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阅读

《小事物大启示》教学设计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中心校群文阅读课题组卢维玉牟静曾晓红刘小玲蒋丽试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议题:抓住身边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

选文篇目:《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

文本分析: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人生哲理。我们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选择了“小事物大启示”这一议题组织文本材料进行群文教学。选取的四篇文章《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和《高粱情》结构相同,都是借物喻人的文章,由身边的小事物的特点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而受到一定的启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静读、浏览、跳读、选读等方式,走进文本,抓住文中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并能联系实际感悟做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熟记文中重点词句,并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仿写事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思路:

《小事物大启示》的四篇选文是一组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抓住一些平凡事物(丑石、野草、小米椒、高粱)的特点,向我们揭示事物身上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法。首先陪伴学生共读《丑石》,通过阅读提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快速默读-勾画-批注-交流”中找出丑石的特点和所受到的启示,学生理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点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借物喻人,并归纳总结阅读方法,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野草》《我家的小米椒》和《高粱情》,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进行细细品读,找出事物的特点以及从中受到的启示。通过学生默读、浏览、快读、跳读、选读等方式,小组合作完成阅读卡,然后交流汇报完善知识树,形成共识,从交流中受到一定的启示。最后总结归纳出四篇文章

的共同点——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仿写一种事物,以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

整个设计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四篇文章的阅读材料、读书记录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出示花生生长图,说说花生有哪些特点?认识花生后你有什么收获?

2、揭示板书课题。

二、随心所读:阅读《丑石》

1、快速默读《丑石》,边读边勾画描写丑石特点的句子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并在旁边批注从中受到的启示。

2、组内分享后全班交流。

3、小结阅读方法。

三、随心畅读:选读《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

1、从选文《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三篇文章中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进行细细品读,找出事物的特点以及从中受到的启示。小组合作完成阅读卡,交流汇报完善知识树。

2、小组全作,交流汇报,师适时点拨。

四、快乐分享:归纳四篇文章的共同点,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五、妙笔生花:

1、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花生、野草、高粱的人和事,它们让我们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比如:我从的,想到了。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举例子写一写吗?

五年级经典名著群文阅读

五年级经典名著群文阅读 学科: 语文年级: 五年级单元: 第五单元课题: 《新语文主题阅读》《伯乐和骏马》《张良的故事》《桃园三结义》《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课型: 群文课时: 一课时主备: 刘文娇单元知识、方法主线: 学法: 把握内容结合内容感悟形象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 继续落实学生画记重点词语,简洁概括故事内容,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2. 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对比朗读,感受原著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伯乐和骏马》讲述了苏代给淳于髡讲伯乐的故事,请淳于髡当伯乐向齐王推荐自己。伯乐:春秋时秦国人,善于相马,后来比喻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伯乐相马,“伯乐引见”这个故事体现了苏代办事讲究策略,机智聪慧。 《张良的故事》张良见到一个老人故意把鞋子抛到桥下让他去捡,他忍气去捡,最终得到一本兵书,使他辅佐刘邦夺取了天下。检鞋穿鞋,见面赠书这个故事体现了张良忍让敬人,耐心刻苦。 《桃园三结义》: 黄巾起义后,刘备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结识了张飞、关羽,结拜为兄弟。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刻画人物的外貌,体现三人胸怀大志,志同道合,。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贾母设宴招待刘姥姥,席间凤姐故意戏弄刘姥姥,引得众人大笑。刘姥姥喝醉后误进怡红院。插花、摔跤、吃饭、换杯,磕头等场景和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一个察言观色,哗众取宠的刘姥姥。

这四篇文章,故事情节通俗易懂,因此只落实熟读课文,结合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读名著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一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体验依据课文重点语句,抓住细节品读人物形象,难点是学生结合内容品出人物的个性。 前置性作业: 1默读相关文章,了解故事大意。 2用心品味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1认真倾听。激发兴趣阅读名著,就是在与古代先贤对话,就是与历史握手。明确学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新主题阅读》中的《咀嚼经典》2齐读《咀嚼经典》的导积累语言习内容 专题。语。 2.齐读《咀嚼经典》的导语。 自读自悟1、出示独学要求。默读四篇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快速默读,选择其中一篇自主阅是小组交选一篇课文,修改或补充批注。修改预习批注,为交流做读,批注流的有效 2、巡视,指导后进生的学习准备。 1小组学习。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 1.学生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整体感悟,学习方法:(1)交流故事大意。流,选择其中一篇,分配分享收获。整体感 (2)结合内容品读主人公。交流内容,交流完毕,其知 2组织全班汇报。(如有些文章没有小组选择,可以略他成员补充。 去) 2.小组展示。 预设:A《伯乐和骏马》

五年级群文阅读:《一个动词写活一首诗》教学设计+学习单

群文阅读: 一个动词写活一首诗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五首古诗的探究,梳理动词写活诗歌的方法。 二、通过给三首现代诗添加动词,初步在运用中感受一个动词写活一首诗。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知道动词能让图画有动态 1.欣赏动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你用了动词,描述了图画的动态。 2.欣赏静图,你能用动词让图画动起来吗? 二、探究一组古诗词的动词,梳理动词写活一首诗的方法 1.揭题:理解“活”字。 一个动词不仅能让一幅画动起来,也能写活一首诗。你怎么理解这个“活”字。 生:动词让诗有活力;动词让诗有了生命;动词让诗有动态。(随意) 2.自由朗读五首古诗词,整体感受一连串特别的动词。 师:在古诗词中,特别的动词有许多,请你拿出学习单,自由地朗读五首古诗词。 3.以《泊船瓜洲》为例,示范研究古诗词中的动词。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学过的《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有一个动词很特别——绿。生说,师板书完成表格第一行,抓关键词示范填。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 (1)1至4号依次选择四首诗。自主学习3分钟,并仿照《泊船瓜洲》,填好其中一行表格。 (2)由1号组长主持。1至4号依次当老师,讲解自己研究的动词,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完善表格。 (3)由2号组长主持,将动词进行分类,有几类填几个圆圈,1至4号依

次说填的理由。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①。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组 月是故乡明群文阅读 人教新课标

《月是故乡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的运用。 2、通过阅读“群文阅读”的5篇现代诗歌,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并让学生知道这种包含着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 3、能把“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的写法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群文阅读”的5篇现代诗歌,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并让学生知道这种包含着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 教学难点: 能把“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的写法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份“群文阅读”资料、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2、回顾第二单元四篇课文的内容。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借景抒情;《秋思》叙事抒情;《长相思》借景叙事抒情。 《梅花魂》:借物抒情。 《桂花雨》:借物抒情、叙事抒情。 《小桥流水人家》:借景抒情、叙事抒情。 3、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某些客观的事物中,如:景、物、事,借以表达自己思乡的情感,这种包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几首思乡的歌词,来感受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的。 二、学习“群文阅读”材料 1、学习第一篇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歌词,想一想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请用“——”画出来。 (2)拓展想象:孩子们在桃园里怎么游玩?姑娘们在桃园里又会干些什么? 2、老师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领悟一方面和多方面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教学内容: 《中秋月圆》《我的故乡在蓬莱》《祖母的芒果树1》《祖母的芒果树2》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领悟一方面和多方面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 课前谈话:(3分钟) 1、课前,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课件播放) 2、刚才你都看到了什么?(生说)这些美景、美食都是咱们蓬莱的。其实所有这些,老师最感兴趣的就是海市蜃楼了。咱们同学有谁亲眼见过海市的吗?(3生说) 3、除了海市,咱们蓬莱还有一处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闻名的旅游景点——蓬莱阁。说起蓬莱阁呀,就使人不由得想起八仙过海的美丽传说。都有哪八仙啊。(生说) 4、后来就有了一个歇后语,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今天这节课,咱们同学就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诗歌导入(2分钟) 1、“露从今夜,月是故乡明”。思乡,是所有游子共同的情怀。通过第六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不断感受着款款思乡情,浓浓恋乡意。那,思乡是什么呢? 2、大屏幕出示:(一行一行出示) 思乡,是外祖父慢慢地抹净墨梅图;(指名读) 思乡,是回忆童年时代美丽的桂花雨;(指名读) 思乡,是怀念家乡可爱的小桥;(指名读) 思乡,是眷恋村旁潺潺的流水;(指名读) 思乡,是热爱美好和睦的人家。(指名读) 3、真好。联系着这一单元学过的课文,你能从这些诗句中想到哪些表达方法?(指名说)

[第1句与《梅花魂》有关,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思乡之情的;第2句与《桂花雨》有关,是通过一方面来表达思乡情的;第3-5句与《小桥流水人家》有关,是通过多方面来表达思乡情的。(板书:细节、一方面、多方面)] 4、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将学习4篇思乡方面的文章,进一步领悟这两种表达方法。 二、对比阅读《中秋月圆》《我的故乡在蓬莱》 (一)(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中秋月圆》《我的故乡在蓬莱》两篇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思乡之情的? 学生快速默读,独立思考。(7分钟) (二)集体交流《中秋月圆》(6分钟) 师:咱们先来交流《中秋月圆》,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思乡之情的? 预设: 1、生:作者写了中秋节前,他每天都偷吃一个月饼,结果过节的时候月饼都叫他吃光了。通过这件事的回忆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师:真简练。你结合着具体的事情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这就叫有理有据。咱们就这样交流。 2、生:我发现作者除了写事以外,还对中秋节夜晚的景色进行了描写。(生读景物描写的句子)。作者想到童年时代的中秋节是那么美好,而现在只能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月亮,不能和亲人团聚,所以他非常地思念家乡。 师:你读懂了作者的心啊。作者正是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来表达他的思乡之苦。 (若学生未能交流这段话,则问:作者还写了家乡中秋节美丽的夜色,发现了吗?生找出来读。师问:为什么要写夜色?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交流) 3、生:作者还写了一家人在枇杷树下过中秋节温馨愉快的情景。通过这件事的回忆,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师: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作者想到这一幕,怎能不加倍地思念亲人,思念家乡? 4、师:大家看,作者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事,始终是围绕着——中秋节来写的。这和咱们学过的一篇课文有点相似——《桂花雨》。它们都是围绕着一个方面来写的。 5、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你觉得思乡还是什么呢?(大屏幕出示) 思乡,是回忆童年时代美丽的桂花雨; 思乡,是 (1)生说,师指导、修改。(3-5人) (2)请一生写在黑板上。

五年级语文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我爱读书”教学设计教案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都是以“我爱读书”为专题进行编排的,所选的文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在《同步阅读》中也选了九篇这一主题的文章,考虑到本堂课的容量,我选了其中的四篇一起阅读。 《背书》描写了作者不管周围环境有多恶劣,仍然坚持早起背书。《别了,语文课》刻画了作者从开始的默书老不合格,到后来要移民到中美洲即将离开祖国时对母语的深深的眷恋。《高尔基的童年》让我们看到了高尔基童年时想尽方法读书,他读书的热望是谁也阻止不了的爱书精神。《生命的一部分》点明我们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并告诉我们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 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古往今来,对书有着深厚情感的人比比皆是,书籍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通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形式,我们将课文与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有机整合,体现由单篇课文到多篇文章的拓展阅读。把《同步阅读》引入课堂,使教科书向课外开放,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让孩子们有了足够的阅读量的支撑;以此彰显少做练习多读书的思想;强化师生的课程资源意识。 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把读书作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使读书成为成长的需要。 【设计理念】 主题: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成果,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的同时,引领孩子们爱上阅读,尽情畅游书海,以集聚鹰击长空的力量和情怀。 情景: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引领孩子们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学年级】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五年级群文《在神话传说中感悟英雄人物的神奇》教案 泸县喻寺中心小学校张乃平 一、选材 《沉香救母》、《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哪吒闹海》 二、教学目标 (一)了解四篇神话传说中人物的神奇。 (二)能运用知全局、抓题眼、抓重点语句体会的方法学习四篇故事。 (三)让学生佩服英雄人物神奇的才能,更欣赏他们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四篇神话传说中人物的神奇。 教学难点:让学生佩服英雄人物神奇的才能,更欣赏他们的高尚品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四篇阅读材料 PPT 五、教学过程 (一)说神奇,识英雄 孩子们,首先老师请大家来看看这一段视频。(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这是谁?(孙悟空),你觉得孙悟空怎么样?他就是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一个神奇人物,是令人佩服的英雄啊!在这一次群文学习中,我们要了解的是四个神话故事,会新认识四位英雄,并在神话故事中去感悟他们的神奇。他们分别是谁呢?请拿出昨天老师

发给你们预习的表格。 1.请生说。你们很聪明,其实,从故事的题目上就能找到这些英雄人物,甚至能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你发现了吗? 2.小结“顾名思义”的题目内涵,如“沉香救母”就是讲“沉香救出了自己的母亲的故事。” (二)走进神奇 1.这些英雄人物是否也有着像孙悟空那样的神奇之处呢?所谓神奇,就是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你能从故事中找出他们不同寻常的神奇吗?请学生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去找寻能体现英雄人物神奇的句子。然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着重领悟神奇,指导学生读好突现神奇之处的语句,读出神奇、体会神奇。 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山被劈成了两半,受苦多年的妈妈重见了天日。 女娃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小鸟儿。经常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声。 后羿拉开万斤重的弓弩,搭上千斤重的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的一箭射去,第一个太阳被射落了。 球裂开了,一道光从里面射出来。接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跑了出来。他不但会走路,还会说话,见了李靖夫妻就喊“爹爹”“娘亲”。 ...... (三)走出神奇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指导课《栩栩如生的场面描写》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指导课—— 《栩栩如生的场面描写》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孩子们虽然五年级了,但我发现:他们的作文不会描写场面,使得文章干瘪,缺乏生活气息。练习写场面描写是训练学生写好记叙文的基础训练。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地拓展文本,巧妙地将文本中的精彩引向学生的作文实践中,让孩子们先仿再创造。注重课堂之源——拓展文本。在北师大版第九册“危急时刻”一单元的拓展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借助拓展文本《进阶阅读》的第六单元的几篇经典文本,让课堂教学有了充分的补充和外延,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场面描写,学习将文章写得更加的精彩。 二、案例描述 《进阶阅读》中的这几篇文章,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篇篇文章都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对孩子们提供了活生生的范本。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文本的充分挖掘和运用。(一)课文引入明晰概念 1.出示课件2,师问:这是描写的哪个地方的事情当时的情况如何 生:这是我们昨天学习的课文《諾曼底号遇难记》里的两段话,描写的是在轮船上的事情,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 2.师:引出场面描写的概念,出示课件3:是的,像这样在哪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当时周围的情况如何,我们把它描写下来,就是场面描写。 3.师:场面描写要传达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场面描写经常在记事文章中出现,而且一般都是在多数人参与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情况。 (二)鉴赏经典文章,明白场面描写的作用 1.出示课件4,师问:这段文字写了怎样的场面如何描写这些场面的这个场面描写起什到么作用

生1:这段文字描写了轮船遇难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作者先写了人们的表现,再写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指挥。 生2:这个场面描写起到了对比作用,对比出船长的镇定自若。 师:除了这个作用,对紧张环境的烘托也起到了作用。 2.出示课件5,师问:这段文字写了怎样的场面如何描写这些场面的这个场面描写起什到么作用 生1:这段文字描写了在人们挤车的场景。作者先写了许多人挤车时的样子,再重点写了胖大嫂的挤车。 生2:这个场面描写烘托出车的拥挤。 生3:也对比出了胖大嫂的不文明行为。 (三)领略场面描写的魅力 1.师说过渡语:孩子们,读了《孙悟空大站二郎神》,文中精彩的打斗场面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大作家吴承恩真了不起,把惊险激烈的场面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昨晚,大家都阅读了第五单元的文章,相信大家一定关注了精彩的场面描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这些场面描写中,去感悟他所表达的效果,去领悟它的写作方法吧!出示课件6、7 2. 师说要求:找出本组文本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场面描写,细细品读。想想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场面的这些场面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1.找一处,做批注。 2.小组内讨论。 3.全班汇报。 3.孩子们完善首学题单,再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按照下面格式汇报。 这段场面描写用()方法描写了()场景。文中的()()()词语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的气氛。这段场面描写也让我()【自由对文中的中心或人物发表见解】。 反思:这样的设计理念,是在基于生本和共同体的教育理念,都提倡让孩子先学,再让他们小组交流,最后汇报交流。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互相合作学习,产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在互学中取得进步。 4. 师:回忆一下这些场面描写。想一想,如果要想场面描写得更精彩,应该注意什么

部编统编版 五年级群文阅读练习三(含答案)

XX县2019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检测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练习卷(三) 生动的说明文 种子,如此酣睡 文/[美]黛安娜.赫茨.阿斯顿译/徐超 种子,睡梦香甜。 它蜷缩在花朵里、球果上又或是泥土下,既舒适又安宁。 种子,慢慢绽放。 大多数种子都会睡上一季或者两季,以等待气候温暖的春天到来。但也有些种子需要准备很久。比如偏花槐,从一颗光亮的橘红色种子到开满紫色的花朵,这中间可能要花上 10年时间。 种子,开花结果。 地球上90%的植物都是有花植物。有花植物会结出果实——各种形状和质地的果实,种子舒服地待在里面,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 种子,跋山涉水。 它必须竭尽全力自个儿寻找一块不那么拥挤的地方,好在那里扎根生长。 蒲公英头顶上柔软的绒毛,是性能优良的降落伞,它能将浦公英的种于带到160 千米以外的地方。 种子,创意无限。 为了找到一个适合生长的地方,种子从果荚中弹射而出,或者偷偷粘到孩子们的鞋带上,成者先到狗熊的肚子里走一遭。它们希望降落到一片肥沃的土地上,阳光充足,雨水丰沛。 种子,又饥又渴。 种子脱下外衣后,渴了就喝雨水、露珠以及融化了的冰霜,饿了就吃土壤中的矿物质。 种子的一部分—— 根,感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拼命地往下扎。种子的另部分——苗,受到光线的吸引,向着太阳生长。 种子,聪明伶俐。 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在组成植物叶子的细胞中,含有能够吸收阳光的化学物质。利用光能,植物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食物。 种子知道获取阳光,知道使劲儿地钻出土壤,向上生长、生长、生长。但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它必须暂且等待。直到它找到一块太阳地儿,在某个清晨,吃饱喝足,然后醒来! 菌儿自传 文/高士其 我们姓菌的这一族,多少总不能和植物脱离关系吧。 植物是有地方性的。这也是为着气候的不齐。热带的树木,移植到寒带去,多活不成。你们一见了芭蕉、椰子之面,就知道是从南方来的。荔枝、龙眼的籍贯是广东与福建,谁也不否认。 我菌儿却是地球通,不论是地球上哪一个角落里,只要有一些水汽和“有机物”,我都能生存。 我本是一个流浪者。 我又是大地上的清道夫,替大自然清除腐物烂尸,全地球都是我工作的区域。 我随着空气的动荡而上升。 我又随着雨水的浸润而深入土中,但时时被大水所冲洗,洗到江河湖沼里面去了。那里的水,我真嫌太淡,不够味,往往不能得一饱。 犹就幸我还抱着个很大的希望: 希望有些人把我连水挑上去淘米洗菜,洗碗洗锅:希望有些人把我一口气喝尽了;希望我由各种不同的途径,到人类的肚肠里去。人类的肚肠是我的天堂,那儿有吃不尽的食粮。 然而我不安分守己,饱暖之后,又肆意捣毁人家肚肠的墙壁,于是乱子就闹大了。那个人的肚子,觉得阵阵的痛,吞服了泻药,使我坐卧不安,这么一泻,就泻出肛门之外了。 从此我又颠沛流离,辗转又归到土壤了。 天晓得,20世纪以来,微生物学家,渐渐注意到了伏于土壤中的我。有一次,我被他们掘起来,拿去化验了。 我在化验室里听到他们谈论我的来历。有些人就说,土壤是我的家乡;有的以为我是水国里的居民;有的认为我是空气中的浪子;又有的称我是他们肚子里的老主顾。 其实,不但人类的肚子是我的大菜馆,人身上哪一块不干净,哪一块有裂痕伤口,那一块便是我的酒楼茶店。一切生物的身体,不论是热血或冷血,也都是我求食借宿的地方。只要环境不太干,不太热,我都可以生存下去。 热带的区域,既潮湿,又温暖,所以我在那里最惬意,最恰当。因此又有人认为我的籍贯,大约是在热带吧。 最后,有一位欧洲的科学家站起来说,说是我应该属于荷兰籍。因为人类发现我的地方,是在荷兰一位看门老头子的家里。这事情发生于公元1675年。这是错认发现我的地点为我的发祥地。 老实说,我就是这边住住,那边逛逛;飘飘然而来,渺渺然而去,到处是家,行踪无定,因此籍贯实在有些决定不了。 镜子小史 叶永烈 镜子,该算是你的老朋友了。你总是习惯地走到镜子前面,梳梳头,整整衣服,结好红领巾。 然而,你可曾知道你的这位老朋友的“履历”吗?哈,镜子有着一段十分有趣的历史哩。 最早的镜子,自然就是水面了。我国自古便有这样一句成语:“水平如镜”。在古代,人们便常常趴在河边或者水塘旁,对着水面,照照自己的脸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这样的镜子,

【优质文档】小学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专项测试卷(三)

合江县2019年春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检测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专项检测试卷(三)我的童年,是用竹子和河水编织起来的。我的家掩藏在一片毛竹林中,离家不远的地方,有 一个渡口,摆渡的人是一个干干瘦瘦的哑巴老头,乡亲们都管这儿叫哑巴渡。 没有谁知道哑巴有多老,在这儿摆渡有多少年。在每一个过河人最初的记忆里,哑巴老人就 是这个样子:爬满皱纹的脸,深沉的眼睛,一条跛腿,一双粗大布满了老茧的手不知摆过了多少 岁月。 但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也不像他皱巴巴 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在岸上一吆喝,他()会从船舱里出来,再稳稳当当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 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哑巴老人是孤独的。听人说,他曾经有个女儿,叫丫丫,是从河边捡来的。他用米汤一口一 口把她养大。在她长大成人,即将要做母亲的时候,却不幸死于难产。从此,哑巴老人就变得更 孤独了。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他太平凡而微不足道了,人们似乎把他遗忘了。 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哑巴老人在这里默默地把船摆过来,渡过去,人们已 经习惯了河水、渡船和哑巴老人的存在,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有一天,哑巴老人生病被送进了医院。接替他的后生摆的船又慢又不稳,大家才怀念起 以前只用一双粗大的手说话的哑巴老人。人们想起他摆船的稳当。想起了他一毛钱的渡河钱。想 起了他冬天半夜里穿衣解缆就为了送一个行人过河。哑巴不在了,人们觉得船上空落落的。 好几个月过去了,正当人们快要把哑巴老人淡忘时,乡里突然来了个当官的。乡长说,他是 一位老将军。他手里捧着个盒子,那是哑巴老人的骨灰盒。哑巴老人得的是肝癌,死在医院里。 他把一生摆渡的钱全捐了出来,想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新桥。 就在新桥建成剪彩的那天,老将军含泪讲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往事:在红军长征的一次战斗 中,为了拦截追击的敌人,还是“红小鬼”的老将军奉上级的命令配合班长炸掉石桥。班长冒死 炸桥,身负重伤成了跛子。他知道自己不能再上战场了,请求留下来。后来,他找了条渡船,默 默地开始了哑巴摆渡的日子,直到走向生命的终点。 老将军眼里闪着泪花,举起手中的骨灰盒说:“摆渡的哑巴老人就是我的班长!……”河水 忘记了流动,鸟儿忘记了飞翔。 乡亲们哑了,渡河哑了,天和地都哑了。 风中扬起骨灰,漫天飞舞着一位红军战士的忠魂,缓缓地落入了河水中,落入这条他摆渡四十多 年,记载他一生默默奉献的母亲河。 阳光下,洁白的桥身闪烁着三个大字:哑巴渡。悠悠的河水在向你诉说一个永恒的故事,有 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一座桥,摆了一辈子渡,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共同的秘密 矿工下井刨煤时,一镐刨在哑炮上。哑炮响了,矿工当场被炸死。 悲痛的妻子在丧夫之痛之后,面临着生活上的压力,她无一技之长,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回到 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去。 这时矿工的队长找到了她,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上食堂做的早饭,建议她在矿上支个 摊儿,卖些早点,一定可以维持生计。矿工妻子想了一想,便点头答应了。 于是一辆平板车一支,馄饨摊就开张了。8 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子来了 12 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 过 12 个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时间一长,许多矿工的妻子都发现自己的丈夫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下井之前必 须吃上一碗馄饨。妻子们百般猜疑,甚至采用跟踪、质问等种种方法来探求究竟,结果均一无所 获。甚至有的妻子故意做好早饭给丈夫吃,却又发现丈夫仍然去馄饨摊吃上一碗馄饨。妻子们百 思不得其解。 直至有一天,队长刨煤时被哑炮炸成重伤。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 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这是我们队 12 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 们一定得帮。” 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众多吃馄饨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来去匆匆的人流不 断,而时光变幻之间唯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 12 个人。 时光飞逝之间,当年矿工的儿子长大成人,而他饱经苦难的母亲两鬓花白,却依然用真诚的 微笑面对着每一个前来吃馄饨的人。那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更重要的是,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 过 12 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 12 颗金灿灿的爱心。 有一种承诺可以抵达永远,而用爱心塑造的承诺,穿越尘世间最昂贵的时光,12 个人共同的秘密其实只有一个秘密:爱可以永恒。 回家 海子少年时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区上中学,距家二十余里,公共汽车车票是八分钱。每个星 期六,海子都要风雨不误地乘车赶回家。 那一天,海子的弟弟妹妹们,会早早地立在门口,等海子回来,好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比 平常略微强一点的饭菜。 第二天,再跟海子哥到城外的小河套里去玩去疯。 有一回,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平常就不要回来了……” 爹说得挺(犹豫坚决)。海子知道,爹每月工资七十六元。海子还有两个哥哥,都很出息,在 外地上大学。娘没有工作。 海子每个星期的来回路费,一角六分钱,对这个家庭很重要。 于是,海子连着两个星期没有回家。 又一个星期六,天已经很晚,风刮得很大,海子突然回来了。娘和爹有些惊喜,又有些生气。 海子就气喘吁吁地说:“爹,娘,你们别不高兴,我没坐车,我是跑着回来的。”爹和娘一时无 语。过后,娘赶忙给海子做饭,热几个煎饼,再做一锅玉米面糊糊,想想,又狠狠心放了好几滴 荤油,很幸福地看海子稀里呼噜地大口喝,喝得很香。 就这样,日子滑过很长的一段。 又有一回,娘思虑许久,还是对海子说:“海子,这样还是不行啊。你看你的鞋,过去半年 一双,现在两个月就得一双……”海子不语。海子又是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 海子再回家时,地冻天寒,娘老远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 来。 娘愣住了。爹也愣住了。 海子看着爹娘,怯怯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 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外面很冷,爹站在院里一 动不动。 ……这些都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海子已近中年,是一名威风凛凛的警官。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感动”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是以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金色的鱼钩》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托,讴歌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精神世界。《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梦想的力量》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文中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赞扬了瑞恩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美好的童心。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而《同步阅读》安排的几篇文章也都从不同角度讲诉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体会善良、执着、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的风尚。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质,体会善良、执着、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感动。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整合,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十里长街送总理》、《哑巴渡》、《最后一片藤叶》、《为我唱首歌吧》。 【教学重点】 1.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使学生懂得表达情感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真情实感具有超凡的感染人的力量。 2.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感受、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附后)。 群文略读记录表(附后)。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亲爱的同学们,本组课文带着我们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结束了。其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感动无处不在,它跨过大海、翻过山川,播撒在世界各个角落,托着天与地,牵挂着山与河,无时不刻饱含在我们的胸怀里。今天,让我们一起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再

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阅读 《小事物大启示》教学设计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中心校群文阅读课题组卢维玉牟静曾晓红刘小玲蒋丽 试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议题:抓住身边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 选文篇目:〈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 文本分析: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人生哲理。我们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选择了小事物大启示”这一议题组织文本材料进行群文教学。选取的四篇文章〈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和〈高粱情》结构相同,都是借物喻人的文章,由身边的小事物的特点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而受到一定的启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静读、浏览、跳读、选读等方式,走进文本,抓住文中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并能联系实际感悟做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熟记文中重点词句,并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仿写事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思路: 〈小事物大启示》的四篇选文是一组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抓住一些平凡事物(丑石、

野草、小米椒、高粱)的特点,向我们揭示事物身上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法。首先陪伴学生共读丑石》,通过阅读提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快速默读一勾画一批注一交流”中找出丑石的特点和所受到的启示,学生理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点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借物喻人,并归纳总结阅读方法,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野草》我家的小米椒》和〈高粱情》,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进行细细品读,找出事物的特点以 及从中受到的启示。通过学生默读、浏览、快读、跳读、选读等方式,小组合作完成阅读卡,然后交流汇报完善知识树,形成共识,从交流中受到一定的启示。最后总结归纳出四篇文章的共同点一一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仿写一种事物,以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 整个设计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四篇文章的阅读材料、读书记录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出示花生生长图,说说花生有哪些特点?认识花生后你有什么收获? 2、揭示板书课题。 二、随心所读:阅读丑石》 1、快速默读丑石》,边读边勾画描写丑石特点的句子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并在 旁边批注从中受到的启示。

小学语文五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梅》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指导课《梅》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五年级《梅》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懂得感悟美、感悟高尚人格的魅力,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这堂课上孩子们学习了《墨梅图题诗》、《白梅》、《卜算子﹒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四首诗词。前两首为为元朝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所作。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不同流合污的气节与卓尔不群的人品。其中“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表达了诗人因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而甘愿过隐居生活的志向。后两首虽然题目相同,但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通过对比阅读,让孩子们对作者的高尚情操深入了解。 师:同学们,这墨梅有什么特点?你从诗中找到答案了吗? 生:色淡 师:你从诗中的哪里看出来的? 生: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师:这两行诗中还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生:洗砚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 生:淡墨痕: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 师:毛泽东笔下的梅是什么形象? 生:喜悦。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她在丛中笑。 师:还有呢?

生:不惧困难。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师:这首词表达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生:不畏严寒,不怕困难。 生:乐观积极。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总的来说突出表现了梅花坚贞不屈的品质。 师:陆游笔下的梅是什么形象? 生:寂寞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师:还有呢? 生:凄惨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零落成泥碾作尘。 师:曾经“铁马金戈”的陆游为什么如此寂寞、愁苦呢? 生: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 师:什么理想? 生:王师北定中国,也就是统一中国。 师:讲得很好。 师:接着我们来比较两首词的不同。 生:写作背景不同。毛泽东写词时正值困难时期,用这首词鼓励大家乐观面对困难。而陆游写词时,朝廷被主和派把持,无法统一中国。 生:表达的情感不同,陆游的更悲观,看不到希望;而毛泽东的给人以希望,让人更有斗志。 师:两首词赋予梅花的思想内涵不同,不必去追究孰优孰劣。

五年级群文阅读.

五年级上册 五上单元课题习作主题单元读写训练要求活动体验式习作训练建议 单元一:我爱阅读 1、窃读记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走遍天下书为侣 4、我的“常生果”第一单元:①我和书 的故事;②与方放姐 姐的对话。;③记一 次精彩的辩论会。 五年级上册开始要求(第三学段的整体要 求) 1、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 号; 2、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 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 写规范、整洁。 3、3、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1、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撰写《我的阅读史》 2、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 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再根据采访时做的笔 记,仿照课文整理出采访记录。 3、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 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 么看?我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辩论结束后,可以以“记 一次辩论”为题,写一写这次辩论的经过,也可以把自己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写下来。 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 5、古诗二首第二单元:二十年后 回故乡。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真实、具体是 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 鼓励学生如实表达。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 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 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 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 1、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形式要丰富多 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之情。先小组策划活动方案,然后展示。 《田园组诗》、

群文阅读教学案例

群文阅读教学案例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S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真诚的心”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讲的都是诚实守信的故事。它使人们懂得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酿》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一位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知错就改的坦诚品格。《十年后的礼物》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尼,使达格尼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记叙了家境贫寒的库伯一时经不住诱惑,捡起了同学遗失在课桌下的十美元,犯下了错误,丹尼斯的爸爸却巧妙地给了库伯改正错误的机会。《月下桨声》讲“我”买鱼时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卖鱼的姐弟俩勤劳、诚实、淳朴的高尚品质。《彩票》讲的是发生在广东省化州市一个在巨奖面前毫无贪心的彩票投注站工作人员林海燕的真实故事,赞扬了她诚实守信的崇高美德。同步阅读教材安排了《光荣地死》、《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季礼挂剑》、《一个贫穷的小提琴手》、《诚信的力量》每篇文章都是有关诚信的故事。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体会真诚、坦诚、守信、知错能改、勤劳、诚实、淳朴给人们带来的感动,树立诚实守信、知错就改、勤劳淳朴的高尚品质。 【设计意图】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2、由原来单篇阅读到现在的多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由讲授学习转向合作学习,突出独立阅读的培养。 3、阅读中重视触动学生的情感领域,在整体把握中加深认识,更好激发阅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文言文里的智童》课例案例(教案+教学实录+选文)14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文言文里的智童 适用年级:六年级 议题:古代智童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本分析: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古老而美丽的故事,运用最精炼的文字将中国古代文化以故事的形式一一呈现给孩子们,并使得这些久远的历史人物,轻松地进入儿童的思想领域,与他们的血脉相连接。选文中的六篇文言文,浅显易懂,分别讲述了杨氏之子、曹冲、司马光、王戎、谢道韫、陈元方这六个孩子的聪明故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迪,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努力做一名“智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好铺垫。 3、通过比较阅读,梳理出文言文里几个智童的共同特点:思维敏捷,观察仔细,勤于动脑,从而获得启迪,自己在生活中也要试着做一名“智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比较阅读,梳理出文言文里几个智童的共同特点:观察仔细,勤于动脑,思维敏捷,言语巧妙。从而获得启迪,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努力做一名“智童”。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思路: 首先温习五年级学过的课文《杨氏之子》,用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同时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开始为原则,以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为目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简单的学习氛围。 其次,分层推进,阅读体会。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再小组合作阅读《王戎识李》、《谢道韫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三篇文章。这一过程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放”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交流与分享。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的模式,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然后再进行梳理比较、归纳提升。在学生读完这六篇文言文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六篇文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最后是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引导孩子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养成阅读的习惯,才能达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二、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1、回顾《杨氏之子》。 2、学习文言文有哪些好方法呢? 3、杨氏子的聪明具体表现在哪儿? 三、分层推进,阅读体会 (一)指导自主阅读《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1、出示阅读任务,学生自主阅读。 2、交流分享阅读感受。 (二)、小组合作学习《王戎识李》、《谢道韫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1、出示合作学习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这四篇文章。 2、学生分组合作阅读这三篇文言文。 3、学生小组分享阅读成果。 四、梳理比较、归纳提升 1、这节课我们一共读了六篇文章,你发现这六篇文章都有什么共同之处

【强烈推荐】“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一组 “我爱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选择: 本组教材都是以“我爱读书”“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 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教学设计新语文读本》中也选了四篇这一主题的文章。 《读书使人优美》告诉我们:读书使人优美,优美的是心灵与气质。在读书中可寻得无尽的知识,在知识中理解世界的真理。受益的是精神,丰富的是学问,博学,智慧,宽容,明善尽在书中,好书使人受益匪浅。 《我为读书狂》通过具体的事实说明冰心“为读书而狂”——无论是什么书,哪怕是一张极小的纸,只要上面有字,就都要看看,从而获得有用的东西。 《读书和迷藏》提出:学问是一张网,必须一个结一个结的连起来,不要有太大的破洞才能网到大鱼。 《高尔基一怒夺书》通过高尔基童年时的小故事向我们介绍了高尔基和书结下的不解之缘。让我们看到了高尔基童年时想尽方法读书,他读书的热望是谁也阻止不了的爱书精神。 《凿壁偷光》让我们了解外因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名。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选文理由: 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与书为伴的;一个向上的人,应该是与书同行的。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古往今来,对书有着深厚情感的人比比皆是,书籍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通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形式,我们将课文与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有机整合,体现由单篇课文到多篇文章的拓展阅读。把《新语文读本》引入课堂,使教科书向课外开放,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让孩子们有了足够的阅读量的支撑;以此彰显少做练习多读书的思想;强化师生的课程资源意识。 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把读书作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使读书成为成长的需要。 课例呈现: 教学目标: 1.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成果,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的同时,引领孩子们爱上阅读,尽情畅游书海,以集聚鹰击长空的力量和情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