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哮喘症状诊疗常规

儿童哮喘症状诊疗常规

儿童哮喘症状诊疗常规
儿童哮喘症状诊疗常规

儿童哮喘症状诊疗常规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1)乏力,嗜睡。

(2)发汗,兴奋。

(3)紫绀,缺氧。

(4)心动过速。

(5)脱水。

(6)肺不张后发热。

(7)矛盾脉搏。

2.呼吸系统表现

(1)喘呜音,哕音,干咿音。

(2)咳嗽,急性或慢性。

(3)呼吸急促,“密闭胸”(tight chest),呼吸困难,呼吸短促及呼气相延长。用力呼气,辅助呼吸肌参与,鼻翼煽动。肺过度通气。

(4)常常反复发作。

(5)合并症

1)反复的肺炎,支气管炎。

2)肺不张。

3)气胸,纵隔气肿。

4)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死亡。

【病因及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一)病因学/加重因素

1.感染细菌,病毒。

2.过敏/变态反应

(1)环境因素:花粉、杂草、真菌、室内粉尘、动物皮毛

(2)职业化学物质:氯气、氨气等。

(3)刺激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气体、气溶胶。

(4)食物及添加剂。

3.运动。

4.寒冷天气。

5.情绪、压力及恐惧。

6.毒物及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非搿体抗炎药等。

(二)病理生理改变

1.炎症导致支气管痉挛

(1)合并气道高反应性。

(2)炎症介质的瀑布效应导致气道阻塞的恶性循环。2.气道阻塞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残气量增加

(1)粘膜水肿。

(2)气道痉挛。

(3)粘液栓阻塞。

3.新生儿更易导致呼吸衰竭

(1)外周阻力增加。

(2)肺弹性回缩力的降低和早期气道闭合。

(3)胸廓不稳定,膈肌不健全。

4.家族哮喘和过敏史。

5.早期气道损伤(支气管发育不良,肺炎,气管插管,咽喉炎,反流,被动吸烟),对食物及药物有反应,或其他过敏证据。

6.环境因素如宠物,烟雾,地毯及灰尘等。

【院前急救】

1.给氧及氧饱和度监测。

2.β受体阻滞剂雾化吸入。

3.对有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者要行气管插管。

4.快速转运及后续治疗机构保持良好的联系。

【急诊检查】

1.血气分析必不可少。

2.血常规及电解质分析(非特异性,可提示特殊类型)。

3.茶碱水平监测(除非患者使用此药,否则不必)

4.胸片检查(注意异物吸入及肺炎、肺不张的情况)。

5.病情允许可考虑肺功能检查。

【诊断要点】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l

(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呜音,呼气相延长;

(3)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4)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

(5)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第1、2、5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第2、5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2.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

(2)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呜音;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

(4)除外其他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对各年龄组疑似哮喘同时肺部有哮鸣音者,可作以下任何一项支气管舒张试验:①用&受体激动剂的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人;②0.1%肾上腺素O.OlmI/kg皮下注射,每次最大量不超过0.3m1。在作以上任何一项试验后15分钟,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上升率≥1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可作哮喘诊断。

3.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儿童年龄不分大小)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2)气管舒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3)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4)气道呈高反应性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辅助

(5)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4.哮喘的分期

(1)根据I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可分为发作期(急性发作期与非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

(2)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

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等所致。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然可在数小时内或数天内出现.偶然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价,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3)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的评价见表19—1。

(4)哮喘发作时出现严熏呼吸困难,在合理应用拟交感药物和茶碱类药物仍不见缓解者,为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由于此时支气管呈严重阻塞、威胁生命,应该积极治疗。

(5)由于缺乏使用客观评价手段,急性重度哮喘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常被病人及其家属所低估,因此有人总结了哮喘持续状态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

1)激素依赖的慢性哮喘;

2)既往在ICU抢救过或多次住院;

3)既往有过机械通气;

4)既往48小时内重复去过急诊室;

5)突然开始的严重呼吸困难;

6)治疗效果甚差;

7)在严重发作时,病人、家属及医生均认识不足;

8)不按指示服药;

9)脑水肿低氧惊厥。

【鉴别诊断】

1.炎症/感染

(1)细支气管炎。

(2)肺炎:病毒、细菌、化学物质、高反应性。

(3)异物吸人。

(4)淋巴结病。

(5)过敏反应。

2.损伤

(1)气胸。

(2)胸内异物。

3.血管疾患

(1)异常血管压迫气管。

(2)肺水肿。

(3)肺栓塞。

(4)充血性心力衰蚶

4.先天性疾患

(1)囊性纤维化。

(2)气管一食管瘘或气管异常。

(3)支气管囊肿。

5.代谢性酸中毒。

6.新生物。

7.声带麻痹。

【急诊治疗】

(一)初步治疗

1.保持氧饱和度>90%~95%。

2.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舒喘灵)。3.呼吸衰竭时气管插管。

(二)急诊进一步治疗

1.对潜在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的估计

(1)紫绀。

(2)严重的焦虑不安。

(3)昏睡及疲劳。

(4)通气差。

(5)持续的心动过速。

(6)重度的用力呼气。

2.监测氧合情况,标准氧饱和度>95%3.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舒喘灵)

(1)频繁或持续。

(2)皮下肾上腺素/特布他林用于顽固性哮喘,很少需要使用。

4.皮质激素类药物

(1)如果可以n服,可用于中度恶化的患者。

(2)静脉注射用于重度恶化者及不能口服者。

5.溴化胆碱。

6.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时应用氯胺酮作为诱导剂。

(三)药物治疗剂量

1.舒喘灵/沙丁胺醇(Albuter01)0.5%溶液或5mg/mI。

(1)雾化:每次0.015mg(0.03m1)/kg,可到5rag/次,依需要每10~20分钟1次。

(2)定量吸入(使用储雾器)(90ug/喷)2喷,每5~10分钟1次,可到10喷。

2.特布他林(0.01%)0.01ml/kg,皮下注射,15~20分钟1次,可到0.25ml/次。

3.肾上腺索(1:1000)(1mg/m1)0.01ml/kg,皮下,可到0.35ml/次,每20分钟1次。

4.溴化胆碱雾化(0.02%吸入溶液500ug/2.5m1)250~500ug /剂,儿童(>6岁)每6小时1次。

5.甲基强的松龙每剂1~2mg/kg,静脉点滴,Q6~12h,最大125mg/剂。

6.强的松每剂1~2mg/kg,口服,q12h,最大80mg/剂。7.氯胺酮(气管插管时)1~2mg/kg,静推。

【住院指征】

(一)入院标准

1.持续呼吸窘迫

(1)持续喘息;

(2)呼吸频率及心率加快;

(3)极度用力呼气,辅助呼吸肌参与。

2.室内空气吸人时氧饱和度<93%。

3.呼吸峰流速值<预计值的50%~70%。

4.不能口服药物及液体。

5.有效治疗前喘息持续24小时。

6.某种合并症的存在,不适度的环境因素刺激。

7.其它共患疾病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气管肺发育不良。

(3)囊性纤维化。

(4)神经肌肉疾患。

(二)入住lCU标准

1.重度呼吸窘迫。

2.氧饱和度<90%或吸人氧浓度为40%时,动脉氧

3.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0mmHg。

4.严重的合并症

(1)气胸;

(2)呼吸节律不齐;

(3)氨茶碱中毒。

【出院指征】

1.治疗效果好

(1)最后1次治疗后至少有60分钟的后续观察及监测。

(2)呼吸峰流速值>预计值的70%。

(3)氧饱和度>93%。

(4)相对正常的体检结果。

2.治疗及注意事项

(1)集中使用β受体激动剂3~j天。

(2)短期(3~5天)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2mg/(kg·d),适合中度症状的患者。

(3)在24~72小时内进行随诊。

(4)告知患者病情恶化的信号和症状。

儿童哮喘诊治流程

儿童哮喘诊疗流程 一、5岁以上儿童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支气管舒张剂对上述症状和体征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可闻及哮鸣音的,可酌情采用以下任何一项支气管舒张实验协助诊断。①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或以0.1%肾上腺素0.01ml/Kg皮下注射(最大量不超过0.3ml)后15~30min内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者为阳性。5岁以上患儿可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5%为阳性。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且FEV1/FVC>75%者,可做支气管激发实验②)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5岁以下儿童喘息的特点 1.一过性喘息:出生后2~3年发生喘息,但3岁后不再出现喘息。 2.非特应性喘息:主要由病毒感染诱发,,本人无特应症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多于3岁前起病,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部分患儿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小于2岁的儿童,喘息发作的原因通常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关,2岁以上的儿童,往往与鼻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有关。 *以上两种类型只适合于回顾性鉴别。 3.持续哮喘: ○1有特应症临床表现(湿疹、过敏性鼻炎及结膜炎、食物过敏),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或/和总IgE升高。 ○2婴儿阶段及幼童阶段有特异性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后出现常见吸入变应原过敏。 ○33岁以前出现吸入变应原过敏,尤其对某些室内常年性变应原过敏并由高水平暴露 ○4父母有哮喘病史。

儿童肺功能检查

童肺功能检查 儿童肺功能检查介绍: 儿童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儿童肺功能对哮喘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疗效判断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儿童肺功能检查有:婴幼儿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肺功能,学龄及少年儿童...[查看详细] 儿童肺功能检查正常值: 1. 支气管激发试验无气道反应性增高的反应。气道通畅,气体非常容易进出。 2. 支气管舒张试验试验计算吸药后FEV1改善率小于12%为舒张试验阴性。[查看详细] 儿童肺功能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1. 支气管激发试验有气道反应性增高,诊断有可能是不典型哮喘。2. 支气管舒张试验试验前12小时内停用短效β2激动剂,48小时内停用长效β2激动剂,对茶碱缓释片应停用24小时,阿托品类药物应停用8小...[查看详细] 儿童肺功能检查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不适宜人群:有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等疾病患者。检查前禁忌:受试前一月无呼吸道感染史;哮喘患者处于症状缓解。检查时要求:儿童可能会对检查害怕,在检查前与检查...[查看详细] 儿童肺功能检查检查过程: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成人一样,在肺功能上同样有所反映。肺功能检查应用指征与成人相同,但儿童肺功能有其特点。在作肺功能测试时应予注意。1、用力依赖性肺功能测试(1)用力依赖性肺功能测试(MEFV)受到儿童...[查看详细] 儿童肺功能检查相关疾病: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新生儿Wilson-Mikity综合征,小儿哮喘,哮喘,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食物过敏性哮喘,小儿支气管哮喘 儿童肺功能检查相关症状: 张口抬肩,小儿咳嗽,喉痒咳嗽,持续性咳嗽,痉挛性咳嗽,小儿剧烈咳嗽,一咳嗽胸口就疼,发热伴咳嗽、咯痰、胸痛,发作性咳嗽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精品文档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2016年3月 中华儿科杂志,第54卷第3期第167页-第181页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 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1.97%,2010年为3.02%[1,2,3]。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 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4],这与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 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5]。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 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控制疾病,改善预后。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6]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原则,对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儿童哮喘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指南在2008年指南的基础上,参照近年来国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7,8,9,10,11]以及国内的哮喘诊治共识[12,13,14,15,16],汲取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国内防治儿童哮喘的重要临床经验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1.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1)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2)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3)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4)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5) 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 3.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常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尨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4.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 二、<6岁儿童喘息的特点 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可能会发生反复喘息。目前学龄前儿童喘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型分类方法。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2016年3月 中华儿科杂志,第54卷第3期第167页-第181页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1.97%,2010年为3.02%[1,2,3]。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4],这与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5]。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控制疾病,改善预后。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6]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原则,对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儿童哮喘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指南在2008年指南的基础上,参照近年来国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7,8,9,10,11]以及国内的哮喘诊治共识[12,13,14,15,16],汲取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国内防治儿童哮喘的重要临床经验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1.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1)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2)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3)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4)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5)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 3.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常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4.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 二、<6岁儿童喘息的特点 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可能会发生反复喘息。目前学龄前儿童喘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型分类方法。 1.按症状表现形式分为: (1)发作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发作控制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发作间歇期无症状。(2)多诱因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可由多种触发因素诱发,喘息发作的间歇期也有症状(如夜间睡眠过程中、运动、大笑或哭闹时)。临床上这两种喘息表现形式可相互转化。 2.按病程演变趋势分为: (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肺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征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部分患儿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小于2岁的儿童,喘息发作的原因通常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关,2岁以上的儿童,往往与鼻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有关。(3)迟发性喘息/哮喘:患儿有典型的特应征背景,往往伴有湿疹和变应性鼻炎,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但是应该注意,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上述表型分类方法通常无法实时、可靠地将患儿归入具体表型中,因此这些表型分类的临床指导意义尚待探讨[17]。 三、哮喘诊断标准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 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国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疾病负担严重。《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结合国内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经验及研究数据,对儿童哮喘规范化诊治提出建议,有助于提高哮喘的临床管理水平。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和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该建议主要提出以下内容。 长期治疗方案 1. 常用治疗药物: 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缓解药物、控制药物和附加药物3大类: (1)缓解药物用于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症状,常用的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吸入短效抗胆碱药物等。代表药物为吸入型SABA,在出现哮喘症状时按需使用,不宜单用。其代表药物沙丁胺醇能快速、强效舒张支气管,有效改善气道阻塞,缓解患儿症状。左旋沙丁胺醇是其发挥药物疗效的主要成分,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小,用药剂量更少。 (2)控制药物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每日用药并长期使用,主要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ICS-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LABA)复合制剂等。ICS是哮喘控制治疗的优选药物,但是长期使用时要注意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LTRA可有效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改善呼吸道炎症,是儿童哮喘控制治疗的备选一线药物。我国仅有孟鲁司特可应用于儿科临床,LTRA 单药治疗方案适用于轻度儿童哮喘的控制治疗,该药也可与ICS 联合应用于中、重度儿童哮喘的治疗。 (3)附加药物主要以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如噻托溴铵等,主要应用于难治和重症哮喘。此类药物作为前述控制药物的附加治疗,不单独使用。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奥马珠单抗已在我国儿科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抗白细胞介素5抗体(美泊利单抗)也已在国外被批准用于6岁及以上严重嗜酸粒细胞性哮喘儿童。 2. ≥6 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分为5级,通过对儿童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及急性发作次数和严重度的综合评估,考虑适时升级或降级治疗。初始治疗1~3个月后,根据症

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1.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1)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2)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3)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4)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5)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 2.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3.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常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4.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 二、<6 岁儿童喘息的特点 目前学龄前儿童喘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型分类方法。 1.按症状表现形式分为: (1)发作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发作控制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发作间歇期无症状。(2)多诱因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可由多种触发因素诱发,喘息发作的间歇期也有症状(如夜间睡眠过程中、运动、大笑或哭闹时)。临床上这两种喘息表现形式可相互转化。 2.按病程演变趋势分为: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一、对肺、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 人体的呼吸功能有巨大的代偿能力,在疾病的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往往没有临床显著的不适。同时,大多数的疾病其发展是缓慢进行的,人体能够逐渐对其适应,也因而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例如很多吸烟患者可能有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慢性咳嗽、咳痰的症状,虽然他们会认识到这是吸烟引起的症状,但由于还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因而常常得不到重视。引起患者对呼吸道疾病最大关注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气促或称呼吸困难。但是呼吸困难大多数是在呼吸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又如支气管哮喘(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在疾病的早期,其喘息症状不甚明显,有些患者可能只是反复地出现咳嗽,或有咳痰、胸闷。临床上这些患者也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但如及时地对这些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了解其气道对刺激的反应性,如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这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可能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也特别指出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哮喘患者,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进行鉴别。肺功能检查就是早期诊断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二、诊断病变部位 临床上对有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的患者,常常轻易地做出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但实际病情却并不一定如此。肺功能检查可结合胸部X线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鼻咽镜检查等做出病位诊断。通过流量-容积曲线检查,能够简便快速地对是否合并有气流受限以及气流受限发生的病变部位加以诊断,当流量-容积曲线的吸气相出现平台样改变,往往提示是胸外型的上气道阻塞,病变位于胸廓入口以上的气道到声门之间;而流量-容积曲线的呼气相出现平台样改变,则提示是胸内型的上气道阻塞,病变位于胸廓入口以下的气道至气管隆嵴之间;流量-容积曲线显示吸气相和呼气相的后期均出现流量受限,呈双蝶型改变,则提示病变位于单侧主支气管,并导致该主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阻塞程度已经超过该主支气管横截面的1/2)。流量-容积曲线呈呼气相高位小平台样改变,但通气功能正常,则提示病变部位可能在上呼吸道(主要是指鼻咽部)。我们在临床上经肺功能检查已多次发现和纠正临床误诊、漏诊,当然,在肺功能检查提示有气道阻塞后,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呼吸困难是一种症状,常常是胸肺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诉。但是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却有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当然是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疾病,但除此之外,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7-10-13T15:44:20.7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6期作者:高博文 [导读] 从根本上消除和治疗儿童哮喘疾病,该措施对于改善儿童哮喘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武警后勤学院 300000 摘要:儿童哮喘是常见的儿科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一般呈现出气促、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存在反复发作的特点,药物治疗不能得到理想效果,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临床护理中依据合理方式,提升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等力度,注重宣传教育,保障能够及时预防哮喘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消除和治疗儿童哮喘疾病,该措施对于改善儿童哮喘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字:肺功能;检测;儿童;哮喘 正文: 一、儿童哮喘的护理方法 儿童哮喘的基础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治疗、氧疗、健康宣教等。 护理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一)生理舒适护理 护理中进行患儿体位护理,采取端坐前弓位、半卧位进行护理,患儿需保持镇静、放松心情、指导患儿平稳呼吸。如果患儿护理中发生受限体位,应该给予软坐垫或者软靠背垫,保证患儿处于舒适状态。提高舒适护理的力度和水平,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仔细观察,保持患儿气道畅通。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患儿睡眠舒适度的管理,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集中进行,室内保持光线柔和、环境安静,对衣物和床品及时进行更换,降低影响睡眠的干扰因素。注重用药护理,指导合理应用喷雾剂,谨遵医嘱控制用量,对环境进行舒适护理,温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干净以及良好通风,防止出现尘土飞扬等情况,并且进行定期消毒。 (二)心理舒适护理 对患儿心理和生理特征进行分析,观察患儿心理情绪,利用引诱、暗示、说服等措施对患儿进行疏导,稳定患儿情绪,为患儿建立抵抗疾病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建立咨询服务和亲情服务等,为护患构建沟通交流的渠道,强化护患情感;为患儿提供松弛反应训练,通过教育、示范等措施为其提供放松的方式,消除患儿恐惧和抑郁的心理。 (三)社会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定期和患儿朋友、家属进行沟通,调动其对哮喘防治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依从性,建立舒适的社会氛围,为患儿提供亲友陪伴的条件和环境,从精神上和情感上为患儿建立治疗信心。 (四)出院指导 患儿护理后、快出院的时候,需要依据过敏源检查结果,指导患儿避免接触过敏物质和防止受凉感冒、剧烈运动等因素诱发哮喘,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为患儿家属详细讲解哮喘药物相关用量、副作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谨遵医嘱,给予患儿正确的饮食指导,满足患儿日常热量、蛋白质等需求。 二、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检测方法 针对患儿实施为期3个月肺功能检查,根据相关指标变化将治疗方案进行准确调整。按照常规对所有哮喘患儿实施肺通气功能检测,在实施测定过程中主要选择耶格肺功能软件LAB4.5X进行,将所有哮喘患儿的身高以及体重等相关参数全部于肺功能仪中输入,根据肺功能操作标准认真完成相关操作。在准备对患儿实施测定之前,要求安排相关的操作技术人员对患儿的呼吸训练进行准确指导,针对患儿的用力呼气动作进行认真掌握,在测试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站立位,确保患儿的头部保持自然水平。要求患儿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将鼻夹架上,要求患儿需要含口嘴,避免出现漏气的情况。针对所有患儿分别进行3次的测量,最终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三、具体的观察方法 (一)观察指标 1、大气道功能: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等指标; 2、小气道指标:主要包括最大呼吸中期流速(MMEF)、用力呼气20%流速(FEF20)、FEF50以及FEF75指标四项。 (二)判断标准 根据最终测量值同预计值之间的比例对患儿肺功能损害程度进行判定。将用药量逐渐递减。对此针对哮喘患儿,每间隔3个月需要对患儿的肺功能实施一次检测,在固定时间对患儿进行随访。如果患儿的PEF变异率以及FEV1变异率>30%,表明患儿的疾病情况极为严重,需要将患儿的用药剂量增加。通过肺功能实施检测,能够明确是否表现出气道堵塞的情况,针对患儿的气道炎症程度进行准确评估。肺功能检测作为一种物理检测结果,对患儿的身体不会造成任何的损伤,不会表现出不适感以及痛苦感,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针对患儿肺部功能性变化可以进行有效明确。 结束语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患儿行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哮喘患儿100例,实施为期3个月的哮喘治疗,治疗前后均对患儿实施肺通气功能检测,对患儿急性发作期呼吸生理参数以及缓解期呼吸生理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治疗后患儿的肺功能大气道指标以及肺功能小气道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哮喘患儿在实施肺功能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客观性、重复性以及较高的临床相关性,能够有效做到动态观察,针对哮喘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以及疗效评价均能够获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春艳,王鑫,张亚京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及哮喘患儿生命质量量表在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6):1233-1235. [2]吴雪郡,黄英,王莹等.619例儿童哮喘肺功能FEV1和PEF与小气道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1900-1902,

儿童哮喘详解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 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 ( 或) 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 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 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1.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 (1) 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 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 (2) 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 发作性加重; (3) 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4) 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 时发作或加重; (5) 可逆性:平喘药 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 2.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3.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 异常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反而减弱甚 至消失(" 沉默肺 ") ,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4.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 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 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 同一患儿的肺功 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 二、 <6 岁儿童喘息的特点 目前学龄前儿童喘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型分类方法。 1.按症状表现形式分为: (1) 发作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发作控制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发 作间歇期无症状。 (2) 多诱因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可由多种触发因素诱发,喘息发作的间 歇期也有症状 (如夜间睡眠过程中、 运动、大笑或哭闹时 ) 。临床上这两种喘息表现形式可相互 转化。 2.按病程演变趋势分为: 儿童哮喘 以反复发作的

解读 2012 年儿童哮喘国际共识

解读2012 年儿童哮喘国际共识 2014-05-26 11:06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作者:向莉字体大小-|+ 来自于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院(AcAAI) 以及世界变念反应组织(wAO) 的专家组成的哮喘变态反应和免疫国际联合会(IcAALL) 于20l2 年 6 月发表儿童哮喘国际共识(IcoN)。ICAAELL 的委员对:2006 年以来修订或颁布的国际代表性或区域性儿童哮喘指南分析比较,这些指南文件包括澳大利亚哮喘管理手册2006 版、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20l1 年更新版、5 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与管理的全球策略2009 年版、日本儿童哮喘指南2008 版、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关于国家哮喘教育和预防计划的专家组报告一3 的2007 年版、儿童哮喘诊断和治疗的pRAcTALL 共识报告2008 年版、英国哮喘管理指南2011 年修订版(sIGN)。 IcON 强调了以上各项指南关于儿童哮喘管理理念的共同点一一哮喘治疗目标为疾病控制,达到哮喘控制的目标需要将教育患儿及其父母与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士的教育共同结合起来。应规律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便精细调整治疗方案。大多数儿童经合理的药物治疗能控制症状和减少未来患病风险。表型特异性哮喘治疗是未来发展趋势。 1 哮喘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比较不同指南文件在定义哮喘的差异性和共性,指出在慢性炎症这一病理本质上已经达成共识。并在使用描述性定义中,不同程度地涵盖了症状、表现类型和潜在机制。但由于迄今为止,有关慢性呼吸道炎症、支气管高反应性、症状三者之问的关系仍小清楚,因此,IcON 认为在哮喘的定义中增加更加细化的描述,例如细胞类型、症状时程、可逆性及其触发因素,并不能增加在哮喘认知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因此住临床应用中,使用一个简化的哮喘的工作定义更为实用,即哮喘是与多变的气流阻塞和支气管高反应性相关的慢性炎症病变。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已有哮喘的分类体系包括年龄、严重度和持续性、控制、表型,基本反映了对哮喘分类体系的发展需求。南于按照严重性/持续性进行分类的方法不能区分以下原因:是由于疾病固有的严重程度抑或由于治疗抵抗性及其他因素(如治疗依从性) 导致严重度的差异,所以正在被动态评估“控制”这一分类体系所取代,成为指导治疗的依据。 早在2009 年更新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指南中,已经指出用轻度间歇、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这种分类体系不能体现哮喘严重程度存在可变性的特征,也不能反映对治疗的反应程度如何,建议哮喘严重度分级水平应以达到哮喘控制所需的治疗程发来进行分级。 与我们当前应用的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所不同的是,在控制评估上,Ic0N 列举了没有疾病活动的状态所谓“完全控制”的概念,以及控制评估的 2 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当前损害(评估条目 5 项即日间症状、夜间症状、缓解药糊的使用、活动受限、5 岁以上儿童肺功能),另一个维度是未来风险(评估条目2 项即哮喘急性加重频次、药物不良反应)。而在对于完全控制的定义上,各维度的各条目均为“零”门槛和正常肺功能,较之于原有的“控制”级明星提升,可谓控制级的最高水平。 对哮喘进行表型分类是一种指导疾病个体化管理的新理念,但其临床应用价值仍在研究中。根据确切的触发因素提出的表型分类方法(病毒诱发,运动诱发,变应原诱发,未确定因素) 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表型分类系统,用于指导治疗策略,但这仅仅是表型分类体系的一个代表,更加精确的关于反映确切病理生理机制的内表型体系和表型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将更适宜于临床实践。 2 诊断流程和鉴别诊断

儿童肺功能检查

儿童肺功能检查 顶一下(0)推荐给好友发布时间:2009-5-16 9:34:00 来源: 作者: lvshaoya 点击:310 儿童肺功能对哮喘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疗效判断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儿童肺功能检查有:婴幼儿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肺功能,学龄及少年儿童测定呼气流速-容积曲线。主要指标有用力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流速-容量环的形态等,可反应哮喘患儿的气道阻塞情况。这种仪器通过测定气体从你的肺脏呼出的速度、流量、时间来了解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并指导临床用药。 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反应性增高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有症状的哮喘患儿99%-100%有气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评价气道高反应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不典型哮喘。通过给予某些化学、物理或药物刺激,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并用肺功能作指标来判断气道狭窄的程度。但患儿直接吸入各种变应原,往往可引起受检者哮喘发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也缺乏标准化,故用乙酰甲胆碱来代替比较安全。有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等疾病患者不宜作本试验;受试前一月无呼吸道感染史;哮喘患者处于症状缓解,试验时无呼吸困难和哮鸣音;FEV1>预计值的70%;停用支气管扩张药:茶碱类, 2-受体兴奋剂,或抗胆碱药停用12小时;抗组胺药停用4天;皮质激素口服停24小时,吸入停12小时;试验前2小时避免运动或冷空气吸入,禁烟2小时以上。 支气管舒张试验 哮喘患儿气道阻塞都有可逆性特点,支气管舒张试验是通过测定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FEV1的变化来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也可用作评价支气管舒张剂的效果。试验前12小时内停用短效β2激动剂,48小时内停用长效β2激动剂,对茶碱缓释片应停用24小时,阿托品类药物应停用8小时,首先测定受试者基础FEV1,然后雾化吸入β2激动剂,吸入

儿童肺功能检查结果判读

儿童肺功能结果判读 一、概述 1、目的 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3)、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4)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5)、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6)、危重病人的监护(7)、健康体检等。 2、优点 (1)、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任何损伤,无痛苦和不适。(2)、肺功能检查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3)、与X线胸片、CT等检查相比,肺功能检查更侧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3、适应症 (1)反复咳嗽或伴有喘息;(2)咳嗽持续2~3周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3)反复“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4)哮喘患儿病情评估;(5)急性发作的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6)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与哮喘的早期鉴别;(7)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禁忌症 近周内有大咯血、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心功能不稳定者慎作需用力呼气的肺功能检查、喉头或声带水肿。 二、肺常规通气功能检测(适用于年龄>5岁的儿童)常用指标及意义 (一)常用指标及意义 1、肺容量:是呼吸道与肺泡的总容量,反映外呼吸的空间,具有静态解剖意义。 VT(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反映吸气肌功能。 ERV(补呼气量) :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吸气肌功能减弱,ERV减少。 IC(深吸气量):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由潮气量与补吸气量组成。呼吸肌功能不全、胸廓或肺活动度减弱、气道阻塞等因素可使IC减低。 胸肺部疾患引起呼吸生理的改变常表现为肺容量的变化, 2、肺通气量:是单位时间进出肺的气量和流速,显示时间与容量的关系,并与呼吸幅度、呼吸频率和用力大小有关,是一个较好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 FVC (用力肺活量):指最大吸气至TLC(肺总量)位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呼出的气量,正常情况下与肺活量一致,可以反映较大气道的呼气期阻力。可用作慢支﹑哮喘和肺气肿的辅助诊断手段﹐也可考核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 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指最大吸气至TLC位后第1秒内的呼气量,既是容量测定,也是一秒内的平均流速测定,是肺功能受损的主要指标。 FEV1% FVC(1秒率):指第1秒钟呼出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是判断气道阻塞的常用指标。 MMEF75/2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指用力呼气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速,是判断气道阻塞(尤其小气道病变)的主要指标。 MVV (最大通气量) :单位时间内以尽快的呼吸频率和尽可能深的呼吸幅度进行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用以衡量气道的通畅度﹑肺和胸廓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通常用作能否进行胸科手术的指标。 3流量与容积的关系(见流量-容积曲线)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患儿行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哮喘患儿100例,实施为期3个月的哮喘治疗,治疗前后均对患儿实施肺通气功能检测,对患儿急性发作期呼吸生理参数以及缓解期呼吸生理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治疗后患儿的肺功能大气道指标以及肺功能小气道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哮喘患儿在实施肺功能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客观性、重复性以及较高的临床相关性,能够有效做到动态观察,针对哮喘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以及疗效评价均能够获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肺功能检测;儿童哮喘;临床应用 哮喘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诸多集中于儿童发病。针对哮喘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症状、喘鸣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等,患儿在发病的前期,因为受到冷空气以及相关诱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上呼吸道过敏症状,例如鼻痒、打喷嚏以及流鼻涕等[1]。因为儿童的年龄较小,针对自身体征发生的变化无法详细了解,并且难以详细表达,从而在哮喘发病的初期,往往有所忽略,如果未研究出有效方法进行疾病检测,会对患儿的治疗时间造成耽误,从而导致疾病进展严重的现象,对患儿的肺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对生活作息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研究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收治的哮喘患儿,临床对其实施肺功能检测,对其进行必要的抗哮喘治疗,最终获得显著效果,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100例就诊的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7.6±1.2)岁。选择标准:患儿表现出反复咳嗽或者合并表现出喘息症状;患儿咳嗽症状持续时间>4周,选择抗生素治疗后未获得任何的效果;患儿表现出急性发作呛咳、呼吸困难以及声音嘶哑症状;针对患儿实施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诊断患儿出现了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情况。根据患儿的疾病史、胸片检查结果以及CT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全部满足哮喘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1. 2 方法针对患儿实施为期3个月肺功能检查,根据相关指标变化将治疗方案进行准确调整。按照常规对所有哮喘患儿实施肺通气功能检测,在实施测定过程中主要选择耶格肺功能软件LAB4.5X 进行,将所有哮喘患儿的身高以及体重等相关参数全部于肺功能仪中输入,根据肺功能操作标准认真完成相关操作[2]。在准备对患儿实施测定之前,要求安排相关的操作技术人员对患儿的呼吸训练进行准确指导,针对患儿的用力呼气动作进行认真掌握,在测试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站立位,确保患儿的头部保持自然水平。要求患儿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将鼻夹架上,要求患儿需要含口嘴,避免出现漏气的情况。针对所有

59儿童肺功能检查结果判读

59儿童肺功能检查结果判读 59儿童肺功能检查结果判读 儿童肺功能结果判读;一、概述;1、目的;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2、优点;(1)、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任;3、适应症;(1)反复咳嗽或伴有喘息;(2)咳嗽持续2~3周;4、禁忌症;近周内有大咯血、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二、肺常规通气功能检测(适用于年龄>5岁的;(一)常用指标及意义;1、肺容量:是儿童肺功能结果判读一、概述1、目的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3)、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4)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5)、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6)、危重病人的监护(7)、健康体检等。2、优点(1)、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任何损伤,无痛苦和不适。(2)、肺功能检查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3)、与X线胸片、CT等检查相比,肺功能检查更侧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3、适应症(1)反复咳嗽或伴有喘息;(2)咳嗽持续2~3周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3)反复“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4)哮喘患儿病情评估;(5)

急性发作的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6)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与哮喘的早期鉴别;(7)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禁忌症近周内有大咯血、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心功能不稳定者慎作需用力呼气的肺功能检查、喉头或声带水肿。二、肺常规通气功能检测(适用于年龄>5岁的儿童)常用指标及意义(一)常用指标及意义1、肺容量:是呼吸道与肺泡的总容量,反映外呼吸的空间,具有静态解剖意义。VT(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反映吸气肌功能。ERV(补呼气量) :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吸气肌功能减弱,ERV减少。IC(深吸气量):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由潮气量与补吸气量组成。呼吸肌功能不全、胸廓或肺活动度减弱、气道阻塞等因素可使IC减低。胸肺部疾患引起呼吸生理的改变常表现为肺容量的变化,2、肺通气量:是单位时间进出肺的气量和流速,显示时间与容量的关系,并与呼吸幅度、呼吸频率和用力大小有关,是一个较好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FVC (用力肺活量):指最大吸气至TLC (肺总量)位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呼出的气量,正常情况下与肺活量一致,可以反映较大气道的呼气期阻力。可用作慢支﹑哮喘和肺气肿的辅助诊断手段﹐也可考核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指最大吸气至TLC 位后第1秒内的呼气量,既是容量测定,也是一秒内的平均

儿童哮喘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一) 写在课前的话 儿童哮喘的诊断时至今日仍有难度。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要掌握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检查方及指标、病史询问、鉴别诊断;熟悉儿童哮喘诊断的临床表型及类型;掌握儿童哮喘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吸入治疗,及不同年龄段儿童哮喘治疗的策略和原则。 一.哮喘的诊断 哮喘的诊断对儿科医生仍是挑战,尤其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和阵发性咳嗽的婴儿应考虑哮喘的可能。临床医生也需要考虑并询问潜在的触发因素,如被动吸烟、宠物、睡眠方式改变(包括惊醒、夜间咳嗽、呼吸暂停或过去一年内急性加重)。应评估患儿的鼻部症状如流涕、搔痒、喷嚏,尤其要注意鼻腔结构、患儿用力呼气时的听诊。 IgE 介导的过敏评估包括测试体内和体外过敏原, 也包括其它测试,如胸部 x 线、呼出气一氧化氮或呼 出气冷凝物,这些测试可以提示是否存在过敏性炎症。 推荐评估患者的肺功能或呼气流量,评估支气管舒张反应,使用β 2- 受体激动剂后气流受限的可逆性。 最后,哮喘的鉴别诊断必须排除其它儿童哮喘症状的可能病因,尤其存在并发症时可能加重病情。 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一)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发作时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以下任何 1 项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且 FEV1 > 75% 者,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二)病史 对所有儿童应询问:是否有喘息、咳嗽症状;特殊的致敏源,如被动吸烟、宠物、潮湿、湿气、呼吸道感染、冷空气暴露、运动、大笑 / 哭叫后咳嗽;睡眠模式改变,夜间惊醒、夜间咳嗽、呼吸暂停;在过去一年中哮喘恶化;鼻部症状,流鼻涕、打喷嚏、鼻痒、鼻塞。 (三)临床检查方法 没有一种检查可确诊年幼儿童哮喘,下列检查可用于辅助诊断: 支气管舒张反应;胸部 X 线,eNO ,呼出气冷凝物,峰流速仪检测等;支气管激发实验;运动激发实验;特应性检查,体外检测抗原特异性 Ig E 抗体实验或皮肤点刺试验。 1.峰流速仪 2.肺功能相关指标 -FEV1 FEV1 是指第 1 秒最高呼气流速。正常人 FEV1 一般在预计值的 80% 以上,哮喘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3.肺功能相关指标 -PEF PEF 表示峰流速。肺功能指标之一,用于哮喘的诊断和鉴别。受试者从肺总量位开始用力呼气,最初 10 ms 内,所能达到的最高呼气流速。临床上可通过测定吸入 b 2 激动剂前后 PEF 的变化计算 PEF 改善率,如改善率 >15% ,则认为气道舒张试验阳性,支持哮喘的诊断。一般也认为 PEF>80% 预计值为正常。 肺功能的示范图表 (四)鉴别诊断 在最终确定哮喘诊断之前,必须考虑到其它可能引起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的病因,并予以排除。 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鉴别诊断: 1.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鼻 - 鼻窦炎,肺结核。 2.先天性疾病:气管软化,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畸形引起的胸内气道狭窄,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 3.动力学疾病:异物吸入,胃食管返流。 二.儿童哮喘诊断的临床表型和指南中的哮喘类型

儿童哮喘的定义及诊断

专题讨论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 I N A)解读 文章编号:1005-2224(2007)09-0643-02 儿童哮喘的定义及诊断 陈育智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志码:A 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儿童哮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很多国家哮喘发生率超过10%;中国儿童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例如北京0~14岁儿童哮喘的发生率在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从0.78%上升到2.06%,增加了1.6倍。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 I H)共同组织专家撰写《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 I N A),它在不断地更新哮喘治疗与控制的观念。2006年新版G I N A指南又对哮喘的诊断、治疗及管理作了更新,现简述如下。 1 定义 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夜间或清晨)的气道高反应性有关;这些症状发作通常与肺内广泛存在但变异较大的气流阻塞有关,后者可自发或经治疗后缓解。 2 诊断 哮喘的诊断通常可根据患儿的症状及病史确定。患儿出现喘息并有以下症状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每月多于1次的频繁喘息发作,运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非季节变化性喘息和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儿童的“感冒”反复“发展到肺部”或持续10d以上才缓解,症状在接触刺激物(如化学气雾剂、花粉、烟雾、毛皮动物、气温变化等)时出现或加重,服用抗哮喘药物后症状减轻。 2006年G I N A将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分成3种类型: (1)早期一过性喘息 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喘息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肺的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 这些儿童有典型的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性体质,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但有相当部分患儿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喘息的原因在2岁前大多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关,部分与2~5岁期间其它病毒,特别是鼻病毒的感染有关。(3)迟发性喘息/哮喘 这些儿童哮喘症状常持续到学龄期乃至成人期,他们有典型的过敏症背景,常常伴有湿疹,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对3岁前出现的喘息并且伴有1个主要危险因素(父母有哮喘病史,医生诊断湿疹)或2~3个次要危险因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4%、非感冒引起的喘息及患过敏性鼻炎)提示以后患哮喘危险增加。 哮喘发作时的典型体征是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伴呼气相延长。但是有些患儿就诊时可以听不到哮鸣音或仅在用力呼气时听见,严重哮喘发作时甚至可以因为气流严重受限表现为呼吸音降低,无哮鸣音,即所谓的“沉默胸”。但是患者可有其他体征,如紫绀、说话断续、心率增加、三凹征等。 肺功能测定可确定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可逆性及变异情况,对哮喘诊断很重要。用肺量仪测定气流受限情况及其可逆性是确定哮喘诊断优先选用的方法,公认的指标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 E V1)、用力肺活量(F V C)和呼气峰流速(P E F)。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后F E V1上升≥12% (或≥200m L)提示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持哮喘诊断。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哮喘患者并非每次测定都显示出可逆性,尤其是那些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因此最好重复测定。用峰流速仪测量P E F是哮喘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手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