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古文重点句子

医古文重点句子

医古文重点句子
医古文重点句子

医古文重点句子(521出品,必为精品)

1.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居二日半,简子寤。…译文?扁鹊说:“血脉正常,你们惊怪什么呢?从前秦穆公曾经如此,七天后醒了过来。现在您主君的疾病跟秦穆公相同,不出三天必然痊愈。”过了两天半,简子就苏醒了。

2.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译文?假使像圣人那样预先洞察隐微的病情,能让高明的医生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治愈,身体可以存活。人们所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是担忧治病方法少。

3.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尙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译文?病人就按照华佗说的去做,立刻吐出一条蛇状的寄生虫,把它悬挂在车边,想去拜访华佗。华佗还没回家,他的小孩在门前玩耍,迎面看到来客,便自言自语道:“好象遇到过我父亲,车边挂的寄生虫就是证明。”

4.佗语吴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译文?华佗告诉吴普说:“人的身体要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使身体疲惫罢了。活动后水谷精气得以消化,血脉能够畅通,疾病就不会产生,比如门轴不会腐烂就是这个道理。

5.即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乃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译文?(朱丹溪)便慨然地说:“读书人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由己而及于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于是全部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专心在医学方面尽力。

6.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译文?左丘明曾说:“仁德之人的教诲,它的益处真大呀!”确实如此啊。像丹溪翁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古代所说的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良师益友,又怎能因是医生而轻视他呢?

7.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译文?医经是探究人体血脉、经络、阴阳、表里等生理特征,用来阐明各种疾病的根源,区别死生的界限,又用来揣度针刺、砭石、汤药、艾灸等施治的方法,调配成适合临证需要的各种药剂。

8.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译文?经方是根据药物的寒温,衡量疾病的轻重,凭借药物的功用,依照气候感应的适宜用药情况,辨别五脏六腑所适用的各种性味的药物,制成寒凉与温热的药剂,用来疏通郁闭,解除蕴结,使身体恢复正常。

9.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译文?只是竞相追逐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迫不急待地追求名利地位。重视讲究名利荣势等末节,忽视轻弃身体这个根本。使其自己的外表华美,而使身体憔悴。皮肤都不存在了,毛将依附在哪里呢?

10.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译文?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去思索医经的旨意,来扩大自己的医学知识,而是各承袭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诊断询问病情,致力于言辞敏捷,能说会道。面对病人片刻,便处方用药。

1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译文?解除疾病的缠绕,摆脱疾病的困苦,保全真精,导通元气,拯救百姓到达长寿的境界,救治体弱多病的人获得平安无恙的;没有三个圣人的学说,是不能达到目的

12.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译文?希望这本书能使医经的旨意显明于世,全面陈述阐发深奥的理论。正如众星宿高悬在天上,奎宿张宿等井然有序,又如深泉清澈明净,鱼类与甲壳类全能区分得清清楚楚。君臣和各族人民没有意外死亡的情况,而有延长寿命的希望。

13.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译文?我观察他这个人,容貌润泽面有光彩,身材清瘦有精神,言谈兴趣浓厚有风趣。真是天下第一流的人。

14.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译文?把这部书藏在深山石室中是不妥当的。为什么不刊印出版,提供给天下后代如杨子云那样研究《周易》写出《太玄经》那样的知音呢?

15.而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且弁髦臵之者,是岂慧明眼人欤?(译文)可是又有人把医学看成小道,连同《内经》这本书也像弁髦等无用之物一样地弃臵,这难道是大智慧有眼力的人吗?

16.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有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译文?后代若有像杨子云那样有学问的人,能怜惜我的辛劳并赐予指正,难道不是幸事中的又一幸事吗?帮助我完成这项工作的有德之人,谁说不是后来居上的我的老师。17.好学之士,咸知四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于用,罕得十全。(译文)喜爱学习的医生都知道趋向正道,但是贪求常规的医生仍旧各自认为老师的学说正确,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在实践中运用它,很少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18.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我的朋友吴鞠通先生怀有救世的抱负具有超人的智慧,酷爱学习,从不满足研究医理力求精深,立下高尚志向,仰慕古代名医,虚怀若古,效仿各家

19.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译文?凭着渺小单薄的身躯,侵害他的不是一种途径;容易衰竭的身体,却内外受到攻击。人的身体不是树木石头,怎么能够长久呢?

20.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译文?即使稍有觉醒,都在发病之初哀叹悔恨,却不知道在各种危险尚未出现时谨慎防范。这好像齐桓侯患了将死的病,却责怪扁鹊的先见之明,把感到病痛的日子,当作患病的开始。

21.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译文?自古名医治病,多用活物来救治危重的病人,虽然认为牲畜低贱,认为人类高贵,至于爱惜生命,人类和牲畜是一样的。损害对方的生命来补益自身,无论物理人情都是共同憎恶的,何况人呢?

22.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

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译文?又到病人家中,即使满目绫罗绸缎,也不要四下看;乐曲声响彻耳旁,也不能表现出似有欢娱的神情;珍贵美味的食品轮流进献,吃着也像没有味道;各种美酒同时陈列,看到如同未见一般。

23.内摇其真,外劳其形,以亏其阴,以耗其生。宜收视返听于太虚之庭,不可专籍药而已之也。(译文)(你的病)是由于内部真气扰动,外部形体劳累,以致亏乏真阴,耗损生机,应该在清静虚无的境界中无视无听地休养,不能转、专靠药物来治愈它。

24.我瞻四方,何林林乎!州邑之间,其有贤牧宰能施刀圭之剂以振起之者乎?(译文)我远望天下四方,这种现象是多么众多啊!州县之中,难道有贤明官吏能施行灵丹妙药而使我广大民众振兴起来的吗?

25.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误投?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一着之谬,此生付之矣。(译文)在病情危急的关头,怎能忍受庸医胡乱用药?在证候疑似的时候,怎能容许众多错误扰乱?一步的差错,病人的性命就断送了。

26.然必也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译文?这样看来医生一定要心细、胆大、行为端正、智慧周全使他的才能全面,望、闻、问、切使四诊的应用全面,在接触病人时能够集中精神,当病情隐晦不清时能够洞察疾病隐微征兆的人,这才足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医生,才可以承担起拯救生命的重任。

27.或操是非之柄,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而真是真非莫辨。(译文)有的人把持着判定是非的权柄,与自己相同的意见便认为正确,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就认为错误,然而没有人能辨别真对真错。

28.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极其详慎,犹冀回春;若辈贪功,妄轻投剂,至于败坏,嫁谤自文:此贪倖之流也。(译文)如果疾病在危重疑难之时,即使是高明的医生也很难说有把握,费城详细谨慎地诊治,还有希望治愈。这等人贪图功利,轻易地胡乱用药,等到病情恶化,便转嫁谤言,掩饰自己,这些是谈的无厌,冀求侥幸一类的医生。

29.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涓涓而悲也。(译文)天生一个不朽的人,可是他的子孙却一定要把他推到必然腐朽的地方去,这是我扰闷悲伤的原因啊。

30.圣学莫知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译文)最高明的学问没有什么比得上仁学,先生能用医术爱他的民众,使他们不因疾病而早丧,这就是孔子的老年人要使他们安宁、青年人要使他们怀归的学问。

31.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天下”之说为斤斤乎?(译文)您不用人们共同相信的医学成就为先人立传,却用人们共同怀疑的理学空言为先人立传,莫不是被“艺成天下”的说法拘泥了吧?

32.时朱彦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

(译文)当时朱彦修先生客居城中。由于同学的友情,每天来看望我,给我饮药,只是一天天地服药而病情一天天地加重。

33.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勿谖者亦以言。不肖侏儒未足为先生重,窃以识明德云尔。(译文)我听说善于赠人的人凭借言语,那发誓永远不忘的人也是凭借言语。我微不足道,不值得被先生器重,只是私下用来记住先生完美的德行罢了。

34.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效于师,必愈乃已。

(译文)孙子南清晨到沈医师处,怒形于色,责怪沈医师轻率地使用河车,而大赞这位医生先知,从不说曾经服用凉药。并且要向沈医师求取疗效,必定痊愈才肯罢休。

35.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译文)又有对于草字擅长的医生,医案人们有的不识,关系到的问题还不紧要,至于药名,那么药铺中的人难道都能认识草字吗?

36.细思其故,得毋来诊时日已西沉,行急而咳亦甚,因之气塞脉乱,乃有此象欤?然惟于此而愈不敢自信矣。(译文)细想其中的缘故,莫不是他来求诊时太阳已经西落,走得过急咳嗽就厉害,因此气塞脉乱,才有这种脉象吧?然而想到这里就更加不敢自信了。

医古文翻译

《扁鹊传》译文 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来往十多年,长桑君才叫扁鹊来私下交谈,悄悄地告诉扁鹊说:“我有秘方,我年纪老了,想传给你,请你不要泄露。”扁鹊恭敬地答道:“好的。”长桑君就拿出他藏在怀中的药给扁鹊,说:“您用天上降下的露水来服用这种药物,三十天就会洞察异物了。”于是拿出他的秘方全部交给了扁鹊,突然不见了,他大概不是一般的人啊!扁鹊就按照他的话服药三十天,视力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凭这种能力来诊视疾病,完全能见到五藏病症的所在,只是用诊脉作为名义罢了。行医有时在齐国,有时在赵国。在赵国的时候名叫扁鹊。 在晋昭公的时候,众大夫的势力强大而国君宗族的势力弱小。赵简子职掌管领大夫,独揽国家政事。有一次简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很害怕,于是叫来扁鹊。扁鹊进来,看了简子的病情,就出来了。家臣董安于就向扁鹊询问简子的病情,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从那以后,扁鹊来到虢国。听说虢太子死了,扁鹊就来到虢宫廷的门前,问爱好医学的中庶子说:“太子患什么病,使京城中举行祈祷活动超过了其他事情?”中庶子说:“太子患血气运行不正常的病,气血错乱不能够疏泄,突然在体表发作,就造成了体内的病变。由于体内正气不能制止住邪气,邪气蓄积就不能散发,因此正气虚而邪气实,所以突然昏倒而死。”扁鹊问道:“他死了多长时间?”中庶子说:“鸡鸣至现在。”扁鹊说:“收殓了吗?”回答说:“没有,他死了还没有半天。”扁鹊又说:“请您进去禀告,就说我是齐国勃海秦越人,家住郑县,不曾仰望过国君的尊颜,也不曾到他面前拜见侍奉过。听说太子不幸地死了,我能使他活过来。”中庶子说:“先生该不会哄骗我吧!根据什么说太子能活呢?我听说上古的时候,有名医俞跗,治病不用汤药、酒剂、镵针、石针、导引、按摩、药物热敷等方法,只要一诊察就知道疾病所在的部位,就顺着五脏的腧穴,割开肌皮,疏通脉络,连结损伤的筋腱,按治髓脑,触动膏肓,疏理膈膜,清洗肠胃,洗涤五脏,修练精气,改变容貌气色。先生的方术能像这样,太子就能活了;不能像这样,想要使他活过来,简直不可以用来告诉刚会发笑的婴儿!”过了好一会儿,扁鹊仰头向天叹息说:“您所说的医术,就像用竹管窥看天空,从缝隙里看花纹。我秦越人的治疗方法,不必等到切脉搏、望面色、听声音、审察病人的形态,就能说出病所在的部位。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他内部的病变来。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你具体细说。您认为我的话不可信,就进去试试诊视一下太子,就会知道他耳内有鸣响,鼻翼在扇动,顺着两股,一直摸到阴部,应当还是温着的!”中庶子听了扁鹊的话,惊讶得眼睛呆呆地瞪着眨也不能眨,舌头在嘴里悬翘着却放不下来,就进去把扁鹊的话报告给虢君。 虢君听到这番话,非常惊讶,就从宫内走出来,到宫庭的中门会见扁鹊,说:“我听说您崇高的德行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然而还不曾在您面前拜见过。先生来到小国,幸亏您来救助我的儿子,使偏远之国寡德的我幸运得很,有先生,我的儿子就能活,没有先生,就要弃置沟壑,永远地不能回生了。”话没说完,就抽噎地哭泣起来,伤心得气满郁结,精神恍惚,长时间地流泪不止,泪珠滚动,挂在睫毛上,悲痛得不能控制自己,面容神色都改变了。扁鹊说:“要说您太子的病,就是人们所说的假死证。太子并没有死呀。”扁鹊就让徒弟子阳在磨刀石上磨针,用来针刺百会穴。一会儿,太子苏醒了。又让徒弟子豹准备能使药气进入 1/2 体内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剂调和起来煎煮,用来交替地热敷两胁下。太子起身坐起来了。再进一步调适阴阳之气,使之归于平衡,仅服药二十天就恢复了健康。所以天下人都认

精选医古文重点-十四大医精诚

十四大医精诚 1.领会本文阐述有关医德修养两个问题,即“精”(医术要精湛)与“诚”(医德要高尚)。 2.握本文丰富的词汇,特别是古今同形异义词语与同义复用词语。 3.掌握课文中词语的临时语法功能。 文章难点: 1.讲清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即“精”与“诚”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要说明作者的指导思想及论述依据,课文中的佛教词语等。 1.通假字 ①荣营血脉荣卫之通塞。 ②蚩嗤长幼妍蚩。 ③无毋无作工夫形迹之心。 2.古今字 ①藏脏五藏六腑之盈虚。 ②沈沉有浮沈絃紧之乱。 ③俞腧俞穴流注。 ④羞馐珍羞迭荐。 3. 异体字 ①絃弦有浮沈絃紧之乱。 ②麤粗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

③悽凄深心悽怆但发慙愧悽怜忧恤之意。 ④崄险勿避崄巇。 ⑤蝱虻其蝱虫水蛭之属。 ⑥慙惭但发慙愧悽怜忧恤之意。 ⑦蔕蒂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 ⑧綺绮纵綺罗满目。 ⑨懽欢而医者安然懽娱 ⑩恥耻兹乃人神之所共恥学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11諠喧谈谑諠譁。 12譁哗谈谑諠譁。 13燿耀衒燿声名。 (二)词语 1.(由来)尚:久远。 2.今(病):句首语气词,相当于“夫”。 3. 今(以):如果。 4.(已)了:尽,毕。 5.大慈:佛教用语。谓心肠极其慈善。 6. 恻隐:怜悯,不忍。 7.疾厄:疾病,困苦 8.妍蚩:美丑。 9.善友:交往一般与交往密切。 12.形迹:拘礼,客套,此指借故推托。

13.(同)患:厌恨。 14.生命:活物。 16.大段:重要。 17.隐忍:勉强忍痛。 19.(之)体:风度,气质。 20.内视:目不外视,排除杂念。21.俨然:庄重貌。 22.宽裕:气度宽宏。 23.汪汪:水宽广貌,此喻心胸开阔。24.(不)皎:明亮,引申为傲慢。25.昧:昏暗,引申为卑微。 26.参差:不齐貌,此指差错。27.审谛:周密审察。 28.覃思:深思。 29.率尔:轻率貌。 30.俊(快):才智过人。 31.邀射:追求,猎取。 33.凑(耳):传入。 34.珍羞:贵重珍奇的食品。 35.迭(荐):交替,轮流。36.(迭)荐:进献。 38.谈谑:谈笑。

(完整word版)医古文句子翻译

扁鹊传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7),则疾可已(8),身可活也。假如圣人能够预先觉察疾病的征兆,能让良医及早地治疗,那么疾病就可以治愈,生命就可以存活。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人们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是担忧治法少。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2):“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3)?” 扁鹊来到虢国宫门下,问喜好方术的中庶子说:“太子得了什么病,国都中举行祈祷活动超过了其它的事闻病之阳,论得其阴(25);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26),不出千里,决者至众(27),不可曲止也(28)。掌握了病的外表症状,就能推断出它的内在病机;掌握了病的内在病机,就能推断出它的外表症状。病证表现在人体的外表,不超过千里的范围,决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能详尽说出来。 华佗传游学徐土⑶,兼通数经⑷。沛相陈珪举孝廉⑸,太尉黄琬辟⑹,皆不就(7)。到徐州一带外出求学,同时精通数种经书沛国国相陈珪荐举他做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去做官,都没有就任。 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 26),县车边( 27),欲造佗( 28)。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 29), 病家就照华佗说的去做,很快就吐出一条虫子,把它挂在车边,打算到华佗那里去。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小孩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30)。” 自言自语地说:“好象是碰到我父亲了,车边挂的虫子就是这种证明。” 于是传付许狱(10),考

验首服(11)。于是递解交付给许昌的监狱,审问验证,招供服罪。 荀彧请曰(12):“佗术实工,人命所县(13),宜含宥之(14)。” 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是关系到人命的人,应当宽恕他。” 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依准佗治(1),多所全济。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2),但不当使极尔(3)。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广陵的吴普和彭城的樊阿都跟随华佗学医。吴普依照华佗的方法治病,治愈的病人很多。华佗告诉吴普说:“人身体要得到活动,只是不应当让它疲劳罢了。活动之后水谷之气得以消化,血脉流通,病就不会产生了,譬如门的转轴不会朽烂就是这个道理。 钱中阳传 其论医,诸老宿莫能持难(15)。俄以病免(16)。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17)。久之,复辞疾赐告(18),遂不复起。 他谈论医学,许多年老而有名望的医家,不能拿问题难倒他。不久,因病辞官。哲宗皇帝又召他到禁宫中夜里值班。过了一段时间,又以有病为由而推辞,皇帝准予告假,就不再做官。 退居里舍,杜门不冠屦(27),坐卧一榻上,时时阅史书杂说,客至,酌酒剧谈。意欲之适(28),则使二仆夫舆之(29),隐居家中,关门谢客,不戴帽,不穿鞋,坐卧在床上,常常读些史书杂文。客人来到,就饮酒畅谈。心中想到什么地方去,就让两个仆人抬着他,出没闾巷,人或邀致之,不肯往也。病者日造门,或扶携襁负,累累满前(30)。 出入于里巷街道,人们有的邀请他,不肯前往。病人每天到家门,有的是搀

医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扁鹊传》重点句子翻译 1.中庶子曰:“先生得無誕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2.中庶子说:“先生大概是在骗我吧?! 凭什么说太子可以 复活呢? 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 3.先生的医术能象这样,那么太子就能复活;不能象这样, 却想使他复活,简直不能把方才的话告诉刚刚会笑的婴儿! 4.“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 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5.“私下听到先生高尚义行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但是从来 没能到先生面前拜访过先生。先生来到我们这个小国,使我幸运地得到了援救,我们这个偏僻小国的太子真是幸运得很!有先生他就会复活,没有先生他就会被扔掉去填山沟,永远死去而不能回生了。” 6.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 7.人们担忧的事情,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事情, 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华佗传》重点句子翻译 1.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 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2.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 须剖开割除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就开刀切除患处,取出结积物。 3.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 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4.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 的虫,他们把虫悬挂在车边,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象是遇到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 5.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6.吴普遵照华佗的医术治病,许多人被治好救活了。华佗对吴 普说:“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过度罢了。运动后水谷之气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比如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腐朽就是这样。 《丹溪翁传》重点句子翻译 1.“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

医古文翻译及重点

医古文 ●一、什么是医古文? ●古文:以“五四”为标志,“五四”以 前的文章称古文,它包括文言文(先秦 两汉为主)和白话文(明清为主),“五 四”以后的文章称现代汉语。 ●医古文即中医药学之古文,它是以医药 为内容,古文为形式,医药寓于古文, 古文表现医药,它是中国古代语文学和 中国古代医药学的有机结合。 ●医古文是一门语言课、工 具课、文医结合的基础课,是中医药 专业基础课之一。 扁鹊传 司马迁 本课目的要求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注意先秦两汉 时期的词语较多地具有本义义项的特 点。 ●识别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了解医家传记的写作特点,领会本文所展示的扁鹊形象,及“六不治”尤其是“信巫不信医”的意义。 一、司马迁与《史记》 节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汉夏阳人。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三家注:南北朝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扁鹊简介 扁鹊,名秦越人,号卢医,生活于公元前400年至前300年间,与希波克拉底同时代。擅长脉诊、望诊,针灸治疗有高超的技术,是位内、外、妇儿、老年科的全科医生。据传著有《难经》。 第一自然段●重点词: 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 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特以诊脉为名耳。 奇:形容词意动,以……为奇 间隙 遇:相待,接待。 悄悄 间:本义为月光透入门缝 病愈 一会 之间 上池之水:未及地面的水。 幻灯片9 只是把诊脉作为幌子 特以诊脉为名耳 只是在诊脉方面特别有名 特……耳:只是……罢了 第一自然段 ●重点词: ●过:到,来到。 ●谨:恭敬地;遇:接待。 ●殆:大概,恐怕 ●垣:矮墙。 拓展内容:关于姓、氏 ●上古姓、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最 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 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氏起于男系, 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 朝。秦汉以后,通称姓,或兼称姓氏。第一自然段小结 本自然段讲述了扁鹊学医的经历,点明扁鹊擅长诊脉。 重点句: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特以诊脉为名耳。 第二自然段 背景:晋国在春秋后期君权旁落三姓韩、赵、魏大臣手中,赵简子是晋昭公时的权臣。专国事:独揽,独掌。 血脉治:正常。 间:痊愈。

医古文重点归纳

医古文重点归纳 扁鹊传(《史记》)P41 一、通假字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蹷,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案,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诀,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荒,通“肓”,膏肓;幕,通“膜”,横膈膜。)7.嘘唏服臆。(服,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蚤,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无,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伎,通“技”,技术。) 二、古今字 1.揲荒爪幕。(爪,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文,同“纹”。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厉,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 5.八减之齐。(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见,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输,同“腧”,腧穴。) 三、异体字 1.瞚——瞬 2.——睫 四、重点词语 1.少时:年轻时。 2.过:到;来到。 3.奇:认为……不寻常。4.谨:敬词。恭敬地。 5.遇:接待。 6.閒:秘密地;悄悄地。 7.敬诺:恭敬地答应。 8.上池之水:未沾到地面的水。9.殆:大概。 10.垣:墙。 11.特:只是。 12.或:有时。 13.治:正常。 14.而:你们。15.閒:病愈。 16.治:举行。 17.精神:正气。 18.何如:多少;多长。 19.雞鸣:鸡鸣时辰。雞,“鸡”的异体字。20.收:收殓;装殓。 21.能:到。 22.诞:欺骗。 23.易:改变;矫正。 24.咳婴:刚会笑的婴儿。 25.终日:很久。 26.以管窥天:从竹管中看天空。喻见识小。27.以郄视文:从缝隙中看图纹。喻见识小。28.曲:委曲。

医古文重点句翻译

丹溪翁传 1 卽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於医致力焉 翻译: 就慷慨地说:“读书人如果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广惠及万物的仁德,即使在当世没有做官,犹如做官一样。”就完全烧毁抛弃了以前修习的科举考试之学业的书籍,专心地在医学上下起了功夫。 2盖其遇病施治,不胶於古方,而所疗则中;然於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敎之亹亹忘疲 翻译:因为他遇到疾病进行治疗时,不拘泥于古方,所以治的病就能痊愈。不过对于各家的方论,却也无所不通。他人拘泥固执、死守古方,丹溪翁确是灵活取舍,但最终又都同古法的精神吻合。很短的时间内,跟他学医的人都象回声一样紧随其后、象影子一样紧跟不离。丹溪翁教导他们勤奋不息,忘记疲倦。 3 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翻译:左丘明曾说:“仁德之人的教诲,它的益处真大呀!”确实如此啊。像丹溪翁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古代所说的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良师益友,又怎能因是医生而轻视他呢? 扁鹊传 4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以….为奇),常谨遇之。 翻译: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 5 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翻译: 只要听到了疾病的外在症状,就能推知其内在病机;只要听到了疾病的内在病机,就能推知其外在症状。疾病表现在人的体表,病人只要不在千里之外,我决断病情的方法一定很多,而且不会出错。 6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翻译:假使有见识的人能预先知道尚未显露症状的疾病,让高明的医生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病就可以治好,身体就可以存活了。一般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病多;然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华佗传 7 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翻译: 病人就按华佗的说法去做,立刻吐出一条蛇一样的寄生虫,挂在车边上,想要去到华佗家。当时华佗还没有回来,华佗的小儿子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了他们,就自言自语地说:“这些人好象遇到了我父亲,车边的病物就是明证”。 8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於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系,宜含宥之。」 翻译: 如果他妻子确实生病,就赐赠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因此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拷问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9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医古文重点归纳

纳重点归古医文扁鹊传(《史记》)P41 一、通假字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蹷,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案,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诀,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荒,通“肓”,膏肓;幕,通“膜”,横膈膜。) 7.嘘唏服臆。(服,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蚤,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无,通:“毋”,不。) .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伎,通“技”,技术。)10二、古今字 1.揲荒爪幕。(爪,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文,同“纹”。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厉,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 5.八减之齐。(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见,同“现”,显现。) .五脏之输。(输,同“腧”,腧穴。)7三、异体字 .——睫.瞚——瞬 2 1四、重点词语 1.少时:年轻时。 4.谨:敬词。恭敬地。 2.过:到;来到。 5.遇:接待。 .閒:秘密地;悄悄地。6 .奇:认为……不寻常。3. 7.敬诺:恭敬地答应。 30.股:大腿。 31.上池之水:未沾到地面的水。.眩:眼睛昏花看不清。 832.挢:翘起。9.殆:大概。33.举:救治。10.垣:墙。 34.弃捐填沟壑:“死”的婉言。.特:只是。11 35.服臆:气郁满胸中。服,通“愊”,郁12.或:有时。 满。.治:正常。 133614.而:你们。.涕:眼泪。 37.閒:病愈。.忽忽:泪珠滚滚貌。 1538 16.治:举行。.厉针砥石:研磨针石。厉,同“砺”。.精神:正气。厉、砥,皆研磨之义。17 :过了一会儿。àn).有間39(ji18.何如:多少;多长。 19.更:交替。40“鸡”的异体字。.雞鸣:鸡鸣时辰。雞, 41.收:收殓;装殓。 20 .客:把……当作客人。.能:到。42.左右:身边的人。21 22.诞:欺骗。 43.奈之何:对疾病怎么样。.病:担忧。23.易:改变;矫正。 44 .骄恣:骄横放纵。45.咳婴:刚会笑的婴儿。24 25.终日:很久。46 .羸:瘦弱。以管窥天:47.重:很。从竹管中看天空。喻见识小。.26 从缝隙中看图纹。.27以郄视文:喻见识小。.贵:尊重。 48 4928.曲:委曲。.带下医:妇科医生。 50 29.止:语气词。.由:遵循。五、词义辨析间与语曰。(悄悄地)┌│ 不出三日必间。(痊愈)│间→│有间。(一会儿)││ └君有疾在肠胃间。(……之间)

医古文重点句翻译

一、扁鹊传 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答案】客馆的客人长桑君来到,唯独扁鹊认为她不寻常,常常恭敬地接待她。长桑君也了解扁鹊不就是一般人。往来十多年后,长桑君才招呼扁鹊避开众人而坐。 2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閒。”居二日半,簡子寤。 【答案】扁鹊说:“血脉正常,您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现在您主君的病跟她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陰,论得其阳。病应見於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答案】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就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她内部的病变来。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您详尽说明。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答案】假使齐桓侯像圣人那样预先知道微小的病变,能让高明的医生得以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治愈,生命可以存活。一般人所担忧的,就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就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二、华佗传 1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答案】沛相陈珪推荐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她,都不依从。华佗通晓养性的方法,当时的人以为她已经年龄将近百岁,然而华佗却有壮年人的面貌。 2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就是也。” 【答案】随即如同华佗所说,病人立刻吐出一条寄生虫,悬挂在车边,打算前往华佗那儿。华佗还没有回家,她的小儿在门前戏耍,迎面瞧见病人,自言自语地说:“好像遇到了我的父亲,车边的寄生虫就就是证明。” 3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就是也。”就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答案】华佗告诉吴普说:“人的身体应当得到运动,只就是不要使身体疲惫罢了。身体活动,那么水谷精气才能消化,血脉才能畅通,疾病也就不会发生,比方像门轴不朽烂就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古代长寿的人从事导引的锻炼活动,像熊那样直立,像鸱鸟那样回头,伸展腰部,活动各个关节,以求不易衰老。

医古文重点归纳

扁鹊传(《史记》)P41 一、通假字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蹷,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案,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诀,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荒,通“肓”,膏肓;幕,通“膜”,横膈膜。)7.嘘唏服臆。(服,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蚤,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无,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伎,通“技”,技术。) 二、古今字 1.揲荒爪幕。(爪,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文,同“纹”。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厉,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 5.八减之齐。(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见,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输,同“腧”,腧穴。) 三、异体字 1.瞚——瞬 2.——睫 四、重点词语 1.少时:年轻时。 2.过:到;来到。 3.奇:认为……不寻常。 4.谨:敬词。恭敬地。 5.遇:接待。 6.閒:秘密地;悄悄地。 7.敬诺:恭敬地答应。 8.上池之水:未沾到地面的水。 9.殆:大概。 10.垣:墙。 11.特:只是。 12.或:有时。 13.治:正常。 14.而:你们。 15.閒:病愈。 16.治:举行。 17.精神:正气。 18.何如:多少;多长。 19.雞鸣:鸡鸣时辰。雞,“鸡”的异体字。20.收:收殓;装殓。21.能:到。 22.诞:欺骗。 23.易:改变;矫正。 24.咳婴:刚会笑的婴儿。 25.终日:很久。 26.以管窥天:从竹管中看天空。喻见识小。27.以郄视文:从缝隙中看图纹。喻见识小。28.曲:委曲。 29.止:语气词。 30.股:大腿。 31.眩:眼睛昏花看不清。 32.挢:翘起。 33.举:救治。 34.弃捐填沟壑:“死”的婉言。 35.服臆:气郁满胸中。服,通“愊”,郁满。 36.涕:眼泪。 37.忽忽:泪珠滚滚貌。 38.厉针砥石:研磨针石。厉,同“砺”。

医古文重点句子文档

1丹溪翁传 1.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译文〕拿古方来治疗当今的疾病,它们的情况不能够完全符合。如果要设置医学法度,确立治疗规范,符合医治准则,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种医经!但是我们乡里的各位医生很少能够通晓这些经书的。” 2 ?罗遇翁亦甚欢,卽授以刘、张、李诸书,为之敷扬三家之旨,而一断于经,且曰:“尽去而旧学,非是也。” 〔译文〕罗先生接待丹溪翁也也很欢畅,就把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的医书传授给他,为他陈述并阐发三位医家的学术要旨,而完全取决于医学经典理论,并且说: “全部抛弃你过去所学的东西,因为那是不正确的。 3.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夫行, 本也;辞,从而生者也。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 〔译文〕天下有道时,人们的行为就美好;天下无道时,人们的言辞就虚华。行为是根本;言辞是依从根本而派生的末节。如果听到虚华的言辞,舍弃根本而追求末节,便怒气充溢脸面,好像将被玷污似的。 4.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译文〕左丘明曾说:“仁德之人的教诲,它的益处真大呀!”确实如此啊。像丹溪翁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古代所说 的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良师益友,又怎能因是医生而轻视他呢? 5.译: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便感慨地说:“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由爱己而及于众人的仁 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于是全部毁 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一心一意致力于医学。 6.他人靳靳守古? ??其他医生拘泥地守古法,丹溪翁却能灵活掌握取舍,而最终跟古法相合。当时跟他学习的人都像声响相随形影相附一样不离身边,丹溪翁教授他们总是孜孜不倦忘记疲劳。 7.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立薄哉!” ?…译: 左丘明曾说:“仁德之人的教诲,它的益处真大呀!”确实 如此啊。像丹溪翁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正直、诚信、博学的良师益友,又怎能因是医生而轻视他呢? 2扁鹊传 1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译文】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 2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居二日半,简子寤。 【译文】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3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译文】先生的方术能像这样,太子就能活了;不能像这样,想要使他活过来,简直不可以用来告诉刚会发笑的婴儿!4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 【译文】我听说您崇高的德行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然而还不曾在您面前拜见过。先生来到小国,幸亏您来救 助我的儿子,使偏远之国寡德的我幸运得很,有先生,我的儿子就能活,没有先生,就要弃置沟壑,永远地不能回生了。5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译文】假使有见识的人能预先知道尚未显露症状的疾病,让高明的医生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病就可以治好,身体就可以存活了。一般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病多;然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6.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不可曲指也 译:诊察到疾病外的症状,就能推知内在的病机;诊察到内在的病机,就能推知外在的症状。疾病对应的显现在身体的外表,不超出估计的范围之外的确诊方法非常多,不能一一尽述其中的原委。 3华佗传课文重点今译 1.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译文]曾在徐州一带游访名师求学,同时通晓几部儒家经典。沛国的丞相推举他为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没去就任。 2.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译文]如果病毒是郁结积聚在体内,是针刺和药物的力量不能达到的地方,应当要剖开割除的话,就让他饮麻沸散,一会儿就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了,于是就剖开腹部,取出积聚。 3.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译文]病人就按华佗的说法去做,立刻吐出一条蛇一样的寄生虫,挂在车边上,想要去到华佗家。当时华佗还没有回来,华佗的小儿子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了他们,就自言自语地说:“这些人好象遇到了我父亲,车边的病物就是明证”。 4.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译文]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应该多运动,只是不应当使他疲惫罢了。经常活动,那么五谷精微之气就能消化吸收,血脉流通,疾病也就不会发生,譬如门轴由于经常转动不会腐烂是一样的道 理。因此古代长寿的人,创造了导引这类的体育锻炼的方法,他们像熊一样直立环抱,像鸱鸟一样左顾右盼,伸展腰肢,活动各个关节,用来求得长寿。 5.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系,宜含宥之”。 译:就这样把华佗递解交付到许昌监狱,拷问审核,供认服罪。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是人们生命维系之人,应当宽恕他。” 5〈〈黄帝内经》二篇 1.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絃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啰。【译文】盐的味儿是咸的,它的气味能使器皿渗出水来;琴瑟之弦将要断绝,声音是嘶裂不清的;树木陈旧衰老,它的枝叶就要凋零。这些都像病情深重的人,他的声音逆呃。 2.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译文】至于效法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随时应变,就会如同回音应声,如影随形,得心应手,取效若神了。 医道并不神秘,只要掌握规律,针法就神妙、高超了。 3.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译文】一般说来,针刺的正确方法是医生自己必先调治精神,五脏的虚实已经确定,三部九候的诊断已经完备,然后才存意于针刺之法。进针时要全神贯注,尽管周围众目睽睽却视

医古文重点

?《秦医缓与》 一.特殊字、词、句 (一)通假字 1。就是谓近女室。谓通“为”,因为。 2、于就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与。烦通“繁",繁杂。忘:通“亡”,亡失3。晋国无乱,诸侯无阙、阙:通“缺",疏失、 (二)古今字 1.梦大厉,被发及地。被:通“披”。 2.将食,张,如厕,陷二卒。张:通“胀"。 3.乃舍也已舍:通捨,放弃。 (三)异体字 1、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菑:同“灾”,此指疾病。 2、主不能籞籞:同御,制止、 3、二豎子豎:同竪,疾病。 (四)实词活用 1、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收获得麦子”、 2、厚为之礼而归之、归:动词得使动用法,使……归。 3。六月丙午,晋侯欲麦。麦:尝新麦。名次用作动词。 4.于就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慆、堙: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惑乱;使……堵塞。 5.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时:名词用作动词,按时。 6、不可为也。为:为、。。.。治疗 7。厚为之礼而归之。厚:厚赠,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五)特殊语序 1.主就是谓也。即:谓主也。以“就是”为标志得宾语前置。 2、何如?即:如何。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往往置于谓语之前。 3.若我何?即:对……怎么办?虚词得凝固结构。 (二)重点词 1、(大)厉:恶鬼。2.被(发):通“披”,披散。 3、(搏)膺(而)踊:膺,胸膛;踊,跳跃。 4.疾病:患重病。5、二竖子:二个儿童,后人用以称疾病。 6.膏肓:膏,心尖脂肪肓,心脏与膈膜之间。此处病位深隐,药力难达,喻病情危重。 7。达(之不及):贯通,穿透,此指用针刺。 8.示(而杀之):给……瞧、9、如(厕):往,到……去。 10.发(为):表现。11.征(为):验证。 12。序(为五节):依次排列、13、淫(生六疾):过度。 14.图恤:谋虑,顾念、15.社稷:借指国家。 三.课外阅读 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以理身緒餘治天下,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蕩,內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國家代有。將欲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就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歷代寶之,未有失墜。蒼周之興,秦与述六氣之論,具明于《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刺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迄唐寶應中,太僕王冰篤好之,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猶就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 ?《扁鹊传》 一.特殊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乃呼扁鹊私坐,閒与语曰。閒:通“见”,私下、 2.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閒:通“见”,病愈。 3.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祭祀。 4.就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蹷:同“厥”,气上逆而昏厥。

医古文翻译

2013年医古文语译练习 1《扁鹊传》 ①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扁鹊,是勃海郡郑地人,姓秦,名越人。年轻时给人当过旅舍的主管人。食客长桑君拜访过多人,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 ②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扁鹊按照他的话服了三十天药,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用这个本领看病,可以完全看见五脏疾病的症结,只是用诊脉作为名义罢了。 ③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 从前秦穆公曾经如此,七天后就苏醒了。如今主君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痊愈。”过了两天半,赵简子就苏醒了。 ④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中庶子说:“先生该不是在欺骗我吧?! 凭什么说太子可以复活呢? ⑤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使身居高位的人在疾患还没有显示征兆的时候就预先知道染上了病邪,能够让良医得以尽早进行治疗,那么疾病就能痊愈,身体可以存活。人们担忧的事情,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事情,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2《华佗传》 ①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去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②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又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弃他而去,留下书信辱骂他 ③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于是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拷问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 ④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 也。 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疲惫罢了。运动则养分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如同门户的转轴部分因转动而不会腐朽一样。 3《丹溪翁传》 ①即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 就慷慨地说:“读书人如果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广惠及万物的仁德,即使在当世没有做官,犹如做官一样。”就完全烧毁抛弃了以前修习的科举考试之学业的书籍,专心地在医学上下起了功夫。 ②“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 完全舍弃你原来学过的医术!因为他们不是正道的东西。丹溪翁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在心里也没有一点阻碍不通的问题了。过了不久,就全部掌握了他的学说而后回去了。 ③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教之亹亹忘疲。 他人拘泥固执、死守古方,丹溪翁确是灵活取舍,但最终又都同古法的精神吻合。很短的时间内,跟他

医古文翻译答案

大医 1.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如果对于最精深最细微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疏最浅显的想法去推求(探究)它,难道不危险吗? 2.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所以医术和占卜,是难以精通的技艺,既然不是神仙传授,凭什么来掌握其中深奥精细的道理呢? 3.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所以学医的人必须广泛,彻底地探究医学的本源,精专,勤奋,毫不倦怠,不能够听信没有根据的言论,就说医理已经全部掌握了,(这样)很贻误自己啊。 4.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如果有因为疾苦来请求救治的人,不论他地位高低,家境贫富,年龄长幼,相貌美丑,关系亲疏,汉族异族,聪明愚蠢,都要一视,都要当做至亲一样着想,不能够顾虑重重,犹豫不决,考虑自身的利弊,维护品节爱惜名誉。 5.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自古名医治病,大多使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认为牲畜低贱,认为人类高贵,至于爱惜生命,人类和牲畜都是一样的。损害对方补益自己,万物之情共同憎恨,何况对于人呢!杀害生命求得生存,背离生存之道更远。我如今这些方子不用活物入药的原因,确实是因为这个. 6.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駚醁兼,看有若无。

另外到了病人家中,即使美女举目皆是,不要左顾右盼,音乐入耳,不要有高兴的样子,美味佳肴交替进献上来,吃起来如同没有味道一样,美酒同时列出来,看见就跟没看见一样看见。 7.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我心惦记着救世济民,所以就琐碎地谈论这些道理,学医的人不要认为我的言辞粗俗而可耻啊。 扁鹊传 1. 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年轻时做别人客馆的主管人。客馆的客人长桑君到来,扁鹊独自认为他奇特不凡。常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人。进出客馆十多年,才叫扁鹊私下交谈。 2.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见。”居二日半,简子寤。 扁鹊说:“血脉运行正常,你奇怪什么?从前穆公曾经这样,七天就醒了。现在主君的病和她相同,不超出三天一定痊愈。”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3. 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先生的治疗方法能像这样,那么太子可以回生;不能像这样,却想要使他回生,简直不能够拿这种话告诉刚会笑的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4. 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知道疾病的外在症状,就能推论它的在病机,知道疾病的在病机,就能推论它的外在症状。疾病反应表现在外表,与病人相距千里之,判断的方法很多,不能一一详尽说明。 5. 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精选医古文重点-十三养生论

十三养生论 1.领会本文“导养得理”可获长寿的观点,了解修性保神和服食养生结合的养生方法。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本文波澜起伏、峻切直陈的写作特色。 文章难点: 1.作者所表达的观点与显示相距甚远,作者的思想一般多所不解。 2.讲清文章如何围绕“导养得理”可可获长寿的观点,多方论述形神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用字 1.通假字 ①较皎较而论之。 ②嚣枵嚣然思食。 ③燋焦虽终归于燋烂。 ④熏荤熏辛害目。 ⑤险岩颈处险而瘿。 ⑥涂途攻之者非一涂。 ⑦销消思虑销其精神。 ⑧由犹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⑨以已志以厌衰。 ⑩醇纯神气以醇白独著。 2.古今字

①府腑滋味煎其府藏。 ②藏脏滋味煎其府藏。 3. 异体字 ①蝨虱蝨处头而黑。 ②躭耽声色是躭。 ③鬻煮醴醪鬻其肠胃。 ④災灾风寒所災。 ⑤絃弦绥以五絃。(二)词语 1.请:请允许我。2.流离:犹“淋漓”。3.衔:含。 4.殷:深。 5.赫然:发怒貌。6.植:竖立。7.诬:轻视。8.肆:放纵。 9.恃:依赖。10.立:存在。11.须:依赖。12.存:存在。 13.生理:生机。

14.栖:停留。 15.且:句首语气词。 16.蠲:消除。 17.玄黄:指天地。此指自然界出产的美味。18.淫哇:淫邪之声。 19.悖:扰乱。 20.蕞尔:小貌。 21.其:怎么。 22.闷若:迷迷糊糊的样子。 23.端:开端,起因。 24.一切:一般的,一样的。 25.畎浍:田间水沟。喻补益少。 26.尾闾:古代传说中大海泄水之处。喻消耗多。27.交赊:近与远。 28.倾:相互排挤。 29.悠悠:众多。 30.希静:无声。指清心寡欲的修养。 31.晞:晒。 32.绥:安抚。 33.遗生: 忘掉自我的存在。 (三)语法 1.实词活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