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虞城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虞城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虞城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虞城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虞城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彻底改变了乡村的格局,乡村治理逐渐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新乡贤的出现为破解乡村治理困境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理论界普遍认为新乡贤在当前乡村治理中大有可为,但各地的实践成效与理论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借助国家和社会理论、治理理论、精英理论,采取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历史分析法等,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乡贤治村的历史演进、古今乡贤治村对比,得出乡贤治村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社会总体平稳,二是乡村自治的政治体制,这是乡贤得以产生和参与乡村治理的土壤和前提。从新乡贤治村的动因看,既有传统乡绅治村模式的历史惯性,也有现代乡村对精英群体的渴求和呼唤,还有社会贤能人士乡土情怀的驱使,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层面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支持,种种因素为新乡贤治村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通过对虞城县的实地调研,深度剖析了虞城县在成立乡贤参事会、吸引乡土人才返乡、弘扬乡贤文化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和做法。虞城县通过新乡贤治村的实践,激发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调动了群众自治的积极性,变“单向治理”为“双向互动”,变“一元独治”为“多元共治”,逐步形成“一核多元”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打造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村民获得感、幸福感、自治意识显著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总结出虞城县新乡贤治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

得出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新乡贤与古代乡绅是一脉相承的,新乡贤治村是对

古代乡绅治村的延续和传承,是应对乡村治理困境的有效途径,是对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乡贤参事会是新乡贤治村的有效组织方式,是新乡贤治村走向现代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径之一,并且具有借鉴推广的价值。同时,结合虞城县的调研情况,发现新乡贤治村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新乡贤群体的数量不足,新乡贤组织的推广率不高,地方官员和群众对新乡贤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对新乡贤的正向激励不够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虞城县新乡贤治村的对策建议,包括培育新乡贤群体、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加强对新乡贤正向激励、推进新乡贤组织化建设、健全新乡贤治村相关制度、加强对新乡贤的教育培训等方面。

总体来看,新乡贤治村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细化对新乡贤治村的政策措施,更好地激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乡村良治。

农村孝善实施方案

农村孝善实施方案

**村设立孝善基金实施方案 为大力弘扬孝善养老传统美德,落实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杜绝把老人推向政府养老的非正常现象,切实解决农村贫困老人的脱贫问题,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推行孝善养老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把“百善孝为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大力弘扬以“孝”为首的传统文化,树立“以孝立德”、“忠孝传家”、“子孝父安”、“行善积德”的社会新风尚,在全村形成家庭孝心养老、社会行善敬老的浓厚氛围。走出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子女敬老”的农村养老新路子,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目标。 二、工作任务 在全村开展孝善敬老活动;成立孝善理事会;设立孝善基金。重点面向全村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建档立卡贫困老人、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的老人,由其子女根据个人意愿,为老人缴纳赡养费。村级孝善理事会按月发放孝善基金,一般在子女上交赡养金的基础上给予10%的补助,100元、200元档次的,补助后分别为110元、220元。 三、方法步骤 (一)时间安排

1、 5月10日前,成立**村孝善理事会,设立孝善基金。 2、 6月底前,全面实施孝善基金发放。 (二)工作方法 召开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孝善基金理事会。由村两委提名推荐村中威信高、办事公道、为人正派的党员或群众中的新乡贤等担任理事会会长,并经过大会表决选举产生**村孝善基金理事会成员。孝善基金理事会在村两委的领导下,负责村孝善基金的筹集、发放、管理和监督村民赡养协议的执行等工作。 (三)基金募集 1、宣传设立孝善基金的意义。要开好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利用明白纸、广播喇叭、公开栏等方式,大力宣传孝善基金的意义、方法、步骤,让村内老人的子女自觉参与到孝善敬老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推进氛围。要向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及在外成功人士等发放《推行孝善基金捐助倡议书》(附件),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捐款献爱心。 2、建立村老年人档案。在村孝善基金理事会的领导下,对全村符合条件的老人进行摸底。将老人家庭成员、身份状况、生存条件、收入来源以及子女精神慰藉情况等进行统计调查,并对其子女姓名、家庭、健康状况、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建档。 3、孝善基金的筹集。资金主要来源是老人子女赡养费、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捐款、村集体补助金。子女赡养费由村孝善基金

农村污水治理典型工程案例成效分析与问题对策

·2162·节能环保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3月中 农村污水治理典型工程案例成效分析与问题对策 张 璇 (大连理工大学 116024)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决策,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内容之一就是农村污水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自来水、卫生洁具、冲式厕所等等的普及,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污水排放量增大的重要原因。为了了解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文章将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污水治理工程成效、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拟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对污水治理进行方案设计。 【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难点 0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所提出重要的一个决策,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能够统筹城乡发展,推行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力求解决三农问题。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针对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上,各地都相继的开展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还是存在着多种问题,因此只有充分的对现状进行了解,因地制宜,才能够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项目共同发展。 1农村污水基本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可分为黑水与灰水两大部分,黑水是指拥有高浓度混合的生活污水,例如冲式厕所的污水;灰水则是指厨房、洗浴或是管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按照其特征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污水量较小、排放系数低。农村居民在生活用水量上与城市居民比较更低,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城市居民用水量212L/d,农村为68L/d[1]。在排放上分为直接泼洒地上的无明渠排放方式与通过明渠排放至户外的有明渠排放方式。农村的排放系数一般是<0.5. ⑵成分复杂,生化性较强。农村生活污水中所含有的合成洗涤剂、病毒、细菌、寄生虫卵等等的含量较高,可生化性的可能性也较高[2]。 ⑶排放时间较为规律。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时间都是比较固定的,在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是一个排放的高峰期。 ⑷来源较为广泛。新农村建设带动着农村经济与生活方法的发展,因此也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在排放量上较多。在污水的排放来源上,主要包括家庭卫生设施、乡村旅游、禽畜喂养等等方面。 2余姚市污水治理工程案例 为了更为直观的对污水治理工程进行了解,文章将以05~06年的丽水市水阁街道四都村污水治理工程为例。此工程是按照1000人的规划,平均流量100m3d-1的规划,采用的方法是“三级厌氧生化处理+人工湿地/竹林灌溉”的工程[3]。污水治理工程的内容是包含了整座村庄北片的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净化设施以及尾水灌溉利用这三个部分。整个工程投资大约为150万元左右,在收集管网这一块占了80%。 在连续运行了两年的时间内,其运行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其主要表现在:⑴降低了污水进入水库的污染物总量。丽水市水阁街道四都村为南明湖库区上游地带,污水进入水库后,因为污水本身中的氮、磷、细菌等等物质,会对水库中的水造成富营养化的情况,从而会影响水库的水质[4]。该工程的应用收集管网的净化处理系统,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水对于水库造成的富营养化的情况,从而改善水库水质。 ⑵提升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在上庄村实施了该污水治理工程,由于工程中有着收集管网的工程项目,通过该项目对河道进行整治,并对垃圾进行收集处理。该种方式对全村的排水系统都进行了改善,从而达到实现了雨污分流的目的,对农村“脏、乱、散、差”等环境现象进行改变。 ⑶发展了农村生态效益。该工程中有污水净化设施以及尾水灌溉的项目,通过将污水净化,保留污水中的养分,将污水中包含的氮、磷作为营养成分对竹林进行灌溉,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竹林与竹笋的产量。 3农村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难题 在上文中提到的四都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在运行的两年期间成效显著,但是在不少地方,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还是存在着不少难题。 3.1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 就以浙江省瓯江流域龙泉、景宁一带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中存在的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为例,这些农村在用水方面使用山泉水与河水的比例比较大,一些居民是将污水直接泼洒在地面上,一些居民则是将污水接入了雨水立管,但是该种设计则是大大的降低了污水的使用率与收集率。浙江省新农村污水治理因为缺乏设计规范与经验,选择的20多种工艺均不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5]。例如其中氮总量、磷总量不达标等,这对污水治理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3.2村庄规划滞后 虽然上庄村的污水治理工程得到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丽水市其他一些地处较为偏远的山区与经济并不发达的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因为村庄规划滞后的缘故。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在选址上就无法选择,污水治理工艺与方案也无法确定。就比如村庄的房屋较为陈旧、村庄内部有河流进行阻断,地形差等等情况,这些都无法让污水治理工程开展下去。 3.3农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不单单是要求政府介入,这也是需要得到村民的帮助。但是治理工程的治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技术等等方面,这就务必会涉及到征地、基础设施健身等方面。可是一些农村的村民只在乎自身土地、家庭收入,对于环境的优劣则并不在乎。认为污水治理工程是公共事业,因此自身没有环保素质,污水治理工程得不到支持,因此工作难以开展。 4解决对策 在上文简要的了解到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针对这几点问题拟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⑴需注重设施选型与建设。针对于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污水治理工程不佳的地区,在设计开发商首先可以选择占地较少以及容易维护的节能型的工艺,通过该种方式达到降低污水治理工程各项基础费用的目的。在选择工艺时,还需结合各地的实际运行的效果,在工艺上可选择同类型的,可方便统一有效管理。对于施工单位也有所考究,需选择经验丰富、资质高以及信誉好的单位,在源头上就做好治理工程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管等工作, ⑵整治规划。要在农村开展污水治理工作,首先需要对村庄进行整治规划,将其作为污水治理的前提基础。其次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方向,因地制宜,在整治规划中做好排水规划,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与管理模式,最终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模型。 ⑶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在上文了解到,污水治理工作并不是单方面的工作,而是需要双方配合才可完成的工程。因此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可采用多媒体向村民宣传环保公益、制作宣传标牌或是印刷宣传册等等方式。 5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是与我国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的,而新农村建设又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互联系。着力处理好新农村建设的污水治理工程,坚持低投入、低成本、易管理的方针政策,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带入到良性发展中,最终达到实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华生,杨晓仙,陈宇辉等.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案例分析与难题破解[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23(2):74-78. [2]赵志军,方先金,戴前进等.农村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对策[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2011:124-127. [3]王磊.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1):145-145,147. [4]高晓兰.常熟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调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5]朱飞虹,张安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沼气,2010,28(2):49-51.

如何培育“新乡贤”

如何培育“新乡贤” 在中国历史上,乡贤历来都是受政府和基层民众普遍尊重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小农经济和传统文化发达的地区,拥有浓厚的乡贤文化,涌现出了不少乡贤名人。但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剧烈变迁,乡村能人背井离乡外出就业,多数人涌入城市定居,乡贤文化由盛而衰。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呼唤重建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群体,以重建中国乡土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 谁来做“新乡贤” 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必须吸引新乡贤重返乡村。哪些人可以成为新乡贤呢?一般认为主要包括三类人:第一类: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干部人脉资源广、组织动员能力强、民意基础厚,能够在乡村重大传统节庆活动、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穿针引线、联络沟通、组织实施的作用,也可以通过调节邻里纠纷等,发挥他们稳定基层社会秩序、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监督现任基层官员行政行为的作用。比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南昌市原市长李豆罗、原中国驻黎巴嫩、伊朗大使刘振

堂等。第二类:退休知识分子。退休的大学教授、文化名人等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可以利用祠堂、村民文化广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利用修订家谱、主持祭祀等活动挖掘本地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宣讲会、大课堂、市民讲座等形式宣传本土历史典故,让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本乡本村和附近地区落地生根。他们也可以在党的创新理论和具体政策传播中发挥宣传解释作用,帮助基层群众更加准确了解党的涉农政策,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消除日益突出的阶层隔阂,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涉农政策更加精准地传播。如江苏省高邮市朱堆村企业家杨文华、湖北襄樊退休教师杨维广、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处级调研员王锡昌等。第三类:工商界成功人士。在外经商、创业的企业家?识广、头脑活,可以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或投资,发挥对本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如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乡贤商会和福建省漳州乡贤商会等。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构成了新乡贤的主要来源,发挥他们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能够弘扬乡贤文化、助力新农村建设。 “新乡贤”能否胜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调查研究中心围绕“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问题,对全省202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有超过90%的乡镇干部充分肯定了

2018年深化家风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深化家风建设实施方案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2018年深化家风建设实施方案 一、实施家风建设拓面工程 (一)强化宣传报道。及时挖掘报道街道内优良家风故事,及时报道家风建设活动动态和成果。 (二)拓展活动范围。 党员干部。与“两学一做”活动相融合,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和村居“三大员”立家规活动,并公开公示,接受监督。由关工委牵头,引导老干部传扬好家风。 中小学校。依托中小学校教育阵地,开展家风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活动,在学生家访中注重传播优良家风。 新乡贤。开展“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以及成长乡土、奉献乡里,在乡民邻里威望高、口碑好的“新乡贤”,弘扬事业有成、奉公守法、治家严谨、回馈家乡的乡贤文化。重塑优秀家族文化、家谱文化、家风文化,凝聚人们寻根问祖、反哺故土的热情、亲情和乡情。 (三)建设“一馆一榜一墙”。街道于6月底前建成1个善行义举榜,年内建成1个以上家风文化墙,并在30%以上村(居)建成村级善行义举榜、家风文化墙。曹圩村要将家风文化融入民俗文化展示馆之中。 二、实施家风建设提质工程 (一)丰富活动载体。由组织办牵头,组织全街道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党员代表开展家风故事会活动,讲述家风故事和家规背后故事;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在“七一”建党期间,围绕家风建设内容,为基层党员上党课;深化立家规活动,修改完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家规,有条件 第 2 页共 5 页

的制成书法作品,悬挂厅堂或办公室。 由宣传办牵头,组织开展书法名家义务书写家训,故事演说大赛、文艺作品征集、“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借助党员冬训、文化下乡、道德讲堂、广场大讲堂等载体,开展12次以上家风文化宣讲活动,宣讲家风知识和老子文化家风内涵。 街道党工委、街道办利用传统节日,召开1次以上外出返乡党员和群众代表“家风建设座谈会”,向返乡群众发放“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倡议书。 (二)加强培训教育。将家风建设纳入党员干部“两学一做”活动,纳入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内容。 (三)建立长效机制。家风建设纳入“两个责任”落实机制,纳入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管机制。 将党员干部践行家规、民风乡风、单位行风政风情况,纳入单位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干部教育培训、社会管理创新、科学跨越发展目标的考核内容以及“无讼单位”创建。 三、实施家风建设引领工程 (一)评选示范典型。 示范单位。由宣传办牵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评选2个以上文明乡风和家风建设示范村。由组织办牵头,培育家风建设示范单位。 典型故事。由宣传办牵头,在好人、志愿服务者、老干部等群体中,大力宣传典型家风故事,策应中宣部开展“最美家庭讲家训故事”活动的要求,分别评选街道“最美家庭”10户,注重从环卫工人、村居居民、企业职工等基层群众中选树,并通过“百名好人宣讲家训故事百村行”等活动,向基层群众宣讲典型事迹及家风故事。 第 3 页共 5 页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无锡生态文明助推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7版(2011年8月10日) 2008年和2009年,环境保护部批准了两批18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另有5个省正在启动。 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国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生态县(市、区)。这些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赢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 为鼓励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模式和途径,本版特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刊发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地区的经验。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生态市,江苏省无锡市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本期刊发相关报道,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随着近日金城湾公园的正式开放,太湖内湖——蠡湖长达10年的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画上了圆满句号。夏日的清晨,站在渔父岛西堤拱桥之上,桥下湖水清澈,湖水之下有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是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微齿莲子菜、鱼腥藻等,正是因为这些沉水植物牢牢固定住了底泥,不再搅动,从而使得湖水清澈,透明度显著提高。目前,蠡湖的水质已由10年前的劣Ⅴ类上升至Ⅲ类。 蠡湖水质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怎样的动力才能让一个在水上吃过亏的城市,利用10年时间治理好一个湖泊?又是怎样的动力让它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的地级市?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一语中的:“蠡湖治理的成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无锡要走一条发展之路,就是要探索生态文明。” 正是有了像蠡湖成功治理这样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个闪光点,才使无锡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加速冲刺。 发展理念与具体行动同步 毛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了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包括建立生态经济体

乡村振兴中新乡贤的作用、困境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02064373.html, 乡村振兴中新乡贤的作用、困境与对策 作者:艾丹丹 来源:《管理观察》2019年第13期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新乡贤有助于克服乡村振兴中面临的资源匮乏、治理结构不合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有助于推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但是囿于政策准备不足,资金、渠道受限以及新乡贤本身自组织程度低等因素,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面临诸多困境。因此,需要从政策、资金技术、沟通渠道和监督引导等层面多方位探讨如何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最大作用,以及如何维持良性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乡贤;作用;困境;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劳动力等资源迅速向城市聚集,尤其是乡村青壮年人口外流,造成乡村空心化、边缘化问题日益加深,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乡村治理陷入了困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了策略指导。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路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我国乡村治理情况逐步改善,乡村矛盾有所缓解,但是乡村治理中还有许多复杂的、间接的问题有待解决。如,吴理财、魏久朋、徐琴(2018)提出,乡村振兴面临着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乡村社会组织赢弱、乡村社会文化基础不牢三方面的困境。郑冕(2018)认为,乡村自治模式和公共物品供给的困境是导致乡村振兴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金伊始(2018)则认为,乡村振兴缺乏“能人”,缺乏资金和资金使用率低是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困境。 乡村治理中乡贤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封建制社会统治的历史过程中,乡贤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角色,在传统社会基层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为面对乡村经济的脆弱性和乡村文化的贫瘠,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新乡贤应运而生。与传统乡绅、士绅、士大夫组成的乡贤不同,新乡贤是指有资产、有能力、有乡土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能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并起带动、引领作用的能人志士,主要包括退休的党员、干部、教师、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企业家、技术人才等经济能人,专家学者、海外华侨

建构新时代的乡贤文化

建构新时代的乡贤文化 °乡°侬° 还原乡村诗意 “创新乡贤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建构新时代的乡贤文化》为题,再次论述了乡贤对于现代社会和当前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乡贤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与手段”,现全文转载于此。 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传统社会,乡贤在促进宗族自治、民风淳化、伦理维系以及乡土认同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宗族关系解体的现代社会,结合时代需要建构新乡贤文化,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乡贤基本上世居乡村,除了科举应试、入仕为官,一般都在乡村安身立命。离开乡土的官员,也常常告老还乡。而新乡贤大多数是离土离乡、已经城市化的人群,他们来到乡村,要么是回报故乡以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要么是享受乡村独有的生活环境、颐养天年。从文

化主体上说,新乡贤可以分为三类:从乡村走出去、现已退休的党政干部和教师中,不少人很有热情和担当,他们的经济基础较为稳固、社会关系较为广泛,成为现实或潜在的乡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及之后出生的人,有很多在改革开放中进入城市,其中一些人看到乡村发展的机会而回乡创业,他们是具有开创能力的乡贤;除此之外,为人正直公道、有公共服务精神的村民,以及其他具备一定资质的社会志愿者,也可以成为新乡贤群体的一部分。这三类是“在场”的新乡贤,还有一种是“不在场”的新乡贤,他们可能人不在当地,但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其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家乡。 从完善乡村治理手段看,在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等现象的情况下,搭建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的平台,能够促进公共服务普及与公序良俗形成,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推

_新乡贤_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_困境及对策研究_王文峰

“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困境 及对策研究 王文峰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愈来愈重视乡贤文化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作为乡贤文化的承载者、推动者,“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用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发挥“新乡贤”的作用要创新思路、健全体制、多措并举。【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治理【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6)08-0087-05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6.08.019 收稿日期:2016-05-2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 目编号:12&ZD006) 作者简介:王文峰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村、农业现代化。当前,“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也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曾强调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城市搞得再 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习近平也强调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2015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 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这就需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3]。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在小岗村主持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但是,“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4],这些论述强调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也指明了乡贤文化在乡村文明中的独特作用;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而乡贤文化、“新乡贤”在其中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1乡村治理需要“新乡贤” 1.1乡贤与“新乡贤” “乡贤”,一般说来是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是我国古代统治者对乡村社会中有品行、有作为的官员,或者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士绅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体现了对其人生价值的褒奖和肯定。明清时,各个州县均建有乡贤祠,供奉历代乡贤人物,有一整套官方祭奠仪式。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清·梁章钜《称谓录· 故绅》)。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中国,乡村的稳定至关重要,它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古代政权最低一级是县级政权,县衙掌管全县赋税征收、决断刑狱、劝农稼

弘扬乡贤文化实施方案

弘扬乡贤文化实施方案 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有助于积极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中共**市委《关于开展“弘扬‘五个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旧城镇关于弘扬乡贤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先进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探索、总结提炼具有旧城特色的乡贤文化及其表现方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一)凝聚美丽乡村建设新力量。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引领者。开展弘扬乡贤文化活动,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乡贤、重视乡贤的浓厚氛围,能够进一步激发乡贤文化的战斗力,凝聚乡贤主体的优秀资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形成人人讲奉献、思奋进的新风尚。乡贤文化成长于乡间,对身边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强,弘扬乡贤文化,有助于引领基层社会精神文化建设。 (三)树立道德学习新标杆。乡贤文化蕴含积极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感恩精神,对于农村道德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农村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学习新标杆。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评乡贤”活动。在全镇40个行政村广泛开展“评乡贤”活动,通过群众推荐、投票评选,公开表彰等,树立乡贤典范。 (二)开展“学乡贤”活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绘制文化墙、建“善行功德榜”、制作宣传片、开展学乡贤演讲等活动,在全镇掀起学习热潮。 (三)开展“做乡贤”活动。开展乡贤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机关活动,让更多从农村走出去的乡贤游子回乡建设家乡,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四、几点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弘扬乡贤文化,能够形成人人学乡贤,争当乡贤的良好氛围,对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新农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要常抓不懈,狠抓落实。 二是广泛发动,精心组织。要结合我镇实际,广泛

如何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2014-10-27 14:37来源:《国家治理》周刊作者:于建嵘 字号: 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政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的基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撤社建乡”以来,作为农村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在落实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十多年间通过分权改革、税费改革、机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社会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城乡发展加速融合。与此同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稳定、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在现实运转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其一,乡镇政权的权力和责任不对等,乡镇政权的管理权有限,经济能力也有限,却承担着无限的政治责任,“一票否决”事项过多,不必要地增加了乡镇政权的工作压力和困难;其二,乡镇政权与农村群众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区组织的关系有待理顺;其三,乡镇政权的民主基础不牢,乡镇人大制度没有全面落实,不能适应农民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和诉求,乡镇政府往往得不到农民的高度信任。由于这些体制问题,不少乡镇政府将主要精力和大部分资源放在应付上级下派的行政事务上,缺乏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难以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必要通过改善行政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落实人大制度来加强乡镇政权建设。 通过地方政府立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与变革 强化基层地方政府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基层民主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解决和完善我国当前基层治理存在问题的关键。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乡镇政权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包括乡镇人大、乡镇党委和乡镇政府各自的职责权限和权利义务关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遵循基层政权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定程序,使其规范运行。创新农村基层民主运行的体制机制,有效回应农村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政府权力和行为必需受到的制衡与监督,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行政应体现民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呼声。 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契机,加强乡镇政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重点履行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四个方面的基本职能。乡镇工作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树立为农民服务的理念,有效回应广大农民对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改革目前的考核体制,严格控制对乡镇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不再将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为考核乡镇官员的主要指标,而是将提供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通过地方政府立法增强农村基层政府的权能和财政的完整性,并相应地建立起必要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责任监督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平台和机制,实现地方

古代乡村治理基本模式及历史变迁

古代乡村治理基本模式及历史变迁[申精 【摘要】中国古代曾经长期实行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为代表的乡村治理制度。乡村治理制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变迁阶段,即乡官制时期、转折时期和职役制时期,体现出不同的治理模式。随着中国封建专制的强化,传统的乡村治理受到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自治色彩逐步减弱,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被清末地方自治所取代。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里制度;保甲制;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崇尚大一统,自古即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传统观念,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权专制体制在中国延续数千年,与之相适应的是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等为主要类型的乡村治理制度。乡里制度萌生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滥觞于井田制[1],至清末依然实行之。保甲制度自宋代王安石变法后断断续续实行,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才结束。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制度规定和具体实践,乡村治理组织称谓多变、功能各异,其自治色彩也各有不同,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中国封建集权制度的强化,传统的乡村治理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色彩逐步减弱,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回顾和总结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演进历史和特点,对于当前进一步推进我国乡村体制改革将不无裨益。 一、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第一阶段:乡官制模式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典型形态是乡里制度,乡官制是乡里制度早期的具体形态与模式,这一时期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商周二代已出现“里正”、“族尹”等官名,《周礼》一书详尽记载了当时划分细密、职官赅备的乡里区划。这一时期的乡里制度,在区划上为“六乡六遂”[2]。乡设于“国”即西周国都地区,遂设于“野”即国都以外的地区。据《周礼》记载,国中“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贝周;五州为乡,使之相宾”,野中“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六乡分别设置比长、闾胥、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等职,六遂则设有邻长、里宰、酂长、鄙师、县正、遂大夫等职。此外,西周还初步确立了什伍之法:“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当时,乡、党、邻、里是四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其中乡这一级也成了两千多年来经常沿用的行政区划形式。但是,与其说它们是一种基层组织形式,还不如说是一种和军事编制与户籍编制相交杂的居民管理形式。而且西周时期的乡的层级高于州县的行政建制,遂的层级亦高于州县,从治域范围和所处层级看,其时的遂更相当于

典型案例(龙游:“三治融合”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龙游:“三治融合”走出基层治理新 路子 典型案例:(800字左右) 5月19日傍晚,东华街道方坦村,村民陆续聚集。在礼堂内侧,4男6女“演员”有的穿蓑衣、戴斗笠、拿锄头、挑担子;有的扎头巾、系围裙、提菜篮、扛扫帚,模特步子时髦可乡味依然十足,他们就是村里的护水义工。 “卫生保洁怎么搞,垃圾首先得分类……”模特队队员董德琴向观众介绍节目内容。“本来我搞卫生,就是把自家垃圾扫出门,现在看了表演,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一位村民看完节目说。 而在塔石镇,大张旗鼓成立“乡贤会”,15名乡贤因为“谋发展、促和谐、济贫困、正风气”,进入“乡贤榜”。 目前,在龙游农村,“老娘舅”调解队、“五水共治”服务队纷纷成立,一些村庄连续多年举办以倡导公德为主题的“村晚”。休闲之时,村民们在家门口打腰鼓、跳排舞、唱婺剧、秀棋艺,在“农家书屋”读书,村内再无闲逛人,个个都有好去处。 德治的普遍推行,让农村基层群众更加注重村级公共事务,更加注重村容村貌洁美,更加注重邻里关系和谐,共建美丽乡村、同奔美好生活成为农村风尚。

龙游县横山镇脉元村有洪姓两兄弟,比邻而居,今年初,为房屋改建争地基,差点打起来。几位老党员和村民知情赶来,“农村房屋改扩建要向村里申请,而且要公证。”两人都觉得好,于是请来规划员、土管员现场放样,最后双方都满意。 为进一步完善村民民主自治管理,龙游县还实行村“两委”治村问计“联席会”制度,主要讨论村集体各项财务支出、村民建房、人口出生指标等民生事项。在决策机制上,由支部会议“提”、村民议政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定”。同时,对涉及村民权益、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村务事项,坚持决策前听村民意见,决策中村民代表旁听程序是否合规,决策后听反馈,确保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案例点评:(200字左右) 村民自治“治出”民生大局。在拥有“万年文明、千年古窟、百年商帮”的浙西龙游县,如今正演绎着一场德治、法治和自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的社会实践。现在涉及民生、稳定工作的问题中,90%能解决在村。与之相应的是,“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也有力推动了县域重点中心工作。龙游县委书记刘根宏说,以“法治”为纲,以“德治”为领,以“自治”为基,鼓励和引导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实践,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推进乡村和地方治理现代化,能够更好地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促进党委政府的革故鼎新和激发公民参政议事的热情。

关于培育发展新乡贤文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培育发展新乡贤文化的实施方案 昌市党宣…2016?12号 关于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新乡贤文化的实施方案》的 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市委各部、委、办、局~政府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 现将《关于培育发展新乡贤文化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中共昌吉市委宣传部 2016年5月11日 关于培育发展新乡贤文化的实施方案 乡贤名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开拓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者、花儿昌吉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乡贤文化蕴含着爱国爱乡、敬业精业、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为进一步凝聚乡贤力量~弘扬乡贤精神~充分发挥“新乡贤”在农村社会中的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促进发展等重要作用~现结合实际制定培育发展乡贤文化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着力做好新乡贤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文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乡贤、尊重乡贤、崇尚乡贤的良好氛围~凝聚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务实实干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乡贤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为建设美丽昌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具体目标 ,一,凝聚社会发展新力量。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等先进典型~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引领者。培育乡贤文化~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乡贤、重视乡贤的浓厚氛围~能够进一步发挥乡贤人士的反哺作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乡贤人士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对身边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强~弘扬乡贤文化~有助于培育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引领新气象。 ,三,树立道德领域新标杆。乡贤文化蕴含积极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感恩精神等~对于乡村道德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农村道德领域的学习新标杆。 三、主要内容 ,一,评选乡贤,5月下旬—6月30日, 1.评选对象:籍贯属本村或现居住、就业于本村的村民。 2.评选标准: ,1,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人正派、处事公正、群众公认。 ,2,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等~能以自身的言行和优秀品质垂范乡里~在当地民众中口碑好~认同度高。

申论参考范文:乡村治理须加快转型

申论参考范文:乡村治理须加快转型 来源:《半月谈》评论 gkz6时间:2014-06-09 乡村治理须加快转型 当今中国正处在一种从未有过的深刻历史变动之中,这就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以传统农业为支撑的农村很容易沦于边缘地位。为因应这一变化,中央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要适应这一战略举措,乡村治理必须进行重大转型,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以下两大转变。 一是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是乡村治理的主导力量。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农业税历史最长的大国。封建社会,政府的主要功能就是收税,通过税收满足专制统治和公共工程建设的需要。孙中山先生说:“人民对于皇帝只有一个关系,就是纳粮,除了纳粮之外,便和政府没有别的关系。因为这个缘故,中国人民的政治思想就很薄弱,人民不管谁来做皇帝,只要纳粮,便算尽了人民的责任。政府只要人民纳粮,便不去理会他们别的事。” 在传统乡村,民众大量“别的事”是由家族等基层社会组织来处理的。因此,孙中山说:“中国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对民众而言,纳税只是一种外在于他们生活和命运的义务,他们与主要承担收税任务的政府只是水与油的关系,政府只是漂浮于上层的“官府”,其治理方式也是一种悬浮式治理。 1912年结束帝制,建立民国,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政权下乡”,即国家政权由县向乡镇延伸,但这种延伸主要还是为了管制的方便和税收的获取。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农村政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取多于予”。进入新世纪以后,这种取向逐渐改变。国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一个重大举措就是一举废除农业税。这是一个历史性转变。但这一转变也使得原有的政府与农民间的联系削弱了,新的联系又未能建立起来,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治理“真空”。 那么这种新的联系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服务。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政府职能急需向服务转变,建设服务型政

“乡贤堂”助力乡村治理

“乡贤堂”助力乡村治理 作者:张国圣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2018年第5期 乡里乡亲,家长里短,难免有些磕磕绊绊。遇上大事情,有法律有政策,该怎样是怎样,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纠纷,却常常“扯不断理还乱”。重庆市永川区的农村居民现在却很清楚,什么事都可以一起来“讲讲理”,乡贤评理堂就是大家说理的地方,有什么矛盾纠纷都可 以去找新乡贤评评理。在2017年首批52个乡贤评理堂授牌的基础上,永川区正着手实现乡贤 评理堂对全区261个村(社区)的全覆盖。新乡贤和乡贤评理堂已成为永川乡村治理的新动能、新探索。 面向“草根群体、民间力量”深耕厚植新乡贤文化,重庆市永川区近年来提炼出“爱国爱家、勤劳善良、崇德尚法、诚信重义、见贤思齐”的新乡贤文化内涵,着力营造“学乡贤、颂 乡贤、用乡贤、当乡贤”的社会氛围。同时建立区乡贤文化促进会、镇街乡贤联席会、村社乡 贤参事会三级组织,用荣誉认定、精神激励、组织联络等办法和机制,将新乡贤“选出 来”“用起来”,形成发挥价值引领、精神激励,社会治理、促进和谐,回报乡里、助推发展 的“乡贤效应”。让新乡贤通过“乡贤评理堂”参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用其嘉言懿行、学识专长涵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社会治理,落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过统一培训后,新乡贤都掌握了“法为上、德为尊、和为贵”评理原则,发挥亲缘、地缘、 人缘优势因地制宜解疙瘩、调纠纷,成为高效的乡村“解压阀”。 乡贤评理堂在村支两委指导下,发动村民围绕村容整洁、邻里和睦、婚丧嫁娶等内容制订 和修改150余项贴近农村实际的村规民约,组织开展“乡贤谈家风”、“乡贤传家风”、诵读 家风家训、讲述家族故事等活动,发起成立禁赌劝导协会、红白理事会敦风化俗。去年以来, 新乡贤们在乡贤评理堂进行宣讲评议1000余次,使乡贤评理堂逐渐成为乡亲们信赖信服的矛盾纠纷调解平台、政策法规宣讲平台、成风化人教育平台。 ( 来源:《光明日报》) 本栏编辑:祁莉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典型案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现状及治理的探究 前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天蓝水清空气好本该是中国乡村的本色,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农村陷入环境困局。农村环境问题困在何处,如何突围?在读者的来稿中,讲述了他们亲历亲闻的乡村环境,并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农村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难题。笔者在湖北省首批小康县(市)宜城市农村调查走访发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垃圾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成为影响农村人口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至关重要。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内几个农村为例,探讨农村环境的相关问题。 一、该区域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1、目前该市大部分畜牧业污染得到了有效防治,但仍有一部分粪污未经过无害化处理,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农村散养户的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畜牧业污染监管的不力;屠宰场(户)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较大,部分屠宰场(户)无力负担高额的污水处理投资;部分养殖场缺乏资金,不能综合利用,没有能力筹建的沼气池;由于奶牛粪便肥力不大,虽有些单位用于蘑菇养殖和造沼汽,但用量不大,奶牛场粪便仍急待解决。 2、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上,农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高,个别农民还存在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问题;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目前推广应用的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防效不够好、成本高、持效期短,有的病虫害仍需用化学农药防治,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缺乏;目前,该市的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基本局限于销售环节,对农资市场的检查比较严,但对使用环节的管理还相对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3、1995年该区区内(即村内区域)绿化率2.92%,人均绿地面积33.9hm2,直到1997年,绿化情况基本无大的改变。而且改区总体绿化水平低,绿地面积较少,城区人均占有的绿地面积不多,裸露土地未全面实施草地覆盖。重点污染源厂界外无绿化屏障,厂区的污染物外散,影响面积较大。建筑施工扬尘严重,也影响城区空气的洁净。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危害 1、破坏该区域的环境平衡,使区域内河流几乎断流,未断流的河流鱼虾绝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