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栽培学》教学大纲

《烟草栽培学》教学大纲

《烟草栽培学》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Tobacco Cultivation Science)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烟草栽培学是烟草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烟草栽培学是研究烟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倒茬、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烟草优质、丰产、高效及其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实验科学。它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和工业企业提供优质原料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该门课程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验实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优质烟叶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烟草学科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灵活运用烟草栽培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烟草栽培学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烟草生产与管理、技术研发等创新性工作的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优质烟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相应的形态、生理指标,烟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过程中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等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栽培措施和调控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其对烟叶产量和品质作用的效应;了解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向和烟草精准化栽培、信息化栽培的途径。

2、实验技能方面:烟草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课程,实验环节至关重要。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烟草的特征特性及其形成因素;通过预先设计栽培处理和自行设计栽培处理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加深对烟草栽培理论的理解,深入了解烟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不同栽培调控措施对烟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建立评价栽培过程优劣的方法体系。同时要在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提高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毕业后参与烟叶生产管理与科学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第一章概论

(4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烟草的起源与传播、烟草的类型与分布,烟草的生产特点与生产概况,烟草栽培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烟草类型及其特点,烟草栽培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烟草的起源与传播

第二节烟草的类型与分布

第三节烟草生产特点

第四节烟草的生产概况与发展

第五节烟区的划分

第二章烟草的生物学基础

(10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烟草各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及其主要生理机能,掌握烟草的生长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烟草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烟草种植区划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烟草的植物学特征特性

第二节烟草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环境条件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四节烟草种植区划

第三章烟叶产量与品质

(8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烟叶产量的构成因素,熟练掌握质量评价的内容,理解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了解实现烟叶优质丰产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烟叶产量与品质形成,烟叶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解决烟叶产量与质量矛盾的途径。

第一节烟叶的产量

第二节烟叶的质量

第三节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第四章烟草的种植制度

(4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烟草连作的缺点、理解轮作的优点及轮作的原则;掌握以烟为主耕作制度的建立,烟草套种的特点与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烟草连作障碍的原因及其克服途径,烟草轮作制度的建立和烟叶优质丰产套种技术。

第一节烟草的轮作

第二节烟草的间作与套种

第五章烟草育苗

(10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烟草壮苗的标准,理解烟草幼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熟练掌握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烟草幼苗发育规律及调控,培育适龄壮苗的关键措施。

第一节育苗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节烟草育苗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烟草幼苗的生长与发育

第四节漂浮育苗

第五节其他育苗方式

第六章烟草营养与施肥

(10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主要营养元素的作用,掌握烟草缺素症状;掌握烟草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能够根据不同产区气候特点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烟草平衡施肥技术方案。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烟草的需肥规律、缺素症状及大田养分管理技术。本章的难点是大田营养诊断及根据不同产区气候特点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烟草平衡施肥技术方案。

第一节烟草的营养特性

第二节烟草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与积累

第三节烟草的主要肥料

第四节烟草施肥技术

第七章烟田整地与移栽

(8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烟区主要植烟土壤的特性,掌握烟区不同类型土壤的改良途径及整地方法,理解确定移栽期的依据,理解烟草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掌握烟草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植烟土壤改良及整地技术,烟草合理密植的理论基础,烟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第一节我国主要烟区的土壤特性

第二节整地方法密度

第三节移栽

第四节烟草种植密度与栽植方式

第五节地膜覆盖栽培

第八章烟田灌溉与排水

(8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水分与烟叶生产的关系,干旱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掌握烟草需水规律及节水灌溉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灌溉时机的依据及节水灌溉技术。

第一节水分与烟叶生产的关系

第二节烟草的需水规律

第三节烟田灌水技术

第四节烟田排水

第九章烟草大田管理

(8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烟草大田期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理解烟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掌握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规律;能准确分析烟草早花和底烘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烟草的长势长相采取科学的大田

管理技术,以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烟草大田生长发育规律,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优质烟叶长势长相及其调控措施。本章难点是烟草烟草打顶抹杈技术及早花的预防。

第一节烟草大田管理的依据

第二节烟草的大田管理

第三节早花的预防与处理

烟草栽培学复习

名词解释生物产量:烟草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所积累的干物质重量。 经济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收获可用干物质的重量,对烟草来说就是烟叶的产量。 烟叶品质:消费者对烟叶燃吸过程中所产生的香气、劲头、吃味、刺激性等几个主要因素的综合感受和吸烟安全性的综合评价。 成熟度:烟叶在田间发育过程中形成质量水平的反映。 身分:烟叶的组织构造密度,即叶肉细胞的大小及其排列的疏密程度。 物理特性:叶片的厚度、叶面密度、单叶重、平衡水含量、填充值、含梗率等。评吸:通过烟叶燃吸后的烟气在经过人的口腔、鼻腔和喉部等感官时所产生的感觉评定烟叶质量的方法。 劲头:烟气中的烟碱对人体器官作用时,能够引起兴奋反应的程度。 刺激性:口腔、鼻腔和喉部对烟气产生的刺激感强烈冲击的接受程度。 香气:烟叶燃烧后进入烟气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令人愉快的特殊芳香。 吃味:烟气反映在口腔内包括酸、甜、苦等味道感觉的总称,是烟气被口腔反映的味感。 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包括因地种植、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混作和复种等内容。 轮作:在同一块土地上于一定年限内有计划、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种:在前一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预留的行间或带间套种其他作物的种植方式。壮苗:生长发育良好,新陈代谢正常,有机物质合成积累较多,内含物丰富,碳氮比协调,抗逆性强,移栽成活率高的烟苗。 格盘育苗:使用由若干苗穴组成的育苗盘培育作物秧苗的方法。 漂浮育苗:在温室或塑料薄膜覆盖条件下,利用成型的膨化聚苯乙烯格盘为载体,装填上人工配置的培养基质,将格盘漂浮于含有完全矿质营养的苗池中,完成烟草种子的萌发、生长和成苗过程。 烟草需水量: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由烟株蒸腾所消耗水分的数量。水分利用效率:烟株消耗单位重量水分所生产的同化物的量。 圆顶:烟株打顶10-15d后,上部叶完全展开,与中部叶大小接近,烟株呈筒形的时

烟草栽培技术

烟草栽培管理技术 一、烟草的分类地位 烟草属于茄科,烟属(Nicotiana),生产上主要有两种烟草: 红花烟草,又称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它的茎部木质化,全株生有粘性腺毛,茎圆形直立,一般高度约1,200-2,300毫米多叶型品种高达3,000毫米左右。红花烟草有粗壮的主根,周围生有侧根。叶片大,形状为披针至卵圆形,呈螺旋状自下而上着生在茎上。一般少叶型品种每株有叶18-25片,中叶型品种每株有叶26-35片,多叶型品种每株有叶35片以上。红花烟草生长期长,不甚耐寒,宜种植于较温暖的地带。我国所栽培的烟草绝大部分属于红花种。 黄花烟草,又称堇烟草(Nicotiana rustica L.)。烟茎为棱形,全株有粘性腺毛,株高一般为400-600毫米,根系入土较浅,叶片较小,叶面茸毛较厚,呈卵圆形,颜色较深,有叶柄,每株叶约10-15片。黄花烟草生长期短,耐寒,适宜在低温地区栽培,但产量低。烟叶含烟碱量高,一般可高达4-9%,我国黑龙江、甘肃、山西,新疆等省区有种植黄花烟草的习惯 二、烟草的类型与分布 根据调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烟草划分为若干类型。 (一)烤烟 烤烟调制主要是以火管传热,叶片不直接与火接触,所以又称为火管烤烟。火管安排在烤房内,用人工来调节温度和湿度,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而且可以缩短调制时间。 (二)晾烟晾烟实际是“自然调制法”,晾制时一般不直接放在阳光下,而是在烟叶收获后,用线穿或绑在烟竿上放在通风的室内或室外适当场所,完成其自然变化和干燥,是一个缓慢的调制过程。根据品种、栽培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晾烟分为以下几种。 1.普通晾烟 2.白肋烟 3.雪茄 4.马里兰烟 (三)晒烟

烟草栽培学

烟草栽培学 第一章概述 1烟叶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1)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 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3)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4)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翠壁1号,红花大金元可以提价30%。 3一基四化:烟叶生产实施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新三化:烟叶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质量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 4烤烟生产的特点:(1)质量是生产的第一目标;(2)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投入较高;(3)对环境条件敏感;(4)病虫害较多;(5)用途单一,要实行计划生产。 5烟草栽培学:是研究烟草,环境,农艺措施及相关关系的一门科学。第二章烤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起源:美洲中南部 2传播:16世纪末传到中国。先到台湾,然后山东.河南.安徽,最后是西南(1938) 3植物学分类:属于茄科,烟草属,先发现烟草属有66个种,但被人类利用的只有黄花烟草和普通烟草 按制品分类:卷烟,雪茄烟,斗烟,水烟,鼻烟,嚼烟。 按品质特点,生产技术和用途分类:烤烟,晒烟,晾烟,白肋烟,香料烟,黄花烟。 4烤烟的器官建成

(1)根组成:主根,侧根,不定根。功能:吸收水养分,固定支撑地上部,合成烟碱。根分布:0—50cm(80%—90%)宽(直径80cm),实际生产中)—20cm(耕作层) (2)茎构造:节和节间。功能:运输,贮藏,支撑叶片。每个叶腋都有一个主芽,2—3个副芽,打顶使生长更快。 (3)叶单株叶数(少在20—30片,多在70片以上),少叶型质量较好。叶片着生部位:三大部位是下部(脚叶,下二棚,7—8片),中部(6—8片)上部(上二棚,顶叶7—8片);五个小部位是脚叶(3—4片),下二棚(4片左右),腰叶(7—8片),上二棚(4片左右),顶叶。质量顺序:脚叶—顶叶—下二棚—上二棚—腰叶。(4)株型塔型,简型,橄榄型。质量:塔型,简型,橄榄型(5)叶面积系数实际面积/(叶长x叶宽) 5烤烟生育过程 一苗床期(60—90天不等) (1)出苗期(播种—移栽)出苗:子叶平展,现绿;种子胚根长出前水占种子的70%,要求苗床湿润,萌发的最低温度为7.5—10℃,幼芽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最低17℃,最高30℃ (2)十字期(出苗—形成十字),第一,二片真叶与两片子叶交叉形成十字。此期烟草很弱,保温保湿。 (3)生根期(第3片真叶—第7片真叶)大十字期(3,4)鼠耳期猫耳期(6,7) (4)成苗期(第7片真叶—成苗移栽)此期积累干物质占全苗期90%

《烟草栽培学》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我国烟草种植面积和总产都是世界首位。烟草栽培是研究烟草优质适产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运用多种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阐明烟草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阐述烟草优质、适产、高效益的栽培理论基础和技术措施,对促进烟草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随着禁烟浪潮的日益高涨,也就要求我们在烟草生产的源头——烟叶上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以高香气、低危害、低焦油为发展方向,同时,向烟草的药用性、食用性以及作为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研究。因此,了解和掌握烟草栽培方面的知识,不仅是烟草学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知识结构一部分,也是为人类更好的挖掘利用烟草这种植物自身的价值服务。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了解烟草的历史、发展和烟区划分;掌握烟草群体、个体发育规律,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烟草育苗、移栽和大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独立进行烟草育苗、移栽及大田管理的技术操作;掌握烟草施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学会平衡施肥技术措施;了解国内外烟草生产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烟草栽培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烟草农业生产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 基础。 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掌握先修知识。学习前应先修完“植物学”、“植物营养”、“土壤与肥料”等课程。 2.应当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训练训练运用所学的最基本的书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同时,反向分析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技术与实践操作,其理论核心或理论依据 是什么?对应于课本上的哪个知识点。烟草栽培课程是一门紧密结合烟叶生产实践 的专业课, 学习过程中应结合目前我院推行的导师制,与导师沟通,充分利用我院 的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经常到“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和“烟草行业 烟草栽培重点实验室”实习或参观,到我院的毛庄试验农场、许昌教学科研基地以 及我院设在全国各主产烟区的教学实习基地实习或参观,使自己具备必要的感性认

烟草抗旱栽培综合技术烟草栽培学

烟草抗旱栽培综合技术烟草栽培学 烟草在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如受到干旱威胁就会明显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部分烟区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对我国烟叶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兴修水利设施灌溉来解决烟草在生长季节受到的干旱问题,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成本太高,在短期内难于实现全部烟田有配套灌溉,而且在有些烟区不可取。因此,就目前来看,采取有关农艺措施来改善烟株生长对水分需求状况仍是主要途径。 1、注重品种的选择 遭受严重干旱的烟区应侧重于选择抗旱性较强的云烟87和 K346等品种。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选择抗旱品种时,要根据各自当地的生态条件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2、加强烟田土壤管理 优良的土壤具有蓄水保墒,保温增肥的效果,但近年来随着烟草种植规模的扩大,施用无机肥料越来越多,加之种植制度和方法的不当,造成烟田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

如何提高目前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是我们发展烟草抗旱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1)改良土壤 ①逐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减少无机肥的使用。目前关于有机肥在改良土壤性状方面的研究已日益见多,综合其研究结果,有机肥在改良土壤方面的功效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孔隙度,并使其容重降低。使土壤保水性能提高,而透气性能也有所增强,此外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氮、磷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 ②种植合适的绿肥品种或经济绿肥,并适时进行绿肥翻压。近年来,重庆市部分地区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优化烟田整地方案 整地是改良土壤状况的重要措施,它能显著的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防止土传病虫害。整地的方式及其质量的优劣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烟草的生长发育和烟叶产量品质。因此在对烟田整地时注意以下两方面:

烟草栽培学烟草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烟草生物学特性 我国的烤烟、晒烟和晾烟,绝大多数属于普通烟草,只有花色呈黄色的烟草属于黄花种。 还有少数种如异香烟草(N. alatalioketotto )、美花烟草(N. sylverstris spegetcomeS和香花烟草(N. suaveole ns Lehn )等,因其花色美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对红花烟草较全面的分类方法是Wilson 和Loomis 提出的以下分类,界:植物界;亚界:有胚植物亚界;门:维管植物门;亚门:羽叶亚门;纲:被子植物纲;亚纲:双子叶亚纲;目:茄目;科:茄科;属:烟草属;种:红花烟草种。 第一节烟草的植物学特征特性 烟草是多年生植物,在120~130 天的大田生育期中,生长成为比种子大3000 万倍的庞大植株,平均每小时增长约为种子的万倍。烟草株高叶大,需水肥很多。因此,根系在烟草一生中就显得更重要。 一.根 (一)根的形态 1.根的分布烟草的根属圆锥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部分组成(见图)。 烟草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后直接生长而成主根,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支都叫侧根,由茎上发生的根都叫不定根。根系的密集范围比分布范围小得多,根系密集深度约在地表以下40cm ,密集宽度在距茎周40cm 范围,打顶以后有根系伸长到40cm 以下或40cm 以外。烟草的发根能力很强,采用培土的方法可使茎秆上长出很多不定根,起到充分吸收表土营养的作用。 2.烟根的初生构造根尖由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从横切面看,烤烟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组成。 3.烟根的次生构造主根和侧根在完成了初生生长后,还会进一步进行次生生长,使根的直径增粗,并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等次生结构。次生构造是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分化而成,在根毛区上方开始出现。维管形成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形成根的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形成根的周皮。 (二)根的发生烟草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根正对着种孔。在适宜的温、湿度和气体交 换条件下,种子吸收水分开始萌动,胚根突破种皮伸长出来,胚根突出种皮后即向地弯曲并垂直向下生长,就形成了主根。主根入土之后可以不断地形成侧根,侧根起源于中柱鞘,在根毛区的上部开始出现。 不定根是由移栽时埋于土层下方的茎上产生的,数量充足但分布较浅。在幼苗生长的中后期,根系水平生长速度大于垂直生长,7 叶期比 5 叶期根深增长了 1.5倍,水平生长增长了 1.8 倍,9 叶期比 5 叶期根深增长了 1.6 倍,而水平生长增长了 2.6倍。 烟苗移栽到大田后,由于主根被切断,主根停止伸长,侧根大量发生,活力很强。在适 宜条件下,移栽后15~20天,根深可达20~25cm,开花时可达80~100cm,收获时可达150cm。 (三)根的生理机能 1 •吸收机能

“作物栽培学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509B1 学时:80 学分:5 适用对象:农学专业 先修课程: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遗传学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董钻沈秀瑛王伯伦主编,《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官春云主编,《现代作物栽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杨文钰屠乃美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刘選浩主编,《耕作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官春云主编,优质油菜生理生态和现代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郭庆法主编,中国玉米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农业出版社,1993 刘国顺,烟草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作物栽培学,自从高等农业院校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农学专业重要的专业骨干课程。其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安全、生态目的。该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直接为作物生产实践服务。作物栽培学任务在于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遗传潜力得以发挥。即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的生产潜力。 总论讲述作物栽培的一般知识、基本原理和普遍适用的栽培技术措施。各论主要讲授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的一般规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栽培调控的途径和措施。

《烟草栽培学》教学大纲

《烟草栽培学》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Tobacco Cultivation Science)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烟草栽培学是烟草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烟草栽培学是研究烟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倒茬、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烟草优质、丰产、高效及其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实验科学。它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和工业企业提供优质原料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该门课程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验实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优质烟叶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烟草学科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灵活运用烟草栽培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烟草栽培学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烟草生产与管理、技术研发等创新性工作的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优质烟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相应的形态、生理指标,烟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过程中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等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栽培措施和调控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其对烟叶产量和品质作用的效应;了解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向和烟草精准化栽培、信息化栽培的途径。 2、实验技能方面:烟草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课程,实验环节至关重要。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烟草的特征特性及其形成因素;通过预先设计栽培处理和自行设计栽培处理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加深对烟草栽培理论的理解,深入了解烟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不同栽培调控措施对烟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建立评价栽培过程优劣的方法体系。同时要在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提高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毕业后参与烟叶生产管理与科学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烟草栽培

烟 草 论 文理学院化生一班

提高烟草质量 烟草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是栽培的某个阶段,不是烟叶烘烤技术高就行,她需要始终贯穿在烟草栽培的整个过程中,不得有丝毫的大意。正如古人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烟草生产中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烟草减产和质量的下降。下面我们从烟草的每个生长阶段详细论述烟草生长中注意事项。 一、育苗 1,育苗要求 苗壮;所谓苗壮,就是指烟苗生长健壮,营养充分,有机物积累较多,生理代谢正常,移栽后还苗快,成活率高,大田生长整齐一致。苗齐;是指烟苗的生长抑制,大小均匀,移栽后,结合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保持成活率一致,石大田管理措施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苗足;不能缺苗少苗。适时;所谓适时就是培育的烟苗要保证适时移栽。 2,育苗方式 育苗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电热温床,酿热温床,浮床法,、、、、、、。现如今烟农一般为集体购苗,已较少育苗,这一部分略过,

3,育苗技术 苗床整地;要达到五个要求,选择要好、苗床整地、苗床消毒、设立风障。种子处理;要做到精选、晒种、消毒、催芽。播种;播种时要做到播种量适宜,播种期适时,播种方法正确。覆盖做到防止低温冷害,防风防霜,增温增湿。苗期管理;保证足够湿度,水分充足,足够的追肥,保证苗间距合理,炼苗。 二、移栽 烤烟移栽时烤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之一,适宜的栽培方式,合理的栽培密度以及适时的栽培时间,是保证优质试产的先决条件。只有给烤烟生产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其健壮生长。 1,烤烟栽培制度 轮作倒茬;轮作倒茬是烟草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农业措施。合理地轮作既可以充分的利用地力、积极养地,又可以减少烟田病虫害,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合理地轮作制度对烟草生产尤为重要。(轮作方式有;春烟轮作制、夏烟轮作制。)间种套种;所谓间种套种是农业生产上的两种种植方式。间种是指两种生长期相同或相近的作物,相间种植的一种方式;套种是指在前一种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预留较宽的行距或带间再套种其他作物的一种栽培方式。(间种套种作物做到防病传染、

烟草栽培学-刘国顺-第七章烟田整地和移栽

第七章烟田整地和移栽 第一节我国主要烟区的土壤特性 一.西南烟区 西南烟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湖南省的西部,是我国第一大烟区,以烤烟生产为主,其中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种植面积,产量最大的生产省份。该烟区地形复杂,气候变化较大,立体气候明显。全年无霜期 230~300d以上,年平均温度15℃以上。年降雨量800~1500mm,有不同程度的春旱。 该区烟草资源丰富,烤烟、晾晒烟均可种植。云贵高原红壤、黄壤上所产的烤烟质量优良,总糖与烟碱含量,蛋白质含量适宜,符合优质烟的要求,从内在品质来看,云南玉溪等地产的烤烟,颜色金黄,光泽鲜亮,油分足,弹性好,劲头适中,燃烧性好,香气足,是卷制高档烟不可缺少的原料。 二.华中烟区 该烟区位于淮河与伏牛山以南,福州与梧州以北,包括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的大部,福建、广东、广西等(区)的北部,河南的南部。主要生产烤烟、香料烟和白肋烟。全年无霜期250~300d,平均温度15℃以上,年降雨量1000mm 左右,年日照1500h以上。 烟区土壤主要为黄褐土、红壤、黄壤、紫色土,烟草一般种植在山区丘陵地上,由于土壤母质风化淋溶剧烈,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不高,肥力较低,钙、镁、钾、钠等可溶性盐基被淋溶,土壤富含铁、铝,土壤交换性铝较高,使土壤呈弱酸性至酸性,土壤质地随母岩性质而异,一般都比较粘重,土壤通透性差。 三.黄淮烟区 该区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全部、陕西、河南大部分、江苏及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是我国第二大烟区。以烤烟生产为主,兼有少量晒晾烟,该区全年无霜期 160~240d,年平均温度10℃以上,年降雨量400~900mm,雨量集中在7~8月间,常年春秋干旱、夏季雨涝现象,全年日照在2000h以上。地势较平坦,烟草主要栽种在小丘陵,岗地和平原上。 该区的主要土壤,北部以栗钙土,西部黄土丘陵区为褐土,黄绵土和黑垆土,华北平原为潮土,准北为砂姜黑土,河南、山东的低山丘陵为褐土与棕壤,还有小面积的红粘土与紫色土。土壤养分差异较大,除棕壤是弱酸性外,其他土壤微碱性至碱性,富含碳酸钙。其中,棕壤、红粘土所产烟叶品质较好,砂姜黑土所产烟叶品质较差。历史上山东的“青州烟”,河南的“许昌烟”,均以质量好闻名中外。“青州烟”主要种植在胶东和鲁中丘陵,土壤为褐土和棕壤,所产烟叶颜色金黄,光泽鲜亮,香气较好。“许昌烟”主要产在河南中部,京广线以西的黄土丘陵区,土壤为褐土,所产烟叶颜色金黄而略淡,油润丰满,有突出的浓香,吃味优美,劲头适宜。 第二节整地方法 一.平整土地 土地的平整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便于灌溉管理 2.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3.防止水土流失

烟草栽培学实验报告

烟草栽培学综合实验报告 烟草学院 学号:2011312916

不同烤烟品种烟苗素质比较 摘要:本实验对烤烟K326、云烟85漂浮育苗的烟苗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根系活力测定采用了甲烯蓝吸附法,光合色素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从本试验可以看出,K326烤烟品种的烟苗素质在每个方面都比云烟85品种有优势,云烟85的烟苗总质量、叶片质量和根系质量均小于K326的,云烟85的根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跟的重量、比表面面积,叶片的色素浓度均小于K326的;而云烟85的叶绿素a含量大于K326的。 关键词:不同烟苗;甲烯蓝溶液;吸附;分光光度计 前言: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既可作为植物吸水和吸肥的指标,又可作为生长和营养指标[2]。叶绿素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与光合色素及氮素营养密切相关,是科学施肥、育种、光合、衰老及植物病理研究中的重要指标[1]。根系活力测定采用甲烯蓝吸附,它的吸附量可根据吸附前后甲烯蓝浓度的改变算出,甲烯蓝的浓度可用比色法测定[3]。已知1mg甲烯蓝成单分子层时占有的面积为1.1㎡,据此可算出根系的总吸收表面积,从解吸后继续吸附的甲烯蓝量,即可算出根系活跃的吸收面积,可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光合色素的测定,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有色溶液时,因溶液的吸收而使光强下降,当液层与光强一定时,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叶绿素a吸收峰为663nm,叶绿素b吸收峰为646nm,类胡萝卜素吸收峰为470nm,可计算出具体含量。[4] 1、材料与方法 1.1根系活力测定 材料:K326、云烟85烟苗的根系 方法:甲烯蓝吸附法 1.2叶绿素含量测定 材料:K326、云烟85烟苗的烟叶 方法:分光光的法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烤烟品种生育期记载 生育期记载表 品种苗龄(d)剪叶次数 云85 65 4 K326 65 4 2.2 不同烤烟品种生物性状比较 不同品种生物性状比较 品种根重(g) 云85 3.426 K326 4.210 2.3 不同烤烟品种根系活力比较

烟草育种复习提纲

烟草育种选修复习提纲 烟草育种学绪论 一、烟草育种学的任务和意义 1、烟草育种学概念烟草育种学是研究和繁育烟草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烟草育种学的性质烟草育种学是烟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与作用是使学生掌握烟草品种改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种子生产和推广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的专业能力。是烟草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3、烟草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烟草性状的遗传规律、运用各种技术创造优良新品种、繁育良种 二、优良品种在烟叶生产中的作用 (一)品种的概念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遗传性,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 (二)优良品种在烟叶生产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品质 2增加效益 3.增强抗逆性 三、建国以来我国烟草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及发展趋势 (一)主要成就 1.品种资源工作 2.合理利用地方品种。 3.引进品种的合理利用 4.新品种选育 5.育种新技术的应用 6、建立了一支较强的烟草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队伍 (三)我国烟草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1 缺乏育种策略问题研究 2育种目标摆动较大 3 遗传资源贫乏,育种亲本过度集中,遗传基础狭窄 4 遗传育种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有力的基础研究 5 育种手段、检测手段落后。 6 品种产权缺少保护,影响育种工作者的积极性。 7 主栽品种依赖国外引进,可供选用的品种单一。 (四)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及发展动向 1.育种目标要求提高 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与创新等一系列工作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加强 3.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仪器, 4.开拓育种新途径 (五)烟草面临的新任务暨育种目标。 1 提高烟叶质量,突出提高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 2 增加抗病性,由抗一种转向兼抗两种以上主要病害的多抗性。 3 兼顾丰产性、适应性,能够适产稳产。 4 注重安全性,疗效性,多类型。 5 选育优质、多抗、丰产的优化品种。 (六)面向21世纪发展对策 1、加强理论研究,改进育种方法 2、重视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3、加强以优质、抗病为主要目标的新品种选育工作 4、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烟草品种 5、认真作好良种繁育工作 6、多学科综合研究、协作育种

烟草育种学

1.品种指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某种作物的 一种群,它具有相稳定的特定遗传性,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在一定的地区和栽培条件下,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其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2.品种搭配:是指在一个县或是地区范围内,除了确定1—2个主栽品种或者当家 品种外,还应搭配1—2其他品种,同时要不断试验选拔后备品种。 3.品种布局:主要指在一个较大范围内配置不同的优良品种,这种配置根据不同 的生态条件实行分型栽培。 4.测交:用纯合隐性个体与被测个体杂交,用来测定其基因型。 杂交。 5.回交:用亲本之一与F 1 6.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为轮回亲本。(又称受体亲本) 7.非轮回亲本:只在第一次杂交时应用,在回交时未使用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 (又称供体亲本)。 8.核不育型: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多属自然发生的 变异。 9.质核不育型: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的不育类型,又叫胞质不育型。 10.质量性状:表现不连续性变异的性状。 11.数量性状:表现连续性变异的性状。 12.遗传率:性状的变异当中受遗传因素控制的程度。度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占表现 型变异相对比率的重要遗传参数。(广义: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13.核心种质:是指从现有保存的种质资源材料中选取一部分材料,使之代表所有 材料的遗传范围,并最大限度地包含一个作物及其近缘中的遗传多样性。也叫核心收集品。 14.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领域中,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称为种 质资源。 15.引种:广义的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 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从生产的角度来讲,引种系指从外地引进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推广种植。 16.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的和直接为生物所同化的因素:如气 候、土壤、生物等。 17.生态环境:是指作物生存空间周围的一切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 18.单株选择法:从品种群体中(大田生产的品种或原始材料以及一些试验的品系 和品种群体)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优良个体,分别脱粒、保存,翌年各种一区(行),根据小区植株的表现来鉴定上年当选个体的优劣,淘汰表现不良的小区,选择比对照品种(或原品种)优良的小区,而后再进行1~2年的比较鉴定,从中选育新品种或繁殖种子的方法,即为单株选择法 19.杂交育种:用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使符合育种目标的性 状在杂交后代中组合在一起,经过对杂交后代的选择和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包括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两大类。 20.杂种优势: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F1)在生长优势、抗 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烟草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烟草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方法和技术直接影响着烟草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介绍烟草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如何提高烟草的产量和质量。 一、烟草的种植方法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深翻、松土和施肥,以提供烟草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2. 种子选择: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烟草品种,并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萌发率。 3. 播种技术:在播种前,将烟草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促进其萌发。然后,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以预防病虫害。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或育苗床上,覆盖一定厚度的培养土,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4. 育苗管理:定期浇水、通风和施肥,保持育苗床的湿度和温度适宜,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5. 移栽技术:当烟草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进行移栽。在移栽前,要提前将田地进行耕整,确保土壤的松软和排水良好。移栽时要注意保持苗床上的土壤与田地的土壤湿度一致,避免对幼苗造成伤害。 二、烟草的种植技术 1. 控制病虫害:烟草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及时采取防治

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轮作种植、定期清除田间杂草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施肥技术:烟草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要合理施肥。在生长初期,可以适量施入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根系发育;在生长中后期,可以适量施入氮肥,促进叶片生长。 3. 灌溉技术: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是烟草生长的关键。要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情况发生。 4. 剪顶技术:烟草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剪顶,以促进分蘖和增加叶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和产量。 5. 管理技术:烟草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除草、采摘杂叶、杀虫等管理工作,保持田间整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 收获技术:烟草的收获时间要根据烟草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来确定。收获时,要注意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避免对烟草的损伤,保证烟叶的完整性。 三、提高烟草产量和质量的方法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烟草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 种植密度:合理控制烟草的种植密度,避免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和质量。 3. 种植措施:严格按照种植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种植管理,如科学

烟草栽培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烟草形态与类型的观察与识别 (2) 实验二育苗技术观察 (5) 实验三烤烟烟苗素质考察 (10) 实验四主要栽培技术与烤烟生长分析 (11) 实验五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对叶片生长的影响观察 (12) 实验六烤烟叶片经济性状考察 (13)

实验一烟草形态与类型的观察与识别 一、目的 通过观察烤烟根、茎、叶等器官构造与形态,建立对烟草初步的感性认识;观察掌握不同类型烟草的形态特征并能识别。 二、内容 观察烤烟植株形态及根、茎、叶等器官特征,观察烤烟、白肋烟、香料烟、晒烟、晾烟、黄花烟六种类型的外观特征,并能描述。 1、烤烟 烤烟亦称火管烤烟,源于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因而也被称为弗吉尼亚型。烤烟的主要特征是植株高大,叶片分布较疏而均匀。一般株高120-150cm,单株着叶20-30片,叶片厚苤适中,中部的质量最佳。栽培上不宜施用过多的氮素肥料。叶片自下而上成熟,分次采收最初的调制方法也是晾晒。后来(1869)年改用火管烘烤。目前是在烤房内调制,烤后呈金黄色。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是含糖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烟碱含量中等。烤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是卷烟工业的主要原料,也被供作斗烟。世界上生产烤烟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印度,其次是巴西、津巴布韦、泰国、加拿大、日本等。我国烤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重点产区有河南、山东、云南、贵州、黑龙江、湖南、湖北、陕西、安徽等省,四川、广东、福建、辽宁、江西、广西、吉林等省(区)也有较大面积的栽培。 2、晒烟 晒烟的烟叶利用阳光调制,主要有晒红烟与晒黄烟。一般晒黄烟外观特征和所含化学成分与烤烟相近,而晒红烟则同烤烟差别较大。晒红烟的叶片一般较少,叶肉较厚,分次采收或一次采收,晒制后多呈深褐色或褐色,以上部叶片质量最好。烟叶一般含糖量较低,蛋白质和烟碱含量较高,烟味浓,劲头大。晒烟主要用于斗烟、水烟和卷烟,也作为雪茄芯叶、束叶和鼻烟、嚼烟的原料。此外,有些晒烟还可以加工成杀虫剂。世界上生产晒烟的主要国家是中国和印度。我国各省都有晒烟种植,但分布零散,比较集中的有四川、广东、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吉林、山东、陕西等省。 3、晾烟 晾烟有浅色晾烟(白肋、马里兰)和深色晾烟之别,都是在阴凉通风场所晾制而成。而其中的白肋烟、马里兰烟和雪茄包叶烟因别具一格,均已自成一类。但在我国,除将白肋烟单独作为一个烟草类型外,其余所有的晾制烟草,包括雪茄包叶烟、马里兰烟和其他传统晾烟,均归属于晾烟类型。 4、白肋烟 白肋烟是马里兰深色晒烟品种的一个突变种。1864年美国俄亥俄州布朗县的一个农场在马里兰阔叶烟苗床里初次发现了奶黄色的突变烟株,后经专门种植

《作物栽培学》烟草电子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作物栽培学任课教师 第章烟草栽培计划学时10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烟草的发展历史、国内外烟草行业的状况和最新技术以及烟草栽培与其它学科间的关系,熟悉烟草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烟草育苗、移栽和大田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烟草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点: 烟草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烟草苗床期生长发育与管理;烟草大田期生长发育与管理;烟草育苗移栽技术;烟草育苗移栽技术;烟叶的调制的基本原理。 难点: 烟草苗床期生长发育与管理;烟草大田期生长发育与管理;烟叶的调制的基本原理。 思考题: 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如何培育优质无病烟草壮苗。 2.试述烟草苗床各期的生育特点、中心任务与管理措施。 3.试述烟草大田各生育时期的生育特点、中心任务与管理措施。 4.试用所学知识阐述烟叶烘烤调制的基本原理。 5.试述烟草根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促进根系发育的措施。 6.试述大田期烟草叶片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促进叶片发育的措施。

烟草栽培 第一节烟草生产概况 §1—1中国烟草行业概况 一、管理体制——“国家垄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烟草行业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 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初步形成农工商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 烟草专卖制度的重要特征是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国务院设立全国烟草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全国烟草专卖工作,各地设立省级、地(市)级、县级烟草专卖局,主管本辖区烟草专卖工作,在行政关系上体现的是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的管理体制。 国家烟草专卖行政统一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烟叶种植、收购、调拨计划管理,卷烟、雪茄烟生产计划管理,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生产计划管理,各种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等等。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经营,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垄断经营组织,设有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直属的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中国卷烟销售公司、中国烟草机械公司、中国烟草物资公司、中国烟草进出口总公司六家专业性公司,分别负责有关烟草专卖品经营业务方面的管理、指导,并从事具体经营活动;各地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设立了31个省级烟草公司,200多个地区级烟草分(市)公司,1800多个县烟草公司,分别负责所在地区烟草专卖品的生产经营业务,烟草公司这种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组织体系,构成了我国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的组织系统。 二、烟草专卖的发展历程 (一)专卖的涵义与分类 1.古代的专卖 在我国古代,专卖即称“榷酤”,榷(独木之桥曰榷。――《初学记》)是指一个人通过不准他人并行的独木桥,是“专”的意思;另外“榷”本身具有“专营,专卖”之意,[monopolize]如:榷茶(由官方专卖茶叶,以独占其利);榷货(由官方专卖货物而享专利);榷酤(由官方专利卖酒);榷盐(由官方专卖食盐)。酤,即卖。 作为一种制度,专卖最早由我国封建社会官营工商业制度发展而来,当时称之为禁榷制度,实行禁榷的商品由政府垄断,限制或禁止私人经营。《盐铁论.轻重》记载,管仲相桓公“点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货殖”。这就是说通过对盐铁实行专卖制度,给官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 2.专卖的英文含义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为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课堂采用启发式,重点讲授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栽培的最新科技动向。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即掌握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取作物最优品质最佳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农艺措施的原理、效应等理论。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各类主要作物的基本栽培实践技能,了解各类主要作物的研究动态,为学生今后从事具体的农作物新品种栽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能够进行实际技术指导和从事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观察现象探索分析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观认识。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2.了解作物的起源和分类; 3.掌握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 4.了解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与发展。 【讲授内容】 1.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2.作物的起源和分类 3.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 4.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与发展 第二章小麦

目的要求】 1.了解小麦的生产概况、起源和分类; 2.掌握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掌握小麦的产量形成与品质; 4.掌握小麦的栽培技术。讲授内容】 1.小麦的生产概况、起源和分类; 2.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小麦的产量形成与品质; 4.小麦的栽培技术;5.北方小麦几种专项栽培技术。 第三章其它麦类作物目的要求】 1.掌握大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2.掌握燕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3.掌握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4.掌握小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讲授内容】 1.大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2.燕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3.握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4.小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第四章玉米目的要求】 1.了解玉米的分类和生产概况; 2.掌握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掌握玉米的栽培技术; 4.掌握优质专用玉米的品质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讲授内容】 1.玉米的分类和生产概况; 2.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玉米的栽培技术; 4.优质专用玉米的品质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第五章稻目的要求】 1.了解水稻的起源分类和生产概况; 2.掌握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掌握水稻的产量形成和品质; 4.掌握水稻的栽培技术。讲授内容】 1.水稻的起源分类和生产概况; 2.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水稻的产量形成和品质; 4.水稻的栽培技术。 5.稻的其它栽培技术。 第六章谷子 目的要求】 1.了解谷子的生产概况和起源分类; 2.掌握谷子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掌握谷子的产量形成与品质; 4.掌握谷子的栽培技术。 讲授内容】 1.谷子的生产概况和起源分类; 2.谷子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山农大烟草教学大纲之欧阳科创编

第二章 1、颜色:有颜色的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多 酚类物质的分解或氧化产物、深色的复合体(氨基 酸和糖或多酚的复合物等) 光泽:烟叶表面的粘性物质如挥发油和树脂等在调制和发酵过程中失去粘性 油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树脂和胶脂与油分有关,其含量高,则油分足。 2、生理成熟:当烟叶中干物质积累达到最高峰时 工艺成熟:叶片在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再经过一段时期的生长,内含物进一步分解,符合了工艺加工的要 求,即达到工艺成熟。 3、PM判断烟叶成熟度的标准 (1)烟叶必须有足够的生长期,从烟叶移栽到采收结束,至少需要120天。 (2)烟叶的茎、叶生长角度必须达到80~90度,采摘烟叶时有清脆声,且断面整齐,烟 梗上不带茎皮,烟梗与烟茎光滑脱落,真正达到“瓜熟蒂落”的程度 (3)对不同部位烟叶具体要求为:

下部烟叶:叶色淡绿,达到生理成熟,采摘时有清脆的响声,断面整齐。 中部烟叶:主脉4/5发白,基部仍微带青色,叶面发皱,叶尖下垂,茎、叶角度达到90度,采收时有 清脆响声。 上部烟叶:叶面变黄,成熟斑明显,顶部两片烟叶充分成熟后上部4~6片烟叶一次采收。 BAT关于质量好的烟叶的标准 (1)成熟采收:必须有足够的生长期,从移栽到采收结束,至少要有120天,每片叶着生在烟株上要在60天以上; (2)茎叶生长角度必须接近或超过90度,采摘时有清脆声,且断面整齐; (3)对不同部位的烟叶,采收时间稍有不同: 下部叶呈柠檬黄且微带一点青色时便可采收; 中部叶要完全呈柠檬黄时才可采摘,且每次只能采2片叶; 上部叶及顶叶要当整个叶面呈现黄色且只有少部分微泛青、主茎变为白色时才能采摘。 4、品种的耐熟性要高; 土壤的腐殖质含量高,氮素供应合理; 生长和成熟期间水分充足,保证致香物的积累量高; 采收适时,烟叶具备了较高的内含物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