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孔树脂过柱

大孔树脂过柱

大孔树脂过柱
大孔树脂过柱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简单讲,就是将中药复方煎煮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其中的有效成分,再经洗脱回收,除掉杂质的一种纯化精制方法。其操作的基本程序大多是:中药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上有效成分的树脂-洗脱-洗脱液-回收溶液-药液-干燥-半成品。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药研发中的分离和提取过程中。

我们中药传统生产工艺中的提取和精制工艺非常落后,是制约中药产业化发展中的一大问题。而大孔树脂的应用中药制药工艺的一大改进。

但是大孔树脂在中药制剂工业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如致孔剂和降解物的毒性问题,对此问题国家药审中心审评一部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具体内容见附件。

尽管如此,因其独特的优点及工艺操作简便,不十分繁琐,难度不大,并且树脂可多次使用,也可再生反复使用,成本不是很高,设备较简单,而且这种工艺可以节约大量的能耗、辅料、包装材料、贮藏、运输等费用等特点可以肯定其以展前景是广阔的。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新购树脂可能含有分散剂、致孔剂、惰性溶剂等化学残留,所以使用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1装柱前清洗吸附柱与管道,并排净设备内的水,以防有害物质对树脂的污染。

2于吸附柱内加入相当装填树脂0.5倍的水,然后将新大孔树脂投入柱中,把过量的水从柱底放出,并保持水面高于树脂层表面约20厘米,直到所有的树脂全部转移到柱中。

3从树脂低部缓缓加水,逐渐增加水的流速使树脂床接近完全膨胀,保持这种反冲流速直到所有气泡排尽,所有颗粒充分扩展,小颗粒树脂冲出。

4用2倍树脂床体积(2BV)的乙醇,以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保持液面高度,浸泡过夜。5用2.5-5BV乙醇,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洗至流出液加水不呈白色浑浊为至

6从柱中放出少量的乙醇,检查树脂是否洗净,否则继续用乙醇洗柱,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检查方法:

a.水不溶性物质的检测取乙醇洗脱液适量,与同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合后,溶液应澄清;再在10℃放置30分钟,溶液仍应澄清

b.不挥发物的检查取乙醇洗脱液适量,在200-400nm范围内扫描紫外图谱,在250nm左右应无明显紫外吸收

7用去离子水以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洗净乙醇。

8用2BV4%的HCL溶液,以5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3小时,而后用去离子水以同样流速洗至水洗液呈中性(pH试纸检测pH=7)。

9用2.5BV 5%的NaOH溶液,以5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3小时,而后用去离子水以同样流速洗至水洗液呈中性(pH试纸检测pH=7)。

10树脂吸附达饱和的终点判定方法:药液以一定速度通过树脂柱,根据预算用量,在其附近,取过柱液约3ml,置10ml具塞试管中,密塞后猛力振摇。观察泡沫持续时间,如泡沫持续时间为15分钟以上,则为阳性,此时树脂达到饱和。

【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

当树脂使用一定周期后,其吸附性能自然减低,,树脂受到污染也是如此,这时,树脂便需要再生处理了,再生时应始终保持液面高于树脂层20厘米,变换一种再生物料后,须浸泡2—4小时再淋洗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中药提取液的应用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中药提取液最早开始于七十年代末,到目前,在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以及中药制剂中的应用都取得了一些满意的结果,分别归纳如下:

㈠中药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校刊》2000年9月总第3期在对某些中药材或者中药复方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时,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可有效的除去某些干扰成分,而取得较好的效果。据统计,用于皂甙测定的处理报道甚多,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供试品采用吸收光度法的有:章观德测定三七及其制剂冠心宁中的总皂甙的含量;董林等测定三七蜂王浆中三七皂甙的含量;江林等对三七全株不同生长部位、不同规格、不同产地的22个样品进行总皂甙的含量测定;王乃利等测定了国内外七种人参根中及部分人参制剂中皂甙的含量〔;张氏测定西洋参蜂王浆和人参蜂王浆等口服液中总皂甙的含量;有人报道了测定气血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益气活血冲剂等复方制品中人参皂甙的含量,也有吸附纯化后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的,如:汤毅等测定西洋参口服液中人参皂甙的含量〕;魏氏测定补气升提片中主要成分人参皂甙Re的含量;苏子仁等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知母皂甙的含量,除了皂甙以外,对于其他成分的检测也相当成功,耿成国采用D型吸附树脂分离比色法测定了甜叶菊中甜叶菊甙的含量;寿国香等采用大孔树脂GDX104预分离,结合TLC双波长扫描法测定了疏肝止痛片和消炎灵胶囊中芍药甙的含量;崔淑莲等用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样品后,再用HPLC 法测定祛瘀胶囊中橙皮甙的含量;朱宏红等将样品经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处理,再在聚酰胺薄膜上展开,定性检测了痔康片中有效成分绿原酸,也有人采用树脂分离一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芪颐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以上实验表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某些样品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再结合其他的检测手段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不仅结果准确、可靠,而且对控制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值得借鉴推广。

㈡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同传统的水醇法工艺一样,大孔吸附树脂法在中药制剂中也已被用来进行单味中药的提取、分离或者复方制剂的纯化、制备,在单味中药方面,从1979年至现在,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甙、皂甙、生物碱、黄酮等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如天麻中天麻甙的分离;薄盖灵芝中尿嘧啶和嘧啶核甙的分离;赤勺中赤勺甙和糖的分离;甜叶菊中甜菊甙的提取;从化橘红及其幼果中分离柚甙;从白芍中分离白芍总甙,将西洋参茎叶的粗制品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后可制得含量达90%的精制皂甙;在提取绞股蓝皂甙时发现在碱性溶液中其可较好的吸附;而提取刺玫果中的皂甙更好的方法是用水洗脱大孔树脂;提取人参总皂甙时,在提取液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盐,可显著增加树脂对皂甙的吸附速度和吸附容量,提取率可从未加盐的70%增至90%以上;金京玲等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制得的蒺藜总皂甙其得量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生物碱,在八十年代初就有人报道了用于三颗针中生物碱的提取,提取率可达97%;另有人从树脂的筛选,到吸附和解吸条件的确定,较全面研究了用树脂法提取喜树碱;近来,邓少伟等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制得了含川芎嗪和阿魏酸达25~29%以上的川芎提取物,对于黄酮类的提取,曾有人介绍用DA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四季青总黄酮的提取实验;报道最多的是银杏叶提取物(GBE)的制备,应用D101吸附树脂精制制得含黄酮约38%的GBE产品;也有用ZTC澄清剂沉降,在酸性条件下吸附,制得GBE成品的黄酮含量稳定在26%以上,内酯稳定在6%以上;并有比较研究表明AB—8树脂对银杏叶黄酮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国内首次报道了D101和聚酰胺树脂(1:1)混合使用纯化银杏叶黄酮醇甙,制得黄酮醇甙纯度大于24%的银杏叶提取物,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甘草中有效成分的报道,如王其灏等用大孔树脂法从甘草或甘草浸膏中制取甘草酸或甘草酸铵,所得产品比晶种法色泽浅,产物含量却更高;梁贵键等选用DA—201树脂从甘草浸膏中制备甘草酸,二次过柱洗脱物甘草酸含量达75%左右,回收率在60%以上,以上说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不仅产品纯度高、质量稳定,而且同传统方法相

比,更易操作、节省溶剂,另有人通过实验发现,除无机矿物质外,其他中药有效部位(生物碱、黄酮、水溶性酚性化合物)均可不同程度地被树脂吸附纯化,因此认为用树脂纯化中药复方的设想基本可行,但相对单味中药的提取而言,用于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起步较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廖工铁等用LD601型大孔吸附树脂精制人参提取液,制得药理作用明显,各项指标符合注射剂要求的参附注射液;将龟鹿补肾液的生产工艺由原来的醇沉法改为树脂法,制得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前者的口服液;饶品昌等研究了用大孔树脂D1500精制右归煎液的工艺,考察了影响精制的主要因素;郭立玮等考察大孔吸附树脂与超滤技术联用精制六味地黄丸,认为该联用技术可有效地减少服用量;保留小分子有效成分,四川泰华制药厂采用WLD型树脂吸附为主,配合其他的提取工艺,制得精制型六味地黄胶囊和藿香正气胶囊,通过临床观察,疗效可靠,而服用量小,携带方便,现在,两产品已在香港、新加坡注册,并由四川医保公司出口到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二、展望及问题

综上所述,大孔吸附树脂在分离、纯化中药提取液方面已日益显示其独特的效果,它有着广阔的应用前途,不仅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和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更有效、可靠的纯化手段,更重要的是能改善传统中药制剂“粗、大、黑”的外观和服用量过大等缺点,对中药制剂的革新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中药有效成分的时间不长,用来制备中药复方制剂则还刚刚起步,目前对于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它的应用还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对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㈠树脂的生产和型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生产的用于分离、纯化中药提取液的树脂有D101型、DA201型、D—型、SIP系列、X—5型、AB—8型、GDX104型、LD605型、LD601型、CAD—40型、DM—130型、R—A型、CHA—111型、WLD型(混合型)、H107型、NKA—9型等,这些树脂同国外产的树脂(美国罗姆—哈斯公司的XAD系列、日本三菱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的HP 系列等)相比,生产厂家和树脂型号显得比较混乱,就以目前最常用的D101型树脂来说,供应厂家就有天津树脂厂、天津骨胶厂、天津农药厂(1989年兼并天津制胶厂,先转制为天津农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试剂厂、天津市试剂厂,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等,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厂家提供给用户的有关树脂性能(极性、比表面积、孔径、孔度等)的参数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指导,使得树脂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使用者更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一定的盲目性,而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和筛选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树脂的孔径、孔度、表面积及极性等不同,性质亦异,使用时必须根据情况加以选择,因此亟等各方共同努力规范树脂的生产供应市场,以统一树脂的质量。

㈡安全性的考察:

市售的大孔吸附树脂一般含未聚合的单体、致孔剂(多为长碳链的脂肪醇类)、引发剂、分散剂和防腐剂等。这些物质混入制剂中对人体大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使用前必须经过处理交其除去。树脂的预处理一般需经三个过程;用水除去水溶性杂质,用有机溶剂除去脂溶性杂质,再用吸附介质除去残留的其他溶剂,以免影响树脂的吸附量。目前,文献报道的处理方法对处理的时间和处理程度的判断含糊不一,对预处理结果缺乏充分可信的考察指标,尤其是安全性指标,有人参照《日本药典》第十版对输液用塑料容器的质控指标检查预处理程度;以水处理液的电导率、易氧化物,95%的乙醇处理液的水稀释、易氧化物、荧光和紫外吸收等作为控制指标进行检测,认为经处理后的主要指标可达到《日本药典》的有关规定;并将处理后的树脂用95%乙醇浸泡一定时间,将浸泡液按欲生产制剂的制备工艺处

理制得空白制品,测定其LD50的大小〔48〕。考虑到临床用药对制剂质量的严格要求,建议树脂生产厂在允许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生产树脂所用的各种试剂的理化参数及其相关的检测手段。同时希望药品监督职能部门召集有关单位加快制定树脂处理的规范操作、质控指标和安全性检查的方法。以便为树脂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大力推广和使用提供安全上的保障,加快中药制剂工艺的革新步伐。

㈢树脂的适用性问题: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除去水溶性杂质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实际上,不同类型树脂对同一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吸附,同一型号树脂对多种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吸附。为了使树脂法成功的应用于生产,除选用分离介质,还要配合最佳的工艺条件,如料液的预处理、浓度、pH、吸附和解吸附的速度、洗脱剂的选用,甚至不同树脂的配合使用,但我们必须明确,同任何工艺都不可能解决中药提取的所有问题一样,树脂吸附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在使用时必须根据某些药材的某些成分的不同特性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有效成分的提取更完全、制备工艺更合理、可行。

㈣基础性试验研究:

由于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时间不长,许多应用规律尚未完全清楚,需要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当前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⑴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不同中药有效部位的特性研究,寻找具有指导意义的吸附特性参数;⑵探讨各类有效成分在树脂上的吸附模型(多分子层吸附或单分子层吸附),拟合必要的数学模型以指导实际操作;⑶考察影响吸附和解吸附的各种可能因素;⑷加强工业生产上的放大试验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对于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分离效果,充分利用中药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为推广吸附纯化法于中药制剂提供应用基础。

㈤树脂稳定性考察

1、吸附稳定性考察:树脂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某些成分的不可逆吸附而毒化,虽经再生处

理,吸附能力也会降低,而影响其对有效成分的吸附、分离。在实际操作中若不注意,不仅造成生产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制剂成品的质量。因此,定期考察树脂的交换能力显得很有必要。

2、化学稳定性考察:大孔吸附对脂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或长期的使用过程

中,可能会发生降解而混入制剂中,影响其安全性。目前,由于大多是小批量的处理样品和短时间的的使用树脂,所以未见有此类报道。建议有关单位加大力度研究致使树脂降解的相关因素,以确保树脂的安全使用。

3、树脂的再利用问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也是树脂大批量使

用于中药制剂中亟需解决的课题。目前,大多已失去交换能力或化学降解的树脂被随意丢弃。

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尤其是造成环境污染,希望能引起重视并加强对树脂的再利用研究。

㈥临床疗效的考察:

一种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的成功与否,临床疗效是其最终的评价。鉴于中医用药和中成药本身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要对制剂的药理、药效、临床疗效等方面的考察作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认树脂吸附法的优劣及其在中药制药中应用的意义。

大孔树脂有通常都用水—醇-酸-碱轮换冲洗或用乙醇、丙酮等溶剂淋洗,如长期不使用可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浸泡,液面应高于柱床,如长期未使用也未作上述工作的化可以用索氏提取器以

乙醇溶液清洗12小时左右。

大孔吸附树脂使用注意事项

1) 该树脂含水70%左右,湿态0℃以上保存。严防冬季将球体冻裂。

2) 该树脂物化性能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不降解,热失重温度266℃。

3) 树脂使用前,需根据使用要求,进行程度不同的予处理,是将树脂内孔残存的惰性溶剂浸除。树脂予处理方法是在提取器内加入高于树脂层10CM的乙醇浸渍4小时,然后用乙醇淋洗,洗至流出液在试管中用水稀释不浑浊时为止。最后用水反复洗涤至乙醇含量小于1%或无明显乙醇气味后即可用于生产。我厂药用树脂已经过了深程度处理,一般可直接用于生产)

4) 生产中建议树脂装填高度2米左右,吸附流速4-10米/小时(1-4BV/小时)。解吸剂可选用乙醇、甲醇、丙酮等。

5) 树脂强化再生方法:

当树脂使用一定周期后,吸附能力降低或受污染严重时需强化再生,其方法是在容器内加入高于树脂层10CM的3%-5%盐酸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进行淋洗通柱。继用3-4倍树脂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溶液通柱,然后用净水洗至接近中性;再用3%-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4小时。最后淋洗通柱,用同浓度的3-4倍树脂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通柱,最后用净水清洗至PH值为中性,备用。

大孔树脂在实验室用时,要选择它的粒径,一般要筛除60目以下的小颗粒,而且不用时一定要用溶剂(水或乙醇泡着)不然的话可能失效。以下是几个型号的树脂柱及其内容。

型号主要用途国内外对应牌号

HPD-100 HPD-100A

人参皂甙、三七皂甙、绞股蓝皂甙、薯蓣皂甙、罗汉果甜甙、黄芪皂甙、积雪草甙、红景天甙、蒺藜皂甙、刺五加甙、栀子甙、淫羊霍黄酮甙,灯盏花素、蜕皮激素,栀子黄、辣椒红、紫苏色素、紫薯色素、紫甘蓝色素、红曲色素、高粱红、黑米红、黑豆红,石蒜生物碱的提取

XAD-2 HP-20

HPD-300

广泛应用于各种皂甙、色素提取

XAD-4

HPD-400 HPD-400A

中药复方药物提取,尿激酶、氨基酸、蛋白质提纯,甜菊糖、生物碱的提取

AB-8

HPD-450

银杏黄酮内酯、绿原酸、橙皮甙、柚皮甙、甘草酸、茶多酚等的提取

DM130

HPD-500

含酚污水、农药废水、芳香胺、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极性化合物分离。硝基化合物污水处理HPD-600 银杏黄酮、大豆异黄酮、山楂黄酮、沙棘黄酮、葛根素、竹叶黄酮、甜菊甙、茶多酚、

黄芪甙、尿激酶、喜树碱提取

HPD-700 HPD-750

大豆异黄酮、银杏黄酮、原花青素提取。维生素B12及抗生素提取,辅酶精制

HPD-800

吲哚生物碱、阮酶、头孢酶素、蛋白酶提取,果汁脱苦

XAD-7

HPD-850

去除果汁内的棒曲霉素和农药残留,提高果汁色值,透光率,降低浊度

型号名称主要用途

001X7

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高纯水制备,抗生素提炼,医药化工等。

201X7

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纯水制备,糖液脱色,生化制品制备。

D001

大孔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

工业水处理,贵金属回收,氨基酸回收、催化等。

D201

大孔强碱性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

纯水制备,生化药物分离和糖类提纯,癸二酸脱色专用。

D113

大孔弱酸性丙烯酸阳离子交换树脂

工业水处理,生化药物的分离和纯化。

D301

大孔弱碱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纯水及高纯水制备,含铬废水处理回收。药液脱色。

D900

大孔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

新型脱色树脂。与大孔吸附树脂配合使用。

在天然植物提取中脱色。可在醇液中使用

曾使用大孔树脂做分离植物化学部位,体会如下:

1.现有国内生产树脂品种混乱。

2.上样溶液应该经过过滤或者离心处理,否则成颗粒无法吸附,可能我们不能指望篮球吸附住乒

乓球吧。

3.上样,个人觉得小流速,反复上样吸附效果较好。

4.不是所有的成分都适合大孔树脂,很多极性较小在水溶液种析出或者成油脂状,无法上样。不溶性成分是不是可以舍去,可以结合药理确定。现有用大孔树脂分离成分,我没有看到有人特意照顾到小极性成分。

5.我正交所选条件中,结果上样溶液的浓度对回收率和纯度都没有显著影响,也文献报道有出入。

6.大孔树脂称量方法,这个问题影响到比吸附量这个东西,没有明确提到如何称重,见一文献烘干称重,个人觉得不科学,因为大孔树脂完全烘干后吸附效果会受影响。

冯青然: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剂型研究室主任,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博士生导师。

记者:冯教授,能否介绍一下什么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冯青然: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简单讲,就是将中药复方煎煮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其中的有效成分,再经洗脱回收,除掉杂质的一种纯化精制方法。当然,根据药液成分的不同,提取的物质不同,选择不同型号的树脂。吸附树脂,特别是非极性吸附树脂在吸附药液中的成分,主要是物理结构(如比表面、孔径等)起作用,如用于甜菊糖提取,常用AB-8 型,而中药分离提取以及抗生素的提纯常用X-5型,不同的树脂有不同的针对性。其操作的基本程序大多是:中药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上有效成分的树脂-洗脱-洗脱液-回收溶液-药液-干燥-半成品。该技术目前已较广应用于中药新药的开发和中成药的生产中。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过程。

记者: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在中药生产应用中有什么优越性?

冯青然:中药提取分离是中成药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目前制约提高中药质量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近30年来,老的中药提取工艺及设备基本沿用至今,没有明显的改革和突破,水煮醇沉除杂的方法仍很普遍,致使我国的中药制药技术滞后于国际制药工业水平。中药提取和精制工艺的滞后,导致中药粗(杂质多)、大(服用量大)、黑(颜色深),是制约中药产业化发展和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

与传统的除杂方法和工艺相比,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对提取的药液进行除杂精制,有以下3个优点。

第一能缩小剂量,提高中药内在质量和制剂水平。经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处理后得到的精制物可使药效成分高度富集,杂质少,提取得率仅为原生药的2~5%,而一般水煮法为20~30%左右,醇沉法为15%左右,可见,剂量缩小了,杂质少了,内在质量提高了,有利于制成现代剂型的中药,也便于质量控制。药效学和临床使用都证实了同一类药采用此工艺后药效的提高。该工艺1次完成了除杂和浓缩两道工序。如人参茎叶中也含人参皂甙,可以提取出来作为药用,但含量

低,用一般方法提取麻烦,而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提纯后人参皂甙含量可达70%以上,很方便。再如,中药水煎提取物体积大,有效成分含量低,剂量太大剂型选择困难,给生产带来难题,如果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处理,问题就较好解决了。

第二减小产品的吸潮性。传统工艺制备的中成药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吸潮性,是中药生产及贮藏中长期存在的难题。而经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处理后,可有效地去除水煎液中大量的糖类、无机盐、黏液质等吸潮成分,有利于多种中药剂型的生产,增强产品的稳定性。

第三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能缩短生产周期,所需设备简单。免去了静置沉淀、浓缩等耗时多的工序。节约包装,降低成本,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记者: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是否会影响药效?

冯青然:如果摸索出成熟的工艺程序,应该是保证药效的,而且是因为经过提纯精制,药效是提高的。我们通过药效学试验和临床观察得到了证实。

但很多技术问题一定要注意。如树脂型号的选择,树脂自身的规格标准与质量要求对中药提取液的纯化效果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型号,性能各异。中药复方水提液成分极其复杂,不宜采用一种型号树脂来精致纯化。在纯化精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治疗病种的需要,选择与疗效相关的药效学实验方法,进行跟踪,同时还须用药物的有效化学成分跟踪,以保证纯化精制过程中有效成分不损失,药效不降低,质量稳定可靠。

树脂的用量、最大吸附量、吸附洗脱速度、树脂柱的高度、直径、洗脱溶媒的种类浓度等工艺条件均须优选出最佳条件,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只有正确的工艺条件,才能保证好的药效。

记者: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

冯青然:对于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争议的热点就是致孔剂和降解物的毒性问题,因为树脂是网状结构,孔隙较大,制备时需要加入一些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多半是有毒的液体,滞留在树脂的空隙中,俗称致孔剂。所以人们往往担心,在使用前,致孔剂去除的不彻底,在长期使用中,树脂会不会降解,造成有毒物质的污染。但是我们经过多次的试验,已经摸索出了树脂使用前对致孔剂、降解物的处理方法,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检测方法,制定了苯、甲苯等的质量控制标准,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评。

至于药液残留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在大的厂家并不多见。因为在大规模的生产中,一种树脂只针对一种药的提纯和精制,不可能一个树脂吸附几种药,人们总是要根据各个药的成分,选择性地保留有效成分,因此是一一对应的。吸附量问题也曾引起过广泛的关注,但只要经常进行上柱前后药液中指标成分的检测吸附量下降,及时地处理或更换新树脂即可解决的。

记者:大孔树脂吸附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

冯青然: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工艺所得提取物体积小、不吸潮,容易制成外型美观的各种剂型,

尤其适用于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使中药的粗、大、黑制剂升级换代为现代制剂。

就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自身而言,它工艺操作简便,不十分繁琐,难度不大,并且树脂可多次使用,也可再生反复使用,成本不是很高,设备较简单,而且这种工艺可以节约大量的能耗、辅料、包装材料、贮藏、运输等费用。

目前,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西药的生产中,在我国,中药研究和生产中探索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企业也越来越多,像成都地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就已应用。扬子江药业集团也运用该技术生产银杏制剂。北京市生产西药的厂家应用较为普遍,同仁堂制药厂也正在试用,应该有很广阔的推广前景。

我们一般也是用这些溶剂处理,不过顺序有点差别:大孔树脂用完后,水冲洗至流出液无醇味,加入3~5倍柱体积的5%NaOH溶液淋洗通柱,浸泡3~5h,这时的碱液颜色很深,放出,再重复上面操作,浸泡(最好过夜),水冲洗至流出液中性,加入5%盐酸-乙醇溶液(酸液加进去就可以看到效果),淋洗通柱,浸泡,水冲洗至中性即可。

个人认为碱液浸泡时间很重要,而且NaOH溶解后趁热加入柱子效果似乎更好。

我来谈谈大孔吸附树脂

1.关于预处理

其实每种树脂都会附带有前处理说明,这种前处理一般用于指导工业,目前还没有药用标准,所以也没有药用标准的预处理方法,在一般研究时,不考虑残留问题,主要是除掉树脂中影响吸附和检测的杂质,这些杂质包括交联剂,致孔剂等,通常使用的水-醇-酸-碱洗涤可以解决大多数实际问题.但有时也会出现不理想的情况,这是可以在水-醇-酸-碱洗涤前加一个丙酮回流(一般不小于8小时),这样就基本上没有其他问题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酸碱的浓度一般是5%(质量百分比)和1M(摩尔浓度),而乙醇多采用95%乙醇,也有用无水乙醇和75%乙醇的,我比较倾向于75%乙醇,这样醇水交替洗涤时柱中产生气泡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当然---一家之言.

2.关于树脂工艺的研究思路

思虑才是应用的核心,初接触树脂的人大都没什么好思路,而做过植化的人会将层析的思路移花接木,当然如果用于于相似成分的分离,这种层析思路还是很好的,如果用于富集分离就有点勉强了.因为富集分离时不用考虑柱效,就没有考虑径高比之说.

2.1.树脂的筛选

多采用静态吸附法对一系列树脂进行快速筛选,筛选的目的是筛出吸附能力大的树脂,但是吸附能力大的树脂未必吸附速度快,未必洗脱容易,所以一般选出2~3中树脂进行进一步考察.(具体筛选方法以后在讨论)

2.2.树脂动态吸附\洗脱考察

一般要控制好流速(1~2BV/min)做泄漏曲线和洗脱曲线(具体方法可以与个别人讨论),确定洗脱溶媒,洗脱体积,上样处理量等参数.

3.关于一些问题的个人理解

.大孔树脂度量方法,尤其是实验室确定其吸附能力,对量的准确度要求很高,我见到过以下三

种办法:测体积\称潮重\烘干称重,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烘干称重,原因:1,树脂耐热\耐酸碱,2,称量准确.认为孔树脂完全烘干后吸附效果会受影响是不科学的,因为烘干只为称重,使用时不会是干态,而树脂出厂为何湿保存,是因为树脂干态时脆性大,易破碎从而引起吸附能力下降.(怎样烘?可和个别人讨论)

关于大孔树脂在植物化学分离成分的应用,谈论了如何处理新树脂÷如何检测上样终点、上样方式、一般吸附时间÷解吸附时溶剂的浓度梯度和体积÷树脂的再生。这些对于不需要研究工艺而精确计量的提取物粗分离似乎够了。

而对于需要在工艺中使用大空树脂的朋友,有许多规定的内容要做,这些关于树脂的规定,并没有具体和较统一的方法。强烈要求关于大孔树脂在工艺中具体的使用,和具体的方法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交流可行的方法。

我先提几个问题,抛砖引玉:

1.树脂处理后的检测方法

2.树脂选择时的方法:

2.1 比上柱量、比上吸附量的具体测定方法,采用静态方法还是动态方法

2.2测收率时,乙醇浓度选择的依据。

3.单项试验和正交试验选择吸附解吸附条件时

3.1哪些因素适合做单项试验

3.2正交试验的因素选择

4.树脂残留的检测

树脂与介质

树脂

核电站专用树脂:SIPI-C-10NG,SIPI-DC-20NG,SIPI-A-10NG,SIPI-DA-20NG,SIPI-MRNG 氨基酸、抗生素、中草药及溶菌酶提取分离特种树脂:SIPI-1300 SIPI-DA201 SIPI-D-155。具体请参照树脂品种一览表>>>

层析介质

葡聚糖、琼脂糖产品系列

名称主要性能相应产品价格(元)

凝胶过滤分离范围(球蛋白)凝胶过滤100g/瓶

葡聚糖凝胶G10 <700 SephadexG-10 1150

葡聚糖凝胶G25 1000-5000 SephadexG-25 950

葡聚糖凝胶G50 1000-30,000 SephadexG-50 1050

葡聚糖凝胶G75 3000-80,000 SephadexG-75 1150

葡聚糖凝胶LH-20 100-4000 Sephadex LH-20 1450

葡聚糖凝胶LH-60 400-20,000 Sephadex LH-60 2150

离子交换载量离子交换100g/瓶

葡聚糖凝胶DEAE-A25 3-4mmol/g DEAE Sephadex A-25 1150

葡聚糖凝胶DEAE-A50 3-4mmol/g DEAE SephadexA-50 1350

葡聚糖凝胶CM-C25 4-5mmol/g CM Sephadex-25 1150

葡聚糖凝胶CM-C50 4-5mmol/g CM Sephadex-50 1350

大孔吸附树脂一般使用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一般使用方法 1)树脂预处理: 树脂使用前,需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程度不同的预处理,是将树脂内孔残存的惰性溶剂去除。树脂预处理方法有: a)在交换柱或提取器内加入高于树脂层10cm的95%以上的乙醇浸渍4小时,然后用蒸馏水淋洗至流出液在试管中用水稀释 不混浊时为止。最后用水反复洗涤至乙醇含量小于1%或无明显乙醇气味即可。树脂层面上保持2-5mm液体,以免干柱。备用。 b) 新树脂用2-4BV的95%以上的乙醇或甲醇以1-2BV/hr的速度过柱(如有气泡产生,须赶出气泡),然后用蒸馏水以1-2BV/hr的速度淋洗至流出液在试管中用水稀释不混浊或无明显乙醇气味时为止,树脂表面上保持2-5mm液体,以免干柱。备用。 2)过柱: 将要处理的原液以1-4BV/hr的流速通过交换柱,树脂层中不能有气泡。(实验用交换柱要求树脂装填高径比>3),生产中建议树脂装填高度大于2米,吸附流速1-4V/hr)。检测流出液中目的产物的泄漏量,泄漏量达到进口浓度的10%,为吸附终点。 3)解吸: 用1-2BV的蒸馏水量换出树脂层中的原液,根据不同需要可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树脂层。用乙醇或甲醇等有机溶剂以1-2BV/hr的速度通过树脂层,以洗脱目的产物,收集洗脱液,即为浓缩了的目的产物。 4)再生 用蒸馏水淋洗树脂层至无醇味,然后用4%NaOH溶液以1-2BV/hr淋洗树脂层2-3Bhr,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即可进下一周其使用。解吸剂可先用乙醇、甲醇、丙醇等。 5)树脂强化再生方法: 当树脂使用一定周期后,吸附能力降低或受污染严重时需强化再生,其方法是在容器内加入高于树脂层10cm的3-5%盐酸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进行淋洗过柱。继用3-4BV同浓度的盐酸溶液过柱,然后用纯水洗至接近中性;再用3-5%的氢氧化钠

D-101大孔吸附树脂使用说明

D-101大孔吸附树脂使用说明 货号:M0041 规格:500g 保存: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保持在4℃—40℃的环境中,密闭保存,避免过冷或过热,不使树脂失水。在符合储运要求的情况下保质期为1年。 产品说明: 规格标准: 产品名称:大孔吸附树脂 牌(型)号:D-101 结构:苯乙烯型共聚体PDVB 极性:非极性 技术指标: 粒径范围:0.3—1.25(mm)>90% 含水量:65—75% 湿真密度:1.10--1.18(g/ml) 湿视密度:0.6—0.7(g/ml) 表观密度:0.28—0.34(g/ml) 骨架密度:0.84---1.10(g/ml) 比表面积:550—600m2/g 平均孔径:90—100Ao 孔隙率:70% 主要用途:

D-101大孔吸附树脂广泛用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纯化各种皂苷类活性物质如:人参皂苷、三七皂苷、原花青素等。 使用说明: 一、树脂性能简介: 该树脂为人工合成的一种高分子大孔吸附剂,特点是利用该树脂能发生吸附、解吸作用,以达到物质的分离、净化目的。它与活性炭、氧化铝、硅胶等天然吸附剂的作用很相象,但又不同。它的特点是容易再生,可反复使用。 该树脂是以二乙烯苯为骨架结构的吸附剂,连接在主链上的苯环是一个电子分布均匀的平面,对于一些性质相近的分子和多种环状芳香族化合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随被吸附分子的亲油性加强而增加。它近年来在天然产物的分离中,尤其是对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显示其独特效果因而在中草药提取液分离,纯化工艺占有极为重要位置。 该品物化性能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加热不熔,可在150度以下使用。对有机物选择良好,不受无机盐的影响;再生容易,再生剂可选用水,稀酸、稀碱或低沸点有机溶液如甲醇、乙醇、丙酮等。外观颜色淡白,给处理操作带来方便,容易观察,而且使用寿命长。 二、使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a.整个使用过程都要避免机械杂质进入树脂,复杂的原液都要经过严格过滤。 b.该树脂含水量70%左右,需室温保存,严防冬季因含水冻结,将球体涨裂,破坏强度。 c.该树脂应湿态保存,如部分球粒暴露在空气中失水,可用乙醇或丙酮浸渍处理然后使用。 d.使用中断,停用期较长,须将树脂洗涤干净存放,并定期换水已防细菌及有机物污染。也可浸泡在饱和食盐水或乙醇溶液中长期存放。 三、树脂使用方法: a.树脂的予处理方法:在树脂柱内加入高于树脂层10厘米的乙醇浸泡4小时,放出浸液,

大孔树脂的处理和再生

大孔树脂预处理与再生方法 一、树脂的预处理1、树脂装入交换柱后,用蒸留水反洗树脂层,展开率为50-70%,直至出水清晰、无气味、无细碎树脂为止,再用50%-100%乙醇10-15倍体积慢速淋洗。2、用约2倍体积的4-5%HCl溶液,以2m/h流速通过树脂层。全部通入后,浸泡4-8小时,排去酸液,用洁净水冲洗至出水呈中性。冲洗流速为 10-20m/h。3、用约2倍树脂体积的2-5%NaOH溶液,按上面进HCl的方法通入和浸泡。排去碱液,用洁净水冲洗至出水呈中性。流速同上。酸碱溶液若能重复进行2-3次,则效果更佳。经预处理后的树脂,在第一次投入运行时应适当增加再生剂用量,以保证树脂获得充分的再生。 二、树脂再生方法1、酸性树脂用2.5倍树脂体积的HCl溶液(浓度4%)以2倍树脂体积60-80 min通完,然后用纯水的相同流速(慢速淋洗)30 min之后,加大流速(6BV/h)快速淋洗至出水PH至6-7为止。2、碱性树脂方法同上,再生剂为4%NaOH溶液,尘洗终点为出水PH7-8。3、中性树脂配制碱性盐水(含8%NaCl,2%NaOH),以用2.5倍树脂体积60-80 min通完,然后浸泡2-4小时,以纯水淋洗至出水PH呈中性。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新购树脂可能含有分散剂、致孔剂、惰性溶剂等化学残留,所以使用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 1、装柱前清洗吸附柱与管道,并排净设备内的水,以防有害物质

对树脂的污染。 2、于吸附柱内加入相当装填树脂0.5倍的水,然后将新大孔树脂投入柱中,把过量的水从柱底放出,并保持水面高于树脂层表面约20厘米,直到所有的树脂全部转移到柱中。 3、从树脂低部缓缓加水,逐渐增加水的流速使树脂床接近完全膨胀,保持这种反冲流速直到所有气泡排尽,所有颗粒充分扩展,小颗粒树脂冲出。 4、用2倍树脂床体积(2BV)的乙醇,以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保持液面高度,浸泡过夜。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新购树脂可能含有分散剂、致孔剂、惰性溶剂等化学残留,所以使用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 1、装柱前清洗吸附柱与管道,并排净设备内的水,以防有害物质对树脂的污染。 2、于吸附柱内加入相当装填树脂0.5倍的水,然后将新大孔树脂投入柱中,把过量的水从柱底放出,并保持水面高于树脂层表面约20厘米,直到所有的树脂全部转移到柱中。

大孔树脂处理方法步骤(精)

大孔树脂处理方法步骤: 1、新树脂用95%乙醇冲至无浑浊(树脂流出液与水混合后,不浑浊) 2、蒸馏水冲至无醇味(大概5倍柱体积) 3、5-10 %HCL2-3倍柱体积浸泡 4、蒸馏水冲至流出液pH=7 5、5-10 %NaOH2-3倍柱体积浸泡 6、蒸馏水冲至流出液pH=7 备用 而长时间不用保存,待活化后,再用95%乙醇浸泡,即可。 预处理:水淘洗后上柱----95%乙醇洗脱----洗脱直至一倍醇加四倍水不产生浑浊------水洗脱(醇水之间梯度过渡,否则产生大量气泡)-------洗脱到无醇味------2%-5%盐酸洗脱------浸泡3-4小时-------水洗至中性-------2%-5%氢氧化钠溶液洗脱------浸泡3-4小时------水洗至中性-------2%-5%盐酸洗脱------浸泡3-4小时-------水洗至中性------2%-5%氢氧化钠溶液洗脱 ------浸泡3-4小时------水洗至中性-------2%-5%盐酸洗脱------浸泡3-4 小时-------水洗至中性------2%-5%氢氧化钠溶液洗脱------浸泡3-4小时 ------水洗至中性-------过渡到95%乙醇洗脱------过渡到水------水洗至无醇味。 大孔吸附树脂使用注意事项 ①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应保持5~40℃环境中,避免过热过冷。注意不使树脂变干,以免孔结构发生变化。 ②树脂装填在吸附柱中使用,装填前应对设备管道进行清洗,以防有害物质对树脂产生污染。 ③料液通过树脂床前应除杂、澄清、滤过,以免污染树脂。 ④树脂停运时间过长,停运前要充分解析,洗净,并以大于10%食盐溶液浸泡,以避免细菌在树脂中繁殖。 大孔吸附树脂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①树脂被微生物污染后,可重新进行预处理或用小于0.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并用水洗净。 ②失水变干时,可用乙醇浸泡并水洗。 ③树脂遭铁污染时,可用4~10%HCl溶液浸泡处理 ④树脂受到有机物污染时,可用1%NaOH、10%NaCl混合盐碱溶液浸泡处理。 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 每次使用过的大孔吸附树脂均需进行再生处理。其再生的方法为:将需要再生的大孔吸附树脂以10倍量95%乙醇洗脱,以纯水冲洗至无醇味,再以10倍量2%NaOH 水溶液洗脱,用纯水冲洗至流出液呈中性,最后用10倍量95%乙醇洗脱并浸泡,备用。

大孔树脂的应用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大孔树脂吸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大孔吸附树脂的说明书、规格、标准〗 .... - 2 - 二、〖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 3 - 三、〖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5 - 四、〖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条件和解吸附条件的选择〗- 6 - 五、〖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 - 8 - 六、〖大孔吸附树脂的工艺验证〗 ............. - 10 - 七、〖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及使用有效期〗 ..... - 11 - 八、〖大孔吸附树脂的残留测定〗 ............. - 12 -

一、〖大孔吸附树脂的说明书、规格、标准〗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新型非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选择性吸附有机化合物的能力,其吸附作用是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完成的,被广泛应用于药学领域,如抗生素的提取分离、天然产物的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复方制剂中杂质的去除等。 大孔吸附树脂是以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为单体 ,加入二乙烯苯为交联剂 ,甲苯、二甲苯为致孔剂 ,它们相互交联聚合形成了多孔骨架结构。树脂一般为白色的球状颗粒 ,粒度为 20~60 目 ,是一类不含离子交换集团的交联聚合物 ,它的理化性质稳定 ,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 ,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树脂吸附作用是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吸附质)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通过它巨大的比表面进行物理吸附而工作的 ,使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及其分子量大小可以经一定溶剂洗脱而分开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 由树脂提供方制订并向应用方提供。技术要求内容包括: 1.规格标准标准内容应包括:名称、牌(型)号、结构(包括交联剂)、外观、极性;粒径范围、含水量、湿密度(真密度、视密度)、干密度(表观密度、骨架密度)、比表面、平均孔径、孔隙率、孔容等物理参数;未聚合单体、交联剂、致孔剂等添加剂残留量限度等参数;用途及相关标准文号等。 2.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树脂性能简介、主要添加剂种类与名称;未聚合单体,交联体、主要添加剂是否残留及残留量控制方法与限量检查方法;树脂安全性动物试验资料,或其它能证明其安全性的试验资料;使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树脂有效使用期的参考值;生产厂家及生产许可证等合法证件。 大孔树脂使用注意事项 1) 该树脂含水70%左右,湿态0℃以上保存。严防冬季将球体冻裂。 2) 该树脂物化性能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不降解,热失重温度266℃。 3) 树脂使用前,需根据使用要求,进行程度不同的预处理,是将树脂内孔残存的惰性溶剂浸除。树脂预处理方法是在提取器内加入高于树脂层10cm的乙醇浸渍4小时,然后用乙醇淋洗,洗至流出液在试管中用水稀释不浑浊时为止。最后用水反复洗涤至乙醇含量小于1%或无明显乙醇气味后即可用于生产。(我厂药用树脂已经过了深程度处理,一般可直接用于生产) 4) 生产中建议树脂装填高度2米左右,吸附流速4-10米/小时(1-4BV/小时)。解吸剂可选用乙醇、甲醇、丙酮等。 5) 树脂强化再生方法:当树脂使用一定周期后,吸附能力降低或受污染严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实验

实验二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大孔树脂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利用大孔树脂的静态和动态吸附分离操作; 3、掌握大孔树脂的洗脱方法; 4、学习吸附等温曲线、吸附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大孔树脂是一种具有大孔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共聚体,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因其具多孔性结构而具筛选性,又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而具吸附性。一般为球形颗粒状,粒度多为20-60目。大孔树脂有非极性(HPD-100,HPD-300,D-101,X-5,H103)、弱极性(AB-8,DA-201,HPD-400)、极性(NKA-9,S-8,HPD-500)之分。大孔吸附树脂理化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媒,在水和有机溶剂中可以吸收溶剂而膨胀。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利用其对不同成分的选择性吸附和筛选作用,通过选用适宜的吸附和解吸条件借以分离、提纯某一或某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技术。吸附分离依据相似相容的原则,一般非极性树脂宜于从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有机物质,相反强极性树脂宜于从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溶质,而中等极性吸附树脂,不但能从非水介质中吸附极性物质,也能从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如皂甙、黄酮、内脂、生物碱等大分子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以及维生素和抗生素的提纯、化学制品的脱色、医院临床化验和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等。它具有吸附快,解吸率高、吸附容量大、洗脱率高、树脂再生简便等优点。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操作步骤: (1)树脂的预处理

目的是为了保证制剂最后用药安全。树脂中含有残留的未聚合单体,致孔剂,分散剂和防腐剂对人体有害。预处理的方法:乙醇浸泡24h→用乙醇洗至流出液与水1:5不浑浊→用水洗至无醇味→5%HCl通过树脂柱,浸泡2-4h→水洗至中性→2%NaOH通过树脂柱,浸泡2-4h→水洗至中性,备用。 (2)上样 将样品溶于少量水中,以一定的流速加到柱的上端进行吸附。上样液以澄清为好,上样前要配合一定的处理工作,如上样液的预先沉淀、滤过处理,pH调节,使部分杂质在处理过程中除去,以免堵塞树脂床或在洗脱中混入成品。上样方法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3)洗脱 先用水清洗以除去树脂表面或内部还残留的许多非极性或水溶性大的强极性杂质(多糖或无机盐),然后用所选洗脱剂在一定的温度下以一定的流速进行洗脱。 (4)再生 再生的目的:除去洗脱后残留的强吸附性杂质,以免影响下一次使用过程中对于分离成分的吸附。 再生的方法:95%乙醇洗脱至无色,再用2%盐酸浸泡,用水洗至中性,再用2%NaOH浸泡,再用水洗至中性。 注意:再生后树脂可反复进行使用,若停止不用时间过长,可用大于10%的NaCl溶液浸泡,以免细菌在树脂中繁殖。一般纯化某一品种的树脂,当其吸附量下降30%以上不宜再使用。 三、试剂及仪器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恒温水浴振荡器,玻璃层析柱,恒流泵 试剂:AB-8大孔树脂,大豆异黄酮,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 四、实验内容

大孔树脂使用方法

大孔树脂使用方法 一、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大孔树脂在试验中使用时间较长,必须保证不受霉菌污染。新购树脂一般用氯化钠及硫酸钠处理过,但树脂内部存在未聚合的单体残存的致孔剂、引发剂、分散剂等用前必须除掉。预处理的流程简述如下: (1)以0.5BV的乙醇浸泡树脂24h (1BV为1个树脂床体积) (2)用2BV 的乙醇以2BV/h流速通过树脂柱,并浸泡4-5 h (3)再用水以同样流速洗净 (4)用乙醇洗至流出液加水不呈白色混浊为止。 (5)用2BV的5%HCL 溶液以4-6 BV/h 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树脂2-4h 。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 中性 (6)用2BV 的2%NaOH 溶液以4-6 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树脂2-4h 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 中性。 也可采用下列程序:在洁净的分离柱内,放入已去除外来杂质,体积恒定的大孔吸附树脂加入相当于树脂体积0.4-0.5倍的乙醇(或甲醇)浸泡24 h ,然后用树脂体积的2-3倍的乙醇(或甲醇)与水交替反复洗脱交替洗脱2-3次,至最终以水洗脱后,保持分离使用前的状态。醇洗脱液加水不显混浊。也可用电导率、荧光和紫外吸收等作为前处理的标准。 二、大孔树脂的使用 大孔树脂是大孔径的高分子分离材料,中草药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是大孔树脂与有效成分形成以范德华力和氢键为主的一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大孔树脂依据其聚合物的单体组成不同,可以分成非极性和极性两大类。非极性吸附树脂适合从极性溶液中(如水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中等极性树脂可从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还能从非极性溶液中吸附极性物质。 大孔树脂的孔径和比表面积是影响大孔树脂对物质的吸附的主要因素。大孔树脂比表面积越大,单位质量大孔树脂吸附的作用面积越大,单位质量大孔树脂吸附有效成分就越大。而大孔树脂的比表面积还包括内孔网的面积。树脂孔径过小有效成分分子不能进入树脂内部,只能在树脂外表面吸附,相应的比表面积就比较小。因此选择的时候应该根据目标物的分子量选择合适孔径的树脂才能使吸附的有效面积增大。选择适用的树脂,采用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方法工艺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大孔树脂的作用。用吸附曲线解析曲线具体地应该通过实验确定。 2.1树脂型号的确定 考察某种树脂是否适合于该产品。首先考察该树脂的吸附率和吸附量。即树脂对所纯化分离的有效成分要有较大的吸附量。然后,需考察树脂对所分离的有效成分有良好的分离性能目标成分能比较集中的被洗脱出来。采用的方法如下 吸附率和吸附量的测定: 吸附率 E% =C0—C e/ C0×100% C0—吸附前溶液的浓度mg/ml C e—吸附后溶液浓度 E%—吸附率 吸附量 Q=(C0—C e)×V/W Q—吸附量mg/g W 干树脂重V溶液体积

大孔树脂的相关问题(很全的)

大孔树脂又称全多孔树脂,大孔树脂是由聚合单体和交联剂、大孔树脂致孔剂、分散剂等添加剂经聚合反应制备而成。聚合物形成后,致孔剂被除去,在树脂中留下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互相贯通的孔穴。因此大孔树脂在干燥状态下其内部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且孔径较大,在100~1000nm之间,故称为大孔吸附树脂。 原理:大孔吸附树脂是以苯乙烯和丙酸酯为单体,加入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为致孔剂,它们相互交联聚合形成了多孔骨架结构。树脂一般为白色的球状颗粒,粒度为20~60 目,是一类含离子交换集团的交联聚合物,它的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树脂吸附作用是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吸附质) 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通过它巨大的比表面进行物理吸附 而工作,使有机化合物根据有吸附力及其分子量大小可以经一定溶剂洗脱分开而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 吸附条件和解吸附条件:吸附条件和解吸附条件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工艺的好坏,因而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最佳吸附解吸条件。影响树脂吸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被分离成分性质(极性和分子大小等) 、上样溶剂的性质(溶剂对成分的溶解性、盐浓度和PH 值) 、上样液浓度及吸附水流速等。常,极性较大分子适用中极性树脂上分离,极性小的分子适用非极性树脂上分离;体积较大化合物选择较大孔径树脂;上样液中加入适量无机盐可以增大树脂吸附量;酸性 化合物在酸性液中易于吸附,碱性化合物在碱性液中易于吸附,中性化合物在中性液 中吸附;一般上样液浓度越低越利于吸附;对于滴速的选择,则应保证树脂可以与上样液充分接触吸附为佳。影响解吸条件的因素有洗脱剂的种类、浓度、pH值、流速等。洗脱剂可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应根据不同物制裁在树脂上吸附力的强弱,选择不同的洗脱剂和不同的洗脱剂浓度进行洗脱;通过改变洗脱剂的pH 值可使吸附物改变分子形态,易于洗脱下来; 洗脱流速一般控制在0.5~5mL/min。 组成:大孔吸附树脂主要以苯乙烯、二乙烯苯等为原料,在0.5%的明胶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致孔剂聚合而成。其中,苯乙烯为聚合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等作为致孔剂,它们互相交联聚合形成了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骨架结构。树脂一般为白色的球状颗粒,粒度为20~60 目,是一类含离子交换集团的交联聚合物。 理化性质:大孔吸附树脂是通过物理吸附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其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对有机物选择性好,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存在的影响,在水和有机溶剂中可吸附溶剂而膨胀。 分离原理: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性和筛选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实质为一种物体高度分散或表面分子受作用力不均等而产 生的表面吸附现象,大孔树脂这种吸附性能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生成氢键的结果。同时由于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结构使其对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具有筛选作用。通过上述这种吸附和筛选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溶剂洗脱而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吸附树脂的表面发生吸附作用后,会使树脂表面上溶质的浓度高于溶剂内溶质的浓度,其结果引起体系内放热和自由能的下降。一般说来,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大类。 分类:(1)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

大孔树脂预处理 2

大孔树脂预处理 具体的操作过程为:(1)乙醇浸泡:将大孔树脂置于大烧杯中,倒入乙醇,使乙醇完全浸没树脂,并不断搅拌,以除去气泡,使之充分混合,静置24小时。(2)水洗:将泡好的树脂装入色谱柱中,用2BV体积的乙醇以2BV/h的流速冲洗树脂,洗至流出物中加水无白色浑浊物为止,后用蒸馏水以同样流速冲洗树脂至无醇味为止。(3)酸洗:用2BV体积的5%的盐酸浸泡,同时冲洗树脂,流速为一小时5BV,然后以同样的流速,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4)碱洗:用2BV体积的2%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树脂,与酸洗的条件一致。最后按同样的流速,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预处理后的树脂要用蒸馏水浸泡保存。如果树脂连续使用,则在再次使用之前,可以不必在进行预处理。但若经过预处理以后的树脂长期放置不用,再使用时,应重新进行预处理。具体操作为:用浓食盐水浸泡树脂,逐渐稀释,切记不要把树脂放在水中,以免由于树脂急剧膨胀而破碎,导致不能使用,造成浪费。 具体过程为:⑴乙醇浸泡:先于吸附柱内加入相当于装填树脂体积0.4~0.5倍的乙醇,然后将新树脂投入柱中,使其液面高于树脂层约0.3m处,并浸泡24小时。⑵水洗:用2BV(BV:指树脂床体积)乙醇以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洗至流出液加水不呈白色浑浊止。并以水以同样的流速洗净乙醇。⑶酸洗:用2BV的5%盐酸浸泡2~4h并淋洗树脂,液体流速为4~6BV/h。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中性。⑷碱洗:用2BV的2%氢氧化钠水溶液淋洗树脂,流速与酸洗相同。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中性。树脂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树脂连续使用不必再进行预处理,停用时间过长,应考虑重新进行预处理,停用前要充分解吸,洗净,并以大于10%食盐溶液浸泡,以避免细菌在树脂中繁殖。

第七章大孔树脂

BUCT 第七章大孔树脂分离技术1 (macroporous resin) BUCT 在工业脱色、环境保护等行业: 对工业废水中的有害有机物的吸附以及回收净化方面历史与应用 20世纪60年代末在离子交换剂和其他吸附剂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树脂。2 有广泛应用,而且废液中有害物质可做到一次性达标,实现工业生产中对有害物质的回收再利用。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中药提取液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BUCT 主要应用: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提纯,生化制药方面。 在天然药物的精制,中药有效成分与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中成药的质量控制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优势。 3 可使药效成分高度富集,杂质大幅度降低,可有效地除去水提液中的大量糖类、无机盐、黏液质等成分,降低产品的吸潮性,显著降低服用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有利于制成现代剂型的中药。 BUCT 7·1 大孔吸附树脂的特征及类型7·1·1 大孔吸附树脂的特征 不含交换基团、具有大孔结构、高分子聚合物,多为白色球状颗粒,粒度在20-60目之间。 大孔吸附树脂特征: 4 从显微结构上看,大孔树脂包含有许多具有微观小球组成的网状孔穴结构。大孔吸附树脂的孔结构、表面特性对其性能有重大的决定性影响。 大孔吸附树脂主要由聚合单体、交联剂、致孔剂等组分制备而成。BUCT 7.1.2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 按极性大小的不同和所选用的单体分子结构: 1.非极性吸附树脂:为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也称 非极性、中等极性、极性、强极性 5 芳香族吸附剂。此类吸附树脂品种较多. 2.中等极性吸附树脂:为聚丙烯酸醋型聚合物,以多功能团的甲基丙烯酸作为交联剂,也称脂肪族吸附剂. 3.极性吸附树脂:含硫氧、酰胺等基团。 4.强极性吸附树脂:含氨基、吡啶、氧化氮等极性基团 BUCT 7.2大孔吸附树脂的性质及分离原理 ①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在水和有机溶剂中可吸收溶剂而膨胀;性质: 6 ②室温下对稀酸、稀碱稳定; ③对有机化合物有较好的选择性,而且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存在的影响。

大孔树脂 层析

大孔树脂使用方法 发布者:郭玉亮发布时间:2011-1-4 12:05:24 一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大孔树脂在试验中使用时间较长,必须保证不受霉菌污染。新购树脂一般用氯化钠及硫酸钠处理过,但树脂内部存在未聚合的单体残存的致孔剂、引发剂、分散剂等用前必须除掉。 预处理的流程简述如下: (1)以0.5BV的乙醇浸泡树脂24h (1BV为1个树脂床体积) (2)用2BV 的乙醇以2BV/h流速通过树脂柱,并浸泡4-5 h (3)再用水以同样流速洗净 (4)用乙醇洗至流出液加水不呈白色混浊为止。 (5)用2BV的5%HCL 溶液以4-6 BV/h 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树脂2-4h 。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 中性 (6)用2BV 的2%NaOH 溶液以4-6 BV/h 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树脂2-4h 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 中性。 也可采用下列程序:在洁净的分离柱内,放入已去除外来杂质,体积恒定的大孔吸附树脂加入相当于树脂体积0.4-0.5倍的乙醇(或甲醇)浸泡24 h ,然后用树脂体积的2-3倍的乙醇(或甲醇)与水交替反复洗脱交替洗脱2-3次,至最终以水洗脱后,保持分离使用前的状态。醇洗脱液加水不显混浊。也可用电导率、荧光和紫外吸收等作为前处理的标准。 二大孔树脂的使用 大孔树脂是大孔径的高分子分离材料,中草药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是大孔树脂与有效成分形成以范德华力和氢键为主的一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大孔树脂依据其聚合物的单体组成不同,可以分成非极性和极性两大类。非极性吸附树脂适合从极性溶液中(如水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中等极性树脂可从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还能从非极性溶液中吸附极性物质。 大孔树脂的孔径和比表面积是影响大孔树脂对物质的吸附的主要因素。大孔树脂比表面积越大,单位质量大孔树脂吸附的作用面积越大,单位质量大孔树脂吸附有效成分就越大。而大孔树脂的比表面积还包括内孔网的面积。树脂孔径过小有效成分分子不能进入树脂内

大孔树脂柱的经验之谈

1.下面这个事是我在网上找到的,我想可能有的朋友在做这些实验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就写出来的。该帖作者的师兄在用大孔树脂提纯中药有效成分时,直接把大孔树脂装入玻璃柱中,倒入了95%乙醇浸泡。没过一会玻璃柱炸了。因为大孔树脂在吸附液体时要溶胀,撑破了玻璃柱.玻璃碎片划破了衣服,还划伤了腿部,幸好没划到血管。所以做大孔树脂时应在宽敞的容器中使树脂充分溶胀,才能装柱。 2.大孔树脂湿法装柱时,在玻璃柱中极易混上气泡,影响实验结果。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先找一个高点的实验台,把装蒸馏水的广口瓶置于其上,用一根长长的橡胶管连到装树脂玻璃柱的下方出水口处,玻璃柱固定于铁架台上,置于地上,这时由于不的重力作用,蒸馏水会从玻璃柱低部进行反冲,把树脂柱反冲起来,在水面适当高的时候,有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切断水源。这时反冲起来的大孔树脂再次进行沉淀。这样有三个好处:(1)重新下落过程中,大孔树脂可按颗粒大小进行重新分布。(2)由于水的存在,可完全排出树脂之间的气泡。(3)树脂沉落稳定后,可从底部放出水来,相当于对树脂床进行再一次的冲洗。 3.大孔树脂装好柱后,就可以进行药液吸附了。但在药液倒入树脂床时,会冲起表面的树脂颗粒,使树脂柱表面形成凹形,药液经过树脂柱时产生偏流与涡流。影响实验结果。这时最好能在树脂柱表面放一张滤纸,又能对药液起过滤作用,又可减缓药液对树脂柱的冲力。但是树脂床高度只有玻璃柱高度的2/3,如何能保证一张薄薄的纸片从15厘米的高度落下时,还正好平平展展地铺在树脂床表面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别着急,会有办法的。我们刚才不是反冲过树脂柱吗?那在切断水源后我们把水面加到与玻璃柱口相水平。当树脂颗粒沉降稳定后,把比玻璃柱内径稍小的圆形滤纸片平放在水面上,打开止水夹,放水速度适当,这样随着水面下降,那可爱的滤纸片便可平平展展地铺在树脂床表面了。下面你就可以放心地倒入你的药液进行实验了。 两种用途处理方法都一样,用之前用乙醇洗脱至流出液与等量水混合不出现沉淀即可,然后用水冲至中性就可上样。收集样品洗脱液时应考虑柱床中的“死体积”。样品处理完后用95%乙醇洗脱再生即可,多次使用后若吸附效果下降,可用酸醇处理。 我们以前用的树脂,如果是未经处理过的就用3-5%的稀酸浸泡过夜,然后水洗至中性,再用3-5%的稀碱浸泡过夜,水洗至中性,然后95%的乙醇浸泡过夜,水洗至无醇味后用。一般这样处理过就可以了,从实验效果来看还可以。 本文转自诺贝尔学术资源网https://www.doczj.com/doc/de9650903.html,,☆文献互助、学术交流和学术资源 1、大孔吸附树脂的最大吸附量的考察:以某植物中某成分作为检测指标成分时,当树脂吸附量达到饱和时,树脂对化学物质吸附能力减弱甚至消失,此时化学成分即泄漏流出,故需要考察树脂的泄漏点,为预测树脂用量与可上柱药液量提供依据。 方法:取已经处理好的大孔树脂50g(取量可根据实验条件而定),用蒸馏水装柱(300mm ×15mm)后,供试液以2BV/h的速度上样,药液浓度(假设为)0.5g生药/ml(根据样品处理方法计算得来),每2.0ml收集一份,薄层检视指标成分的化学成分变化。当(假设第132份开始明显表现出泄漏现象),按每份2.0ml计,总上样体积为262ml相当于131g生药量, 公式:树脂吸附容量=泄漏点前上柱样品体积(ml)×样品浓度(g/ml) 由上述结果可以得出该树脂对该植物中该成分的吸附容量,即每1g树脂最大吸附量为2.62g 生药。 2、另外,在换浓度进行洗脱时,在树脂当中特别容易出现气泡,影响洗脱效果。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减少气泡的产生,方法:在换下个浓度时,等到前一个低浓度溶液的界面与树脂上层的距离相差2~5mm时,再沿着玻璃壁旋转少量的加入下一个较高浓度的溶液,这时加入量也不要太多,加5~10mm高就行,再重复上述操作2~3次后,就可以大量加入较高

大孔吸附树脂操作步骤

大孔吸附树脂操作步骤 1 树脂的预处理用树脂体积0.4-0.5倍的甲醇(或乙醇,下同)浸泡树脂24小时,使液面高于树脂层约1cm.(初次使用需预处理)取一定量树脂湿法装柱,加入甲醇在柱上以2BV 的流速清洗,洗至流出液与等量水混合后不呈白色浑浊位置,然后改用大量水洗至无醇味,且水溶液澄清即可使用。(树脂连续运行不必再进行预处理,停运时间过长,应考虑重新预处理。停运前要充分解吸,洗净,并以大于10%食盐溶液浸泡,以避免细菌在树脂中繁殖) 预处理方法: 用2BV的5%HCL溶液,以4~6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2~4小时,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中性。用2BV的2%NaOH溶液,以4~6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2~4小时,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中性。 2 药液的上柱吸附样品应为澄清溶液(有颗粒可过滤),将树脂中的水尽量排尽,即可加入样品溶液。一边放出原来的溶剂,一边加入样品溶液,流速应适当。 3 树脂的解吸待样品慢慢滴加完毕后,即可开始洗脱。先用2BV的水洗,然后用30%的甲醇洗脱,最后用90%的甲醇洗脱,收集90%的甲醇洗脱液,用HPLC检测。 4 树脂的再生先用95%甲醇将其吸至无色,再用大量水洗去乙醇,即可再次使用。树脂强化再生方法:当树脂使用一定周期后,吸附能力降低或受污染严重时需强化再生,其方法是在容器内加入高于树脂层10cm的3-5%盐酸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进行淋洗过柱。继用3-4BV同浓度的盐酸溶液过柱,然后用纯水洗至接近中性;再用3-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4小时。最后淋洗过柱,用同浓度的3-4BV氢氧化钠溶液过柱,最后用纯水清洗至pH值为中性,备用。

D101型大孔树脂

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再生的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70年代末开始将其应用于中草药成分的提取分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植化室试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糖、生物碱、黄酮等进行吸附,并在此基础上用于天麻、赤勺、灵芝和照山白等中草药的提取分离,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是分离中草药水溶性成分的一种有效方法。用此法从甘草中可提取分离出甘草甜素结晶。以含生物碱、黄酮、水溶性酚性化合物和无机矿物质的4种中药有效部位的单味药材(黄连、葛根、丹参、石膏)水提液为样本,在LD605型树脂上进行动态吸附研究,比较其吸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除无机矿物质外,其它中药有效部位均可不同程度的被树脂吸附纯化。不同结构的大孔吸附树脂对亲水性酚类衍生物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均能从极稀水溶液中富集微量亲水性酚类衍生物,且易洗脱,吸附作用随吸附物质的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类吸附物质在各种树脂上的吸附容量均与其极性水溶性有关。用D型非极性树脂提取了绞股蓝皂甙,总皂甙收率在2.15%左右。用D1300大孔树脂精制“右归煎液”,其干浸膏得率在4~5%之间,所得干浸膏不易吸潮,贮藏方便,其吸附回收率以5-羟甲基糖醛计,为83.3%。用D-101型非极性树脂提取了甜菊总甙,粗品收率8%左右,精品收率在3%左右。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精制三七总皂甙,所得产品纯度高,质量稳定,成本低。将大孔吸附树脂用于银杏叶的提取,提取物中银杏黄酮含量稳定在26%以上。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出的川芎总提物中川芎嗪和阿魏酸的含量约为25%~29%,收率为0.6%。另外大孔吸附树脂还可用于含量测定前样品的预分离。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 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利用其对不同成分的选择性吸附和筛选作用,通过选用适宜的吸附和解吸条件借以分离、提纯某一或某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技术。 该技术多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维生素和抗生素的提纯、化学制品的脱色、医院临床化验和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它具有吸附快,解吸率高、吸附容量大、洗脱率高、树脂再生简便等优点。 大孔吸附树脂 它是一种具有大孔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共聚体,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因其具多孔性结构而具筛选性,又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而具吸附性。一般为球形颗粒状,粒度多为20-60目。大孔树脂有非极性(HPD-100,HPD-300,D-101,X-5,H103)、弱极性(AB-8,DA-2 01,HPD-400)、极性(NKA-9,S-8,HPD-500)之分。大孔吸附树脂理化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媒,在水和有机溶剂中可以吸收溶剂而膨胀。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的基本装置 恒流泵 吸附原理 根据类似物吸附类似物的原则,一般非极性树脂宜于从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有机物质,相反强极性树脂宜于从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溶质,而中等极性吸附树脂,不但能从非水介质中吸附极性物质,也能从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 操作步骤 1)树脂的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为了保证制剂最后用药安全。树脂中含有残留的未聚合单体,致孔剂,分散剂和防腐剂对人体有害。 预处理的方法:乙醇浸泡24h→用乙醇洗至流出液与水1:5不浑浊→用水洗至无醇味→5%HCl通过树脂柱,浸泡2-4h→水洗至中性→2%NaOH通过树脂柱,浸泡2-4h→水洗至中性,备用。

D大孔吸附树脂说明书

D大孔吸附树脂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D101大孔吸附树脂说明书 D101树脂是一种球状、非极性聚合物吸附剂。该树脂是一个交联聚合物,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和适宜的孔径,对皂甙类物质有特殊的选择性。该树脂适于从水溶液中提取皂甙类有机物质。 一、性能指标 外观乳白色不透明球状颗粒 粒度(粒径范围~),% ≥95 含水量,% 60~75 湿真密度,g/ml ~ 湿视密度,g/ml ~ 比表面,m2/g 480~520 平均孔径,nm 25~28 孔隙率,% 42~46 孔容,ml/g ~ 最高使用温度℃150 二、吸附及解吸(再生) 吸附:吸附操作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通液,可采用不同流速,以选取最佳条件,一般流速 2—8BV/h。流出液每间隔一段时间取样检测,达泄漏点停止吸附,或多柱串联达饱和后解吸。 解吸(再生):解吸剂选择:吸附饱和后的树脂应选用最能溶解吸附质的溶剂进行解吸或洗脱再生。解吸剂沸点要低以便回收处理。典型的解吸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二氧六环、苯、甲苯或稀酸、稀碱及有机溶剂与水、酸、碱的混合物、还有混合溶剂。解吸操作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通解吸剂,单柱吸附时,解吸效果与吸附操作对流为佳。一般流速可控制在~2BV/h,解吸剂用量约为树脂体积的2~3倍。 三.在食品加工中的预处理 1.工业级新树脂使用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树脂中所含少量的低聚物、有机物及有害离子。 2.装柱前清洗设备及管道,以防有害物对树脂的污染。并排净设备内的水。 3.先于吸附柱内加入相当于装填树脂体积~倍的乙醇或甲醇,然后将新树脂投入柱中。使其液面高于树脂层约处,并浸泡24小时。 4.用2BV乙醇或甲醇,以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4~5小时。

大孔树脂原理及使用注意

大孔树脂原理及使用注意 大孔树脂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及各种有机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的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继离子交换树脂后的分离新技术之一。大孔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由于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本文从大孔树脂的性质、分离原理、影响吸附及解吸的因素、树脂的预处理及再生方法、溶剂残留等方面对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评述,以期为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大孔树脂的性质及分离原理 大孔吸附树脂主要以苯乙烯、а-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腈等为原料加入一定量致孔剂二乙烯苯聚合而成,多为球状颗粒,直径一般在0.3~1.25mm之间,通常分为非极性、弱极性和中极性,在溶剂中可溶胀,室温下对稀酸、稀碱稳定。从显微结构上看,大孔吸附树脂包含有许多具有微观小球的网状孔穴结构,颗粒的总表面积很大,具有一定的极性基团,使大孔树脂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网状孔穴的孔径有一定的范围,使得它们对通过孔径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量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通过吸附性和分子筛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吸附及解吸的影响因素 2.1树脂结构的影响大孔树脂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吸附剂的表面性质,即树脂的极性(功能基)和空间结构(孔径、比表面积、孔容),一般非极性化合物在水中可以为非极性树脂吸附,极性树脂则易在水中吸附极性物质。刘国庆等在研究大孔树脂对大豆乳清废水中异黄酮的吸附特性时发现由于加热、碱溶工艺使一部分黄酮苷生成了苷元,故而非极性和弱极性大孔树脂有利于异黄酮的吸附,而且解吸容易。韩金玉等研究了5种大孔树脂发现弱极性树脂AB8适合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分离。潘见等研究了10种大孔树脂发现,极性和弱极性树脂有利于葛根异黄酮的吸附与解吸且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孔径、较小的孔容有利于吸附。 2.2被吸附的化合物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被吸附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小和极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吸附效果。欧来良等研究发现葛根素的分子结构有一个极性糖基(Glu)和一个非极性黄酮母核,结构总体显示弱极性,同时又具有酚羟基结构,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氢键供体,所以弱极性且具有氢键受体结构的吸附树脂,对葛根素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同时,大孔树脂本身就是一种分子筛,可按分子量的大小将物质分离,如潘见等发现对于分子量较大的葛根黄酮各组分孔径小于10nm的树脂吸附量都不高。朱浩等探讨了LD605型大孔树脂纯化具有不同

大孔树脂处理方法步骤

1、大孔树脂处理方法步骤: 将大孔树脂用无水乙醇浸泡24h后湿法装柱;用乙醇2BV/h通过树脂层,冲至流出液加水不呈白色浑浊为止,并用去离子水以同样流速冲洗至无醇味(大概5 倍柱体积);然后用2BV/h 0.5% HCl(2-3倍柱体积)以2.5ml/min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2—4h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流出液pH值呈中性;最后用2BV 2%NaOH 溶液以2.5ml/min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2—4h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流出液pH 呈中性。 而长时间不用保存,待活化后,再用95%乙醇浸泡,即可。 2、装柱 树脂分别浸没在蒸馏水中,避免气泡产生对总黄酮分离纯化的影响。树脂加到预定的柱体积后,再用蒸馏水反复过柱,使柱内的树脂充分压紧。装好的树脂柱静置过夜,使柱内的树脂继续压紧直至充分稳定下来后才能使用。上样时将柱上部蒸馏水放至与树脂面基本齐平后,沿管壁从柱上部缓慢加入待分离纯化的样品溶液。应注意不要冲松表层树脂而使之浮起。自柱下放出少许液体,至样品液面与树脂表面基本齐平。 3、大孔树脂对麻黄总黄酮吸附的研究(静态吸附实验) 精密称取已处理好的5种大孔树脂D101、AB-8、D-4020、HP-20、SP-70适量(相当于树脂5.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精确加入已知浓度的发酵液溶液100ml,用振荡器振荡24h,充分吸附后,滤过,分别取各树脂的滤液1ml进行吸光度的分析,测定滤液剩余黄酮的含量,按 吸附率:E% E% =C0 —C e / C0 ×100% C0 —吸附前溶液的浓度mg/ml C e —吸附后溶液浓度 吸附量 Q=(C0 —C e)×V/W Q—吸附量mg/g W 干树脂重 V溶液体积 计算各树脂在室温下的吸附量,吸附率。 按上述试验方法,取充分吸附后的树脂过滤抽干,分别精密加入95%的乙醇各 30ml,室温下浸泡振摇24h,滤过,测定滤液中黄酮浓度,根据下式:解吸 率%=C2V2/(C0-C1)×V1×100%计算解吸率。式中C0:吸附前溶液浓度(mg/ml),C1:吸附后溶液浓度(mg/ml),V1上样溶液的体积(ml),C2:解吸液浓度(mg/ml),V2解吸液体积(ml),W树脂干重。 4、上样量得确定 取300ml发酵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以3ml/min的流速进行上样,每50ml分段收集流出液,蒸干,检测,以液相中出现色谱峰为指标,确定最佳上样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