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蒸煮袋的破袋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蒸煮袋的破袋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蒸煮袋的破袋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蒸煮袋的破袋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蒸煮袋的破袋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19世纪初期,法国人研制出了罐头工艺,用来长期贮藏果蔬。经过200多年的改进和发展,罐头制作工艺愈发纯熟,其包装也从玻璃瓶扩展到金属罐、软罐等多种形式。虽然玻璃瓶和金属罐都具有极好的密封性、阻湿性和保香性,但由于其热传导速率慢、空间占用率高等影响生产和运输效率的缺陷,现在已经逐渐被软罐包装所取代。

所谓软罐包装,是指采用聚酯、铝箔、聚烯烃等材料复合而成的多层复合薄膜,用粘合剂将其热合后切制为一定尺寸的软质包装容器,用于肉食、果蔬包装,一般以蒸煮袋最为典型。常见蒸煮袋制作材料包括PET、铝箔、BOPA和CPP等,这些材料在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和耐冲击性能等)、物理性能(阻湿性、阻氧性和耐寒耐热性等)方面各有优劣,因而在生产中会根据内容物的种类和要求,采用两层、三层或多层复合结构,以获得最佳性能。此类包装的壁薄且热传导性能佳,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灭菌标准,从而节约能源。由于袋装占用空间少、易携带,运输和贮存费用可大大降低,因而深受企业和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蒸煮袋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破袋”是最为困扰生产商的问题之一。要深入分析蒸煮袋的破袋原因,首先需从蒸煮食品的生产工艺入手。常规蒸煮袋装食品通常采用以下生产流程:原料验收→加工处理→装袋→抽真空→热熔封口→检验→加热杀菌→冷却→干燥包装,其中破袋现象多出现于加热杀菌和冷却环节。

为防止封口污染对热封质量的影响,装袋环节要求填充物量低于袋体容量,且抽真空环节袋内无法达到绝对真空状态,这两种情形将会导致蒸煮袋内残存一定的气体量。当真空处理后的蒸煮袋进行高温加热时,袋内容物的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与袋内残存的气体共同受热膨胀而导致压力骤升,当其超过蒸煮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袋体薄弱部位会首先发生破裂。另外,在冷却环节,当冷却水进入蒸煮锅瞬间,袋外压力骤降,但由于袋内容物不可能同步冷却而导致内外压力相差数倍,必然引起破袋事故。

目前,业界一般采用反压的方法来控制蒸煮袋的破袋率,即杀菌和冷却环节利用压缩空气向锅内加压,来平衡袋内压力,减少破袋的几率。但这仅是从工艺流程上得到的解决办法,若蒸煮袋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那么上述方法就显得舍本逐末,失去了实际意义。

在多次试验后,可发现蒸煮袋的破袋多发于以下几个部位:热封封边处破裂;热封边内侧破裂;由于热封层与外层脱层导致热封边内侧内层破裂。

1. 热封封边处破裂。目前蒸煮袋普遍采用三边封制成平袋或自立袋的形式,由食品企业灌装后进行最后一边的封合,因此在分析热封边破裂的原因时,要区分破裂源。

对于制袋环节的封边破裂,主要是由于热封工艺的不合理而导致封边热封质量不达标。热封工艺是指利用高温热封刀对封口部位的上下薄膜施加预定的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使之变为熔融粘流状态并粘合,经过冷却后具备一定的强度。该工艺的影响因素很多,热封温度、压力和时间相辅相成的影响最大,其中温度起主导作用。热封温度一般在薄膜的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之间,蒸煮袋主要采用CPP膜或HDPE膜为热封层,其熔点较高,热封温度可设在180℃~230℃之间,若温度过低,即使压力再大、时间再长,也无法使薄膜达到熔融自粘状态。反之,温度过高则易使封口部位的膜材在压力的作用下熔融挤出,降低了热封部位的厚度和热封强度。

除了依据薄膜自身的属性设定热封温度,复合层数越少,复合厚度越薄,封刀的温度就要适度降低。薄膜熔融后,在粘流面上施加的压力大小也会对熔融材料的封合产生极大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封刀落下的时候要保证面向内容物的封边内侧压力略小于外侧,这样避免熔接时内侧部位厚度减少,降低封边的热封强度。

对于灌装封口环节的封边破裂,除了同样存在热封工艺的问题,充填食物时的不规范操作易造成待封口部位的污染,从而影响封口强度。

2. 热封边内侧破裂。这种情况指的是封边部位没有发生破裂,但封边根部薄膜却发生拉伸断裂现象,其原因同样在于制袋的热封环节,热封温度、压力设置过大,制袋速率偏慢等综合作用导致封口边缘内层薄膜被压制过薄,使得拉伸强度减弱,耐压能力显著降低。

3. 热封层与其外层脱层,蒸煮袋从热封边内侧内层破裂。复合膜层间脱离,会极大破坏复合膜整体的抗拉强度,造成袋体易破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了解造成复合膜脱层的主要因素。以CPP等薄膜(热封层)——胶黏剂——铝箔——胶黏剂——PET等材料构成的三层复合蒸煮袋为例,脱层现象可能发生在任意两种材料之间,轻微时表现为复合膜在受力部位呈条纹状脱离,严重时蒸煮后呈大面积自然脱离。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1. 胶黏剂的耐湿热粘接强度不够;2. 胶黏剂中固化剂与主剂的比例不当;3. 胶黏剂涂布量不足;

4. 熟化时间不足、熟化温度偏低;

5. 内层薄膜自身的热收缩率偏大;

6. 薄膜与胶黏剂配伍性不符。根据粘附理论,当胶黏剂与被粘物表面张力相等且极性相同时,界面粘附力最强,因此需要合理选配与膜材相适应的胶黏剂。

以上分析说明,蒸煮袋封边的热封质量、复合膜的剥离性是造成蒸煮袋破袋的主要因素,那么应如何控制复合膜的质量和蒸煮袋的热封效果呢?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是针对蒸煮膜/袋的最新质量和测试标准,它根据产品使用温度把蒸煮袋分为普通级(80℃以下,含80℃)、水煮级(80℃~100℃,含100℃)、半高温蒸煮级(100℃~121℃,含121℃)和高温蒸煮级(121℃~145℃,含145℃)四类,并对蒸煮膜/袋的质量要求和试验方法做了具体规定。接下来将结合此标准提出几点解决性方案。

1. 热封质量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1.ID造型; a.ID草绘............ b.ID外形图............ c.MD外形图............ 2.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 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 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 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 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是一个组件,下盖是一个组件。上盖组件里面又分为A壳组件,B壳组件和LCD组件。下盖组件里面又分为C壳组件,D壳组件,主板组件和电池组件等。还可以再往下分

软包装制袋常见问题

软包装制袋常见问题 蒸煮袋是用来包装蒸煮食品的塑料软包装,根据耐温性能不同而分为耐水 煮袋(≤100℃)、耐蒸煮袋(121-125℃)和耐高温蒸煮袋(≥135℃)。经过约30 分钟高温杀菌后,蒸煮袋能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因而蒸煮袋的生产获得了 迅速发展。蒸煮袋脱层是指装入食品蒸煮后发生的脱层现象。该问题具有一定 的潜伏性,印刷、复合、熟化时就已埋下隐患,但问题一般发生在食品企业使 用蒸煮袋时,因而往往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蒸煮袋的结构一般为:(内层)CPP等薄膜/胶水/油墨/尼龙等薄膜(外层), 脱层可能发生在上述任何两种材料的界面之间,共有三个界面,即内层薄膜/胶水、胶水/油墨、油墨/外层薄膜。脱层现象轻微时表现为在包装的受力部位呈 条纹状脱离,或用手很容易剥离撕开,严重时则在蒸煮后自然呈大面积脱离。 造成蒸煮袋脱层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油墨或胶水的耐湿热粘接强度不够。蒸煮袋所用的油墨或胶水不管是双组分或单组分,一般是采用聚氨酯树脂制造而成,油墨或胶水的耐湿热性能主 要由聚氨酯树脂的耐湿热性能决定。就聚氨酯树脂本身的特性来说,由于聚氨 酯树脂中的酯键、氨脂键等基团有较强的极性,湿热条件下易受到湿气的进攻,发生水解,且聚氨酯树脂与基材表面形成的氢键易受湿热而被破坏,从而使粘 接强度降低,甚至胶粘层脱落。油墨或胶水生产厂家应该从技术上通过改变聚 氨酯树脂的化学结构以及采用添加剂来提高蒸煮油墨在经过高温蒸煮后的附着 强度。 2、软包装生产企业对油墨或胶水的使用操作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固化剂用量不符合要求。按要求既不能用少,也不能用多,若用量少了, 则固化剂与树脂的交联程度不够,墨层的粘附强度、耐热性、耐水解性就会降低;若用量多了,则会发生过度的交联,影响高分子间的结晶和微观相分离, 从而可能会损害胶层的内聚强度,内应力增加,墨层过分收缩,引起脱层。二 是熟化时间达不到要求,时间短则交联不充分,墨层耐温、耐水解性降低。三 是油墨或胶水活性不够,或掺多了过期失效剩余物。在未印刷或复合前若油墨 或胶水活性不够,则可用来连接基材的基团数量少,因而附着力不强。

商品包装案例分析

商 品 包 装 班级:物流101班 姓名:文武 学号:16号 日期:2012年4月15日

目录 一、商品包装的概述 (1) 1、商品包装的概念 (1) 2、商品包装的四大要素 (1) 二、商品包装的功能 (1) 1、容纳功能 (1) 2、保护功能 (1) 3、便利功能 (1) 4、促销功能 (1) 三、商品包装的分类 (2) 1、按商业经营习惯分类 (2) 2、按流通领域中的环节分类 (2) 3、按包装形状和材料分类 (2) 4、按防护技术方法分类 (2) 四、商品包装技法 (2) 五、包装在现实中的应用 (4)

一、商品包装的概述 1、商品包装的概念 商品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面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商品包装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指盛装商品的容器而言,通常称作包装物,如箱、袋、筐、桶、瓶等;另一方面是指包扎商品的过程,如装箱、打包等。商品包装具有从属性和商品性等两种特性。包装是其内装物的附属品;商品包装是附属于内装商品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又是实现内装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2、商品包装的四大要素 (1)包装材料:包装材料是包装的物质基础,是包装功能的物质承担者。 (2)包装技术:包装技术是实现包装保护功能、保证内装质量的关键。 (3)包装结构造型:包装结构造型是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的具体形式。 (4)表面装潢:表面装潢是通过画面和文字美化、宣传和介绍商品的主要手段。 二、商品包装的功能 1、容纳功能 容纳功能是商品包装的最基本功能,许多商品本身没有一定的集合形态,如饮料,气体等。如果没有包装它们就无法运输、储运和销售,不仅有利于商品流通和销售,而且还能提高商品价值,方便于消费者。 2、保护功能 (1)保护商品部受机械外力的损害而散失或破损。 (2)保护商品部受环境的损害而腐蚀、变质、干裂、氧化、生锈及变形等,确保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 (3)保护商品部受生物的损害而导致和腐败。 3、便利功能 (1)包装方便了商品的装卸搬运 (2)包装是商品宜于储存 (3)包装能保障运输的顺利进行 (4)包装有利于点验商品 4、促销功能 商品包装是促销的一种手段。是无声的推销员,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起着媒介作用,通过美化商品和宣传商品,使商品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魅力,从而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为商品包装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能够通过包装上的各种标

蒸煮袋构成及特性

软罐头食品包装“蒸煮袋”的构成及特性 软罐头食品的历史 玻璃瓶和金属罐装的食品,已于十九世纪普及到世界各国,并一直被珍视为贵重的、可藏的食品。然而,由于罐头盒本身份量重,以及长时间加热使风味受到影响,所以未必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但罐头的出现却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像鱼、肉类等以前保留水分贮藏困难的食品,从此也可以保存下来而不损害其风味。同金属罐的情况一样,用杀菌锅成功制造了玻璃瓶罐头,这类食品在以往很长时期中一直成为食品的主要包装形式。 由此可见,玻璃瓶罐头和金属罐头的历史很长,而软罐头食品的历史还不长。软罐头食品的研究是以美国为首,于1940年就开始了。1956年伊利诺依大学的Nelson和Seinberg对包括聚酯薄膜在内的几种薄膜进行了试验。 从1958年起,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和Swift研究所开始从事供军队使用的软罐头食品的研究,为了用蒸煮袋代替战场上用的马口铁罐头食品进行了大量的试制和性能试验。1969年Natick研究所制成的软罐头食品受到信赖,成功地应用于阿波罗宇航计划。 由于这类包装的食品,可以在常温下放置而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食用时既可以冷食,又可以热食,使用方便,可以节省保存所需的能量,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瑞典是世界最早生产和销售软罐头食品的国家,但是,世界上把软罐头食品作为商品化大规模生产的,当以日本为最。 1968年,日本大塚食品工业公司使用透明高温蒸煮袋包装咖喱制品,在日本最早实现了商品化。1969年改用铝箔为原料以提高袋的质量,使市场销售量不断扩大;1970年,开始生产用蒸煮袋包装的米饭制品;1972年,开发了蒸煮袋的汉堡饼,并实现了商品化,蒸煮袋装的肉丸子也投入市场。 铝箔型蒸煮袋最早是由三层耐热的材料复合制成,称之为“蒸煮袋”(英文名为RetortPouch,简称RP),日本东洋制罐公司出售的蒸煮袋,含铝箔叫做RP-F(耐135℃),不含铝箔透明的多层复合袋叫做RP-T、RR-N(耐120℃)。 欧美各国把这种袋称为软罐(FlexibleCan或SoftCan)。 蒸煮袋的特点 蒸煮袋具有以下特点: 1.能够全部杀菌,微生物不会侵入,保存期长,透明袋有一年以上的保存期,铝箔型蒸煮袋有二年以上的保存期。 2.透氧、透湿都接近于零,使内容物几乎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能较长期保持内容物的质量。 3.可以利用金属罐、玻璃瓶罐头食品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4.封口可靠容易。 5.袋子热封可冲V型、U型缺口,易用手撕开食用。 6.印刷装璜美观。 7.能在3分钟内加热后食用。 8.可室温保存,可任何场合食用。 9.适于包装较薄食品,如鱼片、肉片等。 10.废弃物容易处理。 11.袋的尺寸可选择范围广,特别是小规格包装袋,比罐头食品更方便。 蒸煮袋用包装材料 软罐头使用的包装材料,可分为袋状(俗称蒸煮袋)、盘状(俗称蒸煮容器)和圆筒状三种类型。 这些包装材料,或者是单层的塑料薄膜,或者是塑料薄膜和铝箔的复合制品。

产品结构设计概述

产品结构设计概述 第1版 目录 1. 设计流程 (2) 2. 设计方案 (3) 2.1. 建模 (3) 2.1.1. 建立文件夹 (3) 2.1.2. 选择基础文件路径 (4) 2.1.3. 选择新建模型路径 (5) 2.1.4. 编辑 (6) 2.1.5. 建立模型 (7) 2.2. 调整外形及尺寸 (7) 2.3. 分析计算 (7) 2.4. 写设计方案 (7) 3. 详细设计 (8) 3.1. 调整模型 (8) 3.2. 更新模型属性 (8) 3.2.1. 导入模型 (9) 3.2.2. 删除模型 (9) 3.2.3. 导入模型属性&导入属性列表 (9) 3.2.4. 更新模型属性 (10) 4. 工程图 (11) 4.1. 调整工程图 (11) 4.2. 工程图转换 (11) 4.2.1. 导入DXF格式图纸 (11) 4.2.2. 转为dwg格式图纸 (12) 5. 明细表 (13) 5.1. 选择整件图纸 (13) 5.2. 导入整件明细 (13) 5.3. 导入部件明细 (14) 5.4. 保存明细表 (14) 6. 批量打印 (16) 7. 发图 (17) 7.1. 设置发图单位 (17) 7.2. 导入图纸名称 (17) 7.3. 生成发图登记表 (18) 7.4. 发放表排序 (18) 根据公司实际应用情况开发设计, 不适用于外部环境

产品设计流程及方法 东方科技·结构室 2014-7-9 产品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之一,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持久发展。“低成本、周期短、高质量”是企业对产品的要求。三者之间存在相互的关联,在出厂前,成本主要包括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及装配成本。其中,采购成本在短周期内是比较固定的,随着量的增加会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制造、装配成本与设计相关,设计不同会产生成本的差异。周期也主要包括设计周期、采购周期、制造及装配周期,随着ERP系统的上线,对采购周期的缩短提供了有利条件,制造、装配周期也与设计相关。质量包括产品的可靠性、准确性,可靠性由设计者决定,准确性由制造装配者决定。对于新产品或者白图,设计与成本、周期、质量都相关,设计周期短会降低设计成本,会有更多时间关注产品质量。所以,设计是产品的核心。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法及次序,把这种方法总结出来便成为流程。不同的流程对事情的处理速度千差万别,因此需要有一种统一的流程,大家都按这种流程工作,会产生最大的效益。 在实际工作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包括:系统结构布局,性能分析(散热分析、结构强度分析、模态分析、电磁分析等),模型设计优化,工程图及要求。重复性较多的工作包括:建立模型(修改名称、模型替换等),修改模型属性,工程图转换,生成明细表,图纸打印,图纸发放表。两者合起来,就组成了产品的设计流程。 重复性的工作占整个设计流程的一半以上,并且给设计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增加了设计周期及成本。很多软件都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都设置了跟VB的接口程序,来满足企业对软件二次开发的要求,称为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通过VBA开发的程序,设计者可以实现上述工作的自动化。因此,实现了工作 中使用软件的自动化后,工作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工作强度将得到很大降低。 下面在设计流程的基础上,讲解VBA程序的使用方法,设计者需要在学习VBA程序的同时,了解设计流程。

蒸煮袋装食品杀菌技术

蒸煮袋装食品杀菌技术 在日本蒸煮袋装食品的定义是对根据日本农林标准、食品卫生法的规格标准等所规定的。归纳为是使用合成树脂薄膜或合成树脂与铝箔粘合的不透光材质制成的包装袋或成形容器,充填入包装物并完全密封后进行加压加热杀菌(熟食杀菌)加工的袋装或成形盒包装的食品。多数的蒸煮袋装食品是采用不透光的包装袋,但有些食品不会因油脂变质造成降低质量的情况下也会采用透明袋包装。因此,在这些产品上标明“气密性容器密封、加压加热杀菌”的杀菌方法是日本农林法和卫生法所规定的义务。 蒸煮袋装食品杀菌的安全性 FDA要求在向FDA(美国食品医药局)申请食品注册时,必须出示加热杀菌充分程度的科学依据,并要求把所使用的杀菌机上的温度分布调查资料及实施传热试验和实测数据作为附件递交。 温度分布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将食品放置在杀菌机内时的温度分布的均匀度,它是由对杀菌机内温度上升最慢的区域进行特定的测试及对该区域的温度最低的部分(低温点)进行特定的测试的二个部分所构成。 传热测试通过测定放置在特定低温点食品的温度变化,以证明在设计的杀菌条件下,即使处于条件最差的位置,也可有以得到充分的加热杀菌效果。FDA对这些调查和测试的实施有详细的规定指南。 希望能导入提高蒸煮袋装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有效武器亦即危害分析的重要管理要点(HACCP)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对从生鲜原料到最终制品的一系列的制造工共中,可对有效地降低该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所须控制的重要管理点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偏离了管理点,就必须按照预先规定的方法将产品进行隔离、再处理或废弃。 对于作为密封容器充填食品在常温下流通的蒸煮袋装食品其最大危害是肉毒菌毒素。因此,蒸煮袋装食品的重要管理点中必须高度给予重视的是容器的密封与加热杀菌工艺。可以说蒸煮袋装食品制造工艺的重点之重是在加热杀菌工艺,实际上承担此关键的也就是蒸煮袋装食品杀菌机。 蒸煮袋装食品杀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 本装置的标准配置是在杀菌装置的控制箱上装备有PCM(性能检查模式)、ECM(简易调整模式)、MCM(维护检查模式)、模式设定器等,以此保证装置运转的重复性。 ◆PCM(性能检查模式)…以此设置可在生产开始前简易地进行机械正常状态的确认。具体地来讲也就是在生产开始前进行空转,用基准模式曲线确认装置可否正常运转。并可以此确认公用设施、计量控制装置、机械的动作,装置的正常工作。 ◆ECM(简易调整模式)…将温度·压力传感器的指示值对水银温度计·压力计可以容易地进行确认的运转模式。 ◆MCM(维护检查模式)…可确认组装在装置中的阀、泵等的使用频度,起到维持装置正常运转的参照指标作用。 ◆模式设定器…..可以此区分由蒸煮食品管理者进行的设计杀菌条件设定·变更登录的工程卡与进行杀菌产品对应的模式卡,以防止操作者错误地输入设计杀菌条件。 监视与记录作为HACCP(重要管理项目)的第4原则,定义为“对于1个CCP相关的管理基准,根据规定的方法的测定和观测”。通过对是否准确地进行CCP的管理进行的监视和记录,可在确认微生物控制的情况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明确制造职责。 标准装备还包括可进行将处理开始·升温·冷却·完成的日期时间印字的高性能温度/压力记录仪,在CPU中

蒸煮袋装食品的杀菌技术

蒸煮袋装食品的杀菌技术 信息来源:微信-中农孚德网络采编 要点导读:蒸煮袋是一种能进行加热处理的复合塑料薄膜袋,它具有罐头容器和耐沸水塑料袋两者的优点,因此,又称之为“软罐头”。经过十多年的使用证明,它是一种理想的销售包装容器。 蒸煮袋的结构和材料 蒸煮袋多用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具有代表性的蒸煮袋结构是:外层为聚酯膜,作加强用;中层为铝箔,作防光、防湿和防漏气用;内层为聚烯烃膜(如聚丙烯膜),作热合和接触食品用。 蒸煮袋的优缺点优点 在食品包装方面,蒸煮袋与金属罐头容器和冷冻食品包装袋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①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形。蒸煮袋较薄,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灭菌要求,尽可能多地保存了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形。 ②使用方便。蒸煮袋可以方便、安全地打开。食用时,将食品连袋一起放进沸水中加热5分钟即可打开食用,甚至无需加热即可食用。 ③贮运方便。蒸煮袋质轻,可叠合存放,所占空间小,包装食品后,所占空间比金属罐小,可充分利用贮运空间,节省贮运费用。 ④节省能源。蒸煮袋由于较薄,加热时袋中能较快地达到细菌致死温度,所耗能源比铁罐要少30~40%。 ⑤便于销售。蒸煮袋可根据市场需要分装或合装不同食品,顾客可随意选购,另外,由于装潢精美,也大大增加了销售量。 ⑥保存时间长。蒸煮袋包装的食品,无需冷藏或冷冻,货架寿命稳定,可与金属罐相媲美,便于销售,也便于家庭使用。 ⑦制造成本较低。制造蒸煮袋的复合薄膜比金属板价格低,而其生产工艺过程及所需设备均大为简单,故蒸煮袋价格较低。 缺点 主要是缺乏高速装填设备,给大批量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蒸煮袋装食品杀菌的安全性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 1)企业在申请食品注册时,必须出示加热杀菌充分程度的科学依据,并要求把所使用的杀菌机上的温度分布调查资料及实施传热试验和实测数据作为附件递交。 2)温度分布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将食品放置在杀菌机内时的温度分布的均匀度,它是由对杀菌机内温度上升最慢的区域进行特定的测试及对该区域的温度最低的部分(低温点)进行特定测试的两部分所构成。 3)传热测试通过测定放置在特定低温点食品的温度变化,以证明在设计的杀菌条件下,即使处于条件最差的位置,也可有以得到充分的加热杀菌效果。FDA对这些调查和测试的实施有详细的规定指南。 4)希望能导入提高蒸煮袋装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有效武器——即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HACCP体系)。利用这个系统对从生鲜原料到最终制品的一系列环节中,可对有效地降低该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所须控制的重要管理点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偏离了管理点,就必须按照预先规定的方法将产品进行隔离、再处理或废弃。 蒸煮袋装食品的工艺性能 1)在装入这样的塑料成形容器中的蒸煮食品时,为了防止开封时漏液等问题,一般都将内容物的充填率控制在80%左右。一般情况下,在充填内容物后,再将其空出部分用氮气或碳酸气等惰性气体进行气体置换,以防止内容物的变色或油脂氧化。目前此方法被广泛应用。 2)在将这些制品用一般的蒸煮杀菌方法进行处理时,由于容器内有气体,所以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膨胀、顶破、密封薄膜部分受损伤的情况、有时往往会招致商品价值下降及杀菌后的二次污染。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蒸煮杀菌的全工艺过程中,特别是在升温与冷却工艺中,必须控制容器内压与杀菌装置内压相等。 4)即使是袋装产品、为了保持粟子、米饭、面类等固态制品的形状,有些产品有时也采用气体置换的方法。但液态食品采用充填后进行抽气密封、而固态物则采用真空包装的情况还是占主流。液态制品用氮气置换的方法找不到优势,相反从其阻碍传热的情况来看,不利因素更大。 5)对充填在密封容器里的食品进行加热杀菌后,通过常温流通,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口的食品。其实,最为重要的是食品的安全。在确保食品安全性的前提下满足 =====HACCP=====

鼠标的产品结构设计分析

鼠标的产品结构设计分析

目录 一、鼠标的分类 (5) 1.1 鼠标按其工作原理及其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和光电式 (5) 1.1.1 机械鼠标 (5) 1.1.2 光电鼠标 (5) (6) (6) (6) 1.2.3 多键鼠标 (6) (7) (7) 7 1.4 连接方式,分为有线鼠标和无线鼠标7 1.4.1 无线鼠标 (7) (8) (8) 1.5.1 滚轴鼠标 (8)

1.5.2 感应鼠标 (8) 1.5.3 3D振动鼠标 (9) 二、典型鼠标在形态,材料,功能上的分析 (9) 雷柏3500P超薄无线鼠标 (9) 游戏鼠标 (9) Swiftpoint GT 自然触摸手势鼠标 (9) Logitech/罗技M557无线蓝牙鼠标 (10) 三、惠普FM500鼠标的使用方面的分析 (10) 3.1 重要参数介绍 (10) 3.2 功能介绍 (10) 3.2.1 柔软舒适滚轮设计 (10) 3.2.2 兼容性强 (11) 3.2.3 人体工程学设计 (11) 3.3 使用原理 (11) 3.4 使用过程 (12) 四、惠普FM500生态蓝影鼠标的结构分析 (12) 4.1 产品连接 (12) 4.1.1 机械连接销连接 (12)

4.1.2 机械连接弹性卡口连接.. 12 4.1.3 活动连接 (13) 4.1.4 弹性连接 (13) 五、模型展示 (13) 5.1 各零件展示 (13) 5.2 爆炸图展示 (15) 六、鼠标的改进性建议 (15) 七、设计心得 (15) 7.1 想 (16) 7.2 练 (16) 7.3 久 (16)

蒸煮袋食品的杀菌

蒸煮袋食品的杀菌 日本自生产蒸煮袋装食品距今已有33年了。通过不断的努力,蒸煮袋装食品已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市场上正流通着种类繁多的蒸煮袋装食品。 目前的蒸煮袋装食品的消费量有近27万吨/年,国民人均消费2.1公斤年,换算为180g/袋的话可相当于人均12袋/年左右。这个数字是10年前的1.3kg、7袋的1.6倍,预计今后还会继续增长。蒸煮袋装食品除包括可直接食用的已烹调完成的食品、烹调用的材料、可作为茶点或甜点的食品外还有各种饮料、汤料、调味料等。 因此,除了家庭消费外还大量地被应用于宾馆、餐馆、饮食店、茶坊,列车食堂等的炊饮行业或学校、工厂、医院等团体用餐的部门。蒸煮袋装食品与其他的加工食品相比较,其优点是能在常温下流通,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营养性、经济性、方便性,所以我们认为这种食品具有较好的普及性。 本文就日益发展着的中国蒸煮袋装食品杀菌装置行业正在追求的杀菌装置的机能、性能方面的要求作一些介绍。 何谓蒸煮袋装食品 在日本蒸煮袋装食品的定义是对根据日本农林标准、食品卫生法的规格标准等所规定的。归纳为是使用合成树脂薄膜或合成树脂与铝箔粘合的不透光材质制成的包装袋或成形容器,充填入包装物并完全密封后进行加压加热杀菌(熟食杀菌)加工的袋装或成形盒包装的食品。多数的蒸煮袋装食品是采用不透光的包装袋,但有些食品不会因油脂变质造成降低质量的情况下也会采用透明袋包装。因此,在这些产品上标明“气密性容器密封、加压加热杀菌”的杀菌方法是日本农林法和卫生法所规定的义务。 I:对肉毒杆菌必须采取措施的食品范围 II:pH值超过4.6的食品范围 III:水分活性超过0.94的食品范围 图1所示的属于pH超过4.6,且水分活性超过0.94范围的食品一般称为“低酸性食品”,需加热杀菌的对象菌是会给人体带来危害,从卫生角度来讲毒素产生菌的肉毒杆菌芽孢是主要杀菌对象。我们都知道肉毒杆菌芽孢是在pH为 4.8以上的食品中发育并产生毒素的。 在日本,根据厚生省告示第17号“容器包装、充填加压加热杀菌食品”的标准中被定义为

产品结构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 --- 流程、方法、工艺、材料、装配、图纸全方位技术提升 课程介绍: 产品结构设计无处不在,好的设计,意味好的质量,低的成本。由于结构设计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牵涉到的制作工艺复杂多样。所以一个好的结构工程师的培养和成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同时结构设计统领公司众多部门,从外观设计部门,质量部门,测试部门,制造部门,装配线,甚至采购,销售部门。无不与结构设计部门有非常直接的关联。所以有必要对结构设计知识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为此,我们研发该课程去满足各个部门或职位,对结构设计知识的了解与应用。 为今天工作成绩优异而努力学习,为明天事业腾飞培训学习以蓄能!是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意愿,是学员参加学习培训的动力,亦是蓝草咨询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蓝草咨询提供的训练培训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含企业采购标的),通过蓝草精心准备的课程,学习达成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蓝草课程注意突出实战性、技能型领域的应用型课程;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知识课程。

蓝草咨询坚定认为,卓越的训练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但也应是学员快乐的旅程,蓝草企业的口号是: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 蓝草咨询为实现上述目标,为培训机构、培训学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优惠和增值快乐的政策和手段,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培训特色: 根据客户提供及经典案例,介绍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及在设计,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并提供现场的辅导,包括设计、制造、检测及综合分析等。 参加人员: 技术总监、项目经理,结构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工艺和制造工程师 具备基本的机械知识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有基本的机械相关工作经验,以及基本的产品生产过程知识。 语言: 普通话,辅以英文名词。 课程内容大纲: 第一篇认识产品的结构设计 一、什么是产品结构设计 二、产品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三、对产品结构设计师的要求 四、产品结构设计认识的误区第二篇塑料件的设计6、螺纹的处理 7、金属镶件 8、压铸件的机械加工 9、模塑文字 10、砂孔及气密性要求 11、尺寸与公差

BOPARCPP蒸煮袋的制作技术

BOPA//RCPP蒸煮袋的制作技术 GB/T 10004-2008中规定:产品使用温度在100℃~121℃(含121℃)为半高温蒸煮级;产品使用温度在121℃以上~145℃(含145℃)高高温蒸煮级。实际使用中,BOPA//RCPP蒸煮袋的使用温度在115℃~125℃,蒸煮时间一般为20~40min。 目前,蒸煮袋的应用已相当普及,绝大多数软包厂都能生产,同时也表现出较多的质量问题,如蒸煮后起翘、脱层、起皱、破袋等质量问题,总体表现为批次间的质量稳定性差,而通常认为“我前批也是这样生 产的,工艺没有这化”,分析故障原因有时比较盲目。 一、技术指标 GB/T 10004-2008对BOPA//RCPP蒸煮袋的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技术指标 的小袋(比此尺寸小的产品按实际规格),充入×注:①耐热性的检测方法:将膜热封制成200mm120mm分钟,高压灭菌锅的30袋容积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水后排气封好,放入带反压装置的高压灭菌锅中,放置℃,高温蒸煮用的按最高温度处理。减压冷却至室温取出,检查小袋有无明显变形,层间剥100温度,水煮为离,热封部位的剥离等异常现象,如样品封口破裂时,取样重做。②耐高温介质性的检测方法:在包装袋

内分)水溶液及精制植物油,然后进行排气封口,在5%)、Na2S硫化钠()、HAc乙酸(4%别装入1%NaCl 氯化钠(高温加压处理,并在压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冷却至室温取出,121带反压冷却装置的高压灭菌锅中经40min℃开袋后逐个检验外观,并测定拉断力、伸长率、剥离力和热合强度的下降率。. 二、排版设计 蒸煮袋多采用横拼排版,以避免纵拼时顶封边缘未封合部分(通常有2~4mm宽),在蒸煮后出现卷曲现象。蒸煮袋多数是三边封袋形,也有制作技术要求较高的自立袋形的蒸煮袋。 蒸煮袋有些是宽顶封设计,如项封宽度在65mm以上,而袋长仅200mm,如只排一拼(头对头拼版),则材料的利用率较低、生产效率较低。通常考虑排二拼或三拼,但由于BOPA薄膜存在弓形效应,可能存在同一排包装袋,有的顶封平整度较差点现象。 由于蒸煮袋的油墨层、胶水层及薄膜材料都需要经受高温蒸煮的考验,图案设计应尽量简洁,避免复杂大面积的用色,封边内侧边缘的墨层对复合强度、耐高温蒸煮性能有直接影响,应尽量避免。 三、材料选择 1.BOPA薄膜 应选择双向同步拉伸的印刷级薄膜,弓形效应及热收缩率应尽量小。 2.油墨 通常为聚氨酯系列,但由于颜料的差异,不同色号具有不同的耐蒸煮级别,如某无苯无酮耐蒸煮复合油墨的F115红、F201大戏、F307橙、F407B中黄用于BOPA/RCPP结构时仅限于水煮≤100℃,不建议用于蒸煮用途,其用于蒸煮调色印刷使用,可能出现渗色现象。 对于半高温蒸煮袋印刷时,在铺底白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硬化剂可获得稳定的复合强度。其目的是避免油墨中的OH基团消耗了胶水中的固化剂成分,引发胶层交联不完全现象。 3.胶黏剂 市场上有蒸煮胶型号较多,应选择相应蒸煮级别并有较好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共应商的产品。 4.RCPP薄膜 CPP为流延聚丙烯薄膜,比吹塑聚丙烯薄膜具有更优良的厚度均匀性及更稳定的热封性能。对于袋形较大及平整性要求较高的产品应优先选择流延RCPP薄膜作热封层,国内厂家为降低成本,也有用吹塑薄膜作热封层。 CPP一般蒸煮膜使用二元无规共聚丙烯原料,其制成的薄膜袋可耐121-125℃高温杀菌30-60分钟。CPP高温蒸煮膜使用嵌段共聚丙烯原料,其制成的薄膜袋可耐135℃高温杀菌,30分钟。 四、印刷工艺 按油墨技术资料选好油墨色号后,还需通过试样,验证其与薄膜材料及复合工艺的匹配性。如某型号的蒸煮油墨R403透明黄,说明书中注明是蒸煮级别,但我在实际使用时却出了渗色现象,蒸煮后水有染色现象。金墨理论上油墨厂不承诺用于水煮或蒸煮用途,但有的稿件上设计有金色色块(小面积),需要油墨厂专门调配,在试样中进行验证。 添加固化剂的方法要正确,不能向墨盘中直接添加硬化剂,应计量准确后,先用溶剂稀释,加入的同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倒入墨盘使用。白墨的干燥温度不能过低,需在60℃或65℃以上,且减少或避免醇类溶剂(异丙醇)的使用。 添加了硬化剂的油墨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原理同干复中水分、醇类对固化剂的消耗一样,超过一定时效再利用时,需补加一定量的硬化剂并添加一半新墨。添加了硬化剂的油墨可以使用在后续生产的普通产品上,避免旧墨库存。 BOPA薄膜在印刷前后。都应注意防潮管理,在印刷前不要过早打开包装,印刷后应用防潮膜包装好,能不经品检倒卷更好。 添加了硬化剂的印刷膜,最好放置24小时后再复合,如放入熟化室温度不要超过45℃,温度偏高会引起薄膜的变形。 五、干法复合工艺

耐高温蒸煮食品包装袋

塑料包装? 正文 耐高温蒸煮食品包装袋 发布日期:2011-04-17 浏览次数:1 核心提示:耐高温蒸煮食品包装袋耐高温蒸煮食品包装袋,俗称软罐头,是用于常温下存放;保质期超过六个月的肉食品包装材料,因为在肉食品加 耐高温蒸煮食品包装袋 耐高温蒸煮食品包装袋,俗称软罐头,是用于常温下存放;保质期超过六个月的肉食品包装材料,因为在肉食品加工过程中,它和它包装的肉食品,要在121℃高温热水中蒸煮数分钟,121℃热水是在压力超过1个大气压下产生的,所以这,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表带供货商!这种肉制品加工工艺叫高温高压杀菌工艺,与此相对应的是低温杀菌工艺,它是肉制品在常压下90℃热水中蒸煮成熟,有的产品要煮三四个小时,两者的区别在于加热温度的高低,低温杀菌只能杀死致人食物中毒的细菌,使人食用后不会发生食物中毒,但杀不死全部细菌特别是耐热性超过100℃的嗜热菌和牙孢,高温杀菌杀死了肉食品中所有的细菌和牙孢,消除了肉食品腐败的内因。如果使用具有良好阻隔性(如氧气透过率小于30cm3/m2·24h.atm.23℃,RH50%)水蒸汽透过率小于5g/m2.24h.atm.38℃,RH90%)的包装材料做包装,则经过高温杀菌的肉食品保质期达到六个月以上。 最早出现的常温下存放耐储存的肉食品是罐头,它使用马口铁板制成的铁罐,以后又采用了玻璃瓶作外包装。马口铁板和玻璃瓶都具有耐高温蒸煮性和高阻隔性。因此罐头食品的保质期可达到二年以上,但马口铁罐和玻璃瓶都是硬性包装容器,体积大,重量大,马口铁的耐化学腐蚀性不好,特别是装入酸性食品时,金属离子易析出,影响食品风味。但罐头从十八世纪发明以来风靡世界近二百年,一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为了解决宇航员上天食物的包装,发明了铝塑复合膜,用它包装肉食品,通过高温高压杀菌,可在常温之下存放保质期长达一年以上。铝塑复合膜的作用类似罐头盒,质地柔软,重量轻,因而得名软罐头。目前全世界常温下存放,保质期较长的肉食品如使用硬包装容器,还是马口铁罐和玻璃瓶,如使用软包装几乎全部采用铝塑复合膜。 铝塑复合膜为层压复合多层膜,一般为3层;典型结构是:表层(BOPP或BOPET)/粘合剂/铝箔/粘合剂/热封层(CPP),其中表层BOPET.BOPP12μ 20μ,中间层铝箔9-14μ,热封层CPP50μ-70μ,该包装膜的优点是具有美观的外观和良好的机械性能、高阻隔性能、耐高温蒸煮性和优良的食品卫生性,重量轻,柔软,因此广泛地用于各种食品的包装,但也存在有一定的缺点:铝箔质地硬脆,与塑料簿膜相比,柔软性不太好,为了延长肉食品的保质期,耐高温蒸煮的肉

产品结构设计经验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目录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选择 1.2、壳体厚度 1.3、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3.2、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柱子的问题 4.2、孔的问题 4.3、“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止口的作用 6.2、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常见卡扣设计 7.3、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的选取 a.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 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 架、LCD支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 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b.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 韧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 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 按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 PC2605。 d. 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 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 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e. 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f. PMMA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 光,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

高温蒸煮包装袋

高温蒸煮袋高温蒸煮包装袋 耐高温蒸煮食品包装袋,俗称软罐头,是用于常温下存放、保质期超过六个月的肉食品包装材料,因为在肉食品加工过程中,它和它包装的肉食品,要在1 21℃高温热水中蒸煮数分钟,121℃热水是在压力超过1个大气压下产生的,所以这种肉制品加工工艺叫高温高压杀菌工艺,与此相对应的是低温杀菌工艺,它是肉制品在常压下90℃热水中蒸煮成熟,有的产品要煮三四个小时,两者的区别在于加热温度的高低,低温杀菌只能杀死致人食物中毒的细菌,使人食用后不会发生食物中毒,但杀不死全部细菌特别是耐热性超过100℃的嗜热菌和牙孢,高温杀菌杀死了肉食品中所有的细菌和牙孢,消除了肉食品腐败的内因。如果使用具有良好阻隔性(如氧气透过率小于30cm3/m2·24h.atm.23℃,RH50%)水蒸汽透过率小于5g/m2.24h.atm.38℃,RH90%)的包装材料做包装,则经过高温杀菌的肉食品保质期达到六个月以上。 最早出现的常温下存放耐储存的肉食品是罐头,它使用马口铁板制成的铁罐,以后又采用了玻璃瓶作外包装。马口铁板和玻璃瓶都具有耐高温蒸煮性和高阻隔性。因此罐头食品的保质期可达到二年以上,但马口铁罐和玻璃瓶都是硬性包装容器,体积大,重量大,马口铁的耐化学腐蚀性不好,特别是装入酸性食品时,金属离子易析出,影响食品风味。但罐头从十八世纪发明以来风靡世界近二百年,一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为了解决宇航员上天食物的包装,发明了铝塑复合膜,用它包装肉食品,通过高温高压杀菌,可在常温之下存放保质期长达一年以上。铝塑复合膜的作用类似罐头盒,质地柔软,重量轻,因而得名软罐头。目前全世界常温下存放,保质期较长的肉食品如使用硬包装容器,还是马口铁罐和玻璃瓶,如使用软包装几乎全部采用铝塑复合膜。 铝塑复合膜为层压复合多层膜,一般为3层;典型结构是:表层(BOPP或B OPET)/粘合剂/铝箔/粘合剂/热封层(CPP),其中表层BOPET.BOPP12μ~20μ,中间层铝箔9~14μ,热封层CPP50μ~70μ,该包装膜的优点是具有美观的外观和良好的机械性能、高阻隔性能、耐高温蒸煮性和优良的食品卫生性,重量轻,柔软,因此广泛地用于各种食品的包装,但也存在有一定的缺点:铝箔质地硬脆,与塑料簿膜相比,柔软性不太好,为了延长肉食品的保质期,耐高温蒸煮的肉食品均采用抽真空贴体包装,铝箔复合材料在抽真空时,由于铝箔的柔软性不够,很难完全贴在内容物上,造成包装袋内空气抽不干净,影响食品保存。因此作软罐头使用,铝箔厚度不能太厚;它的阻隔性取决于厚度和加工水平,当厚度小于10μ时,存在有大量的针孔,如9μ的铝箔针孔400~500个/m2,因此用于耐储存的肉食品的包装,铝箔的厚度又不能太薄,铝箔复合膜在经过抽真空后会形成许多皱折,铝箔经过皱折易产生裂纹,造成阻隔性丧失。 适用于常温下耐储存肉食品包装材料应具备以下条件: 1 良好的机械性能,强度高,柔软,能适应各种包装机械、制袋机、热合机的需要;

如何分析商品结构

如何分析商品结构翼展图策划 如何分析商品结构 一、分析商品结构的目的 分析商品结构可以帮助主任及时理清自己的经营思路,优化商品结构从而提升柜组效益。 二、什么时候分析商品结构比较合适? 1:销售不好. 2;换季(季初、季中、季末)3:月底. 4:销售平稳不突出. 总之:不管是以上四方面还是其他时候分析商品结构一定要勤分析,所谓“勤”不是指限制分析次数,主要针对自己的项目去决定。像季节性商品必须做到勤分析,这样才有可能不出现问题,或者问题刚在萌芽阶段能够及时发现把它消灭。一些常规项目,变化不大、思想也不要懈怠,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时间多分析,这样才能永远处于主动状态。 三、如何分析商品结构 〈一〉:认知六大结构——确定分析主次顺序 这六大结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不同项目商品组合是不一样的,大体分为两类A多品类组合B单一品类组合,一定要根据项目不同,确定结构分析的主次顺序,再确定重点结构。举两个例子共同分析: 例一:头饰组品类繁多有套圈、香蕉夹、夹子、并卡、梳卡、套圈里又分五节扣、套圈、五节扣分品牌,夹子里分为盘头夹、三指夹、鸭嘴夹、顶夹,……像这种项目品类繁杂首先选择品类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单品类再分析,画图分析: 主打品牌怡丽 主打品类套圈主打五节扣 辅助套圈辅助品牌点金 香蕉夹 头饰主打盘头夹三指夹 夹子 辅助鸭嘴夹顶夹 辅助品类并夹 梳夹 例二:休闲男裤组商品结构图如下:主打颜色深蓝 主打款式编号612 主打品牌苹果辅助颜色米色白色 休闲男裤辅助款式编号603 辅助品牌曼特劳 古特奇 这个单一品类柜组是有多个品牌组成先分出主辅品牌,单一品牌再用别的结构深入分析,例款式、规格、颜色等。 通过两个案例我们发现商品组合不同分析商品结构一定要分清主次顺序,确定重点。〈二〉画出商品结构图深入分析六大结构. A:品类结构品类结构是商品品类组合。 画出商品结构图进行分析 童鞋 例:主打沙滩鞋70% 主打男凉鞋65% 主打品类皮凉鞋辅助皮凉鞋30% 40%辅助女凉鞋35%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分析

结构设计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开发性设计(OEM):在工作原理、结构等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出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这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设计。 适应性设计(ODM):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产品做局部的变更或设计一个新部件,使产品在质和量方面更能满足使用要求。 变型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都不变的情况下,变更现有产品的结果配置和尺寸,使之适应更多的容量要求。这里的容量含义很广,如功率、转矩、加工对象的尺寸、速比范围等。 一、新产品立项阶段 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管部参与项目评审会议。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还要编写设计任务书、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 二、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 1.确定开发项目后,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 2.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包括: A.结构的可行性. B.包装方案. C.外观颜色的搭配. D.零件的材料要求.

E.功能是否可行. F.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成本的影响. 3、如评审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做效果图。 4、做好评审报告。 三、设计结构图阶段 1.此阶段工作由结构工程师与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 2.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PROE(或其它软件)设计结构图;如果有IGS文件则可以直接导入,如没有则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若在画图过程中发现在PROE上是不能做到,或是出不了模时应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普通的结构图必须在5天内完成,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7天内完成. 3.做结构图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A.胶件的缩水问题; B.胶件出模具角度问题; C.生产装配的问题; D.零部件生产可行性,五金件尽量用现有的,标准的. E.装配间隙的问题(如喷油后,电镀后的装配问题) F设计结构时注意胶件尽量不要用行位出模. G.包装保护. H.胶件的进胶问题. I.安全性的问题. 4.如果结构涉及到五金模具方面,需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跟供认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