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代抗过敏药的优与劣

三代抗过敏药的优与劣

三代抗过敏药的优与劣
三代抗过敏药的优与劣

三代抗过敏药的优与劣

抗过敏药物也就是常说的抗组织胺类药物。

第一代抗过敏药物,包括扑尔敏、克敏嗪和赛庚啶等药物。该类药物药效作用很强,曾经使用非常广泛。但由于药物分子较小,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大脑的活动,会引起嗜睡、头昏、头痛等不良反应,因此很多上班族、学生,尤其是司机和高空作业者,不能使用。

第一代抗过敏药对大脑具有镇静效果,因此适合过敏性哮喘病人使用。哮喘发作时,往往病人呼吸困难,精神高度紧张,甚至会有濒临死亡的感觉,这会进一步加重哮喘的严重程度,这时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有助于患者恢复平静,缓解病情。近年来,还有人用赛庚啶代替催眠药应用,效果不错。

第二代抗过敏药物,包括息斯敏、氯雷他定(商品名开瑞坦)、西替利嗪(商品名仙特明)等等。这类药物属于长效剂型,服用方便,一天一粒,一般不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目前使用最为广泛。但要特别提醒的是,这类药物过量服用或者是特别敏感的患者,还是有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的。因此,服药后进行驾驶等作业时,仍要注意。

由于息斯敏会妨碍心脏的传导功能,造成心动过缓甚至心跳骤停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使用者已经大大减少,即使应用,也需要小剂量服用(不超过3毫克),并且服药期间,尤其是老人最好检查一下心电图,此外,还不能与红霉素等药物合用,否则不良反应发生率会大大升高。一般说来,氯雷他定引起的嗜睡等不良反应最小,适合高空作业者、驾驶人员、参赛前的运动员等等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职业人员服用。西替利嗪见效快,效果强,而且作用时间最长,疗效肯定。

第三代抗过敏药物,主要指美国开发的地氯雷他定和非索非那定。它们具备了不会导致心脏毒性、抗过敏效果更强、安全性更高、不导致嗜睡的特点,被美国联邦飞行管理局定为飞行员在值勤状态下可以使用的抗过敏药物。国内2000年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抗过敏药物地恒赛,其化学成分就是地氯雷他定。另外,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非索非那定国内也已经研制成功,并列入审批程序,不久也将跻入国内抗过敏药物市场。

第一代抗过敏药物价格便宜,第二代、第三代价格则相对较贵。由于中国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大,可供临床医生选择的抗过敏药物三代并存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然而第一代、第二代抗过敏药物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选择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效果更好的第三代抗过敏药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抗过敏药物会引起嗜睡,是比较常见的副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服用抗组织胺药的患者经常在服药一段时间后,体重会明显增加。

任何一种抗过敏药物都存在耐药性问题,有些患者仅仅服药3—4个月,就出现了极强的耐药性,因此,服用抗过敏药物时,应该注意不能盯着一种药吃,最好是有意识地换着吃。

连续很多天都是天亮之后才睡觉。别人问我,你晚上不睡觉都在干嘛。我马上回答,写稿啊,书稿还没交呢。但其实,我一个字也没写。而之所以熬夜,也不过是因为心里有牵挂的人和未完成的事吧。

别人问你怎么还不睡,你说不困。其实熬夜很困,打个哈欠都会有眼泪流出来,只是心中一直有所期待,有所牵挂。就好像下一秒就会收到喜欢的人的消息,下一秒就能遇见一个惊喜。又或者,熬了太久却迟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渐渐的习惯了孤独。

为什么会熬夜呢,大概是因为白天的自己太理智,太冷漠,好像什么都不在乎。所以有些情绪和思念,心酸和不舍,是要留到深夜独自慢慢消化的。白天的自己和晚上的自己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啊,白天口口声声说一定早睡,晚上却从来做不到。像失忆一样拿命熬夜,白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晚上却忧郁的不行。白天觉得我最牛逼,晚上却变成世界第一大傻逼。

总觉得幸福的人是不用熬夜的,每天都有规律的生活,爱的人就躺在身边,现在过的是想要的生活,手里牵的是喜欢的人。

昨天有人问我,为什么你晚上不睡觉。

我想了很久,已经两三年没有在两点之前入睡过了。但我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个人突然给我发了一段话,我突然觉得,这是我熬夜的原因,也是很多人熬夜的原因。

你总是习惯熬夜,然后我也故意很晚都不睡。装作是和你一样睡不着,这样就可以和你聊很久,可是你都不知道其实我要困死了。后来你走了,熬夜的习惯却怎么都改不掉。

说片面点是熬夜,说实在点是失眠,说实话是想你。

你有没有过,为了陪一个人聊天,其实下一秒已经要睡着,但还是死抓着手机不肯睡。

你有没有过,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明明很困却突然变得很清醒,开心和喜悦赶走了所有困意。

你有没有过,为了等一个人的晚安,不停的刷着朋友圈发着动态,其实只想让他看到你还没睡。

你有没有过,因为太思念一个人,每天都害怕深夜来临,害怕孤独,害怕寂寞,害怕牵挂的感觉。

我知道,你都有过。

可是,你每天这样熬夜,有人心疼你吗?

前天晚上一个作家姐姐突然发消息说,妹妹,钱是挣不完的,别累着自己,身体最重要。昨晚她发现我又在熬夜,给我发消息说,一定照顾好自己,莫名心疼你。

我很感动,又觉得很可笑。一个没见过面的人看你熬夜都会心疼,会劝你照顾好自己,但你每天熬夜想着的那个人,没给你发过一条消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会劝你少喝酒少抽烟,素不相识的微信好友都会让你早点休息,可你抽烟喝酒熬夜在等的那个人,从来都没在意过你,连一句晚安都没有。

我经常给别人讲道理,永远不要为了一个不爱你的人折磨自己。但这句话其实就像放屁,因为一旦爱上一个人,就没办法控制自己。我们在爱情里,从来都不是理性的。后来有人问我,怎么忘记一个人。

我说,把酒喝够,把烟抽完,把黑夜熬成天亮,等你真的感觉疼了,你就忘记了。不撞南墙不死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别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其实你一点儿都听不进去。你害怕失去、害怕背叛、害怕从未拥有,你害怕的太多、心事太多,所以很难入睡。那你就熬吧,等熬过了这一阵,你又会觉得其实生活还是很美好。

你要记住,所有关于感情的问题,都不要在深夜做决定。无论分手还是牵手,无论坚持还是放弃。因为女人啊,从来都不是理性动物,再加上深夜里的一杯红酒,一根香烟,感性越发强烈。

五年前第一次听梁静茹的《问》,歌里唱,如果女人,总是等到夜深,无悔付出青春,他就会对你真。

那时候真的傻到相信,用心爱一个人,就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现在才明白,在一起一辈子这种事,不是嘴上说了就可以。外面的诱惑这么多,人的欲望这么大,而你能给的爱,其实就这么多。

后来我经常说,如果爱一个人又不可得,那就找个爱自己的吧。别太累,别付出太多,别太委屈,你说你爱他所以无所畏惧,但你的感情和耐心其实就这么多,你无法永远输出。

总有一天它们会因迟迟得不到回应而枯竭。等到那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再遇到喜欢的人,也没有力气去喜欢了。

抗过敏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包括四大类型

抗过敏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包括四大类型 (1)抗组织胺药 临床最常用,因其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竞争性拮抗组胺效应,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常用的有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此类药物对皮肤黏膜的过敏反应以及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效果最好,但此类药物多有乏力、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及口干等副作用。 (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 又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过敏反应物质释放以达到抗过敏作用。主要有色甘酸钠、色羟丙钠、酮替芬等药物,临床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3)钙剂 此种药物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以及用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疾病的辅助治疗。(4)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如何合理使用了抗过敏药物呢? 1.有针对性地合理选择抗过敏药物 因为抗过敏药物作用机制和途径不同,故而各种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例如:生活中常见的荨麻疹可分为寒冷性、压迫性、热性荨麻疹三种类型,急性荨麻疹应选择起效快的抗过敏药物;而慢性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就要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药物,如地氯雷他定。需要长期联合用药的患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药物,应规律地逐渐减量,否则容易复发。 2.抗过敏药物也要换着吃 有患者向医生提出疑问“我以前吃这个药挺管用的,现在怎么没啥效果了呢?”。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长时间地单一服用一种抗过敏药,会使机体耐受药物,出现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的现象。故提醒患者连续服用一种抗过敏药,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 3.警惕过敏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受抗原性质、抗体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极为复杂。但抗过敏药只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一环节,或者只能阻止某些化学介质的释放,故服用抗过敏药物后,过敏反应仍然可以发生。比如扑尔敏,有些病人服药后原有的过敏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还出现了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反应。

头孢类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总体来说副作用较小,常见的一些副作用如下。 (1)过敏反应头孢菌素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头孢菌素的过敏性休克类似青霉素休克反应。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 一般地说,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需要警惕。 (2)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本类药物强力地抑制肠道菌群,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尤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为甚。 (3)肝毒性多数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可导致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酯酶、血胆红素等值的升高。 (4)造血系统毒性偶可致红细胞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等。 (5)肾损害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由肾排泄,偶可致血液尿素氮( BUN)、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头孢噻啶的肾损害作用最显著。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 (6)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菌素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因此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具有硫甲基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尚在体内干扰维生素K循环,阻碍凝血酶原的合成,扰乱凝血机制,而导致比较明显的出血倾向。在7位C原子的取代基中有COOH 基团的头孢菌素有阻抑血小板凝聚的功能,而使出血倾向更加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的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直接有关。 (7)与乙醇联合应用产生“双硫醒”反应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乙醛蓄积产生难受反应而用于戒酒。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有类双硫醒的功能。当与乙醇(即使很少量)联合应用时,也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呈“醉酒状”。

最新抗组胺类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物 一、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 二、左旋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 三、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 四、西替利嗪(Cetirizine) 五、氮卓斯丁(Azelastine)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 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我国目前常用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加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2年上市左旋西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前仍然没有获得FDA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开始进入临床。 一、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 【商品名】太非;Telfast 120;Telfast 180,Allegra,【异名】MDL1645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难溶于水,极易溶于氯仿,亦溶于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47-151℃。 【体内过程】非 索非那丁口服吸收良好,吸收较为迅速,口服0.5-1小时出现抗组胺作用,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为1.3 h。半衰期为11-15小时,平均为14.4 h,蛋白结合率60%~70%(主要是α1酸性糖蛋白)。疗效可持续约18-24小时,因此可每日1次给药。吸收后非索非那丁和血浆蛋白广泛结合, 结合率高达95%。已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需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 P-450酶系统的CYP酶代谢。本品不透过血脑屏障。 【用法和剂量】有片剂、胶囊、混悬液三种剂型,用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推荐口服剂量为120mg,一日一次,或60mg每日2次;用于皮肤过敏疾病180mg一日一次;为预防夜间或清晨哮喘发作,睡前可顿服120-180mg/次。混悬液为5ml,含非索非那丁30mg。含本品60 mg和盐酸伪麻黄碱120 mg的Allegra D已在美国上市,主要用于12岁以上伴有鼻塞等鼻部症状的感冒患者。 【副作用】动物放射标记试验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通过血脑屏障,因而没有嗜睡和困倦等副作用。常规临床推荐剂量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头晕,偶有头痛和恶心等,停药后可很快消失。由于非索非那丁对H1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对H2受体影响很小,因此无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通常的影响胃酸分泌作用,也无抗胆碱作用和α1-受体阻滞作用。 【安全性】动物试验没有发现非索非那丁有心脏毒性,分别给狗和兔子高于成人常规口服

扑尔敏是抗过敏良药但是这些禁忌你得知道

扑尔敏是抗过敏良药但是这些禁忌你得知道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扑尔敏是抗过敏良药,但是这些禁忌你得知道! 过敏是很多人为之烦恼的一件事,食物过敏,皮肤过敏、湿疹,皮炎,这些问题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款治疗过敏的药物:扑尔敏片即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相信很多容易过敏的朋友对它一定不会陌生。那么扑尔敏片具体都有哪些功效?服用它还有哪些禁忌需要大家注意的呢?快来跟小编一起看一看。【过敏的内在原因】过敏体质的人免疫能力普遍比较低下,尤其在一定环境下,机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是现代文明病的祸根,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都会产生自由基,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化学物质、环境污染、阳光、辐射、细菌、病菌、寄生虫、食物脂肪等的环境下,尤其在自身的免疫能力低下的时候,体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大量自由基的氧化破坏作用和链锁作用使人体的细胞的组织受到伤害)。自由基侵害了人体细胞和组织,当它损伤了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时,便会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致敏因子——组胺(过敏介质),组胺一旦与已知或未知的过敏源接触,就会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在过敏过程中,过敏介质起着直接的作用,过敏源是过敏病症发生的必要条件,而大量的自由基的存在是过敏发生的根源。【西药处方】药物名称:扑尔敏伪麻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成分:本品为由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组成的复方片剂,每片含伪麻黄碱60mg,马来酸氯苯那敏4mg。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药理毒理:伪麻黄碱系拟肾上腺药,具有收缩鼻腔、鼻窦和上呼吸道粘膜血管的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物,为h1受体阻滞剂,可对抗组胺引起的微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两者配伍对感冒和变应性鼻炎及上呼吸道过敏症状具有协同作用,且能减轻后者的嗜睡副作用。功能主治:可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荨麻疹、面部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哮喘和药物过敏等。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4~6小时服用1片,一日不超过4片;6~12岁儿童剂量减

我国抗过敏药物市场分析

我国抗过敏药物市场分析 国内的抗过敏药物市场经过多年的角逐,已基本上形成了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三足鼎立”局面,而2005年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地氯雷他定凭借不引起心脏毒性的优点,率先切入市场竞争的行列,已占据了这一市场份额的8%,有奋起赶超咪唑斯汀之势。 与此同时,在2006年哈尔滨新特药品交易会上,第三代抗组胺药新贵左西替利嗪作为一个重点点评的品种受到了业界的瞩目。 西替利嗪光辉不减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有着较好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其中以西替利嗪药物活性最强,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度,是惟一给药24小时后大范围抑制荨麻疹和皮肤泛红区域的药物,同时还能抑制炎性细胞向过敏反应部位移行,从而抑制后期过敏反应,是一个具有双重抗过敏作用的药物,其抗过敏作用强于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 西替利嗪是美国辉瑞制药、比利时联合化工集团UCB开发的品种,1995年12月8日经美国FDA审定批准后上市,2003年两家公司的

产品“仙特明”在全球市场的销售已突破了20亿美元,而UCB的“仙特明”已是欧洲市场上销售最多的抗过敏药品,2005年辉瑞的“仙特明”仍比上一年增长6%,达到了13.62亿美元。 自上世纪末,国内生产的西替利嗪上市后,现已成为抗组胺药物市场上的畅销品种。目前西替利嗪已形成了原料药生产批件21家、片剂、分散片、胶囊、糖浆、口服溶液36家的格局。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20家厂商生产的西替利嗪制剂在样本医院使用,国产药已占领了主要市场,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其中进口药物主要是比利时UCB大药厂的“仙特明”滴剂和片剂、印度太阳药业、阮氏制药的“赛特赞”和“斯特林”片剂,3个进口药品占据了用药总量的24%,而药物销售金额则占据了这一品种46.82%的份额。 国内生产的西替利嗪在样本医院占据了总量的76%,用药金额占据了53.18%,其中鲁南制药、苏州东瑞制药、江苏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4家厂商的片剂占据了46.34%,其他12家的口服制剂所占比重较少。 从2005年医院终端用药看,用量较大的是片剂和胶囊剂,滴剂在市场上占据了8.6%的份额,滴剂主要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在西替利嗪滴剂市场上是由比利时UCB大药厂的“仙特明”、成都民意制药的“杰捷”所占领,用量上几近平分秋色。 西替利嗪的中枢神经系统活性虽然极轻,但仍有嗜睡等不良反应,研究表明,这主要是右旋体与脑内受体有一定亲和性所致。而它的单一光学异构体——左旋西替利嗪,由于无镇静、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

过敏儿童经常吃抗过敏药,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过敏儿童经常吃抗过敏药,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昨天有位宝妈在【论坛】给我留言咨询: 张医生,您好! 我的女儿因为过敏性皮炎从出生4个月,就开始服用酮替芬这个止痒药物,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不久前去儿科就诊时,谈及宝宝目前服用药物,医生叮嘱我酮替芬这些止痒药物对大脑神经有抑制作用,会引起宝宝的发育障碍。 “我想问问,如果药物对大脑发育有影响的话,我就不太想继续用这个药物了。但是已经用了一年,会不会太晚了。我自己在网上查了一下,其他的医生也因为这个药物有中枢抑制不太建议给宝宝使用。那我现在应该怎样为孩子治疗呢?” 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变化,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多了,其中一些患者自行购买抗过敏药治疗,有时,的确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有时则药不对症,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抗过敏药有哪些副作用 用于防治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药物称为抗过敏药物,目前用的主要是抗组织胺药。抗过敏药由于作用机理等原因,都有一定副作用,如嗜睡、头晕等。 副作用一:嗜睡 虽然用于治疗过敏的抗组胺药已研发出第三代,明显减少了嗜睡等副反应,但仍有少数人服药后会犯困。如果减少剂量会影响药效,同时还会有口干、恶心等症状。此外,服用抗组织胺药还会使人的贲门松弛,易产生饥饿感。所以,服用抗组织胺药的患者经常在服药一段时间后,体重会明显增加。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肥大细胞稳定剂,也易引起嗜睡和体重增加。 副作用二:耐药 有些过敏患者在某个时期,可能需要持续服用抗过敏药以控制病情,但有些药原来用着挺好的,但是越吃越没效,这就是耐药现象。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患者长时间地服用一种抗过敏药,会出现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的现象。 副作用三:影响发育 多少抗过敏药物会对大脑神经产生抑制作用,严重的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此外,抗过敏药还可能诱发青光眼,影响前列腺功能。因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严重肝脏疾病和老年患者应慎用,也不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 因此,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医生多次指出,抗过敏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既然药物的副作用这么多,那对于过敏患者,尤其是过敏儿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呢? 抗过敏益生菌改变过敏体质 抗过敏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抗过敏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近年来,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风靡市场,对成人和小儿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荨麻疹、湿疹等都有很好的效

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全攻略

关于靶向药(易瑞沙,特罗凯,多吉美,格列卫,阿比特龙等),患者和家属们讨论的除了是否有效外,可能最多的就是副作用处理了。药代邮最近与诸多医师探讨后,汇总了靶向药的副作用处理方法,今天将其发布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靶向药副作用处理原则 患者如果出现轻中度的副作用,在家可以尝试按下文方法处理,严重的须及时去医院对症治疗,个别患者可能需要停药或更换治疗方案。 靶向药轻中度副作用处理 一、病人胃口不好怎么办? (1)醋酸甲地孕酮片 (2)很多中药很难吃,药丸大而且有怪味,有时病人不愿吃。 (3)正宗的中成药,吃肉以后吃保和丸,参苓白术片(散),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丸还有消化酶片、多酶片,中医讲的肝胃不和,西医讲的就是肝脏分泌很多种消化酶的,分泌量不够,就没胃口了,消化不了。 二、口腔溃疡怎么办? (1)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2)用甲硝唑溶液漱口。 (3)小苏打,冲水,漱口。 (4)吃复合维生素片,再用口腔杀菌水漱口。 (5)也可以在溃疡处擦点蜂蜜,每天擦几次,效果也不错的。 (6)康复新对付口腔炎,效果很好很多人用过无副作用。 (7)联合大剂量VC,效果很好。VB+双倍的VC。 (8)舒适达牙膏,还有就是碰锡类散。 (9)云南白药牙膏。 (10)华素片。 注意:以上十种方法彼此独立,请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法试用。 三、靶向胃恶心呕吐怎么解决? (1)广东白云山的陈香露白露可以吃。 (2)吃达喜保护胃黏膜,胃复安,喝酸奶(自己做的)。

(3)买那个德国的什么15+的蜂蜜,调到酸奶里。 四、如果有消化道出血怎么办? (1)如果有出血症状,建议停药上医院看看。 (2)如果轻度的话服用奥美拉唑或奥美拉唑镁一类的药,重一点的话加服云南白药一类的止血药,然后要检隐血。 五、白细胞低怎么办? (1)吃鱼秋(泥鳅)熬汤。 (2)在医院打白蛋白。 (3)地榆升白片。 六、血小板低怎么办? (1)打白介素-11(这就是数字11,不是十分常见的白介素 (2)鹿血晶(饮片) 七、尿酸高怎么办? (1)买点儿小苏打,冲水喝一次0.5克就行了 (2)苹果醋与蜂蜜,3:1比例,兑矿泉水,每天喝一瓶。 (3)可服用替诺福韦。 八、吃靶向药出现药疹怎么办? (1)首先确认有无同时用别的药,有无过敏史,如有,结合过敏史治疗; (2)如无过敏史,可配合吃扑尔敏或者开瑞坦,和靶向药分开吃,靶向药可以减量; (3)如果吃扑尔敏或者开瑞坦一周左右如无缓解,可门诊输抗过敏药物。 (4)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九、血小板高怎么办? 索坦和多吉美都会影响凝血功能,再加用抗凝药物要特别当心。有可能引起出血或意外发生,先不要随意用药。找到原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注意有没有脱水的情况,注意有没有脱水的情况,最好是测过出凝血时间后,根据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因为正在用靶向药,凝血已经受到影响,如果再用阿司匹林,引起出血就麻烦大了。 十、高血压怎么办?

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组胺(Histamine )是一种内源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可参与多种复杂的生理过程,组胺的化学名为4(5) - (2 —氨乙基)咪唑。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原是与组胺拮抗有关的药物,作用于组胺H受体,产生抗过敏活性, 作用于组胺 H2受体,产生抗溃疡活性。由于近年来抗溃疡药物发展比较快,已不止抗组胺一种途径,因此本章的题目相应修改为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组胺(Histamine)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是组氨酸(Histidine ) 在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催化下脱羧形成的。在动物体内组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递质,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参与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 目前发现的组胺受体有 3个亚型,分别称为 H受体、H2受体和f受体。 组胺的生物活性作用 受体组织作用 H 肠、子宫、支气管、尿道、膀胱平滑肌收缩 毛细血管松弛 大脑失眠(唤醒) 胃酸分泌 导气管和血管平滑肌松弛 心脏正性变时和变力效应 免疫活性细胞抑制细胞功能 脑抑制组胺的合成与释放 肺抑制组胺的合成与释放以及神经元 的收缩当外源性物质(如食物、动物毛发、花粉、灰尘和某些多糖或蛋白质类的抗原或变应原) 对人体能引起变态性或过敏性反应(常见的有枯草热、瘙痒、接触性皮炎以及过敏性哮喘和 休克等),这已证明与体内组胺释放有关,故H受体选择性拮抗剂已被广泛用作抗过敏药。 第一节组胺H1受体拮抗剂和抗过敏药 组胺作用于已-受体,引起肠道、子宫、支气管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缩,严重时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呼吸困难。另外还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导致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产生水肿和痒感,参与变态反应的发生。组胺比-受体的兴奋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阻断其在体内的作用就具有抗变态反应的药理活性。 H1-受体拮抗剂结构类型可分为氨基醚类、乙二胺类、哌嗪类、丙胺类、三环类及哌啶类。 1、氨基醚类 盐酸苯海拉明(Diphe nhydrami ne hydrochloride )为本类药物的典型代表,盐酸苯海 拉明的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两原子之间间隔两个碳原子,因此被称为氨基 醚类抗组胺药物。临床上适用于皮肤、粘膜的过敏性疾病,对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较差,须与氨茶碱、麻黄碱等合用。由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与中枢兴奋药8-氯茶碱结合成盐,为前体药物即茶苯海明,为常用抗晕动病药。将盐酸苯海拉明分子中一个苯基

扑尔敏是抗过敏良药,但是这些禁忌你得知道!

扑尔敏是抗过敏良药,但是这些禁忌你得知道! 过敏是很多人为之烦恼的一件事,食物过敏,皮肤过敏、湿疹,皮炎,这些问题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款治疗过敏的药物:扑尔敏片即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相信很多容易过敏的朋友对它一定不会陌生。那么扑尔敏片具体都有哪些功效?服用它还有哪些禁忌需要大家注意 害) , 4mg。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药理毒理:伪麻黄碱系拟肾上腺药,具有收缩鼻腔、鼻窦和上呼吸道粘膜血管的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物,为h1受体阻滞剂,可对抗组胺引起的微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两者配伍对感冒和变应性鼻炎及上呼吸道过敏症状具有协同作

用,且能减轻后者的嗜睡副作用。功能主治:可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荨麻疹、面部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哮喘和药物过敏等。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4~6小时服用1片,一日不超过4片;6~12岁儿童剂量减半。不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嗜睡和口干, , 1、与解热镇痛药物配伍,可增强其镇痛作用。有协助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2.与镇静药物、安眠药、安定药并用或饮酒时,可增加这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3.扑尔敏可增强抗抑郁药的作用。 4.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扑尔敏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扑尔敏不宜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酮

康唑等合用【服用禁忌】扑尔敏是西药制剂,服用起来会有一些副作用,药物服用不当还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小编提醒大家,服用扑尔敏时,大家应注意以下事项:1、禁用于癫痫患者,可诱发癫痫。2、授乳期妇女、青光眼、高血压、甲亢、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3、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飞机等机动车辆或操纵机器。4本药忌用于早产儿和新生 10、 4 其嗜睡副作用,用药后病人不宜驾驶车辆、操纵机器,也不宜饮酒。6、孕期服用,可能致婴儿畸形,但缺乏充分证据7、.老年病人使用本品易致头晕、头痛、低血压等,故应慎用。8、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9、禁用于车、船、飞机驾驶人员,高空作业者,精密仪

常用抗过敏药物

抗变态反应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类 肾上腺皮质由内向外分为网状带、束状带及球状带三层,束状带是合成糖皮质激素的场所。糖皮质激素有很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临床常用的有: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去炎松等。 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皮质醇,可的索) 【药理】作用与泼尼松相似,但疗效不如其显著,留水留钠排钾作用较强。静滴主要用于抢救危重中毒性感染。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尽量不用,尤其是大剂量更应注意。 【适应证】与泼尼松相同。 【用法】补充替代疗法,口服:每日20~30 mg,分2~3次给药。药理治疗,口服:每日20~240 mg,分2~3次给药。 静滴:通常为每次100 mg,有时可用到每日200~500 mg,疗程不超过 3~5日,病情好转停药或减量。氢化可的松注射剂需用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为O.2 mg /m1)后静滴。 关节炎、腱鞘炎、急慢性损伤、肌腱劳损等,每次腔内注射1~2 m1 (25 rng/m1),鞘内注射每次1 ml。 【注意】同泼尼松。肝功能不全者尽量不用,尤其是大剂量更应注意。 【剂型】片剂:20 mg。注射剂:lO mg,25 mg。醋酸氢化可的松无菌混悬液每支125 mg。 泼尼松龙 (Prednisolone,氢泼尼松,强的松龙,去氢氧化可的松) 【药理】本品作用同泼尼松。其抗炎作用较强,水盐代谢较弱。 【适应证】与泼尼松相同,由于其盐皮质激素活性很弱,故不适用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 【用法】口服:成人,开始每日10~40 mg,分2~3次服用,维持量每日5~10 mg。 肌注:每日10~30 mg。 静滴:每次10~25 mg,溶于5%~10%葡萄糖溶液500 ml中应用。 关节腔或软组织内注射(混悬液):每次5~50 mg。儿童每日1 mg/kg,分2~3次服用。 【注意】同泼尼松。 【剂型】片剂:5 mg。注射剂:10 mg。混悬剂:125 mg。 甲泼尼龙 (Methylprednisolone,甲基强的松龙,甲基去氢氢化可的松) 【药理】本品抗炎作用较强,对钠潴留作用微弱,作用同泼尼松。 【适应证】同泼尼松。 【用法】口服:成人,开始每日16~24 rag,分2次服用。维持量每日4~8 mg,分次服用。 关节腔内及肌内注射:每日10~80 mg。

浅谈药物过敏的常见误区

浅谈药物过敏的常见误区 如今药物品种越来越多,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也层出不穷。然而,许多患者甚则医生对药物过敏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人认为只有西药才会引起过敏反应,中药则不会。虽然引起过敏反应者以化学合成药物为多,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等,但是有些中草药也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例如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益母草等单味药,以及六神丸、牛黄解毒片、复方柴胡注射液等中成药,其过敏表现以荨麻疹和固定药疹最为常见。 这是将药物过敏与药物的毒副作用混为一谈。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通过减少用量而减轻,但引引起药物过敏反应的决定因素是药物本身,与它的剂量无关。 其实以往曾用过或经常用但从未引起过敏的药物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是药物第一次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只有当这种药物再次进入人体时才会发生变态反应,也就是说一般是两次以上用药才会发生过敏反应。摄入药物的次数越多,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越大。再者,所用药物的厂家不同、同一厂家所生产药物的批次不同(药物内所含杂质不同),这些都能成为引发过敏反应的原因。所以,青霉素之类的药物没有连续用药而再用时,都必须做过敏试验。 药物过敏反应不只发生在用药的当时。有些药物过敏反应是有潜伏期的,如一些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若干年后才发生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反应。常见于治疗糖尿病、甲亢或痛风的药物,如痢特灵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少便发生在用药后20天。 发生过敏反应后停止用药只是首要措施,同时还应加强观察,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并嘱咐患者多饮水,以利于残存药物从小便中迅速排出。必要时还需要输液, 以加速药物排出。 常见的药物过敏症状是皮肤潮红、皮疹、瘙痒。此外,药物过敏还可出现发热、哮喘、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肝、肾等器官以及消化、呼吸、神经、血液、循环等系统损害。 据文献报道,常用的抗过敏药,例如传统的非那根、扑尔敏、苯海拉明以及新一代的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均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皮试阴性者有时也会发生过敏反应,如有患者在连续注射青霉素的第35天后发生过敏性休克。 致敏药物通过任何途径进入人体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除了口服或注射药物外,滴眼、滴鼻、滴耳、皮肤给药、雾化吸入、灌肠、治疗牙病用的内塞药和填充剂,以及各种造影用的碘制剂等,均可能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

常见四种抗过敏药的作用原理

常见四种抗过敏药的作用原理 导读: 抗过敏药控制过敏性症状确实效果很明显,至于能不能治根那就很难预测。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有四种类型。 过敏性疾病,很多病人理所当然就是用抗过敏药来治疗,抗过敏药控制过敏性症状确实效果很明显,至于能不能治根那就很难预测。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抗组织胺药。这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最适用于1型过敏反应。常用的有苯海拉明、异丙臻、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这类药物均为H1受体阻滞剂,因其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与之竞争拮抗组织胺受体,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效;对血清病的寻麻疹也有效,但对有关节痛和高热者无效;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差。用药剂量应个体化,驾驶人员或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避免使用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品种。 (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也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主要有色甘酸钠(咽泰)、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 (3)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尊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主要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奏效迅速。钙剂注射时有热感,宜缓慢推注,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心律紊乱,严重的可致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 (4)免疫抑制剂。主要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环磷酰胺、硫脞嘌呤等。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物 一、 非索非那丁 (Fexofenadine) 二、 左旋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 ) 三、 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 ne ) 四、 西替利嗪(Cetirizine) 五、 氮卓斯丁 (Azelastine)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 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 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 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 (如特非那丁、阿司 米唑 等)o 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 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 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第二代和第三代 抗组胺药 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我国目前常用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 加 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 2002年上市左旋西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 10余种,主 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 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 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 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 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 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 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 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 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 前仍然没有获得 FDA 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 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 (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而开始进入临床。 一、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 【商品名】太非; Telfast 120; Telfast 180, Allegra , 【异名】 MDL1645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难溶于水,极易溶于氯仿,亦溶于乙醇和 丙酮, 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 147-151 Co 【体内过程】非 索非那丁口服吸收良好,吸收较为迅速,口服 度达峰值,平均为1.3 h o 半衰期为11-15小时, 是a 1酸性糖蛋白)。疗效可持续约18-24小时, 血浆蛋白广泛结合,结合率高达95%。已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需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 P-450酶系统的CYP 酶 代谢。本品不透过血脑屏障。 【用法和剂量】有片剂、胶囊、混悬液三种剂型,用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推荐口服剂量为 120mg , —日一次,或60mg 每日2次;用于皮肤过敏疾病 180mg 一日一次;为预防夜间或 清晨哮喘发作,睡前可顿服 120-180mg/次。混悬液为5ml ,含非索非那丁 30mg 。含本品60 mg 和盐酸伪麻黄碱120 mg 的Allegra D 已在美国上市,主要用于12岁以上伴有鼻塞等鼻部 症状的感冒 患者。 【副作用】动物放射标记试验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通过血脑屏障, 因而没有嗜睡和困倦等副作 用。常规临床推荐剂量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 头晕,偶有头痛和恶心等,停药后可很快消失。 由于非索非那丁对 H1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对 H2受体影响很小,因此无抗组胺类抗过敏 药物通常的影响胃酸分泌作用,也无抗胆碱作用和a 1-受体阻滞作用。 【安全性】动物试验没有发现非索非那丁有心脏毒性,分别给狗和兔子高于成人常规口服 而部 0.5-1小时出现抗组胺作用,1-3小时血药浓 平均为14.4 h ,蛋白结合率 60%?70%(主要 因此可每日1次给药。吸收后非索非那丁和

抗过敏药有哪些

抗过敏药有哪些 核心提示:宝宝正在发育中,各方面都没有完善,对于宝宝过敏治疗方式要特别慎重。崔玉涛主任之前推荐过益生菌修复法,是安全没有副作用的。像建敏舒,针对12岁以下专用,获得过抗过敏专利的益生菌。效果不错可以试试。 以下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中枢神经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嗜睡和乏力,反应时间延长等,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从事开车、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 另外,此类药物还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眼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等症状,还可能诱发青光眼。因此,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和老年患者应慎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很少,几乎无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作用,常用的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但近期研究发现阿斯咪唑(息斯敏)和特非那丁(敏迪)可能导致少见的、严重的心脏毒性,会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 当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合用时会加重上述不良反应,故应避免同时使用。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或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应慎用。 第三代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副作用更轻,与红霉素、酮康唑等合用也不会产生心脏毒性。 益生菌疗法 目前比较安全没有副作用的一种抗过敏方法,台湾的益生菌比较出名一些,有针对小儿的健敏舒,还有一些成人的。 局部用药越来越多 除了口服之外,静脉注射也是抗过敏药物常见的给药方式。此类药物包括钙制剂(如葡萄糖酸钙)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制剂(如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氢化可的松等),主要用于严重的、急性全身性过敏反应,一般不长期使用。 近年来,局部使用的抗组胺类药物开始见于临床,例如鼻喷剂、滴眼液、皮肤霜剂等。局部用药,既能避免口服第一、二代抗组胺类药物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又能取得与口服药物同样的疗效。

抗过敏药哪个时间服用最好

抗过敏药哪个时间服用最好? 随着天气转暖、紫外线增强、空气中花粉浓度增加,不少人出现了过敏现象,比如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这些疾病会让患者喷嚏不断,浑身瘙痒,感觉非常难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分为抗组胺类、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和激素类。激素类是属于强效的抗过敏反应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较重,是属于处方药管理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对于抗组胺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这两类,大都属于OTC类药物,在药店里就可以买到。经常使用的有扑尔敏、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仙特明)、息斯敏等,这些药物虽然作用机制和特点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个相似之处,就是一部分有效成分会透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神经,起到镇静和催眠作用,容易导致注意力下降、嗜睡等不良反应,只不过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抗过敏药虽然会使过敏症状得到缓解,并且经过改进,第二类、第三类抗组胺药物的引起嗜睡的副作用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患者还是应该引起注意。 所以如果一定要服用这些药物,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并且服药期间不要饮酒,这样能够降低由药物带来的不良影响。 抗过敏药哪个时间服用最好? 很多轻度过敏症病人,一般一天只需要服药一次,这时,是早上服用好,还是临睡前服药较好呢?专家认为,根据患者过敏症发作时间的不同,服用时间也不相同。过敏症状出现于白天的人,于晨间服药,症状出现于晚间者,则在临睡前服用。扑尔敏容易引起嗜睡、头昏、头痛、反应迟钝等现象,因此最好在临睡前服用。

还有,连续服用一种抗过敏药,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长期吃一种药物,会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抗过敏药物容易引起耐药现象,服用时间超过一个月,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还有,抗过敏药物都有毒性作用,因此,长期服用,这些毒性作用发生“积累”,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服用抗过敏药物,不要长期使用一种,超过一个月就需要换用其他类型的抗过敏药物,或者采用必要时用药的方法,来代替常规的定时服药。 专家特别提醒,还有一些患者,服用抗过敏药后,发现没有效果,甚至病情加重,误以为是药量不够,于是擅自加大剂量,这是十分危险的。谢教授指出,“主要原因是,许多过敏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过敏反应。”比如扑尔敏,有些病人服药后原有的过敏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还出现了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反应,少数病人甚至会发生血象的异常,表现为白细胞数目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容易引起过敏的抗过敏药还有异丙嗪、苯海拉明等等。要注意的是,药物过敏可致命,因此,服用抗过敏药物的患者一定不要放松警惕,一旦发现药物无效,应该马上就诊,换用其他药物。 抗过敏药最好随身携带。 虽然过敏症患者家里会常备一些抗过敏的药物以防不测,但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一旦发现出现过敏的一些先兆,比如打喷嚏、眼睛发痒、流鼻涕等等,就需要马上服用抗过敏药物,这样,能够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抗过敏药物最好随身携带。

中医药的副作用

中医药的副作用 1、二天油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躯干与四肢出红丘疹,形成小水泡并溃烂。 2、番泻叶泡服致急性尿潴留,长期服用致依赖性;内服致癫痫样发作;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 3、防风通圣丸内服致光敏皮炎样药疹。 4、风痛灵滴入鼻腔致过敏:腹痛,气急,口唇发绀,血压下降。 5、风油精内服致依赖性:停药出现抑郁,嗜睡,厌食、气喘加重。 6、茯苓过敏:全身红色丘疹,皮肤发热,身痒难忍。 7、福寿草口服配剂中毒:头晕,恶心欲吐,心动过速。 8、妇宁栓接触致过敏:全身疫痒,风团样药疹。 9、附子理中丸乌头碱类中毒;口舌麻辣,咽喉不适,味觉消失,舌卷缩不能。 10、复方草珊瑚片含服致过敏性药疹。 11、复方穿心莲内服致过敏。 12、复方丹参片内服致口腔多处溃疡。 13、复方丹参液静注致过敏性休克。 14、复方甘草片内服致固定红斑性药疹,全身皮肤发绀,昏迷,呼吸衰弱,瞳孔缩小。 15、复方瓜蒂内服致中毒死亡。 16、复方炉甘石瘙痒、红斑。 17、复方青黛丸内服致肝脏损害,致缺血性结肠炎。

18、腹蛇抗栓酶静滴致脑出血死亡,白细胞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全身血肿,大片皮肤紫癜,复视等。 19、甘草合剂内服致急性中毒。 20、甘草及制剂内服致假性醛甾酮增多症;低血钾并诱发肝昏迷,血压升高,下肢浮肿,头痛,乏力;幼儿长期吮吸致中毒,面微肿,体倦怠,微喘息,腹胀,ZYB煤焦油泵不思饮食。 21、甘草锌胶囊长期服用致低血钾性瘫痪,或全身过敏,出风团样药疹,奇痒。 22、肝炎灵肌注致过敏:全身荨麻疹,瘙痒,胸闷,腹痛。 23、感冒2号内服致荨麻疹样药疹。 24、感冒冲剂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25、感冒清内服致老年人急性粒细胞减少或再障性贫血。 26、感冒通内服致血尿,或皮肤过敏。 27、葛艾汤外用治皮炎而致接触性皮炎:面部瘙痒,丘疹,水泡。 28、葛根内服汤剂致急性胃粘膜病变。 29、蛤蚧定喘丸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 30、骨友灵搽剂外搽致接触性皮炎。 31、瓜蒂误服致过敏性休克。 32、广豆根误作北豆根配预高温导热油泵防感冒汤剂,且用量大而致中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身冷,四肢颤抖。 33、国公酒内服致胃粘膜损害病变。 34、海藻长期服用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抗组胺药与抗过敏药

抗组胺药 1定义:组胺是广泛存在人体组织内的活性物质之一,组织中的组胺以无活性的结合性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当机体受到理化因素的影响时,可导致组胺释放,并迅速与靶细胞上的组胺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组胺受体有三种亚型H1,H2,H3. H1受体阻断药有: 第一代:苯海拉明,茶本海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赛庚定,等 第二代:西替利嗪,阿司咪唑,特非那定,等 H2受体阻断药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各药比较 第一代,中枢抑制作用较强,表现为镇静,嗜睡,如茶本海明,异丙嗪。 第二代,无中枢抑制作用。 西咪替丁能显著抑制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也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及五肽胃泌素,咖啡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能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对胃溃疡作用不及十二指肠溃疡。长期使用可见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抗雄激素作用。可引起男性乳腺发育,阳痿,孕妇慎用。

抗过敏药物 1敏迪(特非那定片)60毫克*12片 适应症: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荨麻疹。 用法用量: 12岁以上者,一日两次。一次一片。6~12岁,一次半片,一日两次。 禁忌: (1)禁忌与某些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等)与某些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有严重损害肝脏功能的药物合用。 (2)心脏病人肝功能损害者禁用。 a.m 上午,p.m下午,q.d 每日一次, b.i.d每日两次,t.i.d 每日三次,q.i.d 每日四次,q.8.d 每八小时,a.c饭前,p.c饭后,p.o或o.s 口服。I.v静脉注射,i.v.gtt或 i.v.drip静脉滴注,q.n 每晚,q.m每晨.

药物化学--抗过敏药

远程药学专升本药物化学平时作业(抗过敏和抗溃疡药) 一、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或名称、结构类型及其临床用途 1氯苯那敏 N C H C H 2C H 2N C H 3 C H 3 C l 丙胺类 H 1受体拮抗剂 抗过敏 2 西咪替丁 N N S N H C N H C H 3N C N C H 3H 咪唑类 H 2受体拮抗剂 抗溃疡 3 C H O C H 2C H 2N C H 3 C H 3 苯海拉明 氨基醚类H 1受体拮抗剂 抗过敏 4 N C H 3赛庚啶 三环类 H 1受体拮抗剂 抗过敏 5 O N C H 2S N H C H 3 N H C H 3 C H N O 2C H 3 雷尼替丁 呋喃类 H 2受体拮抗剂 抗溃疡 6 N S C N H H 2N H N S N H 2 N S O 2N H 2

法莫替丁 噻唑类 H 2受体拮抗剂抗溃疡 7 N O C H 3H 3C C H 3 C H 2S O N N O C H 3H 奥美拉唑 苯并咪唑类 质子泵抑制剂抗溃疡 8 C l C H N N C H 2C H 2O C H 2C O O H 西替利嗪 哌嗪类 H 1受体拮抗剂 抗过敏 9、 N N N H F N C H 2C H 2O C H 3 阿司咪唑 哌啶类 H 1受体拮抗剂 抗过敏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结构通式 1 H1受体拮抗剂 A r 1 A r 2C H 2X (C H 2)n N R 1R 2 A r 1 A r 2X (C H 2)n N C H 3C H 3 三、名词解释: 1. H 1受体拮抗剂 :是指一类能与组胺竞争H1受体,产生抗过敏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氯苯那敏。 2.质子泵抑制剂:是指能作用于胃酸分泌的第三步,抑制质子泵(H-K -ATP 酶)活性的化合物, 从而治疗各种类型的消化道溃疡。 四、选择题: 1、以下对雷尼替丁描述正确的是(B ) A 、口服生物利用度在90%以上 B 、有顺反异构,顺式无效,反式有效 C 、右旋体活性大于左旋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