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初步研究

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初步研究

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初步研究
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初步研究

茶园四季管理技术

茶园四季管理技术 一、春季茶园管理技术 茶树是叶用作物,不同于其他农作物,以幼嫩叶芽为收获目的,芽叶越多产量越高。春茶是当年茶叶生产中质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高的一季茶叶,产量一般占全年总产量60%以上,是一年中名优茶生产的关键时期,自然品质最佳,经济效益最好,及早抓好春茶生产,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对提早开园、增加春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春茶春茶期间茶园管理主要技术是:(1)早施催芽肥。春肥不但有助于春茶增产,而且对提高夏秋茶的产量也有良好的作用。施春肥的茶园与不施春肥的茶园比较,全年增产10%-20%。春肥以速效氮含量高的专用肥为主,必须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用量占全年总用量的40%-50%。一般幼龄茶园亩施专用肥、复合肥15-25公斤,成龄茶园亩施氮、磷、钾比例为3:1:1的专用肥、复合肥50公斤,一般的投产茶园春肥亩施尿素30公斤配施磷钾肥。催芽肥在春茶萌发前25天施用为宜,一般亩用25-35公斤化肥或速效性化肥在茶树根部周围开沟施用,在茶行间挖条形沟,沟深20cm~30cm,施肥后应及时覆土,防止挥发肥效损失。同时,在3月底或4月上旬茶树刚萌发时喷放“叶面素”、“爱农”、“一喷早”等叶面营养液,每隔7天左右喷施一次,连续喷2-3次,但雨前、雨后和气温高的中午不宜喷施。 (2)浅耕松土。虽然大部分茶园秋、冬季进行了深翻,但茶园经过冬季几个月的雨雪,土壤较板结,此时土温较低,通过春茶前还应该浅耕1次,可以疏松土壤,表土易于干燥,使土温回升,有利于春茶提早萌发。同时浅耕能铲除冬春杂草,减少养分与水分的损失杂草,对茶树生长有利。结合追施催芽肥,对茶园普遍进行一次浅耕松土,这是春茶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春茶结束后再浅耕,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此时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多。茶园土壤经春茶采摘被踩得板结,雨水不易渗透。同时也是夏季杂草开始萌发生长的时期,此时浅耕和茶园铺草可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减少夏季杂草的滋生。 (3)病虫害防治。实行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中心,以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春茶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危害,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如果需要应选用“天王星”等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茶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适时采摘。茶树具有“早采早发、迟采迟发”的特征,为了多采名优茶可适时偏早开园,当茶树有10%左右的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园采茶。在春芽先期,茶叶品质优异,应及时采摘,以抓质量为主,每隔3-5天采一次。中期抓产量每隔4-5天采一次。后期采养结合。春茶采摘的关键是要适度嫩采,确保春茶开园早。根据新梢成熟度进行开采,成熟度以顶叶小开面至中开面为标准,春茶当采摘面上有60%左右的新梢达采摘标准时开采,大面积茶园应适当提前嫩采。鲜叶采摘后应及时运回加工厂,确保鲜叶原料洁净、新鲜,并适时加工茶叶。 (5)合理修剪。修剪宜在春茶萌发前30-40天进行,先修剪海拔稍低、东南坡向,树势较强的茶园,后修剪其它茶园。轻修剪的茶园只剪去蓬面的“鸡爪枝”、“枯死枝”、“病虫枝”、“突生枝”,一般剪去5-7厘米。对分枝过密而树势弱或冻害严重的茶园,则要重剪,时间要延迟到春茶采摘后进行。成龄茶园在春茶结束后应及时修剪,修剪程度应根据茶树生长势强弱和衰老程度不同,而选择采取轻修剪或深修剪或重修剪或台刈的办法,并结合施肥补充养分恢复树势。 (6)预防倒春寒。预防倒春寒,可采取茶园覆盖,熏烟防冻等方法,但日常所用的,最简易的方法是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在茶树蓬面上覆盖稻草、薄膜、遮阳网等覆盖物,保护茶树抵御春寒的侵袭。

生态休闲茶园景观设计与项目策划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 泰山女儿茶生态休闲茶园项目背景及基址分析 (2) 1.1 茶园发展条件分析 (2) 1.1.1地理位置 (2) 1.1.2自然环境 (2) 1.2 社会经济条件 (2) 1.3茶品特色 (3) 1.4茶园存在的问题 (3) 2 规划设计思想与原则 (3) 2.2恬静淡雅的氛围 (4) 2.3观光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4) 2.3.1.因地制宜综合规划的原则 (4) 2.3.2完整性与一致性原则 (4) 2.3.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4) 2.3.4功能性原则 (4) 2.3.5体验与参与性的原则 (4) 3 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与设计要点 (5) 3.1入口服务区 (5) 3.2专业生产区 (5) 3.3茶园观光区 (5) 3.4休闲娱乐区 (6) 3.4.1女儿湖畔垂钓区 (6) 3.4.2茶艺表演区 (6) 3.4.3泰山民俗展示区 (6) 3.4.4品茗室和餐饮区 (6) 3.5生态防护区 (7) 3.6人工设施 (7) 4结语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生态休闲茶园景观设计与项目策划 ——以泰山津口女儿茶园为例 地理科学专业吴明霞 指导教师吴军 摘要:生态茶园是一种在自然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园林形式,园内有原始自然的植被,完美的自然山水骨架,形象的地形地貌,多种野生动物资源,是自然风光与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以茶学、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实地考察、搜索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津口女儿茶园的环境现状和区位条件, 结合同类研究的已有成果。因地制宜,开发女儿茶园特色旅游,推进泰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郊特色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休闲茶园景观设计泰山女儿茶泰山津口 Landscape Design & Project Planning of Eco-leisure tea garden : A Case Study of Daughter Tea Garden of Jinkou in Tai’an Abstract:Ecological tea garden is a garden in the form on the basis of natural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i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natural beauty and idyllic. There are the original natural vegetation, the perfect skeleton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the image of the topography, a variety of wildlife resources in the park. In this paper, tea, landscape aesthetics, landscape ec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relevant theory, through field visits, method of search-related literatur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lanning area of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of Daughter Tea Garden, have been combined with results of similar studies. Stressi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ing the Daughter Tea garden feature tourism in the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 , it will be powerful advanced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 construction of the Mount Ta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eature tourism in suburb of Tai’an. Keywords : Eco-leisure tea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Daughter Tea Garden of Mount Tai ;Jinkou in Tai’an 引言 1986年中国茶叶专家张顺高,推出“生态茶园”新理念[1]。生态茶园是一种在自然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园林形式,园内有原始自然的植被,完美的自然山水骨架,形象的地形地貌,多种野生动物资源,是自然风光与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2]。鉴于当前国内关于观光茶园的应用研究时间不是很长,很多研究只是刚刚起步,所以国内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研究理论体系。现有的文献报道中,多以生态茶园的含义、发展分析现状、模式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管理情况,以及茶文化生态观光旅游等为研究内容,但在文献资料中涉及生态休闲茶园景观设计的研究还是很少的。很多案例的景观功能设计存在着明显的趋同化与雷同化,其原因在于景观设计初期没有搞好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缺乏主题创意与文化特色所致。

各种土壤改良的措施

各种土壤改良的措施 土壤改良是运用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生态环境学和农业工程学等的理论和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的各种不利因素,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措施。与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的土壤改良措施可归纳为四大类:一是增加壤质土层的厚度;二是改良土壤性状(优化土壤剖面质地构型);三是增施肥料培育土壤肥力;四是对被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因此,针对不同的土壤性状应该采取不同的土壤改良措施。 1. 增加壤质土层的厚度 在低山丘陵、山前台地、河流低阶地区域,如怀柔北部山区、延庆山区、门头沟山区、房山山区、密云山区、昌平和平谷部分山区的粗骨性褐土、褐土性土、褐潮土及风沙土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增加壤质土层的整理措施。 表土剥离: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对需要平整的平缓坡地,首先剥离耕作层土壤或者原自然土壤腐殖质层(表土层)0~30cm,并全部加以收集,贮存于整理场地周围,必要时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淋刷而使肥沃土壤大量流失。然后才

能实施必要的土地平整措施。 田块基层处理:对深填或深挖土的地块,用推土机将土地块推平、压实,使其形成具有较好防渗、防漏性能,在有条件的情况小,最好在未来耕作层下部铺设厚约20厘米的粘质隔离土层,使人造土壤层有保水保肥的性能。 耕层土壤或客土回填: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农田的耕作能力,在整理场地的垫土层之上,将原先存放起来的耕作土层,全部运送原地进行回填。在回填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有良性土壤剖面的有机组合和整体性。若回填地原为不易透水的土质基层,回填厚度一般为50~100 厘米;若回填地原为基岩的基层,回填厚度一般为100 ~150 厘米。新增建设用地表土搬迁构建新型肥沃耕作土层:北京市每年仍然有大面积的新增建设用地,这些地区一般均有大量肥沃表土闲置,完全可以将这些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壤(优质菜园土)层搬迁至待整理或待复垦区域,建造大面积具有肥沃土壤层的优质耕地。 表土培育与土壤改良:在挖填深度超过土壤耕作层厚度的区域必须在新整理的土地上加铺厚度超过25 厘米的肥沃表土。这是保证土地整理质量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每年还要向土壤施用农家肥2000 公斤/亩以上;在整理之后的3年内实施豆科作物与绿肥套种或轮种,实施作物秸秆回田,并增加灰渣肥的施用量,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改

茶园土壤

茶园土壤、水肥管理 1、我国茶园土壤有哪些类型及其分布? 我国茶园土壤主要有:(一)砖红壤类茶园土壤,主要分布在海南、雷州半岛、滇南及台南低海拔谷地热带等地;(二)赤红壤类茶园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南部和云南中南部等亚热带地区;(三)红壤类茶园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广阔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和湖南大部分,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北部,浙江、贵州、四川、安徽等南部的中亚热带地区。(四)黄壤类茶园土壤,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大致北纬30°以南)中山低丘(海拔700-1200米)地区;(五)紫色土类茶园土壤,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东部盆地,也见于湘、鄂、云、贵、赣等省;(六)黄棕壤类茶园土壤,主要分布在北亚带低山丘陵区,但以长江中下游沿江两侧低山丘陵区较集中,包括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区;(七)黄褐土类茶园土壤,分布于江淮及江汉黄土丘陵岗地;(八)棕壤类茶园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淮北以及南方山地、青藏高原南坡垂直带地区;(九)高山草甸土类茶园土壤,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我国各产茶区都有零星分布;(十)潮土类茶园土壤,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各产茶区都有零星分布。 2、我国土壤有什么分布规律? 虽然我国土壤类型很多,但分布很有规律。从水分布来看,由

北至南的气候条件,基本上是呈湿润海洋性地带谱逐渐过渡,茶园土壤也呈棕壤、黄棕壤、红壤和黄壤、赤红壤和砖红壤茶园土依次过渡。受东南季风的强烈影响,热带和亚热带幅带较宽,其中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及黄棕壤茶园土带,自南向北依次更迭,并呈东西向延伸,西侧直抵横断山脉;由此向北,因东南季风减弱,加上华北平原非宜茶区横贯,只有山东沿海地区出现宜茶的棕壤带谱。 3、信阳茶园有哪些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褐土、红粘土、石质土、粗骨土等。 4、高产优质茶园的土壤特征有哪些?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土壤的理化性质不仅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也直接关系到茶叶产量、品质和茶园的生产效益。高产茶园的土壤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1)土层深厚、疏松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其根系的垂直分布达1-2米,而且长时期在同一土壤上生长。因此,对土壤机要求有足够的容根层,又要求有良好的物理条件,才能使根系向土层内伸展伸长。反之,土层浅薄或土层存在障碍层次,使根系生长受阻,就会影响地上部分生长,无法形成高产茶树的骨架。 (2)土壤质地呈砂壤性茶树生长良好、品质较优的茶园,要求土壤砂粘适中,土层含有适量的砾石,呈壤质偏碱性。 (3)土壤中水气协调高产茶园土壤要求水气协调,做到液、气、固三相比例合理,并具有良好的通气、透水能力。 (4)土壤呈酸性反应茶树喜酸性植物,只能在酸性土上才能

茶园施肥原则和技术

茶园施肥原则和技术 我们需要通过施肥来保证作物对营养的吸收,以便茶树更加健康、快速的成长。但是施肥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茶园的施肥有着一套原则和方法。 1、茶园施肥的原则 茶园施肥的原则有:一、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二、以氮肥为主,氮、磷、钾三要素相配合,注意全肥;三、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四、合理施肥;五、以根际施肥为主,根际施肥与根外施肥相结合。 2、茶园施肥技术 茶园施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掌握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就基肥来说,以秋末冬初为宜。在茶树地上部分停滞生长或封园停产之后,施用基肥越早越好。 追肥是在茶树生长季节分次施用,根据茶树一年内生长发育需要和其规律性,结合茶园长势、土壤性能,一般幼龄茶树每年施1至3次,壮龄茶树每年3至4次。施用追肥的时期一般是在每季茶或每轮茶的萌发初期。 茶园施肥分别采取穴施、沟施、撒施和根外追肥的方法。 穴施是一种集中施肥、经济用肥的方法。试用于茶树种植后,茶树分枝还没有封闭株距前采用。在幼龄茶树的两茶株之间,离茶树10厘米左右的地方开穴,成龄茶树则开在茶株的两边,离茶树的距离,以树冠宽度为标准。开穴的部位要轮换。

沟施是茶园施肥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基肥和追肥的沟施方法不同。基肥一般沿茶行的一边开沟,下次轮换;施肥沟依土壤和肥料不同有所差异,约25至30厘米深;砂质土宜较深,粘质土宜浅;土杂肥、厩肥、磷肥宜较深,饼肥、猪粪、人粪可稍浅;也可结合深翻改土工作施肥。而追肥开沟只要有10厘米深即可;坡地茶园施追肥,春季沟开上方,夏季沟开下方,轮换进行;施用追肥后要及时盖土。 撒施只在已经封闭或接近封闭的茶园进行,因茶行土壤中已布满根系,所以每次施用量也较多,一般在土壤中比较湿润的季节追肥时使用。 为避免引起伤害,要注意根外施肥的浓度。一般硫酸铵为0.5-1%,尿素0.5%左右,过磷酸钙1-2%,硫酸钾0.3-0.5%。根外追肥用的过磷酸钙需先浸泡1-2天,然后用澄清液稀释至一定的浓度应用。和种肥料混合喷施,就采用较低浓度。 施肥对茶叶增产有很好的作用,但要充分发挥其经济效果,必须与合理采摘、茶园灌溉、土壤耕锄等农技措施结合进行。不论用什么方法施肥,都要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以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杂草争取。

生态茶园实施方案

镇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精心谋划,真抓实干,现结合我镇茶园实际,特制定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任务及地点 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任务2500亩。一是生态茶园1900亩,。二是在村老地块建设以台茶系列(台茶1号)为主的乌龙茶特色基地600亩(套种覆荫树),其中镇级特色基地500亩,村级特色基地100亩。 二、建设内容 2014年我镇生态茶园建设内容以套种云南樱花为主的覆荫树,共种植覆荫树2500亩,种植覆荫树20000株。在每亩种植9棵覆荫树的基础上(覆荫树每亩种植云南樱花树苗7株,坚果树苗种植2株),动员群众按标准放养茶树160株,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三、技术要求 一是每亩按行距9米,株距8米的规格种植苗高不低于1.5米的覆荫树,二是按照行距1.5米,株距2.8米的规格每亩放养茶树160株,放养茶树要有标识。 四、政策补助 一是农户每户每亩在7月28日前打足40厘米×40厘米9个种植坑塘后,由镇人民政府补助苗高不低于1.5米的树苗,由农户在领到树苗的2天内完成种植,并进行管护。二是通过适当修枝或插标示物等形式,农户每亩按标准完成放养茶树160株。 农户完成以上两项建设内容后,并经县、镇两级验收通过,待县级拨付补助资金后,镇人民政府用县级拨付兑现我镇的生态茶园建设资金一次性补助农户每亩100元作为管护费。 五、时限要求 7月25日完成宣传动员和组织打塘工作;7月31日前完成每亩9株覆荫树种植;8月20日完成每亩160株茶树放养。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组织推进我镇2014年生态茶园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加强苗木筛选和采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材料、宣传栏、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对生态茶园建设的目标任务积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并指定专人负责把好苗木的选择和采购关,保证在7前31前按时种植。 (三)相关要求。各工作组要进村入组做好群众宣传动 员工作,按技术要求督促好覆荫树套种、茶树放养工作,并做到底数清,面积实。此次抽调工作时限至8月30日。 此方案,遵照执行。篇二:xxxx乡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xxx乡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好2012年市、县茶产业暨生态茶园建设推进会精神,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确保我乡生态茶园建设目标任务 顺利完成,特制订《xxx乡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土壤改良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 一、主要措施 (一)绿化地整理及土壤改良 1、杂草、杂物的清除:为避免苗木、草坪建成后杂草生长而影响草坪纯度和景观效果,栽植前必须清除杂草,将其与瓦块、石砾、垃圾全部清出场地。 2、土壤检验:测定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对不符合要求的种植土,进行清除更换。 3、土壤改良:鉴于本项目部分土壤极其瘠薄,为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绿化地每平米撒施膨化鸡粪500克,撒施后应将膨化鸡粪和土壤充分混合。植物栽植时,应均匀洒在树穴底部与底部的土壤拌匀,然后再栽苗,避免将植物根系直接栽在膨化鸡粪上,以免灼伤根系。草坪、地被栽植时,将膨化鸡粪直接洒在种植土表面并与之充分结合、拌匀。 4、整平、施基肥及耕翻:在清除了杂草、杂物及压实后,地面应进行铲高填低的平整。 (二)苗木准备 1、选材 (1)植物品种 ①所有植物应考虑公路沿线地区特点,选择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生长的,并有丰满干枝体系和苗壮的根系。植物应无缺损树节、擦破树皮、受风冻风伤害或其他损伤,植物外观应显示出正常健康状态,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适当的修剪。无特殊规定或图纸标明,所有植物应在苗圃采集。 ②乔木应具有挺直的树干,发育良好的枝杈,根据其自然习性对称生长。不应有大于直径20cm未愈合的伤痕。 ③运抵施工现场的乔木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其胸径应按施工图纸要求。 ④不允许采用代替品种,除非证实在承包期间内的正常种植季节采集不到规

定的植物。只有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允许种植代替品种。 2、放样定点 (1)施工人员接到设计图纸后先到现场核对图纸,了解到地形地貌和障碍物情况并找到定点放线的依据和方法。首先按工程布置的图纸标出种植地段,种植位置及品种的轮廓,并进行放样。 (2)按现场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座标基准点结合图纸,确定放样基准点。 (3)用经纬仪完成施工坐标控制网放设,对所有基准点打桩定点,复杂地点及建筑用地应加密控制网。 (4)分别对绿化苗木、草坪等进行放样,每次放样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核准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种植地段应修整到符合监理工程师指示的线形和坡度,应肯有舒畅的外形。在种植中所有大土块、石块、硬土及其他杂物和不适于种植的材料,均应由承包人自工地移走。处理好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开,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6)对交叉施工造成的放样破坏及时进行复样,保证施工精确度和进程整个放样工序按:基准点确定—控制网放样—放样—核实—使用—复线—使用的途径进行。 3、树穴开挖 (1)挖坑挖槽的质量标准 dda ①挖坑槽的位置要准确,坑应根据根系,土球大小、土质情况而定。挖坑刨槽要直上直下桶形,不得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不然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坑径一般可比规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20-30厘米。 ②挖坑时应将表土和底土分别放置,堆放位置宜不影响苗木栽植为宜。坑径一般可按规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40厘米。在土层干燥地区应于种植前浸穴,挖塘后应结合相关要求施入膨化鸡粪做基肥。 (2)刨槽的规格要求

茶园土壤改良治理方案

茶园土壤改良治理方案 核心问题: 治理茶园土壤偏酸性,缺P、K或P、K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背景: 茶园地点:贵州遵义 场地基本情况:境内海拔800?13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7 C, 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降水量1200 毫米,无霜期270 天。有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 茶园面积:3500亩 茶树种类:绿茶类病虫害类型和程度:茶小绿叶蝉和茶叶螨类害虫,虫害高峰期7-8 月采茶次数和季节:从4月20号到10月期间每年采茶4次茶园分布情况:坡度15%左右 施肥情况:11 月份施复合肥100 公斤每亩,春季施尿素80 公斤每亩影响因素: 1贵州多个重点茶区土壤普遍酸化。 2土壤全氮含量丰富,长期大量偏施尿素、生理酸性肥料,这也是土壤酸化的一个原因。 3在重氮肥,轻磷肥、钾肥的情况下,茶园土壤普遍缺磷和缺钾,大部分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处于缺乏或很缺之间。 4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布不均衡。各个地区土壤各养分含量变化幅度大。 解决方法: 1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是降低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P、K含量的有效途径。适当的施用有机肥可以提供土壤中缺失的养分,有机肥一般都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在茶园中具有中和土壤游离酸的作用,并能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增加孔隙度,提高土壤吸耐力,防止和减缓盐基元素的淋失。同时,各种有机肥都含有较丰富的钙、镁、钠、钾、

磷等元素,可以补充茶园盐基物质淋失而造成的不足,具有缓解土壤酸化的作用。此外,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后合成的腐殖质,可与土壤中矿质胶体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也能增加土壤的缓冲性能。因此,施用有机肥对茶园酸化有很大的缓冲作用,对提高土壤P、K 含量有很好的直接作用。 2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是保持土壤pH 值的重要途径。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但若是过量使用有机肥反而对土壤不利,而且成本应用较高,因此可以根据茶树对各种离子养分的需求情况及土壤内养分的含量情况来平衡施肥,即测土配方施肥。施肥不平衡,会导致土壤营养元素不平衡,容易恶化土壤反应条件,长期大量施加氮肥,造成土壤酸化,加快土壤内盐基离子的淋失,从而影响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并且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若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效抑制土壤酸化,并且可以对不同种类的作物及酸化程度不同的土壤分别施用相适应的肥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肥料,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改良土壤现状,抑制土壤酸化,促进茶树生长。 3化学改良剂 化学改良剂是改善土壤酸性的直接途径。对于已经明显酸化,土壤pH值降到4.0 以下的茶园,应采取化学改良措施进行调整。用白云石粉(MgCO3+CaCO效果较好,它在提高茶园土壤pH值的同时,含有钙镁离子增加了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对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作用。白云石粉的用量建议按0. 1个代换酸来计算,生产上一般的做法是每公顷施225kg过100目的白云石粉,在秋冬季与基肥掺合施用,每年一次,或隔二三年施一次。 4生物改良 生物改良是改善土壤的有效辅助工具。酸性土壤生物改良主要是利用绿肥植物及土壤中的一些动物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刺槐叶作为茶树肥料可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的数量,增加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含量,从而抑制土壤酸化。同时在茶园土壤中加入紫云英、豌豆、秸秆等绿肥植物物料也可使土壤pH 显著增加。绿肥植物只需少量种子和肥料,节省人工,能克服交通困难和劳动力不足的弊端,成本投入少。可以种植在茶园的梯壁或茶园梯面内侧,不影响采茶和劳作,绿肥的茎叶茂盛,对梯面有覆盖作用,可以减少水土肥的流失,降低雨水对地表的侵蚀和冲刷,增强固土、护坡及抑制杂草的生长等作用,而且可以为茶园提供丰富的养分。由绿肥植物厌氧烧制而成的生物黑炭也可以对土壤酸化有显著改良作用。运用生物方法改良的优点是节约肥料,经济实惠,并且改良酸性土壤效果较显著。然而其效果的持续性、底土改良的难度大、作物品质的不保证性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5生理碱性肥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可以考虑适当施用生理中性和生理碱性肥,以防止土壤pH值持续下降,如施用硝铵、磷矿粉和钙镁磷肥等。 6根治污染源 土壤酸化的可能原因是周围环境污染,可根据土壤酸化情况查出污染根源,并通过

茶园施肥技术措施

茶园施肥技术措施 一、茶园施肥的目的 茶园施肥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给茶树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改良土壤。 二、茶树所需营养元素 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硫、铁、铝、钙、镁等40多种,其中:碳、氢、氧主要从空气和水中获取,而其他营养元素则主要来自土壤,在来自土壤的营养元素中,对氮、磷、钾要求的数量最多,又称茶叶(植物)营养三要素。由于茶树是叶用作物,在三要素中又以氮素为主。因此,选择适宜茶树生长的肥料对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三、肥料的选择 一是要根据茶树的生物学特性选择肥料(茶树适宜生长在呈酸性的土壤环境中):施肥会引起土壤酸碱度的明显变化。如果碱性肥料或生理碱性的肥料施入茶园后,会引起茶园的(酸碱度)增高,而当茶园的(酸碱度)增高到超出茶树生长的适宜范围时,茶树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除某

些强酸性茶园需适当调节其酸碱度外,一般不宜施用碱性肥料,如:液氨、硝酸钠、石灰等,最好是选用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或中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钾、尿素等。 二是要根据茶园土壤特性选用肥料:施肥不仅是为作物提供营养,同时也是培肥土壤的一项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因此,茶树施肥还应该针对土壤特点,选用恰当的肥料。例如:新垦的幼龄茶园,因树冠覆盖面积小,枯枝落叶少,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速度大于积累速度,故应多施纤维素含量较高的草肥、腐熟农家肥,也可种植绿肥,适时翻入土中作肥料;对土壤有机质丰富,保肥能力较强的成龄茶园,应多施含肥丰富的饼肥等;对于土壤质地粘重、通气性差的茶园要多施土杂肥(堆沤过的);对于质地粗、沙性重、通气性好的茶园要多施用塘泥、湖泥、河泥等;对于土壤母质为石灰岩发育的茶园,可多选用酸性肥以降低土壤的值(酸碱度);而对酸性较重的茶园,要改施中性肥料或含钙质较多的肥料,以调节土壤的酸度,防止土壤继续酸化。 四、施肥时间 茶园施基肥要早,一般在进入秋季后,茶树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时结合冬耕除草施用,宜早不宜迟。因为,茶园使用的基肥主要是有机肥(腐熟农家肥),养分释放比较缓慢,为了及时给茶树提供营养物质,必须适当早施基肥,使它在

重庆观光茶园调查与分析

精心整理 重庆观光茶园调查与分析 .1重庆地区环境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位置,其四面环山,即分别被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以及大娄山等共同环绕。重庆的地貌有着复杂化与多样化的特征,多地是丘陵与低山。同时处在长江的上游位置,主城区处在长江和嘉陵江衔接处,流经河流还包括乌江、涪江以及大宁河等等。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总人口为2885万人。重庆有着“山城”的美名,而且也被列为国内着名的三大“火炉”首位,夏季十分炎热,历史最高气温为43o C。冬季天气阴冷且潮湿,所以又被公认为“雾都” 3.2 (1 (2 而是 作等常识。 在规划设计方面给予的借鉴意义 (1)云阳县生态观光茶园的规划设计 重庆市云阳县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园面积约为0.15万hm2,可采摘面积达到0.09万hm2,其年产值突破1390万元。现阶段,云阳县已经把生态观光茶园划归为需要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 云阳县生态观光茶园将景观和茶文化良好融为一体,使游客在茶园中可以进行观景、品茶、体验茶叶生产与加工过程以及欣赏茶艺方面的表演等等,能最大程度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了解茶道精

神,提升观光茶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云阳县生态观光茶园的成功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①美化并优化了当前茶园生态环境 云阳县生态观光茶园的道路两旁或空闲区域种植了行道树,同时在园区内大量种植遮荫树,不仅使茶园内的微气候得到调整,同时也美化了茶园生态环境。同时有完善的蓄排系统与防控设施,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 ② (2 118个 3.3重庆观光茶园的设计现状分析 3.3.1主题缺乏创新 重庆观光茶园在设计时趋同化明显,茶园主题不鲜明,且休闲、观光和娱乐项目雷同较多,缺乏个性。有些茶园为了增加游客数量,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大肆破坏性开发茶田,增加各种娱乐项目设施,盲目扩建建筑、道路及广场,人为进行景观营造,不顾实际情况完全硬套当下流行景观形式,没有整体的长远的发展规划,更谈不上与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相结合。同时没有与重庆当地的文化内涵相结合,造成茶园文化底蕴不足,构思单调没有新意,从而使观光茶园休闲娱乐的主

土壤改良方法

土壤改良方法

很多农民朋友经常抱怨说:自家田地里的土壤好像得“病”了,最明显的特征是耕地土壤质量不断下降,土壤肥力越来“瘦”,盐碱、板结、酸化问题越来越重,病害虫害发生率越来越频繁,田间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根系差、苗子不长、植株黄弱,而且还经常发生烂种死棵、出苗不齐、产量品质双双下降的问题。在土壤作物种植管理上,虽然每年投入到农作物种植上的钱财、人力、物力都在增加,但农作物的长势、产量与品质却没有较好的改善,投入大、产出低,这样一来,咱们农民朋友自然就没有好的种植收益。 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肥力的高低和作物长势的好坏,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土壤中水(湿度)、肥(养分)、气(氧气)、热(温度)的平衡关系;对于咱们农民朋友经常遇到的 作物长势差、产量品质低问题,大部分问题都与土壤得“病”、土壤 内部因素关系失衡有关,如果我们要向作物长势健壮、开花坐果率高、果实籽粒发育饱实,就必须解决好土壤的质量与肥力问题,在为作物根系创造优良生长发育环境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增产优收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改良土壤呢?改良土壤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呢?对于存在盐碱、酸化、板结、有机质含量低、通透性差、病虫害重等问题的土壤,我们又该如何整治改良呢?今天就和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以供咱们广大农民朋友借鉴参考。

一、土壤深翻腐熟 不论是大田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也不论是瓜果蔬菜还是果树种植,作物的类型不同,在根系的发达程度和入土深度上也有浅有深。在种植同种作物的情况下,作物根系越发达,扎根入土就越深,作物根系的活性越旺盛,植株的抗旱、抗寒以及水肥吸收能力就越强,作物的长势越好、产量越高。而作物根系数量的多少、发达程度、入土深度,与作物生长的土壤熟化通透性、土壤结构、土壤理化性状以及耕作层土壤厚度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在进行改良土壤时,可以通过土壤深耕的方式,一方面来破除表层土壤的板结、增加耕层土壤的厚土、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一方面来优化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平衡关系、促成土壤形成更好的团粒结构、促进土壤更好更快的腐熟化,再一方面土壤深耕腐熟能够有效的活化土壤中的养分、促使难溶性的养分更多的转化为可以被作物根系吸收的可溶性养分、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度,从而为作物根系生长与吸收、作物植株的健壮发育创造良好根际土壤环境。这一点对于土层瘠薄、保水保肥保墒性较差的耕地土壤效果非常突出。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土壤深翻腐熟呢?一般情况下,对于浅根性的农作物来说,我们可以在播种前的整地或定植前,对耕层土壤进行25公分左右的深翻即可,如果土壤深翻深度小于15公分,则起不到土壤深翻腐熟的作用,如果土壤深翻深度超过30-35以上,就会打破

土壤改良有哪些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耕作习惯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农药、化肥本是为了增产增收而大面积推广,现在却因为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了土壤结构的破坏,例如: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等,农作物生长也因此受到抑制,减产减收。近年来,不少人想尽办法来改良土壤的结构,但是无论哪一种办法,都需要长期的坚持,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土壤改良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也需要慢慢去改善,去实现。那么,有哪些办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呢?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合理使用化学肥料 “化肥是个宝,增产少不了,用得好是宝,用不好不得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合理使用化肥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但是,化肥的过量使用给土壤带来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所以化肥的合理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化肥时,要根据土壤、农作物的缺肥情况来定,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不能为了产量过度施肥。 2、底肥、追肥、喷施等不同情况,施肥的种类与使用量、浓度等也不同,需要种植户根据情况合理使用。 另外,少用化肥可以防止土壤的继续污染,是从源头解决土壤改良难题的根本方法。

二、加大有机肥的投入使用 土壤的肥力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很大关系,而有机肥可以为土壤补充丰富的有机质及其养分。使用有机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机肥要经过彻底腐熟才能杀死原材料中的虫卵、病菌等,未经腐熟的农家肥不宜使用。 2、要选用正规厂家的有机肥,或者采用益生菌自主发酵的有机肥,防止不良厂家使用重金属等物质超标的原产料生产有机肥。 3、自主发酵的有机肥要注意发酵原料的无毒无害,含有重金属、抗生素残留的原材料不适合发酵有机肥,容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有机肥可以逐渐活化土壤、培肥地力,当前采用有机肥搭配化肥是最理想的施肥方式! 三、适当使用土壤调理剂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便是有机质的含量,土壤有机质一旦缺乏,土壤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必将失衡,微生物促进土壤有机质、营养元素的分解和转化,有机质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和适宜生存的环境,二者的关系可以用“唇亡齿寒”来形容。随着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各种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在经济效益高的大棚蔬菜和果树区,种植户被土壤问题困扰更为严重,近几年土壤调理剂在这些区域也开始升温,土壤调理剂对于土壤的主要有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保水保肥,

土壤改良方案(完整版)

温泉河景观(生态)治理工程绿化工程土壤改良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重庆天域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三月

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 一、工程概况 温泉河景观(生态)治理工程位于蓝色硅谷核心区,沿着海泉路由南到北走向分为A、B、C、D、E五个区,是青岛市一个重点的工程项目。工程总长度约3.95km,总面积约100万m2,其中绿化工程占地约80万m2。 二、施工现场特点分析 本项目位于蓝色硅谷核心区,主要有河沟、树木、农田、房屋等。拟建场区属于平原,其地貌为浅丘、斜坡及沟谷地带,场区东侧有一条海泉路交通便利,材料运输方便。 第二节土壤改良措施及施工方案 一、总体说明 盐碱土是指土壤含有可溶盐类,而且盐分浓度较高,对植物生长直接造成抑制作用或危害的土壤。从广义上讲盐碱土包括盐土、盐化土和碱土、碱化土。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有以下几个改良措施: 1、水利改良: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做到灌、排分开,加强用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水位,通过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等,不断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 2、农业技术改良:通过深耕、平整土地、加填客土、盖草、翻淤、盖沙、增施有机肥等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增强土壤渗透性能,加速盐分淋洗。 3、生物改良:种植和翻压绿肥牧草、秸秆还田、施用菌肥、种植耐盐植物、植树造林等,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并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返盐。 4、化学改良:对碱土、碱化土、苏打盐土施加石膏、黑矾等改良剂,降低或消除土壤碱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各种措施既要注意综合使用,更要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二、绿化地土壤改良方案

茶园施肥

茶园施肥 积极推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模式。根据不同的茶园(无公害、绿色、有机)按照相关的标准求因园、因地施肥。茶园施肥一年“一基三追”。 (一)施肥目的:茶树是以采收幼嫩芽叶为对象的多年生经济作物,每年要多次从茶树上采摘新生的绿色营养芽或嫩梢,这对茶树营养耗损极大。与此同时,茶树本身还需要不断地生长根、茎、叶营养器官以维持树体的繁茂和继续扩大再生长,以及开花结实繁衍后代等,都要消耗大量养份,因此,必须适时地给予合理的补充,以满足茶树健壮生长,使之优质、高产、稳产。 (二)肥料选择: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茶树是忌氯植物,禁止施用含氯的肥料。 1、无公害茶园:多施有机肥料,宜施用茶树专用肥;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允许使用的肥料应符合NY/T 5018标准中的规定(见表1);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NY/T 5018标准中的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 227《微生物肥料》要求。 表1 无公害茶园宜使用的肥料(NY/T 5018-2001)

2、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可使用的肥料应按照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执行(见表2)。A级绿色食品茶园可使用表2中规定的肥料,AA级绿色食品茶园可使用表2中1、2、3规定的肥料,不应使用化学合成肥料。有机肥料或农家肥中的重金属限量指标和应符合NY525《有机肥》的要求,粪大肠菌群数、蛔虫死亡率应符合NY884《生物有机肥》的要求;微生物肥料应符合GB20287《农用生物菌剂》或NY884《生物有机肥》、NY/T798《复合生物肥》的要求。 表2绿色食品可使用肥料(NY/T394-2013) 3、有机茶园:有机茶园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和限制使用的物质应符合NY/T5197标准中的规定(见表3)。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城市垃圾、污泥和其他物质等。有机肥指无公害化处理的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及有机茶专用肥,但有机肥料的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NY/T5197标准中的规定,并经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微量元素肥料在确认茶树有潜在缺素危险时作叶面肥喷施。微生物肥料应是非基因工程产物,并符合NY227《微生物肥料》的要求。

重庆观光茶园调查与分析

重庆观光茶园调查与分析 .1重庆地区环境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位置,其四面环山,即分别被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以及大娄山等共同环绕。重庆的地貌有着复杂化与多样化的特征,多地是丘陵与低山。同时处在长江的上游位置,主城区处在长江和嘉陵江衔接处,流经河流还包括乌江、涪江以及大宁河等等。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总人口为2885万人。重庆有着“山城”的美名,而且也被列为国内着名的三大“火炉”首位,夏季十分炎热,历史最高气温为43o C。冬季天气阴冷且潮湿,所以又被公认为“雾都”。在重庆的众多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一类深深扎根在石壁中的树木,学名黄桷树,属于重庆的“市树”。其具有耐旱与耐贫瘠的优点,仅需少量的水分滋养便可以枝繁叶茂。重庆人普遍高度赞扬黄桷树这样朴实坚韧的品性,不管生存环境如何,总是可以顽强地存活。 重庆观光茶园建设现状 重庆观光茶园类型 重庆观光茶园有着悠久的历史,茶文化经过了千年的沉积,其底蕴深厚。历史赋予重庆观光茶园的不只是“茶树品种王国”的称号。 (1)古典观光茶园 古代茶人在观光茶园更是设计了众多茶文化遗迹与古建筑。比如携刻在崖之上的石刻等富有地域文化气息的遗址。其具有丰富的内涵,均体现了国内优秀观光茶园的特征。 (2)现代观光茶园 现代观光茶园属于新型农业园,它既和过去传统耕种区有着差异,也和旅游功能的景点不同,而是以茶文化为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 重庆观光茶园的各类设施均十分齐全,例如可以容纳百余辆车的停车场,以及外观新颖与实用的生态型卫生间等等。不同的设施,包括园桌、园凳、园灯、垃圾桶以及各类标志牌等设计特色和茶文化一致。观光茶园的空气中弥漫着茶的芳香,散发着茶的气息。还配有茶叶解说员,在游客品茶过程中,讲解茶叶的具体生产过程。在参观过程中介绍茶的品种、种植、生长以及管理常识。采茶与制茶过程中介绍茶叶采摘与制茶流程,让游客借助于茶园观光来掌握茶的历史、生产、加工以及制作等常识。

改良土壤的方法

土壤改良(soil anendment),包括土壤熟化、不同土壤类型改良以及土壤酸碱度的调节。1、土壤熟化一般果树、观赏树木、深根性宿根花卉应有80~120cm的土层,蔬菜的根系80%集中在0~50cm范围内,其中50%分布在0~20cm的表土层,因此在有效土层浅的果园、菜地、花圃土壤进行深翻改良非常重要。深翻可改善根际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园艺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的环境,促进地上部生长,提高园艺产量和品质。在深翻的同时,施入腐熟有机肥,土壤改良效果更为明显。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深翻,但一般在秋季结合施基肥深翻效果最佳,且深翻施肥后立即灌透水,有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园艺作物根系的吸收。果园、木本花卉翻耕的深度应略深于根系分布区,未抽条的果园一般深翻达到80cm,山地、黏性土壤、土层浅的果园宜深些;沙质土壤、土层厚的宜浅些。菜地和多年生花卉花圃一般深翻至20~40cm,且深翻土层逐步加深。2、不同类型土壤的改良和配制不论果树、蔬菜还是观赏植物的栽培,都要求团粒结构良好,土层深厚,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一般壤土、沙壤土、黏壤土都适合果、菜、花的栽培,但遇到理化性状较差的黏性土和沙性土时就需要进行土壤改良。(1)黏性土土壤空气含量少。在掺沙的同时混入纤维含量高的作物秸秆、稻壳等有机肥,可有效地改良此类土壤的通透性。(2)沙性土保水、保肥性能差,有机质含量低,土表温度变化剧烈。常采用“填淤”(掺入塘泥、河泥)结合增施纤维含量高的有机肥来改良。近年来国外已有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报道。改良剂多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施用于沙性土壤作为保水剂或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在观赏植物的生产中,盆栽(盆花、观叶植物、盆景等)是主要方式之一,而盆栽基质或称盆土一般是由人工配制的,常用材料有:园土、腐叶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蛭石、苔藓、木炭、椰壳纤维、砻糠灰(稻壳灰)、黄沙等。配制的方法见表1。3、劣质土壤的改良(1)盐碱地的改良盐碱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盐量高和离子毒害。当土壤的含盐量高于土壤含盐量的临界值0.2%,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系很难从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另外盐碱地的土壤酸碱度高,一般pH值都在8以上,使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降低。改良的技术措施有:表1 观赏植物盆栽基质的配制国家适用范围成分体积比中国观赏植物①园土+腐叶+黄沙+骨粉6:8:6:1 通用②泥炭+黄沙+骨粉12:8:1 草花腐叶土+园土+砻糠灰2:3:1 花木类堆肥土+园土1:1 宿根、球根花卉堆肥土+园土+草木灰+细沙2:2:1:1 多浆植物腐叶土+园土+黄沙2:1:1 山茶、杜鹃、秋海棠腐叶土+少量黄沙地生兰类、八仙花等气生兰类苔藓、椰壳纤维或木炭块国外种苗和扦插苗壤土+泥炭+沙另加过磷酸钙117g和生石灰58g 2:1:1 杜鹃壤土+泥炭或腐叶+沙1:3:1 荷兰盆栽通用腐叶+黑色腐叶+河沙10:10:1 英国盆栽通用腐叶土+细沙3:1 美国盆栽通用腐叶土+小粒珍珠岩+中粒珍珠岩2:1:1 ①适时合理地灌溉,洗盐或以水压盐。②多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偃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结构,提高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③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和保水性能。④中耕(切断土表的毛细管),地表覆盖,减少地面过度蒸发,防止盐碱上升。(2)黏重土壤的改良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丘陵山区多为红壤土,土质极其黏重,容易板结,有机质含量少,且严重酸性化。改良的技术措施有:①掺沙,又称客土,一般1份黏土+两三份沙。②增施有机肥和广种绿肥作物,提高土壤肥力和调节酸碱度。但尽量避免施用酸性肥料,可用磷肥和石灰(750~1050kg/hm2)等。适用的绿肥作物有:肥田萝卜、紫云英、金光菊、豇豆、蚕豆、二月兰、大米草、毛叶苕子、油菜等。③合理耕作,实施免耕或少耕,实施生草法等土壤管理。(3)沙荒地的改良在我国黄河故道和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荒地,这些地域的土壤构成主要为沙粒,有机质极为缺乏,温、湿度变化大,无保水、保肥能力。改良的技术措施有:①设置防风林网,防风固沙。②发掘灌溉水源,地表种植绿肥作物,加强覆盖。③培土填淤与增施有机肥结合。④施用土壤改良剂。(4)土壤酸碱度的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