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湘教版必修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2-7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大辩论,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开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教学媒体与教具]

1.洞庭湖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图片或投影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

2.我国湿地等方面的数据、图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幻灯片一二)这么秀丽的风景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生:湿地。

师:许多的鸟类、植物和农田都与湿地有关。什么是湿地?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

1.湿地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湿地是指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淡水、半咸水水体,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其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换句话说,湿地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概括地说湿地是水位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天然湿地(包括滩涂、沼泽、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水区)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河、人工湖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图片展示】珊瑚礁、滩涂、沼泽、河流、湖泊、红树林、人工湿地

【读图思考】读教材图2-7,分析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点拨】1.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2.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只有常年或者经常有水的地方才能成为湿地。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湿地分布特点。

【板书】二、"地球之肾"

【读图思考】阅读教材42-43页"阅读"总结湿地的价值。思考以下问题:

(1)假如我国没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我国将会怎样?

(2)假如继续在洞庭湖地区大面积围湖造田,结果将会怎样?

(3)假如在东北地区再一次大面积开垦沼泽,后果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探究活动】请同学们讨论完成43页"活动"。提问: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点拨】(1)许多鸟类会失去栖息环境,生存面临威胁。(2)洞庭湖区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分布着多种湿地植被类型、多种鸟类和水生动物,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3)赞成。因为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周围地区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形成降雨,从而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

【讲解】湿地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繁殖地,没有湿地就会使多数鸟类灭绝。另外,自然基因是存在于生物身体中的,湿地的生物钟类繁多,基因丰富,所以我们可以说湿地是天然基因库。洞庭湖生物钟类丰富,所以刚才同学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还有,湿地为周围环境提供水汽,增加周围地区的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所以也是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要求了解湿地的概念,并掌握湿地的生态功能。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的承载量逐年增大,自然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近半个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愈演愈烈。有人说,这与湿地的破坏是有关系的。你怎样认为?我国在湿地的利用中到底有哪些问题存在?怎样解决呢?

【板书】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探究活动】展示幻灯片“不同时期的洞庭湖“及教材44页阅读材料,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是哪些?危害有哪些?对策呢?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3)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4)读图 2-10 、 2-11 ,说出其含义,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5)请你分析以下湿地中产生情况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a.滨海滩涂、湖泊、天然沼泽湿地消亡;

b.水生动植物减少;

c.水污染。

【点拨】(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达。(2)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另一方面,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3)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开垦为耕地,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但如果把湿地当作后备耕地资源,大面积开垦,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造成经济损失,是得不偿失的。(4)图2—10:过度捕捞,造成鱼类资源的枯竭。图2—11;捕杀珍稀动物,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措施: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严禁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5)原因:对滩涂、湖泊围垦;对水生动植物过度捕捞;任意排放污染物。治理措施:退耕还湖;有计划地实行休渔;禁止捕杀珍稀动物;合理利用水生植物;控制环境污染。

【承转】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带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在这情况之下,我们就要保护湿地。

【板书】四、保护湿地

【读图思考】阅读教材图2-10和图2-11,思考:为什么说保护湿地刻不容缓?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呢?

【点拨】一方面湿地对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们对湿地的破坏相当严重。湿地资源的破坏,会导致气候恶化,生物物种减少,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发展。所以说保护湿地刻不容缓。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课堂小结】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它的利用与保护关系到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关注这个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

1.湿地的概念及特点

2.湿地的分布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作用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1.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2.湿地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四、保护湿地

1.保护湿地资源的必要性2.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 洞庭湖区为例(含答案) 一、湿地概述 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 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m 的浅海区、河流、湖泊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等 3.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在我国的分布 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思考启迪] 三江平原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气候温凉,冻土发育,夏秋多雨,蒸发较弱,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生态价值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三、湿地资源问题 1.成因与表现

2. 洞庭湖萎缩????? 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十分严重,大 规模地围湖造田 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 问题增多 四、保护湿地 1.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措施????? 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建设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制定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3.案例 [温馨提示] 湿地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但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经济价值,因此在对湿地进行开发时,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如果盲目地开发,可能使湿地失去了生态价值,最终经济效益也会失去,社会效益也将不复存在。 [教材P43活动]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将失去生长、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 2.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使得生物物种繁多,有些物种是我国所特有的生物物种,有的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湿地附近的空气湿度,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减小气温日较差,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 [教材P44~45活动]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种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 2.(1)(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人口增长快,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围湖造田能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故出现围湖造田现象。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Wo

姓名,年级: 时间:

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考纲展示]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7页 [基础梳理] 一、“地球之肾”—-湿地 1.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1)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共同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湿地的功能 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 5.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 二、湿地资源问题 1.产生原因 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

错误!―→错误!―→错误! 3.案例——洞庭湖萎缩 (1)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2)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三、保护湿地 1.必要性 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措施 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二是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 [图文拓展] 1.东北地区湿地保护措施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

高中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为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大致了解湿地的概念、类型和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听录音看视频等手段增强学生对湿地资源重要价值的理解。 3.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积极加入到“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探究中来,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教学媒体与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我国湿地等方面的数据、图表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风景。 师:这么秀丽的风景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生:湿地。 师:什么是湿地?湿地有哪些类型?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人类在对湿地 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教师板书】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 【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湿地? ②湿地有哪些类型? ③不同类型的湿地有什么共同特点? ④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何特点? 【师生小结】概括地说湿地是水位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湘教版必修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2-7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大辩论,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开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教学媒体与教具] 1.洞庭湖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图片或投影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 2.我国湿地等方面的数据、图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幻灯片一二)这么秀丽的风景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生:湿地。 师:许多的鸟类、植物和农田都与湿地有关。什么是湿地?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 1.湿地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湿地是指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淡水、半咸水水体,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其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换句话说,湿地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概括地说湿地是水位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天然湿地(包括滩涂、沼泽、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水区)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河、人工湖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图片展示】珊瑚礁、滩涂、沼泽、河流、湖泊、红树林、人工湿地 【读图思考】读教材图2-7,分析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高中地理 湿地资源问题及湿地爱惜湘教版必修3(1)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爱惜 一、学习要求: 一、8分钟内完成文本阅读(大约1500字),养成良好的书写适应,标准表达。 二、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进展问题,如丛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爱惜方法。 二、重点: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难点: 以洞庭湖为例分析湿地开发利用的问题。 四、高考呈现: 近5年高考显现频率1/5 ,考查形式:选择。 五、导读流程:(24分钟内完成) 第一课时 请同窗们运用“六动预习法”充分阅读是讲义P41-P44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读图2—7“中国要紧湿地散布”回答以下问题: 1、读图,说出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二、请说出我国湿地的散布特点。 (一)“地球之肾” 一、若是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阻碍? 二、参考教材P42页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总结湿地的作用? (二)湿地资源问题 一、读图长江中游湿地有什么转变? 二、具体说明长江中游湿地转变对生态环境带来的阻碍有哪些?(结合教材P42阅读部份)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3、“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缘故(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散布等方面分析)。 4、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转变?引发转变的缘故是哪些?会产生什么危害?六、导读检测(6分/2分钟) 一、捕捞、狩猎、砍伐、采挖过量的湿地生物资源:() A、水土流失,加重江河湖泊的泥沙淤积 B、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 C、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慢慢丧失 D、湿地水污染,严峻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关于东北沼泽地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散布区 B、对调剂气候、爱惜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C、是以后的要紧开垦耕地 D、是我国珍禽丹顶鹤和天鹅的栖息地 假设有疑惑,请斗胆地与同窗、教师普遍地沟通交流。 每一个6人小组生成的共性问题要填写在问题征集卡上,并交予教师。 七、知识总结: 长江中游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会带来什么危害? 自我评判:()A.完全明白得的 B.不太明白得的 小组长评判:()A.把握到位的 B.把握不太到位的 学科长评判:( ) 优良中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以洞庭湖区为例》参考教案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参考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其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破坏湿地造成的危害,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4、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P41及地图册P17“中国湿地分布示意图”,了解我国主要湿地及其分布特点。 2、通过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萎缩的洞庭湖”、和“洞庭湖“变大了”以及地图册P18—19,分析、归纳湿地的重要作用、破坏湿地造成的危害,加深对保护湿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探究保护湿地的措施。 3、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探究东北湿地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启发、引导和上网,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良好思维习惯。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3、开展调查研究,给予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湿地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难点:探究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阅读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湿地的图片,调查某湿地开发利用前后的变化,探究治理保护的措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意 图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 [板书]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师点评] [屏幕显示]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富饶的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节课我们学习探讨的区域类型是湿地。(点击课件)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为例 课标分解:1、了解湿地的概念、分布地区及其特点,并能够举例说明。 2、理解湿地与人类的关系,识记湿地在环保中的重 要作用,理解为什么人们关注湿地的存在。认识湿地 的正确利用方式及不当的利用方式。 3、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破坏湿地资源造成的危害, 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识记保护湿地的措施。 一、湿地的概念 1、湿地的定义 什么叫做湿地呢?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反映湿地 的图片或拍摄的照片展示出来。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湿地图片或照片 指出是否反映湿地,并引导学生理解湿地概念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几幅湿地景观图(此略),由学生判断是否反映湿地 问:湿地处的水都是淡水吗? 生:否 问:海洋也是湿地吗? 生:答案不一 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域才是湿地,但海和洋就不是湿地,判断湿地就看水的深与浅。 问:湿地都是天然的吗?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说课稿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说课稿 华容三中卜娟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开展第二节。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以可持续开展为指导思想 ,人地关系为主线 ,以某区域为例来分析人地关系 ,实现可持续开展。湿地保护是目前国家和国际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而洞庭湖湿地又是我国和国际上重点保护的湿地之一 ,因此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保护环境的意义。以洞庭湖区为例来学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 ,这也表达了地理新课改教学中的特点——将地理与生活充分的联系起来。将生活中的例子带入学习当中来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因此本节课非常重要。 〔二〕说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确实定 根据教学大纲及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和认知能力 ,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②了解湿地的重要作用 ③初步认识湿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能力目标: ①学生通过对湿地资源作用的讨论 ,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学生通过读“我国湿地分布特征〞图 ,提高学生的以文说图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地理事物 ,帮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②通过图片和视频欣赏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三〕说教材重、难点确实定 1、教学重、难点:湿地的重要价值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2、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依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 ,联系学生认知能力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编排上可知 ,湿地的概念、特点、我国湿地的分布 ,以及湿地的价值 ,教材都花了很大的篇幅 ,并且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东西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湿地的价值这一个知识点 ,在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当中也是重点要求掌握的 ,而且湿地的价值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我们只有知道了湿地的价值作用才能更好的利用湿地并且保护好环境 ,因此我将湿地的价值定位本节课的重点。而对于湿地的利用与保护 ,教材只是以“萎缩的洞庭湖〞和“洞庭湖变大〞了两段文字来进行阐述 ,而且没有很直观的进行讲述 ,对于现在高中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来说还是有点困难 ,所以我将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和湿地的价值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材处理 首先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分为湿地的概述—湿地的作用—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四局部。其中我将湿地的概念以及湿地的分类、特征以及我国湿地的分布都归纳为湿地的概述这一局部 ,其中洞庭湖湿地的价值和湿地的价值归纳为湿地的作用 ,其中“萎缩的洞庭湖〞归纳为湿地的利用存在的问题 ,而“洞庭湖变大了〞归纳为湿地的保护。在上课的过程当中我还是按照这四大局部内容来进行的 ,只是将湿地的概述和湿地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讲解 ,而湿地的利用和湿地的保护是一起来进行讲解的 ,大局部的都是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二、说教学、学法 1、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教学少而精 ,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方法。 2、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效果。 3、根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问题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策略 ,小组探究学习策略。 4、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看书 ,自己解决问题 ,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湿地的概念、分布特点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2.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3.分析某区域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思路,并探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湿地概述 1.概念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两大类型 (1)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两大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2)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 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1)较高的生产力。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重要作用 3.洞庭湖湿地的价值 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和旅游观光等。 三、湿地资源问题 1.原因

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 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 3.危害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4.洞庭湖的萎缩 (1)原因⎩ ⎪⎨ ⎪⎧ 泥沙淤积严重 人类长期围垦 (2)影响: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湖区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四、保护湿地 1.湿地破坏的危害 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意义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 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 4.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 [问题探究] 根据教材P 41图2-7,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我国湿地的东西分布有何差异? 提示:东多西少。 探究2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是淡水湿地吗?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示:红树林湿地是咸水湿地。分布在沿海地区,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学案湘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学案湘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和重要价值、初步认识湿地等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的措施。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利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材助读】 1.湿地资源的主要问题 湿地数量在减少,质量在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2.洞庭湖萎缩的原因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3.洞庭湖萎缩的后果 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洪涝灾害日趋严重,断航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4.结合教材,归纳我国湿地资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围垦、污染、过度开发利用等。 5.在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 退耕还林、保护天然林、退田还湖还沼泽、禁止滥捕滥猎、防止湿地水污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生态移民等。 预习反馈: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湖泊 B.稻田 C.水库 D.大陆架 参考答案:D 讲评策略:从湿地的特征角度引导学生作答。 2.湿地的共同特点是 A.地表常年有水 B.地表经常有水 C.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D.地表无水 参考答案:C 讲评策略:从湿地的基本概念出发进行分析。 3.湿地常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它可以 A.调节气候 B.调蓄洪水 C.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D.保护生物多样性 参考答案:C 讲评策略:注重关键词“肾”的主要功能。 4.洞庭湖湖面面积从1825年的6000平方公里萎缩到1995年的2625平方公里,其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水量减小 B.泥沙淤积,湖水变浅 C.气候变暖,蒸发旺盛 D.长期围垦和泥沙淤积 参考答案:D 讲评策略:结合洞庭湖实际存在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课堂探究】 学生活动1学生自主探究题

2020-2021年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湘教版选修 一、湿地的定义及分布 1、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渔塘、人工河、人工湖 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 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3、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活动:读图,分析我国湿地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课堂演练】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 A.三峡水库B.海南岛红树林C.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 ①海洋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D.②④⑤ 4、我国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 5、洞庭湖:湖南的名片 洞庭湖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更是我们三湘大地的母亲湖,湖畔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鱼米之乡,洞庭湖同时又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蓄湖和资源生态湖。 二、“地球之肾”(作用)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淡水湖泊东方湿地——洞庭湖 1、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 (2)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河湖密布,灌溉便利,水产养殖业发达 2、洞庭湖的功能: (1)产出功能: 产生人类需要的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动植物、矿产、水产)、生活资源(2)调节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3)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高考通关-《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以洞庭湖为例》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高考通关一、选择题 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价值远远高于人工湿地,而近年来,我国天然湿地在减少,人工湿地在不断增加,这种变化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读下图,关于我国湿地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类型多样②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③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高山到平原均有分布 ④山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无湿地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价值远远高于人工湿地,而近年来,我国天然湿地在减少,人工湿地在不断增加,这种变化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读下图,下列关于湿地的功能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三江平原多荒地,可开垦为耕地 B.鄱阳湖、洞庭湖面积广,为长江径流的调节系统 C.崇明岛东滩地处土地紧缺的上海,为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D.湛江红树林,可成为当地木材的供应地 3.泥炭(又称为草炭或是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泥炭是沼泽在形成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沼泽地形的特征之一。近年来,泥炭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下图为中国泥炭分布示意图,图例1表示储量大于100万吨;图例2表示储量预测大于100万吨;图例3表示储量在30~100万吨之间;图例4表示储量大于10万吨;图例5为泥炭分布区界。我国泥炭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是() ①青藏高原②东北平原③华北平原④江淮平原⑤塔里木盆地⑥四川盆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泥炭(又称为草炭或是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泥炭是沼泽在形成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沼泽地形的特征之一。近年来,泥炭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下图为中国泥炭分布示意图,图例1表示储量大于100万吨;图例2表示储量预测大于100万吨;图例3表示储量在30~100万吨之间;图例4表示储量大于10万吨;图例5为泥炭分布区界。下列物产中,与泥炭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观看视频】观看视频“湿地的作用”,总结湿地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观看“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视频,思考:建国以后,洞庭湖区为什么洪灾频繁发生? 【点拨】1、洞庭湖面积减小的自然原因有: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大;和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有:围湖造田和流域内的乱砍乱伐,造成长江及支流含沙量增大,加速湖泊泥沙淤积。 2、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人地矛盾加剧,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学生们观看 视频 【点拨】洞 庭湖区为许多 生物物种提供 了生存栖息的 环境和场所,分 布着多种湿地 植被类型,多种 鸟类和水生动 物,生物种类繁 多,被称为天然 生物基因库。 【分组讨论】阅 读43页“萎缩 的洞庭湖”讨 论: 1、洞庭湖面积 减小的原因? 2、洞庭湖区为 什么会出现围 湖造田的现 象?洞庭湖面 积减小对湖区 社会经济有什 么影响? 3、我们应该采 取什么措施来 防止洞庭湖继 续萎缩? 洞庭湖区20世 纪50—80年代, 人口迅速增长, 人地矛盾加剧, 诱发了大规模 有利于培 养学生自 主探究能 力。 培养 学生的自 主学习和 总结归纳 能力。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临潼铁中彭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资料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我国湿地分布图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讨论湿地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阐述,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收集有关湿地的资料和图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说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互相作用。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一般关系。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二部分是湿地资源的利用,第三部分是保护湿地。三部分内容按照其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逐一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 1.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四、教学难点:

高中地理第二章域可持续发展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5教案湘教版必修3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湿地的含义、世界和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并能够举例说明湿地的概念、分布地区及其特点。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前收集的湿地资料,合作探究学习湿地资源的现状,说明破坏湿地造成的危害及其保护湿地的重要性。用语言描述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湿地的利用和保护是重点。 教学难点:探究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 (一)湿地的含义、分类、特征、分布 引入:观看綦江隆盛镇生态湿地公园视频 提问:什么是湿地,有怎样的特征? 阅读教材41页,思考: 1、什么是湿地 2、湿地如何分类,举例 3、湿地的特点 4、我国湿地的分布特征 总结:ppt展示湿地的定义、分类、特点 判断:湿地是一种水资源吗? 湿地处的水都是淡水吗? 海洋也是湿地吗? 是不是湿地只分布在降水丰沛的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没有分布? 总结:展示世界及我国的湿地分布,得出我国湿地分布特征 分析:东北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 展示一些典型湿地的形成原因 (二)湿地的价值 辩论:对于洞庭湖的开发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围湖造田、退田还湖

你赞成哪一种,说明理由 围湖造田的理由:(从洞庭湖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分析) 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 (2)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3)河湖: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达。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洞庭湖区湿地围垦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提高经济收入。人口稠密,如果围湖造地,修 建民垸,可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陆地空间的需求。 退田还湖的理由:(从湿地的功能来说) (3)湿地的社会价值: 教育与科研价值等等 反思:是否有同学对上面两种说法持反对态度,说明利用 反对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 反对退田还湖: “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 针对这种说法: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开垦为耕地,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 维持生物多样性 (1)湿地的生态价值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调节气候 美化环境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等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提供水资源 航运 观光与旅游等等 (2)湿地的经济价值

2020秋高二地理湘教版3提能精练:第2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提能精练:第2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 为例含解析 学业评价强素养限时特训提能精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题号 湿地及其功能1,2,7,8,9,10,12(1)(2),13(1) 湿地资源问题及湿地保护3,4,5,6,11,12(3),13(2)(3)(4)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基础巩固]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开阔,排水不畅 B.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C.地下冻土层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易泛滥 答案B 解析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世界最大的芦苇保护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因地势低洼积水,地下水水位高,故B项符合题意。 2.关于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先增加,后减少B.先减少,后增加 C.逐渐减少D.逐渐增加 答案D 解析湿地位于内流区,随着湿地水体的蒸发,盐分逐渐聚集,故D项正确。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目前扎龙湿地最合理的开发方式是() A.旅游B.航运 C.开垦D.蓄洪 答案A 解析发展旅游业对扎龙湿地影响最小,最合理;湿地水浅,不利于航运;开垦会造成湿地破坏;该地洪涝灾害并不多发,且蓄洪不属于开发方式。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 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 措施。 思维导图 考纲 解读 1.识记湿地资源的含义及其生态 功能。2.了解并学会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 湿地。 微专题一 湿地及其生态功能 1.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 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 “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特别提醒 (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如我国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三江源湿地) 东北三江平原湿 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地 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 黄河三角洲湿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考向湿地的生态功能 (2011·天津文综)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2)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 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 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取“平湖地区的湿地”图片大致了解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2. 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讨论总结,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内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对湿地价值的学习,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2. 在分析当前不合理利用湿地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3. 通过课堂上对平湖乡土地理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导入新课] 播放杭州西溪湿地的风光短片导入:湿地是不是很美?那我们要想让这美景永驻应该怎么做呢? [进入主题] 一、湿地含义及价值 展示一组湿地图片,这些也都是湿地,大家在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1. 什么是湿地? 2. 湿地有哪些种类?

(进行一定的提示和引导,学生应该可以回答) 生:…… 1、湿地的定义 (1)简明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湿地的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 根据湿地的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形成原因分类 人工湿地:水库、水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练习巩固] 1. 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 A、平湖东湖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 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 (4张图片中选择) (承转)湿地的种类有这么多,那它的分布也是相当的广泛。 4、湿地的分布 (展示世界主要湿地分布示意图)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承转)我国的湿地分布也是相当的广泛。 (展示我国湿地分布示意图)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5、我国的湿地资源 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现有湿地6594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前列。中国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 (2)湖泊湿地 (3)河流湿地 (4)浅海、滩涂湿地 (5)人工湿地 (展示我国类湿地分布的示意图) (承转)我国湿地分布这么广泛,那湿地到底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 二、“地球之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