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14486-2008模塑件尺寸公差表1

GB-14486-2008模塑件尺寸公差表1

塑料件尺寸公差

塑料件尺寸公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注射、压制、挤塑等成型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不包括二次加工和发泡成型的塑料件)尺寸公差、偏差、公差等级的选用、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电子产品用塑料件尺寸公差,其他产品用塑料件尺寸公差,亦可参照采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800-79 公差与配合总论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GB3177-82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3.定义 基本尺寸basic size 设计给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actral size 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尺寸公差dimensional tolerance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偏差dimensional deviation 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塑料收缩率plastic shringkage 塑料件尺寸与相应模具尺寸之差的绝对值与相应模具尺寸之比。 径向收缩率radial shringkage 指料流方向的塑料收缩率。 切向收缩率tangential shringkage 指垂直于料流方向的塑料收缩率。 收缩特性值contraction chararcteristic value 表示料流方向和垂直于料流方向的塑料综合收缩能力,以2倍径向减去切向收缩的绝对值之差表示。 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的尺寸size effected movable parts of mould 由模具活动零件决定的塑料件尺寸。 尺寸公差、偏关的规定 基本尺寸范围为~3至600mm。基本尺寸分段~3至120mm。采用不均匀递增数列:140~1600mm,采用R20优先数系。 2公差等级及数值 公差等级分为10级,每一级公差数值按表1规定。 表1

各部位尺寸公差表.doc

各部位尺寸公差表 单位:英寸 部位一般(+/-)洗水(+/-) 测量方法 胸围3/8" 1/2" 夹下1"平度(周围计算) 腰围 3/8" 1/2" 夹下最细处平量(周围计算) 下摆 1/2" 3/4" 下摆处平度(周围计算) 衣长 3/8" 1/2" 后领窝中点量至下摆 袖长 1/4" 3/8" 肩顶点至袖口 夹直 1/4" 1/4" 夹圈直度 袖脾围 1/4" 3/8" 袖夹底至袖中线垂直度(周围计算) 袖口 1/8" 1/4" 袖口处平度(周围计算) 肩宽 1/4" 3/8" 左肩顶点至右肩顶点平度 领围 1/4" 3/8" 领窝一周 前胸宽 1/4" 3/8" 前幅两夹最细处平度 后背宽 1/4" 3/8" 后幅两夹最细处平度 腰围 3/8" 1/2" 扣好钮扣或裤钩平行裤头度,由裤头中间横度(周围计算) 臀围 1/2" 3/4" 裤头摊平由浪上3"“V”度(周围计算) 脾围 1/4" 3/8" 摊平裤筒,浪底处横度(周围计算) 前浪连裤头 1/4" 1/4" 由浪底度上裤头顶端(度量部位自然平放)

后浪连裤头 1/4" 3/8" 由浪底度上裤头顶端(度量部位自然平放) 外长短:1/4" 长:3/8" 短:3/8" 长:1/2" 裤平摊,由裤脚口边度至裤头顶端 内长短:1/8" 长:1/4" 短:1/4" 长:3/8" 裤平摊,由脚口边度至浪底 脾位(围) 1/4" 3/8" 浪底落地3"平度或者按照制单要求(周围计算含左右互差) 脚口 1/8" 1/4" 裤脚口处平摊横度(含左右互差) 拉链长度1/8" 1/4" 由拉链底封尾处度至拉链口封口处 钮牌 1/8" 1/8" 由钮牌口度至间线处 耳仔长及宽 1/8" 1/8" 由起点到耳仔顶及平度(含相互间互差) 袋口长 1/8" 1/4" 袋口处平摊两点平度(含左右互差) 袋口宽1/8" 袋口处平摊两点平度(含左右互差) 裤头高 1/8" 裤头底到顶端点直度 服装通用检验标准 一、高档服装 1货物数量—检查产品数量是否达到查验要求; 2 唛头—核对唛头是否与客户要求相符; 3 配比—检查物品配比是否与订单,唛头标注及客人要求一致; 4 摔箱—检查商品及包装是否适于运输保存; 5 验针—检验商品中是否包括断针和金属;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与加工余量大小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与加工余量大小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与加工余量大小,工序尺寸标注方法及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变换有密切的关系。下面阐述几种常见情况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方法。 (一)从同一基准对同一表面多次加工时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内外圆柱面和某些平面加工,计算时只需考虑各工序的余量和该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其计算顺序是从最后一道工序开始向前推算,计算步骤为: 1 .确定各工序余量和毛坯总余量。 2 .确定各工序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最终工序尺寸公差等于设计公差,表面粗糙度为设计表面粗糙度。其它工序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按此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经济粗糙度确定。 3 .求工序基本尺寸。

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开始,一直往前推算到毛坯尺寸,某工序基本尺寸等于后道工序基本尺寸加上或减去后道工序余量。 4 .标注工序尺寸公差。 最后一道工序按设计尺寸公差标注,其余工序尺寸按“单向入体”原则标注。 例如,某法兰盘零件上有一个孔,孔径为 ,表面粗糙度值为R a0.8 μ m (图3-83 ),毛坯为铸钢件,需淬火处理。其工艺路线如表3-19 所示。 解题步骤如下:

( 1 )根据各工序的加工性质,查表得它们的工序余量(见表3-19 中的第 2 列)。 ( 2 )确定各工序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由各工序的加工性质查有关经济加工精度和经济粗糙度(见表3-19 中的第 3 列)。 ( 3 )根据查得的余量计算各工序尺寸(见表3-19 中的第四列)。 ( 4 )确定各工序尺寸的上下偏差。按“单向入体”原则,对于孔,基本尺寸值为公差带的下偏差,上偏差取正值;对于毛坯尺寸偏差应取双向对称偏差(见表3-19 中的第 5 列)。

不锈钢管尺寸公差表

不锈钢无缝管的相关定义 [我的钢铁] 2009-02-03 16:29:35 ⑴、不锈钢无缝管定义 不锈钢无缝钢管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钢材。 ⑵、不锈钢无缝管的特点 其一、该产品的壁厚越厚,它就越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壁厚越薄,它的加工成本就会大幅度的上升;其次、该产品的工艺决定它的局限性能,一般无缝钢管精度低:壁厚不均匀、管内外表光亮度低、定尺成本高,且内外表还有麻点、黑点不易去除;其三、它的检测及整形必须离线处理。因此它在高压、高强度、机械结构用材方面体现了它的优越性。 ⑶、不锈钢管的种类 接轧制方法分热轧、热挤压和冷拔(轧)不锈钢管。 按不锈钢金相组织不同分半铁素体半马氏体系不锈钢管、马氏体不锈钢管、奥氏体系不锈钢管、奥氏体-铁素铁系不锈钢管等。 ⑷、不锈钢管规格及外观质量 A、按GB14975-94《不锈钢无缝钢管》规定,钢管通常长度(不定尺)热轧钢管1.5~10m,热挤压钢管等于和大于1m。冷拔(轧)钢管壁厚0.5~1.0mm者,1.0~7m;壁厚大于1.0mm者,1.5~8m。 B、热轧(热挤压)钢管的直径54~480mm共45种;壁厚4.5~45mm共36种。冷拔(轧)钢管的直径6~200mm共65种;壁厚0.5~21mm共39种。 C、钢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龟裂、裂纹、轧折、离层和结疤缺陷存在,这些缺陷应完全清除掉(供机械加工用管除外),清除后不得使壁厚和外径超过负偏差。凡不超过允许负偏差的其他轻微表面缺陷可不清除。

D、直道允许深度。热轧、热挤压钢管、直径小于和等于140mm的不大于公称壁厚的5%,最大深度不大于0.5mm;冷拔(轧)钢管不大于公称壁厚的4%,最大深度不大于0.3mm。 E、钢管两端应切成直角,并清除毛刺。

不锈钢板尺寸公差范围表和厚度公差表

不锈钢板尺寸公差范围表和厚度公差表 不锈钢板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酸、碱性气体、溶液和其他介质的腐蚀。 不锈钢板按制法分热轧和冷轧的两种,包括厚度0.02-4毫米的薄冷板和4.5-50毫米的中厚板。 按钢种的组织特征分为5类:奥氏体型、奥氏体-铁素体型、铁素体型、马氏体型、沉淀硬化型。 要求能承受草酸、硫酸-硫酸铁、硝酸、硝酸-氢氟酸、硫酸-硫酸铜、磷酸、甲酸、乙酸等各种酸的腐蚀,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石油、原子能等工业,以及建筑、厨具、餐具、车辆、家用电器各类零部件。 为了保证各类不锈钢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符合要求,钢板交货前必须经过退火、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热处理。 常用不锈钢板尺寸公差范围表 304/2B板公差范围表 规格大差正常小差 0.4MM 0.3-0.32 0.33-0.37 0.37-0.39 0.5MM 0.4-0.42 0.43-0.47 0.47-0.49 0.6MM 0.5-0.52 0.53-0.56 0.57-0.59 0.7MM 0.6-0.62 0.63-0.67 0.67-0.69 0.8MM 0.7-0.72 0.73-0.77 0.74-0.79 0.9MM 0.8-0.82 0.83-0.87 0.87-0.89 1.0MM 0.89-0.9 0.91-0.94 0.94-0.99 1.2MM 1.02-1.08 1.09-1.15 1.16-1.18 1.5MM 1.32-1.38 1.39-1.45 1.46-1.48 2.0MM 1.72-1.79 1.8-1.86 1.87-1.9 2.5MM 2.23-2.36 2.32-2.42 2.42-2.47

塑料件尺寸公差及性能

塑料件尺寸公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注射、压制、挤塑等成型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不包括二次加工和发泡成型的塑料件)尺寸公差、偏差、公差等级的选用、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电子产品用塑料件尺寸公差,其他产品用塑料件尺寸公差,亦可参照采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800-79 公差与配合 总论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GB3177-82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JB4458.5-84 机械制图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3. 定义 3.1基本尺寸 basic size 设计给定的尺寸。 3.2实际尺寸 actral size 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3.3尺寸公差 dimensional tolerance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3.4尺寸偏差 dimensional deviation 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3.5塑料收缩率 plastic shringkage 塑料件尺寸与相应模具尺寸之差的绝对值与相应模具尺寸之比。 3.6径向收缩率 radial shringkage 指料流方向的塑料收缩率。 3.7切向收缩率 tangential shringkage 指垂直于料流方向的塑料收缩率。 3.8收缩特性值 contraction chararcteristic value 表示料流方向和垂直于料流方向的塑料综合收缩能力,以2倍径向减去切向收缩的绝对值之差表示。 3.9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的尺寸 size effected movable parts of mould 由模具活动零件决定的塑料件尺寸。 4 公差及偏差规定 4.1尺寸公差、偏关的规定 基本尺寸范围为~3至600mm 。基本尺寸分段~3至120mm 。采用不均匀递增数列:140~1600mm ,采用R20优先数系。 4.2公差等级及数值 公差等级分为10级,每一级公差数值按表1规定。 4.3 偏差的规定 本标准只规定公差,而基本尺寸的上下偏差,可按需要分配。例如:Φ60mm 的6级公差为0.32mm ,其上下偏差可分配为: Φ60+0.300mm ,Φ600-0.32mm ,Φ60+0.20-0.12mm ,Φ60+0.42+0.12mm ,Φ60+0.16-0.16 mm 4.4 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的尺寸公差 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的尺寸公差,为本标准规定的公差值与附加值之和。1、2级附加值为0.02mm :3、4级附加值为0.04mm :5至7级附加值为0.1mm :8、10级附加值为0.2mm : 5 未注公差

DIN 中文版 清晰可打印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和检验条件

DIN16901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和检验条件 1 引言 塑料模塑件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尺寸误差,在生产中产生的尺寸误差通常由下列原因引起: a) 成型工艺: ——模塑材料的均一性 ——成型设备的设定 ——模具温度 ——模具在成型压力下的弹性变形 b) 模具条件: ——模具尺寸的制造公差(参造DIN 16749) ——模具的磨损 ——模具可动部件间的配合误差 本标准中的公差是基于上述考虑,同时根据对于大量实际应用的测试结果而确定出来的。 2 应用范围 本标准的公差适用于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通过模压、传递、压塑和注塑成型的塑料模塑件,而不适用于挤出、吹塑、发泡、烧结,深冲和排屑机加工工艺(pengding)成型的模塑件。 表1 给出了应用于各种模塑材料的推荐公差等级。 3 概念 模塑收缩率 VS 模塑收缩率是指23±2℃时模腔尺寸L W和模塑件尺寸L F之差,模塑件在成型后应置于标准气氛(DIN 50 014-23/50-2)中16h后立即测量其尺寸。 VS= (1-L W/ L F )*100% 流向收缩率 VSR 流向收缩率是指成型时注射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横向收缩率 VST 横向收缩率是指成型时与注射方向相垂直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模塑收缩率差?VS 模塑收缩率差是指流向收缩率和横向收缩率之差。 ?VS=VSR-VST 更多概念请参考: DIN 7708 part 1 模塑件、压塑件、注塑件、模塑材料 DIN 16700 压塑件、传递成型件、挤出、注塑成型件 DIN 7182 part 1 & DIN 7168 part 1 公差、偏差、一般公差 DIN 7184 part 1 & DIN 7168 part 2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DIN 7724 标准中涉及的高聚物概念 4 公差 在模塑件检验时应使用本公差,详见第5节。 除非另外商定,不然需按第5节所示,在图纸中标注出其检验条件。 4.1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尺寸) 一般公差等级见表1中第4列,与表2中公差等级相对应。

机械加工自由公差表

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mm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3~6 >6~30 0.5~3 >30 f 精密±±0.2 ±0.5 1 2 ±m 中等 e 粗糙±±±1 2 4 ±0.4 v 最粗3.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 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4.2垂直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0~300 >300~1000 >1000~3000 100 ≤ 0.5 0.3 0.4 0.2 H 1 0.8 0.6 0.4 K L 0.4 1 1.5 2 4.3对称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 >100~300 >300~1000 >≤100 1000~3000 0.5 H 1 K 0.6 0.8

2 L 1 0.6 1.5 4.4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公差等级圆跳动公差值 0.1 H 0.2 K 0.3 L 3.表面粗糙度零件的表面都应该注明粗糙度的等级。如果较多的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等级,则要集中在图样右上 角标注,并加“其余”字样。粗糙度等级的选择,一般可以根据对各表面的工作要求和尺寸精度等级来决定,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条件 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GB/T1031-1995)(μm) 第1系列0.012, 0.025, 0.050, 0.10, 0.20, 0.40, 0.80, 1.60, 3.2, 6.3, 12.5, 25, 50, 100 第2系列0.008, 0.010, 0.016, 0.020, 0.032, 0.040, 0.063, 0.080, 0.125, 0.160, 0.25, 0.32, 0.50, 0.63, 1.0, 1.25, 2.0, 2.5, 4.0, 5.0, 8.0, 10.0, 16.0, 20, 32, 40, 63, 80 注:尽量选择第1系列 3)轮廓最大高度Rz的数值(GB/T1031-1995)(μm) 第1系列0.025, 0.050, 0.100, 0.20, 0.40, 0.80, 1.60, 3.2, 6.3, 12.5, 25, 50, 100,200,400,800,1600,第2系列0.032, 0.040, 0.063, 0.080, 0.125, 0.160, 0.25, 0.32, 0.50, 0.63, 1.0, 1.25, 2.0, 2.5, 4.0, 5.0, 8.0, 10.0, 630 ,500,320,250,160,125,16.0, 20, 32, 40, 63, 80.

公差对照表.doc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 4-18 级精度标准公差表。 公差值 基本尺寸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大于到μm mm - 3 3 4 6 10 14 25 40 60 0.10 0.14 0.25 0.40 0.60 1.0 1.4 3 6 4 5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0 0.48 0.75 1.2 1.8 6 10 4 6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6 0.58 0.90 1.5 2.2 10 18 5 8 11 18 27 43 70 110 0.18 0.27 0.43 0.70 1.10 1.8 2.7 18 30 6 9 13 21 33 52 84 130 0.21 0.33 0.52 0.84 1.30 2.1 3.3 30 50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0.25 0.39 0.62 1.00 1.60 2.5 3.9 50 80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0.30 0.46 0.74 1.20 1.90 3.0 4.6 80 120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0.87 1.40 2.20 3.5 5.4 120 180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0.40 0.63 1.00 1.60 2.50 4.0 6.3 180 25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0.46 0.72 1.15 1.85 2.90 4.6 7.2 250 315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0.52 0.81 1.30 2.10 3.20 5.2 8.1 315 400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0.57 0.89 1.40 2.30 3.60 5.7 8.9 400 500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0.63 0.97 1.55 2.50 4.00 6.3 9.7 注:基本尺寸小于1mm 时,无IT14 至IT18。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线性尺寸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非配合尺寸。 表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尺寸分段 公差等级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f(精密级)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 m(中等级) ±0.1 ±0.1 ±0.2 ±0.3 ±0.5 ±0.8 ± 1.2 ± 2 c(粗糙级) ±0.2 ±0.3 ±0.5 ±0.8 ± 1.2 ± 2 ± 3 ± 4 v(最粗级) - ±0.5 ± 1 ± 1.5 ± 2.5 ± 4 ± 6 ±8 表2 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尺寸分段 公差等级 0.5~3 >3~6 >6~30 >30 f(精密级) ±0.2 ±0.5 ± 1 ± 2 m(中等级) c(粗糙级) ±0.4 ± 1 ± 2 ± 4 v(最粗级) 根据德国标准DIN50150, 以下是常用范围的钢材抗拉强度与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对照表。 如果您要查的抗拉强度>1000N/mm 2,或者维氏硬度>310HV ,或者布氏硬度>300HB ,或者洛氏硬度>32HRC ,请查本表第二页 抗拉强度 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Rm HV HB HRC N/mm 2 250 80 76.0 - 270 85 80.7 - 285 90 85.2 -

机械加工自由公差表

机械加工自由公差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 B/T1804-2000)(m m) 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 mm 3.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 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对称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3.表面粗糙度 零件的表面都应该注明粗糙度的等级。如果较多的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等级,则要集中在图样右上角标注,并加“其余”字样。 粗糙度等级的选择,一般可以根据对各表面的工作要求和尺寸精度等级来决定,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条件下,不得随意提高等级。 1)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的选用值(GB/T1031-1995)

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GB/T1031-1995)(μm) 第1系列 , , , , , , , , , , , 25, 50, 100 第2系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2, 40, 63, 80 注:尽量选择第1系列 3)轮廓最大高度Rz的数值(GB/T1031-1995)(μm) 第1系列 , , , , , , , , , , 25, 50, 100,200,400,800,1600, 第2系列 , , , , , , , , , , , , , , , , , , , 20, 32, 40, 63, 80,125,160,250,320,500,630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表格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恒丰中央广场B区(恒丰商务)2#楼A区建设单位濮阳市天伦置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河南崛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河南畅晟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标准规定: 项 目构件抽检数量合格标准 规范规定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柱截面尺寸构件总量的1%且不 少于3个构件 80%及以上 + 10mm -5 mm 选取柱的一边量测柱中部、下部及其他部 位,取3点平均值 柱垂直度构件总量的1%且不 少于3个构件 80%及以上 层高<6m 10mm 沿两个方向分别量测,取最大值 层高>6m 12mm 墙厚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 查1%,且不应小于3 间 80%及以上 + 10mm -5 mm 墙身中部量测3点,取平均值;测点距离不 应小于1m 梁高构件总量的1%且不 少于3个构件 80%及以上 + 10mm -5 mm 量测一侧边跨中及两个距离支座0.1m处, 取3点平均值;量测值可取腹板高度加上此 处楼板的实测厚度 板厚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 查1%,且不应小于3 间 80%及以上 +10 mm - 5mm 悬挑板取距离支座0.1m处,沿宽度方向取包括中心 位置在内的随机3点取平均值;其他楼板,在同一 对角线上量测中间及距离两端各0.1m处,取3点平 均值 层高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 查1%,且不应小于3 间 80%及以上 +10 mm -10 mm 与板厚测点相同,量测板顶至上层楼板板底 净高,层高量测值为净高与板厚之和,取3 点平均值 检测结果: 检验项目构件总容量检测数量合格数量合格率检查结论柱截面尺寸 柱垂直度 墙厚 梁高 板厚 层高 施工单位(章)监理单位(章)建设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公差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 工作表包含机器零件配合的简易选项的表格和计算同时包含尺寸公差和偏差的定义。使用工具解决下面的任务: 1.根据国际标准ISO 286选择机器零件适合配合。 2.根据国际标准ISO 286定义机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 3.根据ANSI B 4.1选择机器零件的首选配合以及确定尺寸公差和偏差。 4.根据ISO 2768确定非定义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5.为给定的间隙或各自的配合干涉来自动设计配合。 数据,流程,运算法则和标准ANSI, ISO, DIN以及其他使用于计算中。 标准列表:ANSI B4.1, ANSI B4.2, ISO 286, ISO 1829, ISO 2768, EN 20286, JIS B 0401 计算的控制,结构及语法. 计算的控制与语法可以在此链接中找到相关信息"计算的控制,结构与语法". 基本信息. 机械工程产品的各个零件的曲面的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必须维持在一个确定的精度来获得其正确和可靠的功能。日常的生产流程不允许对给定的完全精确的几何特性进行维护(或量测)。生产的零件的实际表面区别于图面中描述的理想曲面。实际曲面的偏差分为4组来评估,描述和检查生产中允许的错误。 ?尺寸偏差 ?形状偏差 ?位置偏差 ?表面粗糙度偏差 费用包含了第一组同时可以被用于定义机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 如以上所提及的,不可能生产机器零件为绝对的尺寸精度。实际上,没有必要或无意义的。保持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间同时允许偏差能保证工程产品具有正确的功能是足够了。所给零件的生产精度等级通过图面上描述的尺寸公差而确定。生产精度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和经济而确定。 两个零件的组合得到的配合的功能特性取决于在组合前的尺寸区别。

DIN -16901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和检验条件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和检验条件 1 引言 塑料模塑件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尺寸误差,在生产中产生的尺寸误差通常由下列原因引起: a) 成型工艺: ——模塑材料的均一性 ——成型设备的设定 ——模具温度 ——模具在成型压力下的弹性变形 b) 模具条件: ——模具尺寸的制造公差(参造DIN 16749) ——模具的磨损 ——模具可动部件间的配合误差 本标准中的公差是基于上述考虑,同时根据对于大量实际应用的测试结果而确定出来的。 2 应用范围 本标准的公差适用于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通过模压、传递、压塑和注塑成型的塑料模塑件,而不适用于挤出、吹塑、发泡、烧结,深冲和排屑机加工工艺(pengding)成型的模塑件。 表1 给出了应用于各种模塑材料的推荐公差等级。 3 概念 模塑收缩率 VS 模塑收缩率是指23±2℃时模腔尺寸L W和模塑件尺寸L F之差,模塑件在成型后应置于 标准气氛(DIN 50 014-23/50-2)中16h后立即测量其尺寸。 VS= (1-L W/ L F )*100% 流向收缩率 VSR 流向收缩率是指成型时注射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横向收缩率 VST 横向收缩率是指成型时与注射方向相垂直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模塑收缩率差?VS 模塑收缩率差是指流向收缩率和横向收缩率之差。 ?VS=VSR-VST 更多概念请参考: DIN 7708 part 1 模塑件、压塑件、注塑件、模塑材料 DIN 16700 压塑件、传递成型件、挤出、注塑成型件 DIN 7182 part 1 & DIN 7168 part 1 公差、偏差、一般公差 DIN 7184 part 1 & DIN 7168 part 2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DIN 7724 标准中涉及的高聚物概念 4 公差 在模塑件检验时应使用本公差,详见第5节。 除非另外商定,不然需按第5节所示,在图纸中标注出其检验条件。 4.1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尺寸) 一般公差等级见表1中第4列,与表2中公差等级相对应。 如果在生产文件、订单中,尺寸偏差的公差等级没有被明确规定,需根据DIN 16901和表2 中的公差等级对其作出标注。

公差等级及配合表

自由尺寸公差 公差等于上下偏差的绝对值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 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 IT(即Js或js)。 50~80mm IT1 0.002mm,IT2 0.003mm,IT3 0.005mm,IT4 0.008mm,IT5 0.013mm,IT6 0.019mm,IT7 0.030mm,IT8 0.046mm,IT9 0.074mm,IT10 0.12mm,IT11 0.19mm,IT12 0.3mm,IT13 0.46mm,IT14 0.74mm,IT15 1.2mm,IT16 1.9mm,IT17 3mm,IT18 4.6mm 80~120mm IT1 0.0025mm,IT2 0.004mm,IT3 0.006mm,IT4 0.01mm,IT5 0.015mm,IT6 0.022mm,IT7 0.035mm,IT8 0.054mm,IT9 0.087mm,IT10 0.14mm,IT11 0.22mm,IT12 0.35mm,IT13 0.54mm,IT14 0.87mm,IT15 1.4mm,IT16 2.2mm,IT17 3.5mm,IT18 5.4mm 一、GB/T1804-2000 线形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精密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 ±2 粗糙c ±0.2 ±0.3 ±0.5 ±0.8 ±1.2 ±2 ±3 ±4 最粗v ±0.5 ±1 ±1.5 ±2.5 ±4 ±6 ±8 二、(GB/T1804-2000)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 精密f ±0.2 ±0.5 ±1 ±2 中等m 粗糙c ±0.4 ±1 ±2 ±4

塑料件公差尺寸分析

塑料件公差尺寸分析(基于GB/T 14486-1993)原创作品,多多鼓励 毫无疑问,塑料产品的尺寸公差定义标准是关系到塑料件整体制造水平的一个基础标准。因此就目前广泛使用的GB/T14486-1993进行分析,并就个人认识,提出一点意见,供大家讨论希望各位网友多多指点。 GB/T 14486-1993,是专门针对注射塑料制品的尺寸公差较为合理的标准。它根据材料的收缩特性,将公差分成7个等级。可以分别选择高精度,一般精度和未注公差尺寸。并且根据制品在模具中受到的限制,分为a、b两类公差数值。对于基本尺寸的分段,完全采用GB/T1800-1998的分段原则,采用R10、R20优先数系。在GB/T 14486公差的标注上,对于有公差要求的等级,标注允许偏差,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下偏差。对于未注公差的尺寸,采用双向等值偏差。但是,此标准缺少500mm以上尺寸时的公差。并且,在公差数值较大时,分为a、b两类的意义不大。 下表列出了基本尺寸在0~500mm时,GB/T14486的7个等级精度(a类)与某企业的塑件件公差大小(H曲线)。从中可以看到,此企业的公差精度等级基本上相当于GB/T14486的4~5级精度。以改性PP材料为例来说,在GB/T14486中,高精度推荐为3级精度,一般精度推荐为4级精度,未注明公差尺寸推荐为6级精度。这在实际生产中也得到了大量的印证。而H曲线显然是跨越了好几个精度等级。作为未注公差,精度要求较高,如果此标准为需要标注的公差做参照,又低于一般精度。 对于500mm以上的尺寸,GB/T14486-1993并没有定义。目前,塑料件尺寸大于500mm的不在少数,以后大尺寸的塑料制品也将越来越多。这些制品也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精度要求。下图中H曲线依然是此公司的精度要求,可以看到,大于500mm以上的尺寸仅仅有3个区间。以1200~2000mm尺寸来说,公差均为6mm,这对于改性PP材料来说,精度相当于GB/T14486中500mm尺寸的未注公差等级。在生产上来看,1200mm的制品,精度在6mm是正常水平,但是2000mm的尺寸精度控制在6mm已经要求比较高。大尺寸的制品,材料的收缩特性、收缩稳定性和结构特性对于尺寸公差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公差的合理定义非常重要。 500mm以上的不同精度尺寸公差。并不是不能定义。采用回归分析模型并结合实际产品测定数据,可以制定合理的公差范围。下面是我根据这一原理得到的数据图。0~500mm采用GB数据。500~2000mm是我制定的尺寸公差。参考国标,采用了7级公差等级。根据R20优先数系确定分段区间,并将所有精度同图比较。

塑料件通用设计规范

塑料件通用设计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1.0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XX产品中使用的塑料件,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 2.0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1 塑料材料标准 见企业标准05原材料

2.2塑料件公差标准 SJ/T 10628-1995塑料件尺寸公差 3.0 常用塑料件的材料特性及选用 3.1常用塑料件的材料名称及主要特性 1)ABS:为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易于成型,使用温度-40℃~100℃,广泛用作外观件和一般结构件。有耐候ABS、阻燃ABS、增强ABS、抗静电ABS,ABS/PC合金等; 2)HIPS:改性聚苯乙烯,目前已部分取代ABS材料,对放射线的抵抗力在所有塑料中最强,使用温度-30℃~80℃,HIPS表面硬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较ABS有轻微的降低,脆性易裂,设计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开裂。有阻燃HIPS、增强HIPS、高光HIPS; 3)PP:聚丙烯,机械性能好,特别是刚性及延展率好,耐高温,可在120℃下长期使用,耐磨性稍差,收缩率大,易产生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注塑件尺寸精度难保证。有改性PP、耐候PP,PP+波纤; 4)PC:聚碳酸酯,综合性能良好,透光率高,耐高温,可在130℃下长期使用,但耐疲劳强度低,容易开裂,常用作透明件或装饰件。有阻燃PC、增强PC; 5)PA:聚酰胺(尼龙),机械性能优良,是一种自润滑材料,长期使用温度不超过80℃,注塑件尺寸精度难保证,易产生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常用作传动件和耐磨件如轴承、齿轮、凸轮、滑轮、衬套、铰链等。 6)POM:聚甲醛,机械性能优异,长期使用温度为100℃,注塑件尺寸稳定性较好,可制造较精密的零件,能替代钢、铜、铝、铸铁等金属材料制件。

公差配合表

公差配合表 基孔制 基轴制 特性及说明 H11/a11 A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差,产生紊流现象。用于精度极低粗糙机械转动 很松的配合,高温工作的转动轴以及轴向自由移动的齿轮和离合器等,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1/b11 B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较差,且有紊流。用于高温工作和粗糙的机械传动轴,其配合间隙非常大,且间隙有很大的变动范围 H12/b12 B12/h12 间隙非常大,有紊流现象,液体摩擦很差的粗糙配合,其配合间隙很大的变动。如扳手孔与座等的配合 H9/c9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有于高温工作,高速转动造成配合间隙减小,大公差、大间隙要求的外露 组件的配合,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0/c10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用于结合件材料线膨胀系数显著不同处。如光学测长仪与光学零件的配合 H11/c11 C11/h11 配合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较差,易产生紊流的配合。用于转速很低,配合很松的配合。常用于大间隙、大公差的外露组件及装配很松之处 H8/d8 D8/h8 间隙比较大,液体摩擦良好,带层流。用于精度不高、高速及载荷不高的配合,高温条件下的转动配合以及由于装配精度不高而引起偏斜的连接 H9/d9 D9/h9 间隙很大的灵活转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速或 大的轴颈压力等情况的转动配合,如一般通用机械中的平键连接,滑动轴承及较松的皮带轮等的配合 H10/d10 D10/h10 间隙很大的松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如一般比较松的皮带轮及滑动轴承等的配合 H11/d11 D11/h11 液体摩擦稍差:适用于间隙变动较大的工作条件及不重要的传动配合,亦用于不重要的固定配合和滑动配合,如减速器壳孔和法兰盘,以及螺栓连接等的配合 H8/e7 E8/h7 液体摩擦良好,较松的转动配合,如风扇电机中的配合,以及气轮发电机、大电动机的高速轴承的配合 H8/e8 E8/h8 H8/e8配合性质与H8/e7相同,但其间隙变动范围更大一些,适用于高转速,载荷不大,方向不变的轴与轴承的配合,或者属于中等转速,但轴比较长的情况,以及有三个以上支承的情况。如外圆磨 床的主轴等配合 H9/e9 E9h9 精度不高且有防松间隙,液体摩擦较好的转动配合。如粗糙机构中衬套与轴承圈的配合 H6/f5 F6/h5 具有中等间隙,属于带层流、液体摩擦良好的转动配合,广泛适用于普通机械中转速不大,普通润滑脂或润滑油润滑的轴承,以及要求在轴上自由转动回轴向滑动的配合。如精密机床中变速箱、进给箱的旋转件的配合,或其他重要的滑动轴承,高精度齿轮轴套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H6/g5 G6/h5 具有很小的间隙,制造成本较高,用于自由移动,但不要求自由转动,行程不太大,要求保持很小的配合间隙,且要求精确定位的配合。如光学分度头主轴与轴承,刨床滑块与滑槽,蜗轮减速箱孔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H7/g6 G7/h6 具有很小的间隙,适用于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不要求自由转动,并且精确定位的配合。亦适用于转动精度高,但转速不高,以及转动时有冲击,但要求一定的同轴度或紧密性的配合。如机床的主轴与轴承,机床的传动齿轮与轴,中等精度分度头主轴与轴套,矩形花键的定心直径,可换钻套与钻模的配 合。 H8/g7 具有很小的间隙,与H7/g6相比,其精度略低。常用在柴油机汽缸体与挺杆,手电钻中的配合等

塑料件设计规范

塑料件通用设计规范 (发布日期:2004-12-30)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空调器产品中使用的塑料件,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 2相关标准 2.1塑料材料标准 见企业标准05原材料 2.2塑料件公差标准 QJ/T 10628-1995 塑料制件尺寸公差 3常用塑料件的材料特性及选用 3.1常用塑料件的材料名称及主要特性 a)ABS:为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易于成型, 使用温度-40℃~100℃,广泛用作外观件和一般结构件。有耐候ABS、阻燃ABS、增强ABS、抗静电ABS,ABS/PC合金等; b)HIPS:改性聚苯乙烯,目前已部分取代ABS材料,对放射线的抵抗力在所有塑料中最强,使用温度 -30℃~80℃,HIPS表面硬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较ABS有轻微的降低,脆性易裂,设计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开裂。有阻燃HIPS、增强HIPS、高光HIPS; c)PP:聚丙烯,机械性能好,特别是刚性及延展率好,耐高温,可在120℃下长期使用,耐磨性稍差, 收缩率大,易产生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注塑件尺寸精度难保证。有改性PP、耐候PP,PP+波纤; d)PC:聚碳酸酯,综合性能良好,透光率高,耐高温,可在130℃下长期使用,但耐疲劳强度低, 容易开裂,常用作透明件或装饰件。有阻燃PC、增强PC; e)PA:聚酰胺(尼龙),机械性能优良,是一种自润滑材料,长期使用温度不超过80℃,注塑件尺寸 精度难保证,易产生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常用作传动件和耐磨件如轴承、齿轮、凸轮、滑轮、衬套、铰链等。 f)POM:聚甲醛,机械性能优异,长期使用温度为100℃,注塑件尺寸稳定性较好,可制造较精密的 零件,能替代钢、铜、铝、铸铁等金属材料制件。 3.2材料选用: a)外观件:选用机械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及外观质量好的塑料,有ABS、HIPS; b)内部一般结构件:选用机械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的塑料,有ABS、PS、PP; c)透光及装饰件:要求塑料具有较高的透光度及透明度,有ABS、PC、PVC、AS; d)耐磨擦件:选用机械性能优良的塑料,有POM、PA; e)电控电器结构件:要求阻燃,并具有一定的强度,有阻燃ABS、阻燃P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