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针刺推拿治疗

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针刺推拿治疗

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针刺推拿治疗

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针刺推拿治疗

概述: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指患儿出生后上肢完全或部分的迟缓型瘫痪,表现为上肢无力、活动受限、皮肤感觉障碍等,多为单侧发病。

分类:上臂丛损伤—患肢下垂无力,不能做上举、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下臂丛损伤—前臂瘫痪,患肢屈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手功能障碍;全臂丛损伤—上肢呈完全性迟缓型瘫痪。

治疗:1、针刺疗法—上臂丛型取穴肩贞、肩髎、手五里、曲池、手三里等腧穴,下臂丛型选取内关、合谷、后溪、阳溪、外关等腧穴,全臂丛型选取以上2组穴位,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每日施针一次,20d为1个疗程,休息10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

2、推拿疗法—施术部位以手三阳经及臂丛神经支配区为主,用按揉法分别治疗肩髎、臂臑、小海、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等穴位,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疗程同针刺治疗。

讨论: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常因出生时胎儿质量过重、胎位不正、节省不当,在分娩过程中臂丛神经受到过度牵拉所致。本病属于中医学“萎证”范畴,由于经脉受损,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故出现肌肉无力等症状。治疗上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治疗原则。萎证多由阳明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故针刺取穴以阳明经腧穴为主。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步骤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步骤 1,是否存在臂丛神经损伤: ①上肢5大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出现任何2支神经的联合损伤(排除同一平面 的切割伤); ②手部3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任何一根合并肩或肘关节功能障碍; ③手部3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功能障碍。 2,节前还是节后损伤: (一)病史:节后损伤一般损伤较轻合并昏迷及骨折者少见灼性痛少见;节前损伤一般损伤较重合并昏迷及骨折者多见伤后有灼性痛. (二)体征:节后损伤斜方肌萎缩不明显耸肩功能正常Horner征阴性节前损伤斜方肌萎缩严重耸肩功能受限Horner征阳性. (三)肌电变化:节后损伤SNAPSEP都消失;节前损伤SNAP存在SEP消失. 组胺试验:节前损伤阳性反应节后损伤阴性反应 3,损伤的部位:健康骨上或健康骨下 临床上以胸大肌健康骨部代表C5-6,背阔肌代表C7,胸大肌胸肋部代表C8 T1。上述肌肉萎缩代表损伤在健康骨上,即根干部损伤。上述肌肉功能存在代表损伤在健康骨下,即束支部损伤。根据损伤神经的不同组合再分锁骨上的根或干的损伤; 相邻两大神经的联合损伤为干损伤,不相邻的两大神经的联合损伤为束损伤 4,根,干,束,支的定位诊断: 1) 胸廓出口综合症(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症) 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在颈肩部胸廓出口处受压,出现手及上肢酸痛麻木乏力、肌肉萎缩及锁骨下血管受压征象等表现,称为胸廓出口综合症。病因主要有斜角肌肥厚痉挛、颈肋、纤维束带等,多发20-40岁女性,表现为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症状。上肢高举试验、Adson(斜角肌压迫试验)挺胸试验、肩外展试验阳性。X线示颈肋、颈7横突过长。 2) Tinel’s sign 由远端向近端沿神经干叩击,一旦叩到某部位,该神经支配的皮肤有麻痛或放射性疼痛,提示该神经已再生到这里。须注意:如系了解神经再生的情况,必须由远端逐渐向近端叩击,如由近端向远端叩击,可能Tinel征要向远段延伸4~6 cm,可能更远。这是由于以后的麻痛觉被再生远端的皮肤振荡所激发,是不准确的。在周围神经卡压的病人,Tinel征的检查十分重要,不过主要是寻找 Tinel征最明显处,应反复沿怀疑被卡压的神经干远端向近端叩击,再从近端向远端叩击,Tinel征最明显处,即神经卡压的部位。 3) Horner’s sign: 颈部交感神经链损伤,颈下交感神经节受损的表现,临床上症状有四方面:眼裂变小、眼球凹陷、同侧面部出汗减少、瞳孔变小。前三种情况时间长后可以代偿,瞳孔变小会遗留下来。提示近椎孔臂丛神经损伤。诊断节前损伤的可靠率85%以上。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孙海峰,刘南平,沙彦妮,周立明,杨平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评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并评价预后。结果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根据肌电图结果,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2例,上中干型8例,下干型6例,中下干型6例,全臂丛8例。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9例,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结论神经肌电图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客观定位、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s of electromyography to examine 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OBPP). Methods Nerve EMG was detected in 40 neonates

with 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 by the the application keypoint of myoelectricity evoked potential meter.Results Among 40 cases,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injuries,there were 12 cases of upper trunk injuries,8 cases of upper and middle trunk injuries,6 cases of middle and lower trunk injuries,6 cases of lower trunk injuries,and 8 cases of whole brachialplexus injuries.On the other and,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injuries,there were one case of complete injuries and 39 cases of incomplete injuries which included 8 cases of severe injuries and 31 cases of slight injuries.Conclusion Electromyography is the reliable method to identify the location and severity of brachial plexus injuries,and this examination is necessary to diagnose birth injuries with great clinical values. Key words: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EMG;NCV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又称产瘫(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OBPP),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过度牵拉胎儿肩、颈导致臂丛神经纤维撕伤或断裂而引起。发病率各国报道不一(0.6‰~4‰)[1]。50%~70%产瘫患儿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2]。因此早期诊治十分重要;神经肌电图检测价值在于了解臂丛神经分支的功能状态及严重程度。本文从临床和神经肌电图的角度对2001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儿科和骨科诊治的40例OB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及治疗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及治疗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什么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新生儿常患的一种疾病。那么,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下面,跟妈网百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臂丛神经是支配上肢的主要神经,可分为根、干、束3段,各段均有分枝支配相应的肌肉。臂丛神经行经锁骨与第一肋之间时被胸锁筋膜固定在肋骨上,然后在肱骨喙突下经过,当外力使第一肋骨喙突间的距离加宽时,臂丛神经受强力牵拉而损伤。分娩时引起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头位分娩的肩难产、胎方位判断错误;臂位分娩时手法不正或后出头娩出困难、强力牵拉胎肩颈部。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的部位而异,以上于麻痹最多见,典型表现为:患肢松弛悬重于体侧,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对个人、家庭、社会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 许多疾病发现的越早,对于治疗就越有帮助。许多疾病都有其症状,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也有症状,下面。就跟妈网百科一起去了解一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吧,希望帮助各位家长及早发现此类疾病。由于损伤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尽相同。 1、上臂型:又称Duchenne—Erb麻痹,由于第5、6颈神经根最易受损,故此型临床最多见。患侧整个上肢下垂、内收,不能外展及外转。肘关节表现为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后或弯曲。腕、指关节屈曲,拥抱反射不对称。 2、中臂型:颈7神经根损伤,桡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麻痹,前臂、腕、手的伸展动作丧失或减弱,而肱三头肌、拇指伸肌为不完全麻痹。 3、下臂型:颈8至胸1神经根受累,腕部屈肌及手肌无力,握持反射弱,临床上较少见。如第1胸椎根的交感神经纤维受损,可引起Horner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睑裂变狭等。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新生儿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引起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也有很多,了解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才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引起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吧! 1、牵拉伤:如上肢被皮带卷入致伤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七级伤残医疗纠纷赔偿案例分析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七级伤残医疗纠纷赔偿案例分析 【案件索引】作者:叶春红律师 医疗纠纷律师叶春红律师认为: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分娩时引起损伤,原因主要为头位分娩的肩难产、胎方位判断错误;臂位分娩时手法不正或后出头娩出困难、强力牵拉胎肩颈部。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的部位而异,以上于麻痹最多见,典型表现为:患肢松弛悬重于体侧,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对个人、家庭、社会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案的焦点是医疗机构在分娩过程中是否有过错,如果有过错,该过错与损伤后果(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参与度如何? 首先,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因素主要有胎儿自身原因、产妇原因和医疗行为原因三部分组成。胎儿方面主要与胎儿入盆是头位还是盆位及发育大小有关,产妇方面主要和产道是否有畸形以及产妇的宫缩是否正常有关,而医疗行为主要集中在产前评估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助产过程中的手法操作是否粗鲁和辅助宫缩的控制、以及分娩后是否及时诊断发现和康复等有关。本案,医疗机构在孕妇发现巨大儿提示,后仍然选择顺产是导致发生难产,助产出现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之一。没有和分娩待产妇进行沟通剥夺了其通过选择分娩方式来规避风险的权利。如果采取剖腹产手术,就不会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另外,即便是巨大儿,在头位,宫缩正常控制的情况下,如果手法助产正确或注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其次,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羊水污染,造成宫内窘迫的情况下,仍然是手术适应症,通过剖腹产即可以减轻新生儿缺氧性脑病,也可以完全避免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估计也是由于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后,不得已用力加快分娩所致。

综合医疗机构存在的过错,以及胎儿自身原因,医学会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但是经过司法鉴定却构成明显的医疗损害。最终法院认定医疗机构承担70%的责任是合理和公正的。 最后医疗纠纷专业律师叶春红律师建议,发生医疗事故,应当及时封存复印相关病历,以及收集相关证据。基于医疗事故鉴定大多公平性较差,建议起诉后直接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避免重新申请鉴定的困哪局面。本案经过三次鉴定,实属少见。法院的积极态度应值得肯定。由于医疗纠纷的专业性,请及时聘请医学背景律师维权。 【案件经过】作者:叶春红律师 2008年8月21日陈**之母王红霞因生产,入住于**医药站职工医院(现****药业有限公司)妇产科,入院时经诊断:1、孕2产1、孕 39周头位;2、先兆临产。其住院3天,2008年8月24日出院,支付医疗费777元,出院诊断:孕2产2、足月巨大儿,病历显示出院情况“治愈”Ⅲ° 【法院判决】作者:叶春红律师 一审法院认为: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受法律保护。该案中,本案双方系因医患纠纷而进行司法诉讼活动。****药业有限公司在该病例的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失行为,该过错行为给陈**造成了伤残后果,该损害结果经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部门鉴定意见书予以证明。关于双方当事人在该案中,如何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问题,在该案中的鉴定结论分析意见中,均说明了当事人双方责任形成的原因以及原因所导致的残疾结果,在该案中,陈**应承担百分之三十的责任、****药业有限公司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责任为宜。 二审法院认为:关于****药业有限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其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赔偿义务人承担赔偿责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进展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进展 -|顾玉东发表于 2007-9-6 11:40: 00 几个世纪以来,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被认为是上肢的一种先天性畸形。Smellie于1768年首先报告了一例分娩引起的双侧臂丛麻痹,Duchenne(1861)证实了产瘫的分娩性起源,Erb(1875)描述了产瘫所致最常见的臂丛上干损伤的典型表现。Seeligmueller(1877)和Klumpke(1885)则分别描述了全臂丛型及下干型产瘫。Kennedy(1903)曾建议对产瘫进行早期神经探查及外科修复并取得一定疗效,但Sever(1925)报告了1100例产瘫的治疗结果,认为经过适当的保守治疗,产瘫患儿大多数可以自行恢复,再通过某些功能重建手术则可使疗效进一步改善。这种以保守治疗为主的观点在产瘫治疗领域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80年代开始,Narakas(1981)、Gilbert(1984)等相继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产瘫,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产瘫的主要方法之一。 一、病因与损伤机制 根据上海华山医院资料,胎儿超重(大于4000克)、胎位异常及助产技术不当是分娩性臂丛损伤的三大因素。超重及胎位异常易使分娩时颈肩区受到暴力牵拉而产生分离作用,常为肩部卡在耻骨联合后方而头侧屈,或臀位产中头卡在骨盆内,此时用力牵拉一侧身体致臂丛损伤。 二、临床分型与诊断 传统的Erb-Duchenne(上干型)和Klumpke(下干型)已由Tassin(1984)根据产瘫病理解剖特点的四型分类法取代:第一型?C56损伤:表现为典型的Erb’s麻痹:肩外展、屈肘不能。通常第一个月内开始恢复,4-6个月可完全恢复。病理上多为Sunderland神经损伤I-II型(传导中断或轴索断裂)。第二型?C 567损伤:表现为肩外展、屈肘、伸腕不能。大多数病例从6周以后开始恢复,但至6-8个月时可遗留肩关节的内旋内收畸形,6岁时常有肱骨短缩2-3cm。病理上C56多为Sunderland II-III型(III型:神经纤维断裂)、C7多为I-II 型。第三型?C5678T1损伤:表现为全上肢瘫痪,但Horner’s征阴性。此型常留有肩关节内旋内收挛缩畸形及肘关节30o的屈曲畸形。病理上C56多为Sund erland IV-V(神经束或神经干断裂),C7多为III型,但C8T1累及较轻(多为I-II型),因此大多数患者手功能在1岁以后仍可恢复正常,但25%遗有垂腕畸形。第四型? C5678T1损伤伴Horner’s征阳性:此型C56常为断裂,C78常为撕脱, 而T1可为不全损伤,也可存在撕脱与断裂的各种组合。产瘫需与以下损伤鉴别: (一) 大脑性瘫痪 简称脑瘫。其病因包括产前(先天性)、产时(新生儿窒息及颅内出血等)、及产后(外伤及疾病)因素。因助产技术不当导致的脑瘫与产瘫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脑瘫患儿出生时常有颅内缺氧及出血史,神经系统后遗症除可表现为单瘫外,还可表现为四肢瘫、偏瘫、截瘫等,其麻痹肌群呈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表现; 而产瘫常表现为单侧上肢受累,其瘫痪肌群呈下运动神经元受损表现(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低),但尚有少数患者两者合并存在使诊断困难。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一、概述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于臂丛神经受到牵拉、切割、震荡、缺血等作用,造成神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臂丛神经由第5—7颈神经及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最主要的分支与功能如下:①腋神经,支配小圆肌、三角肌及肩外侧皮肤;②桡神经,支配厂肢所有伸肌;③肌皮神经,支配喙肱肌和肱二头肌;④正中神经,其外侧部分支配桡侧屈腕肌和前旋前圆肌;内侧部分支配聿长肌、屈指肌利大负际肌、桡侧2条蚓状肌,参与手部感觉;⑤尺神经,支配尺侧伸腕肌、屈指深肌尺侧半、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尺侧2条蚓状肌和拇内收肌及拇短屈肌的尺侧半;⑥前臂内侧皮神经,负责各自部位的感觉。 三、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1.运动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损伤平面以远的支配区及相应的肌群运动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丧失。其程度取决于神经损伤的程度和类型,所支配的肌组织呈现弛缓性瘫痪。 2.感觉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在其支配区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及两点辨别觉的改变但临床检查时应以绝对区为标准。 3.自主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其支配区内出现无汗、血管麻痹,竖毛反应丧失,皮肤变薄、萎缩、干裂、溃疡,指甲扭曲、

干裂,甚至脱落。甚至可出现较为明显的骨质疏松。 4.肢体畸形在臂丛神经不全损伤时,支配区肌肉松弛无力,在拮抗肌的作用下,可出现特殊的肢体畸形。 5.生理反射消失当臂丛神经损伤时,正常的生理反射消失。但是,要注意只要反射弧的任意部分损伤都可导致反射消失,因此生理反射消失并不能作为神经损伤程度的判断标准。 6.烧灼性神经痛臂丛神经损失后,可以出现支配区域不同程度的异常疼痛,呈烧灼样疼痛。疼痛的程度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 7.血管及重要脏器合并损伤若为锐器或火器伤及臂丛神经时,可合并致命性的大出血或血气胸;继发于锁骨骨折时,也偶可发生类似情形。 8.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不同可做如下分类。 (1)上干损伤:瘫痪的肌肉为冈卜、冈下肌,胸大肌的锁骨头、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后肌。部分瘫痪的有桡侧伸腕肌、旋前圆肌及桡侧屈腕肌。临床表现为:肩不能外展、外旋,肘不能屈曲,前臂不能旋后,上肢外侧麻木。 (2)上千和中十损伤:瘫痪的肌肉除上述者外,还有大圆肌。 (二)辅助检查 1.肌电图检查损伤早期(2周内)此项检查无诊断意义;神经损伤2~4周后可小现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无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神经再生后,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消失,出现少量运动单位电位,最后出现相似的干扰相;若无再生发生,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也会消失。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28T09:35:40.80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作者:张慧[导读] 探究和分析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张慧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所有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当中随机选择其中的9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78.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对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改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OBPP)指的是在分娩的过程昂中由于多种原因所产生的头肩分离暴力使得患儿的臂丛神经受到牵拉性损伤,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新生儿患侧上肢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因此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又称之为产瘫。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不仅给患儿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家长增加了经济和心理负担;对于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1]。为了保证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对9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围手术期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所有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当中随机选择其中的9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为单侧臂丛神经损伤;将这9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5例;在对照组的45例患儿当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在0.3-9.7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2.4±0.5)个月,出生时的体质量在2840-4674g之间,平均体质量为(3573.4±225.3)g;在观察组的45例患儿当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0.3-9.6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2.5±0.6)个月,出生时的体质量在2845-4678g之间,平均体质量为(3593.9±224.7)g。两组患儿的家长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出生时的体质量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 2.1对照组 对照组的45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的基本内容是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儿营养神经药物,实施自行康复锻炼,并根据患儿的病情进展实施相对应的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45例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具体的综合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1.2.2.1术前护理 从术前护理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对患儿实施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患儿家长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患儿家长考虑的比较多,思想压力较重,家长的心情和心态会影响的患儿,并且影响手术的进行;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和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儿家长的思想顾虑,并最大程度解决患儿家长的思想顾虑;同时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宣教,详细讲解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病因、手术的基本操作和目的等,提高患儿家长的疾病以及治疗等相关方面知识的认知度,增强患儿家长的依从性和配合度。第二,在患儿手术前,需要对患儿实施相应的呼吸功能训练,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时,由患儿母亲帮助患儿进行扩胸运动和哭笑训练[2]。 1.2.2.2术后护理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患儿的呼吸道进行护理。患儿完成手术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儿的呼吸道情况进行检查,将患儿呼吸道和口鼻腔内的分泌物清除干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第二,对患儿的饮食进行护理干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手术的切口在颈部,术后的疼痛和敷料对患儿的进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患儿术后的饮食,通常情况下,术后6h在患儿无呕吐的情况下,给予给予患儿少量的水,让患儿练习吞咽动作后再进流食,保证患儿能够摄入足够机体所需的营养;患儿母亲给患儿喂奶时,要抱紧患儿,避免呕吐对颈部切口造成污染引起感染;对于术后呕吐严重的患儿,术后当天应给予患儿静脉补液处理,术后第2天开始再行喂奶。第三,对患儿实施肢体固定,为了避免患儿术后的各种躁动、翻身等影响切口的辅料及切口的愈合,可以在术后采用松紧带将患儿的头颈、胸进行贴身位固定,并让患儿的头部偏向患侧。第四,实施康复锻炼,手术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以及损伤部位和性质制定相对应的康复锻炼方案,从而加快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3]。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本次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7.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臂丛神经损伤的分类与图谱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在臂丛损害的病因中,外伤最常见,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害。 1、组成 “555”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根组成。分根、干、股、束、支5部分。有腋、肌皮、桡、正中、尺5大分支。臂丛包括5 根3干,C5 —C6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 —T1 形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 (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每股组成3 个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为神经支,形成终末神经。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 ,约150 000 根轴突。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2、分支 见下表 发出部位神经名称支配肌肉 根部胸长神经 C567 前锯肌(还受3-7肋间神经支配) 肩胛背神经 C345 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 膈神经 C2345 膈肌 斜角肌肌支颈长肌肌支 C5678 斜角肌、颈长肌 干部肩胛上神经 C56 冈上肌、冈下肌 锁骨下神经 C56 锁骨下肌 束部外侧束胸前外侧神经C567 胸大肌锁骨部 肌皮神经C567 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 正中神经外侧头感觉 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运动 胸前内侧神经C8T1 胸大肌胸肋部、胸小肌 尺神经大部分手肌 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肤感觉 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肤感觉 后侧束腋神经C56 小圆肌、三角肌、肩外侧皮肤感觉 桡神经 C5678T1 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桡肌、部分手外在肌

肩胛下神经 C56 肩胛下肌、大圆肌 胸背神经C7 背阔肌 3、臂丛神经根的功能特点 ⑴ C5神经根:其纤维数为8 738~33 027 根,主要组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主管肩外展;主要组成肩胛上神经, 支配冈上、冈下肌,主管肩上举;独立组成肩胛背神经,支配肩胛提肌。 ⑵ C6神经根:神经纤维为14 227~39 036 根,主要组成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主管屈肘。单根C6 神经根损伤,临床除肱二头肌肌力减弱外,上肢活动无明显影响。一旦C5、6同时离断或上干损伤,则腋神经与肌皮神经主要机能丧失,临床表现为三角肌麻痹。肩不能外展;肱二头肌及肱桡肌麻痹时不能屈肘。 ⑶ C7神经根:神经根数为18 095~40 576 根,主要组成桡神经,支配上肢伸肌群,主管肘、腕、指的伸直。C7支配广泛无独特性。单纯C7 神经根断裂不出现上肢功能障碍,因桡神经支配肌均可由其他神经根代偿。 C5、6、7神经根同时断裂,临床表现与C5、6联合损伤基本相似。因C7 可为C8 神经根所代偿。反之,当C7、8 T1神经根联合损伤时,临床表现与C8 T1损伤基本相似。此时因C7 可为C6 神经根所代偿。因此,在臂丛神经损伤病例重一旦出现C7麻痹症状,常提示4个神经根以上同时损伤。尺侧腕屈肌支由C7 支配。 ⑷ C8神经根:C8 神经根纤维数为14 636~41 246 根。主要组成正中神经,支配掌长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等指屈肌群,主管手指屈曲;独立组成肩胛下神经,支配肩胛下肌。C8 单独损伤,临床指深屈肌活动减弱,其他功能无明显影响。当C5、6、7、8同时损伤,除上干损伤(肩不能上举与外展,肘不能屈曲) 外,出现中干损伤表现,即腕下垂,伸拇伸指不能。 ⑸ T1神经根:T1 神经根纤维数为12 102~35 600 根,主要组成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骨间肌和蚓状肌,主管拇指对掌、对指,手指内收、外展,掌指关节屈曲及指间关节伸直;独立组成臂及前臂内侧皮神经。单独T1 神经断裂,主要影响手内在肌功能,但由于C8 神经根的代偿,临床功能障碍不明显。C8T1 联合损伤或下干损伤时主要表现为手内部肌及屈指功能障碍。C7、8T1 三根联合损伤时,临床表现与T1C8 二根联合损伤相似,因C7 损伤可被邻近C6 所代偿。前臂内侧皮神经主要由T1 纤维组成,一旦其支配区感觉障碍(除切割伤外) ,首先应考虑在第一肋骨处受压,这是诊断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重要依据。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 1、外伤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七年级伤残医疗纠纷赔偿案例分析精编版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七年级伤残医疗纠纷赔偿案例分析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七级伤残医疗纠纷赔偿案例分析【案件索引】作者:叶春红律师 医疗纠纷律师叶春红律师认为: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分娩时引起损伤,原因主要为头位分娩的肩难产、胎方位判断错误;臂位分娩时手法不正或后出头娩出困难、强力牵拉胎肩颈部。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的部位而异,以上于麻痹最多见,典型表现为:患肢松弛悬重于体侧,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对个人、家庭、社会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案的焦点是医疗机构在分娩过程中是否有过错,如果有过错,该过错与损伤后果(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参与度如何? 首先,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因素主要有胎儿自身原因、产妇原因和医疗行为原因三部分组成。胎儿方面主要与胎儿入盆是头位还是盆位及发育大小有关,产妇方面主要和产道是否有畸形以及产妇的宫缩是否正常有关,而医疗行为主要集中在产前评估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助产过程中的手法操作是否粗鲁和辅助宫缩的控制、以及分娩后是否及时诊断发现和康复等有关。本案,医疗机构在孕妇发现巨大儿提示,后仍然选择顺产是导致发生难产,助产出现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之一。没有和分娩待产妇进行沟通剥夺了其通过选择分娩方式来规避风险的权利。如果采取剖腹产手术,就不会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另外,即便是巨大儿,在头位,宫缩正常控制的情况下,如果手法助产正确或注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其次,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羊水污染,造成宫内窘迫的情况下,仍然是手术适应症,通过剖腹产即可以减轻新生儿缺氧性脑病,也可以完全避免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估计也是由于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后,不得已用力加快分娩所致。 综合医疗机构存在的过错,以及胎儿自身原因,医学会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但是经过司法鉴定却构成明显的医疗损害。最终法院认定医疗机构承担70%的责任是合理和公正的。 最后医疗纠纷专业律师叶春红律师建议,发生医疗事故,应当及时封存复印相关病历,以及收集相关证据。基于医疗事故鉴定大多公平性较差,建议起诉后直接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避免重新申请鉴定的困哪局面。本案经过三次鉴定,实属少见。法院的积极态度应值得肯定。由于医疗纠纷的专业性,请及时聘请医学背景律师维权。 【案件经过】 2008年8月21日陈**之母王红霞因生产,入住于**医药站职工医院(现****药业有限公司)妇产科,入院时经诊断:1、孕2产1、孕39周头位;2、先兆临产。其住院3天,2008年8月24日出院,支付医疗费777元,出院诊断:孕2产2、足月巨大儿,病历显示出院情况“治愈”;2008年8月27日至同年8月28日在郑州大学三附院住院治疗,出院诊断:右臂丛神经损伤,支付医疗费元;2008年至2010年**市康复医院医疗费票据8张计款3600元;2009年7月至同年12月**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医疗费8张计款2255元;2009年8月15日门诊医疗票据24元;2011年10月21日陈**入住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住院治疗32天,出院诊断:1、右肩关节内旋挛缩并左

臂丛神经损伤案例

臂丛神经损伤案例 【篇一:臂丛神经损伤案例】 声明:该案早于2012年审理终结,原告获赔54万多元,并于判决书确定日期拿到所有款项。 某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委托事项:根据医患双方提供的现有材料进行鉴定,该病例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若构成,请确定级别及责任程度。 医方:我院对该患者各项诊疗护理措施符合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及诊疗规范,我院医疗行为不存在过失,患者的损害后果与我院医 疗行为有因果关系。 患方提供的材料:1、病情陈述词7份;2、患者及其母亲住院病历复印 件各1份;3、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病历原件1份;4、上海市儿童医院住院病历复印件7份。 医方提供的材料:1、患者母亲诊疗经过答辩状7份;2、患者母亲住 院病历原件1份;3、患者住院病历原件1份。 有关调查材料:医疗执业许可证复印件1份;当事及相关医生资格证 执业证2份,等等。 婴儿因新生儿病理性黄于2010年10月16日转入儿科,入科后给 予退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于2010年10月26日出院。出院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疽;右上肢臂丛神经损伤;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双睾丸鞘膜积液。 对鉴定过程的说明:本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于2011年10月18日 接受医患双方委托,蚌埠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经审核 符合受理条件后,发出受理通知及提交鉴定材料通知书,2011年11 月1日医患双方交齐鉴定材料,鉴定材料经审核及医患双方认定后,通知医患双方于2011年11月3日随即抽取鉴定专家。根据本病例 所涉及的专业,确定鉴定专家组由妇产科和骨科专业组成。征求医 患双方意见,双方对专业学科组成均予认可。按规定程序回避专家后,随机抽取妇产科专业专家4名,骨科专业专家3名组成鉴定专 家组。抽取的结果由三方确认签字后,医学会保存备查。并通知医 患双方召开鉴定会时间,落实专家参加鉴定会。并向专家送达鉴定 材料及会议通知。 2011年11月15日上午8时在本市卫生局会议室召开鉴定会,鉴定专家组正选专家5名(备选专家2名)准时参加会议。鉴定会前预备会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护理的几大要点1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护理的几大要点: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防治合并症,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保持肌肉质量,促进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的恢复,最后达到恢复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总结如下几大特点: ①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如:VitB6、VitB1、地巴唑等口服用药,脑复康。胞二磷胆碱等恢复神经细胞的静脉用药,分疗程进行,一般十天为一疗程。 ②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损伤部位进行理疗,如:电刺激疗法、磁疗Bid,并可配合针炙、按摩、推拿,有利于神经震荡的消除,神经粘连的松解及关节松驰等。 ③增强肌力的训练:患肢进行功能锻炼,如:手臂的前旋后转、肩关节外展与上举、肘关节内收外旋、手腕部的屈伸运动,及手掌在身体处于座位及卧位时支撑身体等辅助运动。当受累的肌力增至3-4级时,可进行抗阻力练习,以争取肌力的最大恢复。 ④感觉丧失的保护:受损的肢体易受进一步的碰伤或烫伤,在失去神经支配的皮肤损伤后修复较困难,因此必须保护失神经发支配的皮肤,避免烫压伤。 ⑤肿胀的护理:臂丛损伤的肢体肌肉失却运动功能后也失去对肢体静脉时挤压回流作用,特别是肢体处于下垂位和关节极度屈曲位时肿胀更明显,要经常进行肌肉的被动活动及改变关节位置,适当抬高患肢用温水热敷,进行被动牵伸时动作应缓慢,范围应惭增大,切忌粗暴,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⑥定期肌电检查,不仅有利于神经恢复的监定,而且肌电刺激有利于神经再生。 经三个月康复治疗患儿肩、肘、腕关节活动能力一般都能有所增强,手臂支撑力增大,肌力增加。证明康复治疗效果是显著的。但分娩引起的臂丛上干损伤经过3个月保守治疗,肩肘关节无任何改善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解剖诊断及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 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与锁骨下 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 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臂丛神经分5根、3干、6股、3束、5支部分,C5—C6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组成中干;C8—T1形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 )。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3干后股组成后束,上干前股和中干前 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形成内侧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出肌皮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尺神经。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约150 000根轴突。臂 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1、外伤:闭合性损伤见于车祸、运动伤(如滑雪)、产伤、颈部的牵拉、麻醉过程中长时间将肢体固定在某一臂丛神经损伤位置时,开放性损伤主要见于枪弹伤、器械伤、腋动脉造影、肱动脉手术、内侧胸骨切开术、颈动脉搭桥术,颈静脉血透治疗过程中造成的损害亦有报道,是臂丛神经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2、特发性臂丛神经病: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或痛性臂丛神经炎,也叫Parson age - Turner综 合征。这种病人常有病毒感染、注射、外伤或手术的病史。此外、偶尔也可发生Lyme病或 立克次体感染。最近有人报道,由Ebrlicbia细菌引起的一种蜱传播疾病也可发生臂丛损害。 3、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各种不同的颈椎畸形可以损及臂丛神经根、丛及血管。可以单侧的,也可是双侧的。由于紧拉的颈椎纤维环从第一肋延伸至残遗的颈肋或变长的第七颈椎横突,从而导致C8和T1前支或臂丛下干中神经纤维受到损害。 4、家族性臂丛神经病:本病在急性期与痛性臂丛神经炎很难鉴别。有家族史,其遗传特点是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年龄较早。有时可并发颅神经受损(如失音),以及腰骶丛神经和植物神经受损。如果有家族性嵌压性神经病的表现,则可以通过神经电生理发现多个周围神经受累。腓肠神经活检可以发现神经纤维轻度脱失,有奇异的肿胀,髓鞘呈现香肠样增厚。 5、放射性臂丛损害:在放射性治疗后可出现缓慢进展的臂丛神经病,无痛性,常在上臂丛多见。 6、肿瘤:恶性肿瘤的浸润,常见于肺、胸部的肿瘤,导致进行性加重的臂丛损害,以下臂丛多见多伴有Horner综合征。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方法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方法 新生儿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健康的新生儿是大家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有的新生儿就没有那么幸运,新生儿的身体比较脆弱,所以在动手术和护理都需要考虑到个体的因素,下面就介绍一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方法。 臂丛神经是支配上肢的主要神经,可分为根、干、束3段,各段均有分枝支配相应的肌肉。臂丛神经行经锁骨与第一肋之间时被胸锁筋膜固定在肋骨上,然后在肱骨喙突下经过,当外力使第一肋骨喙突间的距离加宽时,臂丛神经受强力牵拉而损伤。分娩时引起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头位分娩的肩难产、胎方位判断错误;臂位分娩时手法不正或后出头娩出困难、强力牵拉胎肩颈部。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的部位而异,以上于麻痹最多见,典型表现为:患肢松弛悬重于体侧,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对个人、家庭、社会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症状体征

(1)上臂型:患肢下垂,肩不能外展,肘部微屈和前臂旋前。 (2)前臂型:症状不明显,生后多日才发现。表现患侧手大小鱼际肌萎缩,屈指深肌肌力减弱,常有臂部感觉障碍。如颈交感神经受损,则上睑下垂,瞳孔缩小。 (3)全臂型:全上肢完全瘫痪,感觉消失。 治疗方案 1、针刺、按摩。 2、固定:用绷带将患儿手吊在床架上,保持手上举姿势。 巨大儿、耻骨弓低平、角度小、宫缩乏力是造成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注意产程的观察,调整良好的宫缩,采用恰当

的分娩方式可有效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的健康和母体的健康和行为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建议准妈妈们注意自己平时的生活方式,不要玩电脑,电脑的辐射会导致孩子发育畸形,同时注意到医院体检,观察孩子的生长状况和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为生健康宝宝打下基础。

臂丛神经损伤评定标准

臂丛神经损伤评定标准(顾玉东) 功能评定标准既可作为术前功能评定其损伤程度,又可作为术后功能恢复的状态,由于有了统一的标准,因而能评定各种术式的疗效,各种类型损伤评定标准。束支型的功能评定标准,根据受损单根或双根神经功能状态评定,可参考相关资料 表1 臂丛神经上干功能评定标准 功能状态 运动(活动度)肌力感觉肌电图 治疗方案肩外 展 肩外 旋 肘屈曲 三角 肌冈 上 (下 )肌 肱二 头肌 肩部 臂外 侧 波幅 (mV ) NCV (健 侧%) 差(Ⅰ)<30° < 10° (不 能完 成) < 30° M0S0偶见<20 康复与修 复重建 可(Ⅱ)30° ~59° 10° ~19° (部 分完 成) 30° ~59° M1~2S1~2 单纯 相 20~49 康复与修 复重建 良(Ⅲ)60° ~89° 20° ~29° (大 部完 成) 60° ~89° M3S3 单纯 混合 相 50~80 康复与功 能训练 优(Ⅳ) ≥ 90° ≥ 30° (基 本正 常) ≥ 90° M4S4 干扰 混合 相 >80 康复与职 业训练 注:○1评价方法:在10项指标中(运动、肌力各3项,感觉、肌电图各2项),其中6项所达到的功能标准为功能状态,各标准可下移计算○2NCV(神经传导速度)

表2 臂丛神经下干功能评定标准 功能状态 运动(活动度)肌力感觉肌电图 治疗 方案屈腕 (指 ) 伸指 间 拇对 掌 屈腕 (指 )肌 骨间 肌 拇短 展肌 1~3 指 4~5 指 波幅 (mV ) NCV (健 侧%) 差 (Ⅰ)(不能完成)M0S0偶见<20 康复 与修 复重 建 可 (Ⅱ)(部分完成)M1~2S1~2 单纯 相 20~4 9 康复 与修 复重 建 良 (Ⅲ)(大部完成)M3S3 单纯 混合 相 50~8 康复 与功 能训 练 优 (Ⅳ)(基本正常)M4S4 干扰 混合 相 >80 康复 与职 业训 练 注:○1评价方法:在10项指标中(运动、肌力各3项,感觉、肌电图各2项),其中6项所达到的功能标准为功能状态,各标准可下移计算○2NCV(神经传导速度) 表3 全臂丛神经功能评定标准 功能状态上干功能 下干功能 中干功能 治疗方案背阔肌伸肘肌伸腕肌伸指肌 差(Ⅰ)差不能完成康复与修复重建 可(Ⅱ)可部分完成康复与修复重建 良(Ⅲ)良大部完成康复与功能训练 优(Ⅳ)优基本正常康复与职业训练 注:评价方法:在24项指标中(上、下干各10项,中干4项)其中15项所达到的标准为功能状态,各标准可下移计算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家庭康复训练的要点

?家庭功能训练的目的 家庭功能训练的目的是减少关节的僵硬,保持关节和肌肉的活动性,这样当神经恢复后,关节及肌肉能够得到最大可能的恢复。功能训练也能促进神经的恢复及增加肌肉力量的恢复。当然,一定要定期随访,一般可1到2个月一次,以确定恢复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进行及时而有效地治疗。[详情] ?家庭康复训练的要点 产瘫患儿的功能训练是由家长引导的被动训练。活动前,应该首先注意一下几点: 姿势:平躺在稳定的平台或床上; 次数:每天至少3次; 动作:平缓和轻柔; 时间:每次动作的最后维持10秒钟; 重复:每次动作重复5次。 疑问:有疑问一定要咨询。 ?上举 轻轻地握住小儿的前臂或手部,上举过头,并尽可能使上肢靠近头部。 ?外旋 这是最重要的活动,将肘关节弯曲90度,握住肘部,将前臂从胸前转向外侧。最好是两个手同时进行,这样可以了解正常手的活动范围。 ?肩关节向后牵拉 将你的手放在小儿的肩部,另一个手握住前臂,并将前臂放在胸前,这样肘关节和肩关节均屈曲90度,然后向下牵拉前臂。

?屈曲和伸直 握住前臂,轻轻地弯曲和伸直肘关节,并尽可能达到完全屈曲和伸直。 ?前臂旋转 将小儿的肘关节弯曲90度,一手握着肘部,另一手握住小儿的腕部,旋转前臂。 ?腕关节伸直 握着小儿的手部,将腕关节向上弯曲达到完全背伸位。 ?手指伸直 握着手指,将手指的所有过节完全伸直,这项活动可以和上面的腕关节同时进行。?拇指伸直 握着拇指,彻底伸直,同时将拇指向食指外侧牵拉,使虎口尽可能维持足够的大小。 ?伸展训练 可在小儿的上方悬吊一些玩具,让小儿有意识地去触碰这些玩具。

或将小儿侧放在床上,伤肢向上,可以在身下垫些软垫,用玩具刺激小儿用伤肢去拿。 ?承重训练 伤肢有一定恢复的时候,可将小儿趴在平台上,让他的双手承受身体的重量,利用玩具等鼓励他活动。 ?协调性训练 将你的双手放在小儿的上臂,鼓励他用双手去拿一个玩具,也可让他双手拍手,以训练他用双手的协调性。 ?感觉训练 目的是提高伤肢的感觉功能。经常对伤肢作些按摩,同时用不同质地的软布摩擦伤肢,让他提高对不同质地的物质的认知。也可将受伤一侧的手放在他的嘴里或脸上或另一个手上,以促进伤手的感觉恢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