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人的新农村_建设的科学内涵与战_省略_研究_基于人性发展哲学的视角分析_刘晋祎

_人的新农村_建设的科学内涵与战_省略_研究_基于人性发展哲学的视角分析_刘晋祎

“人的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与战略意义研究

——基于人性发展哲学的视角分析

刘晋祎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教研部,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人的新农村”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人的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于“物的新农村”建设,是两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有的实践内容,更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精神信仰、文化认知和习惯习俗等人性发展方面的尊重。“人的新农村”建设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农民精神信仰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性发展和乡村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人的新农村”建设;人性发展;理论内涵;战略意义[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6)04-0006-04

Theoretical Intension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Peopl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Development

Liu Jinyi

(Institute of Marxism and Politics,Party School of the Q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Qingdao,Shandong 266071)

Abstract:Peopl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brings out innovation of development idea,which contains rich theoretical intension and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This paper presents that the people-orient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on the initiative of peopl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of object's new rural construction,which is the foundation for effective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However,peopl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has unique practical content,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human nature development such as psychological feelings,passion,value orientation,faith,cultural cognition,habit and so on.Finally,the paper insists that Peopl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beautiful China construction,building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around way,rural socialism core values construction ,peasant spiritual faith construction,establishing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area and city,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soft power of rural culture.

Key words:peopl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theoretical intension;strategic significance

[基金项目]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十三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基于人性哲学视角下的“人的新农村”建设研究(项目编号:DY150234)。

[作者简介]刘晋祎(1985-),男,山东胶州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教研部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分析哲学、人性哲学与经济哲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https://www.doczj.com/doc/b017035034.html,

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李克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人的新农村”的提出彰显了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改革思路和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战略指向和路径导向。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期盼之年,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提供了重要着力点。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在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基础上必将向系统化、整体化、协同化、人性化的更高目标迈进。“人的新农村”无论是作为发展构想、重要遵循,还是战略引导和价值追寻,其理论内涵和战略意义都是现阶段亟需探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人的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对于“人的新农村”建设科学内涵的界定,需要结合“物的新农村”建设从发展理念和具体内容两个维度来分析,也就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发展理念来看,“人的新农村”主要强调的是“人的新农村”和“物的新农村”建设的统一性问题,两者都应统一于以农民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落脚点这一基本原则之上,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对应的是对“人的新农村”建设的宏观层面的广义理解;从具体内容来看,“人的新农村”主要强调的是“人的新农村”和“物的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区分,也就是对立性的一面,着重突出“人的新农村”建设在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这对应的是对“人的新农村”建设微观层面的狭义理解。

(一)核心要义:由以物为中心到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变

从人性发展哲学的角度来看,“人

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发展理念上的转

变和突破,无论是硬件设施建设(基础

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发展)还是软件建

设都应将农民的价值诉求、情感意愿和

精神发展作为根本参照,以真正实现农

民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落脚点。

因此,从广义上来看,“人的新农村”

建设与“物的新农村”建设并不矛盾,

“人的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以人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同样适用于“物的新农

村”建设,突出的是“物的新农村”建

设必须以农民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而

不仅仅是指标的完成、成果的展示和外

表的美化,也只有这样,“物的新农

村”建设才能真正为农民的发展提供物

质基础和设施保证,否则将产生不可估

量的所谓“现代化负面影响”。因此,

“物的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路面硬

化、管道改造、高楼建造等硬件工程建

设,更应关注、尊重农民的人性发展。

在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发展理念的指导

下,“物的新农村”建设和“人的新农

村”建设才能实现真正的互补和统一,

才能真正实现为“物的新农村”建设提

供物质基础和“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

精神保证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否则

两者就会产生分裂和分歧,导致新农村

建设畸形发展。

“人的新农村”建设,农民发展的

科学评价至关重要。有些地方政府相关

部门设计了诸多发展指标来衡量农民自

身的发展状况,如收入水平、消费能

力、农技水平、法治观念、健康指数

等。这些指标的统计有利于掌握农民的

状况,但这些指标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

的最终目的。在个别地方,政府部门把

各项指标的提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任务和工作指向,这是极为不可取的。

各项指标的科学设定只是为提升农民发

展水平所采取的一种工具选择和度量手

段,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结合本地农

村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农民自身的发展意

愿来评价。因此,并不是地方政府或某

些官员认为某项工程有利于农民发展事

实上就真的是有利于农民发展,而应以

农民自身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为

衡量指标,政府应着重做好顶层设计、

规范引导和实际调研,了解农民的利益

诉求、发展困境等问题,切实尊重人性

尊严,促进人性发展,增强农民的理性

认知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和自身发展能

力。部分政府人员认为,农民过于关注

自身的眼前利益、过于感性、认识事物

过于狭隘等,故不能完全按照农民的意

见和感受来进行建设谋划。这种现象确

实部分存在,但我们应该反思的是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我们

过度关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物性方

面的建设,而忽视农民自身的精神发展

水平。因此,之前的“物的新农村”建

设理念应该被转变,而“人的新农村”

建设的提出则重新赋予了“物的新农

村”建设新的着力点和内涵。

(二)具体内涵:新农村建设基本

着力点的丰富

从具体内涵来看,“物的新农村”

建设与“人的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侧重

点各不相同。“人的新农村”建设突出

和侧重的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

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技能和

文明素质的提升,乡贤文化的创新和发

展,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建设,传统手工

艺的挖掘、传承和发展,价值观和科学

信仰的构建等多方面内容,其基本着力

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生态

体系建设。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

确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

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①“人的新

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恢复和

保护农村特有的“绿水青山”,②为农村

群众的生活和发展提供自然支撑和环境

保证,留住农村群众质朴的乡村情结和

深厚的恋乡之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美丽乡村新格局。(2)推进农村公

共事业发展。目前大部分农村的公共事

业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二是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落后。农村的卫生、

教育、文化等公共资源不足直接影响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迫使相当一部分中青年人口转移到城镇以满足自身各方面需求,从而造成农村空心化现象。如何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并激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活力是“人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3)提升农村人口的科学技能和文明素质。农村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农业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等都直接依赖于农村群众技术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各行各业将掀起一轮产业形态变革热潮,农民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文明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结构的优化、农村治理的质量和农民自身的发展。(4)乡贤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农村既要接纳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共享现代工业文明的有益成果,又要注重对乡村特有的乡贤文化的保护、创新和发展。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乡村民众崇德向善、敬业上进、爱国爱乡的道德力量和价值取向,体现着历代乡村贤达的乡愁情怀和人格力量,凝结着乡村治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积淀着数千年乡村文明发展的脉络和精髓,对培育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民群众精神的坚定和内心的坚守以及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5)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性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在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过程中应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力度。③中国的传统村落民居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承载乡村记忆的重要符号,是数千年乡村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是乡村居民情感寄托的重要保障。乡村民居建设不应极力模仿城市建筑,不应千村一面,而应突出自身特有的淳朴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特色和传统建筑特点。(6)传统工艺的保护性传承和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振兴传统工艺”。④农村传统工

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我国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重

要体现,凝聚着人民对理想生活的无限

追求和向往,凝结着历代中华儿女的无

穷智慧和辛劳汗水,体现着中华儿女勤

于实践、勤于思索、勤于探究的生活态

度。传统工艺的保护发展对于扩大中华

文化影响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

自信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7)农村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信仰体系建设。农

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我国价值

观培育工程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化进

程的加快,乡村传统观念、民间信仰、

公序良俗和乡风民约受到冲击,部分村

民出现精神空虚、价值错位、信仰缺失

等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部分农村地

区没有构建起符合农村民众心理特点、

认知水平、情感诉求和文化观念的科学

信仰体系。如何构建农村民众的精神长

城,补足精神之钙,是“人的新农村”

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人的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我国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

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

问题,如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传统乡村

文化和乡村特有标识消失、乡村道德风

化日下、价值信仰缺失、农民归属感和

获得感不强、农村社会结构脆弱、农村

自身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人才流失和人

口结构老龄化严重等。可见,当前农村

建设中凸显出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块

难啃的硬骨头,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这并不像硬化道路、建造楼房、通水通

电等硬件设施建设那么简单,任何一个

难题的破解都影响其他问题的发展走

势,可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

统性的人心建构工程,是一项需要尊重

人性本性、尊重人性尊严和尊重人性发

展的铸造精气神的凝魂聚力工程。当

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攻坚期和

深水区,在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大背

景下,在农村诸多问题的倒逼下,在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的引导下,“人的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人的新农村”建设是建设

“美丽中国”的关键突破口和切入点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

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在2013年中

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美丽乡村”建设;

2014年12月,李克强在中央农村工作

会议上提出“人的新农村”建设。这三

个新概念到底体现怎样的逻辑关系?

“美丽中国”的提出反映出党和国家对

环境生态问题的极度重视,表明党和国

家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理念在认识

上的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为建设

“美丽中国”提供了基点和方向,是

“美丽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人的新

农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

和终极价值指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

民群众发展意愿的尊重和顺应。“美丽

中国”“美丽乡村”“人的新农村”这三

个概念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圈层,而“人的新农村”处于圈层的最

里面和最深处,为“美丽乡村”建设在

发展理念、实践内涵和价值选择上提供

指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突破

口和具体实践的开端。

(二)“人的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的农业大

国,虽然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但据统

计,农村常住人口仍保持在6.4亿左

右,乡村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达到90%以上,农民是当前我国最大的

社会群体。习近平多次强调,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

村,重点和难点在农民,这也是我国

“十三五”时期所要啃的硬骨头之一。

2015年7月,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提出

“三个不能”,即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

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这

不仅显示出新农村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整体布局中的关键位置,更明确了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在于农民的自由全

面发展。如何让农民群众真正过上物质

富足、生活富裕、精神富有的幸福生活

应当是检验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设中历来坚持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宗旨,“人的新农村”建设正是这一根本宗旨在农村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具体体现,“人的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将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

(三)“人的新农村”建设是与“人的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关键一步

党中央继提出“人的城镇化”之后,又提出“人的新农村”建设,这是协调有序推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跨越。2015年8月,农业部长韩长赋在人民日报发文强调,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律化,更不是去乡村化,新农村应是升级版的农村,而不应是缩小版的城市。⑤这对我国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无不是一种警醒和启发。“人的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进一步突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发展的特有规律和特有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在新型城镇关系建构中的角色和方向。这就要求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需要着重把握好两点。第一,农村是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是连接城市和文明的根基。⑥我国农村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都应保持自身特有的村落文化、自然资源、乡村风貌和田园风光,都应积极探索符合乡村特点、符合自然规律和符合人性发展的成长模式。从顶层设计的层面看,我国农村应具有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的系统性的布局规划和建设要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兼顾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文明成果的中国新农村发展体系。“人的新农村”的提出正是构建中国特色农村体系的理论浓缩与实践导向。第二,在理解和处理城镇和乡村关系问题上,应着力避免将城镇建设策略套用在农村建设上,避免城镇化的浪潮淹没新农村建设,农村与城镇的发展应当是并行不悖、各具特色的系统工程。当然,在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理念的前提下,农村和城镇具有诸多交叉点和互补点,如何在

尊重农村、城镇各自特色和发展规律的

基础上实现农村、城镇之间的互惠互动

与协同整体发展是当前构建新型城乡关

系的重要议题。

(四)“人的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农

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塑农民

精神信仰、促进农民精神全面发展的基

本保证

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的信

仰缺失和精神空虚等危机现象,这与过

度强调物性逻辑有很大关系。随着现代

化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互联网信息技

术的迅速发展,物质利益和物欲追求被

逐步放大,传统的民间信仰逐步被打

破,淳朴的乡村道德情感被弱化、宗族

长辈权威被淡化和乡村良风美俗被侵

蚀,以至于引发了孝道缺失、两性关系

混乱、婚姻不牢等有悖中华传统道德伦

理的恶性后果。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能够落地生根?

农民的精神信仰又何以能够塑立?“人

的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旨义就在于关注

农民的精神发展和精神寄托,关注农民

的情感诉求和价值取向,让农民在精神

上有希望、有盼头、有追求,为“物的

新农村”建设导入灵魂性指引,使农村

群众真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惠民利民

宗旨,使农村群众真正体会到新农村建

设的绿色、共享理念。在这种重视精神

发展和价值信仰的农村环境氛围之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逐步被农村群

众所关注、才能被农村群众在心理和情

感上所相信,才能逐步将其上升为一种

信念来遵循并指导思想和行为,才能最

终将其作为一种信仰存在于内心深处来

统领一切精神活动、价值判断和行为

抉择。

(五)“人的新农村”建设是传承发

展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提升农村文化软

实力的战略支撑

在过去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面对

道路建设、房屋改造、电网架构、企业

数量等硬性指标要求,新农村建设成为

了硬件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农村文化基

本被边缘化,缺少顶层设计、政策引导

和体制保障。城市文化通过信息网络技

术极大地冲击着乡村的传统文化习俗,

一些优秀的乡风民俗和家训族规乡约已

经逐步消失,年轻一代的农民无论是外

出打工还是本地经营,都潜移默化地丢

弃了乡土文化,逐步向城市文化靠拢,

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乡村文明正在逐步

消失。实际上,我国乡村在悠久的历史

传承中积累了丰厚的宝贵文化资源,包

括建筑规划、生产生活与经济模式、文

化教育与道德教化、宗法礼制与村落治

理、民族民俗与宗教信仰、民间艺术与

手工技能、生存空间与资源环境。⑦村

落文化是广大农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

造发展而来的,凝聚着历代农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⑧,是农村发展的灵魂,是

维持农村社会秩序的无形力量,是增强

农民群众凝聚力和粘合力的重要纽带。

“人的新农村”建设立足于农民自身特

有的文化基因和情感特质,以更加贴近

农民生活状态和精神需求为原则,在发

展理念和战略导向上为农村传统村落文

化的保护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三、结语

“人的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以

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促进农民群众全面

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作出的战略抉

择,从战略构想和顶层设计层面彰显了

农民的心理态势、情感意志、价值取

向、主体精神、信仰追求等人性价值和

精神发展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应始

终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丰富了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理论内涵、具

体内容和工作抓手,明确了新农村建设

作为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

程需要统筹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和生

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将保护农

民的权益、增强农民的本领、尊重农民

的意愿、促进农民的发展作为新农村建

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

“人的新农村”建设在理论导向和实践

方向上实现了由物性逻辑到人性逻辑的

[下转第37页]

据显示,从1978年343.3元,1988年1180.2元,1998年5425.1元,到2008年1.58万元,这30年间增长了45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1.72万元,2010年1.91万元,2011年2.18万元,2012年2.46万元,2013年2.70万元,到2014年2.88万元,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万元,首次突破2万元。随着收入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重心发生转移,从低端商品驱动消费向高端体验驱动消费转变,从食品消费、生活电器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等,逐步向旅游消费、文化消费、教育消费等绿色消费转变。我国个性化消费意识大幅提升、从众性消费需求降低、炫耀性消费需求下降、圈子认同度地位上升、个性化消费需求多元化、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改变了过去排浪型消费模式。我们面临着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挑战。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应积极引导全社会,建立生态生活方式,倡导节约、低碳、环保、健

康的生活,转变排浪型模仿消费行为习

惯,从商品型消费向文化消费、教育消

费、服务消费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发展和良性互动。我们应在全社会范

围内倡导绿色消费,在人与自然协调发

展的基础上,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心

理,不攀比、不盲从、不跟风、不浪

费,弘扬高尚消费道德,在追求自然、

舒适、健康,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注

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并通过改变

消费方式来引导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进

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深度调

整、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

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和空间,同

时也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挑战。

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应将生态文

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

展,砥砺前行,不断探索。

注释:

①习近平《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

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和谐稳定》,载于《人民日报》

2014年5月11日第1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4页。

[参考文献]

[1]环保部宣传教育司.全国生态文

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J].绿叶,2014,(4):

33-43.

[2]王寿林.我国生态文明面临的挑

战及必由之路[C].重庆:“生态文明与人

的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

十五届年会会议论文,2013-11-08:168.

[3]王姝.环境群体事件年均递增

29%[N].新京报,2012-10-27(A05).

[4]张建忠,孙瑾,缪宇鹏.雾霾天气成

因分析及应对思考[J].中国应急管理,

2014,(1):16.

[5](美)乔尔·科维尔.马克思与生态

学[J].武烜,刘东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

实,2011,(5):199.

[责任编辑:唐玉萍]

跨越,契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提高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培育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农民精神信仰、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中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和战略意义。

注释:

①③④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②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

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

调研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重要论断,强调了尊重自然、

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⑤韩长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

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载于《人民日

报(理论版)》2015年8月13日。

⑥赵建军《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

——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北京:知

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第151页。

⑦胡彬彬《中国村落文化研究现状

及发展趋势》,载于《科学社会主义》

2014年第6期第99至104页。

⑧黄映晖、史亚军《如何搞好乡村

文化建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年版第10至11页。

[参考文献]

[1]施九青.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J].

改革与战略,2015,(5):11-21.

[2]许崇正.人的发展经济学概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王政武]

[上接第9页]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https://www.doczj.com/doc/b017035034.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