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部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教育部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教育部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教育部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教育部发布:2013年考研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

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学术型专业和专业学位中的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设置单独考试。

(四)经审定可以开展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可以按规定数量和办法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直接参加相关招生单位的复试。推荐和接收办法由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制定。被接收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教育硕士项目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且不得再参加统考。到2012年10月25日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生资格,接收推免生单位应及时为推免生办理相关接收手续。

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2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12年9月28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https://www.doczj.com/doc/865504556.html,,教育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865504556.html,,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

4.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见附1)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

5.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6.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二)所有考生(含推免生、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2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招生单位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招生单位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可扣留伪造证件。

五、初试

(一)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7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3年1月5日至1月6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7日进行)。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月7日,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四)初试科目

1月5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月5日下午外国语

1月6日上午业务课一

1月6日下午业务课二

1月7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五)考试大纲及命题

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

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

(六)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考生入场时须接受考试安全检查。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七)考生初试成绩由考生报考的招生单位负责通知。

六、复试

(一)招生单位要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复试,如有必要,可再次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三)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2013年4月底前完成。

(四)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可除外),复试时,应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五)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六)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七)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网报时应如实填写民族身份,现场确认后不得更改。

(八)教育部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单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由招生单位自定。

经教育部批准的北京大学等自划线高校(名单见附2)自主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

各招生单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按照120%左右掌握,生源充足的招生单位,可以适度扩大差额复试比例。进行初试科目改革的学科专业复试差额比例可适当扩大,具体比例由招生单位自定。

七、调剂

报考学术型和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的相互调剂政策,待初试结束后,视第一志愿生源上线情况而定。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八、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招生单位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须在招生单位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招生单位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

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本单位体检要求。具体要求见各招生单位招生简章或复试通知。

九、录取

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

招生单位要将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招生单位不予录取。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非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或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

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均实行合同制。招生单位、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考生之间,必须在考生录取前,分别签订合同。

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招生单位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被拟录取的新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需在录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招生单位同意,可以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十、违规处理

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相关单位应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一、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二、其他

(一)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二)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后,培养经费及在学期间的待遇按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办理。

(三)各招生单位根据本简章,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招生简章。

(四)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及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关于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申报的常见问题

关于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申报的常见问题 1.申报人范围及要求 (1)外籍老师和港澳台老师可以作为负责人进行申报;请有意申报者及时向科研处申请外籍人员专用《项目申请评审书》; (2)每个申报人限报1个项目,可以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报。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需要注意的是,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3)青年项目申请者不必同时具有中级职称和博士学位,青年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没有年龄及专业技术职务限制; (4)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教育部一般项目(含专项任务项目)。同一申请者以不同题目、不同内容也不能同时两边申报; (5)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可以同时申请教育部一般项目,但在教育部一般项目批准立项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者视为在研项目,将取消教育部项目立项资格; (6)连续2年(本次指2016、2015年)申请一般项目(含专项任务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暂停1年一般项目申请资格,即2016、2015年连续两次申请项目未获资助,暂停2017年申请资格; (7)正在办理教育部一般项目结项的项目负责人,如在2016年12月31日前报送结项材料(以邮戳时间为准),符合结项条件的可申报2017年教育部一般项目。 2.学科范围及学科填写 (1)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共分为25个学科门类; (2)如申报课题为交叉学科或综合研究,按照“靠近优先”的原则,根据选题方向和研究重点,填报最为相关或最为接近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二级、三级学科,以自然科学为主的项目将不予受理; (3)需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国标中的“马克思主

国家社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等各省部级课题标准英文翻译

凡是获得有关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标注,项目结束后所填报的《总结报告》及所附有效论著(标注过的),将作为申请新项目时的评审依据。标注位置应在学术论著、鉴定证书、技术资料及其他有效证明材料的封面,或书前扉页,或论文首页、致谢部分。不完全统计表明,国内期刊多习惯于将基金资助项目的信息作为论文首页的脚注,国外期刊则多将其作为“致谢”的一部分标注。 通常情况下只需列出项目的资助号即可,不必标注具体的项目名称。如: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1234567), the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G2000077405) and the Key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hanghai (Grant No. 02DZ/5002). 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通常只需要统一标注“Natio 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和项目的资助号即可,不必再分别标“注面上项目”(General Program), “重点项目”(Key Program), “重大项目”(Major Program)等进一步信息。以下是部分基金资助项目的英文翻译,供各位科研人员参考。 科技部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National High-tech R&D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National Program on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973 Program) 国家985重点建设项目: Key Construction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985” Project “九五”攻关项目: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iorities Program of China;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 国家攀登计划—B课题资助: Supported by National Climb—B Plan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二期工程基金资助: National Important Project on Science-Phase Ⅱof NSRL 教育部 国家教育部科学基金资助: Science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重大)项目资助: Key (Key grant) Project of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Ph.D. Programs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缩写: RFDP)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 Doctoral Fund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Support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国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Returned Schola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中国教育部承认的韩国四年制大学名单

360教育集团介绍中国教育部承认的韩国四年制大学名单: 韩国四年制大学(可授予学士及学士以上的学位) 1、私立加耶大学校KayaUniversity庆尚南道 2、私立嘉泉医科大学GachonUniversityofMedicineandScience仁川广域市 3、私立天主教大学TheCatholicUniversityofKorea首尔特别市 4、私立监理教神学大学校MethodistTheologicalUniversity首尔特别市 5、私立江南大学KangnamUniversity京畿道 6、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校Gangneung-WonjuNationalUniversity江原道 7、国立江原大学KangwonNationalUniversity江原道 8、私立建国大学KonkukUniversity首尔特别市 9、私立建东大学KundongUniversity庆尚北道(不推荐) 10、私立建阳大学KonyangUniversity忠庆南道 11、私立京畿大学KyonggiUniversity京畿道 12、私立庆南大学KyungnamUniversity庆尚南道 13、私立京东大学KyungdongUniversity江原道 14、国立庆北大学KyungpookNationalUniversity大邱广域市 15、私立庆北外国语大学Kyungbuk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大邱广域市 16、国立庆尚大学校GyeongsangNationalUniversity庆尚南道 17、私立庆星大学KyungsungUniversity釜山广域市 18、私立庆云大学KyungwoonUniversity庆尚北道 19、私立暻园大学KyungwonUniversity京畿道 20、国立京仁教育大学GyeonginNationalUniversityofEducation仁川广域市 21、私立庆一大学KyungilUniversity庆尚北道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附件3 招标选题序号:(重大重点)类别:1.基础类 2.跨学科类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学重大(重点)项目 投标书 课题名称 责任单位 首席专家 填表日期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2月制

投标者的承诺: 本人承诺对《投标书》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合作单位均已征得对方同意。若填报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投标单位和首席专家承担全部责任。如获准立项,本人承诺以本《投标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规章,遵循学术规范,恪守科研诚信,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有权使用本《投标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首席专家(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封面“招标选题序号”填写《重大重点招标课题指南》发布的招标选题序号(阿拉伯数字);“类别”从基础类和跨学科类中选择其一;“课题名称”按招标选题研究范围拟定,自选课题不予受理;“首席专家”限填1人,每个子课题只能设1名负责人;“责任单位”填写项目经费管理单位,按单位或部门公章填写全称,如“北京大学”。 2.“数据表”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首席专家、责任单位——与封面相同。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一般不超过3个,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涉及学科——填写一级学科名称,一般不超过3个。 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填写详细地址,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注意填写邮政编码。请准确填写有效联系方式。 子课题负责人——不含项目首席专家和参加者,除规模较大课题和切实需要外一般不超过5人。 预期成果——填写最终成果形式,可选填多项。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3.投标书填写要简洁、规范、准确、清晰,不加附件,适当控制篇幅和字数。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请注意保持页面连续性和完整性。其他注意事项,详见各表填写参考提示和脚注。投标书填写完毕后,请在《目录》中标注实际页码。 4.投标书一律用计算机填写,电子版标书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65504556.html,)下载,按要求填写、打印。投标书报送纸质文本一式6份,其中原件1份、复印件5份。请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成册。 5.投标书经责任单位审核盖章后,由各地教育科学规划办或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单位审核汇总统一

(大全)国家社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等各省部级课题标准英文翻译

(大全)国家社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等各省部级课题标准英文翻译

(大全)国家社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等各省部级课题标准英文翻译专题词汇 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National High-tech R&D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National Program on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 (973 Program);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特别基金: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Special Foundation of China (NKBRSFC)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 Special

Foundation for State Major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国家985重点建设项目: Key Construction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985”Project);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National Program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during the “10th Five-Year Plan”; “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Na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ique Foundation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the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教育部公布的33个国家部分学校名单

教育部公布的33个国家部分学校名单 (所公布名单根据有关情况定期调整,目前为第十五版,更新时间为2010年6月1日)教育部第一批公布的10个国家部分学校名单 教育部第二批公布的11个国家部分学校名单 教育部第三批公布的12个国家部分学校名单 ·经审批和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名单(2010年7月19日更新)

加拿大学校名单 为帮助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正确选择国外学校教育部公布33个国家学校名单(新闻稿) 一、基本情况 加拿大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教育由各省负责。由于加拿大地域广阔,各省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 各省建立了适合本地发展、相对独立的教育体制。加拿大高等教育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水准,每年吸引众多国际学生前往求学和深造。 加拿大政府认可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分为大学和学院。绝大多数大学都是公立的。攻读本科一般需要3-4年时间,硕士研究生需要1-2年,博士研究生需要3年。各类学院侧重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一般提供大专文凭和各种证书课程,学制2至3年,不颁发学位;部分学校也开设学制1至2年的课程,完成学业后可转入正规大学二、三年级继续攻读本科课程。 目前,在加拿大以公司形式注册的私立学校数以千计,其专业、学科设置和师资配备等尚无有效监控。中国学生申请这些私立学校时,务必谨慎。 与此前公布的名单相比,此次公布的名单主要变化是调整了6所院校的类别和层次。 加拿大学校名单 大学 (University) Alberta University of Alberta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 British Columbia

Capilano University (原Capilano College) 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原 Emily Carr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 Kwantl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原Kwantlen University College) Royal Roads University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Thompson Rivers University(原University College of the Cariboo) 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 University of the Fraser Valley(原University College of the Fraser Valley) University of Victoria 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 (原Malaspina University-College) Manitoba Brandon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Manitoba 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 New Brunswick

2020年教育部推荐项目公示材料(自然奖)

2016年教育部推荐项目公示材料(自然奖) 1、项目名称:建筑储热保温、环境调控复合材料与结构的设计及其机理研究 2、推荐奖种:自然奖 3、推荐单位:东南大学 4、项目简介:对高效保温节能、储热控温、调湿等复合材料等开展系统的研究是实现降低建筑能耗、调控建筑物内环境的关键,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存在亟需解决的如下科学问题:1)缺乏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与改性机理,未能从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出发阐明复合材料的改性机理; 2)对复合材料中的湿热传递与气体迁移过程仍不清楚,阻碍了复合材料新结构的构建、设计与制备。本成果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采用纳米技术,利用多元纳米复合方法与理论,开展具有高效节能、储热控温、环境调控等功能的复合材料的创新设计、制备研究与机理分析,并对复合材料中的湿热传递与气体迁移过程建立理论模型,进行模拟,为实现建筑节能、调控建筑物内环境提供系统的复合材料创新设计依据。本成果的重要科学发现如下: 1. 新型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设计与改性机理、传热机理:从复合材料的微观尺度出发,利用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进行有机-无机的多元复合与微结构调控与创新设计,改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控温性能。利用碳材料通过插层组装的纳米结构构建、改善导热性能,建立了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阐明改性机理,实现对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结构的有效控制。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双温度模型并对相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固液相变传热机理。本成果突破传统的复合材料宏观制备的方法,为开拓复合相变材料制备的新方法提供理论指导,为多孔材料内部相变过程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2. 新型复合保温结构材料的设计与改性机理、传热机理:从微纳观尺度孔隙分布出发,设计超轻高性能加气混凝土,实现结构自保温。揭示纳米材料、纤维等对加气混凝土材料的保温、增强作用机理。创新性地提出“二步法”,设计出强度高、超保温、耐火性能好的新型高性能加气混凝土。突破性地利用仿生技术,仿甲虫前翅微结构,首次提出完全一体化蜂窝板的概念与三维模型,并设计出完全一体化的有柱蜂窝轻质保温结构材料。利用玄武岩纤维增强木塑,获得了保温性能得到改善的新型木塑材料,首次提出玄武岩纤维和木塑之间的两类界面模式。阐明了新型复合保温结构的设计与改性机理。为发展新型保温复合材料与结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3. 建筑物室内湿度、有机物控制关键技术:建立了微孔隙调湿、建筑材料热湿耦合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基于分形理论并结合试验创新性地研究了孔隙尺度、表面结构等对热湿耦合迁移参数的影响,并对复合湿度控制材料应用于建筑内墙的调湿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解决了传统宏观模型中孔隙尺度与孔隙结构对湿度无法调控的问题。实现了高效复合调湿材料的技术创新。建立了多孔建筑材料中有机挥发物吸附与扩散的分形网络通道模型。运用模型获得室内环境条件对有机挥发物迁移参数的影响规律以及建筑材料中孔隙结

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一级学科代码

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 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法学:4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文学:4个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个二级学科

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1个二级学科 农学:8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 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 医学:8个一级学科,52个二级学科 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 12个门类,88个二级学科,375个二级学科附学科门类及一、二级学科目录: 01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

上海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

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六、初试 (一)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由教育部确定。 (四)初试科目 详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五)报考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必须到上海理工大学报考点应试。其他考生到本人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考场应试。

(六)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七、复试 (一)我校在复试时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我校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二)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2012年4月底前完成。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三)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外),复试时,应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四)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 八、体检 体检工作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须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

2017年国家重大重点课题投标书

招标选题序号:(重大重点)类别:1.基础类 2.跨学科类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学重大(重点)项目 投标书 课题名称 责任单位 首席专家 填表日期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1月制

投标者的承诺: 本人承诺对《投标书》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合作单位均已征得对方同意。若填报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投标单位和首席专家承担全部责任。如获准立项,本人承诺以本《投标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规章,遵循学术规范,恪守科研诚信,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有权使用本《投标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首席专家(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封面“招标选题序号”填写《重大重点招标课题指南》发布的招标选题序号(阿拉伯数字);“类别”从基础类和跨学科类中选择其一;“课题名称”按招标选题研究范围拟定,自选课题不予受理;“首席专家”限填1人,每个子课题只能设1名负责人;“责任单位”填写项目经费管理单位,按单位或部门公章填写全称,如“北京大学”。 2.“数据表”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首席专家、责任单位——与封面相同。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一般不超过3个,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涉及学科——填写一级学科名称,一般不超过3个。 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填写详细地址,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注意填写邮政编码。请准确填写有效联系方式。 子课题负责人——不含项目首席专家和参加者,除规模较大课题和切实需要外一般不超过5人。 预期成果——填写最终成果形式,可选填多项。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3.投标书填写要简洁、规范、准确、清晰,不加附件,适当控制篇幅和字数。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请注意保持页面连续性和完整性。其他注意事项,详见各表填写参考提示和脚注。投标书填写完毕后,请在《目录》中标注实际页码。 4.投标书一律用计算机填写,电子版标书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65504556.html,)下载,按要求填写、打印。投标书报送纸质文本一式6份,其中原件1份、复印件5份。请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成册。 5.投标书经责任单位审核盖章后,由各地教育科学规划办或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单位审核汇总统一报送,个人报送不予受理。通讯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100088 );联系电话:(010)62003471 (010)62003307;电子信箱:qgb@https://www.doczj.com/doc/865504556.html,

2020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doc

2020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 教育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高考加分项目历史上最大幅度缩减,分数更重要了。 教育部文件规定: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加分项目的大幅度缩减,预示着高考文化课分数的含金量明显提升,在分数面前更加客观、公正,说明高考分数比以往更加关键和重要。闻风认为,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加全面,在学科的知识点上更需重视细节的精准。同时,这也导向似地暗喻原来抓课外的各种竞赛、获得

各种证书、评选各项荣誉称号都不好使了,家长别再在这些方面浪费精力和时间了,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内的学习、夯实基础、精准提高、搏取高分。当然,课内没学好或想更好,在课外再加码另当别论。 2.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在2019年的基础教育中、在高考中、在中考中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闻风认为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据了解,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可能会从0分提高到150分,没有考试大纲,考试难度明显增加。 3.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更重要了。 教改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改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教改后小学、初中弱校、强校间的差异被生源升学的最大化均等性所弱化,趋同性变得越来越明显。高考考试制度变为"3+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四者的结合。 其中最重要的3+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唯一选择是:不久北京及全国的中学校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

教育部课题申报

教育有户口的马(30052544) 20:00:38 第二场开始啦 法学-山不在高(276168893) 20:01:01 还是三个议程:首先由嘉宾介绍经验;然后回答技术性问题,最后回答经济学和中文相关的专业性问题 法学-山不在高(276168893) 20:02:15 第一位嘉宾:经济学-张三峰:经济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管理及微观主体行为分析研究,同时对计量技术方面的问题也非常熟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科学》、《南开经济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法学-山不在高(276168893) 20:02:43 下面是张博士的经验(针对教育部课题申报) 谈不上什么心得,因为教育部课题是我申请的第一个课题,自己写好了然后找几个同学和同事看了一下,后来自己仔细修改(大概10遍左右),后来幸运的中标了。所以我感觉,教育部课题没有会评这一关,所以申请书的质量是第一位!管理学-大明(284052749) 20:03:14 专家号,请问活页中有没有必要说明选题来源是来自选题指南某一条呢 法学-山不在高(276168893) 20:03:31 (1)关于选题 课题题目应该体现新颖性、重要性。 新颖性方面:差异化(国际与国内、宏观与微观、截面与面板、新方法、制度层面); 重要性方面: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突出理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法学-山不在高(276168893) 20:04:19 选题从哪来? 1.对社会关心的话题的回应; 2.对执政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的回应; 3.对理论界关心的领域的回应。 法学-山不在高(276168893) 20:05:15 (2)研究现状 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作出系统、全面的概括。因为如果不了解国内外学界同仁对同类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就极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花极大精力研究出了成果,而结果可能是重复性的无效劳动,别人很可能早就研究过了。 所以,课题论证时,必须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成果(选择典型成果)作出概括和分析,然后明确本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避免出现无意义的重复性劳动。法学-山不在高(276168893) 20:06:09

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

四、报名方法、时间、地点: 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2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12年9月28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https://www.doczj.com/doc/865504556.html, ,教育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865504556.html,,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报考点只能选择大连,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等),通讯地址须在2013年8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4.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我校为一区。 5.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贵阳三十七中2016年教育部课题

贵阳三十七中2016年教育部课题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子课题 工作小结 物理组卢深 我校2015年向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申报的课题《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方法的研究》,于2015年11月15日确立为教育部管理中心专项课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子课题。 一、自承担课题以来,在校教科研室的指导和校领导的支持、帮助下,我组做了如下工作: 1.组织了开题动员和理论学习,课题组对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了讨论,对每个人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对课题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2.研讨课一般采取这样的形式:(1)课题组在学期初制定研讨课计划,由上课老师准备;(2)上课老师提前一个星期将课件、教案交课题组成员审查、修改、指导;(3)上课老师听取课题组成员意见后对课件、教案`进行修改;(4)上课老师上课,课题组成员听课;(5)课题组成员人员参加评课,提出改进意见;(6)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优化进行了意见交流和讨论,摆出了每堂课的优劣,提出了从每个人不同角度评课的一些改进意见等。 3.积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课题特点,课题组各位成员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甄别、选择了一部分教学有效性的资料,课题组的老师们对资料进行了学习和讨论,结合别人课题研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课题研究的思路,获得了较为前沿的研究信息,为课题的下一步开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初见成效 1、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开成了双向交流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等提供了所必须的教学环境与学习资源。在教学教程中,实验教师充分尊重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积极的个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通过进行整合的研究,参加实验的教师每学期最少设计两个以上的课件,并经常使用其他课件进行上课,并经常进行校级信息技术培训,促使老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一直渗透新课程的新教学理念,并根据课题成员大部分是教研员的特点,经常对实验学校的教师进行辅导,使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一、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的课题名称为“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90327),这是一项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运用智能技术推动中小学实验教学环境(空间与装备)、课程、资源、方式、管理与评价智慧转型,着力构建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治理新模式,集政策与标准研究、理论研究、实践与行动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1、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涵盖线上研究与线下研究两部分。线下研究主要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相关智能技术的基础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功能教室、创新实验室(中心)、综合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升级改造的设计研究;智能化实验室及学科功能教室的装备标准和规范研究;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实验教学行动研究,促进学校、教师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以实践推动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智能技术驱动的课堂革命,规范、引领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的创新发展、重构学校实验教学保障条件。线上主要围绕实验教学课程与教学资源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操作与教学测评系统、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构建开放式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并开展学科智能实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创新实验教学环境构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实验教学行为实时采集、实验教学数据分级管理、实验教学精准实施与测评、实验环境智能控制等目标,为现代化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标准引领、理论参考、方案支撑、资源保障和实践依据。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实验教学理论、学习环境装备理论、智能实验教学环境标准、智能实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服务供给方式、智能实验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治理新模式等。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〇一二年九月

报考须知 一、培养目标 符合“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公安实践工作的能力。 二、报考条件 (一)政治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与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2、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无违法犯罪记录,未受党纪、政纪处分。 3、无不宜做公安民警的其他原因。 (二)年龄条件 报考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计划外自筹经费的年龄不超过27周岁,即1986年7月1日以后出生;报考计划内定向或计划外委托培养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即1968年7月1日后出生。 (三)学历条件 1、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2、符合报考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 3、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的人员,在高校学习的专业应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报考法律(法学)专业的人员,在高校学习的专业应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4、报考警务专业的人员,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且毕业满2年(截至2013年9月1日)。 5、报考公共管理专业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身体条件 考生既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细则的要求,还应达到以下标准: 1、男生身高应不低于1.70米,体重不轻于50公斤、不超过标准体重25%;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体重不轻于45公斤、不超过标准体重25%。理科类专业考生左右眼裸视力不低于4.8(0.6),文科类专业考生左右眼裸视力不低于4.6(0.4)。无色盲、色弱。 2、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驼背、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少白头,无各种残疾,两耳无重听,无口吃,本人和直系亲属无精神病史。 3、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无慢性肾炎,无高血压。 在复试时我校将按以上要求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录取。 三、报名时间及方式 (一)报名时间和地点 2012年10月,具体时间和报考点详见教育部公告。 (二)报名方式

教育部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教育部发布:2013年考研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

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