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Na 23 Cl 35.5 Fe 56 Ba 137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天工开物》中对制造染料“蓝靛”的叙述如下:“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文中没有涉及的实验操作是()A.溶解B.搅拌C.升华D.蒸发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1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 g D.1 mol任何物质均含有6.02×1023个分子3.将下列溶液分别稀释到100 mL,稀释后的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15 mL 1 mol?L﹣1的AlCl3B.50 m L 1 mol?L﹣1的KCl

C.20 mL 2 mol?L﹣1的NH4Cl D.10 mL 2 mol?L﹣1的CaCl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1LCO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L O2的质量要小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

D.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才能用于配制溶液

B.配制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用浓盐酸配制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6.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氧化物分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②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

③根据分散系的本质为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物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7.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

8.还原性I->Fe2+>Br-。向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所得溶液离子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A.I-、Fe3+、Cl-B.Fe2+、Cl-、Br-

C.Fe2+、Fe3+、Cl-D.Fe2+、I-、Cl-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铜粉:Fe3++Cu=Fe2+ +Cu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Ba2+ +SO42-=BaSO4↓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CO32-+2H+=CO2↑+H2O

D.向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2NH3·H2O +SO2=2NH4++SO32- +H2O

10.在下列状态下,属于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A.氯化钠晶体B.液态氯化氢C.硝酸钾溶液D.熔融氢氧化钠11.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Mg2+、SO42-、OH-、K+B.Fe3+、NO3-、Cl-、H+

C.K+、HCO3-、Cl-、H+D.H+、Na+、Cl-、SO42-

12.聚合硫酸铁可用于水的净化,化学式可表示为[Fe a(OH)b(SO4)c]m,取其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4.66 g。另一份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对滤出固体洗涤,后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质量为1.6 g,该聚合硫酸铁样品中a∶b的比值是()

A.1∶1 B.2∶1 C.3∶1 D.2∶5

13.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粒子。其中N2、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B.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该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4+=2H++N2↑+3Cl-+3H2O

14.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和bmol/L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已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2w1=w2 B.w2>2w1 C.w2<2w1 D.不能判断

15.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始滤液的pH=7

B.试剂Ⅰ为Ba(NO3)2溶液

C.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

D.图示步骤中的2次过滤操作不可以合并

16.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 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O32-将转化为()

A.SO42-B.SO32-C.S D.S2—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5 mol Na2CO3中含有_____个Na+。

(2)等质量的HCl、NH3、CO2、O2四种气体,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

(3)实验室需要0.50mol·L—1NaCl溶液480mL。

①配制溶液时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胶头滴管以及等质量的几片滤纸。

②配制该溶液需称取Na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

A.容量瓶洗涤干净后未干燥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

18.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铝③酒精④氨水⑤二氧化碳⑥碳酸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⑨氧化钠固体⑩氯化氢气体⑾熔融氯化钠。

(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

(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⑥和⑧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I.实验室可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2KMnO 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4)若产生0.5molCl2,则被氧化的HCl________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约为

____________。

II.根据反应Cu+4HNO 3(浓)Cu(NO3)2+2NO2↑+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还原产物是______。

②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

20.某课外探究活动小组使用常用仪器,运用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原理,巧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单实验装置。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

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

②实验时若液面不能与锌粒接触,又无酸液可加,且该装置已固定,则使反应发生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把试管底部钻一小洞,并和广口瓶组装成如图乙所示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的装置,若该装置中的隔板是用铜丝制成的,隔板上放锌粒,酸使用H2SO4,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丙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装置,即用橡皮塞代替铁架台来固定试管,则丙同学的做法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1.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Cu2+、Fe2+、Hg2+、H+等离子,某化学小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准备回收废水中的铜和汞,同时得到绿矾。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现有仪器:酒精灯、玻璃棒、坩埚、蒸发皿、蒸馏烧瓶、烧杯、铁架台等,完成步骤Ⅳ的实验操作还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2)步骤Ⅰ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步骤Ⅱ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

(3)步骤Ⅲ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应与装置________(填“甲”“乙”或“丙”)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氧化铜制取铜有如下四种方案:

方案甲: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方案乙: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方案丙:利用炭粉还原氧化铜;

方案丁:先将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再将滤渣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洗涤、烘干。从安全角度考虑,方案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下同)不好;从产品纯度考虑,方案________不好。

(5)写出步骤Ⅰ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D 6.A 7.C 8.B

9.D 10.D 11.D 12.A 13.C 14.B 15.C 16.A

17.N A或6. 02×1023 NH3 500 mL容量瓶 14.6 BD

18.①②④⑦?③⑤⑥⑧⑨⑩?⑧ Na2CO3===2Na++CO32- Na2CO3+

2CH3COOH===2CH3COONa+CO2↑+H2O

19. 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②1 6.02×1023 NO2 2:1

20.关闭活塞,从长颈漏斗向U形管中加水,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从长颈漏斗加入少量蒸馏水使溶液与锌粒接触 Zn+2H+=Zn2++H2↑ 不可行广口瓶被橡皮塞密封后,瓶内的气压会随液体的加入而增大,使试管中的液体不能在关闭阀门时排入广口瓶中,因而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甚至会由于容器中气压过高而发生危险

21.B、C 将铜离子、汞离子全部转化成铜和汞不能乙汞易挥发且有剧毒,汞的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甲、乙丙 Fe+Cu2+===Cu+Fe2+、Hg2++Fe===Hg+Fe2+、2H++Fe===Fe2++H2↑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等高二(统招班)上期中考试数学(文)(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铅山一中 高二(统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 2 230A x x x =--≤,{}3,2,1,0,1,2B =---,则A B =( ) A .{}3,2,1--- B . 1,0,1,2 C .{}1,2 D .{}2,1,0,1-- 【答案】B 【分析】求出集合A ,利用交集定义能求出A B . 【详解】 {} {}223013A x x x x x =--≤=-≤≤,{}3,2,1,0,1,2B =---, 因此,{}1,0,1,2A B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交集的求法,考查交集定义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2.已知向量a ,b 满足2=a ,1=b ,() -⊥a b b ,则a ,b 的夹角是( ). A . π3 B . π6 C . 2π3 D . 5π6 【答案】A 【分析】先利用向量垂直的性质得到22||a b b b ?==,再计算cos θ的值,从而求得a 与 b 的夹角θ的值. 【详解】非零向量,a b 满足2=a ,1=b , 且()a b b -⊥,则()0-?=a b b , 即22|1|a b b b ?===, 所以2||11 cos 212 ||||||||a b b a b a b θ?= ===???, 又[0θ∈,]π, 所以a 与b 的夹角为3 πθ=. 故选:A .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向量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垂直关系的向量表示,向量夹角大小的计算问题,属于基础题目. 3.某企业一种商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数据如表: 现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求得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21y x =-,则a 值等于( ) A .4.5 B .5 C .5.5 D .6 【答案】B 【分析】由已知表格中的数据求得x 与y 的值,代入线性回归方程求解a 值. 【详解】由所给数据可求得 ∴ 234 33 x ++= =, 103 a y += , 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为?21y x =-, 得 102313 a +=?-, 解得5a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明确线性回归方程恒过样本点的中心是关键,是基础题. 4.已知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3 A π =,2b =,且ABC a 的值为( ) A .12 B .8 C . D .【答案】D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c 的值,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 的值. 【详解】由题可得, 1sin 2b c A ???=221c ?=?,

2019-2020学年武昌实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武昌实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工业上电化学法生产硫酸的工艺示意图如图,电池以固体金属氧化物作电解质,该电解质能传导O2-离子,已知S(g)在负极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负极S(g)只发生反应S-6e-+3O2-=SO3 B.该工艺用稀硫酸吸收SO3可提高S(g)的转化率 C.每生产1L浓度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理论上将消耗30mol氧气 D.工艺中稀硫酸浓度增大的原因是水参与电极放电质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据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有SO2生成,所以负极还发生S-4e-+2O2-=SO2,故A错误; B.S(g)在负极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吸收生成物SO3可使反应正向移动,提高S的转化率,故B正确; C.浓度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中n(H2SO4)= 1.84g/mL 10009 mL 98 8% ?? =18.4mol,由S~6e-~ 1.5O2~H2SO4可知,消耗氧气为18.4mol×1.5=27.6mol,故C错误; D.工艺中稀硫酸浓度增大的原因是负极生成的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D错误;故答案为B。 2.在加热条件下,乙醇转化为有机物R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R的化学式为C2H4O 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过程中固体有红黑交替变化的现象 D.乙二醇(HO-CH2-CH2-OH)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从铜催化氧化乙醇的反应机理分析。 【详解】 A. 图中CH3CH2OH+CuO→CH3CHO+Cu+H2O,则R化学式为C2H4O,A项正确; B. 乙醇变成乙醛,发生了脱氢氧化反应,B项错误; C. 图中另一反应为2Cu+O2→2CuO,两反应中交替生成铜、氧化铜,故固体有红黑交替现象,C项正确; D. 从乙醇到乙醛的分子结构变化可知,分子中有αH的醇都可发生上述催化氧化反应。乙二醇 (HO-CH2-CH2-OH)的两个羟基都有αH,能发生类似反应,D项正确。 本题选B。 【点睛】 有机反应中,通过比较有机物结构的变化,可以知道反应的本质,得到反应的规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OOH 和CH3COOH 互为同系物 B.与CH3CH2CHO互为同分异构体 C.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 D.烷烃CH3CH(CH3)C(CH3)3的名称是2,3,3-三甲基丁烷 【答案】D 【解析】A.HCOOH 和CH3COOH 均为羧酸,且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基团,两者互为同系物,故A正确; B.与CH3CH2CHO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可表示为,故C正确;D.根据系统命名法,烷烃CH3CH(CH3)C(CH3)3的名称是2,2,3-三甲基丁烷,故D错误,答案为D。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NH4+、MnO4-、CO32- B.c(I-)=0.10mol·L-1的溶液中:Al3+、Fe3+、Cl-、NO3- C.pH=1的溶液中:NH4+、Na+、SO42-、Br- D.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Mg2+、K+、Cl-、H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MnO4-是紫红色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2020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考化学试卷(6月份)(含答案解析)

2020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考化学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1.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防控疫情已成为国际首要大事。按照以往对冠状病毒的 经验,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因乙醇易燃,不可使用酒精溶液大面积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B. 过氧乙酸(CH3COOOH)用于杀灭病毒是因为其含有羧基 C. 次氯酸钠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刺激性,使用时需带手套,并稀释使用 D. 不能将“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进行环境消毒 2.我国自主研发的对二甲苯绿色合成项目取得新进展,其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M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 可用溴水鉴别M和对二甲苯 C. 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 D. 异戊二烯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 A B. 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4.已知氢化钠(NaH)可由氢气和钠在高温下化合形成,其使用需要惰性环境,遇水放出易燃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得到一定 量的H2 B. 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 中一定含有H2 C. 氢化钠在无水条件下除去钢铁表面铁锈的反应方程式为3 NaH+Fe2O3=2Fe+3NaOH D. 锌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与钠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纯净的NaH 5.常温下,向1L 0.1mol?L?1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已知常温下NH3?H2O电离平衡常数 K=1.76×10?5],使溶液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 +,A 不正确; B .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原子,B 正确; C .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根据较强酸可以制较弱酸的规律,可知酸性:硫酸>碳酸>苯酚,C 正确; D .下层呈橙红色,则表明NaBr 与氯水反应生成Br 2,从而得出还原性:Br ->Cl -,D 正确; 故选A 。 2.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C 向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试纸变为蓝色 NO3-被氧化为NH3 D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Na2SO3溶液pH约为10, 0.1mol/LNaHSO3溶液pH约为5 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强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现象可知,将BaSO4投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向过滤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BaCO3和BaSO4,有BaSO4转化成BaCO3,这是由于CO32-浓度大使Q c(BaCO3)>K sp(BaCO3),所以不能验证K sp(BaSO4)<K sp(BaCO3),A项错误; B. Mg(OH)2比Ca(OH)2更难溶,成浆状后,再加入饱和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Ca(OH)2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和溶于水的CaCl2,过滤,用蒸馏水洗净沉淀,可达到除去Mg(OH)2样品中Ca(OH)2杂质的目的,B项正确; C. 试纸变为蓝色,说明生成氨气,可说明NO3?被还原为NH3,结论不正确,C项错误; D. 由操作和现象可知,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大于其水解,则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弱,D项错误;答案选B。 【点睛】 A项是易错点,沉淀转化的一般原则是由溶解度小的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容易实现,但两难溶物溶解度相差不大时也可控制浓度使溶解度小的转化成溶解度大的。 3.下列选项中,为完成相应实验,所用仪器或相关操作合理的是 A B C D 用CCl4提取溶在乙醇中的I2测量Cl2的体积过滤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

【语文】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统招班)(解析版)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 考试语文试题(统招班)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也倡导以人为本,但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更多强调以个人为本;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不主张以个人为本,而是强调以群体为本,强调群体在价值上高于个人。 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看来,个体不能离群索居,一定要在群体之中生存生活,其道德行为也要在社群生活中增进。超出个体的最基本社群单位是家庭,扩大而为家族、社区以及各级行政范畴,如乡、县、府、省,直至国家。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特别重视家庭价值,而家庭是个体向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社群层级。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不能高于社群价值,强调个人与群体的交融、个人对群体的义务,强调社群整体利益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思想家没有抽象地讨论社群,而是用“家”“国”“社稷”“天下”等概念具体表达社群的意义和价值;“能群”“保家”“报国”等众多提法都明确体现社群安宁、和谐、繁荣的重要性,凸显个人对社群和社会的义务,强调社群和社会对个人的优先性和重要性。在表现形式上,对社群和社会优先的强调还通过“公—私”的对立而得以体现:个人是私,家庭是公;家庭是私,国家是公;社群的公、国家社稷的公是更大的公,最大的公是天下的公道公平公益,故说“天下为公”。 总之,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是在一个向社群开放的、连续的同心圆结构中展现的,即个人—家庭—国家—世界—自然,从内向外不断拓展,从而包含多个向度,确认个体对不同层级的社群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论语》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礼记》提出“以天下为一家”。如果说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关系,则我国古人早就把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扩充了。 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道德的中心原则是个人权利优先,主张人人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从事活动,认为以一种共同的善的观念要求所有公民是违背基本个人自由的。而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社会共同的善、社会责任、有助于公益的美德。社群与个人、责任与权利是不同的伦理学概念,反映不同的伦理学立场,适用于不同的价值领域。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坚持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以社群和责任为中心的立场,在赞同自由、人权的同时,毫不含糊地申明不赞成个人优先的立场。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 A.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倡导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个人为本,强调个人权利优先于群体。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考物理机械振动试题经典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考物理机械振动试题经典 一、机械振动选择题 1.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为原长,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 A.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弹力大小应为2mg 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总和不变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 D.物体的最大动能应等于mgA 2.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长为l,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的关系式为() A.T=2πr GM l B.T=2πr l GM C.T=2πGM r l D.T=2πl r GM 3.如图所示是扬声器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2×10-3s时刻纸盆中心的速度最大 B.t=3×10-3s时刻纸盆中心的加速度最大 C.在0?l×10-3s之间纸盆中心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D.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1.5×10-4cos50πt(m) 4.如图所示的弹簧振子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振子的位移增大的过程中,弹力做负功 B.振子的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弹力做正功 C.振子的加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弹力做正功 D.振子从O点出发到再次回到O点的过程中,弹力做的总功为零 5.如右图甲所示,水平的光滑杆上有一弹簧振子,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振动图象可以得知( ) A.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t1 B.在t=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a点 C.在t=t1时刻,振子的速度为零 D.从t1到t2,振子正从O点向b点运动 6.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B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 A.B. C.D. 7.如图所示,物块M与m叠放在一起,以O为平衡位置,在ab之间做简谐振动,两者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取向右为正方向,其振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实验模拟题训练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实验探究 1.(08 黄埔区4 月模拟)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 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品红溶液NaOH 溶液品红溶液 A B C D E ⑴ 实验室常用装置 E 制备Cl 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 ⑵ 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 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 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 答案 (1)酸性(1分)、还原性( 1 分); (2)B 溶液恢复红色(1分), D 溶液仍无色(1分)

3)吸收多余的SO2和Cl2,防止污染环境( 1 分) 4)①使SO2和Cl 2混合均匀( 1 分),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的流速(1分) ②控制SO2和Cl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进气(1分),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 H2SO4和HCl (1分),SO2 + Cl2 + 2H2O → SO42-+ 2Cl—+ 4H+(2分) ③控制SO2和Cl2进气的物质的量,使之不相等(2分) 2.(08黄埔区4月模拟)(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 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 NaClO 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 2?3H2O。 ②纯ClO 2 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 溶液是指160 gNaOH 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 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 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 3氧化成ClO 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4)在碱性溶液中NaClO 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 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 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 2?3H2O 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考模拟仿真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7年大庆实验中学 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B.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可降解塑料,可以减缓“白色污染”,减轻温室效应 C.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 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2C与14C间的相互转化 8.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10N A B.在含有1mol FeI2的溶液中,通过足量的氯气,转移的电子数是3N A C.某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浓度均为0.1mol/L ,Na+离子总数为0.3N A D.50mL 12mol/L 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9.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桂皮中含有肉桂醛,结构如右图,杏仁中含有苯甲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肉桂醛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分子式为C9H8O B.肉桂醛分子中最多有18个原子共平面 C.1 mol肉桂醛与氢气加成时最多消耗4 mol H2 D.肉桂醛与苯甲醛不是同系物,但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411-江西省上饶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上饶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上饶市统计局 2011年6月16 日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于2010年11月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近3.1万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总数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6579714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省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12867 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451041人,增长7.36%,平均每年增加45104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1%。 二、家庭户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共有家庭户1658249户,家庭户人口为6358360人,占总人口的96.64%,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8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7人减少了0.04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396180人,占总人口的51.62%;女性为3183534人,占总人口的48.38%。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62下降为106.68。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59315人,占总人口的23.70%;15—64岁的人口为4535455人,占总人口的68.93%;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4944人,占总人口的7.3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3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8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2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化学高考5月模拟试题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化学高考5月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6分)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2.(6分)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3.(6分)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第1页(共7页)

4.(6分)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D.0.1mol?L﹣1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5.(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 A稀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 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 A.A B.B C.C D.D 6.(6分)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 发生化学反应 C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 D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溶液变浑浊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 比苯酚强 A.A B.B C.C D.D 第2页(共7页)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第1题(7分) 完成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1.由AgCl 制备AgNO 3:将AgCl 溶解在氨水中,电解,所得产物溶于硝酸; 2.由Hg 2Cl 2得到Hg :浓硝酸氧化,加热至干,溶于热水后电解; 第2题(8分) 钢中加入微量钒可起到脱氧和脱氮的作用,改善钢的性能。 测定钢中钒含量的步骤如下:钢试样用硫磷混合酸分解,钒以四价形式存在。再用KMnO 4将其氧化为五价,过量的KMnO 4用NaNO 2除去,过量的NaNO 2用尿素除去。五价钒与N -苯甲酰-N -苯基羟胺在3.5~5mol/L 盐酸介质中以1︰2形成紫红色单核电中性配合物,比色测定。 回答如下问题: 1.高价钒在酸性溶液中通常以含氧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写出钒与浓硫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2.以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测定过程中KMnO 4、NaNO 2和尿素的作用。 第3题(8分) 黄金的提取通常采用氰化-氧化法。 (1)氰化法是向含氰化钠的矿粉(Au 粉)混合液中鼓入空气,将金转移到溶液,再用锌粉还原提取Au 。试写出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计算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已知:Ф0Au +/Au =1.68V ,Ф0O 2/OH -=0.401V ,Ф0Zn 2+/Zn =-0.70V ,K 稳Au(CN)2-=2.0×1038 K 稳Zn(OH)4 2-=1.0×1016) (2)为保护环境,必须对含CN -废水进行处理,请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处理方案。比较它们的优缺 第4题(6分) 1.用通用的符号和式子说明所谓的过氧化合物,写出四种过氧化合物的化学式。 2.过氧化钙由于具有稳定性好,无毒,且具有长期放氧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功能的无机过氧化物,主要用于消毒杀菌。定量测定过氧化钙(Ⅱ)中过氧化物含量,通常先用适当的酸使过氧化钙分解,然后采用高锰酸钾法或碘量法测定以上分解产物。请写出这两种方法的化学方程第5题完成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11分): 1 三硫化二砷溶于硫化钠溶液。

【精准解析】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理)试题

横峰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设集合{} 2 |20A x x x =--≤,{}3|log 1B x x =≤,则A B =( ) A. []1,2- B. (]0,1 C. (]0,2 D. []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由二次不等式及对数不等式的解法求出集合A 、B ,然后结合集合交集的运算求A B 即可. 【详解】解:解不等式220x x --≤,得12x -≤≤, 即[] 1,2A =-, 解不等式3log 1x ≤,得03x <≤, 即(]0,3B =, 则A B =(]0,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不等式及对数不等式的解法,重点考查了集合交集的运算,属基础题. 2.已知复数()z i a i =-(i 为虚数单位,a R ∈),若12a <<,则z 的取值范围为( ) A. 2,5 B. ) 2,2 C. (5 D.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复数的基本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再求复数模的范围即可. 【详解】解:因为复数()1z i a i ai =-=+, 所以21z a = +12a <<,即214a <<, 则z 的取值范围为 ( 2,5,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乘法运算及模长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3.某中学高二年级共有学生2400人,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若样本中共有男生42人,则该校高二年级共有女生( ) A. 1260 B. 1230 C. 1200 D. 1140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分层抽样方法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设女生总人数为:x 人,由分层抽样的方法可得: 抽取女生人数为:804238-=人, 所以 8038 2400x =,解得:1140x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层抽样方法中的 比例关系,属于基础题. 4.已知3512a b a b ==?=, ,,则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为( ) A. 125 B. 3 C. 4 D. 5 【答案】A 【解析】 因为12a b ?=,设两向量的夹角为θ ,由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有cos 12a b θ?=,所以 1212 cos 5a b θ= =,即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为125 ,选A. 5.已知命题“:p x R ?∈,211x +≥”的否定是( ) A. 0x R ?∈,2 011x +≤ B. 0x R ?∈,2 011x +< C. x R ?∈,211x +< D. x R ?∈,211x +≤ 【答案】B 【解析】 【分析】

2020年四川省成都附属实验中学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卷(6月份)

2020年四川省成都附属实验中学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 B. 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D. 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和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X、Y、Z、R、W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可组成离子化合物Z2Y和共价化合物RY3、XW4; 已知Y、R同主族,Z、R、W同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Z>R>W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 m W>H n R C. Y、Z、R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 X2W6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6g有机物C2H6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一定为7N A B. 密闭容器中1molH2与1mol I2制备HI,增加2N A个H?I键 C. 25℃,1L pH=13的Ba(OH)2溶液中OH?数为0.2N A N A D. 0.1mol Fe在足量氧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为4 15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A. A B. B C. C D. D 5.分子式均为C5H10O2的两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都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B. ①②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等质量的①和②分别与足量钠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 D. 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6.某温度时,将nmol?L?l CH3COOH溶液滴入10mL1.0mol?L?1NaOH溶液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CH3COOH溶 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Kw:a>b B. 25℃时:K(CH3COOH)=1/(n?1)?10?7 C. n<1.0 D. 水的电离程度:c>b 7.某同学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通过改变浓度来实现反应,2Fe3++2I?=2Fe2++I2中 Fe3+与Fe2+的相互转化.K 闭合时,电流表指针第一次发生偏转,当指针归零后, 向左管滴油加0.01mol/L的AgNO3溶液,发现指针第二次偏转,方向相反.下列有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指针第一次偏转时,b极反应式为Fe3++e?=Fe2+ B. 加入AgNO3后,a为正极 C. 当b极有0.001molFe3+被还原时,则通过盐桥的电子数为0.001N A D. 第二次指针偏转的原因是:I?浓度减小,反应逆向进行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8.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是作为电池壳体的金属锌,正极是被二氧化锰和碳粉包围的石墨电极,电解质是氯化锌和氯 化铵的糊状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MnOOH.废旧电池中的Zn、Mn元素的回收,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Ⅰ.回收锌元素,制备ZnCl2 步骤一:向除去壳体及石墨电极的黑色糊状物中加水,搅拌,充分溶解,经过滤分离得固体和滤液。 步骤二:处理滤液,得到ZnCl2?xH2O晶体。 步骤三:将SOCl2与ZnCl2?xH2O晶体混合制取无水ZnCl2。

衡水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详解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农药和制盐酸、有机溶剂的重要原料 B. “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白酒中混有少量塑化剂,少量饮用对人体无害,可通过过滤方法除去 D.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2 .已知某有机物QH2Q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和B, B能氧化成C.若A C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则 GH2Q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3. 已知在pH为4?5的溶液中,Cu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某学生拟用电解CuSQ 溶液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同学向pH=3.8酸化的、含有Fe2( SQ) 3杂质的CuSQ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黑色粉末X,充分搅拌后将滤液用下图所示装置电解,其中某电极增重ag, 另一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黑色粉末X是铁粉 C.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二 D. 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40H - 4e「=Q f +2H0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0.01mol/LNH 4AI (SO4) 2 溶液与0.02mol/LBa (OH 2 溶液等体积混合NH+AI +2SQ +2Ba2++4OH =2BaSQ J +AI (QH 3 J +NH?"。 B. NazQ加入H2180中:2NaaC2+2F218Q=4N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红装素裹一抔黄土断章取意以辞害意 B . 言行相故气吞斗牛媚上欺下对答如流 C . 不醒人事勃然大怒吹毛求疵前扑后继 D . 恼羞成怒歇斯底里妄自菲薄置之不理 2. (2分) (2017八下·龙口期中) 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世间万千滋味早有先人尝遍,读过多少警世名言,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重蹈覆辙。 B .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 . 固定时间的睡眠有助于规律生活的养成,养成一定的自我生理时钟是营造优质睡眠的不二法门。 D . 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期期艾艾地半天没说完整一句话。 3. (2分) (2017九上·台州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朱熹抽取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B .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 . “总角”“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笈”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 .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4. (2分) (2017八下·无锡期末) 下面对《水浒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抵抗官军,杀富济贫的豪举。 B . 林冲是梁山著名的英雄,曾担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好的人物之一,他与所有的好汉都不同,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 C . 宋江是梁山的首领,他仗义疏财,广交江湖好汉,足智多谋,有指挥才能,另外,他又有着很浓厚的忠君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020年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氟利昂做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B. 严格地讲实验室中的“通风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一 般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C.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的壳体通常采用纤维作增强体,金属作基体的复合材料 D. 漂洗衣服时,可以采用萃取原理中的“少量多次”来节约用水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 焰显黄色 说明该食盐不含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 淀又会全部消失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 无 C 向尿液中加入新制悬浊液,没有砖红色沉淀生 成 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D 某待测液中先滴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 出现血红色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 A. A B. B C. C D. D 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元素的原子序数为Z Y Z X W 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第ⅥA族 B. X、Y、Z三种元素对应原子的半径依次减小 C. 和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 D. 利用Y的含氧酸酸性强于W的含氧酸酸性,可证明非金属性W强于Y 4.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可看作是由苯衍生的物质配以相应文字形成的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化合物不能与乙醇发生反应 B. 化合物分子式为 C. 化合物可通过苯与Cl 发生加成反应制得 D. 1mol 化合物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5.氢氧化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氢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 玻璃粉末含、、,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图:

2018高考语文压轴卷江西省横峰中学2018届高三第5周周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五次语文周练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因人的疏忽,过多地被送进海洋中的重金属是危险的,不仅对海洋中的生命,对人类也很危险。最终遭殃的是排放污染的人类。 A.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了这些重金属,鱼虾吃了藻类,人类又吃了鱼虾 B.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藻类和海洋植物又吸收了重金属 C.这些重金属被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鱼虾吃了藻类,人又吃了鱼虾 D.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重金属又被藻类和海洋植物所吸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只有深入排查安全风险,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并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才能杜绝食品安全事件不再发生 B.阿根廷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基于西班牙语的人工智能程序,用于通过分析被测试者微博、论坛帖子、演讲等评估作者的人格和个性 C.我们不能否认浅阅读的作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至少使得有人低头看书了,现在我们应当树立多层次的阅读观,倡导自由阅读,广泛阅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