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随净仁法师考察台湾佛教有感

2014年随净仁法师考察台湾佛教有感

随净仁法师考察台湾佛教有感

此次台湾之行,因缘殊胜。大自然文化世界、中台禅寺、佛光山、法鼓山是这次行程的主要景点。在大自然文化世界,汪慈光总会长在百忙之中亲自接待了我们,印尼的弥勒文化协会和慈善基金会的朋友特地赶到台湾和我们相聚,特别是陈老会长不顾身体有恙陪同我们,令人感动。经过这些天的考察,我有了如下一些发现和感受。

一、台湾佛教信仰人口广泛。

据统计,台湾佛教的信仰人口约548.6万人,占2300万总人口的23.9%。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信仰人数统计可能与道教、儒教或其他台湾民间信仰有重叠的情况。据美国国务院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台湾有多达80%的人口信奉某种形式、掺杂有佛教信仰因素的传统台湾民间信仰或台湾宗教。

“四大山头”是由台湾四位著名的出家人所创办的慈善组织所组成,包括星云法师创办的佛光山、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圣严法师创办的法鼓山、以及惟觉法师创办的中台禅寺。作为全台湾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四大山头”代表着台湾社会最有效的组织模式。它们深入台湾社会,是司法之外维持社会治安的一股约束力量,同时也是当局公权力延伸不到之处的补充力量。由于“四大山头”在民众中的信用度很高,所团结的信徒群体数量也非常庞大,就连马英九

这样的政治领袖也对其非常尊重。

二、人间佛教是台湾佛教的特色。

人间佛教的普及,是台湾佛教的特色。“人间佛教”的意识与僧人太虚法师(1890—1947)有关。他所提出的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要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这种淑世利人的宗教态度,影响了当初大陆来台的大部分僧侣,星云、圣严就是其中之一。因之,他们开山立派的宗旨无不在落实或强化“人间佛教”。

佛光山标榜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四大事业,然而,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它的传教。200多个道场,遍及五大洲,可以说第一次将汉传佛教世界化。而所有的道场都以麦当劳式的连锁形式出现,统一的组织架构,统一的标识,统一的活动形式,统一的微笑和告别手语,使佛光山派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汉传佛教道场,乃至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一被称之为“星云模式”的传教方法,足以奠定星云在中国佛教传播史上的大师地位。

三、台湾佛教的亲民路线

佛教寺院走亲民路线,这是我跟随净仁法师在台湾考察最大的心得体会。大陆的寺院是青灯古佛,参禅修行,但台湾的寺院很不一样,现代化的建筑、举行亲子活动、办各类学校、开设咖啡店,他们正逐渐改变远离尘世的面目,成为民众放松身心的场所。

1、建筑

中台禅寺是一处让我大开眼界的佛家圣地。坐落山中的中台禅寺由民间共投资51亿台币,有一千多僧人居住。让我大吃一惊的是,禅寺的建筑风格完全变了样,全没了佛家的传统,说是佛寺,还不如说是气派非凡的西式现代城堡。

走进殿堂,数百平方殿堂的墙壁和地板都用大理石铺设,基调是浅玫瑰色的。前厅供奉的笑佛金光灿灿,四角是深灰色顶天立地的石雕四大金刚,有几层楼那么高。后厅供奉着石雕佛祖,材质全部是进口的印度红花岗岩一石或两石雕成。精雕细磨后,坚硬的花岗岩石将石雕裙折的柔软光滑细腻表现的淋漓尽致。天花全是佛寺的壁画,也都金光灿灿。一旁供奉的诸佛,却一改一尊尊泥塑旧习用磨砂玻璃画替代,高雅柔和得体。殿堂里不见凡人的香火却弥漫着清香的檀香味,几处佛像两旁都树立着一段段的檀香木。那石香炉,那用了贝壳镶画的花瓶,流

光溢彩,分明是价值不菲的工艺品。这使我想起了在意大利罗马看到的精细极具

古典美的石雕,想起了西方教堂里用彩砖拼接而成唯美的圣母像,那圣洁和宁静之美融会成一种庄严、大气和和谐,叫你臣服。

传统寺庙都是平面布局的院落式建筑,因之称为“寺院”,而中台禅寺在结构上彻底改变了这种格局,它由一幢主体大厦和若干裙楼组成,主要佛事功能区都集中在主体大厦里,一层是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五层有大庄严殿,九层为大光明殿,十六层是万佛殿,再往上是藏经阁和“金顶”。这种立体结构决定了这座禅寺的诸多与众不同之处。

禅寺内采用了中央空调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包括消防设施等,为僧侣和信众们创造了舒适、幽静的环境。进入大雄宝殿,我们没有见到香烟缭绕的情形。原来,为了避免香火对空气和建筑造成损坏,中台禅寺不允许上香。“香、灯、花、果都是可以供佛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信众们在中台禅寺供佛的都是盛在小瓷碟里的鲜花,显得清雅别致。

中台禅寺的塔也很不一般。它有一座手工建造的纯木结构“药师七佛塔”,建在十六楼的万佛殿里,并且这个殿南北两面的外墙都是用玻璃幕墙做成的透明墙,站在远处或一层地面,都能遥望七佛塔。到了夜间,殿内的灯光映着宝塔精美的造型,从玻璃幕墙投射出去,传递着神秘和圣洁的气氛。这两幅玻璃幕墙呈莲花瓣造型,宽达16米,高达30米。令人称奇的是,这么大的幕墙并没有框架,其结构原理像网球拍,所有的玻璃都被固定在拉紧的钢索上。当强风袭来,这面玻璃幕墙会随着弹性的钢索发生前后位移,以抵消风压,位移的最大幅度可达43.9厘米!据介绍,这两面幕墙由德国建筑师建造,是全世界同类幕墙中面积最大、技术最先进的。

2、教育

这次考察我注意到了许多寺院兴办了学校,回来以后我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在台湾,有的寺院在学校设立奖学金;有的寺院办有托儿所(幼稚园、育幼院);有的寺院自办中学;有的寺院为成人提供夜间补习教育;有的寺院为在校生提供诸如中文、外语等各种功课的补习班;有的寺院为儿童提供各种才艺班;有的寺院还直接介入台湾教育界最热门的“联考”,如台北县三峡镇的元亨堂在正堂后盖有许多禅房,让参加当年“联考”的学子在酷热的考季中有这一处清凉幽静的地方自修;新竹市碧云寺每年都会收留大批参加“联考”的学子,由寺中法师严

格管理督促。

3、传媒

我们到佛光山时,那里正好在举办书展,佛教类书籍琳琅满目且贴近百姓生活,后来到法鼓山也看到类似大型书店,知道了台湾佛教主要道场都有自己的出版社,如佛光出版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法鼓文化出版社、慈济出版社等,出版各种佛教书籍和音像光碟。相对于报纸、杂志、书籍等等的平面传播媒体,面对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台湾佛教还利用电台、电视、计算机、网络视讯的立体媒体来弘扬佛教。佛光山1997年创立“佛光卫视”,2002年更名为“人间卫视”,是华人社会第一家宗教卫星综合公益电视台,目前有27个国家可以收看到开启智慧、净化心灵的佛教节目,佛教传播的力量可谓无远弗届。尔后台湾陆续有慈济大爱电视台,法鼓山网络电视台等成立,台湾佛教的弘传迈入新的纪元。

佛教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我之所以认真考察,一是希望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的了解大陆以外华人佛教的传播,给自己未来学佛道路亮一盏明灯;二是希望佛教成为联结世界华人的纽带,传播幸福、欢喜、快乐,造福于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