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36989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36989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36989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36989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3)

1.1 设计目的 (3)

1.2 设计任务 (3)

1.2.1 设计资料 (3)

1.2.2 地质资料 (3)

1.2.3 材料 (4)

1.2.4 基础方案 (4)

1.2.5 计算荷载 (4)

1.2.6 设计要求 (6)

1.3 时间及进度安排 (6)

1.4 建议参考资料 (6)

2 设计指导书 (8)

2.1 拟定尺寸 (8)

2.2 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

2.2.1 荷载计算 (8)

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

2.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

2.3.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

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

2.3.3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 (12)

3 设计计算书 (13)

3.1 设计拟定尺寸 (13)

3.2 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3)

3.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4)

3.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4)

3.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7)

3.4 桩基设计与验算 (20)

3.4.1 桩长与单桩承载力验算 (20)

3.4.2 桩的内力计算 (21)

3.4.3 桩身配筋计算 (24)

4 钢筋构造图 (29)

4.1 钢筋用量计算 (29)

4.1.1 纵筋用量计算 (29)

4.1.2 普通箍筋用量计算 (29)

4.1.3 横系梁主筋用量计算 (29)

4.1.4 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29)

4.1.5 加劲箍筋用量计算 (29)

4.1.6 定位钢筋用量计算 (30)

4.1.7 伸入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30)

4.1.8 钢筋总用量 (30)

4.2 配筋图 (30)

4.3 三视图 (30)

4 参考文献 (31)

1 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承受竖向和水平力作用的单排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对相应规范有一定的了解。

1.2 设计任务:

1.2.1 设计资料:

我国某公路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所示。其上部结构为28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型梁桥,桥面宽7米。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

(单位:mm)

1.2.2 地质资料:

标高30.00米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其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18.5KN/m3,土粒比重G=2.70,天然含水量ω=21%,ωL=22.7%,ωP=16.3%;m=7000kN/m4;桩周土

极限摩阻力τ=40kPa;

标高30.00米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土,其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19.5KN/m3,土粒比重G=2.70,天然含水量ω=17.8%,ωL=22.7%,ωP=16.3%,m=15000kN/m4;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65kPa;[σ0]=350kPa。

1.2.3 材料:桩采用C25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弹性模量

E h=2.85×104MPa,所供钢筋有R235和HRB335。

1.2.4 基础方案: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桩组成,旋转成孔。(钻头直径(即桩的设计直径)取φ=1.2~1.6m,桩底沉淀土厚度t=(0.1~0.3)d。上部柱直径为1.0m,在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

1.2.5 计算荷载

①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1(见下表)

②盖梁自重G2

③局部冲刷线以上一根桩重G3

最低水位:,常水位:

④桩自重G4

⑤横系梁自重G5

⑥汽车荷载-Ⅱ级(活载)在墩柱顶的反力

双孔布载G6 =536.68KN,单孔布载G7(见下表)

车辆荷载反力已按偏心受压原理考虑横向分布的分配影响。

G7在顺桥向引起的弯矩(见下表)

⑦水平荷载:

a.制动力:T=45.00KN,作用点在支座中心,距桩顶距离为12.6m。

b.纵向风力:

盖梁部分W1(见下表),对桩顶力臂为11.62m。

墩身部分W2(见下表),对桩顶力臂为4.96m。

1.2.6 设计要求

①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②桩身强度计算,求出桩身弯矩图(用坐标纸绘制)定出最大桩身弯矩值及其相应的截面和相应轴力,配置钢筋,验算截面强度,计算出主筋长度,螺旋钢筋长度,钢筋总用量。

③验算墩顶纵桥向水平位移。

④绘制桩基布置图及桩身配筋图。

⑤全部设计计算工作、设计计算书编写在一周内完成(按五天计),严禁相互抄袭。

⑥全部设计文件采用课程设计专用设计用纸和课程设计资料袋。

1.3 时间及进度安排:

1)布置设计内容及准备相关参考书、设计规范:0.5天

2)荷载计算及组合:0.5天

3)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力验算:0.5天

4)配筋计算及墩顶位移验算:1天

5)设计校核:0.5天

6)完成设计说明书:1天

7)完成设计图纸。1.天

1.4 建议参考资料

ⅰ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ⅱ《结构设计原理》凌治平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ⅲ《基础工程》凌治平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ⅳ《桥梁工程》

ⅴ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人民交通出版社

2 单排桩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2.1 拟定尺寸

桩径:参考选择范围:1.2m~1.6m。

桩长:据所选定的持力层选择。

摩擦桩的桩长不应小于4m,桩底端部应尽可能达到该土层的桩端阻力的临界深度。一般不宜小于1m。

横系梁:梁高取(0.8~1.0)d;梁宽取(0.6~1.0)d。详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5.2.5条第3款

2.2 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2.2.1 荷载计算

浮力的考虑参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2.4条

墩柱自重应考虑常水位和最低水位两种情况。

钢筋混凝土重度取25KN/m3;有效重度取15KN/m3。

2.2.2 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参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1有关条款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1.0.5条~1.0.11条有关条款。

可列表计算

常水位荷载组合

最低水位荷载组合

最低水位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N

(kN)

H

(kN)

M

(kN.m)

N

(kN)

H

(kN)

M

(kN.m) 1+2

1+3

1+2+4+5 N max H M

N H M max

1+3+4+5 N max H M

N H M max

2.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2.3.1 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桩长的计算可以根据持力层位置拟定,再根据单桩容许承载力的验算来修正,也可以根据单桩单桩承载力的验算公式反算桩长。

地基承载能力验算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1.0..8条规定,验算荷载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取能产生最大竖向轴向力N max的荷载组合作为控制荷载。

G—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当自重计入浮力时,置换土重也计入浮力)的差值

R —地基承载力容许值抗力系数。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5.3.7条规定取值。 [Ra] —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

由于γR 取值不同,应取永久荷载+汽车荷载及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两种工况验算。 2.3.2 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计算桩的计算宽度 圆形截面桩:

(2)计算桩土变形系数 ,并判断桩是否为弹性桩 (3)计算最大冲刷线处桩顶荷载

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1.0.5条规定基础结构设计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本设计不考虑)进行验算。控制荷载应取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能产生最大弯矩及相应轴力较小的工况进行验算。

(4)桩身内力计算可列表进行,相应格式可参照下表: 求出桩身弯矩及剪力图(用坐标纸绘制)

Z Z Z α=- h h α=-

m A m B

m A H α0

m B M 0 Z M

(5) 配筋计算

a.桩身最大弯矩值及其相应的截面位置的确定

可由桩身弯矩图(用坐标纸绘制)确定(图解法),也可计算出系数C Q后,查表求得(数解法)。

b.求出最大弯矩和相应轴力后,配筋计算及截面强度验算课参见《结构设计原理》有关偏心受压构件强度计算部分。

最大弯矩及相应轴力应取设计值,要考虑荷载分项系数。

桩基构造要求详见《公桥基规》第5.2.2条及5.2.5条第3款有关规定。

钢筋布置要考虑:

(1)主筋钢种、直径,与承台的联结方式及主筋的截断;

(2)箍筋的直径、间距,加强筋的设置。

2.3.3 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

作用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

取最大冲刷线处,查表求得桩身水平位移x0,要求。

墩台顶水平位移验算参照教材有关章节。

3 设计计算书

3.1 设计拟定尺寸

桩径:1.5m。

桩长:14m。

横系梁:梁高:1.2m 梁宽:1.2m

3.2 荷载计算

①两跨上部结构自重

②盖梁自重

③冲刷线以上每根桩自重

最低水位时:

G3=(pai*0.5^2*4.78*1.5)+0.5(8+6)*0.7*1.85*

常水位时:

G3’=(pai*0.5^2*2.1*25)+(pai*0.5^2*8.8*15)=

④桩自重(每延米):

第一层:

第二层:

⑤横系梁:

⑥汽车荷载(公路II级):双孔:

单孔:

⑦水平荷载:

制动力:

风力:

内力荷载名称

常水位最低水位

N

(kN)

H

(kN)

M

(kN.m)

N

(kN)

H

(kN)

M

(kN.m)

1 永久作用

G1+G2+G3+G5

1661.45 0 0 1693.00 0 0

2 汽车荷载,双跨536.68 0 0 536.68 0 0

3 汽车荷载,单跨400 0 135 400 0 126

4 制动力0 4

5 567 0 45 567

5 风力W 0 8.2 75.30 0 8.2 75.30 3.3 荷载组合计算

3.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①常水位(N)

(1)

(2)

(1)

(2)

②常水位(H)

③常水位(M)

④最低水位(N)

(1)

(2)

(1)

(2)

⑤最低水位(H)

⑥最低水位(M)

3.3.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①常水位(N)

②常水位(H)

③常水位(M)

④最低水位(N)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题号6,设计轴号○B (○A 轴、○C 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 轴荷载:N k 165V m kN 275M kN 2310F k k k =?==;; ○B 轴荷载:N k 162V m kN 231M kN 2690F k k k =?==;; ○C 轴荷载:N k 153V m kN 238M kN 2970F k k k =?==;; (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 轴荷载:N k 204V m kN 286M kN 2910F k k k =?==;; ○B 轴荷载:N k 188V m kN 251M kN 3790F k k k =?==;; ○C 轴荷载:N k 196V m kN 266M kN 3430F k k k =?==;; (4)工程地质条件 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5m ,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ak f =95kPa 。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ak f =65kPa 。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6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ak f =110kPa 。 ④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4.2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ak f =165kPa 。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ak f =280kPa 。 (5)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于地表下3.5m ,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6)场地条件 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7)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30m ,宽9.6m 。室外地坪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400mm ×4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下: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 1.1设计目的...................... 3 .......... 1.2设计任务...................... 3 .......... 1.2.1设计资料.................... 3…… 122地质资料..................... 3…… 1.2.3 材料..................... 4 .......... 1.2.4基础方案.................... 4…… 1.2.5计算荷载.................... 4…… 1.2.6设计要求.................... 6…… 1.3时间及进度安排.................. 6…… 1.4建议参考资料.................... 6…… 2设计指导书......................... 8 ........ 2.1拟定尺寸...................... 8 .......... 2.2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 ?… 2.2.1荷载计算................... 8…… 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 2.3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 2.3.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 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 2.3.3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12

3设计计算书1?…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某实验室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考核成绩:-------------------- 建筑教研室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二、课程设计指导书 (5) (一)课程设计编写原则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指南 1、设计资料的收集 (5) 2、桩型、桩断面尺寸及桩长的择 (7) 3、确定单桩承载力 (7) 4、桩的数量计算及桩的平面布置 (10) 5、桩基础验算 (11) 6、桩身结构设计 (14) 7、承台设计 (15) 三、附录 附录一:课程设计评定标准 (21)

《桩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题目:某实验室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 时间及地点:2009年月日-- 月日(1周),教室 指导教师: 一、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某实验室多层建筑一框架柱截面为400mm×800mm,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设计值:轴力F=2800kN,弯矩M=420kN·m,H=50kN。经勘查地基土层依次为:0.8m厚人工填土;1.5m厚黏土;9.0m厚淤泥质黏土;6m厚粉土。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地下水位离地表1.5m。试设计该桩基础。 表7-35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号土层名称土层 厚度 (m) 含水 量 (%) 重力密 度 (kN/m 3) 孔隙 比 液限 指数 压缩模量 (Mpa) 内摩 擦角 (0) 凝聚 力 (kPa) ①②③ ④⑤ ⑥人工填土 黏土 淤泥质黏 土 粉土 淤泥质黏 土 风化砾石 0.8 1.5 9.0 6.0 12.0 5.0 32 49 32.8 43.0 18 19 17.5 18.9 17.6 0.864 1.34 0.80 1.20 0.363 1.613 0.527 1.349 5.2 2.8 11.07 3.1 13 11 18 12 12 16 3 17 二、设计依据和资料(详见实例) 三、设计任务和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通过《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桩基础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基本掌握主要承受竖向力的桩基础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 本课程设计拟结合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高层办公楼,已知其柱底荷载、框架平面布置、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建筑物的环境及施工条件进行桩基础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包括桩位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桩配筋图及施工说明。 桩基设计依据为《建筑桩基技术规范》(IGJ94-94)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四、课程设计成果及要求 设计成果包括说明书、桩基础设计计算及施工图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说明书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目的 (3) 1.2设计任务 (3) 1.2.1设计资料 (3) 122地质资料 (3) 1.2.3材料 (4) 1.2.4基础方案 (4) 1.2.5计算荷载 (4) 1.2.6设计要求 (6) 1.3时间及进度安排 (6) 1.4建议参考资料 (6) 2设计指导书 (8) 2.1拟定尺寸 (8) 2.2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 2.2.1荷载计算 (8) 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 2.3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 2.3.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 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 2.3.3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 (12)

3设计计算书 (13) 3.1设计拟定尺寸 (13) 3.2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3) 3.3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4) 3.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4) 33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7) 3.4桩基设计与验算 (20) 3.4.1桩长与单桩承载力验算 (20) 3.4.2桩的内力计算 (21) 3.4.3桩身配筋计算 (24) 4钢筋构造图 (29) 4.1钢筋用量计算 (29) 4.1.1纵筋用量计算 (29) 4.1.2普通箍筋用量计算 (29) 4.1.3横系梁主筋用量计算 (29) 4.1.4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29) 4.1.5加劲箍筋用量计算 (29) 4.1.6定位钢筋用量计算 (30) 4.1.7伸入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30) 4.1.8钢筋总用量 (30) 4.2配筋图 (30)

4.3三视图 (30) 4 参考文献31

主桥墩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主桥墩320#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2007年12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路xxxx大运河特大桥设计图纸 《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JGJ81-2002) 《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03-2002) 二、工程简述 xx高速铁路xxxx大运河特大桥在xx区xx镇的小新村跨越xx大运河,xx大运河主要为航运与灌溉的河道,xx大运河与长江相通,也是太湖流域主要的排洪河道,高速铁路与河道主流夹角47°。 主桥采用(90+180+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320#墩位于xxxx大运河东岸和河边处,是90m+180m+90m连续箱梁的主桥墩。该桥墩基础设计为2.2m桩径的钻孔桩,每根桩桩长为64.5m,共计15根桩。每根桩内填充C40水下砼为245.06 m3,,设计总数量为3675.92m3。 根据地质柱状图岩层说明从原地面1~34.7m是粉质粘土软塑粉质粘土,基本承载力200Kpa,34.7m-39.9m是泥制粉砂岩全风化,局部夹强风化碎块,承载力250Kpa,39.9m-45.0m 为泥制粉砂岩,紫红色,强风化,碎块状,承载力300Kpa。45m-75.5m为泥制粉砂岩紫红色、弱风化、粉砂结构、层状构造承载力450Kpa。320号墩采用直径为2.2m,重量为5T钻头的二台冲击式钻机进行施工。 三、施工准备 1、钢筋笼的的制作按照设计图纸的钢种,规格,尺寸进行制作。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 应符合设计及铁道部现行混凝土等砌体相关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 根据设计图,320号墩钢筋笼的主筋设计长度为66.29m,主筋直径是32㎜的钢筋,顶节钢筋笼的主筋为86根32㎜的钢筋,其他各节主筋为43根。现进场32㎜直径的钢筋根长为9m。 根据设计故决定共分6节制作,底节为12.50m+9m+9m+9m+9m+17.79m顶节,共66.29m。先底节 12.50m接长采用搭接双面焊,5d焊接长度,焊缝厚度0.3d,焊宽0.7d是焊接强度与钢筋强度 等强原则焊接。其他接头连接采用螺丝套筒连接,接头连接在同一截面按50%错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制作。 在安装中先底节,再中节,后顶节。底节主筋与中节主筋节头对准连接,严格按照套筒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并在各节节头主筋做好标记,东1、南2、西3、北4共四点,以便安装入孔。 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 ,骨架倾斜度±5%骨架保护厚度±20mm ,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2、导管内壁光滑,圆顺,接口严密,内径30cm。拼接成72m后进行水密试压和接头抗拉试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桩基础课程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

目录 一、概述 (3) 1.1 设计任务 (3) 1.2设计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桩的计算宽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桩的变形系数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桩顶的刚度系数ρ1,ρ2,ρ3,ρ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计算承台底面形心O 点的位移a,b,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计算作用在每根桩顶上的作用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计算局部冲刷线处弯矩M0,水平力Q0及轴向力N0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验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y 处截面的弯矩 y M 及 y 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桩顶纵向水平位移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桥墩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一.设计题目: 某桥桥墩桩基础设计计算 二.设计资料: 某桥梁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箱梁。标准跨径30m,梁长29.9m,计算跨径29.5m,桥面宽13m(10+2×1.5),墩上纵向设两排支座,一排固定,一排滑动,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和钻孔灌注桩基础。 1、水文地质条件: 河面常水位标高25.000m,河床标高为22.000m,一般冲刷线标高20.000m,最大冲刷线标高18.000m处,一般冲刷线以下的地质情况如下: (1)地质情况c(城轨): 2、标准荷载: (1)恒载 桥面自重:N1=1500kN+8×10kN=1580KN; 箱梁自重:N2=5000kN+8×50Kn=5400KN; 墩帽自重:N3=800kN; 桥墩自重:N4=975kN;扣除浮重:10*2*3*2.5=150KN (2)活载 一跨活载反力:N5=2835.75kN,在顺桥向引起的弯矩:M1=3334.3 kN·m; 两跨活载反力:N6=5030.04kN+8×100kN; (3)水平力 制动力:H1=300kN,对承台顶力矩6.5m; 风力:H2=2.7 kN,对承台顶力矩4.75m 3、主要材料 承台采用C30混凝土,重度γ=25kN/m3、γ‘=15kN/m3(浮容重),桩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

4、墩身、承台及桩的尺寸 墩身采用C30混凝土,尺寸:长×宽×高=3×2×6.5m 3 。承台平面尺寸:长×宽 =7×4.5m 2 ,厚度初定2.5m ,承台底标高20.000m 。拟采用4根钻孔灌注桩,设计直径1.0m ,成孔直径1.1m ,设计要求桩底沉渣厚度小于300mm 。 5、其它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γso =1.1,荷载组合系数φ=1.0,恒载分项系数γG =1.2,活载分项系数γQ =1.4 6、 设计荷载 (1) 桩、承台尺寸与材料 承台尺寸:7.0m ×4.5m ×2.5m 初步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1m ,成孔直径1.1m 。桩身及承台 混凝土用30号,其受压弹性模量h E =3×4 10MPa 。 (2) 荷载情况 上部为等跨30m 的预应力箱梁桥,混凝土桥墩,作用在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为: 恒载及一孔活载时: 1.2(158054008009751507 4.5 2.515 1.42835.751571 3.55N KN =?+++-+???+?=∑) 1.4(300 2.7)42 3.78H KN =?+=∑ [3334.3300(2.5 6.5) 2.7 4.75 2.5 1.48475.425M KN =+?++? +?=∑()] 恒载及二孔活载时: 1.2(158054008009751507 4.5 2.515N =?+++-+????∑)+1.45830.04=19905.556KN 桩(直径1m )自重每延米为: q= 2 11511.781/4 KN m ??=π(已扣除浮力) 三、计算 1、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反算桩长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初步反算桩的长度, 设该桩埋入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一般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2,则: [][]{} )3(2 1 22200-++==∑h k A m l U P N i i h γσλτ

桩基础课程设计(仅供参考)

院系:土木学院 姓名: *** 学号: ********班号:土木1001指导教师:罗晓辉日期:2013年6月

目录 1.设计资料 1.1 上部结构资料 (4)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4)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4) 2.1 选择桩型 (4)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4)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5) 4.1 B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5) 4.2 C柱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5) 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与非复合作比较) (5) 5.1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B承台) (5) 5.2五桩承台承载力计算(C承台) (7) 5.3 比较 (8) 6. 桩基础沉降验算 (8) 6.1 B柱沉降验算 (8) 6.2 C柱沉降验算 (8) 7.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 8. 承台设计 (10) 8.1四桩承台设计(B柱) (10) (1)柱对承台的冲切 (10) (2)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11) (3)斜截面抗剪验算 (11) (4)受弯计算 (11) (5)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2) 8.2五桩承台设计(C柱) (12) (1)柱对承台的冲切 (12)

(2)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12) (3)斜截面抗剪验算 (13) (4)受弯计算 (13) (5)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3)

1.设计资料 1.1 上部结构资料 某建筑方案,上部结构为五层框架,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附图。 B C 附图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见附加资料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1 选择桩型 采用预制桩(静压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⑤层为粉砂,压缩性低,所以第⑤层是比较适合 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2d),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2+2+4+8+1=17m。 初步选定承台埋深为2.1m。

土木5桥梁桩基础课程设计word文档

桥梁桩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1、桥墩组成: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灌注桩组成。桩径采用φ=1.2m ,墩柱直径采用φ=1.0m 。桩底沉淀土厚度t = (0.2~0.4)d 。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 2、地质资料:标高25m 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其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量γ=18.5kN /m 3,土粒比重G=2.70g/3cm ,天然含水量%21=ω,液限 %7.22=l ω,塑限%3.16=p ω。标高25m 以下桩侧及桩底土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量γ=19.5kN /m 3,土粒比重G=2.70g/3cm ,天然含水量 %8.17=ω,液限%7.22=l ω,塑限%3.16=p ω。 3、桩身材料:桩身采用25号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弹性模量 αMP E h 41085.2?=,所供钢筋有Ⅰ级钢和Ⅱ级纲。 4、计算荷载 ⑴ 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2350kN ; ⑵ 盖梁自重G 2=350kN ⑶ 局部冲刷线以上一根柱重G 3应分别考虑最低水位及常水位情况; ⑷公路Ⅱ级 : 双孔布载,以产生最大竖向力; 单孔布载,以产生最大偏心弯矩。 支座对桥墩的纵向偏心距为3.0=b m (见图2)。计算汽车荷载时考虑冲击力。 ⑸ 人群荷载: 双孔布载,以产生最大竖向力; 单孔布载,以产生最大偏心弯矩。 ⑹ 水平荷载(见图3) 制动力:H 1=22.5kN (4.5); 盖梁风力:W 1=8kN (5); 柱风力:W 2=10kN (8)。采用常水位并考虑波浪影响0.5m ,常水位按45m 计,以产生较大的桩身弯矩。W 2的力臂为11.25m 。

图4 5、设计要求 ⑴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⑵桩身强度验算:求出桩身弯矩图(用座标纸画),定出桩身最大弯矩值及其相应截面位置和相应轴力,配置钢筋,验算截面强度(采用最不利荷载组合及常水位)。 ⑶计算主筋长度、螺旋钢筋长度及钢筋总用量。 ⑷用A3纸绘出桩的钢筋布置图。 二、应交资料 1、桩基础计算书 2、桩基础配筋图 3、桩基础钢筋数量表

桥桥墩桩基础基础设计

桥桥墩桩基础基础设计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华东交通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某桥桥墩桩基础设计计算 院(系)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 班级道铁2班 姓名欧阳俊雄 2011年 6 月 13 日至 2011 年 6 月 29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 耿大新 教研室主任: 李明华 资料收集 某桥梁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箱梁。标准跨径32m,梁长31.9m,计算跨径31.5m,桥面宽13m,墩上纵向设两排支座,一排固定,一排滑动,桥墩采用圆端形实心墩,平面尺寸形式如图1所示,墩高12m,计算墩顶变形时,不考虑墩身的挠曲。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1、地质及地下水位情况: 河面常水位标高25.000m,河床标高为22.000m,一般冲刷线标高20.000m,最大冲刷线标高18.000m处,一般冲刷线以下的地质情况如下:

2、设计荷载: (1)恒载: 桥面自重:1N=1500kN+学号×20kN=1500+16×20=1820kN 箱梁自重:2N=6000kN+学号×40kN=6000+16×40=6640kN 桥墩自重:3N=3875kN (2)活载 一跨活载反力:2835.75kN M1? =; kN 3334.3 N4=,在顺桥向引起弯矩:m 两跨活载反力: N5=5030.04kN+学号×50kN=5030.04+16×50=5930.04kN\ (3)水平力 制动力:H1=300kN,对承台顶力矩6.5m; 风力:H2=2.7 kN,对承台顶力矩4.75m 主要材料 承台采用C30混凝土,重度γ=25kN/m3、γ′=15kN/m3(浮容重)。

桥梁双柱式桥墩下部结构设计

某桥梁下部结构设计 一、设计资料 (3) 1、设计标准及上部构造 (3) 2、水文地质条件 (3) 3、材料 (3) 4、桥墩尺寸 (4) 5、设计依据 (4) 二、盖梁计算 (4) (一)荷载计算 (4) 1、上部结构永久荷载 (4) 2、盖梁自重及作用效应计算 (5) 3、可变荷载计算 (6) 4、双柱反力i G计算所引起的各梁反力 (13) (二)内力计算 (14) 1、恒载加活载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 (14) 2、盖梁内力汇总 (16) (三)截面配筋设计与承载力核算 (17) 1.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17) 2.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验算 (18) 3.全梁承载力校核 (19) 三桥墩墩柱计算 (19) (一)荷载计算 (19) 1.恒载计算: (19) 2.汽车荷载计算 (20) 3、双柱反力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21) 4. 荷载组合 (22) (二)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23) 1.作用于墩柱顶的外力 (23) 2、作用于墩柱底的外力 (23) 3、截面配筋计算 (23) 四、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计算 (25) (一)荷载计算 (25) 1、一孔恒载反力(图12) (25) 2、盖梁恒重反力 (25) 3、系梁恒重反力 (26) 4、一根墩柱恒重 (26) 5、灌注桩每延米自重 (26)

6.可变荷载反力 ....................................................................................................... 26 7、作用于桩顶的外力,图13 . (27) (二)桩长计算 ...................................................................................................................... 27 (三)桩的内力计算(m 法) . (28) 1,桩的计算宽度b : ............................................................................................. 28 2. 桩的变形系数α: (29) 3 地面以下深度Z 处桩截面的弯矩M z 与水平压应力的计算: (29) (四) 桩身配筋计算及桩身材料截面强度验算 .................................................................... 30 (五)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 . (32) 1. 桩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00, x )计算 ............................................... 32 2. 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 . (34)

铁路桥墩桩基础设12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设计题目:铁路桥墩桩基础设计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詹天佑班 年级:2009级 姓名:白越 学号:20097025 指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2 年12 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詹天佑班姓名白越学号20097025 开题日期:2012年12月1日完成日期:2012 年12月23日 题目铁路桥墩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全面掌握铁路墩台桩基础设计内容与步骤及主要验算内容与方法,了解现行《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的有关规定,并初步具备独立进行桩基础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选定桩的类型、施工方法、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设计满足工程要求的桩基础 2、检算项目 (1)单桩承载力(双线、纵向、二孔重载); (2)群桩承载力(双线、纵向、二孔重载); (3)单桩桩身内力(双线、纵向、一孔重载); (4)承台抗弯(双线、纵向、二孔重载); (5)桩对承台冲切(双线、纵向、二孔重载); (6)承台抗剪(双线、纵向、二孔重载)。 3、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 (2)设计计算书; (3)桩的平面及横断面布置图三、 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一、设计资料 1、 线路:双线、直线、坡度4‰、线距5m ,双块式2无石渣轨道及双侧1.7m 人行道,其重量为44.4kN/m 。 2、 桥跨: 等跨L=31.1m 无渣桥面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梁,梁全长32.6m ,梁端缝0.1m 。梁高3m ,梁宽13.4m ,每孔梁重8530kN ,简支箱梁支座中心距梁端距离0.75m ,同一桥墩相邻梁支座间距1.6m 。轨底至梁底高度为3.7m ,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支座高0.173m ,梁底至支座铰中心0.09。 3、建筑材料:支撑垫石、顶帽、托盘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墩身采用C30混凝土,桩身采用C25混凝土。 4、地质与水文资料 墩柱下地层情况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地层号 岩层名称 标 高()m 厚度 ()m 承载力 (kPa ) 容重 (kN/m 3 ) 内摩擦角 (°) 1-1 耕地 36.79~36.29 0.5 60 18 10 1-2 粉砂(中密) 36.29~23.31 12.98 200 19.5 18 1-3 粗砂(中密) 23.31~ 未揭穿 400 20.5 22 地下水位高程为-50m 。 5、标高:承台底+33.31m 。 6、桥墩尺寸:如下图(单位:cm) 7 、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3) 1.1 设计目的 (3) 1.2 设计任务 (3) 1.2.1 设计资料 (3) 1.2.2 地质资料 (3) 1.2.3 材料 (4) 1.2.4 基础方案 (4) 1.2.5 计算荷载 (4) 1.2.6 设计要求 (6) 1.3 时间及进度安排 (6) 1.4 建议参考资料 (6) 2 设计指导书 (8) 2.1 拟定尺寸 (8) 2.2 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 2.2.1 荷载计算 (8) 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 2.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 2.3.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 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 2.3.3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 (12) 3 设计计算书 (13) 3.1 设计拟定尺寸 (13) 3.2 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3) 3.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4) 3.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4) 3.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7) 3.4 桩基设计与验算 (20) 3.4.1 桩长与单桩承载力验算 (20) 3.4.2 桩的内力计算 (21) 3.4.3 桩身配筋计算 (24) 4 钢筋构造图 (29) 4.1 钢筋用量计算 (29) 4.1.1 纵筋用量计算 (29) 4.1.2 普通箍筋用量计算 (29) 4.1.3 横系梁主筋用量计算 (29) 4.1.4 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29) 4.1.5 加劲箍筋用量计算 (29) 4.1.6 定位钢筋用量计算 (30) 4.1.7 伸入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30) 4.1.8 钢筋总用量 (30) 4.2 配筋图 (30) 4.3 三视图 (30) 4 参考文献 (31)

桩基础课程设计--灌注桩基础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桩基础课程设计 完成日期:2013年11月20日

灌注桩基课程设计 1.设计题目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灌注桩基础设计 2.设计荷载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2040kN M k=242kN.M V k=145kN ○B轴荷载:F k=2280KN M k=223 KN.M V k=158 kN ○C轴荷载:F k=2460kN M k=221kN.M V k=148kN (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2650kN M k=253kN.M V k=193kN ○B轴荷载:F=3560 kN M=228 kN.M V=175 kN ○C轴荷载:F k=3120kN M k=244kN.M V k=188kN 设计○C轴柱下桩基,○A、○B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3.地层条件及其参数 1). 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95kPa。 ①号土层:素填土,厚度1.5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 ak =65kPa。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厚度3.3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 =110kPa。 ③土层:粉砂,厚度6.6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 =165kPa ④号土层:粉质粘土,厚度4.2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 =280kPa。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 ak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表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编号 土的名称 孔隙比 e 含水量 W (%) 液性指数 I l 标准灌入锤击数 N (次) 压缩模量 Es ① 素填土 - - - - 5.0 ② 淤泥质土 1.04 62.4 1.08 - 3.8 ③ 粉砂 0.81 27.6 - 14 7.5 ④ 粉质粘土 0.79 31.2 0.74 - 9.2 ⑤ 粉砂层 0.58 - - 31 16.8 表2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k 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pk 土层编号 土的名称 桩的侧阻力q sk 桩的端阻力q pk ① 素填土 22 - ② 淤泥质土 28 - ③ 粉砂 45 - ④ 粉质粘土 60 900 ⑤ 粉砂层 75 4).水文地质条件 1. 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钻孔灌注桩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及设计计算内容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上部构造、标准及其部分荷载: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面净-9+?,主梁布置见下图。主梁标准跨径L=20m,计算跨径,梁长 边板重m,中板重(护栏、桥面铺装等均已计入) 纵向风力: 盖梁引起的风力,对桩顶的力臂为 墩柱引起的风力,对桩顶的力臂为: 横桥向按无水平力计算 冲击系数:228 +μ .1 1= 3、地质水文资料:

地基土:软塑粘性土,地基土比例系数4/5000m KN m =,地基土桩侧摩阻力 KPa q k 50=,地基土内摩擦角040=?,黏聚力为0;桩入土长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7.0=λ,清孔系数80.00=m ,土容重3/0.10m KN =γ(已扣除浮力),地基土容许承载力KPa f a 300][0= 4、材料: 钢筋:盖梁、桩柱主筋用HRB335钢筋,其他均用R235钢筋; 混凝土:盖梁用C30,墩柱、钻孔灌注桩用C25。 5、构造型式见附图 柱直径采用120cm ,桩直径采用140cm 6、支座型式:橡胶支座,厚28mm 7、设计标高: 桥面中心标高: 盖梁顶面标高: 桩顶标高: 地面标高: 最大冲刷线标高: 下部构造图 8、盖梁计算(一组) 1)永久作用计算 2)可变作用计算 3)内力组合计算 4)截面配筋设计及承载力校核

9、桥墩墩柱计算(二组) 1)永久作用计算 2)可变作用计算 3)内力组合计算 4)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10、钻孔灌注桩计算(一、二组) 1)荷载计算:永久作用、可变作用 2)桩长计算 3)桩内力计算 4)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5)水平位移验算 三、设计依据与参考资料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基础工程》,王晓谋 4、《钢筋混凝土结构》 5、公路桥涵标准图 6、桥梁计算示例丛书:混凝土简支梁(板)桥 第二节盖梁计算 1 荷载计算 (1)上部结构永久荷载见表3-1: (2) 盖梁自重及作用效应计算(1/2盖梁长度) 图3-2

钻孔灌注桩方案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洪泽县洪三公路C合同段(桥标):洪金北干渠桥全长52.07米,桥面宽净11M+2x0.5M(防撞墙),跨径布置为(3*16)米。设计荷载,快车道按公路-Ⅰ级,双向四车道布载,慢车道按公路-Ⅱ级,单向一车道布载。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为1.0,本桥按Ⅶ度经行抗震构造设防。 本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快车道单个台帽下采用4根桩径1m桩长33m的钻孔灌注桩;慢车道单个台帽下采用2根桩径1.2m桩长27m的钻孔灌注桩,快车道单个盖梁下采用4根桩径1.2m桩长48m的钻孔灌注桩,慢车道采用双柱式桥墩,桩径1.2 m桩长42m。本桥桩基础都按摩擦桩设计。 2、组织安排 本桥钻孔灌注桩施工设置一个施工队伍,负责桩基施工 3、施工准备 ⑴人员准备 为了对质量、安全严格管理,加快施工进度,本桥由项目经理部副经理现场协调、指挥,试验、技术、质安、后勤服务人员现场配合施工。 投入现场管理及施工人员 ⑵机械设备准备

投入施工机械设备表 ⑶材料准备 水:砼拌和用水以地下水为水源,水质清洁,水泵抽水供水; 电:施工现场设置一台150KV A箱式变压器,从地方接线至现场,保证项目生产、生活用电。施工现场设两台75KW发电机应急备用。 原材料:严把进场原材料质量关,所有进场材料及时自检,并书面通知驻地监理抽检,不合格材料一律清退出场。 4、完成工程量

5、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工程桩基础为摩擦桩设计,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及我公司已往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经验,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采用正循环钻孔成孔工艺。施工中产生的钻渣、泥浆集中后沉淀一次清出场,不得排入河道内。钻孔桩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砼罐车水平运输至现场。 施工平台:首先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打密实,使钻机底座不致发生位移和沉陷。 施工放样:按照各墩台桩基的设计坐标,由专业测量工程师准确放出各桩的位置,桩位中心钉小铁钉,复测无误后用十字线法引出十字护桩进行保护,用钢尺丈量桩与桩的间距,与设计数据比较无误后,报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开钻施工。 护筒及埋设要求:采用A3钢板厚6mm钢护筒,护筒内径D大于桩径200mm。埋设时,护筒中心轴线应对正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其偏差不大于50mm,护筒倾斜率小于1%,护筒底不透水、稳固。护筒四周用粘质土分层回填、夯实,护筒顶端应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1.0米,高出原地面30cm,以防杂物、地面水落入或流入孔内。护筒埋置深度根据规范要求和现场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埋置深度宜为2m,特殊情况下应该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泥浆技术要求及泥浆循环系统:根据地层和钻进的不同情况确定泥浆的各种指标,一般开始钻进时,为防止塌孔,应严格控制泥浆比重,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泥浆比重宜控制在1.20g/cm3左右,粘度为19~25pa.s,拟定采用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泥浆;用泥浆拌和机拌制合格的泥浆,制成悬浮液体,存于泥浆池,用泥浆泵供应泥浆循环。钻孔桩钻进过程中,现场应备足足量的优质粘土,以备调节泥浆比重,根据钻进过程中土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比重,保护孔壁,确保钻孔的顺利进行。 泥浆池设置在跨中每隔一孔设一组,分过滤池、沉淀池和回收池。泥浆池在原地面开挖,在泥浆池的两侧沿桥向开挖两条沟,一条作为清水沟,另一条作为排浆沟,同时,不定期用泥浆泵或挖掘机清理泥浆池内的钻渣,并排放到指定地

桥墩桩基础

桥墩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计算:永久荷载包括桥墩的自重,上部构造恒荷载反力。 1.承台重: 313 233 0.33 1.40.520.460.9(17.7 2.14) 1.42511 0.6(17.7 2.14) 1.4[(2.0750.6) 1.4(2.0650.6) 1.4] 22 16.67 1.7414.93V m V m V mm =???==?+?==???-???+???=-= 3123=V 16.67 1.7414.931009.75V V V mm G V KN γ++=-===总 2.墩身重: 23 423 523635641.2 3.14() 6.8437.7421.2 3.14() 6.7387.6221.2 3.14() 6.6337.502 22.8657105V m V m V m V V V V m G V KN γ=??==??==??==++=== 3、上部铺装自重: 各梁恒载反力表 表1—1 边梁恒载: 12.54?19.94?2=500.1KN 中梁荷载: 10.28?19.94?15=3074.75KN

上部铺装荷载: 3.5?19.94?18=1256KN (说明:边梁为2根,中梁数:17-2=15根) 取入土深度为1延米 122(5.80.252)0.82252121.5 [3.14()1]3 2 5.325132.47G V KN G V KN γγ==-????===???=?= =1009.75571.5500.13074.151256022212132.47=6756.19G KN ++++++恒载 可变荷载计算: 采用公路一级车道荷载,3车道横向折减系数k q =10.5KN/m ,满跨布置。 1、车道荷载:跨径≤5m 时 ,K p =180kN ;跨径≥50m 时 ,K p =kN 360 当跨径为19.46时,内差得 360180 (19.465)()180215505 1.2258K K K P KN P P KN -=-?+=-=?=剪力 (见《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P24 图、表4.3.1-1) 支座反力: P=(215+1/2 ?1 ?19.46 ?10.28)?3 ?0.78=549.92KN 活载作用: P=(205+1/2 ?1 ?19.46 ?10.28 ?2)?3 ?0.78=971.21KN 而力臂=(20-19.46)/2=0.27m M=971.21 ?0.27=262.23KN ·m 汽车作用: P=(215+1/2 ?1 ?19.46 ?10.28)?3 ?0.78=737.16kN M=P ?0.27=199.03KN ·m 2.人群荷载的支座反力:

基础工程灌注桩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灌注桩基础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制

目录 1.设计资料 3 2.桩的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5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6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6 5.桩基础沉降验算 6 6.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7 7.水平承载力校核 9 8.承台设计计算 9 9.连系梁设计 11 10.抗震设计 1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任务要求:荷载序号;21号;计算位置:7轴+C轴;桩类型:灌注桩)1.设计资料 1.1岩土设计参数 某体型简单高层结构,柱截面 500×500mm2,C30混凝土。 1.2.工程地质资料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 1.5,承载力特征值 fak = 110kPa。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 3.5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 fak = 50kPa。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 4.5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 fak = 120kPa。 ④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 4.0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 fak = 175kPa。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 fak = 270kPa。 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各层土重度依据《工程地质手册》表3-1-24规定: 土的名称 重度(KN/) 素填土18.7 淤泥质土17.1 粉砂19.5 粉质黏土19 粉砂层19.5

1.4水文地质条件 ⑴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⑵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 3.5m。 1.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1.6设计题目 1.6.1 桩基础设计 ⑴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 8 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截面尺寸均为 500mm ×500mm,柱网布置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