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轴器的设计计算

联轴器的设计计算

联轴器的设计计算

联轴器的设计计算:

轴所承受的最大扭矩为:

m N n P T ?=?==350230

1195509550 联轴器的转矩计算:

m N K KK TK T t z w c ?=?==437825.13502

其中0.1,0.1,25.1,0.1====t z w K K K K

根据最大转矩需小于其公称转矩,可选取公称转矩为m 6300n ?=N T 凸缘联轴器

选择这种联轴器因为其制造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能传递较大的扭矩

9GY 凸缘联轴器

主动端:Y 型轴孔,A 型键槽,17295d ==L ,

从动端:Y 型轴孔,A 型键槽,14275d ==L ,

9GY 联轴器20035843/1427517295-??T GB

联轴器找中心计算实例

联轴器找中心计算实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联轴器找中心计算实例 已知联轴器结构如图所示,可调式轴承两侧垫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17°30′。找联轴器中心时,测量结果如图(a )所示。试判断联轴器的中心状态,且计算出找好中心所需的轴承垫片调整量。 解: (1)根据记录图算出对轮偏差总结图,如图(b )所示。 (2)根据对轮偏差总结图及测量方法(桥规固定方式、测量的量具),绘制中心状态图,如图(c )所示,并经校无误。 (3)解决端面不平行的问题,计算轴瓦为消除上张口a 值的调整量。 两轴承x 、y 上下移动量: x 轴承上移 1.0250 50005.0=?= ?x mm y 轴承上移 3.025*******.0=?=?y mm 两轴承x 、y 左右移动量: x 轴承右移 12.0250 50006.0'=?= ?x mm y 轴承右移 36.025*******.0'=?=?y mm (4)解决端面错位问题,两轴瓦应向下移动;向左移动。 (5)综合x 、y 上下和左右移动的情况,x 、y 轴瓦最终调整结果如下: x 轴瓦应垫高 0.07mm 轴瓦应垫高 0.27mm 轴瓦应向右移动(左加右减) 0.05mm 轴瓦应向右移动(左加右减) 0.29mm (6)x 轴瓦两侧及底部垫片的调整情况如下: 由于x 轴瓦应垫高,得: 底部垫片增加

两侧垫片各增加α=?由于x轴瓦向右移动,得: 底部垫片不需调整 左侧垫片增加及右侧垫片减少均为α=?综合调整为:左侧垫片 += 右侧垫片底部垫片 (7)y轴瓦两侧及底部垫片的调整情况如下: 由于y轴瓦应垫高,得: 底部垫片增加 两侧垫片各增加α=?由于y轴瓦向右移动,得: 底部垫片不需调整 左侧垫片增加及右侧垫片减少均为α=?综合调整为:左侧垫片 += 右侧垫片 底部垫片

联轴器选用方法

联轴器的选用 联轴器品种、型式、规格很多,在正确理解品种、型式、规格各自概念的基础上,根据传动的需要来选择联轴器,首先从已经制订为标准的联轴器中选择,目前我过制订为国际和行标的联轴器有数十种,这些标准联轴器绝大多数是通用联轴器,万向联轴器,每一种联轴器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合范围,基本能够满足多种工况的需要,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无需自行设计联轴器,只有在现有标准联轴器不能满足需要时才自行设计联轴器。标准联轴器选购方便,价格比自行设计的非标准联轴器要便宜很多。在众多的标准联轴器中,正确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最佳联轴器,关系到机械产品轴系传动的工作性能、可靠性、使用寿命、振动、噪声、节能、传动效率、传动精度、经济性等一系列问题,也关系到机械产品的质量。设计人员在选用联轴器时应立足于从轴系传动的角度和需要来选择联轴器,应避免单纯的只考虑主、从动端联接选择联轴器。 一、选择联轴器应考虑的因素 (一)动力机的机械特性 动力机到工作机之间,通过一个或数个不同品种型式、规格的联轴器将主、从动端联接起来,形成轴系传动系统。在机械传动中,动力机不外乎电动机、内燃机和气轮机。由于动力机工作原理和机构不同,其机械特性差别较大,有的运转平稳,有的运转时有冲击,对传动系统形成不等的影响。根据动力机的机械特性,将动力机分为四类。万向联轴器,见表1 。 表 1 动力机系数Kw 动力机类别代号动力机名称动力机系数 Kw 动力机类别代号动力机名称动力机系数 Kw Ⅰ 电动机、透平 1.0 Ⅲ 二缸内燃机 1.4 Ⅱ 四缸及四缸以上内 1.2 Ⅳ 单缸内燃机 1.6 燃机 动力机的机械特性对整个传动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别的动力机,由于其机械特性不同,应选取相应的动力机系数Kw ,选择适合于该系统的最佳联轴器。动力机的类别是选择联轴器品种的基本因素,动力机的功率是确定联轴器的规格大小的主要依据之一,与联轴器转矩成正比。固定的机械产品传动系统中的动力机大

鼓形齿联轴器分析

冷轧机板形辊鼓形齿联轴器分析 1.引言 因轧机厚度波动限制轧机产能且经常引发断带问题,经驻北京西马克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现场诊断处理,确定故障原因为:板形辊与驱动电机之间的鼓形齿联轴器的齿间隙过大引起。 在更换齿间隙较小的鼓形齿联轴器后,通过电气作业区、轧钢作业区反馈的情况看轧机厚度波动状况明显减小。由此,鼓形齿联轴器侧间隙达到多大值时会影响板形辊的转速测定、联轴器侧间隙如何影响板形辊转速,成为需要进一步分析探讨的问题。 2.鼓形齿联轴器的结构及特点 鼓形齿联轴器形状尺寸小、承载能力大、在高速下工作可靠。鼓形齿联轴器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印刷、水泵、风机、运输等机械领域。其显著特点是:一是补偿机能好,因为外齿轴套为鼓形齿,联轴器工作时可避免内外齿棱角接触,两轴轴线角位移在2~3°时也能可靠的工作。二是能承受重载及冲击载荷,在相同角位移情况下能承受更大载荷。三是效率高,可达0.99。四是密封性好,使用可靠,装卸、维护利便。 鼓形齿联轴器由内齿套、外齿轴套、护盖、油封、润滑油孔等组成。见下图:

3.鼓形齿联轴器侧间隙实测 经过详细了解西马克现场服务人员故障排查处理的过程,得知测量辊的鼓形齿联轴器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传递速度,并非像一般机械设备上的联轴器用于传递扭矩,此处使用的鼓形齿联轴器传递的扭矩在高速稳态时只有0.04kNm,其设计制造精度要求高于普通传递扭矩的联轴器。冷轧机投用以来,由于机械维护人员不了解其它专业相关精度控制的要求,此前机械人员均按传递扭矩联轴器的使用要求和标准进行维护保养。 鼓形齿联轴器的内外齿啮合后必须留有一定的侧间隙,以保证齿轮副的正常工作,避免因安装误差和工作温度升高引起热膨胀变形卡死。同时需要控制其最大侧间隙,以避免变速转动时齿间产生撞击,增大噪音,加剧齿面磨损,影响其寿命。 由于西马克在图纸中没有给出鼓形齿联轴器的齿侧间隙允许误差,也没有给出极限使用侧间隙的值。国内文献检索不到

联轴器的分类选型和参数尺寸

联轴器 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 一、联轴器的分类 ?刚性联轴器(无补偿能力) ?挠性联轴器(有补偿能力): o无弹性元件 o有弹性元件 1.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 这类联轴器因具有挠性,故可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但因无弹性元件,故不能缓冲减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专业整理分享

凸缘联轴器(1) 这是普通凸缘联轴器,采用铰制孔用螺拴联接,并靠铰制孔(对应铰制孔螺栓) 螺拴来对中,依靠螺拴的抗剪切能力传递扭矩。 凸缘联轴器(2) 这是采用普通螺拴联接的凸缘联轴器,依靠两半联轴器结合面上摩擦力传递扭矩。 专业整理分享

凸缘联轴器(3) 这也是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的凸缘联轴器,但半联轴器外缘有防护边, 这种结构主要保证联轴器运行时的安全性。 十字滑块联轴器 十字滑块联轴器属于挠性联轴器;由两个端面上开有凹型槽的半联轴器和两面带有凸牙的中间盘组成。凸牙可在凹槽中滑动,可以补偿安装及运转时两轴间的相对位移。一般运用于转速n小于250r/min,轴的刚度较大,无剧烈冲击处。 专业整理分享

滑块联轴器 滑块联轴器是由两个带凹槽的半联轴器和一个方形滑块组成,滑块材料通常为夹布铰木制成。由于中间滑块的质量较小,具有弹性,可应用于较高的转速。结构简单、紧凑、适用于小功率、高转速而无剧烈冲击处。 万向联轴器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由两个叉形接头、一个中间联接件和轴组成。属于一个可动的联接,且允许两轴间有较大的夹角(夹角α可达35°-45°)。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广泛应用于汽车、多头钻床等机器的传动系统。 专业整理分享

鼓形齿联轴器的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章概述………………………………………………………………… 1.1联轴器的功用………………………………………………………………………… 1.2联轴器的特点…………………………………………………………………………第二章选择联轴器的类型………………………………………………… 2.1联轴器的分类………………………………………………………………………… 2.2 选择联轴器应考虑的因素…………………………………………………………2.3鼓形齿联轴器的特点………………………………………………………………… 2.4 ZWG型鼓形齿联轴器…………………………………………………………………第三章 ZWG型鼓形齿联轴器的尺寸给定………………………………………… 3.1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3.2 其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应符合规定………………………………………………第四章鼓形齿联轴器的强度…………………………………………………第五章 CAD/CAM建模及数控编程…………………………………………… 5.1走刀轨迹及程序………………………………………………………………………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致谢…………………………………………………………………………… 33 37 35 30 26 26 14 14 11 4 6 3 3 3 4 16 2 20 18 18 18 32 3 34

最新联轴器找中心计算实例整理

联轴器找中心计算实例 已知联轴器结构如图所示,可调式轴承两侧垫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17°30′。找联轴器中心时,测量结果如图( a )所示。试判断联轴器的中心状态,且计算出找好中心所 需的轴承垫片调整量。解: (1)根据记录图算出对轮偏差总结图,如图( b )所示。(2)根据对轮偏差总结图及测量方法 (桥规固定方式、测量的量具),绘制中心状态图,如图(c )所示,并经校无误。 (3)解决端面不平行的问题,计算轴瓦为消除上张口 a 值的调整量。两轴承x 、y 上下移动量: x 轴承上移 1.025050005.0x mm y 轴承上移3.0250 1500 05.0y mm 两轴承x 、y 左右移动量:x 轴承右移 12.025050006.0'x mm y 轴承右移36.02501500 06.0'y mm (4)解决端面错位问题,两轴瓦应向下移动0.03mm ;向左移动0.07mm 。 (5)综合x 、y 上下和左右移动的情况, x 、y 轴瓦最终调整结果如下:x 轴瓦应垫高 0.1-0.03=0.07mm y 轴瓦应垫高0.3-0.03=0.27mm

x轴瓦应向右移动(左加右减)0.12-0.07=0.05mm y轴瓦应向右移动(左加右减)0.36-0.07=0.29mm (6)x轴瓦两侧及底部垫片的调整情况如下: 由于x轴瓦应垫高0.07mm,得: 底部垫片增加0.07mm 两侧垫片各增加0.07sinα=0.070.3=0.02mm 由于x轴瓦向右移动0.05mm,得: 底部垫片不需调整 左侧垫片增加及右侧垫片减少均为0.05cosα=0.050.95=0.048mm 综合调整为: 左侧垫片0.02+0.048=0.068mm 右侧垫片0.02-0.048=-0.028mm 底部垫片0.07mm (7)y轴瓦两侧及底部垫片的调整情况如下: 由于y轴瓦应垫高0.27mm,得: 底部垫片增加0.27mm 两侧垫片各增加0.27sinα=0.270.3=0.081mm 由于y轴瓦向右移动0.29mm,得: 底部垫片不需调整 左侧垫片增加及右侧垫片减少均为0.29cosα=0.290.95=0.276mm 综合调整为: 左侧垫片0.081+0.275=0.356mm 右侧垫片0.081-0.275= -0.194mm 底部垫片0.27mm

联轴器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多轴加工应用 一个零件的同一个面上,往往有多个孔,如果在普通钻床上加工,通常要一个孔一个孔的钻削,生产效率低。要是在普通立式钻床的主轴上装一个多轴头,利用多轴头,可分别进行钻、扩、铰孔及攻丝等加工,也可同时进行钻、扩、铰孔或钻扩、攻丝等多工序加工。就可以同时钻削多个孔,使加工件的孔位能够保证较高的位置精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一台普通的多轴器配上一台普通的钻床就能一次性把几个乃至十几二十个孔或螺纹加工出来。实现用立钻床代替摇臂钻床的多孔加工。灵活方便,能大大节省加工时间和辅助时间,提离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加工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就钻削加工而言,多轴加工是一种通过少量投资来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措施。 1.1.1 多轴加工优势 多轴加工是在一次进给中同时加工工件上多个孔,可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度,减少装夹与定位时间;不必像在数控机床加工中计算坐标等,简化了编程;它可以采用通用设备(如立式或摇臂钻床)进行加工;节省了专用设备的投资。钻孔这道工序,在传统的机械加工中,在中小批量的生产中,一般是采用立式钻床,一次只钻一个孔,然后移位钻头钻下一个孔。这种加工方法生产效率地下,而且难以保证孔的位置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摸索和改进,在立式钻床上,利用多轴钻头加工多孔件,扩大了立式钻的适用范围,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生产工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件安装简单,工作方便,减少了工序数目,缩短了工艺路线,简化了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而且能较好的保证连轴器多孔的同时加工的精度要求。 1.2 多轴加工的设备 多轴加工是在一次进给中同时加工许多孔或同时在许多相同或不同工件上各加工一个孔。这不仅缩短切削时间,提高精度,减少装夹或定位时间,并且在数控机床中不必计算坐标,减少字块数而简化编程。它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设备进行加工:立钻或摇臂钻上装多轴头、多轴钻床、多轴组合机床心及自动更换主轴箱机床。甚至可以通过二个能自动调节轴距的主轴或多轴箱,结合数控工作台纵横二个方向的运动,加工各种圆形或椭圆形孔组的一个或几个工序。

鼓形齿联轴器的正确安装方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鼓形齿联轴器的正确安装 方法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1691鼓形齿联轴器的正确安装方法Correct installation method of drum tooth coupling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联轴器是企业机械传动中重要的部件,广泛应用设备与减速器或电机的联接中。联轴器的装配与找正在设备安装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作,若装配与找正的结果不精确,会造成设备的振动值超标,严重威胁设备的正常运行,尤其是高转速设备,所以在安装联轴器的过程应特别注意一些细节。 对于联轴器与轴有相应间隙的配合可在清理干净配合表面后,涂抹润滑油脂直接安装。对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量不是很大的配合,或者有特殊要求的配合(如保护已装精密另部件)可采用压入法,但需要压入设备。联轴节的热装配工作常用于大型电机、压缩机和轧钢机等重型设备的安装中,因为这类设备中的联轴节与轴通常是采用过盈配合联接在一起的。过盈联接件的装配方法有:压入装配、低温冷装配和

热套装配等数种。冷缩装配法一般用液氮等作为冷源,且需有一定的绝热容器,故也只能在有条件时才采用。 热套装配的本质原理是加热包容件(孔),使其直径膨胀一个配合过盈值,然后装入被包容件(轴),待冷却后,机件便达到所需结合强度。实际上,加热膨胀值必须比配合过盈值大,才能保证顺利安装而不致于在安装过程中因包容件的冷却收缩,出现轴与孔卡住的严重事故。同时,为了保证具有较大的啮合力――结合强度,热套装配的结合面要经过加工,但不要过分光洁,因为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不受轴向移动而被压平,冷却以后,将使内外机件的结合强度较大,所能传递的扭距也较大。 1、弹性联轴器可传递扭矩和回转角度,同时吸收轴的安全偏差,当安装偏差超过容许值时,可能会产生振动或导致联轴器的寿命缩短,因此要确保偏差的调整适当。 2、轴的偏差有三种,分别是径向偏差、角向偏差和轴向偏差。请调整偏差,使其低于各产品规格表中列出的容许值。 3、各产品所列之最大偏差容许值是指只有一种偏差存在的情况下,当两种或更多种偏差同时存在时,容许值应低

如何选用联轴器型号

如何选用联轴器型号 选用联轴器型号,虽同是选用商品,但它考虑的东西应该比其他一般商品要多些。 在考虑上述综合因素的基础上,联轴器选用程序如下: (一) 选用标准联轴器 设计人员在选择联轴器时首先应在已经制定为国家标准、机械行业标准以及获国家专利的联轴器中选择,只有在现有标准联轴器和专利联轴器不能满足设计需要时才自己设计联轴器。我国现已制订了数量相当多的不同品种,在不同结构型式和规格基本能满足不同转矩、转速和工况条件的标准联轴器。这些标准联轴器有的是我国自行研制并经过工业实验;有的是根据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有关标准转化;有的是参考引进样机消化吸收并自行研制。有的标准联轴器不仅在国内是新型高性能,在国际上也具有先进水平,例如膜片联轴器。在制订标准时一般都经过严格程序,以保证标准的质量。标准联轴器是成熟的,一般也应是可靠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国家专利联轴器例如弹性活销联轴器、扇形块弹性联轴器,吸取多种老式弹性联轴器的优点,克服了各自存在的缺点,在国内外均属高性能、新技术,是更新换代联轴器。 (二) 选择联轴器品种、型式 了解联轴器(尤其是挠性联轴器)在传动系统中的综合功能,从传动系统总体设计考虑,选择联轴器品种、型式。根据原动机类别和工作载荷类别、工作转速、传动精度、两轴偏移状况、温度、湿度、工作环境等综合因素选择联轴器的品种。根据配套主机的需要选择联轴器的结构型式,当联轴器与制动器配套使用时,宜选择带制动轮或制动盘型式的联轴器;需要过载保护时;宜选择安全联轴器;与法兰联接时,宜选择法兰式;长距离传动,联接的轴向尺寸较大时,宜选择接中间或接中间套型。 (三) 联轴器转矩计算 传动系统中动力机的功率应大于工件机所需功率。根据动力机的功率和转速可计算得到与动力机相联接的高速端的理论转矩 T ;根据工况系数 K 及其他有关系数,可计算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Tc 。联轴器 T 与 n 成反比,因此低速端 T 大于高速端 T 。 (四) 初选联轴器型号 根据计算转矩 Tc ,从标准系列中可选定相近似的公称转矩 Tn ,选型时应满足 Tn ≥ Tc 。初步选定联轴器型号(规格),从标准中可查得联轴器的许用转速 [n] 和最大径向尺寸 D 、轴向尺寸 Lo ,应满足联轴器转速 n ≤ [n] 。 (五) 根据轴径调整型号 初步选定的联轴器联接尺寸,即轴孔直径 d 和轴孔长度 L ,应符合主、从动端轴径的要求,否则还要根据轴径 d 调整联轴器的规格。主、从动端轴径不相同是普遍现象,当转矩、转速相同,主、从动端轴径不相同时,应按大轴径选择联轴器型号。新设计的传动系统中,应选择符合 GB/T 3852 中

机械毕业设计749鼓形齿联轴器的设计

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章概述………………………………………………………………… 1.1联轴器的功用………………………………………………………………………… 1.2联轴器的特点…………………………………………………………………………第二章选择联轴器的类型………………………………………………… 2.1联轴器的分类………………………………………………………………………… 2.2 选择联轴器应考虑的因素…………………………………………………………2.3鼓形齿联轴器的特点………………………………………………………………… 2.4 ZWG型鼓形齿联轴器…………………………………………………………………第三章 ZWG型鼓形齿联轴器的尺寸给定………………………………………… 3.1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3.2 其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应符合规定………………………………………………第四章鼓形齿联轴器的强度…………………………………………………第五章 CAD/CAM建模及数控编程…………………………………………… 5.1走刀轨迹及程序………………………………………………………………………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致谢…………………………………………………………………………… 33 37 35 30 26 26 14 14 11 4 6 3 3 3 4 16 2 20 18 18 18 32 3 34

联轴器找中心加减垫片计算

联轴器找中心 联轴器初找: 设备主机和原动机(一般是电机)安装好后,电机四脚和台板接触面应清理干净,且接触严密,在电机四脚垫上垫片;可先用钢直尺和卷尺等进行初找正,一般使电机低3~5mm且留有上张口,按设计要求确定好两半联轴器之间的间隙,一般要求允许误差在±1mm之间,设计有特殊要求的按设计要求。水平移动电机将左右径向、端面偏差基本消除。并拧紧电机和主机地脚螺栓。 电机增加垫片厚度计算: 设开口为α,外圆为β,靠背轮直径为D 上开口电机偏低: Z1处增加垫片厚度: δ1=(α×L1/D)↑+β↑ Z2处增加垫片厚度: δ2=【α×(L1+L2)/D】↑+β↑

上开口电机偏高: Z1处减少垫片厚度: δ1=(α×L1/D)↑+β↓ Z2处减少垫片厚度: δ2=【α×(L1+L2)/D】↑+β↓下开口电机偏高:

Z1处减少垫片厚度: δ1=(α×L1/D)↓+β↓ Z2处减少垫片厚度: δ2=【α×(L1+L2)/D】↓+β↓ 下开口电机偏低: Z1处增加垫片厚度: δ1=(α×L1/D)↓+β↑ Z2处增加垫片厚度: δ2=【α×(L1+L2)/D】↓+β↑ (注:以上公式中的数值带↑为正值,带↓为负值。) 当计算出电机前后脚增减垫片的总厚度后,松掉电机地脚螺栓,顶起电机按要求增减垫片,顶起电机可以用电机脚上的柱头螺栓,如果没有可以用葫芦拉起或者用千斤顶顶起等等,视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待所有垫片增减好后,拧紧地脚螺栓,紧力要达到设计要求。 中心复测: 当增减垫片完成后,联轴器中心必须复测一遍,如果偏差超出允许范围,中心要按上述步骤重新找正,直到满足要求为止。等电机试转完成后连接好联轴器。 注意:联轴器最终找正前必须设备的所有管路和附件安装完成,找正后无影响设备位置的施工工序。

联轴器课程设计

目录 1.零件简介 (2) 2.基本结构参数及技术要求 (3) 3.生产方式及条件 (3) 4.铸造工艺方案 (3) 4.1 浇铸位置和分型面 (3) 4.2 确定工艺参数 (3) 4.3 造型和造芯 (4) 5.浇铸系统的设计 (7) 5.1 浇铸系统类型 (7) 5.2 确定内浇道相关参数 (8) 5.3 确定直浇道的位置和高度 (8) 5.4 浇铸时间及金属液的上升速度 (8) 5.5 浇口比及各组员截面积 (9) 5.6 浇铸系统图示 (10) 6.冒口的设计 (10) 6.1 铸件冒口补缩设计原理 (10) 6.2 冒口相关参数的计算 (10) 6.3 冒口的设置 (11) 6.4 校核冒口数目 (11) 7.冷铁的设计 (11) 7.1 冷铁的设置部位 (11) 7.2 冷铁材料的选择 (11) 7.3 冷铁厚度的确定 (11) 8.设计心得 (14) 9.参考文献 (15)

零件简介 连轴器是机械产品中一种常用的部件,用来连接两轴或轴和回转件,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而不脱开也不改变转动方向和扭矩大小。连轴器主要分为十字联轴器、夹壳联轴器、万向联轴器、柱销联轴器、梅花联轴器、星形联轴器、弹性联轴器等。 由于制造和安装不可能绝对精确,以及工作受载时基础、机架和其它部件的弹性变形与温差变形,联轴器所联接的两轴线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相对偏移被联两轴可能出现的相对偏移有: 轴向偏移图a)、径向偏移图b)和角向偏移图c),以及三种偏移同时出现的组合偏移d)两轴相对偏移的出现,将在轴、轴承和联轴器上引起附加载荷,甚至出现剧烈振动。因此,联轴器还应具有一定的补偿两轴偏移的能力,以消除或降低被联两轴相对偏移引起的附加载荷,改善传动性能,延长机器寿命。为了减少机械传

联轴器

[0146]联轴器加工夹具设计与制作 2007-11-01 摘要: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迅速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联轴器的结构,从拟定设计方案、夹具配件的制作及装配分析整个过程,论述了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认真收集资料,掌握夹具设计原则,合理地安排工艺,是可以制作成结构合理、定位可靠、经济实用的夹具。 关键词:联轴器设计夹具定位 我们作为机械制造行业的一员,有责任把机床夹具的改进、研制和开发,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门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迅速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它主要体现了能保证加工精度,稳定零件质量;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实现“一机多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等的作用。而我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把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际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进而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好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我更要通过不断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把机床夹具的设计、掌握运用到实际加工中去,拓宽学生实用专业技术的知识面。 在今年3月份起,省科技企业加法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委托我校实习厂加工一批共(2000件)的联轴器(如图1所示)。 通过认真分析零件图(附图:LZQ06A),及考虑到批量生产,我们存在的问题是:⑴要完成6—φ32孔的加工,现有的车床夹具(三爪卡盘)无法直接装夹完成;⑵如采用分度头装夹在钻床或铣床上完成6—φ32孔的加工,加工精度较难保证,夹具定位的辅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为了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协助企业解决一些困难;也为了把学校的实习教学与产品加工有机的结合起来,争取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实操训练,通过有价值的生产实习,多元化的产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尝试设计一套专用夹具,来完成对联轴器的加工。

联轴器的选择和校核

联轴器的选择和校核 联轴器是用来连接两轴的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起回转但不脱开的一种装置。另外,联轴器还可能具有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缓冲或者减振还有安全防护等功能。根据联轴器的性能,可以分为刚性联轴器和挠性联轴器。刚性联轴器或成固定式联轴器,不具有补偿性能,但有简单的结构,制造容易、不需维护、成本较低等特点,所以应用较广泛。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确定所需联轴器的类型。 1. 选择联轴器类型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1)机械的类型以及传动系统的配置情况。 (2)工作转速的高低以及由其引起的离心力的大小,比如平衡精度较高高的联轴器,一般用于高速传动轴。 (3)所需传动转矩的大小和性质以及对缓冲和减振方面的要求,包括在稳定工况下运转的最大转矩,转矩的时间特性。 (4)两轴的相对位移大小、方向。当安装调整后,不能严格保证两轴精确对中,或 两轴在工作时产生了较大的相对位移时,可选挠性联轴器。 (5)制造、安装、维护联轴器的成本,不仅要满足使用性能,也要装拆方便,成本较低、维护简单的联轴器。 (6)联轴器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工作环境。 2、计算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受机器启动时的动载荷、出现在运转中的过载现象的影响,计算转矩ca T 按轴上的最大转矩。计算计算转矩按照式子(6.1): ca T = T K A (6.1) n P 9550T w (6.2) 式中

ca T —— 计算转矩, m N ? T —— 公称转矩, m N ? n —— 电机额定转速, min /r A K —— 工作情况系数, 参考[9]5.1K A = w P —— 电机的额定功率, KW 由式(6.1)和(6.2)得; 5.1980 309550T ca ??=52.438= m KN ? 3、联轴器型号的确定 根据计算转矩ca T 、联轴器的类型,需要按照[]T T ca ≤的条件进行选择, [T]为联 轴器的许用转矩;被连接轴的转速n 要求小于等于联轴器允许的最高转速

万向联轴器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前言 (1) 1.2万向联轴器作用 (2) 1.3万向联轴器的种类及特点 (2) 1.3.1 特点: (2) 1.3.2 种类: (3) 1.3.3 结构: (3) 1.4 课题目的和要求: (5) 1.4.1课题 (5) 1.4.2 设计技术要求与数据 (5) 第二章万向联轴器的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6) 2.1十字万向联轴器的结构组成及受力分析 (6) 2.1.1 十字万向联轴器结构总成 (6) 2.1.2 十字万向联轴器受力分析 (6) 2.2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运动分析 (7) 2.2.1十字轴式单万向联轴器的运动分析 (7) 2.2.2十字轴时双向联轴器的运动分析 (9) 2.3万向节十字轴设计原则 (12) 2.3.1按弯曲强度设计十字轴 (12) 2.3.2按表面应力设计十字轴 (13) 2.4轴承的寿命计算 (14) 2.4.1轴承的动扭矩 (14) 2.4.2轴承的寿命计算 (14) 2.5 法兰叉头 (15) 2.5.1 法兰叉头的作用 (15) 2.5.2叉头轴孔部位的应力计算 (15) 2.5.3 叉头根部应力 (15) 第三章万向轴的结构设计 (17) 3.1概述 (17)

3.2 十字轴总成游隙结构设计 (17) 3.2.1 滚动体和轴向推力轴承分类 (17) 3.2.2 轴承游隙及主要尺寸 (18) 3.2.3 十字轴和轴承外圈主要材料、工艺和精度 (19) 3.3 中间轴伸缩花键副结构设 (19) 3.4 十字轴万向轴标准及选用计算 (21) 3.4.1十字万向轴标准 (21) 3.4.2 十字万向联轴器的选型 (22) 第四章主要零件的工艺分析 (25) 4.1 法兰叉头零件分析 (25) 4.1.1 零件的作用 (25) 4.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5) 4.1.2建立数字模型 (25) 4.2确定数控加工工艺方案 (26) 4.2.1划分数控加工工步 (26) 4.2.2选择加工设备 (27) 4.2.3选用加工刀具 (27) 4.2.4 确定切削用量 (27) 4.2.5设计数控程序 (28) 4.2.6 确定编程原点和加工坐标系 (28) 4.2.7 设计数控程序加工路线 (28) 4.2.8设计数控程序刀具路径 (28) 4.2.8 后置处理 (29) 4.2.9加工仿真及程序校验 (29) 4.2.10数控系统轨迹模拟 (30) 4.2.11程序传输和运行 (30) 第五章结语与展望 (30) 谢辞 (32) 参考文献 (33)

联轴器习题

考试复习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低速、刚性大的短轴,常选用的联轴器为。 A. 刚性固定式联轴器 B. 刚性可移式联轴器 C. 弹性联轴器 D. 安全联轴器 2 在载荷具有冲击、振动,且轴的转速较高、刚度较小时,一般选用。 A. 刚性固定式联轴器 B. 刚性可移式联轴器 C. 弹性联轴器 D. 安全联轴器 3 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 A. 缓冲、减振 B. 传递运动和转矩 C. 防止机器发生过载 D. 补偿两轴的不同心或热膨胀 4 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中的弹性元件都具有的功能。 A. 对中 B. 减磨 C. 缓冲和减振 D. 装配很方便 5 离合器接合最不平稳。 A. 牙嵌 B. 摩擦 C. 安全 D. 离心 二、填空题 6 当受载较大,两轴较难对中时,应选用联轴器来联接;当原动机的转速高且发出动力的较不稳定时,其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应选用联轴器来联接。 7 传递两相交轴间运动而又要求轴间夹角经常变化时,可以采用联轴器。 8 在确定联轴器类型的基础上,可根据、、、来确定联轴器的型号和结构。 9 按工作原理,操纵式离合器主要分为、和三类。 10 联轴器和离合器是用来部件;制动器是用来 的装置。 11 用联轴器连接的两轴分开:而用离合器连接的两轴在机器工作时。 12 挠性联轴器按其组成中是否具有弹性元件,可分为联轴器和 联轴器两大类。 13 两轴线易对中、无相对位移的轴宜选联轴器:两轴线不易对中、有相对位移的长轴宜选联轴器;起动频繁、正反转多变、使用寿命要求长的大功率重型机械宜选联轴器;起动频繁、经常正反转、受较大冲击载荷的高速轴宜选联轴器。 14 牙嵌离合器只能在或时进行接合。 15 摩擦离合器靠来传递扭矩,两轴可在时实现接合或分离。 三、问答题 16 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鼓形齿联轴器鼓度曲线选型的优化对比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f14080848.html, 鼓形齿联轴器鼓度曲线选型的优化对比研究作者:吕美丽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11期 摘要:鼓形齿联轴器作为现阶段机械工业基础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 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机械行业的重视,这种工业基础件由于其结构以及性能特点可以较好地补偿连接两轴间的轴向、径向以及角度位移,所以在地铁、动车等领域应用非常普遍,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重点对鼓形齿联轴器鼓度曲线选型优化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鼓形齿联轴器;鼓度曲线;选型优化 1 鼓形齿联轴器鼓度曲线介绍 对于鼓度曲线的介绍以某高速动车为例,该高速动车组动力车使用的即为鼓形齿联轴器,该鼓形齿联轴器模数为3m/nm,压力角为20α/(°),齿数为60z,外齿切向变位系数为0,齿宽为20B/nm,内齿切向变位系数为0.03xt2,从圆形鼓度半径大小的改变可以看出啮合传动所产生的影响;椭圆形的鼓度曲线通过长轴、短轴以及短轴定点位置曲率的半径,可以判断这种鼓度曲线下啮合传动产生的影响;两条双曲线实际上由实轴以及虚轴的2a、2b决定,p是任意一个定点位置曲率半径,通过改变a、b、p三个数据可以看出这种鼓度曲线对于啮合传动产生的影响;三个圆弧鼓度曲线主要由rc和侧段弧rcf的半径决定,rc和侧段弧rcf以及中段弧占据的轴宽半c数值的改变可以看出啮合传动产生的影响。图1显示的双曲线和三段圆弧曲线参数图: 2 啮合分析 2.1 圆形鼓度曲线 不同圆弧所对应的最大允许轴间倾角会随着鼓度圆弧的不断增加而缩小,同时当圆弧半径为90nm的时候内外齿接触点轴向位移距离最大,并且允许的最大轴间倾角变化也最大,增加20nm,相对应的最大轴间偏角相应的缩小约0.2°,圆弧半径超过90nm的时候允许的最大轴间倾角变化趋于稳定,基本上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同时内外齿接触点的轴向位移距离会随着圆弧半径的逐渐增加而增加,当90nm的时候,基本上接触到了外齿面边缘位置,小于90nm的时候内外齿最大轴间倾角条件下发生的接触都是非边缘接触。 2.2 椭圆鼓度曲线 椭圆鼓度曲线的接触点轴向位置数值会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随着长半轴数值的变大而变大,当曲率半径为130nm、长半轴的数值为18nm的时候,同样如圆形鼓度曲线一样会产生棱边接触,偏转角度范围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会保持较好的啮合性能。

转动设备找中心要点

转动设备找中心 概述 1、转动设备在安装和检修工作中,轴系找中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 重要环节。两轴中心偏差愈小,对中愈精确,转动设备的运转情况愈好,使用寿命愈长。如果中心不好超过允许值可能造成设备轴承温度偏高、振动、轴瓦磨损等现象,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但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械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对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设备产生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 3、因此,在设计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机械在安装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讲,只要能保证联轴器安全可靠地传递扭矩,两轴中心允许的偏差值愈大,安装时愈容易达到要求。 4、找中心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测量、计算与调整,最终使转动 设备各轴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保证设备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 联轴器 1、转动设备轴与轴之间是通过联轴器(俗称对轮)来连接并传动扭矩的,轴系找中心一般也是通过联轴器来完成的。 2、联轴器一般分为刚性联轴器和挠性(半挠性)联轴器,刚性联轴器对于两轴间同心度的要求非常高,如汽轮机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对同心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应用广泛。如套齿式、叠片式、蛇形弹簧式、爪式、弹性柱销式等。

中心偏差的几种情况 找中心测量方法 1、找中心测量通常使用两种方法,即塞尺法和打表法。 a、塞尺测量法:用塞尺测量联轴器外圆各方位上的径向偏差(圆差)和两半联轴器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偏差(面差)。 1)、优点:操作简单、直观 2)、缺点:精度不高、误差较大;适用于转速较低、对中要求不高的找正安装 2、刀口尺+塞尺法:适用于对轮直径相同,且外圆、立面加工精度较

联轴器的选型

膜片联轴器概述及特点 膜片联轴器(英文Diaphragm Coupling)是有几组膜片(不锈钢薄板304)用螺栓交错地与两半联轴器联接,每组膜片由数片叠集而成,膜片分为连杆式和不同形状的整片式。膜片联轴器靠膜片的弹性变形来补偿所联两轴的相对位移,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不用润滑,结构较紧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无旋转间隙,不受温度和油污影响,具有耐酸、耐碱、防腐蚀的特点,适用于高温、高速、有腐蚀介质工况环境的轴系传动,广泛用于各种机械装置的轴系传动,如水泵(尤其是大功率、化工泵)、分机(高速)、压缩机、液压机械、石油机械、印刷机械、纺织机械、化工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航空(直升飞机)、舰艇高速动力传动系统、汽轮机、活塞式动力机械传动系统、履带式车辆,以及发电组高速、大功率机械传动系统,径动平衡后应用于高速传动轴系已比较普遍。 膜片联轴器与齿式联轴器相比,没有相对滑动,不需要润滑、密封,无噪声,基本不用维修,制造比较方便,可部分代替齿式联轴器。 齿式联轴器介绍及结构形式 齿式联轴器是由齿数相同的内齿圈和带外齿的凸缘半联轴器等零件组成。外齿分为直齿和鼓形齿两种齿形,所谓鼓形齿即为将外齿制成球面,球面中心在齿轮轴线上,齿侧间隙较一般齿轮大,鼓形齿联轴器可允许较大的角位移(相对于直齿联轴器),可改善齿的接触条件,提高传递扭矩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齿式联轴器在工作时,两轴产生相对角位移,内外齿的齿面周期性作轴向相对滑动,必然形成齿面磨损和功率损耗,因此,齿式联轴器需在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条件的状态下工作。齿式联轴器径向尺寸小,承载能力大,常用于低速重载工况条件的轴系传动,高精度并经过动平衡的齿式联轴器可用于高速传动,如燃汽轮机的轴系传动。由于鼓形齿联轴器角向补偿量大于直齿式联轴器,国内外均广泛采用鼓形齿式联轴器,直齿式联轴器属于被淘汰的产品,选用者应尽量不选用。我国制定了机械行业标准的不同形式齿式联轴器都是鼓形齿式联轴器,有以下结构形式: GIGL型——宽型基本型(JB/T 8854.3-2001) GIICL型——窄型基本型(JB/T 8854.2-2001) GSL型——伸缩型(JB/T10540-2005) GICLZ型——宽型接中间型(JB/T8854.3-2001) GIICLZ型——窄型接中间型(JB/T8854.2-2001) GCLD型——接电动机轴伸型(JB/T8854.1-2001) WGP型——带制动盘型(JB/T7001-2007) WGC型——垂直安装型(JB/T7002-2007) WGZ型——带制动轮型(JB/T7003-2007) WGT型——接中间套型(JB/T7004-2007) NL型——尼龙内齿圈型(JB/T5514-2007) WGJ型——接中间轴型(JB/T8821-1998) NGCL型——带制动轮型(JB/ZQ4644-1997)

联轴器设计说明书doc

目录 1. 联轴器的作用 (1) 2. 常用联轴器的结构特点 (1) 3. 确定生产类型 (2) 4. 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2) 5. 毛坯的选择 (3) 5.1确定毛坯种类 (3) 5.2确定锻件加工余量 (3) 5.3确定毛坯尺寸 (3) 6. 工艺过程设计 (4) 6.1定位基准的选择 (4) 6.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6.3制订工艺路线 (5) 6.4确定工序尺寸 (6) 7.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7) 7.1选择机床 (7) 7.2选择夹具 (7) 7.3选择刀具 (7) 7.4选择量具 (7) 8.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8) 9. 确定宽放率及标准时间 (14) 9.1确实宽放率 (14) 9.2确定标准时间 (15)

1.联轴器的作用 联轴器是用来连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其共同旋转以传递转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是机械产品轴系传动最常用的连接部件。联轴器在机器运转时不能分离,只有当机器停止运转才能将两轴分离。联轴器有时候可以作为安全装置。 2.常用联轴器的结构特点 2.1凸缘式联轴器 特点:构造简单,成本低,可传递较大转矩。不允许两轴有相对位移,无缓冲。用途:在转速低,无冲击,轴的刚性大,对中性较好的场合应用较广。 凸缘式联轴器滑块联轴器 2.2滑块联轴器 半联轴器1.3上的凹槽与中间滑块的凸榫→移动副→可补偿两轴偏移 特点、应用:无缓冲,移动副应加润滑→用于低速传动。 2.3弹性联轴器 特点:缓冲吸振,可补偿较大的轴向位移,微量的径向位移和角位移。 应用:正反向变化多,启动频繁的高速轴。 2.4安全联轴器 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存在一个保险环节(如销钉可动联接等),其只能承受限定载荷。当实际载荷超过事前限定的载荷时,保险环节就发生变化,截断运动和动力的传递,从而保护机器的其余部分不致损坏,即起安全保护作用。起动安全联轴器:除了具有过载保护作用外,还有将机器电动机的带载起动转变为近似空载起动的作用。

联轴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迅速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联轴器的结构,从拟定设计方案、夹具配件的制作及装配分析整个过程,论述了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认真收集资料,掌握夹具设计原则,合理地安排工艺,是可以制作成结构合理、定位可靠、经济实用的夹具。 关键词:联轴器设计夹具定位 我们作为机械制造行业的一员,有责任把机床夹具的改进、研制和开发,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门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迅速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它主要体现了能保证加工精度,稳定零件质量;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实现“一机多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等的作用。而我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把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际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进而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好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我更要通过不断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把机床夹具的设计、掌握运用到实际加工中去,拓宽学生实用专业技术的知识面。 在今年3月份起,省科技企业加法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委托我校实习厂加工一批共(2000件)的联轴器(如图1所示)。 通过认真分析零件图(附图:LZQ06A),及考虑到批量生产,我们存在的问题是:⑴要完成6—φ32孔的加工,现有的车床夹具(三爪卡盘)无法直接装夹完成;⑵如采用分度头装夹在钻床或铣床上完成6—φ32孔的加工,加工精度较难保证,夹具定位的辅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为了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协助企业解决一些困难;也为了把学校的实习教学与产品加工有机的结合起来,争取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实操训练,通过有价值的生产实习,多元化的产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尝试设计一套专用夹具,来完成对联轴器的加工。 图1联轴器 一、联轴器的技术分析 1、本次我们加工的联轴器是弹性联轴器的一种,作用于两同心轴的联接转动,具有较大的补偿两轴相对偏移、减震、缓冲等性能,其中间弹性件选用聚氨脂橡胶的联轴器。 2、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⑴φ40孔的尺寸精度为,下偏差为0,上偏差为+0.034,表面粗糙度为Ra1.6; ⑵φ120与φ68相交端面处,相隔有1.5长的锥度,公差为上下偏差±0.05; ⑶φ32联接孔之间的中心距145,允许上下偏差为±0.10; ⑷6—φ32孔的深度10,允许上下偏差为±0.05。 3、有一定的形位公差要求 ⑴φ60的端面相对于φ40孔的轴线垂直度⊥要求为0.05; ⑵6—φ18孔相对于φ40孔轴线的位置度? 为φ0.10; ⑶6—φ32孔要求均布,分度⌒要求上下偏差为±0.08; 二、联轴器加工的工艺路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