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高中化学-烃及卤代烃

19,高中化学-烃及卤代烃

19,高中化学-烃及卤代烃
19,高中化学-烃及卤代烃

烃和卤代烃

1、有机物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①组成与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或相同

时,支链越多,熔点越低;在不考虑对称结构的分子式前提下,沸点也越低(结构对称的化合

物的沸点一般比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合物高)。

②组成与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当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或相同时,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

越高。

③有机物一般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但当有机物分子的极性较大时,则可溶于水,

如乙醇、乙醛、乙酸等均可溶于水。

2、有机物的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①有机物的性质由其分子结构决定,而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一般地,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有机物含有多个官能团时,也应具有多个官能

团的性质。

②分子作为一个整体,组成的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尤其是相邻的原子或

原子团之间的影响较大。如中,由于苯环对羟基(—OH)的影响,使得

的—OH更活泼,表现出弱酸性;由于—OH对苯环的影响,使得的苯环上2,4,

6位的氢原子更活泼,室温下就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

白色沉淀。

结构、性质乙烷乙烯乙炔

结构简式CH3—CH3CH2=CH2CH≡CH

结构特点全部为单键;饱和链烃;正四

面体型结构

含碳碳双键;不饱和链烃;

平面型分子,键角120°

含碳碳三键;不饱和链烃;

直线型分子,键角180°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而易溶于

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

化学活动性稳定活泼活泼

取代反应光卤代————

加成反应——能与H2、X2、HX、H2O、HCN等发生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燃烧火焰较明亮燃烧火焰明亮,带黑烟燃烧火焰很明亮,带浓黑烟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加聚反应不能反应能反应能反应

鉴别不能使溴水褪色;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能使溴水褪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各类烃与液溴、溴水、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比较

物质类别液溴溴水酸性KMnO4溶液烷烃光照条件下取代不反应,液态烷烃可将溴萃取褪色不反应

烯烃加成加成褪色氧化褪色

炔烃加成加成褪色氧化褪色

苯一般不反应,催化下可取代不反应,苯可将溴萃取褪色不反应

苯的同系物

一般不反应,催化下可取代 不反应,苯的同系物可将溴萃取褪色 氧化褪色

熟练掌握本章中所学的取代、加成、消去、氧化和加聚等反应,包括反应条件、反应类型、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条件的选择等,尤其是单体与加聚产物的相互推导,由以前的定性推断发展反应类型 定义 举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

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原子之间的部分化学键断开,不饱和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聚合反应

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化合物分子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的反应。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消去反应

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 2O 、HBr 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CH 3CH 2OH 170?????→浓硫酸

CH 2=CH 2↑+H 2O

CH 3—CH 2Br+NaOH ????→乙醇CH 2=CH 2↑+NaBr+H 2O

氧化反应 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

2CH 3CH 2OH+O 2Cu

????

→2CH 3CHO+2H 2O 2CH 3CHO+O 2?????→催化剂

2CH 3COOH

常见的烃的相互转化关系图。

1、等量的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计算。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计算。

对于等物质的量(1 mo1)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4y x ??

+

???

mol ,若4y x ??+ ???

的值越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也越大。

②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计算。

等质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若烃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其耗氧量也越大。即若

y

x

的值越大。则该烃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也越大。 2、烃分子含氢原子数恒为偶数,其相对分子质量恒为偶数。

应用:如果你求得的烃分子(烃基除外)所含H 原子数为奇数或相对分子质量为奇数,则求算一定有错。

请想一想:有机物C x H y O a 、C x H y X a (X 代表F 、Cl 、Br 、I 等卤素),其分子内的氢原子数、相对分子质量是奇数还是偶数?

3、烃燃烧反应中烃前配平化学计量数的变化规律。

设m 、n 、p 、q 为正整数,对mC x H y +nO 2???→点燃

pCO 2+qH 2O (设已配平),其中烃前配平

化学计量数只有两种可能:非l 即2。①当y /2=偶数时,则m=1;②当y /2=奇数时,则m=2。 如:配平C 6H 6和C 3H 8分别完全燃烧反应的方程式。 因6/2=3(奇数),烃前配平化学计量数为2;因8/2=4(偶数),烃前配平化学计量数为1,可速得:

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C 3H 8+5O 2???

→点燃

3CO 2+4H 2O 4、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大小变化规律。

对mC x H y +nO 2???

→点燃pCO 2+qH 2O ,若水为气体,则: 当y=4时,反应前后体积相等;

当y >4时,反应后气体体积>反应前气体体积: 当y <4时,反应后气体体积<反应前气体体积。 燃烧前后体积的变化只与H 原子数有关。 5、烃类混合物燃烧的耗氧量规律。

①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 2、H 2O 的量为定值,耗氧量也为定值。

②混合物总质量一定,只要含碳(或氢)的质量分数一定,生成CO 2(或H 2O )的量就相同,但耗氧量可能不同。

例 1.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①水洗;①用干燥剂干燥;①10% NaOH溶液洗;①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

【答案】B

【解析】先用水洗,FeBr3溶于水而被洗去;再用NaOH溶液洗,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NaBr和NaBrO)而被洗去;第二次用水洗时有效地除去残存在有机物中易溶于水的杂质;干燥时少量的水被除去,最后蒸馏时将溴苯中的苯分离出去(利用两者沸点的差异)。

例2.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①(CH3)3CCH2Cl①CHCl2CHBr2①①CH3Cl

A.①①①

B.①①①

C.全部

D.①①

【答案】A

【解析】先分析题中条件“KOH醇溶液加热”,这是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因此要从消去反应入手。(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实质是卤原子与其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一同消去,若相邻碳上无氢原子则不能消去。①中Cl原子相连碳原子邻位碳上无H原子,所以①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①①①中卤原子的邻位碳上都有氢原子,都能在此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2)苯环上的氢不易以消去的方式去掉,所以一般认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卤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所以①不能反应。

例3.下列物质分别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

C.CH3Cl

D.

【答案】B

【解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其结构特点是:有β-碳原子,而且β-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C中无β碳原子,A中的β-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A、C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得到两种烯烃:CH2=CH—CH2—CH3或CH3—CH=CH—CH3;B发生消去反应后只得到C6H5- CH=CH2。

例4.下列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错误的是()

A.油的熔点低,脂肪的熔点高

B.油含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少

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D.油经过氢化可以转化为脂肪,通常又叫做硬化油

【答案】B

【解析】A.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熔点低于脂肪,故A正确;B.油含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多,故B错误;C.油和脂肪都是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故C正确;D.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D正确。

例5.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直链烃,但分子中3个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丙烷比丁烷易液化

D.1 mol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2

【答案】C

【解析】C3H8是直链烃,但其中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和与之相连的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故分子中3个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A正确;C3H8在光照时能够与Cl2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丁烷比丙烷易液化,C错误;1 mol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2,D正确。

例6.某炔烃氢化后得到的饱和烃结构为,该炔烃可能的结构有()A.1种

C.3种

D.4种

【答案】A

【解析】加成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根据加成原理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双键,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炔存在C≡C的位置,还原三键时注意: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的2个氢原子还原C≡C。

例7.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B.与足量的液溴反应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

【答案】A

【解析】鉴别乙烯和甲烷的最好的方法:通入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乙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甲烷;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最好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去,剩余甲烷。鉴别乙烯和甲烷的另一种方法: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烷;但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因为乙烯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引入新杂质。

例8.某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1),此烃可能是()A.烷烃

B.单烯烃

C.炔烃

D.苯的同系物

【答案】C

【解析】某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1),根据原子守恒,该烃的组成通式为C n H2n-2,选项中只有炔烃符合。

例9.已知有两种一氯取代物,则的一氯取代物有()

A.3种

C.6种

D.8种

【答案】A

【解析】根据一氯取代产物的种类取决于有机物物中氢原子的种类;分子中等效氢原子一般有如下情况:①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①同一碳原子所连的氢原子等效,同一碳

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①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中有3种氢

原子,所以其一氯取代物有3种。

例10.烯烃可能不具有的性质有()

A.能使溴水褪色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烯烃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烃,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能够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能够与氢气、卤素单质等发生加成反应,不具有的性质是取代反应,故选:C。

例11.下列现象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是()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答案】C

【解析】A为氧化反应,B为萃取,未发生化学反应,C为加成反应,D为取代反应。

例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苯与氢气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苯与硝酸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C.苯与液溴生成溴苯

D.苯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

【答案】B

【解析】A、苯与氢气在镍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A正确;

B、苯与硝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

C、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C正确;

D、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苯不溶于水,因此苯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故D正确。

例13.由CH3CH3→CH3CH2Cl→CH2===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是() A.取代→消去→加成

B.裂解→取代→消去

C.取代→加成→氧化

D.取代→消去→水解

【答案】A

【解析】由CH3CH3取代后得到CH2CH2Cl,再消去得到CH2===CH2,再与水加成可得CH3CH2OH。

例14.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A.①①

B.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

【答案】B

【解析】属于芳香烃的有①①①①,①①是苯的同系物。

例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比烷烃沸点高是因为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B.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红外光谱分析不能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D.蛋白质溶液中加硫酸铵或氯化铜溶液,均会发生蛋白质的变性

【答案】A

【解析】油脂中的植物油因含不饱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C项乙醇与乙

酸乙酯官能团不同,可用红外光谱区分,故C错;硫酸铵可使蛋白质盐析,故D错。

例16.(8分)蒽()与苯炔(|)反应生成化合物X(立体对称图形),如下图所示:

(1)蒽与X都属于(填字母)。

a.环烃b.烃c.不饱和烃

(2)苯炔的分子式为,苯炔不具有的性质是(填字母)。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3)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填字母,下同)。

(4)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答案】(1)abc(2)C6H4ad(3)D(4)D

【解析】(1)蒽和X都只含C、H两种元素,有环状结构,且含有不饱和碳原子,故a、b、c 均正确。(2)由苯炔的结构简式,结合碳的四价结构,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6H4,不溶于水,常

温常压下是气体的烃其碳原子数不超过4,因苯炔分子内含有键、—C≡C—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3)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只有一个苯环,且侧链均为烷基,满足条

件的只有D项。(4)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只有D项。

例17.(10分)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表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式(其中Pt、Ni是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环烷烃与是同分异构体。

(2)从反应①~①可以看出,最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的环烷烃是(填名称),判断依据为。

(3)环烷烃还可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发生类似的开环加成反应,如环丁烷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4)写出鉴别环丙烷与丙烯的一种方法,试剂;现象与结论

【答案】(1)同碳原子数的烯烃(2)环丙烷反应所需条件(温度)要求最低

(3)

(4)酸性KMnO4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丙烯,不褪色的是环丙烷

【解析】(1)由表中结构简式可知环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显然与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或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烯烃);

(2)比较①~①的反应条件(温度)知,①反应温度最低,故环丙烷最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环丙烷;反应温度最低;

(3)根据题干加成反应的信息:环结构变为链结构,不难写出所求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由反应①知环烷结构不与KMnO4(H+)反应,而碳碳双键易被氧化,故用酸性KMnO4溶液可将环丙烷和丙烯区别开,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是丙烯,另一种是环丙烷(或溴水,使溴水退色的是丙烯)。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是相同的

B.所有烷烃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C.人们通常用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来制食品包装袋,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乙醇可以转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2.下列关于甲烷、乙烯、乙醇、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B.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较激烈

D.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是利用了食醋中醋酸的酸性

3.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CH4

B.一定有CH4、C2H4

C.可能C2H6

D.一定有C2H4

4.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2H6

B.C4H10

C.C4H8Cl2

D.C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

B.石油的分馏是化学变化

C.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因为它测的是混合液的温度

D.葡萄糖和果糖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

6.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C3H6Cl2有4种同分异构体,则分子式为C3H2Cl6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7.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因而称为释迦牟尼分子(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有关该有机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

B.不属于苯的同系物

C.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

D.它和分子式为C22H12的有机物可能互为同系物

8.一种形状像布袋结构的烯烃分子Bowtiediene,其形状和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烯烃的分子式为C5H4

B.该分子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C.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三键的链烃不止一种

9.溴乙烷与硝酸银溶液混合,未见沉淀物发生,以下解释中理由最充分的是()

A.溴乙烷是共价化合物

B.硝酸银是强电解质

C.溴乙烷属非电解质

D.溶液未酸化、未加热

10.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辛烯和3﹣甲基﹣1﹣丁烯

B.甲苯和乙炔

C.1﹣氯丙烷和2﹣氯丙烷

D.甲基环己烷和己烯

11.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由甲苯制甲基环己烷、由乙烷制溴乙烷

②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

③由乙烯制聚乙烯、由异戊二烯制聚异戊二烯

④由苯制硝基苯、由甲苯制TNT.

A.只有②③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④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溴水振荡后,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既能鉴别出甲烷和乙烯又能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再经干燥而获得纯净的甲烷

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D.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分馏得到汽油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是石油裂解后的产物

B.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

D.芳香烃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后的煤焦油

15.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A.2﹣甲基﹣2﹣丁烯

B.3﹣甲基﹣1﹣丁烯

C.2,3﹣二甲基﹣1﹣丁烯

D.3﹣甲基﹣1﹣丁炔

1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用新制的Cu(OH)2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乙醇不一定得到乙烯

C.苯酚在空气中显淡红色,并未变质

D.甲苯最多有15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

18.有关烯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分子式是C4H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D.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9.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选用酸性KMnO4溶液洗气

B.使用萃取的方法可提纯粗苯甲酸

C.欲区分苯和甲苯,分别取少量样品价足量KMnO4溶液,振荡,KMnO4溶液褪色为甲苯,反之为苯

D.欲确定溴乙烷中含有溴原子,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待溶液冷却后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即可确定

20.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都可以表示为C n H2n+2

B.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C.含有碳碳单键的化合物都为烷烃

D.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2的倍数

2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C4H10有3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D.新制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乙醛和乙醇

22.学习化学应有辩证的观点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B.醇和酸反应的产物未必是酯

C.卤代烃的水解产物一定是醇

D.醇脱水的反应都属于消去反应

23.制取较纯的氯乙烷,用下列哪种方法()

A.乙烷和氯气取代

B.乙烯加成氢气,再用氯气取代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D.乙烯和氯气加成

24.一定量的CH4燃烧后得到的产物是CO、CO2、H2O(g),此混合物的质量为49.6g,当其缓缓

通过足量的无水CaCl2时气体质量减少25.2g,则混合气中CO的质量为()

A.24.4g

B.13.2g

C.12.5g

D.11.2g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双键的物质是烯烃

B.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是烯烃

C.分子式为C4H8的链烃一定是烯烃

D.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烃是烯烃答案:

1.D

2.C

3.A

4.A

5.D

6.B

7.D

8. B

9.C

10.D

11.B

12.C

13.D

14.D

15.C

16.A

17.B

18.D

19.C

20.D

21.D

22.B

23.C

24.D

25.C

1.下列关于烯烃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烯烃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是因为烯烃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B.烯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烯烃能被KMnO4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烯烃能与H2、H2O、HX(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丙烯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

2.已知Mg2C3的结构与CaC2相似,由此可断定Mg2C3与水反应的产物是( )

A.Mg(OH)2和CH≡CH B.MgO和CH≡CH

C.Mg(OH)2和CH3CH=CH2D.Mg(OH)2和CH3C≡CH

3.C7H7Cl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4.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溴乙烷和水 B.苯酚和乙醇 C.酒精和水 D.乙醛和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烷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C.工业上可通过石油分馏直接得到甲烷、乙烯和苯

D.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7.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原子

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8.有一种AB2C2型分子,在该分子中以A为中心原子。下列有关它的分子构型和有关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假若为平面四边形,则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B.假若为四面体,则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假若为平面四边形,则无同分异构体 D.假若为四面体,则无同分异构体

9.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16H13O9

B. 1 mol咖啡鞣酸可与含8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D.与浓溴水能发生两种类型的反应

10.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5H11Cl,用NaOH的醇溶液处理X,可得分子式为C5H10的两种产物Y,Z,Y,Z经催化加氢后都可得到2甲基丁烷。若将化合物X用NaOH的水溶液处理,则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11.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C.乙烯分子中的C=C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C—C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D.乙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

B.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

C. 1摩尔苯恰好与3摩尔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

D. n=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五种

13.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14.“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的没食子儿茶素(EGC)结构如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EGC的分子式为C15H14O5,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

B. 1molEGC与4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

C.该物质能够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显色反应

D.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15.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 ℃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的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 CH4、C2H4 B. CH4、C3H4 C. C2H4、C3H4 D. C2H2、C3H6

二、填空题

16.m mL三种气态烃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后,恢复到原来状况(常温、常压)气体体积共缩小2m mL,这三种烃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7.甲烷的分子式是,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的取代物共有

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烯烃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是因为烯烃中的碳碳双键,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故A错误;B.烯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烯烃中的碳碳双键能被KMnO4氧化,故B 正确;C.在一定条件下,烯烃中碳碳双键能与H2、H2O、HX(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在一定条件下,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故D正确;故选:A。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先写出由CaC2制C2H2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显然

该反应为水解反应,可拆成:CaC2+2H—OH→Ca(OH)2+C2H2↑。由此可写出Mg2C3+4H2O→2Mg(OH)2+C3H4↑。

3.【答案】B

【解析】C7H7Cl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C6H5-CH2Cl和氯原子在甲苯的邻、间、对位三种,共4种。

4.【答案】A

【解析】溴乙烷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而苯酚和乙醇,酒精和水,乙醛和苯皆互溶,选A。

5.【答案】A

【解析】分馏是物理变化,得不到乙烯和苯,B、C错误;聚乙烯无碳碳双键,D错误。

6.【答案】B

【解析】甲苯中存在-CH3,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

7.【答案】C

【解析】卤代烃不一定都是液体且不一定都比水重,故A选项错;有些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

应,如CH3Cl、等,故B选项错;卤代烃也可以通过烯烃加成等其他方式制得,故

D选项错。

8.【答案】D

【解析】AB2C2型分子假若为平面结构时,两个相同原子可以相邻,也可以相对,会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9.【答案】D

【解析】A项,分子式应为C16H18O9,错误;B项,1 mol咖啡鞣酸可与含4 mol NaOH的溶液反应,错误(注:醇—OH不与NaOH反应);C项,醇—OH、酚—OH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错误;D项,该物质能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正确。

10.【答案】B

【解析】化合物X(C5H11Cl)用NaOH的醇溶液处理发生消去反应生成Y、Z的过程中,有机物X 的碳架结构不变,而Y、Z经催化加氢时,其有机物的碳架结构也未变,由2甲基丁烷的结构可推知X的碳架结构为:,其连接Cl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都有氢原子且氢原子的化学环境不同。从而推知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

则化合物X用NaOH的水溶液处理可得到

11.【答案】C

【解析】A,B,D均为正确的描述。因为C=C双键键能比C=C单键键能大,从而决定键长要短一些,故答案C是错误的。

12.【答案】D

【解析】烷烃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n/(14n+2),随着n值增大而增大,A项错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1,2二溴乙烷,B项错误;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而是存在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C项错误;分子式为C7H16且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五种,分别是3-乙基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和3,3-二甲基戊烷,共5中,D项正确。

13.【答案】C

14.【答案】C

【解析】A.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中只有C、H元素,而该有机物中含O元素,则不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故A错误;

B.具有苯酚结构显酸性,1mol酚﹣OH消耗1molNaOH,则1molEGC与3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故B错误;

C.由苯酚性质可知,能发生取代、氧化、显色反应,由苯环可知,能发生加成、还原反应,故C正确;

D.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但﹣CH2﹣为四面体结构,所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会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故D错误。

15.【答案】D

【解析】据题意,t>100 ℃(水为气态),在此状况下气态烃充分燃烧,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始终为10 L(未变),即ΔV=0,故两种气态烃分子中的平均氢原子数均为4;又因为两种气态烃是以任意比例混合的,D选项中的两种烃除1∶1的情况外,氢原子的平均数都不为4,故D项符合题意。

16.【答案】CH4、、C2H4、C3H4或C2H6、C4H4、C2H2或CH4、C3H6、C2H2

【解析】设三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 x H y

C x H y+(x+y/4)O2→x CO2+y/2 H2O △V

1 x+y/4 x 1+y/4

1+y/4=2 解得Y=4 即三种气态烃的平均氢原子组成为4。

17.【答案】CH44

【解析】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四中氯代烃。

高中化学知识点:卤代烃

高中化学知识点:卤代烃 卤代烃: .卤代烃的定义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于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可用R—X表示。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是官能团。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使共用电子对偏移,c—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卤代烃的反应活性增强。 2.卤代烃的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原子种类的不同,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原子个数的不同,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根据烃基结构不同,分为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芳香烃等。 卤代烃的性质: 1.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一氯代烷的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增加,其熔、沸点和密度逐渐增大。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一氯代物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密度一般随烃基中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大。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与c2H5Br相似,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 .实验原理 根据AgX的颜色可确定卤素: 2.实验步骤 ①取少量卤代烃;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加热煮沸; ④加入过量稀硝酸酸化; ⑤加入AgNo3溶液。 3.实验说明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水解速率,因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加入过量稀硝酸酸化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防止NaoH与AgNo3反应,干扰实验现象,同时也是为了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卤代烃在有机物转化和合成中的重要桥梁作用: .一元代物与二元代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卤代烃的桥梁作用通过烷烃、芳香烃与X2发生取代反应,烯烃、炔烃与X2、HX发生加成反应等途径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一X;而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均消去一X。卤代烃发生取代、消去反应后,可在更大的空间上与醇、醛、酯相联系。引入卤素原子常常是改变性能的第一步,卤代烃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酚的性质和应用 晋江平山中学黄文姣 [案例课题]酚的性质和应用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安排在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的知识点后的一节内容,因此学生已对苯环、羟基这两种重要基团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再来学习苯酚已不是难题,而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苯酚的性质。但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理解苯酚和苯、醇的区别,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案例主题] 本节课是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酚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酚类化合物---苯酚,由醇类作对比让学生分析苯酚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实验来学习苯酚的性质,通过比较苯和苯酚、以及醇和苯酚的性质来学习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掌握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技巧。同时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联系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推测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设计] 【引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醇是链烃的羟基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羟基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接。 【设问】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否也是醇呢? 【讲解】请同学们比较黑板上这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总结醇、酚的结构特点。 【小结】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板书】一、酚

1.概念:分子中的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物。 二、苯酚 1.苯酚的结构 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引导学生看P71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板书】2.苯酚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 P72 (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 生:观察,并闻药品的气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讨论。师:苯酚部分被氧化时会呈红色。 追问:那苯酚应如何保存呢? 生: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量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提醒同学实验过程中接触苯酚一定要注意安全及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 师:清洗内壁沾有苯酚的试管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 生:用高于65℃的热水,因为苯酚能与高于65℃的热水互溶。 (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到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

高中化学:第二章卤代烃知识点(精选)

第二章卤代烃 一.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C—X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X, 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分子中C—X键易断裂。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2)状态、密度:CH3Cl常温下呈气态,C2H5Br、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呈液态且密度> 1 g/cm3。(一氯代烃的密度都小于水)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以CH3CH2Br为例) 1.取代反应 ①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②化学方程式为: 2.消去反应 (1)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卤化氢分子,从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例如: CH3CH2Cl:+NaOH错误!未定义书签。NaCl+CH2===CH↑+H2O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 ①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Br。 ②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例如: 。 ③有两个相邻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产物。例: CH 3—CH===CH—CH 3 +NaCl+H 2 O

(3)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要比一元卤代烃困难些。有些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在有机物中引入三键。例如:CH3—CH2—CHCl2+2NaOH错误!未定义书签。CH3—C≡CH +2NaCl+2H2O 四.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的比较 反应类型反应条件键的变化卤代烃的 结构特点 主要生成 物 水解反应NaOH水溶液C—X与H—O键断裂C —O与H—X键生成 含C—X即 可 醇 消去反应NaOH醇溶液 C—X与C—H键断裂 (或—C≡C—) 与H—X 键生成 与X相连 的C的邻 位C上有H 烯烃或炔 烃 特别提醒(1)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羟基;通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五.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X表示卤素原子) 1.实验原理 R—X+H2O错误!未定义书签。R—OH+HX HX+NaOH===NaX+H2O HNO3+NaOH===NaNO3+H2O AgNO3+NaX===AgX↓+NaNO3 根据沉淀(AgX)的颜色可确定卤素:AgCl(白色)、AgBr(浅黄色)、AgI(黄色)。 2.实验步骤 (1)取少量卤代烃;(2)加入NaOH水溶液;(3)加热;(4)冷却;(5)加入稀HNO3酸化; (6)加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即RX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溶液错误!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 【案例课题】弱电解质的电离 【案例背景】 本章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课标要求主要是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本节理论性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在具体的学习中,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增强知识的逻辑性,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加强能力和技能培养。 【案例描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 2.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能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移动。 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启发引导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电解质: 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比较

①NaCl溶液②NaOH ③H2SO4④Cu ⑤CH3COOH ⑥NH3·H2O⑦SO2⑧乙醇⑨水⑩CaO ____________ 是电解质__________ 是非电解质_________ 两者都不是【思考】: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你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证实你的想法? 提示学生从生活情景题思考: 1).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酸,是用哪一种酸除铁钉的铁锈? 2).如果上述两种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除水垢,常用盐酸还是醋酸? [设计意图] 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中,从感性知识的认识中,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识的铺垫。 新课引入: 活动与探究: 1.醋酸和盐酸是常见的两种酸,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是否一样呢?请说出你的理由。2.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请写出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 3.完成教材第40页实验3-1并记录实验现象。 (1)测量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的盐酸和醋酸的pH。 (2)如图3-1所示,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 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比较气球鼓起的快慢等现象,将实验现象和你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填入表3-1。

卤代烃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卤代烃》的教学设计 孟村中学徐卫涛710521 本节教材是学生在学习了脂肪烃、芳香烃的基础上对有机物的进一步学习。该教学设计充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感性认识,,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化学行为的“多样性”和不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的“多面性”。同时该实验还增加了对比试验,来探究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比较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 (3)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极其反应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教学思路从本章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间的发生的加成反应引入卤代烃,根据其代表物溴乙烷的结构,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结合氟氯代烷对臭氧层产生的破坏作用,形成臭氧空洞,危机地球上的生物,来探索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 教学过程 【投影】塑料管(材质为聚氯乙烯)、不粘锅(涂层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奥运场馆水立方(材质为含氟聚合物) 【复习】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第一步反应. 2.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反应. 【引入】从结构上讲,上面5种物质都可以看成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我们称之为卤代烃。 【提问】根据卤代烃中所含的卤素原子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学生归纳】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讲解】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卤代烃溶沸点升高,密度变大。所以卤代烃只有极少数是气体,大多数为固体或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 【投影】一、卤代烃的物理通性: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一氯代物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密度一般随烃基中碳原子数增加而减小. 【讲解】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产物。其空间构型如下:(投影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投影】二、溴乙烷的性质

高中化学卤代烃知识点

第二章 卤代烃 一.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C —X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X , 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分子中C —X 键易断裂。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2)状态、密度:CH 3Cl 常温下呈气态,C 2H 5Br 、CH 2Cl 2、CHCl 3、CCl 4常温下呈液态且密度> 1 g/cm 3 。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以CH 3CH 2Br 为例) 1.取代反应 ①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②化学方程式为: 2.消去反应 (1)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卤化氢分子,从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例如: CH 3CH 2Cl : +NaOH ――→醇△ NaCl +CH 2===CH↑+H 2O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 ①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 3Br 。 ②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例如: 。 ③有两个相邻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产物。例: CH 3—CH===CH —CH 3+NaCl +H 2O

(3)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要比一元卤代烃困难些。有些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在 有机物中引入三键。例如:CH 3—CH 2—CHCl 2+2NaOH ――→醇△ CH 3—C≡CH+2NaCl +2H 2O 上引入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五.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X 表示卤素原子) 1.实验原理 R —X +H 2O ――→NaOH △ R —OH +HX HX +NaOH===NaX +H 2O HNO 3+NaOH===NaNO 3+H 2O AgNO 3+NaX===AgX↓+NaNO 3 根据沉淀(AgX)的颜色可确定卤素:AgCl(白色)、AgBr(浅黄色)、AgI(黄色)。 2.实验步骤 (1)取少量卤代烃;(2)加入NaOH 水溶液;(3)加热;(4)冷却;(5)加入稀HNO 3酸化; (6)加入AgNO 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即RX ――→加NaOH 水溶液△ R —OH NaX ――→加稀HNO 3酸化R —OH HX ――→加AgNO 3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卤原子为氯原子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卤原子为溴原子 若产生黄色沉淀,卤原子为碘原子

普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弱电解质地电离 【案例课题】弱电解质地电离 【案例背景】 本章就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地延伸与扩展、第一节弱电解质地电离地课标要求主要就是认识电解质地强弱与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地电离平衡、本节理论性较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一节,掌握方法就是学好本节知识地关键、在具体地学习中,注意与初中与高中必修内容地衔接,增强知识地逻辑性,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地学习,加强能力与技能培养、 【案例描述】 教学目地与要求: 1.了解强、弱电解质地概念;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地判断、 2、掌握弱电解质地电离方程式地书写、 3、了解弱电解质地电离平衡及能从化学平衡移动地角度理解电离平衡移动、 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地概念与弱电解质地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地电离平衡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启发引导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电解质: 非电解质:

2、练习:下列物质中 ①NaCl溶液②NaOH ③H2SO4④Cu ⑤CH3COOH ⑥NH3·H2O⑦SO2⑧乙醇⑨水⑩CaO ____________就是电解质__________就是非电解质_________两者都不就是 【思考】:酸、碱、盐都就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电解质地电离程度就是否有区别?您能否举出生活中地例子证实您地想法? 提示学生从生活情景题思考: 1).盐酸与醋酸就是生活中经常用到地酸,就是用哪一种酸除铁钉地铁锈? 2).如果上述两种酸用于卫生洁具地清洁或除水垢,常用盐酸还就是醋酸? [设计意图] 从初中与高中必修内容地衔接中,从感性知识地认识中,减少学生地陌生感,做好知识地铺垫、 新课引入: 活动与探究: 1.醋酸与盐酸就是常见地两种酸,它们在水溶液中地电离程度就是否一样呢?请说出您地理由、 2.您能设计实验验证您地猜想吗?请写出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 3.完成教材第40页实验3-1并记录实验现象、 (1)测量物质地量浓度均为1mol·L-1地盐酸与醋酸地pH、 (2)如图3-1所示,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物质地量浓度均为1mol·L-1 地盐酸与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地长度相同地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地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比较气球鼓起地快慢等现象,将实验现象与您对实验现象地解释填入表3-1、 根据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影响此反应地反应速率地因素就是什么? (2)当酸溶液地物质地量浓度相等时,溶液中地H+浓度就是否相等?怎么判断? (3)为什么相同体积、相同浓度地盐酸与醋酸中H+浓度却不同? 结论: 相同体积相同浓度地盐酸与醋酸它们在水溶液中地电离程度不同;盐酸全部电离而醋酸部分电离

卤代烃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题: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2. 以溴乙烷为例,掌握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出发,理解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发 生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认识问题的全面性。 二、教学重点 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 检验卤代烃中卤元素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回顾】甲烷与氯气,乙烯与Br2、HBr的反应。它们的产物都可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我们将此类物质称为卤代烃。 【播放微课】1.卤代烃的分类 ①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②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 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卤代烃和不饱和卤代烃,含苯环的为芳 香卤代烃. 3.卤代烃的用途:致冷剂、灭火剂、有机溶剂、麻醉剂,合成 有机物。 2.卤代烃的危害:DDT、氟利昂 【过渡】卤代烃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下面我们以溴乙烷作为代表物来介绍卤代烃的一些性质。 【板书】卤代烃——溴乙烷 (一)溴乙烷的结构 【讲】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产物。请同学们写出溴乙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投影】(投影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板书】 结构简式CH3CH2Br 官能团—Br 【引言】溴原子的引入对溴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影响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让我们先来研究其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引导】观察溴乙烷,对比溴乙烷与乙烷的物理性质,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么 【小结】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卤代烃溶沸点升高,密度变大。所以卤代烃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是气体,大多数为固体或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且大多数密度比水大。溴原子的引入能使溴乙烷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 【板书】(三)化学性质 【分析】溴原子作为溴乙烷的官能团,发生化学变化应围绕着C—Br 键断裂去思考。C—Br键为什么能断裂呢在什么条件下断裂 【讲】在溴乙烷分子中,由于Br的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C,则C-Br 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就偏向于Br原子一端,使Br带有部分负电荷,C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容易结合带负电的基团。 【引导】已知:CH3CH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反应,CH3CH2Br能否与氢氧 △ CH2CH2Br+NaOH —→CH3CH2OH+NaBr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卤代烃》知识梳理

第三节 卤代烃 答案:(1)—X(F 、 Cl 、Br 、I) (2)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3)分子中除了碳氢原子外,其余是卤素原子 (4)少数 (5)液体和固体 (6)难 (7)CH 3CH 2OH ――――――→NaOH 水溶液,△CH 3CH 2—OH +H — Br (8)+NaOH ――→醇△CH 2===CH 2↑+NaBr +H 2 O 1.卤代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卤代烃的结构: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R —X ,如CH 3CH 2Br 、CHCl 3、CH 2===CHCl 、Br 、CH 2—Cl 、氟利昂(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等。 卤代烃的官能团是—X(F 、Cl 、Br 、I)。 芳香卤代烃,如Br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数为液体和固体,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本身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①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熔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②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和一氯代物外,其余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都比水的密度大。 ③溴乙烷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沸点38.4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4)卤代烃的用途 卤代烃的用途很广泛。如有些多卤代烃,其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具有不燃烧、易挥发、

易液化等特性,曾被广泛用作制冷剂(如氟利昂)、灭火剂(如CCl4、C2F4Br2)、麻醉剂(CF3CHBrCl)、有机溶剂(如氯仿CHCl3)等;有些卤代烃还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如合成聚氯乙烯树脂(塑料材料)、聚四氟乙烯(不粘锅涂层)等。 近年来发现有些含氯、溴的氟代烷可以对大气中的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已被国际上禁止或限制使用。 【例1】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溴乙烷(CH3CH2Br)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形式为溴离子 B.在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C.聚四氟乙烯(塑料王)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卤代烃 D.卤代烃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 解析: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是以共价键结合的,所以溴乙烷分子中溴元素是以溴原子的形式存在的,A 不正确;聚四氟乙烯虽然是高聚物,但是也属 于卤代烃,C错。 答案:AC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是官能团。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使共用电子对偏移,C—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卤代烃的反应活性增强。下面以溴乙烷为例研究卤代 溴乙烷和NaOH在不同的溶剂中发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①溴乙烷的沸点低,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应采用水浴加热。 ②证明Br-生成的方法:向大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2滴AgNO3溶液。 现象:大试管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③检验Br-时,必须先用稀硝酸酸化,否则AgNO3会与OH-反应,生成褐色的Ag2O,会干扰观察浅黄色的AgBr沉淀。 ④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⑤如果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检验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必须先用水吸收生成的HBr,否则HBr会影响乙烯的检验,因HBr也会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 ⑥乙醇在卤代烃消去反应中不是催化剂,只是起到了溶剂的作用。 巧记卤代烃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条件和产物:无醇(水溶液)则有醇(生成醇),有醇(醇溶液)则无醇(产物中没有醇)。 【例2】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并不是所有卤代烃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孙永平 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 2、了解学情底码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 4 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 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 (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 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5)

卤代烃(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3节《卤代烃》中的内容。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溴乙烷的结构、性质,以及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等;第二课时在此基础上学习卤代烃的相关知识。本案仅讨论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溴乙烷的结构及其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以及共价键的变化。 (3)掌握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溴乙烷中C—Br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理解有机反应中“条件”的影响,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通过卤代烃发生水解和消去反应的条件比较,以及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实验设计及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溴乙烷中溴元素检验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不同方案的对比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溴乙烷作为卤代烃代表物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学习一类物质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四、主要教法及学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境激趣法、问题导学法、实验促学法、任务驱动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主要包括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模型法及实验法等。 五、教学用具 仪器:试管,铁架台,石棉网,圆底烧瓶,广口瓶,酒精灯,试管夹,胶头滴管,导管,球棍模型 药品:溴乙烷,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蒸馏水,氢氧化钠醇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电教硬件: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实物展台 电教软件:《溴乙烷》PPT课件、足球比赛紧急救伤视频或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模块一:引入新课 课前播放PPT封面的背景音乐(世界杯经典音乐《生命之杯》)。 投影:运动员受伤救助的场面(视频或图片)。 氯乙烷是我们今天要开始学习的卤代烃中的一种。 我们今天学习卤代烃的代表物——溴乙烷的相关知识。 (二)模块二:探究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投影:探究一、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 学生思考,然后交流。 学生小结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三)模块三:探究溴乙烷的结构 投影:溴乙烷C2H5Br 学生活动:动手搭建溴乙烷的球棍模型。 学生搭建好模型后,让学生到黑板上写溴乙烷的结构式。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教学设计[选修](1)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2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教学目标]: 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2.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重点]: 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N 2与H 2 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 2 与H 2 在冷 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 [板书] 二、键参数 1.键能 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②单位:kJ/mol [学生阅读书33页,表2-1] 回答: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易断裂) 键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 (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 ①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过渡]

2.键长 ①概念: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的核间距 ②单位:1pm(1pm=10-12m) ③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形成的物质越稳定 [设问] 多原子分子的形状如何?就必须要了解多原子分子中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3.键角:多原子分子中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例如:CO 2 结构为O=C=O,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 H 2 O键角105°V形 CH 4 键角109°28′正四面体 [小结] 键能、键长、键角是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键能、键长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键长、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板书] 三、等电子原理 1.等电子体: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 如:CO和N 2,CH 4 和NH 4 + 2.等电子体性质相似 [阅读课本表2-3] [小结] 师与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补充练习] 1.下列分子中,两核间距最大,键能最小的是() A.H 2B.BrC.ClD.I 2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高中化学教案醇的教学案例.doc

精品文档 高中化学教案醇的教学案例 篇一:高一化学醇类教学设计篇一:高一化学乙醇教案乙醇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及案例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在初中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没有系统的学习其结构和性质。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对高一学生来说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力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关于乙醇的结构在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让学生在认识乙醇球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钠与乙醇反应的探究实验,明确羟基的官能团地位,加深对乙醇结构的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没有知识基础;因此,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23 精品文档 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能

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3.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课的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和结构简式,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2)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二、教学方法分析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观察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实验验证: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课后活动三教学过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 23 精品文档 【背景动画】以古代有关酒的诗词导入新课。【展示】取一瓶无水乙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易溶于水,特殊的香味等。【质疑】乙醇与前面学习的有机物(烃)的物理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让学生进行总结,同时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去考虑性质不同的原因。【展示】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动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

高中有机化学烃和卤代烃含答案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1.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及烯烃的顺反异构。 2.乙炔的结构、性质、实验室制法和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课时Ⅰ Ⅰ探究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直链烷烃A比B多一个碳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沸点比B高 B.A相对密度比B小 C.一般情况下,同碳原子的烷烃的沸点和密度低于烯烃 D.若A在常温下为液态,则B不可能为气态 2.下列物质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 A.2-氯丙烯B.丙烯C.2-丁烯D.1-丁烯 3.已知:①丙烷;②正丁烷;③异丁烷;④2—甲基丁烷;⑤己烷,上述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③②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⑤D.⑤①②④③4.已知:和互为同分异构体(称作“顺反异构体”),则化学式为C3H5Cl的链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5.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 ) A.5种B.6种C.7种D.8种 二、填空题 6.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应归类:(填写序号) ①由乙炔制氯乙烯②乙烷在氧气中燃烧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褪色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⑤由乙烯制聚乙烯⑥甲烷及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加聚反应的是______。

三、计算题 7.充分燃烧2.8g某有机物A,生成8.8g CO2和3.6gH2O,这种有机物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N2的2倍。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3)若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峰,确定其结构,并用键线式表示。 Ⅱ诊断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及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可能是( ) 2.将0.2mol两种气态有机物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 6.72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和 7.2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有乙烯B.一定有甲烷 C.一定没有甲烷D.可能有乙烷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 n H2n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苯的性质和应用 个旧市第二中学何俊 [案例课题]苯的性质和应用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安排在烷烃及其同系物、乙烯的知识点后的一节内容,因此学生已对烃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再来学习苯已不是难题,而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苯酚的性质。但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苯的结构理解苯和乙烯的区别,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案例主题] 本节课是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苯,由烯烃类作对比让学生分析苯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实验来学习苯的性质,通过比较苯和烷烃、以及乙烯和苯的性质来学习双键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技巧。同时通过分析苯的结构,联系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推测苯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设计]

[师](说明)在苯与溴的取代反应中,影响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有①溴应为纯的液态溴,溴水不反应;②要用催化剂。另外苯分子中的六个氢原子是等同的,在上述条件下,一般是苯分子中的一个氢 [设疑]反应所需的55℃~60℃如何实现? [问]在往反应容器中添加反应物和催化剂时,顺序有无要

[师]从结构上不难看出,环己烷像烷烃一样饱和,故其化学性质与烷烃相似。至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纳苯的化学性质: 2.苯的加成反应 教学反 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对于苯的物理性质要靠教师讲述或学生自学印象都不会很深,所以在教学中将苯放入无色试剂瓶中,让同学们亲自观察:实践后得出苯的物理性质,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从能力上也得到发展。苯的化学性质没有要求做演示实验,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每一个性质前先给出相关信息,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案例结果] 按照设计的教学设想,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比较成功的地方是:能够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通过所学知识的回忆,能推导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应该具有相似的性质,通过实验得出与推导结论不同的结论,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尊重实验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中,除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教师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化学实验是最形象、生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之一。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1 一、案例背景 钠的性质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性质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知识,并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为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以学生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镁、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二、情境描述 学习钠与水反应内容时,我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好奇,议论纷纷,水可以灭火,怎么能生火?

然后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金属钠” 。学生很想知道钠是一种什么物质,接下来我让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再通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1.为什么钠需要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2.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3.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拿钠?4.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可以得出钠的哪些物理性质?5.“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6.如果钠燃烧起来,能否用水扑灭?7、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用相关习题进行巩固和拓展。 本节我采用了先引入“滴水生火”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由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胆大心细,注意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以便为后面的问题打好基础。从而真正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常用理念,为下节学习镁、铝、铁的性质做好铺垫。 三、案例结果 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演示实验。学生在学习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同时,认识了钠的结构特点决定钠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强的还原剂。 整节课学生也能自始至终积极地配合,踊跃回答问题,同时由于教师所提问题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使大部分同学感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10)

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卤代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其本身也有重要的用途。本节知识在有机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有机化学的考查重点。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卤代烃及溴乙烷重要性质的教学,第二课时巩固学生对卤代烃重要性质的掌握,了解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和物理通性; 2.掌握溴乙烷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本质及实验; 3.能正确书写水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卤代烃的分类及重要物理性质,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特点的思想; 2、通过学生对溴乙烷化学性质的学习,从而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由局部到整体”哲学思想。 3、通过溴乙烷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实验,激发同学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 2、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验操作及溴离子的检验. 难点: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质还是非电 解质? 结论:结论:结论: 请各小组试写出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 方程式: 【讲解】在碱性条件下溴乙烷与水反应生成了溴离子,说明了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实质是水中的羟基取代了溴原子,所以该水解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提问】反应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讲解】氢氧化钠中和水解产生的氢溴酸,使水解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溴乙烷水解方程式可以写成CH3CH2Br+NaOH →CH3CH2OH+NaBr 【总结性提问】怎么检验卤代烃的卤原子 【过渡】改变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又有怎样的变化呢?将上面探究实验的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改为“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教师实验】演示溴乙烷、氢氧化钠、乙醇反应的实验 【提出问题】 1、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溴乙烷的产物是: 试写出方程式: 2、反应时溴乙烷的断键、成键情况? 3、若其他卤代烃要发生消去反应,需具备什么结构特 点? 4、检验产物除了用溴水外还可用、试 剂,此时可选择一下哪个装置,理由? 【要求】学生用球棍模型展示溴乙烷的断键成键情况加深对水解反应的理 解 从取代的角度进一步 认识溴乙烷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总结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产物。 观察 思考 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到讲台展示小组讨论 成果 掌握氢氧化钠对溴乙烷 反应的影响 掌握卤素离子的检验方 法 加深学生对溴乙烷易溶 于有机溶剂的理解 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 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 结想象的能力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