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生物学考博试题.pdf

分子生物学考博试题.pdf

分子生物学考博试题.pdf
分子生物学考博试题.pdf

08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1、表观遗传,及调控方式,还有蛋白质通过哪些共价修饰调控其功能?

2、蛋白质与DNA结合的方法和比较,EMSA和DNase1足迹法?

3、密码子改造研究新蛋白药物,原理,关键和方法

4、设计研究未知基因(预测两个跨膜区域)功能的实验方案(不低于4个)

5、质粒改造原则

6、诱导全能干细胞的方法,实验方案等。(去年的nature上发表的)

个人认为除了第二和五题之外,其它的题目都属于一骑绝尘的,要么会,要么不会,想蒙是绝对没门的。

这门专业课能及格,我想都不错了,特别是1,3,6题。

不知道大家做的如何,反正第一题,我是意思都没看懂,不知道连续的3问是不是指1个东西。还是最后1问是单独的,与前面的2问无关

2008年中科院动物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题

一名词解释

密码子的变偶性程序性死亡冈崎片断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 SD序列

移码突变 Z型DNA 蛋白质组学反向PCR

二大题

简述真核生物5’帽子结构和功能。

简述NO作为信号分子的调节作用。

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可能的实验经验,研究一个新基因的生理功能。

已知A和B蛋白质作用于同一生理功能,至少用三种方法证明A和B之间有无相互作用,并给出所用原理。

结合当前科学前沿,阐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2008年浙江大学分子生物学考博试题

问答题:双向电泳的原理及应用

三种分子标记方法

描述两种大规模研究DNA的方法

2007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授予什么技术,该技术的应用

人类基因组中有一基因为2Kb,提到的基因组为10微克,计算该基因的含量名词解释:免疫沉淀,RNA剪切,核糖开关,分子伴侣,

浙江大学2006秋博分子生物学考题

分子生物学(甲)

名词解释(每个4分)

原位杂交、顺式作用元件、信号肽、选择性剪接、C-值矛盾(c-value paradox)

问答题(每个20分)

1、RNAi的优缺点,如何避免改正

2、何为正向遗传学、反向遗传学,阐述一条反向遗传学研究功能基因的方法

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途径

4、近年分子生物学中诺贝尔奖有哪些,请举二例,说明内容和意义

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生化与分子考试试题

生化与分子共七道题:

1. 蛋白质的结构原则

2. 进化中为什么选择蛋白和RNA作为酶

3.关于盐浓度对蛋白与DNA结合能力的影响(具体的题太长,叙述难免出错,所有把考点给出来大家斟酌)

4.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简述3类及原理

5.真核与原核细胞的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及翻译起始的差异与共同点

6.关于基因CDNA克隆和蛋白表达的方法的实验设计题!有一植物中共有的基因与某重要功能有关。请设计试验并叙述相关试验技术和方法,在烟叶中克隆该基因的CDNA全长,并获得用于获取抗体的蛋白!

7.基因靶向技术的原理和意义!(这个话题这两年很火,情理之中,呵呵!)

2008年最新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入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填空

疯牛病的致病原因

什么是原病毒

SD序列

信号肽识别序列的组成-----部分和-----部分

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序列——————————————————————

第二部分:大题,2道

1.给了一段序列要求涉及合适的引物,扩增出改序列,(考点为引物设计原则)

2.给了一个质粒序列,和一段待插入的基因组DNA片段,然后酶切后电泳,酶切后电泳,三个泳道有三种不同的条带,分析其产生情况(考点为克隆部分)

第三部分:

1.紫外线过度照射后容易引发皮肤癌,正常机体通过何种机制修复

2.介绍酵母双杂交的原理和应用

3.举例说明小RNA在发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4.目前一种观点认为“转录后调控”这种说法不妥,你认为呢

5.(1)转座子和内含子序列是不是“垃圾序列”

(2)随着表观遗传学和小分子RNA的研究进展,许多人认为“中心法则”已经过时,请谈一下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中科院微生物所分子生物学(专业)

一、英文缩写,要求写出英文全称,共15个,

RT-PCR、MHC、EST、AUS、

二、解释并比较,共5个,全是英文名词。

1。antigenic shift 和 antigenic drift

其他的记不得了

三、简答题6个

2。σ因子和ρ因子在转录过程中的作用。

3。16SrRNA的分子大小、结构特点和生物学作用。

4。在古细菌和动物细胞中各有一种蛋白质,已知它们的cDNA 3‘端序列,设计试验分别找出其5’端序列。

6。什么是宏基因组?基本研究路线策略如何?

四、问答题4个

2。已知某质粒中寺×艘欢涡蛄校⊿-D),这段序列两端为两个不同的酶切位点(同尾酶S、D位点),序列附近的质粒序列中有另外一个酶切位点,请设计试验,克隆出四个首尾相连的S-D序列的质粒。

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分子生物学(博士)

一、名词解释:

1. SNP 2. Cistron 3. Competent cell 4. Tm 5. cDNA

二、简要说明下列实验原理

1. PCR

2. Lowry法测蛋白质浓度

3. SDS-PAGE

4.紫外线吸收法测核酸浓度

三、说明下列酶的作用特点与性质

1. DNA连接酶

2. DNA内切酶:

3.光复合酶:

4.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

四、问答题

1.试述蛋白组学研究对医学可能产生的影响。

2.试总结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的各种方法并简要评价它的优缺点。

3.假如从一个成人的正常饮食中仅去除核酸成份一年后,对此人会有那些影响,试根据核酸代谢的知识说明判断的理由。

第三军医大学2000年分子生物学(博士)

一.名词解释:

1.调节酸: 2.受体下向调节: 3. RT-PCR: 4. Northern blot: 5. cDNA 文库: 6. hnRNA: 7.分子克隆: 8. ATP-泛素蛋白质降解系统:二.二.问答题:

1.试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2.试述糖异生原料的来源,糖异生途径的调节及其意义?

3.试述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转录水平调节机制?

中科院遗传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九九六年分子遗传学

一、请说明高等动植物的基因工程与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的异同。什么是当前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前沿?你认为目前动植物基因工程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什么?(20分)

二、在遗传学的发展中模式生物的应用起了重要的作用,请用一种你最熟悉的模式生物,较为系统地阐述应用该模式生物进行研究对分子遗传学的贡献。(15分)

三、从突变产生的机制看能否实现定向突变?试从离体和活体两种情况予以说明。(15分)

四、什么是基因组大小与C值的矛盾?造成这种矛盾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估计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基因数目?在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否作用于基因组的大小,请阐述你的观点。(15分)

五、水稻黄矮病毒含有负链RNA基因组,在完成对该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N)序列测定的基础上,将N的编码序列置于水稻Actl基因(是一种组成性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下游,通过基因枪方法导入一个水稻的粳稻品种,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的水稻植株在攻毒试验中表现出对黄矮病毒的抗性。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以下两点:

1.转基因水稻的抗性确实是由于N基因导入水稻基因组表达的结果,而不是在转化过程中由于突变造成的;

2.转基因水稻的抗性是由于N基因的转录产物造成的,而不是该基因的翻译产物造成的。(20分)

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分子遗传学中广泛地用于各类研究,请具体地说明限制性内切酶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15分)

199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分子遗传学(A卷)

一、在通过测序获得一个基因组克隆的DNA序列后,怎样才能了解该序列可能具有的基因功能,请提出你的研究方案。(20分)

二、请简单介绍你的硕士论文研究(或相当于硕士论文研究)的工作。如果这些工作涉及分子遗传学,请提出你深入研究的设想;如果你以前的工作与分子遗传学无关,也请你提出深入到分子水平的设想。(20分)

三、请指出目前阶段基因工程技术的局限性,并分析这些局限性的原因(你可以在人类基因

冶疗,动物基因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来回答,也可以都回答)。(20分)

四、请说明基因组计划与生物技术的关系。(20分)

五、请说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在分子水平上的特征。(20分)

199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分子遗传学(B卷)

一、请简单介绍你的硕士论文研究(或相当于硕士论文研究)的工作。如果这些工作涉及分子遗传学,请提出你深入研究的设想,如果你以前的工作与分子遗传学无关,也请你提出深入到分子水平的设想。(20分)

二、请说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在分子水平上的特征。(20分)

三、目前在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研究中使用哪些分子标记?请说明每种标记的性质和特征。(20分)

四、在与遗传学有关的许多研究工作中都需要使用核酸的分子杂交技术,请举出这些研究工作及相应的分子杂交技术(至少三个),并尽你的可能,给以较具体的说明(如原理,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等)。(20分)

五、请介绍人工产生突变的各种方法,并举实例说明突变在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0分)

199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分子遗传学A卷? ,B卷?

注: A卷考生可从六题中选五题回答,每题满分为20分;

B卷考生可从六题中选四题回答,每题满分为25分。

一、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它们是如何被证明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的DNA复制与大肠杆菌的DNA复制有哪些不同?请具体说明。

二、在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中,被克隆的基因有两种不同的形式,genomic基因和cDNA基因,请问在这二者之间可能会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从方法学的角度看,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中,二者各有什么作用?可以举例说明。

三、什么是基因转录水平上的顺式调控成分与反式调控因子?它们与近代遗传学中的基因概念“顺反子”有何差异或联系?如何鉴定一个基因表达的顺式调控成分与反式调控因子?最好能举例说明。

四、在基因组研究中应用哪些分子标记?请说明这些标记的生物化学性质和遗传学特征。并进一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在比较基因组研究中常用RFLP标记,而不用其他标记?

2、为什么在个体、品系和品种的鉴别中一般不用RFLP标记?

五、在人类中线粒体DNA是母系遗传的,Y染色体是父系遗传的,因此有人说通过对线粒体DNA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人类共同的祖先母亲?夏娃,通过对Y染色体DNA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人类共同的祖先父亲?亚当。请你提出较为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你不同意上述看法,也请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技术路线。

六、如何证明在转基因的动植物中导入的外源基因在宿主染色体上的整合?如果导入外源基因的功能是在研究之中的,你如何证明在转基因动植物中表现的新性状是外源基因决定的?你可以任选某种动物或植物举例说明。

1999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分子遗传学

注: A卷考生可以六题中选五道题回答,每题满分为20分,

B卷考生可以六题中选四道题回答,每题满分为25分。

一、请简单介绍DNA双螺旋结构的变性、复性、构象和超螺旋化。并回答以下二个问题:

1. 在活体条件下,DNA的变性、复性、构象和超螺旋化与DNA复制及基因表达有何关系?(最好能举例说明)

2. 在离体条件下,如何利用DNA的变性复性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

二、rRNA基因、tRNA基因与一般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在结构组成和转录上有哪些不同的特征?为什么rRNA基因可以用于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的研究?在实验室中是如何运用rRNA 基因进行分子进化研究的?

三、有哪些研究说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请举一例较详尽地说明真核生物基因组流动性的分子机制。

四、在未知基因产物的情况下,如何从高等动物或植物中克隆一个行使某种可观察的功能的基因?请就你所了解的一篇文献上的实例对有关的技术路线进行剖析,并说明该研究成功的技术关键。

五、在普通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中提到的各种现象,概念和假设中,已有不少在分子遗传学中被进一步阐明,请举例说明。请问在普通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中,我们对哪些重要的现象、概念或假设的理解,迄今仍未上升到分子水平?

六、在真核生物的基因中哪些区段的序列、哪些核苷酸的变异会显著地影响该基因编码和蛋白质的功能?为什么?这些变异是如何影响蛋白质的功能的?可以举例说明。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分子遗传学试题

(A卷考生回答下列五题,每题20分;B卷考生可任选四题回答,每题25分)

一、“一个基因一个蛋白”的假说是如何提出来的?从今天的观点看该假说有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表述才比较确切?最好能举实例说明。

二、在真核生物的基因工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通过Southern分析证明了携带外源基因的载体已整合到转化受体的基因组中,但是在转基因受体的当代或后代个体中未能检测出该外源基因的表型。请问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这种负的结果?如何分析才能判断该基因不产生表型的原因?

三、目前有哪些电泳技术可用于DNA的分析?请说明这些技术是如何推动分子遗传学研究的。

四、南京大学孙乃恩等编著的《分子遗传学》是1990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迄今已过去10年了,如果要对该著进行修改补充,你觉得有哪些研究进展的内容是必须补充的?有哪些内容是可以基本上不变的?请说明你的理由。

一、五、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在北京周口店曾发现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长江流域多次发现6000年至8000年前墓葬中的稻谷。为了证明“北京人”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墓葬中的稻谷就是现代的水稻品种的原始材料,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提供遗传学的证据?为什么?请你任选上述二个问题中的一个,提出你设计的研究方案。

博士学位研究生2001年入学考试

分子遗传学试题

(A卷考生必须回答下列五题,每题20分;B卷考生任选四题回答,每题25分)

一、Crick在1958年提出了中心法则,请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中心法则对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2. 中心法则的修正;

3. 中心法则面临的挑战;

4. 你对中心法则的看法。

二、目前已被阐明基因组全序列的生物有哪些?请在这些生物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种,提出如何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来揭示该基因组中序列已知、但功能未知的某个基因的功能。

三、请解释以下概念:操纵子、诱导物、阻遏物、正调控、负调控。并详细地说明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理。

四、请举出5种不同的基因文库,说明文库的载体组成、性质、特点和应用范围,并用实例说明。

五、就你所熟悉的一种生物的基因工程,提出使异源基因高表达的具体策略,可以举例说明。

分子遗传学2002年博士入学考题

注:1、A卷考生必须回答下列5题,每题20分。 B、卷考生任选四题回答,每题25分。

一、请举出细胞中的各种RNA分子的名称、特征和功能。如何从RNA出发开展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二、真和生物的基因表达控制(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和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有密切的关系,请举出一个你熟悉的例子分别说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联系。

三、目前已经有一些现成的软件用来预测基因组全序列中的基因。为了设计这些软件,你觉得哪些关于基因和基因组的分子遗传学知识是必须的?请说明理由。

四、在真核生物中转座子可以分为几种类型?请分述每种类型的结构和特征。如何利用转座子进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和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五、自从克隆的多利羊诞生以来,报界经常传播所谓克隆动物的缺陷,有一种说法是克隆动物会早衰,有人推测早衰的原因可能是:(1)被克隆的体细胞核的染色体端粒变短或(2)被克隆的体细胞核的基因表达程序已经处在发育上成熟的阶段。现在请你从染色体DNA复制的角度作支持第(1)种可能的阐述,并从基因表达调控的角度做反对第(2)中可能的阐述。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遗传学入学试题

2003年

一、今年是DNA双螺旋模型发表五十周年。请回答以下问题(20分):

1、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是否等于A+C/G+T ?(4分)

2、DNA双链的两条链中是否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为什么?(4分)

3、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的长度约为1100微米。请根据DNA模型估计其基因组的碱基对数目。(4分)

4、如果两种生物基因组DNA在四种碱基的比率上有显著差异,那么预期在它们编码的tRNA、rRNA和mRNA上是否也会在四种碱基的比率上呈现同样的差异?(8分)

二、在一牛群中,外观正常的双亲产生一头矮生的雄犊。请你提出可能导致这种矮生的各种原因,并根据每种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查研究的提纲(注意整个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20分)

三、请给出以下6种分子标记的中文全称、定义、检测方法及其在遗传分析中的特征。(20分)

RFLP , microsatellite , STR , SSLP , SNP , InDeL .

四、在普通遗传学中,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其中的两种相互作用?请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并举例说明。(20分)

五、有哪些诱变剂可以诱发基因突变?基于突变被辨认的方法,可以将突变分为哪几种类型?哪些类型的突变对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最有意义?为什么?对一个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物,如何构建一个突变体库,以揭示基因组中预测基因的功能?(20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遗传学入学试题(2004年)

注意:(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图示辅助说明;

(2)答题时可以不必抄题,但需注明题目序号;

(3)所有答题不要写在试卷上,请全部书写在答题纸上;

(4)第一题为选答题,第二至五题为必答题。

一、选答题:请在第1与第2题间选答一题。若两题均答,只按其中得分最低的一题记入

总分。(每题20分)

1. 列举动物遗传研究中常见的两种模式实验动物,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对遗传学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贡献?

2. 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经典遗传学实验材料常采用豌豆和玉米,而现代遗传研究则更趋向利用拟南芥菜和水稻,试述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以及它们在植物遗传学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

二、对于突变体的诱导有许多种方法,请分别列举一种化学的、物理的以及生物的突变体诱变方法。对于表型相同的一组突变体,请设计一遗传试验,验证这些突变属于相同位点(alleles)突变还是不同位点(non-alleles)的突变。(20分)

三、转座(transposition)与易位(translocation)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有哪些类型?对于基因组的进化各有哪些意义?(20分)

四、简述你所从事过的一项最主要研究工作。如果给你以足够的研究条件,以及3-4年的时间,你将如何进一步深化你的研究工作?(20分)

五、负调控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除经典的操纵子模型以外,近年来还发现有泛素(ubiquitin)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机制和micro RNA(miRNA)介导的转录和翻译抑制机制,请从后两者中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机制与生物学意义。(20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遗传学入学试题(2005年)

注意:(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图示辅助说明;

(2)答题时可以不必抄题,但需注明题目序号;

(3)所有答题不要写在试卷上,请全部书写在答题纸上。

(4)每题20 分。

一、试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对于保持物种稳定以及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二、基因组学研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简述结构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

学的概念,以及利用模式物种进行基因组学研究的意义。

三、已知某物种的两个连锁群如下图所示:cM cM

图中的数字为相应遗传学位点的遗传距离(cM)。

试回答:

(1)杂合体AaBbCc 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另一基因X 是否位于图示中的两个连锁群上。

四、转录因子包括什么主要的功能结构域?其主要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是什么?

五、下述是一个虚拟的分子遗传学问题。

表皮毛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典型的表皮毛结构包括一根主干(main stem) 以及

主干顶端的三个分枝(branches) 组成。形态学研究表明如果主干生长过长,通常导致顶

端分枝减少至两个或更少。相反,如果主干生长过短导致分枝增加。因此主干的长度与

顶端的分枝数目成负相关。

为了研究表皮毛发育的机制,某研究生筛选到一个表皮毛发育异常的突变体。该突

变体的表皮毛主干较野生型长,且只有两个分枝。该突变体被命名为abnormal branching (abc)。遗传分析表明abc 是一个核基因隐性突变。之后,该研究生克隆了ABC 基因,

发现ABC基因编码一个转录因子。DNA测序分析发现在abc突变体中,一个单碱基的突

变导致了在一个富含碱性氨基酸的区段(5 个连续的赖氨酸或精氨酸)中的一个赖氨酸

突变为甘氨酸。

该研究生制备了抗ABC 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通过原位免疫荧光技术,该研究生发

现在野生型中ABC 蛋白完全定位在细胞核中,而在abc 突变体中ABC 蛋白同时定位在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表皮毛发育的机制,该研究生又筛选了abc 突变的抑制子突变(suppressors of abc; sab)。sab 突变能够抑制abc 突变体的表型(即abc/sab 双突变体的

表型为正常)。但在野生型背景下(即sab 单突变),表皮毛变短,分枝增多(4-6 个分枝)。分子遗传学实验证明SAB 基因编码一个F-box 蛋白(F-box protein)。该研究生

证明在体外和体内(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ABC 均与SAB 互作(interaction)。Western blot 表明ABC 蛋白在sab 突变体细胞中高水平富集。

根据上述结果,简要回答下述问题(第1-4 小题,答案请勿超过50 个字;第5

小题请勿超过200 字):

(1)该研究生可能通过什么方法制备了抗原(即用于制作抗体用的ABC 蛋白)?

(2)请解释为什么部分ABC 突变蛋白(即赖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后)会定位在细

胞质中而不是完全定位与细胞核中?

(3)过量表达ABC 基因的可能表型是什么?

(4)过量表达SAB 基因的可能表型是什么?

(5)请提出一个模型解释ABC 和SAB 在调控表皮毛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分子生物学作业

分子生物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断裂基因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相互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成为断裂基因。 2.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由基因组DNA上的单个碱基的变异引起的DNA 序列多态性。是人群中个体差异最具代表性的DNA多态性,相当一部分还直接或间接与个体的表型差异、对疾病的易感性或抵抗能力、对药物的反应性等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被认为是一种能稳定遗传的早期突变。 一、简答题 1.简述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①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 内,除配子细胞外,体细胞内基因组是双份的(即双倍体),有两份同源的基因组。 ②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即一个结构基因经过转 录生成一个mRNA分子,再翻译生成一条多肽链。 ③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可达百万次以上。 ④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的区域。 ⑤真核生物的大部分基因都含有内含子,因此,基因是不连续的

(断裂基因)。 ⑥真核生物基因组远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具有多复制起始 点,而每个复制子的长度较小。 2.试述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是指第一向的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电泳与第二向SDS-PAGE组成的分离系统,也称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2-DE。等电聚焦电泳是基于蛋白质等电点(pI)的差异进行分离,SDS-PAGE则是根据蛋白质分子量(Mw)的不同进行分离。 其中等电聚焦指:在电场中电泳基质形成一个从正极到负极不断增大的PH梯度,由于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向正极移动,待正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向负极移动,当蛋白质分子运动到各自的PI处时,所带净电荷变为零,于是停止迁移而留在该位置上,这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别聚焦在各自的PI处,形成一条狭窄稳定的区带而彼此分开的现象就称为等电点聚焦。 SDS-PAGE是在PAGE系统中加入SDS和还原剂后所组成的电泳系统。SDS是一种阴离子去垢剂,疏水端能插入蛋白质分子内,破坏蛋白质分子内的氢键及疏水作用,改变蛋白质分子的三级和四级结构;还原剂则断裂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使蛋白质分子去折叠,结构变得舒展。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后,形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所带负电荷大大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消除了不同分子间原有电荷的差异。蛋白质-SDS复合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系统中的迁移率不再与电荷相关,而主

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题 邯郸学院12生技 Chapter 3 生物信息的传递——从DNA到RNA 一、名词解释: 1、Transcription 2、Coding strand (Sense strand) 3、Intron 4、RNA editing 5、Messenger RNA (mRNA) 二、判断正误: 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2、mRNA是以有义链为模板进行转录的 3、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4、σ因子的作用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 5、聚合酶可以横跨40个碱基对,所以解旋的DNA区域也是40个碱基对 6、流产式起始是合成并释放2~9个核苷酸的短RNA转录物 7、启动子是有义链上结构基因5’端上游区的DNA序列 8、大肠杆菌基因中存在-10bp处的TTCACA区 9、-35区是指5’到3’方向-35区最后一个碱基离+1碱基为35个bp 10、真核基因几乎都是单顺反子 三、单选: 1、_______号帽子存在于所有帽子结构中 A、0号 B、1号 C、2号 D、以上全不是 2、在对启动子识别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_____ A、α亚基 B、β亚基 C、σ因子 D、β’亚基 3、RNA聚合酶中提供催化部位的是_______ A、α+α B、α+β C、α+β’ D、β+β’ 4、_______是细胞内更新率极高不稳定的RNA A、mRNA B、rRNA C、tRNA D、snRNA 5、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所必需的形式是_______ A、5’端帽子 B、多聚腺苷酸尾 C、ρ因子 D、以上都不是 6、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所形成的转录起始复合物不包括_______ A、TBP B、TFIIA C、TFIIC D、TFIID 7、真核生物转录的所在空间是_______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核孔 D、线粒体 8、ρ因子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 A、核苷酸 B、蛋白质 C、多糖类 D、碱基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考博真题

中国疾控中心2005年分子生物学(博士) 一、名词解释 1.EST 2.YAC 3.Sense DNA 4.RNAi 5.Race 二、问答题 1、乳糖操纵子的结构。IPTG如何诱导结构基因表达? 2、正向突变、抑制突变及回复突变的定义及与突变的关系。 3、PUC18克隆载体的结构特征。 4、在做PCR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已知蛋白A、B之间相互作用,C、D分别与A、B 相似,如何签定C、D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种方法说明之。 6、试用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建立动物模型的方法,如何建立病原生物学的动物模型。 军事医学科学院1995年分子生物学试题(博士) 1. Apoptosis的生物学意义及其调控基因。 2.基因转移的概念及基因转移载体应具备的条件。 3.原癌基因的功能及其转化为癌基因的机理。 4.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细胞识别中的作用及原理。 5.染色体重排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主要类型。 6.噬菌体显示技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军事医学科学院1996年分子生物学试题(博士) 1.什么是原癌基因?它们怎样被反转录病毒激活? 2.什么是tumor supperssor gene?举例说明它的调控功能。 3.细胞染色体的异常如何导致癌基因的激活? 4 解释以下名词:(1) gene knock-out (2)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3)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4) human genome project 5.G蛋白的结构特点信其功能. 6 .apoptosis的特征与其生理及病理意义,已知它的调控基因有哪些? 2006 协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试题 一、填空(24空24分) 1.---------年,由-------和-------(英文姓)首次提出了DNA的双螺旋模型,其结果发表在----杂志,他们提出的实验依据是-------和--------。 2.蛋白质浓度测定在--------nm, 原因是---------但有时候也在220nm处测量,原因是--------。 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具有-------酶的活性。 4.嗅觉、视觉、味觉和细胞膜上的------蛋白结合,这种受体具有-------的结构特点,产生的第二信使是。 二、名词解释(4题16分) 1. CpG island 2.CTD of RNA Pol II 3. SiRNA 三、问答题(4题40分) 1. 基因组DNA有时会产生G:T错配,DNA复制时有时会发生A:C错配,他们产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完整版.doc

现代分子生物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 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 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的表达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准备和酝酿阶段 ?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 2 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发展阶段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考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六章作业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六章作业 09级一班芮世杭222009317011027 1,列举两种研究基因表达模式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1)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技术(SAGE)是一种以DNA序列测定为基础定量分析全基因组表达模式的技术能够直接读出任何一种细胞类型或组织的基因表达信息在转录组水平上,任何长度超过9—10个碱基的核苷酸片段都可能代表一种特异性核苷酸的转录产物,因此,用特定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离转录产物中具有基因特异性的9—10个碱基的核苷酸序列并制成标签。将这些序列标签连接,克隆,测序后,根据其占总标签数的比例即可分析其对应编码基因的表达频率。 (2)原位杂交技术(ISH)是用标记的核酸探针,经放射自显影或非放射检测体系,在组织,细胞,间期核及染色体上对核酸进行定位和相对定量研究的一种手段,分为RNA和染色体原位杂交两大类。RNA原位杂交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特异性探针与被固定的组织切片反应。若细胞中存在与探针互补的mRNA分子,两者杂交产生双链RNA,课通过反射性标记或经酶促免疫显色,对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做出定性定量分析。 (3)基因芯片技术(FISH)对寡核苷酸探针做特殊的修饰和标记,用原位杂交与靶染色体或DNA上特定的序列结合,再通过与荧光素分子相耦联的单克隆抗体来确定该DNA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简述基因芯片技术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解某些基因对特定生长发育阶段的重要性;基因芯片还可用于进行基因诊断,可建立正常人特定组织、器官的基因芯片,给出标准杂交信号图。用可疑病人的cDNA做探针与之杂交,检查哪些基因的表达受抑制或激活,另可研究表达基因的生物学特性。 3,比较酵母双杂交技术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优缺点? (1)酵母双杂交技术称Two-hybrid system也叫interaction trap(相互作用陷井),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分离基因的新方法,可用于分离能与已知靶蛋白质(target protein)相互作用的基因。 基本原理: 真核生物的转录因子大多是由两个结构上分开、功能上独立的结构域组成的。如GAL4的N端1-147aa是DNA结合域(BD),其C端768-881aa是转录激活域(AD)。一般情况下,AD能与GAL4效应基因启动子上游的特定DNA区段(UAS)相结合,而此时,AD 则推动了转录起始。 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GAL4 AD和BD分别克隆到不同的载体上,导入同一细胞株中表达,效应基因无法被激活,但可把来自不同转录因子的AD或BD区域连成一个功能基因。 主要实验过程: a. 选择缺失GAL4编码基因的酵母寄主菌株-SFY526或HF7c; b. 构建带有GAL1 UAS-启动子-lac Z(His3)的转化载体; c. 把已知的靶蛋白质编码基因克隆到pGBT9的多克隆位点上,把所有cDNA都克隆到pGAD424载体上,构成cDNA表达文库。 d. 从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这两种重组质粒DNA,共转化感受态酿酒酵母菌株。 e. 将共转化的酵母菌株涂布于缺少Leu,Trp和His的培养基上,筛选表达相互作用的杂种蛋白的阳性菌落。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 一.填空题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 小鼠、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东隅已逝 2 桑榆非晚!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 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 oc 构型、 L构型。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SC构型。 11.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 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TFIID 、SP-1 和 CTF/NF1 。 12.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 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螺旋-转角-螺旋、锌指模体、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13.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 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14.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 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 D、A、B、E 。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15.酵母DNA按摩尔计含有32.8%的T,则A为_32.8%_,G 为_17.2%_和C为_17.2%__。 16.操纵子包括_调控基因、调控蛋白结合位点和结构基因。 17.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段时,用的原料是模板DNA 东隅已逝 3 桑榆非晚!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作业【修订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章作业(5-13题) 222009317011128 牛旭毅2011.10.15 5,比较原核与真核的核糖体组成? 答:相同点:核糖体是一个致密的核糖核蛋白颗粒,可以解离为两个亚基,每个亚基都含有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rRNA和许多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不同点:(1)原核生物核糖体由约2/3的RNA及1/3的蛋白质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中RNA占3/5,蛋白质占2/5。(2)大肠杆菌核糖体小亚基由21种蛋白质组成,分别用S1……S21表示,大亚基由33种蛋白质组成,分别用L1……L33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糖体大亚基含有49种蛋白质,小亚基有33种蛋白质。 6,什么是SD序列?其功能是什么? 答:定义:因澳大利亚学者夏因(Shine)和达尔加诺(Dalgarno)两人发现该序列的功能而得名。信使核糖核酸(mRNA)翻译起点上游与原核16S 核糖体RNA或真核18S rRNA 3′端富含嘧啶的7核苷酸序列互补的富含嘌呤的3~7个核苷酸序列(AGGAGG),是核糖体小亚基与mRNA结合并形成正确的前起始复合体的一段序列。 功能:此序列富含A-G,恰与16SRNA3’端富含T-C的序列互补,因此mRNA 与核蛋白体sRNA容易配对结合。因此SD序列对mRNA的翻译起重要作用。 7,核糖体有哪些活性中心? 答:核糖体有多个活性中心,即mRNA结合部位、结合或接受AA- tRNA部位(A 位)、结合或接受肽酰-tRNA的部位(P位)、肽基转移部位及形成肽键的部位(转肽酶中心),此外还应有负责肽链延伸的各种延伸因子的结合位点。 8,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翻译起始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答: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是fMet-tRNA(fMet上角标),30s小亚基首先与mRNA 模板相结合,再与fMet-tRNA(fMet上角标)结合,最后与50s大亚基结合。 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是Met-tRNA(Met上角标),40s小亚基首先与Met-tRNA(Met上角标)相结合,再与模板mRNA结合,最后与60s大亚基结合生成起始复合物。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机制与原核生物基本相同,其差异主要是核糖体较大,有较多的起始因子参与,其mRNA具有m7GpppNp帽子结构,Met-tRNA (Met上角标)不甲酰化,mRNA分子5' 端的“帽子”参与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9,链霉素为什么能预制蛋白质合成? 答:链霉素是一种碱性三糖,干扰fMet-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从而阻止蛋白质合成的正确起始,并导致mRNA的错读。若以poly(U)作模板,则除苯丙氨酸(UUU)外,异亮氨酸(AUU)也会掺入。链霉素的作用位点在30S亚基上。

考研普通生物学考研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考研普通生物学考研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 真题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DNA模板链为5′-ATTCAG-3′,其转录产物是()。[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5′-GACTTA-3′ B.5′-CUGAAU-3′ C.5′-UAAGUC-3′ D.5′-CTGAAT-3′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在RNA转录过程中,RNA是按5′→3′方向合成的,以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4种核苷三磷酸(NTPs)为原料,根据碱基配对原则(A-U、T-A、G-C)。因此答案选B。 2DNA的变性()。[扬州大学2019研] A.可以由低温产生 B.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包括氢键的断裂 D.使DNA的吸光度降低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DNA的变性是指当DNA溶液温度接近沸点或者pH较高时,DNA 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DNA的复性是指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从单链恢复成双链的过程。A项,DNA的变性是由于高温引起的,故A

项错误;B项,DNA的变性是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但不涉及其一级结构的改变,故B项错误;D项,当DNA溶液温度升高到接近水的沸点时(DNA变性),260nm的吸光度明显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故D项错误。 3密码GGC的对应反密码子是()。[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GCC B.CCG C.CCC D.CGC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与C相互配对。因此答案选B。 4原核生物启动序列-10区的共有序列称为()。[扬州大学2019研] A.TATA盒 B.CAAT盒 C.Pribnow盒 D.GC盒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绝大部分启动子都存在两段共同序列:位于-10bp处的TATA区和-35bp处的TTGACA区。因此答案选A。 5.色氨酸生物合成操纵子为下列()方面的例子。[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正调控可抑制操纵子 B.负调控可诱导操纵子 C.正调控可诱导操纵子

分子生物学考博试题

分子生学(2)——专业基础 --------------------------------------------------------------------------------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40分) 1.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2. 增强子(enhancer) 3. SH2结构域(SH2 domain) 4. 聚合酶链反应(PCR) 5.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6. 变性蛋白质(denatrued protein) 7.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8. cDNA文库 二、问答题(选答四道题,共计60分) 1. 什么是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它们依靠什么样的链和力建立起这些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什么?(15分) 2. 简述重组DNA技术的定义、原理和主要过程,结合你的专业举出一个应用该技术的实例并说明其意义。(15分) 3. 简述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定义,各举一例说明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15分) 4. 以乳糖操纵子(或称为乳糖操纵元)和色氨酸操纵子为例简述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原理。(15分) 5. 简述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环节、主要的调控分子和调控方式。(15分) 注意:请选答四道题,多答者扣去得分最多的答题!!

一九九五年攻读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分子生物学(2) 一、解释(30分) 1.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2.Alu家庭(Alu family) 3.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TK) 4.GTP酶激活蛋白(GAP) 5.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 6.杂合性丢失(LOH) 二、简要说明怎样进行构建cDNA文库(10分) 三、举例说明细胞癌基因激活有哪几种方式(10分) 四、真核细胞内存在哪些第二信使?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各有何作用?(10分) 五、已知抹香鲸和猪的胰岛素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然而某些抗血清却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这岂不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的理论相矛盾吗?你如何解释?(10分) 六、小测验(30分) 1.圈出下列结构中处于同一肽键平面的原子(5分) 2.已知UMP在体内可循UMP-----dUMP------dTMP途径转变,那么为什么用氚标记的尿苷进行掺入实验时,只有RNA才被标记呢?(5分) 3.将完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双链DNA置于不含同位素的反应液中进行复制,那么经过两轮复制后DNA分子的放射分布状态如何?(5分) 4.将某种纯蛋白1mg进行氨基酸分析,得19.5ug的异亮氨酸(分子量=131.2),那么该蛋白质的最小分子量是多少?(5分) 5.设有一双链环状DNA,全部长度为100%(如下图),已知内切酶E1的切点在O,E2的切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朱玉贤、最新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朱玉贤、最新版)

一、绪论 两个经典实验 1、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实验:先将光滑型致病菌(S型)烧煮杀活性以后、以及活的粗糙型细菌(R型)分别侵染小鼠发现这些细菌自然丧失了治病能力;当他们将经烧煮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再感染小鼠时,实验小鼠每次都死亡。解剖死鼠,发现有大量活的S型细菌。实验表明,死细菌DNA 进行了可遗传的转化,从而导致小鼠死亡。 2、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当细菌培养基中分别带有35S或32P标记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子代噬菌体就相应含有35S标记的蛋白质或32P标记的核酸。分别用这些噬菌体感染没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菌,经过1~2个噬菌体DNA 复制周期后进行检测,子代噬菌体中几乎不含带35S标记的蛋白质,但含30%以上的32P 标记。说明在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二、染色体与DNA 嘌呤嘧啶 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 染色体 性质: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命过程;4、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组蛋白一般特性:1、进化上极端保守,特别是H3、H4;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4、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非组蛋白:HMG蛋白;DNA结合蛋白;A24非组蛋白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 真核细胞基因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蛋白质所隔开。人们把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称为C值,在真核生物中C 值一般是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 值一般大于低等动物,但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不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真核生物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的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之;5、真核基因组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分子生物学作业(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作业 第一次 1、Promoter:(启动子)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能活化RNA聚合酶的DNA序列,是RNA聚合酶的结合区,其结构直接关系转录的特异性与效率。 2、Cis-acting element:(顺式作用元件)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非编码DNA序列,组成基因转录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一、简述基因转录的基本特征。(作业)P35 二、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延长过程。P58 肽链的延伸由于核糖体沿mRNA5 ′端向3′端移动,开始了从N端向C端的多肽合成。 起始复合物,延伸AA-tRNA,延伸因子,GTP,Mg 2+,肽基转移酶 每加一个氨基酸完成一个循环,包括: 进位:后续AA-tRNA与核糖体A位点的结合 起始复合物形成以后,第二个AA-tRNA在EF-Tu作用下,结合到核糖体A位上。 通过延伸因子EF-Ts再生GTP,形成EF-Tu?GTP复合物,参与下一轮循环。 需要消耗GTP,并需EF-Tu、EF-Ts两种延伸因子。 转位:P位tRNA的AA转给A位的tRNA,生成肽键; 移位:tRNA和mRNA相对核糖体的移动; 核糖体向mRNA3’端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二肽酰-tRNA2进入P位,去氨酰-tRNA 被挤入E位,空出A位给下一个氨酰-tRNA。移位需EF-G并消耗GTP。 三、真核细胞mRNA分子的加工过程有哪些?P40 1、5’端加帽 加帽指在mRNA前体刚转录出来或转录尚未完成时,mRNA前体5’端在鸟苷酸转移酶催化下加G,然后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进行甲基化。 帽子的类型 0号帽子(cap1) 1号帽子(cap1) 2号帽子(cap2) 2、3’端的产生和多聚腺苷酸花 除组蛋白基因外,真核生物mRNA的3?末端都有poly(A)序列,其长度因mRNA种类不同而变化,一般为40~200个A 。 大部分真核mRNA有poly(A)尾巴,1/3没有。 带有poly(A)的mRNA称为poly(A)+, 不带poly(A)的mRNA称为poly(A)-。 加尾信号: 3?末端转录终止位点上游15~30bp处的一段保守序列AAUAAA。 过程: ①内切酶切开mRNA3?端的特定部位; ②多聚A合成酶催化加poly(A)。 3、RNA的剪接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题库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实体及基因组 1、基因定义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2、DNA修复 DNA修复(DNA repairing)是细胞对DNA受损伤后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使DNA结构恢复原样,重新能执行它原来的功能;但有时并非能完全消除DNA的损伤,只是使细胞能够耐受这DNA的损伤而能继续生存。也许这未能完全修复而存留下来的损伤会在适合的条件下显示出来(如细胞的癌变等),但如果细胞不具备这修复功能,就无法对付经常在发生的DNA损伤事件,就不能生存。对不同的DNA损伤,细胞可以有不同的修复反应。3、DNA损伤 DNA损伤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并导致遗传特征改变的现象。情况分为:substitutation (替换)deletion (删除)insertion (插入)exon skipping (外显子跳跃)。 DNA损伤的改变类型:a、点突变:指DNA上单一碱基的变异。嘌呤替代嘌呤(A与G之间的相互替代)、嘧啶替代嘧啶(C与T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transvertion)。b、缺失:指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c、插入:指一个或一段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在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中如缺失及插入的核苷酸数不是3的整倍数,则发生读框移动(reading frame shift),使其后所译读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混乱,称为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ion)。d、倒位或转位:(transposition)指DNA链重组使其中一段核苷酸链方向倒置、或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 e、双链断裂:对单倍体细胞一个双链断裂就是致死性事件。 4、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Homologus Recombination)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同源重组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催化,如原核生物细胞内的RecA、RecBCD、RecF、RecO、RecR等;以及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ad51、Mre11-Rad50等等。同源重组反应通常根据交叉分子或holiday 结构(Holiday Juncture Structure) 的形成和拆分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联会体阶段、联会体形成和Holiday 结构的拆分。 a、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geneknockout),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去除,或用其它顺序相近基因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这与早期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切除部分-观察整体-推测功能的三部曲思想相似。基因敲除除可中止某一基因的表达外,还包括引入新基因及引入定点突变。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 b、因转移法 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是将外源基因定位导人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方法,因为在该座位有与导人基因同源的序列,通过单一或双交换,新基因片段可替换有缺陷的基因片段,达到修正缺陷基因的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发生在两条DNA链特异位点上的重组,重组的发生需一段同源序列即特异性位点(又称附着点;attachmentsite,att)和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因子即重组酶参与催化。重组酶仅能催化特异性位点间的重组,因而重组具有特异性和高度保守性。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答案(朱玉贤_第三版)上

第一章绪论 2.写出DNA和RNA的英文全称。 答:脱氧核糖核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RNA, Ribonucleic acid)4.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答:一,肺炎双球菌感染实验,1,R型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2,S型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3,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2,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三,烟草TMV的重建实验:1957年,Fraenkel-Conrat等人,将两个不同的TMV株系(S株系和HR株系)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提取出来,然后相互对换,将S株系的蛋白质和HR株系的RNA,或反过来将HR株系的蛋白质和S株系的RNA放在一起,重建形成两种杂种病毒,去感染烟草叶片。 6.说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1,DNA重组技术;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3.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成及组装过程 真核生物染色体除了性细胞外全是二倍体,DNA以及大量蛋白质及核膜构成的核小体是染色体结构的最基本单位。核小体的核心是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构成的扁球状8聚体。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含有大量赖氨酸核精氨酸。非组蛋白包括酶类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等,他们也有可能是染色体的结构成分 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染色体纤维细丝是许多核小体连成的念珠状结构。 1.由DNA与组蛋白包装成核小体,在组蛋白H1的介导下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直径约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 2.在有组蛋白H1存在的情况下,由直径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螺旋盘绕,每圈6个核小体,形成外径为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管,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二级结构。 3.由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μm的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管,这是染色

现代分子生物学作业

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作业 姓名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1、绝大多数的真核生物染色体中均含有HI、H2A、H2B、H3和H4五种组蛋白,在不同物种之间它们的保守性表现在() A.H3和H4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而H2A和H2B的保守性比较低 B. H2A和H2B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而H3和H4的保守性比较低 C. H1和H4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而H3和H2B的保守性比较低 D. H1和H3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而H4和H2B的保守性比较低 2、下列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 C值与生物体的形态学复杂性成正相关 B. C值与生物体的形态学复杂性成负相关 C. 每个门的最小C值与生物体的形态学复杂性是大致相关的 C值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不同物种的C值差异很大,随着生物体的进化 3、真核DNA存在于() A. 线粒体与微粒体内 B. 线粒体与高尔基体内 C. 线粒体与细胞核内 D.细胞核与高尔基体内 E. 细胞核与溶酶体内 4、在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 2‵-3‵磷酸二酯键 B. 2‵-5‵磷酸二酯键 C. 3‵-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5、所有生物基因组DNA复制的相同之处是() A. 半保留复制 B. 全保留复制 C. 嵌合型复制 D. 偶联型复制 6、复制子是() A. 细胞分离期间复制产物被分离之后的DNA片段 B. 复制的DNA片段和在此过程中所需的酶和蛋白 C. 任何自发复制的DNA序列(它与复制起始点相连) D. 复制起点和复制叉之间的DNA片段 7、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下列哪种酶除去RNA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酸() A.DNA聚合酶I B.DNA聚合酶II C.DNA聚合酶III D. 连接酶

关于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填空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 2. 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和()。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S2 )开始,无G时转录从(S1 )开始。 12.DNA重组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②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③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 13、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严紧型质粒),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松弛型质粒)。 14.PCR的反应体系要具有以下条件: a、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 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b、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gDNA聚合酶。 c、dNTP d、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15.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阶段。 16、转基因动物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 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导入到一个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接种后的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的子宫;

(珍贵)浙江大学05-12年博士医学分子生物学真题

2012浙江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乙)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3分*5) 1.The Central Dogma 2.Telomere 3.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 4.Protein Motif 5.Splicesome 二.简答题:(5分*9) 1.一个基因有哪些结构组成? 2.基因、染色体、基因组的关系? 3.表观遗传机制改变染色质结果的机制? 4.内含子的生物学意义? 5.什么是蛋白质泛素化?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6.蛋白质纯化的方法? 7.MicroRNA是什么?它如何发挥作用? 8.什么是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其研究目的是什么? 9.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什么需要模式生物? 三.问答题:(10分*4) 1.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其基因组相同,为什么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用分子生物学知识,谈谈疾病发生机制? 3.有一块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内蛋白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目前,基因靶点研究已成为新药开发的用药部分,结合目前药物靶点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谈谈你的建议和观点?

2011浙江大学博士入学考试医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回忆 一、英文名解 1、冈崎片段: 2、反式作用因子: 3、多克隆位点: 4、micro RNA: 5、分子伴侣: 二、简答 1、蛋白质四级结构。 2、真核转录调控点。 3、表观遗传学调控染色质。 4、真核RNA聚合酶类型及作用。 5、基因突变。 6、组学概念及举例。 7、简述兔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分子生物学作业

《分子生物学》> 作业系统> 答题 第一次作业 题目:一、名词解释 1.广义分子生物学 2. 狭义分子生物学 3. 基因 4.断裂基因 5.外显子 6.内含子 7.C值与C值矛盾 8.半保留复制 9.转座子 10.超螺旋结构 参考答案: 1.广义的分子生物学概念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例如,蛋白质的结构、运动和功能,酶的作用机理和动力学,膜蛋白结构与功能和跨膜运输等。 2.狭义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阐明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 3.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包括编码蛋白质和tRNA、rRNA的结构基因,以及具有调节控制作用的调控基因。基因可以通过复制、转录和决定翻译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不同水平的调控机制,来实现对遗传性状发育的控制。基因还可以发生突变和重组,导致产生有利、中性、有害或致死的变异。 4.断裂基因: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是不连续的,在基因的编码区域内部含有大量的不编码序列,从而隔断了对应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这一发现大大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基因结构的认识。这种不连续的基因又称断裂基因或割裂基因。 5.外显子:基因中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6.内含子是在信使RNA被转录后的剪接加工中去除的区域。 7.C值与C值矛盾: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中的DNA含量,以pg表示(1pg=10-12g)。C值矛盾(C value paradox)是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 8. 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程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第0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 2.单克隆抗体 二、填空 1.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三、是非题 1、20世纪60年代,Nirenberg建立了大肠杆菌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研究结果发现poly(U)指导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合成,poly(G)指导甘氨酸的合成。(×) 四、简答题 1.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 2.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 3.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4.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 5.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 6.简述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的三大理论发现和三大技术发明。 7. 简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8. 二十一世纪生物学的新热点及领域是什么? 9.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试阐述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三大支撑学科和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基因和蛋白质两大类;分子生物学以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

2.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二、填空 1.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 三、是非题 四、简答题 1.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 答案: 有人把它定义得很广:从分子的形式来研究生物现象的学科。但是这个定义使分子生物学难以和生物化学区分开来。另一个定义要严格一些,因此更加有用: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从分子角度来解释基因的结构和活性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2.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3.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由于50年代以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