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3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3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3高考考纲与教材的和课标的关系

3、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及主干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粟晓莉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特点,总结高考考查知识点的分布,然后探讨未来几年物理试题的命题趋势,针对未来的命题趋势提出应如何复习应对高考物理试题的变化.。随着新课标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有新的变化,近几年物理试题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试题的命题特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契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本文将详细分析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考察知识点分布情况,探讨未来几年物理试题的命题趋势,针对命题趋势给高考学生提出复习意见。

一、课标与大纲在高考命题中的作用

1、从课程的基本理念看课标的基本特征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所必需的文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其次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再次在课标的要求上,课程标准不仅要求达到结果性目标,而且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明确提出一系列过程性的目标、体验性的目标,以期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的形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标承载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

上述这三方面基本特征从理论的高度确定了每年高考的测量目标;选择试题背景材料时应以课标为基点,及试题背景材料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相联系。因此,课标的性质、内容在高考命题中的基础地

位决定了课标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大纲的基本依据,不论怎么命高考题,始终离不开课标。

3、大纲指引高考命题的进本方向

大纲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是与考生联系的重要渠道。课标不能代替大纲,具体原因有:

①课标规定的一些培养目标是不可测的,即使是可测目标,因为受到纸笔考试形式所限,也不一定是可测的。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规定了学生的培养目标,而高考只能测量前两者的部分目标,后者目标几乎无法测量,大纲因明确了高考具体考试范围而作用突显。

②高考命题的质量标准要求高考的每一个测量目标,都必须依托相应的行为特征目标,高考根据这些行为特征来判断考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而课标并未规定明确的行为特征目标,如果没有行为特征目标作为考量,那么就是一个低度的考试。

③高考还对考试时间、分值、难度要求作出规定。而由于课标内容的局限性以至要通过大纲来传递这些信息。

④由于受考试的时间、空间和载体所限,高考只能是抽样考试,它只能考察课标所规定内容的子集,而不能考察所有内容。

二、课标对教材、教学、高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无论教材怎么编写都应该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高考既是高效选拔新生的常模参照考试,同时也作为评测学生是否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的手段的考试,同时也作为评测学生是否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的手段之一,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以课标为依据,贯彻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要求,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课标对教材、教学、高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课标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的主线,也是教材、教学和高考的灵魂。但是课标的内容毕竟是存在不完整性。课标对某方面某领域的

基本素质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考试评价的基本标准和基本素质,教材编制、教材设计必须遵守课标确定的目标和内容的标准,无论各种版本的教材如何编制,都必须满足课标标准要求。因此,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只能是统一的课标,而不是具体的何种教材。

三、从高考看高中物理教材与考纲和课标的关系

建议教材应成为高考试卷中基本题的源头,即考察“双基”的题目的同时注重教材在命题中的作用,就以2015年高考物理为例,我觉得在这点上做的相当到位,选择填空题除了最后两题,都是考察“双基”,这些题目的命题兼顾不同版本的教材,它以引用课本的诗词、知识点为源头编制试题,但却不是课本的原题。

四、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1、当前,某些正在使用的教辅资料严重偏离课标的要求,因此,为了减少教

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的目标、大纲,细心研读考试变化的内容和要求,及时调整自己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要求原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再“钻研课标,吃透课标”。

2、变“新教材”为“用教材”

由于我国以往都采取全国统一教材的教学模式,使得广大师生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大部分教师都能认真钻研教材,且把教材看成绝对真理,对教材较少提出疑问,即使教材编写不合理或习题不符合当地学情,教师也按部就班,其结果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考试效果不佳。事实上,教材的编制是对课标的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编写体例,以不同的方式、内容进行编排及图表选择,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因此,教师应按照课标的要求来教学,而不是按教材要求灵活处理,真正做到变“新教材”到“变教材”。

总之,只有将高考按课标、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才能让使用各

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学生享受公平公正的待遇,让严格按照课表要求教学的学校学生受益,使高考与教学更加和谐,课改更加深入人心。

附表:表一:近几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

表二:2011——2014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点分布情况

2017上海高考考纲

2017届上海高考数学考纲分析与解读 2017-02-23 分类:高考数学作者:Ada徐阅读:70782 一、数学科目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本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具体为:(1)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 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 2. 理解集合、对应、函数、算法、数学建模、极限、概率、统计、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解与组合灯基本教学思想,掌握比较、分析、类比、归纳、坐标法、参数法、逻辑划分、等价转换等基本数学方法。 3、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作图和推理;掌握数学阅读、表达以及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函数型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 (2)逻辑推理能力 1、能正确判断因果关系; 2、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并能正确而简明地表述推理过程。 (3)运算能力 1、能根据要求处理、解释数据; 2、能根据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空间想象能力

1、能正确地分析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和相互关系; 2、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形。 (5)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 1、能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当的解题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2、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有关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并能解释其实际意义; 3、能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4、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 5、能运用有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并能正确地表述过程和结果。 二、试卷结构: 1. 题型 整卷含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填空题和选择题占总分的50%左右,解答题占总分的50%左右。 2.考试目标和内容占总分的比例 按测量目标划分,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占40%左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占40%左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占20%左右。按课程内容划分,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占65%-70%,图形与几何占30%-35%。 3.试卷难易度比例 试题按相对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这三种难度的试题分布在各题型当中,且它们的分值原则上分别占总分的30%、50%、20%左右——个人经验预估。

2020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

2020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 3500 左右。语言运用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 语音项目表 1. 基本读音 (1) 26 个字母的读音 (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 元音字母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4) 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6) 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 辅音连缀的读音 (8) 成节音的读音

2. 重音 (1) 单词重音 (2) 句子重音 3. 读音的变化 (1) 连读 (2) 失去爆破 (3) 弱读 (4) 同化 4. 语调与节奏 (1) 意群与停顿 (2) 语调 (3) 节奏 5. 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 6. 朗诵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 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解读】 掌握英语语音对于听力理解和口语是非常重要的。 语法项目表 1. 名词 (1) 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2) 不可数名词 (3) 专有名词(4) 名词所有格 2. 代词

(1) 人称代词(2) 物主代词(3) 反身代词(4) 指示代词(5) 不定代词(6) 疑问代词3. 数词 (1) 基数词(2) 序数词 4. 介词和介词短语 5. 连词 6.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 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 冠词 9. 动词 (1) 动词的基本形式(2) 系动词 (3)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4) 助动词 (5) 情态动词 10. 时态 (1) 一般现在时(2) 一般过去时(3) 一般将来时(4) 现在进行时(5) 过去进行时(6) 过去将来时(7) 将来进行时(8) 现在完成时(9) 过去完成时 (10) 现在完成进行时 11. 被动语态 12. 非谓语动词 (1) 动词不定式(2) 动词的-ing 形式(3) 动词的-ed 形式13. 构词法

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官方版)

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4.口语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附录1语音项目表 1. 基本读音 (1) 26个字母的读音 (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 元音字母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4) 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6) 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 辅音连缀的读音 (8) 成节音的读音 2. 重音 (1) 单词重音

(2) 句子重音 3. 读音的变化 (1) 连读 (2) 失去爆破 (3) 弱读 (4) 同化 4. 语调与节奏 (1) 意群与停顿 (2) 语调 (3) 节奏 5. 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 6. 朗诵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 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附录2语法项目表 1. 名词 (1) 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 不可数名词 (3) 专有名词 (4) 名词所有格 2. 代词 (1) 人称代词 (2) 物主代词 (3) 反身代词 (4) 指示代词 (5) 不定代词 (6) 疑问代词 3. 数词 (1) 基数词 (2) 序数词 4. 介词和介词短语 5. 连词 6.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 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 冠词 9. 动词 (1) 动词的基本形式 (2) 系动词 (3)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4) 助动词 (5) 情态动词 10. 时态 (1) 一般现在时 (2) 一般过去时 (3) 一般将来时

2018高考英语考试大纲

英语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 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4.口语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1. 基本读音 (1) 26个字母的读音 (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 元音字母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4) 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6) 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 辅音连缀的读音 (8) 成节音的读音 2. 重音 (1) 单词重音 (2) 句子重音 3. 读音的变化 (1) 连读 (2) 失去爆破 (3) 弱读 (4) 同化 4. 语调与节奏 (1) 意群与停顿 (2) 语调 (3) 节奏 5. 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 6. 朗诵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 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新课标高考英语考纲解读

2013年新课标高考英语复习应考策略 高三英语备课组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下午好! 我代表高三英语组把今年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的做法在此给大家作以汇报和交流,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指导,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3年的高考是我们甘肃省新课改的第一年高考,是检验我们高中三年贯彻执行英语新课程标准成果的一年。根据高三英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对高考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对于如何提高英语成绩感到无所适从,而且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学生指导者的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潜心研究,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相应复习策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复习,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下面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谈一谈高三应如何抓好英语学科的科学备考。下面,我就从以下三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2013年高考面临的挑战 二.复习计划及各阶段任务 三.具体应考措施 一、2013年高考面临的挑战 1. 试卷结构和题型发生明显变化 ①增加“听力测试”、“任务型阅读” ②“短文改错”发生变化

③去掉“语音知识”、“补全对话”、“单词拼写”题型 ④“阅读理解”短文由5篇减为4篇,但是增加了一篇10分的任务型阅读。 ⑤“书面表达”分值降低(30分减为25分) 2. 基础知识复习的容量增加 ①词汇量有原来2000左右增加至3000以上。 ②语法项目增加了2种时态:“将来进行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要求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的时态由原来8种增加到10种,增加“虚拟语气”和“强调”两个语法项目,删去了对“同位语从句”和“感叹词”的要求。 3. 能力要求提高 ①增加“听力测试” ②增加“任务型阅读”题型 ③“短文改错”不再标志“错误”所在的行,分值减小,难度增大。 4.“新题型”适应性训练 ①听力②任务型阅读③短文改错 二、复习计划及各阶段任务 一)基础知识的整合(一轮复习) (8月中旬—3月初)(目的,方法,内容,及阶段任务) ①目的:词汇+语法 锻炼学生在课本中发现高考试题的“影子”的洞察能力和观察力,复习课本即是解题,增强对“考点”的敏感程度,注意条件和结果的联系,巩固基础,联结高考。

2020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

2020年高考考试大纲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4.口语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附录1 语音项目表 1. 基本读音 (1) 26个字母的读音 (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 元音字母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4) 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6) 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 辅音连缀的读音 (8) 成节音的读音

2. 重音 (1) 单词重音 (2) 句子重音 3. 读音的变化 (1) 连读 (2) 失去爆破 (3) 弱读 (4) 同化 4. 语调与节奏 (1) 意群与停顿 (2) 语调 (3) 节奏 5. 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 6. 朗诵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 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附录2 语法项目表 1. 名词 (1) 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 不可数名词 (3) 专有名词 (4) 名词所有格 2. 代词(1) 人称代词 (2) 物主代词 (3) 反身代词 (4) 指示代词 (5) 不定代词 (6) 疑问代词 3. 数词 (1) 基数词 (2) 序数词 4. 介词和介词短语 5. 连词 6.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 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 冠词 9. 动词 (1) 动词的基本形式 (2) 系动词 (3)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4) 助动词 (5) 情态动词 10. 时态 (1) 一般现在时 (2) 一般过去时

上海市2021届高考数学考点全归纳

2021上海高考数学考点笔记大全 1.上海高考数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 难点:函数、数列、圆锥曲线。 2.上海高考数学考点: (1)集合与命题: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命题、充要条件。 (2)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3)函数:函数的定义、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的零点、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4)三角比与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万能公式、辅助角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反三角函数、最 简三角方程。 (5)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线性运算、三点共线、坐标运算、数量积、三角形“四心”及其应用。 (6)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法、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与运算、无穷等比数列。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方向向量、法向量、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8)圆锥曲线方程:椭圆的方程、双曲线的方程、抛物线的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中点弦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参数方程。 (9)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与球面距离、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向量。 (10)排列、组合: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11)概率与统计:古典概型、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独立事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12)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复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计算、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13)矩阵与行列式初步:二元线性方程组、矩阵的基本运算、二阶行列式、三阶行列式、对角线法则、余子式与代数余子式。 (14)算法初步:流程图、算法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上海高考考纲

上海高考考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2017届上海高考数学考纲分析与解读 一、数学科目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本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具体为:(1)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 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 2. 理解集合、对应、函数、算法、数学建模、极限、概率、统计、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解与组合灯基本教学思想,掌握比较、分析、类比、归纳、坐标法、参数法、逻辑划分、等价转换等基本数学方法。 3、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作图和推理;掌握数学阅读、表达以及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函数型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 (2)逻辑推理能力 1、能正确判断因果关系; 2、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并能正确而简明地表述推理过程。 (3)运算能力 1、能根据要求处理、解释数据; 2、能根据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空间想象能力

1、能正确地分析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和相互关系; 2、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形。 (5)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 1、能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当的解题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2、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有关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并能解释其实际意义; 3、能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4、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 5、能运用有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并能正确地表述过程和结果。 二、试卷结构: 1. 题型 整卷含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填空题和选择题占总分的50%左右,解答题占总分的50%左右。 2.考试目标和内容占总分的比例 按测量目标划分,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占40%左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占40%左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占20%左右。按课程内容划分,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占65%-70%,图形与几何占30%-35%。 3.试卷难易度比例 试题按相对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这三种难度的试题分布在各题型当中,且它们的分值原则上分别占总分的30%、50%、20%左右——个人经验预估。

高考英语复习纲领及思路

高考英语复习纲领 【考纲解读】 200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和08年相比没有变化,整体平稳,《考纲》中明确说明了命题的依据仍然是2000年颁布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本学科考试内容”。因此,我们还应该注重回归基础。只要考生熟练掌握了《教学大纲》要求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也就具有了面对任何题目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夺取高分的基础和前提。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想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要明确考纲要求和考试内容,例如《考纲》列出的考试内容和范围,词汇要求,词法重点,语言能力要求等 在听力和阅读中,《考纲》都把“理解主旨和要义”放在了首位,可见,“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命题形式上,《考纲》规定对语篇的考查以及从“具体信息”和“简单推断”两个方面对考生的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高考题把重点定位在语篇上。无论是听力,还是完形、阅读、书面表达或短文改错,即使是单项填空也要给考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语言情景。 在语言知识方面,要求考生能够适当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单选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其命题原则为: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运用;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了交际目的。高考力求知识面的覆盖,但是单项填空题限于题量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知识覆盖面往往是通过整个试卷来实现的,例如完形填空考查了考生在篇章掌握词汇的能力;短文改错考查了考生对所学语言基础知识准确性的把握;书面表达考查了考生是否能正确并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自己。虽然单项填空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但是更侧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动词(动词时态和语态,动词短语,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等)和复合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考生在语言知识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抓住重点,突破难 点,才能保证获得理想的高分。 【应对策略】 听力:做听力前一定要稳定情绪,克服畏惧和紧张心理。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做好听前预习。尤其是第一节只听一遍,这就更有必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无论是题干还是选项,都要预习,并根据问题和选项预测听力材料内容。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有助于你注意力集中,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于听力,一定要注意:树立信心,沉着冷静;快速浏览,预测考点;边听边记,强化记忆;抓关键词,捕捉主题;排除干扰,当即立断。 单项填空:单项填空涉及知识面广,试题灵活多变,对每个试题要仔细审题,并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得到较好的分数:

最新浙江新高考学考考纲-考试标准数学(学考选考标准word版)

数学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的考试。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二、考核目标、要求与等级 (一)考核目标 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全面考察和评估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和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的检测考试。 (二)考核要求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数学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教学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其含义如下: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能记住和识别数学符号、图形、定义、定理、 公式、法则等有关内容,并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模仿,进行直接应用。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用数学语言表达,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能运用所学知识按基本的模式与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4)综合运用: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基本属性,能熟练运用有关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综合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熟练掌握,综合解决问题等。

2018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析

2018高考英语 试题、答案、分析(全国1卷)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试题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相同。无论从题目的 难度,还是题型的设置上,基本都延续了2017年的出题模式,重视对学 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稳定,同时继续深化对英语实际使用能力的考查, 相对弱化语法,加强阅读,应用文写作愈加体现交际功能和中国文化等, 整张试卷处处透露着回归英语语言本质的特色。 试卷结构 听力取材还是学生熟悉的日常话题,更加体现英语的应用性。 阅读理解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侧重考查学生的细节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完形填空和往年一样是我们常见的记叙文,着重考查实词在语篇中的准确运用,难度适中。 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涉及到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常见考点。 书面表达是学生熟悉的书信文体,话题是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的中国文化专题,形式还是熟悉的提纲作文,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具有开放性。 模块分析 (一)阅读理解

1. 阅读理解考查情况 2018年阅读依然是重点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词义猜测、主旨归纳以及文章标题的处理能力。 A、B篇题目以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为主,A篇是一篇典型的应用文,考生可直接抓取题目关键词定位原文解题;B篇主要介绍一档英国系列电视节目,给观众介绍如何减少食物浪费以及如何以较少的预算做出美味佳肴;而C、D篇重语篇的理解,对于词汇量有较高的要求。题材贴近生活,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所宣扬的价值观也符合主流思想。 2. 阅读理解学习意义与导向 高考阅读理解旨在考查考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能读懂书籍、报纸、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要求考生做到:理解文章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依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阅读理解体裁多样,以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和议论文为主;话题广泛,和中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包括人物故事、前沿科技、环境保护、地理现象、历史文化、广告信息等;题型灵活多样,以细节理解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和词义猜测题为主,突出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七选五 1. 七选五考查情况

(完整)2018年上海高考考纲数学学科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数学科目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学科目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依据的选拔性考试。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应该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立德树人,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考试对象是符合2018年上海市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本考试旨在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与探宄能力。具体为: I.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1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 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 1,2理解集合、对应、函数、算法、数学建模、极限、概率、统计、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解与组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掌握比较、分析、类比、归纳、 坐标法、参数法、逻辑划分、等价转换等基本数学方法。 I. 3 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作图和推理;掌握数学阅读、表达 以及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函数型计算 器进行有关计算。 II.逻辑推理能力 II.1能正确判断因果关系。 II.2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并能正确而简明地表述推理过程。 III.运算能力 III.1能根据要求处理、解释数据。 ni.2能根据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IV.空丨司想象能^3 IV. 1 正确地分析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IV.2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形。 V.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 V.1能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当的解题策略,解决有 关数 学问题。 V.2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有关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并能解释其

2021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全国卷)最新解读

2021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全国卷)最新解读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 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 左右。 【解读】语言知识主要是附录所列全部内容,多年无变化,但“稳中有变”。甚至高考出题也可能超出附录的范围,比如2019年全国I卷61题,考查了同位语从句。即使超出附录的范围,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常用结构。另外,高考对词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词汇量的要求提高,对词汇的运用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解读】第一节的五个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简单的事实性信息和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和基本计算的能力。第二节主要考查考生对语音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对话或独白的主旨和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对对话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听力部分的难度逐步上升,特别是词汇与结构的要求逐步提高。但总的来说,只有平时保持一定量的听力训练,听力部分还是比较容易得满分的。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 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解读】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四大题型,六个方面。选项设计也不可能有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对词汇量的要求和对词汇运用能力的要求有了较大的提高。考生只要培养好“积累意识”,能够做到天天积累,同时每天坚持一定量的阅读,注意解题方

2016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考纲解读及备考启示

2016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考纲解读 及备考启示 2016年的考纲2015年相比有三个变化: 1.词汇量变化为3000-3500。因此加强词汇识记应该说增强阅读能力的基础和关键。词汇量的积累应该列为贯穿于高考复习全过程的首要任务。实际情况是新课标卷实际单词考察量只是略高于大纲卷,这是由于每年都有新省份加入而必须保持过渡性、稳定性。 2.增加阅读中对词义推断的要求。把“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改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由此看出考试中“词语猜测题”的难度会加大,尤其会加大考生对单词和短语在具体语境中特殊含义的考查力度。例如:“一词多义”的问题。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十分眼熟的词,但是看不懂意思。例如:高考试题中曾经出现a state-run company,许多同学完全不懂,既不知道state的含义,也不知道run的含义。“一词多义”的现象是一种语言表达力丰富的标志,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重点。 3.改变语法填空题中所填词数的要求。把“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不多于3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改为“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2016年高考英语备考启示。 阅读理解备考启示: 在复习中应着重加大语篇分析的训练,提高学生语篇分析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精选一些短文阅读试题进行渐进式的强化练习,注重做题时间的控制和阅读速度的定量提高。从练入手强化知识的运用,从分析入手注重能力的提高,从结果入手寻找适应的差距。要尽可能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充分调动大脑中的语言知识,在训练中不断地加以分析、辨异、综合、深化,使整个复习过程处于不断变化、提高、求新、向高考目标接近的运动状态之中。 要做好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扩大阅读量,探求阅读方法。对于这方面我们主要加强对以下四个方面的模块训练,一是“理解主旨要义”,二是“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三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四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学生复习阅读,首先要对照《考纲》对阅读提出的六点能力要求,(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作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检查一下自己在这六个方面中存在的缺陷。要求学生做到持之以恒,要求每天阅读三到四篇,限时21-28分钟。 在训练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和学科思维能力。提高“识别考点,寻找已知条件、排错求证”的思维能力。因为复习本身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2016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词汇(新课标版)

abandon v.抛弃,舍弃,放弃 ability n. 能力;才能 able a. 能够;有能力的 abnormal a. 反常的,变态的 aboard prep. 上(船,飞机,火车,汽车等) abolish v. 废除,废止 about ad. 大约;到处;四处prep. 关于;在各处;四处above prep. 在……上面a. 上面的ad. 在……之上abroad ad. 到(在)国外 absence n. 不在,缺席 absent a. 缺席,不在 absolute a. 完全,全部,绝对的 absorb v. 吸收,使全神贯注 abstract a./ n. 抽象的(作品) abundant a.大量,丰盛的,充裕的 abuse v.(酗酒)滥用,虐待,恶语 academic a. / n. 学术的,教学的 academy n.专科学院,(美)私立学校 accelerate v.(使)加速,加快 accent n. 口音,音调 accept vt. 接受 access n. / v. 通道,入径,存取(计算机文件)accessible a. 可到达的,可接受的,易相处的)accident n. 事故,意外的事 accompany v. 陪同,陪伴,与…同时发生 accomplish v. 完成 account n. 账目;描述 accountant n. 会计,会计师 accumulate v. 积累,积聚 accuracy n. 准确,精确 accurate a. 精确的,准确的 accuse v. 正确无误的,精确的 accustomed a. 习惯于,惯常的 ache vi.& n. 痛,疼痛 achieve vt. 达到,取得 achievement n. 成就,成绩,功绩 acknowledge v. 承认 acquire v. 获得,得到 acre n. 英亩 across prep. 横过,穿过 act n. 法令,条例v.扮演(角色);行动,做事action n. 行动 active a. 积极的,主动的 activity n. 活动

2018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析.doc

2018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析及2019届备考建议 2018高考英语 试题、答案、分析(全国1卷)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试题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相同。无论从题目的 难度,还是题型的设置上,基本都延续了2018年的出题模式,重视对学 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稳定,同时继续深化对英语实际使用能力的考查, 相对弱化语法,加强阅读,应用文写作愈加体现交际功能和中国文化等, 整张试卷处处透露着回归英语语言本质的特色。 试卷结构 听力取材还是学生熟悉的日常话题,更加体现英语的应用性。 阅读理解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侧重考查学生的细节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完形填空和往年一样是我们常见的记叙文,着重考查实词在语篇中的准确运用,难度适中。 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涉及到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常见考点。 书面表达是学生熟悉的书信文体,话题是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的中国文化专题,形式还是熟悉的提纲作文,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具有开放性。 (二)七选五 1. 七选五考查情况 七选五阅读的话题是室内设计颜色的选择,文章采取总分结构,逻辑清晰。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基本可得出正确答案。与去年七选五阅读“露营”相比,文体由记叙文变为说明文,话题较为贴近生活,对考生词汇量考查力度提升,如fundamental,commitment,grasp,approach等。出题角度,主题句、过渡句和细节题分布均匀,与往年高考题难度相当。

2. 七选五学习意义与导向 七选五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内容以及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其命题思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理念;七选五比较突出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一是考生对文章写作结构和脉络层次的理解,二是对文章事实信息和情节发展的理解,三是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态度和观点的理解等。 七选五的体裁以说明文为主;话题以教育、环保、科普、饮食、健康、旅游等为主;考查的题型主要以主旨句、过渡句和细节题为主。 (三)完形填空 1. 完形填空考查情况 今年的完形填空讲述了象棋课程给作者带来的启示,仍属于夹叙夹议类文章,故事易懂,着重考查学生对于文章语境的把握。 题目考查数量上,动词和动词短语9题,名词7题,形容词3题,副词1题。与往年相比,名词题目的数量有所增加,未考查连词和介词题。对近义词辨析的考查数量和难度降低,整体难度比2018年新课标1卷略低。

上海高考考纲教学提纲

2017上海高考考纲

2017届上海高考数学考纲分析与解读 一、数学科目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本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具体为:(1)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 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 2. 理解集合、对应、函数、算法、数学建模、极限、概率、统计、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解与组合灯基本教学思想,掌握比较、分析、类比、归纳、坐标法、参数法、逻辑划分、等价转换等基本数学方法。 3、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作图和推理;掌握数学阅读、表达以及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函数型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 (2)逻辑推理能力 1、能正确判断因果关系; 2、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并能正确而简明地表述推理过程。 (3)运算能力 1、能根据要求处理、解释数据; 2、能根据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空间想象能力

1、能正确地分析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和相互关系; 2、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形。 (5)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 1、能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当的解题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2、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有关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并能解释其实际意义; 3、能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4、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 5、能运用有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并能正确地表述过程和结果。 二、试卷结构: 1. 题型 整卷含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填空题和选择题占总分的50%左右,解答题占总分的50%左右。 2.考试目标和内容占总分的比例 按测量目标划分,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占40%左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占40%左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占20%左右。按课程内容划分,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占65%-70%,图形与几何占30%-35%。 3.试卷难易度比例 试题按相对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这三种难度的试题分布在各题型当中,且它们的分值原则上分别占总分的30%、50%、20%左右——个人经验预估。

2020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考纲解读

2020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考纲解读 2020年的考纲2020年相比有三个变化: 1.词汇量变化为3000-3500。所以增强词汇识记应该说增强阅读水平的基础和关键。词汇量的积累应该列为贯穿于高考复习全过程的首 要任务。能够用《奇速英语24个故事串记高考3500词汇》让单词快 速过关。实际情况是新课标卷实际单词考察量仅仅略高于大纲卷,这 是因为每年都有新省份加入而必须保持过渡性、稳定性。 2.增加阅读中对词义推断的要求。把“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改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由此看出考试中 “词语猜测题”的难度会增大,尤其会增大考生对单词和短语在具体 语境中特殊含义的考查力度。例如:“一词多义”的问题。学生在使 用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十分眼熟的词,但是看不懂意思。例如:高考试题中以前出现a state-run company,很多同学完全不懂,既不知道state的含义,也不知道run的含义。“一词多义”的现象是一 种语言表达力丰富的标志,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重点。 3.改变语法填空题中所填词数的要求。把“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 内容(不多于3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准确形式” 改为“在空白处填 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准确形式”。 2020年高考英语备考启示: 阅读理解备考启示: 在复习中应着重增大语篇分析的训练,提升学生语篇分析水平和 语言的综合使用水平,大家可免费在奇速英语在线学习平台阅读英语 特级教师原创的时文阅读(中高考阅读命题素材来源),聆听英语美文(中高考完形填空素材来源)和游戏闯关课本同步单词等等个性化作业 和测评,家长也能够随时查看孩子的进步,这在全国尚属首次。精选 一些短文阅读试题实行渐进式的强化练习,注重做题时间的控制和阅 读速度的定量提升。从练入手强化知识的使用,从分析入手注重水平

高考英语大题冲关秘笈 阅读理解之议论文 1_考纲解读

2017高考英语大题冲关秘笈阅读理解之议论文 1.考纲解读 【备考启示】 议论文是英语中的重要文体,在每年的高考阅读理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议论文就是说理性的文章,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组成。议论文都要提出论题、观点、提供充分的证据,使用一定的逻辑方法证明观点或得出结论。议论文的写法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写法一:正方(甲方),反方(乙方),我认为…… 写法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写法三:论点,理由(证据),重申论点。 议论文的内容涵盖文化、历史、文学、科学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在这类体裁的文章中把握好论点、论据和论证很重要。此类体裁的文章中有关主旨大意和推理判断的题目会较多,这也是得分比较难的题型。在阅读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把握作者的态度,领悟弦外之音,从而更好地依据文章的事实做出合理的推断。 注意事项: 1. 避免读得太快,做题靠印象和直觉。(要求每一道题回到原文去找答案) 2. 要先看题目,后读文章。(与先读文章,后看题目的比较)

高考材料阅读方法:先通读全文,重点读首段、各段的段首段尾句,然后其他部分可以略读,再审题定位,比较选项,选出答案。要有把握文章的宏观结构、中心句的能力。 3. 阅读中需要特别注意并做记号的有: (1)标志类、指示类的信息。 ①表示并列关系:and, also, coupled with等; ②表示转折关系:but, yet, however, by contrast等; ③表示因果关系:therefore, thereby,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等; ④表示递进关系:in addition to, even, what’s more, furthermore等; ⑤表示重要性的词:prime, above all, first等。 以上关键词有助于我们对文章逻辑结构的把握。 (2)具有感情色彩、显示作者态度的词:blind盲目的(贬), excessively过分的(贬), objective(客观)等。 4. 常见问题: (1)读不懂怎么? 问题本身太空泛,应该仔细分析问题到底在哪儿。首先要能意识到自身问题所在。 unconscious incompetent (无意识无能力)属于问题认知的第一阶段; conscious incompetent (有意识无能力)属于问题认知的第二阶段; conscious competent (有意识有能力)属于问题认知的第三阶段; unconscious competent (无意识有能力)属于问题认知的第四阶段。 从认知的第三阶段达到第四阶段,是一个反复熟练的过程。 (2)读懂了文章之后还做错题怎么办? (3)做完了一遍不愿意看第二遍怎么办? (4)做题技巧用不上怎么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