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布里_珀罗型光学梳状滤波器的设计

法布里_珀罗型光学梳状滤波器的设计

法布里_珀罗型光学梳状滤波器的设计
法布里_珀罗型光学梳状滤波器的设计

 

第31卷 第1期2004年1月

中 国 激 光

CHI NESE JOURNA L OF LASERS

V ol.31,N o.1

January ,2004

 

文章编号:025827025(2004)0120074203法布里2珀罗型光学梳状滤波器的设计

邵永红,姜耀亮,郑 权,钱龙生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光学梳状滤波器,它由双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代替Michels on 干涉仪的两个全反射镜构成。基于Michels on 干涉原理,给出了零畸变、高信道隔离度、宽平坦带宽、高一致性、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光学梳状滤波器的设计原理。设计了信道间隔为50G H z ,畸变<0105dB ,1dB 带宽大于0138nm ,相邻信道间隔离度大于23dB 的光学梳状滤波器。

关键词 光电子学;光学梳状滤波器;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Michels on 干涉仪中图分类号 T N 929111 文献标识码 A

Design of I nterleaver Using F abry 2Perot I nterferometer

SHAO Y ong 2hong ,J I ANG Y ao 2liang ,ZHE NG Quan ,QI AN Long 2sheng

(Changchun Institute o 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021,China )

Abstract A novel Interleaver using a m odified Michels on interferometer in which its reflecting mirrors are replaced by tw o G ires 2T ournois res onators is presented.On basis of the theory of Michels on interference ,a designing principle of the interleaver which has square 2like frequency response with zero ripple ,wide flat 2top ,unity contrast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performance is given.The device which possesses channel spacing of 50G H z ,ripple less than 0.05dB ,1dB bandwidth m ore than 0.38nm ,and close channel is olation m ore than 23dB has been designed.

K ey w ords optoelectronics ;interleaver ;G ires 2T ourn ois res onator ;M ichels on interferometer

收稿日期:2002205216;收到修改稿日期:2002207208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8632307222252)和中国科学院光电科技集团项目(KG CX 22405)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邵永红(1972—

),男,吉林省德惠市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通讯器件和全固态激光器的研究。E 2mail :yhs 201@https://www.doczj.com/doc/b1184810.html,

随着信息通信的迅猛发展,语音、图像、数据的信息交流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宽带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波分复用(W DM )和密集型波分复用(DW DM )技术已成为扩大通信容量的最佳方案之一,并被广泛应用[1]。然而由于受到制造工艺及材料方面的限制,目前已商品化的几种器件很难做到信道间隔100GH z 以下,而且随着复用信道数的增加,器件的整体性能降低而成本提高。为了能够进一步扩大带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掺Er 光纤放大器(E DFA )带宽系统,同时避免器件技术的过分复杂化和太高的成本,在2000年3月OFC 展览上,人们提出一种群组滤波器,称之为Interleaver 即光学梳状滤波器,它的作用是将一路波

长光信号分成两路,分别包含奇数路波长和偶数路波长,信道间隔倍增,其功能如图1。可见利用这种技术既可以减轻现有DW DM 器件复用/解复用对波长间隔要求的负担,又能提高系统传输容量。目前实现Interleaver 的技术有很多[2~4],如光纤

马赫2曾德尔(fiber Mach 2Z ehnder ,FM 2Z )干涉仪型、偏振光干涉型、光纤光栅组合型和单G 2T 腔Michels on 干涉型[5]等。FM 2Z 干涉仪型属于全光纤设计,插入损耗小,信道均匀性高,偏振相关损耗低。但光纤耦合器在拉制工艺方面难度大。偏振型Interleaver 是利用晶体的双折射效应和偏振光干涉原理,其插入损耗大,并且由于双折射晶体较长,温度补偿、加工尺寸控制及封装难度大。利用光纤光栅与环形器构

成光纤光栅组合型Interleaver ,对温度敏感,稳定性差并且造价高。

本文在文献[5]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双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代替Michels on 干涉仪的两个全反射镜构成的新型干涉系统(即Interleaver ),入射光经该干涉系统产生两组等间隔互补条纹,形成了梳

状分离谱,该结构比文献[5]的系统提高了器件的隔离度、增加了平坦通带的宽度。通过合理选取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1,2各参数值及Michels on 干涉仪两臂长值,可实现不同种类滤波器件,这类Interleaver 具有零畸变、宽平坦带宽、高隔离度以及结构简单、易于装调等优点

图1

Interleaver/de 2interleaver 工作框图

Fig.1Diagram of interleaver/

de 2interleaver

1 原理和实验

法布里2珀罗型光学梳状滤波器是基于

Michels on 干涉仪的干涉效应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6]的调相作用设计的,结构如图2,分别用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1,2代替Michels on 干涉仪的两全反射镜,ΔL 控制器用于调整器件的位相变化。图2法布里2珀罗复合型光学梳状滤波器结构图

Fig.2Schematic of Interleaver using a Michels on interferometer

with G ires 2T ournois res onator 1,2 as its reflecting mirrors

利用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的调相作用选择信道国际电信联盟(IT U )信道波长,图3为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反射系数与位相关系。可见,在d 一定条件

下,光波位相随反射系数r 变化而变化,在Θ=m

π时,频率满足f =m c

2d

(m =0,1,2,…);随着反射系数r 增大,位相由线性变化变为非线性变化,而位

相Θ=m π点不随反射系数r 变化。这样通过合理计

算可以找到使位相差周期的出现较宽波长范围的

图3在d 一定,不同反射系数条件下,Gires 2Tournois

谐振腔位相随频率的变化

Fig.3

Phase response of

Gires 2Tournois resonator as a f unction of f requency

at

different

reflectance for

the same valuse of d

2n

π和(2n +1)π值(n =0,1,2,…),在位相差等于2n

π时,反射谱出现极大,在位相差等于(2n +1)π时,透射谱出现极大值,位相差由2n

π向(2n +1)π变化过程中,对应的波长变化范围越小,器件信道隔离度就越高。器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一束光入射到50∶50分束器上,被分成两束E 1和E 2,E 1入射到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1调相后被沿原路返回到分束器,另一路E 2入射到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2调相后沿原路返回到分束器,这两束光在分束器上实现Michels on 干涉,其透射方向和反射方向光波电矢量分别为

E Trans =-i sin 2kn (L 1-L 2)+(Θ1-Θ2)

2

×

exp -i 2kn (L 1+L 2)-(Θ1+Θ2)

2

E in

5

7 1期 邵永红等:法布里2珀罗型光学梳状滤波器的设计

E Ref =-i cos

2kn (L 1-L 2)+(Θ1-Θ2)

exp -i

2kn (L 1+L 2)-(Θ1+Θ2)

2

E in

式中E in 为入射光波电场矢量,L 1和L 2为Michels on 干涉仪的两个臂长,n 为介质折射率(空气介质n =1),k =2π/λ,λ为真空中波长,Θ1和Θ2分别为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1,2的位相响应,即

Θ1(r 0,d 0)=-2tan -11-r 0

1+r 0

tan (knd 0)Θ1(r 1,d 1)=-2tan -1

1-r 1

1+r 1

tan (knd 1)式中d 0和d 1为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1,2的腔长,r 1和r 分别为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光波电振幅反射系数,r 0和r 为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光波电振幅反射系数。若用归一化光强表示输出,则

I Trans =sin

22kn (L 1-L 2)+(Θ1-Θ2)2

I Ref =cos

22kn (L 1-L 2)+(Θ1-Θ2)2

图4输出强度随频率的变化曲线

Fig.4Output intensity of the interleaver a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通过调节臂长差Δ=L 1-L 2和ΔΘ=Θ1-Θ2(通过调节r 0,r 1,d 0,d 1实现)值可以实现各种信道间隔

如(100GH z ,50GH z ,25GH z ,…)的梳状滤波器、带

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及可调滤波器等。

我们设计了信道间隔为50GH z 的光学梳状滤波器,具体设计参数如下:ΔL =5mm ,r 0=18%,r 1=36%,r =100%,d 0=115mm ,d 1=312mm 。图4为归一化反射强度曲线,图5

为归一化透射强度曲线。

容易看出,信道间隔为50GH z ,中心波长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T U )规定,通带平坦性相当好(畸变

<0105dB ),1dB 带宽大于0138nm ,相邻信道间隔

离度大于23dB ,器件在整个工作频带内具有较高的

一致性。通过合理调整各参数(r 0,r 1,d 0,d 1,L 1,L 2),还可进一步提高器件指标。

图5归一化输出强度随频率的变化曲线

Fig.5N ormalized output intensity of the interleaver a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2 结 论

本文分析了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的调相原理,给出了由双G ires 2T ournois 谐振腔1,2构成Michels on 干涉仪———法布里2珀罗型光学梳状滤波器的设计原理。该滤波器具有零畸变、高信道隔离度、宽平坦带宽、高一致性、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设计了信道间隔为50GH z ,畸变<0105dB ,1dB 带宽大于0138nm ,相邻信道间隔离度大于23dB 的光学梳状滤波器。通过对参数(d 0,d 1,L 1,L 2)实现电连续可调,可用该结构实现可调谐滤波器。

参考文献

1 Bob Shine ,Jerry Bautista.Interleavers make high 2channel 2count systems

economical [J ].Lightwave ,2000,17(9):140~1442 Huishi Li ,River Huang.The application and technical approaches of

interleaver [C].S PIE ,2001,4581:79~873 Andrew Z eng ,Joseph Chon.Ultra 2high capacity and high speed DW DM optical devices for telecom and datacom applications [C].S PIE ,2001,4581:13~204 W.H.Loh ,F.Q.Zhou ,J.J.Pan.N ovel designs for sam pled grating 2based multiplexers 2demultiplexers [J ].Opt.Lett.,1999,24(21):1457~14595 Benjamin B.Dingel ,T adashi Aruga.Properties of a novel noncascaded

type,easy 2to 2design ,ripple 2free optical bandpass filter [J ].J.Lightwave Technol.,1999,17(8):1461~14696 Benjamin B.Dingel ,M asayuki Izutsu ,K oji Murakawa.Optical wave 2front trans former using the multiple 2reflection interference effect inside a res onator [J ].Opt.Lett.,1997,22(19):1449~1451

67中 国 激 光 31卷 

08935珠宝琢型设计及加工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课程代码:08935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熟知宝石琢型的种类、宝石琢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宝石加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刻面型和弧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各种常见宝石的设计及加工要领等内容。为今后从事宝石琢型的设计、加工及新款开发工作,以及与宝石琢型相关的珠宝首饰设计、鉴赏、评估、营销等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宝石琢型的设计及加工技能。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覆盖面广。针对这一特点,抓住重点、难点,并结合实践,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宝石琢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常见宝石的设计及加工要领等内容。 通过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和要求: 1.熟知宝石琢型的种类及其特点,了解宝石琢型的演化历史及发展状况。 2.掌握宝石琢型的光学设计、形美设计以及定向和定位设计的法则,了解标准圆钻琢型角度和比例的数理推导方法。 3.了解GemCad软件的用途,熟悉GemCad for Windows使用方法。 4.了解宝石的锯切机理、琢磨机理以及抛光机理,掌握宝石加工的方式和技术要领。 5.掌握宝石加工常用的磨料、磨具及辅材的特性及用途。 6.了解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原则,熟悉刻面型宝石的加工设备,掌握刻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7.了解弧面型宝石的设计原则,熟悉弧面型宝石的加工设备,掌握弧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8.了解并掌握常见宝石的性质、设计及加工的要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生完成宝石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与首饰设计、首饰制作等课程的知识点相互衔接。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宝石琢型的概念和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宝石琢型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了解刻面型宝石琢型的演化历史及发展状况等内容。

扬大工程光学课程设计20140412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目的 了解光学系统外形尺寸计算在光学系统设计中的作用,学习和掌握外形尺寸计算的内容和一般方法。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光学系统整体结构尺寸的设计过程称为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要确定的结构内容包括系统的组成、各光组元的焦距、各光组元的相对位置和横向尺寸。 外形尺寸计算基本要求: 第一,系统的孔径、视场、分辨率、出瞳直径和位置; 第二,几何尺寸,即光学系统的轴向和径向尺寸,整体结构的布局; 第三,成像质量、视场、孔径的权重。 二、要求 对题中所涉及的光学系统 ⑴按照工作原理正确作出光路图并能正确描述; ⑵完整叙述及列举计算的过程,步骤要详细不能省略中间中程; ⑶完成设计报告 三、内容 (一)只包括物镜和目镜的望远系统 计算一个镜筒长L=f1′+f2′=200+(学号最后两位)mm,放大率Γ= -24+(学号最后一位),视场角2ω=1°40′的刻普勒望远镜的外形尺寸。 1、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图1只包括物镜和目镜的望远系统结构图 2、求物镜的通光孔径D1。可根据望远系统的有效放大率求出D1。 3、求出瞳直径D1’; 4、视场光阑的直径D3; 5、目镜的视场角2ω′; 6、求出瞳距lz′; 7、求目镜的口径D2; 8、目镜的视度调节(目镜相对视场光阑的移动量x); 9、选取物镜和目镜的结构。 (二)带有棱镜转像系统的望远镜 双筒棱镜望远镜设计,采用普罗I型棱镜转像,系统要求为: 1、望远镜的放大率Γ=8倍; 2、物镜的相对孔径D/f′=1:4(D为入瞳直径,D=30mm); 3、望远镜的视场角2ω=10°; 4、仪器总长度在110mm左右,视场边缘允许50%的渐晕; 5、棱镜最后一面到分划板的距离 14mm,棱镜采用K9玻璃,两棱镜间隔为2~5mm。 6、lz′=8~10mm 要求计算棱镜转像望远镜的各类尺寸

望远镜系统结构设计

光学课程设计 望远镜结构系统设计 姓名:曾茂桃 班级:光通信082 学号:2008031126 指导老师:张翔

摘要 该报告运用应用光学知识,了解望远镜的历史,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望远镜的外形尺寸、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原理设计。了解光学设计中的PW 法基本原理。并应用光学设计软件对系统误差、成像质量进行理论分析。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的校正和平衡方法,像质评价与像差公差,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求解方法。望远物镜设计的特点、双胶合物镜结构参数的求解和光学特性。目镜设计的特点、常用目镜的型式和像差分析等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简要的介绍。 关键字:望远镜物镜目镜放大率分辨率内调焦望远镜 PW法光栅

目录 一概述…………………………………………………………页二望远镜尺寸设计与分析…………………………………页2.1 望远镜的简述…………………………………………………………页2.2 望远镜的主要特性分析………………………………………………页三分物镜组与目镜组的选………………………………………………页 3.1望远镜物镜需要消除的像差类型及主要结构形式…………………页3.2双胶物镜和双分离物镜………………………………………………页 3.3内调焦望远镜…………………………………………………………页 四.目镜组的主要种类及其结构:………………………….. 页 4.1惠更斯目镜……………………………………………………………页4.2冉斯登目镜……………………………………………………………页 4.3Porro、Roof棱镜结构及其特点…………………………………页 五.望远镜像差设计PW法………………………………….. 页 5.2物体在有限距离时的P,W的规化……………………………………页5.5用C ,表示的初级像差系数………………………………………页 P, W 六.光学系统中的光栅分析……………………………………页

琢型大纲

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宝石琢型的概念和分类 一、宝石琢型的概念(重点)识记:宝石琢型的概念理解:宝石琢型的三要素 二、宝石琢型的分类及其特点(重点)识记:宝石琢型的分类宝石琢型的特点 三、刻面型琢型的演化历史(次重点)理解:刻面型琢型的演化历史 四、现代宝石琢型的发展状况(一般)理解:现代宝石琢型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宝石琢型设计原理及方法 一、宝石琢型的光学设计(重点)识记:刻面宝石琢型的光学效果理解:琢型角度和比例 对宝石光学效果的影响应用:琢型角度和比例的一般设计方法 二、宝石琢型的形美设计(次重)识记:形美与质美的概念理解:宝石琢型的形美设计法则 三、宝石琢型的定向和定位设计(重点) 识记:刻面宝石琢型定向设计的基准和因素;弧面宝石琢型定向及定位设计的意义理解:刻面宝石琢型的定向和定位设计;弧面宝石琢型的定向及定位设计 第三章宝石琢型计算机辅助设计 一、GemCad软件概述(次重点)理解:GemCad for Windows的用途 二、GemCad for Windows使用方法(重点) 应用:GemCad for Windows设计琢型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四章宝石加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一、锯切(重点)理解:宝石的锯切机理应用:宝石锯切的方式和技术要领 二、琢磨(重点)理解:宝石的琢磨机理应用:宝石细磨的技术要领 三、抛光(重点)理解:宝石的抛光机理应用:宝石抛光中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第五章宝石加工常用磨料、磨具及辅材 一、磨料(重点)理解:磨料的基本特性应用:常用磨料的性能和特点 二、磨具(重点)应用:锯片、砂轮、磨盘及抛光盘的应用 三、辅材(次重点)应用:冷却液、胶黏剂、清洗剂的性质及用途 第六章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 一、刻面型宝石的设计(重点)理解:宝石原料的审查及分选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原则 二、刻面型宝石的加工设备(次重点) 识记:切割设备、成型设备及研磨抛光设备的种类和用途理解:机械手刻面机、八角手刻面机的工作原理应用:机械手刻面机与八角手刻面机的沟通应用 三、刻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一般) 识记:刻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流程应用:刻面型宝石加工工序及技术要求 四、常见刻面宝石琢型的加工方法(重点) 应用:用机械手刻面机加工法(重点掌握:标准圆钻琢型、祖母绿琢型) 用八角手刻面机加工法(重点掌握:标准圆钻琢型、祖母绿琢型) 第七章弧面型宝石加工工艺 一、弧面型宝石的设计(重点)理解:弧面型宝石的选料;弧面型宝石的设计 二、弧面型宝石加工设备(一般)应用:砂轮机、盘磨机、砂带机及自动成型机等研磨设 备的使用;抛光工具的性质及使用方法三、弧面型宝石加工工艺(次重点)识记:弧面型宝石加工工艺流程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XXX教务处制 20 13 年12 月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评分表 最后成绩的以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和不及格(少于60分)五级给出。

第1章引言 1.1 简单介绍 对于实际的光学系统来说,它的成像往往是非完善成像,对于怎样来判断一个光学系统的性能的优劣,是光学设计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计算机辅助科研、教学的迅猛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辅助光学系统设计已成为光学设计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由美国焦点软件公司所发展出的光学设计ZEMAX,可做光学组件设计与照明系统的照度分析,也可建立反射,折射,绕射等光学模型,并结合优化,公差等分析功能,是可以运算Sequential及Non-Sequential的软件.其主要特色有分析:提供多功能的分析图形,对话窗式的参数选择,方便分析,且可将分析图形存成图文件,例如:*.BMP, *.JPG等,且多种优化方式供使用者使用;公差分析:表栏式Tolerance参数输入和对话窗式预Tolerance参数,方便使用者定义;报表输出:多种图形报表输出,可将结果存成图文件及文字文件。 但是,这里必须强调一点的是,ZEMAX软件只是一个光学设计辅助软件,也就是说,该软件不能教你怎么去进行光学设计,而只是能对你设计的光学系统进行性能的优化以达最佳成像质量所以,在应用本教程进行光学辅助设计之前,您最好先学习一下光学设计的有关知识:首先是几何光学基础,几何光学是光学设计的基础,要做光学设计必须懂得各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外形尺寸计算方法,了解各种典型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实际光学系统大多由球面和平面构成。记住共轴球面系统光轴截面内光路计算的三角公式,了解公式中各参数的几何意义是必要的,具体公式可参考有关光学书籍,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对于平面零件有平面反射镜和棱镜,它们的主要作用多为改变光路方向,使倒像成为正像,或把白光分解为各种波长的单色光.在光学系统中造成光能损失的原因有三点:透射面的反射损失、反射面的吸收损失和光学材料内部的吸收损失。其次是像差理论知识,对于一个光学系统,一般存在7种几何像差,他们分别是球差、彗差、像散、场曲、畸变和位置色差以及倍率色差.另外,还必须了解一点材料的选择和公差的分配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光学工艺的知识,包括切割,粗磨,精磨,抛光和磨边,最后还有镀膜和胶合等。

数字梳状滤波器讲解

数字梳状滤波器 梳状滤波对于画面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刨析。 那么具体什么是梳状滤波器呢?这就要从源头(信号源)开始讲起了,一开始,接收视频的Video端子是Composite端子(比如RF射频接口和AV接口),它所能接收的信号叫Composite Video Signal,即混合视频信号(也称复合信号),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Composite(混合)信号包括了亮度(Luminance,用字母Y表示)和色度/彩度(Chrominace)两方面的信号,视频电路要做的工作就是Y/C进行分离处理,目前的梳状滤波器是在保证图像细节的情况下解决视频信号亮色互窜的唯一方法,其内部有许多按一定频率间隔相同排列的通带和阻带,只让某些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通过,因为其特性曲线象梳子一样,故人们称之为梳状滤波器(Comb Filtering)。 梳状滤波器一般由延时、加法器、减法器、带通滤波器组成。对于静止图像,梳状滤波在帧间进行,即三维梳状滤波。对活动图像,梳状滤波在帧内进行,即二维梳状滤波。高档数字电视机采用行延迟的梳状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级联,构成Y/C分离方案就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使用梳状滤波器能使图像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色串亮及亮串色造成的干扰光点、干扰花纹;消除了色度正交分量U、V色差信号混迭造成的彩色边缘蠕动;消除了亮、色镶边,消除了高频信号的色彩错误和灰度值表示错误。有一段时期国内很多工厂(为了节省成本)使用模拟的方式实现梳状滤波器,实际上效果很不好,原因有两个,一是延迟器件的带宽很难保证,二是解决行相关性差问题的自适应电路很复杂。而在数字电路里,只要有足够的存储器,就可以保证足够的延迟时间与信号带宽,且复杂的自适应电路很容易集成在芯片中硬件固化。 梳状滤波器原理及发展历史: 梳状滤波器采用频谱间置技术,理论上可以保证亮度和色度的无失真分离。如果我们好好回顾一下梳状滤波器的发展历程,将对其有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阶段:采用频率分离法将Y/C信号分开。这种方法是利用色度信号以副载波方式传输这一特点(PAL制副载波为4.43MHz,NTSC制副载波为3.58MHz),用选频电路将Y/C 信号分开。 内部由LC带通滤波器和陷波器组成,将视频信号通过一个中心频率(fsc)为色度信号窄带(比如PAL制式4.43MHz频率副载波)带通滤波器,取出色度信号。再将亮度信号经过一个中心频率为色度信号副载波4.43MHZ的色度陷波器,吸收色度信号,从而得到亮度信号。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采用元器件少且成本低,所以在早期彩电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望远镜光路设计

至今没有一个光学系统是完美的。为了平坦且清晰的成像,往往必须把光学系统设计的十分复杂。如此一来,不但透光度变差,还得付出很高的制造成本。因此简单的镜片组而且能保有高品质成像的光学系统是光学设计的努力目标。 一个好的光学系统都出自设计者的巧思。它能在最简单的镜片组合下产生最佳的成像品质。不过在许多设计中,往往会遇到球面像差与彗形像差难以取舍的窘境(天文望远镜光学与机械)。当你能同时处理这些像差的时候,系统却又发生严重的色差。最后好不容易解决了所有的色像差,却又发生成像的变形。因此光学系统的设计在在考验设计者的经验与智力。希望透过以下的天文望远镜的演进,让你了解前人的成果。 折射式望远镜系统 由于白光经过透镜会有色散的现象(Dipersion),因此使得光学系统除了球面像差与彗形像差之外又多了影像不清晰的光源。由上图可知,蓝光的折射率较大,其次为绿光,最后为红光,因此不同颜色的入射光产生,却有不同的聚焦点。好的光学系统除了成像品质之外,还必须考虑消色差的效果。 基本上,我们在处理可见光的光路分析时,是用蓝色的F line(486.13nm)、红色的C line(656.27nm)与绿色的e line(546.07nm) 作为分析的主要光源。要查看镜片的色差情形,可以用色散数值V( Dispersion Number or Abbe number)。V越大表示镜片的色散的情况越小。 V=(ne-1) / ( nF-nC) 对於一个D= 5公分,f=20公分的两片镜片组合,我们可以由下图的光路分析了解他们各自聚焦的一致性。其实这就是球面像差的检测工作! D=5公分f=20公分 第一片镜片R1=18公分R2=-19公分中心厚度=0.84公分 间隙0.1公分 第二片镜片R3=-19公分R4=-22公分中心厚度=0.98公分

宝石琢型设计光学原理

宝石琢型设计光学原理 3.1.1刻面琢型宝石的光学效果 刻面宝石的特殊光学效果是体现其美感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亮度(Intensity) 火彩(Fire) 闪烁(Sparkle) 亮度、火彩、闪烁的综合效果 称为:明亮度(Brilliance) 1、亮度 亮度也称明亮度,指刻面宝石在白光照射下的反射光强度,它包括宝石表面反射光和内部反射光两个部分,也称表面亮光和内部亮光,二者的总和即为宝石的整体明亮度。 (1)表面反射光 宝石的表面反射光也称为光泽。宝石光泽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宝石的折射率(N)和反射率(R),二者之间有下列简化关系式: 由公式可见,折射率和反射率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宝石的折射率越大,则反射率越大,光泽就越强,其抛光表面也就更明亮。 例如,钻石的折射率n约为2.42 ,反射率R为17 % ,呈金刚光泽;而水晶的折射率n约为1.55 ,反射率R为4.6 % ,呈玻璃光泽。因此,从表面上看,钻石比水晶要显得"亮"得多。 (2)内部反射光 宝石的表面反射光(光泽)对其亮度的贡献固然重要,但与其内反射光作用相比,刻面宝石的内反射作用对亮度的影响则远胜于表面反射作用。以刚玉宝石为例,刚玉的折射率N约为1.76 ,代入上述公式计算:

则得到刚玉的表面反射率R为0.76。也就是说仅有7.6%的入射光在表面发生反射,如果让其余92.4 % 的入射光在进入刚玉刻面宝石内部后,再通过内反射作用从正面射出,则宝石的亮度必将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内反射作用才是提高刻面宝石亮度的真正潜力。 如下图所示,只有设法使进入宝石体内的折射或直射光线在到达亭部各刻面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临界角,以及最后反射到冠部各刻面时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这样才能使光线最大限度地从宝石正面(冠部)射出。 光线在宝石内的全内反射作用 i - 入射角;r - 折射角;θ- 临界角 宝石的临界角(i )与其折射率(n)有关,可用下式表示: 由式中可以看出,宝石的折射率越大,则临界角越小。 由于折射率和临界角都是宝石的固有光学常数,无法改变,而唯一能改变的是使光线在进入宝石体内经过各个刻面时的入射角度。因此,根据宝石的折射率和临界角大小来合理的设计刻面宝石的琢型比例和角度,才是增强宝石亮度的唯一途径。 (3)刻面角度对亮度的影响 刻面角度对亮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亭主面角度和冠主面角度。如果这些角度设计不当,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刻面宝石的厚度过大或过小,使光线不能从正面出射而是在亭部漏失,造成宝石外观亮度的减弱。 主要刻面角度对产生内反射亮光的影响 (a) 比例和角度合适,可产生较好的内反射光;(b) 亭角过大,造成亭部过深而漏光;(c) 亭角过小,造成亭部过浅而漏光;(d) 冠角过大,造成冠部全反射及亭部漏光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工程光学课程设计院系名称:电气与信息工程专业班级:测控12-1 学生姓名:张佳文 学号:20120461 指导教师:李静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务处制2014 年 2 月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物镜设计方案 . (1) 3物镜设计与相关参数 (2) 3.1物镜的数值孔径 (2) 3.2物镜的分辨率 (3) 3.3物镜的放大倍数 (4) 3.4物镜的鉴别能力 (4) 3.5设计要求参数确定 (4) 4 显微镜物镜光学系统仿真过程 (5) 4.1选择初始结构并设置参数 (5) 4.2自动优化 (5) 4.3物镜的光线像差(R AY A BERRATION)分析 (6) 4.4物镜的波像均方差(OPD)分析 (7) 4.5物镜的光学传递函数(MTF)分析 (8) 4.6物镜的几何点列图(Stop Diagrams)分析 (10) 4.7仿真参数分析 (11) 5心得体会 (11) 6参考文献 (12)

1摘要 ZEMAX是Focus Software 公司推出的一个综合性光学设计软件。这一软件集成了包括光学系统建模、光线追迹计算、像差分析、优化、公差分析等诸多功能,并通过直观的用户界面,为光学系统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设计工具。十几年来,研发人员对软件不断开发和完善,每年都对软件进行更新,赋予ZEMAX更为强大的功能,因而被广泛用在透镜设计、照明、激光束传播、光纤和其他光学技术领域中。 ZEMAX采用序列和非序列两种模式模拟折射、反射、衍射的光线追迹。序列光线追迹主要用于传统的成像系统设计,如照相系统、望远系统、显微系统等。这一模式下,ZEMAX 以面作为对象来构建一个光学系统模型,每一表面的位置由它相对于前一表面的坐标来确定。光线从物平面开始,按照表面的先后顺序进行追迹,追迹速度很快。许多复杂的棱镜系统、照明系统、微反射镜、导光管、非成像系统或复杂形状的物体则需采用非序列模式来进行系统建模。这种模式下,ZEMAX以物体作为对象,光线按照物理规则,沿着自然可实现的路径进行追迹,可按任意顺序入射到任意一组物体上,也可以重复入射到同一物体上,直到被物体拦截。与序列模式相比,非序列光线追迹能够对光线传播进行更为细节的分析。但此模式下,由于分析的光线多,计算速度较慢。 ZEMAX 是一套综合性的光学设计仿真软件,它将实际光学系统的设计概念、优化、分析、公差以及报表整合在一起。ZEMAX 不只是透镜设计软件而已,更是全功能的光学设计分析软件,具有直观、功能强大、灵活、快速、容易使用等优点,与其它软件不同的是ZEMAX 的CAD 转文件程序都是双向的,如IGES 、STEP 、SAT 等格式都可转入及转出。而且ZEMAX可仿真Sequential 和Non-Sequential 的成像系统和非成像系统。 ZEMAX光学设计程序是一个完整的光学设计软件,是将实际光学系统的设计概念,优化,分析,公差以及报表集成在一起的一套综合性的光学设计仿真软件。包括光学设计需要的所有功能,可以在实践中对所有光学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分析,并具有容差能力,所有这些强大的功能都直观的呈现于用户光学设计程界面中。而且工作界面简单,快捷,很方便的就能找到我们想哟实现的功能,ZEMAX功能强大,速度快,灵活方便,是一个很好的综合性程序。ZEMAX能够模拟连续和非连续成像系统及非成像系统。 2物镜设计方案 消色差物镜(Achromatic)是较常见的一种物镜,由若干组曲面半径不同的一正一负胶合透镜组成,只能矫正光谱线中红光和蓝光的轴向色差。同时校正了轴上点球差和近轴点慧差,这种物镜不能消除二级光谱,只校正黄、绿波区的球差、色差,未消除剩余色差和其他波区的球差、色差,并且像场弯曲仍很大,也就是说,只能得到视场中间范围清晰的像。使用时宜以黄绿光作照明光源,或在光程中插入黄绿色滤光片。此类物镜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常和福根目镜、校正目镜配合使用,被广泛地应用在中、低倍显微镜上。在黑白照相时,可采用绿色滤色片减少残余的轴向色差,获得对比度好的相片。消色差通常由两个分离的双胶组合透镜组成,这类物镜也称为里斯特物镜,它的倍率一般在6×至30×

光学课程设计大纲

《光学软件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光电、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学分:1学分,学时:2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光学软件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工程光学,光学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基于光学软件进行光学系统的设计,让学生了解光学设计中的主要环节,掌握光学系统的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以便今后从事光学仪器的设计、研发工作。 通过光学软件课程设计,以求达到如下目的: 1)要求综合运用工程光学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题目1:双高斯物镜的优化设计 设计一组双高斯物镜镜头,镜头的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1、焦距:f’=40mm; 2、相对孔径D/f’不小于1/2 ; 3、视场 5、在可见光波段设计(取d、F、C三种色光,d为主波长); 6、成像质量,MTF 轴上>35% @100 lp/mm,轴外0.707 >25%@100 lp/mm。 7、校正球差、色差、场曲、像散。 在满足前面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镜头的片数,在相同的结构情况下,MTF值越高越好。 题目2:摄影物镜的优化设计 镜头的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1、焦距:f’=12mm; 2、相对孔径D/f’不小于1/2.8; 3、图像传感器为1/2.5英寸的CCD,成像面大小为4.29mm×5.76mm; 4、后工作距>6mm

5、在可见光波段设计(取d、F、C三种色光,d为主波长); 6、成像质量,MTF 轴上>40% @100 lp/mm,轴外0.707 >35%@100 lp/mm。 7、最大畸变<1% 在满足前面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镜头的片数,在相同的结构情况下,MTF值越高越好。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要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通过课程设计,锻炼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 初步掌握镜头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学会查阅资料和手册,根据我们的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初始结构。 3)ZEMAX是一套综合性的光学设计仿真软件,它将实际光学系统的设计概念、优化、 分析、公差以及报表集中在一起,学生可以运用是ZEMAX进行镜头的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的镜头系统进行像质评价。 4)学会进行镜头优化设计及像差分析,并得出像质评价报告。 5)能够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四、课程的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进度 布置任务,仿真软件介绍第一周 学习ZEMAX像差控制和优化方法第一周 查询资料,确定初始结构,并进行优化设计第二周 验收设计结果第三周 验收课程设计报告第四周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含实验、设计、实习等)的内容安排及要求 (1)设计报告需包含:设计要求、初始结构选择与分析、像差校正、评价函数的设置、优化方法的选择、像差结果分析与评价报告、总结与体会、参考文献和辅助软件。 ①说明设计题目及要求。 ②对题目进行剖析并选择合适的初始结构。 ③对初始结构的像差结果进行分析,与我们设计目标进行比较。 ④根据选择的初始结构,进行像差控制和优化设计 ⑤对设计优化结果给出像质评价报告并与我们的设计目标进行比较。 ⑥写出自己在仿真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排除故障以及仿真结果。

梳状滤波器的设计

NANHUA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梳状滤波器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陈忠泽 班级电子091班 学号 20094470128 学生姓名周后景 2013年 1 月

摘要 现如今随着电子设备工作频率范围的不断扩大,电磁干扰也越来也严重,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得到所需要频率的信号,就需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过滤,从而得到所需频率段的信号,这就是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对于传统的滤波器而言,如果滤波器的输入,输出都是离散时间信号,则该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也必然是离散的,这样的滤波器定义为数字滤波器。它通过对采样数据信号进行数学运算来达到频域滤波的目的。滤波器在功能上可分为四类,即低通(LP)、高通(HP)、带通(BP)、带阻(BS)滤波器等,每种又有模拟滤波器(AF)和数字滤波器(DF)两种形式。对数字滤波器,从实现方法上,由有限长冲激响应所表示的数字滤波器被称为FIR滤波器,具有无限冲激响应的数字滤波器增称为IIR滤波器。在MATLAB工具箱中提供了几种模拟滤波器的原型产生函数,即Bessel低通模拟滤波器原型,Butterworth滤波器原型,Chebyshev(I型、II型)滤波器原型,椭圆滤波器原型等不同的滤波器原型。本实验需要产生滤除特定频率的梳状滤波器 关键字: MATLAB,,梳状滤波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频率的波都在被不断的开发以及利用,这 就导致了不同频率的波相互之间的干扰越来越严重,因此滤波器的市 场是庞大的。所以各种不同功能滤波器的设计就越来越重要,在此要 求上实现了用各种不同方式来实现滤波器的设计。本设计通过MATLAB 软件对IIR 型滤波器进行理论上的实现。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梳状滤波器,其性能指标如下,要求阻带最小衰减为 dB As 40=,N=8..0=ω?8rad π 手工计算 因为梳状滤波器的转移函数公式为H(Z)=b N N eZ Z ----11 ,现已知N=8,As=40dB, 2498.0=ω?rad π, H(jw e )=b jwN jwN e e ---- 11,b=21 +因为As=60Db,故)(jw e H =0.01 H(jw e )=b jwN e e --- 11 = 21 +)sin (cos 1)sin (cos 1wN j wN wN j wN ---- =

梳状滤波器工作原理

梳状滤波器工作原理 梳状滤波器对于画面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一开始,接收视频的Video端子是Composite端子(比如RF射频接口和AV接口),它所能接收的信号叫Composite VideoSignal,即混合视频信号(也称复合信号)。因为这个Composite(混合)信号包括了亮度(Luminance,用字母Y表示)和色度/彩度(Chrominace)两方面的信号,视频电路要做的工作就是Y/C进行分离处理,目前的梳状滤波器是在保证图像细节的情况下解决视频信号亮色互窜的唯一方法,其内部有许多按一定频率间隔相同排列的通带和阻带,只让某些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通过,因为其特性曲线象梳子一样,故人们称之为梳状滤波器。 图2-6-1 梳状滤波器框图 梳状滤波器主要由延迟线和相加电路、相减电路构成的,用以分离FU 和±FV。一个实际的梳状滤波器电路如图2-6-1所示。其中V1为延时激励放大器,DL为延迟线,T1为裂相变压器、L1为调谐电感,C2为耦合电容。 色度信号F经电容C1耦合加于V1基极,经放大后由集极输出,再经延迟线由A点加至裂相变压器T1上端,取自Rw的直通信号经C2耦合加至T1中点,这样可在输出端分别得到相加和相减输出。将直通信号和延迟信号分别以un和un-1表示,其输出电压的合成原理图如图4-32等效电路所示。调节Rw可保证两信号幅度严格相等,输出分离更彻底。 延迟线DL多为超声延迟线,它由输入、输出压电换能器和延迟介质组成。压电换能器由多晶压电陶瓷薄片制成,当信号加到输入压电换能器两端面的电极上时,输入信号在延迟介质中激起机械振动,形成超声波。延

迟介质多为熔融石英或玻璃,超声波在玻璃中传播速度较低,再将其制作 成如图4-33形式,经多次反射超声波方到达输出换能器还原为电信号,这 样使可大大地缩小延迟线体积。为使超声波按规定的路径传播,减少不规 则反射引起的干扰杂波,在延迟线表面涂有若干吸声点,吸声点所涂吸声 材料为橡胶、环氧树脂和钨粉配制而成。最后用塑料外壳封装,以减小外 界的影响。 2.6.2 PAL 解码器的梳状滤波器 PAL 的特殊电路是梳状滤波器.为使它 能够有效的分离两个色度分量,延时线的 延时时间要有准确的数值. 延时线延迟时 间τd 应选择得既非常接近行周期(64μ s),以便相加、减时是相邻行相应像素间 的加或减;而又必须为副载波半周期的整 数倍,以保证延时前、后色度信号副载波相位相同(0°)或相反(180°)。由 fSC=283.75fH+25Hz 的关系,则行周期TH 与副载波TSC 之间的关系为: τd 可选为副载波半周期TSC/2的567倍或568倍。通常为567, τd 略小于行周期,若为568则略大于行周期 梳状滤波器:作用是将色度信号分离出两个色差分量FU 、FV ,组成包 括一行延时线、加法器和减法器。 传统的色度延时电路采用64μs 超声波玻璃延时线,其原理是利用输 入、输出换能器实现电—超声波—电信号间的转换。 在梳状滤波器中,延时线的精确延时时间为63.943μs ,延时后的信号 与直通信号在加法器和减法器中运算,完成色度分量的分离任务。 设输入到梳状滤波器的第n 行色度信号为 F(n)=Usin ωSCt+Vcos ωSCt=FU+FV (2―35) 则第n+1行色度信号必然为

梳状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

梳状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 梳状滤波对于画面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刨析。 那么具体什么是梳状滤波器呢?这就要从源头(信号源)开始讲起了,一开始,接收视频的Video端子是Composite端子(比如RF 射频接口和AV接口),它所能接收的信号叫CompositeVideoSignal,即混合视频信号(也称复合信号),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Composite (混合)信号包括了亮度(Luminance,用字母Y表示)和色度/彩度(Chrominace)两方面的信号,视频电路要做的工作就是Y/C进行分离处理,目前的梳状滤波器是在保证图像细节的情况下解决视频信号亮色互窜的唯一方法,其内部有许多按一定频率间隔相同排列的通带和阻带,只让某些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通过,因为其特性曲线象梳子一样,故人们称之为梳状滤波器(CombFiltering)。 梳状滤波器一般由延时、加法器、减法器、带通滤波器组成。对于静止图像,梳状滤波在帧间进行,即三维梳状滤波。对活动图像,梳状滤波在帧内进行,即二维梳状滤波。高档数字电视机采用行延迟的梳状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级联,构成Y/C分离方案就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使用梳状滤波器能使图像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色串亮及亮串色造成的干扰光点、干扰花纹;消除了色度正交分量U、V色差信号混迭造成的彩色边缘蠕动;消除了亮、色镶边,消除了高频信号的色彩错误和灰度值表示错误。有一段时期国内很多工厂(为了节省成本)使用模拟的方式实现梳状滤波器,实际上效果很不好,原因

有两个,一是延迟器件的带宽很难保证,二是解决行相关性差问题的自适应电路很复杂。而在数字电路里,只要有足够的存储器,就可以保证足够的延迟时间与信号带宽,且复杂的自适应电路很容易集成在芯片中硬件固化。 梳状滤波器原理及发展历史:梳状滤波器采用频谱间置技术,理论上可以保证亮度和色度的无失真分离。如果我们好好回顾一下梳状滤波器的发展历程,将对其有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阶段:采用频率分离法将Y/C信号分开。这种方法是利用色度信号以副载波方式传输这一特点(PAL制副载波为4.43MHz,NTS C制副载波为3.58MHz),用选频电路将Y/C信号分开。内部由LC 带通滤波器和陷波器组成,将视频信号通过一个中心频率(fsc)为色度信号窄带(比如PAL制式4.43MHz频率副载波)带通滤波器,取出色度信号。再将亮度信号经过一个中心频率为色度信号副载波4. 43MHZ的色度陷波器,吸收色度信号,从而得到亮度信号。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采用元器件少且成本低,所以在早期彩电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15倍双目望远镜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报告 ———15倍双目望远镜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光电工程学院 2016年01月04日

一、望远镜系统的原理 (3)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3) 三、光学元件尺寸计算及数据处理总结 (4) (一)、目镜的计算 (4) (二)、物镜的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计算 (7) (三)、计算分划板 (7) (四)、计算棱镜 (8) (五)、像差计算 (9) (六)、建立数据文件 (15)

一、望远镜系统的原理 亥普勒望远镜的原理示意如下图1所示: 图 1 图中可见亥普勒望远镜是由正光焦度的物镜与正光焦度的目镜构成,与显微镜不同的是望远镜的光学间隔为0,平行光入射平行光射出。其系统的视觉放大倍率为: '//D D f f e o -=''-=Γ 式中,0f '为物镜的焦距;e f '为目镜的焦距;D 为入瞳直径;'D 为出瞳直径。在此成像过程中,有一个实像面位于分划面上,可以实现相应的瞄准或测量。 由于亥普勒望远镜成倒像不利于观察,故而需在系统中加入一个由透镜或棱镜构成的转像系统。军用望远镜的转像系统多是用两个互相垂直放置的 180-II D 棱镜(即保罗棱镜)组成。 伽利略望远镜是由正光焦度的物镜和负光焦度的目镜组成,其视觉放大率大于1,形成的是正立的像,无需加转像系统,也无法安装分划板,应用较少。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根据已知的一些技术要求,进行外型尺寸计算; 1)目镜的选取及计算; 2)物镜的结构型式及外型尺寸计算; 3)分划板的外型尺寸计算; 4)棱镜的类型选取及外型尺寸计算; 2、像差计算 1)求取棱镜的初级像差; 2)求取物镜的初级像差; 3)根据物镜的像差求出双胶合物镜的结构参数。

数字梳状滤波器

视听研究所 主页:https://www.doczj.com/doc/b1184810.html, 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b1184810.html,/forum 所有资料均收集于各网站。 若您认为有关资料不适合公开,请联系newvideo@https://www.doczj.com/doc/b1184810.html, 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感谢各位网友的无私奉献和支持! 加密时间:2008-2-1

视听研究所 主页:https://www.doczj.com/doc/b1184810.html, 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b1184810.html,/forum 所有资料均收集于各网站。 若您认为有关资料不适合公开,请联系newvideo@https://www.doczj.com/doc/b1184810.html, 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感谢各位网友的无私奉献和支持! 加密时间:2008-2-1

数字梳状滤波器 梳状滤波对于画面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刨析。 那么具体什么是梳状滤波器呢?这就要从源头(信号源)开始讲起了,一开始,接收视频的Video端子是Composite端子(比如RF射频接口和AV接口),它所能接收的信号叫Composite Video Signal,即混合视频信号(也称复合信号),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Composite(混合)信号包括了亮度(Luminance,用字母Y表示)和色度/彩度(Chrominace)两方面的信号,视频电路要做的工作就是Y/C进行分离处理,目前的梳状滤波器是在保证图像细节的情况下解决视频信号亮色互窜的唯一方法,其内部有许多按一定频率间隔相同排列的通带和阻带,只让某些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通过,因为其特性曲线象梳子一样,故人们称之为梳状滤波器(Comb Filtering)。 梳状滤波器一般由延时、加法器、减法器、带通滤波器组成。对于静止图像,梳状滤波在帧间进行,即三维梳状滤波。对活动图像,梳状滤波在帧内进行,即二维梳状滤波。高档数字电视机采用行延迟的梳状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级联,构成Y/C分离方案就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使用梳状滤波器能使图像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色串亮及亮串色造成的干扰光点、干扰花纹;消除了色度正交分量U、V色差信号混迭造成的彩色边缘蠕动;消除了亮、色镶边,消除了高频信号的色彩错误和灰度值表示错误。有一段时期国内很多工厂(为了节省成本)使用模拟的方式实现梳状滤波器,实际上效果很不好,原因有两个,一是延迟器件的带宽很难保证,二是解决行相关性差问题的自适应电路很复杂。而在数字电路里,只要有足够的存储器,就可以保证足够的延迟时间与信号带宽,且复杂的自适应电路很容易集成在芯片中硬件固化。 梳状滤波器原理及发展历史: 梳状滤波器采用频谱间置技术,理论上可以保证亮度和色度的无失真分离。如果我们好好回顾一下梳状滤波器的发展历程,将对其有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阶段:采用频率分离法将Y/C信号分开。这种方法是利用色度信号以副载波方式传输这一特点(PAL制副载波为4.43MHz,NTSC制副载波为3.58MHz),用选频电路将Y/C 信号分开。 内部由LC带通滤波器和陷波器组成,将视频信号通过一个中心频率(fsc)为色度信号窄带(比如PAL制式4.43MHz频率副载波)带通滤波器,取出色度信号。再将亮度信号经过一个中心频率为色度信号副载波4.43MHZ的色度陷波器,吸收色度信号,从而得到亮度信号。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采用元器件少且成本低,所以在早期彩电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光学课程设计 ——望远镜系统

望远镜系统结构设计 指导教师: 张 翔 专 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 级:光信息08级1班 姓 名: 学 号: 20080320 光学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背景 (1) 第二部分设计目的及意义 (1) 第三部分望远镜介绍 (1) 3.1望远镜定义 (1) 3.2望远镜分类及相应工作原理 (2) 第四部分望远镜系统设计 (3) 4.1开普勒望远镜 (3) 4.2望远镜系统常用参数 (4) 4.3外形尺寸计算 (6) 4.4伽利略望远镜 (8) 4.5物镜组的选取 (9) 4.6望远镜像差类型及主要结构 (10) 4.7双胶物镜与双分离物镜分析 (12) 4.8内调焦望远物镜分析 (14) 4.9目镜组的选取 (14) 4.10目镜主要像差及分析 (17) 4.11棱镜转像系统 (17) 4.12转折形式望远镜系统 (18) 4.13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18) 4.14应用光学系统中的光栅 (20) 第五部分设计总结 (21)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21)

一.设计背景 在现在科学技术中,以典型精密仪器透镜、反射镜、棱镜等及其组合为关键部分的大口径光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天文、空间望远镜;地基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激光大气传输、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等等。 其中我国以高功率激光科研和激光核聚变研究为目的的光电系统——“神光二号”,颇具代表。“神光二号”对于未来的能源危机和我国的军事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运用应用光学知识,了解望远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望远镜外形尺寸、 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远离设计。了解光学设计中的PW法基本原理。 三.望远镜介绍 3.1 望远镜定义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根据望远镜原理一般分为三种。一种通过收集电磁波来观察遥远物体的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望远镜主要指光学望远镜。但是在现代天文学中,天文望远镜包括了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X射线和伽吗射线望远镜。近年来天文望远镜的概念又进一步地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线和暗物质的领域。或者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进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学望远镜又称“千里镜”。它主要包括业余天文望远镜,观剧望远镜和军用双筒望远镜。 【望远镜基本工作示意图】

单透镜——应用光学课程设计报告

广东海洋大学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题目:单透镜设计 姓名:李力飞 学号:201211911114 学院:理学院 班级:电科1121 指导老师:陈劲民

广东海洋大学 一.设计目的 查阅光学设计软件ZEMAX资料,初步了解ZEMAX在光学系统设计中实现建模、分析的功能;对上学期《应用光学》课程作一扼要系统的复习。根据设计要求,运用ZEMAX进行辅助设计按要求给出设计结果及撰写设计报告和个人心得总结。 二.设计要求 入瞳直径:30mm 曲率半径:75,-85mm 厚度5mm 材质为BK7玻璃 光源为可见光(F,d,C) 视场角为0°、7°、10° 三.设计思路 直接将要求作为初始结构参数,输入 ZEMAX,并得出初始结果 选取透镜两面半径,焦距作为变量进 行优化 对第一次优化结果进行像质评价,针对 不同像差用对应的评价函数优化,直到 像差符合要求 1

李力飞 四.设计过程 1)入瞳设置 入瞳直径为30mm 2)视场设置 视场角为0度,7度,10度 2

广东海洋大学 3)波长设置 波长为F光(0.486),D光(0.587),C光(0.656)单位:um 4)透镜参数设置 OBJ 和IMA分别为物面,像面。物面厚度(Thickness)为无穷远,即物距为无穷远。 1.在光阑面(STO)后插入一个新的面2,作为透镜的第二个面。 2.透镜第一面,第二面半径分别为75mm和-85mm。 3.由公式f’=nR1R2/(n-1)[n(R2-R1)+(n-1)d],得出透镜焦距f’=78mm,并将f’作为第二面厚度;透镜厚度d=5mm作为第一面厚度。(BK7玻璃折射率:1.5168)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