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空开放对中国通用航空法规要求

低空开放对中国通用航空法规要求

低空开放对中国通用航空法规要求
低空开放对中国通用航空法规要求

低空开放对中国通用航空法规要求低空开放对中国通用航空法规要求

(一)中国的通用民航法规

中国通用民航法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和《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是中国在2003年1月10日颁布的第一部有关通用航空方面的飞行管理条例。其明确规定了通用航空的

界定范围,其中第三条指出:“本条例所称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

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是2007年1月25日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通用航空的行业管理,促进通用航空安全、有序、健康地发展。其中第五条将通用航

空企业的经营项目划分为以下三类:“(一)甲类陆上石油服务、海

上石油服务、直升机机外载荷飞行、人工降水、医疗救护、航空探矿、空中游览、公务飞行、私用或商用飞行驾驶执照培训、直升机

引航作业、航空器代管业务、出租飞行、通用航空包机飞行;(二)乙

类航空摄影、空中广告、海洋监测、渔业飞行、气象探测、科学实验、城市消防、空中巡查;(三)丙类飞机播种、空中施肥、空中喷洒

植物生长调节剂、空中除草、防治农林业病虫害、草原灭鼠,防治

卫生害虫、航空护林、空中拍照。上述三类未包含的经营项目的类别,由民航总局确定。抢险救灾,不受上述三类项目的划分限制,

按照民航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

这两部规章都只是简单规定了通用航空的大体框架和相应的行政手续流程,没有对通用航空器的飞行空域和分类标准有明确的描述,对通用航空器驾驶员的培训也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

在通用航空器数量较少时,这两部规章可以起到临时约束的作用,但随着低空开发和通用航空器数量的增加,在空域的使用上必然会

出现各种冲突,甚至会出现不法分子利用通用航空器进行恐怖袭击

的事件。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通用航空器法律法规体系变得尤为

重要和迫切。

(二)美国的通用民航法规

美国是世界航空业的领军者,在通用民航领域,更是占据了全球通用民航市场的大半壁江山。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健全的航空法规体系,既拥有美国政府在战略和政策上的支持,又拥有细致具体的法

规条款,涵盖了通用航空器的运营标准、机场使用和飞行员培训等

诸多方面。因此,在法规的制定方面,美国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

美国的《1938年民用航空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航空法,

它确立了现代航空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航空运输开始成为大众化的出行手段。为了应对复杂的航空运

营环境,《1958年联邦航空法》应运而生。随后美国政府又颁布了《1977年航空货运放松管制法》,并渐渐形成了美国现行的航空法

律体系。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联邦航空法;

(2)其它与航空业有关的专门立法;

(3)适用于航空业的其他法律;

(4)美国参加的国际航空公约;

(5)依照以上四种法律的法院判例和行政决定。

美国的通用航空法律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几乎涵盖了通用航空领域的各个部分,对每一种航空器的定义和规定都具有唯一性。

例如,美国通用航空法律体系中对于自制超轻型航空器的定义:

(1)自制航空器必须取得符合联邦航空法规的适航证;

(2)必须符合联邦航空法规103部超轻型航空器的标准;

(3)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497磅,并经过试验飞行协会(EAA)的认证;

(4)达到以上要求的`业余者自制的超轻型航空器,都将被称为“航空器”。

美国通用航空法律体系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例如FAA会根据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改自制超轻型航空器的相关法规,包括它的设计标准、飞行范围和申请程序等。总之,美国的通用航空法律体系是详细的,它将条款约束到每一个细节。面对223000架规模的通用航空器运行环境,一套完善的通用航空法律体系是重要的。

通用航空法规的改善方向

(一)空域的规范化使用

低空开放之后,大量私人通用航空器会进入中国市场,空域使用的规范化问题会变得愈加重要。长期以来,中国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一直被用于军事训练。从中国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得到的数据是,中国目前实际可用空域面积为998.50万平方公里。其中,民航日常使用空域面积319.53万平方公里,占32%;军航日常使用空域234.72万平方公里,占23.51%。

众所周知,军航很多训练科目都需要在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进行。如果大量的小型通用航空器进入低空空域,很容易与军用飞机发生冲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通用航空器空域使用规范条例,严格限定通用航空器的飞行范围。同时,建立有“弹性”的空域边界,运用行政化的手段,避免因低空开放而造成的事故率提升。

(二)通用航空器的标准划分

我国现有的《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只根据通用航空器的使用类别进行了分类,并没有一套标准的航空器参数分类体系。与此相

比,美国FAA则根据通用航空器的起飞重量、发动机和机翼类型对

其进行了严格的分类。随着通用航空器数量的增多,其种类也会不

断增加,每种航空器因自身性能的不同,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法规标

准进行约束。因此,需要参考美国的通用航空器分类标准,并结合

中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通用航空器分类标准。

(三)国产通用航空器的补贴法案

中国的航空工业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依然存在极大的差距。低空开放后,随着通用航空器需求的增加,大批国外航空器制造企

业必将抢占中国市场,本土的航空器制造商将会彻底丧失市场份额。这种情况对中国刚刚起步的航空制造业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其

发展的。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相关的补贴法案,对中国的通用航空

器制造商进行退税补贴。同时,在政府的通用航空器采购计划中,

应优先选择国产通用航空器,并鼓励个人购买。

通用航空法规体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近年来,大陆出台了一系列通用航空市场准入、运行标准以及外商投资通用航空业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大陆现行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 大陆法律 大陆通用航空活动政策和管理的法律依据是民航法,199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民航法设定了通用航空的定义以及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条件,明确提出保障飞行安全,保护用户、地面第三人以及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国发〔1986〕2号)于1986年1月8日由国务院发布。该规定首次将“专业航空”更名为“通用航空”,明确了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机构、从事通用航空活动需履行的报批手续、从事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的审批管理程序、要求等等。在民航法出台之前,该规定为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到目前为止,该规定仍作为实施通用航空企业赴境外开展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第371号令),2003年1月10日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2003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是管理大陆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基本依据,规范了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向当地飞行管制部门提出飞行计划申请的程序、时限要求;明确了在大陆范围内进行的一些特殊飞行活动,所需履行的报批手续和文件要求;并对升放和系留气球做出了具体要求。 民航规章 目前涉及到通用航空的民航规章共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管理和安全运行管理的内容。 其中经济管理的规章包括: 《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76号)。该规章规范了行业管理部门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行为,规定了设立通用航空企业的条件、经营项

中国通用航空

中国通用航空史 1983 年 1 月,我国第一个企业自办的航空服务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航空服务队,在石河子市成立,购 置运十一型飞机10 架,主营农业航空。 3月,民航工业航空服务公司邯郸分公司吴顺生机组,首次驾驶拉玛型直升机在青海冷湖为中美合作石油地震勘探进行空中吊挂作业,以及提供陆上石油服务飞行。 5月,民航广州管理局、民航湖南省局和农业部门,在大通湖农场,进行水稻喷施锌肥试验,对水稻增产显著,同时防治早稻僵苗病害有明显的效果,每公顷用1500 克锌肥加磷酸二氢钾2250 克。较对照增产 7.9%。 12 月,民航总局以(82 )民航计字第286 号文,批准组建上海市海洋石油服务总公司民航直升机公 司(即民航上海直升机公司)。 1983年至1989年期间,中国工业航空服务公司与国家测绘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制的"18一 23厘米MSP大像幅多光谱航空摄影技术" ,具有 "一摄多用"的功能,其摄取的图像色彩鲜艳,信息丰富,影像清晰, 既可用于测绘地形图,也可用于资源调查,该项技术达到了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和民航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4 年 民航徐州设备修造厂研制成功运五型飞机Gp--8l 型喷液设备,具有造价低、流量准、不漏药、防腐蚀性强和兼用等特点。1986 年,获民航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 月,中国工业航空服务公司派出两架米-8 直升机和l 架双水獭飞机,在沙雅、库尔勒设立飞行基 地,担负在塔克拉玛沙漠中美合作进行的陆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陆上石油服务飞行任务。 民航河南省局和省农业厅合作,在黄泛区农场和西华等县,使用飞机对小麦病、虫进行防治技术综合研究, 4 年共飞行 1363 小时,试验推广面积 13.33 万公顷,比对照增产 10.35 %。 民航总局从美国、法国分别引进贝尔一 2l4ST 、海豚 (SA--365N )型直升机,分别由民航广州管理局和民航工业航空服务公司执管,用于海上石油服务作业。 1985 年 1- 2 月,由中国民航总局和航空工业部共同组团,一行10 人,以陈自业、李安屏为正、副团长,赴美国考察农业航空。 4 月,民航总局批准组建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8 5 )民航局函字第234 号, 198 6 年 5 月颁发通用 航空经营许可证。

国内外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国内外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全球范围来看,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用航空发展较成熟。2015年全球通用航空飞机存量超过36.2万架,过去十年间通用航空飞机的年均销货量为2803.4架,年均产出值214.69亿美元。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技术推进和政策放开较早,在20世纪后半叶通用航空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在2008年后,全球通用航空飞机的年销货量有所下降,但销售额依然走高,主要由于新产出的通航飞机中高端、先进的飞行器比例有所增加。 图表1994-2015年全球通用航空飞行器销货量与产值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美国与欧洲地区为通用航空飞行器的主要制造、销售地区,其通用航空器存量合计为约31.4万架,占全球比例高达86.7%。此外加拿大、巴西和澳大利亚的通用航空发展也较为领先,而我国2015年拥有的通用航空器数量仅为1975架。 机场建设方面,截止2010年美国通用航空机场数量为19729个,2011-2014年机场建设增量估算为5054个,为全球规模最大。同期欧洲拥有通用机场数量为4270个,我国仅为286个(含临时起降点)。总体而言,全球通用航空产业经过发展达到了一定规模,而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十分滞后,主要原因是制造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且受制于空域管制的影响,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虽然现在国内通航产业发展落后,但这意味着我国通航市场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结合通用航空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我们认为未来国家会大力挖潜和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概况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概况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概述1。通用航空发展流程1。发展历程1949年以前大陆通用航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12年当时,航空业的先驱冯如在广州唐嫣驾驶一架国产飞机,揭开了大陆航空业发展的序幕。1931年6月2日,由浙江省水利厅包租的汉莎航空公司的Misai Smit M18-D飞机在钱塘江支流濮阳河36公里处进行了航拍。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通用航空商业活动。从起始时间来看,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重于空气的动力飞行。1908年,美国空军购买了第一架飞机,1911年,它购买了五架飞机用于飞行员训练、娱乐飞行和客运飞行。相比之下,自1912年以来,中国大陆一直有飞行表演,通用航空业起步较早。2.1949年后的发展历程自1949年以来,大陆的通用航空业发展迅速1951年5月22日,应广州市政府的要求,广州民航局派出一架C-46飞机连续两天在广州上空执行41次灭蚊灭蝇任务,揭开了中国大陆通用航空发展史上的新篇章。1952年,大陆成立了第一个通用航空队,即军委民航局航空林业队,拥有10架捷克制造的arrow-45飞机和60多名员工。那一年的飞行总时数为959小时,大约有40个机场或着陆点专门用于通用航空生产业务。从那时起,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4个航空队,主要是在农业和林业部门。后来,通用航空公司成立,为工业、农业和近海石油服务。大陆通用航空产业已逐步发展到目前的规模。二。中国大陆通用航空发展现状1。通用航空的生产和运营通用航空在XXXX的年运营和飞行小时数达到98,700小时,比XXXX增长16%,达到历史最

高水平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统计,中国的通用航空在XXXX飞行了18万小时。通用航空营运运量统计(单位:小时) 1952-XXXX 1952 1953 1955 1956 1957 1959 1960 959 13XXXX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9 1970操作卷22828 16335 17230 21712 21572 26689 29012 198222635 25855 通用航空业的飞机和直升机(包括教学和培训、机场检查飞机和直升机)有707架,其中575架是飞机,132架是直升机,比XXXX多92架。截至XXXX年底,民航行业共有16,031名持有有效飞行员执照的飞行员,其中6,901名持有航空运输飞行员执照,7,757名持有商业飞行员执照,1,373名持有私人飞行员执照。到XXXX结束时,中国有68个通用航空机场和329个临时机场(着陆点)3.通用航空活动科目现状截至XXXX年底,全国从事通用航空业务的企业已达69家,批准成立30家通用航空企业。目前,整个行业有近8000名员工。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形式已经增加到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原始形式,如单位和个人。目前,有12个单位和2个自然人注册了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4.通用航空项目和社会效益《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管理条例》(民航总局令第176号)将通用航空经营项目分为:一级陆上石油服务、海上石油服务、直升机离机装载飞行、人工降水、医疗救援、航空勘探、空中旅游、公务飞行、私人或商业飞行驾驶员执照培训、直升机引航操作、飞机托管服务、租赁飞行和通用航空包机。乙类航空摄影、航空广告、海洋监测、渔业飞行、气象观测、科学实验、城市消防和空中巡逻; c类飞机播种、空中施肥、空中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空中除草、

通用航空法规体系

通用航空法规体系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通用航空市场准入、运行标准以及外商投资通用航空业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我国现行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 国家法律 中国通用航空活动政策和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民航法》设定了通用航空的定义以及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条件,明确提出保障飞行安全,保护用户、地面第三人以及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国发〔1986〕2号)于1986年1月8日由国务院发布。该规定首次将“专业航空”更名为“通用航空”,明确了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机构、从事通用航空活动需履行的报批手续、从事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的审批管理程序、要求等等。在民航法出台之前,该规定为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到目前为止,该规定仍作为实施通用航空企业赴境外开展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第371号令),2003年1月10日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2003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是管理大陆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基本依据,规范了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向当地飞行管制部门提出飞行计划申请的程序、时限要求;明确了在大陆范围内进行的一些特殊飞行活动,所需履行的报批手续和文件要求;并对升放和系留气球做出了具体要求。 民航规章 目前涉及到通用航空的民航规章共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管理和安全运行管理的内容。其中经济管理的规章包括: 《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76号)。该规章规范了行业管理部门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行为,规定了设立通用航空企业的条件、经营项目、申报文件要求、审批程序、时限等。该项行政许可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实施。 《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30号)。该规定规范了行政管理部门对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行政许可行为,规定了申请登记的条件、内容、文件要求、登记程序、时限等。该项行政许可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实施。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10号)以及《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39号)、《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二)》(民航总局令第174号)等民航规章,规定了境外资本投资民用航空包括通用航空的具体条件、要求及审批程序等。 安全运行规章的包括: 通用航空运行审定类: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 《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

中国通用航空现状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基本情况简介 一、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通用飞机35万架,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飞行员达70万名。大型民航飞机约有6万架和约有40万名飞行员从事商业固定航班航空运输活动。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通用航空飞机保有量为898架,其中还包括飞行院校教练机近350余架在,能用于作业的机队不足450架,30年以上机龄的约60架,通用航空飞行器飞行作业总量不到30万小时(具体见下表)。 表:中国通用航空与通航发达国家比较 与发达国家相比而言,国通用行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巨大。根据中国民航部门预测,到2012年我国需要各类通用航空飞机12000架,通用航空及其带动的产业将形成1万亿人民币以上的市场容量。

二、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市场规模 2008年通用航空市场规模约为17.9亿元人民币,其中各级政府财政支付约为7亿元人民币(具体见下表)。 中国通用航空作业分类及市场规模表 三、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市场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民航、军队、石油、地矿、邮电、农林牧业、旅游、环保、体育等部门要求加快发展通用飞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96年民航总局作出《关于发展通用航空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发展通用航空的目标计划。根据国家民航局负责人在2009中国

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通用航空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通用飞机是一个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机种,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发展通用航空的主要有八大领域: 1、私人飞行驾照年检项目:据调查,仅在北京工作的外国人约数万人以上,其中有3000多人持有飞行执照,奥运会以后数量还会增加,每年须进行两次飞行年检,每次年检前需在俱乐部飞行20小时以上才可年检。因此他们要求创造年检和双休日飞行娱乐的条件,否则就得回国年检。同时,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轻型飞机的应用将逐年递增,飞行驾照年检也将提上日程,因此,这个在境外已不鲜见的航空俱乐部,也将在我国闪亮登场。 2、飞行培训项目:据了解,在美国2亿人口中,持有飞行驾照的有70万人,其中多数属于私人飞行执照。在我国,面向民间的民办航校甚为罕见。目前,在上海出现了首家私人飞行学校,报名踊跃,说明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现需要大量的民航飞行员、轻型公务机、商务机、专业飞行等培训职业驾驶员,其培训市场潜力非常大。 3、农林航空:通用航空作业在人工降雨、播种、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等方面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对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飞播造林不仅速度快、省劳力,而且成本低、投资少。航空作业还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护林防火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高原丘陵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地区、作业力所不及的地区单靠人力是不行的,非用飞机不可。 4、工业航空:在西方发达国家,通用航空在工业上的应用水平很高。

正解《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

正解《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3年11月26日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肇茜报道:11月1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上挂出了“印发《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的通知”,一时间引来多方关注。各家新闻媒体纷纷对此进行解读,有的认为这代表着通航管理的大幅放权,有的认为这是对通航的“松绑”,有的更大胆预言,这预示着我国低空空域即将开放。而经过对民航局相关权威部门的采访,根据本报记者所掌握的信息,以上各媒体的观点均存在过分解读甚至误读的问题。 那么,新出台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到底有什么新意?对于通用航空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请看《中国民航报》为您带来的正解。 除9种情况外其他通航飞行不需要审批? ——起飞前仍须申请空域和航线 本次新出台的《规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与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下发,其中涉及的通用航空任务申请和审批、临时起降点的甄选、对于机场资源和航空情报资料的利用等条款,引起了关心通航业发展人士的普遍议论。尤其是《规定》的第五条,提出除列出的涉及边境飞行、空中禁区飞行、涉及军事设施的航空摄影或物探飞行、外籍航空器以及飞行员在未对外开放机场或空域飞行等9种情况外,通用航空飞行任务不需要办理任务申请和审批手续。这一条,被许多媒体解读成“突破了审批障碍这一低空开放的最大制约,对于通航产业发展来说是根本性的变革”。谬哉。 这种误读,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区分“飞行任务”与“飞行计划”的概念。除9种情况外,不需要办理申请和审批手续的是通用航空的“飞行任务”,而非“飞行计划”。根据《规定》的第五条,在通用航空飞行实施前,仍须按照国家飞行管制规定提出飞行计划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相关要求,所有飞行必须提出飞行计划,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飞行,否则可能产生飞行冲突等问题,影响飞行安全。按照飞行计划申请的相关要求,通用航空在飞行前还是要进行空域和航线的申请。”民航局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孟平介绍说。 而《规定》中对于“飞行任务”的界定,则主要出于既促进通航发展,又维护国家安全

全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全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董瑞青 航空产业是大国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标志,也是现代国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高速发展的通用航空产业,在整个航空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谓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商业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用于此类活动的飞机统称为通用飞机(见图1)。通用航空产业以公务机、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机等飞机制造为核心,以航空租赁和航空运输为主干,集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为一体,涉及庞大的周边和地面产品集群,产业链长,经济拉动效应高,对一、二、三产业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有效途径。目前,通用航空器飞行高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属低空空域范围。低空空域通常是指不影响运输航空航线的空域,美国法令规定3000米以下为低空,该标准并同时被世界多国所认同。目前,许多国家将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同等看待。以美国为例,空域按照50米间隔分层,3000米以下完全开放。 图1 通用航空产业涵盖领域 资料来源:《飞机的发展历程》。 一、通用航空产业的特点 一是产业链条长。通用航空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试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领域,产业链涉及冶金化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从通用航空产业链构成来看,通用飞机

制造是核心,上游是配件制造、下游是销售,前段是设计、后端是试飞;接下来是通用航空运营配套产业链,包括直接运营、人员培训和机场服务;最后一个环节是MRO(维修、修理和大修),保证飞行安全和保持飞机性能(见图2)。 图2-2 通用航空产业链 资料来源:申银万国。 二是带动性强。通用航空产业投资效益巨大,投入产出比例高达1:10,就业带动比1:12,远高于汽车等传统装备制造业。随着通用航空向各个领域的渗透,通航产业正逐步成为带动科技、旅游、农业等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二、全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 (一)全球通用航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发布的《2011年通用航空统计手册及产业展望》(General Aviation Statistical Databook & Industry Outlook 2011)数据显示,2011年全世界约有通用飞机32万架,占所有民用飞机的90%。其中,美国拥有通用飞机22.3万架,占世界总量的69.7%。2011年,全球通用飞机交付量为1865架,是1994年的1.7倍;销售收入为191.0亿美元,同比增长0.4%,是1994年的5.1倍。其中,活塞发动机飞机、涡轮螺旋桨飞机及商务喷射机的交付量分别为860架、324架和681架;销售收入分别为4.1亿美元、10.9亿美元和175.9亿美元,分别是1994年的3.7倍、1.5倍和6.0倍。 ——从区域交付量看,2011年北美洲、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及中东和非洲地区,活塞发动机飞机交付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8.5%、12.6%、15.9%、8.5%和4.6%,涡轮螺旋桨飞机交付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8.4%、12.3%、14.5%、11.9%和3.0%,商务喷射机交付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0.3%、19.5%、13.5%、9.7%和7.1%。 ——从商务喷射机制造商看,美国赛斯纳(Cessna)、加拿大庞巴迪、美国Gulfstream(湾

发展通用航空必须加强国家政策法规支持力度0921

发展通用航空必须加强国家政策法规支持力度 空军航空管制系陈金良高文明周溥泉 摘要:国家的通用航空产业政策和法规对通用航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对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法规支持力度,找出了我国在政策法规支持方面的弱点和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论述了用航空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法规支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如何加强我国通用航空政策法规支持力度提出了建议。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航空的政策法规支持也不断加强。2009年10月,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研讨会上,提出要加强我国航空法规建设,加快推进《航空法》草案拟制,尽快构建以航空法为龙头、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法规体系,依法管理我国航空活动。国家领导人有关航空法规建设的重要指示,从政策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航空业的关心和支持,极大的推进了航空事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层面,目前我国尚没有出台可加速推动、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作为航空业的一部分,通用航空要实现迅速发展,急需解决的低空空域灵活管理问题、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问题、通用航空产业税收优惠等问题,必须要有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力、明确的支持。 一、我国通用航空法规政策建设现状 国家对通用航空发展政策的支持直接关系到通用航空事业发展趋势和速度。政策是执政党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依据国家的长远目标,结合当前的情况和条件,制定的实际行动的准则。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通过政策来实现,政策具有及时正确的反映出客观规律和经济、政治发展客观要求的特点,是对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立法就是以政策为指导,体现政策精神和内容,有助于使法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目前航空法规在通用航空领域只具有方向性和原则性,将具有概括性的有关通用航空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复杂事实上时,在目前法律规范不明确、不具体,甚至缺位而又急需对通用航空发展中遇到的林林总总问题加以处理时,就更需要政策加以指导与引导,以正确反映法的意图和法律规范的精神实质,弥补法律规范暂时的不足。 我国目前拥有通用航空飞机仅千架,预计到2020年将发展到10000余架,未来几年将是通用航空高速发展期。我国在通用航空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了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建设。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2003年5月1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颁布了《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十章也对通用航空作了规范。但长期以来,通用航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运输航空的发展,导致民航产业结构不合理、脱离了民航业的发展规律。反思影响通用航空发展的诸多因素,没有明确的和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缺乏国家层面对通用航空进行统一规范的法律是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国际通用航空政策法规现状分析 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第2部分《航空器的运行》对国际通用航空飞行给出了最低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飞行准备和飞行中的各种程序、飞机性能的使用限制、飞机仪表和设备、飞机通信与导航设备、飞机维修、飞机飞行组。从国际民航组织附件关于通用航空运行的规定可以看出,与公共航空运输的运行相

中国通用航空行业运营模式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XX2021年

中国通用航空行业运营模式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XX2021年 中国通用航空行业运营模式与进展趋势推测报告2019-2020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 报告名目: 第一部分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中国通用航空行业进展综述 1 第一节通用航空的相关概述 1 一、通用航空的概念 1 1、通用航空概念的界定 1 2、通用航空的经营项目 1 3、通用飞机分类 2 二、通用航空的应用范畴 2 三、通用航空的效益分析 3 四、通用航空的进展历程分析 6 五、通用航空进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9 六、通用航空企业的运营模式分析 10 第二节通用航空的政策环境 15 一、通用航空的治理体制分析 15 二、通用航空的政策分析 18 三、通用航空进展规划 19 1、《民航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9 2、《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进展规划(2019-2020年)》 19 3、《通用航空行业进展规划》 30 第三节通用航空的法律环境 31

一、通用航空立法状况分析 31 1、通用航空法律 33 2、通用航空行政法规 33 3、通用航空规章制度 34 4、通用航空作业标准 35 二、通用航空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40 第二章全球通用航空进展分析 44 第一节全球通用航空进展状况分析 44 一、全球通用航空进展概况分析 44 1、全球通用航空飞机规模分析 44 2、全球通用航空飞机区域分布分析 46 3、全球通用航空务结构分析 47 4、全球通用航空安全状况分析 49 5、全球通用航空飞行员规模分析 49 二、全球通用飞机交付量和营业额分析 51 1、全球通用飞机生产状况分析 51 2、全球通用飞机交付量分析 52 3、全球通用飞机营业额分析 53 4、各类通用飞机营业额分析 54 三、全球各类通用飞机交付量区域构成 54 1、活塞式飞机交付量区域构成 54 2、涡轮机螺旋桨式飞机交付量区域构成 55

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相关政策简介20110712

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相关政策简介 一、民用航空业的外资准入政策 关于港澳投资者的优惠政策(CEPA协议): 1. 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合作、合资或独资形式提供中小机场委托管理服务,合同 有效期不超过20年。 2. 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合作、合资或独资形式提供机场管理培训、咨询服务。 1外商投资民用机场分二类项目,①民用机场飞行区,包括跑道、滑行道、联络道、停机坪、助航灯光; ②航站楼。

3. 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代理服务、装卸控制和通信联 络及离港控制系统服务、集装设备管理服务、旅客与行李服务、货物与邮件服务、机坪服务、飞机服务等七项航空运输地面服务。 4. 允许符合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定义的香港、澳门航空销售代理企业在内地设立合资、 合作或独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注册资本要求与内地企业相同。 5. 允许符合条件的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与内地的计算机订座系统(CRS)服务 提供者成立合资企业。内地应在合资企业中控股。设立合资企业的营业许可须进行经济需求测试。 6. 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或拥有控制性股权形式,在内地经营航空器维修和保 养业务。 二、中国近期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新政策 1、《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国发[2010]25号)URL:https://www.doczj.com/doc/d616859648.html,/zfxx/zfwj/gwywj/201011/t20101125_593987.html ●改革目标 1) 总体目标 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规律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2) 阶段目标 ?试点阶段(2011年前):在长春、广州飞行管制分区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进行深化试点,在更大范围深入探索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经验做法,研究提出低空空域划分标准,完善政策法规,探索运行机制,简化工作程序,优化服务保障模式,为全面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奠定基础。 ?推广阶段(2011年至2015年):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在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优化运行管理模式,合理布局和建设服务保障网点,基本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深化阶段(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先进合理、法规标准科学完善、运行管理高效顺畅、服务保障体系可靠完备,低空空域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主要任务 1) 按照管制、监视和报告三类空域划设低空空域,区分不同模式实行分类管理试点; 2) 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空空域管理法规标准体系,为改革提供法律支撑; 3) 改进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运行管理和服务效率; 4)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为推进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5) 以国家投资为主,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航空服务站,合理构建航空服务保

中国通用航空政策法规

中国通用航空政策法规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1-10-31 11:55:31/新闻类别:/点击次数:310次/评论次数:0 (未完成稿) 杨笑侬 通用航空对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改善区域经济平衡、参与社会抢险救灾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然而,中国由于法规的不完善执法环节存在的巨大问题,造成通用航空发展严重滞后,已经成了中国最为落后的一个行业。 中国唯一规模小于美国1%的行业; 其中私人飞机是只有美国万分之一规模的行业; 合理交通运输体系中唯一几乎完全缺失的行业; 唯一从生产要素、日常生产活动凡事都需要审批的行业; 唯一由军队进行日常活动审批的行业; 一.前言 我写这份白皮书,旨在分析中国通用航空的政策法规。一方面让业界和公民了解法律,了解其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发挥公的参政意识和法律意识,帮助党和政府完善法规。 我的观点只代表我本人和公司的观点,不代表任何其他机构和局方意见。但我对我罗列出来事实负责,包括我介绍的国外空管理现状。 我列出的国外航空管理现状,反映了现代大部分国家的管理现状。除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外,还包括巴西、菲律宾、非洲家等第三世界国家。我可以对其真实性负责。 二.法制环境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后,被人视为意味着中国“跑批文”现象的终结,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向场调节、自律和事后监管转变。 而通用航空业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全批文行业,成为自成立公司、买飞机到每一次飞行都需要批文的行业,中国计划经济制的“活化石”。 通用航空业一方面参考美国FAA引进了CCAR-91部、CCAR-145部、CCAR-61部适航、维修、飞行员管理体系等成熟航空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资格认证体系,又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国有情况下的一系列基于政府审批的规章制度,使得用航空领域成为既有美国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又有最多的行业审批制度的行业。 具体表现在: 成立公司需要审批; 购买飞机需要审批; 建立飞机起降场地需要审批; 培训人员需要审批; 每天的飞行都需要审批; …… 在这些审批中,只有一小部分列入了国务院行政审批目录,大部分属于不合法的行政审批项目。即使列入了行政审批项目的也有很多存在不合理性。 更严重的是,在这样一个几乎凡事都需要管理部门审批的行业中,管理部门的人员对于行业的了解却非常贫乏。这导致行雪上加霜,除了少数几个海上石油服务、飞行培训等业务单纯、有政府背景的企业以外,全行业都在艰难的度日。 政府部门的人甚至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上,都普遍存在观念的误区,几个主要的通用航空问题,这些人员的看法仍然与国

为什么发展通用航空

为什么发展通用航空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为什么发展通用航空(一)发展通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时代。通用航空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用航空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空域交通方式之一,未来有望取代运输航空业而成为人们常见的交通方式。通用航空作业具备机动灵活、快速高效的特点,在工农业生产和其它领域中,有着地面机械和人工作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飞播、造林、种草、灭蝗、灭虫、、施肥、除草、喷撒农药、森林灭火等农业上应用广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通用航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用航空在工业上的应用,主要是陆海石油服务、航空摄影、航空测量、航空探矿、航空遥感等,随着经济发展将稳步增长。其它航空市场内容广泛,可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其中非经营性通用航空属社会公益事业,如大气、海洋监测、公安缉私、医疗救护、抢险救灾,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出现较快发展;经营性通用航空有公务飞行、空中游览、短途客货邮运输等,将会有迅猛发展。私人购机飞行将是新的增长点,如轻型飞机AD200,一架才20多万,仅相当于一辆中档轿车,有购买能力又有这种消费偏好的人不在少数,如外部环境适宜,将迅速发展成大市场。发展

通用航空对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据有关人士估计,发展通用航空业可拉动地方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其技术转移比为1:16、投入产出比为1:80,就业拉动力为 1:12,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以美国为例,目前注册通用航空飞机超过22万架,占全美民用机群总数的96%,通用航空制造业营业额约为200亿美元左右,带动相关产业的年产值在1500亿美元左右。而汽车产业是投资1元拉动4元。毫无疑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通用航空。 (二)发展通用航空是发展民航产业的需要 1.通用航空是国家民航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如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发展教育一样,一个国家发展民航产业需要发展通用航空。通用航空是民航向高层次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民航发达的重要标志是民用飞机数量多,飞行员多,机场多,客货运输量大,飞行小时多,年产值大。其中通用航空的飞机、飞行员、机场占绝大多数。民航机队中通航机队占绝对比重的机队结构模式,是民航发展的规律。所以,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是有其经济和战略目的的。发展通用航空,可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民航专门人才,为民航发展做出了贡献。 2.可促进民航产业市场的发展,目前,民航运输市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运量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之间的航线上,数量庞大的中小城市、偏僻地区、交通不便地区尚没有市场或者市场很小。发

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标准

通用机场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通用机场建设,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运行设施,保证通用机场的安全适用性,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全部功能仅用于开展通用航空活动的机场,不包括临时起降点和水上机场。 本标准所称通用航空活动不包括使用30座以上的航空器进行的经营性载人飞行活动。 本标准所称经营性载人飞行活动是指以载人为直接目的,并发生了取酬行为的飞行活动,如包机(出租)飞行、空中游览等;不包括以空中作业为直接目的的载人飞行活动,如农林飞行、空中勘测等。 第三条通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保证飞行安全,满足必须的安全技术要求。 2、合理配置运行设施,满足功能需要。 3、建设规模及设施配置坚持合理、适用、客观实际原则,以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为通用航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长远规划,合理确定建设阶段,充分考虑发展空间。 第四条通用机场根据其对公众利益的影响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1、一类:指具有10~29座航空器经营性载人飞行业务,或最高月起降架次达到3000以上,或纳入政府应急救援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的机场。 2、二类:指具有5~9座经营性航空器载人飞行业务,或最高月起降架次600~3000,或具有对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类飞行活动的机场。 3、三类:除一、二类外的通用机场。 第二章机场场址 第五条通用机场位置应符合全国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和当地城市或城镇规划,或不与上述规划相冲突。

第六条通用机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1、空中禁区。不得在空中禁区内建设机场,在空中禁区临近地区修建机场应考虑航空器闯入空中禁区的风险。 2、飞行限制区。机场的飞行活动应充分考虑与飞行限制区的协调。 3、军航使用空域。机场的飞行活动应充分考虑与军航使用空域的协调。 4、气象条件。应充分考虑风场、降水、能见度等气象条件对飞行安全和机场利用率的影响。 6、电磁环境复杂区域。应充分考虑空间电磁环境对机场通信导航活动的影响,同时亦应顾及到航空活动所产生的电磁波对地面敏感设施的影响。 7、鸟类栖息地及迁徙路径经由地。应充分考虑航空器鸟击风险并顾及飞行活动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8、航空障碍物。应充分考虑自然地势、地面建(构)筑物以及高压输电线路等航空障碍物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机场利用率的影响。 9、噪音敏感区域。应充分考虑航空活动区是否满足周边区域噪音控制指标的要求。 10、地面易燃易爆设施。地面易燃易爆设施临近地区修建的机场应充分考虑安全距离的需要或在飞行规则上加以适当协调。 11、建设条件。应充分考虑地质不良地段、可能淹没地区、活动性断层区、矿区、环境及生态保护区、旅游景区和文物古迹保护区等因素的影响。 12、土地利用。应符合相关土地利用政策法规的要求。如耕地、林地利用限制以及荒地、劣地的开发鼓励性政策。 13、周边配套设施。应充分考虑周边是否有可供利用的道路、消防、救援、水源、能源、污物处理、通信等公共设施。 14、机场规模及功能的扩展。如需在功能及规模上保留扩展空间的机场,应在选址阶段留有发展空间。 15、邻近机场。应充分考虑到与周边机场在功能、使用限制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及协调。 16、其它不适合开展通用航空活动的因素。 第三章机场设施 第一节飞行场地

通用航空行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通用航空行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简析 航空分为民用航空和军用航空。而民用航空又分为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而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一、目前我国通用航空的应用范围 从通用航空的定义可以看出,通用航空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在应用范围海上石油服务、陆上石油服务、直升机外载荷飞行、直升机引航作业、人工降水、航空喷洒(撒)、航空护林、城市消防、医疗救护、空中拍照、私用或商用飞行、驾驶执照培训、航空运动训练飞行、航空运动竞赛飞行、航空运动表演飞行、空中广告、空中巡查、空中游览、海洋监测、渔业飞行、气象探测、航空探矿、航空摄影等。 1.图表1:通用航空按应用范围分类 二、我国通用航空的政策环境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已具备了发展通用航空的环境条件。2010年底,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推进低空空域改革。至2015年,我国将开放大部分空域,2020年低空空域全面开放。 2012年,在政策层面有多项利好政策,一些具体的实质性的政策陆续出台。如2012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把通用航空作为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2012年5月,民航局颁布了《通用机场建设规范》,为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提供了有别于运输机场的行业标准,这对正在掀起的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热潮可谓一场及时雨;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并把通用航空列为发展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已出台,为通用航空企业带来了力度不小的实质性政策利好。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前的孕育期,一个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必将形成。 1.图表1:2010-2013年中国通用航空主要政策汇总 三、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

中国10大通用机场

中国10大通用机场 -1.上海龙华机场- 管理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450000万 龙华机场原计划修建三条跑道,已建成2条跑道,主跑道长1830米宽80米,副跑道长1181米宽50米,ICAO代码:ZSSL;机场、、级:2B通用机场 主跑道长: 1830米,可供伊尔18型以下各型飞机起降;主跑道宽:80米;主跑道厚:0.35米;主跑道方向角:18/36、、 副跑道长: 1181米;副跑道宽:50米;副跑道厚:0.35米、、 停机坪:扇形停机坪1个,面积3.08万平方米,可停伊尔14型飞机9架,或伊尔18型飞机5架、滑行道:泥结碎石、 滑行道: 1条 联络道:2条(其中1条是东西跑道)

导航设备、调度指挥塔设在候机大楼上层,有超短波台1部,在50公里范围实施日夜指挥,有南远、近归航台,北近归航台,航向下滑信标台,着陆探照灯,永久性夜航灯光设备,日夜均可起降飞机,另有气象台,可为飞行及训练提供气象保障;油库计有油罐8个,最大总容量550吨,正常储存航空汽油400吨 -2.天津滨海东方通用直升机场- 管理公司:东方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40252.465407万 总部设在天津的东方通用航空公司,在本市共有9架各类飞机,并一直以滨海国际机场为基地。开发区滨海通用机场建立后,大大拉近了为海上石油开发服务的距离,同时也为开辟滨海旅游和海上救灾提供了方便。目前,有3架直升机长期在滨海地区提供服务,滨海通用机场目前主要是为海上石油开发提供服务,还将开发滨海旅游市场,随着滨海航空母舰旅游项目的实施,在这里乘直升机游航空母舰将不是什么难题 -3.泰州春兰直升机场- 管理公司:上海金汇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20000万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通用航空现状与制约因素 中国通用航空业组建于1951年,由于受到各部门的普遍欢迎,得到了较快发展。1979年通用航空飞机作业39739小时。但从1979年以后一直到现在,作业量始终徘徊在4万小时左右,飞机数量维持在400架左右 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588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95933亿元,增长了26倍多(不考虑价格因素),而通用航空却没有增长。总结一下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行业的发展虽然和社会需要有关,但这种社会需要最终要通过国家计划来落实,企业生产是按国家计划进行。国家如何计划将成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通用航空也不例外。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计划体制松动,逐渐松绑放权,引入市场机制,到1992年最终确定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通用航空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才发生了变化。但因历史原因,通用航空企业仍处于困境。到2000年,全行业通用航空飞机仅400余架,能生产作业的飞机约300架,年总飞行作业48707小时。 我国通用航空未能实现与运输航空同步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全球约有民航飞机35万架,其中通用航空飞机大约有34万架,通用航空飞机占整个民航飞机的97%,而我国的通用航空飞机只占了不到一半。通用航空飞机的老龄化也严重威胁着飞行安

全,2000年有138架飞机机龄超过20年,其中有26架已超过40年。另外,通用航空机队布局不合理,目前在全国38个通用航空企业中,绝大部分都处在亏损状态,只有个别企业略有盈利。 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因素 1.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我国由于对通用航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政策导向、规划制定和决策上对通用航空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空域适度开放并不难,可供通用航空活动的空间非常大,但适当开放一定的空域却长期得不到解决。在机场建设方面,我国的机场建设基本上没有考虑通用航空飞机的机场建设,现在全国的军、民用机场大约有191个,"九五"期间改建扩建了48个,但没有一个是供通用航空飞机使用的,所有机场都是考虑能起降干线飞机至少是支线飞机的。在民航业内部也是只重视运输航空,忽视通用航空。由于认识不足,投入少,因此造成了通用航空飞机老旧,难以更新,即使是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此外还造成人才外流,特别是优秀飞行员外流,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本应均衡发展,可是却出现了运输航空业腿长,通用航空业腿短的局面。 由于重视不够,多年来对通用航空的宣传也不够。通用航空做了那么多贡献,社会上知道的人并不多。通用航空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如飞播植树种草,投入1元可创造出3~5元的效益;修铁路、公路采用航空测绘照相,并进行优化线路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