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中秋节的百科知识大全

有关中秋节的百科知识大全

有关中秋节的百科知识大全

有关中秋节的百科知识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一切活动均围绕着月亮这一主题。吃月饼、拜月、供兔儿爷等。在汉代已普遍崇拜月亮。古代帝王祭祀太阳,也祭祀月亮。北京的月坛为祭月的建筑。中秋正直秋高气爽的季节,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中秋节的象征食物莫过于月饼。月饼还象征着全家团圆之意。这种象征明代已经开始。

中秋节在蒙古、回、壮、彝、朝鲜、侗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行。

中秋节是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寻根,对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建设和谐社会,乃至营造健康的节日市场氛围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明清中秋成“大节”

中秋节还要点“中秋花灯”。

农历八月十五,恰处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是夜,月亮圆而亮。东晋时,在隶属于南京的牛渚(今采石矶),高士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典故,且对中秋赏月的形成影响颇大。至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以降至民国时代,中秋节成为盛大节日。解放后,民间仍盛行中秋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

赏月过中秋,在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满、白、侗、土家、哈尼、黎、拉祜、纳西、达斡尔、羌、锡伯、鄂温克、裕固、京、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中也颇流行,说明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同根、习近俗同。

食品的“文化密码”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民国年间,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于橱窗布置霓虹灯。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价格则较之便宜,故而节后盘点,财源滚滚胜于广帮。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既不布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帮月饼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金陵套饼”,以大小不同规格的月饼分层堆叠,顶部以一只寿桃作点缀,状如宝塔,成套出售。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位于中华门内的涌茂食品店曾将套饼献给他品尝,从此中山先生喜爱上了它。本帮月饼中更有一枝奇葩——“赖月月饼”。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驻跸六合瓜埠寺。时值中秋节,住持和尚赖月率弟子精心制作祖传月饼供奉。乾隆品之龙颜大悦,为表其功,遂命名为“赖月月饼”,并列为宫廷之贡品。1984年,“赖月月饼”荣获江苏省供销社系统月饼评比第二名,还远销至港澳地区。

中秋时节正值瓜果收获,作为节日供奉月亮神的瓜果供品也蕴含不少文化上的象征意义:西瓜象征团圆,石榴象征子孙满堂,柿子象征吉祥如意,枣子象征早生贵子,栗子象征儿辈早成家早立业,等等。但是也有文化上的禁忌,如“甜梨不供月”,因“梨”谐音“离”,隐意灾难,有悖中秋团圆意义。

中秋节的高潮是八月十五夜,全家聚饮同吃团圆饭,这叫“圆月”。如有亲属未归,席上必置杯筷,象征合家团圆。菜肴中,“八月桂花鸭”(盐水鸭)必不可少,其次是毛豆烧仔鸡及板栗、芋艿或老菱红烧肉等。

清人潘宇鼎《金陵岁时记》记载:“中秋祀月陈列果实,如菱藕栗柿之属,扎香如宝塔形,上加纸斗,名曰‘斗香’。”人们虔诚遥拜月亮,焚烧神像纸,最后撤下月饼、瓜果等供品,全家人喜而食之。“老南京”还有一“怪”俗:拜月、赏月时,如遇“天狗吞月亮”——月蚀,则家家敲锣、盆和鸣放鞭炮,谓之“驱天狗”。南京民间还有一俗规:“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传说月神嫦娥见了男人会害羞,故摆供、撤供、烧香、烧纸,乃至分食供品等均由家中主妇动手,男性只陪祭而已。担任主祭的女性主妇还要穿上新衣、裙子和花鞋,以讨月神欢喜、求得全家团聚平安。所以,中秋节在南京又名“女儿节”。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中华门外窑湾街的上码头有座“涧子桥”,中秋之夜,尚未生育的家庭男主人则来此往桥下摔瓦罐,据说能使妻子怀孕。久而久之,这座桥也讹称“见子桥”。

中秋节赏月的寓意词语

1、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批评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兵荒马乱、饥馑连年的岁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抛家离乡,天各一方。在凄凉的月夜,诗人举首望月,联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们此时此刻也会像自己一样望月垂泪,共生乡愁,于是写下这情真意切的思亲名句。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中秋节祝福语

1、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团圆。人顺心顺事事都顺。祝全家幸福、和气满堂、合家欢乐!

2、关掉你的手机,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月饼,你会发现我和月饼一样可爱!中秋节快乐!

3、又是一年月圆夜,月下为你许三愿:一愿美梦好似月儿圆,二愿日子更比月饼甜,三愿美貌犹如月中仙。

4、月圆了,家圆了,肚子圆了,最好钱包也圆了...节日快乐,万事如意,合家团圆美满!千万别挂念我,嘿嘿!!

5、度中秋今年好运伴您走,贺国庆往昔忧虑一朝摒。愿双重佳节带给您双赢的好运气。

6、月有阴情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希望从今天起月亮永远是圆的,你永远是快乐的!祝你中秋节愉快!

7、送上香甜的月饼,连同一颗祝福的心...愿你过的每一天都象十五的月亮一样成功!

8、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愿您过的每一天都象十五的月亮一样成功,祝您一切圆满美好!

9、十五月亮圆又圆,我和小狗看月亮。小狗小狗别溜神,假模假样看手机。

10、在人月两团圆,普天同庆的日子愿你:有泡不完的帅哥!“吊”不完的凯子。随心所欲(遇)!!花好月圆人更“圆”!!

11、月到中秋了,你我天各一方。岁月流失的都是美好,我会想你,你记得那句话吗?明月情依依,繁星语切切

12、在这人月两团圆的日子,我却身在远方,不能与你同庆,祝中秋快乐,记得留块月饼给我哦!

13、年年度中秋今年中秋月更明更圆,国国有国庆我国国庆日最欢最乐。祝您节日愉快、全家幸福、心想事成,愿快乐伴您永远。

14、我最爱的人:在这个中秋佳节,我没有在你身边,希望你会记得想我,爱你!祝中秋快乐!

15、月圆人团圆,在这个想念的节日,祝你一切圆满美好!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双喜同贺的日子里,祝你一切圆满美好!

17、网缘!情缘!月圆!中秋夜语寄相思,花好月圆情难圆。带去问候和思恋,心想事成愿缘圆。

18、今天当我把神灯擦三下神灯便问我要什么愿望我就说请你照顾一下正在看这个信息的人,愿他永远幸福快乐月圆梦圆中秋快乐

19、祝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得脸圆圆,肉鼓鼓,都像无锡大阿福!

20、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中秋快乐!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

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风俗习惯

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

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赏月

赏月的风俗****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20]

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竖中秋

在广东一些地方,中秋节有一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举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

中秋宴俗

古时中国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有关中秋节的百科知识大全

有关中秋节的百科知识大全 有关中秋节的百科知识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一切活动均围绕着月亮这一主题。吃月饼、拜月、供兔儿爷等。在汉代已普遍崇拜月亮。古代帝王祭祀太阳,也祭祀月亮。北京的月坛为祭月的建筑。中秋正直秋高气爽的季节,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中秋节的象征食物莫过于月饼。月饼还象征着全家团圆之意。这种象征明代已经开始。 中秋节在蒙古、回、壮、彝、朝鲜、侗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行。 中秋节是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寻根,对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建设和谐社会,乃至营造健康的节日市场氛围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明清中秋成“大节” 中秋节还要点“中秋花灯”。 农历八月十五,恰处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是夜,月亮圆而亮。东晋时,在隶属于南京的牛渚(今采石矶),高士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典故,且对中秋赏月的形成影响颇大。至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以降至民国时代,中秋节成为盛大节日。解放后,民间仍盛行中秋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 赏月过中秋,在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满、白、侗、土家、哈尼、黎、拉祜、纳西、达斡尔、羌、锡伯、鄂温克、裕固、京、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中也颇流行,说明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同根、习近俗同。 食品的“文化密码”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民国年间,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于橱窗布置霓虹灯。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价格则较之便宜,故而节后盘点,财源滚滚胜于广帮。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既不布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帮月饼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金陵套饼”,以大小不同规格的月饼分层堆叠,顶部以一只寿桃作点缀,状如宝塔,成套出售。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位于中华门内的涌茂食品店曾将套饼献给他品尝,从此中山先生喜爱上了它。本帮月饼中更有一枝奇葩——“赖月月饼”。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驻跸六合瓜埠寺。时值中秋节,住持和尚赖月率弟子精心制作祖传月饼供奉。乾隆品之龙颜大悦,为表其功,遂命名为“赖月月饼”,并列为宫廷之贡品。1984年,“赖月月饼”荣获江苏省供销社系统月饼评比第二名,还远销至港澳地区。

中秋节的知识点整理

中秋节的知识点整理 1. 什么是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追月节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通常是阳历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之间。中秋节被认为是家庭团聚、感恩丰收、祈福等的象征,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秋节的起源与传说 中秋节的起源有多个传说。其中一种传说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使得人间极度干旱,后来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为人间带来了农耕的希望。为了感谢后羿,王母娘娘赐给他仙药,但后羿的妻子嫦娥被别有用心的人偷走了仙药。嫦娥不得已吞下了仙药,飞上了月亮。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就可以看到嫦娥在月亮上。 3.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是赏月。人们在这一天会提前准备好水果、月饼等食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分享团圆的喜悦。此外,人们还会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如舞龙舞狮、民俗游戏等,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4. 中秋节的主要食品 中秋节的主要食品是月饼。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外皮多为酥皮或糯米皮,内馅有多种口味,如莲蓉、豆沙、五仁等。除了月饼,人们还会食用柚子、石榴、

苹果等水果,寓意着团圆和丰收。 5. 中秋节的象征意义 中秋节具有丰收、团圆和祈福的象征意义。丰收意味着年年有余,寓意着来年的生活会更加富裕。团圆代表着家人团聚,传递着亲情和友情。而祈福则是希望来年平安、健康和幸福。 6. 中秋节的其他活动 除了赏月和品尝月饼,中秋节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例如,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放一种叫做“孔明灯”的小型热气球,寓意着祈福和托福。此外,还有一项传统游戏叫做“猜灯谜”,人们会在灯笼上贴上谜语,其他人猜谜语的答案,增加了节日的乐趣。 总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庆祝于农历八月十五。它有丰富的起源传说和传统习俗,包括赏月、品尝月饼、举办文艺表演等。中秋节的象征意义是丰收、团圆和祈福。无论是家人团聚还是庆祝丰收,中秋节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和食物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中秋节的节日小知识_中秋节的寓意

中秋节的节日小知识_中秋节的寓意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节日小知识_中秋节的寓意,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节日小知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

中秋节的知识

中秋节的知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现代公众假期之一。中秋节庆祝的时间通常是在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被称作“中秋”。中秋节是融合了历史文化、农业文化、民俗文化和人们 今天珍爱的美好生活情趣的日子。人们在中秋节后惯于赏月、吃月饼、赏灯等多种活动。下面,我们将从中秋的由来、传说、习俗等方面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知识。 一、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意义 中秋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我国古代农民非常信奉阴阳,认为每年的缕缕气息是由于阳余阴不足,因此不仅会举行春分和秋分两天的节日,还会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天,欢度中秋佳节,祈求丰收和虔诚感念先祖。 民间传说中秋节是专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家屈原而设立的,据传屈原是楚国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他在为了救国无能为力,不幸被排挤在宫廷之外,最后自杀投江,故此节日也称为“月夕”或“屈原节”。不过,在唐朝后,这个传说逐渐被放弃,中 秋节发展成与庆祝丰收、感恩祭祖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意义渐渐转化为纪念和感谢大地之母,庆祝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 二、民间的传说和实践 除了上述关于屈原的传说之外,还与中秋节有关的典故有很多,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玉兔捣药”等。最流行的

莫过于“嫦娥奔月”的传说,它是关于中秋节的中华民族最古老 的神话故事之一。传说中,嫦娥是玉帝的嫔妃之一,也是十分美丽与聪明的一个女子。神话中说,有许多仙药,其中有个极为重要的仙药,它名叫“长生不老药”。相传这种药物被盘丝洞 下的蟠桃园守卫在王母娘娘的桃树中存放着。有一天,嫦娥偷偷来到了桃树,想要品尝一颗仙果,却被睡熟的王母娘娘发现了。为了逃脱审判,嫦娥吞下了仙果,由此起了飞天遁地的能力,最后奔向了明亮的月宫,成为了月宫中的守护仙子。 在中秋节常见的一些传统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赏月。很多人都会在中秋节晚上来到户外,或者在家中的窗户旁赏月。就连孟浩然也在《登高》诗中留下了“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这样的名句,表现了月色之美。此外,还会挂花灯、品茶饮酒等庆祝仪式,如近年来十分普及的吃月饼。 中秋节还是向亲人和朋友表达友谊和祝福的好机会,尤其是对于在外工作、生活的人们,往往会在中秋节这一天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互致问候和问候。这也彰显了中秋节这个标志性的节日的团聚与感恩。 三、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从以上两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出,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文化,她正志愿了中国民想的智慧与我们的情感寄托。中秋节所涉及的多种民族传说,不仅满足了人们祈求丰收的需求,也表现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与建构。 另一方面,过中秋节的方式和方法一直在发生改变。在传统中,比如烧香、祭祖、祈祷等,到了现代社会,人们逐渐地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大全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大全 中秋节的知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

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 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 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点总结 中秋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传承至今,负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团圆生活的向往。本文将从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文化内涵等方面介绍中秋节的相关知识点。 一、起源传说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传说有许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中,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后羿的射箭高手,他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天空回归正常状况,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不过后羿因此也引来了万人敬仰,甚至嫉妒,于是便有了一个想要夺取不死药的人。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偷爬上后羿的背上夺取不死药,但是被丈夫发现并追赶。嫦娥为了保住不死药,只好一饮而尽,随着药性作用,飞上了月亮。此后,中秋节便成为了纪念嫦娥的日子。 二、传统习俗 1、吃月饼 中秋节与月饼的关系十分密切,月饼外观圆圆腴腴,寓意着人们团圆、太平,品尝月饼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都会吃月饼,这里头有传统口味的月饼,也有一些创意口味和造型的月饼上市。

2、赏月 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赏月寓意着人们的心灵交流与陶冶、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宇宙的神秘。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人们常会在家园的阳台上,或是公共广场、公园等地方赏月、唱月歌,或是谈心聊天。据传说,在月亮最圆的时候,在月亮下点烛,便可以带来好运,消灾免难。 3、猜灯谜 在中秋节晚上,人们常常会在带有照明灯罩的树下或是小摊位上,摆上一个个的灯笼,把自己布置得十分热闹。其中猜灯谜成为中秋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猜灯谜寓意着人们心灵的智慧和勇气,也是一种传统文化。人们可以利用中秋节期间的欢聚团圆,博大家一笑,也可以欣赏别人的答案,增强人际沟通。 三、文化内涵 中秋节集团圆、感恩、传承于一身,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团圆 中秋节与春节相似,这两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同样代表着团圆的意义。中秋节的团圆更像是海内外华人的关爱与牵挂,因此在这一天,即便身在远处,人们也会发信息、打电话、寄礼物给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向和心爱之人表达关心与思念。 2、感恩

儿童百科知识――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儿童百科知识――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类型:幼儿园中国节日中秋节活动方案,幼儿园中国节日活动方案,幼儿园活动方案 标题:儿童百科知识――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儿童百科知识――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一个节目都有美丽的传说。这 些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表现了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一项重 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辛勤劳作了一 年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全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庆祝中秋佳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专家们认为,这是由古代祭祀先农的典礼演 变而来的。一年丰收了,收获庄稼之前要先祭祀先农。后来出现 了许多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古时

人们把明月看作吉祥团圆的象征。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 于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中秋节。 传说 嫦娥奔月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把土地晒得冒烟,把庄 稼烤得枯焦,老百姓也热得活不下去了。那时候,有个名字叫羿 的人。他的力气特别大,能够拉开万斤宝弓,射死大蛇猛兽。并 很同情受难的百姓,他用足力气弯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吓得认了错,羿才留下它,让它早出晚归,为 百姓多做好事。 从那以后,羿的名字传遍了天下。他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后来,羿娶了一个名字叫嫦娥的姑娘做妻子,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 的生活。 嫦娥美丽、勤劳,心地善良,她常把羿打猎射到的野兽,分给乡 亲们。有一天,羿上山打猎,路上碰见一位道士。道士对羿说: 你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劳。我送你一包神药,要是吃上半包,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

关于中秋节的知识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庆祝。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聚会时刻,人们会在一起分享月饼和欣赏月亮。除了美食和聚会,中秋节还有很多文化和历史意义。下面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 1.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汉朝,据说是为了庆祝收获丰收而庆祝的。传说中国古代的人们会祭拜月亮女神——嫦娥,以感谢她为人类带来的好运和繁荣。嫦娥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孩,据说她在一个月圆之夜被一只大白兔带走,然后成为了月亮女神。人们通过这个故事来纪念这位女神,以及成为了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2. 中秋节的象征 中秋节时期有很多象征物,最显著的是月饼。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食品,通常有红豆、莲蓉、蛋黄等各种口味。月饼看起来有点像月亮,也被看做是一个象征物。此外,还有烟花、灯笼、菊花、柚子等物品,它们也代表着好运和团圆的意义。 3. 中秋节的庆祝活动 中秋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家庭聚会时刻。人们传统上会在这一天欣赏秋夜的美景,品尝月饼和柚子,分享家人团聚的欢

乐时刻。此外,中秋节还有其他的活动,比如赏月、打龙舟、舞狮子等等。还有一种流行的传统游戏叫做“猜灯谜”,人们会在灯笼上贴上谜语,家人朋友们一起猜谜,增加中秋节的乐趣。 4. 中秋节的文化 除了家庭聚会和传统活动,中秋节还有很多文化和历史意义。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之一,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中秋节还是中国国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唐诗宋词中有很多描述中秋节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中秋节的美好和文化内涵。 此外,中秋节还是一个重要的民间信仰节日。在中国的很多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以及祈求好运和健康。在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中,中秋节还具有一些神秘的象征意义。比如,中秋节和阴阳五行有关,月亮象征阴,同时也与金元素有关。 5. 中秋节的现代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中秋节在现代已经有了全新的意义和价值。现代人们会在这一天与家人、亲友一起欢聚和庆祝,增加亲情和友情的纽带。女性们还会在中秋节期间购买衣服和化妆品,来迎接新的一年,并且展现自己的时尚魅力。 此外,中秋节还有着更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之一,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

中秋节简介百科

中秋节简介百科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华人世界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都会欢聚一堂,共度这个团圆的节日。 中秋节源于中国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和对丰收的庆祝。据史书记载,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当时的人们将中秋节定为祭月的日子。后来,这一传统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庆祝活动非常丰富多样,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就是赏月。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一起出来观赏明亮的月亮,赏月的同时还会品尝月饼、猜灯谜、玩花灯等活动。赏月被视为中秋节最为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人们表达思念和祈愿的方式。在这个夜晚,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共同欣赏美丽的月亮,分享家人间的温馨和爱。 而月饼则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传统的月饼是圆形的,寓意团圆和完整。月饼的馅料丰富多样,有蛋黄、豆沙、五仁、莲蓉等多种口味,每种口味都有着不同的风味和象征意义。人们在赏月的同时也会品尝月饼,与家人朋友一同分享。 中秋节还有一项独特的活动,那就是猜灯谜。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在花灯下猜谜语,猜谜语不仅考验智力,也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猜灯谜也是人们互相交流、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中秋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赏桂花、敬拜月神、祭祀蟾蜍等。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庆祝方式,使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样。 中秋节不仅在中国内地广泛庆祝,也受到了其他华人社群的热爱和关注。在东南亚、日本、韩国、越南等地,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共同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 中秋节是一个富有传统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象征着团圆、美好和祝福。在这一天,人们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月亮,还可以与家人朋友一同分享快乐和温馨。希望每个人在中秋节都能够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祝福,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节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