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1.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绝大多数根尖周组织病变,尤其是炎症性病变,多继发于牙髓病。因此,凡引起牙髓病的刺激,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根尖周病。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创伤、化学刺激和免疫学因素。感染:细菌感染是根尖周病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引起根尖周炎的细菌,是从感染根管中分离出来。感染根管是指含有坏死牙髓的根管。自70年代以来,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进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厌氧菌尤其是专性厌氧菌是感染根管内的主要细菌,包括类杆菌(如产黑色素杆菌和不产黑色素杆菌)、梭杆菌、真细菌、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和放线菌等,都与根尖周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细菌入侵根尖周组织的途径有:感染的根管:感染或坏死的牙髓组织、根管内的细菌及其毒素,通过根尖孔或副孔波及根尖周组织,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应该指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单纯的牙髓坏死而没有细菌感染,如因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牙髓坏死,是不能引起根尖周炎的。引起根尖周炎的细菌,不仅存在于主根管,也存在于侧枝根管和牙本质小管。细菌进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在近冠部,细菌入侵牙本质小管较深,近根尖部入侵深度较浅,平均进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0.25mm左右。通过牙周组织或

邻牙根尖周感染直接扩展、蔓延:有严重牙周病的患牙,牙周袋深达根尖或接近根尖时,一方面,感染可进入牙髓,再通过牙髓波及到根尖周。另一方面,牙周袋的感染可直接扩展到根尖周组织。此外邻牙根尖周的感染向周围波及造成邻近牙齿的根尖周病变。血源性感染: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感染称血源性感染。当根尖周组织受到创伤,包括牙外伤、医源性机械损伤、长期的创伤,或遭到物理、化学的损伤时,通过引菌作用,造成根尖周组织的血源性感染。临床一般少见。引菌作用(anachoresis),也称摄菌现象:是指引起根尖周组织感染的细菌来自血液循环。在进行一些口腔疾病的治疗操作中,如:拔牙、根管治疗、刮治等,可将病变局部的细菌压挤到血流中,出现一时性菌血症。正常人,在机体防御系统作用下,能很快将血流中的细菌清除掉。而当机体患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后,机体防御机能低下或受损时,进入血流中的细菌则不易被清除,而在机体的某些薄弱部位停留,如:受了创伤的根尖周组织,在此处引起感染,形成根尖周炎。此现象称引菌作用。创伤:包括急性牙外伤和慢性创伤。急性牙外伤:各种原因施暴力于牙齿上,如:牙齿碰撞伤或口腔医疗工作中的意外,如拔牙时撞伤对猞牙、正畸治疗时加力过猛,都可造成急性牙外伤,引起根尖血管的挫伤或断裂,同时根尖周组织也受到损伤。此外,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根管器械超出根尖孔,或根充材料超填,

直接损伤了根尖周组织,均引起急性根尖周炎。慢性咬合创伤:由于先天牙齿排列不齐、牙齿不均匀磨耗、充填体或修复体过高等原因,均可造成慢性的咬合创伤,不仅影响牙髓的血液循环,导致牙髓不同程度的病变。创伤性力也可直接加于根尖周组织引起病变,创伤性根尖周炎的发生就是典型的例证。化学刺激:在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过程中,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如牙髓失活时所封砷剂时间过长,其作用超出根尖孔,损伤了根尖周组织。造成炎症或坏死。如根管内封入过饱和消毒剂甲醛甲酚,药物自根尖孔溢出,造成根尖周化学性炎症。年轻恒牙根尖孔粗大或乳牙根尖被吸收,如果行牙髓塑化治疗均可使塑化液流失到根尖周组织,造成化学性根尖周炎。免疫学因素:牙齿的根尖周组织和身体其他部位一样,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引起局部的免疫反应。免疫应答不仅表现为消灭病原微生物、抗感染等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为对微生物感染产生的免疫损伤。根尖周组织损伤的程度,不仅与入侵的病源微生物的毒力有关,而且与宿主的免疫性有关。牙髓防御屏障被突破后,根尖周组织便承担起防御功能。很多研究证明,在根尖周组织疾病中,免疫应答起着重要的作用。根管内的抗原物质,包括细菌及其毒素、感染变性的牙髓组织、牙髓治疗药物中的半抗原物质与体内蛋白结合形成的抗原等,通过根尖孔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局部或机体的免疫反应,许

多研究证明,根尖病变中含有各类免疫成分,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这些细胞都是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有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和补体成分;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等。抗原和免疫成分的相互作用,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病理性免疫应答。根尖周组织因其解剖位置和其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免疫反应也有其特点。由于根尖周组织被牙槽骨包围,有一道硬组织屏障,抗原可以在此处长期停留。又由于咀嚼压力可使少量抗原进入到淋巴或血循环中,激发抗体形成,也使局部淋巴结产生淋巴细胞。因此目前认为,慢性根尖周炎是机体对根管系统抗原的免疫病理反应性疾病。根尖周病变是病理性免疫反应的结果。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为根尖部根周膜充血,血管扩张,血浆渗出,组织水肿,并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这时,根尖部牙骨质和牙槽骨有明显变化。2. 临床表现症状: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时,最初患牙不舒适,发胀,有浮起感。这是由于根尖部根周膜充血,组织水肿,将患牙顶起。此时将患牙咬紧觉舒服。因为咬合压力将血管中的血液暂时挤走,根周膜得以松弛。随着病变发展,渗出物增多根周膜被进一步拉长,浮起感不适感加重。血管由充血变成淤血,咬合压力不但不能将淤血挤出,反而加重对根尖周组织的压力,刺激神经,此时牙齿咬合接触后,患牙疼痛。患者不敢咬合,影响进食。如仍未治疗,病变继续

发展,渗出物进一步增加,根周膜神经受到炎症刺激而疼痛。此时疼痛特点为:自发性持续性痛;牙齿浮起感明显,轻轻咬合即引起剧烈疼痛,故患者不敢咬合;疼痛范围仅局限在患牙处,不放射,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体征: 患牙可见龋坏、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有时可查到深牙周袋。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但乳牙或年轻恒牙对活力测验可有反应,甚至出现疼痛。叩诊疼痛(+)~(++),扪压患牙根尖部有不适或疼痛感。牙龈无明显异常。患牙可有Ⅰ°松动。 3. 检查其他辅助检查:X线检查根尖周组织影像无明显异常表现。 4. 诊断患牙有典型的咬合痛症状。对叩诊和扪诊有反应。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患者有牙髓病史、外伤史或牙髓治疗史等。 5. 鉴别诊断应与以下几种病鉴别:急性牙髓炎:特别应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的病例相鉴别。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炎两者都有剧烈自发性疼痛和咬合痛,但性质不同。牙髓炎疼痛为阵发性发作,放射痛不能定位,冷热刺激引起痛或使疼痛加重,咬合痛很轻。检查时,温度测试可诱发疼痛,除去刺激物,疼痛仍持续一段时间,叩诊仅有不适感或叩诊轻微痛。这些均与急性根尖周炎不同,即可鉴别。创伤性根周膜炎: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一样,都有自发性持续性疼痛,能指明患牙部位,咬合痛明显。但创伤性根周膜炎患牙有外伤或创伤史,检查牙髓活力反应基本正常或稍敏感,经调治疗,

症状不久即消失。 6. 治疗应急处理开髓引流急性牙髓炎: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急性根尖周炎:局麻下开髓,穿通根尖孔,使根尖渗出物及脓液通过根管得到引流。可在髓室内置无菌小棉球开放髓腔,1~2天后复诊。切开排脓根尖周炎至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期,应在局麻下切开排脓。去除刺激根管外伤和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的根尖周炎,应去除刺激物,反复冲洗根管,重新封药,或封无菌棉捻,避免再感染。调耠磨改由外伤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应调拾使患牙降低咬合,减轻咬合压力。消炎止痛一般可采用口服或注射途径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或止痛药,也可以局部封闭。治疗方法临床上一般难以准确的作出牙髓改变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牙髓病的治疗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选择两类不同的治疗方法:牙髓病变是局限或可逆的,选择以保存活髓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如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和牙髓切断术等。牙髓病变范围大或不可逆的,选择以去除牙髓、保存患牙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如根管治疗术等;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而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可选择根尖诱导成形术和根尖屏障术等进行治疗。1. 盖髓术(pulp capping)盖髓术是一种保存活髓的方法,即在接近牙髓的牙本质表面或已暴露的牙髓创面上,覆盖具有使牙髓病变恢复效应的制剂,以保护牙髓,消除病变。盖髓术又可分为直接盖髓术和间接盖髓

术(图4-6)。直接盖髓术(direct pulp capping):直接盖髓术是用药物覆盖在牙髓暴露处,以保存牙髓活力的方法。适应证根尖孔尚未发育完全,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的年轻恒牙。根尖已发育完全,机械性或外伤性露髓、穿髓直径不超过

0.5mm的恒牙。常用盖髓剂:①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用于直接盖髓,与牙髓组织接触后,牙髓组织可发生凝固性坏死及炎症反应,并形成牙本质桥。牙髓组织中的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分泌牙本质基质,由牙髓血运供给的钙离子进入牙本质基质,钙化后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氢氧化钙具有强碱性,pH为9~12,可中和炎症所产生的酸性产物,有利于消除炎症和减轻疼痛,并可激活碱性憐酸酶而促进硬组织形成,还具有一定抗菌作用。②MTA(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可作为盖髓剂用于直接盖髓术和活髓切断术,具有良好的密闭性、生物相容性、诱导成骨性和X线阻射性,此外,还有与氢氧化钙类似的强碱性及一定的抑菌功能。与氢氧化钙相比,MTA直接盖髓后牙髓炎症反应轻,产生的牙本质桥与正常的牙本质桥相似,厚且均一。除盖髓外,MTA还广泛用于髓室底穿孔修补、根管侧穿修补、根尖诱导成形和根尖倒充填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操作步骤制备洞形,清除龋坏组织。放置盖髓剂:选用氢氧化钙或其他直接盖髓剂覆盖于暴露的牙髓上,用粘固剂暂封窝洞。永久充填:观察1~2周后,患牙无任何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者,

可去除大部分暂封剂,保留约1~2mm粘固剂作垫底,再选用玻璃离子、聚羧酸锌或磷酸锌粘固剂作第二层垫底,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永久充填。间接盖髓术(indirect pulp capping):间接盖髓术是用盖髓剂覆盖在接近牙髓的牙本质表面,以保存牙髓活力的方法。适应证深龋、外伤等引起近髓的患牙。深龋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牙髓活力测试正常,X线片显示根尖周组织健康的恒牙。无明显自发痛,去净腐质未见穿髓,却难以判断是慢性牙髓炎或可复性牙髓炎时,可采用间接盖髓剂作为诊断性治疗。常用盖髓剂:氢氧化钙:可用于间接盖髓,作为温和的刺激物或诱导剂,维持局部的碱性环境,有利于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并形成修复性牙本质,避免牙髓暴露;操作步骤去腐:局麻下尽可能去除所有龋坏组织,注意避免穿髓。放置盖髓剂:放置氢氧化钙盖髓剂于近髓处,用粘固剂暂封窝洞。充填:观察1~2周,可保留部分粘固剂垫底,再进行永久充填。2. 牙髓切断术(pulpotomy)牙髓切断术是指切除炎症牙髓组织,以盖髓剂覆盖于牙髓断面,保留正常牙髓组织的方法。适应证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无论是龋源性、外伤性或机械性露髓,均可进行牙髓切断治疗以保存活髓,直至牙根发育完成。在牙根发育完成后,再进行牙髓摘除术及根管治疗术。操作步骤隔湿患牙:对患牙进行局部麻醉,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橡皮障或棉卷隔湿患牙,保持术

区干燥,以预防牙髓组织再感染。去除龋坏组织:用锐利挖匙或大球钻去净龋坏牙本质,并以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窝洞。揭髓室顶:用高速牙钻揭髓室顶,暴露髓室,为了避免破坏过多的牙体组织,应注意各类牙髓腔入口部位的选择。切除冠髓:用锐利挖匙或球钻将冠髓从根管口处切除,尽量去净髓室内的细小牙髓组织纤维,使牙髓在根管口处形成整齐的断面。放盖髓剂:将氢氧化钙等盖髓剂覆盖于牙髓断面上,厚度约为1mm,然后用粘固剂暂封窝洞。永久充填:可于盖髓后即行永久充填,亦可观察1~2周后去除浅层暂封剂,保留深层的暂封剂,磷酸锌粘固剂垫底,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充填。3. 根尖诱导成形术(apexification)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而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

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消除感染或治愈根尖周炎的基础上,用药物诱导根尖部的牙髓和(或)根尖周组织形成硬组织,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孔缩小或封闭的治疗方法。适应证牙髓病变已波及根髓的年轻恒牙。牙髓全部坏死或并发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操作步骤根管预备:常规备洞开髓,清理根管,用3%过氧化氢溶液与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彻底去除根管内的感染组织,并注意保护根尖部残存的生活牙髓及牙乳头等组织。根管消毒:吸干根管,封消毒力强、刺激性小的药物如氢氧化钙于根管内,每周更换1次,直至无渗出或无症状。药物诱导:氢氧化钥制剂(如Vitapex等)

是目前诱导根尖形成的首选药物。取出根管内封药,将Vitapex糊剂注射入根管内,直至充满根管腔并接触根尖部组织。拍X线片确定Vitapex充填效果。暂时充填,随访观察:使用氧化锌或玻璃离子严密充填窝洞,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至根尖形成或根端闭合为止。根管充填:当X线片显示根尖延长或有钙化组织沉积并将根端闭合时,可行常规根管充填。4. 根尖屏障术(apical barrier technique)根尖屏障术是将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置入根尖部位,待其硬固后形成根尖止点,达到根尖封闭的效果,又称为MTA根尖屏障术(MTA barrier technique)。适应证牙髓坏死或伴有根尖周炎,根尖孔未发育完全的恒牙,以及进行过长期的根尖诱导但未能形成根尖屏障的恒牙。操作步骤清理根管:常规备洞开髓,清理根管,测量工作长度并拍试尖片确认。根管化学预备:采用NaOCl或氣己定液结合超声反复冲洗根管。对于有根尖周病变的患牙,可利用Ca(OH)2糊剂对根管进行药物消毒,直至根尖周炎症控制为止。置入MTA:在手术显微镜下以专用MTA输送器将新鲜调制的MTA置于根尖部,以垂直加压器适当加压,直至将根尖段4~5mm填充密实,去除中上段多余MTA,并放置湿棉球,为MTA硬固提供湿润的环境,暂封开髓孔,拍X线片确认MTA 位置及充填质量。根管充填:术后1~2天复诊,确认MTA 已完全硬固后,采用热牙胶注射技术严密充填根管。定期随

访: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5. 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RCT)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适应证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内吸收。根尖周炎。外伤牙、移植牙、再植牙。某些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如重度釉质发育不全、重度磨耗、隐裂牙等。因其他治疗需要而牙髓正常者,如因颌面外科手术或义齿修复而需要治疗的牙。操作步骤与方法根管预备(root canal preparation):包括开髓,进入髓腔,清理病变牙髓组织,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根管扩大成形及冲洗。开髓:正确开髓的基本要求是使根管器械尽可能的循直线方向进入根管。前牙在舌面,后牙在骀面开髓。洞口大小一般以去除髓室顶后,不妨碍器械进入根管为准。开髓后应将洞壁修整光滑,使之与根管壁连成一线。修整时应避免使髓室壁形成台阶,注意寻找根管口。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根管工作长度是从切缘或牙尖到根尖止点的距离。根管预备的长度只需到达根尖部的牙本质牙骨质界,该处距解剖性根尖孔约0.5~1mm,因此,器械到达根尖的实际长度应比牙长度短0.5~1mm左右。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有下列三种方法:①根管器械探测法;②X线透视或照片法;

③根管长度电测法。根管清理:根管清理包括去除根管内容

物和根管冲洗两个步骤。如果牙髓组织坏死,在根管扩大前,用光滑髓针或细的扩孔钻在根管内轻轻捣动,直接去除或冲洗清除坏死分解的牙髓组织;如果牙髓有炎症但未坏死,则用倒钩髓针拔出完整牙髓组织。根管冲洗必不可少,且要贯穿整个根管清理成形过程中。根管扩大成形:根管扩大的目的是清除感染物质;建立根尖病灶的排脓通道;便于根管内封药,以保证药物的消毒杀菌作用;便于根管充填,使根充严密准确。扩大根管主要使用扩孔锉和扩孔钻,由细到粗,依号顺序进行。根管预备方法:①标准法(standaidized technique):适用于直或较直的根管,不宜在弯曲根管中使用;②逐步后退法(step-back technique):直或弯曲的根管均可采用,尤其可用于弯曲细小根管的预备;③逐步深入法(step-down technique):首先预备根管冠方,再预备根方;

④根向技术(crown-down technique):采用先大号逐渐小号的器械向根尖方向预备的方式来完成根管预备;⑤平衡力法(balanced force technique):适用于明显弯曲的根管,可维持根管解剖走向不变;⑥抗弯曲根管预备法(anticurvature filing):适合中至重度弯曲的根管;⑦根管的化学预备(chemical root canal preparation):为机械预备的辅助方法;⑧超声根管预备:采用超声波清理根管,能有效杀灭根管内的细菌,并使清理后的根管壁清洁程度明显优于手持器械预备。根管消毒(intracanal antisepsis)药物消

毒:将药物蘸在棉球上置于根管口,或将药物浸润纸尖或棉捻后封于根管内,或将糊剂类药物用螺旋输送器送入根管深部。要求药物对根尖周组织无刺激性;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有渗透力;有持续的消毒作用并且使用方便。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根管消毒药物是氢氧化钙和氯己定。电解治疗:是将药物离子导入根管,从而达到消毒作用,其消毒力约为药物的3倍。常用的电解药物是碘溶液。微波治疗:是通过电场、磁场、微波场及热效应共同作用,使病变组织及致病体的蛋白质固化,加速深层组织的血液循环并减少渗出。激光治疗:利用脉冲YAG激光对生物组织产生瞬间高强度光热作用、光化学作用和光电磁作用,使组织瞬间气化、熔融或凝固,达到封闭牙本质小管、切割软组织、杀菌消炎及凝固止血的目的。超声消毒:超声仪的高频振荡可活化根管内的冲洗液,产生声流效应、空穴效应、化学效应和热效应,杀灭细菌,清除根管内有机物。暂时封固:将消毒药物置入根管后,需将窝洞暂时封闭,以防止唾液、微生物和食物残渣进入髓腔,并充分发挥药物的消毒作用。常用的暂封材料主要为各种类型的粘固剂,如氧化锌丁香酚、玻璃离子、磷酸锌、聚竣酸锌等。根管充填(root canal obturation):根管充填的目的是封闭根管系统,以防止细菌进入根管系统造成根管的再感染和组织液进入根管成为残余细菌的培养基。根管预备和消毒后,如无自觉症状、无明显叩痛、无严重气味、

无大量渗出液和无急性根尖周炎症状,即可充填根管。根管充填材料固体类根管充填材料:包括牙胶尖、固核载体类根管充填材料如Thermafil、树脂类根管充填材料如Resiltm等,配合根管糊剂使用。糊剂类充填材料:由粉与液调拌而成糊状,充填后可硬化,例如树脂类根管封闭剂如AHplus、氢

氧化钙制剂如SealApex、玻璃离子类根管封闭剂如

Ketac-Endo、硅酮类制剂如Roeko Seal以及氯仿牙胶等。根管充填方法侧方加压充填法(lateral condensation technique):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根管充填技术,适用于大多数根管的充填。操作步骤包括:①充填前首先进行试尖,即按根管工作长度和所预备的根管大小选择一合适的主牙

胶尖;②用扩孔钻或螺旋形根管充填器将糊剂送入根管内;

③将已选好的主牙胶尖插入根管,直至工作长度;④充填副牙胶尖,在原来的牙胶尖旁侧插入并压紧;⑤用热器械将髓室内的牙胶尖末端切去,并擦净多余的糊剂;⑥充填窝洞。垂直加压充填法(vertical condensation technique):加热

根管中的根充材料使其软化,进而通过向根尖方向垂直加压,促使充填材料更为致密地充填根管各解剖区域,达到严密封闭根管的效果。操作步骤为:①先将一根合适的非标准型牙胶尖插入根管内;②用携热器将根管内牙胶分段软化,垂直充填器加压充填使根尖1/3根管完全密合;③加入牙胶段,继续加热充填直至充满整个根管。连续波充填技术

(continuous wave condensation technique):是垂直加压充填技术的一种变异。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携热设备可以一步完成侧支根管和主根管尖1/3的充填。使用时将携热头直接插入牙胶直到距根尖5mm处,并向根尖方向加压,退出时取出根管中上段的牙胶,垂直加压。根管中上段的充填可以通过热塑牙胶注射充填法完成。热塑牙胶注射充填法(thermaplasticized injectable technique):包括高温热塑牙胶注射法和低温热塑牙胶注射法。该法能充填细小弯曲根管的不规则死角、根管内交通支和侧副根管,将整个根管系统彻底封闭,但不易控制用量,容易超填。临床上常将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与之结合,可缩短操作时间,防止超填。固核载体插入充填技术(solid-core carrier insertion technique):以不锈钢根管锉携带热软化的a相牙胶充填根管的技术,以Thermafd充填技术为代表,操作简单,能有效充填不规则根管,但易超充,有时牙胶会从载体上剥脱,影响根充效果。显微根管治疗显微根管治疗是借助根管显微镜和显微器械进行根管治疗的方法。根管显微镜在牙髓病学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在牙髓治疗的各个领域,包括诊断、常规根管治疗、根管再处理以及根尖手术中均得到运用。根管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是照明和放大系统,能提供非常充足的光源照明根管,并可将根管系统放大3~30倍,使术者能看清根管内部的结构,确认治

疗部位,直视下进行治疗,即刻检查治疗质量。根管显微镜可应用于整个根管治疗过程中,包括:①根管口的定位,如上颌磨牙近颊根腭侧根管(MB2)、下颌切牙舌侧根管和下

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的根管口定位;②钙化根管的疏通;

③变异根管如扁形、椭圆形或C形根管的治疗;④根管内充填物、分离器械、根管桩的取出;⑤根管内台阶以及根尖偏移的处理;⑥根管壁或髓室底穿孔的显微治疗。根管外科手术根管外科手术是将根管治疗术和外科手术结合起来治疗

牙髓根尖周病的方法,临床上最常用的根管外科手术为根尖外科手术,适用于根管治疗或再治疗失败、根管解剖严重变异或需要通过探查手术明确诊断的患牙。治疗步骤主要包括切口和瓣膜设计、翻瓣、去骨、刮除根尖周病变组织、根尖切除、根尖倒预备、根尖倒充填及瓣的复位和缝合。7. 预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过程往往很短,如果细菌毒力强,机体抵抗力弱,局部引流不畅,则很快发展为化脓性炎症;反之,如果细菌毒力弱,机体抵抗力较强,炎症渗出又得到了引流,则可转为慢性根尖周炎。

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5-08T10:39:30.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谢笑英廖桂桃麦文英冯素娥徐娟郭泽龙陈 [导读] 在现代临床医学上,乳牙根尖周炎是儿童口腔科中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多发病 谢笑英廖桂桃麦文英冯素娥徐娟郭泽龙陈春燕吴丽华黄俊丹 (广州市黄埔区妇幼保健院 5107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乳牙根尖周炎利用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将这些患儿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两组患儿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利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方法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利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儿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结束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以及完成治疗之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儿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乳牙根尖周炎,利用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并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乳牙根尖周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272-02 在现代临床医学上,乳牙根尖周炎是儿童口腔科中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多发病,对患者有着严重影响,不但会影响到患者进食,也会对其牙齿的健康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影响,应对患牙及时进行有效的根管治疗,从而防止形成瘘管,并且使恒牙胚能够正常萌出以及生长发育。临床研究证明,利用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理想效果。本文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分别对其利用两种方法来进行治疗,并且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所有患儿均与乳牙根尖周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将这些患者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每组各有40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儿男性有28例,女性有12例,患儿年龄在3—1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5±2.2岁;对照组中患儿男性有26例,女性有14例,患儿年龄在3—1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8±2.4岁。所有患儿家长均自愿配合完成治疗,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在治疗前对所有患牙的根尖、根分叉区病变以及牙根吸收情况进行了解。对患牙行常规去腐质,开髓、揭髓室顶、拔除根管内坏死组织,预备根管,利用3%双氧水以及生理盐水进行交替冲洗。对存在瘘管患牙,在其根管口区利用3%双氧水进行加压冲洗,使得药水由牙龈瘘口处溢出,进而隔湿,然后根管吸干。观察组中患儿利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照组患儿利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根充完成后,对根管行X线片检查,观察其是否充满,之后利用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进行暂封,2周后对患儿进行复查,患牙不存在自觉症状,不存在叩痛,观察患者牙龈,不存在红肿,原有瘘管消失,即对其利用磷酸锌水门汀进行垫底,利用3M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永久填充。填充之后对于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1]。 1.3疗效判定标准 患儿自觉不存在不适症状,红肿以及叩痛现象消失,瘘管消失,咀嚼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X线检查患牙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根尖周的骨质阴影消失或者是有一定程度缩小,则表示有效。患牙咬合痛及叩痛等症状未减轻,观察瘘管仍存在未消失,牙龈肿胀,咀嚼功能受限制,合并急性根尖周炎,X线检查患儿根尖周阴影未出现缩小或者是出现扩大,则表示无效[2]。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表示,用t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对于组间比较利用χ2进行检验,在本次研究中,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束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牙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牙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患牙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其具体比较结果如下表: 组别例数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 40 38 2 95.0 对照组 40 30 10 75.0 P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对两组患牙所出现不良反应进行比较,两组患牙在治疗过程中以及完成治疗之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牙之间无显著差异。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上,利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镇痛杀菌效果,但是氧化锌存在短暂炎症反应,其作用时效相对比较短暂,在炎症的长期控制方面,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氢氧化钙属于一种强碱性物质,其能够与炎症所产生酸性物质之间进行中和反应,有利于将炎症消除以及将疼痛减轻,同时,利用其抑菌作用能够将牙本质小管内所存在的感染物质清除,能够对根尖周病变进行有效治愈,该药物对尖周肉芽组织的纤维化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类牙本质以及类骨质组织钙化,能够对根尖孔严密封闭,生物相容性比较好,并且能够被组织吸收,不会对恒牙正常萌出产生干扰;碘仿本身并不存在杀菌作用,当其在局部组织应用时,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填充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填充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填充治疗乳牙尖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患牙随机分两组,各60个,分别用两种糊剂根充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后复查,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Vitapex组)明显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组(P<0.01)。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可抑制细菌的生长,诱导根尖周组织矿化修复,有益于保护继承恒牙胚,用于疗效好,Vitapex是一种较理想的乳牙感染根管消毒充填材料。 【关键词】乳牙;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根管充填 近些年来,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填充治疗乳牙尖周炎的满意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氧化锌丁香油组,是一种经济实惠,疗效肯定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近几年随机选择在门诊就诊的乳牙根尖周炎病例120患牙110例患者,120个牙,年龄3~10岁,男50例,女60例,乳前牙30个,乳磨牙80个,其中急性根尖周炎50个,慢性根尖周炎70个,X线片示牙根吸收未超过1/3,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个,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填充治疗,临用前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对照组60个,用氧化锌丁香油填充治疗。 1.2 治疗方法治疗前摄X线片,了解其术前根尖周的情况。治疗过程均严格无菌操作。常规备洞、开髓、拔髓、扩管(不应将管壁扩锉过大),尽量去除根管内坏死组织,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吸干根管后。治疗组用螺旋输送器将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导入根管内,垫底,永久充填。对照组将丁香油液体与氧化锌粉剂按一定比例调合,将调好的糊剂紧贴根管壁缓缓送至根尖区,填充。 1.3 疗效判定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①治愈:术后1年内和一年后无自觉症状,无叩痛及脓肿,咀嚼功能正常,瘘管消失,X线片示根尖区阴影明显缩小或消失;②无效:咬牙合痛、叩痛未减轻,根尖区黏膜红肿,并发急性尖周炎,X线示根尖周稀疏区未缩小或扩大。治愈率=痊愈牙数/总牙数×100%。 2 结果 两组治疗1年随访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乳牙是人一生中的暂时性咀嚼器,在口内存在时间短暂,临近替牙期时牙根常有不同程度吸收,吸收呈间歇性进展,根管治疗常不理想,而维持乳牙的完整性又对诱导恒牙的正常萌出及维护正常恒牙的健康尤为重要,寻求一种理想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尤为重要。目前,根管充填剂的种类繁多,而Vitapex糊剂的有效成份是氢氧化钙和碘仿。氢氧化钙利用它的强碱性可以中和炎症所产生的酸性物质[1],有利于消除炎症和减轻疼痛,对牙本质小管进行消毒,对根尖周病变有治疗作用,具有防腐、收敛、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不干扰乳牙牙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一、概述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又称为急性根尖周炎的浆液期,是根尖周炎的发生初期。主要病理表现为根尖部牙周膜内血管扩张、充血,渗出以浆液为主,局部组织出现水肿,随后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二、诊断要点 (一)患牙典型的临床症状 1.自发性、持续性钝痛。 2.患牙有伸长感。 3.明显的咬合痛。 4.定位明确,能指出患牙。 5.较严重的阳性病灶牙。 6.患牙松动Ⅰ°。 (二)牙髓活力测试的反应 1.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2.但乳牙或年轻恒牙可能有反应,甚至出现疼痛。 (三)叩诊和扪诊的反应 1.叩痛(+)~(+++). 2.扪压患牙根尖部有不适或疼痛感。 (四)病史

1.患牙曾有牙髓病史。 2.外伤史。 3.不完善的牙髓治疗史。 三、治疗原则 (一)应急治疗 1.开髓、拔髓,通畅根管引流。 2.全身抗感染止痛。 (二)常规治疗 根管治疗。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一、概述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又称急性牙槽脓肿,多是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的,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所致,通常称作急性牙槽脓肿或急性根尖周脓肿,可分为根尖周脓肿、骨膜下脓肿和黏膜下脓肿三个阶段。急性根尖周脓肿阶段白细胞,尤其是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增多,根尖周组织中的炎症细胞被细菌及其产物(毒素)破坏致死,细胞溶解、液化并积聚形成脓液,分解、坏死的白细胞释放出组织水解酶(如胶原酶),致使牙周膜破坏。最初,脓液只局限在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内,炎症细胞浸润主要在根尖孔附近的牙槽骨骨髓腔中,形成根尖周脓肿。若根尖部的脓液得不到通畅的引流,其会向根尖周围更广泛的区域扩散,并从组织结构较薄弱之处突破。积聚在根尖附近的脓液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排出。

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糊剂对于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的确诊10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抗生素糊剂填充填根管导入根尖暂封。结果100例患者治愈,有效率为91%。结论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效果明显。 标签:抗生素;急性根尖周炎;根管 众所周知,急性根尖周炎属于一种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的局部性疼痛性炎症,换而言之就是从根尖部牙周膜发生了浆液性炎症变为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一些列不良反应的过程[1],轻者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重者还将发生为颌骨骨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按着发展过程又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及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2]两个发展阶段。致病的感染因素有:受感染的牙髓、治疗药化学刺激、急、慢性创等。急性根尖周炎症状:早期患处伸长、发木的感觉,当咬紧患牙处可以减轻疼痛感;慢慢的伸长感加剧,并且扩大成持续时间长的局限性牙痛,这时要紧患牙处疼痛反而更剧烈。通过检查得知,患牙叩痛比较明显,牙髓活力测验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并且局部淋巴结肿大[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确诊的急性根尖周炎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前牙30例,磨牙30例,前磨牙40例,年龄14岁~72岁。条件均符合《口腔内科学》医学诊断标准。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材料抗生素糊剂以甲硝唑0.5g(山西津化药厂)、红霉素0.2g(岳阳中湘康神药业)、地塞米松0.8mg(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氧化锌、碘仿粉、地卡因粉等进行适量的装瓶备用,并且用丁香油调成糊剂。 1.3 临床方法将急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常规方法的开髓,同时反复清理、扩大根管,并且将急性化脓期开放引流。用生理盐水与5%双氧化水交替冲洗,把纸捻干燥根管,并把抗生素糊剂用螺旋充填器导入根管内,再垫上一个小棉球将氧钉暂时封存,5~10d后进行复诊。 1.4 评定标准有效患者:疼痛患处无自觉症状,疼痛感消失,咀嚼不受影响能够正常的实现咬合、咀嚼等功能,X线片显示患者的跟脚阴影缩小或者消失。无效患者:患处依然疼痛厉害,自觉症状没有改善,叩痛阴性,咀嚼不舒服,X 线片显示根尖阴影没有变化。 2 结果 见表1。

概述急性根尖周炎的分类及表现

概述急性根尖周炎的分类及表现 人们在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口腔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口腔疾病,如果还是不加以警惕,疾病会进一步的恶化,如拖延龋齿的治疗,就可能导致牙髓炎的发生,而不去治疗牙髓炎的话就会恶化成根尖周炎,对人们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根尖周炎是指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有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之分,今天来了解一下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可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为颌骨骨髓炎。注意避免牙齿受伤,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饭后漱口,使用可炎宁含漱液,能够深入口腔深处,减少细菌滋生,维护口腔健康,清新口气。 急性根尖周炎可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创伤等引起,可发生于活髓牙或失活牙上。主要症状是咬合痛。患者多有牙髓病史、外伤史、不完善的牙髓治疗史;初期只有轻微疼痛或不适,咬紧牙反而感觉舒适;继而发生钝痛、咬合痛,患牙有浮起、伸长感,疼痛为持续性、自发性、局限性的,牙位明确;口腔检查可见患牙叩痛剧烈,甚至松动,扪压根尖相应部位也会引起疼痛,牙髓活力测试多无反应,年轻恒牙或乳牙在牙髓坏死前可有反应;可查到患牙有龋坏、充填体,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牙冠变色或深的牙周袋。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初期根尖脓肿阶段,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轻度扪痛,根尖部牙龈潮红。发展至骨膜下脓肿阶段,仍有剧烈跳痛、叩痛、松动等症状,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区牙龈潮红、肿胀,粘膜转折处变浅、变平,扪痛并有深部波动感,相应面颊部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下磨牙患病时可伴有开口受限;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严重病例可伴发颌面相应处的蜂窝组织炎。至粘膜下脓肿阶段疼痛减轻,叩痛减轻,根尖区粘膜呈局限的半球形隆起,扪诊有明显波动感,全身症状缓解。急性根尖周炎的X线片示:可无明显变化或仅有牙周间隙增宽,若为慢性根尖周炎发作而来的,可见根尖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 无论是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还是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对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损害都很大,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就注意口腔卫生,发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牙齿疼痛等等口腔小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做口腔检查,就可以有效预防急性根尖周炎的发生了。

急性根尖周炎

急慢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多数是由牙髓炎或牙髓坏死向根尖周扩散而来,少数由外伤或咬颌创伤引起,更常见的是慢性根尖周炎的急性发作。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周牙周膜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一、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诊断 1.症状 (1)初期无自发痛或仅轻微钝痛,患牙根尖部不适,有浮起感,咬紧患牙时反觉舒适。此症状维持短暂。 (2)随病情发展,浮起感明显,患牙咬颌时疼痛,影响进食。 (3)病情继续发展,浮起感加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较局限的疼痛。 咬颌痛严重,不敢咬颌,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 2.检查所见 (1)视诊:患牙有龋或非龋性牙体疾患,或有充填体,或牙冠变色,根尖部牙龈可无明显异常。 (2)探诊:牙体缺损部位近髓或已穿髓,牙髓对探诊无反应。牙周探诊也可能有深达根尖或根分歧的牙周袋。 (3)叩诊:引起患牙剧烈疼痛。

(4)扪诊:根尖部位牙龈有扪痛。 (5)牙髓活力测验:对冷、热诊和电诊均无反应。 (6)X线检查:牙体疾患或充填体近髓或及髓,根尖部根周膜正常或可能稍有增宽。 3.诊断标准 (1)主要依据:自发性、持续性疼痛;患牙有浮起感;咬颌痛重;能指明患牙位置。叩诊患牙剧烈疼痛;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或很迟钝。 (2)其次可参考病史:有牙髓炎史、外伤史或牙髓治疗史。患牙可有深龋坏,非龋性牙体病已近髓或穿髓,或有充填体,或牙冠变色等。 (3)X线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要点1.开髓拔髓,开放髓腔,根管内置樟脑酚棉捻引流。 2.服用抗生素及止痛药。 3.急性症状缓解后,及时做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 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急性牙槽脓肿)包括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 诊断 (一)症状 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搏动性痛),牙齿浮起感明显,不敢咬颌。病情发展出现面部肿胀,伴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大便干燥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疗效 观察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共治疗观察86例,均为确诊为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28-65岁,发病时间为3-7天,以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6例。 1.2诊断标准 初期根尖脓肿阶段,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叩痛(+++),松动III°,轻度扪痛,根尖部牙龈潮红。发展至骨膜下脓肿阶段,仍有剧烈跳痛、叩痛、松动等症状,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区牙龈潮红、肿胀,粘膜转折处变浅、变平,扪痛并有深部波动感,相应面颊部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下磨牙患病时可伴有开口受限;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严重病例可伴发颌面相应处的蜂窝组织炎。至粘膜下脓肿阶段疼痛减轻,叩痛减轻,根尖区粘膜呈局限的半球形隆起,扪诊有明显波动感,全身症状缓解。急性根尖周炎的X线片示:可无明显变化或仅有牙周间隙增宽,若为慢性根尖周炎发作而来的,可见根尖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应开髓拔髓,开放引流,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给予消炎止痛药物;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做根管治疗术或牙髓塑化治疗。

治疗组采用中药方剂生地黄15克、沙参10克、银花10克、薄荷叶8克、北细辛4克、白芷10克、玄参15克、玉竹10克、生石膏40克、生大黄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五天为一疗程。 同时对患牙行开髓拔髓,开放引流,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做根管治疗术或牙髓塑化治疗。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显效,用药一个疗程后脓肿明显消退,症状消失,好转用药一个疗程后脓肿明显减轻,症状缓解,无效用药一个疗程后脓肿未见明显减轻,症状无缓解。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级别例数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503511492.0 对照组361710975 4讨论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目前治疗效果欠佳,容易复发。本科自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以来,总有效率达到92.0%。远期效果好,且复发率低。 中医认为牙龈肿痛多属胃火上延所致。胃与大肠相表里,所以方中以生地、沙参、玄参、玉竹、石膏,清胃火。银花、薄荷辛凉发散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1.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绝大多数根尖周组织病变,尤其是炎症性病变,多继发于牙髓病。因此,凡引起牙髓病的刺激,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根尖周病。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创伤、化学刺激和免疫学因素。感染:细菌感染是根尖周病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引起根尖周炎的细菌,是从感染根管中分离出来。感染根管是指含有坏死牙髓的根管。自70年代以来,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进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厌氧菌尤其是专性厌氧菌是感染根管内的主要细菌,包括类杆菌(如产黑色素杆菌和不产黑色素杆菌)、梭杆菌、真细菌、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和放线菌等,都与根尖周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细菌入侵根尖周组织的途径有:感染的根管:感染或坏死的牙髓组织、根管内的细菌及其毒素,通过根尖孔或副孔波及根尖周组织,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应该指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单纯的牙髓坏死而没有细菌感染,如因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牙髓坏死,是不能引起根尖周炎的。引起根尖周炎的细菌,不仅存在于主根管,也存在于侧枝根管和牙本质小管。细菌进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在近冠部,细菌入侵牙本质小管较深,近根尖部入侵深度较浅,平均进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0.25mm左右。通过牙周组织或

邻牙根尖周感染直接扩展、蔓延:有严重牙周病的患牙,牙周袋深达根尖或接近根尖时,一方面,感染可进入牙髓,再通过牙髓波及到根尖周。另一方面,牙周袋的感染可直接扩展到根尖周组织。此外邻牙根尖周的感染向周围波及造成邻近牙齿的根尖周病变。血源性感染: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感染称血源性感染。当根尖周组织受到创伤,包括牙外伤、医源性机械损伤、长期的创伤,或遭到物理、化学的损伤时,通过引菌作用,造成根尖周组织的血源性感染。临床一般少见。引菌作用(anachoresis),也称摄菌现象:是指引起根尖周组织感染的细菌来自血液循环。在进行一些口腔疾病的治疗操作中,如:拔牙、根管治疗、刮治等,可将病变局部的细菌压挤到血流中,出现一时性菌血症。正常人,在机体防御系统作用下,能很快将血流中的细菌清除掉。而当机体患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后,机体防御机能低下或受损时,进入血流中的细菌则不易被清除,而在机体的某些薄弱部位停留,如:受了创伤的根尖周组织,在此处引起感染,形成根尖周炎。此现象称引菌作用。创伤:包括急性牙外伤和慢性创伤。急性牙外伤:各种原因施暴力于牙齿上,如:牙齿碰撞伤或口腔医疗工作中的意外,如拔牙时撞伤对猞牙、正畸治疗时加力过猛,都可造成急性牙外伤,引起根尖血管的挫伤或断裂,同时根尖周组织也受到损伤。此外,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根管器械超出根尖孔,或根充材料超填,

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150例效果分析

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150例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1T16:25:55.2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作者:宋国平 [导读] 使用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疗程短、起效快、刺激性小、持续时间长、无不良反应,诊断临床推广应用。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 550018 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糊剂对于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的确诊150颗急性根尖周炎患牙常规开髓清理,把抗生素糊剂用充填器导入根尖暂封,5~10天后复诊观察疗效。结果本组150颗患牙,治疗有效138颗,无效12颗,有效率为92.0%;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效果好,疗程短,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抗生素;急性根尖周炎;根管 急性根尖周炎属于一种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的局部性疼痛性炎症,是从根尖部牙周膜发生的浆液性炎症变为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一些列不良反应的过程[1],致病的感染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存在牙髓炎、牙髓坏死等疾病,慢慢发展而出现急性发作,还包括治疗药化学刺激,急、慢性创伤等。急性根尖周炎按着发展过程又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及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两个发展阶段[2],其主要症状为牙齿有阵发性或者连续性的疼痛,牙齿沿着牙槽窝的方向往外部突出,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影响健康与工作。临床的治疗目的是消除接触疼痛感及炎症[3]。为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我们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急性根尖周炎进行了抗生素糊剂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15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男79例,女71例,年龄18~4,5岁,平均(34.5± 2.5)岁;其中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102例,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48例;临床表现及诊断:①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患牙龋坏情况较为严重,或者由于损伤导致牙髓腔裸露,患牙有过往的治疗史,牙冠颜色晦暗,色泽不饱满,有填充物,牙髓经过初步治疗。对牙齿进行叩击时疼痛剧烈,牙根尖压痛显著,但松动程度不深,经过温度测试及电测试,显示无反应,放射科检查根尖周骨质没有明显的变化[4]。②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一般表现较为剧烈,按照脓肿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及粘膜下脓肿。根尖脓肿:患牙有自发性剧烈的脉搏性跳痛,叩击时痛感激烈,较为松动,牙根尖部没有明显的肿胀,扪诊时痛感较轻。下颌下部的淋巴结或者额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并有压痛感;骨膜下脓肿:表现为患牙持续性的脉搏型跳痛,患牙较为松动,叩击及扪诊疼痛均较为剧烈,患者进食及入睡困难,还伴随发热、全身无力等体征表现。情况严重的患者,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压痛感强烈,在扪诊时有明显的波动感;粘膜下脓肿:患牙的根尖区已经局限性肿胀,并出现隆起情况,有疼痛感,肿胀深度较浅,容易破裂及溃疡。扪诊波动较为显著,患者在咬合时痛感缓解,叩痛感降低,松动程度一般[5]。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X光表现可确诊。 1.2 方法①先将口腔进行清理,保持患牙清洁;常规开髓,同时反复清理、扩大根管,并且将急性化脓期开放引流;用生理盐水与5%双氧化水交替冲洗,把腔内的感染组织清理干净,保持管腔内通道无堵塞情况,最后使用棉捻将残留的液体吸收、干燥根管。②以甲硝唑0.5g、红霉素0.2g、地塞米松0.8mg,氧化锌、碘仿粉、地卡因粉等进行适量的装瓶备用,并且用丁香油调成抗生素糊剂。将抗生素糊剂用螺旋充填器导入根管内,再垫上一个小棉球将氧钉暂时封存,5~10天后进行复诊。 1.3评定标准有效:疼痛患处无自觉症状,疼痛感消失,咀嚼不受影响能够正常的实现咬合、咀嚼等功能,X线片显示患者的跟脚阴影缩小或者消失;无效:患处依然疼痛厉害,自觉症状没有改善,叩痛阴性,咀嚼不舒服,X线片显示根尖阴影没有变化。 2结果 本组150颗患牙,治疗有效138颗,无效12颗,有效率为92.0%;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急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尖周病变的疼痛往往发生于急性反应期,由于牙髓腔内的炎性反应致使水肿、充血使得血压增高,因此在开髓减压基础上,采用行之有效的根管消毒措施是最为直接的缓解疼痛的手段[6]。引起根尖周炎疼痛的细菌主要来自于厌氧菌,尤其转性厌氧菌更严重,因此,根管消毒的药物特点要有如下特点:①强大的杀菌功效;②操作方便;③对尖周组织没有刺激;④极强的渗透力;⑤能够持续性消毒[7]。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此规定了临床指标和实验指标:流动性,固化时间,被膜厚度,操作时间,X 射线显影性,溶解度,崩解度,粘结强度,吸水性,收缩率,抗压强度,填塞性,抗菌性。临床用药当以此为依据。 我院配制的抗生素糊剂主要成分为甲硝唑、红霉素、地塞米松、地卡因粉、碘仿等。甲硝唑对于厌氧菌有独特效果。红霉素杀菌作用较强,对于厌氧菌、革兰阳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效果明显。地塞米松具有消炎、抗菌、抗休克、抗免疫等作用,可以降低组织水肿,减轻炎性渗出。地卡因具有麻醉镇痛的功效,会使得咀嚼功能恢复,患处疼痛减轻。碘仿有很强的收敛作用,能在组织液中游离出碘[8],通过对碘的缓慢释放,将菌体蛋白质进行卤化,发生沉淀致使细胞死亡,使得杀菌持续时间更长,改善根尖周炎的修复功效。本组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疗程短、起效快、刺激性小、持续时间长、无不良反应,诊断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易品丽.急性根尖周炎560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34:50-51. [2]李勇辉.两种根管药物用于治疗乳牙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349-350. [3]刘晓武,李含薇.米诺环素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1):75. [4]李克丽,王建国.4种根管消毒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7-38. [5]王毅.根尖周炎的治疗体会2652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2):162. [6]冯全国.奥硝唑治疗急性根尖周炎6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02:189-190. [7]白晓峰,管奕.急性根尖周炎一次法根管治疗的探究及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413-414. [8]谢长认.急性根尖周炎37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2,03:506-507.

氢氧化钙加碘仿在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应用_夏庆银

氢氧化钙加碘仿在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应用 夏庆银1 元红娟1 陈翠香2 (1.泰安市口腔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泰安荣军医院)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995年至1999年在本院就诊,患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52例60颗患牙,根尖片显示均为牙根未发育完成者;年龄715岁,平均10.1岁;前牙33颗,前磨牙27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6例30颗牙。 1.2 应用材料 氢氧化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材料厂产;碘仿上海化学试剂站中心化工厂产;灭菌蒸馏水本院供给;甲醛甲酚为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材料厂生产。 1.3 方法 常规备洞开髓揭髓室顶。根管预备:操作长度小于患牙长度2mm;拔除坏死残髓,扩大针清理管壁病变组织,生理盐水冲洗根管。对急性根尖周炎建立引流,症状缓解后,再做进一步治疗。根管消毒:实验组将氢氧化钙2份,碘仿1份混合,取适量加无菌蒸馏水调成糊状,用扩大针导入根管内,棉捻浸蒸馏水后外均匀蘸氢氧化钙碘仿混合粉剂放入根管达根尖1/3处;对照组,将甲醛甲酚棉捻放入根管内;封药10天复诊。 1.4 疗效评价 有效:复诊时,自发痛和咬合痛消失,根尖部无龈无红肿,牙齿无叩痛,根管内渗出液消失。无效:复诊时,仍有自发痛和咬合痛,根尖部牙龈红肿,牙齿叩痛,根管内渗出液无变化。 2 结果 实验组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19例,无效11例,有效率63.3%。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6,P<0.05)。两组对根管内有渗出液的疗效不同,实验组治疗前根管内有渗出液26颗牙,复诊时, 23颗牙消失,对照组25颗牙根管有渗出液,复诊时,仅10颗牙消失,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1.06,P<0.01)。两组对有瘘管者疗效不同,实验组治疗前有瘘管4颗牙,复诊时,瘘管全部消失;对照组,治疗前有瘘管5颗牙,复诊时,瘘管全部消失;对照组,治疗前有瘘管5颗牙,复诊时,仅2颗牙瘘管消失。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年轻恒牙根发育尚未完成,根管粗大,根尖孔未闭,血运丰富,发生急慢性根尖周炎时,渗出物多,炎症易于扩散。选用根管消毒药时,应考虑消毒药即能有效的控制和消除根管内及根尖组织炎症,又要对根尖周组织损伤小,能促使残留活髓、牙乳头、上皮根鞘活力恢复和分化,便于牙根的继续形成等因素[1]。本组实验的结果说明,氢氧化钙加碘仿应用于年轻恒牙根管消毒,具备以上条件,是治疗年轻恒牙根周炎的理想根管消毒药。 氢氧化钙对感染根管的几种优势菌有良好的抑杀菌效能,其抑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氢氧根离子。它提供一个碱性环境杀灭细菌。其PH912,属强碱性物质,能中和炎症的酸性产物,减少炎症介质对机体的刺激,降低炎症反应程度,缓解疼痛,缩短疗程,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恢复。它对根尖周组织刺激性小,能促进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尖周结缔组织分化,诱导牙根继续发育[2]。 年轻恒牙根周炎时,渗出物较多,应用甲醛甲酚消毒时,根管内渗出液可稀释其浓度,降低其杀菌效能,达不到理想的抑杀菌效果。碘仿能溶于渗出液,缓慢释放碘,吸收渗出液,减少创面渗出,对组织刺激性小,抑菌防腐,使创面干燥,有利于消除渗出液较多的年轻恒牙根尖周组织炎症[3]。 甲醛甲酚虽然具有强的杀菌去腐除臭作用,但它渗透性强,刺激性大,作用持续时间长,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不利于根尖组织活力恢复和分化,影响牙根的诱导成形。有文献不报道甲醛类作为半抗原,可致过敏反应等毒副作用[4]。在年轻恒牙的根管消毒时应慎用。 因此,氢氧化钙加碘仿用于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根管消毒,其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甲醛甲酚,是理想的年轻恒牙根管消毒药。 参考文献 [1] 文铃英.控制根管感染诱导根尖形成.牙体牙髓骨病学杂志, 1999(2)∶138-139 [2] 马秀华综述.氢氧化钙应用于根管治疗中的新进展.上海口腔 医学,1998(1)∶57-58 [3] 岳松龄主编.口腔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32 [4] 张举之主编.口腔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4 [收稿日期:2001-09-20](本文编辑 汪喻忠) 招聘启事 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于2001年11月建立开诊,是浙江省卫生厅所属单位。设备一流、服务一流、医术一流是我们的办院宗旨。医院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各学科,特向全国招聘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种植科、儿童口腔科、口腔正畸科等学术带头人及骨干,基本条件如下:①政治素质好,要有团队精神。②硕士学位或以上。③临床工作经历丰富。④有研究方向,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有意者,请与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林新平或xplin@mail.wzptt.zj. cn联系。条件面谈。 140Journal of Comprehensive Stomatolo gy,A pr2002,Vol18,No2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可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为颌骨骨髓炎。分为两种:1.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创伤等引起,可发生于活髓牙或失活牙上。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 简介 急性根尖周炎指的是自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至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可能会发展成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可能会恶化成颌骨性骨髓炎。可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两种情况。均是临床所见的比较严重的口腔性疾病。 疾病名称 急性根尖周炎 分类和表现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创伤等引起,可发生于活髓牙或失活牙上。主要症状是咬合痛。患者多有牙髓病史、外伤史、不完善的牙髓治疗史;初期只有轻微疼痛或不适,咬紧牙反而感觉舒适;继而发生钝痛、咬合痛,患牙有浮起、伸长感,疼痛为持续性、自发性、局限性的,牙位明确;口腔检查可见患牙叩痛剧烈,甚至松动,扪压根尖相应部位也会引起疼痛,牙髓活力测试多无反应,年轻恒牙或乳牙在牙髓坏死前可有反应;可查到患牙有龋坏、充填体,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牙冠变色或深的牙周袋。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初期根尖脓肿阶段,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叩痛(+++),松动III°,轻度扪痛,根尖部牙龈潮红。发展至骨膜下脓肿阶段,仍有剧烈跳痛、叩痛、松动等症状,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区牙龈潮红、肿胀,粘膜转折处变浅、变平,扪痛并有深部波动感,相应面颊部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下磨牙患病时可伴有开口受限;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严重病例可伴发颌面相应处的蜂窝组织炎。至粘膜下脓肿阶段疼痛减轻,叩痛减轻,根尖区粘膜呈局限的半球形隆起,扪诊有明显波动感,全身症状缓解。急性根尖周炎的X 线片示:可无明显变化或仅有牙周间隙增宽,若为慢性根尖周炎发作而来的,可见根尖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治疗应开髓拔髓,开放引流,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给予消炎止痛药物;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做根管治疗术或牙髓塑化治疗。 疾病分类 口腔科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 3 年1 月~2014年6月我口腔科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86例共86 颗患牙作为研 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 例,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观 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牙的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结果:经过一 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明显优 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疼痛率为60.5%,中度疼痛率为27.9%,重度疼痛率为1 1.6%;对照组轻度疼痛率为53.5%,中度 疼痛率为32.6%,重度疼痛率为13.9%,观察组的疼痛率与对照组大致相似,两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 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 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38-02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的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 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感染性病变的总称[1],其多继发于慢性牙髓炎,也可 有由急性根尖周炎转化而来。现代观点认为,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致病菌是以厌 氧菌为主体的混合感染[2]。一次性根管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慢性根尖周炎 最有效的方法[3],它可以对根管充填前的根管进行彻底清理,减少临床疼痛症状 的发生率,提高患牙保存率。对我口腔科2013年1月~2014 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86例共86颗患牙采取分组治疗的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 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口腔科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 者86 例共86 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 男27例,女16 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2.6±2.9岁。观察组43 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12-74岁,平均年龄41.8±2.7岁。 所有患者就诊时均经X 线检查符合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标准[4],均排除其他 严重心、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常规开髓后,使用5.25%的次氯酸钠溶液进洗,去净腐质和原有充填物,探查根管,拍摄x 线片,确认根尖的位置,交替冲 洗根管,用氢氧化钙糊剂,氧化锌暂封管,一周后如果无症状进行根管治疗。术 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3-7d。 1.2.2 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常规开髓后,使用5.25%的次氯酸钠溶液 进洗,去净腐质和原有充填物,直至看到整个髓底解剖结构、髓壁与根管壁连续 流畅、没有牙颈部台阶,使用不锈钢k 锉探查根管,拍摄x 线片,再结合根尖定 位仪测量确认根尖的准确位置,扩锉根管,用0.5%次氯酸钠溶液和17% EDTA交 替冲洗根管,然后吹干,用根充糊剂,适量碘仿加牙胶尖充填根管,x 线片确认 恰填,在糊剂上方作水门汀垫底充填。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3-7d。 1.3 观察项目经过一周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和疼痛 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业委员会2004 年根管治疗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