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测验(二)

课堂测验(二)

课堂测验(二)
课堂测验(二)

1. 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遵循哪些基本关系?

答: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有1).物系特性和操作压强、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回流比和进料热状况、塔设备情况包括板数加料位置和塔效率、冷凝器和再沸器的热状况。遵循以下基本关系1)相平衡关系、物料衡算关系、理论板数关系、塔效率关系、热负荷关系

2. 比较精馏塔冷凝方式(全凝和分凝),它们有何特点和适用场合?

答:全凝器冷凝:塔顶上升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全部冷凝乘饱和液体,一部分回流,一部分作为产品。这种冷凝方式对的特点是便于调节回流比,但较难控制回流温度,但是该法流程简单,工业上大多采用这种冷凝方式。

分凝器冷凝:塔顶上升蒸汽先计入分凝器,冷凝的液体回流,剩余的气体进入全凝器,冷凝的液体作为产品,这种冷凝方式便于控制温度,课提取不同做成的塔顶产品,但是该流程较为复杂。

3. 对于特定的吸收塔,试分析影响吸收操作的主要因素。

答:1)吸收剂用量。操作温度。操作压强。吸收剂入口组成。液相和气相流速。

4. 塔板上有哪些异常操作现象?他们对传质性能有哪些影响?

答:常见的塔板异常现象有:漏液、液泛、雾沫夹带、气泡夹带,页面落差分布不均匀以及塔板压降过大。上述非理想流动会导致传质效率下降。

5. 什么是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一定的物料在一定的温度下,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与空气的相

对湿度有什么关系

答: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空气温度t,相对湿度&),物料最终达到该空气条件下的含水量。其数值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

6.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于恒速和降速干燥阶段,通常采用什么办法缩短干燥时间?

答:恒速干燥的特点是表面充满着非结合水,干燥速率与物料的性质关系很小,主要与空气的性质、流速和湿物料的接触方式有关,所以应提高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可增大传热传质推动力 。以增大流速和干燥面积来增大传热系数和水的汽化速率。

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是湿物料只有结合水,干燥速率手物料的结构、形状、和尺寸有关,而与空气的性质无关。

1.在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原料液流量为50 kmol/h ,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收率为94%。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 = 0.75x +0.238;q 线方程为y = 2-3x 。试求(1)操作回流比及馏出液组成;(2)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原料的总组成;(3)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值x q 及y q ;(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解:(1)操作回流比及馏出液组成 由题给条件,得

75.01

=+R R 及238.01D =+R x 得 R = 3,x D = 0.952

2)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原料液组成 由于

31q q =--及21F =-q

x 得 q = 0.75(气液混合进料),x F = 0.5

(3)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值x q 及y q 联立操作线及q 线两方程,即

238.075.0+=x y

23y x =-

得 x q = 0.4699及y q = 0.5903

(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其一般表达式为

W '

''x V W x V L y -'=' 式中有关参数计算如下:

kmol/h 68.24kmol/h 952

.05.05094.0D F

A =??==x Fx D η W=F-D=(50-24.68) kmol/h = 25.32 kmol/h

()()0592.032.255.05094.011F A W =??-=-=W Fx x η

L ′=RD+qF=(3ⅹ24.68+0.75ⅹ50)=111.54 kmol/h

V ′= L ′-W=(111.54-25.32)=86.22 kmol/h

则 111.5425.320.0592 1.2940.0173986.2286.22

y x x ''=-?=- 2. )用常压精馏塔分离某二元混合物,其平均相对挥发度2=α,原料液量h kmol F /10=,饱和蒸汽进料,进料浓度5.0=F x (摩尔分率,下同),塔顶馏出液浓度9.0=D x ,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90,回流比min 2R R =,塔顶设全凝器,塔底为间接蒸汽加热,求:(1)馏出液及残液量;(2)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1x 为多少?(3)最小回流比;(4)精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汽量为多少h kmol /?提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汽量为多少h kmol /?

答:2=α h k m o l F /100=, 0=q , 5.0=F x , 9.0=D x

m i n

2R R = ∴ h k m o l x Fx D D F /59

.05.0109.09.0=??== 由w D F W x Dx Fx +=得:

1.05

9.055.010=?-?=-=

W Dx Fx x D F w (1) ∵塔顶为全凝器 ∴9.01==D x y 据平衡关系式 x x y )1(1-+=αα得: 1

1)12(129.0x x -+= ∴ 82.01=x (2) ∵ 饱和蒸汽进料 ∴0=q ∴q 线在y ~x 图中为水平线 5.0==F q x y 代入x

x y )12(12-+=平衡式中,得到横坐标 33.0=q x 7.435.2235.233

.05.05.09.0min =?==--=--=R x y y x R q q q

D ∴ 精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汽量根据恒摩尔汽化理论假设知是相等的

即 h kmol D R V /5.2857.5)1(=?=+=

(3) 根据恒摩尔汽化理论假设,提馏段板上升的蒸汽量也相等

即 h kmol F q V V /5.18105.28)1(=-=--='

3. 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进塔时氨的浓度y1=0.01(摩尔分率),吸收率90%,气-液平衡关系y = 0.9x。试求:(1)溶液最大出口浓度;(2)最小液气比;(3)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吸收剂用量的2倍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为多少?(4)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5m时,填料层高为几米?

解:

已知

Y1 =0.01,η=90%,Y2 = Y1(1-η) = 0.01(1-0.9) = 0.001

X2 = 0,X1 = X1/0.9 = 0.01/0.9 = 0.0111

(L/V)min = (Y1-Y2)/(X1*-X2)

= (0.01-0.001)/(0.01/0.9)= 0.811

L/V = 2 (L/V)min = 2×0.811 = 1.62

X1 = (Y1-Y2)/(L/V)+X2 = (0.01-0.001)/1.62 = 0.00556

Y1* = 0.9×0.00556=0.005

ΔYm =((0.01-0.005)-(0.001-0))/ln(0.01-0.005)/0.001

= 0.0025

NO G= (Y1-Y2)/ΔYm = (0.01-0.001)/0.0025 = 3.6

Z =0.5×3.6 = 1.8m

4. 某一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气。已知塔底气体进气浓度为0.026(摩尔比)(下同),塔顶气相浓度为0.0026,填料层高度为1.2m,塔内径为0.2m,吸收过程中亨利系数为0.5 atm,操作压力0.95 atm,平衡关系和操作关系(以摩尔比浓度表示)均为直线关系。水用量为0.1m3.h-1,混合气中空气量为100m3.h-1(标准状态下)。试求此条件下,吸收塔的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解:方法1:

Y1 = 0.026, Y2 = 0.0026,m = E/P = 0.5/0.95 = 0.526

L /V= 0.1×1000/18/(100/22.4) = 1.244

V /A = (100/22.4)/(π/4×0.22) = 142.1 kmol.m-2.h-1

X1 = ( Y1 - Y2)/(L / V) = (0.026-0.0026)/1.244

= 0.0188

ΔY1= Y1 –Y1*= 0.026-0.526×0.0188 = 0.0161

ΔY2 = Y2 – Y2* = 0.0026

ΔY m = (ΔY1-ΔY2)/ln(ΔY1/ΔY2) = 0.00741

N OG = (Y1-Y2)/ΔYm = 3.16

∴KYa=((V/A)/Z)×N OG = 142.1/1.2×3.16

= 37.42 kmol.m-3.h-1

方法2:

A = (L/V)/m = 1.244/0.526 = 2.365

N OG = A/(A-1)×ln[(1-1/A)(Y1-mX2)/(Y2-mX2)+1/A]

= 2.365/1.365×ln[(1-1/2.365)(0.026/0.0026) +1/2.365] = 3.16

∴KYa=37.42 kmol.m-3.h-1

5. 用填料塔从一混合气体中吸收所含的苯。混合气体中含苯5%(体积%),其余为空气, 要求苯的回收率为90%(以摩尔比表示),吸收塔为常压操作,温度为25℃,入塔混合气体为每小时940[标准m3],入塔吸收剂为纯煤油,煤油的耗用量为最小耗用量的1.5倍,已知该系统的平衡关系=0.14X(其中Y、X为摩尔比),已知气相体积传质系数K ya=0.035[kmol.m-3.s-1],纯煤油的平均分子量M s=170,塔径D=0.6[m]。试求:(1)吸收剂的耗用量为多少[kg.h-1]?(2)溶液出塔浓度X1为多少?(3)填料层高度Z为多少[m]?

η=90%, y1=0.05,

Y1=y1/(1-y=0.05/(1-0.05)=0.05263

Y 2=Y 1(1-η)=0.005263

V ’=940/22.4=41.96 kmol.h -1

V =G(1-y 1)=41.96(1-0.05)=39.87 kmol.h -1

(L /V)min =(Y 1-Y 2)/(Y 1/m)

=(0.05263-0.00526)/(0.05263/0.14)

=0.126

L=1.5L min =1.5×0.126×39.87=7.536 kmol.h -1

=7.536×170 kg.h -1=1281kg.h -1

X 1 =(Y 1-Y 2)/(1.5(L/V)min )

=(0.05263-0.005263)/(1.5×0.126)=0.251

x 1=X 1/(1+X 1)=0.2006

H OG =V/(Kya Ω)

=(39.87/3600)/(0.035×0.785×0.62)

=1.12 m

N OG =(Y 1-Y 2)/ΔY m

ΔY 1=Y 1-Y 1*=0.05263-0.14×0.251=0.01749

ΔY 2 =Y 2-Y 2*=0.005263

ΔY m =(0.01749-0.00526)/ln(0.01749/0.00526)

=0.01018

N OG =(0.05263-0.00526)/0.01018=4.65

Z =H OG ×N OG =1.12×4.65=5.2 m

6. 在常压下用热空气干燥某湿物料,湿物料的处理量为l 000kg/h ,温度为20 ℃,含水量为4%(湿基,下同),要求干燥后产品的含水量不超过0.5%,物料离开干燥器时温度升至60 ℃,湿物料的平均比热容为3.28 kJ /(kg 绝干料.℃)。空气的初始温度为20 ℃,相对湿度为50%,将空气预热至100 ℃进干燥器,出干燥器的温度为50 ℃,湿度为0.06 kg/kg 绝干气,干燥器的热损失可按预热器供热量的10%计。试求(1)计算新鲜空气的消耗量;(2)预热器的加热量Q p ; 20 ℃时空气的饱和蒸汽压为s 2.3346kPa p =

解:(1)新鲜空气消耗量,即

21

W L H H =- 绝干物料 ()()h kg 960h kg 04.011000111绝干料绝干料=-=-=w G G

绝干料绝干料kg kg 04167.0kg kg 9641==

X 绝干料绝干料kg kg 00503.0kg kg 5

.995.02==X 所以 12()960(0.041670.00503)kg/h 35.17kg/h W G X X =-=-=

20 ℃时空气的饱和蒸汽压为s 2.3346kPa p =

绝干气绝干气kg kg 00723.0kg kg 3346

.25.033.1013346.25.0622.033.101622.0s 0s 00=?-??=-=p p H ?? h kg 5.666h kg 00723

.006.017.3512绝干气绝干气=-=-=H H W L ()()h kg 3.671h kg 00723.015.666100新鲜空气新鲜空气=+=+=H L L

(2)预热器的加热量Qp ,用式 11-31计算Qp ,即

P 010(1.01 1.88)()Q L H t t =+-

()()666.51.01 1.880.0072310020kJ/h =+?-

54578kJ/h 15.16kW ==

7. 今有一干燥器,湿物料处理量为800kg/h 。要求物料干燥后含水量由30%减至4%(均为湿基)。干燥介质为空气,初温15℃,相对湿度为50%,经预热器加热至120℃进入干燥器,出干燥器时降温至45℃,相对湿度为80%。

试求:(a )水分蒸发量W ;

(b )空气消耗量L 、单位空气消耗量l ;

(c )如鼓风机装在进口处,求鼓风机之风量V 。

空气在t =15℃,?=50%时的湿度为H =0.005kg 水/kg 绝干空气。

在t 2=45℃,?2=80%时的湿度为H 2=0.052kg 水/kg 绝干空气。

解(a )水分蒸发量W

已知G 1=800kg/h ,w 1=30%,w 2=4%,则

G c =G 1(1-w 1)=800(1-0.3)=560kg/h 429.03

.013.01111=-=-=w w X 042.004

.0104.0122

2=-=-=w w X W =G c (X 1-X 2)=560×(0.429-0.042)=216.7kg 水/h

(b )空气消耗量L 、单位空气消耗量l

空气通过预热器湿度不变,即H 0=H 1。 4610005

.0052.07.2160212=-=-=-=H H W H H W L kg 绝干空气/h 3.21005

.0052.01102=-=-=H H l kg 干空气/kg 水 (c )风量V 计算15℃、101.325kPa 下的湿空气比容为

()273

27315244.1773.00++=H v H ()273

288005.0244.1773.0?

?+= =0.822m 3/kg 绝干空气

V=Lv H=4610×0.822=3789.42m3/h 用此风量选用鼓风机。

精馏过程设计时,增大操作压强,则相对挥发度____,塔顶温度___塔釜温度____。(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4、某精馏塔操作时,,F

x,q,V保持不变,增加回流比R,则此时D x__,w x__,

F

L/____。(增加,不变,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增加。

D__,V

6..实验室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CO2,当水量和空气量一定时,增加CO2量,则入塔气体浓度________,出塔气体浓度______,出塔液体浓度________.

7. 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吸收推动力____。(增大,减小,不变)吸收过程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则操作线向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

14、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料的表面积及空隙

1.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

2.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答案*****

传质过程

3.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

*****答案*****

小;绝干空气

4.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均恒定。

*****答案*****

干燥介质(热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以及与物料接触的方式。

5.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答案*****

自由水分;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

6.已知某物料含水量X=0.4kg水.kg-1绝干料,从该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知:临界含水量X c=0.25kg水.kg-1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0.05kg 水.kg-1绝干料,则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可除去的结合水分为________。

*****答案*****

0.15、0.25、0.35、0.2(单位皆为:kg水.kg-1绝干料)

7.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吸湿的能力)和提高温度(增加其热焓)

8.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温度愈_______,表明空气的吸湿能力愈_________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____________都要经______________。

*****答案*****

低、强、前、预热器预热

9.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____________,物料表面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大或恒定、水分、热空气的湿球温度,上升或接近空气的温度

10.固体物料的干燥是属于______________过程,干燥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传热和传质,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

11.固体物料的干燥,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

恒速和降速

12.在对流干燥器中最常用的干燥介质是_______________,它既是__________又是______。

*****答案*****

不饱和的热空气、载热体、载湿体

13.等焓干燥过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干燥器内无补充热,无热损失,且被干燥的物料带进,带出干燥器的热量之差可以忽略不计。

14.在干燥系统中,预热器加入的热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蒸发水份,加热空气与物料以及消耗于干燥系统中的热损失

15.若将湿空气的温度降至其露点以下,则湿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冷凝析出

16.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t>t w>t d

17.由干燥速率曲线可知恒速干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降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非结合水分、非结合水和结合水

18.等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干燥介质一热空气的湿球温度

19.对高温下不太敏感的块状和散粒状的物料的干燥,通常可采用__________干

燥器,当干燥液状或浆状的物料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干燥器。 *****答案*****

转简 、 喷雾

20.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称为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临界点 、 临界含水量

21.物料的临界含水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答案*****

物料的性质,厚度和恒速干燥速度的大小

22. 1kg 绝干空气及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具有的焓,称为湿空气的焓。 *****答案*****

其所带的H kg 水汽

23.湿空气通过预热器预热后,其湿度___________,热焓___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答案*****

不变、 增加、 减少

24.用不饱和的湿空气来干燥物料时,要使干燥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

*****答案*****

不断供给热能和将汽化的水汽带走

25.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厚度增加,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会_________,而干燥所需的时间会____________。

*****答案*****

增加、 延长

连续精馏操作时,操作压力越大,对分离越 ,若进料气液比为4:1(摩尔)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 为 。

答案:不利;0.2

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 ,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气消耗量应 ,所需塔径应 ,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投资将是 的变化过程。

答案:增大;增大;增大;急速下降至一最低后又上升

精馏塔设计时,若将塔釜由原来的间接蒸气热改为直接蒸气加热,同时保持F x 、D x 、

F D /、q 及R 不变,则F 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W x ,提馏段操作线斜率_________,理论板数___________。

答案:增加;减小;不变;增加

精馏塔设计时将参数F 、F x 、q 、D 、D x 、R 确定后,将塔顶内原来的泡点回流改为过冷液体回流,若塔釜加热量做相应改变,则此时塔内实际下降液体量________,塔内实际上升蒸气量_______,精馏塔内液气比_______,所需理论板数_________.

答案:增大;增大;增大;减少

某精馏操作时,加料由饱和液体改为过冷液体,且保持进料流率及组成、塔顶蒸气量和塔顶产品量不变,则此时塔顶组成D x ,塔底组成W x ,回流比R ,精馏段操作线斜率L/V 。

答案:增加;减少;不变;不变

大数据课堂测验2

1、简述大数据的来源与数据类型 大数据的来源非常多,如信息管理系统、网络信息系统、物联网系统、科学实验系统等,其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2、大数据产生的三个阶段 (1)被动式生成数据 (2)主动式生成数据 (3)感知式生成数据 3、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1.数据抽取与集成 2.数据分析 3.数据解释 4、大数据的特征 4V1O V 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On-Line 5、适合大数据的四层堆栈式技术架构 6、大数据的整体技术和关键技术 大数据的整体技术一般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取、基础架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和结果呈现等。 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一般包括: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及管理、开发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及挖掘、大数据展现和应用(大数据检索、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安全等)。 7、新一代数据体系的分类 新一代数据体系中,将传统数据体系中没有考虑过的新数据源进行归纳与分类,可将其归纳到线上行为数据与内容数据两大类别。 8、EDC系统的定义 临床试验电子数据采集(Electric Data Capture,EDC)系统,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纸质CRF存在的问题。EDC是通过互联网从试验中心(Sites)直接远程收集临床试验数据的一种数据采集系统。 9、EDC系统的基本功能 数据录入、数据导出、试验设计、编辑检查、操作痕迹、系统安全、在线交流、医学编码和支持多语言。 10、EDC系统的优点 (1)提高了临床研究的效率,缩短了临床研究周期 (2)通过逻辑检查提高了数据质量

财政学课堂测验及答案

财政学课堂测验(三)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的指标是: ( D)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2.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价值中的: ( C ) 部分+V部分+M部分+M部分 3.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B)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4.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属于: ( B) A.积累支出 B.消费支出 C.补偿支出 D.投资支出 5.发行国债使民间货币转移到财政,并通过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称作: ( B) A.排挤效应 B.货币效应 C.收入效应 D.支出效应 6.我国现行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 D) A.统收统支体制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D.分税制 7.社会经济总体平衡的目标是: ( D ) 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B.实现货币收支平衡 C.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D.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8.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B)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9.国有国营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或单位): ( B ) A.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 B.垄断性国有企业 C.大中型国有企业 D.小型国有企业 10.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最严峻的问题是: ( B ) A.失业问题 B.公费医疗 C.教育收费 D.住房商品化 11.公共支出与财政投资同属于财政支出,二者的区别在于: (B ) A.公共支出是无偿的,而财政投资是有偿的 B.公共支出既包括购买支出也包括转移支出,而财政投资完全是购买支出 C.公共支出是政府消费支出,而财政投资是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 D.公共支出对经济不起扩张作用,而财政投资对经济起扩张作用 12.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A)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13.实现社会公平(个人或家庭收入公平),主要借助的财政措施是: ( D) A.税收 B.国债 C.财政投资 D.转移支付制度 14.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 A.投资 B.消费 C.生产 D.流通 15.同社会保障支出相比,财政补贴支出的不同之处在于: ( D ) A.财政补贴是无偿的 B.补贴可使领受人收入增加 C.补贴是由政府预算支付 D.补贴与价格变动有直接关系

翻转课堂 单元四 测验 答案(同名48101)

翻转课堂单元四测验答案(同名48101)

1 翻转课堂面授活动中,有时教师需要进行精讲,精讲的内容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方式确定? 正确答案: D 、浏览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共性问题 。 2 下列活动步骤符合同伴教学法的是 正确答案: A 、教师简单讲解后,进行概念测试。如果发现70% 以上的学生没有做对,则重新讲解,然后 再进行测试;如果发现 30%-70% 的学生没有做对,则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然后

再重新发送答案;发现 70% 的学生都做对了,就简单解释,然后进入下一个主题 。 3 实施同伴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的概念性认识是如何建立的? ( 单选 0.5 分 ) 正确答案: B 、以教师设计的概念性问题的为先导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产生自己的答案后通过小组讨论 形成共识,然后再独立回答此前提出的问题,最后通过全班讨论,小组同学向大家分享与解释小组发现,

教师根据需要补充总结。 。 4 周老师在和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老师经常回面临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尴尬,如果你是周老师,你 有什么建议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正确答案: A 、营造宽松的回答问题的气氛,让学生觉得自己回答错了问题也没有关系。 。 C 、在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时机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面临问题时,不会不知所措。 。 D

、可以引用学生之前的回答,明确表现对学生发言的重视。 。 5 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四步法》中提到了检测、作业、协作与展示四个方法,“检测”是在学生完成自 主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的,那么下列选项属于检测目的的是: 正确答案: A 、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 B 、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加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学习 。

操作系统1-2章习题课

操作系统第1、2章习题课 一、选择题 1.()的主要特点是提供即时响应和高可靠性。生产过程的控制、武器系统、航空订票系统、银行业务就是这样的系统。 A. 分时系统 B. 实时系统 C. 批处理系统 D. 分布式系统 2. 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 ) 。 A、就绪状态 B、执行状态 C、阻塞状态 D、撤销状态 3.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是()。 A、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B、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C、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 D、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4. 操作系统是对( ) 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5.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 ) 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内存越多 6.()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段对某个数据集的一次执行活动。 A.程序 B. 作业 C. 进程 D. 线程 7、UNIX系统是一个__________操作系统。 A、单用户 B、单用户多任务 C、多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单任务 8、在操作系统中用户进程本身启动的唯一状态转换是____。 A、调度 B、阻塞 C、时间片到 D、唤醒 9.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

B.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C.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 D.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 10.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就绪→运行 B.运行→就绪 C.就绪→阻塞 D.阻塞→就绪 11. 某进程由于需要从磁盘上读入数据而处于阻塞状态。当系统完成了所需的读盘 操作后,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A.从就绪变为运行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运行变为阻塞D.从阻塞变为就绪 12.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A. 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 13.多个进程的实体能存在于同一内存中,在一段时间内都得到运行。这种性质称作进程的()。 A. 动态性 B. 并发性 C. 调度性 D. 异步性 14.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 A. DOS系统 B. Windows NT系统 C. UNIX系统 D.OS/2系统15.在计算机系统中,控制和管理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称作()。 A.文件系统 B. 操作系统 C. 网络管理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16.操作系统是一种() A.系统软件 B.系统硬件 C.应用软件 D.支援软件 17.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A.一定存在互斥关系 B.一定存在同步关系 C.一定彼此独立无关 D.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

青骄第二课堂禁毒考试答案

青骄第二课堂——禁毒考试答案 五年级答案: 一、毒品预防: 1.下列物品中不属于毒品的是?酒精 2.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公害?毒品 3.下列物质中,属于毒品的是?罂粟壳 4.冰毒属于()?兴奋剂 5.长期吸食鸦片会使人丧失()?免疫力 二、如何拒绝毒品 1.有这么一句话“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用以表明毒品的( )?心瘾 2.冰毒在()比较常见?歌舞厅 3.以下不属于毒品的基本特征的是()?安全性 4.吸毒成瘾一般具有的特征( )?以上三项均正确 5.毒品的危害有()?ABC选项都正确 三、期末考试 ,,,,,,7A,, 六年级答案: 一、毒品危害家庭 1.当陌生人主动给你饮料和水时,你应该怎么做()?礼貌的拒绝 2.“一人吸毒,全家遭殃”说明了毒品的什么危害()?家庭危害 3.以下不属于吸毒违法行为的是()?服用安眠药 4.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防毒意识 5.吸毒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有很多,而这里的环境指的是( ) ?以上都是 二、 1.当你的朋友或毒贩逼你吸毒时,你应该怎么办()?秘密打110 2.当自己的好朋友吸毒后,不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自己也吸毒,然后陪好朋友一起戒毒 3.吸食方式中危害最大的是()?静脉注射 4.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5.下列不是毒品的是()?跳舞草 三、期末考试 ,2C,3C,4D,5A,6A,7C,8A,9C, 七年级答案 一、X任务1: 动画中猪爸爸车里藏的是哪一种毒品?A 设卡盘查时缉毒犬们依靠哪一种感官来查找毒品?C 猪爸爸为什么会撞上刺猬妈妈?C X探长是哪一种动物形象的拟人化?D 毒品的危害主要表现为()?ABCD 二、X任务2: 狱警是哪一种动物形象的拟人化?鸭子 毒枭大猩猩贩卖的是哪一种毒品?摇头丸

操作系统测验

操作系统课堂测验 一: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二:填空 1.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和_虚拟____、异步 2.进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是_同步_____关系,而对资源争用的关系是___互斥______关系。若干进程 使用同一临界资源时必须互斥执行。 3.对信号量S每执行一次P操作,则信号量S的值就__减1_________。当S的值___小于0_____时,执行P操作的进程的状态就置为阻塞态,把相应的PCB连入该信号量队列的___末尾________ ,并且该进程____放弃_______ 处理机。 4. 从用户的源程序进入系统到相应程序在机器上运行,所经历的主要处理阶段有编译阶段, 连接阶段,___装入阶段______和___运行阶段______。 5.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5,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个等待进程。 三:判断对错并改正 1.进程控制块(PCB)是专为用户进程设置的私有数据结构,每个进程仅有一个PCB。 (×) 2简单地说,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因而,进程和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四:解答题 1.进程和程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进程具有并发性,而程序具有顺序性;进程具有独立性,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而程序无此特性;进程和程序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进程异步运行,会相互制约,程序不具备此特性。 2.如何利用信号量机制来实现多个进程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 为了使多个进程能互斥访问某临界资源,只需为该资源设置一互斥信号量mutex,并设其初始值为1,用于表示临界资源未被访问,然后将各进程访问该资源的临界区CS置于wait(mutex)和signal(mutex)操作之间即可。这样,每个欲访问该临界资源的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都要先对mutex执行wait 操作,若该资源此刻未被访问(mutex的值为1),本次wai操作必然成功,进程便可以进入自己的临界区。这时,若有其他进程也想进入自己的临界区,由于对mutex执行wait操作定会失败(mutex 的值已为-1),因而该进程被阻塞,从而保证了该临界资源能被互斥地访问。 五:选择 1. 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A ) A.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 B.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C.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 D.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 2. 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B )。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C.使程序与计算过程一一对应 D.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3某进程由于需要从磁盘上读入数据而处于阻塞状态。当系统完成了所需的读盘操作后,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D ) A. 从就绪变为运行

第二课堂知识竞赛题目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第五届第二课堂知识竞赛 笔试题 一、选择题。 1、贵州大学创建于()C A.1900B1901C1902D1903 2、1951 年11 月,亲笔题写校名()A A.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周恩来 D 胡锦涛 3、素质拓展分修满()分才可申请《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A A、60 B、85 C、 90 D、 100 4、小明参加义务献血活动、造血干细胞活动各一次可加()素拓分。 D A、1 B、2 C、3 D、4 5、男生某宿舍获得经济学院“十佳寝室”称号,那么该寝室每位同 学都可以修得()分。 C A、0.2 B、 0.5 C、1 D、 2 6、假如贾景在校团委经济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工作了一年,遵守章程,积极参与活动,则获得()个素拓分。 B A、1 B、2 C、3 D、4 7、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得分最高为()分。B A、15 B、20 C、25 D、30 8、小华任某学院艺术团团长两年,可加素拓分()C

A. 4 B. 6 C. 8 D.10 9.个人获得校党委表彰应加素拓分()分。D A、0.5 B、 1 C、2 D、3 10、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修得()个素拓分。B A、2 B、3 C、4 D、6 11,今年我校将迎来周年校庆()C A.90B100C110D120 12,某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我省的省级核心刊上则应加 ()分。D A.3 B.5 C.8 D.10 13,现阶段贵州省的基本省情是()。D A.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 B.少数民族人口多。 C.喀斯特地貌地貌典型发育。 D.欠发达,欠开发。14,某同学参加学院迎新杯篮球比赛可加()分。 B A.0.5 B.1 C.2 D.4 15,贵州大学与原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的年份是()C A.1958 B.1997 C.2004 D.2005 16,某同学在大二时获得英语四级证书可加()分。 C A.1 B.2 C.3 D.4 17,贵州大学是()年成为“ 211”工程。 C A.2003 B.2004 C.2005 D.2006 18,大学生素质拓展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

课堂测验(二)

1. 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遵循哪些基本关系? 答: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有1).物系特性和操作压强、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回流比和进料热状况、塔设备情况包括板数加料位置和塔效率、冷凝器和再沸器的热状况。遵循以下基本关系1)相平衡关系、物料衡算关系、理论板数关系、塔效率关系、热负荷关系 2. 比较精馏塔冷凝方式(全凝和分凝),它们有何特点和适用场合? 答:全凝器冷凝:塔顶上升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全部冷凝乘饱和液体,一部分回流,一部分作为产品。这种冷凝方式对的特点是便于调节回流比,但较难控制回流温度,但是该法流程简单,工业上大多采用这种冷凝方式。 分凝器冷凝:塔顶上升蒸汽先计入分凝器,冷凝的液体回流,剩余的气体进入全凝器,冷凝的液体作为产品,这种冷凝方式便于控制温度,课提取不同做成的塔顶产品,但是该流程较为复杂。 3. 对于特定的吸收塔,试分析影响吸收操作的主要因素。 答:1)吸收剂用量。操作温度。操作压强。吸收剂入口组成。液相和气相流速。 4. 塔板上有哪些异常操作现象?他们对传质性能有哪些影响? 答:常见的塔板异常现象有:漏液、液泛、雾沫夹带、气泡夹带,页面落差分布不均匀以及塔板压降过大。上述非理想流动会导致传质效率下降。 5. 什么是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一定的物料在一定的温度下,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与空气的相 对湿度有什么关系 答: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空气温度t,相对湿度&),物料最终达到该空气条件下的含水量。其数值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 6.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于恒速和降速干燥阶段,通常采用什么办法缩短干燥时间? 答:恒速干燥的特点是表面充满着非结合水,干燥速率与物料的性质关系很小,主要与空气的性质、流速和湿物料的接触方式有关,所以应提高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可增大传热传质推动力 。以增大流速和干燥面积来增大传热系数和水的汽化速率。 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是湿物料只有结合水,干燥速率手物料的结构、形状、和尺寸有关,而与空气的性质无关。 1.在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原料液流量为50 kmol/h ,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收率为94%。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 = 0.75x +0.238;q 线方程为y = 2-3x 。试求(1)操作回流比及馏出液组成;(2)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原料的总组成;(3)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值x q 及y q ;(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解:(1)操作回流比及馏出液组成 由题给条件,得 75.01 =+R R 及238.01D =+R x 得 R = 3,x D = 0.952 2)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原料液组成 由于 31q q =--及21F =-q x 得 q = 0.75(气液混合进料),x F = 0.5 (3)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值x q 及y q 联立操作线及q 线两方程,即 238.075.0+=x y 23y x =- 得 x q = 0.4699及y q = 0.5903

翻转课堂单元四测验答案(同名48101)

翻转课堂单元四测验答案 (同名48101) 1 翻转课堂面授活动中,有时教师需要进行精讲,精讲的内容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方式确定? 正确答案: D 、浏览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共性问题 。 2 下列活动步骤符合同伴教学法的是 正确答案: A 、教师简单讲解后,进行概念测试。如果发现70% 以上的学生没有做对,则重新讲解,然后再进行测试;如果发现

30%-70% 的学生没有做对,则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然后 再重新发送答案;发现 70% 的学生都做对了,就简单解释,然后进入下一个主题 。 3 实施同伴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的概念性认识是如何建立的? ( 单选 0.5 分 ) 正确答案: B 、以教师设计的概念性问题的为先导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产生自己的答案后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再独立回答此前提出的问题,最后通过全班讨论,小组同学向大家分享与解释小组发现,

教师根据需要补充总结。 。 4 周老师在和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老师经常回面临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尴尬,如果你是周老师,你有什么建议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正确答案: A 、营造宽松的回答问题的气氛,让学生觉得自己回答错了问题也没有关系。 。 C 、在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时机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面临问题时,不会不知所措。 。 、可以引用学生之前的回答,明确表现对学生发言的

重视。 。 5 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四步法》中提到了检测、作业、协作与展示四个方法,“检测”是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的,那么下列选项属于检测目的的是: 正确答案: A 、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 B 、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加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学习 、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调整后续的教学 。 D 7

南理工紫金学院 操作系统课程考试题库

操作系统试题库一, 选择题 第一部分:操作系统概述 1.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B). A. 一般应用软件 B.核心系统软件 C.用户应用软件 D.系统支撑软件 2.( D)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 3.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D)是不正确的. A."管理资源的程序" B."管理用户程序执行的程序" C."能使系统资源提高效率的程序" D."能方便用户编程的程序" 4.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A ) A.设备驱动程序组成的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 5.操作系统是一种(B ). A, 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 C, 通用软件D, 工具软件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B ). A,程序和数据B, 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 C,处理器和内存D,处理器,存储器和外围设备 7.下面关于计算机软件的描述正确的是(B ). A,它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 B,它是指计算机的程序及文档 C,位于计算机系统的最外层 D,分为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两大类 8.财务软件是一种(C). A,系统软件B,接口软件C,应用软件D,用户软件 9.世界上第一个操作系统是(B). A,分时系统B,单道批处理系统 C,多道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 10.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A). A,分时系统B,单道批处理系统 C,多道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 11.操作系统是一组(C ). A,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 C,资源管理程序D,设备管理程序 12.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和资源共享.

两次课堂测验答案

课堂测验一 一、判断(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国际收支是一个存量概念。(?) 2.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开办时间已超过一年,它是中国的居民。(?) 3.国际投资及其收益均属于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的内容。(?) 4.经常项目包括:货物、服务和收益三大项目。(?) 5.收益项目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部分。(?) 6.凡与国外发生经济交易,无论现金还是非现金支付,都必须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7.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能正好收支相抵,因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不恒为零。(?) 8.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采用复式簿记法记录经济交易。(?) 9.外国投资者购买我国中国银行发行的日元债券,对我国来讲属于资本流出,对外国来讲属于资本流入。(?) 10.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该国中央银行可以提高本币汇率进行调节。(?) 11.国际收支如果是形成于过度出口造成的贸易收支顺差,则意味着国内可供资源的减少,因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12.一国若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可以通过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节。(?) 13.一国政府与他国进行政策协调,可以减少国际收支失衡程度。(?) 14.市场调节机制具有在一定程度上自发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 15.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若外币升值,汇率所示数字会变大。(?) 16.记账外汇可以对第三国进行支付。(?) 二、以下经济交易哪些应列入我国国际收支(写出序号即可)ABDE A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中国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业务往来 B一韩国来我国观光游客在我国的花销 C渣打银行深圳分行的办公费用(渣打银行深圳分行1986年开业) D某国驻中国大使馆一年的外交礼仪费用 E世行在我国的楼宇、办公费用F在我国工作2年的外国专家在我国的开支 三、我国某公司持有的下列资产哪些是外汇?(写出序号即可)ABDEEH A美元现金B英镑存款C在美国投资购买的汽车 D美国国库券 E IBM公司股票F汇丰银行开出的港币旅行支票G越南盾现金(越南盾不可自由兑换)H花旗银行开出的汇票 I在美国购买的房产J人民币存款 四、填空 1、威廉姆斯姐妹搭乘法国航空公司航班去巴黎参加法国网球公开赛。她们向法国航空公司的支付和在法国的开支,对法国来说应该计入国际收支的贷方。 2、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是金本位货币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理论。 3、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 __、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两项。 4、伦敦外汇市场某日汇价为£1 = US$1.6840,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

财政学课堂测验(四)及答案

财政学课堂测验四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的指标是: (D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2.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价值中的: ( C ) A.C部分 B.C+V部分 C.V+M部分 D.C+M部分 3.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B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4.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属于: ( B) A.积累支出 B.消费支出 C.补偿支出 D.投资支出 5.发行国债使民间货币转移到财政,并通过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称作: ( B ) A.排挤效应 B.货币效应 C.收入效应 D.支出效应 6.我国现行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 D) A.统收统支体制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D.分税制 7.社会经济总体平衡的目标是: ( D) 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B.实现货币收支平衡 C.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D.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8.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B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9.国有国营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或单位): ( B ) A.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 B.垄断性国有企业 C.大中型国有企业 D.小型国有企业 10.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最严峻的问题是: (B ) A.失业问题 B.公费医疗 C.教育收费 D.住房商品化 11.“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A )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B.财政收入随价格的增长而增长 C.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分配制度决定 D.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 12.能够实现税负转嫁的税被称为: ( B )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中央税 D.地方税 13.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 ( B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14.我国现阶段公平分配是指: ( A )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权力分配 D.按对社会的贡献分配 1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A ) A.不断扩大 B.日渐萎缩 C.基本不变 D.无规则波动 16.教育需求是: ( D )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7.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B )

操作系统课程考试试题

操作系统课程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操作系统的四个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虚拟和异步。 2.进程在运行过程中有三种基本状态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信号量的物理含义是当信号量大于零时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当信号量小 于零时,其绝对值为_________________。 4.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抢占资源和循环等待资源。 5.将________地址转换为__________地址称为地址映射。 6.在存储器管理中,页面是信息的_________单位,分段是信息的__________单位。 页面大小由__________确定,分段大小由____________确定。 7.虚拟设备是通过__________技术把独享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8.在文件系统中,要求物理块必须连续的物理文件是_____________。 9.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可将设备分类为_______、共享设备和_______。 10.作业调度又称__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按照某种原则从后备作业队列中选取作 业,并为作业做好去、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和作业完成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 )。 A.DOS系统 B.UNIX系统 C.Windows NT系统 D.OS/2系统 2.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动态性和并发性 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与程序的对应性 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3.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 )。 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 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 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和同步 D.可完成进程调度 4.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

青骄第二课堂禁毒初一初二初三答案含有期末

******************************************************************************* ******** 1.狱警是哪一种动物形象的拟人化?C.鸭子 2.毒枭大猩猩贩卖的是哪一种毒品?DD.摇头丸 3.舞厅中梅花鹿小姐为何被毒贩强行喂入毒品?B.为了让梅花鹿小姐对毒品上瘾,以便贩卖毒品 4.X探长选择成为一名缉毒警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B.为了打击毒品犯罪,让和X探长母亲一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5.X探长的母亲注射的可能是哪一种毒品?A.冰毒C.海洛因 ----------------------------------- 1 吸食、注射毒品严重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引起各种并发症,过量吸食毒品最终会导致(死亡)。 2要构筑拒毒心理防线,我们需要做到(以上均正确)。 3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以下哪个选项(禁毒宣传教育)。 4吸毒一旦成瘾就很难戒断,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认清危害,远离毒品)。 5人们常说“毒品猛于虎”,毒品的危害除了对身心的危害,严重摧残吸毒者的身体之外,还包括(AB )。 ------------------------------------------------------ 1动画中猪爸爸车里藏的是哪一种毒品?A冰毒 2设卡盘查时缉毒犬们依靠哪一种感官来查找毒品?C.嗅觉 3猪爸爸为什么会撞上刺猬妈妈?C.毒瘾发作产生幻觉,未发现刺猬妈妈 4.X探长是哪一种动物形象的拟人化? D.狗 5毒品的危害主要表现为(ABCD )? --------------------- 1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D以上选项都是 2以下属于毒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损害的是()C 3吸毒成瘾的三个身体特征是药物耐受性、生理依赖性和()B心理依赖性 4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意识。D 5当不法分子诱惑我们吸毒时,我们应该()。B 期末考试答案: 1.A,2C,3A,4B,5C,6D,7C,8C,9C,10B(个别题目答案有错,仅能取得“良好”成绩) ******************************************************************************* ******** 八年级 一、毒品成瘾:1.A,2.A,3.B,4.B,5.ABCD,?二、禁毒法律学习:1.B,2.A,3.D,4.C5ABCD 期末考试答案(可能试题顺序不一样): 某种鸦片类毒品,极具成瘾性,因其具有强烈成瘾性和巨大危害性的吗啡类衍生毒品,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它是(c ) 。 A、吗啡

(整理)课堂测验答案整理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工程光学》随堂测试(I)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工程光学》随堂测试(II)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2014 年3 月7 日班级学号姓名 2014 年3 月11 日 成绩 一、填空题(本题共6 分,第2 小题每空0.5 分,其余每空1 分)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nm~760nm 。 2、几何光学的四大基本定律分别是光的直线转播定律,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一、填空题(本题共6 分,每空2 分) 1、光学系统成完善像应满足的条件为: ①入射波面为球面波,出射波面也为球面波。②入射光为同心光束,出射光也为同心光束。③物点和像点之间任意两条光路的光程相等。2、在近轴区内,表征单个折射球面的物、像位置关系公式可以简化为 n ' - n = n '- n 的形式,阿贝不变量Q 的等式为Q = n '( 1 - 1 ) = n( 1 1 ) (已知 3、全反射的基本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入射角大于临l ' l r r l ' r l 界角。 4、已知光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则光在水(n=1.333)中的光速为c = 2.25 ?108 m / s 。 n 物方折射率为n,像方折射率为n',球的半径为r,物方截距为l,像方截距为l')。 二、画图题(本题共4 分)。 试利用符号规则标出下面光组及光线的实际位置 二、简答题(本题共4 分,每题2 分)。 1、简述光路可逆性原理 Page 4 2、简述费马原理P a g e 5 r =-40 mm, L' = 200mm, U'= -10°。

操作系统习题复习课程

一、选择题 1.在三种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中,都设置了进程调度,在批处理系统中还应设置作业调度;在分时系统中除了设置进程调度,通常还设置中级调度,在多处理机系统中则还需设置剥夺调度。 2.在面向用户的调度准则中,截止时间的保证是选择实时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响应时间快是选择分时系统中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平均周转时间短是批处理系统中选择作业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而优先权高的作业能获得优先服务准则则是为了照顾紧急作业用户的要求而设置的。 3.作业调度是从处于后备状态的队列中选取作业投入运行,周转时间是指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完成所经过的时间间隔,时间片轮转算法不适合作业调度。 4.下列算法中,FCFS算法只能采用非抢占调度方式,时间片轮转法只能采用抢占调度方式,而其余的算法既可采用抢占方式也可采用非抢占方式。 5.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短作业优先;为照顾紧急作业的用户,应采用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为能实现人机交互作用应采用时间片轮转法;为了兼顾短作业和长时间等待的用户,应采用高响应比优先;为了使短作业、长作业及交互作业用户都比较满意,应采用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为了使平均周转时间最短,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 6.下列调度方式和算法中,最容易引起进程长期等待的是抢占式静态优先权优先算法。 7.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最合理的时机是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8.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的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选择新进程运行来实现CPU的共享,但其中有新进程进入就绪队列不是引起操作系统选择新进程的直接原因。 9.从下面关于优先权大小的论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 (6)在动态优先权时,随着进程执行时间的增加,其优先权降低。 10.假设就绪队列中有10个进程,以时间片轮转方式进行进程调度,时间片大小为300ms,CPU进行进程切换要花费10ms,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约为%3,若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增加到20个,其余条件不变,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将

2018青骄第二课堂答案(初、高中完整版)

紧急通知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高一、高二各班班主任 1、经学校领导批准,“青骄第二课堂”网络禁毒学习与考 试,于今天(12.11)课外活动时间举行,请各班班主任下午放学时,发放手机给学生登录学习与考试。学生18:30分统一上交手机。请还没有登录的班主任及时登录。 2、请各班班长、信息技术员(多媒体管理员)上午9:00到 大会议室开会(登录第二课堂学习考试培训会),带上纸、笔。 3、今天下午眼保健操时间,为多媒体管理员培训全班学生 时间,眼保健操不做,请学生会同学做好记录。 4、高三年级不参加本次活动。 政教处 2018.12.11

七年级必修课:七年级必须看4个视频、考试、禁毒知识竞赛20题期末考试10题 八年级必修课:八年级必须看2个视频、考试、禁毒知识竞赛20题期末考试10题 九年级必修课:九年级必须看2个视频、考试、禁毒知识竞赛20题期末考试10题 高一年级必修课:高一年级必须看2个视频、考试、禁毒知识竞赛20题期末考试10题 高二年级必修课:高二年级必须看2个视频、考试、禁毒知识竞赛20题期末考试10题 每个人的禁毒知识竞赛20题是随机的

七年级答案 一、 X任务一:1.A, 2.C, 3.C, 4.D,5.ABCD, 二、 X任务二:1.C, 2.D, 3.B, 4.B ,5.AC, 三、毒品的危害:1.D, 2.C, 3.B, 4.D, 5.B 四、受伤的大脑:1.C, 2.D, 3.A, 4.A, 5.AB 五、期末考试:1.A,2C,3A,4B,5C,6D,7C,8C,9C,10B(个别题目答案有错,仅 能取得“良好”成绩) 八年级答案 一、毒品成瘾:1.A,2.A,3.B,4.B,5.ABCD, 二、禁毒法律学习:1.A,2.A,3.D,4.C ,5.ABCD, 三、期末考试:1.A,2D,3B,4B,5C,6D,7B,8C,9B,10B(个别题目答案有错,仅 能取得“良好”成绩) 九年级答案 一、常见毒品:1.C,2.A,3.A,4.A,5.B, 二、毒品对身体的危害:1.AB, 2.C,3.ABCD,4.ABCD,5.D, 三、期末考试:1.B,2D,3B,4B,5C,6D,7A,8C,9D,10B(个别题目答案有错,仅 能取得“良好”成绩) 高一答案 一、了解禁毒形势:1. C,2.B,3.B,4.D,5.A 二、拒绝各种诱惑:1.A,2.A,3.C,4.B,5.A 三、期末考试:1.C,2B,3D,4A,5B,6C,7C,8D,9A,10D(个别题目答案有错,仅 能取得“良好”成绩)

课堂测验一二

课堂测验一 一、单选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C语言程序将从源程序中第一个函数开始执行 B)可以在程序中由用户指定任意一个函数作为主函数,程序将从此开始 执行 C)C语言规定必须用main作为主函数名,程序将从此开始执行,在此结束 D)main可作为用户标识符,用以命名任意一个函数作为主函数 2)以下选项中能表示合法常量的是 A)整数:1,200 B)实数:1.5E2.0 C)字符斜杠:‘\’ D)字符串:"\007" 3)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有以下程序段 int a=3,b=5,c=7; if(a>b) a=b; c=a; if(c!=a) c=b; printf("%d,%d,%d\n",a,b,c); 其输出结果是 A)程序段有语法错 B)3,5,3 C)3,5,5 D)3, 5,7 4)有以下程序 #include main() { int x=8; for( ; x>0; x--) { if(x%3) {printf(“%d,”,x--); continue;} printf(“%d,”,--x); }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A)7,4,2 B)8,7,5,2 C)9,7,6,4 D)8,5,4,2 , 5. 有以下程序,程序执行后输出结果是()。 main() {int p[8]={11,12,13,14,15,16,17,18}, i=0, j=0; While(i++<7) if(p[i]%2) j+=p[i]; Printf(“%d\n”,j); } A 42 B 45 C 56 D 60 二、填空题 1)若变量a,b已定义为int类型并赋值21和55,要求用printf函数以a=21,b=55的形式输出,请写出完整的输出语句__【】___。

运筹学课堂测试(4) -D

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 运筹学课堂测验(4)—(考核内容覆盖第10、11章) 一.单项选择题(5分*2题=10分) 1.关于图论中的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图中的点表示研究对象,边表示研究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 B .图论中的图,点与点之间的联线的长短曲直对结果有影响的。 C .图中的边表示研究对象,点表示研究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 D .图论中的图,点与点的相互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对其改变。 2.某学校要对所属的10个学院办公室进行计算机联网,设计时要求10个学院办公室相互连通,同时所使用的总线路长度最短。该问题可转化为( B ) A. 最短路线问题求解 B. 最小生成树问题求解 C. 运输问题求解 D. 动态规划问题求解 二. 判断题(5分*3题=15分) 1. 求解最短路的Dijkstra 算法仅适用于赋权有向图。( F ) 2.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可以解决网络最大流问题。( T ) 3.特殊的网络最短路问题可以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求解。( T ) 三. 名词解释(8分*2题=16分) 最大流问题 最小生成树问题 四. 计算题(59分) 1.(20分)用动态规划求解下列问题 某公司拟将某设备4台,分配A 、B 、C 三个工厂,三个工厂获得不同数量的设备后产生利润如下表,问如何将4 2.(20分)求解最短路问题。电信公司准备在甲、乙两地沿路架设一条光缆线,问如何架设使其光缆线路最短?下图给出了甲乙两地间的交通图。图中v1,v2,v3,v4,v5,v6,v7表示7个地名,其中v1表示甲地,v7表示乙地,权数表示两地间公路的长度(单位:公里)。 3.(19分)求解最大流问题。 V1到V6的最大流量。

操作系统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考试时间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6分)。 1.操作系统是一种( )。 A. 系统软件 B. 系统硬件 C. 应用软件 D. 支援软件 2.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在于()。 A.实现各台计算机这间的通信 B.共享网络中的资源 C.满足较在规模的应用 D.系统中多台计算机协作完成同一任务 3.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B. 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C.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D. 进程是有生命期的 4.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 5.要求进程一次性申请所需的全部资源,是破坏了死锁必要条件中的哪一条 ()。 A.互斥 B.请求与保持 C.不剥夺 D.循环等待 6.以下哪种存储管理不可用于多道程序系统中()。 A.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 B.固定式区存储管理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D.段式存储管理 7.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与 相邻空闲区合并,修改空闲区表,使空闲区数不变且空闲区起始地址不变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8.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不是由()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主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9.在进程获得所需全部资源,唯却CPU时,进程处于()状态。 A.运行 B.阻塞 C.就绪 D.新建 10.要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将主存等分成()。 A.块 B.页 C.段长 D.段 11.系统利用 SPOOLING技术实现()。 A.对换手段 B.虚拟设备 C.系统调用 D.虚拟存储 12.设备从磁盘驱动器中读出一块数据的总时间为()。 A.等待时间 + 传输时间 B.传输时间 C.查找时间 + 传输时间 D.延迟时间 + 查找时间 + 传输时间 13.如果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采用()来保证按名存取的安全。 A.重名翻译机构 B.建立索引表 C.多级目录结构 D.建立指针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 1.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的操作系统,称为()。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微机操作系统 E.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2.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B.充分利用处理机,减少处理机空闲时间 C.有利于代码共享 D.充分利用外围设备 E.减少存储器碎片 3.段式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结构很类似,但是它们之间有实质上的不同,表现为()。 A.页式的逻辑地址是连续的,段式的逻辑地址可以不连续 B.页式的地址是一维的,段式的地址是二维的 C.分页是操作系统进行的,分段是用户确定的 D.各页可以分散存放在主存,每段必须占用连续的主存空间 E.页式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段式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 4.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A.进程释放资源 B.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 C.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 D.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5.以下属于独享设备的是( )。 A.磁盘 B.磁带 C.打印机 D.扫描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