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笔记)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笔记)

资料分析——先读题后题目

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中国有没有到96%,言下之意是其他有没有到4%

中国86,亚洲89,其他3除以89 4乘以89不行,所以不到,所以中国96%以上。

6特殊表述(重点)

1增长最多(量)和增长最快(率)

2有可能(有一个有可能,即选)和最有可能(四个都要验证)

3不恰当和最不恰当——逻辑上都通过,从常识上考虑,最满足所需条件。

4可能(不确定的都应该选)和一定(确定才能选)

可能正确的是(无法证明它不正确的都要选)

5从材料中或者根据材料可以得到:(对的不一定选,选的一定对,错的一定不选。和材料无关的一定不选)

2066/4033为什么大于50%?

●a/b:当a的n倍大于b,那么a/b>1/n

熟记(从右边记左边:

1/2=0.5

1/3=0.33 (2/3=4/6=6/9=0.66)

1/4=0.25

1/5=0.2

1/6=0.16

1/7=0.142857(2/7=0.285714,3/7=0.428571,4/7=0.576428,5/7=0.74285,6/7=0.857142) 300/14=2又1/7=2.142657

1/8=0.125(7/8=0.875,3/8=0.375,5/8=0.625)

1/9=0.11(4/9=0.44)

1/10=0.1

1/11=0.0909(4/11=0.3636)

选项是44.3%和44.5%,想到44.4%,就应该马上想到4/9

7适当标记

当对比的项目很多时,只需要对比选项的项目的大小,分母大分子小的越大,分母小分子大的越小。

8定性分析(图形)

饼状图对比比例和大小

柱状图,看图分析,可以不用算,可以用图相互补空来算总量。

坐标图:直线上升,斜率相同,增长率下降,增长量不变,底数变大,因此增长率下降。9辅助工具——在无法定性情况下,用直尺等工具

定性还是定量取决于选项(选项差别大的定性,差别小的定量)

立体可以量一条棱。

柱状图对直尺,饼图对量角器(包括度数和弦长)。

下列n个说法哪个是正确的(说法众多)?(都有的和都没有的不用看)

10常识判定

说的比较绝对的往往是错的,越相对的有可能是对的

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地区相关的两个系数是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恩格尔系数——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的经济水平(生活必需品占支出的百分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

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地区的收入差距(介于0—1之间,系数为0是绝对平均,系数越大,不平等程度越高)

比重都有所增加(错)——比重是肯定有一增有一减

11简单着手(先简后易)

先做表格图形,后做文字

好找的比较简单,短的比长的简单,算的少的比算的多的简单

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利用题目与题目之间的关系,然后找到不用计算的巧。

比例大,总数大的一定大。

12速算技巧(选择速算方法往往和选项有关)

1估算法(例:以相同增长率,下一年的总量为多少,进行数值估算)

估算法有一个大原则:过程的量级是结果的十分之一就行(选项左数2位不同,过程估到左数三位即可)

估算法第二个大原则:复杂选项的差距很大

2叠除法(分数的上下都是一个分数)交叉估算约分几倍。

3直除法

a比较量级相同(结果都是两位数,都是三位数,都是四位数等)的两个分数,取分母和分子

的首位相除,看能不能上某个数。

b计算一个数的时候,选项的首位不同,可用直除法,当选项出现65%和55%,试大不试小,因为大的有区分性)

直除法不一定只除第一位,也可以除两位,可以把复杂的数估算(56.39/248.97估算为56.39/249)。当使用直除进行估算时,要保留分子的位数尽可能多,分母的位数尽可能近似为位数小的数。

算与选项相关的,选项无关的不用算

掌握乘除形式的大小对比(无需精算)如a*b和c*d(a>c,b>d得出a*b>c*d)

4插值法(比较分子比分母小的复杂分数的大小时,取一个和两个数差不多大的中间值,如1/2)

插值法里1/5是一个很忌讳的数。最好取1/4,1/3,1/2

选项挨得很近不能用估算法

5化同法(在比较型的题目里,两个分数相差比较大的倍数,分子分母化为相同相近的两个形式,才能作比较)

27.87/26.07和50.44/49.57两者都稍大于1, 那就化为1+1.87/26.07和1+0.8/46.57

如果略小于1呢?——自己思考下

6差分法(从浓度中演示而来)——(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比另一个分子和分母都略稍大,一个叫大分数,一个叫小分数,用差分数代替大分数和小分数做比较)

7综合法

——记熟一些平方数(11到30,即1.3到3):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再记住一个公式:相同互补型相乘运算,相同的项相乘以后要加上相同的那个数值,互补的则相乘。

24*26=624

以相同的增长率增长意味着是两个等比数列,比为(1+增长率)

回顾每种方法的使用情况:

1估算法(选项大小差距大且复杂,可粗略估值)

2直除(选项首位不同,或首两位不同时)

3插值法(如果选项首位都是3,与1/3比,首位都是2,与1/4比,如果首位是10几的,与1/6,1/7,1/8,1/9比较)

4化同法(两个分数比较,两个对比的分子或分母约相差一个倍数,扩大倍数化为相同的形式)

5差分法(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比另一个分子和分母都略稍大,一个叫大分数,一个叫小分数,用差分数代替大分数和小分数做比较)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大总结

资料分析 公式及其术语: 基期量= 增增长长率量 1 现期量-增长量; 隔年量= (1+上期增长率现上上期增长率) 增量表示大小,是绝对量;增幅表示快慢,是相对量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 x 增长率;年均增长 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现期量所占的权重大 增长率:;增值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 )【实际值略小于估算值】 年份差 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 隔年增长率=(1+r1)(1+r2)(1+r3)(1+r4)-1 同类事物增长量的增长率(已知基期增长率和现期增长率) 现期增长增长率)-1 上时期倍数 期比重=上时期平均量;a 比b 多几倍=a/b-1;a 是b 的几倍=a/b 增长量的倍数 比重的变化幅度:已知今年比重a/b,去年比 (各部分比重之和等于一) 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上升;当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下降。 同一整体中,各部分比重增长率加和等于零,即有的部分比重增加,有的部分比重必然减少。 今年比重比去年多几个百分点=i 翻番:a 翻n 番后= ax 2” 拉动增长 ……百分点(单位:百分点): 贡献率(可正、可负、可零):部分和整体同时都在增长,部分的增长量占整体的增长量的多少 贡献率: (各部分贡献率之和等于一) 指数(单位:无):指数大小不代表实际值大小。指数作差表示变化幅度,单位为百分点。 指数>100:说明相对基准值增加了; 指数<100:说明相对基准值下降了; 指数=100:说明相对基准值没有变化。(基准值一般为上时期量) 增长率=(指数-100)%;倍数关系(今年是去年的几倍)=指数/100。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比例越大越穷;比例越小越富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 基期和本期 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 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 多少是量;快慢是率 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 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 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 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 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平均:将总量分成若干份,例如:人均消费=总消费/总人数 【注】题目中出现“占”字时,考察的是比重的问题。 产业增加值 产业增加值:该行业在周期内(一般以年计)比上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该描述为固有名词,为本期量,切忌与增长量混淆。 资料分析的做题顺序 总的来说,要先看问题,后看材料,让问题引领我们去了解材料。 具体顺序:看资料首句(图表标题),确定材料时间—--从问题入手—--分析问题--—选取关键字—---回到原文寻找关键字所在语段------圈出所给数据------根据问题进行分析计算 挑选关键词原则:简略、特别(英文缩写,带有“”等等) 四则运算计算常用技巧 解决加减法之尾数法和高位叠加法 技巧解读: 尾数法与按位叠加法均适用于多个数求和求差的题型,但两种方法又有不同,适用题型如下: 尾数法:精确求和 按位叠加:估算多个数总和 适用计算:加法和减法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选拔优秀人才从事政府机关工作的选拔制度,在我国的人才选拔中具有重要地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公务员考试资料,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备考效果。 首先,考生应该仔细分析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大纲和考试科目。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公务员考试科目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包括综合素质测试、申论、面试等科目。备考大纲一般会明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要求等,考生需要根据大纲中所列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同时,还要熟悉各科目的考试形式和考试要求,了解每个科目的考察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备考计划。 其次,考生需要认真研究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和模拟题。历年真题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可以了解各科目的命题规律和出题思路,熟悉题型和答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模拟题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通过模拟题的训练,可以提高自己的考试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第三,考生应该关注各类公务员考试辅导资料和参考书籍。市场上有很多公务员考试辅导资料和参考书籍,这些资料和书籍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对备考有很大的帮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资料和书籍,结合备考大纲和考试科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班或辅导班,与专业老师和其他考生一起学习和交流,提高备考效果。 最后,考生还应该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政策。公务员考试一般

都会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考生需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政策,掌握有关知识和信息,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展现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分析公务员考试资料对于考生备考至关重要。考生应该认真研究备考大纲和考试科目的内容和要求,研究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和模拟题,关注公务员考试辅导资料和参考书籍,同时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政策。通过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资料分析,考生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提高备考效果,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ljw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笔记资料分析1

完整讲解如何处理资料分析的计算。 我把计算分成五种类型,你试试好不好玩吧。 计算类型 1. 2008年蔬菜产量8937.2万吨,比上年增长3.5%,求2007年蔬菜产量? 2. 2008年生物制造业总产值627.50亿元,增长率7.2%;新能源制造业总产值915.80亿元,增长率14.8%。 2007年生物制造业总产值比新能源制造业少了多少? 3. 某国2008年gdp为46892亿元,同比增长了6.3%;人均gdp为36560元,同比增长了5.8%。与2007年相比,2008年该国人口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 4. 2008年我国对外出口总额为5377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223亿元,同比增长2.8%。与2007年相比,纺织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降低了多少? 5.2008年房产开发行业增加值为445亿元,增长率 6.7%;地产开发行业增加值为774亿元,增长率9.7%。与2007年相比,2008年房地产开发行业增加值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 -------------------------------------------------------- 1 单一项目:今年的量,增速---》去年的量,增量 2 两个互不包含的项目:不相干的两同类项 3 两个互不包含的项目:均值指标*计数=总指标 4 部分vs整体:整体中的一个部分 5 部分vs整体:有且仅有两个部分组成的整体。 这些类型包含了90%以上计算类型。 ---------------------------------------------------------- 不动笔估算练习:限定时间,不去计较估算幅度。 小百分比转乘法练习 百分比转分数练习 差分、同比例放大缩小练习 ---------------------------------- 1 文字题目,文字段落的分析,语言的理解。 做题当中不大理解的概念、表达方式、提问方式收集一下,好好研究研究。 例如三次产业指的是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可以顺道补充一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2 计算类型 一单一项目 已知今年为N,增长率是n%;求去年的量M=N/(1+n%),增长量为△=N-M。 涉及到四个量 N n% M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以求出另外两个。(有时候会用n%和△,求其他两个) 不动笔估算:(在计算的时候,加法比减法舒服,乘法比除法舒服。) 这是最基本的计算类型,太常见了。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 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 1 1 1 1 1 1 3 =33.3% 4 =25% 5 =20% 6 =16.7% 7=14.3% 8 =12.5% 1 1 1 1 1 1 9 =11.1% 10 =10% 11 =9.1% 12 =8.3% 13 =7.7% 14 =7.1% 1 1 15 =6.7% 16 =6.3% 1 =66.7% 1 =44% 1 =40% 1 =28.6% 1 =22% 1.5 2.25 2.5 3.5 4.5 1 =18.2%1 =15.4% 1 =13.3% 1 =11.8% 1 =10.5% 5.5 6.5 7.5 8.5 9.5 1 =9.5% 1 =8.7% 1 =7.8% 1 =7.4% 1 =6.9% 10.511.5 12.5 13.5 14.5 1 1 15.5 =6.5%16.5 =6.1% 22=2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 112= 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192=361 202=400 212=441 222=484 232=529 242=576 252 =625 262=676 272=729 282=784 292=841 二、截位直除速算法 逍遥龙舞公考笔记 1

三、其他速算技巧 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 . 3、一个数×0.9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 . 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1 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2 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3 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 >分子小分母大。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 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 小统统看为 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 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2、现期: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就是现期。 3、基期量: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4、现期量: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5、增长量: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差值,就是增长量。 6、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就是增长率。 7、倍数:A是 B 的多少倍; A 为 B 的多少倍,等于增长率加 1。辨析: A 比 B 增长 了 500%,那么就是 A比 B增长(多) 5 倍,A 是B的6倍。 逍遥龙舞公考笔记 2

公务员考试笔记

常规题目的新方法之一——概括新论 第一节概括的基础理论 要做好概括类试题,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概括。在申论考试中,我们可以把概括的含义换成将材料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重述。 概括类题目的提问方式很多,包括整理资料、写摘要、写简报等。 概括类试题的基本要求: 1. 要新,就是说概括一段材料时要概括出新意,这有两种可能:一是用一种新的、时髦的表达来复述材料;二是在材料上创新,加上新的东西(不能叫概括)。 2. 要深,概括不能浮于材料的表面,这个就更让人搞不懂了,如果材料本身就很“浅”,概括的时候是不能自己加“深”的。概括不需要创造,它考查的主要是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考生的思维能力。 3. 要角度准确。这个要求应该换成“把握材料的主旨”。 (一)完全根据材料。完全根据材料的意思并不是照抄材料,而是说所表述的内容在材料中要找到直接的依据。 回答概括类试题时,以下两种错误方法比较常见: ①追根溯源发法。是根据结果去探求原因,在原因处立论,确立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 如果需要概括的给定材料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各种经验教训,那么就需要用这种方 法。 ②联想类推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某些可以以小见大、以点见面的材料。 (二)语言表达的描述性。概括和分析是给领导看的,主要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尽量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 (三)语言表达的概括性。 概括类试题中语言表达的概括性具体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不描述具体的事件细节和过程 ②通常不出现具体时间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 ③通常情况下不出现具体的数字 ④通常情况下不举例 (四)条理清晰。内容的层次要清晰。 (五)语言表达规范。不仅是概括类试题的要求,也是对策类题目的要求。 题型分析:概括问题、概括对策、概括影响、概括内容(综合类概括)、概括观点。 第二节概括问题 申论考试中的问题可以分为负面事件、导致事件的原因和事件带来的后果三个部分,并且这三个部分在表达的时候是相互交叉重合的。 文字表达跟不上思维,即所谓“词不达意,言不尽意”。写作申论是如何概括问题也是如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语言表达,而学习概括问题的规范语言最好的资料就是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是国家的也可以是地方的。 题型分析: (一)常规题目及其分类 按照答题的形式:笼统的概括问题、分层次的概括问题、分类的概括问题 按照答题的内容:概括全部的问题、概括特定的问题、概括深层次的问题 (二)新题型及其类别:概括指定的问题、对比式的概括问题、概括突出的问题 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

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中国有没有到96%,言下之意是其他有没有到4% 中国86,亚洲89,其他3除以89 4乘以89不行,所以不到,所以中国96%以上。 6特殊表述(重点)

行测高分者学习笔记:资料分析超好用解题技巧附试题及答案

分析题型讲解,全面复习重点突击 资料分析的资料一共有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综合资料四种。文字材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文字材料分析题时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具有隐蔽性和陷阱性的特点。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统计图使用率特别的高,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题型,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一道题目中、对于综合资料,最关键的就是弄懂每个材料本身的含义和他们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 表格资料的数据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统计表主要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要求考生在复杂的数据中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只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驾驭能力。6说教育提醒考生,在做这类题目时,当行列比较多时,容易找错数据,看错行或看错列,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加以参照,比如直尺或笔杆都可以。 6说教育建议考生,在选择教材时题型全面是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本好的图书应该囊括公务员考试的所有题型,有效地杜绝了备考盲

点。内容由浅入深:根据考生的学习习惯与接受程度,本系列图书对考试内容的安排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也是由浅入深。 第一节文字资料分析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

公务员申论考试资料分析题解读

公务员申论考试资料分析题解读申论各种题型的作答都有其“门路”,特别是一些名师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独门暗器”,非常实用,大家要认真学习。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申论考试资料分析题解读,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申论考试资料分析题解读 第一,快速浏览材料。拿到一则材料,特别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5到10秒的时间快速浏览材料,分清材料结构,是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然后勾画出每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对象。如果遇见独段材料,则快速将材料分层,找出每层主要描写的对象。 其次,快速找准考点。大致浏览完材料就赶忙回到题干中,通过题干信息,找准考点。如显现“谁占谁的比重为多少?”那么肯定是求比重,然后再通过时间判定,是求现期比重还是基期比重。一样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求的是量,一种求的是率。我们可以从单位上去区分,量的单位是具体的实际量,例如吨,亿元,亿美元,千克,万公顷等,而率的单位是百分数,没有单位;还有一些题目是求倍数、比重、平均量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很明显了;当然也还有比较类的,但是比较一样也是比较量或者是率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里就不拿出来单独讲授了。 然后,准肯定位材料。通过题干信息,再回到材料中寻觅相应的数据。一样资料分析中我们常见的考试材料有三种,文字型、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文字型用快速阅读法先读材料(提示考生要特别注意关注年份、关键性名词)、而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可以直接看题目,但是注意表格型如果有备注时一定要看,在阅读进程中,对于关键性的要点,可以进行适当勾画。 最后,准确做出答案。数据找到,直接代入相应的公式中,再利用之前很多运算方法,比如首数法、尾数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等,快速做出正确答案即可。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计策题指导 一、题型认知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考试策略(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考试策略(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考试策略篇1 1、问什么答什么 归纳概括类题型常见的作答对象有“问题、影响、原因、现状”等,对于诸如此类常见的作答方向考生有一定的信心,作答思路也会相对比较清晰。而一旦作答对象为“主要内容、争议、概念”等方面,则会有部分考生出现失分过多的现象。例如多省公务员考试的归纳概括题目: 根据““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说明争议的焦点问题。(20 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 400 字。 本题作答对象是“一些具体争议”,其中“一些”表明争议的数量不止一个。而所谓争议就是不同主体围绕某一核心话题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 2、答案全部****于给定材料 要坚持客观原则,深刻挖掘既有信息,作答不需要添加自己的主观内容。 拿材料前三段为例:有网民披露:“熊肚上有一道永远无法痊愈的刀口,一个瘘管直通熊的胆囊……”以及“世界保护动物协会项目协调员向记者表示,实际上从熊第一次做手术准备取胆起,对熊的疼痛的“虐待”就存在,因为手术对专业要求是相当高的,而目前并不知道手术的成功率、引发的疾病及并发症等数据。”这部分材料内容主要描述熊在被取胆汁过程中的痛苦状态。而协会有关人士F则表明“熊在无管引流过程中很舒服,如今活熊取胆是自体造管,无痛引流,并未对黑熊产生影响。”上述三方观点形成了对立的两大阵营,一方认为黑熊在活熊取胆过程中很痛苦,另一方为黑熊在活熊取胆过程中没有痛苦。双方在探讨

的核心话题是“活熊取胆是否存在虐待”,由此我们确定作答的第一个具体争议。其他争议内容以此类推,就能够做到覆盖全面、不丢要点。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考试策略篇2 首先,要整体认识资料分析的考察形式。在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部分,共有三篇或四篇材料,每一篇材料都带5道小题,一般有4道计算题,一道综合判断题,但资料分析的命题习惯,偶尔也会出现5道小题全是计算题的现象。 其次,掌握基本考点和常见考查类型。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为常考考点。其中对增长、比重考查较多,且以基本公式为主,偶尔也会出现比较增长率和增长量的大小,或者计算基期比重以及判断比重变化等知识点;平均数除基本公式外,还考查判断平均数变化量、计算平均数增长率;倍数考查题量较少,但综合题目的选项中会涉及翻番的判断正误,基期倍数等考点。,出现隔年增长的知识点考察,2资料的基本概念中涉及到了贡献率、渗透率,但理解难度不大。 最后,结合省考资料分析选项特点,掌握合适计算方法。省考资料分析选项数据之间差距适中或较大,使得题目计算难度中等,并未出现计算特别复杂的题目。因此计算方法的选择可以从尾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错位加减法中选择。当题目求解列式是加减法,选项尾数不同时,用尾数法找答案最便捷。一步除法或乘除混合运算通常可以根据计算习惯选择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错位加减法。大部分的比较列式大小题型都可以用横向或纵向比较方法解决。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考试策略篇3 一、审清题干和要求确定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是作答贯彻执行题的基础,非常重要。以一道真题为例: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20分)。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公务员考试一直备受广大考生的关注和追求。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考生需要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掌握相关的考试资料。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的高分技巧,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全面了解考试大纲和要求 在进行任何考试前,熟悉考试大纲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公务员考试也不例外,考生首先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考试大纲,了解各个科目的考试内容、比重和要求。只有充分了解考试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准备相关资料。 二、精选主要参考书籍和资料 公务员考试的参考书籍和资料琳琅满目,考生应该明确自己所报考科目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和资料。在选择书籍和资料时,可以参考往年的考试真题和预测题目,找出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和题型,重点掌握。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各种在线学习平台获取更多的参考资料,拓宽知识面。 三、分析并整理相关考试资料 通过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考生可以对相关的考试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首先,将资料划分为不同的主题或者模块,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然后,在每个主题或者模块下,将重点知识和相关例题进行整理,形成一份简洁明了的文档或者笔记。在整理过程中,考生可

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适量增加一些个人的观点和总结,提高记 忆和理解的深度。 四、注重实践和演练 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考生还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在分析考试资料的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实践和演练,通过解答真 题和模拟题来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管理。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线下 或者线上的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环境和压力,同时及时查漏补缺,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五、加强交流和讨论 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是提高考试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考生可以加 入一些公务员考试的交流群或者论坛,与其他考生一起分享资料和经验。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 纠正,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 六、持之以恒,坚持复习 要想取得高分,光有一次性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考生需要保持持 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坚持每天的复习。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巩固,可以 将学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此外, 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保持身心的健 康状态。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通过全面 了解考试大纲和要求,精选主要参考书籍和资料,分析并整理相关考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笔记

增长率现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率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1-增长量 现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的初期量 的增长量拉动增长率A B =一 记录术语 基期量:作为对比参照的详细数值 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数值 增长量: 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n 平均增长率) (初期值末期值+⨯=1 n 为相差周期数 拉动增长率: B 是A 的一部分,B 拉动A 增长了...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环比:与紧邻的上个记录周期相比较 百分数:百分率,比例,用100做分母的分数 a%,百分之a 除法计算 百分点:不一样步期以百分数形式表达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加减法计算 百分数和百分点同步出现,选择用百分点表达的选项 比重:奉献率,部分在总体中占得比例 增长奉献率:部分增长量占总体增长量的比重 成数:几成相称于十分之几 翻倍:翻几番即为本来的2n 倍 顺差:出口不小于进口 我国的顺差=他国的逆差 逆差:出口不不小于进口 我国的逆差=他国的顺差 指数:其他量和基期相比的数为指数 一般表达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指数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GDP :GDP=第一产业增长值+第二产业增长值+第三产业增长值

收入 利润 利润率 恩格尔系数:系数越低,生活水平越高 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比重 基尼系数:系数越大,贫富差距越大 “新中国成立初”:1949年之后的几年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 “十二五”计划时期:- “十一五”计划时期:- 利润率:

二迅速找数构造阅读法略读材料,详读构造 1.文字资料 特点:数据多,相近词多 措施:每段总结一种关键词,缩小找数范围 标识段落主题词,与题干进行匹配 注意相近词,时间,单位 2.表格材料 措施:看表头三要素时间/主体/单位 有注释,一定要看注释 注意纵横标目标题/单位/备注 3.图形材料 措施:注意标题,单位,图例 看清图例,弄清对应关系 饼状图构图原则:12点钟方向,顺时针依次排布4.综合材料 措施:注意不一样类型材料间的关系,以及材料构造

国考省考通用资料分析学习笔记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依据统计材料出题的一个模块,有文字型材料、表格型材料、图形型材料和综合性材料四种考察方式。大多数行测考试中都是给出四篇材料分别有 5 道试题,共计20 道小题。 需要理解简单的统计术语,通过“结构阅读法”迅速找到数据位置,结合基本的公式、速算技巧,再多加练习。 理论基础 学会三步走:找数、列试、速算。 统计术语 本节所说的统计术语,仅指考点和计算相关的部分基本统计名词。对于特别专业的统计术语,在实际考试中一半都会给出相关的解释,但对于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应提前掌握。 术语一基期量与现期量 资料分析题中,作为对比参照的具体数值称为基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数值称为现期量。 常用表达方式为:与 A 相比, B...; B 比 A... 这里 A 是对比参照的具体量,故 A 为基期量, B 为现期量。 术语二增长量与增长率 增长量是用来描述基期量与现期量的绝对变化量,计算公式为: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 增长率是用来描述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相对变化量,计算公式为:增长率 =现期量- 基期量/基期量×100%=增长量/基期量×100% (一般解题时可以省去 100%) 术语三平均增长率 末期值=初期值× (1+平均增长率) n ,其中 n 为相差周期数。 术语四拉动增长率 如果 B 是A 的一部分, B 拉动 A 增长了 x%,那么 x%=B 的增长量/A 的初期量×100%。 术语五同比与环比

同比是与历史同期相比较的。如今六月与去年六月相比较,“十二五”期间前两年与“十一五”期间前两年相比较。 环比是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的,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术语六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是指用 100 作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用“ %”来表示,在文中一般都写作“百分之多少”。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 个百分点就是 1%,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来表示。 具体用法:

2021年省考行测笔试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讲义+笔记) (2)

【名师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 2(讲义) 基期 (1)基期计算 2016 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2301 个,比上年末增加 1514 个,从业人员 33.27 万人,增加 3.08 万人。其中各级文化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 2031 个,占 16.5%;从业人员 11.52 万人,占 34.6%。 【例1】(2018 联考)2015 年末,全国拥有艺术表演团体的数量是: A.10787 个 B.12301 个 C.14237 个 D.22031 个 2016 年江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 123 万千瓦,年末累计装机容量 546 万 千瓦。 【例 2】(2018 江苏)2015 年末江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是: A.123 万千瓦 B.423 万千瓦 C.546 万千瓦 D.669 万千瓦 2019 年 6 月,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接到消费者对快递 服务问题申诉 42840 件,环比下降 0.3%,同比下降 10.1%;处理的申诉中,有效 申诉量 1479 件,环比下降 5.7%,同比下降 68.5%。 【例 3】(2020 江苏)2018 年 6 月,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 局处理的快递服务有效申诉量为: A.1479 件 B.2568 件 C.3159 件 D.4695 件 2016 年全年全国互联网保险收入为 2299 亿元,同比增加 5.10%,占全国总 保费收入的 7.43%,较 2016 年上半年占比减少 0.17%。其中互联网财产险收入为502 亿元,同比减少 34.63%。 2017 年上半年全国互联网保险收入为 1346 亿元,同比减少 6%,占全国总保

2023年公务员考试30条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必背公式

资料分析 一、增长量和增长率 1、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求增长量和增长率 1---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基期量 现期量增长量=== 2、已知基期量和增长量,求增长率和现期量 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 增长量 增长率+== 3、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和现期量 增长率)(增长率 增长量+⨯1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 4、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增长率 增长量 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 5、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基期量和增长量 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现期量 基期量⨯+=+= 11 6、已知增长率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现期量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量 基期量+== 二、间隔增长率

位估算估算或者保留否则转化成近似的分数时,均小于、当是间隔期增长率 是现期增长率,210%2 1212121212 1212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三、混合增长率 ①混合后居中:整体增长率介于两个部分增长率之间 ②偏向基期较大的:基期指的是基期量,做题中一般用现期量近似代替 四、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 年份差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年均增长率年份差 基期量 现期量年均增长量年份差 ÷≈==-1-- 五、比重 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部分的增长率整体部分比重变化量比重不变反之比重下降;等于则增长率,则比重上升;部分的增长率大于整体下降: 判断比重上升部分的增长率 整体的增长率整体部分基期比重整体 部分比重+⨯= ++⨯=⨯=1-/11100%六、平均数 份数的增长率 份数的增长率总量的增长率平均数的增长率总量增长率 份数增长率份数总量基期平均数份数平均数总量份数 总量 平均数+=++⨯=⨯== 1-11 一、几何公式 1、周长

2021年省考行测笔试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讲义+笔记) (3)

【名师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 3(讲义) 一、现期比重 1.三量关系 2017 年1~4 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网上零售额 19180 亿元,同比增长32.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4617 亿元,增长25.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19.3%,18.4%和29.5%。 【例 1】(2018 山东)2017 年1~4 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 A.12.9% B.29.4% C.53.6% D.76.2%

【例2】(2020 江苏)2019 年上半年,东部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利润率是: A.13.5% B.16.5% C.18.1% D.22.5% 【例 3】(2021 北京)2018 年华北地区风力发电年末累计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 A.18% B.23% C.29% D.36% 2016 年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中女性专业技术人员 1480 万人,比 2010 年增加211 万人,所占比重达 47.8%,提高 2.8 个百分点;其中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1 万人,比 2010 年增加 59.3 万人,所占比重 38.3%,提高 3 个百分点。

【例 4】(2021 北京)2016 年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约为: A.7.5% B.13.6% C.22.9% D.36.1% 1980 年,广东经济特区地区生产总值共16.10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仅为6.4%;到 2019 年,生产总值达 33057.06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 30.7%。 【例5】(2021 广东选调)2019 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多少万亿元? A.10.77 B.15.86 C.20.54 D.24.72 截止 2017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 77640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7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 4246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034 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 27.0%;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 28.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 44.9%。 【例6】(2020 四川下)2017 年末,全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约为多少万人? A.11465 B.11963 C.20465 D.20963 2017 年全球对风能的投资为 1070 亿美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52.5GW,同比下降 3.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539.1GW,同比增长 11%。2017 年全球对光伏的投资为 16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光伏新增装机容量 99.1GW,同比增长 29%;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404.5GW。其中,亚太地区新增装机容量 73.7GW,累计装机容量221.3GW。 【例 7】(2020 浙江)2017 年,亚太地区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比重比其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球比重: A.低10 个百分点以内 B.低10 个百分点以上 C.高10 个百分点以内 D.高10 个百分点以上

2021年省考行测笔试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讲义+笔记) (4)

【名师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 4(讲义) 一、平均数问题 1.现期平均数 【例 1】(2021 国考)2020 年1-2 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 147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33 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 1078.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8%。 2020 年 1-2 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对每个当期内产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境外企业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均值约为多少亿元人民币? A.1.6 B.1.3 C.0.8 D.0.6 【例 2】(2020 北京)2016 年末,A 自治区城镇人口为 1542.1 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61.2%。 2016 年末A 自治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 32.20 平方米,比 1978 年末增长了5.5 倍;农村牧区人均居住面积达 27.40 平方米,比 1985 年末增长 103%。 2016 年末A 自治区城镇人口总居住面积约为多少亿平方米? A.3 B.5 C.7 D.9

【例 3】(2021 北京)2016—2018 年我国茶叶月均出口量约比 2013—2015 年间高多少万吨? A.3.2 B.1.5 C.0.8 D.0.3 【例4】(2021 上海)2019 年7—9 月,日均湿垃圾分出量约为多少吨? A.8803 B.8702 C.9200 D.8800

【例 5】(2021 国考)表中所列 2019 年地铁客运量超过 10 亿人次的城市中,2019 年平均每条地铁运营线路长度超过 40 公里的城市有几个? A.1 B.2 C.3 D.4 【例 6】(2017 联考)2015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表中七个省(市)平均值的有:

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精心整理 行测笔记 一、资料分析 (一)基本知识 1、增长量、增加值、增加额、增长额 ✧增长量、增加值=终值—初值 ✧现值为B,增长率为r,则增长量=B-B/(1+r) ✧柱形图中两个柱长短的差值所代表的统计数值,若具体指标数值的曲线成线性,则在相邻时间段内,增加量相等,但增长率 ✧ 2 ✧ ✧ ✧ A(1+r|) n≈1+nx ✧ “ ✧ ✧ ✧ ✧ ✧ ✧ ================================================================================================= 3、增幅 增长幅度等于两个增长率的差值,一般是用增长了几个百分点表示 ================================================================================================= 4、百分数和百分点 ✧搞懂百分比的基数是什么特别重要,几个百分点就是百分之几 ✧如果题目中坐标的纵标是用%表示的,则变化曲线上相邻两点无关系,用曲线的斜率来判断某一指标的变化趋势也是错误的。 ✧若A/B大于N则说明B/A小于N分之一,若A/B大于N分之一则说明B/A小于N。例:小明有2.5元钱,小王有1元钱,则 小王的钱数不足小明钱数的2分之一;小张有2元钱,小赵有4.5元前,说明小张的钱数不足小赵的2分之一,所以可判断小赵的钱数比小张的2倍多。

================================================================================================= 5、指数 ✧指数是相对量,衡量的是某一指标的变化趋势,而不考量基数是多少,如果题目中根据哪个指标的指数大就判断哪个指标数 值大,那么这样的选项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指数介于0和200之间,大于100就处于景气区间,小于100就处于不景气区间;越接近200越景气,越接近0越不景气✧现值=基值*现期指数;基值=现值/现期指数;现期指数=现值/基值 常用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房景气指数 ================================================================================================= 6、翻番 翻N番即变成2N倍,若题目说成变为2N倍立即判断为错误(除N=1,2外) ================================================================================================= 7 ✧ ✧2007年12 8 ✧A ✧A的基期即(A2 ✧ ✧ 9 10 11 ◆A/B:如果A,B同时增加,若A增加的快即增长率高则总体数值增大,若A减少得快即增长率低则总体数值减小 ◆如果图表中既有分子即部分的增长率又有分母即总体的增长率,若部分的增长率高则说明它占的比重增加了,反之减少了⏹A/(A+B):如果A,B同时增加,若A增加的快即增长率高则总体数值增大,若A减少得快即增长率低则总体数值减小 ⏹如果图表中既有分子即部分的增长率又有分母即总体的增长率,若部分的增长率高则说明它占的比重增加了,反之减少了。 ●如果A在增加但在总体B或(A+B)中占的比重却在下降,说明A没有B或(A+B)增加的快/A比B或(A+B)增加的慢, 或者说A没有B或(A+B)的增长率高。 ●如果A在减少但在总体B或(A+B)中占的比重却在上升,说明A没B或(A+B)减少的快/A比B或(A+B)减少的慢,或 者说A没有B或(A+B)的减少率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