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人格意象中邪灵(撒旦)的显现

论人格意象中邪灵(撒旦)的显现

论人格意象中邪灵(撒旦)的显现
论人格意象中邪灵(撒旦)的显现

论人格意象中邪灵(撒旦)的显现

绪论:

在意象对话技术中,再没有比子人格意象更能令人吃惊地凸现人内心处的东西了,它不仅带出了个体无意识,更重要的是,一些超乎了种族、地域、文化的界限,而出现的带有人类共同性的意象,如“智慧老人”、“仙女”、“神女”、“女巫”,甚或“妖怪”、“吸血鬼”和西方基督教传说中的“撒旦”,在一些并无宗教信仰的中国人心灵中也得到显现,这些意象只能用“人类共有一个灵魂”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解释。

在通常情况下,带有神灵特征的意象会在子人格意象对话中最后出现,它往往代表了个体重要的内心力量来源,标明着主体对此力量在无意识层面给予了命名。关于集体无意识意象的命题十分精深,笔者期望穷一生之力探索之,在此仅限于讨论以西方文化中代表邪恶力量的意象——撒旦,并试图探索它的性质、形成原因和处理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子人格意象对话技术介绍:

在某种浅催眠状态中,由治疗师先给予来访者以特定的初始意象,然后引导来访者讲出在他心灵之火的周围,依次出现的生命体,包括动物、人和各种神灵鬼怪。一般来讲,人物是惯常出现的,动物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只有一部分人(大约三分之一)会出现神灵意象。

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当事人会给自己的意象进行命名。象笔者提到的女巫、仙女、撒旦,都是由当事人自己对所看到的意象进行的命名。

这些意象通常被认为是主体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人所说的人格侧面),被称为“子人格”。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分析个体人格组成的特殊方法。

撒旦(魔鬼)简介:

撒旦是基督教文明中指代邪恶力量的意象,即魔鬼。它本为上帝所造,又称作黑天使,是耶稣基督前仅次于上帝的力量,非常强大。上帝制造黑天使的本意,是要它在人间制造“试探”,考验人类是否能够正确运用上帝赋予人类的高贵权力——自由。不被自身的阴影——懒惰、自私、贪婪、骄傲、嫉妒等所控制。结果,黑天使在这个实施试探的过程中不断控制人类以强大自己,并丧心病狂地迷恋上了“权力”这一强权力量。由于黑天使对人类的控制走向了生命的反面,所以英文拼写为“evil”(live倒过来),这个拼写写尽了撒旦反生命的本质。因为在上帝的眼中,丧失了自由的生命就是反生命,如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行尸走肉。

为了遏止黑天使不断扩张的势力,上帝创造了白天使,即以滋养生命、使生命重获自由的力量——爱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代表即为耶稣基督,在基督教传说中,他以坚韧的牺牲拯救了人类的灵魂。

我们可以看到,从一开始,爱和权力欲就是两种相对的力量。一种是基于奉献,一种是基于控制。

由于耶稣基督的出现,撒旦为不再是上帝唯一的爱子而震怒,嫉妒和愤怒(这是撒旦最大的特点)致使它走向反叛,宣布自己脱离上帝而独立存在,成为希望与上帝抗衡的力量,换句话说,取代上帝。(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上讲,这和弑父冲动、同胞嫉妒有关)。

撒旦常常并非以狰狞的面目示人,却以利益打动人心。特别在开始的阶段,它总会以友好的面目出现,给予物质上的舒适,或用其他针对当事人特性的方式取悦对方。由于人类自有的阴影,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贪欲、懒惰和虚荣,因而会不知不觉被它俘获——即被自己的阴影俘获,不得已或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灵魂——自由的权力!

撒旦的特性:

不忏悔、不认罪、不承担责任。不能忍受被忽视或处于次要地位,也不能忍受成为弱者。不断要求自我的扩张和强权,实施对他人的控制。

试解释邪灵意象出现的原因:

所有神灵意象的来源,既可以从个体先天倾向性上去寻根溯源(不免要走入所谓神秘主义),也可以比较理性地认为,是个体不断在内心呼唤和渴求神秘力量的过程中,将此一客体意象的信息不断地摄入到内部来,最后成为一稳定的人格特征。

邪灵意象和正性神灵意象(如仙女、智慧老人)同样都表达了当事人是对神秘力量的寻求,区别只在于出现邪灵意象的个体一定有“不择手段”寻获力量的强大冲动。

在我的个案中,出现撒旦子人格的当事人并没有基督教信仰,对基督教文化也并不熟悉。但我相信,当事人通过媒体或任何途径看到撒旦这一意象时,一定有一种超越个体意识的判断,会完成这一为自己内心力量命名的无意识过程。

我们知道,心理学假设,对强大力量的呼唤首先是基于弱小感和无助感,本身是生本能的表现,即渴求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力量本身与金钱一样,没有正邪之分,只有运用力量的手段和目的才有正邪之分。撒旦的力量是谋求对他人的控制(即权力),并达成恶性自我扩张(和恶性自恋有关);而正性的力量是谋求给人类带来利益(即利他),这也是一种自我疆界的扩充,但性质全然不同,他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把自身与他人结合成一体。就象我们中国的古话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意象对话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意象里出现了象“巫”这类介于正邪之

间的意象时,当事人多声称很讨厌这个意象;而出现撒旦或魔鬼的当事人却都声称喜欢这个意象,至少是不讨厌它。这个态度上的差别值得思考!

我认为,出现“巫”意象的人,虽然也呼唤强大的控制性力量,但还没有达到丧失良知评判(即“不择手段”)的地步,而子人格中出现撒旦的人确实是对强权的喜爱已经达到了不评判其伦理性质的程度。正因为如此,对此力量的渴求造就的内心意象就必定会以“永不认错,以自己为上帝”的撒旦来命名。

对撒旦意象的解释不等于对出现意象的当事人的解释:

我们一定要一再注意地是,撒旦不是作为一个人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力量的“流”而存在。出现撒旦子人格的当事人并非撒旦本身。就象我们常说的,一个人心里有天使也有魔鬼,出现撒旦子人格的特定个人同样也具备成佛或成为基督的可能性。所谓的撒旦意象,是指当事人不择手段呼唤权力的这一冲动,除此,相信作为独特的个人,当事人心里也完全有可能有其他的一些生命冲动,如亲情、爱情、同情等。

我们一定要一再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一定要抱持着所谓“正义”之名,把出现撒旦子人格的个体看作撒旦本身并将这个人命名为邪恶,那么这一貌似充满正义的行为本身就有可能成为邪恶!我们不要忘记,魔鬼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正是“夸大地丑化自己的对立面,并竭力避免承担自身的责任。”

并且,如果我们一定要把出现撒旦子人格的人“邪恶化”,我们将走向我们愿望的反面,加强而不是削弱了撒旦的力量,将这个人(和每个人一样好坏参半的人)“逼入邪恶!”

对策——如何面对撒旦:

我的建议也许令你吃惊——

容忍邪恶之刺刺进我们的心脏!当你接受邪恶接受刺入的那一刻就是包容,那一刻,邪恶的锐利被你的生命所包裹,它的力量将瞬间消失。

我的建议是不要对邪恶进行报复!因为物理学告诉我们,施与任一物体之力都将获得与之相等的反作用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撒旦也同样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邪恶的力量可以撞击起与他相同性质的力量,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壮大自己。所谓“以暴制暴”、“以牙还牙”,就是邪恶力量在其施与者身上撞击并产生的合并作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他既然以这种方式待我,我自然也可以以这种方式待他!”不知不觉当中,因为仇恨和愤怒,我们向撒旦敞开了我们心灵的大门。

有一部众所周知的电影叫《教父》,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正直的男人不肯跟教父合作,不肯借黑社会的力量来强大自己,直到他深爱的女儿被两个青年强奸并殴打。他本来想循正常的途径通过法律来解决这一巨大的创伤事件,但法院却放了这两个青年,因为他们的家庭在当地有钱有势。愤怒的父亲终于找到了教父,教父温和地接待了他,答应了他的请求,替他狠狠地报复了那两个青年,让他们终身残疾。在这个故事里,教父的身上有撒旦(他看上去并不令人讨厌,甚至还叫人喜欢,这是大恶),犯强奸罪的两个男青年自然也有邪恶(因为容易辩识,危害反而有限,所以是小恶),但我更愿意强调的是,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这位原本正直的父亲也同样走向了撒旦一边,靠拢了他的对立面。

通过暴力报复,他终于将自己出卖给了教父,成为教父黑势力的一部分,就象人们与魔鬼签约,将灵魂出卖给了撒旦。

在此我也深信,我所碰到的意象中出现的撒旦的当事人,本身邪恶的力量是不大

的,真正的大奸大恶,往往会以善甚至是正义的面目出现,就象教父或者《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一样,更加为人所不察,甚至能集合“盲目的正义”达到邪恶的目的。正如我开始所讲到的,所谓撒旦只是一个人类总灵魂中阴影部分总集合的意象代表,它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能量流,如果不能附着于人类身上,也就无法实施其威力。

邪恶的意义:

邪恶永远不可能完全消失,上帝制造魔鬼自有其深意。没有邪恶,便不能“逼出”善来。每个人都不免有自己的贪婪、自私、嫉妒、淫欲等等,也有诚实、同情、善良和利他,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徘徊在善恶之间,处于精神和良知上的惰性状态。只有魔鬼显现的时刻,因着撒旦的催逼,才能迫使人在善恶当中做出选择,彰显上帝的光辉。

只有谨守着自己内心的良知,在恶的强权诱惑和善显出无助无力的那一刻,从内心深处发出“宁做善良的弱者而死,也不谋求邪恶的强大”这样绝望却坚定的呐喊,忍耐邪恶之刺刺入自己的心脏,邪恶的力量才会真正的消失。

拒绝用邪恶的方式对付邪恶,拒不与邪恶合作,才是遏制恶的唯一方式。

另有些人拒不谈邪恶,也害怕为邪恶命名。但不谈论不等于不存在。我们知道世间所有的名词都有所指代,如果世间真无邪恶,邪恶一词必会从文化中消失而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而我所做的意象对话中,也不会不止一次地出现魔鬼的形象。以无畏的诚实来直面邪恶,不嫌恶,也不逃避;不惧怕,也不趋迎;了解它的性质,以敢于承担责任、不害怕伤害和牺牲的勇气来面对它,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我建议心理治疗师在面对子人格中出现撒旦意象的当事人时应采用的态度。

后记:

笔者长期从事心理治疗这一行业,因职业的缘故,会碰到行行色色的人,并和他们发生心灵上的联系。

在个人经历中,笔者逐渐认识到,撒旦的力量确实存在,在面对它的过程中,笔者经历了无望和痛苦,反省到自身内部的阴影(即魔鬼),为之真诚忏悔,以忍耐和容纳的态度面对撒旦的进攻和诱惑(进攻是诱惑的另一种方式,引诱对方以恶制恶),在最绝望的地方获得了最大的希望,在忍受力量完全从体内消失的状况后重新滋生了更大的力量,从而获得了成长。

上帝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超乎善恶的存在,即“超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四版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参数估计 1.[一] 随机地取8只活塞环,测得它们的直径为(以mm 计) 74.001 74.005 74.003 74.001 74.000 73.998 74.006 74.002 求总体均值μ及方差σ2的矩估计,并求样本方差S 2。 解:μ,σ2的矩估计是 61 22 106)(1?,002.74?-=?=-===∑n i i x X n X σ μ 621086.6-?=S 。 2.[二]设X 1,X 1,…,X n 为准总体的一个样本。求下列各总体的密度函数或分布律中的未知参数的矩估计量。 (1)???>=+-其它,0,)()1(c x x c θx f θθ 其中c >0为已知,θ>1,θ为未知参数。 (2)?? ???≤≤=-.,01 0,)(1其它x x θx f θ 其中θ>0,θ为未知参数。 (5)()p p m x p p x X P x m x m x ,10,,,2,1,0,)1()(<<=-==-Λ为未知参数。 解:(1)X θc θθc θc θc θdx x c θdx x xf X E θθc θ θ =--=-== =+-∞+-∞+∞ -? ? 1 ,11)()(1令, 得c X X θ-= (2),1)()(10 += = = ? ? ∞+∞ -θθdx x θdx x xf X E θ 2 )1(,1 X X θX θθ-==+得令 (5)E (X ) = mp 令mp = X , 解得m X p =? 3.[三]求上题中各未知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值和估计量。 解:(1)似然函数 1211 )()()(+-=== ∏θn θn n n i i x x x c θ x f θL Λ 0ln ln )(ln ,ln )1(ln )ln()(ln 1 1 =- +=-++=∑∑ ==n i i n i i x c n n θθ d θL d x θc θn θn θL

撒旦的造句

撒旦的造句 导读:撒旦拼音 【注音】:sadan 撒旦解释 【意思】:基督教用语,指魔鬼。[希伯来sātān] 撒旦造句: 1、我怎么知道它不是我自己的愿望或者甚至是从撒旦而来的谎言? 2、撒旦用这个秘密装出神秘的样子来编织它的骗术。 3、如果这是定罪,那么它就是来自于上帝;如果是谴责,这就是来自撒旦。 4、撒旦企图仿效这个秘密让我们感觉到特别,如同我们是秘密的一部分,隐藏在他的领域里。 5、上帝的圣灵离开了所有的教堂,就在这时撒旦及时地进入了教堂开始了他的统治。 6、我们要努力赶上耶稣,他知道他拥有至高的权柄,能命令撒旦落荒而逃。 7、地狱的其他空间都充满了黑暗的火焰,在这样的背景下,撒旦可怕而威严地站在那里。 8、有谁比撒旦更适合这个角色呢? 9、在此提到的十种生物都有共同的“恶魔精神”,而魔鬼可以反应所有,从坏心肠的鬼或是堕落的天使到撒旦的傀儡。

10、你焦虑的时候,你就已经打开撒旦的大门。 11、他们想让你、他们的孩子们还有所有处于吼叫半径内的人都知道,撒旦就在他们当中。 12、不仅仅是那些围观木偶的人们,还有一个传道士在出售他组合的一个木偶集团军,(撒旦是最贵的一个)。 13、如果只是一瞬间,撒旦突然看起来又老又脆弱。 14、这是悔改:转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撒旦上帝。 15、“那正是我想要的,”撒旦说。 16、所以撒旦是不是许多这样的力量,或者宇宙的统治者之一,保罗的意思是不是说钉死耶稣的是超人类天使力量,而不是罗马人? 17、所以,当你用的宣言——不存在的撒旦,是不存在的,你是在自相矛盾。 18、这是一个他似乎被迫要讲的史诗般的故事,如同一个满怀激情的年轻牧师可能试图给撒旦立传一样。 19、撒旦在这个地狱里统治了太长时间。 20、撒旦和叛乱天使们被彻底击败了。 21、随着争论进行下去,撒旦越来越狂怒地甩着尾巴,凶猛的黑暗光线从他巨穴般的眼睛里射出。 22、此时这个神学家醒了,他喃喃自语道:“撒旦对梦的控制力实在太可怕了。” 23、“中国得靠你自己,”撒旦不耐烦地说。 24、让我来提醒你们发生什么了吧,撒旦飞出了地狱。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及答案第七章

习题7-1 1.选择题 (1)设总体X 的均值口与方差 /都存在但未知,而X 1,X 2,L ,X n 为来 自X 的样本,则均值 口与方差 (T 2的矩估计量分别是 (). (A) X 和 (B) 1 n X 和—(X n i 1 i )2 . (C) 口和 2 (T ? 1 (D) X 和一 n n (X i i 1 x)2. 解 选 (D). (2) 设X : U[0, ],其中 e >0为未知参数,又X ,,X 2,L ,X n 为来自总体 X 的样本 ,则e 的矩估计量是( ). (A) X . (B) 2X . (C) max{X i }. (D) m i^ X i } . 解选(B). 2.设总体X 的分布律为 其中0v B v 为未知参数,X1, X 2,…,X.为来自总体X 的样本,试求e 的矩 估计量. 解 因为 E (X )=(- 2)x3 e +1x(1 -4 e )+5x e =1-5 e ,令 1 5 X 得到 的矩估计量为 3.设总体X 的概率密度为

f(x ;) (1)x ,0 x 1, 0, 其它? 其中 0> -1是未知参数,X,冷… ,X n 是来自 X 的容量为n 的简单随机样本 求 : (1) 的矩估计量; ⑵ 0的极大似然估计量? 解 总体X 的数学期望为 - 1 9 2X 1 令E(X) X ,即一1 X,得参数B 的矩估计量为? ? 2 1 X 设X 1, X 2,…,x n 是相应于样本X 1, X 2,…,X n 的一组观测值,则似然函 数为 n (1)n X i , 0 x i 1, i 1 0, 其它. In x i 1 In X i i 1 4.设总体X 服从参数为 的指数分布,即X 的概率密度为 E(X) 1 xf(x)dx o ( 1)x dx 当 00 且 In L nln( 1) In X i , dln L n In x =0,得 0的极大似然估计值为 而0的极大似然估计量为

魔鬼代言人观后感

魔鬼代言人观后感 学号:1205032011 姓名:桂成 最近看了有关刑事诉讼的一部电影《魔鬼代言人》,对刑事诉讼中的律师,辩护人,以及程序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是我的观后感: 该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凯文以及他的律师生涯。凯文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律师。他有着连续辩护不败的战绩。但是有一天纽约一家很有影响的律师行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他经不住这些诱惑,不听母亲的劝告,带着妻子玛丽,离开佛罗里达的家乡去到纽约发展。 老板米尔顿对凯文非常赏识,不断地委以重任,成功继续伴随着凯文,一个又一个案子在他的辩护下得以胜诉。老板米尔顿在工作的同时也带他见识了五光十色的世界。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为之洗脱罪名的客户并非清白。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和色情,名利各个方面的诱惑,凯文渐渐的迷失在生活中,甚至忽视了妻子精神上的反常。凯文的妻子玛丽跟着丈夫住着豪宅,手上有花不完的钞票。但是,她却渐渐地感到与凯文疏远了,而且生活的并不幸福。到最后,玛丽总是能看到诡异的情景,而且整个人的精神都彻底崩溃了。在强大的压力下,玛丽选择了自杀。直到此时,凯文才猛然意识到了身边的危机。 就在玛丽自杀的当天,凯文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凯文任职的那家律师行的老板米尔顿就是自己的父亲。气愤的凯文去找米尔顿报仇。当他开枪射杀米尔顿的时候,米尔顿却毫发无损。原来米尔顿就是撒旦,他要让整个世界变为已有。米尔顿还有个女儿克丽丝塔,她是凯文同父异母的孩子。米尔顿想让凯文和克丽丝塔为他繁衍家族后代,以此在千禧年的时候对付上帝。凯文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开枪自杀了。这样以来,米尔顿的计划就全盘泡汤了,克丽丝塔也立刻变得枯萎颓废。米尔顿化为了一团火焰 凯文并没有死,他回到了过去,那时他正在为盖提做辩护。因为盖提有罪,所以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凯文没有替他辩护,凯文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部有关法律的电影,也是一部有关于宗教的电影,与其这样说,不如简单的说为这是一部剖析人性的电影。律师,在刑事诉讼案件中参与人,其所要履行的就是对为自己的当事人洗脱罪名或者说掩饰罪名,电影中凯文,一直保持不败的诉讼胜利,他利用了一些法律盲点,获得胜利,不管其当事人的好坏,尽力取得胜利;律师,尽管是属于高收入的社会职业,但在西方国家中,一向有着不好的口碑,关于律师的侮辱性笑话更是不计其数。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揭露律师犯罪的《律师行》获得空前票房。本片和《律师行》的主题都是关于律师职业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而该片的寓意人物——魔鬼的出现,则带着更多的世纪末色彩。该片的电影名称也惹人深思和联想,《魔鬼代言人》,片中的用米尔顿来扮演具有神话色彩的凯撒,其寓意可谓深重,而凯文这一为凯撒工作和办事的角色,自然就担负起了魔鬼的代言人这一重任。律师的职业是为人脱罪,还是澄清事实真相。影片对这种一贯奉行的司法辩护制度律师,尽管是属于高收入的社会职业,但在西方国家中,一向有着不好的口碑,关于律师的侮辱性笑话更是不计其数。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揭露律师犯罪的《律师行》获得空前票房。本片和《律师行》的主题都是关于律师职业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而该片的寓意人物——魔鬼的出现,则带着更多的世纪末色彩。该片的电影名称也惹人深思和联想,《魔鬼代言人》,片中的用米尔顿来扮演具有神话色彩的凯撒,其寓意可谓深重,而凯文这一为凯撒工作和办事的角色,自然就担负起了魔鬼的代言人这一重任。律师的职业是为人脱罪,还是澄清事实真相。影片对这种一贯奉行的司法辩护制度律师,尽管是属于高收入的社会职业,但在西方国家中,一向有着不好的口碑,关于律师的侮辱性笑话更是不计其数。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由汤姆·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word

习题7.1 1.设总体X服从指数分布 试求的极大似然估计.若某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服从该指数分布,现随机抽取18个电子元件,测得寿命数据如下(单位:小时): 16, 19, 50, 68, 100, 130, 140, 270, 280, 340, 410, 450, 520, 620, 190, 210, 800, 1100. 求的估计值. 解: 似然函数为 令 得 2.设总体X的概率密度为 其他 试求(1)的矩估计的极大似然估计 解: (1) 的矩估计 (2) 似然函数为

令 解得 3.设总体X服从参数为的泊松分布试求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可参考例7-8) 解:由服从参数为的泊松分布 由矩法,应有 似然函数为 解得的极大似然估计为 习题7.2 1.证明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相合估计 证: 由定理知是的相合估计 2.证明样本的k阶矩是总体阶矩的相合估计量 证: 是的相合估计 3.设总体为其样品试证下述三个估计量 (1) (2)

(3) 都是的无偏估计,并求出每一估计量的方差,问哪个方差最小? 证: 都是的无偏估计 故的方差最小. 4.设总体其中是未知参数又为取自该总体的样品为样品均值 (1)证明是参数的无偏估计和相合估计 (2)求的极大似然估计 (1)证: 是参数的无偏估计 又 是参数的相合估计 (2)故其分布密度为 其他 似然函数 其他 因对所有有

习题7.3 1.土木结构实验室对一批建筑材料进行抗断强度试验.已知这批材料的抗断强度.现从中 抽取容量为6的样本测得样本观测值并算的求的置信度的置信区间 解: 置信度为的置信区间是 2.设轮胎的寿命X服从正态分布,为估计某种轮胎的平均寿命,随机地抽取12只轮胎试用,测得它们的 寿命(单位:万千米)如下: 4.68 4.85 4.32 4.85 4.61 5.02 5.20 4.60 4.58 4.72 4.38 4.7 试求平均寿命的的置信区间(例7-21,未知时的置信区间) 解:查分布表知 平均寿命的的置信区间为 3.两台车床生产同一种型号的滚珠,已知两车床生产的滚珠直径X,Y分别服从 其中未知现由甲,乙两车床的产品中分别抽出25个和15个,测得 求两总体方差比的置信度0.90的置信区间. 解:此处 的置信度0.90的置信区间为: 4.某工厂生产滚珠,从某日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9个,测得直径(单位:毫米)如下: 14.6 14.7 15.1 14.9 14.8 15.0 15.1 15.2 14.8 设滚珠直径服从正态分布,若 (1)已知滚珠直径的标准差毫米; (2)未知标准差

外国文学考研“作品名称”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作品名称名词解释: 1、《工作与时日》:赫西奥德的教诲诗。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共八百多行。诗人在这首长诗中,劝导弟弟走正直劳动的道路,不要走巧取豪夺的邪路。诗中还反映出当时希腊农村的现实。诗人在诗的后部,以一个亲身参加劳动的人的亲切感,描绘出许多农村景色的生动画面,是这首诗的一大艺术特色。 2、《俄狄浦斯王》: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取材于英雄传说,描写忒拜王子俄狄浦斯反抗杀父娶母的神谕,然而又逃不出命运支配的故事。通过俄狄浦斯的遭遇,作者赞颂了悲剧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人民负责的精神,同时又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怀疑,表现了雅典人民在社会灾难面前的斗争精神和悲愤情绪。该作品结构严谨精巧,善用突转,不仅代表着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成就,也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3、《美狄亚》: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伊阿宋窃取金羊毛的英雄传说。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男子的不道德行为,对美狄亚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作品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著称,成功塑造了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美狄亚的形象,详尽刻画了她的爱与恨、被弃与复仇的心理变化,特别是杀子前感情与理智的冲突。结构完整,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合乎逻辑,富有强烈感情色彩。 4、《神曲》:叙事长诗,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全诗14233行,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地狱、炼狱,并由贝阿特丽采引导游历天堂的故事。但丁在《神曲》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人怎样从迷惘、错误和罪过中经受苦难和考验,达到至善和幸福的境地。围绕这一主题,《神曲》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现实生活,鞭挞了教会教皇的罪恶势力,反对蒙昧主义,赞美人的智慧和才能,肯定文化的重要,要求感情的自由。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和平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透露出人文主义的光芒。《神曲》结构宏伟严密、内容广博,首次用意大利语写成,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统一起了很大作用。 5、《十日谈》:短篇小说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拉开欧洲文艺复兴序幕。采用框型结构,用故事套故事的形式把一百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统一整体。作品虽然是十个男女青年在乡间逃避瘟疫时轮流讲述的故事,但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全书的红线。作品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思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对摆脱宗教和封建道德约束的要求和愿望。注重人物塑造、心理刻画和景物描写,用意大利语写成,语言生动精炼,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6、《巨人传》: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杰作,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小说分5卷,第1卷写高康大的出生、受教育、抵御外敌侵略和建立特来美修道院的故事;第2卷写庞大固埃的出生、巴黎求学和结识巴奴日的经过;第3卷就巴奴日是否应该结婚的问题引出各种奇谈妙论;第4、5卷描写了为探求婚姻问题的答案,庞大固埃和巴奴日、约翰修士一道外出寻找“神瓶”的经历。小说以神话般的人物形象、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又不免油滑粗俗的独特风格,表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严肃主题,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巨人”般的力量,描绘了人文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7、《堂吉诃德》:长篇小说,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作品模拟骑士小说的写法,主要描写堂吉诃德主仆二人游侠冒险的故事。堂吉诃德的遭遇对过时的骑士文学是一种尖锐的讽刺,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行迹反映当时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贵族骄奢淫逸、腐败残暴的恶行,对人民的困苦表示深切同情。作者运用夸张、对比、讽刺的手法揭露和批判丑恶现实,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世界著名的典型形象。作者戏拟骑士小说,又吸收了流浪汉小说的写实手法,全面描写了现实生活,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为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8、《哈姆莱特》:位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取材于丹麦史,描写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为父报仇的重任,因为敌人势力强大,以及他本身思想的局限,不得不推迟报仇的行动,但是,一旦他认定了凶手,就变得勇敢坚决,在杀死凶手的同时也牺牲了自己,不仅铲除了奸人,还达到了重整乾坤、以正视听的目的。哈姆莱特虽然以自身的毁灭结束了复仇,但戏剧并没表现出悲观情绪,而是赞扬了他的复仇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在道义上的获胜。该剧通过哈姆莱特复仇表达了莎士比亚对当时英国政治形势的冷静思考,以及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

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库及答案a

< 概率论>试题 一、填空题 1.设 A 、B 、C 是三个随机事件。试用 A 、B 、C 分别表示事件 1)A 、B 、C 至少有一个发生 2)A 、B 、C 中恰有一个发生 3)A 、B 、C 不多于一个发生 2.设 A 、B 为随机事件, P (A)=0.5,P(B)=0.6,P(B A)=0.8。则P(B )A = 3.若事件A 和事件B 相互独立, P()=,A αP(B)=0.3,P(A B)=0.7,则α= 4. 将C,C,E,E,I,N,S 等7个字母随机的排成一行,那末恰好排成英文单词SCIENCE 的概率为 5. 甲、乙两人独立的对同一目标射击一次,其命中率分别为0.6和0.5,现已知目标被命中,则它是甲射中的概率为 6.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分布律为{}5(1/2)(1,2,)k P X k A k ===???则 A=______________ 7. 已知随机变量X 的密度为()f x =? ??<<+其它,01 0,x b ax ,且{1/2}5/8P x >=,则 a =________ b =________ 8. 设X ~2 (2,)N σ,且{24}0.3P x <<=,则{0}P x <= _________ 9. 一射手对同一目标独立地进行四次射击,若至少命中一次的概率为80 81 ,则该射手的命中率为_________ 10.若随机变量ξ在(1,6)上服从均匀分布,则方程x 2 +ξx+1=0有实根的概率是 11.设3{0,0}7P X Y ≥≥= ,4 {0}{0}7 P X P Y ≥=≥=,则{max{,}0}P X Y ≥= 12.用(,X Y )的联合分布函数F (x,y )表示P{a b,c}X Y ≤≤<= 13.用(,X Y )的联合分布函数F (x,y )表示P{X a,b}Y <<=

西方哲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

通往成功之路---西方哲学史 2009年4月13日 复旦大学2009年西方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飞矢不动: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芝诺的观点。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其哲学思想特点在于他进一步用逻辑论证来说明存在是“一”而不是“多”,存在是“静”而不是“动”,“飞矢不动”就是关于否定动的论证之一。因为飞矢在一定的时间里必存在于与他相等的空间里。因此,如果把飞矢在空中运动的过程分为无数个点,则它在每一点上都存在于与他自身相等的空间里。可见,箭的飞动乃是无数静止的总和而不是运动,说飞矢运动是矛盾的。 2. 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开创者普罗泰戈拉的哲学观点,按照柏拉图的解释,这一命题的含义是“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说,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这就是说,衡量万物的尺度就是个人的感觉,事物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他所感觉的那个样子。那么,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同一事物就可以形成相互对立的不同的说法,形成相互对立的不同理论。这一命题表明智者运动具有明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 普罗泰戈拉的这一命题在当时是正对“神意”说的,它提高人的地位,贬低了神的地位;这一命题也有约定论的含义。 3. 唯名论:早期经院哲学内部的斗争主要是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战。这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或贡献个是否是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唯名论者认为,真是存在的只有给别;没有一般,一般仅仅是人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唯名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唯名论,认为不仅客观上不存在一般,而且人的思想中也没有一般的概念,所谓一般只不过是一个名词,甚至说是一种声音。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罗瑟林,另一种唯名论叫做概念论,认为一般不单是一个词,而且是人心中的一个概念,是人用来表示许多事物的相似性或共通性的概念,代表人物是阿伯拉尔。 4. 实在论: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它们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照的原型,这些原型也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这种观点叫做“极端实在论”,实际上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翻版,其代表人物是安瑟伦和生于香蒲的威廉。还有一种“温和实在论”,主要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它们歪曲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的说法,把一半说成是一种“实体形式”或叫隐蔽的质,它既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又存在于上帝和人的理性之中。这种说法虽然比较巧妙,最终还是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比个别更实在。 5.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既然现在知识真假难辨,最明智的办法莫过于对所有的知识来一次彻底的怀疑,把稍有疑惑的只是暂时放在一边,可以看能不能找到不正自明无可置疑的东西。 于是,他果断地对知识采取了普遍怀疑的审查。他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完全是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我怎么也不能怀疑,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时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说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我在

形容魔鬼的词语

形容魔鬼的词语 导读:犹太教与基督教中的魔鬼来源于犹太圣经,也就是基督教的旧约。原文的意思是毁谤者,也指撒旦,在圣经中是一个与上帝对抗的大能的灵体,也是当前人类世界的统治者。因此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典中这个词具有单一指代意义。以下是形容魔鬼的词语,欢迎阅读。 魔鬼 宗教或神话传说里指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比喻邪恶的势力。 妖魔鬼怪 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妖魔鬼怪 妖魔鬼怪 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妖魔鬼怪 魔鬼 宗教或神话传说里指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比喻邪恶的势力。魔鬼关于魔鬼的词语 毒魔狠怪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毒魔狠怪 群魔乱舞 成群的魔鬼乱跳乱蹦。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群魔乱舞 百鬼众魅

各种妖魔鬼怪。百鬼众魅 人妖颠倒 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是非颠倒,好坏不分。人妖颠倒 召神弄鬼 召唤或迫使精灵或魔鬼等出现或服从自己。召神弄鬼 断怪除妖 指铲除妖魔鬼怪。断怪除妖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火眼金睛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火眼金睛 生风作浪 生、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生风作浪 摄魄钩魂

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摄魄钩魂 生妖作怪 原指妖魔鬼怪作崇,危害于人。后比喻坏人暗中活动,进行破坏。生妖作怪 兴波作浪 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兴波作浪 掀风作浪 掀、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掀风作浪 兴风作浪 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兴风作浪 兴妖作孽 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兴妖作孽 照妖镜 传说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比喻借以看穿阴谋诡计的事物。照妖镜 跳布扎

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过复习资料试题解析(绝对好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习提要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事件的关系 2.运算规则(1)(2)(3)(4) 3.概率满足的三条公理及性质:(1)(2)(3)对互不相容的事件,有(可以取)(4)(5) (6),若,则,(7)(8) 4.古典概型:基本事件有限且等可能 5.几何概率 6.条件概率(1)定义:若,则(2)乘法公式:若为完备事件组,,则有(3)全概率公式: (4) Bayes公式: 7.事件的独立 性:独立(注意独立性的应用)第二章随机变量与概率分 布 1.离散随机变量:取有限或可列个值,满足(1),(2)(3)对 任意, 2.连续随机变量:具有概率密度函数,满足(1)(2); (3)对任意, 4.分布函数,具有以下性质(1);(2)单调非降;(3)右连续;(4),特别;(5)对离散随机变量,; (6)为连续函数,且在连续点上, 5.正态分布的 概率计算以记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则有(1);(2);(3) 若,则;(4)以记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 数,则 6.随机变量的函数(1)离散时,求的值,将相同的概率相加;(2)连续,在的取值范围内严格单调,且有一阶连续导 数,,若不单调,先求分布函数,再求导。第三章随机向量 1.二维离散随机向量,联合分布列,边缘分布,有(1);(2 (3), 2.二维连续随机向量,联合密度,边缘密度,有 (1);(2)(4)(3);,3.二维均匀分布,其中为的面积 4.二维正态分布 且; 5.二维随机向量的分布函数有(1)关于单调非降;(2)关 于右连续;(3);(4),,;(5);(6)对 二维连续随机向量, 6.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独立(1) 离散时独立(2)连续时独立(3)二维正态分布独立,且 7.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1)和的分布的密度(2)最大最小分布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期望 (1) 离散时 (2) 连续 时, ;,; (3) 二维时, (4); (5);(6);(7)独立时, 2.方差(1)方差,标准差(2); (3);(4)独立时, 3.协方差 (1);;;(2)(3);(4)时, 称不相关,独立不相关,反之不成立,但正态时等价;(5) 4.相关系数;有, 5.阶原点矩,阶中心矩第五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1.Chebyshev不等式 2.大数定律 3.中心极限定理(1)设随机变量独立同分布, 或,或

_失乐园_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

2004年9月第11卷第5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 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ep.,2004V ol.11 N o.5 收稿日期:2003-09-03 作者简介:黄德林(1980- ),男,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美文学专业2002级硕士研究生。 5失乐园6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 黄 德 林 (上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36) 摘要:长时期以来,5失乐园6中的撒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形象的复杂性激发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 阐释。我们认为,对撒旦形象的阐释要基于一个前提条件:撒旦究其本质是/恶棍0形象,这一点在诗中是不曾改 变的;同时又进一步对撒旦形象的复杂性作了心理解读,认为它是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是诗 人无意识中倾吐了自己和广大人们的苦闷、渴望和追求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所致。 关键词:弥尔顿;撒旦;恶棍英雄;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4)05-0047-06 弥尔顿(John M ilton,1608-1674)的诗作5失乐园6(Paradise Lost,1667)之所以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堪与荷马的5伊利亚特6、但丁的5神曲6相媲美,显然与作品中对主角撒旦形象的成功刻画是分不开的。撒旦形象多年来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他的形象的复杂性激发人们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诠释。当前西方有三大流派:/撒旦主义派0、正统派和调和派。他们不是片面夸大了撒旦形象的革命性质,就是片面夸大了撒旦形象的宗教性质,实难令人心悦诚服。长期以来,我国有不少人把5失乐园6看作一首披着宗教外衣的革命史诗,至于三卷后撒旦逐渐堕落,他们认为那里撒旦是代表失败了的王党,虽较西方/撒旦主义派0的观点前进了一大步,但关于撒旦形象前后重大转变的原因却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如殷宝书、肖明翰和张伯香等人从情欲、自由意志的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对撒旦形象作了重新定位与评价,为解开撒旦之谜开辟了新的视野。为了进一步再现诗人的创作意图,还撒旦以本来面目,笔者这里想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弥氏笔下的撒旦是/恶棍英雄0(villain )hero)形象,/恶棍0是其本质,其/恶棍0本质不因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二、至于撒旦形象的复杂性,那是因为撒旦与诗人的经历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点,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引起了他心灵的共鸣,同时也无意中触动了悠久的文化积淀)))集体无意识,为诗人倾吐自己和英国广大人们的苦闷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找到了很好的寄托,因而,被罩上了一抹英雄主义的色彩。 一、对撒旦的界定及其缘由 被逐出天堂、打入地狱火湖中的撒旦似乎雄风不减当年,依然高呼:/我们损失了什么?并非什么都丢失:不挠的意志,热切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难战胜的呢?0[1](P8)随后又提出/宁可在地狱为王,也不愿在天上称臣0。[1](P15)这一切足以使无数身陷逆境、为自由而战的人们如遇佳音,深受鼓舞。因而,西方催生了撒旦派;即便在我国,长期以来评论界也往往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倾向于从政治的角度解读5失乐园6,视其为一首革命史诗,甚至还有人误认为弥尔顿对5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答案第7章

第7章 假设检验 7.1 设总体2 (,)N ξ μσ~,其中参数μ ,2σ为未知,试指出下面统计假设中哪些 是简单假设,哪些是复合假设: (1)0:0,1H μσ==; (2)0:0,1H μσ=>; (3)0:3,1H μσ<=; (4)0:03H μ<<; (5)0:0 H μ =. 解:(1)是简单假设,其余位复合假设 7.2 设1225,,,ξξξ 取自正态总体(,9)N μ,其中参数μ未知,x 是子样均值,如对检验问题 0010 :,:H H μμμμ=≠取检验的拒绝域:12250{(,,,):||}c x x x x c μ=-≥ ,试决定常数c ,使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5 解:因为(,9) N ξ μ~,故9(, )25 N ξ μ~ 在0H 成立的条件下, 000 53(||)(||) 53521()0.05 3c P c P c ξμξμ-≥=-≥? ?=-Φ=???? 55( )0.975, 1.96 3 3c c Φ==,所以c =1.176。 7.3 设子样1225,,,ξξξ 取自正态总体 2 0(,)N μσ,2 σ已知,对假设检验 001 0:,:H H μμμμ =>,取临界域12n 0{(,,,):|}c x x x c ξ=> , (1)求此检验犯第一类错误概率为α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设0μ=0.05,20σ=0.004,α=0.05,n=9,求μ=0.65时不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解:(1)在0H 成立的条件下,2 00(, ) n N σξ μ~,此时 00 0000 0()c P c P n n ξμμα ξσσ?? --=≥=≥ ??? 所以, 00 10 c n α μμσ--=,由此式解出00 10c n ασμμ-= + 在1H 成立的条件下,2 0(,) n N σξ μ~,此时 01010 1000 010 ()( )( ) () c P c P n n c n n n n ααμ ξμβξσσσμμμμ σσμμμσ--??--=<=< ?? ? +--=Φ=Φ-=Φ- 由此可知,当α增加时,1αμ-减小,从而β减小;反之当α减少时,则β增加。 (2)不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为 010 0.9511() 0.650.51(3) 0.2 1(0.605)(0.605)0.7274 n αμμβμσμ---=-Φ- -=-Φ- =-Φ-=Φ= 7.4 设一个单一观测的ξ子样取自分布密度函数为() f x 的母体,对 () f x 考虑统 计假设: 0011101 201 :():()00x x x H f x H f x ≤≤≤≤??==? ???其他 其他 试求一个检验函数使犯第一,二类错误的概率满足2m in αβ+=,并求其最小值。 解 设检验函数为 1()0x c x φ∈?=? ?其他 (c 为检验的拒绝域)

电影观后感,论波兰斯基的《魔鬼圣婴》

论波兰斯基的《魔鬼圣婴》 看完《魔鬼圣婴》这部片子让我感觉很压抑,这部被誉为最恐怖电影之一的影片,并没有用什么血腥暴力的镜头,却着实让我恐怖了一把。使我确信,真正成功的恐怖片,走的是内心,而不是只搞视觉与听觉的强烈渲染而营造恐怖,这部《魔鬼圣婴》就是如此,稳重平实的镜头却制造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气氛,让人不寒而栗。同时,我不由的敬佩起波兰斯基这位电影大师,虽然感觉像是被他耍了。 《魔鬼圣婴》在同类影片中,拍摄风格是较为清新的。影片讲述了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露丝和盖伊搬进了纽约一套老式公寓大楼。但出人意料的是,大楼里的房客以罗曼夫妇为代表,其实都是隐秘的巫师。身为二流演员的盖伊在成名的诱惑下,与罗曼夫妇达成交易,最终使自己的妻子露丝怀上并生下了魔鬼的婴儿。 影片的节奏控制得很好,松驰有度。主人公露丝至始至终贯穿整部影片,有时候镜头以露丝的视角来看他人,有时候镜头又在细细窥探她的一举一动。就是这种诡异的镜头所形成的缓慢而深幽的感觉,让人觉得不安。 与大多数恐怖片相比,《魔鬼圣婴》画面明亮,色彩鲜艳。可以看得出,波兰斯基刻意地再回避恐怖画面的安排,如罗曼夫妇收养的女孩跳楼身亡,露丝被撒旦强奸以及没有眼睛的魔鬼圣婴,都没有大肆渲染恐怖。尤其是露丝玛丽的婴儿,更是最终都没有出现,让我有点失望,但这些刻意回避恐怖画面的安排,丝毫不减影片的恐怖程度,而是更显巧妙。传说中的“杀人不见血”,正是波兰斯基的高明之处。 除此之外主人公的造型也是影片的亮点。露丝从之前尽显时尚的装扮到后来短发的孕妇造型,让我对她的造型上的视觉感受从动人到吓人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不由的为她揪心。 这部影片的结局是让我最难以接受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看着露丝身处危险之境,我不由地产生了怜爱,从她发现一切都不对劲之后将一切告诉丈夫,我想着他们会不会走上一切揭露这恐怖谜团的道路,但导演告诉我,他没有这么做,连丈夫也和巫师们是一伙的,露丝显得如此孤单。但当她把最后的希望依托于希尔医生时,无情的波兰斯基又狠狠地中伤了露丝和观众,看着无所依靠的主人公被拖走,我近乎绝望了。但这并没有结束,什么叫狠毒,那就是给你一把刀去反抗,然后当你握着刀向我冲来的时候我已经向你举起了枪,所有的挣扎都显得那么徒劳的时候,人会觉得如此的绝望,而波兰斯基偏偏要给你一丝希望,让你心理落差拉大,跌得惨不忍睹。最后露丝握起刀让我以为这会是最后的大逃亡,而进入眼帘的场面让我惊讶了:公寓大厅里放置着黑色的婴儿车,一群巫师们手持香槟谈笑风生,就像一个和谐的正常家庭一样。这只是惊讶,而之后露丝对邪恶势力的妥协让我感到无比的恐惧和绝望。 一度我也以为故事会有些转机,因为我是很怕残酷的结局的,我一直希望女主角能抱着自己可爱的孩子逃离这一切,但波兰斯基决不会那么做,他是邪恶的编织者,编织着一个一个诡异的故事,并且将观众玩弄于鼓掌。 波兰斯基最终让故事不可逆转的走了下去,女主角对孩子的接受暗示着她向邪恶的妥协,随之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但是当我换位思考时,我理解到露丝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了,她是孩子的母亲,仅此而已。已经绝望了的她,无所依靠,而这个孩子便是她唯一的依托,她之前的所有挣扎不正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孩子嘛,她不管父亲是谁,不管这孩子象征着什么,她所知道的是:那是我的孩子,我是她的母亲。

魔鬼等级

从低到高排列!!!! 1丧尸僵尸,最低等级怪物 2亡灵幽灵,低等级怪物 3魔鬼,中等级生物 4魔兽,高等级怪物 5吸血鬼,高等魔鬼 6恶魔,支配众多魔物的高等级怪物 7恶魔之王,支配恶魔怪物 8邪灵,人类阴暗面诞生的邪灵 9空间邪灵,高等邪灵 10邪灵之主,邪灵的主人 11天魔,高等魔物 12天魔王,历史上有名的6大天魔王,超越天魔的生物,其中第六天魔王最强!! 13圣魔,可以召唤任何魔物的支配者级生物 14圣魔王,圣魔的主人 15魔神,最终极的魔物 16堕天使,堕落天使——撒旦,路西华,邪恶的支配者,超越魔神的终极魔鬼!!(见天使等级) 17吸血鬼之主,魔界的高等魔鬼,控制吸血鬼和其他魔物. 18魔帝,是魔界的创始者,魔界一切的统治者!! 19魔界之主,魔帝的创始者,比魔帝更高的,魔界空间的统治首领!! 20混沌王,混沌之神,宇宙的原初!!!!(呵呵,,类似盘古??) 介绍混沌6大魔神(详细资料请看下面), 混沌的6大魔神,是一切的统治者,掌管着宇宙的各个部分,6个魔神各拥有一种能力,各掌管一种能力: ——OMEGA魔神:力量的主宰,控制着力量的混沌魔神。支配着宇宙中神秘强大的“无之力”. ——远古武神:混沌6大魔神的武之魔神,操纵一把巨剑,拥有宇宙中绝对的剑术!! ——空间魔神:混沌6大魔神之一,掌管一切空间的能力,能操纵任何的时空和空间。但是由于时空圣战,身体被分解,所以只有一灵魂形态来存在,但是只要收集足够的能力,就可完全复活!! ——魔法魔神:混沌6大魔神的操纵魔法的魔神,掌管着宇宙和混沌中一切的魔法,并且是魔之界的主宰和创造者,魔帝和魔界之主的主宰!! ——精神魔神:混沌6大魔神之一,操纵宇宙中一切精神力的魔神!! ——混沌魔神:混沌6大魔神中唯一没有现身的魔神,也是混沌6大魔神中3魔神(OMEGA,空间魔神,混沌魔神)的第三位,但是至今没有复活,传说他可以一手就将一个星系毁灭,目前在混沌之中休眠,外表非常艳丽,但是其实是终极的绝望和毁灭!!!!(我猜是土星吧?看过<美少女战士>的朋友也许知道,土萌莹的沉默之镰!!) 21原初之混沌,混沌的原初形态,宇宙的统治者! 22终极魔神(黑魔神),黑宇宙(暗黑空间)混乱空间的掌管者,超越原初之混沌的能力.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_复旦大学_课后题答案7[1]

7习题七 1.设总体X 服从二项分布b (n ,p ),n 已知,X 1,X 2,…,X n 为来自X 的样本,求参数p 的矩法估计. 【解】1(),(),E X np E X A X ===因此np =X 所以p 的矩估计量 ?X p n = 2.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 f (x ,θ)=22 (),0, 0, .x x θθθ?-<

(2) 似然函数1 1 ,01n n i i i L x x θ θ-==<<∏ ,i =1,2,…,n. 1 ln ln (1)ln n i i L n x θθ==+-∏ 由1 d ln ln 0d n i i L n x θθ==+=∏知 1 1?ln ln n n i i i i n n x x θ ===-=- ∑∏ 所以θ的极大似然估计量为 1 ?ln n i i n x θ ==-∑ 求这批股民的收益率的平均收益率及标准差的矩估计值. 【解】 0.094x =- 0.101893s = 9n = 0.094.EX x ==- 由2 2 2 2 21 ()()[()],()n i i x E X D X E X E X A n ==+==∑知222 ??[()]E X A σ+=,即有 ?σ =于是 ?0.101890.0966σ === 所以这批股民的平均收益率的矩估计值及标准差的矩估计值分别为-0.94和0.966. 5.随机变量X 服从[0,θ]上的均匀分布,今得X 的样本观测值:0.9,0.8,0.2,0.8,0.4,0.4,0.7,0.6, 求θ的矩法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它们是否为θ的无偏估计. 【解】(1) ()2 E X θ = ,令()E X X =,则 ?2X θ =且?()2()2()E E X E X θθ===, 所以θ的矩估计值为?220.6 1.2x θ ==?=且?2X θ=是一个无偏估计.

7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欧洲文学(3学时) [学习提示] 学习本章,要弄清弥尔顿创作中的革命精神;要了解古典主义文艺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切实掌握古典主义的特征、优势、缺陷以及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应注意莫里哀的作品与专制王权的关系、与社会斗争的关系,了解他的创作概貌、重要作品和开明的资产阶级立场,重点掌握《伪君子》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第一节概述 十七世纪的欧洲处在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旧的封建制度继续斗争的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学的发展都很不平衡。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以英、法两国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 一、英国文学 十七世纪中叶,伴随着资产阶级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运动,英国文学迅速发展。 诗人、思想家和政论家弥尔顿(1608—1674)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 《失乐园》(1667)是弥尔顿是最主要的作品。这部长诗共十二卷,约一万一千行,题材来源于《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二、三章及《圣经·新约·启示录》,描写的是亚当、夏娃违犯上帝禁令偷吃禁果而被赶出乐园的故事和撒旦反抗上帝遭到失败后被囚于地狱的火海中备受煎熬,但不屈服的故事。 长诗借古喻今,将《圣经》故事注入了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的战斗精神,用宗教题材来为现实斗争服务。它通过撒旦反抗上帝权威的故事,反映并歌颂了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政体的革命斗争,揭露和抨击了王政复辟时期的黑暗现实。诗中最动人的形象是充满反叛精神的英雄撒旦。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了诗人清教徒与革命家的两重性:作为一个清教徒,他不得不把撒旦写成背叛上帝的堕落天使和引人堕落的恶棍,称他骄矜横蛮、野心勃勃;但作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革命家,他在感情上却完全站在撒旦一方。因为撒旦与上帝激战的场面,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革命年代革命者与敌人激战的情景;撒旦被上帝打入地狱的悲惨处境,很容易使他联想到革命者遭受复辟王朝打击迫害的现实状况。所以他让撒旦的骄矜横蛮、野心勃勃体现了对堂堂上帝权威的抗衡,用撒旦的形象来象征生龙活虎、坚强有力、不畏专制暴政、要求自由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战士。撒旦反抗上帝,不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