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位网友在博客留言中让我谈谈银行业利率市场化以后对银行业的看法。承这位朋友看重,我这半桶水就发点声音吧。谈论这一问题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在讨论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如何生存,谁可以生存得更好的问题,也就是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的问题,因此我将以“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文章主要讨论点来探讨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时代的生存问题。

要弄清楚一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白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并且对竞争优势理论有相关的了解,在这一基础之上把两者结合,方能透过感性的认识达到对行业本质的了解。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举制造业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最为简单(这点从报表的结构上也能够看到),不外乎采购原料成本,制造成品并卖出,这就是制造业的商业模式。从制造业的这一商业模式可以知道其竞争优势来源于成本控制能力与定价能力,一般而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很难有企业能够同时保持这两种优势,一般企业会选择其中一种优势并不断加强,这也就是波特所说的低成本战略与差异性战略在企业运营中的体现。具体的例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美的电器与格力电器,由于这两家企业战略目标清晰,对自身维持的优势不断的加强,因此目前这两家企业都活的相当滋润。

那么,制造业的这一特点适合银行业业吗?很遗憾,不行,因为银行业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以及“道德风险”问题,因此银行业的竞争优势只有一种:低成本优势。有对比才有区别,我们先从制造业与银行业的区别着手开始认识这一问题:

1:在制造业的产品市场上只存在着消费者的单向选择:消费者选择成本低的产品或者选择差异性的,可给其带来额外满足的产品。银行业则不同,在贷款市场上不仅仅客户选择银行,银行更选择客户(相信一定有朋友申请信用卡或者贷款被某些银行拒绝过)。消费者选择企业的问题好解决,因为企业在市场上存在已久,一定的品牌效应可以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比如大家对格力的产品质量与技术优势一定不会怀疑。企业选择客户就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银行如何评估客户?有朋友说现在不是有“信用”体系了吗?信用体系不过是一种预防措施,而不是解决措施。---后续可以看到这一问题会导致“逆向选择”。

2:在制造业产品市场上有能力的产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有能力的消费者选择差异化的产品,皆大欢喜。银行业则不同,银行业提供高利息贷款对于客户来说就是高资金成本,这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

以上关于银行业与制造业的巨大区别来源于银行业本身行业的商业模式与制造业的不同:吸收客户存款(原料),发放贷款以获得利差,而贷款对于银行客户来说并不是一种“享受”的产品,而是其在生产中很重要的资金成本;同时银行业是把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让渡给客户,这也就是说银行最后是要回收“资金”这一产品的。

在了解银行业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为什么“高产品价格”(利息是资金的价格)不是银行业的竞争优势。在讨论这一问题前,先说明讨论的前提:在同一市场中,或者说同一客户群中。

在同一客户群中分布着不同等级的客户,总体上客户分为低违约可能客户与高违约可能客户。低违约客户包括多种子客户类型:自身有强烈低违约倾向客户,资金收益高客户等等;高违约客户包括自身有违约倾向客户与潜在的资金使用效率低,存在破产风险的客户。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客户,从其内在的利益出发都希望能够获得低利息的贷款,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明白了客户的类型与需求之后我们来讨论在“贷款”这一特殊的产品市场上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首先我们讨论在发放贷款之前发生的故事:从银行的角度出发希望利息(资金的价格或产品的价格)越高越好,可是对于低违约客户来说就不愿意了:“明明我有良好的信用记录,而且预计未来的经营不会出任何问题,我确定我还款的可能性相当高。”因此对于优质客户

来说其会选择“低产品价格”的厂家,也就是能够提供低利率贷款的银行,也就是说在同一贷款市场内高利率会赶跑低违约客户。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只能提供高利率贷款的银行本身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为了弥补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它们会以更加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来覆盖这一风险,而这一行为又会导致新的逆向选择与后面论述的道德风险。

其次我们讨论在贷款发放之后发生的故事:低违约客户拿到低利率贷款因为完美所以没有故事可说,问题出在高违约客户拿到高利率贷款,这会产生“道德风险”。啥意思呢?同样A,B两个人,从事同样的产业,A拿到了低利率贷款,B拿到了高利率贷款,那么明显的B有冲动去从事相对较高风险的事情,从而弥补高资金成本带来的损失,而高风险的行为会加强贷款违约的风险。

有朋友可能会指出说,你说了半天,不就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吗?不是有很多解决方法了吗?是的,我啰嗦的半天,就是在说银行业特有的商业模式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这一问题只能预防,减少而不能消灭。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我在博文中一直强调银行业负债成本低的重要性,大家也一定不会忘记为什么缪建民说金融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低成本,老巴说富国银行的优势在于低成本。如果大家能够了解低成本对于银行业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能很好的了解什么是银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及在这一核心竞争优势的背后是对于银行业来说存在什么样的一条护城河,这在后续的博文中继续讨论。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时下,很多金融机构都提出要打造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以及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等,一些商业银行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上还前后矛盾和混乱。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著名的战略思想家和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来。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突出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主要针对的是生产企业。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广泛得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最终表现为业务的竞争,而业务的竞争又以产品为依托,产品是银行核心竞争力形式化、外在化的表现。一家银行如果开发了成本更低、风险更小、质量更优、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就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此,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也曾形象地比喻过:如果企业是一棵树,那么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树根,核心产品是树干,而最终产品是树叶和花。但银行产品的研发离不开现代金融科技的支撑,尤其是现代商业银行更多地应用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使银行业迈入了全新的时代。因此,商业银行要培育自己的业务发展核心竞争力,就要从产品、技术开始,依托先进的技术开发出独到的金融产品,占领市场至高点。 良好的服务是赢得客户持久信任的核心竞争力。银行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银行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商业银行对服务的认识,并没有随着业务的发展、金融的改革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大的改进。 实际上,随着金融业务向多样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客户对银行的服务需求更多了、要求更高了。客户面对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要银行帮助审慎鉴别,以挑选适合需求、符合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而不能把产品一推了事;针对产品的电子化和网络化,银行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服务保障。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界有这么一种说法: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以及“小型企业做事,中型企业做人,大型企业做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能内聚人心,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外树形象,获得客户和社会的认可和好感,培养出客户的忠诚度。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由人来实现,人是决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因素,并影响和作用于整个竞争力。所以,商业银行要把人才的引进、培育、发展和提拔使用放在第一位。 全面的风险管理是有效管理风险、提升效益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既使商业银行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无处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一、实践调查内容 (一)引言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

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

历年中国建设银行春季校园招聘面试真题及解析

历年中国建设银行春季校园招聘面试真题及解析例题一:(可设追问) 如果让你重新进行面试,你会做哪些准备?(2017年建设银行面试试题) 【题目分析】 该题目测查的是应试者的自我认知与定位,间接测查考生对报考岗位的熟知度。应对此题目,一方面应凸显针对过往面试的准备情况,另一方面应结合当前的面试情况,做出更深层面的准备,如针对岗位认知盲区的进一步了解与思考、进一步增强抗压能力等。 【参考答案】 如果让我重新面试,我会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方面,对于此次面试中涉及到的岗位认知盲区进行再次深入了解。在过往的面试准备中,我对金融行业、此次报考岗位的要求、职责进行了全局地了解,也关注了一些关于金融银行行业的前沿动态信息;再次准备面试过程中,我也会在不断拓宽自身行业视野的同时,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研究,方便在未来的工作中,为我行的未来发展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并且,根据此次的岗位认知盲区,加强自身的专业功底,进一步熟知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细则以及高端人才的需求,坚定目标,促成自身能力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心理建设,抗压能力。此次面试也测查了我的抗压能力,虽然我能够进行较好的心理调适,但是,还是会有些紧张,难免会影响到考试状态。如果再次让我准备面试,我会在抗压能力这块进一步增强。因为在未来的工作中,面对客户的压力、业绩的压力、领导的重托、自身给予自身的工作目标压力等,都需要我拥有更加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从毅力的加强、心态的快速调整、规则意识的增强等层面,全面突破。唯有此,在面对新环境、新业务的时候,才能够更加从容、冷静、快速适应与应对。 此外,持续关注与银行业相关的时政热点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引导,需要我们每一位行业人准确把握国家的最新政策,才能把准社会脉搏,更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和消费者青睐的金融产品。 例题二: 你认为银行的人工服务和自助服务相比,哪种服务对银行的发展更有利,为了有效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请给银行提一些建议。(2017年建设银行辽宁分行面试试题)【题目分析】

用服务创新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用服务创新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摘要:是金融市场化催生了银行企业服务竞争的加剧;说明在新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创新将彻底改变银行企业的经营理念;论述我国银行创新服务的必要和紧迫;服务创新的要点方法与路径。关键词:银行服务创新核心竞争力 作为现代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物流、交通、通讯、咨询、法律服务以及文化、科研、社会福利等行业。其中金融位居前列,因为它在整个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银行金融服务业是最重要的现代服务业。 1 金融业务市场化催生银行服务竞争加剧 所谓金融业务市场化,自然是指金融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在市场上自由竞争。近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逐渐融入世界金融业,我国金融改革的快速推进,以及社会公众财富剧增,对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井喷式的持续增长。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技术手段与品种创新层面上的竞争,它更多的是体现在为越来越多的客户提供更多样化、更为细致入微的服务上。银行努力提供的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与产品,将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主流。不容质疑,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将逐步取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焦点。也既,金融市场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现代的银行必须将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来营销。银

行向客户出售服务,服务质量是商业银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服务创新便是当前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屡试不爽的手段。 2 新服务经济时代的服务创新彻底颠覆银企经营理念 时代的飞速发展,世界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体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巨变。然而,今天,新服务经济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这个时代的出现,标志着当今生产制造产品,不再以产品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任何企业的产品设计都要通过对客户需求和体验的深入分析与挖掘来指导产品的设计。这便是新服务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理念,进而,也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理念。新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就金融业而言,面对竞争,各个银行纷纷研发设计出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金融品种。然而,还缺乏主动和市场“亲和”的机构或者说是手段,去建立制度性的运转体系。那么,服务创新应当成为银行市场开发的重点取向之一。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对于金融企业来讲,金融服务创新可能比金融品种创新更重要。特别是,要把金融服务从柜台内扩展到柜台外;要把金融服务的范围从交易发生后推广到交易发生之前。这不是简单的服务方式的转变,而是对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传统经营理念的彻底颠覆。 3 我国金融银行业服务创新的紧迫性 众所周知,销售的定义是:“创造和保住自己的客户”。所以,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创造、保持和扩大自身市场份额,各银行纷纷采取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核心竞争力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核心竞争力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IT系统对银行业的重要性,大致可以用指南针之于航海的重要性来相比.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在国际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以电子化的会计和结算系统;二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电子化交易处理系统,当时开始把存贷款、结算和中间业务做入核心业务系统;三是金融IT技术的创新,使得目前流行着以实现全行“一本帐”,包含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资本配臵等内容的全新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处于急剧变迁进程中的中国银行业,其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引进也是方兴未艾,目前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均建成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之外,主要股份制银行甚至保险公司也在尝试引入该系统。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构成可以用下属框图简单示意。 时至近日,对于什么是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国内银行业也有一个缓慢变迁的过程,这大体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核心业务系统=“自动的”会计系统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被视作电子化或者信息化的会计系统,以为该系统只是从手工记帐到

更为便捷的会计体系的变动,可以使得每天交易终了的批处理更快捷可靠。目前,如果一家银行已经完成了数据集中,但却未在其之上运用商业智能技术进行应用组群的开发,那么这种核心业务系统实际发挥的效能,不会好于会计系统的信息化,这是十分狭义和被动的“一本帐”概念。 第二阶段:核心业务系统=“自动的”交易系统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被视为交易处理系统,认为该系统不过是自动生成的、强制留痕的数据系统,可以便于银行进行交易过程的监控。这种对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认识仍未能覆盖交易前、中、后三个环节的流程设计,而仅仅关注了交易过程这一个环节。 第三阶段:核心业务系统=“一本帐”+“一个中心” 所谓一本帐,是从银行战略管理视角,借助核心业务系统从财务、风险、产品和服务等对本银行有全方位的把握;所谓一个中心,是从金融服务视角,进行市场细分、产品设计和营销创新。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被视为客户为中心的,集成了交易处理、产品创新、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和资本配臵等多种应用组群的系统,被视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第三种对核心业务系统的理解,更能发挥金融技术对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如果探究近年来金融业大变革背后的动力是什么?答案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推广。据统计,近五年来95%的金融创新实现都是来自于信息技术,使得以大致胜的法则正在被改写为以快致胜,以新致胜。为了简洁地勾勒出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作用,我们列出以下一些形象化的等式。 1、核心业务系统建设=信息分层理论+打造核心竞争力 银行核心业务建设可以分为自行开发、局部或整体引进以及外包等多种选择,商业银行需要通过自身的现实需求,找出最佳性价比方案。J.P.摩根根据对美国银行业的分析表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可分为M1-M2-M3三层构架,M1层是指计算机系统的系统软硬件以及银行专用机具;M2层主要由应用软件和人机接口组成;M3层主要包括业务流程重组、策略规划、应用系统集成和系统维护。其中,银行在核心业务系统方面的投入主要是对M1和M2层的投资,能够快速提升银行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则集中在M3层次,在前两个层次的投入收获一般仅仅表现为全行的技术培训。因此,除了大型银行之外,中小型银行也许可以考虑M1、M2层外包,集中精力建设M3层,才能获得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性价比,并使得本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构建在未来更具有充分的可塑空间。 2、核心竞争力=核心业务系统+人力资源+组织体系 核心竞争力被定义为企业不可替代的能力,由于金融信息技术在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人力资源和组织体系一起被称为核心竞争力的金三角。理论上狭义的IT部门仅仅负责金融基础设施,广义的IT部门并不独立存在,但遍布于中台和前台,有效的金融信息技术必然意味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战略和组织架构的改变,尤其是总分行之间关系的转变(核心是分行成为成本控制和营销中心,总行成为决策和利润中心);以及人力资源构成的转变(更多地引入金融技术人才和法律人才等。) 3、产品服务创新=借助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从以帐户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竞争活动中,信息化一直作为后台支持存在,几乎没有直接接触客户和市场的机会,因此在部分业务部门人员眼中,核心业务系统的投入是花钱而不是赚钱。数据集中后的银行还面临着数据中心与总、分行,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应用软件开发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试图满足所有客户所有需求的银行是不存在的。只有依赖数据集中,计算产品、客户的利润贡献度,以及对机构、渠道、客户经理的利润贡献或成本进行财务分析,才能确定应该提供和放弃的金融服务,应该争取和放弃的细分市场,以及应该采取的服务姿

中国建设银行战略管理分析

中国建设银行战略管理分析 指导老师:孟鹰 小组成员:胡小霞、胡清婷 黄伟、陈荣 曹陈林、曹明煌 陈吉亮、陈仪才 班级:09工管一班

名目 一.前言 (2) 二.PESTG模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3) 2.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 2.4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5) 2.5全球大环境分析 (6) 三.建行五力模型分析 (7) 3.1.潜在的进入者的威逼 (8) 3.2.供应商 (9) 3.3.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9) 3.4.替代品 (10) 3.5、购买者讨价还价 (10)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和战略选择 (11) 4.1.建行核心竞争力 (11) 4.2.多元化战略 (12) 4.3.并购战略 (14) 4. 4.国际化战略 (15) 4. 5.差异化战略 (16) 五.中国建设银行外部因素评定(EFE)矩阵: (18) 5.1、EFE矩阵 (18) 5.2、EFE具体缘故分析 (18) 六.中国建设银行竞争态势矩阵分析(CPM分析) (20) 6.1、CPM矩阵 (20) 6.2、各权重评分理由 (20) 七.中国建设银行IFE矩阵分析 (22) 7.1、IFE矩阵 (22) 7.2、各个因素的权重给定理由及具体分析: (23) 八.中国建设银行SWOT分析 (24) 建行SWOT战略选择分析 (26) 九.波士顿矩阵分析 (28) 十.战略的定量评判方法(QSPM矩阵法) (31) 十一.战略建议 (32) 十二.结语 (32)

一·前言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万民皆富。金融业的进展蓬勃生气,中途的波折,也是金融业起伏跌宕。银行作为国民生产的补给站,关系着血液的输送。银行的稳固进展,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政局的稳固。 中国建设银行由原先的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并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要紧经营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多种产品和服务(如差不多建设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银行卡业务等)在中国银行业居于市场领先地位。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要紧地区,设有约13629家分支机构,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纽约、胡志明市和悉尼设有海外分行,在莫斯科设有代表处,在伦敦设有子银行。建设银行的子公司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建银国际(控股)、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建信基金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建信金融租赁股份。中国建设银行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8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7位。既然银行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是我们对建设银行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战略治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期望老师提提建议。

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从我国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内涵与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了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措施。以期认识和发展财务学提供新的思路。 对企业来说,初期的创立需要积极培育自己的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在以后的 发展中还需要不断维持和创造自己的财务核心竞争能力。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必须以一次次培育、维持自己的财务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挖掘是任何企业都无法也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内涵与特征 (一)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相对于其它竞争对手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总和。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在竞争中,在有效利用甚至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基础上,与竞争对手相比,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领域以及在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和满足消费者需要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利润,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不仅是企业外部的市场表现和创新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内部的支撑能力和控制力。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竞争与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有了竞争力不等于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竞争力在企业参与未来的竞争中还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规模扩大和持续发展。换句话说,竞争力的层次还较低,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就升华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能力,形成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 (二)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内涵 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归根到底就是在企业内、外部的理财环境下,以企业财务战略为指导,在企业内部借助一种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充分有效地调动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财务资源并使其协调运行,形成企业自身基本财务能力,并经过长期整合、协调、提升,最终形成企业的积累性学识。它是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扎根于企业财务能力体系中的、异质的、动态发展的公司理财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财务能力的学识。其实现了企业在财务政策上区别并超越同业对手,获得财务竞争优势的各种财务能力总和,能够使企业有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财务绩效所考核的企业财务能力的本质,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支持。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甚至全局的竞争力。 (三)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特征 财务核心竞争能力既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共性,同时也兼具财务能力本身的个性,其具有以下特征: 1.异质性。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异质性是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到财物资源所属的财务主体,再到财务能力形成、积

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 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的滞缓,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不足以借鉴。 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品牌的寿命周期将会大大缩短。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重新评价和创造。 受Enterprise IG 公司邀请,笔者参加了2001年10月24日在香港由美国《商业周刊》主办的“亚洲企业品牌战略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际知名的品牌管理顾问公司、品牌规划顾问公司、专家和香港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就如何应对目前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全球化的到来,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了现代企业品牌管理方面的问题。受与会者一些观点和思想的启发,关注国内企业,现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来自美国和亚太地区的与会品牌管理专家一致认为,近期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滞缓的局面,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经不足以借鉴,必须通过重新评价和创造新的品牌竞争力才能保留和开发新的客户和消费者。 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讨论会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结论是,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企业,

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压力已经直逼本土的企业必须将竞争的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准,而不是“窝里斗”。 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这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中国企业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一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比如某些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商品化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企业竞争力物化的表现。 2002年元月12日,在第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谈道,中国企业过去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吃苦耐劳;二是具有廉价的资源;三是有限的产品优势;四是关系网络优势。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加入WTO之后,企业品牌的寿命周期将会大大缩短,这不能不说对现在的本土企业生存来讲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由此看来,与跨国公司相比本土公司最缺乏的就是品牌竞争力,品牌能不能在市场上立得脚,决定着企业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盈利能力。要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建立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必须具有独特性,按照张维迎的观点,即“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也就是说,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要有这样的特点:没有市场可以买到;要有法律保护;资源本身与能力有互补性;具有组织性,不属于个人;有持续竞争力。

建设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P1 中国建设银行之核心竞争力 P2 综合业务实力 中国建设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一家,随着其成为首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它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除了在国际业务稍逊于中国银行外,建行的综合业务实力在国内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多年来在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专业化经营中,形成了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和房地产金融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培养了一批项目咨询、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据统计,该行拥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房产估价师和注册会计师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人。 P3先进的本币清算系统 在对公业务方面,该行自行设计、开发了人民币多边净额资金清算系统,它集汇款、对账、清算、查询、监控、财务核算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资金汇划与清算同步进行,具有便捷、安全、方便的特点。在对私业务方面,该行开发了个人电子汇款品牌产品“速汇通”,无论客户将款项汇到全国各地建行的任何通存通兑活期储蓄存折、储蓄卡及信用卡,均能即时到账。该产品具有5大优势:安全、方便、快捷、功能齐全、收费合理。建行在本币清算的核心竞争力使该行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创新产品,确保了该行在代理、清

算、国内结算业务等方面保持了领先优势。 目前,建行的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金融等优势业务虽然受到其他银行的挑战,但该行在这些领域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业务熟练的专业化人力资源却是其他银行短期内难以企及的,而正是这部分特有的人力资源为该行开展造价咨询、财务顾问、项目评估等中间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4企业文化 1、愿景——始终走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最前列,成为世界一流银行。 2、使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 3、核心价值观——诚实、公正、稳健、创造 4、理念 (1)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2)服务理念——客户至上、注重细节 (3)风险理念——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4)人才理念——注重综合素质、突出业绩实效 5、作风——勤奋严谨、求真务实 6、员工座右铭——时时敬业、处处真诚、事事严谨、人人争优

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

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 徐应武 一、当前商业银行为什么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加快,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所熟悉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单纯地依赖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从外部推力来看,实现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深刻根源,作为现代经济体系核心部分的金融业,其发展必然随社会经济变化而变化,在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正当其时。个人财富高速增长、金融消费结构日趋活跃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银行以特色产品和服务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金融脱媒趋势显现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促使银行主动提供包括信贷、结算、代理、咨询及投资理财等相结合的综合化服务。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提高既对国内银行的全球金融服务水平提出了挑战,也为国内银行跨国经营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等要求银行尽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内部动力来看,资本硬约束促使商业银行主动求变,商业银行以信贷业务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已无法维持符合资本约束要求的长期稳定的回报,为突破资本约束瓶颈,商业银行必须找出一条低资本消耗、高收益的发展之路。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这坚定商业银行变革决心,开拓新的盈利空间,实现从融资中介向全能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商业银行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二、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与约束条件 对近年来上市银行的改革实践来看,可以发现其提高经营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彻底摒弃单纯追求速度、规模的外延式扩张,向多元化价值增值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彻底摒弃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向以结构调整、机制优化为基础的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实现经营绩效和效率的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结构的动态优化,资产组合和业务组合的精巧协调,人力资源的合理匹配。 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业务经营、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组织体系等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主要内容包括法人治理、业务结构、财务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等六个方面。其中优化结构是问题的核心,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构转变:由单一、传统的经营结构转向综合、现代化的经营结构;由传统的银行业务提供者转向提供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基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多项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由以存款等被动型负债为主的零售业务模式转向负债业务、个人资产业务、理财业务并重的零售业务模式;由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转向以贡献价值为标准的优质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由利差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转向利差收入、非利差收入并重的收入结构。完善机制是提升核心竞争的关键,必须借助机制的力量去推动经营转型,不仅要研究单个机制的完善,还要研究机制之间的相互推动,即机制体系的协调统一。控制风险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提升的进度和深度必须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之上。 三、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要转变经营观念 转,才有思路;转,才有出路。实践证明,在转型问题上股改上市银行已经创造出了体制、机制及经营上的优势,但为什么要转、怎样转、转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还不够清晰。突出表现为规模偏好和速度情结,片面追求经营利润,忽视了减值、拨备和风险,不能反映真实价值创造能力。在经营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真正认识到客户是发展的根基,习惯等客上门。制度和流程设计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方便客户,而是为了方便自己。在业务拓展方式上靠原始的感情营销,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对此,要坚决摒弃这些固有落

用创新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

用创新打造银行核心竞争 力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用创新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 与其他相比,银行作为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有独特之处。首先,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银行无法依靠市场的分割或垄断为基础来建立核心竞争力。其次,金融商品无法申请专利,金融产品可以模仿,金融产品创造价值的多少,不但取决于产品的设计,还取决于服务的构成及附加服务的质量,模仿者能够依靠更优质的服务来战胜创新者。因此产品的创新要有服务的创新作保障。第三,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要公开和透明,便于监管者和客户掌握和评判该产品的风险状况,这同时也为竞争对手模仿带来便利条件。所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于对手所难以模仿和获得的素质,如独特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服务体系、科技实力等,唯有在这些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增强竞争实力。 一、制度创新是根本 我国金融业目前较为落后的是制度上的创新,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最为迫切和关键的一步。首先要通过组织制度创新,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使其成为国家控股下的规模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解决金融资本和金融资产配置的优化问题。通过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的银行制度,完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相对分离和互相制约,保证各级管理者能以及时和负责任的方式维护

所有者的利益,所有经营活动都能体现资本的意志。其次要建立竞争制度,打破金融机构垄断地位,允许各金融机构在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公平竞争。第三要创新监管制度。金融业开放以后,我国监管机构要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在国际金融业务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上都应进行创新,建立适应金融国际化要求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和金融监管的工具体系,完善风险评估系统和提高对风险进行及时反应的管理水平,将金融监管的重点从资本充足率转向以风险管理为主,并授予审慎监管者足够的资源和法律权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关键 现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制度的竞争。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在人才市场上的买方独家垄断的地位已经受到挑战并逐步被打破。大量国外的银行进入后,基于成本和文化融合的考虑,必然要实行人才本地化战略。股份制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利用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市场化的经营、用人机制,也在争夺国内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源。因此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用科学的人力资源观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来构造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达到吸纳、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战略目标。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在组织内部营造能力导向、绩效导向、价值创造导向和约束硬化的企业文化,转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一、实践报告背景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 二、实践报告主要内容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某项能力或者技术,是协调各种技术以及整合资源后形成的核心技术或者能力。基于该解释,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詹姆斯(Rod Coombs,1996)认为,技术竞争力和组织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两大要素,核心竞争力不仅包含核心技术能力,同时也包括能有效的整合这些核心技术的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F(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整合能力)。根据他研究,其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技术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 1) 科研人员所具备的获取或创造新技术的研发能力; 2) 工程人员所具备的以现有成熟技术为基础,生产制造客户所需的、具有特定交织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3)具体作业人员所拥有的具有核心竞争里特征的作业能力。赵国浩对管理能力的定义是广泛的,他认为在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所体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市场调研、研发管理、生产管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管理能力,都是核心竞争力中管理嗯哪管理的范畴。对于整合能力他则认为主要包括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将技术、市场、信息、观点整合起来的能力,可以快速有效地将核心竞争力包含在最终产品中。

关于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综述(精)

学号: 银行经营与业务课程论文 ( 题目:关于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综述学院: 专业:金融姓名: 成绩: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年 12 月 20日 银行经营与业务课程论文 关于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银行业不断开放以及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爆发,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和可持续发展上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尤其在利差不断减少、竞争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况下,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针对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不足的现状,分析了其原因,探讨了打造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概况;措施 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概况 核心竞争力,即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优势,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是具有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的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马雪松(2009)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并使企业能在长时间内取得竞争主动的核心能力,可有力地支持企业向更有发展空间的新业务领域拓展。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出现,使传统的对企业短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延伸到对企业的长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2 .制约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素 2.1 治理结构不合理 2.1.1组织结构不合理 刘佳敏(2009)经过调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存在部门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各机构对基层支行贷款权的上收,严重扼杀了基层支行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1.2 制度不合理 尹凤兰发现,在国有独资的产权模式下,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了一级法人总行对分行、分行对支行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制度环境的不成熟,银行内部人控制问题尤为突出。 2.2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中国建设银行My Love信用卡系列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建设银行My Love信用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作者:陈爽李姗姗张帅郝萌萌王月宇魏文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国际经济系金融1084班 摘要:随着国内银行卡产业发展和银行卡普及,各大银行开始尝试向细分市场发展,一时间,各种彰显“个性”主题卡种蜂拥上市,各色“卡文化”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面对这样市场环境,建行推出了My Love个性信用卡,结合产品特点开展了以“爱”为主题系列活动,对“个性卡”内涵进行了丰富与延展。论文旨在运用营销理论,分析建设银行My Love信用卡营销市场环境,从建设银行信用卡形势分析出发,对营销战略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是营销策略与实施分析,指出了建设银行另辟蹊径,其差异化经营无疑将引领国内信用卡市场告别粗放式圈地时代,真正走向精耕细作时代。 正文: 1.背景: 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当时行名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在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二。简称建设银行或建行。2011年9月9日,建行发行首张公益理念联名借记卡。主要经营信贷资金贷款、居民储蓄存款、外汇业务、信用卡业务,以及政策性房改金融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多种业务。建设银行拥有广泛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地区,设有13600多家分支机构。 2.案例回放: 建设银行My Love信用卡是针对特色人群推出以秀出真爱为主题网络DIY信用卡,可将珍爱宝宝特写、甜蜜婚纱写真、温馨全家福、优美风景照、可爱宠物照等设计为您信用卡卡面同时建设银行推出了以爱为主题系列活动更是赢得了大批年轻市场卡友喜爱。 2010年9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建设银行My love信用卡“2010 MY LOVE 宠物秀”网络大赛闪亮登场。建设银行“2011 My Love信用卡魅力秀大赛”拉开序幕,建设银行连续第三年开展以“爱”为主题My Love信用卡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建设银行和中国

浅谈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

浅谈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在日益激烈的会计市场竞争中,会计师事务所有的如昙花一现,有的却坚不可摧;有的从小到大、不断发展,有的百年根基却毁于一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关键的应归结为会计师事务所有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超越竞争对手的内在能力,是一个组织独有的、比竞争对手强大的、具有持久力的某种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构建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一个组织在竞争中取胜的基石。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鉴证、咨询等方面服务的中介组织,也应注重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商业竞争的优势之源,才能在会计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应包括文化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学习创新、手段创新等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文化创新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只是一个平台,而一个企业常胜不衰的源泉在于文化创新。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以诚信为灵魂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组织作取舍、

辨是非、明赏罚、论能否、定褒贬的尺度和标准。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员工的责任心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诚信”是会计师事务所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人无诚信不立,所无诚信难兴。对外诚信是会计师事务所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良好形象,它可以吸引客户,营造和谐、合作的外部环境;对内诚信是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一种粘合剂,它能够增强凝聚力,创造和睦、健康的工作氛围。诚信建设是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核心,事务所的文化创新应围绕“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进行,使全所员工以诚信为做人做事基本原则,以诚信为荣,用诚信铸就事务所的品牌。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会计师事务所与一般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人合”组织,人才是事务所的第一生产要素和核心战略资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事务所文化建设的基础。以人为本是以尊重为前提的,应将尊重体现在吸引人、留住人、造就人的全过程。首先,为了使事务所保持青春与活力,就应该不断吐故纳新,把事务所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吸引到进来。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有一套合理透明的招聘制度,给所有应聘者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尊重其选择,并通过双向选择吸纳优秀人才。其次,对于事务所的员工,要尊重其个人的特长,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干和工作积极性,人尽其才。让员工有机会与事务所管理层坦诚交流和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员工所思、所想、所求,征求员工对事务所发展的建议;通过沟通让员工分享事务所发展的成就并分担事务所前进过程中的困难;通过沟通使员工产生参与感和责任感,与事

打造全面高效的安全体系提升光大银行核心竞争力

专题 Special Topic 26 FINANCIAL?COMPUTER?OF?CHINA 随着金融行业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控,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当前各家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日前,在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的金融信息安全 形势座谈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东荣特别强调金融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金融机构深刻认识信息安全风险发展的新趋势,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高度,妥善处理数据大集中带来的风险集中 以及互联网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风险的放大。 本刊记者从中国光大银行(以下简称“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安全管理处负责人黄登玺处了解到,光大银行于2007年就启动了信息安全体系规划和建设项目,在安 本刊记者 杨洁 “光大银行信息安全战略是以业务需求、风险管理和科技战略作为出发点,通过对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的防护,来最终实现业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目标。”

专题 Special Topic 27 中国金融电脑 2011.4全体系的指导思路下,明确了光大银行信息安全战略,并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了支撑战略实现的较完整的信息安全体系,有效提升了光大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黄登玺表示,光大银行的信息安全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息安全战略、治理、运作和技术。近年来光大银行一直围绕这一体系持续建设,并且在某些领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明确安全战略目标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光大银行信息安全战略是以业务需求、风险管理和科技战略作为出发点,通过对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的防护,来最终实现业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目标。”在谈到光大银行的安全战略时,黄登玺这样说道。由此可见,光大银行信息安全战略目标有三个关键词:持续、健康和稳定,这也体现了光大银行信息安全战略的业务导向。 黄登玺在谈到光大银行安全体系发展历程时还表示:“光大银行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可以追溯到2006年科技战略规划的信息安全专题,从科技战略的子专题到信息安全体系规划,再到信息安全体系的具体建设,当前光大银行的安全体系已经完全融入到科技建设的日常工作中。”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在日常检 查、变更维护、事件处理、性能优化、灾备演练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保障了光大银行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光大银行在明确信息安全战略和完成信息安全体系规划的基础上,着重强化信安全管理,首先通过深化科技治理,不断加强安全治理中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在安全组织建设方面,光大银行在2007年就成立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并在2010年将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升级为科技风险工作小组,同时在全行范围明确安全管理岗位,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相关组织建设,将信息安全和科技风险的管理进一步融合,将风险三道防线的科技管理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推进了全行的安全保障和风险管理。 在安全制度建设方面,光大银行从2007年开始坚持对信息安全制度进行年度重检,并结合科技制度的定期重检,形成了包括安全策略、安全标准和安全指南的三层制度架构,并在不断推进的组织建设和项目建设中,逐步完善各层面安全制度,当前已形成覆盖总、分行,覆盖安全管理各领域的安全制度体系。 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实现在人员、事件和系统等级防护三个方面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 在人员方面,光大银行强化了 出入管理制度,要求涉密岗位员工在上岗前签订保密协议,同时对关键岗位进行资质审查,在全行范围内统一人员离职的审批要求,明确制定离职审批流程,并尝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上述管理要求的自动化和及时性。同时,光大银行从2009年起每年都会在全行范围组织安全意识培训,通过电子教学和在线考试的创新方式,实现全员参与和快速高效的培训目的。此外,光大银行还加强外包管理,明确制度、合理分工、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利用IT外包管理咨询项目制定的IT外包策略以及外包管理制度,规范光大银行IT外包从引入到实施、评价考核、后续审计的各个环节,建立并实现供应商分级管理机制,规范供应商准入原则和标准要求,并于2010年3月完成在PMS系统中建立供应商信息库管理模块,形成供应商的考核、评价机制,按季对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能力进行审核和评估。 事件管理是安全管理中的难点,也是安全管理中的关键点,其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和不断整改来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营能力。光大银行事件管理以运维事件为出发点,通过坚持运行事件月例会制度,对事件进行分类梳理、对事件原因进行总结,并严格落实各项整改工作。同时,在日常运维工作中,组织各种日常检查工作,不断优化完善监控手段,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