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中秋教案(通用7篇)

大班中秋教案(通用7篇)

大班中秋教案(通用7篇)

大班中秋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并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情感目标:体验节日的快乐与同伴交流、合作和分享的快乐,感受中国的文化习俗。

3、技能目标:能自信的在同伴面前大胆的讲述和表现。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对中秋节的来历的理解和引导幼儿大胆的讲述和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有关月亮变化图、过中秋节热闹快乐场景的短片以及每个家庭准备带来一块月饼

活动过程

1、猜谜:“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有生两只角。”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出示月亮变化图: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然后结合观察讲讲月亮的变化。(小组合作)

3、教师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团圆欢聚在一起吃果实赏月,所以这天也叫“团圆节”。

4、鼓励小朋友大胆走上讲台讲讲他们已经知道的有关中秋节的美丽的故事和传说,然后老师再做补充。

5、请小朋友讲讲在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然后让幼儿看过中秋节热闹快乐场景的短片,体会中秋节的快乐和中国的文化习俗。

6、小朋友爱吃月饼,请小朋友介绍带过来的月饼,并和大家一起品尝,一起分享。教师做小结。

7、活动延伸:请小朋友用橡皮泥做自己最喜欢的月饼或用彩笔画出自己最爱的月饼

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中会脱离备课的预设问题,出现一些新问题,觉得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在课堂中老师一定要正确的引导新生问题,不用压制孩子们的想象力。

2、对孩子们的心里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还没有完全了解,孩子们对月亮变化图理解的不够透彻。老师应该合理引导再简化成卡通版的更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了解孩子,多了解他们的年龄和心理变化特点,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恰当的设计合理的问题,正确的引导孩子,让他们快乐健康发展。

大班中秋教案2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

通过家庭小组式竞赛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组号牌自带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盘子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二、介绍游戏规则:

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别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现在我们将举行一个制作水果拼盘的大赛,活动规则如下: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造型奖。

三、水果拼盘比赛教师注意进行部分协作,其他班教师记录并进行评奖。

四、评选与品尝活动颁发奖状,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五、教师进行今天活动的小结

你们今天这个中秋节过的怎么样?(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你还知道哪些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呢?你喜欢过这些节么?

大班中秋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家乡的中秋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月饼

活动过程

1.了解中秋

(1)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2)介绍广东中秋节的习俗

(3)师:你的家乡在哪里?请说说你家乡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4)师:你还知道其他地方过中秋节的习俗吗?

3.月饼品尝会

(1)师:看看月饼都有哪些形状,为什么都是这种形状呢?(圆圆的月饼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2)了解月饼的品种

(3)分享月饼。

活动延伸

1.欣赏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2.制作月饼

资料: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的秋季而且又正好是的秋季的中期,所以就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被称为仲秋。每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或八月节。在中秋之夜,人们望着天空上又圆又亮的月亮,很自然的就会盼望和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中秋节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除了吃月饼啊还有其它的习俗比如:赏月、赏桂花、品茶、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金门要拜天公、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等等。

大班中秋教案4

主题的选择: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对于幼儿来说,它们能观察到的变化必定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新学期开学后,有些孩子长高了,有些孩子长胖了……

天气也开始变化了,秋风吹在身上感觉有些凉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马上要到了,这几天食品店里的月饼销售也旺了起来。月亮的变化孩子们好像并不熟悉,但它们却很感兴趣。

在情满中秋这一主题中,我们和幼儿约好在晚上观察月亮,画画月亮的变化图,讲讲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发挥想象月亮上面到底有些啥?听听学前的故事情节,尝尝小朋友带来的不同风味的月饼,感受古人在中秋圆月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我们鼓励孩子去发现和表现月亮的变化,鼓励他们自己来做做与众不同的月饼,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作,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主题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2、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亮的圆缺变化。

3、积极主动的参加有关中秋节的活动。

4、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主题环境的创设:

1、收集月饼盒,布置中秋圆月及嫦娥跳舞的情节。

2、集中展示幼儿“月亮上面有些啥”的创作画。。

3、在教室中摆放月饼、柿子等时令食品,了解中秋习俗。

4、将幼儿“月亮变化图”的观察本,展示在墙面上

家教指导:

1、请家长协助幼儿做好每晚观察月亮及三天画一次月亮图,并写上观察日期的工作。

2、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经验,给幼儿讲讲月亮的传说。

3、请家长帮助收集月饼盒及携带各式月饼,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活动区域安排:

科学区:提供有关宇宙、太阳、行星等图片,激发幼儿对天体宇宙的兴趣。

数学区:提供月亮的变化图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图。

大班中秋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年年都吃月饼,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以及吃月饼的意义。这一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些,同时通过说唱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了解中秋节这一团圆节日要给远在外地的亲人打电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团圆的节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让幼儿回忆并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理解中秋节的意义。

活动准备

1、一盒月饼

2、录音机。

3、教学挂图《中秋节真快乐》。

活动过程

1、录音播放有关中秋节的儿歌。

咚镪,咚镪,咚咚镪,

八月十五中秋节,

吃着月饼来赏月,

家家户户庆团圆……

2、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听了儿歌,从儿歌里知道中秋节要吃什么,干什么吗?

幼儿:吃月饼,晚上看月亮。

师:孩子们回答得真捧,其实中秋节不光要吃月饼和看月亮,还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出外办事和远离家乡的,有条件的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3、教师出示一盒月饼,让幼儿看看并尝尝月饼。

4、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师提问: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天上有一个圆圆的月亮,有人坐在院子里看月亮,还有小朋友在吃月饼,他们真开心!

5、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①教师提问:过中秋节,小朋友们都干些什么呢?

幼儿:吃月饼,看月亮……

②那孩子们你们对远在远方的亲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幼儿:我给远在广东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我还给奶奶月饼吃……

6、师:中秋节快到了,小朋友们要给家里、身边的亲人说“中秋节快乐”,还要打电话给远在远方的亲人说。

7、让幼儿模仿给亲人打电话。

8、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要吃月饼、赏月亮、家人要团圆,除此之外,小朋友们要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本班幼儿的积极性还是很好。尤其是尝月饼和给亲人打电话时积极性很高。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中秋节这一团圆节日的意义,也知道了这一天要吃月饼。但本班幼儿年龄偏小,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对教师的提问回答得不是很好。

大班中秋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和2

难点:目标3

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1、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2、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3、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4、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5、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大班中秋教案7

一、主题的选择: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对于幼儿来说,它们能观察到的变化必定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新学期开学后,有些孩子长高了,有些孩子长胖了……

天气也开始变化了,秋风吹在身上感觉有些凉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马上要到了,这几天食品店里的月饼销售也旺了起来。月亮的变化孩子们好像并不熟悉,但它们却很感兴趣。

在情满中秋这一主题中,我们和幼儿约好在晚上观察月亮,画画月亮的变化图,讲讲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发挥想象月亮上面到底有些啥?听听月亮船的故事情节,尝尝小朋友带来的不同风味的月饼,感受古人在中秋圆月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我们鼓励孩子去发现和表现月亮的变化,鼓励他们自己来做做与众不同的月饼,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作,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2、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亮的圆缺变化。

3、积极主动的参加有关中秋节的活动。

三、主题环境的创设:

1、收集月饼盒,布置中秋圆月及嫦娥跳舞的情节。

2、集中展示幼儿“月亮上面有些啥”的创作画

3、在教室中摆放月饼、柿子等时令食品,了解中秋习俗。

4、将幼儿“月亮变化图”的观察本,展示在墙面上

四、家教指导:

1、请家长协助幼儿做好每晚观察月亮及三天画一次月亮图,并写上观察日期的工作。

2、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经验,给幼儿讲讲月亮的传说。

3、请家长帮助收集月饼盒及携带各式月饼,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五、活动区域安排:

科学区:提供有关宇宙、太阳、行星等图片,激发幼儿对天体宇宙的兴趣。数学区:提供月亮的变化图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图。

大班中秋教案教案7篇

大班中秋教案教案7篇 教案的制定是为了让老师的课堂更丰富,只有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阅历才能写出优质的教案,以下是范文社我细心为您推举的大班中秋教案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中秋教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活动预备: 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奇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许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予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喜爱和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 外形不同——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 花纹不同——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馅儿不

同——豆沙、玫瑰、鲜肉?? 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三、做月饼 争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老师示范:先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圆,用模具轻轻一压,保持月饼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饼上刻上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看幼儿制作状况,适时、相宜赐予提示、示范等关心。(播放音乐) 五、介绍、展现自制的月饼。 六、活动延长: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食堂蒸熟,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自制作的月饼。大班中秋教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观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说明: 九月的老师节刚过,孩子们便告知我:“老师立刻要过中秋节了”。孩子们乐观的谈论让我们敏感的意识到幼儿对中秋节的爱好和关注。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爱好,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才智结晶的喜爱之情,就此,开展了“欢乐的中秋”主题活动。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9篇】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9篇】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月饼也象

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并展示。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篇二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1 一、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 二、准备 月饼,各种水果。 三、过程 1、环境创设。和学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学生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学生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学生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当观众。互相轮换。 四、建议 1、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

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 2、此活动为系列活动,分多次进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数学活动,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饼、水果等。 3、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行“中秋月光联欢会”,教师配乐为学生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 2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 通过家庭小组式竞赛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组号牌自带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盘子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二、介绍游戏规则: 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

中秋节大班教案范文(7篇)

中秋节大班教案范文(必备7篇)作为老师,为了提高本身的教学水平,常常要进行教案的编写,而教案的编写是提高老师教学水平的紧要途径。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秋节大班教案范文,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中秋节大班教案范文第1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欢乐。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伙伴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

又称团聚节,是庆祝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 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庆祝中秋节。月饼也象征团聚,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相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本身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激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引导过程中,提示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 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 缠身作画的热诚。 六、作品赏识并呈现。 中秋节大班教案范文第2篇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是会变化的,中秋节的月亮是圆的。 2、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学习围绕主题“月亮”进行谈话。 3、喜爱与同伴交谈,并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活动准备: 1、不同造型月亮的图片(弯月、圆月)。 2、有关中秋赏月的1幅图画。

中秋节大班教育活动教案(精选7篇)

中秋节大班教育活动教案(精选7篇) 中秋节大班教育活动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大班教育活动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秋节大班教育活动教案精选篇1 一、主题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传承民族文化,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说、诗词。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带回家同家人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三、主题开展时间: 9月25日至30日为期一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四、活动类型: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月饼的制作过程》 2、做一做:周六下午3:30幼儿和家长一起用面团做一个月饼,请家长周六下午3点到园准备参加亲子活动。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中,并传承下去。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表现力,同时也从中体验到了同伴间的友爱,分享的快乐,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浓浓的中秋情。也懂得了中秋节的意义——团圆、关爱,更让孩子学会了分享,体验了活动带来的乐趣。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更喜欢幼儿园,并爱上这里的一切,朝着健康、自信、快乐的目标发展。 中秋节大班教育活动教案精选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制作月饼。 二、活动时间:20__年9月5日,上午10点开始 三、活动形式:班级活动 四、活动准备: 1、白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图片:月亮的变化:儿歌;

大班中秋节教案(精选6篇)

大班中秋节教案(精选6篇) 大班中秋节教案1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精选8篇)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精选8篇)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回忆我吃过的月饼,在月饼上画出图案。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引起对中秋节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水彩笔、范例、纸环境:幼儿在家尝过各种各样的月饼 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我吃过的月饼是什么样的?月饼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幼儿、老师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上画出图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规律排列的。 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 4、展示讲评:我画的月饼数月饼。 一、主题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主题网络: 三、主题目标: 小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39;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快乐"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大班中秋节教案18篇

大班中秋节教案1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中秋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中秋节教案1 1、设计思路 仰望星空,高高在上的月亮是那么熟悉而陌生,是那么平常而神秘。她陪伴着代又代的孩子成长;她隐藏着无数秘密,总能引发孩子无尽的遐想和好奇。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都是中国人,怎样让孩子们了解 中国的传统习俗呢?不如让我们起过丰富的“中国节”吧!在节日里,我们将起听听看看、说说讲讲、玩玩尝尝……体验次有趣的民俗文化、民族情感之旅。 “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所以相关活动安排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前后进行。 活动引发张予们探索月亮的兴趣,以期待了解更多有关月亮的故事。 2、活动目标 (1)欣赏图画故事,体验主人公和月亮之间的美好情谊 (2)知道月亮会变化,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月亮不同的`样子 3、活动准备

密图画书《月亮朋友》、ppt课件 文字:中秋节 4、活动过程 (1)出示月亮,引发兴趣 (出示文字:中秋节。)中秋节就要到了,人们在中秋节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结:中秋节,人们会做许多和月亮有关系的事情,中秋节就是月亮的节日 (2)阅读图画书,理解故事 ①出示封面及第l、2页: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月亮朋友》) 猜猜故事发生在哪里? 这地方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画面里的房子和平时看到的房子样吗?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房子和景色? 小结:故事发生在江南水乡,那里有许多中国式的房子,有小河,还有小桥。 ②出示第3~l0页: 为什么说月亮是“我”的朋友?(出示ppt、讲述故事)

大班中秋教案(通用7篇)

大班中秋教案(通用7篇) 大班中秋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家乡的中秋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月饼 活动过程 1.了解中秋 (1)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2)介绍广东中秋节的习俗 (3)师:你的家乡在哪里?请说说你家乡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4)师:你还知道其他地方过中秋节的习俗吗? 3.月饼品尝会

(1)师:看看月饼都有哪些形状,为什么都是这种形状呢?(圆圆的月饼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2)了解月饼的品种 (3)分享月饼。 活动延伸 1.欣赏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2.制作月饼 资料: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的秋季而且又正好是的秋季的中期,所以就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被称为仲秋。每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或八月节。在中秋之夜,人们望着天空上又圆又亮的月亮,很自然的就会盼望和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中秋节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除了吃月饼啊还有其它的习俗比如:赏月、赏桂花、品茶、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金门要拜天公、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等等。大班中秋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年年都吃月饼,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以及吃月饼的意义。这一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些,同时通过说唱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了解中秋节这一团圆节日要给远在外地的亲人打电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团圆的节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让幼儿回忆并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理解中秋节的意义。 活动准备 1、一盒月饼 2、录音机。

中秋节大班教案15篇

中秋节大班教案15篇 中秋节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请点击)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请点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自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 中秋节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大班社会团团圆圆过中秋的教案(精选13篇)

大班社会团团圆圆过中秋的教案 大班社会团团圆圆过中秋的教案(精选1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团团圆圆过中秋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团团圆圆过中秋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间的一天,所以叫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3.人们怎样过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秋节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

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活动:鼓励回家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 大班社会团团圆圆过中秋的教案篇2 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节日前品种多样,色泽鲜亮味美可口的月饼闪亮登场,幼儿见得多也品尝得多。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对中秋节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市上有月饼,中秋节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问:“老师,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就简单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幼儿很感兴趣。为了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有必要开展一“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 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 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 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 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通用13篇)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通用13篇)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篇1 活动内容: 认识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活动重、难点: 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活动准备: 1.月饼图片。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月饼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见到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嫦娥奔月》。 三、结束部分 品尝月饼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月饼外形的美。 2.尝试制作月饼,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奇奇月饼店图片;各种月饼图片。 2.纸面教具:月饼店字样。 3.材料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种月饼盒。 (2)橡皮泥、美工板、牙签、小纸盒、彩带、彩纸、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活动指导 1.自由欣赏。 引导语:奇奇的月饼店就要开张了。今天,它送来了许多月饼,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引导幼儿自由欣赏,看一看月饼上有什么图案,议一议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图案,比比哪 一种图案最美、最有特色。 小结:月饼的图案精美、造型独特,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特色。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设计篇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 一、 (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二、 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 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中秋节的大班教案(15篇)

中秋节的大班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的大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的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大班中秋节教案15篇

大班中秋节教案15篇 大班中秋节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它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阴晴圆缺)。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间的一天,所以叫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3、欣赏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播放相应资料:人们是怎样过中秋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老师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3)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在家长的帮助下)。大班中秋节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简单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2.让幼儿体验过中秋节的愉快,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中秋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大全15篇

中秋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大全15篇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团圆,就是凭借中秋佳节的力量,因为一直以来由于工作或其他种种原因和自己的亲人异地分居,通过中秋节互相思念,有了中秋这个节日,大家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单。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秋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大全15篇,欢迎阅读和分享。 中秋节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前言 浩瀚缥缈的漫长的历史长河,曲折复杂的坎坷人生。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佳节、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佳节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进而借助佳节的感怀颂托对生命的祝福和对世界的美好憧憬。 二、活动目的 以中秋节为契机,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中秋文学作品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喜悦,增加对中秋节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认同和喜爱,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 1.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并从中解读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韵味。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晨颂午读,讲一讲这些故事、读一读这些诗歌、看一看这些书籍;如:与月亮或赏

月有关的古诗文、美文及神话故事;与月球或登月有关科技的知识等。 (3)组织同学们开展中秋节有关的诗歌背诵活动; 2.参加对象:一~六年级的学生。 3.活动负责:各班语文老师。 第二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活动一: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庭欢度中秋节 1.活动内容:各年级同学与家庭共度中秋佳节。 2.参加对象:一~六年级学生。 3.活动安排: 组织学生在与家人的过节中,体会中秋节的含义,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等习俗,明白中秋节的具体内涵所在。 4.活动负责:各班班主任,以及家长互动。 活动二:共看明月皆如此——中秋征文活动 1.活动安排: 高年级同学可把欢度中秋节的情况、对中秋节的感悟、关于中秋节的遐想、对明月的歌颂等写成作文,并开展中秋节优秀作文的评比活动。 2.参加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3.活动负责:各班语文老师。 第三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反思评价 1.活动内容: (1)各班将活动中搜集到的诗歌、故事等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做成活动资料包,让其成为各班汇报活动开展情况的平台,成为我们活动丰收的果园; (2)各班通过班队会的形式,以及赛诗会、赛歌会、经典诵读会、

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7篇)

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1 【活动设计】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赏月、吃月饼的活动凸显着人们家人欢聚一堂的和乐画面,憧憬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祝福和愿望。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入手,整合了聊中秋、赏中秋、品中秋、画中秋的活动形式,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体验节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简单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2、让幼儿体验过中秋节的愉快,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片袋:月亮、儿童画图片、已剪好的黄色月亮(圆形或月牙形)足量。 2、视频《月亮做衣裳》。 3、每人一个月饼。

【活动过程】 一、“月亮做衣裳”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 2、8月15就是中秋节,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月亮想要打扮打扮自己,它决定去做件漂亮的衣裳。 3、故事:《月亮做衣裳》 (1)月亮有没有穿上好看的衣裳?为什么? (2)师幼互动交流,知道月亮会从月牙状慢慢变成月圆状,又变到月牙状。 二、“月亮的色彩” 1、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会做些什么呢?(赏月、吃月饼) 2、教师出示月亮图片,师幼一起赏月。(引导幼儿说一说月亮里都住着谁?) 3、故事:《嫦娥奔月》 三、“月亮的味道” 1、师:刚才说到了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还会吃月饼。(教师出示月饼念儿歌) 中秋节里月儿圆,饼儿圆圆像月亮,香香的月饼尝一尝,哇!月亮的味道美味极啦!你是不是也想尝一尝这月亮的味道呀?(引出吃月饼)

大班中秋节教案(9篇)

大班中秋节教案(9篇) 篇一: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篇一 语言活动:静夜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3、喜欢学习古诗。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 2、理解古诗 (1)逐句欣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教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 (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 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建议:通过这节古诗欣赏活动,使幼儿对这古诗的意境有了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这首古诗,建议如果配上ppt,效果会更好。 篇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好玩的中秋篇二 活动目的: 1,能够听小朋友说中秋怎么过的。

2,能够自己说出自己的中秋节怎么过的。 3,体会讲述自己的快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刚过的中秋节。 活动重难点: 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讲话,以及流畅清楚的说出自己的中秋节。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自己的中秋节。 小朋友们这个中秋节过的开不开心呀?老师这个中秋节过得可开心了。小朋友们小嘴巴闭闭好,听一听老师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阳历九月15日这一天,早上起来。之后。然后。最后。 二,提问小朋友听到的老师中秋节怎么过的。 好啦,老师的中秋节就过完啦,小朋友们还记得老师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吗?来,花花你说说。 恩,记得真好。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过的中秋节啦。同样的,小朋友讲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我们要闭上我们的小嘴巴,竖起我们的小耳朵,认认真真的听,之后老师还会问问题的哟。 三,小朋友讲述自己好玩的中秋节。 那么,老师倒数321,最先举起小手的小朋友,就最先来说一说自己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大班中秋节活动准备教案(精选7篇)

大班中秋节活动准备教案(精选7篇) 大班中秋节活动准备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大班中秋节活动准备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班中秋节活动准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激发幼儿对中秋节日的兴趣。 2、讲出自己的节日感受,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给幼儿讲述《月亮变圆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有关月亮变化的故事。 2、各种月饼和水果若干。 3、中秋节的录像,(包括月亮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 4、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磁带及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相互交流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教师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辛勤劳作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 3、讲述《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可欣赏有关中秋节的录像)。 4、师幼一起品尝月饼、水果。 延伸活动: 和父母一起观察八月十五前后月亮的变化。 相关信息: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寄托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个时节,人们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人们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教学反思: 1、小朋友对中秋节是熟悉的,但是对中秋节的来历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故事《嫦娥奔月》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对中秋的来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讲述的过程中,虽然孩子们对故事的大概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还是不可以很好的理解,对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了解还不是很深入。 3、通过故事学习,孩子们对中秋节观赏月亮,品尝月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大班幼儿中秋活动方案(15篇)

大班幼儿中秋活动方案(15篇) 大班幼儿中秋活动方案(15篇) 大班幼儿中秋活动方案1 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一些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乐于参与一些庆祝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时间: 9月18号(星期三)下午3:00活动准备: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活动准备:发动幼儿自带月饼活动形式:大班段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智力竞赛――谈话品尝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智力竞赛 中秋知识问答、猜灯谜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大班幼儿中秋活动方案2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起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通过各种各样的月饼,培养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认知及对图形的分类、比较。通过搜集资料、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创编“月亮和月饼”的'儿歌,欣赏和表演相关的歌曲。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一、会变的月亮 活动过程: 1、从阴历的八月初一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家长用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