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心理学知识框架图

基础心理学知识框架图

种类名称适宜刺激感受器官发展变化特性视觉波长在 380nm 和色觉异常:色弱、部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780nm 之间的电磁分色盲、全色盲。即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波;比 380nm 短的色觉异常绝大多数锥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

叫紫外线,比 780nm是遗传的原因造成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能分长的叫红外线的。辨细节和颜色,又名明视觉器官。

色盲中女性色盲的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边缘及

人数仅仅是男性色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只能分辨物

盲人数的 1/10 。体的明暗和轮廓,又名暗视觉器官。

外听觉16~20000赫兹的空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听觉丧失的范围从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

气震动是听觉得适骨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高频逐渐向中低频音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

部宜刺激,人们在听阈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方向发展,当扩展到高,音调越高。

感范围内对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即中频的范围时,就影响度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觉1000~4000 赫兹的听觉得感受器。响到了言语的听觉。大,声音越响。

声音最为敏感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嗅觉嗅觉的适宜刺激是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部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能挥发、有气味的物粘膜上的嗅细胞。

质。

味觉味觉的适宜刺激是分布在舌面、上颚上面的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味最基本的味觉:苦、酸、咸、甜。

能溶解、有味道的物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蕾会逐渐减少舌根对苦、舌边后部对酸、舌边前质。器部对咸、舌尖对甜最敏感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包括:触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依个觉、压觉、振动觉、人而有所差距,身体各部分皮肤的

温觉、冷觉和痛觉。生理零度是不同的。

定义: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气

质与性格的差异: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

性格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态度特征: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性格特征

意志特征: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整的特征,其可以从意志品质的四个方面,即意志

性格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来考察。

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能力。

静态结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主要表选在三个方面:

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存性:独立性者能根据任务和自己的兴趣主动地进行观察,

善于独立思考;依存性者则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

结构

愿意借用现成的答案。

想象的现实性:有的人现实感强,有的人富于幻想。

思维活动的准确性:有的人能深思熟虑,看问题全面;有的人则缺乏己见,人云亦云

或钻牛角尖。

动态结构:性格的各个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一个人性格的不同侧面。

弗洛伊德人格

结构动力理论

人格荣格的内—外理论向人格类型理

人格特质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次,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遵循快乐原则。自

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是在本我的冲动和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

的。他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一方面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

的约束。遵循的是现实性原则。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的,是个体社会化的

果。它遵循道德的原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着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

善境界的作用。

关系:本我反映的是人的生物本能;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循序的情况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

内向型:心理活动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狭窄,有时难以适

应环境的变化。

外向型: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不拘小节,善交际,情感外露,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比较切合实际。

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

共同特质: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G.W.奥尔波特个人特质:代表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在人格中处于支配地位。

中心特质:能够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

次要特质:只有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的,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

卡特尔人格卡特尔认为构成人格的特质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特质理论

卡特尔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艾森克人格的三维度模型:艾森克把人格特质归结为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基本维度和类型上,

人格问卷并用 E(外倾)、 N(神经质)、 P(精神质)构成人格的三维度模型。

人格的五因素理论:五因素包括神经质(N 情绪稳定性)、外倾向(E外向性)、经验开放性(O 求新性)、宜人性( A 随和性)和认真性( C 谨慎性)。

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神经过程基本特性强但不平衡强、平衡、灵活强、平衡、不灵活弱,兴奋过程更弱外在表现感受性低而耐受性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高,能忍受强的刺激,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速度慢,情绪的兴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

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反应速度、注意转移的速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端内向;敏感,机制,别人没有

而不知疲劳,显得精度都比较快;行为外向,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注意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得到;

力旺盛,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胆小,孤僻,情绪的兴奋性弱,

直爽热情,情绪的兴化,善交际,不怯生,容但容易循规蹈矩,缺乏难以为什么事动情,被什么事打

奋性高,但心境变化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容激情;注意力容易集中;动,寡欢,爱独处,不爱交往;

剧烈,脾气暴躁,难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稳定性强;不善言谈,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

以自我克制。不稳定,缺乏耐心。交际适度。御反应明显。

适合工作适宜选择那些工作不适合从事环境多变、要求适合从事耐心、细致、适宜选择校对、统计、打字、秘断转换、环境不断变做出迅速反应、交往繁多相对稳定的工作。如财书、化验等工作

化、不断有新活动的的工作、难以从事较为单务管理、外科医生、法

职业,如导游、外事调、需要持久耐心的工作。官、出纳员、会计、话

接待、推销员、节目适宜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务员和播音员等。

主持人、演讲者和演业,如售货员、服务业、

员等,而不适宜从事咨询、导游业、外交、管

那些需要注意力高度理、公关、驾驶员、医生、

集中、事情处理过程律师、运动员、冒险家和

需细心检查核对等特侦探。

点的职业。

定义 :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相当于日常所说的脾气、秉性和性情。

气质体液说: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黄胆汁、血液、黏液和黑胆汁,每一种液体都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体型说:谢尔顿和斯蒂文斯提出:人的体型是由胚液决定的,想从生理因素说明气质的根源。

类型

血型说:在日本影响比较大

学说

激素说:美国心理学家伯曼把人分为四种内分泌腺的类型: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行腺型。

巴甫洛夫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他们又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

巴甫洛夫强度:神经细胞能接受刺激的强弱程度,以及神经细胞持久工作的能力;

平衡性: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力量是否均衡;

高级神经

灵活性: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

气活动类型

兴奋型:强、不平衡;接受刺激和持久工作的能力强、兴奋和抑制两种力量不平衡,难以控制。质学说

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兴奋和抑制两种力量平衡,转化起来比较容易,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四种类型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兴奋和抑制两种力量平衡,但转化难度比较大。

抑制型:神经过程弱

气质类型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

1.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2.气质类型没有还坏之分

如何看待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度,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气质类型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

5.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遗传: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对稳定的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影响能力发展的遗传

因素,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影响能力

环境和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决定了在遗传的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发展因素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影响: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和范围,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能力发展

的具体程度。

能力

定义: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

地点,他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它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

独特性

整体性: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特性稳定性

人格

功能性: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结构: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意志: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定义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的行动。

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而且意志行动的目的是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的。

意志意志行动

基本阶段

动机冲突

品质

准备阶段:在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里,需要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并做出决策。

执行决定阶段:在这一阶段既要坚定地执行既定的计划,又要克制那些妨碍达到既定目的的动机和行动。

确立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但在确立目的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动机的冲突,动机冲突的表现形式有四种。

双趋式冲突: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但条件有限,只能达到一个目标,而不能同时达到所有的目标。

双避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时候,人们只好选择对自己损失小的目标,避开损

失大的。

趋避式冲突: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就是趋避式冲突。

双重趋避式冲突:如果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就

是双重趋避式冲突。

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

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和果断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指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人们常说的毅力和顽强性。

和坚韧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虎头蛇尾和执拗。

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就是平常所说的自制力或叫意志力。

和自制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怯懦和任性。

定义: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能力是具体的,是和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而不是抽象的。

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

在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中,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正常发展的智力是从事任何一种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关系: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不能简单地把知识和技能当作标准,来比较人们能力的高低。

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所以能力与知识和技能

能力

又有密切的联系。

级别: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能力: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心理条件是能力。

才能:具备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叫才能。

天才:不仅具有才能,而且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尤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叫天才。

按能力的结构,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以把能力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分类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按创造能力,可以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发展的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两头小、中间大;68 到 132 之间的智商占中间多数。

能力类型的差异

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需要的层次类属表现

生理需要缺失性需要生理需要指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需要,在

一切需要中他是最优先的。

安全需要缺失性需要安全的需要指人对安全、秩序、稳定以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

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它表现为人都希望自己有丰厚的收入,有一定稳定的工作,希望生活

在安全、有秩序、可以预测和熟悉的环境中,喜欢做自己熟悉的工作。

爱和归属的需要生长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

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包括给他人的爱和接受他人的爱。爱与性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等同,

性行为不仅来自于性欲,而且受爱和情感需要的支配。

尊重的需要生长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

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自己的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

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

自我实现的需要生长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希望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的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

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学派代表人物观点

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企图从意识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

理,只问意识的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里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行为主义华生心理学研究行为的认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

高级心理活动。

生理心理学探讨的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

情绪情感意志

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性质: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

可以从一个人的外界表现看到他情绪上的变化,因为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

情绪

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

表情: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和区别: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人与动物皆可有之。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

情感

情感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概述

与情绪相比,情感更为深刻,它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联系:情感要通过情绪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也就无法表达了;

情感也能制约情绪的表现形式。

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两极性:每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度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

变化

动力性:增力和减力两极

激动度:激动和平稳两极

的维

强度:强和弱两极

紧张度:紧张和轻松两极

生物进化角度

基本情绪:人与动物共有,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是情绪的基本形式

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而来的,是人特有的

种类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心情。

情绪的状态激情: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应激: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人的高级情感美感: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

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会所产生的体验

宗教情感、母爱⋯⋯

定义: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意识的指向性是指,由于感觉器官容量的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对

象,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

特性

集中性:意识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的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

强度上。

属性: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即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集中于某些对象。所以,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注意

种类

特征

/

品质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

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人和动物的本能。有意注意:有预定

目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是人特有的。

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既有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维持的注意,是人所特有的。

注意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的掌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

简单任务下,注意广度大约是7±2,即 5 到 9 个项目。

注意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的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分散。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

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注意分散,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要求而转移;注意分散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的条件: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是非常熟练的;所

从事的几种活动中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定义:某一条件缺失,就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使人产生对所缺东西的欲望和要求,这种欲望和要求就是人的需要。

&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特点:需要都是有对象的

需要需要是发展的,是永远也不会彻底满足的。正因为如此,需要才能成为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根据需要产生的角度自然需要: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

社会需要: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人特有的

种类根据满足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是对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

注意:动物和人都有自然需要,但无论是满足需要的对象,还是满足方式,人和动物都有本质的区别。

定义:推动个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心理动力

产生: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动机是行为活动背后的原因,有些动机起着主导作用,有些动机起着从属作用。

与动机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即良好动机会产生积极效果,不良动机产生消极效果。

动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种类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低缺失性需要:层析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需要五层次:生理需要

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

安全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爱和归属的需要生长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并不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但高层尊重的需要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高

自我实现的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从种族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发展水平: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

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意识

定义: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察,或者说是觉知。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作用: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他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他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既包括对刺激

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用脑电波的变化作为观察脑的活动的客观指标,获得了重要成果。

睡眠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表现形式频率低,波幅小,会出现短暂爆发,频率频率继续降低,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

身体放松,呼吸变高,波幅大的脑电波,波幅更大,有时指标变慢,称为深度睡眠阶睡眠慢,容易被惊醒叫睡眠锭,很难叫醒会出现睡眠锭段。前半夜长,后半夜短

10 分钟20 分钟40 分钟20 分钟

持续时间

这四个阶段大约要 90 分钟(占一晚睡眠 80%),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占一晚睡眠20%),

这一阶段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大约持续 5 到 10 分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之意识状态后,又会重复上述睡眠的四个阶段。不断循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时间也是一次比一次长,最后一次

可长达 1 个小时。随着黎明的渐渐到来,第四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睡眠逐渐消失。

出现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内容:睡眠时人人都有梦,梦的内容可以是:做梦时外界的刺激物;有机体的状态;“日有所思,夜梦有所梦”,甚至白天没有想清楚的问题,在梦境中竟然找到了解决办法。

特点:不连续性、认知的不确定性、不协调性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表象:通过记忆,人们可以把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保存在头脑中,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把他们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就是人的表象,也就是记忆分类里的形象记忆。

定义:既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也指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定义

特性:表象的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是可以被操作的,就像一个物体可以在手里被玩弄一样。

表象的形象可以在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这种特性叫表象的可操作性。

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

想象:就是运用已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出来的形象来源于客观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表象和类属: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但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是一种形象记忆的过程,想象区别因此属于记忆的范畴。

想象则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他创造出来了新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属于思维的范畴。

无意想象梦:梦是无意想象的一个极端例子

幻觉:异常的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

想象的种类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有意想象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描述或图表模型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

幻想:指和一个人的愿望想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语言和言语

定义: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使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言语: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也是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过程。

口头言语

对话言语

外部言语独白言语

书面言语

言语活动内部言语:不是用来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

的形式

内部言语

特点: 1.发声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2.言语的简缩性

3.速度快。

要是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时比较顺利,就要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的品质。

言语活动是大脑皮层各个部位共同活动的结果,但皮层的不同部位又有相对的机能分工。

言语活动包括听、说、写、读几种不同的形式。

表现形式中枢机制名称受损表现

听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接受性失语症:听觉器官是正常的,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言语活动的词也是去理解能力

中枢机制说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克中枢)表达性失语症: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

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病人能听懂别人说的话,

还能写字、认字。

写书写中枢失写症:其他运动机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绘画。

读视觉性言语中枢失读症: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

定义

种类

过程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包括: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进行过的情绪操作。

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使人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瞬时记忆的容量比较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 7±2 个情景记忆:即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单位。瞬时记忆记得是事物的形象,当意识到识记得

情绪记忆:即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项目,或者说对识记的项目加以识别的时候识记的项

语义记忆:即对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目就进入到短时记忆了。在短时记忆里,对语言文字

动作记忆:即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记得是他们的声音,即听觉的记忆;对非语言文字记

识记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得是他们的形象。对短时记忆的材料加以复述,识记

的材料就可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以语义或形

象的方式储存识记的材料的。

保持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

再现:又叫回忆,是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再现或再认

再认:不能回忆,但能确认是接触过的材料

定义: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

遗忘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第一人。

遗忘进程规律: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越来越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自然衰退: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痕迹越来越淡薄,最终导致了遗忘。

遗忘原因

干扰:新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和已经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相互干扰,使其强度减弱,导致遗忘

遗忘的原因干扰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定义: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

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

概述思维

种类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

特征: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从已知推断出未知。原因在于认识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概括性: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像儿童垒积木,边操作边思考。

根据思维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像画家创作,都是以人或物的形象为素材。

的形态

抽象思维: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词为

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按照探索问题答辐合思维: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又叫求同思维。

案方向的不同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是否具有再造性思维: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定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

概念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内涵: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相反关系。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少,外延越定义:概念形成或叫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概念形成经验的过程。概念有不同的层次,他所概括的知识有浅有深。

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他的思维发展水平。

种类名称适宜刺激感受器官特性平衡觉平衡觉又叫静觉,其感受器是内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微弱的刺激便会引起他

耳中的前庭器官,反映了人体的高度的兴奋,造成恶心、呕吐等身体反应。

姿势和地心引力的关系。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感造成的。

运动觉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动觉在心理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在肌肉、筋健和关节中

部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包括饥饿、

感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

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等。

内脏感觉的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

官的壁上。

痛觉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任何痛觉的感受器分布最为广泛,遍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痛觉对机刺激只要对机体造成了伤布全身所有组织中。体具有保护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正

害,都会引起痛的感觉。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以适应。

感觉现象定义典型代表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暗适应:感受性提高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需要30 分钟左右才能完成。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明适应 &光适应:适应的非常快,一两分钟就能完后才能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正后象:感觉后像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负后像:后像的性质和刺激物性质相反。

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现象。正后象和负后像可以相互转化,后像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红花还需绿叶配。

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相继对比:两种感觉相继发红色呢过形成的对比:先吃药后吃糖。

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看到红色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清凉、听到节奏鲜明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的音乐会觉得灯光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定义

概述

特性知觉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区别: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高于感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作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知觉

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选择性:人们要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知觉的选择性。

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只觉得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简称常性。

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

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产生的依据: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

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

种类

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运动知觉的产生需要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速度,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到运动。

错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错觉所产生的歪曲是有条件的,只要具备了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无法克服的。

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每种错觉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原因,不能用一些原因来解释所有的错觉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实质心理客观现实的反映 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冯特)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詹姆士)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科勒)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主义(奥地利佛洛依德)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现代认知心⎧⎪⎪⎪⎪⎪⎪⎧⎪⎪⎪⎪⎨⎪⎪⎪⎪⎪⎪⎨⎪⎪⎪⎪⎪⎪⎪⎪⎪⎪⎩⎩ 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共性心理(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注意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1、心理活动(心理现象)个性心理倾向性(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 2⎧⎪⎪⎪⎨⎪⎪⎪⎩研究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着 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 3、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在她的著作《论灵魂》中就各种心理想象进行了阐述,该书也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了。

⎧⎪⎪⎪⎪⎪⎨⎪⎪⎪⎪⎪⎩注意感觉 知觉第二章 认识过程观察(思维的知觉)记忆想象言语与思维 1⎧⎪⎪⎪⎨⎪⎪⎪⎩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分类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活动的间心接兴趣有意后注意,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注意理过程的动力特征影响因素:被知觉之一。对象的特品质↔点、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分散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人有无坚定目的、人的主观状态注意的分配 影响因素:同时进行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活动已经熟练、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几种活动成为了一套同一的组织注意的转移影响因素:原来注意的紧张度、新的注意对象特点、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 统的调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图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图 普通心理学知识框架图已经为大家带来了,通化市还为大家整理了普通心理学知识要点总结,请看: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 、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心理学框架图

心理学框架图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心理现象(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 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 心理学概述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理论任务(从理论上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任务应用任务(揭示各个时间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 心理学分支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 绪论心理学历史发展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心理是反映反映,是物质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是物质的普通属性 反映,发展演化成心理 心理依赖于客观世界(现实)自然条件、社会影响、主体以外的他人的言行等 所有的心理现象对客观现实依存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主观能动反映 神经系统概述 反射和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大脑皮质与心理 注意概述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非心理过程,而为心理特性) 注意的生理机制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人的内部因素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怎样保持有意注意 注意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 注意范围定义心理活动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特点,对象排列的集中、有规律,被知觉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范围越大 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任务越少范围越大,经验越丰富范围越大 注意特征注意稳定性定义心理活动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分散心理活动离开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注意分配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于两个及其以上不同的对象活动 注意的转移影响因素原来专注程度 新对象特点 认知概念感觉,在事物直接影响下,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在事物直接影响下,人脑对事物多个属性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 种类感觉(刺激物的来源不同)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温度觉、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感觉和知觉知觉中哪种感觉信息起主导作用 知觉知觉对象不同物体知觉、社会知觉 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特殊知觉幻觉和错觉 感觉的一般规律感受性,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 感受性的变化同一感觉中的感受性变化感觉的适应,对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痛觉) 感觉的对比,“月明星稀”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知觉的相对性,对象和背景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过去经验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实质心理客观现实的反映 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冯特)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詹姆士)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科勒)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主义(奥地利佛洛依德)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现代认知心???????????????????????????????? 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 ??????????????????????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共性心理(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注意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1、心理活动(心理现象)个性心理倾向性(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 2?????????研究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着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 3、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在她的著作《论灵魂》中就各种心理想象进行了阐述,该书也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了。 ???? ?????????注意 感觉 知觉 第二章 认识过程观察(思维的知觉)记忆 想象 言语与思维

行为心理学心理结构图式

第二章心理结构图式 第一节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图式 人的心理活动的根本动力,就是心理能. 人的最根本的心理能,总是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中. 生命冲动乃是生物的一种本能,是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内在反响,是促动个体活动的人的心理状态的内在根底. 如果我们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以生命冲动作为根本理念,解释人的心理结构,那 么,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总是由三个系统、层次构成. 这三个系统、层次就是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无意识,处于深层; 意识,处于表层; 前意识,那么是表层的储存库. 前意识是无意识和意识的过渡领域. 无意识进入意识领域,必须经过前意识领域,借助于意识的某种合目的的形式,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因此,前意识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 在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中,人的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领域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流动变化之中,共同组成一个协调而又相互平衡的动态的心理结构整体. 因而,具有常态的性质. 无意识 图2—1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图式 由于尽管人的心理生活的无意识和前意识历程活动于某一时间内,但在这一时间之内个体却无所觉,因而,我们习惯上,又把这种无意识和前意识历程统称为潜意识. 所谓无意识,是不可能被转变为意识材料的潜意识; 所谓前意识,那么是有可能被转变为意识材料的潜意识. 这样,我们又可把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看作是由两个局部组成. 这两个局部就是:潜意识和意识. 从动力学的角度看,潜意识,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在动力,是不断流动的心理过程的能量,是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源. 因而,潜意识,是一切心理过程的根底,是心理的实质. 潜意识,虽然暂时不为心理的个体所觉,但它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却起着巨大的作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知识思维导图

绪论研究对象及内容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学发展简史 研究心理现象的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 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采用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 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行为主义:华生,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人的心理包含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 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主张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当代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 生理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原则:客观性的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 构造及功能 高级神经活 动反射学说 神经元组成:细胞体、树突(灰色) 、轴突(白色髓鞘) 分类: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从解剖上,包括 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 外周神经系统从功能上,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的表现有密切关系 脊髓:脊髓灰质外面是脊髓白质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延髓) 、桥脑、中脑,脑干上灰色渔网状组织叫脑干网状结构 脑间脑:脑干之上,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 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端脑 胼胝体:端脑中间的纵裂上的横行纤维束 大脑灰质(大脑皮质、大脑皮层) ,大脑蛋白,基底核 中央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中央前回、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后回、顶叶以躯体感觉功 能为主;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 布洛卡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 罗杰·斯佩里:“割裂脑”实验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条件反射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大脑两半球功 能不对称性 大脑结构与功能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实质心理客观现实的反映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冯特)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詹姆士) 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科勒)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主义(奥地利佛洛依德)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现代认知心⎧⎪⎪⎪⎪⎪⎪ ⎧⎪ ⎪⎪ ⎪⎨⎪⎪ ⎪⎪ ⎪⎪⎨⎪⎪⎪⎪⎪⎪⎪⎪⎪⎪⎩⎩ 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 ⎧⎧⎫⎪⎪⎪⎨⎬⎪⎪⎪⎪ ⎨⎭⎩ ⎪ ⎧⎪⎨⎪ ⎩⎩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共性心理(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注意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1、心理活动(心理现象)个性心理倾向性(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 2⎧⎪ ⎪⎪ ⎨⎪⎪⎪⎩研究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 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着 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 3、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在她的著作《论灵魂》中就各种心理想象进行了阐述,该书也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3

4

5 3()⎧⎪ ⎨⎪⎩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依据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不同分: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摸知觉种类依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不同分: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误的知觉:大小错觉、形状错觉、方向错觉 、知觉选择性(客观)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基本特性影响因素:主观知觉有无目的任务⎧⎪⎪⎪⎪⎪⎪⎨⎪ ⎧⎪ ⎪⎪⎪ ⎪⎨⎪⎩⎪⎪⎪⎩⎩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4⎧⎧⎪⎧⎪⎨⎪⎪ ⎪⎪⎪⎪⎨⎪⎨⎪⎪⎪⎪⎪⎪⎪⎪⎪⎩⎩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品质(主要表现在观察力上):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变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观察思维的知觉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观察力的培养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培养从以下几方面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学会做观察记录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 ⎪ ⎪ ⎪⎪⎪⎪⎪⎪⎪⎪⎩ :5⎧⎨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运用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心理学框架图

心理学框架图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研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 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 心理学概述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理论任务(从理论上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 心理学研究任务应用任务(揭示各个时间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 心理学分支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

绪论心理学历史发展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心理是反映反映,是物质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是物质的普通属性 反映,发展演化成心理 心理依赖于客观世界(现实)自然条件、社会影响、主体以外的他人的言行等 所有的心理现象对客观现实依存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主观能动反映 神经系统概述 反射和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大脑皮质与心理 注意概述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非心理过程,而为心理特性) 注意的生理机制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人的内部因素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怎样保持有意注意 注意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 注意范围定义心理活动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特点,对象排列的集中、有规律,被知觉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范围越大 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任

务越少范围越大,经验越丰富范围越大 注意特征注意稳定性定义心理活动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分散心理活动离开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注意分配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于两个及其以上不同的对象活动 注意的转移影响因素原来专注程度 新对象特点

图解心理学_第二章

图解心理学_第二章 第2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了解新理学你必须知道的 这不是在简单地讲述何谓衣、食、住、行,或者平淡地描述酒、色、财、气。本章的15个心理学术语将要告诉你,心理学就是你的生活,但不仅仅是你的生活。这15个心理学术语将带领你快速通晓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它们将训练你开始换个角度看世界:如果我是心理学家,我会如伺去发现生活现象背后的无形之手--心理规律? 神经系统 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 随着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所以了解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对了解心理学有重要作用。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结构大致可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形态、大小和类型都很复杂。突起分为树突和

轴突。树突多而短,分支较多;轴突比较长,但只有一个。离细胞较远的位置是髓鞘,构成神经纤维。神经就是众多神经纤维的集合体。树突和轴突在传导神经冲动的方向上不同,树突接受刺激后,把冲动传到细胞体,轴突则是把冲动从细胞体传出去。 神经元的机能很多,可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系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传到脊髓和大脑;运动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联络神经元在前二者之间起联络作用。当神经受到刺激的作用时,神经元由比较平静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从而产生了神经冲动。由于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因此神经系统的活动依赖于神经元的各项特性。 神经系统的两大部分 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三者分别分布在头面部、躯干和四肢、内脏和心血管以及腺体。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机能是传导信息,附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它们是中枢神经系统同有机体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建立联系的机构。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二者分别位于颅腔和脊椎管内。脊髓的上端与延髓相连,延髓与它上端的脑桥、中脑合称为脑干。间脑位于脑干上方,主要包括丘脑、丘脑上部和丘脑下部。在延脑和脑桥的背侧是小脑。大脑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分为左右两半球。 神经元的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