必须及时做好以达成功的。注意编号体系有一个单独的数字作为标题而副标题含有小数,比如2.01。 2.01 概要 开始的一段以这样的句子起头,“公司的注册地址为……”并列出公司办公地址、电话号码和需要接触的个人。 2.02 业务的实质 在这一部分要给出你所从事的业务的纲要。举个例子,你可以说,“我公司设计、生产、销售、维修微机基础软件,这些软件控制用于监看门诊病人的医疗诊断设备”。用一个精练的句子阐述你公司是干什么的,这也许是最好的开头。接下来,你要以概括的语句来描述你的产品或是服务。你需要用尽可能少的话来让投资者了解你的产品或服务。 2.03 业务的历史 你在这部分要说出公司何时组成,特别要说清楚第一件产品或服务始于何时,以及公司经历过的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事情。报告的业务历史部分必须短小精要。如果报告多于一页,或者最多,达到两页,你已经说了太多的历史了。要是公司有个特别精彩的经历,那也许可以作为一个特别的理由来囊括大段的历史,但无论如何都要简洁。 2.04 业务的前景 说清楚公司的年次发展计划并指出其中的分界线。实际上,投资者需要了解你如何在五年内从现在所处的状况发展到你想要达到的状况。尽管计划书的这一部分必须要简洁,但在格式上有相当大的自由度。你可以简单地说明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你打算继续生产你们的两种基本产品,到第三年的时候你将引入另一个类似的产品。依照这样的办法,你的业务的前景将会简洁而又切中要害。另外,如果你预料在达到稳定点前要经历许多变化,你应该指出会发生哪些变化。投资者需要准确地了解公司要获得成功必须做些什么。 2.05 独特之处 给投资者的每份商业计划书都应该有一些独特之处。管理层独特?产品或服务独特?生产过程独特?有独特的金融基础?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囊括在内。重要的是要有一些东西使你的公司在和别的对投资者来说同样可得的投资机会的对比中凸现出来。投资者们不喜欢投资于“人云亦云”的公司。他们想要有独特的商业地位的公司。在一个像这样的单独的章节中,或是在整篇商业计划的各章节中,你要着重强调你公司的独特之处。如果你的业务里有一个新产品,一个生产的专利,或是别的特别不寻常的方面,那么应该像这样在单独一章里列出。除了要包括这部分之外,企业主还应在商业计划书中间歇地突出公司。 2.06 产品或服务 在这部分你要精确的描述你的产品或服务,要求是不给读者对于你所生产的或是计划生产的东西留下疑问。如果你有好几种产品或服务,用单独的段落来叙述其中的每一种。你应叙述产品的价格,价格如何确定以及毛利数目。企业主容易轻率地对待产品的定价。花足够的时间来考虑所有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确信你能够用坦率而有逻辑的话来解释定价背后的道理。是因为竞争迫使价格趋向于那个方向吗?价格定得高是因为你能侥幸成功吗?你必须准备

重庆市商业发展规划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努力开创重庆商贸流通工作的新局面 总体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拓宽消费,追赶前进,跨跃发展,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流通现代化,努力把重庆建成统一开放、万商云集、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和西部购物消费天堂。 按照这一思路有四点基本要求:一是重庆商贸只有具备功能体系完善、市场规模宏大、商业服务兴旺、市场环境规范、特色优势突出,才称得上长江上游的商贸中心和西部购物消费天堂。二是重庆流通企业只有立足重庆、辐射西南、联动长江、面向全国、通往世界,才能做大做强,尤其应有全国发展理念,走出重庆,服务全国,在市外市场获得快速发展,才能进入流通“国家队”。三是只有建起先进完备的连锁经营网络、高效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便民利民的新型社区商业框架、技术先进的流通信息化载体,才能在西部率先实现流通现代化。四是社零总额、商业增加值、商品购销总额、连锁经营销售额、商品市场成交额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应保持较高的两位数增长,才能增量升位,增强消费对重庆经济的拉动作用,有为有位。社零总额年均增长11%以上,2007年达到1285亿元;商业增加值2007年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9.7%以上,占三产比重25%以上;连锁商业实现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占全市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20%。 (一)抓好“五破五树”,认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供求关系已经变化,流通的地位发生根本性转变,它不再是生产决定消费的“末端行业”,而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引导生产的“先导行业”,是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也反映国家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起着满足即期消费需求,开发潜在消费需求,创造未来消费需求,带动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同志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地方流通工作摆不上位置,得不到票子。解决认识问题,当前主要抓好“五破五树”:一是破除重生产、轻流通的意识,树立流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先导性产业的观念。二是破除重传统商业,轻现代流通的意识,树立“现代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效率、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现代流通带动现代生产的观念。三是破除重外地商业轻本土商业,或重本土商业轻外地商业的意识,树立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观念,大流通带动大生产,引进外地商业是为了发展本地商业,外地商业与本地商业共同发展,“与狼共舞”,实现双赢。四是破除重传统管理,讲条条框框,轻创新突破的意识,树立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观念。五是破除重孤身发展,闭门自守,小打小闹,“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轻联合与合作发展的意识,树立与时俱进,联合与合作求发展,大联合才能大发展的观念。 (二)搞好“五建五抓”,全面推进流通工作 流通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很多,我们要择其要点,用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方法,加以整体推进。 1、建商业规划。规划是成熟的思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市和各区市县都要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市委二次党代会的新要求,作好商业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特别是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规划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方便群众,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一旦定板,严格执行。要根据规划要求,考察、筛选、储备一批商业发展项目,争取每年都有一批大项目开工。 2、建商业设施。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载体,商圈和步行街的打造聚集了人气和财气,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水平。要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吸纳民间资金,建设培育商圈、专业市场、商业步行街、购物广场、各类超市、便利店等商业设施,发展各类先进业态。

厦门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规划文本

厦门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规划文本厦门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规划文本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对象、内容及重点 第三章、规划期限、规模及范围 第四章、发展和结构目标 第五章、总体布局 第六章、专业(特色)街(区) 第七章、专业、批发市场 第八章、物流园区、配送中心 第九章、零售业态 (一) 购物中心、邻里中心 (二) 大型综合超市 (三) 仓储商店 (四) 百货店 (五) 专业店、大型专业店 (六) 专卖店 (七) 超市、便利店 (八) 自动售货机

第十章、其它要求 第十一章、组织实施 第十二章、附则 附录: (一) 术语和定义 (二) 主要执行文件 (三) 条例标准用词说明 附表: 附表一: 厦门市商业分级指标 附表二: 厦门市商业零售业态基本指标 第一章总则 第01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国际化的扩大以及新经济、新技术等因素对商贸业的综合影响,需要针对厦门市的商业体系进行深一步的剖析,并制订出厦门市商贸业的规划对策,以及其发展支撑对策,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并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障我市商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第02条为指导厦门商业的分级设置,加强厦门市零售商业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优化商业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商业综合竞争力,促进零售企业发展差别化经营,健全零售企业统计分类,特制定此文本。文本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有关规范、

规定及标准,并结合厦门商业发展的实际而制定。 第03条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参考国内外不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并结合厦门市商业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福建省和厦门市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规划对象、内容及重点 第04条规划对象:由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设立的拥有独立固定营业场所,配备一定的业务人员,并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务的自然单位。 第05条规划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厦门市商业体系规划(总体布局),其中包括专业街(特色街)子项。第二部分为厦门市各商业业态布局规划。按商业业态来分有十种零售业态和专业、批发市场。十种零售业态分别为:超市、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店、专业店、大型专业店、专卖店、百货店、大型购物中心以及自动售货机。 第06条规划重点:主要包括厦门市的商业功能定性分析、研究、确定和商贸业发展的支撑对策以及厦门市商业体系规划(包括各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批发市场)、厦门市零售业网点布局规划等。 第三章规划期限、规模及范围 第07条规划期限:厦门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期限与国家五年计划及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相一致,即本次规划期限为:

唐山市商业发展规划

唐山市商业发展规划(2005-2010) 2006-02-08 08:41 文章来源:唐山商务编辑部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一、编制意义和作用/1 二、编制依据/1 三、指导思想/2 四、编制原则/2 第二章商业发展规划的对象、范围和期限/5 一、规划的对象/5 二、规划的范围/5 三、规划的期限/5 第三章唐山市商业发展的现状及分析/6 一、唐山市商业发展的历史回顾/6 二、唐山市商业发展的现状/6 三、综合分析及评价/11 第四章未来商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S W O T分析)/13 一、唐山市发展商业的比较优势(S u p e r i o r i t y)/13 二、相对劣势与制约因素(W e a k n e s s)/14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O p p o r t u n i t y)/16 四、挑战与威胁(T h r e a t)/17 第五章战略目标与阶段性任务/19 一、战略总目标/19 二、阶段性任务/20 第六章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3 一、商业网点布局要求/23 二、商业网点规划思路/24 三、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6

四、其它城区和县城商业网点布局规划/39 第七章商品市场体系建设/41 一、消费品市场/41 目录 二、生产资料市场/46 三、农产品市场/48 四、特殊行业市场/49 第八章发展现代物流业/51 一、唐山市发展物流业的基本条件/51 二、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54 三、规划“三点三带,纵贯全市”的物流分布格局/56 四、加强物流发展平台建设/59 第九章实施政策与措施/63 一、放开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做好商业流通领域改 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鼓励竞争/63 二、存量调整与增量规划相结合,鼓励发展新型业态、 连锁经营,依托存量,增量带动/64 三、扩大开放,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吸引外资与吸引民 资相结合,放开政策,积极引导/64 四、产业推动与需求拉动相结合,发挥优势,培育文化 /65 五、加强结构性调整与提高组织化程度相结合,树立龙 头,培育人才/65 六、健全完善商业法律、法规与鼓励行会自律相结合, 规范发展,自我协调/66 七、加强城市商业设施建设与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改革相 结合,优化环境,扩大纵深/66 八、加强金融、保险、信息传输等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 与鼓励律师、会计、审计、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 的壮大相结合,全面发展,共同服务/67 九、立足繁荣本市市场,满足居民商品消费需求与加强 区域经济联系,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合作竞争相结合, 巩固基础,开拓领域/67

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5-2010 年) 为促进武汉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逐步建立与武汉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相适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现代商业网点体系,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结合我市“十一五”规划思路,提出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网点发展规划”)。 本网点发展规划中所称“商业网点”,是指我市城镇用于商业零售、批发、仓储物流和餐饮服务等各类经营性服务的固定场所。 规划期限为2005年—2010年。 一、商业网点的现状 “九五”期间以来,随着武汉市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外开放的推进,商贸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我市商业网点已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促进了各类商业网点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61亿元,比1995年的299亿元增长2.21倍;各类商业网点为12.1万个,比1995年的9.4万个增长28.7%;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97个,比1995年的405个增长47.4%;中心城区人均拥有零售商业营业面积达到0.85平方米。适应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商业网点功能档次,已成为我市商业网点建设发展的主

流。目前以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店、仓储式商场、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为代表的新兴零售商业业态呈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批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综合超市、酒楼等大中型网点的现代化程度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全市单店营业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综合超市达到65家,营业面积约为58.5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到146亿元。 ——经营家电、建材、家居等为主的大型专业店近30家,已展现其规模和品种优势。 ——一批深入社区、体现便民利民功能的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正积极稳步发展。各类专业店、专卖店出现网点集聚、经营细化的趋向。全市连锁经营网点数约2300余家,年销售额近250亿元,占全市社零额比重达26%。 ——餐饮业中一批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酒店,年营业总收入已达10.75亿元,其连锁网点场面宏大、环境优雅、人气旺盛,成为了我市商贸服务业的一道亮丽景观。 ——中山大道商业景观街、江汉路商业步行街、沿江大道休闲街

南昌市商业发展规划

南昌市商业发展规 划 1

南昌市 - 商业发展规划 南昌全市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 末人口440.15万人(含南 昌市区及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本规划范围为南昌市区(以下简称南昌市),总面积617.07平方公里, 末人口174.67万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城市,也是中国中部地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 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实现"富民强市"总目标,致力做好"两篇文章"总要求,即把南昌建设成为现代区 域中心城市、现代文明花园式英雄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加速态势,大多数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创下南昌市近几年最好成绩,走 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前列,出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5.62亿元,同比增长12.1%,比全省平均 高出3.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6.52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2.5%.在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南昌市已经制订了<南昌市中心城总体规划布局构想( - )>(见附图1)。根据重新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南昌市中心城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190万人; 将扩大到180平方公里,210万人; 发展到260平方里,260-300万人。形成一个核心区(昌南、昌北)和五个卫星城区(莲塘、望城、湾里、乐化、罗家片区)的城市新格局。十年间,中心城面积将扩大一倍,人口增长40%,城市面貌和人口分布状况将有极大改变。为此,必须高起点的制订 2

南昌市商业发展规划,以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消费水平新一轮提高的需要。 一、南昌市商业发展现状分析"九五"期间,南昌市商贸业有较大增长。表现在(l)经济指标稳步提高。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41亿元,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达157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2%和20%。商贸业实现增加值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2 %,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7%。 (2)流通改革逐步深化。全市粮、棉、猪、菜、副食品、化肥、生产资料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已经完成了国有商贸企业改革,组建了七大商贸集团,放活了中小企业。(3)结 构调整步伐加快。"九五"期间,新建改造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引进外资773万美元,内资9421万元。新型业态不断呈现,一批购物中心、超市、连锁店很快兴起。(4)市场建设初见成效,为适应搞活大流通的需要,近年来,全市市场建设累计投资56亿元,至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257个,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市场提供就业岗位12.1万个, 成交总额15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7个,年上交增值税近8亿元。中国九大日用品市场之一的洪城大市场商品交易额达71亿元,创税利6000万元。本次普查, 末南昌市商 业共有12056户,经营面积已达156.66万平方米,人均达0.897平方米。(含各类市场,其中零售、餐饮,服务业86.56万平方米,人均 3

商业街的发展与规划页

商业街的发展与规划页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商业街的发展与规划Ⅰ、商业街的发展研究 一、建设现代商业街,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1、住宅开发的相对饱和,促使房地产开发商寻求新的商机 近几年,住宅的开发与建设发展较快,整体市场趋于饱和,房地产商如何寻找新商机,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商业用房的开发正当时。 商业用房的开发经历了四个阶段: (1)96年以前,以大百货的开发为中心,进行旧城改造; (2)96年以后,5000m2以上大型超市逐渐出现; (3)20世纪末,21世纪初,商业街的建设开始起步,旧城的改造、新城的建设正兴起; (4)目前的SHOPPING MALL建设热。 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及将要完成的购物中心有54个,约680万m2,平均每个约万m2。新增项目约120个,1500万m2,支撑这样的大项目,每m2的保本销售额为6000~8000元/ m2,需要完成销售额1000~1200亿元,占全国社会零售总额的3%~5%。这样惊人的数据、这样快速的发展速度,将会为其它业态、中外企业带来强烈冲击。事实上,美国SHOPPING MALL平均约为1万m2,日本不足2万m2,英国均为万m2,我国目前SHOPPING MALL的规模及发展速度,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有过快的趋势。 2、商业街的建设,要把握好新的概念 (1)现代商业街不同于传统商业街

商业街,是以商业中心为主导,以社区商业为基础,以各种商业街为特色,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城市商业结构。 现代商业街,是多功能的整合,既有购物中心的功能,也有商业街的特点,是多业态、多功能的整合。 商业业态,即商业企业经营形式,国家规定有8种形式:包括百货、超市(5000m2以下)、大型超市(5000m2以上)、仓储商场、产销店、专门店(即销售着名品牌)、专业店(如国美)、便利店。 商业形态,是商业企业为了产生群体的利益,而产生的一种积聚模式,有三种形态,一种是原始状态(如集市贸易),二是发展形态(含现代商业街、购物广场、商品一条街等),三是最高形态,包括国际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它是商业用房开发的主要形态。 (2)现代商业街是城市的辐射、内聚的所在,是吸引客流的重要所在。 (3)现代商业街不是商品经营概念,而是商品和服务的综合营销,这里的服务有两层含义,一是商品本身的服务,二是服务领域、服务项目、服务内容。 (4)现代商业街不是业态的概念,而是反映城市特色的商业形态,它更强调的是整合的概念。 (5)现代商业街不是商业企业的概念,而是城市的缩影,是城市的精华,是城市的标志,城市的窗口,集中反映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 3、在商业街的建设上存在的误区及倾向 (1)现代商业街不是产业化,越大越好,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要相适应,要因城、因市、因地开发,不能盲目扩大规模。据研究,一条商业街最为合适的规模为15~20万m2,长度800m左右。

徐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8—2020)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规划期限 (1) 三、规划对象与范围 (1) 3.1规划对象 (1) 3.2规划范围 (1) 四、指导思想和原则 (2) 4.1指导思想 (2) 4.2规划原则 (2) 五、控制标准 (3) 5.1商业中心的设置 (3) 5.2商业街的设置 (4) 5.3大型零售网点的设置 (4) 5.4大型批发市场的设置 (4) 六、发展目标 (4) 6.1近期目标 (4) 6.2远期目标 (5) 七、规划内容 (5) 7.1市级商业中心规划 (5) 7.2市级商业副中心规划 (8) 7.3区级商业中心规划 (9) 7.4商业街规划 (10) 7.5批发市场规划 (13) 7.6物流基地规划 (14) 7.7景观区商业规划 (16) 八、主要建设项目 (18) 九、规划实施措施 (22)

附图: (23) 1.市级商业中心分布图 (23) 2.老城区商业中心层次分布图 (24) 3.中心商圈结构分析图 (25) 4.市级商业副中心分布图 (26) 5.区级商业中心分布图 (27) 6.主城区商业街分布图 (28) 7.贾汪、铜山商业街分布图 (29) 8.市场带与物流中心分布图 (30) 9.景观区商业分布图 (31) 10.主城区商业网点主要建设项目分布图 (32) 11.贾汪、铜山商业网点主要建设项目分布图 (33)

徐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8—2020) (简本) 一、编制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2 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办法》 1.3 国家经贸委《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1.4 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1.5 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1.6 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1.7 《徐州都市圈规划(2002—2020)》 1.8 《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9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1.10 《徐州市旅游业发展规划(2001—2020)》 1.11 《徐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04—2020)》 1.12 《贾汪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13 《铜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时间期限为2008—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8—2012年,远期为2013—2020年。 三、规划对象与范围 3.1 规划对象 徐州城区内的商业中心、商业街、批发市场、物流基地、零售网点以及辅助商业网点,包括宾馆、餐饮、生活服务等。 3.2 规划范围 本规划空间范围以城区为主,行政区划包括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九里区、贾汪区、铜山片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城区,总面积约1160平方公里。

北京市昌平区商业发展规划报告

北京市昌平区商业发展规划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北京市昌平区商委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市昌平区商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 目录 一.总则 (一) 规划范围与重点 (二) 规划期限 (三) 规划依据 (四) 规划原则 二?商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 发展机遇与优势资源 (二) 主要经济发展指标 (三) 商业发展现状分析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二) 规划理念 (三) 规划总目标 (四) 发展指标 四. 商业基本模式 (一) 目标市场分析 (二) 商业基本模式 五. 商业布局及功能配置 (一) 生活服务商业系统 (二) 物流中心 六. 政策措施 ?总则 (一)规划范围与重点 1 ?规划范围 北京市昌平全区,总面积 135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 552平方公里,占 40.8%;山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占59.2% 2 ?规划重点 昌平、沙河、回龙观、东小口、小汤山、北七家、阳坊、南口及重点集镇的商业模式、布局结构及服务功能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2--2010年。 (三)规划依据 1 ?相关文件,批示: --《北京市"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商业发展规划( 2001-2010 )》; 北京市昌平区商业发展规划

--《昌平区”十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昌平区域及区中心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 --《昌平南口地区总体规划》; --《昌平马池口镇镇域规划》; --《北七家镇镇域规划》; --《东小口镇镇域规划》; --《回龙观镇镇域规划》; --《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选址规划》; --《北京市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 2 ?调研与预测: --对昌平区各镇商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对昌平区各镇2010年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人群特征、市场需求状况的预测。 --发达国家卫星城商业发展模式; (四)规划原则 1. 系统考量,整体设计 规划要充分体现现代流通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先导行业地位,将昌平商业纳入北京市国际化大都市商业大系统中通盘考 量,使其商业发展与周边地区商业发展相协调,符合首都整体城市规划要求,成为北京市商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昌平区各 个镇的镇域商业发展也必须按照统一的思路,进行区内整体规划。 2?结合区情,突岀特色 全面利用昌平区各种资源优势,充分考虑未来全区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就业问题,依托市区城市人口外迁、外流和昌平设区后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立足昌平市场及周边地区部分高档次消费需求的基本特点,分析昌平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制定能够反映昌平特色、 发挥其比较优势的商业发展规划,使未来商业不仅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费休闲服务,而且成为广泛吸纳社会就业的重点行业,有效发挥稳定 社会的作用。 3 ?前瞻谋划,持续发展 依据未来九年昌平区商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按照商业流通现代化的要求,比照北京市总体发展水平,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岀发,总 体设计制定昌平区商业发展规划,在实现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商业的作用。 4.各业共生,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先导行业作用,正确处理好商业同工业、农业、教育、旅游等其他产业的关系, 商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商业内部各业态的关系,合理规划商业结构和规模,避免贪大求全,实现各业的共生、互动和协调发展。为把昌 平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之区、休闲旅游首选之区、生活居住首选之区 ”的目标服务,有效促进昌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 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岀积极贡献。 二?商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资源 昌平区处于北京市的西北郊,是首都的农副产品、工业和科研文教基地,旅游、度假、休闲疗养区,也是首都山区绿化保护带的重要组成 部分。 1 ?交通呈网状分布,四通八达,给商业带来无限商机。 交通条件是商业发展的决定要素之一。商业发展比较好的繁华地区几乎都在交通要道附近。昌平区商业的发展主要沿八达岭高速路、汤立 路东西两条市区对外放射线发展。已建成的大秦铁路、京包铁路、京通铁路、怀昌路、顺沙路、沙阳路、公路六环等,贯穿昌平东部、南 部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在昌平区各镇之间及昌平与周边地区之间建起了快捷的联系通道, 便于昌平以铁路、公路为依托,建设各类物流配送区,成为北京市北部物流枢纽。规划拟建的西直门至昌平的郊区铁路、 地铁五号线, 年底全线通车的城市铁路,都将为昌平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极佳的条件,同时也将为昌平的旅游、房地产业带来无限商机,进而有力地刺激 商业发展 2. 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新移民大量涌入等有力地拉动了商业需求。 昌平区有北京的后花园之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距北京中心最近距离仅 11公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也 2002

重庆市沙坪坝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重庆市沙坪坝区 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2008年—2017年)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 院校19所,科研院所67个,电大职大10所,中小学129所,在校学生30多万人,教育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3。 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1.2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42.7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24.2亿元,增长12.7%,二、三产业形成支撑全区经济发展重要力

量。辖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44.3亿元,增长6.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8.3亿元,比上年下降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达到132.9亿元,增长25.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8亿元,增长22.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比上年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6734元, 生产向生态环保型原料种养殖基地和旅游休闲产业转变。发展商贸服务业,努力建设成为重庆市极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商贸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都市产业示范区,就是对“314”总体部署、实现城乡统筹和“112345”发展路径的贯彻落实。商贸服务业面临新一轮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好机遇。

(二)规划依据 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 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规划范围和对象 1.规划范围 辖区规划总面积396平方公里,覆盖14个街道、11个镇,以重庆城乡总体规划“二环”内的333平方公里土地为布局重点。

商业街的发展与规划

商业街的发展与规划 Ⅰ、商业街的发展研究 一、建设现代商业街,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1、住宅开发的相对饱和,促使房地产开发商寻求新的商机 近几年,住宅的开发与建设发展较快,整体市场趋于饱和,房地产商如何寻找新商机,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商业用房的开发正当时。 商业用房的开发经历了四个阶段: (1)96年以前,以大百货的开发为中心,进行旧城改造; (2)96年以后,5000m2以上大型超市逐渐出现; (3)20世纪末,21世纪初,商业街的建设开始起步,旧城的改造、新城的建设正兴起; (4)目前的SHOPPING MALL建设热。 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及将要完成的购物中心有54个,约680万m2,平均每个约12.6万m2。新增项目约120个,1500万m2,支撑这样的大项目,每m2的保本销售额为6000~8000元/ m2,需要完成销售额1000~1200亿元,占全国社会零售总额的3%~5%。这样惊人的数据、这样快速的发展速度,将会为其它业态、中外企业带来强烈冲击。事实上,美国SHOPPING MALL平均约为1万m2,日本不足2万m2,英国均为1.48万m2,我国目前SHOPPING MALL的规模及发展速度,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有过快的趋势。

2、商业街的建设,要把握好新的概念 (1)现代商业街不同于传统商业街 商业街,是以商业中心为主导,以社区商业为基础,以各种商业街为特色,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城市商业结构。 现代商业街,是多功能的整合,既有购物中心的功能,也有商业街的特点,是多业态、多功能的整合。 商业业态,即商业企业经营形式,国家规定有8种形式:包括百货、超市(5000m2以下)、大型超市(5000m2以上)、仓储商场、产销店、专门店(即销售著名品牌)、专业店(如国美)、便利店。 商业形态,是商业企业为了产生群体的利益,而产生的一种积聚模式,有三种形态,一种是原始状态(如集市贸易),二是发展形态(含现代商业街、购物广场、商品一条街等),三是最高形态,包括国际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它是商业用房开发的主要形态。 (2)现代商业街是城市的辐射、内聚的所在,是吸引客流的重要所在。 (3)现代商业街不是商品经营概念,而是商品和服务的综合营销,这里的服务有两层含义,一是商品本身的服务,二是服务领域、服务项目、服务内容。 (4)现代商业街不是业态的概念,而是反映城市特色的商业形态,它更强调的是整合的概念。 (5)现代商业街不是商业企业的概念,而是城市的缩影,是城市的精华,是城市的标志,城市的窗口,集中反映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

公司商贸业务发展规划

公司外贸业务发展规划草案 规划实施目标:实现公司外贸业务突破,为公司开拓欧美高端市场 规划实施周期:12个月 规划实施步骤: 一、收集客户信息,收集竞争对手信息,确定目标市场客户开发工作。 二、完善公司配套软硬件,配合外贸业务开发工作。 三、选择合适的推广平台并筹备国外展会事宜。 四、全力出击争取订单确认 五、控制风险,实现安全收款 六、确保生产按时并保质保量出货 七、培养外贸团队,巩固老客户,开发新市场 规划实施细则: 一.收集客户信息,收集竞争对手信息,确定目标市场客户开发工作。 实施时间:待定 1.通过网络搜索目标地区的目标客户公司名单,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 2. 3.分析客户网站,了解各个客户公司的历史,资本状况,生意覆盖地区,货源进 口地区。 4. 5.调查客户国家市场是否设立贸易壁垒,是否需要相关认证才可进入。 6. 7.学习国外同行客户的产品英文介绍,完善自身知识水平和公司网站的专业水 平。 8. 9.分析客户网站,从介绍,电子样本设计,图片质量分析目标客户的市场定位, 他们对产品的品质要求。 10. 11.调查目标客户国家附近是否举办本行业的专业性展会,分析客户的采购渠道和 采购信息来源。 12. 13.采取电子邮件、电话联络和客户建立联系,试探他们对新供应商的反应。 小结:信息收集阶段,制定每周,每月的工作计划,并量化完成,每月向上级汇报一次工作进展状况。 二.完善公司配套软硬件,配合外贸业务开发工作。 实施时间:待定 1. 安排外贸业务员学习充分了解工厂历史,工厂实力,产能,人员配合情况, 让业务 员熟悉 公司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状况,工厂规模等。 2. 使外贸业务员对本行业的市场状况、竞争对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3. 安排有责任心,细心的跟单员配合外贸业务员工作,保证按时、保质保量交样。大货生产前、中、后配合并按外贸业务员要求落实生产、改进、查货和出货等事宜。

太原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太原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文本

一、总则 (一)为深化《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执行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制定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加快建设太原市现代商业体系,提高城市商业的整体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活和产业结构调整,把太原市建设成为承东启西的商贸中心,特编制此规划。 (二)本规划范围为太原市域范围内的商业零售、餐饮服务网点和各类批发市场所组成的商业功能区及其总和。具体包括市域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网络、商业街、批发市场、城镇商业中心。 (三)本规划属于《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的三十一个分项之一《太原市金融商贸业规划》的组成部分和进一步深化。 (四)本规划编制的法规依据为国务院《关于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太原市商业网点管理办法》和《太原市商业网点专业规划工作实施意见》。 (五)本规划的期限为2003—2010年。近期为2003—2005年,远期为2006—2010年。 二、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商业体系的基本目标,坚持以人

为本,以优化市场布局和市场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本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规划,科学指导,率先发展,加快建立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 (二)发展战略 1、创新战略。努力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城市商业的整体竞争力。 2、结构调整战略。调整商业网点与批发市场的区域布局;调整零售、餐饮与生活服务等不同行业的比例结构;发展连锁经营,扩大连锁经营的行业范围,提高连锁经营的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优化调整业态结构;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开发有形与无形市场空间;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构筑现代产销体系,增强批发市场的区域辐射能力、商品组织能力和服务于一、二产业的能力。 3、品牌战略。培育品牌商业街区,改善形象,提高我市商业的品牌价值;培育品牌大型商贸服务企业,提高核心企业对社会商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带动作用;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整合扶持老店、名店,提高消费服务能力;提升桥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现代化程度,使之具有全国的影响力;开发地方特色产品,引进著名品牌,提高商品档次。 4、文化兴商战略。把握文化与商业的辨证关系,挖掘与整合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时代文化特色,创造消费文化时尚,把文化积淀和底蕴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商业的现实价值,促进商贸服务业的持续繁荣。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市域商业中心为主导、区域商业中心为

北京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北京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北京商业(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是首都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适应首都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北京商业的持续发展,特制定北京市"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及十年远景规划。 一、商业发展现状 自1990年以来,北京商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在流通规模、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效益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缩小了与国际先进商业的差距,已成为首都经济中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重要产业之一。 1、商业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商业的迅速发展对首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党政军首脑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3亿元,比1990年增长3.7倍;商业增加值为222.6亿元,比1990年增长4倍,净增178.7亿元;商业税收已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商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近1倍。 2、竞争性商业网络结构初步形成 各类商业网点快速增长,网点严重不足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零售贸易业网点数量由1990年的8.2万个发展到2000年的约18万个,餐饮和生活服务业网点数量由1990年的4.1万个增加到2000年的约7万个,网点分布也从城市中心区向边缘区和农村城镇扩展。 多种所有制商业竞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结构不断优化非公商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份额已由1990年的11.7%上升到2000年的50%左右。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各类市场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的份额达到20%以上。 发展速度已趋于稳定,商业增长方式出现新的转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由"七五"和"八五"时期年均分别递增19.2%和21.9%,逐渐稳定到12%左右;商业增加值在全市GDP 中所占份额基本稳定在9%以上,商业增长方式开始由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效益为主转变。 3、新型商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新型商业业态在北京商业中都有较大发展。2000年,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的市场份额已达到12%左右。

成都市新都区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2) 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定位 (3) 第四章发展目标 (3) 第五章规划布局 (4) 第六章主要零售业态规划 (17) 第七章近期重点建设规划(2007—2010) (18) 第八章规划实施 (18) 第九章附则 (19) 附表1:成都商业分级一览表 (20) 附表2:社区商业中心一览表 (21) 附表3:菜市场规划分布一览表 (22) 附表4: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的基本控制指标 (23) 附表5:主要零售业态规划表 (24)

成都市新都区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文本 第一章总则 1.1条规划作用 为了建立与新都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商业网点体系,保障新都区商贸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按照统筹城乡要求,对新都城镇商业和农村商业进行更好的引导和控制,建立布局合理的商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起适应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更好地发挥新都商业对未来北部新城、新都区区域内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的要求,特编制《成都市新都区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1.2 规划依据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1.2.2 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商建发[2004]180号); 1.2.3 《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经贸贸易[2001]789号); 1.2.4 《四川省城乡体系规划(2003—2020)》; 1.2.5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1.2.6 《成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5—2020)》(报批稿); 1.2.7 《成都市新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1.2.8 《成都市新都区区域总体规划(2007-2020)》; 1.2.9 《成都市新都区分区规划(2007—2020)》; 1.2.10 《成都市新都区商贸流通业”十一五”规划》; 1.2.11 《成都市新都区土地利用规划(2003—2020)》; 1.2.12 《成都市新都区旅游规划(2006—2020)》; 1.2.13 新都区各相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3 规划对象、范围 规划对象:本规划所称商业网点是指新都区区域范围内根据网点建设规划管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 Suggestions on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business service indu str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商务服务业发展规划意见 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1、州委、州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全州人民的愿望; 2、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xxx”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3、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目标。 (四)规划的期限 中期规划XX—XX年,远期展望XX年—20xx年。 (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在商务服务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为目标,以现代流通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新消费和服务方式,引导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发挥商务服务业的先导作用,促进结构优化和经

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规划的原则 1、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 2、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互动发展的原则; 3、项目支撑,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的原则; 4、适度超前,多元投资,共同发展的原则; 5、规划先行,创新机制,依靠科技相结合的原则。 二、规划背景及现状 (一)规划背景 加快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200美元,进入了前工业化时代,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产业。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低于50%,我州不到3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30多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较大。今年,xx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