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生物知识点

玉米生物知识点

玉米生物知识点

简介

玉米,又称为玉蜀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在经济、农业和食

品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介绍玉米的生物知识点,包括生长周期、结构特征、繁殖方式和适应环境等方面。

生长周期

玉米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播种期、生长期、抽雄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

1.播种期:玉米的种子在适宜的土壤温度下开始发芽,形成幼苗。这个

阶段通常需要7-10天。

2.生长期:玉米植株进入生长期后,开始快速生长,形成茎和叶片。这

个阶段需要大约30-60天,具体时间取决于气候条件和品种。

3.抽雄期:在生长期结束后,玉米开始抽雄,也就是产生花粉。这个阶

段通常持续5-10天。

4.抽穗期:玉米进入抽穗期后,花序开始形成。这个阶段需要大约7-

10天。

5.成熟期:在抽穗期结束后,玉米开始成熟。它的果实会逐渐变黄,并

且籽粒变硬。这个阶段通常需要20-30天。

结构特征

玉米植株的结构特征包括根系、茎、叶片和果实。

1.根系:玉米的根系是发达的,并且可以向下深入土壤中。这有助于它

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2.茎:玉米的茎直立且高大,中空且有节。茎的内部含有维管束,负责

输送水分和养分。

3.叶片:玉米的叶片排列呈螺旋状,通常是长而狭窄的。叶片上富含叶

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果实:在成熟期,玉米的果实呈长而圆柱状,外面覆盖着纤维状的外

壳。果实内部有一排排地排列的籽粒。

繁殖方式

玉米的主要繁殖方式是通过传粉和结实来完成的。

1.传粉:玉米的花序包括雄穗和雌穗。雄穗产生花粉,而雌穗接受花粉。

传粉一般通过风力带动花粉传播,也可以借助昆虫等传粉媒介。

2.结实:当雄穗的花粉传到雌穗上时,雌穗会开始受精并形成果实。每

个果实通常包含多个籽粒。

适应环境

玉米适应性强,可以在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

1.气候条件:玉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也能耐受较高或较低的温度。

通常,玉米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5-35摄氏度之间。

2.土壤条件:玉米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

生长。但最适宜的土壤是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总结起来,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和特殊的结构特征。它主要通过传粉和结实的方式繁殖,并且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对于农业和食品领域而言,了解玉米的生物知识点对于种植和利用玉米都具有重要意义。

初一生物知识点: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初一生物知识点: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初一生物知识点: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初一生物知识点:绿色与生物圈1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光合作用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 叶绿体 3、呼吸作用公式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区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场所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的细胞 别动力光有光无光都进行 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1)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和释放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需要的氧由光合作用制造; (2)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二氧化碳和有机物运输的能量 5、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 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灌溉;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6、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1)深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2)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初一生物知识点:绿色植物与生物圈2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玉米生物学特性分类

玉米生物学特性分类 1.生育期分类 根据玉米的生育期长短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类(表4~1)。玉米生育期的长短,随环境不同而改变。一般日照加长、温度变低时生育期加长。反之,则生育期缩短。因此,生态条件和地域习惯不同,在品种的熟期划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我国北方的同一熟期划分的玉米生育期天数相对长于南方。 (1)早熟种春播生育期70~100天(要求积温2000~2200℃)14~17片叶,千粒重150~250克,夏播生育期70~85天。 (2)中熟种春播生育期100~120天(积温2300~2600℃)18~20片叶子,千粒重200~300克,夏播生育期85~95天。 (3)迟熟种春播生育期120~150天(积温2600~2800℃)22~25片叶,千粒重300克左右,夏播生育期96天以上。 2.株型分类 植株茎叶角度和叶片的下披程度将玉米分为紧凑型、平展型和半紧凑型三种类型。 (1)紧凑型表现为果穗以上叶片直立、上冲,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植株中部叶片比较长,而上部和下部叶比较短。紧凑型玉米群体的透光性能较好,对光能的利用率高,特别适合于高密度种植,具有较高的群体生产潜力,是目前高产玉米的主要类型。 (2)平展型表现为果穗叶以上叶片平展,叶尖下垂,叶片与茎秆夹角大于45度。植株上部叶片较长,下部叶片较短,个体粗壮,群体透光性能差,不宜高密度种植。 (3)半紧凑型株型介于紧凑型和平展型之间。 (三) 其他分类 按播种季节分为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冬玉米。 按玉米利用途径和经济价值分为高油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青饲青贮玉米、高淀粉玉米、笋玉米等。 按玉米对环境适应性分为抗旱品种、耐涝品种、耐瘠薄品种、耐肥品种、耐高温品种、耐低温品种等。

玉米生物知识点

玉米生物知识点 简介 玉米,又称为玉蜀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在经济、农业和食 品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介绍玉米的生物知识点,包括生长周期、结构特征、繁殖方式和适应环境等方面。 生长周期 玉米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播种期、生长期、抽雄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 1.播种期:玉米的种子在适宜的土壤温度下开始发芽,形成幼苗。这个 阶段通常需要7-10天。 2.生长期:玉米植株进入生长期后,开始快速生长,形成茎和叶片。这 个阶段需要大约30-60天,具体时间取决于气候条件和品种。 3.抽雄期:在生长期结束后,玉米开始抽雄,也就是产生花粉。这个阶 段通常持续5-10天。 4.抽穗期:玉米进入抽穗期后,花序开始形成。这个阶段需要大约7- 10天。 5.成熟期:在抽穗期结束后,玉米开始成熟。它的果实会逐渐变黄,并 且籽粒变硬。这个阶段通常需要20-30天。 结构特征 玉米植株的结构特征包括根系、茎、叶片和果实。 1.根系:玉米的根系是发达的,并且可以向下深入土壤中。这有助于它 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2.茎:玉米的茎直立且高大,中空且有节。茎的内部含有维管束,负责 输送水分和养分。 3.叶片:玉米的叶片排列呈螺旋状,通常是长而狭窄的。叶片上富含叶 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果实:在成熟期,玉米的果实呈长而圆柱状,外面覆盖着纤维状的外 壳。果实内部有一排排地排列的籽粒。 繁殖方式 玉米的主要繁殖方式是通过传粉和结实来完成的。 1.传粉:玉米的花序包括雄穗和雌穗。雄穗产生花粉,而雌穗接受花粉。 传粉一般通过风力带动花粉传播,也可以借助昆虫等传粉媒介。

2.结实:当雄穗的花粉传到雌穗上时,雌穗会开始受精并形成果实。每 个果实通常包含多个籽粒。 适应环境 玉米适应性强,可以在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 1.气候条件:玉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也能耐受较高或较低的温度。 通常,玉米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5-35摄氏度之间。 2.土壤条件:玉米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 生长。但最适宜的土壤是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总结起来,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和特殊的结构特征。它主要通过传粉和结实的方式繁殖,并且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对于农业和食品领域而言,了解玉米的生物知识点对于种植和利用玉米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素材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 摘要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划分杂种优势群,并在结合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杂种优势模式。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分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工具。对不同分子标记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SSR标记最适合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系谱分析方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是分析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常用方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双列杂交和NC-II方法对中国玉米种质进行了有效划分。文章最后探讨了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关键词:玉米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分子标记 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是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合理准确地划分杂种优势群,建立相应的杂种优势模式,才能有效地选配杂交组合。同时,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与创新也必须遵循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原理,才能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育种效率。杂种优势理论建立在遗传差异之上,因而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前提,有助于这些种质在育种实践中的有效利用。以往形态标记、系谱分析、配合力表现以及同工酶等方法相继被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但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建立在以DNA结构多态性基础上的分子标记技术克服了传统标记的许多缺点,已发展成为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我们AMBIONET中国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探讨了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划分杂种优势群,以及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1 利用分子标记研究遗传多样性 1.1 DNA分子标记 与传统的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相比,分子标记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植物的各个组织,各个发育时期均可以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的限制;数量极多,覆盖整个基因组;多态性丰富,自然存在许多变异;一些标记表现为共显性,能够鉴别出纯合和杂合基因型,从而提供较完整的遗传信息;并且几种主要作物都已建立了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当前已发展的分子标记可以分为基于DNA分子杂交技术的标记(如RFLP标记)和基于PCR 技术的标记(如SSR、AFLP和RAPD标记)。 1.2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各种类型的分子标记最终结果都表现为一定的条带形式,即相同大小片段位置上条带的“有”和“无”。对于共显性标记(RFLPs和SSRs),每个条带代表一个位点的一个等位基因,因此可以通过这些条带确定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来测算遗传距离(GD),如罗杰斯距离(RD)和改良的罗杰斯距离(MRD)。前者在分析相关种质的亲缘关系时非常有用;而后者还适用于杂种优势的研究。对于显性标记(AFLPs和RAPDs),条带与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间的对应关系不明确,因而可以通过材料间不相配的条带比例来确定遗传距离,如Nei-Li遗传距离(NLD)或者Jaccard遗传距离(JD)。另外,无论共显性或显性标记,都可以通过简单相配(SM)方法测算遗传相似性(GS),进而得到遗传距离。供试材料的多样性程度、所用标记的数目及在染色体上的覆盖程度决定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精度。由于分子标记分析费用昂贵,估算达到一定分析精度所需的最少标记数量非常重要。通过Jackknife和Bootstrap方法测算遗传距离的标准误可以估计遗传距离的置信区间和达到一定分析精度要求的最少标记数。此外,多态性位点百分率、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多态性信息量(PIC)、多态性检测效率(Ai)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率(Gst)等遗传参数也

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知识点生物是大自然的奇妙创造,植物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生物植物知识点是学习生物学习的基础,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点更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 一、植物的分类 1. 植物的分类依据:植物的根、茎、叶和花果等特征。 2. 主要分类方法: (1) 食性分类:草食植物、肉食植物、杂食植物等。 (2) 地理分布分类:热带植物、温带植物、寒带植物等。 (3) 形态分类: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小乔木、大乔木等。 二、植物的器官

1. 根:植物的主要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养分和固 定植物。 2. 茎:植物的主要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支撑植物、输送物质、贮存物质等。 3. 叶:植物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质。 4. 花:植物的生殖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性繁殖,产生 种子。 5. 果实: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保护种子、助长种 子的散布。 三、植物的生长发育 1.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萌芽期和生长发育期。

2.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的 影响。 3. 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规律可循:从幼苗期到成熟期,植物的形 态和器官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同时产生氧气的过程。 2. 呼吸作用:是植物消耗有机物质,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 能量的过程。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两者相辅 相成,密不可分。 五、常见的植物 1. 玉米:由芒果、秆、叶组成,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关于玉米生物知识点总结

关于玉米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玉米的起源和生长环境 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种由禾本科玉米属植物所产生的谷物。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玉米起源于中美洲的墨西哥,是由一种名为古玉米的植物经过数百年的人工选择与改良而形成的。现在,玉米已经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玉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都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条件。玉米的生长季节一般为3-4个月,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二、玉米的生物特性 1. 外貌特征 玉米植株高大,通常有10-20个叶子,茎粗壮,叶子宽大,叶子表面有玉米特有的纵纹。成熟的玉米果穗通常有12-16行粒排列,果穗上方有大片的树叶状苞叶,称为树叶。玉米的果实一般呈长圆形,具有浓厚的果皮,内含多种营养物质。 2. 生长过程 玉米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播种、幼苗期、成株期、成熟期和收割期五个阶段。在播种期,玉米种子通过发芽生根。幼苗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成株期是玉米生长的快速阶段,玉米开始长茬并形成果穗。成熟期是玉米果穗成熟的阶段,此时玉米果实内的淀粉、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达到最高含量。收割期是玉米成熟后的收割阶段,此时玉米果穗需要及时收割以保证粒粒饱满。 3. 繁殖特性 玉米是一种典型的单子叶植物,其雌雄异株,即雄花和雌花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玉米的传粉主要依赖风力,雄花和雌花的花序特点以及雌雄花的位置使得玉米在传粉中受到很大的影响。玉米具有较高的自交亲和力,但也会受到自交不能的不良影响。 三、玉米的遗传特性 玉米的遗传特性是玉米生物知识中的重要内容。玉米植株的遗传特性决定了它的许多重要性状,包括植株高矮、果穗大小、籽粒形状和颜色等。玉米的遗传特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环境因素。 1. 基因型 玉米基因组复杂,其所有基因都呈现出双倍体的形态。玉米基因组包括大量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玉米的形态、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玉米基因组由10个染色体组成,每个染色体上都携带有大量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玉米的遗传特性。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绿色植物的一生 一、植物种子的萌发 1.种子主要由胚和种皮(保护)等组成,胚由子叶(贮藏营养物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萌发后消失)、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组成。 2.大豆、花生是双子叶植物,没有胚乳。玉米、小麦、水稻等是单子叶植物,有胚乳。 3.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4.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胚在吸收营养物质后,胚根、胚芽迅速生长发育,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逐渐破土而出,发育成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胚发育成一株新植物体。 二、植物根的生长 1.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它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 2.植物根尖结构包括四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的作用是保护;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它是根生长的主要部分;伸长区的细胞能够迅速伸长;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凸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 3.植物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和向水生长等特性。 三、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1.谁对植物体的作用: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姿态。 2.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3.在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的情况下,根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相反,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这就是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

中考生物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一生

中考生物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一生 中考生物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一生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初中生物是理科中最需要记忆的一门学科,虽然初中阶段所学的内容不难,但是也需要时间去学习和记忆的,因为会考考试有它,而会考对中考总体成绩会有好处!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中考生物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一生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中考生物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一生篇1 一.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状态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 物质变化: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菜豆:子叶里 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里 胚根根;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 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根生 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 根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2.芽的发育过程: 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三.开发和结果 1、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的结构: 花梗连接、支持作用 花托 花被萼片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 花瓣 雄蕊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 花蕊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 子房外有子房壁 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玉米育种基本知识点

玉米育种学的基本知识点 1、玉米的生物学基本特性 玉米是禾本科玉米族玉米属作物,雌雄同株异花,雌花着生在植株中部的叶腋中,是肉穗花序;雄花位于植株的顶部,是圆锥花序,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95%以上。 根据玉米籽粒的形状、胚乳中淀粉的性质、籽粒表面有无稃片,可将玉米分为:马齿型、硬粒型、中间型(半马齿型、半硬粒型)、甜玉米、糯玉米、爆裂型、粉质型和有稃型; 2、全世界及全国玉米生产概况 全世界玉米的种植面积约22亿亩,美国是世界上种植玉米最多的国家,年种植面积约5亿亩,平均亩产约650公斤左右;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近几年来的年种植面积4.5-5亿亩,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 3、生产上玉米的类型及特点 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可分为: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爆裂玉米等类型。 普通玉米即常见的食用玉米(作为口粮)或饲用玉米(作为禽畜的饲料)甜玉米可分为普通甜玉米(由隐性的su1或su2基因控制)和超甜玉米(由隐性的sh2基因控制)两种类型,普通甜玉米乳熟后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为8-12%,超甜玉米则为16%以上,主要用于鲜食或制成罐头,籽粒的颜色主要是白色;成熟后的甜玉米籽粒干瘪、皱缩,我国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 糯玉米(由隐性的wx基因控制)籽粒的颜色有白色、黄色、紫色或杂色(通常白中带紫色),主要用于鲜食,我国江、浙、沪及以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

高油玉米:籽粒中油份含量一般在7%以上(目前种植面积不大); 高赖氨酸玉米:籽粒中赖氨酸的含量一般可达0.4%以上(目前种植面积不大); 爆裂玉米籽粒小、爆裂性强,通常制成爆玉米花作休闲食品。 4、生产上玉米品种的主要特点 玉米果穗上的籽粒行数在8-24行之间,目前生产上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的籽粒行数绝大多数为14-18行;穗长一般20cm左右,穗粗一般4.5cm左右,千粒重一般为300-380克;籽粒一般为中间型(偏硬粒型),籽粒颜色多数是黄色,少数是白色。 玉米可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春玉米一般在4月份播种,7月底-8月收获,夏玉米一般在6月播种,9-10月收获; 5、玉米育种的基本方法 开展玉米育种工作的第一步是收集种质资源;之后是选育自交系的工作,选育自交系通常采用系谱法,根据农艺性状的优劣选择优良的单株连续套袋自交,一般至少自交4代以上,在选择自交系的过程中注意配合力的测定;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后,再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选择适当的自交系组培杂交组合,通过试验评价,选出优良的组合参加区域试验。 对于甜玉米、糯玉米等特种玉米的育种,可通过回交育种的方法,将甜玉米的基因(隐性的su1或su2基因或sh2基因)或糯玉米的基因(隐性的wx基因)转入普通玉米的自交系,再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选配杂交组合,通过试验评价,选出优良的组合参加区域试验。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植物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植物知识点汇总 1、区分稀有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区分稀有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 4、种子萌发的条件 5、种子萌发的进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求),胚根打破种皮,构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6、植株的生长: 7、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8、果实和种子的构成

9、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导管的功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10、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流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温。 11、光合作用 12、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的主要组织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 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 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植物的生长包括很多,下面我们为你复习关于关于植株的生长的知识。 关于植株的生长 一、幼根的生长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芽发育成枝条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2、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3、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从以上的复习,我们知道幼根的生长和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裸子植物 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种子植物。松球果不是果实。

生物中考常考知识点整理

生物中考常考知识点整理 生物中考常考知识点整理 被子植物的一生 1、孢子植物有 (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有假根,有茎叶的分化。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2、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3、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 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玉米种子有胚乳;有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由胚乳提供,无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 4、裸子植物的特征:种子裸露,外面无保护它的果皮;被子植物的特征:种子外面 有果皮保护,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免受外界环境的危害,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5、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籽粒 饱满,胚结构完整,不在休眠期的种子。 6、种子的萌发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7、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枝条由芽发育成。 8、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9、花的主要结构:雄蕊、雌蕊(必不可少),花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过程。 10、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场所:叶绿体 条件:光。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3,呼吸作用的实质:活细胞通过线粒体,利用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原料:有机物和氧气,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及能量。场所: 线粒体。 4,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5,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6,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为了延长蔬菜、水果的储藏时间一般通过低温,干燥等措施来减弱呼吸作用。 人的生殖、人体的营养 1,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平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类。 3,参与构建和修复细胞的是蛋白质,因此处于生长发育期及处于术后康复期的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但是维持某些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的是维生素。 5,缺维生素A 得夜盲症(傍晚看不清东西),应多补充玉米、胡萝卜、深色蔬菜。 缺维生素B 得脚气病。 缺维生素C 得坏血病(牙龈出血),应多吃新鲜的果蔬。 缺维生素D 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 6,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把脂肪变成脂肪微粒,促进对脂肪的消化。 7、糖类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口腔;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胃;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小肠;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酶(万能消化液),因此三大营养物质的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 8、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输卵管:精子、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的场所。 生物中考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