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文化史》科目考查卷

科举制产生的原因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一,科举制产生的原因。

1、全国性的统一局面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政治环境。自东汉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军阀混战、豪强割据的分裂状态之中。这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战争频繁,权力不断转移,王朝不断更替,社会经济凋弊,人人朝不虑夕,加之人口不断迁徙流亡,因此,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分裂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还是从衰败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来看,都不可能为象科举制度这样广揽人才的制度创造机会和条件。而隋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之间虽然也有王朝间的更替,也有较大的动乱,但每一王朝都有较长的较稳定的统治时期,这为科举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因而才使得科举选官自隋之后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为其产生及确立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均田制在隋唐得以推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混乱和动荡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大大地削弱了世族大地主的实力,中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开始与世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这一优势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以推荐为主的选举官吏制度逐渐被以考试获取官职的科举选官制度所代替。因为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其出身、门第。

3,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得科举制度应运而生。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摆脱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种种影响,至隋唐时期进入成熟时期。其标志是:统治阶级的队伍日渐扩大;政治机构不断扩充,分工越来越细;赋税制度逐渐整齐划一;各项必要的政治制度相继建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统治体系。科举选官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为满足封建统治对各种官吏的需要,为适应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4、物质上的原因的条件。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有利于考试的实施;道路交通的的完善使得许多的举人能够及时的赶赴考场。

5、隋唐时期的经学大统一为应考士人提供了必备的教科书,规定了法定的经义文本。比如说规定考试的范围,举个例子说明,明清时期规定的考试范围就是八股文。

第二,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一项特定的制度范型,在其长期的历史运行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客观论述:

(一)、科举制度对经典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影响

“经典化”意味着某些文学形式和作品,被一种文化的主流圈子接受而合法化,并且其引人瞩目的作品,被此共同体保存为历史传统的一部分。儒学在自汉代以后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两千余年间,之所以能够一直作为文化主流,独占鳌头,其原因就在于儒学的“经典化”过程。而儒学的经典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举制度的支持。

1、儒学历来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唐代将儒家九部“正经”按篇幅份量分为大、中、小三类,作为不同级别考试的内容;宋元明清各代虽然在考试形式上各有改变,但都承袭了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的传统。

2、儒家经学随着科举制度而不断演变发展。唐代为了统一全国的经学注疏,唐太宗命孔颖达等编撰科举考试的规范读本《五经正义》。宋代,随着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策论地位上升,逐渐提倡发挥经典中的精神义理,从而形成了新儒学—宋代理学。王安石推行变法,科举基本上统一成进士一科,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其自撰《三经新义》,并废除以前各家传注,作为士子唯一“经术”及科举取士的教科书。朱熹的《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是宋廷将儒家思想通过科举和教育社会化在民族成员心灵中内化的新成果。

3、科举制度造就了庞大的自觉承担传承与传播儒家经典任务的士人群体。广大的儒生阶层通过讲学、办私塾等各种方式,使得儒家经学下移至平民百姓,“四书”“五经”成为家传户诵之学。例如,晚明的泰州学派,运用如“诗歌”、“口诀”、“救心”、“七日闭关”等贴近百姓习惯的方式手段来宣传儒学,将儒学由“士学”真正变成了“民学”。

(二)、科举制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1300 年间,不仅多数文学家是科第出身,而且科举影响到中国文学的方方面面。

科举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唐代科举的考试科目以贴经、策论、诗赋为主,进士科尤以诗赋为主要考试科目,而政治人才的选拔则倚赖进士科。作诗既然成了士人的进身之阶,就必然促使他们将心血浇灌于诗的创作,推重诗歌的社会风气也随之形成。

科举制度促进了古文复兴。1044 年科举改革,以用古体散文写成的策论确定取舍,对当时文风产生极大影响,奠定了古文复兴运动的基础。随后以欧阳修为首的一批优秀作家主张文贵以平实优美而非绮丽华艳,纷纷以个人的创作实绩纠正文风,使得古文远动取得最终胜利。

科举制度促进了元曲的兴盛。中国戏剧的成熟晚于西方,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特殊的社会形态使知识分子阶层和人民大众之间产生较大距离。而元朝统治期间,科举制度是科举史上最低落的一代,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没落的一代。大批儒生求仕无门,农工商又皆非所长,于是走上文艺道路,将不肯埋没的知识水平和创作才能献给社会大众,极大地推动了元杂剧的兴盛。

科举制度促进了明清小说的发展。首先,科举制度壮大了小说的作者群。由于清初的科举仕途明显窄于明朝,许多仕途蹭蹬,处境困厄的中下层文人便寻求新的排遣之道,创作小说便是其中一种。其次,科举制度丰富了小说的题材内容。其一是才子佳人模式的盛行——才子一般就是有文章才学能高中科名的士子,而才子与佳人能否最终团圆却决定于才子的科举考试成功与否。这种题材的盛行一方面表达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普遍生活期望,另一方面又使落第士子获取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其二是以批判科举制度腐朽没落为题材的讽刺小说。明清时期,绝大多数文学巨匠将其前半生的心血倾洒在钻营入仕之道上,目睹着登科者飞黄腾达,落第者穷困潦倒,巨大的反差驱使他们通过艺术形象抒发个人壮志难酬的愤懑。《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等作品都是以批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为中心,勾勒出封建末世官场的糜烂景象。

(三)科举成为确定一部分人的社会等级和政治经济特权的依据。

一朝高中,母鸡也会变成凤凰,这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特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特色。科举成为了文人雅士

施展抱负的一种途径,成为确定读书人社会等级的一个依据。一旦高中,就是官老爷,就可以上升为统治阶级的一员,社会等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经济特权也和一般的老百姓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科举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使得整个社会都围绕着它转。

读书人地位也要高于一般人。

(四)、科举制度本身就是一项文化遗产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社会晋升机制都是其社会结构的核心。因此可以说,公元587-1905年间,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国的文明,都是建立在科举制之上的。由于科举选士是传统社会的重心所在,它必然在传统文化的演进中发挥枢纽作用,因此科举考试的发生、发展与衰亡史,就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变革的历史。篇二:科举制度对我国制度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对我国制度文化的影响

?郭易卉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

【摘要】本文从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不同影响,分析了科举制度对中国制度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弊端即其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创新,阻碍自然科学进步等;它的进步性在于科举制度“考试选拔人才”的文化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准则,不论贫贱富贵都有一个向上的机会,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它扩大了教育范围,使得教育变成了一种适合普通大众的“大众教育”。从探讨中吸取这种制度中有益的智慧,古为今用,运用于当今社会之中。

【关键词】科举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影响

引言

我国的科举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中为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历史比较完备成型的各种正规制度,可以发现,科举制度是体系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范形最稳定的制度,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广泛的影响力,对中国的制度文化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教育制度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制度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加强

科举制度不仅满足了我国封建社会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且是君主专制的坚实基础。因此,它与封建统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纵观我国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君主专制主义;二是中央集权制;三是官僚政治。【1】某种程度上,科举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发展,是上述三大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能否长期存在下去,最重要的是其能否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能否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又是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前提。

首先,科举虽采用了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但实际则逐渐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科举考试的标准由中央确定,人才的采用与否完全由中央决定。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世代垄断全国政权的门阀贵族控制局面.科举制虽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按自下而上的先后顺序进行,不论出身,公平竞争上位权。但事实上,可以说,这些自下而上的程序都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科举制实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择官员的方式。【2】

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之下,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得到历代皇帝的青睐,久盛不衰,在于它网得天下杰出人才尽入皇帝手中。常有人对于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不断地争论,但科举制度却能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科举制度成为统治者广纳贤才为中央王朝效命尽忠的有效手段。这样,从中央集权到君主集权,封建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就官僚政治而言,科举制度通过“学而优则仕”,使文化知识阶层与官僚阶层相结合,维护了封建统治。因此,科举制成为了中国官僚社会的制度基础,同时又成为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强的巩固和加强作用。

其次,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改革的一个重大决策,因此导致了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官员选拔录用标准的混乱与失序。直至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下达了系列文官考试的批令和咨文,干部选任制度的真空才得到填充。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影响之大。

二、科举制度抑制了我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发展

古代社会以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也就等于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观念作为价值取向。而这恰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制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

首先,科举制度壮大了官僚阶层,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背后是儒家观念的统治,在儒家观念里,商人的逐利被斥为道德低下。中国古代以“学而优则仕”作为价值取向,在“士、农、工、商”中,“商”的地位一目了然,被官吏和文人所轻视。很明显,“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有些人以钱捐官,有些人重新捧起书本,苦读圣贤之书,以求踏入仕途,改换“门厅”。通过科举制,地主、商人等有可能经过十年寒窗苦读,

再通过科举考试,最终变成了官僚。在资本主义模式中,经济制度具有这样的结构:土地资本—高利贷资本—商业资本,而在我国古代封建商业模式中,政治中的官僚参与进来,形成了这样的结构:地主——高利贷者——商人——官僚。由此看来,中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在科举制度的促进作用下维持下来,这极大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3】其次,科举制度重视人文的“文官考试”,不利于经济人才的产生。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是较为原始的、自然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极大阻碍了经济行为规范的形成。朝廷在对小农经济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其赋税的征收及其使用,因此基本不会考虑选拔经济管理人才的问题。唐代中期一直到北宋年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手工业、商业呈增长趋势,但科举制度出身的官僚集团不能对市场

日益复杂、扩大的商品经济进行很好的管理,导致唐宋以来,国家权力对新兴经济部门管理能力的较弱,错过了经济制度化发展的良机.

【4】

三、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今学校教育制度影响至深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贯穿整个社会,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联系紧密。在科举制度影响下,

古代社会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因此,科举考试便成为教育强有力的推动者,它左右了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起着对教育的指导和控制作用。虽然查阅资料显示,从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全程考察,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如果从“储才以应科目”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今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十分明显。

1、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与教育也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与科举制的发展同步。由于受科举制度的制约,唐代的教学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首先,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其次,教学评价制度也直接与科举制度挂钩。如按照唐代国子监的规定,生徒学习若不能科举及第便是无成,只有及第登科才算学习成功,而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也是看其培养学生的科举及第率。【5】

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之后,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建立。正是由于科举制度对教育深刻影响的存在,形成了当时晚清政府发展新式学堂的强大阻力。晚清政府从不得已而实施教育改革,直到最后完全废除了科举制。直至今天,人们有时仍把有些功利的应试教育归咎于科举制度,围绕高考制度改革的种种论争矛头也指向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因此,有必要来探究一下科举制度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2、科举制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树立了一系列的文化理念来为封建社会的主流儒家文化服务。如建立了“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机制,给全国人民一种平等的观念,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还建立了“以‘四书五经’作为出题来源,并以‘八股’形式作文”的机制,以“愚民”的形式来维护封建统治,等等。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理念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考试选拔人才”的文化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准则。这样的机制不但可以选拔人才,还可以给公民一种“平等”的观念和感受,让他们不论贫贱富贵都有一个向上的机会,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其次,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借鉴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理念和规定。科举制度设立以前,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管理教育,教育的水平和范围都受到了局限,教育在当时只是一种贵族的奢侈品。然而,在科举制度建立以后,教育的水平和范围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大,使得教育变成了一种适合普通大众的“大众教育”。公民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中国的“大众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与科举制度的产生。

同时,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理念有着消极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大大宣扬了“学而优则仕”,“惟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直到今天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在科举制度下,参加科举考试是广大知识分子改变命运、升官加爵的唯一途径。因此人人都为了科举而毕生拼搏,读书是毕生至高无上的事情,做官是每个人最终的梦想。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这种思想的作祟。没有一个家庭不重视子女的教育,没有一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有很多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血本,自己节衣缩食只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地教育。每年的高考之时,我们便可以看到中国父母在传统的文化熏陶下,想让子女通过高考而飞黄腾达的观念。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尊重知识、热爱知识的民族,我们的教育在不断普及,民族素质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现,科举制度下形成的“读书、考试、做官”的固定模式在暗暗作崇,根深蒂固。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念:有更高的文凭可以在更好的单位谋得一份更好的差事。可以说,科举制度中“读书为做官”的传统思想不断影响这着现代的教育制度和观念。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延续了千年的选拔人才制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总体来讲,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使得教育趋于大众化,为众多寒门学子提供了晋升的可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却阻碍了经济制度的发展,抑制了经济人才的产生。科举制度从隋唐时代一直延续至清朝光绪年间,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应滤其陈腐僵化的东西,肯定合理积极的因素,将科举制度中有益的智慧运用于当今的社会制度之中。

【参考文献】

[1]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32-42.

[2] 高桂娟.科举制度的文化意义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62-266.

[3] 王亚南.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m].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42.

[4] 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郭易卉(1993-)女,山东莱芜市人,主要从事文化翻译实践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郭晨梅)

更多 0 篇三: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学号:10020238姓名:余开勋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如同一片浩瀚的星河,而科举制无疑是这片星河中一颗璀璨、耀眼星辰。

科举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与唐,发展于宋,僵化于明清,最终于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前后施行了1300年之久。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长期影响着封建社会时期文官队伍的建设,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影响着知识分子对于生活道路的选择,也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一个多世纪前,科举制被当作糟粕被世人弃置一旁;一个多世纪后,今天的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制度呢?在这里,我仅就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科举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对国人文化心理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者和阐释者,知识分子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儒家文化自觉的继承者和代言人。儒家文化是通过他们而得以延续、流传并发扬光大的。科举制的一大特点就是十分明确

地把文化水准看作选择官吏的首要条件。在唐宋时期,这无疑对读书人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读书考试才能做官,这种诱惑也极大地扩充了读书人的队伍,客观上拓宽了社会的文明面。唐朝时,诗赋文章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因而,全国各地的无数考生,就必须长久地投入诗赋文章的训练,客观上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有大的推动作用的。中国之所以会在唐宋时期达到文化空前繁荣的程度,是与科举制度的施行有很大关系的。科举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如唐代的李商隐、杜牧,宋代的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等等,没有了他们,中国古代文化势必少了最光辉灿烂的篇章。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学识结合起来,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民众文明教化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

但随着时代的更迭,统治者发现,科举制作为一种文官选拔制度,所要选拔的,不是写诗赋作文章的高手,而是国家管理人才。于是考时务策论成了重点。但事实证明时务策也并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再则,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不明确,只靠着一种历史惯性消极地维持着科举,考试内容越来越僵硬。在这种情况下,八股文出现了。科举考试变成了一种僵化的依照老式正统观念的练习和死记“规范”经典,必须按照八股文形式机械刻板地进行论述,完全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性。知识分子为了做官,谋取功名,把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由规定的八股文为专门的考试形式的科举考试上,使读书人一味的死读,忽视了实际才能的培养。这样,人的个性丧失了,才智被扼杀了,人成了应付科举考试的工具。全国知识分子为了通过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作,其结果是造成了大量的废物,即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另外,经学、文学和史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于是,广大知识分子用心学习的范围便不出这几个学科,而跟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自然科学、艺术、技术知识由于远离科举而遭冷遇,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薄弱造成

民族文化长期停留在经验与实用的层面上,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摧残了中国的文化,也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考试发展到这种地步,也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它的绝路。终于到了晚清,列强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一批批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了。他们在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时,首先看到了人才的缺乏,归结为科举制度的祸害。于是,在急切的要求下,公元1905年即在科举制度进入它的第1300个年头的时候,清廷下谕,废除科举。

科举制度终于与中国告别了,至今已经尘封整整一个世纪了。然而,轻轻拂去覆盖着它的那层厚厚的灰尘,科举制度它中国文化、于中国一千多年的兴衰起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

科举与中国文化

科举与中国文化学堂云 ?范进是哪一个小说家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 (吴敬梓) ?“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学术发展的历史上作了大孽,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压制了思想,使人脱离实际,脱离生产, 专读死书,专学八股,专写空话,害尽了人,也害死了人,罪状数不完,也说不 完。”这句话是谁对科举的评价呢(吴晗) ?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这是 谁的论断呢 (孙中山)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这句话是出自哪部儒家经典呢 (《礼记》 ) ?“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两口,奉申贽敬。晚生八股顿首。”这句话是谁对科举的评价呢 (吕留良 ) ?“昔人所须十年而成者,以一年毕之;昔人所待一年而习者,以一月毕之。成于剿袭、得于假倩。卒而问其所未读之经,有茫然不知为何书者。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 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这是谁对科举的评价呢 (顾炎武)?“今世科场之文,万喙相因,词可猎而取,貌可拟而肖,坊间刻本,如山如海。《四书》文禄士五百年矣,士禄于《四书》文数万辈矣,既穷既极”。这是谁对科举的评 价呢 (龚自珍 ) ?1583年,有个意大利传教士远渡重洋,经过印度来到了中国,他认为古希腊的大学者柏拉图所宣扬的“理想国”在西方还真只是理想,但是在中国已经被付诸实践了, 中国就是柏拉图所描绘的理想国。这位传教士的姓名是(利玛窦) ?科举是哪一年创立的呢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科举停废是哪一年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 ?夏商周的官员主要是靠世卿世禄。享受世卿世禄的标准是什么呢 (血缘关系) ?学而优则仕”中“优”的本意是什么呢 (有余力 ) ?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得益于哪位相国的辅佐呢 (管仲) ?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这个论断是谁提出的呢 (王昶 ) ?秀才科被取消之后,常科中哪个科目的及第者的地位最高呢?进士 ?以下哪一位唐代诗人是制科选拔及第者呢?刘禹锡 ?在没有照相技术的古代,报考时如何来辨别考生的相貌呢?文字 ?以下哪些科目不是唐代的常科呢?贤良方正 ?唐代开始实行纳省卷的主考官是哪一位呢?韦陟 ?.白居易考中进士这一科一共录取了多少人呢?17 ?杜甫的《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是写给谁的呢?韦济 ?诗人朱庆馀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近试上张水部》,是向他人请教自己是否能向达官贵人行卷的,请问张水部是谁呢?张籍 ?“贡举之士,以有司为座主,而自称门生,遂有朋党之祸。”是哪位思想家对于唐代座主门生关系产生影响的评价呢?顾炎武 ?.唐代的新科进士们完成了向主考官谢恩等仪式之后,他们要去参加的第一项重要的活动是:曲江宴会 ?.武举是哪一年创立的呢?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高考必背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高考必背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到清朝为止共经历了1300多年,对于科举制度的功过是非,后人评价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先生说:“(科举考试)虽然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明。”他这番话正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先生肯定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但同样也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对于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我觉得是利弊共存,利大于弊。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是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颇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可以说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

2015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剖析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1 结合教材,阐述人群交流、文化碰撞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一)中国文化形成后,经过先秦的发展,到汉代忆日臻成熟,汉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并达到顶峰。中国人已从自家的小田园中抬起头,把目光转向一个更为广大的外部世界,并动手拆开篱笆,打破箫墙,与周边民族进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具有两种不同的范畴。一是华夏文化,即最初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由内向外进行单向辐射性传播,文化交流的另一个更为广泛的范畴是中会文明对其疆域以外的国家进区域性有限的文明辐射。因环绕中的诸民族文化相对落后他们无论在生产技术还是文化上,均视封建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华帝国为楷模。但是,游民民族的侵扰、印度佛教文化及近现代西方文明的传入曾经几度打破贯常的均衡。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民脚下这片特殊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基础。文化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而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这一切,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发展面貌及其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试从西北、南方、中原等不同的地域视角,阐述众人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的作用。 答:(一)做为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指“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是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这里的所谓西北文化一带的文化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关中”曾两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民;其二,在大西北长期以来所体现的民族冲突而导致的民族交融。 (二)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临东海,南临南海。荆楚文化辉映是长江流域传达室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和化表,客观存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南北辉映,共同成都市华夏文明的历史摇篮。 (三)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是远古时代华百夏集团和与东夷集团碰撞与融合的场所,也是黄河中下游文化发展的核心场地。经过千年的只累、演变而形成的华北文化,由此而辐射的周边地区。这里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要发祥地。 简述南北朝以前,中国文化在东、西不同地域中往复增长的概貌。 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局面,战乱频仍,政权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 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

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 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所谓科举制度, 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 任官的制度。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既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 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举制这艘航船, 从隋代起锚扬帆, 历经唐代、 宋代、元代, 进入明清, 经过几百年平稳航行之后, 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已变得老化失灵。 行驶至清末, , 它已是破败不堪。直至清廷将它取消,至此, 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对延续了1300 年的科举制度, 由于历史风云的遮蔽, 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 但是科举制度还是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1. 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 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因 为它比其他制度更先进, 更公平, 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 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的垄断, 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从而扩大了统治 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可以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 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和人才选拔制度。

高中高考语文最全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汇总

高中高考语文最全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汇总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态和文化传承的影响得失浅析 自动化05班贾鑫20115050 每次想到中国有过那么辉煌的过去,有着那么灿烂的文明,何以在近代沦落到人人都来欺辱我们的境地?就会特别的辛酸。社会的发展核心在于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在于人的进步。人的进步其关键之一便是社会教育。更不必说在封建社会中,读书是左右一个人前途的决定性因素。说到此处就不能不说伴随着中国民族走过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这个曾今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顶峰又把中国拉到谷底的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换句话说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选拔人才的一种机制。学而优则仕。在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国社会中,“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让所有的读书人都对“仕”趋之若鹜。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科举考试的考核标准就直接左右了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取向,进而也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走向。那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下: 一、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态的影响 说到科举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心态的影响,就不得不把它放到五千年历史长河这一大环境中。科举制的诞生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在其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社会的心态也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科举制度确立之后,在其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统治阶层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科举也很好的整合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纷繁杂乱的社会中的各种思想,在官方层面上确定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得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这为我国后来两千多年的文明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保证。 尽管如此,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很多消极的思想观念也在国人的心中滋生,影响着日后国人整体的社会心态。忍耐与软弱。整部中国五千年历史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强大的时候不打人,衰弱的时候被人打”。如果说中国人处处忍让的软弱性格有很多因素造成的话,那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理的荼毒一定是重中之重。科举制度给了每

浅析科举制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析科举制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自秦始皇创建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帝国以来,历代统治者都不得不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有效地维护巩固封建。为此,他们经过摸索,创立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并且不断完善它。那么这套体系有哪些内容呢?暂且以科举制为分界线来叙述吧。 首先,科举制产生以前的选官制度有:①夏商周三代的世卿世禄制②秦时期的按军功授爵③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即选举。包括由下而上的“岁举孝廉”及由上而下的征召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即中央选派“德才兼备”之人担任本州中正,察访士人,评列九品。其依据为才能,家世并重。 以上这些选官制度在王朝统治前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它们为国家推举了大部分贤德之士,巩固了封建统治政权的基础,可是王朝的后期,它们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例如九品中正制,由于中正这一职务都由豪强地主担任,因此在后期,便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大部分庶族士人很难融入到国家机构中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然而,当历史的列车极速行驶到隋唐站,一切开始有所改观,自隋炀帝始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以来,科

举制不断的演进完善(八股取士之前),其演进历程大致为:①唐朝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时期,创设武举和殿试,开元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此提高科举地位。③北宋时,科举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并且实行糊名制,这样有利于防止出现营私舞弊,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公平公正;同时北宋朝录取比例,远远超过了其他朝代,这无疑为统治政权输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注入了无限活力。但是似乎世间万物都逃不过物极必反,盛衰有常的规律。科举制犹如一位已由“豆蔻年华”的黄金时代迈入“人老珠黄”的阶段的女性。它步入了它的衰颓期,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采取八股取士的方法录用人才,这导致科举制下腐朽的学风,僵化的思想出现,造成社会出现万马齐喑的状况。终于在1905年,科举制走到了尽头,它被晚清政府废除,代之以学部,而它只能永存在历史中。 从科举制产生到废除,其间大约经历了1300年,在这期间,科举制带来的好处与弊端,我们有目共睹。但是谈到科举制度对文化的影响,却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应该采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的方法去看待科举制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谈谈它的积极作用:①科举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它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这体现在科举制对经典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尤其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因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以儒家经典为主,这就使得广大

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及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温海明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学而优则仕的一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发明对中国古代各个领域都有很大影响,当今仍引发人们思考.无论古代和当今时代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众说纷纭,曾经一度遭到抨击,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出现过偏激现象[1],许多学者对科举制度做了研究,对科举制度的评价逐渐趋于多角度和客观,但大多学者是根据整个科举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进行阐述或评价的,对整个科举制度的发展叙述更多,或者单纯就某些方面展开[2],而系统性的评价科举制度的文献不很多见,因为研究科举制度不仅能深入了解我国古代考试制度而且能够古为今用,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分析研究,试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根据科举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系统性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1 科举制度发展过程简述 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五经博士并以儒术取仕,以察举为主,考廉科,明经科,但由于徇私现象不能避免,不能保证地方官吏所向上推荐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如“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 别居” ,不利于巩固统治,另外,察举是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贤士,使中央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这种制度所削弱,而且为了使被察举推荐上来的贤士能更好的适应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政府必须完善或者改变原有的察举制度,于是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中央开始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度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仕的基本依据.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固定的一项教育制度且最为兴盛,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后来逐渐衰落,尤其是在清朝时期由于封建统治制度弊病百出,使科举制度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而走向衰落,最终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2科举考试制度在古代的积极作用 2.1 科举对政治的影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稳定社会 汉朝时期选仕采用察举制度,魏晋时期采用九 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科举制度顺应时代背景在隋朝产生.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选仕制度,使各阶层的人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能通过统一的考试标准,就能走向仕途,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思想来说是很大的创新,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学而优则仕,而不是靠出身才能取仕,这 Vol.28No.9 Sep.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下) 2012年9月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及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温海明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摘要: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时期的重要考试制度,在我国封建历史时期延续了1300多年,不但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仍不容小视.本文从多个角度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同时分析科举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得出结论:科举制度同任何制度或者事物一样,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影响,除此之外,科举考试制度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影响极其深远, 在教育及文化思想方面尤其凸显,所以应该对科举有个正确的评价,使其服务于现代社会.关键词:科举考试制度;评价;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213-03 213--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种教育,一种是全民教育,一种是应试教育。其中,应试教育从过去一直延续现在,而且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中尤 其突出,几乎成了所有学校的定式教育模式。这似乎与中国从古代 就开始实施的科举选拔制度有着很大的关联。 一、科举制度在古代的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实施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十年窗前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选拔制度能使贫苦家庭的子弟通 过读书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国家选拔人才 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是国家在管理上更好地做到公平,公正,为广大平凡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而且一个人中 了举人、进士,改变了自己的地位,也能够从精神上鼓励了十个人、一百个人勤奋读书,形成了良好的求学氛围,这对提高整个民族的 文化素质,加快国家的发展步伐有着莫大的帮助。 二、科举留给当代教育的弊端 科举选拔制度只适合于当时对国家实施直接管理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低的社会,而并不代表该制度的有利之处在当今社会也同 样适合。可是,当代的教育界充分肯定了科举制度在今天的教育选 拔中的作用,例如以类似于科举制度的方案实行高考制度,而文化 界则纷纷痛斥科举与高考的弊端。 无可非议,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继承古代的文化,但我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发展与继承相结合, 而不是脱离实际地进行生搬硬套。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丁 学良先生指出:“科举教育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什么都要找到先圣 的依据,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看本本”。无论是你的思考还是学 习的过程和考试方法,你在整个学习期间的表现、总的评价,它都 要靠老本本来裁决。这导致了文明的萎缩、衰落。”

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附答案及解释

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附答案及解释 官职制度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

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拓展]“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拓展]“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拓展]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科举制度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邹一南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关键词: 科举制度;科举考试;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07-03-23 作者简介: 邹一南(1986-),男,江苏徐州人,本科生。E-mai:l zouyinanscu@ 163. com。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 的遮蔽,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本文仍试图本 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 培养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及其作用,认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 和负面影响相互交织,有利有弊,应当历史地、具体 地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 一、科举制度与国家治理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繁荣,封建社会开 始进入鼎盛阶段,封建制度也日臻完善。随着自身 经济力量的壮大,中小地主开始要求政治上的权 利。统治者对官僚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三省六 部制,使官僚机构更加完备,分工也更加细密,从而 需要补充大量官吏。为迎合中小地主和统治者双 方的需要,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度作为中国 传统社会治理庞大国家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2〕, 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 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 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因 为科举考试选官制比世卿世禄制及其他选官取士 制度(如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 中正制)更先进,更公平,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它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 过读书入仕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 争的机会、条件和平台。过去是“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世族”,而今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 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教学提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 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 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 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至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

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范进中举》科举制度的内容及对中国古代人才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内容及对中国古代人才的影响 科举概述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是老百姓出人头地的唯一希望。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

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二个问题,广义的科举是从汉代就开始,不是严格意义的科举,从西汉开始,朝廷举行笔试来选拔,通过对策的办法来选择人才,已经算是一个广义的科举。但是狭义的科举从605年开始,就是从隋朝到明清时期,1300年间科场成为中国人文活动的首要之地,千年科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中国从隋朝到明清的官僚制度,包括社会的历史进程,包括我在后面讲的儒家的经学、史学、文学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我从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点,科举是儒学的制度支撑。因为我们这里是岳麓书院,对儒学研究特别多,它的关系应该是最密切的一个学问,那么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或者思想的主要部分,它为什么会形成?最重要是因为有科举制度支撑,儒学才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干或者说主体。从汉武帝建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40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只有董仲舒的对策中最出名,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次不像之前的对策还录取了其他学问的人才,这次只录取儒家学说的,它当然从我们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来讲,是有它的局限,但是对于儒学的发展,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儒学在诏举取士和整个中国思想文化中都占据着正统独尊的地位。实际上儒学在中国这么重要,广义的科举跟诏举是有重要的联

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实际上是由于董仲舒此次对策所发端,我说这两者的观点从开始就有独立关系,儒家经学向来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从汉唐开始,它有一些测试,汉代总体来讲是以经学为主,当然在唐代和汉代还有文学体制,在整个1300年历史上,经学与辞章是最重要的考试内容。而且从中唐到南宋期间,科场中存在着经术与文学之争,实际上后来大部分都是两者融合。从王安石改革科举“试以经义”之后,经学慢慢取得主导地位。特别是元代以后,经学就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虽然后来考八股文,它的形式是文学,但是实质内容是经学。 从唐代开始,经学就是一个必考科目,唐代为了统一全国的经学注疏,唐太宗命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就是因为科举考试需要一个统一的教材和标准。原来的经有各种全称,有很多,唐高宗永徽四年,也就是653年颁行天下,此后每年明经依此考试,自唐代到宋代,都是根据明经取士的方法。有的科目在考试期间,专考的内容比较多,一直到宋代,还有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等等很多科目,王安石改革以后,基本上把这些统一成进士一科,虽然后来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科,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进士科,而且进士科也必须要考儒家思想,比如说《诗》、《书》、《易》、《周礼》,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其自撰《三经新义》。从元代到明清期间,无论哪个阶段的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