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法中的保险责任范围

保险法中的保险责任范围

保险法中的保险责任范围

保险法是对保险活动进行法律规范的重要法律文件,其目的是保护

被保险人的利益,并规定了保险责任的范围。保险责任是指保险人向

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它在保险合同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一、合同约定的基本责任

根据保险法,保险合同中规定了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基本保险责任。这些责任通常包括对被保险人在合同约定的保险期间内遭受意外事故

或风险导致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进行赔偿。保险人应根据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二、附加责任

除了基本责任外,保险合同还可以约定附加责任。附加责任是指在

满足特定条件下,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承担的额外责任。这些约定可以

根据具体的保险产品和被保险人的需求灵活选择。常见的附加责任包

括盗窃、车辆损失等。

三、责任限制

保险责任并非没有限制,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责任可以在合同

中进行限制。例如,合同中可以明确规定某些特定情况下不承担责任,或者对损失的赔偿金额进行限定。这些限制必须在合同中得到明确,

并且符合法律规定。

四、不同类型的保险责任范围

不同类型的保险在保险责任范围上存在差异。例如,人身保险通常

关注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风险,其保险责任主要涉及医疗费用的赔偿

以及身故或残疾时的相关赔偿。财产保险则主要关注财产损失的风险,保险责任范围通常包括财产损失的修复或赔偿。

五、保险责任的认定

在保险理赔过程中,保险责任的认定是关键环节。被保险人需要提

供与保险事故相关的证据以证明保险事故的发生,并证实其损失的真

实情况。保险人会根据合同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保险事故进行认定,并在认定的范围内履行赔偿责任。

六、保险法的保障

保险法旨在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明确了保险责任的范围和保

险人的义务。在保险纠纷发生时,被保险人可以依法向相关保险监管

部门或者法院寻求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保险法还设立了保险基金,用于保障被保险人在保险公司无力履行赔偿责任时的权益。

七、保险责任的履行

保险责任的履行是保险合同的核心内容。保险人在被保险人提供合

法证据后,应及时履行保险责任,向被保险人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在

履行过程中,保险人应保证公平、公正,并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进

行赔偿。

总结:

综上所述,保险法中规定了保险责任的范围。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对被保险人的基本责任进行约定,同时可以在合同中约定附加责任。保险责任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进行限制。不同类型的保险有不同的保险责任范围,同时保险责任的认定在保险理赔中具有重要意义。保险法为被保险人提供了保障,并规定了保险责任的履行方式。在保险活动中,保险责任的明确和履行是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重要保障。

公司员工私自使用公司的车外出办事造成交通事故并逃逸,交强险和公司都需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员工私自使用公司的车外出办事造成交通事故并逃逸,交强险和公司都需承担赔偿责任 【案情简介】 2012年10月03日晚上,中山某公司员工周某驾驶该公司的轻型普通货车载另一名员工朱某沿南头大道由南头大桥往黄圃方向行驶,至南头镇南头大道喜珍客快餐店对开路段掉头时,与李某驾驶的由南头大桥往黄圃方向行驶的二轮机动车发生碰撞而肇事,事故造成李某受伤及双方车辆损坏的后果,肇事后周某驾车逃逸。同年11月19日,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南头大队作出事故认定书,认定周某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李某承担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李某被送往黄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中型开放性颅脑创伤、左侧视神经损伤、左侧锁骨骨折、两肺挫伤、多发性软组织挫擦伤。出院后,经鉴定李某因交通事故损伤分别构成一个八级、三个十级伤残。 2014年2月,李某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周某、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番山支公司赔偿其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235680.75元。 【本案争议的焦点】 中山某公司员工周某未取得驾驶证私自驾驶该公司的车载朱某外 出办事,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交强险该不该赔?朱某和中山某公司应不应该承担责任? 【当事人意见】 1、被告周某在庭审中认为其系中山某公司的员工,当天交班后,经同事朱某的要求,他从保安室拿了车钥匙开车载其到银行取钱,在回公司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他认为他和中山某公司、保险公司、朱某四方都应承担赔偿责任。 2、被告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番山支公司认为肇事车辆在其公司购买了交强险和限额30万元的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但交警查明被告周某在事故时并未取得相应的驾驶证且肇事逃逸,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如果法院判决我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对原告的损失进行赔偿,请求法院赋予我公司

保险基本原则案例分析

保险基本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案例 案例:末完全履行告知义务拒赔案 案情介绍 1996年3月,某厂45岁的机关干部龚某因患胃癌 (亲属因害怕其情绪波动,末将真实病情告诉本人)住院治疗,手术后出院,并正常参加工作。8月24日,龚某经吴某推荐,与其一同到保险公司投保了简身险,办妥有关手续。填写投保单时没有申报身患癌症的事实。1997年5月,龚某旧病复发,经医治无效死亡。龚某的妻子以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到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在审查提交的有关证明时,发现龚某的死亡病史上,载明其曾息癌症并动过手术,于是拒绝给付保险金。龚妻以丈夫不期自己患何种病并未违反告知义务为由抗辩,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分析与结论 对于此案的处理,保险公司内部形成了两种意见。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被保险人投保时虽已实际患严重疾病,但本人并不知道,而且对一般投保人而言,是否身患癌症并不是自己尽了应有的谨慎即可了解的情况,尤其是癌症初期一些症状是普通人很难察觉的。何况在法律上,违反告知义务的认定,须同时具备主客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指投保人未将其知道或应当知道的"足以影响保险人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而主观要件是指义务人的不实说明或隐匿遗漏是出于故意或过失。如果被保险人确实不知自己患有严重疾病而没有告知,则看不出他存在任何过错。在这种情形下,除非保险人能举证对方的过错,否则既然合同已成立,保险人应根据条款承担责任。 另一种见解认为:本案被保险人投保之前患有严重疾病并接受过住院及手术治疗,但因家属和医师的善意隐瞒,被保险人并不清楚自己患有何种疾病,导致在投保时未予告知。仔细推敲这保险案例评析与思考种特殊情况,保险人是有正当理由拒绝赔偿的。因为根据保险法的一般理论,告知义务要求告知内容是对事实的陈述,而非准确地阐明观点。它并不苛刻地要求投保人的告知完全准确无误,只要在投保人认知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地履行了这项义务即可。 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可能有对自己健康状况有一个准确了解(患某种疾病),也可能不清楚自己究竟患何种疾病。在前一种情况下,投保人对自己患何种疾病的陈述必须是一种观点的陈述。在本例中,龚某不知自己巳患有胃癌,仅从他末声明自己已患胃癌的角度看,并不算

商业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商业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班级:金融1004 学号:1001981308 姓名:刘宇晖

一、巨灾风险相关概述 (一)巨灾、巨灾风险及巨灾保险的相关概念概述 1.巨灾巨灾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事件。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与海啸、特大洪水、特大风暴潮。巨灾的显著特点是发生的频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其影响范围之广、损失程度之大,一般超出人们的预期,由此累计造成的损失往往超过了承受主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并极可能最终演变成承受主体的灭顶之灾。 2.巨灾风险巨灾风险是指因重大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袭击或人为事故而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简单地说,就是指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目前,国际上对巨灾风险并没明确统一定义,各国基本上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定义和划分。例如:美国保险服务局(ISO)以定量的方法以 1998 年的物价水平为依据, 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引起至少 2500 万美元被保险财产损失并影响许多财产和意外险保户和保险公司的事件。瑞士再保险则将风险具体地划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两种情况,并自 1970 年以来,每年根据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公布全世界的巨灾风险损失。 3.巨灾保险巨灾保险是指对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巨灾保险制度,分散风险。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巨灾风险概率存在较大的差别,各国巨灾风险管理水平和体系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通常来说,经济水平较高、巨灾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巨灾风险管理水平较

高,例如,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二)巨灾给我国造成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受到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除了火山爆发之外,几乎面临所有的自然巨灾风险,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当高。就拿地震来说,2008 年中国大陆地区有 17 次地震成灾事,。其中四川汶川8.0 级地震造成近 69227 人死亡, 17923 人失踪, 373643 人受伤,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8451 亿元。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灾害造成的损失成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何应对这些损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仅仅依靠政府救助和捐赠在巨灾面前是远远不够的。巨灾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有效方式,是我们面对巨灾的必要选择。如何发展巨灾保险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我国巨灾损失分担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灾后救助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又国家财政为背景的救助体系,二是以保险公司为主的商业保险补偿体系,三是社会慈善机构与国际援助。其中,政府主导的财政救助机制是我国现有灾害救助机制的主要形式。 三、商业保险在巨灾风险中的作用分析 (一)我国现存的保险对巨灾的防范及补偿作用 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主要指财产保险)提供的各类保险中没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损失设立的险种,只在少部分险种中(如家财综合险、机动车辆险、企业财产综合险等)中对雷击、暴风暴雨、洪水、泥石流等所导致的保险标的损失进行赔偿,其余险种则将自然灾害引起

海上保险习题(5-6章)

5-6章 第五章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条款 一、单选题 1、我国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保险责任范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水渍险,一切险,平安险 B、平安险,一切险,水渍险 C、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 D、水渍险,平安险,一切险 2、“仓至仓”条款规定,被保险货物运抵卸货港并全部卸离海轮后,但未被收货人立即运到 自己的仓库,保险责任可以从货物全部卸离海轮时起算满()日终止。 A、30 B、60 C、90 D、180 3、如被保险货物遭受偷窃行为所致损失,被保险人必须在提货后()日内申请检 验。 A、1 B、10 C、15 D、30 4、偷窃、提货不着险中的偷是指()。 A、整件货物被偷走 B、包装完整的整件货物中一部分被窃取 C、公开的使用暴力手段劫夺 D、A和B均是 5、海上运输货物战争险的保险期限是()。 A、“仓至仓”条款 B、“舱至舱”条款 C、从货物装上海轮或驳船开始负责到卸离海轮或驳船为止 D、从货物离开仓库或储存地方开始负责到达新仓库或储存地点为止 6、对水渍险的责任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加上被保险货物由于海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是水渍险的责任范围。 B、只对货物遭受海水水渍险损失予以赔偿 C、只对单独海损负责赔偿 D、只要是单独海损都是责任范围。 7、交货不到险是指保险货物装上船舶时开始,不论由于何种原因,如保险货物不能在预定 抵达目的地日期起()个月以内交货,保险人将按全部损失赔付,该货物的全部权益转移给保险人的保险。 A、1 B、3

C、6 D、9 8、有关特殊附加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特殊附加险包括战争险和罢工险 B、被保险人投保了战争险,加保罢工险,保险人不另外收费 C、被保险人只投保罢工险,按战争险费率缴付保险费 D、海上运输货物战争险的保险期限是“仓至仓”条款 9、投保了海上运输货物短量险的货物,如果其包装无破裂、扯缝等异常情况而发生的短量, 则保险人()补偿责任。 A、承担 B、不承担 C、按比例承担 D、以上皆不对 10、装载于舱面的货物由于雨淋所致损失由()承担责任。 A、舱面险 B、水渍险 C、淡水雨淋险 D、受潮受热险 11、英国协会(A)险条款的保险责任范围不包括()。 A、恶意损害行为造成的损失 B、海盗行为造成的损失 C、罢工造成的损失 D、战争行为造成的损失,但海盗除外 一、多选题 1、平安险的主要责任有()。 A、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单独海损不赔,但对全部损失要赔 B、对于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单独海损和全部损失都要赔 C、对于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单独海损不赔,但对全部损失要赔 D、对于在海上意外事故发生前后,由于海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单独海损要赔 E、对于在海上意外事故发生前由于海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单独海损不赔,而对于海上 意外发生后的要赔 2、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险包括()。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切险 D、战争险 E、罢工险

保险基础知识:保险法律责任的种类

保险基础知识:保险法律责任的种类 保险法律责任的种类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律责任包括行政法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保险行政法律责任 (一)保险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 保险行政法律责任,是指保险行为主体因违反保险法律、法规及规章,而依法由国家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或其授权的组织予以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时承担的法律责任。 保险行政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具体而言主要有: (1)行政处分主要有:①警告;②记过;③记大过;④降级、降职;⑤撤职;⑥开除。 (2)行政处罚主要有:①责令改正;②责令退还保险费; ③没收违法所得;④罚款;⑤限制业务范围;⑥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 ⑦责令停业整顿;⑧吊销业务(包括保险经营、代理、经纪业务等)许可证。 行政处罚的作出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否则无效。其中对于大额罚款、吊销业务许可证,当事人认为必要时可以申请进行听证。 (二)行政复议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正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保险机构、其他法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形势职权,根据《保险法》、《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1年7月5日公布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复议办法》(简称《办法》)。根据该《办法》: (1)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的机构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政策法规部; (2)行政复议的范围包括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的下列行为: ①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改正;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 ④取消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⑤限制业务范围或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⑥撤销机构;⑦责令停业整顿;⑧暂扣或吊销保险许可证;⑨暂扣或吊销保险从业资格;⑩取缔。 (3)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的,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申请人可以自受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行政复议机关对符合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应当给予赔偿的,在决定撤消、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决定由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

雇员忠诚保险的范围与期间保

雇员忠诚保险的范围与期间 【出处】《人民司法》2011年第2期 【关键词】雇员;忠诚保险;范围;期间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要点提示】雇员忠诚保险系我国保险公司借鉴国外保险业务创新的保险品种。商业银行根据保险公司的宣传及建议,投保了雇员忠诚保险,后银行员工挪用银行资金案发,银行据此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却拒赔,由此引发纠纷。法院根据审判实践,结合法学理论,就有关雇员忠诚保险合同的定义、性质进行分析,对案件作出责任认定,依法判决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 案号一审:(2008)思民初字第10889号二审:(2009)厦民终字第1095号 【案情】原告:厦门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业银行)。被告: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厦门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中华保险公司)。 2007年3月20日,中华保险公司向商业银行发出一份现金保险建议书,建议商业银行投保现金保险项目并扩展投保因雇员的不诚实而造成的损失。后商业银行接受中华保险公司的建议并于2007年4月28日向中华保险公司递交一份现金险投保单,中华保险公司于同日向商业银行签发了一份编号为0207350207030106000001的现金保险保险单,附加险保险标的项目为雇员忠诚 保险。该份保险单的总保险金额为5700万元,保险费为83500元,保险期限自2007年5月1日零时至2008年4月30日24时止。2007年9月21日,商业银 行的雇员因挪用资金案发。2008年6月5日,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作出(2008)湖刑初字第199号刑事判决,查明:2005年6月至2007年9月间, 曾素珠在担任商业银行莲前支行柜员期间,利用被派驻到福建省公路稽征局厦门乌石埔稽征所任上门收款员的职务便利,采取延迟入账时间,并不断循环以后挪用的款项归还前次挪用的款项的手段,从其经手代征的公路规费中挪用资金共计1832684元借给其亲属,至案发时仍未归还。在案件审理期间,曾素珠没有退赔任何款项。为此,该判决认定,曾素珠身为非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1832684元借贷给他人,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 2008年7月8日,商业银行向中华保险公司提交财产保险出险通知书和索赔申请书等相关索赔资料,要求中华保险公司予以理赔。2008年11月3日,中华保险公司向商业银行发出一份保险拒赔通知书,拒赔理由为:曾素珠是被

保险法中的保险责任范围

保险法中的保险责任范围 保险法是对保险活动进行法律规范的重要法律文件,其目的是保护 被保险人的利益,并规定了保险责任的范围。保险责任是指保险人向 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它在保险合同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一、合同约定的基本责任 根据保险法,保险合同中规定了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基本保险责任。这些责任通常包括对被保险人在合同约定的保险期间内遭受意外事故 或风险导致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进行赔偿。保险人应根据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二、附加责任 除了基本责任外,保险合同还可以约定附加责任。附加责任是指在 满足特定条件下,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承担的额外责任。这些约定可以 根据具体的保险产品和被保险人的需求灵活选择。常见的附加责任包 括盗窃、车辆损失等。 三、责任限制 保险责任并非没有限制,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责任可以在合同 中进行限制。例如,合同中可以明确规定某些特定情况下不承担责任,或者对损失的赔偿金额进行限定。这些限制必须在合同中得到明确, 并且符合法律规定。 四、不同类型的保险责任范围

不同类型的保险在保险责任范围上存在差异。例如,人身保险通常 关注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风险,其保险责任主要涉及医疗费用的赔偿 以及身故或残疾时的相关赔偿。财产保险则主要关注财产损失的风险,保险责任范围通常包括财产损失的修复或赔偿。 五、保险责任的认定 在保险理赔过程中,保险责任的认定是关键环节。被保险人需要提 供与保险事故相关的证据以证明保险事故的发生,并证实其损失的真 实情况。保险人会根据合同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保险事故进行认定,并在认定的范围内履行赔偿责任。 六、保险法的保障 保险法旨在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明确了保险责任的范围和保 险人的义务。在保险纠纷发生时,被保险人可以依法向相关保险监管 部门或者法院寻求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保险法还设立了保险基金,用于保障被保险人在保险公司无力履行赔偿责任时的权益。 七、保险责任的履行 保险责任的履行是保险合同的核心内容。保险人在被保险人提供合 法证据后,应及时履行保险责任,向被保险人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在 履行过程中,保险人应保证公平、公正,并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进 行赔偿。 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年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保险活动,适用本法。 第四条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六条保险业务由依照本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险组织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 第七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办理境内保险的,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 第八条保险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保险公司与银行、证券、信托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九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派出机构。派出机构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授权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章保险合同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条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第十一条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协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 第十二条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第十三条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 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应当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当事人也可以约定采用其他书面形式载明合同内容。 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第十四条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第十五条除本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保险相关原则案例分析

班级:09医保姓名:贾金礼学号:09216018 理赔相关原则及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理赔的近因原则 案例:王女士2003年买了意外伤害保险。2005年8月,她被一辆中速行驶的轿车轻微碰擦了一下,顿觉胸闷头晕。不幸在送往医院途中病情加重,最后在医院不治身亡。医院的死亡证明书指出死亡原因是心肌梗塞。王女士家人拿着有效保单及死亡证明等资料,向保险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以导致死亡的事故为非保险事故,不属于意外伤害,因此不予理赔。 王女士家人想不明白:如果不是车辆碰擦,就不会跌倒引起心肌梗塞,更不会导致死亡,保险公司是否在推卸责任? 分析:保险理赔中有个重要原则叫“近因原则”,这是非寿险业务(包括财产险和人身险中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在理赔时均必须遵守的原则。 损失。近因原则现已为许多国家保险法所采用,但我国保险法对近因原则没有作出规定。在保险法理论上,一般认为近因原则是我国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所谓“近因原则”,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应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否保险合同中指定的事故原因,如是,保险公司必须赔偿;如不是,则无须赔偿。 经常有这种情况,即损失是由一系列关联的事件引起,这时要区别对待。在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中,如果由一系列原因引起,而原因之间又有因果关系,那么前事件称作诱因。确定诱因是否“近因”,要看如果在健康者身上可引起同样后果,那诱因即是“近因”;反之如诱因发生在健康者身上不会引起同样后果,则诱因不能成为“近因”。王女士被汽车轻微碰擦,如果发生在健康者身上,是不会导致死亡的,所以她身故的近因不是车辆碰擦,而是自身健康的原因———即心脏病所致。虽然车辆碰擦是个意外,但不是导致王女士死亡的近因,因此保险公司不能予以赔偿,否则就是对其他健康投保人的不公。 案例分析:损失补偿原则 2000年3月7日,李某与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人身保险合同,主 险为某保险公司《康泰终身保险》,附加险为《住院医疗、安心、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年保费为2700余元。2001年、2002年原告均按时办理了续保手续,缴纳了保险费,合同有效期至2003年3月7日。2003年2月12日,李某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花去医疗费1800余元,原告以现金支付979元,社会医疗统筹支付824元。出院后原告要求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给付保险金。3月19日,某保险公司进行了理赔,但在理赔款中减去了“医保”支付的824元,其理由

人保雇主责任险2015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5版)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以及批单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凡依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可作为本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 保险责任 第三条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的雇员因从事保险单载明的业务工作而遭受意外,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导致负伤、残疾或死亡,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四)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五)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六)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

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七)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八)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对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诉讼费用以及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支付的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以下简称“法律费用”),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也负责赔偿。 责任免除 第五条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投保人、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重大过失行为; (二)战争、敌对行动、军事行为、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恐怖活动; (三)核辐射、核爆炸、核污染及其他放射性污染; (四)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 (五)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六)雇员犯罪、自杀自残、斗殴,或因受酒精、毒品、药品影响造成自身人身伤亡的; (七)雇员因疾病(包括职业病)、分娩、流产以及因上述原因接受医疗救治的,但属于本条款第三条第(六)项约定的不在

《保险法》知识普及

《保险法》知识普及 一.名词解释:(绿色) 1.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 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 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2.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3.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4.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5.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6.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 7.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8.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 9.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 10.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 11.再保险: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 12.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 13.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二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 14.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

的保险。 15.人身保险合同: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 16.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17.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 二.填空:(蓝色)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1995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修正案从2003年1月1日开始施行。 2.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循自愿原则。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保 险公司开展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3.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5.根据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可以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投保人、 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责任的,保险人有 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保险人为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经 被保险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应当降低保险费,并按日计算退还相应的保险费:(一)据以确定保险费率的有关情况发生 变化,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明显减少;(二)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明显减 少。 7.保险责任开始前,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应当向保险人支付手续费,保险人应当退还保险费。保险责任开始后,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 保险人可以收取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期间的保 险费,剩余部分退还投保人。 8.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可以由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并在合同中载明,也可以按照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确定。

担保和保险的区别

担保和保险的区别 担保与保险都是处理风险的工具,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担保与保险的四大区别 功能不一样 担保的首要功能是保障债务的实现,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险的功能是当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损失时投保人能获得赔偿。 运营机制不一样 担保承担责任的载体一般是担保人自身的财产。保险是在互助共济原则下,由众多投保人共同分摊风险损失,承担补偿责任的载体主要是由投保人交纳保费而形成的保险基金。 法律关系不一样 担保法律关系具有从属性,担保合同按我国《担保法》规定是主合同的从合同,而保险合同是独立的法律关系。担保法律关系具有限制性,而保险人对投保人的财产权一般没有限制的权利,对其经营活动更没有监督权。另外,两者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不同,保险以诚信最大化为原则,担保合同遵循民法上的一般的诚实信用原则。 处理风险不一样 担保处理的风险是与债券、债务相关的一切风险,既包括主观因素产生的风险,也包括客观因素产生的风险。保险处理的风险并不是产生损害结果的一切风险而是保险合同规定的风险情况,一般是客观风险的一部分。 保险与担保的区别是什么 担保为了担保债权实现而采取的法律措施。从我国担保法的内容看,债的担保应当说是指以当事人的一定财产为基础的,能够用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实现的方法。担保法上的担保,又称债权担保、债的担保、债务担保,是个总括的概念,内涵丰富,外延极广。简单的说就是:为债务人承担责任的保证措施。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财务

安排。投保人交纳保险费购买保险,实际上是将其面临的不确定的大额损失转变为确定性的小额支出,将未来大额的或持续的支出转变成目前的固定性的支出。通过保险,提高了投保人的资金效益,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财务安排。人寿保险中,保险作为一种财务安排的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人寿保险还具有储蓄和投资的作用,具有理财的特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公司属于金融中介机构,保险业是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说就是:以小钱换大钱的准备措施,实施风险的转移。 保证和保证保险的区别 一、合同的主体不同。保证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其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也就是本案购车借款合同中的债务人和债权人。涉及保证担保合同的法律主体是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保险人履行保险责任以收取保险费为前提,而保证人履行保证责任则无需对价条件。 二、合同的内容不同。保证保险作为一种保险手段,是以转嫁被保险人(即债权人)所面临的投保人(即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的风险为目的的一种保险,保证保险合同以经营信用风险为合同的主要内容。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一种法定担保形式。保证合同作为保证担保的法律形式,是以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作为合同的核心内容。 三、合同的性质不同。保证保险合同一经成立便产生独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双务有偿合同。保证担保合同则表现为单务无偿合同。保证担保合同作为购车借款合同(即主合同)的附属合同,与主合同之间存在着主从关系。保证担保合同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其本身不能独立存在;而保证保险合同与购车借款合同之间不具有主从关系,两者处于并存状态。 四、保证的范围不同。保证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履行保证保险责任仅限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限度内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对于违约金、逾期利息、罚息等均不属于赔偿范围。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失赔偿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当事人对

保险法规定

1.保险法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伪造,变造有 关证明或证据,或者变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成都的,保险人对虚报部分不承担赔偿责任() 2.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若要变更公司分支机构的营业场所,由保险公司董 事会决定即可() 3.保险法规定,对保险公司实行接管的期限届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可以决定延长期限,但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4.保险法规定,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合 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个人() 5.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股票, 金融债券,城市基础建设和保险公司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 6.保险法规定,除了保险中介服务机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 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现值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7.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应遵循服务至上的原则,不得从事降低 服务质量的竞争() 8.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 求进行核定后,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在三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9.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未按照规定提取或者结转各项准备金的,由保险监 督管理机构责令该保险公司调整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10.保险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办理境外保险 的,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 11.健康保险中,保险人对初次投保将康保险的被保险人都要规定一个等待 期,其依据是() A 推定被保险人在观察期内的疾病为投保之前就存在的 B 推定被保险人在观察期内的疾病为投保之后产生的 C 推定被保险人在观察期后的疾病为观察期内就存在的 D 推定被保险人在观察期内的疾病为观察气候产生的 12.由于采取不同运输工具的货物运输的途程存在不固定性,因此确定货物 运输保险的则摁期限的主要依据是() A 一年定期制 B 仓至仓条款 C 一年内短期制 D 一年以上长期制 13.保单贷款是投保人以保险单做质押向保险人申请贷款,投保人获得贷款 的代价是() A 暂时放弃约定的保障利益 B 承担合同约定的贷款利息 C 支付合同约定之外的保费 D 抵销合同累计的现金价值 14.在团体人寿保险中,每个被保险人持有的单证是() A 保险单 B 投保单 C 暂保单 D 保险证 15.由于正常维修,保养引起的费用及间接损失,保险人对此不承担责任,免 除类型属于() A 损失原因免除 B 费用免除 C 损失免除 D 维修免除 16.营销员从事营销活动,未能出示展业证的,将由(),并依法处以罚款. A 中国保监会给予记过 B 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 C 保险行业协会给予记过 D 保险行业协会给予警告 17.非寿险理赔中,保险人审核保险责任的内容之一是() A 被保险人的财务状况 B 损失标的是否有市场价值 C 损失标的是否有残值 D 损失是否为可保风险 18.反不正当竞争法,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利用行政力量限定他人购买其制定 产品情节严重的,由统计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分() A 拘役 B 民事赔偿 C 行政处分 D 期限改正 19.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其保单支付保险金的最长时间是()

保险法重点归纳

名词解释 1、保险利益:所谓保险利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认可的利益,又称可保利益。 2、保险价值(Insured Value) 指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作为确定保险金额基础的保险标的的价值,也即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享有的保险利益在经济上用货币估计的价值额。 3、重复保险(double insurance)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在同一保险时期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实际上如上已经是重复保险),或(或)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各国的保险法对重复保险的定义不同,实际上这句只是定义了重复保险是否为超额保险,据此可以将重复保险分为“超额复保险”与“未超额复保险"). 4、足额保险是不足额保险的对称,亦称全额保险。足额保险是指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相等的保险合同.在足额保险合同的场合,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险标的全部损失时,保险人应依保险价值全部赔偿。 5、所谓保险金额,是指一个保险合同项下保险公司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即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实际投保金额;同时又是保险公司收取保险费的计算基础。 6、保险代位:指保险人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造成保险标的损害而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人的求偿权的权利。 7、被保险人:是指根据保险合同,其财产利益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往往同时就是被保险人。 8、再保险(reinsurance)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9、保险单简称为保单,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正式书面证明.保险单必须完整地记载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保险单记载的内容是合同双方履行的依据,保险单是保险合同成立的证明. 10、委付是指保险人同意将受损的保险标的视为推定全损,在补偿被保险人全部损失的同时,获得该受损标的物的所有权。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可以通过对标的物的处理,接受大于赔偿金额的收益. 简答 1、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保险法保险责任条款

保险法保险责任条款 一、引言 保险责任条款是保险合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将围绕保险法中的保险责任条款展开讨论,分析其内容和作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保险责任条款的内容 保险责任条款是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和金额。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险人的责任范围 保险责任条款明确了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例如,在人身保险中,保险人通常承担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残疾赔偿和身故赔偿等责任;在财产保险中,保险人通常承担被保险人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 2. 保险责任的金额 保险责任条款还规定了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时应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或赔偿比例。这有助于明确保险人的责任限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赔偿。 3. 保险责任的免除和限制 保险责任条款中通常也包括了保险人免除或限制责任的情形。例如,在合同中约定的免赔额、免责条款等,这些条款对保险人的责任起

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同时,还需要注意保险责任的免除或限制必须符合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不能违反法律。 三、保险责任条款的作用 保险责任条款在保险合同中起到了以下几个作用: 1. 明确了保险人的责任范围 保险责任条款明确了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应承担的责任范围,有助于保障被保险人的权益,提高保险金的可预测性和可依赖性。 2. 限制了保险人的责任 保险责任条款中的免除和限制责任条款,对保险人的责任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避免了保险人承担过高的风险。 3. 规范了保险合同的内容 保险责任条款作为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保险合同的内容,保障了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四、保险责任条款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和理解保险责任条款 作为被保险人,应仔细阅读和理解保险责任条款的内容,明确保险人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因理解不清而导致的纠纷。 2. 注意保险责任的免除和限制情形

保险法上如实告知义务的范围

【摘要】确定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的范围,应当从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来界定,正向确定告知义务的范围的具体规则包括询问告知规则、已知和应知规则、重要事实规则。反向限制告知义务的范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免除事由。 【关键词】如实告知义务;询问告知主义;已知和应知规则;重要事实规则 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是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上的具体表现之一,该义务的履行情况关系到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平衡,它是保险人是否愿意与投保人建立保险合同、订立什么样的保险合同以及保险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责任的基础。 告知义务的履行范围与认定告知义务人是否违反告知义务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告知义务的范围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实告知义务的范围可从正向和反向两方面来界定。正向界定就是确定告知义务人应把具备什么条件的事实告知保险人,即告知的范围;反向界定就是确定告知义务人对于哪些事实不负告知义务,即告知义务的限制。 一、正向确定告知义务的范围的具体规则 从事实上来说,告知的对象是保险标的的面临的风险的具体状况,从法律的角度来考察,并不是所有的有关保险标的的危险状况都属于告知的范围。考察我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保险法上要求告知义务人披露的只是与确定保险人是否接受承保或以什么条件承保的相关事实,这些事实又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重要事实”。确定告知义务人的告知范围取决与三个方面: (1)告知的事实是否与订立保险合同有关联。 (2)这些事实是为告知义务人已知或应知。 (3)这些事实客观上为重要事实。需要界定的是何为“与保险合同的订立有关联”、何为“已知或应知”、何为“重要事实”以及界定“重要事实”的标准。 (一)与保险合同的订立有关联的事实:询问告知规则 从哲学上事物的无限联系原理出发,告知义务人所知道的与保险标的有关的事实可以说是无穷的,但是法律上要求告知义务人告知的事实当然不是与保险标的有关的所有事实,要先有一个限制就是与保险合同的订立有关联保险标的的事实。 纵观各国保险法对告知义务范围的确定方式,共存在两种告知制度:一种是询问告知主义,即只有在保险人询问的情况下,投保人才有义务如实告知;另一种是自动申告主义,又称无限告知主义,即不经过询问,投保人也应当将与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及费率高低有关的重要情况告知保险公司,如果有隐瞒不告知或者告知不实,则投保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在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中分别对这两种方式作出了规定,具体来看:《保险法》规定的询问告知主义。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7条第1款的规定,我国适用的是询问告知制度,《海商法》规定的自动申告主义,《海商法》第222条规定:合同订立前,被保险人应当将其知道的或者在通常业务中应当知道的有关影响保险人据以确定保险费率或者确定是否同意承担的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从文义上解释,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之履行不以保险人的询问为前提,不论保险人是否询问,除非保险人已知或者应知,投保人应当将有关保险的重要情况主动告知保险人。 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对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大多数情况下,告知义务人身为外行人,不可能完全知晓,也没有义务去完全了解自己所知道的何种事实与保险合同的订立具有关联。保险人拥有雄厚的专业知识优势,当能判断何者足以影响其决定承保与否及评估费率的高低,即只有保险人才最清楚何种事实才是与订立保险合同有关的事实。采用询问告知制度是与我国

保险法中的赔偿责任界定

保险法中的赔偿责任界定 保险法是一种法律工具,旨在规范和保护保险合同双方的权益。在保险合同中,赔偿责任的界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保险公司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应承担的责任范围。本文将探讨保险法中赔偿责任的界定。 一、赔偿责任的原则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合同的赔偿责任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直接、合理和合法的损失:保险公司只负责对被保险人遭受的直接损失进行赔偿,并且赔偿金额应当合理和合法。 2. 最大限度的保障:保险法要求保险公司在承担赔偿责任时,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为原则。 3. 分散风险:保险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分散被保险人面临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合理承担赔偿责任以减轻被保险人的经济负担。 二、赔偿责任的界定 根据不同类型的保险,赔偿责任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几种常见保险的赔偿责任界定: 1. 财产保险:财产保险通常包括火灾险、车辆保险等,赔偿责任的界定通常是按照被保险物的实际价值来确定。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和对损失的评估来确定赔偿金额。

2. 人身保险:人身保险通常包括寿险、意外伤害险等,赔偿责任的 界定通常是根据被保险人的死亡、残疾或医疗费用来确定。在确定赔 偿金额时,保险公司会参考医疗记录、评估残疾程度等因素。 3. 第三者责任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通常包括交通事故责任险、雇 主责任险等,赔偿责任的界定通常是根据第三方受到的损失或伤害来 确定。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和对损失的评估来确定赔偿金额。 三、赔偿责任界定的争议 在保险理赔中,赔偿责任的界定有时可能会引发争议。以下是一些 可能引发争议的情况: 1. 保险事故的定性:一些情况下,保险事故的发生原因可能不明确,这可能导致争议。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可能会就保险事故的定性产生 分歧,进而影响赔偿责任的界定。 2. 增值险责任范围:在汽车保险中,部分被保险人可能购买了增值险,它通常包括了一些附加的保障,如划痕险等。然而,对于这些增 值险的赔偿责任界定可能存在争议,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对于赔偿范 围的解读可能不一致。 3. 赔偿金额的评估:在确定赔偿金额时,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可能 会就损失评估所采用的标准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赔偿金额的争议。 为了避免赔偿责任的争议,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可以在保险合同中 明确约定赔偿责任的界定和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双方应充分理解保 险法的规定,并在签署保险合同时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