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医毒理学教学大纲

法医毒理学教学大纲

法医毒理学教学大纲
法医毒理学教学大纲

法医毒理学教学大纲(供法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法医病理学教研室

2018年5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ology)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必修专业课

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的主干课程,是利用毒理学和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自杀、他杀、意外或灾害事故引起中毒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法医常见毒物的性状、中毒原因、毒理作用、中毒量和致死量、中毒血浓度和致死血浓度、中毒性病变,毒物检测检材采取、保存、送检,中毒或中毒死亡方式的法医学鉴定等方面。法医毒理学的任务是为有关案件的侦查提供线索,为司法审判或民事调解提供科学依据。该门课程需要紧密结合既往学习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毒理学等的多门学科的知识,并强调建立法医学特有的临案思维方式的培养,将既往所学知识有机结合与应用。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毒病理学概论讲2学时

熟悉法医毒理学的任务,内容及研究方法,掌握毒物、中毒的定义,了解毒物的分类原则,熟悉我国毒物种类的特点。掌握中毒量、致死量,全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的定义。熟悉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熟悉中毒案件性质的确定。中毒的法医学鉴定原则。熟悉中毒尸体的常见改变。熟悉毒物化验检材的采取,保存和送检原则,掌握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

第二章腐蚀毒及金属毒讲2学时

熟悉强酸强碱毒物的毒理作用及病理改变,腐蚀性毒物造成的伤害及后遗症,熟悉金属毒物的毒理作用及尸体改变。了解工业性金属毒物中毒的趋势。

第三章脑脊髓功能障碍性毒物讲2学时

掌握巴比妥类毒物中毒的毒理作用,非巴比妥类如氯丙嗪、安定等中毒的病

理改变。掌握甲醇、乙醇中毒的作用机理,毒物分析检材的提取。

第四章呼吸功能障碍毒物讲2学时

掌握氰化物,CO中毒的作用机理,病理改变及取材注意事项。熟悉亚硝酸盐类中毒的病理改变,了解意外中毒的发生情况。

第五章吸毒的法医学问题讲2学时

了解吸毒的发生情况,熟悉国内吸毒的状况。阿片(海洛因)中毒的毒理作用,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吸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了解吸毒与艾滋病及其他传染病的关系。

第六章农药中毒讲2学时

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作用机理,熟悉中毒症状,中毒的病理学改变,熟悉其他有机农药中毒的毒作用。

第七章杀鼠剂中毒讲2学时

熟悉磷化锌、敌鼠钠盐毒理作用,中毒症状及病理改变。了解新杀鼠剂中毒的现状。

第八章有毒动植物中毒 2学时

掌握有毒植物中毒的原因、法医学鉴定方法与步骤和有毒成分及化学性质的分类。熟悉乌头属、毒草、夹竹桃中毒的毒理作用、中毒症状,尸检所见及如何进行检材采取和法医学鉴定。了解雷公藤中毒的毒理作用和法医学鉴定要点。

四、教材

《法医毒理学》,刘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3月,第五版

五、主要参考资料

1.Casarett&Doull‘s toxicology,克莱艾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4月

2.《中国法医学杂志》、《法医学杂志》、《法律与医学杂志》

六、成绩评定

期末理论考试占总分50%,平时考核占总分50%。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 学时数48 学分3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工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结合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及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讲述了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助剂等系列产品的合成原理、原料消耗、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精细化工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和动向。 难点:精细化工定义及其应用 第一章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知识(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2、精细化工工艺计算内容:物料、热量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和发展策略。 难点: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物料衡算。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学时18)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表面活性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况,羧酸盐型、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之胺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和工艺路线;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介绍。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7、磷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 难点: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 第三章合成材料助剂(学时12)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合成材料助剂的定义、类别。3、增塑剂的定义、分类、增塑机理、增塑剂的性能要求、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4、阻燃剂、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类别及生产工艺介绍。5、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及合成生产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合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6、增塑剂的主要品种特点。7、阻燃剂、抗氧化剂的应用。8、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分类、应用。 难点:增塑剂的增塑机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阻燃剂、抗氧化剂、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78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环境毒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和理解环境与健康、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首先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进行讲解。继之讲述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癌变、致畸变及致突变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然后介绍环境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危险度和安全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最后简单介绍环境主要污染因素的毒性作用。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懂得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概论;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环境毒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三)课后练习 什么叫环境毒理学? 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了解化学物的吸收、分布与贮存、排泄等过程 3.了解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4. 了解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转运 1.主要内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吸收;分布与贮存; 化学物的排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问题与应用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第二节生物转化 1.主要内容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3.问题与应用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法医学教学大纲

法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法医学 Forensic Medicine 总学时数: 30 学时 适应专业:适用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 一、课程简介法医学是应用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学科。 本课程适用于医本科各专业,是医本科各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需要予修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和临床各科课程作为基础。 医本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要用所学的法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可能与法医学有关的问题,能为司法部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及时揭露各种犯罪活动,增强医生的责任心,减少和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法医学的基本任务是:对伤亡人体及有关物证进行检验,为揭露犯罪事实真象提供证据;对某些民事案件如性功能状态、亲子关系、劳动能力和损伤程度等问题进行科学检查与鉴定;对医疗过程中伤亡的人体及有关物证进行检验,为判断是否医疗事故提供科学依据;协助有关部门解决司法诉讼中精神障碍鉴定的有关问题;查明伤亡事件或案件中涉及或疑及的药(毒)物。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法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将来进入临床工作中处理有关法医学知识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学方式采用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讲解,结合案例讨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本课程为理论课 30 学时,学分 1.5 。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法医学是应用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 , 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死亡和尸体现象;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高低温;电击死;中毒;猝死;活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物证检验;医疗纠纷。 (二)基本素质要用所学的法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可能与法医学有关的问题,能 为司法部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及时揭露各种犯罪活动,增强医生的责任心,减少和杜绝 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学时分配

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暂行规定

中国毒理学会 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暂行规定 (中国毒理学会资格认证工作会议2009年6日22日原则通过,2012年2月23日修订)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毒理学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促进毒理学研究、各类化学物和药物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统一与标准化,逐步取得业内、社会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扩大我国毒理学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影响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办发(2007)7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和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毒理学资格认证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的许可范围内开展,恪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第二条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宏观指导和支持下,与高等院校、企业(公司)、有关行业协会、学会等合作,逐步建立健全资格认证的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 第三条毒理学资格认证将本着循序渐进、稳妥发展的原则,由中国毒理学会统一领导,进行以“一般毒理学”(general toxicology)为主的毒理学家(Diplomat of Certified Toxicologist,CST, DCST)资格认证。待时机成熟后,再推行毒理学技师(Certified Associate)认证,并逐步扩展到特殊毒理学和其它分支。 第四条毒理学资格认证,实行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面向中国毒理学会会员、全国有关行业 (安评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毒理学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并欢迎海外学者参与。 第五条坚持资格认证与职业发展教育和继续教育紧密结合,采取学校教育培养、参加学会组织的相关学术会议和短训班、岗位培训、以及个人自学提高等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441023 课程英文名称: Concrete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砼工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水泥与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水泥与混凝土的性能检测,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防范。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以及特性; 2.掌握工程中水泥选用的方法; 3.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组成材料选用方法; 4. 具备配置普通混凝土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水泥与混凝土的组成,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初步进行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设计,并能根据水泥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问题,进行弊病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基本生产配方设计,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性能检测与后期性能调配;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组成材料的性能要求及特点,新拌混凝土的基本工作性能,硬化后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以及如何通过施工工艺进行三方面性能的调整;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现场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并能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掌握普通混凝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3.基本技能:具备初步进行水泥生产工艺设计和混凝土生产工艺设计的能力;具有利用本课程基本知识进行工程应用初步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水泥基本性能检测、混凝土配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应用及结果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和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等。本课程将为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药理学及毒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及毒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0906209 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方向 总学时数:64 其中:讲课学时:64 总学分数:4 编写人:蒋盛岩审定人:赵良忠周群贵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得与任务 《药理学及毒理学》就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方向本科生得专业必修课程。药理学就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得学科,主要涉及药物得作用、效应、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机体内得变化过程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科学思维方法,毒理学主要涉及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毒作用得效应及其影响毒作用得因素与条件,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得毒作用机理,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引起急性、慢性毒作用,特别就是外源性化学物引起致突变、致癌及致畸作用得基本实验方法与评价,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对人群健康损害得危险性与安全性评定。通过《药理学及毒理学》得学习,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与扎实得有关药物效应、药物代谢、临床应用、毒理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得基本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 (二)课程教学得总体要求 以药物得作用、效应、作用机制、药物在机体内得变化过程、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得毒作用机理为主线,系统得阐述药理学及毒理学得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同时反映学科前沿,让学生既掌握经典内容又了解前沿知识,为后续课程得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好铺垫。 (三)课程得基本内容 本课程得基本内容药理学总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内脏系统药理、激素类药物药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外源性化学物得毒作用机制、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发育毒性与生殖毒性等作用机理与评价。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后续课程: 制药工艺学、药物波谱解析、制药设备及工艺设计、药物分析与安全评价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临床专业医学生学好法医学的意义

临床专业医学生学好法医学的意义 【摘要】结合贵阳医学院当前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及法医学教学现状,通过对贵阳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近年来医疗纠纷相关案件鉴定工作的分析,阐述了临床专业学习法医学的必要性,以此加强对临床医学生毕业后从业素质及对医疗纠纷防范的培养。 【关键词】临床专业;法医学;医疗纠纷;解剖学 随着我国国民人文素质及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在网络信息及各类媒体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医疗纠纷案件逐年增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使得临床工作者面临更多的压力。为了适应现代法律及医学的发展,结合对贵阳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法医学教学现状及鉴定中心近年医疗纠纷相关案件分析,提出当前临床专业医学生学好法医学的重要意义。 1 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及法医学教学现状 1.1 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体教学标本匮乏,使得我院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每组(10~30 人)才能解剖一具尸体。而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其实际应用意义很强。具有描述多、解释少、名词多、推理少、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易懂难记等特点,涉及医学名词多达6 184 条,决定了人体解剖学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1]。而临床专业只有牢固掌握所要学习的人体解剖学知识,才能为后续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教学资源匮乏加上扩招后学生基础差异大,以致很多医学生在学完人体解剖学相关课程后,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不扎实,严重制约了后期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增大了将来从事临床工作中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 1.2 临床专业本科生法医学教学现状 我院临床专业法医学开设时间为五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大纲结合我院教学实际而制定,总学时为24 学时,指定为选修课。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医学课程,明确临床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知识的意义,掌握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使用所学法医学知识去解决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与法医学有关的问题,为司法部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课程开设时间恰逢医学生毕业面临考研及找工作,就业的压力大及教学内容陈旧导致学生迟到、旷课、请假的人数较大,教学取得的实效很少。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学习法医学的重要性,选修法医学仅仅是为了完成学分。 2 临床专业医学生学好法医学的必要性 2.1 强化医学基础,巩固人体解剖学知识 尽管我院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心已将上千张照片、多个视频、动画传到网上多媒体教学系统中,仍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直观需要。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用于人体解剖实验教学的资源已无法完全满足每位学生动手参加尸体解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的基础知识,只能从网络教学系统及图谱等资料中学习。 理论与实际脱节,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条件,争取更多的尸源。另一方面就是让学校教务部门重视法医学课程,根据当前形式,针对开课时间、教学内容等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临床专业学习法医学的需求。在掌握法医学理论体系的前提下,让临床专业医学生到现场观摩尸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回顾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人:门勇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英语/ Special English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40341 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等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教材:胡鸣刘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主要参考书: 董坚,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是在本科生公共外语学习基础上,围绕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化学工程以及化工前沿领域等专业知识,着重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的表达、写作和翻译技巧。在学习中,特别注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表达方式的掌握和理解。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化工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化工专业科学研究所需信息。能阅读本专业的英语科技资料,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分为“化学工业”、“化工工艺简介”、“化学工程”和“化工前沿领域”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业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包含的内容。通过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一些常用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初步熟悉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了解化学工业发展历程。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相近词义的辨析,英译汉方法,长句的分析和理解。 工业催化剂概述 (二)化工工艺简介(Chemical Technolog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概论,结合典型化工工艺过程,介绍有机和无化学品的原料来源及生产工艺方法,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及一些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特殊的句子和语法现象,英译汉方法。 (三)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程的定义、历史,化工单元操作,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大纲 (供研究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使用) Ⅰ前言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是依据1984年我国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检索与利用’课”的文件精神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获取信息能力的科学方法课。医学院校学生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必须注意理论知识和实践并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能够了解医学文献的基本知识和医学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国内外主要的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检索界面和检索途径及其检索技巧,掌握Internet获取医学信息资源,并能够熟悉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最终能独立分析检索需求,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制定检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完成检索任务。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医学美容、眼耳鼻喉科学、临床心理学、急救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药物制剂、药品检验、法医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 其中理论20学时,实习16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5:4。 四教材:《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李小平,胡德华; 2015年。 II 正文 第一章概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文献的类型、文献检索技术、检索策略的制定;熟悉检索语言、检索途径和检索步骤;了解医学文献的特点、检索工具的类型和范畴、计算机检索的优点、文献检索的原理。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文献的分类及特点 (二)了解医学文献的现状特点 (三)检索语言的种类及特点 (四)了解检索工具的类型及特点 (五)掌握文献检索技术(检索途径、检索步骤、运算符的作用、检索技术的功能) (六)掌握检索策略的制定和调整

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毒理学 课程编号:0371005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5,课程总学分2实验学时10 应开实验学期:三年级厶学期 适用专业:药物制剂 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 大纲主撰人:潘玉善大纲审核人:胡功政张玉龙张书松 一、动物毒理学实验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该课程是随药理学的发展而分化出来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性学科,在食品安全,药物开发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动物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动物体的损害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兽药、药物添加剂及饲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的检测及其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动物毒理学是毒理学的分支之一,是供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亦可供动物科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选修。 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独立思考与工作能力,使其能掌握毒理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学科奠定毒理学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讲授动物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外源化学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熟悉评价程序中的试验项目和评价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掌握经口急性毒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半数致死量的计算方法;掌握毒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局部刺激实验的方法;掌握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实验和大鼠肝微粒体制备及有关酶活性的测定。 三、动物毒理学实验项目名称及学时分配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因课堂不能完成全部内容,所以采用课堂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的 课堂操作、课外观察,有的课外给药,课堂采样、观察,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 报告。 五、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由课堂操作考核40%和实验报告60%成绩组成,实验教学部分 按20%记 入总成绩。 六、 参考书目 [1] 沈建忠?动物毒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张桥?卫生毒理学基础?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李俊锁等?兽药残留分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楼宜嘉?药物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七、 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一、 实验学时:2学时 二、 实验目的 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三、 实验内容 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动物的编号与分组,染毒途径,被毛去除法、生物材料的采 集和制备、实 验动物的处死方法等 四、 实验要求:基础必做 五、 实验所需试材和仪器设备 大鼠、小鼠、家兔、灌胃器、毛剪、苦味酸酒精饱和液 实验二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求算 三、实验内容 经口急性毒性实验 LD 50的方法。

《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设计是工程技术的起点,设计是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只有运用先进设计工具的工程师才能实施先进的工程设计,从而孕育出先进的工程技术成果。 本课程是学科工程技能训练课程,学生通过面向设计项目的实践学习过程,学习现代(化工专业)设计方法与工具,了解化工设计工作程序、工作内容、设计文档编制方法,从整体上实践学习化工设计的全过程,并初步掌握一种通用和一种化工专业CAD工具软件,以及基本的化工CAD方法,培养综合运用化学、热力学、单元操作、化学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机与设备、仪表与自控等化工专业基础理论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 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教学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过程面向模拟设计项目,以围绕完成项目进行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学习手段; 2、通过系列专题讲座对同学的实践过程进行宏观指导; 3、通过分组和个别辅导对同学的实践过程进行微观指导; 4、举行阶段性设计成果报告会,培养交流能力,督导教学过程有序进行; 5、采取项目组合作承担项目的工作方式,培养团队工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 6、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在校网范围内实行网上无纸教学过程; 7、考试采用上机实作的方式进行。 三、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平均每周课堂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主要内容: 绪论(课堂讲授学时:1) –课程的意义、内容、性质、任务、目标 –教学模式与方法、考核、实施计划 第1章化工设计概论 (课堂讲授学时:4,实践教学学时:8) 1.1化工设计的类别和任务 1.1.1化工过程设计与化工厂设计 1.1.2化工设计阶段的划分 1.2化工设计的内容和工作程序 1.2.1项目可行性研究 1.2.2化工过程概念设计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712931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学科:环境工程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大学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硕士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机理,熟悉环境毒理学常用试验方法,以及环境健康危险评定、生态风险度评价的一般程序,同时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毒物安全防护知识,为学生进一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本的理论和实验指导。促进学科交叉,活跃科学思维。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绪论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3.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 4.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 5.化学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6.常见毒理学研究方法 7.金属的环境毒理学 8.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 9.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 10. 有害物理因素的环境毒理学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理学 12.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13.土壤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14.水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绪论:了解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范围;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发展趋势。重点:环境毒理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了解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的方式。重点:环境污染物生物性迁移。 3.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了解污染物的生物转运的一般过程。掌握污染物的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和II相反应。重点:生物转化类型。 4.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了解毒作用基本类型,掌握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毒作用机制、各种因素对毒作用影响的一般规律。重点: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毒作用机制、联合毒性作用及其判定方法;环境污染物的结构与性质和机体状况对毒作用的影响。难点:环境污染物的结构与性质和毒性的关系。 5.化学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了解诱发突变的类型,掌握DNA损伤的分子机理、突变的不良后果、化学致突变物的检测、化学致癌物及其分类、外源化学物致癌性的判别、化学致癌机理。重点:化学致突变物检测的常用方法;外源化学物致癌性的判别的基本方法;生殖毒性及发育毒性的评定方法。 6.常见毒理学研究方法:掌握急性毒性试验、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行为毒理学试验的基本方案与应用。重点:掌握急性毒性试验、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行为毒理学试验的基本方案。 7.金属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并掌握;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迁移与转化;金属的联合作用;金属的代谢;金属对健康的危害;主要重金属的理化性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毒理作用。重点: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与机理;金属代谢的一般规律;主要重金属的理化性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毒理作用。难点:金属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主要金属的毒作用机制。 8.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各种化学致癌物的来源、致癌作用和机理、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 9.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并掌握农药在环境中的迁移与分布的一般规律;农药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一般规律;几种重要的农药的毒作用;预防农药的公害的措施。重点:农药在环境中的迁移与分布的一般规律;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理。 10.有害物理因素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各种环境物理因素的来源、一般性质、生物效应。重点:各种环境物理因素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剂量。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理学:了解和掌握环境分泌干扰物的分类、人类健康及野生生物的危害、作用机制及其筛检方法。难点:内分泌干扰物对机体可能的作用机制。 12.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和掌握各种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性、来源、在环境中的转归、毒作用及其机理、环境标准。重点: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机理。

法医物证学教学大纲2015.4.29

《法医物证学》教学大纲 适用成人教育法医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法医物证检验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法医物证的检验、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因此,是法医学专业必修课程。目前使用教材为《法医物证学》(第三版),侯一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本课程主要包括:①法医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多态性遗传标记及分析技术;②常见生物性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③常见生物性检材的检验和个人识别;④亲子鉴定;⑤法医DNA数据库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及在法庭科学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掌握亲权鉴定与个人识别的鉴定原则、基本理论、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的评价。使学生在结束学习后能基本承担常规法医物证检验工作。 本课程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总学时为39学时,其中理论课30 学时,实验课9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法医物证学》是以生物物证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一门学科,是法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属法医学中的物证检验部分,是法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证及法医物证的基本概念;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DNA多态性分析;表达产物水平遗传标记;亲子鉴定;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血痕、精斑、唾液及唾液斑、混合斑、人体组织等常见生物性检材的检验与个人识别;法医物证鉴定证据意义的评估;法医DNA数据库等。 (二)基本技能 通过实验教学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通过对常见生物检材确证试验、DNA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化工工艺学》是化工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化工工艺学》课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化工工艺为主线,突出“宽、精、新、用”思想,即强调口径宽阔、简明精练、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型实用化,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教学容更加合理化,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生产第一线生产技术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煤化工、石油加工、生物化工等各方面理论和知识有机统一,形成完整的大化工系统知识体系,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完整性、充实性,奠定现代化工工艺技术基础,满足企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个人简介 景崮,男,1949年7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师大学化学系,82年起在师学院化学系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从事化学教育和教学研究,主讲课程有:《化工基础》、《化工原理》、《绿色化学与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学》。研究方向: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近年来撰写论文20余篇,并从事了化工生产的科技实践。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Chemica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学习的专业课。本课程从化工生产的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阐明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典型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极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重点放在分析和讨论生产工艺中反应、分离部分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条件的依据、反应设备的结构特点、流程的组织等。同时,对工艺路线、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废物处理作一定的

《毒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毒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供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二OO六年 6 月 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主任: 张 强 开课单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教研室 课程编码: 课程中文名称:毒理学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 toxicology 《毒理学基础》课程是预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毒理学基础》以毒物作用机制研究工作为逻辑起点,以毒物与人群及动物的相互关系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毒理学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毒理学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在毒物研究方面实际技能,从而胜任毒物检测,化学品、药物、化妆品等新物品开发,新开发产品的上市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 1、 基本理论 理论课教学要注重质量,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内容精炼,条理清楚,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具。对难点、重点问题要结合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给予详细解释,有意识地引进本学科的新方法,以便扩展学生知识、开拓科研思路。注意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基本技能 实习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先修课程要求:生物化学、生理学、 本课程计划60学时,3学分。 选用教材:毒理学基础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讲授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教学进程安排表: 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卫生毒理学基本概念4二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56三 毒作用机制3四 影响毒作用因素2五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49六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49七化学致癌作用4八化学物的发育、生殖毒性作用3九化学毒物的免疫毒性作用2十化学毒物危险度评价5合计362460 课内实验安排(实验课教学大纲另行制订,此处只简要标注下列内容) 序号实验项目学时类型每组人数基本教学要求1一般操作及生殖毒性实验(电视录象

预防医学与执业医师、规培政策关系

解惑:预防医学与执业医师、规培政策关系预防医学毕业的学生考生们能当医师吗? 医师资格证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合格获得的证书,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 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 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 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 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预防医学毕业生可考取公卫执业医师,取得医师执照后即成公卫医师 执业范围: 流行病学专业、军事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检疫专业、食品安全与营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专业、劳动卫生学专业、环境卫生学专业、卫生毒理学专业、儿少卫生学专业、妇幼保健学专业、寄生虫病学专业等 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要参加“规培”? 2014年1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编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日前正式印发。《意见》提出,到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物理化学》(专)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专)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性质:核心课程 学分数:4学分(其中理论课程3学分) 学时数:64学时(其中理论课程48学时) 要求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化学 教材:《物理化学》(第五版),胡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 1. 教材中所列参考书 2.《物理化学教学与学习指南》黑恩成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学科,是整个化学科学和化学工艺学的理论基础。它运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包括相变化和 pVT 变化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为后继专业课程提供更直接的理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学习物理化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加强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并为与化学有关的技术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二是学习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获得知识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第1章 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7学时):1.理解pVT 关系和热性质是物质的两类基本的宏观平衡性质。它们是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在宏观上的反映。2.掌握系统、环境、状态、平衡态、状态函数、强度性质、广延性质等基本概念。3.对于pVT 关系的实验规律:要求掌握流体的pV 图的特点和压缩因子的概念,气液相变和气液临界现象的特征,以及饱和蒸气压、沸点的物理意义。要求掌握水的相图的特点以及三相点的意义。4.对于pVT 关系,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容定律,及范德华方程的建立、形式及各修正项的物理含义。5.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功、热、热力学能、焓等的定义和相互关系,理解Q U V =?、Q H p =?的适用条件和应用,及热力学标准状态的概念和意义。6.对于各类热性质。掌握标准摩尔定容热容、标准摩尔定压热容、标准摩尔相变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熵的定义和应用。掌握利用状态函数的特征设计过程的技巧。7.了解一些热性质的实验测定原理和方法。 第2章 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基本方程(8学时):1.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过程。理解熵及熵增原理。理解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的定义及引入的意义。2.掌握在克劳修斯不等式基础上得出的恒温恒压和只做体积功及恒温恒容和只做体积功条件下的可逆性判

《 环境毒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环境毒理学是在学习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后,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对环境污染物给生物体、尤其是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了解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本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环境污染给人类以及生物体所造成的影响和严重危害的了解,同时掌握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辐射、噪声等)的毒作用机理及其对人体和生物体的毒害作用,初步掌握环境毒理学中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为将来从事环境科学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环境毒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以及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辐射、噪声等)的毒作用机理及其对人体和生物体的毒害作用,初步掌握环境毒理学中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第一节: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第二节:环境污染物的转化 第三章:环境污染物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第一节:生物转运 第二节:生物转化 第四章: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类型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 英文名称:Medical Genetics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影像医学、临床药学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医学遗传学是研究与人类遗传相关的疾病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利用现代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控制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再发,降低其在人群中的危害,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随着人们对遗传病的认识不断深化,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疾病种类日渐增多,这不仅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胚胎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的各学科,而且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各分支学科的影响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医学遗传学已经成为基础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门课程通过对各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和预防方法的讲授,是学生掌握各类遗传性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简要的临床遗传咨询的能力,为学生在将来实际工作中鉴别和应对遗传性疾病打下基础。 二、理论知识 1.绪论 掌握内容:遗传病的特征;遗传病的种类: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和体细胞遗传病。 了解内容:遗传病的误解;医学遗传学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掌握内容:常染色体和异染色质,性染色质,Lyon假说。 了解内容: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机制。 3.遗传的分子基础 掌握内容:遗传印记;基因突变:碱基替换、移码突变、动态突变。 了解内容:真核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外显子,内含子,侧翼序列(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mRNA的转录与加工:hnRNA、戴帽、加尾、剪接(GT-AG 法则);单一顺序(结构基因)、重复序列、多基因家族(拟基因)。 4.单基因病 掌握内容:系谱符号及系谱分析;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征;肯定携带者与可能携带者的识别方法;单基因病再发风险计算。 了解内容:可变表现度、不完全外显率在单基因病识别上的作用;近亲婚配的危害;遗传异质性的临床意义;Bayes法估计再发风险。 5.线粒体遗传病 掌握内容:线粒体基因的功能和遗传特征。 了解内容:线粒体DNA的结构特征;线粒体突变与疾病。 6.多基因病 掌握内容:多基因病的特点;阈值学说;多基因病再发风险计算的Edward 公式;多基因遗传病的加性效应和Carter效应; 了解内容:遗传率的计算方法。 7.染色体病 掌握内容:Denver体制;正常核型的书写方法(简写);ISCN关于异常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