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A审计知识点

CPA审计知识点

连带责任的认定(第五条){背诵}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

(2)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严重损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作不实报告;

(3)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重大误解,而不予以指明;

(4)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的重大事项有不实内容,而不予以指明;

(5)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以指明;

(6)被审计单位要求其出具不实报告,而不予以拒绝。

举证免除民事责任(第七条)

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的会计资料错误;

(2)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仍未能发现其虚假或者不实;

(3)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业务报告中予以指明;

(4)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审验单位在注册登记后抽逃资金;

(5)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但出资人在登记后已补足出资。

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审计证据收集程序有哪些?

【答案】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了解内部控制;

(2)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3)根据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制定总体应对措施,根据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程序;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5)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注册会计师不能对鉴证业务提供绝对保证

对鉴证业务不能提供绝对保证的原因是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零几乎不可能,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具体来说,是由于:

(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

(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3)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4)在获取和评价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

(5)在某些情况下鉴证对象具有特殊性。

质量控制制度的两个目的{背}

(1)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

(2)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接受与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总体要求(多选)

1.已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

2.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

3.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师事务所承接新业务前应当考虑的事项(多选)

1.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熟悉相关行业或业务对象;

2.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具有执行类似业务的经验,或是否具备有效获取必要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3.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拥有足够的具有必要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

4.在需要时,是否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

5.如果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否具备(或者能够聘请到)符合标准和资格要求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6.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够在提交报告的最后期限内完成业务。

业务执行的四个环节(多选)

(1)对业务执行情况的指导、监督与复核;

(2)业务执行中的咨询;

(3)意见分歧的处理与解决;

(4)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不属于网络事务所的情形

1共担的成本不重要;

2.共担的成本仅限于与制定审计方法、审计手册或培训课程有关的成本;

3.与某一不相关联的实体以联合方式提供服务或研发产品。

对原来向被审计单位提供非鉴证业务的防范措施(多选)

(1)审计项目组成员中不包括提供非鉴证服务的人员;

(2)如有必要,由项目组之外其他的注册会计师和专业人员复核审计和非鉴证工作;

(3)由另一会计师事务所评价非鉴证服务的结果,或由另一会计师事务所重新执行非鉴证服务,重新执行的程度应使其能够对这些服务承担责任。

业务层面的维护独立性措施:

1.由未涉及非鉴证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复核已执行的非鉴证工作,或在必要时提供建议;

2.由鉴证业务项目组之外的注册会计师复核已执行的鉴证工作,或在必要时提供建议;

3.向客户的独立董事、行业监管机构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等独立的第三方咨询;

4.和客户的治理层讨论职业道德问题;

5.向客户的治理层披露收费的性质和收费金额;

6.请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或者重新执行部分业务;

7.定期轮换鉴证业务项目组高级员工。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分类各类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的事项)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

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

当的期间

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分类各类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的事项)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

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

审计单位的义务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

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

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

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

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分类各类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的事项)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

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有

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

包括

应当披露的事项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

内容表述清楚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

恰当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审计业务约定书基本内容:(多选)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审计范围、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说明由于一些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险、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必要工作条件和协助、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的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文件记录和所需的其他信息、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CPA 的保密责任、审计收费、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办法、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

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原因:

1.对重要性水平的修改;

2.对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修改;

3.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修改。

衡量重要性时应考虑的因素:(多选)

(1)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

(2)站在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共同信息需求的角度;

(3)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

(4)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在审计的各个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已掌握的审计证据和具体情况判断和调整重要性;

(5)重要性受到错报的性质或者数量的影响:舞弊不管金额是否重大都是重要的。

使用财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的目的:(多选)

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重要性水平应考虑因素(100%)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100%)

(1)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2)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确定相关性时应当考虑因素(多选)

(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者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列原则(简答)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100%)

(1)对文件记录真伪的考虑

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注册会计师也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并考虑与这些信息生成与维护相关的控制的有效性;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的考虑

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3)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函证的决策(多选)

(1)函证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函证决策应考虑两个因素

通过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

(2)确定函证的内容、范围、时间和方式时的决策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函证决策时考虑的因素账户或交易的性质

被询证者处理询证函的习惯做法

被询证者回函的可能性

不函证应收账款的两种情形

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

注册会计师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

针对应收账款存在性认定的替代程序

检查期后收款记录

检查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和发货记录等证明交易确实已经发生的证据

检查被审计单位与客户之间的函电记录

函证程序实施的范围(多选)

注册会计师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测试总体的特征等确定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

①金额较大的项目②账龄较长的项目③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项目;

④重大关联方交易⑤重大或异常的交易⑥可能存在争议以及产生重大舞弊或错误的交易。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时的判断(100%)

(1)管理层是否诚信;(2)是否可能存在重大的舞弊或错误;

(3)替代审计程序能否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所审计的认定函证的方式

设计询证函应考虑以往审计或类似业务的经验

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拟函证信息的性质

选择被询证者的适当性

被询证者易于回函的信息类型

采用消极方式函证的情况(同时满足):

1.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2.预期没有大量错报;3。涉及大量余额较小的账户;

4.没有理由相信被函证单位会不认真对待函证。

对选择被询证者的控制

(多选)函证实施过程控制的三个环节对设计询证函的控制

对发出和收回询证函保持控制

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的措施(准确掌握)(一回函一发出两记录两核对)

①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核对;

②将询证函中列示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核对;

③在询证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

④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

⑤将发出询证函的情况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⑥将收到的回函形成审计工作记录,并汇总统计函证结果

评价实施函证和替代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时应当考虑三个方面:(多选)

函证和替代审计程序的可靠性

不符事项的原因、频率、性质和金额

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

评价函证的可靠性应当考虑三个因素(多选)

对询证函的设计、发出及收回的控制情况(过程)

被询证者的胜任能力、独立性、授权回函情况、对函证项目的了解及其客观性

被审计单位施加的限制或回函

三种选取测试项目方法

在设计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选取测试项目,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

选取测试项目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1)根据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2)对审计效率的要求。

存在下列情况时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1.总体由少量且大额的项目组成;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程序没有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当信息系统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时,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复核成本效益远处。

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1)样本不适合测试目标;(2)未能恰当的定义误差(包括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没有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者错报;(3)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4)未能恰当的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减轻非抽样风险的方法:

(1)加强质量控制;(2)对审计工作恰当的指导监督复核;(3)改进审计实务。

PPS抽样优点:

(1)PPS抽样一般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2)PPS抽样可以如同大海捞针一样发现极少量的大额错报;

(3)PPS抽样的样本规模无须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

(4)PPS抽样中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生成的样本自动分层。(5)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错报不存在或很小,PPS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6)PPS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PPS抽样缺点:

(1)PPS抽样要求总体每一实物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能超出其账面金额;

(2)在PPS抽样中,被低估的实物单元被选取的概率更低。

(3)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4)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PPS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5)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PPS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6)在PPS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

传统变量抽样的运用(统计抽样)

1.均值估计抽样:(未分层时不适用)

(1)确定平均审定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2)确定总体估计审定额=平均审定金额*总规模

(3)总错报=总体估计审定金额—账面金额

一个公式:

总错报=(样本审定金额/ 样本规模)*总规模—账面金额

2.差额估计法:(预计只会发现少量差异时不适用)

(1)确定样本中错保额;(审定金额-账面金额)

(2)确定平均差异=样本错保额/样本规模

(3)总错报最佳估计数=平均差异*总体规模

一个公式:

总错报=[样本错报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样本规模]*总体规模

3.比率估计法:(预计只会发现少量差异时不适用)

(1)确定样本金额占总体账面金额的比率;

(2)确定样本错报的金额;

(3)总错报最佳估计数=样本错报金额/比率

一个公式:

总错报=样本错报金额 /(样本金额/总账面金额)

三个方法中,样本规模确定公式:

样本规模=(预先估计标准差*总置信系数*总体规模) / (总体可容忍错报—预计总体错报) =[SD*(Z 1+Z 2)*N] / (TM —E)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样本规模的确定:

(1)公式法:

样本规模=总体账面价值*风险系数 / [可容忍错报—(预期错报*扩张系数)]

=r)

(⨯-⨯*E TM BV R (2)查表法。(更准确)

5.单元错报比率

单元错报比率 t=单元错报 / 单元账面金额

按由大到小排列

6.总体错报金额

总体错报上限 UML=BV*(MF 0 /n )*1 + BV*[(MF 1 -MF 0) /n]*t 1+BV*[(MF 2-MF 1) /n]*t 2+......

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多选) 体现的方面

具体表现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从业务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到报表的输出都由计算机按照程序指令完成,数据均保存在磁性介质上,从而影响到审计线索。 2.对审计技术手段的影

注册会计师需要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当成一种有力的审计工具。 3.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高度电算化的信息环境中,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引发了新的风险,从而是具体控制活动的性质有所改变。 4.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审计内容还包括对信息化系统的处理和相关控制功能的审查。 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还要熟悉信息系统的应用技术、结构和运行原理,

有必要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做出适当的评价。

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和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性要求,基本审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审计目标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策略时,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下列五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审计范围进行适当考虑:(多选)

1.业务流程复杂度;

2.息系统复杂度;

3.系统生成的交易数量;

4.信息和复杂计算的数量;

5.信息技术环境规模和复杂度。

信息系统的好处和缺点(P258多选)

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背)

主要:1.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

2.作为审计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次要:1.有助于项目组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2.有助于对项目组成员履行其指导、监督、复核责任的监督;

3.使项目组成员对其工作负责;

4.为以后审计工作提供资料;

5.有助于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6.有助于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外部检查。

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背)

使未曾接触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了解:

1.按照审计准则规定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3.对重大事项的结论。

对审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控制的目的:(多选)

1.清晰地显示生成、修改和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2.在审计工作的任何阶段,尤其是共享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保护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3.防止未经授权修改工作底稿;

4.允许项目组合其他经授权人员在适当履行职责的前提下接触审计工作底稿。

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时考虑的7因素:(几乎背)

1.审计程序的性质;

2.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3.审计执行过程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判断的程度;

4.审计证据的重要性;

5.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

6.记录结论基础的必要性;

7.使用的审计工具和方法。

审计程序中的重大事项:(背)

1.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说明财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改以前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的情况;

4.导致出具非标准报告的事项。

归档期间可以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变更的事务性工作:(背)

1.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工作底稿;

2.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3.对审计归档工作的核对表签字认可;

4.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审计项目组成员讨论并获得一致的审计证据。

归档后需要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背)

1.注册会计师已经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合适的结论,但是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

2.审计报告日后出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

计师得出新的审计结论。

修改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要求:(背)

1.(人)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2.(为何)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原因;

3.(影响)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结论的影响。

项目组内部复核要考虑(多选):

1.审计工作是否已按照法律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

2.重大事项是否已提请进一步考虑;

3.相关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咨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得到记录和执行;

4.是否需要修改审计工作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5.已执行的审计工作是否支持形成的审计结论,并得到适当记录;

6.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7.审计程序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中项目负责人要执行措施:(多选)

1.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委派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2.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讨论了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

3.在项目质量复核完成后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要客观评价:(多选)

1.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

2.准备审计报告时得出的审计结论。

识别特征举例:(多选)

1.对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订购单的日期或者编号为识别特征;

2.对需要选取或者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以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作为识别特征。(如总账中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会计分录)

3.对于系统化抽样的审计程序,样本来源、抽样起点及抽样间隔为识别特征;

4.对于需要询问被审单位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询问的时间、人员姓名和职位为识别特征;

5.对于观察程序,观察对象或观察过程、地点和时间为识别特征。

十三章

风险审计准则的特点:(多选)

1.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2.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3.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实施的审计程序与识别和评估的风险相挂钩;

4.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重大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

5.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明确执业质量,职业责任。

审计风险准则的作用:(多选)

1.降低审计失败发生的概率,增强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心;

2.严格审计程序;

3.有利于明确审计责任,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4.有利于CPA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5.通过影响审计的风险评估程序,影响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提供重要基础的审计环节:(背)

1.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行而考虑是否需要修改;

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列报是否合适;

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

4.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预期值;

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6.评估获得的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

风险评估程序的内容 :(背)

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2.分析程序;

3.观察和检查。

项目组内部讨论的内容:(多选)

1.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

2.被审单位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

3.特别考虑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背)

1.被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

5.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绩衡量和评价;

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了解被审单位的行业环境的内容:(背)

1.行业环境的供求和竞争;

2.行业生成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3.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

4.能源供应和成本;

5.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

了解被审计单位法律及监管环境的内容:(多选)

1.被审计单位所适用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行业惯例;

2.对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活动;

3.对业务活动有东大影响的政府政策;

4.对行业以及业务活动相关的环保要求。

CPA要了解的其他外部因素:(09多选)

1.宏观经济景气度;

2.利率及货币供求状况;

3.通货膨胀及币值变动;

4.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

了解被审计单位性质的内容:(多选)

1.所有权结构;

2.治理结构;

3.组织结构;

4.经营活动;

5.筹资活动;投资活动。

了解被审单位财务业绩指标的衡量和评价的内容:(多选)

1.关键业绩指标;

2.业绩趋势;

3.预测、预算与差异分析;

4.管理层和员工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性报酬政策;

5.分部信息与不同层次部门的业绩报告;

6.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

7.外部机构的报告。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背)

1.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3.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内部控制包括的要素:(多选)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过程;

3.信息系统与沟通;

4.控制活动;

5.对控制的监督。

在运用执业判断考虑某项内部控制是否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是考虑因素:(多选)

1.CPA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的规模;

4.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6.作为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系统的性质和复杂性。

了解内部控制的步骤:(100%)

1.识别需要降低的风险,从而预防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

2.记录相关的内部控制;

3.评价控制的执行;

4.评价控制的设计。

了解内部控制与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关系:(100%)

1.如果存在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则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就能够替代对控制有效性的测试;

2.如果自动化控制不是一贯运行的,则不可替代;

3.如果是人工控制,则也不可以替代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测试。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背)

1.决策时人为判断出现错误或者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无效;(重要)

2.由于两个或更多人员串通或者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导致内控被规避;(重要)

3.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

4.成本效益原则影响内控。

了解控制环境的六方面(多选):

1.对诚信和道德观念的沟通和落实;

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程度;

3.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4.组织结构和职权、责任的分工;

5.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6.治理层的参与程度。

控制活动的内容:(多选)

1.授权;

2.业绩评价;

3.信息处理;

4.实物控制;

5.职责分离。

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的步骤:(多选)

1.确定重要的业务流程和交易类别;

2.了解重要的交易流程,并记录了解的结果;

3.确定容易发生重大错报的环节;

4.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控制;

5.执行穿行测试;

6.初步评估结果和风险评估。

为实现某项审计目标而设计问题的数量的影响因素:(多选)

1.业务流程的复杂程度;

2.业务流程中存在错报而未能被发现的概率;

3.是否存在一种具有实效的总体控制。

穿行测试可以获得的审计证据:(100%多选)

1.确认对业务流程的了解;

2.确认对重要交易的了解是完整的:(所有与报告相关的易发生错报环节都已识别)

3.确认了解的业务流程的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是准确的;

4.评估控制设计的有效性;

5.评估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6.确认之前所做的书面记录是否是准确的。

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评价结论可能包括:(100%)

1.某项控制单独或者连同其他控制是有效的,能够防止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且得到有效执行

2.控制设计本身是合理的,但是没有得到执行;

3.控制本身的设计就是无效的或缺乏必要的控制。

财务报告流程包括(100%多选):

1.将业务数据汇总入总账的程序;

2.在总账中生成、记录和处理会计分录的程序;

3.记录常规和非常规调整的程序;

4.草拟财务报表和相关披露的程序。

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100%)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过程中评估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猎豹;

2.将评估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相联系;

3.考虑评估的风险是否重大;

4.考虑评估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对被审计单位可审性产生疑问,出去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情形:(背)

1.被审单位记录的状况和可靠性存在重大问题,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对管理层的诚信存在严重疑虑。

必要时,解除业务约定

在考虑识别出的控制对有关风险的抵消效果前,确定特别风险要考虑的因素:(多选)1.风险性质;2.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3.发生的可能性。

非常规交易的特征:(多选)

1.管理层更多的介入会计处理;

2.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涉及更多的人工判断;

3.复杂的计算或者会计处理;

4.非常规交易的某些特征致使被审单位难以对由此产生的特别风险实施有效地控制。

十四章

5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多选)

1.向项目组成员强调在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中,职业怀疑态度的重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和特殊技能的项目组成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保证程序的不可预见性;(小对象,时间,抽样,地点)

5.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4如果控制环境存在缺陷,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作出总体修改时应考虑:(背)

1.在期末而非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2.主要依靠实质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3.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以获取更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

4.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4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思路:(简答)

1.对某些以前未测试的低于设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

2.修改审计程序的时间,是被审计单位不可预期;

3.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是当年的抽样方法和以往有所不同;

4.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3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实施要点:(NEW)

1.预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人员进行沟通,要求实施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程序,但不可以告知其内容;

2.虽然不可预见程度没有量化的指标,但是CPA可以根据对舞弊风险的评估等设定实施的不可预见程序;

3.安排项目组成员实施不可预见的程序,但要避免使项目组成员处于困难境地。

5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要考虑:(背)

1.风险的重要性;

2.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

3.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

4.被审计单位特定控制的性质;

5.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JI控制测试。

2+1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是考虑(多)

1.X的评估结果;

2.X的产生原因。

3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缺陷(多选):

1.对于期中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很难获取对期中以前事项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即使可以对期中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但对于期中到期末的剩余期间,往往还可能发生重大的交易或者事项,从而对认定产生重大影响;

3.被审计单位可能在期中实施了审计程序后对期中以前相关的会计记录作出调整甚至篡改。4注册会计师在考虑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多选)

1.控制环境;

2.何时可以得到相关信息;

3.错报风险的性质;

4.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者时点。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的考虑因素(多选):

1.重要性水平;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3.拟获取的保证程度。

4在评价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可从以下方面获取审计证据:(背)

1.控制在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

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运行;

3.控制由谁运行;

4.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

2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施行控制测试:(背)

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是有效的;

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获得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6在对剩余期间获取控制运行有效的证据时应当考虑:(准确掌握)

1.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重大程度;

2.在期中实施的特定控制的性质;

3.期中对有关控制运行有效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程度;

4.在信赖控制的基础上,拟减少进一步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5.控制环境。

6.剩余期间的长度。

6在确定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控制运行有效的证据是否适当及再次测试控制的时间间隔时,CPA要考虑:(多选)

1.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可靠性;

2.控制特征的风险;

3.信息技术一般控制的有效性;

4.控制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

5.由于环境变化而控制不能相应变化而产生的风险;

6.重大错报风险和对控制的拟信赖程度。

3是否在本年测试时考虑的因素(多选):

1.是否发生变化;

2.显示需要测试的因素;

3.为满足每年测试一部分控制而测试。

6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时考虑的因素:(准确掌握)

1.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控制测试执行的频率;

2.在所审期间,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的时间范围;

3.为了证明控制运行有效,所需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4.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的程度;

5.控制的预期偏差。

6.通过其他测试获取的证据的范围。

4设计实质性分析程序时考虑的因素:(多选)

1.对某项特定认定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适当性;

2.作出预期时,所依赖的内部或者外部数据的可靠性;

3.预期的准确度是否足在计划的保证水平上识别重大错报;

4.已记录的金额与预期之间的可接受差异。

6是否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的考虑因素:(掌握)

1.控制环境及其他控制;

2.所需信息在期中后的可获得性;

3.实质性程序的目标;

4.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5.认定的性质;

6.针对剩余期间,能否通过实质性程序或者实质性程序与控制测试的结合,降低期末存在重大错报而未被发现的风险。

2确定实质性程序的范围时的考虑因素:(200%多选)

1.重大错报风险-X;

2.控制测试的结果-CR

5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职务:(背)

1.订购单的接受与赊销的批准;

2.销售合同的签订与审批;

3.销售与发货;

4.实务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

5.收款审批与执行。

(一)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是真实的(存在认定)

1.针对未曾发货却已将销售交易登记入账执行的审计程序

(1)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若干笔分录追查有无发运凭证及其他佐证(销售发票、销售单),借以查明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虚假销售。

(2)如果其他佐证也存在问题则注册会计师再进一步追查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

【提示】由原始凭证追查至账簿记录(顺查)——证实完整性(完整性)

由账簿记录追查至原始凭证(逆查)——证实真实性(存在)

2.针对销售交易重复入账这类错误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检查企业的销售交易记录清单以确

定是否存在重号。

3.针对向虚构的顾客发货并作为销售交易登记入账这类错误发生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应当检查主营

业务收入明细账中与销售分录相应的销售单,以确定销售是否履行赊销批准手续和发货审批手续。

4.针对高估销售的另一种有效的测试是追查应收账款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的记录。如果贷方发生额是

属于注销坏账或者期后时间内仍未收回,则很可能说明该项应收账款是属于虚构的,注册会计师就应当追查相应的发运凭证和顾客订货单。

对营业收入实施分析程序时要进行的迹象比较:(多选)

1.将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与上期比较;

2.将本期各月各类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波动情况;

3.通过增值税发票申报表和其他发票估计全年的收入,与实际金额相比较;

4.计算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进行比较;

5.计算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业进行比较。

截止测试的三个关键日期(背):三个日期要归属于同一会计期

1.发票开具日期或者收款日期;

2.发货日期;

3.记录日期。

截止测试的三条路线:(重点)

1.以账簿记录为起点追查至记账凭证,再检查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逆查,查多记;

2.以销售发票为起点追查至记账凭证和发运凭证,顺查,查漏记;

3.以发运凭证为起点追查至销售发票与账簿记录,顺查,查漏记。

审查采购业务真实性的实质性程序:(重点)

1.复核采购明细账和总账,应付账款明细账,检查有无大额和异常的情况,

2.检查验收单和卖方发票、订购单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检查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

4.检查取得的固定资产。

审查采购业务的完整性:(重)

1.从验收单追查至采购明细账;

2.从卖方发票追查至采购明细账。

采购与付款的不相容职务:(背)

1.请购与审批;

2.询价与确定供应商;

3.采购合同的订立和审批;

4.采购与验收

5.采购、验收和相关会计记录

6.付款的审批与执行。

内部核查的内容:(多选)

1.相关职位与人员的设置情况;

2.批准授权制度的执行情况;

3.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的保管理情况;

4.单据、凭证、文件的保管情况。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分析程序:(重点)

1.将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期初应付账款余额比较,分析波动原因;

2.分析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检查是否缺乏偿债能力,借应付账款隐瞒利润或无需支付的情况;

3.关注账龄超过3年的大额应付账款在期后是否偿还,检查偿还记录,单据及披露情况;

4.计算应付账款与存货的比率,应付账款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年度相关比率对比分析,检查和理性;

5.分析存货和营业成本的增减变动,判断应付账款变动的合理性。

要求应付账款函证的情形:(记忆)

1.控制风险高;

2.账户金额大;

3.被审单位财务困难。

固定资产实质性分析程序两个比较:(多选)

1.分类计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并与上期进行比较;

2.计算固定资产修理及维护费占固定资产的比率,并与本期个月、本期与以前各期比较。固定资产类型检查所需证据

外购审查采购发票、采购合同等

房地产类审查有关合同、产权证明、财产税单、保险单等

融资租入审查租赁合同

汽车等运输设备审查相关运营证件等

抵押、质押结合对银行借款等的检查

结合有关负债项目检查

受留置权限制固

定资产

出现下列情况时,CPA要对采购与付款交易和相关余额实施细节测试:(多选)

1.重大错报风险为高;

2.实质性分析程序显示出未预期的趋势;

3.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金额或很可能存在错报的金额;

4.对需要单独在纳税申报表中披露的事项进行分析;

5.需要为有些项目单独出具审计报告。

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的方法(重点):

1.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处理的不相符的购货发票,以及已经入库但是尚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

2.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确认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3.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的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监盘计划要考虑:(背多选)

1.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特点;

2.被审计单位的盘存制度;

3.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制定存货监盘计划所要实施的工作:(背)

1.复核或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讨论其盘点计划;

2.了解存货内容、性质,重要程度以及存放场所;

3.了解有关存货的内部控制;

4.评估与存货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确定重要性水平;

5.查阅以前年度实施监盘的工作底稿;

6.考虑实地查看存货的地点,特别是金额重大或性质特殊的存货;

7.考虑是否需要借助专家的工作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存货监盘计划的内容(背):

1.存货监盘目标、范围和时间安排;

2.确定监盘要点及注意事项;

3.确定监盘人员分工;

4.检查存货的范围。

存货监盘中适当检查的目的(背):

1.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盘点计划是否得到执行——控制测试;

2.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实物总额——实质性程序。

存货监盘的替代程序:(背)

1.检查进货交易凭证或生产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2.检查12月31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

3.向客户或者供应商函证。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控制测试(多选):

工薪汇总表1.计算复核每份工薪汇总表;

2.检查其授权批准情况;

3.检查应付工薪总额与人工费用合计数是否相符;

4.检查代扣款项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实发工薪总额与银行对账单、银行付款凭单是否相符,并正确过账。

工薪单1.检查工薪卡或人事档案;

2.检查工薪率及实发工薪额的计算;

3.检查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与员工工时卡是否相符;

4.检查员工加班情况;

5.检查员工扣款依据是否正确;

6.检查工薪签收证明;

7.实地抽查部分员工。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分析程序确定期望值时的对比:(注意综合体)

1.比较员工人数变动情况,从而分析个月工薪费用是否合理;

2.比较本期与上期的工薪费用以及应付职工薪酬余额;

3.结合社保缴纳情况,推断被审单位员工范围;

4.核对工薪部门与出纳记录是否相符,工薪部门与生产部门记录是否相符;

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以及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的工作。(背)(出纳不得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注会审计知识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注会审计知识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评估的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证据质量的衡量,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1.审计证据是否相关必须结合具体审计目标来考虑。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 (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列原则: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三)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证据的数量受质量的影响;但质量存在缺陷,仅靠提高数量可能难以弥补。 (四)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对文件记录可靠性、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矛盾证据和成本的考虑。 (1)对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

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注册会计师也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并考虑与这些信息生成和维护相关控制的有效性。 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做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考虑 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3)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如果针对某项认定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够相互印证,与该项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在保证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前提下,控制审计成本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增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所必需的。但为了保证得出的审计结论、形成的审计意见是恰当的,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高低和难易程度作为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的理由。

CPA审计知识点

连带责任的认定(第五条){背诵}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 (2)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严重损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作不实报告; (3)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重大误解,而不予以指明; (4)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的重大事项有不实内容,而不予以指明; (5)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以指明; (6)被审计单位要求其出具不实报告,而不予以拒绝。 举证免除民事责任(第七条) 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的会计资料错误; (2)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仍未能发现其虚假或者不实; (3)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业务报告中予以指明; (4)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审验单位在注册登记后抽逃资金; (5)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但出资人在登记后已补足出资。 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审计证据收集程序有哪些? 【答案】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了解内部控制; (2)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3)根据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制定总体应对措施,根据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程序;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5)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注册会计师不能对鉴证业务提供绝对保证 对鉴证业务不能提供绝对保证的原因是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零几乎不可能,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具体来说,是由于: (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 (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3)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4)在获取和评价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 (5)在某些情况下鉴证对象具有特殊性。 质量控制制度的两个目的{背} (1)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 (2)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接受与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总体要求(多选) 1.已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 2.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

注会审计知识点汇总

1.审计风险 含义: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含义: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a.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有关,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属于客观存在的 风险; b.不应提及注册会计师升高、降低、调节、控制重大错报风险,应提及识别和评估重大错 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包含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个层次,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两个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含义:指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的重大错报风险; A.通常与控制环境和其他因素(如经济萧条)有关 B.增加了认定层次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C.需要考虑舞弊引起的的特别风险 D.难以界定于具体认定,通常影响不同的多项认定 (2)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ABCOTD) 含义:指与某类交易、事项,期末账户余额或财务报表披露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分类: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A.固有风险: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一认定发生错报的可能性; 固有风险独立于内部控制,是由某一项事项等内在性质、外在环境等所决定 的;Eg:复杂的计算比简单计算更容易出错、由于本身的不确定性,会计估 计发生错报的可能性比较大; B.控制风险:指某一认定发生错报,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a. 控制风险取决于内部控制的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 b.由于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控制风险始终存在 C.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关系:合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既可以单独评估,也可以合并评估; 检查风险 含义: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者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a.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b.检查风险不能为零:由于注册会计师不对所有的ABCOTD进行检查以及其他原因; c.降低检查风险的途径:计划审计工作、恰当职责分配、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监督指导 复核项目成员执行的工作; 2.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主要在于强调并解释财务报表项目自上个会计期间以来发生重大变化,以证实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信息与注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与注师取得的审计证据一致。 3.风险评估中运用的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 4.(1)与利润表相关的认定(5):①发生②完整性③准确性④截止⑤分类 (2)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认定(4):①存在②完整性③权利和义务④计价和分摊 (3)与列报披露相关的认定(4):①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②完整性③分类和可理解性④准确性和计价

cpa审计重点章节

cpa审计重点章节 CPA审计重点章节 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是美国注册会计师的缩写,是美国会计行业的最高资格证书。而审计则是指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以确定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CPA审计就是指由持有CPA证书的专业人士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的过程。 在进行CPA审计时,需要关注一些重点章节。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重点章节。 一、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特定日期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一个快照。在审计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资产和负债是否真实存在。 (2)检查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是否相符。

(3)确认所有者权益是否正确反映了企业的股东权益。 2.利润表 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所获得的收入、支出和利润情况。在审计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收入和支出是否真实存在。 (2)检查成本核算是否正确。 (3)确认利润是否正确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在审计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现金收入和支出是否真实存在。 (2)检查现金流量的分类是否准确。

(3)确认现金流量是否正确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审计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在审计时,需要确认企业是否对潜在风险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审计时,需要确认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并且能够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 3.监督与监控 监督与监控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审计时,需要确认企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监督与监控机制,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cpa审计必背知识点 概述及解释说明

cpa审计必背知识点概述及解释说明 1. 引言 1.1 概述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机制,对于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PA)的学习者或从业人员,掌握CPA审计必背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深入概述和解释CPA审计必背知识点,包括审计的定义和目标、审计程序的基本步骤以及审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要求。 1.2 文章结构 本文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文章内容的概述,接下来分为四个主要篇章:CPA审计必背知识点概述、CPA审计必背知识点解释说明、结论以及对未来CPA审计发展的展望和建议。其中,第二章将详细介绍审计的定义和目标、审计程序的基本步骤以及审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要求;第三章将进一步解释说明内部控制评估和测试、风险评估与反应策略以及财务报表分析与审计意见表达这几个CPA 审计必背知识点;最后,在第四章中,我们将总结CPA审计必背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提出对未来CPA审计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清晰的概述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CPA审计必背知识点。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审计的定义和目标、审计程序的基本步骤以及审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要求。此外,读者还将深入了解内部控制评估和测试、风险评估与反应策略以及财务报表分析与审计意见表达等重要知识点。最终,读者将对CPA审计必背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获得对未来CPA审计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2. CPA审计必背知识点概述 2.1 审计的定义和目标 审计是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过程,旨在评估和验证特定组织或实体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其主要目标是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并提供合理的保证。 2.2 审计程序的基本步骤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流程进行财务信息审核和核实的活动。它通常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2.2.1 策划阶段: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审计计划,评估风险,拟定测试程序等。 2.2.2 原始记录检查:对企业内涉及财务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记录进行审

2021注会《审计》必背49个 知识点

知识点1:审计的保证程度 知识点2:审计要素 (1)三方关系人 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2)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4)审计证据 (5)审计报告 知识点3: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单独存在,并且无法降低。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知识点4: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知识点5: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 审计风险(可接受)既定的情况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尽量将检查风险降低,以便将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知识点6: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时间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及明显微小错报均在计划审计工作(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 知识点7:影响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高低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1)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2)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3)项目总体风险较高;(4)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知识点8:错报的分类 (1)事实错报,毋庸置疑的错报。(2)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3)推断错报,通常是指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识别的具体错报。 知识点9:明显微小错报 低于明显微小的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累积。注册会计师可能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到5%。如果治理层提出希望知悉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错报,注册会计师可以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0。 知识点10: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证据质量的衡量,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数量受质量的影响;但质量存在缺陷,仅靠提高数量可能难以弥补。 知识点11: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知识点12: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四) 导语:笔者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旳重要知识点按书本章节次序进行了归纳总结,但愿能对准备参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旳小伙伴起到一点作用。由于知识点较多,因此提成了多篇文章,感爱好旳朋友可以查看系列文章。最终祝大家顺利通过。 有关职业道德规定 一、满足独立性旳总体规定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包括雇用旳专家和其他需要满足独立性规定旳人员,保持有关职业道德规定规定旳独立性。 二、满足独立性旳详细规定 (1)项目合作人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与客户委托业务有关旳信息,以使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评价这些信息对保持独立性旳总体影响。 (2)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及时向会计师事务所汇报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旳状况和关系,以便会计师事务所采用合适行动。

(3)会计师事务所搜集有关信息,并向合适人员传达。 三、针对获知违反独立性旳应对措施 (1)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将注意到旳、违反独立性规定旳状况立即告知会计师事务所。 (2)会计师事务所将识别出旳违反独立性政策和程序旳状况,立即传达给需要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处理这些状况旳项目合作人,需要采用合适行动旳会计师事务所和网络内部旳其他有关人员以及受独立性规定约束旳人员。 (3)项目合作人、会计师事务所和网络内部旳其他有关人员以及受独立性约束旳其他人员,在必要时立即向会计师事务所汇报他们为处理有关问题所采用旳行动,以使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决定与否应当采用深入旳行动。 四、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向所有需要旳人员获取遵守独立性政策和程序书面确认函 (1)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向所有需要按照有关职业道德规定保持独立性旳人员获取其遵守独立性政策和程序旳书面确认函。当有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执行部分业务时,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考虑向其获取有关独立性旳书面确认函。

CPA审计部分考点精析

CPA审计部分考点精析 一、引言 CPA(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是会计界的一项重要考试,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审计部分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和准备的内容之一。本文将对CPA审计部分的考点进行精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审计考试。以下是具体的考点分析。 二、资产负债表审计 1.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和确认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展示工具。审计师在审计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核实各项资产负债的计量基准和方法; (3)评估是否存在重大计量误差或遗漏; (4)检查是否遵循会计准则和规定。 2.资产的存在和权益的所有权 审计师在审计资产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确保资产的存在和完整性; (2)确认资产的所有权是否清晰明确;

(3)核实资产是否受到限制或负担。 3.负债的存在和所有权的责任 审计师在审计负债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证实负债的存在和准确性; (2)评估负债的计量和分类是否正确; (3)核实负债的所有权责任。 三、收入和费用的审计 1.收入的确认和确认日期 审计师在审计收入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核实收入的来源和准确性; (2)确保收入的确认符合会计准则和规定; (3)检查收入的确认日期是否准确。 2.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审计师在审计费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核实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评估费用计量的方式和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3)确认费用的记录和分类是否准确。

四、内部控制审计 1.内部控制环境的评估 审计师在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审计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2)检查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3)核实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审计师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1)评估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潜在风险; (2)核实企业是否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3)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切实可行性。 五、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的结构和要素 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对审计工作的总结和陈述,需要包括以下要素:(1)审计报告的题目和标题; (2)审计师的鉴定和声明; (3)审计工作的范围和方法;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审计是注册会计师考试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涉及到对公司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独立核查。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审计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财务信息核查过程。审计师需要遵守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对一个组织的财务记录、报表以及相关信息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2.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师要独立于受审计单位,能够自主决策和进行审计工作,不受其他利益关系的干扰。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3.审计的风险导向 审计师需要关注审计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水平。审计风险包括审计程序风险、控制风险和检验风险等。 二、审计程序与方法 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有效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的财务信息。以下是常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1.风险评估 审计师需要对受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业务风险、控制风险和检验风险等。通过评估风险,审计师可以确定审计程序的重点和范围。 2.内部控制评价 审计师需要评估受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程序和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 3.抽样测试 抽样测试是审计师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样本的测试来评估总体的特征。抽样测试需要审计师根据风险评估和目标进行样本选择,并进行相应的测试。 4.分析与验证 审计师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与验证,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通过分析与验证,审计师可以确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审计报告与意见 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需要向受审计单位提交审计报告,并发布审计意见。审计报告和意见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和规范。 1.审计报告的要素

cpa会计审计知识点

cpa会计审计知识点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商业世界中,准确和可靠的财务报告对于公司的运营和管理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注册会计师,掌握是保证财务报告准确性和合规性的关键。 首先,包括财务报告准则和审计程序。准确编制财务报告是每个公司的责任,而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编制这些报告所需遵循的原则和规定。会计师需要了解这些准则,并在准备和审计财务报告时遵守它们,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其次,还包括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根据法律和监管机构的规定,公司必须向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披露特定的财务信息。会计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需要披露,以及如何准确地进行披露。这些披露要求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真实性至关重要。 此外,还包括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的指导方针和程序,旨在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师需要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确定存在的风险和缺陷。通过了解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会计师可以提供改进建议,并为公司提供建议以强化其财务报告的可信度。

另外,还涉及独立性和道德要求。作为审计师,独立性是保证 其工作的核心要素。会计师需要保持独立,并遵守相关的道德准则,以确保其审计工作的公正和客观。了解独立性和道德要求的 重要性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要求。 最后,还包括与审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在审计过程中,会计 师需要了解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并确保其审计工作符合这些要求。这些法律和法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公司资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是每一个注册会计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它们包 括财务报告准则、审计程序、披露要求、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 独立性和道德要求,以及与审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通过掌握和 应用这些知识点,会计师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因此,不论从事哪个行业,学习和理解都是每位会计专业人士必须付出努力的领域。

CPA审计知识点

CPA审计知识点 1.审计理论和实践: 审计理论是指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审计的目的、性质、范围、程序等。审计实践则是指根据审计理论进行的具体工作,包括编制审计计划、收集审计证据、评估风险等。掌握审计理论和实践是成为一名合格的 审计师的基本要求。 2.审计程序和技术: 审计程序指根据审计计划,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所要进行的一系 列步骤,包括初步统计、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证据收集等。审 计技术则是指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如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3.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是组织为达到业务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判断其 有效性和合规性。掌握内部控制评价知识,可以帮助审计师了解企业的风 险情况,提高审计计划的准确性。 4.审计证据收集和评估: 审计证据是指用于支持审计意见的信息,包括会计凭证、财务报表、 银行对账单等。审计师需要根据审核目标和风险评估结果,收集合适的审 计证据,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重大错误和舞弊风险。 掌握审计证据收集和评估知识,可以提高审计师的核查能力和判断准确性。 5.国际审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国际审计准则是对审计活动进行规范的国际性指导准则,包括审计目标、职责和程序等。不同国家和地区还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审计进行规范。作为一名合格的审计师,需要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国际审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总结起来,CPA审计知识点主要包括审计理论和实践、审计程序和技术、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证据收集和评估、国际审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审计师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审计 工作的质量和合规性。

注会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

注会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 审计知识点总结 审计的性质、要素: 1.审计的性质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 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该保证水平低于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证据收集程序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询问、分析程序 所需证据数量较多较少 检查风险较低较高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较高较低 提出结论的方式积极方式消极方式 2.审计要素 (1)三方关系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审计业务涉及三方实体: 被审计单位在治理层(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被审计人)。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即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4)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包括支持证据和佐证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和适当性(证据质量)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知识点

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1.《注册会计师法》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包括注册会计师的注册条件、执业行为规范等。 2.《会计法》以及相关配套法规,包括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核算准则等。 3.《审计法》以及相关配套法规,包括审计程序、审计报告等。 4.《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以及相关规定,包括公正诚实、保密义务、专业判断等。 二、审计理论和方法 1.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审计的职责和责任。 2.审计的阶段性工作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策划阶段、实施 阶段、报告阶段等。 3.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抽样检验、客户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估等。 4.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包括审计程序、审计程序的设计和实施、 审计调整等。 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包括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程序等。 2.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和程序,包括内部控制评价的流程、内部控制 的设计和实施等。

3.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 4.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作,包括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风险 管理的工作流程等。 四、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1.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会计核算准则、会计处理方法等。 2.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财务报表的披 露要求等。 3.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包括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报表分析 工具的使用等。 五、审计报告和审计报告出具 1.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包括审计报告的标题、审计报告的内 容等。 2.审计报告的类型和形式,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等。 3.审计报告的出具程序和要求,包括审计报告的出具时机、审计报告 的签署等。 以上是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详细的学习资料和试题练习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和辅导书籍,以及各类 培训机构提供的辅导课程。同时,考生还应注重对审计实践的了解和实践 经验的积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祝愿考生能够顺利通过2024年注册 会计师审计考试!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 1、我国*审计的总目标 根据我国*审计准则,*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和公允*发表意见。 2、审计具体目标 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审计目标则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据,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应收集的*据。 一般地说,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 1.存在或发生 有关“存在或发生”的认定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利润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 “存在或发生”认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目(如不存在的项目或不曾发生的交易结果)挤入了会计报表。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也称“夸大错误”)有关。[稍有变化] 2.完整* 有关“完整*认定”是指:在会计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完整*”的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省略了,也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可见,“完整*”认定与“存在与发生”认定正好相反,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的低估(也称“缩小错误”)有关。[稍有变化] 3.权利和义务

有关“权利和义务”认定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 应当指出的是,前二项认定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用“利润表”为宜]的组成要素都有关,而这里的“权利和义务”认定却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 4.估价或分摊 有关“估价或分摊”认定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中。 总之,“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总值估价;(2)净值估价;(3)计算精确*。 “估价或分摊”认定还涉及管理当局的会计估计的合理*。 5.表达与披露 有关“表达与披露”认定是指: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 在会计报表上,管理当局暗示*地认定所有内容都表达适当,且披露充分。 4、一般审计目标 在审计实务中,一般审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合理*。 总体合理*测试的目的,在于帮助审计人员评价账户余额中是否有重大错报。一般*测试则是为了评价其他具体目标是否可能达到,并协助规划、收集更为详细的*据的方式而进行的。

注册会计师CPA2023审计知识点C1审计概述S2审计要素

注册会计师CPA2023审计知识点C1审计概述S2审计 要素 1、对财务报表审计而言,审计业务要素(五要素)包括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②财务报表、③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④审计证据和⑤审计报告。 2、是否存在三方关系是判断某项业务是否属于审计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管理层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则该业务只存在注册会计师和责任方两方关系,无法构成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3、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4、在财务报表审计中,①审计对象是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②审计对象的载体是财务报表。 5、在审计业务中需要有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即管理层和治理层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3项责任: ①编制责:按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②内控责: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③条件责: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6、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中,管理层(责任方)与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但是管理层不能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7、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分为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和特殊目的编制基础。 8、整套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相关附注。对特殊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而言,单一财务报表和相关附注也可能构成整套财务报表。 9、单一财务报表通常是指:(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或经营状况表;(3)留存收益表;(4)现金流量表;(5)不包括所有者权益的资产和负债表;(6)所有者权益变动表;(7)收入和费用表;(8)产品线经营状况表。 10、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和评价的内部控制只是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非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也并非所有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

2023年注会考试审计科目必背知识点章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 1、注册会计师审计含义(100%背) 审计是一种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旳证据,以证明这些认定与既定原则旳符合程度,并将成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运用内部审计工作旳原因。(100%掌握) (1)内部审计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旳一种重要构成部分; (2)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 (3)运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审计费用。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1、违约:会计师事务所在约定期间内未能履行协议条款规定旳义务。(背) 2、一般过错: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照专业准则旳规定。(背) 3、重大过错: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遵照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旳基本规定执行审计。(背) 4、欺诈:注册会计师为了到达欺骗他人旳目旳,明知委托单位旳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旳陈说,出具无保留心见旳审计汇报。(背) 5、“不实汇报”旳定义(100%背) 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确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同意后施行旳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原则,出具旳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说或者重大遗漏旳审计业务汇报,应认定为不实汇报。 6、利害关系人旳含义(100%背)

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旳“不实汇报”,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旳股票、债券等有关旳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旳利害关系人。 7、事务所应当对一切合理依赖或使用其出具旳不实审计汇报而受到损失旳利害关系人承担赔偿责任,与利害关系人发生交易旳被审计单位应当承担第一位责任,事务所仅应对其过错及其过错程度承担对应旳赔偿责任,在利害关系人存在过错时,应当减轻事务所旳赔偿责任。(100%背) 8、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汇报并给利害关系人导致损失旳,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详细情形包括:(100%掌握) (1)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 (2)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旳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 (3)明知被审计单位旳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利害关系人旳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汇报; (4)明知被审计单位旳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 (5)明知被审计单位旳财务报表旳重要事项有不实旳内容,而不予指明; (6)被审计单位示意其作不实汇报,而不予拒绝。 9、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保持必要旳职业谨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并导致汇报不实旳,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过错。详细情形包括: (1)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第(二)、(三)项旳规定;

注册会计师CPA2023审计知识点C1审计概述S1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

注册会计师CPA2023审计知识点C1审计概述S1审计 的概念与保证程度 1、审计业务分为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 2、鉴证业务:包括审计业务(积极结论)、审阅业务(消极结论)、其他鉴证业务,审计业务提供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审阅提供的是有限保证,是低于高水平的保证。其他鉴证业务有可能提供合理保证,也可能是有限保证。 3、相关服务:包括代编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税务咨询和管理咨询等。不提供保证水平。 4、有限保证的审阅业务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而审计业务证据收集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检查的越少,检查风险就越高,所以审阅业务的检查风险高于审计业务。 5、内部审计只对本单位负责,对外不起鉴证作用且保密。CPA审计对单位负责,也对社会负责,起鉴证作用 6、审计依据的标准不一致是导致审计结论差异最主要的理由。(政府审计与CPA审计)

7、审计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8、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9、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10、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11、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 12、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也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之一。 13、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而非发现所有重大错报。比如,与财务报表无关重大错误,便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CPA审计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审计的概述 一、审计的含义 1、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2、审计含义的理解 一是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二是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三是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当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时,就获取了合理保证。由于审计存在固有的限制,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的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因此,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四是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来执行,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五是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并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予以传达。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形成这样的意见。 二、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

包括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织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四、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 1、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2、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在某些情况下,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就是同一方。例如,某公司同时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需要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督。 3、审计业务三方之间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4、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5、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6、如果审计业务涉及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超出了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专家协助执行审计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信包括专家在内的项目组整体已具备执行该项审计业

2021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2021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了解被 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所属章节】 第七章风险评估 【知识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体现风险意识)、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五个要素。 无论怎样划分内部控制要素,注册会计师都应重点考虑某项控制是否能够以及如何防止或发现并纠正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存在的重大错报。 二、只了解与审计相关的控制 了解内部控制是必要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和评价的只是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非所有的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通常有一些与目标相关但与审计无关的控制,注册会计师无须对其加以考虑。 如果多项控制活动能够实现同一目标,不必了解与该目标相关的

每项控制活动。 三、了解内部控制的深度[目的/程序/局限] (一)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 1.评价控制设计是否合理 设计不当的控制可能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不需要再考虑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2.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不包括对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的测试。 (二)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 1.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 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

3.检查文件和报告; 4.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注意:询问、观察、检查、穿行测试的内容因交易而不同,见第9章、第11章第二节。 (三)了解内控能否代替控制测试 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一般控制],否则对控制的了解并不足以代替控制测试: 1.人工控制在某一时点得到执行,并不能表明在其他时点也有效运行。对人工控制的了解不能代替控制测试。 2.信息技术具有内在一贯性,一旦确定其正在有效执行,就可能确定其一贯有效执行[满足三条件即可:一般控制有效、没有重大变化、软件版本经批准]。 四、内部控制的人工和自动化方式 (一)自动控制范围、优势与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