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Ba-137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20道小题,共50分,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剩余的金属钠丢弃在废纸篓里

B. 小苏打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 生活中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于金属钠能够与空气中的水反应产生氢气,易引起安全事关,因此剩余的金属钠应放回原试剂瓶,A项错误;

B. 小苏打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苏打碱性太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B项错误;

C.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即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C项正确;

D. 生活中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D项错误。

故答案选C。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钠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失电子数目为N A

B. 22.4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C. 1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 A

D. 78g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1mol钠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钠由0价升高到+1价,所以失电子数目为N A,A 项正确;

B.缺少外界条件,气体的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l,故无法计算22.4L CO2的物质的量,B 项错误;

C.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

D.每个过氧化钠中含有一个阴离子, 78gNa2O2即1mol过氧化钠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 A,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HCO3-=CaCO3↓+ H2O

C. 向沸水中滴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铁溶液;Fe 3++3H2O 加热

Fe(OH)3↓+3H+

D.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3-+ OH-=CO32-+ 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钠和冷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 +H2↑,A项错误;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产生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OH-+ HCO3-=CaCO3↓+ H2O,B项正确;

C. 向沸水中滴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铁胶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3H

2O

加热

Fe(OH)3(胶体)+3H+,C项错误;

D.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一水合氨、碳酸钠和水,对应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 OH-=CO32-+ H2O+NH3·H2O,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4.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a+、H+、SO42-、HCO3-

B. Cu2+、K+、SO42-、NO3-

C. Fe2+、K+、MnO4-、Cl-

D. Fe3+、K+、SO42-、CO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a+、H+、SO42-、HCO3-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A项不符合题意;

B. Cu2+、K+、SO42-、NO3-中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

C. Fe2+、K+、MnO4-、Cl-中,高锰酸根与亚铁离子、氯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符合题意;

D. Fe3+、K+、SO42-、CO32-中碳酸根离子和铁离子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5.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

③金属镁投入到盐酸中④Na2O2投入到FeCl3溶液中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④【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符合题意;

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只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没有气体产生,不符合题意;

③金属镁投入到盐酸中只有气体生成,没有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④Na2O2投入到FeCl3溶液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铁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6.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验证钠与水的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 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稳定性

C. 转移溶液

D. 分离乙醇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以根据U型管两边液面的变化判断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套管实验中碳酸钠应靠近火焰,碳酸氢钠离热源稍远,可以证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B项不符合题意;

C.转移溶液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符合题意;

D.乙醇和苯为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沸点不同,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7.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 Na和O2

B. NaOH和CO2

C. Ca(HCO3)2和Ca(OH)2

D. Na2CO3和HC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Na和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Na和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条件改变,会引起产物种类的改变,A错误;B、NaOH和CO2反应,CO2不足时生成碳酸钠,CO2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物用量改变,会引起产物种类的改变,B错误;C、Ca(HCO3)2和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C正确;

D、Na2CO3和少量HCl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氢钠;过量HCl则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用量改变,会引起产物种类的改变,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与量或反应条件有关反应的判断

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

2Fe(OH)3+3KClO+4KOH=2K2FeO4+3KCl+5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高铁酸钾用KClO做还原剂

B. KCl是还原产物

C. 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7

D. 1molFe(OH)3参加反应得到3 mol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次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做氧化剂,A项错误;

B.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因此KCl为还原产物,B项正确;

C.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高铁酸钾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C项错误;

D.铁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因此1molFe(OH)3参加反应失去3 mol电子,D项错误。故答案选B。

9.在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Ba2+、Cl-、NO3-

B. K+、CO32-、Cl-、SO42-

C. Ca2+、Mg2+、NO3-、HCO3-

D. Na+、Cl-、CO32-、SO3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含有NH4+、Ba2+、Cl-、NO3-的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后铵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A项不符合题意;

B. 含有K+、CO32-、Cl-、SO42-的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后,各种离子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

存,B项符合题意;

C. 含有Ca2+、Mg2+、NO3-、HCO3-的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后会产生碳酸钙、氢氧化镁或碳酸镁沉

淀,C项不符合题意;

D.含有 Na+、Cl-、CO32-、SO32-的溶液加入过氧化钠后亚硫酸根会被过氧化钠氧化,D项不符

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0.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元素在反应①和②中均被氧化

B.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MnO 4->Cl 2>I 2>Fe 3+

C. 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Cl 2+ FeI 2= I 2+ FeCl 2

D. 若溶液中有Fe 2+、I -、Cl -共存,要除去I -而不影响Fe 2+和Cl -共存,可加入的试剂是FeCl 3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给定反应可知反应①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反应②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 项错误;

B.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

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MnO 4->Cl 2 >Fe 3+>I 2,B 项错误;

C.根据B 项分析可知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l 2+ FeI 2= I 2+ FeCl 2,C 项错误;

D.根据B 项分析可知若溶液中有Fe 2+

、I -

、Cl -

共存,要除去I -

而不影响Fe 2+

和Cl -

共存,可加入的试剂是FeCl 3溶液,D 项正确。 故答案选D 。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分析】A.从钠的保存环境和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考虑;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D、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滤去黄光的干扰。

【详解】A.因钠保存在煤油中,表面有覆盖的煤油,所以应用滤纸吸去表面的煤油,钠与水反应剧烈,水的量也不应太多,选项A错误;B、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现象相同,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选项B错误;C、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棉花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而燃烧,选项C正确;D、焰色反应时,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钠元素黄光的干扰,否则观察不到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明确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不是原子或离子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可以用氯化钙鉴别。

12.Cl2通入70℃的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未配平):NaOH + Cl2→ NaCl + NaClO + H2O,NaOH + Cl2→ NaCl + NaClO3+ H2O。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数目之比为5:2,则该溶液中NaCl与NaClO的数目之比为

A. 3∶1

B. 2∶1

C. 15∶2

D. 1∶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设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2mol,NaClO与NaClO3均是氯气的氧化产物,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5mol×1+2mol×(5-0)=15mol。氯气的还原产物是氯化钠,则根据电子注意守恒可知NaCl的物质的量=5mol×1+2mol×(5-0)=15mol,因此该溶液中NaCl与NaClO的数目之比为15mol:5mol=3:1,答案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D.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生成了Ca(HCO3)2,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Ca(HCO3)2和NaHCO3不反应,所以没有CaCO3沉淀生成,故A不选;

B.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没有CO2气体产生,故B不选;

C.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溶解度,所以通入过量的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故C选;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CO2的体积相同,但NaHCO3和Na2CO3的摩尔质量不相同,所以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不相同,故D不选。

故选C。

14.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序号反应物产物

①KMnO4、H2O2、H2SO4K2SO4、MnSO4

②Cl2、FeBr2FeCl3、FeBr3

③MnO、Cl-Cl2、Mn2+

A. 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 第②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 2 mol

D.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Cl2>Fe3+>Br2

【答案】D

【解析】

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和质量守恒原则,第①组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则H2O2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其余的反应产物为H2O和O2,所以A正确;

B、由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所以少量的Cl2只能氧化Fe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6FeBr2=4FeBr3+2FeCl3,或用离子方程式Cl2+2Fe2+=2Fe3++2Cl-,故参加反应的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B正确;

C、在第③组反应中,Cl-被MnO4-氧化生成Cl2,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0价,所以生成1 mol Cl2,转移2 mol电子,故C正确;

D、在第②组反应中,由于Fe2+的还原性强于Br-,可推知Br2的氧化性强于Fe3+,在第③组反应中,MnO4-的氧化性强于Cl2,而Cl2能与铁能发生如下反应3Cl2+2Fe2FeCl3,所以Cl2的氧化性强于Fe3+,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O4->Cl2>Br2>Fe3+,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一定要明确知道四种物质,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有时不必写出反应方程式,但要明确化合价有升必有降;要明确性质强的物质先反应;要明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本题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解答正确,对于高一学生并不容易,其中BD选项最容易错选。

15.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 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0~a范围内,只发生H++OH-=H2O

B. 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C. a=0.2

D. 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顺序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详解】A. 在0~a范围内,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NaHCO3,A 项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 H2O+CO2↑,B项错误;

C.根据纵坐标分析可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横坐标可知当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故a=0.3L,C项错误;

D.根据C项分析可知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解答这类问题应明确反应的顺序以及图像纵横坐标的含义以及变化趋势等,从而确定每个阶段发生的反应,进而确定各物质相关量的关系。

16.下列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时,亚铁离子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氢氧化亚铁沉淀,而铵离子不反应,A项错误;

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由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镁,因此产物为氢氧化镁,B项错误;

C.加入硫酸氢钠后,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会与亚硫酸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氢氧根离子先反应产生碳酸根,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17.由Na2O2、Na2CO3、NaHCO3、Na2O、NaCl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且固体质量增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O3、NaCl

B. 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Na2O

C. 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

D.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

【答案】B

【解析】

【详解】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过氧化钠,至少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又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且固体质量增加,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氢钠和氧化钠,因此原固体中一定含有过氧化钠、碳酸氢钠和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是否存在不能确定。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碳酸钠和氯化钠是否含有不能确定,A项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有Na2O2、NaHCO3、Na2O,B项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碳酸氢钠,C项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有过氧化钠,氯化钠不能确定是否存在,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18.已知还原性I->Fe2+。某溶液X中仅可能含有K+、Na+、Fe2+、Fe3+、NH4+、SO42-、CO32-、I-、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现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溶液X中可能含有Fe3+

B. 该溶液X中可能含有Cl-、Na+

C. 该溶液可能是由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铵溶于水后得到的

D. 取少量溶液Z,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沉淀可部分溶于稀盐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加入过量的氯水和四氯化碳后,下层呈紫红色,所以原溶液中含有碘离子,上层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加入氯水后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又因铁离子氧化性大于碘单质,因此原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而不存在铁离子,根据离子共存可知原溶液不存在碳酸根离子,产生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离子,所得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因此原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又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根据电荷守恒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故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碘离子、亚铁离子和钾离子、铵离子和氯离子。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A项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不存在钠离子,B项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溶液可能是由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铵溶于水后得到的,C项正确;

D.由于原溶液中存在有硫酸根,加入氯化钡后只产生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D项错误。

故答案选C。

19.将2 mol过氧化钠与4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在密闭容器中,120°C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有固体残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残留固体是4 mol Na2CO3

B. 残留固体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C. 反应中转移4 mol电子

D. 排出的气体是3 mol氧气

【答案】A

【解析】

由方程式:2NaHCO3Na2CO3+CO2↑+H2O,可知4mol NaHCO3分解得到Na2CO3、CO2和H2O各2mol,还会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可以认为过氧化钠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再与水反应,Na2O2只有2mol,恰好和CO2反应生成2molNa2CO3和O2,气体排出后,只剩余Na2CO3,碳酸钠的总物质的量为:2mol+2mol=4mol。A.根据分析可知,残留固体为4mol碳酸钠,故A错误;B.残留固体为碳酸钠,不含氢氧化钠,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2mol过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氧气,转移了2mol电子,故C正确;D.排出的气体为1mol氧气和2mol水,故

D 错误;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反应

计算、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明确发生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

注意理解“过氧化钠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再与水反应”,为易错点。

20.已知:还原性HSO 3->I -,氧化性IO 3->I 2。在含3 mol NaHSO 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 3溶液。加入KIO 3和析出I 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b 间的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3SO 32-+IO 3-=3SO 42-+I -表示

B. a 点时消耗的NaHSO 3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C. b 点到c 点,KIO 3与NaHSO 3反应生成I 2

D. 当溶液中I -

与I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时,加入的KIO 3为1.08 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还原性HSO 3ˉ>Iˉ,氧化性IO 3ˉ> I 2,o~b , IO 3 ̄氧化HSO 3-生成I  ̄、SO 42 ̄、H +,离子方程式为:3HSO 3-+ IO 3-= 3SO 42-+ I -+ 3H +,A 项错误;

B.a 点n(IO 3 ̄)=0.4mol ,根据离子方程式可得:n(NaHSO 4)=3n(IO 3 ̄)=3×0.4mol=1.2mol,B 项正确;

C.b~c 段,IO 3 ̄氧化I  ̄生成I 2,反应为IO 3 ̄+5I  ̄+6H +=3I 2+3H 2O ,C 项错误;

D.氧化HSO 3 ̄需要KIO 3:1/3×3mol=1mol,生成I  ̄1mol ,设氧化I  ̄的IO 3 ̄为nmol ,根据离子方程式可得氧化I  ̄的物质的量为5n mol ,生成的I 2物质的量为3n mol ,则(1-5n ):3n=5:3,得n=0.1mol ,所以加入的KIO 3共1.1mol ,D 项错误。 故答案选B 。 二.填空题

21.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钠 ③NaHSO 4溶液 ④蔗糖 ⑤氨水 ⑥CO 2气体 ⑦小苏打 ⑧Ba(OH)2固体 ⑨FeCl 3溶液 ⑩熔融Na 2SO 4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写出将②加入⑨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4)向③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⑧至溶液呈中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5)已知: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向含有1 mol FeI2和2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2 mol 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⑩ (2). NaOH+NaHSO4= NaHSO4+ H2O (3). 6Na+6H2O+2Fe3+=2Fe(OH)3↓+6Na++3H2↑ (4). Ba2++2OH-+2H++SO42- =BaSO4↓+2H2O (5). 2Cl2+2Fe2++2I-=2Fe3++I2+4 Cl-

【解析】

【分析】

(1)电解质的概念及判断;

(2)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明确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4)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5)定量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详解】(1)①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②钠能够导电,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③NaHSO4溶液能够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④蔗糖属于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⑤氨水能够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⑥CO2气体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⑦小苏打不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⑧Ba(OH)2固体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

⑨FeCl3溶液能够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⑩熔融Na2SO4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

故答案选⑩;

(2)H++OH?=H2O表示可溶性强酸或酸式盐与碱反应产生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故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HSO4=NaHSO4+ H2O;

(3)金属钠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氢气和氯化钠,对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为:6Na+6H2O+2Fe3+=2Fe(OH)3↓+6Na++3H2↑;

(4)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呈中性,此时二者反应产生硫酸钠、硫酸钡和水,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 =BaSO4↓+2H2O;

(5)根据给定信息可知还原性:I->Fe2+>Br-,因此向含有1 mol FeI2和2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2 mol Cl2,碘离子全部被氧化,亚铁离子有2mol被氧化,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2Fe2++2I-=2Fe3++I

+4 Cl-。

2

22.实验室用NaOH溶液捕获CO2。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

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稀释到100mL。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曲线B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当耗盐酸0

____________。

(2)曲线A表明,最初通入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mL。

(3)通过计算求出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a2CO3和NaHCO3 (2). 1:1 (3). CO32-+H+= HCO3- (4). 33.6 (5).

0.15mol/L(不写单位扣1分)

【解析】

【分析】

(1)溶质成分的确定以及量的关系、离子方程式书写等;

(2)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公式计算;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计算。

【详解】(1)根据B曲线分析可知不产生气体消耗的盐酸小于产生气体消耗的盐酸,所以对

应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根据图像可知第一阶段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第二阶段对应的反应为HCO3-+H+=H2O+CO2↑,根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可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根据图像分析可知曲线A中盐酸的体积从60mL到75mL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根据

HCO3-+H+=H2O+CO2↑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0.1mol/L×(75mL-60mL)×10-3L/mL×22.4L/mol×103mL/L=33.6mL,所以开始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33.6mL;

(3)根据曲线A或曲线B产生气体体积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因此50mL 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75mL×10-3L/mL=7.5×10-3mol,所以原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5×10-3mol)÷(50mL×10-3L/mL)=0.15mol/L。

【点睛】解答这类问题应明确各阶段对应的反应以及守恒思想的应用,如求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根据钠离子守恒进行的计算。

23.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有关氧化还原的问题。

Ⅰ.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物质(甲)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中若产生标况下4.48LNO气体,则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____________。

Ⅱ.亚硝酸钠(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但有很强的毒性,误食NaNO2会使人中毒。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 + 4HI ═ 2NO↑ + 2NaI + I2 + 2H2O

(1)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2)测定NaNO2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称取NaNO2粗品0.6 g于锥形瓶中,先加水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酸性KMnO4溶液24mL。计算装置C中所得固体中NaN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已知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MnO4-+NO2-+H+—Mn2++NO3-+H2O(未配平),且杂质不与KMnO4反应】

(3)自来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为了降低自来水中NO3-的浓度,某研究人员提出两种方案。

①方案a:微碱性条件下用Fe(OH)2还原NO3-,产物为NH3。生成3.4g NH3同时会生成

_____molFe(OH)3。

②方案b:碱性条件下用Al粉还原NO3-,产物是N2。发生的反应可表示如下,完成方程式并配平。

____Al+____NO3-+____ ()—____AlO2-+______N2↑+____()

【答案】 (1). Cu 2O (2). 0.6N A 或 3.612×1023

(3).

(4). 1:1 (5). 69% (6). 1.6 (7).

10 (8). 6 (9). 4 (10). OH -

(11). 10 (12). 3 (13). 2 (14). H 2O 【解析】 【分析】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按要求分析计算。

【详解】I.(1)欲使给定的还原过程发生,则需要选取还原剂,根据给定的物质分析只有Cu 2O 易表现还原性,故选Cu 2O ;

(2)反应中若产生标况下4.48LNO 气体,则转移电子的数目是A A

4.48L

3N 0.6N 22.4L /mol

??=或3.612×1023;

II.(1)亚硝酸钠得到电子,碘化氢失去电子,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为

;根据给定反应可知2molNaNO 2参加反应,被氧化

的HI 的物质的量为2mol ,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NaNO 2的质量分数为

30.1mol

2410L 5L 69g /mol 2

0.6g

-????×100%=69%;

(3)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3.4g NH 3同时,生成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

3.4g

8

17g /mol

1

?=1.6mol ; ②铝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根据反应的环境以及化合价升降法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Al +6NO 3-

+4OH -=10AlO 2-

+3N 2↑+2H 2O

【点睛】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应注意得失电子守恒思想的应用,从而减少计算的过程等。 三.实验题

24.化学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小苏打样品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仪器a 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恒重,冷却,用托盘天平称

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操作,计算。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方案二:称取此混合物9.5g,溶于水中,配成100 mL溶液。利用化学反应把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称量干燥沉淀的质量,由此计算混合物中ω(NaHCO3)。

①取配制好的溶液于烧杯中,滴加足量沉淀剂,把溶液中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应选用的试剂

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 CaCl2溶液

B MgSO4溶液

C NaCl溶液

D Ba(OH)2溶液

②过滤,提取沉淀,则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

③将沉淀洗涤,并充分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19.7g。由此可以计算ω(NaHCO3)=

____________。

(3)方案三:称取一定质量样品,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B装置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

②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某同学认为上述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坩埚 (2). D (3). 漏斗 (4). 44.2%或0.442合理即可 (5). 浓硫酸 (6).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进入C装置 (7). 偏低 (8). 缺少一套将A、B装置内的CO2气体驱赶到C装置中的装置(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1)基本仪器的识别;

(2)混合物含量的测定、过滤操作等;

(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以及误差分析等。

【详解】(1)用于灼烧的仪器为坩埚;

(2)①欲使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均完全沉淀,所以应加入含有氢氧根的溶液,结合给定的物质

可知只能选用氢氧化钡溶液,即D;

②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③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则可得106a+84b=9.5,197(a+b)=19.7,联

立解得a=b=0.05mol,所以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g

0.05mol

mol

9.5g

×100%=44.2%;

(3)①根据实验目的可知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选用浓硫酸;

②由于该方案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确定物质的质量分数,因此为减小实验误差,D 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进入C装置;

③由于系统内残留有二氧化碳,因此C装置测定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低,从而导致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结果偏低;存在的明显缺陷为缺少一套将A、B装置内的CO2气体驱赶到C装置中的装置。

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柳州市二中2018级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Zn-65 第I 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用剩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 ②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④用pH 试纸检测溶液pH 值时,先将试纸经水润洗后在将溶液滴到试纸上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将海带灼烧成灰 B.②过滤得含I - 的溶液 C.③放出碘的苯溶液 D.④分离碘并回收 苯 3.下列检验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 - B.加入稀HNO 3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 2-4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 D.已知丙酮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分离水和丙酮的最合理方法为蒸馏或蒸发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2-4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 ⑤加过量BaCl 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④⑤②①③ 5.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物质,二氧化硫属于( ) A .电解质 B .酸性氧化物 C .含氧酸 D .混合物 6.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7.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 3+3H 2O=====煮沸Fe(OH)3↓+3HCl 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

2020年高一上学期数学11月月考试卷

2020年高一上学期数学11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9高一下·上饶月考) 若角,,(,),则角与的终边的位置关系是() A . 重合 B . 关于原点对称 C . 关于轴对称 D . 关于轴对称 2. (2分)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1)弧度角与实数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2)终边相同的角必相等 (3)锐角必是第一象限角 (4)小于90°的角是锐角 (5)第二象限的角必大于第一象限角 A . (1) B . (1)(2)(5) C . (3)(4)(5) D . (1)(3) 3. (2分)(2017高二下·牡丹江期末) 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任意都有 ,且函数的图象关于成中心对称,若满足不等式

,则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4. (2分) (2018高三上·海南期中) 若,则 A . B . C . D . 5. (2分)将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A . y=sin(2x﹣) B . y=sin(2x﹣) C . y=sin(x﹣) D . y=sin(x﹣)

6. (2分)sin660°=() A . - B . C . - D . 7. (2分),则的值为() A . B . C . D . 8. (2分)设函数,则D(x) () A . 是偶函数而不是奇函数 B . 是奇函数而不是偶函数 C . 既是偶函数又是奇函数 D . 既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 9. (2分) (2016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若f(﹣1)=0,则不等式f(2x﹣1)>0解集为() A . (﹣∞,0)∪(1,+∞) B . (﹣6,0)∪(1,3)

2019-2020学年高一英语11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2019-2020学年高一英语11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2 Unit 1~Unit 2。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Bored? Lonely? Out of condition? Why not try the SPORTS CENTER? TENNIS Indoor and outdoor courts. Coaching from beginners to advanced. Children only. Mornings. SKIING Gentle slopes. 3 levels instructors at weekends and Fridays. Daytime practice. 8-year-old upwards. SWIMMING 2 pools, heated, Olympic length. Women: Tuesday and Thursday. Men: Monday, Wednesday and Friday. Children: Saturday.

GOLF 9 hole practice course. Professional Coaching. Lessons must be booked in advance in daytime. Evening practice. Minimum age — 9 years. GYMNASTICS Maximum age —18 years. Children aged 5-10: Mondays and Wednesdays, 4:00-6:00 p.m. 10—18 year olds: Friday evenings. AND MANY MORE Table Tennis, Snooker(台球), Darts(标枪), Café(all day), Bar (lunch time and evenings), Nursery (weekdays and weekends, not evenings). Centre open 10:00 a.m.—10:00 p.m. Daily. Interested? More details, call 800-1234-5678. 1.What is this advertisement mainly about? A.It shows us some ways to spend weekends. B.It shows us a lot of ways to spend our holidays. C.It shows the ways of saving our time. D.It shows us a place to relax ourselves.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People can play tennis day and night.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 .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 一定是纯净物 C . 一定是混合物 D .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 (2分)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 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 A . 增加药品 B . 减少药品 C . 增加砝码 D . 减少砝码 3. (2分) (2016高一上·海南期末)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 .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 . 不慎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布盖灭 D . 配制1.00mol/L NaCl溶液时,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 4. (2分) (2017高一上·佛山期中) 2009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可以置换出氧气

B . 在反应中NH4ClO4仅起到氧化剂作用 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 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5.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 食盐水 B . 豆浆 C . 石灰乳 D . 硫酸铜溶液 6.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精选】高一数学11月月考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11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 B.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特殊的四棱柱 C.所有的几何体的表面都能展成平面图形 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 2、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A. B. C. D. 3、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BM与DE平行;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 ③CN与BM成60°角④DM与BN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4、如图,是水平放置的的直观图,则的面积为 A. 6 B. C. 12 D. 5、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其对应的实物是() A. B. C. D. 6、已知为直线,为平面,,,则与之间的关系是( ) A. 平行 B. 垂直 C.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

7、直线的倾斜角为() A.150o B.120o C.60o D.30o 8、已知α,β是平面,m,n是直线.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若m∥n,m⊥α,则n⊥α B. 若m∥α,α∩β=n,则m∥n C. 若m⊥α,m⊥β,则α∥β D. 若m⊥α,,则α⊥β 9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表 面积是() A. B. C. D. 10、如图,已知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2,且SO⊥平面ABCD,O为底面的中心,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A.75° B.60° C.45° D.3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已知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 16 Na:23 Al:27 S:32 K:3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2=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符合题意) 1.检验氨气可选用()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加热时才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不能够干燥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铁、铝等都不反应所以能用铁制容器存放 3. 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4.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B.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5.对下列污染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B.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 D.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关 6.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2SO4<H3PO4 B.碱性:Ba(OH)2> Ca(OH)2>Mg(OH)2

C.稳定性:HF>HCl>PH3>H2S D.离子半径: Al3+>Mg2+>Na+ 7.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2HNO3 S↓+2NO2↑十2H2O B.CuO+2HNO3 Cu(NO3)2十H2O C.4HNO3 4NO2↑十O2↑十2H2O D.3Cu+8HNO3 3Cu(NO3)2+2NO↑十4H2O 8.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F2溶解于水 D.Cl2溶解于水 9.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 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实验室中用加热NH4Cl分解来制取氨气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10.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 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的氢分子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11.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A.O2 B.N2 C.F2 D.Cl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族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第VII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属的族序数

2021-2022年高一英语11月月考试题(III)

2021-2022年高一英语11月月考试题(III)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Ⅰ卷 (选择题共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l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hotel. C. In a store. 2. What did the woman think they would do? A. See an exhibition. B. Have a meeting. C. Attend a lecture. 3.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next? A. Go back to his work. B. Eat out for lunch. C. Pick up Jenny. 4.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otel manager and tourist. B. Professor and student. C. Salesman and customer.

5.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for one chair? A. $59. B. $62. C. $65.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 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问。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 回答第6、7题。 6.What part-time job does the woman do? A. A teacher. B. A guide. C. A cleaner. 7. Why does the woman like the job? A. She can get a high pay. B. She can have more spare time. C. She can get some good work experienc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en will the man leave China? A. In one month. B. In two weeks. C. Next year. 9.Why can’t the man decide when to e to China again? A. His mother hasn’t recovered yet. B. He hasn’t found a job in China.

重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11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11月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12月5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7年4月7日,发生了木星“冲日”现象。行星“冲日”是指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外的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同侧时的现象。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面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四幅木星“冲日”示意图,正确的是 2.能够形成“冲日”现象的行星有 ①木星、水星②土星、木星③火星、天王星④金星、火星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小。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3-4题。 3.生命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A.宇宙辐射的强度较低 B.行星的体积适中 C.适合呼吸的大气D.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4.宜居地带还需要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A.日照条件稳定B.有原始海洋 C.行星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行星的体积质量适中 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9—11题。 5.此时A点的区时是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6.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7.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8.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冬至日北京(40°N)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的坡度角α应当调节为 A. 90° B. 63°26′ C. 17° 34′ D. 43°26′

高一化学10月考试卷

A

(2).质量都是50 g的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体积最小的是。 (3)在mL 0.2 mol/L NaOH溶液中含1 g溶质;配制50 mL 0.2 mol/L CuSO4溶液,需要CuSO4·5H2O ____ g。 (4)中和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并使其生成正盐,需要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5)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17.(8分) ⑴.通常状况下,甲同学取1 mol H2O加热到100℃时, 液态水会汽化为水蒸气(如图),该过程属于变化。 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水蒸气的体积 (填“>”、“<”或“=”)22.4L 。 ⑵.乙同学做H2在O2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过程属于变化, 在该变化过程中,一定保持相等的是(填序号)。 A、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目 B、反应物原子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原子总物质的量 C、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 D、反应物体积与生成物体积 18 19.(8分)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A B C ⑴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C 。 ⑵仪器B上标记有(填序号)。 ①质量②温度③刻度线④浓度⑤容积 ⑶检验仪器B是否漏水的方法是 20.(4分)病人输液用的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的水溶液,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利用标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2)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 21.(10分) ⑴.用14.2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 为mol/L。 ⑵.若从上述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mol/L,含溶质的质量为g。 ⑶.欲配制上述溶液,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 有烧杯、、、、、,若配制时仅有其中一步操作(如图所示)有错误,其他操作全部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填“正确”、“偏大”或“偏小”) 22.(9分) ⑴.电解1.8g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多少?物质的量为多少? (2).在标准状况下,100 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79g,试计算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3).在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液中,已知Al3+的浓度为0.2mol/L,SO42-的浓度为 0.4mol/L,则该溶液中的K+浓度为多少?

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11月月考试题

高一年级数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02|{>-=x x A ,集合}31|{<<=x x B ,则A ∩B=( ) A .(﹣1,3) B .(﹣1,0) C .(1,2) D .(2,3)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存在零点的是( ) A .x y ln = B .12+=x y C .x y cos = D .x y sin =- 3.函数)1lg(1)(++-=x x x f 的定义域是( ) A .(﹣∞,﹣1) B .(﹣1,1] C .(﹣1,+∞) D .(﹣1,1]∪(1,+∞) 4.已知函数???>≤+=) 0(2)0(12x x x x y ,若10)(=a f ,则的值是( ) A .3或﹣3B .﹣3C .﹣3或5D .3或﹣3或5 5.下列函数中,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x y -=1 B .21x y -= C .x y 21-= D .x y 2 1log 1-= 6.函数x x f 2log 1)(+=与x x g -=1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7.已知2.08=a ,3.0)21 (=b ,6.03=c ,3 2ln =d ,则( ) A .d <c <b <a B .d <b <a <c C .b <c <a <d D .c <a <b <d 8.已知)(x f y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0≥x 时,x x x f 2)(2-=,若

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Cl-35.5 S-32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 2. 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3. 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萃取B.溶解C.蒸发D.过滤 4.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②③⑤B.③⑥⑦C.①③④D.③⑤⑦ 5.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粒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B.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蒸馏烧瓶不用垫石棉网,可直接加热 7 8.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 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9.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A.0.8 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 C.3.6g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D.含N A个氢分子的氢气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精选】高一英语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青海省西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How does the man come here? A. By bus. B. By taxi. C. By car. 2. Why isn’t Helen present? A. She forgot to come. B. She changed her decision. C. She wasn’t invited. 3.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Mother and son. C. Doctor and patient. 4. What’s the man’s job? A. A shop assistant. B. A tailor. C. A salesman.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can’t go to the cinema. B. He can go to the cinema on Saturday morning. C. He can go to the cinema on Saturday even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n will the man go on holiday? A. In spring. B. In summer. C. In winter. 7. Where is the man going? A. Switzerland. B. Italy. C. Austria.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is the man? A. A businessman. B. A salesman. C. A scientist. 9.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On a train. B. On a bus. C. On a plane. 10. Why is the woman traveling? A. She is traveling on holiday. B. She is traveling on business. C. She is traveling to give some lectures.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y is the woman calling? A. To buy a table. B. To book a table. C. To serve lunch. 12. When does this restaurant stop serving lunch? A. 1 pm. B. 2 pm. C. 3 pm. 13. How many people will come with the woman for lunch?

高一地理11月月考试卷

郑州剑桥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期11月份月考试卷高一地理试题 命题人:马金海 时间: 分钟 分值: 分 第 卷 选择题 (本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一、选择题 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但其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据此回答 ~ 题。 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热量 水源 土壤 地形 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是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滴灌技术 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 培育优良品种,增加作物产量 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 下图是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 题 , 有关该区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的叙述正 确的是 .北半球、暖流 .北半球、寒流 .南半球、暖流 .南半球、寒流 有关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 是 .增温、增湿 .增温、减湿 .降温、增湿 .降温、减湿 读右图,完成 ~ 题。 、图中 地的年降雪日数可能是 . 天 . 天 . 天 . 天 、造成 地一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该地 .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降水量少,气温较低 .有河流流经,气温较高 下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 题。

.如果图中 、 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 地风向是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 . .若图中 、 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纬度位置不同 .经度位置不同 .大气环流不同 .下垫面状况不同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题。 .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 .夏季 .春末 .冬季 .初秋 .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 ) .半年 .一年半 .二年半 .三年半 读下图,回答 题 .图中 、 、 三地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根本原因是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 .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 .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 .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 . 、 、 三地相同的下图为 年 月中旬影响我国的某天气系统气象灾害有 .洪涝 .寒潮 .热带风暴 .干旱 . 三地都位于回归线附近,有关 三地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 O—16Ne—20 Na—23S—32 Cl—35.5 Fe—56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 C. 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氨水 B.玻璃 C.液氯 D.石油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B.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 4、以下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2H2O=2NaOH+H2↑ B. N2H4+O2=N2+2H2O C.FeO+2HCl=FeCl2+H2O D.NO + NO2 + Na2CO3=2NaNO2 + CO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2H5OH(酒精)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6.02×1023 B.常温常压下,32g O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6.02×1023 C.1mol·L-1 Al2(SO4)3中含有的铝离子数为2×6.02×1023 D. 56g Fe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2×6.02×1023 6、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 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质子数 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 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u:63.5 Fe: 56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其方法与分离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法原理上相同的是 A. 四氯化碳和水 B. 硝酸钾和氯化钠 C. 乙酸乙酯(沸点77 ℃)和乙酸(118 ℃)(两者互溶) D. 食盐水和泥沙 【答案】C 【解析】 【详解】烧酒的制造工艺是利用蒸馏的方法,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A.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不合题意; 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B不合题意; C.乙酸乙酯和乙酸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符合题意; D.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D不合题意。 故选C。 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8 g 乙烯(C2H4)和丙烯(C3H6)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3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苯(C6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 CO2分子 C. 1 L 1 mol/L Na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 A D. 欲配制480 mL 0.4 mol/L NaOH溶液,需称量NaOH的质量为8.0 g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都为CH2,依据最简式可知,28 g CH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6N A,故A错误;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英语11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英语11月月 考试题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 30 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speakers are eating lunch. B. The woman wants some pancakes. C. The man has had too much. 2.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Neighbors. B. Colleagues. C. Seller and customer. 3. What does the man do? A. An actor. B. A hairdresser. C. A professor. 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talk about with the professor? A. His paper. B. His exam. C. His class. 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hotel. C. In a marke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the man order? A. A birthday dinner. B. A traditional Chinese dinner. C. A candle light dinner. 7. When will the dinner start? A. At 8:00 p.m. B. At 8:30 p.m. C. At 9:00 p.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oes the man need to do? A. Color his hair. B. Shorten his pants. C. Reserve a room. 9. How will the man return home?

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东湖高中高一下学期3月份地理月考试卷 命题人:顾艳审题人:王平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 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 A.崇明岛 B.夏威夷岛 C.台湾岛 D.喜马拉雅山脉 冻融分选作用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 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先冻结,水向石块附近 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碎石产 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产生分离。经冻融分选 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 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回答3、4题。

3.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0℃上下波动 4.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 B.巴西高原 C.南极洲 D.亚马孙平原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奥陶系 B.下石炭统 C.五通组 D.下二叠统 6.图中地质结构反映该地经历了( ) A.水平张裂和外力侵蚀 B.水平挤压和外力沉积 C.水平张裂和外力沉积 D.水平挤压和外力侵蚀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7、8题。 7.甲处属于( ) A.向斜成谷 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 8.若在Y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

2021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2021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有:H :1 C: 12 O:16 Na: 23 S:32 Cl:35.5 Mn:55 一、选择题 7.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3 B.3∶1 C.2∶1 D.1∶2 8.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A.29 :8 :13 B.22 :1 :14 C.13 :8 :29 D.26 :15 :57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从1L 1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 B.制成0.5L 10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0.5 L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D.10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10.把VL含有和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B. C. D. 11.相同溶质的两份溶液,一份质量分数ω1,密度为ρ1g/cm3,浓度为a mol/L,另一份质量分数为ω2,密度为ρ2 g/cm3,浓度为b mol/L,若2a=b,2ω1>ω2,则ρ1与ρ2的大小关系是() A.ρ1=ρ2 B.ρ1>ρ2 C.ρ1<ρ2 D.无法比较 12.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g)和N2(g)分子数相同 B、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mol O2(g)和2 mol N2(g),两容积中的压强之 比等于5∶2 D、等温等压条件下, 5 molO2(g)和2 molH2 (g)的体积之比等于5∶2 二、非选择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