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省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青海省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青海省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青海省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中国农村目前雷电灾害现状及防雷措施

中国农村目前雷电灾害现状及防雷措施 【摘要】通过分析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防御重点,就房屋建设的选址、房舍外部防雷装置的安装、太阳能、强弱电系统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相应的防雷措施,并提出应着力加强农村的防雷意识和雷电灾害体系建设。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现状;防雷措施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防雷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加快建设农村雷击高发区域的避雷装置,解决雷电灾害频发的问题。目前,各地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深入开展,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广大农村对雷电的认识还不够,对雷电灾害防御意识尚不强。如果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防雷措施不健全,势必会埋下较大的防雷隐患,轻则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并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发展态势。农村的防雷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做好新农村防雷工作,减少雷电灾害损失,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雷电灾害现状 根据 2、农村雷电防御主要措施 农村雷电防御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经济基础薄弱,环境复杂多样,要想实现全面、系统、完善的防雷措施,不仅资金需求大,而且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只有掌握了农村雷电存在的主要隐患、发生的主要规律、入侵的主要途径等,抓住重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尽可能做到投入少、作用大,遵循简单、实用、高效的原则,才能使防雷工作在农村得到普及、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防雷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措施。 选址应远离雷电高发区 雷击具有选择性,因此新农村建设选址前期最好请有防雷资质的单位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使新农村的选址远离雷击高发区。从地形上看,地形位置较高,突出于周围地貌;从地质上看,土壤电阻率低的地方,如特别潮湿的河床、沼泽、苇塘等,或地下有金属矿藏的地区和岩石与土壤交界处等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处于山区上升气流的迎风面方向等都是雷击的高发区。远离雷电高发区是现代防雷技术中最先考虑的,也是非常经济的重要措施。这样能够大大降低防雷的难度及成本,同时也大大减轻了雷电灾害的威胁,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农村建筑物直击雷防护 农村建筑物的典型结构一般有2种:一种为1层尖顶或平顶房;另一种为2层或2层以上砖混结构的楼房。对于第1种房屋,由于其高度较低,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小,通常可不安装防雷装置;对于第2种类型的农村建筑物,凡采用水泥预制板结构的应做好接地处理,即用扁钢或圆钢将预制板中的所有钢筋全部焊接在一起,沿房屋墙角做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 m),与防雷装置做可靠连接,接地极可采用简易做法,但接地电阻应不大于30 ω。如果此类建筑物处于雷电多发区,应严格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的要求设计施工,以提高安全系数,确保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电源系统雷电防护措施 首先,应按照《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从源头上做好农村总低压配电系统的雷电防护,这是确保农村用电安全和防雷的关键。其次,做好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由于农村电缆的进出线多为架空引入到户,这些线路暴露在户外,在雷电活动下极易产生感应雷电压。如果雷电感应电压沿电源线路传入室内,极易造成电器设备损坏及人员的伤亡。据不完全统计,有1/3雷电灾害是由进出线缆引起的。因此,对于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

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六、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一个产品从它的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消费者购买使用它,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环保风险、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并筹划出相关的对策,争取将企业的损失控制到最低。一、政策风险经济政策风险是指在建设期货经营期内,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致使实际的经济效益与预期的经济效益相背离。对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应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宏观经济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变化,是指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的修改、产业政策的调整及经济发展速度的波动。从本项目来看,公司面临一般企业共有的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可能对项目今后的运作产生影响。 对策: 1、公司将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汇聚各方信息,提炼最佳方案,统一指挥调度,合理确定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 2、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降低营运成本,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形成公司的独特优势,增强抵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些因素来自公司外部,是公司无法控制和回避的。随着潜在进入者与行内现有竞争对手两种竞争力量的逐步加剧,我国温室蔬菜行

业具有营运主体多、小、散、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状态的特点。因此温室蔬菜企业为了生存及竞争的需要,会采取“价格战”策略打击竞争对手,因而引起公司产品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收益。生产的产品遇到强有力的对手而竞争不足;原料、燃料供应不足;产品实际价格与预测发生偏离而引起产品滞销待销等。对策: 1、规范内部管理,固化运作流程,实现对经营流程各环节的优化和控制,提高企业管控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2、搭建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采购、销售、仓储、配送、技术开发、质量、计量集成管理和数据共享,帮助企业科学制定销售、采购、加工和配送计划,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能观性和能控性…… 3、财务数据从业务数据自动形成,财务业务一体化,提高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资金周转效率。 4、建立科学、实时、准确的成本核算系统和统计分析系统,满足经营分析、绩效考核和管理决策需要。 5、实现全过程的客户关系管理,密切顾客联系,科学进行顾客需求和行为分析,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实现密切联系客户,及时掌握资金和订货动态。 7、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组织能力,确保战略实施。 8、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现数据,支持管理决策。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比如其需求量和现有供应量,减少项目上马的盲目性。 10、发展长期性稳定性客户,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长期购买协议。充分发挥价格优势,选择适当的产品定价策略。 11、前期通过促销的方式进行推广,另外着手在网络上发展与个性化软件上下功夫,做好服务工作,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力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防御对策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防御对策 摘要:农村是雷电灾害的高发区域。本文分析了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并提出 对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对策 引言 雷电是一种放电的现象,通常是由带着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放电,云层之间放电,云层 内部的放电。我国是雷电灾害频发国家之一,每年的春夏之交和夏季,雷电灾害频繁,每年 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100亿元。由于农村地方的经济、 设施都相对比较落后,农民自身对防雷意识不强,所掌握的防雷知识也比较少,同时,农村 也是开展防雷工作难度比较大的区域,防雷工作相对城市存在滞后、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大 多雷电灾害伤亡事故发生在农村。因此,防雷部门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通过分析农村 雷电灾害成因,掌握农村雷电灾害多发规律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防雷工作,尽 可能地预防或减小雷电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使农民的命财产得到安全 保障。 1.农村防雷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对遭受雷击伤亡的数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每年遭受雷击伤亡人数中的90% 以上都发生在农村。河北省顺平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容易 形成雷暴天气,雷暴日数以夏季最多,占全年的75%左右,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无雷暴发生,雷暴日数月分布呈单峰型,以每年的7月最多,其次是6月。 雷暴引起人员伤亡,火灾等各种灾害,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各种程度的损失。河北省近几 年雷灾数据显示,由于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95%在农村,雷击对家用电器的破坏也非常大,。在农村,由于经费的限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并没有专业的防雷执法队伍。而农村地广人稀,缺乏必要的防雷基础设施,气象部门对农村雷电防御措施的排查受到人员经费的原因很 难彻底进行,因此在农村的防雷工作几乎处于空白,防雷工作难度比较大。 2.农村雷电灾害成因 2.1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地域比较开阔,这样的环境容易出现雷击的高概率,这些地区因地形相对复杂或 田间比较空旷,是雷击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点。农村的建筑多属于自建房,农民受经济制约 没有装备防雷设施,即使有些农民有防雷意识,但也因所掌握的防雷知识有限,防雷设备不 符合要求。而在农村,私拉乱扯在外面的电线、电源线等,都没有做防雷防护措施,加大了 雷电安全的隐患。而农民建筑内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由外接进来的电源线,布线时没有经过 科学合理规划,私拉乱扯的现象严重,这些都是诱发雷电灾害的因素。 2.2农民缺乏防雷知识和防雷意识 由于受知识程度影响,大多数农民对防雷安全的科学知识不够,对雷击的防护意识相对 而言还是比较淡薄,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每年入夏以后是我国雷电多发时段,同时也是农忙 季节,因此从发生概率上来说会增高。在旷野劳作时,缺乏防雷安全知识,遇到雷雨季时, 所带的工具由于是由金属制作而极易遭到雷击,而跑去树下或者一些没有防雷装置的亭台下面,都容易受到雷击。 2.3 农村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 由于大多数农村所处位置较为偏远、分散,通讯基础设施也较落后,导致气象部门的灾 害预警预报信息传播速度较慢。通讯不畅,使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气象部门无法在第一 时间把灾情预警传递给农民。农民不能及时做好灾情的预防准备工作,因此无法做到防灾减 灾的应对。 3.农村雷电防御对策 3.1加强农村防雷宣传力度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雷电灾害问题已是气象部门的防雷重要工作。由于农民所具备的防雷意识和知识的局限性,因此,气象门要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来加强农村

《雷电灾害调查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广东地方标准

广东省地方标准《雷电灾害调查规程》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任务来源、协作单位、分工等)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根据《广东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6年广东省服务业地方标准制定立项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粤质监标函〔2016〕982号)要求编制的,立项名称为《雷电灾害调查规程》。 (二)协作单位和分工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由广东省防雷减灾管理中心、广东省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广东省气象防灾技术服务中心、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江门市新会区气象局共同承担,由广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10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敏辉、曾阳斌、陈易昕、周彦斌、安宁、徐海秋、邹毅、韦智嘉、范伟建、彭凯、邱波、殷启元、吴坚。 (1)黄敏辉、徐海秋确定标准制定原则,全面负责资源的调配、方案的审定及全面组织实施。 (2)曾阳斌、陈易昕、安宁、吴坚负责编制标准编制说明、标准技术内容和标准文本,处理专家征求意见,报送送审稿。 (3)陈易昕、周彦斌、邹毅、韦智嘉、范伟建负责调研、资料收集并提供第4章、第5章、附录E的技术内容。 (4)曾阳斌、周彦斌、邱波、殷启元负责提供第6章、第7章、附录A、附录C、附录D的技术内容。 (5)曾阳斌、吴坚、安宁、彭凯负责提供第8章、第9章及附录B的技术内容。 二、立项的必要性,标准拟解决的问题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列为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现代化信息事业的

日益发展、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的雷暴日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雷电灾害给全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鉴定,可以通过雷电灾害事故实例,分析灾害共性因素,找准灾害防御切入点,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建立更完善的机制,为政府指挥部署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是气象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 雷电灾害调查鉴定需要按照广东实际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和操作规程,使得雷电灾害调查鉴定作为气象防雷社会服务体现其科学性、权威性和公益性,服务广东社会人民的气象安全保障需求。 通过制定我省雷电灾害调查地方标准,规范调查、鉴定的操作规程,整合应急处置、事故调查、鉴定基本业务、操作流程,管理权限、资料收集、处理以及根据事故开展区域雷电防御指引、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系统地建设雷电灾害调查的整套应急处置公共服务机制体制,为科学有效地开展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增强时效性和准确率,并结合推动区域灾前发布预警、灾中动态监测、雷击风险评估业务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公共气象、资源气象和安全气象工作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三、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框架和内容的确定)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遵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标准及其规范,并结合广东省地方标准的特点来编制。 标准内容主要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雷电电灾害等级、基本要求、调查流程、调查内容、资料归档等8章内容,附录A~附录G7个附录。 (一)关于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调查的基本要求、调查流程、现场调查、气象资料分析、灾害分析和判定、调查报告、资料移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雷电灾害的调查和判定。 (二)关于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雷电灾害”、“雷电灾害调查”、“雷击点”、“雷电定位系统”、“雷电防护装置”、“外部雷电防护装置”、“内部雷电防护装置”和“雷

第二卷雷电灾害防御题目及答案

第二卷雷电灾害防御 一、单项选择题 1. 多雷区指的是年平均雷暴日大于,不超过的地区。() A、25d;40d B、30d;60d C、40d;90d D、45d;90d 2. 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但该区域的威胁仍是全部雷电电磁场。该区域指的是区。() A、LPZ0A B、 LPZ0B C、 LPZ01 D、 LPZ02 3. 雷达站、微波站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属于。()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4. 一类防雷建筑物中,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 应小于 m。() A、2 B、3 C、4 D、5 5. 汽车加油站爆炸与火灾危险区应是区,防雷类别为类。() A、1 ;一 B、1 ;二 C、2 ;二 D、0 ;一类 6. 建筑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以为单位。()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米 7. 接闪器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 A、防雷系统 B、引雷系统 C、消雷系统 D、避雷针系统 8. 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了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距离,一般为 m。 () A、20 B、30 C、40 D、50 9. 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端的。() A、方波 B、正弦波 C、谐波 D、脉冲波 10. 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级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m。() A、5 B、10 C、15 D、20 11. 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级SPD时,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m。() A、5 B、10 C、15 D、20 12. 建筑物的接闪器成闭合环形的多根引下线时的分流系数。() A、1 B、0.66 C、0.44 D、1/n 13. 在年检时发现一高层建筑物新增了一些太阳能热水器,对这些热水器。() A、可不做防雷处理 B、应加装避雷器 C、应拆除 D、与其它防雷设施配合,统筹接地和防护 14. 对限压型电涌保护器,其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值为。() A、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 B、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 C、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与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之和 D、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与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之间的较大者。 15. 对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其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值为。() A、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

风险预测及应对措施.docx

目录 目录 (1) 第五章风险预测与控制措施 (1) 5.1风险来源 (1) 5.2风险分析 (3) 5.2.1风险分析原则与步骤 (3) 5.2.2风险跟踪 (3) 5.2.3风险计划 (3) 5.3风险管理 (4) 5.4风险具体分析: (5) 5.5风险应对 (7) 5.6具体应对措施 (9) 5.6.1人员风险措施: (9) 5.6.2降低技术风险的措施: (9) 5.6.3生产风险的控制措施: (10) 5.6.4外交风险应对措施: (10) 5.6.5原料风险应对措施 (12) 5.6.6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风险: (12) 5.6.7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3) 第五章风险预测与控制措施 5.1风险来源 1、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指由于外部环境意外变化打乱了企业预定的生产经营计划,而产生的经济风险。引起环境因素风险的因素: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使企业受到意外的风险损失。 (2)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外部环境的要求相违背而受到的制裁风险。 (3)社会文化、道德风俗习惯的改变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阻而

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市场结构发生意外变化,使企业无法按既定策略完成经营目标而带来的经济风险。 导致市场风险的因素主要有: (1)企业对市场需求预测失误,不能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偏好的变化。(2)竞争格局出现新的变化,如新竞争者进入,所引发的企业风险。(3)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3、技术风险: 这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由于遇到技术、商业或者市场等因素的意外变化而导致的创新失败风险。 其原因主要有: (1)技术工艺发生根本性的改进。 (2)出现了新的替代技术或产品。 (3)技术无法有效地商业化。 4、生产风险: 生产风险指企业生产无法按预定成本完成生产计划而产生的风险。 引起这类风险的主要因素有: (1)生产过程发生意外中断 (2)生产计划失误,造成生产过程紊乱 5、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收支状况发生意外变动给企业财务造成困难而

雷电灾害防范常识

雷电灾害防范常识 一、雷电是怎么回事?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雨云在形成过程中,部分积聚起正电荷,另一部分积聚起负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有的是在云层与云层之间进行,有的是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进行。这两种放电现象俗称打雷,它会破坏建筑物、电气设备,伤害人畜。这种放电时间短促,一般约50-100微秒,但电流 异常强大,能达到数万安培到数十万安培。放电时产生强烈的光,这就是闪电。闪电时,将释放出大量热能,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 1 万一2万C,空气的压强可达70个大气压,这样大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往往会造成火灾和人畜的伤亡。 二、雷电能造成哪些危害? 1. 雷电产生强大电流,瞬间通过物体时产生高温,引起燃烧、熔化;触及人畜时,会造成人畜伤亡。 2. 雷击爆炸作用和静电作用能引起树林、电杆、房屋等物体被劈裂倒塌。 3. 打雷放电时能产生 数万度高温空气急剧膨胀扩散,产生冲击波,具有 一定的破坏力。 4. 雷电流在周围空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电磁感应能使导体的开口处产 生火花放电,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就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5. 各种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由于雷击产生高压,致使电器设备损坏。 三、怎样预防雷击? 1. 在空旷田野上,不要使白己成为尖端,也就是说,要尽量降低白身高 度,不应该把铁锹、锄头、高尔夫球棍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 过头顶。 2. 在市郊地区,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 也可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 3. 在稠密树林中,最好找一块林中空地,双脚并拢蹲下;在大树下躲雷雨是极不安全的。此外,不要在高楼烟囱下、地势高的山丘处停留, 以防不测。 4. 在山间旅游,如路遇山洞也可进入避雷。 5. 打雷时,最好不要到湖泊、江河,海滩等处钓鱼和划船,也不要去游泳。 6. 打雷时,在平坦的开阔地带,最好不要骑马、骑白行车、驾驶摩托车或开拖拉机,不打手机。 7. 打雷时,在室内相对比较安全,但要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 专家特意提醒:室外的人应尽量不要走动,更不要打手机,在开阔地带最好双脚并拢就地蹲下,双手抱膝,以免跨步电压伤人;在室内的人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并切断所有电源,不要用电脑,不要看有线电视等,以免室外线路将雷电引入室内,造成损伤。 四、怎样抢救被雷击伤的人员?

全国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灾经济损失预测_刘佼

第33卷 第4期气象与环境科学 V o.l 33N o .42010年11月 M eteo ro l og ical and Env iron m enta l Sc i ences N ov .2010 收稿日期:2010-06-25;修订日期:2010-10-29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806014)资助 作者简介:刘佼(1985-),女,新疆哈密人,硕士,主要从事雷电监测与预警研究.E -m ai :l w enw en li u jiao @https://www.doczj.com/doc/c811095855.html, 全国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灾经济损失预测 刘 佼1,2 ,肖稳安1,2 ,陈红兵 3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210044;3.江苏省气象局,南京210008) 摘 要:利用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编写的5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6资料,对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进行了时间、空间、行业分布,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11a 雷电灾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每年的6-8月为雷灾的高发期。我国雷灾在地域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南沿海和华东沿海地区。全国雷灾涉及行业最为严重的是电力业。近年来因雷电导致的建筑物损害、供电故障、火灾爆炸事故次数之间的整体比例为9B 5B 3,建筑物损害的事故发生最多,但火灾爆炸事故的经济损失最大。我国近年来所发生雷灾中因雷电致死致伤的人员比例为1B 1。利用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运用灰色关联法,预测2009-2012年间我国雷灾直接经济损失年均40591153万元。 关键词:雷灾;雷灾经济损失;分析;预测 中图分类号:P429;P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48(2010)04-0021-06 引 言 雷电是发生在地球大气中一种猛烈的放电现象,古今中外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毁坏不 计其数。因此,监测大气中雷电现象,认识大气中雷电活动的规律,深入分析雷电造成的灾害对预测雷电灾害和防雷减灾、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1] 。近十几年来,很多专业人士对雷电及其雷电灾害和雷电防护作了大量的研究,马明等 [2] 在全国雷电灾害数据库和星载闪电探测数据 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雷电灾害及相关因素的特征, 进而更好地揭示了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易燕明等 [3]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雷电灾害对国民 经济造成的损失及基本特征,指出雷电灾害已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四大灾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雷灾也不断衍生出新的特点。本文从近11a 来我国雷灾变化的时空特征、行业分布特征、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对未来1-4年雷灾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作出预测,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来源和处理 本文雷灾资料取自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编写的5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6[4] 。雷电灾害汇编记录了全国各省市雷灾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雷灾发生地类型以及涉及直接经济损失的行业、设备(设备损失件数)、供电故障、火灾爆炸、建筑物损害、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各方面情况。 依据上述雷灾资料的分类情况,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数据库中的省份包括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1个省市;行业部门分为通信业、电力业、广电、石油化工及矿业部门、制造业、仓储业、旅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经济保险业、政府部门、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等;设备损害包括家电损害、电力电子系统设备损害、电力电子系统以外的设备损害;雷电灾害按发生地类型分为城市和乡村;雷灾经济损失以万元为统计单位。 由于统计时有个别记录信息缺失,并对不规范记录作了剔除处理,因此本文得到的结果也是1998-2008年全国雷灾的不完全统计结果。

2014年广东雷电灾害实例汇编

2014年广东省雷电灾害实例汇编 广东省防雷减灾管理中心编印 二○一五年二月

目录 前言 (1) 广州市 (4) 深圳市 (10) 珠海市 (11) 汕头市 (13) 佛山市 (15) 韶关市 (21) 湛江市 (26) 肇庆市 (30) 江门市 (33) 茂名市 (37) 惠州市 (39) 梅州市 (42) 汕尾市 (52) 河源市 (53) 阳江市 (56) 清远市 (57) 东莞市 (62) 中山市 (71) 潮州市 (72) 揭阳市 (74) 云浮市 (76)

前言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气象防雷主管部门认真履行防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开展全省气象灾害防御暨防雷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执法检查,加强防雷安全科普宣传,全省防雷减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与去年全年相比,因雷击引发人身伤亡事故减少26%,经济财产损失减少408万元。 目前,我省防雷减灾工作呈现稳定好转的态势,但防雷减灾工作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一方面,广东自然条件复杂,雷暴日多,是世界上雷电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雷灾调查统计,2014年全省因雷击造成的灾害实例640起,其中农村雷灾事故70起;雷击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宗,建(构)筑受损44起,办公电子电器设备受损491起,家用电子电器设备受损45起,各种电子电器设备雷击损坏3906件,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0.52亿元。另一方面,我省仍然存在较多的防雷安全生产隐患。部分单位和个人防雷安全意识淡薄,对雷电灾害的危险性和严重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重

建设、轻安全的思想,没有严格落实防雷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大量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系统因忽视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导致雷灾事故频发;较多农村私人住宅没有防雷装置,导致雷灾事故多发;部分群众雷电灾害防护意识依然十分薄弱,人身伤亡事故较重等。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是目前我省防雷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雷电灾害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加强和创新防雷社会管理,依法依规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在全省各级气象防雷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我中心汇总形成了《2014年广东省雷电灾害实例汇编》,希望该手册的印制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总结防雷减灾的经验和方法,科学防雷,趋利避害,同时为各级人民政府及时掌握雷电灾情和科学制定应对防御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广东省防雷减灾管理中心 2015年2月

风险分析,防范预案,紧急处理措施

14.风险分析,防范预案,紧急处理措施 14.1 建立紧急情况预警机制 14.1.1风险分析 根据风险存在的来源、性质、出现的频数,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确认其可 能产生,并做到事先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有应对措施。凡符合一下条件之一的 危险源均应判定为重大风险: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2)县官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为了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必须建立有效的紧急情况预警机制,对施工现场的紧急情况进行预警,预先识别紧急情况,在危急事件的潜伏期及时处理,进行风险分析,预先识别危险源,做好危机防范。 14.1.2 防范预案措施 (1)项目风险存在与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受到变更,社会、政府、法律、市场及不可预测性等因素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实现管理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项目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2)在本能工程这样的工程建设中,存在比一般施工场所潜在更多风险,我企业作为分包单位,对进场入作业场所人员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施工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建立和保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的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 (3)在本工程施工管理中我单位将首先建立现场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预警机制,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管理方针,开展本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治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⑴进场之初就组织现场安全员对本工程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并 列出详细 清单,制作重大危险源识别检查表,施工中依据该检查表进行经常性检查。 ⑵现场安全总监每半个月对各专职安全员施工中的安全检查记录 进行汇总 分析,识别本阶段安全危险情况的发展趋势,及时在安全会议上公布,发布预警

雷电灾害调查报告

XX镇雷击事件调查报告 2012年9月13日,XX镇政府办公大楼出现雷电灾害。我局接到报告后,于9月14日派出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 一、现场调查情况 据反映,9月13日下午出现雷雨天气,约15时10分,一声响雷后,发现办公楼大量用电设备被雷击打坏,包括Moden、路由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各一台,电源开关一处,电视机数台。顶层一宿舍天花板混凝土剥落。无人身伤害事故。 现场可见到,顶层宿舍正对楼顶避雷高针底部的天花板,出现一个约20cm×20cm的大洞,裸露出楼板钢筋。该办公楼天面安装有两支避雷高针作防直击雷设施,避雷针接地电阻 6.8欧姆。电源线路未见安装电源避雷器。电源线路和信号线路共用线槽敷设。 二、事故原因分析 1、天花板混凝土剥落,是因为底座固定避雷针的钢筋与楼面钢筋没有良好的电气连接,直击雷在该避雷针接闪时,强大的雷电流流经避雷针底座钢筋,底座钢筋和板筋间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形成高温高压,炸烂该处的混凝土,致使该处出现孔洞。 2、电脑等电器设备被雷击打坏,是因为发生雷电接闪时,闪电电磁效应在导线上感生高电压。其高电压远远超过电器设备的耐压能力,将电器打坏。

三、整改措施 1、将楼顶避雷针改为避雷带,可减少雷电在该处接闪的概率。同时,避雷带多点接地,可分散每根引下线的雷电流,降低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 2、在电源线路进入建筑物处,安装第一级电源避雷器,在各楼层安装第二级电源避雷器,需要重点保护的设备前端安装第三级电源避雷器。信号线进出建筑物处安装信号避雷器,可有效减少雷电流对电器设备的冲击。 3、将强电线路和弱电线路分开布线,分别用金属槽进行屏蔽,金属槽良好接地,减少闪电电磁效应在导体线路上感生的高电压。 4、形成良好的防雷安全意识和习惯。家用电气设备没有使用时,要及时拔下电源插头和信号插头。在雷电临近时,停止使用非必须使用的办公设备,及时拔下电源插头和信号插头,切断办公设备与外界的导线连接。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 2001年5月18日,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就为了解决无安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案例二) 2000年10月13日,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雷电灾害事故报告制度(2021年)

雷电灾害事故报告制度(2021 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34

雷电灾害事故报告制度(2021年)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雷安全设备管理的法规政策,按规定程序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保养,保证安全可靠 二、对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治理,一时难予治理的,要采取防范监护措施,同时要积极防止新的隐患形成。 三、防雷使用和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上级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气象部门备案。 四、防雷使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组织抢救,按规定立即向上级安委会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气象部门报告,不拖延

隐瞒,不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私自处理。 五、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雷电灾害防护常识(2020年)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雷电灾害防护常识(2020年)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雷电灾害防护常识(2020年) (1)雷电是怎么回事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雨云在形成过程中,部分积聚起正电荷,另一部分积聚起负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有的是在云层与云层之间进行,有的是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进行。这两种放电现象俗称打雷,它会破坏建筑物、电气设备,伤害人畜。这种放电时间短促,一般约50—100微秒,但电流异常强大,能达到数万安培到数十万安培。放电时产生强烈的光,这就是闪电。闪电时,将释放出大量热能,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1万—2万℃,空气的压强可达70个大气压,这样大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往往会造成火灾和人畜的伤亡。 (2)雷电能造成哪些危害 1.雷电产生强大电流,瞬间通过物体时产生高温,引起燃烧、

熔化;触及人畜时,会造成人畜伤亡。 2.雷击爆炸作用和静电作用能引起树林、电杆、房屋等物体被劈裂倒塌 3.打雷放电时能产生数万度高温空气急剧膨胀扩散,产生冲击波,具有一定的破坏力。 4.雷电流在周围空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电磁感应能使导体的开口处产生火花放电,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就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5.各种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由于雷击产生高压,致使电器设备损坏。 (3)怎样预防雷击 1.在空旷田野上,不要使自己成为尖端,也就是说,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应该把铁锹、锄头、高尔夫球棍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过头顶。 2.在市郊地区,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也可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 3.在稠密树林中,最好找一块林中空地,双脚并拢蹲下;在大

论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减灾措施

论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减灾措施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能够产生较大的破坏力,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从我国的历史情况来看,雷电可能会带来森林火灾、建筑物的损坏并且对于通信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安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保证生活质量,我们可以从雷电灾害的特征研究出发,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有效的防雷减灾措施。 标签:雷电灾害特征防御措施 1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1.1雷电灾害分布的地域特点 我国的地势分布特点使得雷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在东南沿海地区,受季风、洋流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雷雨天气较多,而西部地区因处于内陆,受季风影响较小,气候较为干旱,因此雷电灾害也相对较少。此外,雷电灾害因山地、平原、盆地等不同的地形特点,在雷电灾害多发的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其带来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差异。 1.2雷电灾害分布的时间特点 受气候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雷电灾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特点,一般而言,我国雷电多发的季节为夏季,从月份来讲主要集中在6月到8月份,这一阶段是我国雨水最为集中的阶段,并且受太阳因子活动等的影响,雷电现象较为多发,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也是最大的时候。 1.3雷电灾害的危害 雷电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会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它可能会带来人员的伤亡、基础设施的损坏等,最终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具体而言,雷电灾害的危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雷电灾害最为直接的是带来物质损失。从历史统计情况来看,雷电灾害最大的影响是造成建筑物的损毁、动植物的伤害,在高层建筑物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雷电灾害的危害性也相对的增大,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安全带来诸多影响。其次,雷电灾害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每年雷电多发季节我们都能看到一些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报告,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最后,对于通信设备等造成了较大的损害。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子通信设备和相关基站的建设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其防雷技术应用不到位直接带来通信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等的损害,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通信。加之人们的防雷意识相对薄弱,对于雷电灾害的防护措施不足等都使得雷电灾害的危害加大,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2防御雷电灾害措施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范例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专业: 学号: 班级: 姓名:

第一章雷击风险评估概述 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 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考虑当地的气象环境、地质、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结构特点和其内部结构、外部邻近区域的状况等。雷击风险评估就是将所有考虑到的诸多因素如雷击点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状况、建筑物的状况、入户设施状况、电气电子系统状况,实体活体状况等罗列出来,分级分类赋值,然后用和或积的算法将其集合,最后按其总的指数来确定风险总量,将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经济损失估算,来确定是否需要和需要什么等级的防护工程的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复杂的技术工作。 雷击风险评估主要分为项目预评估、方案评估、现状评估三种。 1、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规划等提供防雷科学依据。 2、方案评估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 3、现状评估是对一个评估区域、评估单体现有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现有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的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整改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 雷击风险评估所依据的原则 1)保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所依据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保证评估现场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应认真调查被评估对象雷击史(如果有的话),并加以认真分析,根据以往雷击史分析的结果最容易判断出雷电灾害危险源、雷电引入通道以及防雷环节的薄弱处。 4)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选择符合其适用范围的评估标准。 5)重视风险承担者的参与。风险对于不同的评估主体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评估应该考虑主体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但涉及人身伤害和环境危害的除外。 6)评估报告中风险控制对策应考虑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大多数情况下应进行费用分析,使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的选择剧本高效、合理和可操作性。

企业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 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 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单项选择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是(C) A.意外事故 B.刑事案件 C.违章操作 D.非责任事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