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结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结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结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结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结

广东省湛江一中王国安

本章是一个很重要的章节,是中学化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新课标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一)物理性质

Cl2、N2是气体,S、Si是固体;Cl2有毒;都难溶于水(Cl2的溶解性稍大一些);Cl2是黄绿色,S是淡黄色,N2是无色。

单纯地记忆这些知识是很枯燥的,如何巧妙而又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呢?比如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物质的分离方面、Cl2万一泄漏时如何躲避及中毒时的救护等实用方面,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不仅学习具有了趣味性,而且主动地去学习、思考,你的记忆也牢固了,自然做题就更得心应手了。

(二)化学性质

因为是典型的非金属,所以Cl2、S、N2常作氧化剂;Si的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除与F2、HF 和强碱外不跟其他物质起反应。

(三)单质的性质比较

从上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1.Cl2的性质很活泼,发生的反应很多,而N2、Si 则比较稳定,能和它们发生反应的物质很少,即使反应也比较难,所以Cl2是重点,S次之。

2.Cl2的氧化性强,S次之,所以生成的产物的化合价有区别:Cl2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得相应金

属元素的高价产物,而S 与之反应则得低价产物。

3.NaOH 与S 的反应,体现出与Cl 2 的相似性,反应式为:3S+6NaOH △==2Na 2

S+Na 2SO 3+3H 2O 。 还有一些引申的内容:反应Cl 2 与Ca(OH)2的反应以及漂白粉的成分、氯水的成分及性质,与

HNO 3 的有关反应、卤素的性质、SO 2 的漂白性、NO 2 的吸收等,也都是我们要留意的知识点。

(四)几种化合物的性质比较

(1)浓H 2SO 4、浓HNO 3、稀HNO 3都是强氧化剂,是中学里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反应很

多,注意归纳和记忆。其共同点是:能氧化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和低价化合物,并生成其高价产物,

而S 或N 元素的化合价则降低,一般降到+4或+2价。

(2)Fe 、Al 在冷的浓HNO 3或浓H 2SO 4中会产生钝化现象,即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继续与浓酸发生反应。

(3)金属和HNO 3反应生成的不是H 2。 3NH 3的性质:NH 3+HCl=NH 4Cl 。类似的反应很多,要会写,对应的实验现象应注意。 NH 3的制备:2NH 4Cl+Ca(OH)2 △

====== 2NH 3↑+CaCl 2+2H 2O 。反应物是固体,不能排水收集。 4.Ca(ClO)2 :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五)物质(离子)检验:

Cl-:加AgNO3溶液,白色沉淀,不溶HNO3才确定。加HNO3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其他一些杂质的干扰。

(六)重要应用

最好结合性质来理解、记忆。编成顺口溜也不错。

1.Cl2:(合成)塑料、纤维和橡胶,农药、医药和染料,漂白(粉)消毒自来水,制备盐酸不可少。

2.NH3:酸碱盐(都是)制冷剂,生产氮肥数第一。

说明:酸是指制备HNO3;碱是指制备纯碱(侯德榜制碱法),反应是:NH3+NaCl+H2O+CO2

=NaHCO3↓+NaCl ,2NaHCO3

======Na2CO3+H2O+CO2↑;盐是指制备铵盐;制冷剂:因为气化时

吸热,常用作制冷剂;生产氮肥数第一:氮肥是使用量最大的化肥。

3.H2SO4、HNO3:三药化肥干试剂。

说明:三药即农药、医药、炸药;干即干燥剂;试剂即其它试剂。

(七)环保问题

酸雨的知识,是易考的知识点。

酸雨:指引空气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降水,通常认为大气降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平衡时的酸度PH5.6为降水天然酸度,并将其作为判断是否酸化的标准,当降水的PH低于5.6时,降水即称为酸雨。

酸雨的危害:酸雨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被称为来自空中的“杀手”,它不但使森林枯死,影响农作物和淡水水生物的减产和死亡,而且还会腐蚀建筑物及一切暴露于空气中的设施及历史文物古迹等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危及城市的生态平衡。

酸雨的成因: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NO+O2=2NO2,3NO2+H2O=2HNO3+NO。(也有其他写法的)

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框架图

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的主角――硅

二、富集海水中的元素-氯 1. 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可溶于水(溶解度1:2) ①2Na+Cl22NaCl (白烟) A. 与金属反应②Cu+Cl2CuCl2 (棕黄色烟,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常温下不与干燥氯气反应) ①H2+Cl22HCl 白雾,发生爆炸 H2+Cl22HCl(苍白色火焰,HCl工业制法) 1.氯气的 B.与非金属反应:②2P+3Cl22PCl3 (白烟) 白色烟雾 化学性质2P+5Cl22PCl5(白雾) C.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 4. 化学性质:①Cl2+2NaOH = NaCl+NaClO+H2O (制漂白液,制氯气尾气处理) D.与碱反应②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工业制漂白粉制法) ①2FeCl2+Cl2 = 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②2KI+Cl2 = 2KCl + I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用于氯气的检验 E.氧化性: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除废水中的氯) ①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 注意:MnO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2,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 5.氯气的 A.实验室制法:②装置组成: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制法:③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 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⑤检验方法: 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置于瓶瓶口观察是否变蓝。 ⑥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用浓硫酸干燥 ⑦尾气处理:用碱液(NaOH)吸收 B. 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 6.用途:

第18章 非金属小结预习提纲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预习提纲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一节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要求:1、了解非金属单质中的共价键数为8-N(H2为2-N)。 2、第2周期中的O、N为什么易形成多重键? 3、第3、4周期的S、Se、P、As等则易形成单键? 4、非金属单质按其结构和性质大致可分为哪三类? 5、掌握单质Cl2、S、P、Si和B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 小分子单质(单原子分子和双原子分子) 分子晶体,熔点、沸点都很低。 2. 多原子分子单质(P4、As4、S8 ) 分子晶体,熔沸点稍高于第一类单质。 3. 大分子单质(金刚石、晶态硅和单质硼)包括过渡型晶体,如石墨、黑磷、灰砷.原子晶体,熔沸点极高,难挥发。 二、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 1.活波非金属与金属元素反应 2.非金属元素之间反应 3.大部分非金属单质不与水反应 4.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酸反应,但可与浓硝酸、浓硫酸及王水反应. 5.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可和碱反应,有时是歧化反应 第二节分子型氢化物 同一周期分子型氢化物从左到右稳定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水溶液酸性增强 同一族分子型氢化物从上到下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水溶液酸性增强 分子型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组成氢化物的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非金属与氢的电负性相差越大, 所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分子型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在同一族中, 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分子型氢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或标准生成焓越负,氢化物越稳定。 还原性(An-失电子的能力):除HF外,其它分子型氢化物都有还原性,其变化规律与稳定性的增减的规律相反,稳定性大的氢化物,还原性小。 分子型氢化物的还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在同一族中,从上到下依次增加。 因为在周期表中,从右向左,自上而下,元素半径增大,电负性减小,失电子的能力依上述方向递增,所以氢化物的还原性也按此方向增强。 水溶液酸碱性和无氧酸的强度:分子型氢化物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和该氢化物在水中给出或接受质子能力的相对强弱有关。非金属分子型氢化物大多为酸,少数为碱,而水为两性。 结构:分子型氢化物酸性的强弱决定于与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子密度的大小,若该原子的电子密度越大,对质子的引力越强,酸性越小,反之酸性越大。 第三节含氧酸 一、最高氧化态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非金属元素氧化物的水合物为含有一个或多个OH基团的氢氧化物。R(OH)n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方程式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归纳(接上次金属及其化合物) V、碳族元素(IVA)(碳硅及其化合物) (一)碳及其化合物 1、C与O 2:完全燃烧:C+O2CO2 不完全燃烧:C+O2CO 2、3C+Fe2O32Fe+3CO↑、2C+SiO2Si+2CO↑、C+H2O CO+H2 (制水煤气) 3、C+2H2SO4(浓)△ CO2↑+2SO2↑+2H2O 、C+4HNO3(浓) △ CO2↑+4NO 2↑+2H2O 4、2CO+O22CO2、CO+CuOCu+CO2 、3CO+Fe2O3高温 2Fe+3CO2 5、CO的实验室制备:HCOOH浓硫酸 △ CO↑+H2O 6、CO2+H2O H2CO3 、CO2+CaO=CaCO3、CO2+Ca(OH)2=CaCO3↓+H2O 7、CO2+C2CO、2Mg+CO22MgO+C 8、Na2CO3+CO2+H2O=2NaHCO3、CaCO3+CO2+H2O=Ca(HCO3)2、Ca(ClO)2+CO2+H2 O=CaCO3↓+2HClO 9、CO2的工业和实验室制备:CaCO3 高温 CaO+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 (二)硅的化学性质: 1、硅与非金属:Si+O2SiO 2、Si+2F2=SiF4、 Si+2Cl2SiCl4 2、硅单质与氢氟酸:Si+4HF=SiF4↑+2H2↑ 3、Si与强碱溶液:Si+2NaOH+H2O=Na2SiO3+2H2↑离子方程式:Si+2OH—+H2O=Si O32-+2H2↑ 4. Si的制备:SiO2+2C Si+2CO↑ (二)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1. SiO 2(酸性氧化物):a.与碱性氧化物: SiO2+CaO CaSiO3 b.SiO2与碱溶液:SiO2+2NaOH=Na2SiO3+H2O离子方程式:SiO2+2OH-=SiO32-+H 2O 2. SiO 2 与氢氟酸:SiO2+4HF=SiF4↑+2H2O 3. SiO 2与碳反应:SiO 2 + 2C Si + 2CO↑ 4.工业生产玻璃: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 (三)硅酸、硅酸盐: 1. H2SiO3+2NaOH=Na2SiO3+ H2O 2.硅酸分解:H2SiO3SiO2+H2O 3.硅酸盐制硅酸:Na2SiO3+2HCl=H2SiO3↓+2NaCl 离子方程式:SiO32-+2H+=H2SiO3↓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习题解_非金属元素小结[1]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18-1 按周期表位置,绘出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结构图,并分析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和变化规律。 解:非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大多数是分子晶体,也有少数原子晶体和过渡型层状晶体。在分子晶体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小分子为结构单元,如单原子分子的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的H2,卤素(X2),O2、N2等;另一类是以多原子分子为结构单元,如S8、Se8、P4等。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从结构图可知:位于非金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其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其特点是增大配位数,接近金属的结构,如B—C—Si—As—Te,都是以共价键结合成 的无限分子,不论是简单或复杂结构,在单质的结构中非金属元素明显地表 现出它们各自固有的共价特征。 18-2 为什么氟和其它卤素不同,没有多种可变的正氧化态? 解:因为氟原子价层没有空的轨道,基态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只能形成一个共价单键; 再由于氟在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因此,没有多种可变的正氧化态。

18-3 小结P区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在按周期表递变规律的同时,还有哪些反常之处?说明其原因。 解:原子半径:r Ga< r Al ,因为Ga是第四周期元素,从Al→Ga,次外层第一次开始出现10个d电子,由于d电子对核电荷屏蔽效应小,导致有效核荷Z*比没有d 电子时要大,对最外层电子引力增大,故Ga的半径反常地比Al的小。 电离能:(1)ⅤA族N、P、As的IE1分别大于ⅥA族同周期O、S、Se的IE1,因为前三者价电子层均为半满。 (2)ⅢA第四周期Ga的IE1略大于第三周期的Al,原因和原子半径反常同理。 电子亲合能:(1)第二周期N、O、F的电子亲合能均分别小于第三周期同族的P、S、 Cl。因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特别小,电子对间排斥作用大。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稀有气体的电子亲合能最小,因为稀有气体价电 子层全满。 电负性:按阿莱—罗周电负性标度,第四周期的Ga、Ge、As、Se的x AR均分别比第三周期的Al、Si、P、S要大,其原因和第四周期P区元素Z*和r变化的反常同 理。 18-4 概括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有哪些共性? 解:(1)均为共价型,常温下为气体或挥发性液体。 (2)同一族氢化物,其熔、沸点除NH3、H2O、HF由于氢键反常地高以外,其余均从上至下渐增。 (3)除HF外,其他非金属元素氢化物都有还原性,同一族氢化物从上至下还原性渐增,同一周期氢化物从左至右还原性递减。 (4)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相对于水而言,大多数是酸,其酸强度同一族从上到下递增; 同一周期从左至右也递增。少数氢化物如NH3 、PH3在H2O中表现碱性,H2O 是两性物,既可是酸也可是碱。CH4不表现酸碱性。 18-5 已知下列数据: △f Gm? (H2S,aq) = -27.9kJ·mol?1 △f Gm? (S2?,aq) = 85.8kJ·mol?1 △f Gm? (H2Se,aq) = 22.2 kJ·mol?1 △f Gm? (Se2?,aq) = 129.3kJ·mol?1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r Gm?和平衡常数K: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绝对好)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 学科化学年级高三教材版本浙教版 学案主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时数量 (全程或具体时 间) 第( 7 )课 时 授课时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氮硫的性质 个性化学习问 题解决 针对该知识点的应用性比较大设计教学! 教学重 点、难点 该部分知识点的计算类以及实用性很强要好好把握! 教学过程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 1.相关反应 Si 物理性质 晶体硅:灰黑色固体、金属光泽熔点高、 硬而脆 化学 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Si + O 2 △ SiO2 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2H2↑ 与强碱溶液反 应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粗硅工业制取SiO2 + 2C 高温 Si + 2CO↑ SiO2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纯净的晶体俗称水晶 化 学 性 质 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2H2O 与强碱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与盐反应 SiO2 + Na2CO3 高温 Na2SiO3 + CO2↑ SiO2 + CaCO3 高温 CaSiO3 + CO2↑ H2SiO3 物理性质白色沉淀 化学 性 质 与强碱溶液反应H2SiO3 + 2NaOH = Na2SiO3 +2H2O 加热H 2SiO3 △ H2O + SiO2 实验室制取原理Na2SiO3 + 2HCl = H2SiO3↓+ 2NaCl 2.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玻璃陶瓷原料石灰石黏土纯碱、石灰石、石英(过量)黏土设备水泥回转窑玻璃窑 原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SiO2 + Na2CO3 高温 Na2SiO3 + CO2↑ SiO2 + CaCO3 高温 CaSiO3 + CO2↑成分 硅酸二钙2CaO·SiO2硅酸三钙 3CaO·SiO2 Na2SiO3 CaSiO3 SiO2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硝化作用 2.菌根 3.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 4.反硝化作用 5.硫化作用 6.氨化作用 7.共生 8.微生物生态学 9.根际微生物: 10.根圈效应: 11.根土比: 12.氨化作用: 13.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 14.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 1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 16.拮抗(antagonism): 17.寄生(parasitism): 18.富营养化9eutrophication): 19.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20.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 21.TOD: 22.DO: 23.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 二、填空题 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

,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 ,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 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A、克雷伯氏菌 B、肠杆菌 C、埃希氏菌 D、芽孢杆菌 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纤维素 B、木质素 C、半纤维素 D、淀粉 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A、氨 B、氧 C、N2 D、N2O 4、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A、氨 B、氧 C、N2 C、N2O 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最类似于下面哪种微生物培养方式?() A、恒浊连续培养 B、恒化连续培养 C、恒浊分批培养 D、恒化分批培养 6、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A、假单胞菌 B、根瘤菌 C、蓝细菌 D、自生固氮菌 7、许多霉菌在农副产品上生长时易于产生霉菌毒素,下列中哪些条件最适于产生霉菌毒素?() A、高温高湿 B、高温 C、蓝细菌 D、自生固氮菌 8、适用于生物冶金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 A、嗜热微生物 B、嗜冷微生物 C、嗜酸微生物 D、嗜压微生物 9、超嗜热细菌主要是()。 A、古生菌 B、真细菌 C、真菌 D、霉菌 10、酸矿水的形成是微生物对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转化的结合,下列哪种循环与酸矿水形成有关?() A、S循环 B、N循环 C、磷循环 D、硅循环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题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期末复习题(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气雾霾污染现象的产生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 B. 玻璃和氮化硅瓷都届丁新型无机非金届材料 C. 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 D. 活性炭与二氧化硫都可用丁漂白,其漂白原理相同 2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CI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2 C.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 分别充满HCl、NH3的炯6倒IB冰中后液帅匀迅3比几说明二者易溶丁水 3.下歹0有关C、N、S等非金届元素化合物的说确的是() A . 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B. 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酸性高铤酸钾溶液褪色 C. 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SO2废气 D. 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4 .如图,某同学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密封并长时间放置,下列有关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最终烧杯i中的溶液呈紫色,烧杯n中的呈蓝色 B. 最终烧杯I中的溶液呈红色,烧杯n中的呈紫色 C. 最终烧杯I和n中的溶液均呈红色 D. 大烧杯壁有无色液滴附着 5 .下歹0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NH3与HCl气体或CO2气体均不能共存 B. 铉盐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会有NH3逸出 C. SiO2能溶解在NaOH溶液但不能溶解在氨水中 D. 硅、二氧化硅、硅酸、铉盐受热均很稳定 6.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 Na2。、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 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B. 非金届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届氧化物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与无机物最根本的区别 是否含碳元素是有机物与无机物最根本的区别 只有少数化合物例外 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无机物】 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 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氰化物等也属于无机物。无机物大致可分为 氧化物、酸、碱、盐等。 【有机物】 定义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物。 说明 1.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目前人类已知的有机物达900多万种 数量远 远超过无机物。 2.早先 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 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 做有机物。到19世纪20年代 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许多有机物 如 尿素、醋酸、脂肪等等 从而打破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的观念。但是 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 人们仍然沿用有机物这个名称。 3.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点较低。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 易分解、容易燃烧。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 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4.有机物种类繁多 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两大类。根据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不同 又分为烷、烯、炔、芳香烃和醇、醛、羧酸、酯等等。根据有机 物分子的碳架结构 还可分成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三类。 5.有机物对人类的生命、生活、生产有极重要的意义。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中 都含有大量有机物。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无机物与有机物在性质及反应上的差别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不同的有机物 有其特殊的性质。例如 乙醇、乙酸、乙醛、丙酮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四氯 化碳、二氟二溴甲烷等有机物不但不能燃烧 反而可以用来灭火 乙酸及其金 属盐能在水溶液中电离 三氯乙酸是一种强酸 有些反应 如烷烃的热裂解和 三硝基甲苯的爆炸都是瞬间完成的 等等。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结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结 广东省湛江一中王国安 本章是一个很重要的章节,是中学化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新课标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一)物理性质 Cl2、N2是气体,S、Si是固体;Cl2有毒;都难溶于水(Cl2的溶解性稍大一些);Cl2是黄绿色,S是淡黄色,N2是无色。 单纯地记忆这些知识是很枯燥的,如何巧妙而又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呢?比如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物质的分离方面、Cl2万一泄漏时如何躲避及中毒时的救护等实用方面,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不仅学习具有了趣味性,而且主动地去学习、思考,你的记忆也牢固了,自然做题就更得心应手了。 (二)化学性质 因为是典型的非金属,所以Cl2、S、N2常作氧化剂;Si的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除与F2、HF 和强碱外不跟其他物质起反应。 (三)单质的性质比较 下边的这些方程式是一些基本的重点,也是难点。 1.Cl2的性质很活泼,发生的反应很多,而N2、Si 则比较稳定,能和它们发生反应的物质很少,即使反应也比较难,所以Cl2是重点,S次之。 2.Cl2的氧化性强,S次之,所以生成的产物的化合价有区别:Cl2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得相应金

属元素的高价产物,而S 与之反应则得低价产物。 3.NaOH 与S 的反应,体现出与Cl 2 的相似性,反应式为:3S+6NaOH △==2Na 2 S+Na 2SO 3+3H 2O 。 还有一些引申的内容:反应Cl 2 与Ca(OH)2的反应以及漂白粉的成分、氯水的成分及性质,与 HNO 3 的有关反应、卤素的性质、SO 2 的漂白性、NO 2 的吸收等,也都是我们要留意的知识点。 (四)几种化合物的性质比较 (1)浓H 2SO 4、浓HNO 3、稀HNO 3都是强氧化剂,是中学里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反应很 多,注意归纳和记忆。其共同点是:能氧化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和低价化合物,并生成其高价产物, 而S 或N 元素的化合价则降低,一般降到+4或+2价。 (2)Fe 、Al 在冷的浓HNO 3或浓H 2SO 4中会产生钝化现象,即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金属继续与浓酸发生反应。 (3)金属和HNO 3反应生成的不是H 2。 3.NH 3 NH 3的性质:NH 3+HCl=NH 4Cl 。类似的反应很多,要会写,对应的实验现象应注意。 NH 3的制备:2NH 4Cl+Ca(OH)2 △ ====== 2NH 3↑+CaCl 2+2H 2O 。反应物是固体,不能排水收集。

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https://www.doczj.com/doc/c18726352.html,/jy-s375/ 上海高三化学家教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B.生石灰与水混合 C.自然固氮D.人工固氮 2.教材中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哪一种性质()。 A.还原性B.比空气轻 C.很易液化D.极易溶于水 3.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A.NO是红棕色气体B.常温下氮气与氧气反应可生成NO C.NO溶于水可以生成硝酸D.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4.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Cl2B.SO2C.O2D.NH3 5.下列溶液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的是()。 A.稀盐酸B.新制氯水C.氯化钙稀溶液D.生理盐水 6.某氧化物不溶于水,与NaOH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M,在M溶液滴加稀盐酸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氧化物是()。 A.Fe2O3B.SiO2C.SO2D.MgO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常用于作干燥剂 B.氢氟酸可以用来刻蚀玻璃 C.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https://www.doczj.com/doc/c18726352.html,/jy-s375/ 上海高三化学家教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8.有关下列反应产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Cl2中点燃铁丝,有FeCl2生成 B.将Cl2通入水中,有HCl生成 C.将Cl2通入KBr溶液中,有Br2生成 D.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有NaClO生成 9.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湿润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刻褪色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复原D.颜色不褪 10.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是硫酸的酸酐 B.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C.SO2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具有氧化性 D.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11.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 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 12.浓硫酸和浓硝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酸,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不能用来直接跟锌粒反应制氢气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单质碳反应 C.浓硫酸和浓硝酸加水稀释后都能与金属铜反应 D.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金属铝制容器盛放 13.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SiO2溶于水成为硅酸 B.CO2通入水玻璃中得到白色沉淀 C.CO2通入饱和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非金属元素小结之教案

第十八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之教案 18-1 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18-1-1 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结构特点(C 级掌握) 非金属单质分子组成与晶体结构 有人提出8-N 规则,N 代表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数,则该元素在单质分子中的共价数等于8-N 。 18-1.1:非金属单质按其结构和性质大致分成哪三类?每一类具有哪些通性?各类并举出至少一例说明。(C 级掌握) 18-1-2 非金属元素单质的性质 18-1.2:试举出六种可与强碱反应的非金属单质,这些反应都是歧化反应吗?(B 级了解) 18-2 分子型氢化物 18-2-1 氢化物的熔沸点(C 级掌握) 同一族中,沸点从上到下递增,但第2周期的NH 3、H 2O 及HF 的沸点异常地高,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氢键,分子的缔合作用特别强的缘故。 18-2.1:简述H 2O,H 2S,H 2Se,H 2Te 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C 级重点掌握) 18-2.2: 为什么H 2O 的沸点比HF 还高?(A 级掌握) 18-2-2 热稳定性 一:变化规律(C 级重点掌握)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热稳定性逐渐增加: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热稳定性逐渐减小。 二:理论解释(B 级掌握) 1。电负性差值的关系 非金属与氢的电负性相差越远,所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反之,不稳定。 2。与△f G θ或△f H θ 的关系 这些氢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f G θ或标准生成焓△f H θ 越负,氢化物越稳定。 18-2.3:HF,HCl,HBr,HI 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如何?可用哪些热力学函数来进行判断?如何判断?(C 级掌握) 18-2-3 还原性 一:变化规律(C 级重点掌握) 除了HF 以外,其它分子型氢化物都有还原性,且变化规律如下: CH 4 NH 3 H 20 HF SiH 4 PH 3 H 2S HCl GeH 4 AsH 3 H 2Se HBr (SnH 4) SbH 3 H 2Te HI 二:理论解释(B 级掌握)

第三部分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载体和核心。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元素化合物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元素化合物。 异。了解Na+、K+离子的检验方法。 铝单质及其重要化能说出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认识铝的主要 化学性质(与氧气、酸、强碱反应);认识氧化铝和 氢氧化铝的两性;认识氢氧化铝的制备原理及加热 分解的性质; 化学 第一、二、三节 一、知识整理 1.常见金属元素的位置和物理通性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金属材料的物理通性 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金属和合金两类,它们具有如下的物理通性:①金属具有金属光泽;②金属具有导电性;③金属具有导热性;④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元素金属性的本质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它取决于金属的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 (1)根据金属的原子结构;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4)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 (5)根据与水反应的条件难易; (6)根据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情况; (7)根据金属间发生的置换; (8)根据原电池反应,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在金属的复习中,充分发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及化合物知识整合方面的功能对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极为有利。 金属与氧气反应 常温极易氧 化,燃烧产生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 常温形成氧膜,点燃剧烈反应 常温与氧气缓慢 反应,高温下Fe 可在纯氧中燃烧 铜加热与氧化合,余难反应Mg 加热反铁与水蒸气反应 二、重点知识解析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绝对好)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2HClO 光照 或加热 2HCl + O2↑ 5.Br2 、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水苯或汽油四氯化碳 Br 2黄~橙橙~橙 红 橙~橙 红 I2深黄~褐淡紫~紫 红紫~深紫 6.置换反应 Cl2 + 2NaBr = Br2+ 2NaCl Br2 + 2KI = I2 + 2KBr ∴氧化性Cl2 >Br2 >I2 7.I2遇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I- 氧化剂——————→I2 三.氮 1.氮的氧化物 NO:无色气体、有毒(同CO)、难溶与水 NO2:红棕色气体、有毒、与水反应 反应:2NO + O2 = 2NO2 3NO2 + 2H2O = 2HNO3 + NO 2.有关NO与O2或NO2与O2混合通入水中,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时用的方程式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3O2 + 2H2O = 4HNO3 3.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以任意比溶于水 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强 氧 化 性 与金属氧化 物 3FeO + 10HNO3 = 3Fe(NO3)3 + NO↑+ 5H2O 与金属 3Cu + 8HNO3(稀) = 3Cu(NO3)2+2NO↑+ 4H2O 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与非金属 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 不稳定性4HNO3 光照 或加热 4NO2↑+ O2↑+ H2O 4.氨( NH3 )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1:700 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H2O NH3 + H2O NH3·H2O NH4++ OH-与酸NH3 + HCl = NH4Cl 氨的 催化氧化 4NH3 + 5O2 催化剂 加热 4NO + 6H2O 实验室制取原 理NH4+ + OH-△NH3↑+ H2O

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无机物的分类 表1 无机物的分类表一 氢化物(由氢和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 非金属氢化 物 液态:水中性 气 态 碱性:NH3 酸性:HCl、HBr、HF、HI、H2S 中性:CH4、C2H4等 金属氢化物类盐固体氢化物,如NaH、CaH2等 氧化物(由氧元 一 般 按是否 成盐分 不成盐氧化 物 如NO、CO

盐强碱弱酸盐:如Na2CO3、KHCO 3等。 弱酸弱碱盐:如NH4Ac等。 表 2 无机物的分类表二 2、纯净物和混合物——分子 区别在于:分子是否相同,组成是否固定,性质是否一定。 混合物分子不同,组成不一,各成分保持原有化学性质。混合时无能量变化,一般可用机械法分离,是不纯物。如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 纯净物是相对纯的物质。 物质(根据物质的成分) 纯净物 [两同(由相同 的分子构成,由同 种物质组成)、两定 (具有固定的组成, 具有一定的性质, 如熔点、沸点)] 化合物 (由不同种 元素形成) 根据是否含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根据化学键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根据其水溶液能否 电离 非电解质(不电 离) 电解质(能电离) 单质 (由同种元素形成)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混合物 (无两同两定) 气态的:空气、天然气、爆呜气、水煤气、煤气、焦炉煤 气、裂解气、高炉煤气、NO2等。 液态的:溶液、石油及其产物中的燃料油和润滑油、煤焦 油、天然植物油、自来水、氯水、氨水、双氧水、王水、盐酸、 氢硫酸、福尔马林、二甲苯、水玻璃、玻尔多液,等等。 固态的:漂白粉、过磷酸钙、碱石灰、玻璃、水泥、钢铁、 合金、煤、天然脂肪、黑火药、铝热剂、高分子,等等。 表 3 纯净物和混合物 焦炉煤气(H2、CH4及少量的CO、CO2、C2H4、N2等)、裂解气(C2H4、C3H6、C4H6及CH4、C2H6、H2、H2S等)、高炉煤气(CO、N2、CO2)。 注意:(1) 不能认为混合物必定含有多种分子式。其实,一种分子式(即相同组成)也能形成混合物,如同分异构体。 (2) 不能认为混合物必定是含有多种元素。其实,一种元素也能形成混合物,如同素异形体。如O2+O3,金刚石粉和石墨的混合物。 3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4空气是混合物,但组成基本一定。 5溶液的组成不固定,性质一样,组成均匀,但两种液体混合时常伴有体积、能量、颜色等的变化(物理化学变化),因而溶液是特殊的混合物。 (6) 高分子化合物是链节相同、聚合度不同,即组成相同,而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的混合物。 (7) 由于NO2与N2O4的平衡存在,故常说NO2的实际上是二者的混合物。因此,要看题意来决定是否将它看成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8) 二甲苯有三种: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其中对二甲苯是固体,其它二者是

第九章 元素周期律教学基本要求

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一、教学内容及学习水平

二、配套作业 9.1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 1.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2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该元素为() A.金属元素 B.ⅡA族元素 C.稀有气体 D.无法判断 1.3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 I、Br、Cl B. O、S、Na C.Al、Si、P D.C、N、B 1.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A.原子的半径 B.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 C.元素化合价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5 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A、B元素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 C.原子序数A>B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

15 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十五章非金属元素小结p645 8.试从结构观点分析含氧酸强度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用鲍林规则判断下列酸的强弱: N Pka N PKa (1) HClO 0 ~+7 (2)HClO2 1 +2 (3)H3AsO3 0 ~+7 (4)HIO3 2 -3 (5)H3PO3 1 +2 (6)HBrO3 2 -3 (7)HMnO4 3 -8 (8)H2SeO4 2 -3 (9)HNO2 1 +2 (10)H6TeO6 0 +7 9.试说明为什么下列各组酸的强度是: (1)HI>HBr>HCl>HF 从I-到F-,X增强,r减小,电子密度增大,对H+的吸引力增强 (2)HClO4> H2SO4>H3PO4>H4SiO4 从左到右,R n+电荷降低,r增大,R n+对O-H氧原子上电子对的吸引力减弱,O-H键极性减弱,更不易断键电离出H+。 (3)HNO3>HNO2 HNO3中N3+,HNO2中N+,前者电荷更高,r更小,吸引O-H氧原子电子对的能力更强(4)HIO4>H5IO6 HIO4中3个非羟基氧原子,H5IO6中仅一个非羟基氧原子,非羟基氧原子从R n+吸引电子,故其越多。R n+的正电荷越强,越有利于其从O-H氧原子吸引电子对,使O-H极性增强而于发生离解。 (5)H6TeO6>H2SeO4 H2SeO4 Se6+周围2个非羟基氧原子,H6TeO6无非羟基氧原子 11.Na2CO3和CaCO3的标准溶解焓变ΔS Ho分别为-24.69KJ.mol-1和-12.13KJ.mol-1。试参照表15-8,15-9的数据计算两者的标准溶解自由能变化ΔS Go,并用此数据对两者在水中的溶解性作出判断。分析两者水溶性不同的原因。 ?S SoNa2CO3=2?S SoNa+(aq)+ ?S So(CO32-(aq))=2×28.8-116.7=-59.1J.mol-1 ?S SoCaCO3=? S So(Ca2+(aq))+ ?S So(CO32-(aq))=-94.1-116.7=-210.8J.mol-1.K-1 ?GoS(Na2CO3)=-24.69-298×(-59.1)/1000=-7.078KJ ?GoS(CaCO3)=-12.13-298×(-210.8)/1000=50.688KJ Na2CO3(S)==2Na+(aq)+CO32-(aq) ΔS So(Jmol-1K-1) 28.8 -116.7 ΔS SoNa2CO3=ΣΔS So=2×28.8+1×(-116.7)=-59.1J.mol-1.K-1 ΔS GoNa2CO3=ΔS HoNa2CO3-TΔS SoNa2CO3 =-24.69-298×(-59.1)/1000 =-7.078(KJ) Ca2CO3(S)==Ca2+(aq)+CO32-(aq) ΔS So(Jmol-1.K-1) -94.1 -116.7 ΔS SoCaCO3=-94.1-116.7=-210.8J.mol-1.K-1 ΔS GoCaCO3=ΔS HoCaCO3-TΔS SoCaCO3 =-12.13-298×(-210.8)/1000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竞赛讲义)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赛点简索】 ●非金属元素的周期表中右上方(氢在左上方)。非金属元素价电子数较多,原子半径较小,易得电子,因此常表现出氧化性。 ●非金属元素氢、氟、氯、溴、碘、氧、硫、氮、磷、砷、碳、硅、硼等十三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的性质和重要反应)。 ●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硼的特性及硼烷的结构和性质。 ●含氧酸酸性强弱的递变规律以及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水溶液中的常见离子的颜色和定性鉴定和分离。 【热点难点】 在所有的一百多种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占22种,除氢以外都位于周期表中的p区。它们为数虽然不多,但涉及的面却很广。首先是化合物种类繁多。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中,丰度最大的是非金属。80%以上的非金属在现代技术包括能源、功能材料等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突出的为氢作为能源,硅作为半导体材料,石英光纤作为通讯材料,还有特种功能陶瓷等等。在超导、激光、生物医药等高技术领域,非金属起着与金属同等重要的角色。 1、非金属单质的结构 非金属单质的晶体结构大多数是分子晶体,也有少数原子晶体和过渡型的层状晶体,但不论是哪种晶体类型,分子中的原子间大都是以二中心二电子共价键相结合的,每种元素在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数目大多数符合8 – N规则,即以N 代表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数,则该元素在单质中的共价数等于8 – N。对于氢、氦则为2 – N。 稀有气体的共价数为8 – 8 = 0,形成单原子分子。卤素为8 – 7 = 1,每两个原子以一个共价键形成双原子分子。氢的共价数为2 – 1 = 1,也属同一类型。ⅥA族的硫、硒、碲为8 – 6 = 2,形成二配位的链形或环形分子,ⅤA族的磷、砷则形成三配位的有限分子P4、As4或层形分子如灰砷、黑磷等。ⅥA族的碳、硅的8 – 4 = 4,则形成四配位的金刚石型的结构。 2.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 卤素与水的反应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卤素置换水中的氧:2X2 + H2O = 4H+ + 4X-+ O2 其二是卤素的水解反应:X2 +H2O H+ + X-+HXO (X=Cl,Br,I)3.硼和硼烷 (1)硼的外层电子构型和成键性质硼处于第二周期第ⅢA族,具有2s22p1的外层电子构型。硼原子具有下面三个特点: (2)硼烷硼和氢不能直接化合,但用间接方法可以制备一系列硼和氢的化合物,它们和碳氢化合物相似,称为硼烷。最简单的硼氢化合物是乙硼烷,又称二硼烷B2H6。 硼烷剧毒,是液体燃料,在空气中能自燃,极易水解,可以跟NH3、CO起加合反应。 B2H6 + 3O2 === B2O3 + 3H2O B2H6 + 6H2O === 3H3BO3 + 6H2↑B2H6 + 2NH3 === [H2B(NH3)2][BH4] 4.碳的氧化物及其盐

最新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详解优秀名师资料

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详解专题(八) 非金属元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l、Br、I、F、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总结】 一、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方法 落实存在、性质、制备、用途四要点。 (1)从位置出发,以Cs为例。位置:第六周期,IA族。?结构特点: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原子半径大。?比Na、K更活泼的金属元素,具强的金属性。?应隔绝空气保存;与水反应剧烈,可能发生爆炸;与氧气迅速反应,主要产物肯定不是CsO。2 (2)从结构出发:已知某元素原子有六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少,电子层数多,应是活泼金属,金属性大于钙?与水剧烈反应;氢氧化物是可溶性强碱;碳酸盐、硫酸盐均不溶于水。 (3)从性质出发:某单质能从水中置换出O2。?非金属性大于氧,应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在周期表的右上角,第二周期?A族?可与绝大多数金属、非金属甚至某些稀有气体直接反应;化合价只有-1价;几乎无法用氧化剂将F-氧化成F2。

分析: 归纳: 2(总结规律、串联比较,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归纳思维过程:位置?最外层电子数?成键情况?实际价态?化学式 即:位置?结构?性质 3(以结构为主线,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联系类型、掌握递变。 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 1(22种非金属元素,有6种是稀有气体;除H外均处于周期表右上方;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非金属元素数目=8-周期序数。 2(除H、He、B外,最外层电子数?4;且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金属元素小。高三备课组非金属元素专题 1 三、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状态:气态H、N、O、F、Cl(稀有气体除外);液态Br;其余为固态。222222 2(晶体类型:原子晶体B、C、Si;分子晶体:除B、C、Si外的其它(常见)非金属单质。 3(溶解性:除F与水发生置换反应,Cl、Br在水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外,222 可以说非金属单质均难溶于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