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环城西路站围护结构设计的分析

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环城西路站围护结构设计的分析

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环城西路站围护结构设计的分析
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环城西路站围护结构设计的分析

12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环城西路站围护结构设计的分析Analysis on the Design of Retaining Structure of Metro Line 1 Huancheng West RoadStation in Ningbo■陈江林■Chen Jianglin[摘要] 在深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大范围应用的围护结构。因为它具有较大的刚度,能很好地达到防渗效果,施工时不会有太大的振动,产生的噪音比较小,且施工时可以紧挨建筑物边缘,适用于建筑比较密集的城区施工。

[关键词] 围护结构计算分析[Abstract] In deep foundation engineering, underground continuouswall enclosure structure is a wide range of a。

lications.Because it has larger stiffness, can well reach the anti-seepageeffect, will not have too much vibr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the noise is small, and the construction can be close to the edgesof the building, it is a。

ropriate for urban construction inmore intensive area.[Keywords] retaining structur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一、车站工程概况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环城西路站位于中山西路与环城西路交叉路口东侧,沿中山西路东西走向。

中山西路规划宽 42 m,环城西路规划宽51 m,站位周边现状北侧为天一家园居住小区,南侧为西塘河。

西塘河与场地基本平行,河面宽约15~25 m,水深1.0~2.5 m 左右。

宁波地铁:1号线介绍

专业知识分享版 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宁波地铁1号线(图) 简介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为东西向主干线,西连高桥镇,东连北仑中心区,贯穿海曙、三江口、江东区及东部新城,主要解决城市东西向客流并满足商业发展中的客流需求。1号线全长44.18公里,分两期建设。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为高桥西站到东外环路站,线路长约20.878公里,目前计划设车站19座,其中有5座车站与其他5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换乘。 根据目前的设计方案,19座车站都将配套公交、自行车、出租车换乘的停车设施,配套公交首末站和枢纽站,但小汽车和自行车的停车泊位数、面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建设工期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工期为5年。2009年6月26日开工,2014年竣工并投入通车运营。 宁波市轨道交通规划由6条线组成放射式线网,以三江片为核心,构成“三主三辅六条线”,呈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网,线网全长247.5km。根据国家批准的近期建设规划,宁波将首先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形成“十”字型轨道交通基本骨架。工1号线一期工程西起高桥镇,望春路后转入地下,沿中山西路向东,经汽车西站、大卿

专业知识分享版 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桥、西门口、鼓楼、市政府、天一广场,下穿奉化江后沿中山东路向东,经樱花公园、世纪大道后,折入宁穿路向东,经海晏路、盛莫路至东外环路站。 全线共设车站20座,其中,高桥西站、高桥站、西三路站、芦港站、徐家漕站等5站为高架站,望春站开始均为地下站。平均站距1082米,全线区间主要有圆形隧道、矩形隧道、U 形槽、高架桥四种断面形式,设车辆段综合基地和停车场及控制中心各一处,设望春路和樱花公园两座主变电所。 根据规划测算,初期,宁波快速轨道交通发车频率达每5分钟一班,今后有望提高至3分钟一班。车辆最高运行速度可达80km/h 。根据规划,高峰时最大的运行列车对数将为30对/h 。 照此计算,从起点高桥西站坐地铁到东外环路也不过16分钟。今后,盛世郦都的居民到天一广场都不用10分钟,而现在高峰时期坐公交车起码40分钟。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武汉

1 总论 1.1 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 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西段正线长12.478km,车站10座。东段正线长6.99km,车站6座。 本次环评阶段设计中,与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复的环评报告书工程设计的变化情况: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

长沙地铁12条线路规划大盘点

长沙地铁12条线路规划大盘点(值得收藏) 今天,小编就为你盘点一下长沙地铁各条线路的最新进展,展望一下不远的将来长沙人的地铁生活。 长沙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2年)方案图 已开通项目

长沙轨道交通目前已运营三条线 2号线 磁浮快线 1号线 (按开通时间排列) ▼▼▼

已开通线路详情表(点击看大图) 1. 地铁2号线* 二号线为长沙首条开通的地铁线路,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09年09月开工,2014年04月29日正式通车运营。2号线西延一期于2011年11月开工,2015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共设站19座,西延线一期设站4座。总长26.579公里,连接长沙汽车西站、长沙火车站、长沙火车南站三大客运枢纽。未来2号线将继续向西延伸,终点设在金桥枢纽站。 利好区域:梅溪湖,溁湾镇,高铁片区 2. 地铁1号线* 长沙磁浮快线是中国国内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中低速磁悬浮,是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开通磁悬浮的城市。磁浮快线始建于2014年5月,于2016年5月6日正式开通。磁浮。快线共设站3座,总长18.5公里,连接高铁长沙南站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利好区域:开福区,省府片区 在建项目

长沙轨道交通目前在建四条线路长沙地铁3号线(一期) 长沙地铁4号线(一期) 长沙地铁5号线(一期) 城铁长株潭线 ▼▼▼

在建线路详情表(点击看大图) 1. 地铁3号线(一期)* 地铁3号线规划 长沙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月开工,预计2019年年初建设完毕,建设期为2014年-2019年。从莲坪大道出发,在阜埠河站与4号线换乘,在侯家塘站与1号线换乘,在长沙火车站站与2号线及长株潭城铁换乘,在月湖公园北站与5号线换乘,继续往东穿过星沙大道、黄兴大道等多条主次干道,到达终点站

武汉市地铁总体规划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至2017年,我市每年都将建成开通一条地铁线。2012年,开通地铁2号线一期,从常青花园至鲁巷广场。2013年,开通地铁4号线一期,从武昌火车站至武汉火车站;2014年,开通地铁4号线二期,从汉阳黄金口至武昌首义路;2015年,开通地铁3号线,从沌口至三金潭;2016年,开通地铁8号线一期,从三金潭至梨园广场;2017年,开通地铁6号线一期,从三角湖到东西湖区假日广场。建成7号线,从金银湖至南湖 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 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2017年,待连通三环线外围的地铁6号线建成后,武汉地铁线路又将新增32.8公里。届时,6条快速轨道贯通江城,三镇通车地铁网络将超过180公里。 ◆地铁1号线 横穿汉口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和东西湖区,沿长江和汉江北岸横贯汉口东西城区。全长29.7公里,设站27座。 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开建,全长10公里,沿京汉大道,从东往西设10座站点:黄浦路站、三阳路站、大智路站、循礼门站、友谊路站、利济北路站、崇仁路站、硚口路站、太平洋站和宗关站。二期全长19.468公里,西段设汉西一路站、古田四路站、古田三路站、古田二路站、古田一路站、舵落口站、竹叶海车站、额头湾站、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至金山大道站止,全长12.478公里,设11座车站;东段自一期工程黄浦路站起,沿解放大道向东,设头道街站、二七路站、徐州新村站、丹水池站、新荣站至堤角站止,全长6.99公里,设6座车站。 ●2010年7月建成试运营。 ◆地铁2号线一期 一期工程线路贯穿武汉市西北-东南,是武汉市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起点为汉口常青花园北侧的金银潭站,终点为武昌鲁巷站,线路全长27.98公里,全线设21座车站。 分别为:金银潭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范湖站、青年路站、航空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江汉路站、积玉桥站、螃蟹甲站、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宝通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虎泉站、名都站、光谷广场站。

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

武汉规划部门公布2013-2049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个初步方案,2013年8月28日两套方案亮相市民之家。 (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 《武汉2049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 【初步方案一】 【初步方案二】

轨道线网方案一技术指标表 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基本网 1号线径河汉口北40 2号线金银潭佛祖岭37 3号线文岭三金潭32 4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36 5号线青山郑店46 6号线体育中心吴家山45 7号线前川、机场纸坊85 8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43 机场线金银潭天河机场20

9号线磨山左岭39 10号线常福阳逻78 11号线蔡甸葛店70 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57 13号线金银潭左岭56 14号线走马岭后湖43 15号线武汉火车站阳逻北29 16号线径河龙泉山68 17号线径河豹澥57 18号线阳逻邾城26 19号线阳逻双柳16 20号线青菱金口22 21号线国博中心纱帽36 合计981 为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昨日,两套方案在市民之家亮相,广征民意。 ■ 深远意义 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次修编规划到2049年 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功能,实施“三镇三城”发展战略,全面构建“1+6”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门,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综合支吊架(含抗震支吊架)采购 用户需求书 (V3版) 建设单位: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一月

目录 一.概述 (4) 1.1工程概况 (4) 1.2系统概况 (4) 1.3其他 (4) 二.规范与标准 (6) 三.定义 (7) 四.工作条件 (8) 4.1环境条件 (8) 五.技术要求 (9) 5.1综合支吊架技术要求 (9) 5.2抗震支吊架技术要求 (11) 5.3综合支吊架和抗震支吊架深化设计要求 (13) 5.4配合BIM设计要求 (14) 5.5其他要求 (14) 六.接口要求 (15) 6.1与机电设备安装承包商的接口 (15) 七.工程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工期计划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供货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招标材料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8.3技术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项目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9.1项目管理部............................................................................................错误!未定义书签。 9.2项目实施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9.3技术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9.4协调会与报表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9.5合同材料的制造.....................................................................................错误!未定义书签。

宁波轨道交通

宁波轨道交通 宁波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以主城区为核心,以跨三江(姚江、甬江、奉化江)、连三片(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沿三轴(商业轴、水轴、公建轴)为指导思想构成骨架,,辐射范围覆盖全宁波市区和余慈地区以及奉化组团,规划线网全长247.5km(主城区内全长177.4km,不包括市域线)。宁波市轨道交通由10条放射性线路组成并连线成网。其中市区线暂定为7条,市域线3条。市区线中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为轨道交通主干线,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宁波轨道交通7号线为辅助线。市域线为宁波——奉化(2015年下半年计划开工,与3号线一起建成通车)——宁海,宁波——余慈,宁波——象山。

规划

3建设线路

镇海澥浦直通鄞州姜山南澥浦陈婆渡20站35公里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 慈城直通东钱湖慈城东钱湖南站22站40.6公里 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 望春工业区直通镇海骆驼金房贵驷26站43.6公里 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 鄞州集士港直通北仑小港集士港小港24站38.2公里 4重点站台 如何坐地铁? 进站:轨道交通车站平均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处有编号,标有:宁波轨道交通标识、线路号、车站名、出入口编号。

购票:轨道交通票卡分为:甬城通、单程票。每个车站站厅层的客服中心可以为市民提供兑零、乘客事务处理、甬城通充值、单程票应急售票等服务,其中自动售票机(TVM)主要用于购买单程票。购买方式主要有两种:选择目的站购票:点击全线地图区域任意位置,进入以点击点为中心的放大地图区域,选择了目的站点后,购票信息窗口将显示所到目的站点的名称、票价、数量(默认为一张)、应付金额等信息。TVM目前可以接收5角、1元的硬币,5元、10元、20元的纸币。 选择票价购票(快捷购票):在待购票界面直接选择单程票票价后,转到购票信息界面。 检票进闸:将车票在刷卡区停留片刻,如票卡状态正常则闸机扇门打开,且顶灯绿色闪烁,蜂鸣器“滴”地一声鸣叫,进站界面出现单程票票价提示,由闸机通道进站。若闸机扇门没有开启,市民可拿着车票到客服中心分析不能进闸的原因,禁止攀爬、钻越栏杆、闸机。 候车:市民在站台安全黄线内候车,待列车完全停稳、车门完全开启后,遵循“先下后上,两边上中间下”的原则,有序上车。 乘车:列车发车前,车门上方的警示灯会闪亮,同时关门蜂鸣器也会有规律地鸣叫,此时尚未上车的乘客请退到安全线内。 下车:列车在行驶中,列车广播或车厢电子显示屏会告知乘客下一到站的站名,乘客应及早作好下车准备。 出闸:站立于闸机的通道外侧,若持单程票,将单程票插入投票口;若持甬城通,将车票在刷卡区内停留片刻;如票卡状态正常则闸机扇门打开,且顶灯绿色闪烁,蜂鸣器“滴”地一声鸣叫。若持单程票,出站界面出现票种提示;若持甬城通,出站界面出现票卡内余额提示及扣款金额。 出站:市民按照车站出入口导向指示选择出入口,通过楼梯、自动扶梯或车站通道出站。 办卡买票哪些人可得优惠 1、宁波轨道交通的票种有哪些?如何用?将来有没有其他票种,如月票? 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可使用在各车站自动售票机购买的单程票(含预赋值单程票)、纸票、纪念票以及其他有效车票,也可使用市民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甬城通IC卡。 单程票在发售当站、当日乘车有效,出站时由闸机回收。预赋值单程票在发售当日乘车有效,出站时由闸机回收。纸票适用于人工售检票运作模式,一般在大客流或AFC故障等情况下作应急备用。每张纸票乘客只能使用一次,发售时需车站人员盖上站名章和日期章,仅在日期章当日及售卖站进站。进站时由车站工作人员撕下一角,乘客从边门进站,出站时乘客从边门出站。纪念票按发行公告的具体规定购买和使用。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车站机电安装JD1104标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部署 (2) 1、施工人员部署 (2) 2、施工机具部署 (2) 3、施工计划 (2) 四、建筑装修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方案................................................................... ..3 第一节、施工准备 (3) 第二节、砌墙工程施工 (4) 第三节、抹灰工程施工 (5) 第四节、涂饰和饰面砖工程施工 (6) 第五节、地面工程施工 (7) 第六节、天棚工程施工 (10) 第七节、门窗工程施工 (11) 第八节、细部工程 (12) 第九节、结构钢筋、砼施工........ ...................................................... .13 五、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4) 总体安全技术措施 (14) 一、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5) 二、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5) 三、安全检查措施 (15)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车站机电安装JD1104标 工程性质:新建市政工程 建设地点:宁波市江东区樱花公园、福明路、世纪大道站、海晏北路及车站所辖区间 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天津路安电气化监理有限公司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线路长度为20.972km,包括高架线路5.45km,过渡段0.31km,地下线路15.118km。共设车站20座,包括高架站5座,地下站15座,平均站间距约1.14km。一期工程设石路头停车场和天童庄车辆基地各1座,在东环南路站附近设控制中心1座。根据宁波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1号线一期工程与5条规划线路换乘,全线共有换乘车站5座,由西向东分别是望春桥站、大卿桥站、鼓楼站、樱花公园站和海晏北路站。 本标段(JD1104)工程范围包含樱花公园站、福明路站、世纪大道站、海晏北路站及车站所辖区间的机电安装工程及设备区装修工程。本标段车站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樱花主变电所,还包含樱花主变电所中FAS设备和气体灭火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施工图中所包含的所有工程内容。

[精编]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 响报告书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3年4月武汉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5、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

1建设项目概况 1.1调整环评的原因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城西的高桥镇,止于城东的东外环路站,线路全长约21km,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车站15座,设置停车场及车辆综合基地各1处,主变电所2处。 2008年,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07年10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于以环审[2008]65号文批复了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后续的工程设计、施工阶段,1号线一期工程结合地方城市道路规划,考虑实际的施工难度等因素,对停车场、车辆综合基地、供电方式、海宴路主变电站、局部线位、车站站位等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重点调整内容为: ●受电方式调整:由原环评采用第三轨受流方式调整为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受电方式; ●石路头停车场位置调整:由于城西高桥地区道路规划及用地规划发生了调整,使得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由原环评的位置向北移动了约700米; ●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布局调整:出入段线因1号线二期的引入进行了调整,并将试车线调整到环境不敏感的南侧; ●地下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地下线线路除福庆北路~东环南路站区间最大偏移量达56米外,其余地下线路仅局部微调,相应车站位置、风亭等局部有调整; ●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由于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结合城市道路的

长沙地铁调查报告

长沙地铁调查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四年级一班

肖则舜 长沙地铁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2020长沙轨道交通规划中,将于长沙轨道交通又名长沙地铁,于2009年正式启动建设。条线路和2条支线路,2030年总共将建设10号线主体工程,年之前建成轨道交通1-6而至包括4条市区骨干线、6条市区补充线、2条市域快线,总长425千米。其中,1号线及2号线成“十”字在河东的五一广场相交,3号线及4号线在大河西先导区成“×”型相交,这4条线路成为市区骨干线。到2020年末,长沙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234.3千米,成为中国修建轨道交通最快的城市。 调查内容 1标志

据标志”2号线实现“轨通长沙地铁设计者唐悍淋介绍,LOGO由长沙拼音首字母“C”、“S”构成,具有高度的识别性,区别于其他轨道交通LOGO,同时CS构成了一副快车追逐太阳的蓝图,体现了长沙轨道交通带给市民便捷、快速的生活,诠释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快车冲出圆圈,打破常规,表现了长沙轨道交通开放、与世界接轨的城市精神,更展现了长沙轨道交通奋力进取、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S”下方的开口笑,更体现了乘客的满意是长沙轨道交通一直的追求。红色是长沙历史文化的载体,有积极向上、好客热情之意,在传统文化中还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展现了长沙轨道交通乘客至上、安全第一的服务宗旨;蓝色代表科技、时尚,沉稳大气,给人安全感,体现长沙轨道交通安全快速的特点。 建设事记2

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典礼2长沙轨道交通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按照国务院要102月2009年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GDP1000求,拟批轨道交通项目城市的基本条件是:300万人。批复前,长沙市已完全具备这些条件。达到100亿元;城区人口29日,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授牌。2009年4月 [1]年)》。年7月,国务院批准《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8-20152009[2]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号线2009年9月28日,轨道交通 2010年12月26日,长沙市轨道交通远景示意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3]。洞通”22012年11月26日,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实现“ [4]。”2号线一期工程实现“轨通262012年12月日,轨道交通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年)》。

(交通运输)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交通运输)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 影响报告书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3年4月武汉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5、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调整环评的原因 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城西的高桥镇,止于城东的东外环路站,线路全长约21km,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车站15座,设置停车场及车辆综合基地各1处,主变电所2处。 2008年,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07年10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于以环审[2008]65号文批复了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后续的工程设计、施工阶段,1号线一期工程结合地方城市道路规划,考虑实际的施工难度等因素,对停车场、车辆综合基地、供电方式、海宴路主变电站、局部线位、车站站位等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重点调整内容为: ●受电方式调整:由原环评采用第三轨受流方式调整为采用DC1500V 架 空接触网受电方式; ●石路头停车场位置调整:由于城西高桥地区道路规划及用地规划发生了 调整,使得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由原环评的位置向北移动了约700米; ●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布局调整:出入段线因1号线二期的引入进行了调 整,并将试车线调整到环境不敏感的南侧; ●地下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地下线线路除福庆北路~东环南路站区间 最大偏移量达56米外,其余地下线路仅局部微调,相应车站位置、风亭 等局部有调整; ●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由于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结合城市道路的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 【发布部门】武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7.16 【实施日期】2008.09.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失效依据】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武汉市人民政府令 (第188号)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已经2008年7月7日市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阮成发 二00八年七月十六日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运营秩序,维护乘客和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运量的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设施,是指为保障轨道交通系统正常安全运营而设置的轨道、隧道、高架道路(含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风亭、风井、车辆段与维修基地、车站设施、车辆及机电设备系统等设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四条市轨道交通管理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管理、协调和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管工作。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项目报批工作。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市国土房产、交通、公安、城管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的有关工作。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精编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X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武汉

1总论 1.1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壹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壹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壹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且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X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X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壹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宁波市轨道交通各线路站点

宁波轨道交通各线路站点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 为东西向主干线,西连高桥镇,东连北仑中心区,贯穿海曙、三江口、江东区及东部新城,主要解决城市东西向客流并满足商业发展中的客流需求。1号线全长44.18公里,分两期建设。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为高桥西站到东外环路站,线路长约20.878公里,目前计划设车站19座,其中有5座车站与其他5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换乘。1号线车站列表如下: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 为西南—东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力争2015年之前建成,二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机场止于东外环路高教园区北区内。二号线全长约50公里,其中高架线28.8公里,地面线1.1公里,地下线20.1公里,共设车站27座,其中高架站14座,地面站1座,地下站12座。一期工程为西南-东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起自鄞州古林,线路沿奉化江、甬江城市发展水轴布置,贯穿三江片,经镇海直至北仑。全线依次贯穿鄞州、海曙、江北、镇海4个行政区。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为西南-东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全长约50公里,其中高架线28.8公里,地面线1.1公里,地下线20.1公里;共设车站27座,其中高架站14座,地面站1座,地下站12座。[1] 2号线西起古林镇,经过古林镇中心区、栎社机场,跨过机场公路后沿该路东侧一直向北延伸,经过石碶街道、藕池新村、段塘客运中心站,至气象路后线路转向东,经过南雅小区,沿南站路进入火车南站广场。而后线路迂回向北,经过三支街进入解放南路,并沿解放南路向北敷设,过中山东路后进入解放北路,经过市政府,在解放桥北侧下穿姚江,进入大庆南路向北延伸。线路至环城北路时转向东,并沿环城北路、宁镇公路一直向东北方向延伸进入镇海区中心,而后线路在渡口路下穿甬江进入小港镇,向东南方向延伸,经过长山村进入北仑区,然后线路沿泰山路延伸至凤洋路,与1号线形成换乘。2号线的一期力争在2015年之前建成,2号线工程一期起于栎社机场止于东外环路高教园区北区内,全长约27.5公里。 2号线一期车站列表如下: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 武汉市作为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要支点,面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创建公交都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按照“顶层设计、地铁引领、独立成市”的要求,借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隔一定时期修编轨道线网的经验,落实市领导“地铁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指示,我院开展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的编制工作。 1、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总体架构 根据武汉2049提出的国家中心城市具备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要求,以及未来城市空间中心体系布局,通过开展规模匡算、客流走廊分析、国铁利用、快线运营实施规划、公交一体化等专题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在维持原线网方案总体架构稳定的基础上,与城市远景空间布局高度协调,确定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为“一环十射、三快穿城、环网交织、轴向放射”。市域快线编织结构外围,设置环线、实现了环线与快线之间的良好布局。环线串接多中心和对外枢纽,疏导核心区客流,强化主城功能和三镇沟通;市域快线引导新城发展方向。 图1 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总体构架 2、线网方案

图2 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远景年市域轨道线网规划方案线路数为25条,总长1100km,站点585座。其中主城区范围内线网规模533km,站点365座。 表1 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线路一览表

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相适应,继承和发扬了上轮轨道线网确定的“环网结合、轴向拓展”的结构。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方案保留了上轮线网规划确定的3条市域快线,快速联系主城与六大新城组群,重点锚固城市重点功能区和对外客运枢纽,适应城市客运主要流向,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方案继承了上轮线网规划确定的9条市区线,加密主城线网密度,全面促进主城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实现主城用地的集约发展,切实起到了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引导城市空间拓展、促进城市功能提升的作用。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供电系统限界检测方案(终版)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 承包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 JS1-2-JDSG-14002 监理单位:中铁二院(成都)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号:GD/A002/0001/1508 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A-002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 供电系统安装施工项目 限界检测方案 (东环南路站至霞浦站)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城铁)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供电系统安装施工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八月

目录 一、检测目的 (1) 二、检测范围及时间 (1) 1检测范围 (1) 2检测时间 (1) 三、检测方式 (1) 四、前置条件 (1) 五、检测标准 (2) 六、车辆运行方式 (2) 1运行方式 (2) 2检测车行驶速度 (2) 七、组织机构 (2) 1检测领导组 (3) 2车上检测组 (3) 3地面组 (3) 4后勤保障组 (3) 5安保组 (4) 6配合组 (4) 八、检测所需工具 (4) 九、检测流程 (5) 1检测流程 (5) 2时间安排 (5) 十、检测要求 (5) 十一、应急方案 (6) 十二、检测注意事项 (6) 十三、检测总结 (6) 1附件一:限界检测交路图 (7) 2附件二:限界检测设备限界侵入记录表 (10) 3附表三:限界检测坐标图列表 (11)

一、检测目的 (1)检验各系统轨旁设备、设施是否满足设备限界要求; (2)检查正线车站及区间的土建结构是否满足限界要求; (3)为了车辆热滑做准备,防止线路上各种设备、设施侵限对列车造成损伤。 二、检测范围及时间 1检测范围 东环南路站至朱塘村停车场出入段线上下行线,里程为:K21+076~K0+380(朱塘村停车场出入场线),含渡线、存车线、折返线。 2检测时间 2015年8月31日。 三、检测方式 通过轨道车牵引检测车进行线路的限界检测。限界检测车辆由轨道车、限界检测车连挂组成,连接图如下图所示: 轨道车限界检测车 (1)限界检测期间为更好地组织管理检测参与人员,事先规定好检测过程中车上相关人员的具体位置,确保检测有序、顺利地进行; (2)轨道车上安排司机、随车调度员和安全监督防护员; (3)检测车上安排业主、设计、监理及其他各施工单位参与检测的人员,其他待检测区域相关单位人员待命。 四、前置条件 (1)正线东环南路站至朱塘村停车场出入段线上下行线轨道调整、设备安装检查完毕,确保具备限界检测条件; (2)东环南路站至1号线二期正线轨道车挡拆除并保证限界检测车辆正常通行; (3)正线限界检测区域内的道岔安装、转换试验完毕,能保证密贴和锁闭; (4)限界检测装置安装完毕,通过业主,设计,监理确认,满足检测需求; (5)各项方案计划编制、审批完毕。

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

武汉规划部门公布2013-2049 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个初步方案,2013 年8 月28 日两套方案亮相市民之家。 (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武汉2049 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 【初步方案一】

初步方案二】

轨道线网方案一技术指标表 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 )基本网 1 号线径河汉口北40 2 号线金银潭佛祖岭37 3 号线文岭三金潭32 4 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36 5 号线青山郑店46 6 号线体育中心吴家山45 7 号线前川、机场纸坊85 8 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43 机场线金银潭天河机场20

9号线磨山左岭39 10号线常福阳逻78 11号线蔡甸葛店 70 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57 13号线 金银潭左岭56 14号线 走马岭后湖43 15号线 武汉火车站阳逻北29 16号线 径河龙泉山68 17号线径河豹澥 57 18号线阳逻邾城 26 19号线阳逻双柳 16 20号线青菱金口 22 21号线国博中心纱帽36 合计981 为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昨日,两套方案在市民之家亮相,广征民意。 ■ 深远意义 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次修编规划到2049 年 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功能,实施“三镇三城”发展战略,全面构建“ 1+6 ”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门,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根据《武汉2049 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到2049 年,武汉人口到2020 年将达到1150 万-1200 万,到2030 年将达到1300 万-1400 万,到2049 年将达到1600 万-1800 万。届时,武汉将形成“大临

武政规[2011]3号 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

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使轨道交通与周边地区建设相协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运量的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包括地下、地面、高架部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轨道交通及与之相关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第四条 市轨道交通管理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的规划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城乡建设、土地等部门负责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应当配合做好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轨道交通及其周边地区建设规划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整体规划、功能合理、集约土地”的原则。鼓励大型建(构)筑物与轨道交通有机结合,共同开发,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和城市功能综合效益,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第二章 规划编制 第六条 轨道交通规划体系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用地控制规划、线路综合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七条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轨道交通建设的基础,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轨道交通线路走廊、换乘节点以及车辆基地等重要设施用地进行控制,以保障轨道交通的建设。 第八条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是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的依据,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以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九条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组织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规划、近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远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规划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协调,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近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远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审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