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发展预测

重庆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发展预测

重庆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发展预测
重庆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发展预测

重庆市旅游业现状及其发展预测

重庆工商大学陈慧、何云梅、康喻清

摘要:为研究重庆市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未来的前景,本研究以重庆市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以来到2009年的旅游业主要指标数值和其相关联的产业的GDP为数据来源,采用了描述统计,回归方程及其相关统计模型检验,统计预测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业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趋势预测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重庆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以来,经济迅速增长,旅游业也飞速发展.作为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最年轻的直辖市,凭借其地处东西部经济结合带上的优越的区位条件,已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重庆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巴文化、巴文化、三国文化、抗战陪都文化、现代都市文明等为重庆提供了十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独特的地理条件又为重庆塑造了集山、水、林、泉、瀑、洞、峡为一体,并以峡谷风光最为突出的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重庆市旅游业以其丰富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不断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为条件,凭借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在西南地区特殊的地位而发展迅速,重庆直辖后,不仅地域范围扩大、旅游资源更加丰富,而且更将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纳入重庆旅游范围,给重庆旅游增加了精品名品,从而使重庆旅游业取得了更加迅猛的发展.2009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就达到了703.03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0.8%,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04.8万人次,国内旅游者1219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53721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666.34亿元人民币.

重庆市旅游业的主要指标有: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海外旅游者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者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其中,入境游客是指来重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港澳台同胞等游客(即入境旅游人数).统计时,入境游客按每入境一次统计.旅游外汇收入是指入境旅游者在重庆境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展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

1.1997—2009年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1.1 1997—2009年重庆旅游业发展情况

2.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0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1.2 重庆旅游业发展历程

图1 1997—2009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折线图

图2 2009年来重庆的入境游客占总游客的比例饼图

图3 1997—2009年国内旅游人数折线图

图4 1997—2009年平均每人逗留天数折线图

从上述四个图表中可以看出,重庆直辖后,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人数都有大幅度提高,1997年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548万美元,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59414人次,这是由于直辖提高了重庆的国内地位和国际知名度.然而,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无论是接待人数还是旅游外汇收入都有大幅度回落,旅游业遭受重创打击.随后,重庆旅游业又恢复高速增长.

2009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04.8万人次.从入境游客的国籍来看,来重庆旅游的人中,最多的是美国人,其次是香港同胞,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3721万美元.其中接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0.2%,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19.38%.

2. 旅游业总收入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的,通常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总是和许多种现象相联系.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与多种现象相联系的最简单形式,是一个被解释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在此,我们分析重庆旅游业的总收入情况就结合了餐饮、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得到如下表:

注:1.在此考虑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因此没有选取“国内旅游收入”这个指标 2.数据来源2010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2.1多元回归的模型理论基础 2.1.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计量经济学中,如果总体回归函数描述了一个被解释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由此而设定的总体回归函数就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类似,所谓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指对各个回归参数而言是线性的,而对于变量则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不是线性的.

一般地,包含被解释变量Y 与1-k 个解释变量k 21...,,,X X X

的多元总体线性回归函数的形式为

+++=i X X Y 33i 221i βββ…+i ki k X μβ+

其中,()k j ?=,2,1j β为模型参数;i μ为随机扰动项;1-k 为解释变量的个数. 如果对被解释变量Y 及解释变量k X X X ,,,32?做了n 次观测,所得的n 组观测值

()()n i X X X Y ki i i i ,,2,1,,,,32?=? 将满足如下线性关系:

+++=i X X Y 33i 221i βββ…+i ki k X μβ+ ()n i ?=,2,1

为了探讨重庆市旅游业的影响因素,研究近十年来重庆市旅游总收入与重庆市旅游外汇,重庆市交通运输业以及重庆市餐饮业和住宿业总收入等因素的关系,这时的解释变量已不止一个,可建立如下经济模型: i i X X X Y μββββ++++=4433221

其中,i Y 为重庆市旅游总收入;2X 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X 为餐饮业和住宿业收入;X 4为交通运输业收入. 2.1.2拟合优度检验

为了说明多元线性回归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情况,在Y 的总变差中由多个解释变量作出了解释的那部分变差的比重,即“回归平方和”和“总离差平方和”.

多元线性回归中Y 的变差分解式为

变差: ()

()

()

2

2

2

???∑∑∑-+-=-Y Y Y Y Y

Y i

i

i i TSS = RSS + ESS

自由度: (n-1) = (n-k) + (k-1)

其中,总离差平方和TSS 反映了被解释变量观测值总变差的大小;回归平方和ESS 反映了被解释变量中变差.回归估计值总变差的大小,残差平方和RSS 反映了被解释变量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

多重可决系数为:

()

∑∑--=-=-==2

22

11Y Y e TSS RSS TSS RSS TSS TSS ESS R i i 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解释变量必定使得待估参数的个数增加,从而会损失自由度.为此,可用自由度去修正多重可决系数2R 中的残差平方和与回归平方和,从而引入修正的可决系数2R (adjusted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其计算公式为

()()

∑∑∑∑----=----

=2

2

2

22

111

1Y Y e k n n n Y Y k

n e

R i i

i

i

2.1.3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1)F 检验

对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所有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否显著做出推断.

对回归模型整体显著性的检验,所检验假设的形式为:

0:320==?==k H βββ

()k j H j ?=,3,2:1β不全为零 可以证明,在0H 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 ()()

()k n k F k n RSS k ESS F ----=

,1~/1/

即统计量F 服从自由度为k-1和n-k 的F 分布.

给定显著性水平α,在F 分布表中查处自由度为k-1和n-k 的临界值

()k n k F --,1α.若()k n k F F -->,1α,则拒绝原假设0:320==?==k H βββ ,说

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列入模型的各个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

响;若()k n k F F --<,1α

,说明回归方程不显著,即列入模型的各个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2.1.4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2)t 检验

① 提出检验假设

()()

k j H k j H j j ,,2,10:,,2,10:10 ?=≠?==ββ

② 计算统计量

在0H 成立的条件下,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t 统计量的值 jj j c t σ

β??*

=

③ 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α,查自由度为n-k 的t 分布表,得临界值()k n t -2/α.若

()k n t t -≥2/*α,即()k n t t -≥2/*α或()k n t t --≤2/*α,就拒绝0H ,说明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j X 对被解释变量Y 的影响显著.

若()k n t t -≤2/*α,即()k n t t t -<<-2/*2/αα

,就不能拒绝0H ,说明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j X 对被解释变量Y 的影响不显著.[参考文献1] 2.2 利用Eviews 进行分析结果

表3 重庆市旅游总收入回归分析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9/11 Time: 13:13

Sample: 1 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3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63.41034 17.29933 -3.665479 0.0052 X2 0.003677 0.002278 1.614386 0.1409 X3 3.758810 1.267061 2.966557 0.0158 X4

0.136106

0.335186

1.406063

0.6942

R-squared 0.989282 Mean dependent var 279.2931 Adjusted R-squared 0.985710 S.D. dependent var 190.1286 S.E. of regression 22.72846 Akaike info criterion 9.332772 Sum squared resid 4649.245 Schwarz criterion 9.506603 Log likelihood -56.66302 F-statistic 276.9077 Durbin-Watson stat

0.59527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根据表3中数据,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4321361.07588.30037.04103.63?X X X Y i

+++-= (17.2993) (0.0023) (1.2671) (0.3352) t= (-3.6655) (1.6144) (2.9666) (1.4061)

139077.2769857.09893.022====df F R R

2.2 模型检验 2.2.1 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收入每增长1亿元,平均说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会增长0.0037万美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收入每增长1亿元,平均说来餐饮业和住宿业GDP 会增长3.7588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收入每增长1亿元,平均说来交通业GDP 会增长0.1361亿元. 2.2.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由表3中数据可以得到R 2=0.9893,修正的可决系数为R 2=0.9857,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 检验:由上表与前文F 检验方法可得,由表中得到F=276.9077,由于F=276.9077> F ?(3,10)=27.2,应该拒绝原假设H 0:2β=3β=4β=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交通业GDP ”,“餐饮业和住宿业GDP ”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旅游总收入”有显著影响.

(3)T 检验;由上表与前文t 检验方法可得,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国际旅游外

汇收入”,“交通业GDP”,“餐饮业和住宿业GDP”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旅游总收入”有显著影响.

3. 重庆市旅游外汇收入与重庆市GDP的关系

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与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重庆市的国际旅游业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在1997年直辖之后发展迅速,近年来,旅游业在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该部分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和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构建了重庆旅游外汇收入对重庆市GDP的贡献模型,探索旅游外汇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便于正确估价重庆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2]

注:数据来源于《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

本文在对重庆市GDP和旅游外汇收入这两组数据进行计算时,分别用汇率和自然对数进行了转换,对重庆市GDP取对数记为LN(重庆市GDP),同样对旅游外汇收入取对数记为LN(旅游外汇收入),因为对数化变换不仅不会改变变量之间的关系,反而能够使其显性化,从而方便我们构建模型,以求能够更好的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另外文中还用到了差分分析,所以分别记一阶差分为DL(重庆市GDP),DL(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了Excel和Eviews获得

了相关分析的图表.

为了更好地观察重庆市GDP与国际旅游外汇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序列的描述统计分析,利用Excel绘制了时序图(图5)和一阶差分序列图(图6).

图5 时序图

图6 一阶差分序列图

从图5可以看出LN(重庆市GDP)和LN(旅游外汇收入)在1997—2009年间的变动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表现出水平序列的不平稳性;而从图6的一阶差分序列图显示出变量的一阶差分具有平稳性,说明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

列.

利用Eviews 软件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表5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9/11 Time: 19:11 Sample: 1997 2009 Included observations: 13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5.591599 0.274118 20.39852 0.0000 X 0.846011 0.097384 8.687415 0.0000 R-squared 0.872790 Mean dependent var 7.930072

Adjusted R-squared 0.861225 S.D. dependent var 0.501341 S.E. of regression 0.186762 Akaike info criterion -0.377326 Sum squared resid 0.383680 Schwarz criterion -0.290411 Log likelihood 4.452621 F-statistic 75.47118 Durbin-Watson stat 1.890983 Prob(F-statistic) 0.000003

为了分析重庆市旅游外汇收入与重庆市GDP 的关系,对重庆市GDP 求自然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用Y 表示),对重庆市旅游外汇收入求自然对数作为解释变量(用X 表示),C 为常数,可以建立如下线性回归模型:

Y=5.591599+0.846011X

通过表5可知X 每增加1亿元,即LN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亿元,相当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于e 亿元,约为2.718亿元,平均说来可导致Y 提高0.846011亿元,即LN (重庆市GDP )增加0.846011亿元,重庆市GDP 等于e 46011.80亿元,约等于2.3303亿元.这表明重庆市的国际旅游收入对重庆市的GDP 起着很大的拉动作用,即随着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由表5中可以看出,例中的可决系数为0.87279, 说明所建的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自然对数”对被解释变量“重庆市GDP 的自然对数”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研究表明:在一定时期内,重庆市旅游外汇收入是导致重庆市GDP 增长的原因,而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对其

旅游外汇收入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作为旅游总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外汇收入在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4.对重庆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预测

4.1 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预测

我们可以看出,1997年到2009年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具有明显的线性递增趋势.当序列具有趋势时,一次平均数序列总是滞后于实际数据序列,出现了滞后偏差,二次移动平均数序列也与一次平均数序列形成了滞后偏差.二次移动平均正是利用这种滞后偏差的眼百年规律建立线性预测模型的.因此,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法来对2010年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3]

在此,为了检验预测,将2009年的数据作为测试预测,1997到2008年的数据,作为训练预测数据.

二次移动平均线性预测模型为:T F T t t t b a +=+

t a =2()1t S -)

(2t S

t b =

1

2-N (()1t S -)

(2t S ) 其中()1t S 是第t 期的一次平均数,)

(2t S 是第t 期二次移动平均数,N 是计算移动

平均数所选定的数据个数,此处N=2

=2009F 45140.5*7050.0*(2009-2008)=53190.5

与2009年的真实值53721比较,还是比较接近,因此线性二次移动平均法的效果还差强人意.为此,我们预测2010年的国际旅游收入

=-?+=)20082010(0.70505.451402010F 59240.5,

因此我们预测2010年重庆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大约为59500万美元.

4.2 国内旅游收入的预测

因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一样都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因此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预测.

表7 国内旅游收入线性二次移动平均预测

=

F523.95+104.22*(2009-2008)=642.17

2009

与2009年的真实值666.34比较,还是比较接近,与真实值的差异在其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线性二次移动平均法的效果还差强人意.为此,我们预测2010年的国内旅游收入:

95

.

104

F732.40

22

523

.

=)

-

=

?

+

2010

2008

(

2010

考虑到滞后性,因此我们预测重庆市2010年的国内旅游输入大约为750亿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集山城、江城、历史文化名城于一身的现代山城都市等,赋予重庆旅游资源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较高的知名度.在模型一中,由表1.1可看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交通业GDP以及住宿和餐饮业GDP都对旅游总收入有显著影响,并且相比较与其余两者交通业GDP对其影响最大,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收入每增长1亿元,平均说来餐饮业和住宿业GDP会增长3.7588亿元.由此可知,在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餐饮业和住宿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住宿业方面,2009年,重庆已挂牌的五星级酒店有11家.同时,已有28家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管理公司进驻重庆.高星级酒店业正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在餐饮方面,饮食一条街、美食城以其优越的环境和浓厚的特色,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如南山的泉水鸡一条街、歌乐山的辣子鸡一条街、南北滨江路的饮食一条街、八一路的美食城,都是一些中小型餐饮门面连成一片,美食城(街)都是以食、住、纯自然的环境和休闲、度假集于一身,特别是景区的休闲村、城郊的农家乐融田园风光、特色饮食、自然环境于一体,以较低廉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了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优势较强,生命周期长,亲山亲水,形成美食聚集地带.而在外汇方面,2009年7月,重庆市政府组团赴宝岛台湾促销.年内促销团三赴台湾,使渝台两地互往的游客增长迅猛,赴台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3倍.2009年,重庆市政府先后远赴北欧、美国等地促销,与越南国家旅游局、约旦旅游局等签订旅游合作协议.逐渐对外开放,使其在旅游业中占据重要的一位.2009年,渝湘高速公路开通后,渝东南旅游出现了罕见的井喷现象.快速的发展交通业,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重庆市GDP增添重要的一笔.

5.2 建议

(1)塑造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增强重庆旅游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空间分布、发展条件和海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条件,应重点打造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大足石刻、长江三峡等旅游精品,从而增强重庆旅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应该大力发展以日韩、西欧等国家为主要客源的入境旅游市场,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拉动重庆市GDP的增长.

(2)具有针对性的开拓海外旅游市场,加强宣传力度

当今社会的旅游业竞争激烈,重庆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色,因地制宜,制定各种适合不同国家旅游市场的政策方案.对于信奉佛教的东南亚国家旅客,重庆应该重点推出大足石刻等佛教旅游专项产品;而对于处在欧洲大陆上的一些国家的旅客,由于对以河流为主的休闲旅游产品比较感兴趣,所以可以具有针对性的利用长江三峡开通游轮旅游;同时在一些国家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降低旅游产品直观价格,增强价格竞争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广告、网络预订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3)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层次,加强开发保护力度

在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中,多数旅游景区、景点仅具游览观光的功能.即便是长江三峡黄金线,其可参与性、娱乐性、文化性都不强,开发层次仅仅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与“回归大自然”、“参与性游览”、“文化旅游”等深层次旅游的国际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直接反映在旅游活动内容单调,旅游项目少、档次低,难以吸引游客,致使来渝游客停留时间短,所以在开发重庆旅游资源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参与性、娱乐性、文化性的开发挖掘,增加旅游项目数量,提高旅游项目档次.

(4)加强和完善交通基础条件

重庆旅游的弱项在交通,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没有交通事业的支持,旅游业将难以发展.搞好旅游不能单凭简单的一条路、一辆车、几个景点就能实现得了的,除了要抓好旅游资源开发,扩大产业规模,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等方面工作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提高和完善交通运输服务环境.它一方面包括交通服务场站的建设,另一方面包括交通服务功能的完善.重庆交通状况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基础条件还需要加强和完善.因此,切实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旅游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有机结合,对于繁荣旅

游经济和市场,活跃社会经济生活,搞好重庆旅游区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打响餐饮企业品牌战略,加强连锁经营

重庆市大型餐饮企业虽有资本运作成功案例,但仅为个案,大部分餐饮企业在市场扩张、规模发展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还缺乏有效手段,在市场化竞争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下,餐饮企业应不断加强连锁经营、网络营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的有效实施和运用,充分挖掘潜力,进一步做强做大,以便加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扎拉蒂D N. 2000. 计量经济学.3版.林少宫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庞皓,《计量经济学》(2010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3]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5]David F.Groeboner,Patrick W. Shannon,Phillip C. Fry and Keut D.Smith,Business Stastistics:A Decision-making A pproach,5th.ed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浅谈重庆市旅游的发展(一)

浅谈重庆市旅游的发展(一) 摘要:本文对重庆都市旅游的特色资源及其自身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发展都市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都市旅游;重庆;对策 重庆是一座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立体感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都市旅游,绝不只是看看广场,逛逛商场,烫烫鸭肠。重庆独特的地理风貌、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说明它完全是有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前景的。因此,如何把握重庆发展都市旅游无可代替的优势,把都市旅游特色发挥到极致,将都市旅游产品建设成为世界级品牌,成为重庆旅游乃至重庆的象征,是重庆发展旅游业要解决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问题。 一、重庆发展都市旅游的意义 依托大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以丰富多彩的都市和都市生活为载体,整合都市的相关资源和产业,把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各种产业融为一体,作为自身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和目标定位,展现都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形象,形成富有魅力的旅游胜地,这就是都市旅游1]。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西部最大的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以及水陆空交通枢纽,创新、建设、发展和繁荣山城都市旅游,对于促进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5]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都市现代化建设速度,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和发展大农村的综合能力,缓解城乡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与矛盾,不断提高城乡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其快速赶上和超过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重庆人杰地灵,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历史与当代交相辉映,商贸与文化互为融合。重庆市的都市旅游是在直辖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都市旅游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发展规模小,只是片区性地开发,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旅游产品还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线路的互补性不强。重庆的旅游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尽管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对地区性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看,它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作用不明显。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重庆蕴藏着发展都市旅游巨大的潜力 重庆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市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7个,市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它在自然地貌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旅游资源。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才树立起“山城”重庆的城市形象,重庆是2007年中国最美城市第六位。城市规模是发展都市旅游最基本的条件,重庆在城市规模和功能方面也已有了自己的优势,发展都市旅游的规模和功能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档次:它既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又是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特大城市;工商业发达,购物点非常集中,商业街区具有国际氛围。 (二)都市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的建设宣传缺乏自身特色 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留住旅游者,为此,必须树立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只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壮大发展,才能带动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到北京和上海的旅游者不仅仅是中转集散,并且还以那里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冲着故宫、长城等文物古迹的都市旅游城市品牌去观光游览;是冲着商业大都会的都市旅游城市品牌去观光购物。目前,到重庆的旅游者大都是冲着长江三峡和大足石刻而来的过境旅游者,“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还不醒目、不突出,旅游集散地仍是重庆的主要功能,旅游产品还没有升级为都市旅游品牌。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2011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官方报告)

2011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1年, 重庆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旅游集散地、西部旅游高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把重庆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按照“一心两带”的战略部署,以做大全市游客总量为突破口,以搭建“1+5”旅游要素平台为抓手,强势推出“重庆非去不可”宣传主题口号,强力推进六大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扩大旅游消费,加强旅游监管,提升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全市旅游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势头,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旅游业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增幅稳居全国前列。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7.3%(其中过夜游客5305.17万人次,同比增长29.39%);旅游总收入126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8.22%。其中:入境旅游者186.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6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04%和37.66%;国内旅游者2.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31%和38.51%。出境旅游者56万人次,同比增长30.23%,其中,通过出境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35.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18%。(见表1)。通过5家赴台旅行社组织的赴台旅游者4.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75%。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旅游业增加值50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例达5%。

一、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国内旅游最主要的增长点是假日旅游 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2019.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31%;国 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见图1、图2) 图1 2011年重庆市接待国内旅游者情况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单位:万人次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调研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业从形成到发展,现在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者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旅游者将把他们的足迹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不同,但就整个国际旅游业来看,将出现下列发展趋势。 (一)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0年底,国际旅游人次可望达到6.6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旅游收入将增至5000 亿美元,旅游业将取代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1992年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根据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及纳税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证明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产业的态势正在形成。因此,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指出: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共产生 1.27亿个工作岗位,约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6.7%;旅游业是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增值额已达到14490亿美元;旅游是各国财政中主要的纳税产业之一,全世界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纳税总额高达3030亿美元。旅游业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仅是产生的产值和提供就业岗位的贡献,它同时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将向东转移 欧洲和北美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两大传统市场。在80年代以前,它们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和收入都占世界总数的90%左右。80年代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一批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国际旅游业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新的分配组合。尤其是东亚、太平洋地区,近些年来,国际旅游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7.5%。预计到2010年国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9亿。在迈向21世纪的发展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将呈进一步缩小之势,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去邻国度假者必定会增加,区域性国际旅游将大大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也相应东移,使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业的“热点”区域。从中国的情况看,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平均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长。1998年旅游入境人数达6347.84万人,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趋向分散化 长期以来,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在地区结构上一直以西欧、北欧和北美为主。这两个地区作为现代国际旅游的发源地,其出国旅游人数几乎占国际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中,除亚洲的日本、大洋州的澳大利亚

重庆旅游业的发展与前景

分析重庆旅游业的现状、解决对策与发展前景 ——以磁器口为例 摘要:重庆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重庆旅游业一直处于发展上升阶段, 目前在西部已达到中等发展水平。分析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成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在总结前人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和案例,结合磁器口的实际特点以及自身的探究体验,对其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旅游业磁器口现状解决对策发展前景 磁器口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因明清时盛产瓷器和运转瓷器而得名,是重庆主城区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其街巷格局和自然环境风貌依旧,古镇以古老的建筑、纯朴的民风、悠久的文化、奇特的风俗对于都市人群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磁器口古镇历史悠久, 至今已有1800 余年的历史。今天的磁器口古镇保护面积为1.18平方千米, 整个古镇所辖面积为1. 5平方千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由于交通便利,磁器口日益成为重庆人以及周边人周末或假期的最佳去处,而磁器口作为重庆市内最著名的的古镇,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磁器口游”越来越热,磁器口也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同湖南凤凰等其他古镇相比,磁器口还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总体上来说它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磁器口现状 1.1现状中的优势 1.1.1 区位条件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西北部的长江支流——嘉陵江下游处,地处重庆市最具文化氛围的沙坪坝区北部,东北临嘉陵江与江北区相望,东南邻沙坪坝街道,南与覃家岗镇相望,西接童家桥街道与井口镇,西北同石井坡街道紧相连接,占地面积为43.58公顷,人口13819。距重庆市第二商业中心——沙坪坝三峡文化广场约3.5公里,距重庆市政府驻地约15公里。有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从这里经过。至江北国际机场只有20分钟车程,至重庆火车北站(龙头寺站)4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显著提高,三亚市旅游业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也愈来愈明显,成为促进三亚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的主导力量。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给三亚市旅游业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挖掘旅 游市场的巨大潜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强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推进旅游国际化,这是需要 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三亚市以“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 目标,积极实施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 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 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规模 扩大、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三亚市旅游业发 展,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旅游过夜人数、旅游收入 均保持较快增长,占全省比重均有较大提高。全市接待旅游 过夜人数由2004 年的363.84 万人次增长到2009 年的669.05 万人次,年均增长13.0%,占全省接待旅游过夜游客人数由2004 年的25.9%提高到29.7%;旅游总收入由2004 年39.14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103.77 亿元,年均增长21.5%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2004 年的35.3% 提高到2009 年的49.0%。 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 开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9 年三亚市拥有共有 A 级景区8 处,其中5A 级景区 2 处,4A 级景区 3 处。海棠湾“国家海岸”开发建设态势强劲, 2009 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7 亿元,配套设施进一步 完善,国家海岸形象进一步提升。槟榔村5A 级乡村旅游区 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旅游设施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截止2009 年底,全市列 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187 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0 家, 四星级宾馆21 家,三星级宾馆25 家,二星级宾馆16 家, 一星级宾馆5 家,待评五星级宾馆15 家;拥有客房32177 间,床位57210 张,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强对外 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全力办好国 际性赛事和活动,树立城市整体形象,取得了积极成效。一 是加大旅游营销投入,建立旅游营销系统,积极整合旅游协 会、航空、旅游企业和媒体的力量,巩固传统客源,积极开 拓新客源市场。二是积极参与筹办了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一) 2007-10-23 0:00:0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字号:[大中小] 选择背景色: 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494.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15.9%;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收入62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7.9%;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452.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业总收入89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7%。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入境旅游人数达1249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国人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香港同胞739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澳门同胞2440.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2%; 台湾同胞44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1810.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港澳同胞2796.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 台湾同胞384.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33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城镇居民5.76亿人次,农村居民8.1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6229.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4414.74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815.00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6.9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66.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1.9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5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2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6年,外国入境市场有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有不同幅度增长。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 ——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增长8.7%,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1.2%,市场份额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与上年相比,日本、韩国、泰国、印尼、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等市场增幅均超过一成。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在线旅游格局鲜明,巨头之下无完卵 2018年是中国在线旅游二十年的收局之年,风云变幻,群雄割据,在2018年末迎来了同程艺龙的上市,但是已经无关大局了,在这个格局鼎定的一年中,携程依然是在线旅游的龙头老大,但是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在互联网的国度中,“消灭你、但与你无关”的跨界威胁从未停止,即使是携程这样的老大,也面临着跨界巨头来势汹汹的威胁,在在线旅游的格局中,携程去哪儿、美团点评、阿里飞猪将会在2019年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市场格局,场景迁移成为重要手段,在巨头之下,资本寒冬带来的是在线旅游企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真正艰难时刻。之所以说场景迁移非常关键就在于随着手机里app越来越多,很多非常用场景的app就会被弃置甚至删除,常用场景的app才得以保留。携程因为是是行业龙头,且在酒店、航空、景区、游记攻略等方面都有联动效应,且它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折扣力度大,才得以在手机中保留。携程2017年年度销售总额(GMV)达到6000亿,是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其他的在线旅游企业,诸如马蜂窝、同程艺龙、途牛、驴妈妈、众信

等无论是在资讯还是在SKU方面远远不及携程,跨界巨头进入旅游业后,首先承压的就是这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成员,面临app被删除的可能性巨大。 如果把餐饮娱乐等泛休闲旅游进行合并的话,美团点评这一巨头就进入了视野,从2015年开始,美团点评在酒店、景区等领域陆续发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美团点评在餐饮端的良好应用场景,成功的绑架了一大批都市人群,使之成为都市人群的必备app,在场景迁移中,由餐饮向泛旅游的酒店、景区的迁移较为平滑,而且积分通用、激励券互动等都能够带来良好的转化效果,这种场景的迁移极易被使用,配合专业化团队,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带来客户,这也是华南区美团点评在长隆门票销售代理逆袭携程的重要原因。 因此,美团点评虽然在目前的在线旅游中份额并不太高,但是未来的发力不可小视,2019年这种资本寒冬中,这样润物无声的巨头介入,更添行业压力。 阿里飞猪的成长则是依托于阿里集团,能够充分享受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融、阿里白条、借呗、花呗……等整个阿里系的资源,2016年阿里飞猪的年销售总额达到1000亿,2018年双11,购买旅行商品的用户同比增长了30%;机票公务舱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0%,据阿里飞猪负责人介绍,阿里飞猪预计到2020年GMV将达到万亿。

重庆休闲旅游业考察报告

重庆休闲旅游业考察报告为了借鉴和学习重庆市发展休闲旅游业的先进经验,研究探索推动铜仁地区民族风情园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措施,3月26日至4月6日,风情园管理有限公司委派_________对重庆市的休闲旅游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考察。考察人员通过实地考察、与旅行社负责人交流座谈等形式,对重庆市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庆市发展旅游业的成效和经验 重庆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品位很高,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打造,重庆已初步形成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相得益彰的旅游发展格局,旅游业对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料显示,2009年重庆市旅游总收入703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0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0%、22%和25%。2010年,到重庆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有1.6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17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7.0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9%,增幅连续五年名列全国前茅。 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统筹城乡功能日益强化,旅游业已逐步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更加密切的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等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重庆市在发展休闲旅游业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次考察以重庆著名的瓷器口古镇和洋人街两大景区为学习参考目标,因这两大景区无论是建筑风格特点,还是景区特性,都与风情园的属性相似,非常值得借鉴参考。 二、重庆瓷器口和洋人街两大旅游景区的情况介绍 1、重庆瓷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区,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极有可能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4.十六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融资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决议,使民营资本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疑会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对于进入成本较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的贵州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机遇。 (三)贵州旅游市场的劣势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精品中国旅游强市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区域联动战略 论文摘要:重庆市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直辖市,也是中国旅游名市和中国优秀旅1游城市但旅游产品不精,特色不明显,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为了尽快把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将重庆市建设成“中国旅游强市”,本文提出了主要对策建议.即:①实施国际旅游精品为重点的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②构建旅游网络系统,实施区域联动战略;③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⑤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也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最多的直辖市.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研究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将、‘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旅游经济强市”,是重庆市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1.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

当今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1950年以来,世界旅游业以每年%的速度增长,1992年世界旅游理事会(Wl,n二)已正式确认旅游业为世界经济中的最大产业.1999年,世界旅游业总收人已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Io;旅游业直接、间接供职人数占世界就业总人数的;全球国际旅游创汇}亿美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了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电子业和农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世界许多国家旅游业产值已超过国民经济总值的la}o(如表1所示). 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5。年一1999年旅游总收人增长近216倍(世界增长35倍).20110年[(1、人境旅游人数8344_39万人次,比1999年增长%;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5位,国际旅游外汇收人达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7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_44亿人次,旅游总收人3175_54亿元人民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0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194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ZU00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贵州旅游业发展计划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湖南农机2010年7月收稿日期:2010-03-14作者简介:曹友情(1990-),女,江西九江人。 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自 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应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改善旅游环境,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旅游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10)04-0126-02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CAO You-qing ,WU You ,FEI Li-ya (School of Economic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China ) Abstract :T ourism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as a whole.China has abundant natural and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but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domestic tourism i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So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acilities domestic tourism industry should be to strengthen ,use of economic ,legal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tourism market fully ,improve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Key words :T ourism ;national economy ;tourism statu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曹友情,吴 优,费黎娅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统计,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从而拉动内需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国民收入、赚取更多的外汇,对于扩大就业领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作用巨大。 (1)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旅游收入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收入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旅游牵涉甚广,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相关产业的收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59-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旅游业产值占整个GDP 的产值比重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我国旅游业的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更是超过了4%,2010年 我国旅游业预期目标是实现总收入1.44万亿元,增长12%。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高的行业,不仅能带动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也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只有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最终端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1元钱的旅游业直接收入,可以带来4.5元相关产业的收入,由此旅游业总收入对整个国家收入的带动作用是多么显著。它不仅为铁路、民航、公路、水路运输和旅馆住宿等输送了大量客源,而且对文化娱乐业有约50%的贡献率,对餐饮业、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 (3)增加外汇收入。外汇在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对外汇收入更是重视。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生产地进行消费,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保险等费用,降低了换汇成本;旅游出口不受客源国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不受关税影响;旅游业创汇方便,无须产品包装、储运和其他繁杂的进出口手续……种种优势使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增加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 (4)扩大就业领域。旅游业是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也很好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为游客 湖南农机 HUNAN AGRICUL TURAL MACHINERY 第37卷第4期·学术 V ol.37No.4 2010年7月 Jul.20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