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读书报告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的酝酿和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是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以沉痛的代价换来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多种学科的专家学者经过20多年的共同探讨和研究而总结出来的认识成果。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动因,就在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存在。所谓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干预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以及对经济本身的影响。然而,可持续发展问题并非自今日始,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有了人类经济活动,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古代中国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2000年前的周代,这种思想就已萌芽。“易传”的作者综合庄子的“顺天”思想和荀子的“制天”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即“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是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既要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又要注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以符合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

自秦以后,历代思想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先秦诸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例如,扬雄的《太玄经·玄莹》、王充的《论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这些着作都从不同方面把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观和经济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观。与此同时在周代,我国开始重视保护自

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且有了这方面的法令。如周文王时期(约公元前1150年)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天赦”。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据《吕氏春秋》记载,周朝还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的《野禁》和《四时之禁》,如《四时之禁》规定:“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人不敢灰缪;缳纳置罦不敢出于门;罟不敢入于渊”,意思是不在规定的时间,不准砍伐山林;不准割草烧灰;不准滥捕鸟兽;不准下河捕鱼,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到了秦代,则有了形式更为完备、内容更为翔实具体的环境保护法令,如《秦律·田律》就有若干保护生态环境的条文,条文规定每年春季2月至夏季7月的这段时间内,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水道;不准采樵、烧草木灰、不准捕捉幼兽幼鸟或鸟卵;不准用药物毒杀鱼鳖;不准设置诱鸟兽的网罟和陷阱等;并规定了对违犯禁令者的处罚措施。

二.近代马克思辨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着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过“可持续发展”这个名词,但对这个问题,则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思想。

(1)人和自然密切相关的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早提出了这个思想

观点。他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

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历史本身是自然史,即自然界成

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马克思还指出:“自然界,就

它本身不是人的自身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

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人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能是物质变换的关系。人的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象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强调要“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马克思谈到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描述了工业对水体的污染:“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中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较纯洁的水。但是工厂城市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

三.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是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思想觉醒和复苏的一个世纪。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深切反思和热切关注。18世纪初工业革命以前,环境问题处于萌芽阶段。当时工业生产并不发达,由工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不突出。自工业革命后,尤其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膨胀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很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热”。各地的发展主要是按经济增长来定义的,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根本目标。一切目标围绕经济增长,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就是社会发展了。人类在创造了空前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为此却付出了极其沉重的环境代价,环境问题随之恶化,并从局部地区向全世界蔓延。西方发达国家环境公害事件接连不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全球性规模的大气、海洋、陆地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及人类当时和未来的严重问题。全球日益突出的环境危机,把人类推向了历史抉择的关头,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痛定思痛,迫使人类开始反思和总结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1)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20世纪中叶,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

(RachelKarson)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科普着作《寂静的春天》。她向世人呼吁: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发展道路容易使人错认为是一条舒适、平坦的超级公路,而实际上,在这条道路的终点却有灾难在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个岔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岔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以保住我们的地球。但这“另一个岔路”究竟是什么样的道路,卡逊没有确切地提出,但作为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卡逊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自身行为和观念的深入反思。

(2)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等聚会罗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ClubofRome)。它的工作目标是:研究和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使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现有全部知识的基础上推动采取能扭转不利局面的新态度、新政策和新制度。受俱乐部的委托,以麻省理工学院D.梅多斯()为首的研究小组,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1972年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关系。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如果目前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

世界将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也就是说,地球的支撑力将

会达到极限,经济增长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因此,要避免因超

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增长的极限》一发表,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学术界引起了

强烈的反响。该报告在促使人们密切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

同时,因其反增长的观点而遭受到尖锐的批评和责难。从而引发了

一场激烈的、旷日持久的学术之争。一般认为,由于种种因素的局限,《增长的极限》的结论和观点,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但是,

报告指出的地球潜伏着危机、发展面临着困境的警告无疑给人类开

出了一服清醒剂,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增长的极限》曾一度成

为当时环境运动的理论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的环境运动,其中

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奠定了基础。

(3)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了3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作为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意义在于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觉醒和关注。它向全球呼吁:现在,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我们可能会给地球环境造成巨大而无法换回的损失,因此,保护和改

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世界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艰巨责任,也是人类的紧迫目标,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为着全体人民及其后代的利益而作出共同的努力。尽管大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粗浅,也尚未确定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途径,尤其是没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责任,但它正式吹响了人类共同向环境问题挑战的进军号,使各国政府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3)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20世纪80年代伊始,联合国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以制订长期的环境对策,帮助国际社会确立更加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经过3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该委员会于1987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经过充分论证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在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报告深刻地指出,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正迫切地感到生态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制约。因此,我们需要有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是一条只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条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人类共同进步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实际上就是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没能提供答案的“另一条岔路”。布伦特兰鲜明、创新的科学观点,

把人们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的角度引导到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相结合,体现了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认识上的重要飞跃。

(5)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ECD)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共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此次会议上,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正式确认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大方向。其核心内容是:要以公平的原则,通过全球伙伴合作关系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解决全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正式确立,标志着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大转变,是人类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变成行动,由单纯重视环保问题,转移到环境与发展的主题,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形成了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第二座,也是最重要的里程碑。可持续发展不仅是20世纪末,也是21世纪;不仅是发达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可供选择的道路。

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里约环发大会后不久,中国政府立即开始行动。1994年3月,我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的国家。1996年,我国正式提出将科教兴国和可持

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此基础上,21世纪初我国又提出了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与社会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高度。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律(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环境五类规律)协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终归宿。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的形成,必须取得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环境五类规律的协同支持,才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只要这五类规律中的任何一个规律“不赞同”现存的发展模式或规则,都将削弱、损坏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能力,甚至引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崩溃。纵观人类历史上生存发展不可持续的种种原因,归根到底都是人类行为规则没有真正实现五律协同。五律协同原理提供了一个高屋建瓴、统观全局的总视野,它是判别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否、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高低的一把钥匙,有助于人们总结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总之,只有真正制定出符合五律协同的规则,将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五律”变为“五力”,

“五律协同”成为“五力协同”,同向协力,才能切实推动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在几千年的探索实践中找到的一条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繁荣稳定的发展道路。它是对现代生态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伦理学思想理念的归纳总结及现实化。

参考文献:

[1]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地大汪安佑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精品课程,2007

[2]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邓宏兵.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许文.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5(2)

[5]艾振华.“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Z].2012

最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 3 《自然辩证法概论》读书报告 4 5 6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7 8 9 10

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3 可持续发展观的酝酿和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是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高 14 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以沉痛的代价换来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多 15 种学科的专家学者经过20多年的共同探讨和研究而总结出来的认识成果。可持 16 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动因,就在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存在。所谓可持续发展问题, 17 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干预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以及对经济本身的影响。然而,可持 18 续发展问题并非自今日始,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有了人类经济活动,就有了 19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古代中国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0 21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2000年前的周代,这种思想 22 就已萌芽。“易传”的作者综合庄子的“顺天”思想和荀子的“制天”思想, 23 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即“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 24 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用今天的语言来说, 25 就是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既要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自然规 律,又要注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26 27 以符合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 28 自秦以后,历代思想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先秦诸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思 想。例如,扬雄的《太玄经·玄莹》、王充的《论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29 30 等。这些著作都从不同方面把人与自然、31 经济与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观和经济相统一 的可持续发展观。与此同时在周代,我国开始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32 33 并且有了这方面的法令。如周文王时期(约公元前1150年)颁布的《伐崇令》,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前提下,不伤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辟和环境破坏的认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关注。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 早期阶段:在20世纪初,人们开始关注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这个 阶段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提出了“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并致力于建立国家公园和保护自然环境。此外,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也是可 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1916年首次提出了“永续发展”的概念,主 张人类应该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 中期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进一步发展并得到国际 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平衡。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提出了“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此后,可持续 发展的概念逐渐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推广,并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要议题。 现代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可持续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这个 阶段,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里约地球峰会,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 议程21》并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此后,各国纷纷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并加强了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总结来说,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早期阶段、 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的发展。从早期的关注资源利用到中期的平衡发展,再到现代的全球合作,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未来,我们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重要性进行阐述。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1 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20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空气污染、水源枯竭、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启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初步阶段。 1.2 资源有限性的认识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有必要实施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和利用。 1.3 国际社会的共识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举行了一系列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别国际会议。这些会议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2.1 从环境保护到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初主要关注环境保护,强调降低污染和恢复生态 系统的功能。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根 源在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向 着追求生态平衡和生态完整性的方向发展。 2.2 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公平 早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关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常常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以社会 公平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兴起,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 调发展。 2.3 从国际层面到全球视野 最初,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关注和应用。然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全球性和 相互依存性。可持续发展思想正发展为一种全球视野下的新型发展理念,强调各国共同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性 3.1 保护和改善环境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是环境保护,通过降低污染、恢复生态系统 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2 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伤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一概念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兴起,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 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一、起源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工 业化和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资源的有限性。1962年,瑞典斯德哥尔 摩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点。会议提出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1972年,联合国再次召开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斯德哥尔摩会议。这次会议将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和《斯德哥尔摩行动计划》,这些文件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石。 二、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一个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代表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被 称为“布鲁特兰特委员会”。该委员会发布了《我们的共同未来》报告,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和环境。 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里约地球峰会,这次峰会进一步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峰会发布了《里约宣言》和《里约议程21》,这些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 三、影响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在经济领域,可持续发展促使企业采取更加环保和社会责任的经营方式,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领域,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了社会公正和包容,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在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思想推动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制定。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例如,一些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在国际层面,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全球共同努力的重要框架,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目标涵盖了贫困减少、食品安全、教育、健康、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 总结起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对环境问题和资源有限性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发展并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个领域。它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框架。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个方面。以下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 1. 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觉醒: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加速 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问题。保护自然环境和有效管理资源成为社会的共识。 2. 整体规划与政策制定: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 不断凸显,各国开始制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整体规划和资源管理。 3. 国际合作与共识形成:20世纪后半叶,各国政府和国际组 织开始开展环境合作,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1972年成立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成为国际合作的重 要平台。 4. 可持续发展理念确立: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成为后来瑞典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1992年) 和里约+20可持续发展峰会(2012年)的基础。 5.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引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开始建立和应用可持续发展指标,以评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状况,并制定对应的政策和行动计划。 6.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可

持续发展议程》,其中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到2030年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对其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同时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认可。 8. 公众参与和可持续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采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通过教育、宣传和政策引导,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9. 创新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新兴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和数字化创新等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找到了更好的平衡点。 可持续发展的历程无论在国际层面还是个体层面都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各方的共同努力和行动将为人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与协调,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下面将从历史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起源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并引起广泛关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得到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和采纳。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并发布了著名的《布鲁特兰特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取得平衡。此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纳入联合国的议程,并成为各国制定政策和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影响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球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的认识。传统上,经济增长被视为衡量国家繁荣的唯一标准,而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实践。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了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此外,可持续发展思想还促进了社会公正和贫困减少。许多

国家在制定政策和项目时,注重贫困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结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正式提出并引起全球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和采纳。它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的认识,促进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实践,同时推动了社会公正和贫困减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已经深入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运动和绿色革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的状况和人类活动对 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革命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食物产量的提高。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看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自然 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布鲁特兰特报告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里程碑。该报告认为,可持续发 展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三者相互结合。该报告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的重要意义,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可持续发展 的基石。布鲁特兰特报告的影响还体现在了联合国会议的决议中,如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UNCED)的里约宣言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被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所接受 并作为政策的指导原则。其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2000年联合国的千年 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该目标旨在解决贫困、饥饿、健康、教育、性别平等、环境可持续等全球问题。千年发展目 标的推动使得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国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内涵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注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还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全球合作。面临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稀缺、环境污 染等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呼唤全球行动,促进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同时,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提出也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 新的机遇和挑战。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引言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源远流长,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和国际组织的努力。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经济、环境、社会、教育和政策,详细阐述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一、经济 1.1 绿色经济的兴起 - 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绿色经济概念逐渐形成。 - 绿色经济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应用。 1.2 循环经济的发展 - 20世纪80年代,循环经济理念兴起,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少。 - 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在企业和政府层面得到推广,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1.3 社会责任投资的兴起 - 21世纪初,社会责任投资成为投资领域的热点。 - 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推动企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 2.1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推动全球环境保护合作。 - 通过国际协议和框架,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2.2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 20世纪90年代,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成为重要议题。 -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动可持续土地管理等措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 功能。 2.3 环境教育的普及 - 近年来,环境教育得到广泛推广。 - 通过教育培养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三、社会 3.1 贫困与不平等问题的关注 -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消除贫困和减少不平等。 -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采取措施,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平性。 3.2 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的兴起 - 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 通过创新的社会企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3 公民参与和社会合作 - 公民参与和社会合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通过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公民参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倡导。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伤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 一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对人类社会的长期影响。以下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 1. 早期环境保护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 早期环境保护运动主要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防治。这一时期,人 们开始关注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森林砍伐等。同时,人们也开始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 1972年,联合国举办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后,1987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发布了《我们的未来》报告,这份报告将可持 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伤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一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3.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此后,各国纷纷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并在国际层面上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和发展挑战。 4.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经济发展应当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福祉和公平分配;社会发展应当包容和公正,关注社会公正和各个群体的权益;环境保护应当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三个支柱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5.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实践中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此外,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等问题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总结: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从早期的环境保护运动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再到国际合作和三大支柱的确立,这一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践。然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个领域持续发展。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它既是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和超越,也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引领。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源于人类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不可分割联系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唯一的追求目标,忽视了社会和环境的需求和影响。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类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使得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发展模式,寻求一种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1968年,《人类环境宣言》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升到了国际议程上,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正式进入人们视野的重要节点。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人们对未来的关注,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扩展。1987年,《勃兰特兰特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一定义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调了平衡各方面的发展,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

此后,许多国际组织和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通过了《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议定书》,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纳入国际法和国际合作框架。同时,各国 也纷纷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设立了 具体的目标和指标。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 断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经济领域,企业开始注重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倡导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领域,社会公正和人权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环境领域,全球各国加强环境治理,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 开发和利用。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人类找到了一种解决经济、社会和 环境问题的途径。但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要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理解,唤起全社会共同参 与的意识。其次,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形 成政策和经济支持措施。最后,可持续发展需要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 改变,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起,积极投身到可持续发展实践中。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经历了长期实践和 探索的过程。它的发展历程中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充分体现了人们对 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和合作,才 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