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试论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试论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试论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一、高三第二轮复习主要任务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系统详细的复习,学生加深了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接近高考阶段的教学情况和临近高考的学生心理特点,在第二轮复习中,下列一些方面是教师需要重点进行的教学和指导任务。

◆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虽然几乎所有高中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第一轮复习中都涉及到了,但学生中仍难免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疑难问题,这些问题是更隐蔽、更顽固从而也是更难解决的,在这短短的2个月时间内,如何找准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水平更上一层楼,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概括总结,形成结构

第一轮复习,是按照教材的体系逐章逐节进行的,对知识的掌握总的说比较零散,没有更多地涉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把整个高中所学的物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综合应用,提高能力

第一轮复习中的应用是在一章一节的背景中进行的,在全部高中物理知识的背景中应用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仍需在第二轮复习中提高。

◆指导方法,调整心态,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轮复习,时间短,学生要面对高中全部物理知识,还要对付大量的试卷,在学习方法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不适应,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调适,也是教师的任务。

◆训练应试技能,提高得分率

考试成绩既与对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也与应试技能有关。有些学生知识、方法掌握得较好,平时练习做得也较好,但总是考不出应有的水平。所以在第二轮复习中,还要重视训练学生的应试技能。

二、第二轮复习策略

(一)指导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在第一轮复习中,在各个时间内,学生只面对一个章节的内容,而在第二轮复习中,学生要面对全部高中物理知识,还要对付教师下发的和自己买的大量的试卷。如何进行有效复习,学生感到束手无策需要指导。

1.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第二轮复习,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再象第一轮那样,进行逐步、系统的复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集中精力,重点突破。

2.重新研究自己在以前的考试、练习中做错的题

在以前的练习、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正是你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的错误或薄弱之处。大量的事实表明,暴露的问题解决得不彻底,错误的重复率就很高。第二轮复习,找出原来的练习和试卷中做错的题,重新研究,是一种较有效果的复习方法。

3.做题不求多,但求懂

宁可少做一些题,也要把做的题完全搞懂。这样在解题数量上虽然少一些,但从质量上讲是高效的。因为:①题目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一类一类的,做懂了一个题,就等于做懂了一类题。②只有完全搞懂了这个题目中有关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把它们迁移到其它有关的情景中。

4.化时间于对自己有效的问题

在解到的题中,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二是难啃的题,就是反复看,也看不懂题目的情景,甚至通过教师的讲解也较难明白的题;三是看了之后有一点头绪,感觉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出,但又不能很容易解出的问题。

对第一类题,可做可不做,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熟练。如时间较紧,甚至可以不必理睬,因为你肯定能做这类题。

对于第二类问题,要毫不犹豫,果断放弃。因为这类题已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在你的“最近发展区”之外,就是化了时间还是做不出、搞不懂。

对于第三类题,要抓住不放,肯化时间,彻底搞通。因为这类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可望且可及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在知识理解上和解题方法上都会有相应的提高。在做完这样的题后,要反思总结,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缺陷,自己通过解答这一道题在知识上有什么收获?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哪些体会和提高?

第三类题才是对自己有效的题。

5.有计划复习非重点内容。

物理中的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力学、热学、光学实验等非重点内容,在高中阶段学习要求不高,复习时不用化多少时间就能搞懂。这部分知识,高考中考到的题目,都是低层次、识记型的,只要复习到了,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就能正确解答。如果遗漏它们而导致失分,在总题量只有十几题的今天,这种失误的后果就显得更为严重。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重新学习这些非重点内容,以免造成知识死角。

6.鼓励学生总结对自己有效的复习方法

教师的指导毕竟只是一种指导,是原则性、总体性的,怎样学起来是有效的,只有学生自己才能感觉到,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摸索对自己有效的复习方法。

(二)专题复习,综合提高

第二轮复习,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按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而应该根据历年高考命题的情况,根据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若干专题,突出重点,进行以点带面的复习,以让学生在相互联系的、更高的层次上理解知识,同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知识点多,而理科综合考试中物理的题数有限,只有13题,所以命题的特点,一是重点考查物理科的主干知识;二是重视学科内的综合,以提高考查内容的覆盖面,并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计算题考查的都是高中物理主干知识的综合应用。另外,实验题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选择题除了考查一些主干知识外,还从知识点的覆盖角度考查了一些非主干知识。

从高中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高中物理学科内综合的主要类型有:

★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能量和动量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电磁感应与力学

★欧姆定律、电路串并联与实验

根据物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往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可以确定第二轮复习的专题如下:★牛顿定律的应用

★能量与动量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电磁感应与力学

★电学实验

(三)概括总结,把握整体

第一轮复习涉及了知识的各个角落及知识应用的各种类型,这是一个从“薄”到“厚”的过程。第二轮复习应该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完成知识从“厚”到“薄”的转化过程。这要求教师对知识从最基本的层次上作概括,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及其应用形成整体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例:对于“万有引力定律”一章,《物理教学》2006年第二期中一篇文章,提出了如下的复习方案。

一、什么力提供向心力

二、几个圆周运动:1.近地卫星(7.9km/s);2.一般卫星;3.同步卫星;4.极地卫星。

三、重力加速度的求法

1.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离地球表面高度h处的重力加速度。

四、追赶问题

1.对接; 2.相距最近或最远。

五、双星问题。

六、黑洞问题。

七、卫星的拍照与信号传递。

首先,对知识和应用题做这样的分类不够本质。例如把卫星分成近地卫星、一般卫星、同步卫星和极地卫星就不科学,因为这四种卫星的命名标准并不相同,不该把它们并列起来。求地球表面和高度h 处的重力加速度在方法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必要把它们当作两类问题等。其次,这样细的复习,在第一轮还能讲得过去,在第二轮的专题中,总结就应该更概括更基础一些。下面是一种较简洁的总结。 (四)精练详讲,注重实效

以前,作为一种教学经验,曾提倡过“精讲多练”,这是为了克服教师完全霸占了课堂,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自主练习的时间而提出的。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手边有大量的模拟试卷,如果教条地坚持“多练”的原则,则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①学生没有时间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虽然做题不少,但都不深不透,效果不好;②每天忙于应付试卷,没有时间反思,对知识和解题方法形不成结构性、整体性的认识;③试卷太多,无法应付,造成心理烦躁。

教师总认为学生题目做得多就会考得好。确实,学生做题太少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好,要考好需要做一定数量的题目。但是做题多与考试成绩好之间并没有简单的正比关系,首先这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学生能把题做懂,并有时间内化、反思总结。另外,题海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题目是一类一类的,而并非一个一个的。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这一点,要一个教师出10份试卷,要求每份试卷的题目都不重复,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些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具有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能解决大量的表面各异的问题。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克服过量练习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第二轮复习中,应该控制题量,精练详讲。首先对手头的资料要仔细分析,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重新组织后让学生练习,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对发给学生做的练习,要抓落实,要求全体学生定时完成。讲评要及时,要全面细致,要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对普遍性的问题面向全班详讲,对个别性的问题要个别辅导。总之,做一份练习,就要求所有学生都有收获。(这里,又有人会提出:“教师那有这么多的时间?”这又回到了我们的前提,只要你控制了练习量,就会有时间)

(五)切实了解学生情况,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第二轮复习阶段,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更具有隐蔽性、顽固性和典型性。发现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就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实质性的提高,能随之解决相关的一大类问题。

要知道学生中的问题,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改万有引力

1.作为重力: g = GM R 2 以g 为连结点,可以与平抛运动等综合 2.作为向心力: GMm r 2 = mv 2 r r = m (2π)2 T 2

(1) 求中心天体的质量、密度 (2) 求运动天体的运动情况

作、平时测试、答疑等途径了解学生的问题。发现了问题,还要深入研究,搞清学生问题的实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 学生对于带电粒子在变化的电场中运动有困难。例如右图情况,

v 0=107m/s ,l =10cm ,d =2cm,加在两板间的电压u =1000sin100πt ,求带电粒子的运

动情况。让学生自己做,很多学生不会。老师讲解了,仍有一些学生表示不

懂。经过了解才知道了问题所在:学生认为,由于加在两板间的电压在变化,

所以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在变化,例如在A 点与在B 点的受力

就不同。

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作这样的针对性讲解:电压的周期为0.02s ,而带电粒子穿过电场的时间约为10-8s ,这个时间远小于电压的周期,所以在电子穿过电场的时间内,可以认为电压是不变的。

例 如图所示,接有灯泡L 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一导体杆与两导轨良好接触并做简谐运动,P 、Q 是最大位置,O 是平衡位置。在题目所给的选项中,有很多学生选择了“杆通过O 处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将发生改变”。

在教师来看,这个选项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呢?通过询问知道,学生中有两个典型的想法: 想法1:杆通过O 点,从加速变成了减速,所以电流方向发生了

改变。

想法2:杆从P 向O 运动,通过杆的感应电流向下;杆通过O 点

后做减速运动,受力向左,感应电流受到的安培力起阻碍作用,它应该向右,由此判断出过O 点后通过杆的感应电流应变为向上。

在想法1中,认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杆是加速还是减速有关。在想法2中,实际上也认为安培力是阻碍减速的。这两种想法实际上是一样的,都认为感应电流与杆是加速还是减速有关。搞清了学生的错误所在,教师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感应电流由导体棒的运动产生,而不是由速度的变化产生,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只与导体棒的速度方向有关,感应电流受到的安培力也是阻碍导体棒的运动,而不是阻碍导体棒的加速或减速。

例 如图所示,在相互平行的两条虚线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一正离子初速度v 0垂直边界射入磁场,从另一边界射出时速度方向偏转了θ角,垂直初速方向的饿位移为L 。求:

(1)正离子的电荷量q 与质量m 之比; (2)离子穿过磁场所用的时间。

典型错解1:a y =qv 0B/m

P O Q 图

10cm

图2 B

v y =a y t =v 0tan θ

L=a y t 2/2

从上三式解出q/m 和t 。

这种解法有两个错误:(1)把离子的运动看作是平抛运动;(2)即使是平抛运动,离子受到

的落伦兹力也是变力,而解题者把它看作是恒力了。

典型错解2:(1)qv 0B =mg ,得到q/m =g /v 0B 。

(2)a=v 0t an θ/t ,L=at 2/2,得到t =2L /v 0tan θ。

典型错解3:如图,(r-L )2+r 2sin 2θ=r 2, 解出2cos sin L L r θθ

±=。 学生不会把数学结果与物理情况相结合,这两个解不会取舍。

典型错解4:第(1)小题正确地列出r coa θ+L =r ,得到r =L /(1-cos θ),求出了q/m 。 第(2)小题这样求解:t=r sin θ/v 0,认为离子在初速度方向做匀速运动。

典型错解5:第(1)小题已正确求出了q/m 。第(2)小题这样求解

Ft=mv y ,qv 0Bt =mv 0tan θ,得到t= m tan θ/qB 。

典型错解6:第(1)小题列出如下的方程求解:mg+qv 0B=mv 02/r 。

典型错解7:有的学生列出这样的方程求解:

020()tan /2

qv B mg L mv θ+=,在数学上也能直接求出q/m 。

(六)训练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应试技能

应试技能是多方面的,其中“输入”和“输出”能力是两个重要的方面。与“输入”对应的是审题能力,与“输出”对应的是表达能力。

1、审题能力的训练

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对于一些情景较具体的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不够敏感。关键词语主要包括:对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对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界定。

②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通过分析挖掘出这些隐含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题 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个物体A 从斜面底端以某一速度v 沿斜面上滑,经历时间t 后,物体回到斜面底端速度为-3m/s 。若物体上滑时的加速度为a ,则下列各组数据中满足题意的有( )

A .t =3s ,a =1m/s 2

B .t =3s ,a =2m/s 2

C .t =2s ,a =-3m/s 2

D .t =0.5s ,a =-12m/s 2 题目包含的隐含条件有:①“光滑”——向上、向下的加速度

相同。②“-3m/s 2”——斜向上为正方向。③“斜面上”——加速度

小于g 。

③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

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

θv 0 L 图

r θ A v 图

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规范表达能力的培养

近年,在综合卷的物理部分,计算题和非计算题的比例都接近5:5。计算题根据学生的解题过程给分,要求学生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现在试卷上,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有数值的还要作出正确的数值运算。但我们的学生解题规范普遍较差,必要的文字说明没有,物理符号书写任意,运算正确率低,书写不整洁等,从而造成严重失分。

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②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③说明研究对象,划分物理过程;

④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列方程的一般规范:

①方程中的物理量要与题目的具体条件相联系;

②方程用原始式而不是变形式;

③多个方程采用联立的方式,而不要列综合式;

结果的表达规范:

①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②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③数值答案一般取2到3位有效数字,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计算结果;

④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如何训练学生的解题规范,提高表达能力:

1.教师作出示范。很多教师在黑板上解题很随意,极不规范,长期影响,学生没有了规范解题的习惯,也不知道怎样的表达才算是规范的。

2.学生板演解题过程,师生共同分析评议。

3.要求学生规范地解答一定量的题目。学生往往认为在平时规范解题是浪费时间,要通过规范改卷让学生认识到规范解题的重要性,并要他们规范地解答一定量的题目。有数值运算的,要他们通过手算求出结果。如果平时依赖计算器,或者遇到繁的运算就列式不算,结果考试时一算就错。

4.学习高考题的参考解答和评分标准,掌握规范表达的要点。可以印一些高考试题中的计算题的参考解答和评分标准,让学生揣摩学习。

(七)调整心态,增强应试心理素质

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不少学生会陷入不良的心理状态。有的神经过敏,对任何事情都十分在意;有的动辄发脾气,对人对事没耐心;有的行为反常,打不起精神;有的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丢三落四;有的夜里睡不着上课要睡觉……如果以这样的状态应考,势必难以取得好成绩。所以临近高考教师药品重视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

如何调整学生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①创设宽松的复习环境。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复习迎考影响较大。很多学校考前在教室里悬挂一

些“离高考还有××天”、“考场如战场”等标语,这是在人为地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对有些学生的复习备考是不利的。作为一个学科教师,为了不制造不良气氛,在教学中能做些什么?首先不能埋怨学生,作为第二轮复习,很多题目都是以前做过的,有的甚至做过多遍,学生对做过的题仍不会做是没有什么好责怪的,从某种角度讲,那是教师以前没教好。教师不能埋怨学生,说出诸如“这个题目已经做过多遍了,还不会做真是太不应该了”之类的话。其次,不能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第二轮复习考试较多,教师应把重点放在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对知识及其运用的漏洞,并加以补救,不要过分重视分数,说出诸如“题目这么简单,你们还考得这么差真令我失望”之类的话。

②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考试目标。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不相同,这是客观事实。在考试中做出、做对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题目,就是考试的理想状态,也是自己考试的最高目标。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的要求或期望,目标无法实现,就会产生自责,失去信心,并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情绪上的压抑。

③告诉学生,每个人都会有失误。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查,对某一次考试,要每个学生写出自己失误的分数,教师统计后,把平均失分告诉全班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失分是正常现象,自己会失分,别人也会失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自己小心解题的习惯的重要性。

④平时以研究的态度解题。平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抱着研究的态度解题,不能一有点不会就看答案,问老师。凡是这样的学生,往往在考试中,一看到情景不熟悉的题目,就会发慌,从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⑤训练应试技能。要求学生,平时考试时要认真对待,独立完成。课外做有些试卷时,要象考试一样对待,从易到难做题,遇到一时想不通的问题,不能长时间地纠缠,等做完了整份练习之后再来思考较难的问题。长时间地纠缠一时想不出的问题,只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带来混乱的思维状态。

高考物理动态电路分析完整

电路的动态分析 直流电流 分析思路 长沙四校联考)如图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1 (多选)(2015· P向右端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1的读数增大 B.电压表V1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1的读数减小 C.电压表V2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 D.电压表V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2的读数减小 2.(多选) (2015·湖北省公安县模拟考试)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两个电压表 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移动时,关于两个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向a移动,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B.P向b移动,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C.P向a移动,V1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小于V2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 D.P向b移动,V1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大于V2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 3.(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R0=r,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则在此过程中(

A.电压表V1的示数一直增大 B.电压表V2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C.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D.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含电容器的电路 解决含电容器的直流电路问题的一般方法 (1)通过初末两个稳定的状态来了解中间不稳定的变化过程。 (2)只有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容器支路中才会有电流,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对电 路的作用是断路。 (3)电路稳定时,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同支路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即电阻 不起降低电压的作用,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为等势体,电容器的电压为与之并联的电阻两端 的电压。 (4)在计算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变化时,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所 连导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差;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反,那么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和。 东北三校二模)如图所示,C1=6 μF,C2=3 μF,R1=3 Ω,R2=6 Ω,电源电动1 (多选)(2015· 势E=18 V,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 2 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近五年物理高考选修

(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B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 )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 (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 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 的功,同时吸收了0.3J 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 J (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3m ,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A 23-1N =6.0210mol ?,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10210m ?,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以为有效数字) 2010年A.(选修模块3-3)(12分) (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 和体积V 关系的是 。 (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 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 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 KJ,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 (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kg/3m 和2.1kg/3 m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kg/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A N =6.0223110mol -?。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 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9年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为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经备课组老师讨论决定,将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为主。计划如下 一、时间按排:2019年3月底至2019年4月底(第五-----九周) 二、内容安排暨专题设置: 专题一:物理实验(六课时第五周,由李振德老师负责) 专题二:力与运动(六课时第六周,由徐光范老师负责) 专题三:功和能热学(六课时第七周,由陈立平老师负责) 专题四: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六课时第八周,由吴雷老师负责) 专题五:电磁感应和电路,交变电流(六课时第九周,由刘兆祥老师负责) 三、其它问题:我们认为要搞好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与直线运动;平抛与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热学部分:分子运动论,热力学定律,理想气体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推荐)上海高考物理专题电路

上海高考物理专题电路 【高考考点梳理】 一.多用电表 将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多用电表。目前常用的多用电表主要有指针式和数字式多用电表。 2 .多用电表的原理 多用电表是一种多用仪表,一般可用来测量直流和交流电流、直流和交流电压以及电阻等,并且每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 (l)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的原理和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原理相同。 (2)测量电阻:内部电路原理如上右图所示,其原理是根据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测量,即I=E/(R+r+R g+R x). 式中R、r、R,均为定值电阻,不同的R x对应不同的电流I(当然电流I和被测电阻R x不是正比的关系,所以电阻值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如果在刻度盘直接标出与电流I对应的电阻R x值,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被测量电阻的阻值。 (3) “调零”原理:当两表笔接触时,R x=0,此时电流调到满偏值I g=E/(R+r+R g)(最大值),对应电阻值为零. (4)中值电阻:(R+r+R g)是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内阻,当被测电阻R=R+r+R g时,通过表头的电流I=I g/2,即通过表头的电流为满偏电流的一半,此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所以一般叫欧姆挡的内阻称为中值电阻. 3 .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 1 )测量电流时,跟电流表一样,应把多用电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对于直流电,必须使电流从红表笔流进多用电表从黑表笔流出来。 ( 2 )测量电压时,跟电压表一样,应把多用电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对于直流电,必须用红表笔接电势较高的点,用黑表笔接电势较低的点。 ( 3 )测量电阻时,在选择好挡位后,要先把两表笔相接触,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置,然后再把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连。应当注意:换用欧姆挡的另一个量程时,需要重新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才能进行测量。 4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1 )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 2 )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调整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 3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十”、“一”插孔。 测电压 ( 4 )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2.5V挡,测1.5V干电池的电压。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质量m =3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秽v 0=4m/s 水平向右抛出,恰好从A 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 3.75m ,B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平滑连接,A 与圆心D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MN 是一段粗糙的水平轨道,小物块与MN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轨道其他部分光滑。最右侧是一个半径为r =0.4m 的半圆弧轨道,C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半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在D 点平滑连接。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 (1)求小物块经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MN 的长度为L 0=6m ,求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小物块恰好能通过C 点,求MN 的长度L 。 【答案】(1)62N (2)60N (3)10m 【解析】 【详解】 (1)物块做平抛运动到A 点时,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0cos37A v v ==? 解得:04 m /5m /cos370.8 A v v s s = ==? 小物块经过A 点运动到B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211cos3722 A B mv mg R R mv +-?= 小物块经过B 点时,有:2 B NB v F mg m R -= 解得:()232cos3762N B NB v F mg m R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2N (2)小物块由B 点运动到C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22011222 C B mgL mg r mv mv μ--?= -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 C NC v F mg m r += 代入数据解得:60N NC F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0N

高考物理模拟题训练电路专题动态电路分析含解析

高考物理模拟题训练电路专题动态电路分析含 解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专题01 动态电路分析 1.(2017黑龙江大庆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有不可忽略的内阻,R1、R2、R3为三个可变电阻,电容器C1、C2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仅将R1增大,Q1和Q2都将增大 B.仅将R2增大,Q1和Q2都将增大 C.仅将R3增大,Q1和Q2都将不变 D.突然断开开关S,Q1和Q2都将不变 【参考答案】BC 2.(2016洛阳联考)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U和电流表A的示数I变化的情况是

A.U变大,I变大 B.U变小,I变小 C.U变大,I变小 D.U变小,I变大 【参考答案】 C 【名师解析】 当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I一定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增大,电源输出电流减小,电压表V的示数U一定增大,选项C正确。 3.(2014高考上海物理第18题)如图,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R大于电源内阻阻值r。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V1、V2、V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V1、△V2、△V3,理想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则 A.A的示数增大 B.V2的示数增大 C.△V3与△I的比值大于r D.△V1大于△V2 【参考答案】ACD 【名师解析】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流表A 中电流增大,A 的示数增大,V 1中的电流增大,V 1的示数增大,V 3的示数减小。由于电源输出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所以V 2的示数减小,选项A 正确B 错误。由于理想电压表V 1、V 3示数之和等于电压表V 2的示数.,△V 1大于△V 2,选项D 正确。由V 1+V 3=E-Ir ,△V 1-△V 3=-△Ir,,3V I ??=r+1V I ??,△V 3与△I 的比值大于r ,选项C 正确。 4。(2013高考江苏物理第4题) (问6)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 M 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 R M 发生变化,导致S 两端电压U 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 (A )R M 变大,且R 越大,U 增大越明显 (B )R M 变大,且R 越小,U 增大越明显 (C )R M 变小,且R 越大,U 增大越明显 (D )R M 变小,且R 越小,U 增大越明显 【参考答案】C B 5.(2015崇明县一模)(问1/2/6/7)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R 1的阻值大于滑动变阻器R 0的最大阻值.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臂P 由最上端下滑到最下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高考物理通用版第二轮复习讲义(精华版)

高考物理通用版第二轮复习讲义(精华版) 第1讲 | 应用“三类典型运动”破解电磁场计算题 ┄┄┄┄┄┄┄┄┄┄┄┄┄┄┄┄┄┄┄┄┄┄┄┄┄┄┄┄┄┄┄┄┄┄┄┄┄┄┄ 命题点(一)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研一题]———————————————————————————————— 如图所示,金属丝发射出的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初速度与重力均忽略不计)被加速后从金属板的小孔穿出进入偏转电场(小孔与上、下极板间的距离相等)。已知偏转电场两极板间距离为d ,当加速电压为U 1、偏转电压为U 2时,电子恰好打在下极板的右边缘M 点,现将偏转电场的下极板向下平移d 2 。 (1)如何只改变加速电压U 1,使电子打在下极板的中点? (2)如何只改变偏转电压U 2,使电子仍打在下极板的M 点? [解析] (1)设移动下极板前后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和E ′,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加速电压改变前后,电子穿出小孔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0、v 1 因偏转电压不变,所以有Ed =E ′·3 2d , 即E ′=2 3 E

由qE =ma 及qE ′=ma ′知a ′=2 3 a 设极板长度为L ,则d =12a ′????L 2v 12,d 2=12a ????L v 02,解得v 12=v 0 2 12 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知 eU 1=12m v 02,eU 1′=1 2m v 12 解得U 1′= U 112,即加速电压应减为原来的1 12 ,才能使电子打在下极板的中点。 (2)因电子在偏转电场中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极板移动前后,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 相等,设极板移动前后,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则有 d 2=12a 1t 2,d =1 2a 2t 2, 即a 2=2a 1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1=eU 2 md ,a 2=eU 2′m ·32 d 解得U 2′=3U 2,即偏转电压变为原来的3倍,才能使电子仍打在M 点。 [答案] (1)加速电压应减为原来的1 12,即U 112 (2)偏转电压变为原来的3倍,即3U 2 [悟一法]————————————————————————————————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的解题流程 [通一类]———————————————————————————————— (2017·全国卷Ⅰ)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0。在油滴处于位置A 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 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

高中物理 动能 动能定理资料

动能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是高中教学重点内容,也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由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提起高度重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动能的概念: (1)知道什么是动能。 制中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动能是标量,是状态量。 (3)正确理解和运用动能公式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2.掌握动能定理: (1)掌握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的计算,理解“代数和”的含义。 (2)理解和运用动能定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2.动能定理中总功的分析与计算在初学时比较困难,应通过例题逐步提高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能定理进一步加深功与能的关系的理解,让学生对功、能关系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这是本节的较高要求,也是难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初中我们曾对动能这一概念有简单、定性的了解,在学习了功的概念及功和能的关系之后,我们再进一步对动能进行研究,定量、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及其与功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1.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主要是初中知识回顾,可请学生举例回答,然后总结作如下板书: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下面通过举例表明:运动物体可对外做功,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强。所以说动能是表征运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 2.动能公式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如何呢?我们知道,功与能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运动而具有动能。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个途径研究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是多少。 列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质量为m,此时动能是多少?(因为物体没有运动,所以没有动能)。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一段位移s,得到速度v (如图1),这个过程中外力做功多少?物体获得了多少动能?

近十年年高考物理电磁感应压轴题

θ v 0 x y O M a b B N 电磁感应 2006年全国理综 (北京卷) 24.(20分)磁流体推进船的动力来源于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图1是平静海面上某 实验船的示意图,磁流体推进器由磁体、电极和矩形通道(简称通道)组成。 如图2所示,通道尺寸a =,b =、c =。工作时,在通道内沿z 轴正方向加B =的匀强磁 场;沿x 轴正方向加匀强电场,使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 =;海水沿y 轴正方向流过通道。已知海水的电阻率ρ=Ω·m 。 (1)船静止时,求电源接通瞬间推进器对海水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船以v s =s 的速度匀速前进。若以船为参照物,海水以s 的速率涌入进水口由于通 道的截面积小球进水口的截面积,在通道内海水速率增加到v d =s 。求此时两金属板间的感应电动势U 感。 (3)船行驶时,通道中海水两侧的电压U / =U -U 感计算,海水受到电磁力的80%可以转 化为对船的推力。当船以v s =s 的船速度匀速前进时,求海水推力的功率。 解析24.(20分) (1)根据安培力公式,推力F 1=I 1Bb ,其中I 1= R U ,R =ρac b 则F t = 8.796==B p U Bb R U ac N 对海水推力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向右) (2)U 感=Bu 感b= V (3)根据欧姆定律,I 2= 600)('4=-=pb ac b Bv U R U A 安培推力F 2=I 2Bb =720 N

推力的功率P =Fv s =80%F 2v s =2 880 W 2006年全国物理试题(江苏卷) 19.(17分)如图所示,顶角θ=45°,的金属导轨 MON 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根与ON 垂直的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v 0沿导轨MON 向左滑动,导体棒的质量为m ,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匀为r 。导体棒与导轨接触点的a 和b ,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t =0时,导体棒位于顶角O 处,求: (1)t 时刻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I 和电流方向。 (2)导体棒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外力F 的表达式。 (3)导体棒在0~t 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Q 。 (4)若在t 0时刻将外力F 撤去,导体棒最终在导轨上静止时的坐标x 。 19.(1)0到t 时间内,导体棒的位移 x =t t 时刻,导体棒的长度 l =x 导体棒的电动势 E =Bl v 0 回路总电阻 R =(2x +2x )r 电流强度 022E I R r ==(+) 电流方向 b →a (2) F =BlI =22 02 22E I R r ==(+) (3)解法一 t 时刻导体的电功率 P =I 2 R =23 02 22E I R r ==(+) ∵P ∝t ∴ Q =2P t =232 02 2(22E I R r ==+) 解法二 t 时刻导体棒的电功率 P =I 2 R 由于I 恒定 R / =v 0rt ∝t

高考物理动态电路分析(20200815054749)

直流电流 分析思路 1 (多选)(2015长沙四校联考)如图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端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3.(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 E 、r , R o = r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a 向 b 缓慢移动,则在此过程中( 电路的动态分析 总的 折 趾化 分 IU 变 A .电压表V 的读数减小, B. 电压表V i 的读数增大, C. 电压表 V 的读数减小, D .电压表V 2的读数增大, 电流表 A i 的读数增大 电流表 A i 的读数减小 电流表 A 2的读数增大 电流表 A 2的读数减小 2.(多选)(2015湖北省公安县模拟考试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两个电压表 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 R 2的滑动触头P 移动时,关于两个电压表 V i 与 V 的示数, F 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 向a 移动,V i 示数增大、 B . P 向b 移动,V i 示数增大、 C . P 向a 移动, D . P 向b 移动, V 2的示数减小 V 2的示数减小 V i 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小于 V i 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大于 V 2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 V 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 % &

--------- 1 } ----------------- , h P R ------ '1 A .电压表V1的示数一直增大 B .电压表V2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C.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D ?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含电容器的电路 解决含电容器的直流电路问题的一般方法 (1) 通过初末两个稳定的状态来了解中间不稳定的变化过程。 (2) 只有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容器支路中才会有电流,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对电路的作用是断路。 (3) 电路稳定时,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同支路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即电阻 不起降低电压的作用,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为等势体,电容器的电压为与之并联的电阻两端 的电压。 (4) 在计算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变化时,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所 连导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差;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反,那么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和。 1 (多选)(2015东北三校二模)如图所示,C i= 6 C 2 = 3 R i = 3 Q, R2= 6 Q,电源电动 A ?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2 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半径R =0.5 m 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A 与圆心O 等高,B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的右端C 与一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相切。一质量m =1kg 的小滑块从A 点正上方h =1 m 处的P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已知滑块与粗糙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1)求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求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3)通过计算判断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否滑出A 点。 【答案】(1)70N ; (2)1.2m ; (3)能滑出A 【解析】 【分析】 【详解】 (1)滑块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有 ()21 2 B mg h R mv += 那么,对滑块在B 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且 ()2 N 270N B mg h R mv F mg mg R R +=+=+= 故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0N ,方向竖直向下。 (2)设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 ,滑块运动过程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 cos37sin37cos370mg h R R L mgL μ+-?-?-?=() 所以 1.2m L = (3)对滑块从P 到第二次经过B 点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21 2cos370.542 B mv mg h R mgL mg mgR μ'=+-?=> 所以,由滑块在光滑圆弧上运动机械能守恒可知: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滑出A 点。 【点睛】 经典力学问题一般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及运动过程做功情况,然后根据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及几何关系求解。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专题复习教案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专题复习 一、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与计算 1、纯电阻直流电路动态分析 例题:(2011年海南)如图,E 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 1、R 2、R 3为定值电阻,S 0、S 为开关,V 与A 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 0与S 均闭合,现将S 断开,则( ) A 、○V 的读数变大,○A 的读数变小 B 、○V 的读数变大,○A 的读数变大 C 、○V 的读数变小,○A 的读数变小 D 、○V 的读数变小,○A 的读数变大 解析:S 开,相当于电阻变大,总电流减小,故端电压增大, ○V 的读数变大,把R 1归为内阻,则R 3中的电压也增大,R 3中的电流也增大,R 3中的电压也增大,故正确答案为B 。 点评:当直流电路电路中的某一个电阻或某一段电路中的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电功率发生变化;分析方法是以电路的串并联知识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基础;基本思路和步骤是: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电阻变化分析是基础,干路电流分析是核心,内外电路电压变化是关键。此类问题常表现在电路故障分析,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动和电路中的开关断开与闭合等所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 针对练习1(2009年广东理科基础)如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 端滑向b 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路端电压变小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 D .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解析:当滑片向b 端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少,使得总电阻减 小D 错。根据总 R E I =,可知总电流在增加,根据闭合电路中的欧姆定律有外U Ir E +=,可知路端电压在减小,A 对。流过电流表的示数为3R U I 外= ,可知电流在减小,B 错。根据r I P 2 =,可知内阻消耗的功率在增大,C 错。 针对练习2(2001年上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灯L 1、L 2正常发光,由于电路出现故障,

近五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整理

第一章 直线运动 (2011)24.(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2013)24.(1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 和B ,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 、B 和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l )和(0,0)点。已知A 从静止开始沿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x 轴朝x 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 在某时刻通过点(l ,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 运动速度的大小。 (2014)24.(12分)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后,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来而不会与前车相碰。同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18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未120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2013)19.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 1,a 车追上b 车 B .在时刻t 2,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的大 第二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 (2012)24.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 θ0。 (2012)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1N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2N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 A.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增大 B.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减小 C.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始终减小 D.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先减小后增大 O x t t 1 t 2 a b

【2020】最新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图象专题)

图像专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和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1.氢原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照射到某种金属,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则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各种能量的光子中,可使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种数为()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A、B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A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而B则是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度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1>a2,设A的行驶时间tA、未速度VA,B的行驶时间tB,未速度vB,则:() A、tA>tB, VA>VB B、tAtB, VA=VB D、tA

高中物理三种电路黑盒子问题专题辅导.doc

高中物理三种电路黑盒子问题 万洪禄 黑盒子问题是让判断盒内有什么元件及其这些元件如何连接或放置的问题。它分为电路黑盒子问题和光学黑盒子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电路黑盒子问题。 在高中阶段,电路黑盒子内的元件一般涉及的是电池、电阻、二极管。探测电池用电压表,探测电阻和二极管都用欧姆表。在不知黑盒子中有无电池时,要先用电压表探测,在确定无电池时,才能使用欧姆表探测。 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欧姆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二极管加的是正向电压,它的电阻值很小,就像一个接通的开关一样;当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此时二极管加的是反向电压,它的电阻值很大,就像断开的开关一样。 高中阶段的电路黑盒子问题,一般有纯电阻黑盒子问题、纯电池黑盒子问题和电池、电阻、二极管三者混合或两者混合黑盒子问题。下面对这三类电路黑盒子问题的探索思路加以例说。 一. 纯电阻黑盒子问题 例1. 一个盒子内装有由导线和几个相同阻值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盒外的1、2、3、4是该电路的四个接线柱,如图1,若1、2间的电阻是3、4间电阻的3倍,1、3间电阻等于2、4间的电阻,试画出盒内的较简单电路。 图1 解析:从电阻值最大接线柱入手:1、2点间电阻值最大(是3、4间电阻的3倍)画出如图2所示的电路,3、4间只能是一个电阻,1、3间和2、4间有电阻且相等,在图2的基础上找到3、4两点,如图2所示。考虑原题黑盒中接线柱的位置,把图3放入图1中所成的电路图4即为本题所要求的较简单的电路。 图2 图3 图4 二. 纯电池黑盒子问题 例2. 盒内有由导线和三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A 、B 、C 、B 是四个接线柱,如图5,用伏特表测量任意两点间的电压,测量如果如下,U U U U V U U V AC BD AB CB AD CD ======0153,.,,试画出盒内电池是怎样连接的?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题20套(带答案)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题20套(带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圆弧轨道AB是在竖直平面内的1 4 圆周,B点离地面的高度h=0.8m,该处切 线是水平的,一质量为m=200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不计小球与轨道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小球从B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D 点.已知小物块落地点D到C点的距离为x=4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圆弧轨道的半径 (2)小球滑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答案】(1)圆弧轨道的半径是5m. (2)小球滑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6N,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 (1)小球由B到D做平抛运动,有:h=1 2 gt2 x=v B t 解得: 10 410/ 220.8 B g v x m s h ==?= ? 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1 2 mv B2-0 解得轨道半径R=5m (2)在B点,由向心力公式得: 2 B v N mg m R -= 解得:N=6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N=N=6N,方向竖直向下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把握每个过程和状态的物理规律,掌握圆周运动靠径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运用运动的分解法进行研究平抛运动. 2.某校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游戏装置,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在A点用一弹射装置可将静止的小滑块以v0水平速度弹射出去,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径R=0.3m 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运行一周后自 B点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陷阱,C、D两点的竖直高度差h=0.2m,水平距离s=0.6m,水平轨道AB长为L1=1m,BC长为 L2 =2.6m,

高考物理 43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精解分析

高考题精解分析:43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 高频考点: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 动态发布:2011山东理综卷第20题、2011福建理综第15题、2010全国理综2第19题、2010天津理综物理第7题、2010山东理综第19题 命题规律: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考查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为选择题,难度中等。 命题分析 考查方式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 【命题分析】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负载电阻不变,原副线圈电压、电流、功率随匝数比变化而变化;二是匝数比不变,原副线圈电压、电流、功率随负载变化而变化。解决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问题首先要明确变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在理想变压器中,负线圈的输出电压U2由原线圈的输入电压U1和匝数比决定,与负载电阻无关,即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在原线圈输入电压U1和匝数比确定的情况下,原线圈的输入电流由副线圈输出电流决定,副线圈输出电流由负载确定,即负载决定输入电流;变压器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确定,即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分析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的思路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得出输出电压,由输出电压和负载得出输出电流,最后由输出功率得出输入功率。考查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的试题难度中等。 例1(2011山东理综卷第20题)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甲为调压变压器示意图。保持输入电压u1不变,当滑动接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某次检测得到用户电压u2随时间t变 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以下正确的 是 A、u2πt)V B、u2πt)V C、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应将P适当下移 D、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应将P适当上移 【解析】:由于用户电压u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周期为0.02s,所以u2πt)V,选项B正确A错误;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由变压器变压公式可知应减小变压器原线圈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精选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 考点一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1.[2015·新课标全国Ⅱ,35(1),5分](难度★★)(多选)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解析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可以说明电子是一种波,故A正确;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可以说明β射线是一种粒子,故B错误;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中子衍射说明中子是一种波,故C正确;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利用了电子束的衍涉现象,说明电子束是一种波,故D正确;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明光是一种粒子,故E错误.答案ACD 2.[2015·江苏单科,12C(1),5分](难度★★★)(多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解析光电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所以A正确;热中子束在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即运动的实

物粒子具有波的特性,即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所以B 正 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电磁辐射具 有量子化,即黑体辐射是不连续的、 一份一份的,所以黑体辐射用光的粒子性解释,即C 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 长公式λ=h p ,p 2 =2mE k ,又质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动能相等的质 子和电子, 质子的德布罗意波较短,所以D 错误. 答案 AB 3.[2014·江苏单科,12C(1)](难度★★)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7.73×1014 Hz 和 5.44×1014 Hz ,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 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 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 较大的( ) A .波长 B .频率 C .能量 D .动量 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 E km =hν-W =hν-hν0 钙的截止频率大,因此钙中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其动量p = 2mEkm ,故动量小,由λ =h p ,可知波长较大,则频率较小,选项A 正确. 答案 A 4.(2014·广东理综,18,6分)(难度★★★)(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 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 .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 .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解析 增大入射光强度,使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加,因此光电流增 大,选项A 正确;光 电效应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强度无关,选项B 错误; 当照射光的频率小于ν,大于极限频率时 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由E km =hν-W ,增加照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选项D 正确. 答案 AD 5. (2013·北京理综,14,6分)(难度★★)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 的圆心O ,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 和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