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疾病是一类常见临床问题。随着

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得到了显著

的改善和进展。本文将探讨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

一、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进展

1. 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评估

通过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临床上常

见的肾脏疾病症状包括尿液异常(如尿蛋白、血尿、少尿或多尿等)、水肿、高血压等。体征方面,检查肾区触痛、肾区包块等可以有助于

肾脏疾病的早期判断。

2. 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肾功能评估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清肌酐、

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初步了解肾功能是否异常。此外,尿液分析、24小

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也是评估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3. 影像学检查的进展

肾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更直观的信息。如B超、CT等技

术可以观察肾脏结构和异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肾脏疾病诊

断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更加精准地展示了肾脏的形态和功能。

二、肾脏疾病的治疗进展

1. 保守治疗的优化

对于一些早期肾脏疾病患者,保守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针对不

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通过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等手段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2. 药物治疗的创新

药物治疗是肾脏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新药

物的应用为治疗肾脏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例如,RAAS抑制剂、免

疫抑制剂等药物已经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微创治疗的发展

在某些肾脏疾病需要手术干预的情况下,微创治疗成为了一种趋势。通过经皮肾穿刺治疗、经导管介入等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降低

患者痛苦,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4. 肾移植的进步

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肾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随

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移植的成功率大幅提升,术后患者的

存活率也显著提高。

三、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的挑战

尽管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

些挑战。例如,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许多患者

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可能已经丧失了大部分肾功能。另外,肾脏疾病

的治疗成本较高,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较大。

综上所述,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评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肾脏疾病。在治疗方面,保守治疗的优化、药物治疗的创新、微创治疗的发展以及肾移植等方法为肾脏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努力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肾脏疾病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肾脏疾病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肾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也 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些进展,并 了解它们对于肾脏疾病治疗的影响。 一、疾病的诊断 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目前,疾病的 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然而,这些方法的准确性 有限。一些新兴的技术能够更准确地诊断肾脏疾病,如高通量筛 选技术(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technology),该技术可以在短 时间内快速筛选出数百种药物,以及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进展,这些技术使人们更加了解疾病的机理和影响,从而为更准确 的诊断提供了基础。 二、治疗方法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肾透析和肾移植。尽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维持生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器 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和感染,以及肾透析的不适和低效率。

近年来,新型肾脏疾病治疗方法相继出现,如细胞治疗、基因 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基于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如脂肪酸类 和胶体类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治疗。这些新方法对于 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同时他们也是关于肾脏疾 病的新思路。 三、药物研究 目前,临床上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主要是抗凝剂、利尿剂和ACEI/ARB等药物。然而,这些药物存在风险和不足之处,如高 血钾、肾功能受损和低血压。 新型肾脏疾病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放射性核素疗法、RNA干扰技术和人工纳米器等技术被用于肾上腺素能逆转,它是 一种儿茶酚胺类药物,可以改善肾脏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同时,一些新型抗炎药物和抗氧化剂也正在研究中,这类药物可以减缓 肾脏疾病的进展速度。 四、预防与控制

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

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 一、引言 肾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了提高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将重点介绍肾脏病的临床诊疗指南。 二、临床表现 1、尿异常:肾脏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尿量减少或增多、尿色改变、尿蛋白阳性等表现。 2、水肿:肾脏病患者因肾功能受损,水、钠潴留,导致眼睑、颜面及双下肢不同程度水肿。 3、贫血: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贫血症状,主要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 4、高血压:肾脏病患者因水钠潴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因素,常伴有高血压症状。 三、诊断与评估

1、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以了解尿中有无红、白细胞,尿糖含量以及尿蛋白性质等。 2、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肾功能等,以了解患者贫血程度及肝、肾功能等。 3、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以了解肾脏形态及周围组织情况。 4、病理学检查:对于疑似肾脏肿瘤或病因不明的患者,需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如利尿剂、降压药、降糖药等。 2、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饮食治疗方面,应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食物;运动治疗方面,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等。 3、透析治疗: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4、肾移植:对于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肾移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五、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2、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预防肾脏损害。 3、定期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 4、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遵循医生建议合理用药。 5、控制体重和血压:肥胖和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的重要因素,应积极控制体重和血压。 6、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某些化学物质、重金属等,可导致肾脏损害,应尽量避免接触。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蛲虫病 一、概述

毕业论文—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摘要: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以及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就是激素或加用细胞毒药物,辅助抗凝,降血压等治疗,而中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或滋阴清热或健脾益肾,活血化淤,在有效缓解病情的同时又有利于激素的顺利撤退。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 第一章:肾病综合征的定义、病因、诊断标准以及治疗 1.1 肾病综合征的定义 肾病综合征是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等一组临床表现。祖国医学称之为水肿,一种因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征。 1.2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2/3为原发性,在儿童90%为原发性。祖国医学认为水肿一证的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老倦。 1.3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蛋白尿----尿蛋白每24小时持续≥3.5g,2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60g/L(低蛋白血症时血浆白蛋白量≤30g/L),3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值≥6.47mmol/L,4浮肿。此前两项为诊断必备条件。祖国医学诊断要点为: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2轻者仅有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第二章:肾病综合征的生活调摄及中西医治疗 2.1生活调摄 a卧床休息---活动可加重肾脏负担,加重蛋白流失,特别是对于水肿的病人。而卧床可增加肾血流量,有利于利尿。为防止肢体血管血栓的形成,保持适度的床上及床边活动还是必要的。待病情稳定,症状好转后可逐步增加活动,有利于降低血脂,减少并发症。 b饮食注意---对于水肿及高血压的患者应食低钠食物,饮食清谈,每天摄取食盐2~3g,根据自身尿量及水肿的情况控制水的摄入量。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g/(kg.d),再加上每天尿内丢失的蛋白量,摄入蛋白应为优质蛋白,如鱼、鸡蛋、牛奶、瘦肉等。如有慢性肾功能损害时,则应进低蛋白饮食(0.65g/kg.d),并适当补充维生素、钙、镁、锌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2.2西医治疗 a利尿---可用安体舒通或双氢克尿噻,中病即可,必要时可补充白蛋白,提高晶体渗透压,减轻水肿。使用利尿剂者应准确记录每日尿量,并应注意观察有无服用利尿剂的副作用:恶心、眩晕、口干、心慌等。 b抗凝、降低血粘度---高脂血症是本征常见动脉硬化性合并症的主要原因,有较高的血栓合并症及高凝状态,可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药。可用潘生丁、阿司匹林治疗,或用尿激酶4~6万U加肝素50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1个月。 c减轻蛋白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除可降低血压外,也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力而减少尿蛋白,前者常用苯那普利(洛丁新)10mg/d。后者常用氯沙坦(科素亚)50mg/d。近有报道患者进食蔬菜、豆类饮食后不仅血脂下降,而且尿

肾脏病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肾脏病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在医学领域中,肾脏疾病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随着医学技 术的不断进步,肾脏病的临床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本文将介 绍肾脏病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基因突变与遗传性肾脏疾病 遗传性肾脏疾病是一类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寿命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对遗传性肾脏疾 病患者的基因进行测序,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致病基因。这将有助于 提高对遗传性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 二、新型肾脏疾病预防和筛查方法的研究 肾脏疾病的早期预防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最新的研究表明,一些 新型的筛查方法可以更早地发现肾脏疾病的风险因素,例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同时,还有研究人员通过筛查尿液中的特定标志物,可以 提前发现和预防一些潜在的肾脏疾病,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 用支出。 三、免疫治疗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肾脏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激素 和免疫抑制剂来抑制炎症反应。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种种副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通过利用免疫治疗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可以有

效地控制和治疗肾脏炎症。免疫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可 以减轻患者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依赖。 四、肾脏移植的新技术 肾脏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方法。最近,一些新 技术的应用使得肾脏移植的成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例如,使用三维 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与患者肾脏相匹配的人工肾脏,并且可以避免排 斥反应的发生。此外,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造捐献者的器官,使 其更加适应患者的身体环境,从而减少移植后的并发症。 五、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将大量的医学数据输入人工智能算法中,可以 快速准确地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患者的 个体化情况,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结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肾脏病临床研究正取得新的突破。基因 突变与遗传性肾脏疾病、新型肾脏疾病预防和筛查方法的研究、免疫 治疗的应用、肾脏移植的新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 用等,都为肾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信在不 久的将来,肾脏疾病的治疗会更加个体化、准确和高效。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特征的一种病。控制水肿、防治感染、预防血栓形成、控制高脂血症对激素抵抗型INS 尤其重要。 标签:肾病;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估计儿童年发病率为(2~4)/100000,患病率16/100 000,我国部分省市、医院住院患儿统计资料显示,肾病综合征约占肾病内科疾病患儿的21%~31%。 一肾病综合征诊断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尿中排出大量蛋白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临床特点,因此临床实践中依据“三高一低”的特点进行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并不困难。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步骤如下:①是否肾病综合征;②是否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③需与全身系统及先天遗传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相鉴别;④是哪种肾小球疾病引起,必须作肾活检才能确诊。能引起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然而导致这一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原因或病因却复杂得多,通常将各种病因分为两大类,一类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指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一类为与特殊疾病相关的肾病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是作为其他疾病的合并症而出现的,比如过敏、感染、肿瘤、系统性疾病等。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几乎90%以上均为特发性。尽管以往有不少研究关注这类特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比如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或异常等,但终究未能澄清,因而尚不能对特发性肾病综合征依据病因分亚组、依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依据病因估计预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和在临床医学的应用,国外研究者新近确定了一些致肾病综合征的新基因,从而使一部分肾病综合征患儿可以从“特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近年来在肾病综合征诊断方面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能够对一些因单基因突变而导致的肾病综合征进行诊断,尤其体现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诊断,因而有助于改善治疗策略、预后估计、遗传咨询甚至产前诊断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促进我们在认识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蛋白尿发生机制等方面多一份思考。 二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1.利尿消腫 由于低蛋白血症导致水肿有效利尿,静脉补充胶体液是重要措施之一。静脉输注血浆代用品来提高病人血浆胶体渗透压,此时药物易滞留及堵塞肾小管,致成“渗透性肾病”,诱发急性肾衰竭。若无心功能障碍时,可每次静脉输注500ml,隔日1次,输注结束立刻应用袢利尿剂,以获取最佳利尿效果。

肾脏内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肾脏内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肾脏内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肾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是身体内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主要器官。肾脏内科疾病是指发生在肾脏本身或与肾脏相关的病理状态,包括肾小球疾病、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生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不良的健康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介绍肾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 一、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的炎症性疾病,其中炎症等病理改变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下降,导致尿量减少,蛋白尿和血尿,高血压等症状。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包括病理检查,尿液检查,肾脏成像和生化检查等。 治疗:治疗肾小球肾炎主要是通过减轻炎症,保护肾脏,并消除症状来缓解病情。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炎药等。剂量和持续时间的选择取决于病情和肾功能状态。 二、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多系统疾病,其诱因包括代谢异常、感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因素等。肾病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包括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血尿等。

治疗:治疗的目标是保护肾脏,预防进展和控制症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目标,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针刺和草药等。 三、肾结石 肾结石是一种在肾脏内形成的坚硬结构,由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而成。肾结石的临床表现包括突发性腰痛、肾绞痛、腰部压痛等。 治疗:治疗肾结石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并预防结石的形成。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营养建议和手术。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止痛药、消炎药和尿路扩张剂等。营养建议包括增加水分摄入、避免高嘌呤和盐含量食物。 四、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包括肾缺血、肾毒性等。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生的尿量减少、肾功能指标上升、电解质紊乱和代谢酸中毒等。 治疗: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恢复肾功能并预防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治疗方案包括控制电解质平衡,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尿量蛋白排泄量的恢复,以及控制原因如感染,代谢性酸中毒等。 五、慢性肾病

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措施

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措施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调 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维持水体平衡等。然而,在现代社会,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肾脏疾病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病症,对 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 肾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成为了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 一、肾脏疾病的分类 肾脏疾病的分类主要按照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三个方面 进行划分。按病因分,可以将肾脏疾病分为遗传性、免疫性、代 谢性、药物性、感染性等多种类型。免疫性肾病是指由于人体免 疫系统异常导致的肾脏疾病。药物性肾病是指由于长期服用影响 肾脏功能的药物而引起的疾病。代谢性肾病则与糖尿病、高血压、肾结石等有关。按照发病机制分,可将肾脏疾病分为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和间质疾病等三类。不同分类方式对肾脏疾病的治疗 方案以及病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肾脏疾病的研究主要围绕肾脏的功能失调机制和相应的治疗方案展开。研究中,一种新型细胞质网络系统-微小管骨架功能障碍被发现,这是慢性肾脏病早期损伤的新标志。此外,研究人员在细胞核因子受体下调和纳米化脂质体输运时针对性治疗慢性肾脏病产生了积极作用。此外,智能化药物和人工智能每况愈下在临床肾脏病诊断和治疗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三、肾脏疾病的治疗措施 治疗肾脏疾病有多种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疾病分类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例如,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物质治疗肾炎类疾病,采用透析和肾移植等治疗方案治疗慢性肾脏病等。另外,正确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能够有效地遏制肾脏疾病的进展,这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综上所述,肾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随着医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肾脏疾病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相应的治疗措施也得到了更为细致和科学的制定。只有提高大众对肾脏健康的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肾脏病临床诊断思路及进展

肾脏病临床诊断思路及进展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魏仲南 临床看病有两个主要环节:诊断和治疗。这也是先认识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朴素方法论在临床医学中的体现。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诊断是对疾病根本性质的判断,始于对临床表现的探究。临床表现是机体表现出来的病态现象,包括:症状——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体征——体检的客观发现以及辅助检查的异常。同种疾病具有共同的临床特点,但在不同个体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病变阶段,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疾病也可能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这就构成了疾病诊断的复杂性。因此,细心全面地搜集临床资料并加以深入分析是临床医师的一项基本功,清晰的概念以及简明正确地分析思路常常能引导出正确的诊断,这正是临床医师需要锤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肾脏病既具有疾病的普遍特点,又有其独特性。因此,要求肾脏病专科医师应具有较丰富的大内科及相关的医学知识。正如王叔咸教授所说:“内科里面有肾脏病,肾脏病里面有内科。” 肾脏病诊断应当完整全面,包括的层次有:临床诊断(概括临床特点,如肾炎综合征)、病因诊断、病理诊断、肾功能诊断、合并症诊断,(发病机制、解剖部位分型)这样地分析不容易疏漏。获得的诊断还需要实践检验,在密切观察中确定或修正当初的诊断,并及时调整治疗。 肾脏病的分类虽复杂,但多种肾脏病有时会出现相同的表现,称之为综合征。它是由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归纳而成。我们掌握了这些综合征,并由此出发,再追查是由哪一种特殊疾病引起的,这样就能有效地缩小思考范围,迅速地获得正确的诊断。Brenner(1983)认为,临床上的肾脏病有10个综合征:

1、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诊断的重要线索是无尿和少尿,肾小球滤过率(GFR)在几日内至几周内迅速地下降,血肌酐急剧地升高,每日升高 44.2~88.4μmol/L,常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管型尿、高血压、水肿。 2005年,急性肾损伤专家组(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 AKIN )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制定了新的急性肾损伤共识。AKIN制定的AKI定义为:不超过3个月的肾脏功能或结构方面的异常,包括血、尿、组织检测或影像学方面的肾损伤标志物的异常。AKI的诊断标准为:肾功能的突然减退(在48 h内)。表现为血肌酐升高绝对值≥0.3 mg/dL(≥26.4u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或尿量减少(尿量<0.5 ml?kg?h-1,时间超过6h)。 2、慢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氮质血症超过三个月,有长期肾衰竭症状和体征,肾性骨营养不良,双侧肾脏缩小,尿沉渣内有宽阔管型,常有多尿、夜尿、或少尿及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3、肾炎综合征:蛋白尿、肾性血尿、浮肿、高血压、管型尿等。 4、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克;血浆白蛋白<30 克/L;高脂血症;高度浮肿。 5、无症状尿异常:(隐匿性肾炎) 6、肾小管间质疾病: 7、尿频—排尿不适综合症:包括尿路感染、肾结核、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 8、高血压综合征: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可有蛋白尿和管型。 9、肾结石:可有排出小结石或肾绞痛病史,X线或超声波检查可发现结石影、常有血尿、脓尿、尿频、尿急。

肾脏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

肾脏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其工作需要大量的血液循环 与精密的调节机制。然而,肾脏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负担,也因此容易受到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危及人类健 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探索肾脏疾病的成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两方面都需要不断努力。 一、基础研究 1. 肾小球滤过膜的研究。 肾小球滤过膜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瑕疵是基础性肾小球 肾炎等临床疾病的重要原因。在过去的几年中,基础研究已在肾 小球滤过膜的结构、功能、调节以及自身免疫等方面取得了重要 进展。以肾小球滤过膜材料纤维连接为研究重点的“肾脏微环境和 疾病工程中心”合作研究项目就是有力的例证。这一研究通过运用 生物力学和材料科学技术,瞄准肾小球滤过膜的问题,制作出了“原子层沉积银等离子体涂层肾脏滤过器”,使肾脏滤过器的耐用 性大大提高,并能更好地阻止水分和蛋白质的渗透。

2. 疾病机制的研究。 除了重视肾小球滤过膜这一组成部分的研究,还需要对导致肾 脏疾病的多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多囊 肾等肾脏疾病的成因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肾脏疾病 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疾病机制对于有效地治疗肾脏疾病至关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针对肾脏疾病机制的研究中。其中,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外基质学、凝血酶破坏等领域的 研究成果,对指引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临床治疗 除了基础研究,在临床治疗中,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 地更新和发展。常见的肾脏疾病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药物治疗。

肾病科临床路径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 一、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劳淋(TCD 编码:BNS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 。 断为再发性尿路感染(ICD-10 编码:N39.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 。 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 年)和《肾脏病临床与进展》(郑法雷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淋证(再发性尿路 感染)诊疗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临床常见证候: 方案” 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证。肾阴不足,膀胱 湿热证。阴阳两虚,湿热下注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 。 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8-2008)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28 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劳淋(TCD 编码:BNS070)和再发性尿路感染(ICD-10 编码:N39.0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中国肾功能不全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3)

中国肾功能不全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3) 中国肾功能不全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3完整版) 该文档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有关中国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1. 简介 肾功能不全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疾病。本指南介绍了肾功能不全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数据,以及诊断和治疗的一般原则。 2. 诊断 本章节详细介绍了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包括病史记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3. 肾功能保护

本节重点介绍了如何进行肾功能保护,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 病和其他潜在危险因素,以及膳食和生活方式的管理。 4. 肾替代治疗 本章节介绍了肾替代治疗的不同方法,如透析和肾移植。对于 每种方法,详细介绍了适应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和预后。 5. 肾功能不全并发症的管理 本节详细介绍了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包括贫血、骨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等,并提供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和药物治疗 建议。 6. 肾功能不全的特殊人群 在本节中,特别讨论了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特殊人群中 肾功能不全的诊治问题。

7. 护理和康复 本章节介绍了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措施,包括营养支持、病后康复和心理支持等。 8. 未来研究方向 最后,本指南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肾功能不全的诊治水平。 该指南的编写基于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全面的指导。但请注意,该指南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临床判断和个体化治疗决策。 请注意,该指南中的内容只能作为参考,并非法律依据。决策应根据具体情况独立进行,不应依赖本文档提供的信息。

肾病内科肾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肾病内科肾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肾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并且与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本文将介绍肾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 一、肾性贫血的诊断 肾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下是肾性贫血的常见诊断要点: 1. 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肾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通常低于正常范围。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水平一般为130-180g/L,女性为120-160g/L。 2. 血清铁代谢异常:肾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水平通常降低,而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此外,肾性贫血患者还常常伴有血清转铁蛋白升高。 3. 骨髓检查:骨髓检查对于肾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肾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常显示红细胞生成不足、铁储备缺乏,以及红系祖细胞增多。 二、肾性贫血的治疗 肾性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纠正贫血和治疗肾脏疾病。 1. 纠正贫血:

(1)铁剂补充:对于肾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常常不足以满足其铁需求。因此,静脉铁剂的使用成为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常用方法。常用的静脉铁剂包括葡萄糖酸铁、蔗糖铁和羟基脲铁等。 (2)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红细胞生成素是指能够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由于肾性贫血患者常常存在红细胞生成不足的问题,因此,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成为纠正贫血的重要方式。 2. 治疗肾脏疾病: (1)控制原发病病情:对于引起肾性贫血的原发病,如慢性肾脏疾病,应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以减少对肾脏造成的损害,从而改善贫血情况。 (2)透析治疗:对于肾衰竭患者,尤其是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铁丢失和红细胞破坏,进一步加重贫血。因此,肾性贫血的治疗中需要考虑透析治疗,包括规范的透析操作、合理的透析频率和充分的透析时间等。 三、肾性贫血治疗的新进展 近年来,针对肾性贫血的治疗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下面将介绍一些较为重要的进展: 1. 非静脉铁剂的研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显示,非静脉铁剂,如口服铁剂和吸入性铁剂,对于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这些非静脉铁剂的应用能够方便患者使用,减少对静脉通路的依赖。

肾病内科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新进展

肾病内科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新进展肾病综合征是一类以肾小球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最常见的形式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并且具有复发性和慢性化的趋势,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有了重要的进展和创新。 1.疾病的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尿液分析和肾活检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患者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试纸阳性),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等症状。尿液分析可观察到明显的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等异常指标。然而,这些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肾活检结果才能进行确诊。 2.治疗方法 2.1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减轻肾小球的炎症损伤。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和他克莫司,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减少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等方式,达到抑制免疫反应的效果。此外,对于少数病因明确的患者,针对病因进行特定治疗也是重要的。 2.2 支持性治疗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需要积极进行液体控 制和抗高血压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低盐饮食、水肿控制药物等都 是常见的支持性治疗手段。 2.3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作为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中医药可通过改善肾脏微循环、抑制炎症 反应、减轻肾小球的蛋白丢失等方式发挥治疗作用。 3.新进展 肾病综合征的诊治中,持续性微量蛋白尿的监测被赋予了更高的重 要性。近年来,微量蛋白尿检测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 评估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另外,针对肾病综合征的潜在病因进行治疗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 热点。目前,我们对于肾病综合征的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揭示,但通过 研究发现一些基因突变、免疫异常、免疫球蛋白沉积等因素与肾病综 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为我们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 提供了线索。 此外,肾病综合征的疾病预后也幸运地得到了显著改善。早期的诊 断和及时的治疗,以及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康复训练,都为患者 的预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无论是诊断手段的改善,还是治疗方法的创新,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

ESC202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ESC202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指南 1.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在数月或数年内逐渐失去其正常功能的疾病。其特征是持久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持续增高以及尿量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五个阶段,从肾功能损害无症状期到最终的末期肾病。 2.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需要综合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2.1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是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步骤。病史包括疾病的发展过程、病因和相关症状等信息。体格检查可以发现与肾功能衰竭相关的身体征象,如水肿、贫血和高血压等。

2.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评估肾功能的关键工具。常规检查包括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常规和尿蛋白定量等。此外,还可以进行其他特殊检查,如肾脏超声、尿素呼气试验和24小时尿量测定等。 2.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常用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包括肾脏超声、 CT 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 3.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保护残余肾功能、控制血压、 控制血糖和血脂、调节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尿毒症 症状以及透析治疗和肾移植等。 3.1 保护残余肾功能

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方法可以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3.2 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目标。常用的药物包括 ACE 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和钙通道阻断剂等。 3.3 控制血糖和血脂 对于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3.4 调节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 对于出现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如补充碳酸氢盐、限制蛋白质摄入和控制钠摄入等。 3.5 控制尿毒症症状

临床医学中的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新技术

临床医学中的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新技术肾脏疾病一直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而且对整个医疗系统的负担也不容忽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中的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本文将介绍一些肾脏疾病的新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基因检测及个体化药物治疗 基因检测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患者的基因进行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遗传背景,预测肾脏疾病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患者的基因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个体化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微创手术技术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精准和安全。微创手术可以通过导管或腔镜等器械进入患者的体内,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在肾脏疾病治疗中,微创手术可以实现肾脏结石的碎石、肾脏肿瘤的切除等操作,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尿液分析技术 尿液分析是肾脏疾病诊断的基本手段之一,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尿液分析技术也不断更新。目前,有许多新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尿液中的蛋白质、细胞等指标,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

别诊断。尿液分析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肾脏疾病的诊断准确度,而且缩短了诊断时间,为患者提供更早的治疗机会。 四、血液透析技术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通过人工方法清除患者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血液透析技术也在逐步改进。目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负压吸附透析(HDF)等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这些新技术可以更好地清除废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五、新型药物治疗 除了个体化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新型药物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潜力。例如,抗纤溶药物和抗肾小管上皮细胞药物可以改善肾脏疾病患者的肾功能。此外,免疫调节剂也被广泛应用于肾炎等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这些新型药物的出现为肾脏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结论 肾脏疾病是临床医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不断创新的技术和药物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进展。基因检测及个体化药物治疗、微创手术技术、尿液分析技术、血液透析技术和新型药物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肾脏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机会和生活质量。然而,需要进

狼疮肾炎的诊断治疗进展

狼疮肾炎的诊断治疗进展 狼疮肾炎的诊断治疗进展 狼疮肾炎(LN)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单独临床表现,也可是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主要为局部或弥漫性肾小球增生性病变。近年来,随着对LN致病因素研究的深入,其治疗策略已取得了可观的新经验,LN的生存率较前已显著提高,新的生物制剂和干细胞等新的治疗手段给重症难治性LN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介绍了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狼疮性肾炎分类标准,并综述了其治疗方案及原则。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诊断标准;生物制剂;血液净化;干细胞移植 狼疮肾炎(LN)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单独临床表现,也可是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主要为局部或弥漫性肾小球增生性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5%~50%在临床早期就有肾脏功能的异常,而晚期患者可达60%[1]。LN的严重程度不同,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脏损害后肌酐上升,部分患者可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近年来,随着对LN致病因素研究的深入,其治疗策略已取得了可观的进步,LN的生存率较前显著提高,现将目前LN病理分型及治疗的现状综述如下。 1 诊断标准 目前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见表1)。 SLE分类标准的11项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SLE。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为95%和85%。需强调指出的是患者病情的初始或许不具备分类标准中的4条。随着病情的进展而有4条以上的项目。11条分类标准中,免疫学异常和高滴度抗核抗体更具有诊断意义。一旦患者免疫学异常,即便临床诊断不够条件,也应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做出诊断和及早治疗。 2009年ACR会议上系统性狼疮国际合作组(SLICC)对于

临床医学中的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临床医学中的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肾脏疾病是指发生在人体肾脏部位的疾病,包括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和肾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甚至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肾脏疾病的诊断新进展 近年来,肾脏疾病的诊断方法不断创新,为准确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其中,肾活检技术是目前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能够直接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然而,肾活检对患者而言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因此,如何在减少肾活检频率的前提下提高诊断准确性是临床医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肾脏疾病的非创伤性诊断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肾脏图像来判断病变和病理改变。此外,还有尿液检查、血液生化指标等辅助诊断手段的发展,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肾脏功能和病理状态。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也减少了患者的创伤性检查过程。 二、肾脏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针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传统的方法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和肾替代治疗(例如透析和肾移植)。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副作用多;透析治疗耗时长,对患者生活质量 影响较大;肾移植存在供体不足等难题。 近年来,基因治疗成为了治疗肾脏疾病的新思路。通过基因治疗, 可以修复患者体内存在的基因缺陷,达到治愈肾脏疾病的效果。例如,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以精准编辑人类基因组,针对某些引起肾脏 疾病的基因进行修复。此外,干细胞治疗也被广泛研究,通过将干细 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实现肾脏再生和功能修复。 除了基因治疗,一些新药的研发也在推动肾脏疾病治疗的进展。例如,针对肾小球疾病的治疗药物就有不少突破,可以减轻患者的蛋白 尿和肾功能损伤。此外,一些新型药物还可以抑制肾脏纤维化和炎症 反应,起到修复和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三、肾脏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新进展 在肾脏疾病的治疗同时,预防和健康管理也同样重要。随着医学科 技的不断进步,肾脏疾病的预防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预防肾脏疾病的关键是控制和管理患者的慢性病因素,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的出现有效地控制了这些慢性病的 进展,减少了患者进入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此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 是预防肾脏疾病必不可少的一环,例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以及避免 过度劳累等。 健康管理在肾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肾脏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患者的肾脏病变。同时,患者

(完整)肾内科临床路径

(肾内科)卫生部下发的112个病种临床路径 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6。1终末期肾脏病 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 6.3急性肾损伤 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 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肾病临床路径

精选文库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内三科肾病临床路径 目录 一、 IgA 肾病 二、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 三、糖尿病肾病早中期临床路径 四、糖尿病肾病后期临床路径 IgA 肾病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合适于诊断为I gA肾病的患者 一、第一诊断为 IgA 肾病( ICD-10 编码: N02.801。) (二)诊断依照 1.疾病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订正的《临床诊断指南—肾 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第 1 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第 1版,人民军医第一版社第一版)《、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 3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进行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要点专科协作组肾风( IgA 肾病)诊断方案”及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有病诊断指南》( ZYYXH/T10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肾风(IgA 肾病)。 2.患者适归并接受临床路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 IgA 肾病( ICD-10 编码: N02.8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但在住院时期不需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本路径。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惯例、尿惯例、便惯例+潜血 (2)尿红细胞形态剖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4)内生肌酐除去率( Ccr)或 eGFR (5)凝血功能 (6)蛋白电泳 (7)免疫指标( ANA谱、 IgG、IgA 、IgM、C3、C4、 RF、ASO、) CRP、ESR (8)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 HIV等) (9)腹部超声、胸部 X线片、心电图 (10)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病理种类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依据病情需要而定,如ANCA、抗GBM抗体、HLA-B27、尿微量蛋白剖析、尿NAG酶、尿浸透压、超声心动图、双肾ECT、双肾血管彩超或CT/MRI、甲状腺 功能、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血和尿轻链定量、肿瘤标记物、血型、骨髓穿刺、电测听、检眼镜和裂隙灯检查等。已明确为I gA肾病,假如病情变化需要,可再次行肾穿刺。 (八)治疗方案 1.选择口服 a- 酮酸片、尿毒清颗粒、金水宝胶囊改良肾功能治疗。 2.归并贫血能够选择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依据贫血三项能够选择蔗糖铁,叶酸片, 维生素 B12等。 3.合理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4.其余疗法。 5.内科基础治疗。 6.护理:合理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固,主要症状有所改良。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拥有中医特点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由剖析 1.若出现尿蛋白增加、肾病理有活动性表现,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 / 或细胞毒类药物的患者,退出本路径。 2.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或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需要肾代替治疗者,退出本路径。 3.关于新出现的严重感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 疾病等其余系统并发症,可能需要同时办理而致住院时间延伸、花费增添,严重者退出本路径。 4.治疗过程中发患病情变化,或出现治疗有关的并发症,或肾穿刺并发症,可导致 住院时间延伸 , 花费增添,严重者退出本路径。 5.因患者及其家眷意向而影响本路径的履行,退出本路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