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力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磁力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磁力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磁力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磁力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3.1 滚动轴承的检修执行SHS 03059—2004《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与质量标准》。

3.2 拆卸前的准备

3.2.1 根据检修前设备运行技术状况和状态监测(振动、温度)记录,分析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制定详尽的检修技术方案。

3.2.2 熟悉设备技术资料。

3.2.3 备齐检修所需的工、量、卡具;

3.2.4 按规定具备检修条件;

3.2.5 各项准备工作应符合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如按照Q/SHS 0001.3—2001《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规定,对检修过程进行必要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及环境因素及环境影响分析。

3.3拆卸与检查

3.3.1 拆去附属探头。

3.3.2 依次拆下泵壳,拉出内部旋转组件(为克服内外磁转子吸引力作用,需要用力)。

3.3.3 将内磁转子从旋转组件中拆下。

3.3.4 将轴组件从轴承架内抽出并解体,检查碳化硅轴承、密封罩等磨损和腐蚀情况,并测量记录口环间隙。间隙超差则更换新备件。

3.3.5 轴套、轴承不得有磨损伤痕。

3.3.6 如果轴承和推力盘已损坏或超出允许的磨损极限则应拆卸轴承和推力盘。

3.4 质量标准

叶轮、口环及泵体的检修质量标准应按SHS 01013—2004执行。

3.4.1 轴承间隙应按照制造厂提供的数据严格控制。一般长径比在0.8~1.2之间的轴承安装间隙应控制在0.1~0.15mm之间,大于0.5mm必须更改。

3.4.2 外磁转子与电机连接后其径向与轴向跳动应小于0.Olmm。外磁转子与密封罩体的最大端面跳动为0.25mm,最大径向跳动为0.50mm。

3.4.3 用高斯计测量磁性体表面感应强度不得小于初始值的70%。无初始值的可按450mT计算。

4 试车与验收(略)

5 维护与故障处理

5.1 日常维护

5.1.1 维护内容

5.1.1.1 压力表的显示是否稳定正常。

5.1.1.2 输送介质流量和电流值是否稳定。

5.1.1.3 泵运转中是否有异音和异常振动,发现有异常声音和振动应及时处理。

5.1.1.4 若泵备有保护系统其各监测指示是否处于安全区域内工作。

5.1.1.5 运行中严禁用任何物体触碰外磁转子,密封罩根部工作温度

是否符合表2的要求。

5.1.2 维护时间

按规定定时进行维护,及时消除缺陷。

5.2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3)

表3 常见故障与处理

NASH真空泵检修规程

NASH真空泵检修维护规程 编写:XXX 日期:2014年X月XX日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发布日期:

目录 一、设备功能描述及参数 (2) 二、设备结构简图 (3) 三、维护及检修项目(顺序依次为:检查、润滑、清洗、更换部件、大修理) (5) 四、维护时间表 (10) 五、常见问题及故障排除 (10) 六、备品备件清单(包括润滑油和脂) (11)

一、设备功能描述及参数 本规程适用于XXXXXXXXXXXX电厂的8台佶缔纳士水环式真空泵,每套机组配备2台。生产厂家为美国Gardner Denver Nash Machinery Ltd,型号为AT-1006E,KKS编码为 10/20/30/40MAJ21AP001, 10/20/30/40MAJ22AP001.其主要功能为抽取凝汽器内的不凝结气体,维持凝汽器负压,改善凝汽器换热条件,提高机组热效率。 设备参数如下: 抽混合气量: 81.56kg/h 排干空气量: 25.5kg/h 真空泵极限真空:不大于3.1Kpa 密封水:凝结水最高50℃ 冷却器及冷却水:管式换热器开式循环冷却水 30℃ 0.2-0.45Mpa 泵转速:740r/min

二、设备结构简图

三、维护及检修项目 1. 运行过程中的检查 1.1 经常性的,至少每周一次 1.1.1 工作液温度T1(420,440) 温度升高表示换热器(130)受到污 染,根据所附换热器的维修说明清理。 1.1.2 真空泵入口与凝汽器的压力差该压差升高表明吸入管线上某处可能阻塞 1.1.3 分离器(080)的液位L1(230) 液位显示在最高和最低液位之间,如果显示高于最高值,表明溢水管线(248)有问题,如果低于最低值,表明补水电磁阀不起作用或没有水供应。 1.2 至少每月一次 1.2.1 工作液压力P1(480)其显示应与NASH真空泵有关实验证书的数据相吻合

磁力泵操作规程

磁力泵操作规程

磁力泵操作规程 1.磁力泵的运行 1.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1.1.1管道必须进行吹扫、清洗、为防止残留的杂质、焊渣进入泵腔,在泵进口处须配有过滤器或过滤网。 1.1.2检查名部分螺栓、连接件是否有松动,有松动的要加以坚固。 1.1.3用手盘动联轴节,使泵转子转动几圈,看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响声或轻重不匀的感觉,以判断泵内有无异物。 1.2启动程序 1.2.1打开吸入阀(进口阀),关闭排出阀(出口阀)、压力表阀、真空表阀,进行灌泵。 1.2.2稍开排出阀,点动电动机,查看电机转向。 1.2.3转向正确后,启动电动机,找开压力表、真空表阀。 1.2.4在压力上升并认为机器运转开稳后,徐徐打开排出阀,泵进行正常工作(离心泵排出阀微开启动,是为了轻载起步,减小点动电流,但必须注意:旋涡泵必须开阀启动)。

1.2.5泵运行点应在工况点上下浮动,过小、过大流量均易造成泵损坏。绝不允许用吸入管路上的阀门来调节流量,以免产生气蚀。 2.磁力泵的停车 2.1缓慢关闭排出阀。 2.2停止电机。 2.3关闭泵进口阀门。 2.4如环境温度低于液体凝固点时,要放净泵内液体,以防冻裂。 2.5长时间停止使用的泵,除将泵内的腐蚀性液体放净外,还要用清水冲洗干净,特别是密封室认真冲洗干净。最好是将泵拆下清洗后重新装好,并将泵的进出口封闭后妥善保管。 2.6禁止在出口阀门未关闭的情况下停车,以免出口管路液体倒流使叶轮反转,损坏零件。 3.磁力泵操作中注意事项 3.1泵决不允许空载运行,如果不能保证,须安装空载保护装置,压力传感器或负载测控器。一旦断液或泵内有摩擦,则保护装置响应后跳闸,防止泵空载而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3.2如果磁力泵配备的电机超过7.5KW,最好能配备慢启动装置(如星三角启动器)。因为电机启动时,启动扭矩大,而配备的磁钢扭矩如果小于起动扭矩时,则内外磁钢会出现滑脱现象,即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以及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常用离心泵。 1.2 编写修订依据 SY-21005-73 炼油厂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4-79 化工厂清水泵及金属耐蚀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5-79 化工厂离心式热油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6-79 化工厂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要求 API 610-1995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 2.1.1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1.2 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月 2.2 检修内容 2.2.1 小修项目 2.2.1.1 更换填料密封。 2.2.1.2 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2.2.1.3 检查修复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2.2.1.4 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2.2.1.5 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2.2 大修项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2 检查修理机械密封。 2.2.2.3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2.2.2.4 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2.2.2.5 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检验。 2.2.2.6 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2.2.2.7 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2.2.2.8 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一、设备结构图及性能原理 1.设备结构图 1.1单螺杆泵 1—泵壳2—衬套3—螺杆4—偏心联轴节5—传动轴6—密封装置7—径向止推轴承8—普通联轴节 1.2二级螺杆泵 1.3三级螺杆泵 2.设备性能原理 2.1螺杆泵是依靠螺杆相互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沿吸入管进入吸入腔。随着螺杆的转动,密封腔内的液体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由于排出腔一端的容积逐渐缩小,即把液体排出。

二、检修 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1.1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 1.2 编写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 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 IS0 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 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 《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下表,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2 检修内容与程序 2.2.1 小修项目 2.2.1.1 检查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 2.2.1.2 检查轴承. . 2.2.1.3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 2.2.1.4 消除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 2.2.1.5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 2.2.2 大修项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内容. 2.2.2.2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 2.2.2.3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调整同步齿轮间隙. .

罗茨真空泵维护检修规程

罗茨真空泵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MDI装置罗茨真空泵的维护与检修。 1.2结构简述 罗茨真空泵由机壳、转子组件、轴承和齿轮箱等主要部件组成,由电动机直接驱动。 1.3设备性能 部分罗茨真空泵的主要性能见表1。 表1 2. 设备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零部件完整,齐全,符合图样要求。 2.1.2各部连接螺栓,螺母齐全满扣,连接牢固,无锈蚀,螺栓丝扣外露1?3 扣。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2.1.4压力表、温度计等装置灵敏准确,并定期校验。 2.1.5阀门及附属管线安装合理,涂色符合规定。 2.1.6基础坚固完整。 2.2运行性能 2.2.1油路畅通,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规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3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 2.2.4达到设备设计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总装置图、主要零件图、易损件图以及使用说明书齐全。 2.3.2设备档案、运行记录、缺陷与事故记录和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2.3.3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及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 2.4.1机体及管线清洁,表面无灰尘、结垢,无跑、冒、滴、漏。 2.4.2基础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 3. 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1.2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规定”,坚持“五定”、“三级过滤”。 3.1.3定时检查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能超过70C。 3.1.4经常注意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振动时,应及时停车检查其原因,并加以消除。 3.1.5长期停用时,应拆开清洗、擦干,在转子面涂以防锈油,装配好后,妥善保管,并定期盘车。 3.2定期检查 3.2.1每三个月分析一次齿轮箱润滑油,根据分析结果更换或补充。 3.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2。 表2

磁力泵安全操作规程

磁力泵操作规程 日常使用: 1、当抽吸液面高于泵轴心线时,启动前打开吸入管道阀门即可;若抽吸液面低 于泵轴心线时,管道需配备底阀。 2、泵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手动盘车,转动要灵活,无卡住及异常声响,各紧固 件要牢固。 3、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与磁力泵转向标示牌一致。 4、确保泵进口过滤器没有堵塞,不允许欠流。 5、泵启动前或泵检修后再次投用时,要充分进行泵体的冲液和放气工作。充液 放气的一般程序为:微开进口阀,使液体慢慢的浸入充满泵内部,然后微开出口阀,手动盘车,排出泵内气体;关闭出口阀,多次点动泵运转,每次点动后,微开出口阀,排出泵内气体;同时确认点动运转中无异常声音和震动。 6、在使用比重轻,蒸汽压力高的液体时,泵内部会发生气阻,因此要微开泵的 出口阀门后再启动。 7、泵启动前,打开进口阀,关闭出口阀,泵启动后,再缓慢打开出口阀,使设 备达到额定工作点流量为止,且压差值符合数据表规定值。 8、泵停止工作前,应先关闭出口阀,然后停泵,最后关闭进口阀。 9、泵长期停止后的启动,首先要进行泵的各部件检查和电机的绝缘检查,然后 再进行充液排气,最后启动泵。 注意事项: 1、磁力泵理论上的最小连续稳定流量约为额定流量的30%。日常使用请尽量靠 近额定流量点,但不要超过额定流量点,远离最小连续稳定流量点。 2、启、停泵时,对轴承的磨损比正常运行时要大得多,而且会造成石墨轴承发

生脆性断裂。因此,为延长石墨轴承的使用寿命,应尽量使泵连续运行,减少启、停次数。 3、如果管路和泵内部没有充满液体时运转,轴承、隔离套和内磁钢等部件,就 会烧损。 4、因磁力泵轴承的冷却和润滑是靠被输送的介质,所以绝对禁止空运转和欠流 运转,同时要避免在工作中途停电后再启动时所造成的空运转。 5、出口流量是否符合额定值,在过大的流量下运行,会导致叶轮轴向窜动增大, 泵的出口震动剧烈,电机过载。 6、如有异常声音和震动,一般是汽蚀或轴承磨损造成的,必须立即停车。 7、被输送介质中,若含有固体颗粒,泵入口要加过滤网;如含有铁磁质微粒, 需加磁性过滤器。 8、泵在使用中环境温度应小于40℃,电机温度不得超过75℃。 9、对于输送液为易沉淀结晶的介质时,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排净泵内积液。 10、磁力泵运行500小时后,应拆检轴承和端面动环的磨损情况,若轴承和轴套 的间隙大于0.5~1mm,叶轮轴向窜动1.5~2mm时,应更换轴承和轴向动环。 11、磁力泵在维修拆装过程中,内外磁钢部件辐射出来的磁场将对如:心脏起搏 器、信用卡、计算机磁盘、手表、精密仪器、仪表等产生磁场干扰,甚至产生危害性的影响。(上述物件应远离磁性器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装配好的整机磁力泵,不存在上述问题,因结构上有磁回路屏,可放心使用)12、装配内磁转子对准外磁转子轴向到位时,由于磁吸力(尤其是钕铁硼或稀土 钴强磁),用户应采取适当的缓冲措施,以免卡、夹手指头,防止工伤事故。 13、电气设备应由专业人员有效接地,并有醒目标示。 14、检修过程中确保设备过流部件不受污染,并由专人现场监督,满足无油、无 杂质的相关清洁度标准。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离心泵检修规程 总则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完好标准、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 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2. 设备完好标准 (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 (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 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C, 最高不 能超过75C。 ( 4)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离心泵的维护 1. 日常维护 ( 1)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 3)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 6)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2. 定期检查 (1)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但还在公差范围内, 则可继续使用。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 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定期检查泵的入口过滤器。 (4)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1、检修周期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检修周期表 2. 小修项目 (1)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5)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 (6)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3. 大修项目 (1)包括小修的所有项目。 (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气蚀和冲蚀情况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3)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必要时更换

水泵的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水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目次 1 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3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的维护与检修 (1) 3.1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技术性能 (1) 3.2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的维护 (2) 3.3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的检修 (4) 4 单级单吸离心泵的维护与检修 (5) 4.1 单级单吸离心泵技术性能 (5) 4.2 单级单吸离心泵的维护 (5) 4.3 单级单吸离心泵的检修 (7) 5 长轴立式泵的维护与检修 (8) 5.1 长轴立式泵的技术性能 (8) 5.2 长轴立式泵的维护 (8) 5.3 长轴立式泵的检修 (11) 6 自吸泵的维护与检修 (12) 6.1 自吸泵技术性能 (12) 6.2 自吸泵的维护 (12) 6.3 自吸泵的检修 (14) 7 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的维护与检修 (15) 7.1 自吸泵技术性能 (16) 7.2 自吸泵的维护 (16) 7.3 自吸泵的检修 (17) 8螺杆泵的维护与检修 (18) 8.1 螺杆泵技术性能 (18) 8.2 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19) 8.3 螺杆泵的维护 (19) 8.3 螺杆泵的检修 (20)

水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1 围 为了规水泵的维护与检修的管理,提高设备管理和维护检修质量水平,保证安全生产,特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设备维护检修的管理和控制。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三联卧式离心泵的使用说明书》 《凯泉泵业卧式离心泵的使用说明书》 《连成泵业卧式离心泵的使用说明书》 《LD型长轴立式泵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LCT型长轴立式泵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自吸泵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3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的维护与检修 3.1 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水泵技术性能(见表1) 表1 S系列/SS系列/KQSN系列/SLOW系列/YXS系列卧式中开离心泵技术性能

磁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磁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加强磁力泵检修拆装作业的质量管理,规范日常检查维护作业操作步骤,保证拆装作业的顺利完成,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是为提高日常检维修效率,降低人员劳动力的浪费,减少的环境污染,制定本操作程序指导书;最终达到设备平稳运行。 二、适用范围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各装置的CNA型、CNH型、CNE型、CNAD型、CNHX型等磁力泵的检修拆装作业。 三、操作程序 1、施工前准备 (1)掌握泵的运行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2)作业人员必须按所拆装设备的需要准备工、量、卡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仔细检查工具有无破损和缺陷,并正确使用之,避免作业中产生不必要的质量误差。 (3)磁力泵检修记录表应准备齐全。 (4)严格执行安全检修作业票内容,并逐一落实、确认签字。 (5)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杜绝违章作业,进入现场必须按照《劳保着装》规定进行着装(有必要时必须着隔热服及防毒面具),穿防滑耐油胶鞋,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高空作业挂好安全带。严禁赤臂进入作业现场,避免造成对作业人员的烫伤、划伤。 (6)到达施工现场,看好风向,并站在上风口作业,看好危急情况下的撤离通道。 2、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人员要求:掌握本专业理论实践知识,了解相关工种的一般操作;具备实际操作和处理故障的作业能力;熟悉所用的设备机具状况并会使用;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达到中级技术水平。 人员组成:钳工技师1人,钳工高级工1人,钳工中级工3人,安全员1人。 (2)工机具准备

(3)材料准备 3、检修工序

四、检修拆装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资料及施工技术方案,并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掌握正确的安装工艺、程序和方法,掌握有关精密测量技术,做好各项施工记录。 2、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健全质保体系,使质量管理程序制度化和标准化。 3、严格施工小组自检,质检员监检和甲乙双方共检制度。确保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4、对主要施工工序设停工检查点,各方人员共检合格后进行检查签证。 5、施工中,由专业技术人员对重要部位或工序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 6、严格施工工艺纪律,坚持文明施工。 7、施工中所用的重要材料均应有材料合格证,设备的合金钢零、部件进行光谱分析,紧固件还需进行硬度检查,备件符合规格、材质、数量要求,遵循零件的互换要求。 8、机器的拆检组装按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使用合适的工具,严禁盲目敲打。拆下的零、部件分别存放,对于精密部件要精心包装保护。 9、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设备的精密加工面(如盖上胶皮等)。 五、风险识别

水环式真空泵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HNZY 水环式真空泵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湖南中烟零陵卷烟厂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零陵卷烟厂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职能归口部门:设备工程部。 本标准由吕芳德批准。 本标准起草部门:动力车间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宏伟伍拥政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2BE1-253型水环式真空泵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动力车间2BE1-253型水环式真空泵的安全操作和保养。预防设备事故,确保工艺标准,提高工艺质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NZY/LL/GL-SB-02-a.0《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HNZY /LL/GL-SB-02-04-a.0《设备维修保养规定》 HNZY/LL/GL-SB-02-03-a.0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HNZY /LL/GL-GC-04-a.0《动能管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职责 4.1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此规程安全操作、点检设备。 4.2维修人员必须按照此规程安全操作、巡检和维护设备工作。 4.3车间领导、班组长、技术员按此规定进行检查、考核。 5 工作程序及要求 5.1 2BE1-253水环式真空泵操作程序 5.1.1准备工作 5.1.1.1查阅上一班交接班记录,了解上一班设备运行情况。 5.1.1.2合上控制柜内空气开关,检查指示灯是否亮,检查控制柜内两个小型断路器是否闭合,检查软起动器上“CONTROL VOLTAGE”指示灯是否亮,否则应报修。 5.1.1.3检查冷却水池是否有三分之二水位的冷却水,低于该水位时先打开补水阀补水。 5.1.1.4确认水池水位在三分之二标准线以上水位时,检查要投入运行的循环泵前后水阀是否全开,开启冷却水循环泵。 5.1.1.5打开水环式真空泵进气蝶阀(检查真空泵排气蝶阀是否全开)。 5.1.1.6关闭放水阀。打开水环式真空泵供水阀,直到溢水阀有水流出。 5.1.2开机 5.1.2.1按下控制柜上起动按钮启动水环式真空泵。 5.1.3运行管理 5.1.3.1调节真空泵供水阀,控制真空表读数在-0.09~-0.06MPa范围内。 5.1.3.2运行时水环式真空泵电流不大于148A,否则换开水环式真空泵并报修。 5.1.3.3运行时水环式真空泵端盖轴承温度≦70℃。 5.1.3.3运行中换开水环式真空泵时,按以下程序操作: 5.1.3.3.1合上待开水环式真空泵控制柜内空气开关。 5.1.3.3.2关闭放水阀,打开水环式真空泵供水阀直到溢水阀有水流出。

磁力泵的操作规程

磁力泵操作规程 一、磁力泵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泵的安全罩、电机接地线齐全。 2、检查泵润滑油液位及油质情况:液位在1/2~2/3处,无乳化。 3、按照泵的转动方向盘车(逆时针),盘车2-3周,检查盘车是否灵活。 4、检查泵进出口压力表灵活好用。 5、接通电源,点车(开车立即停车),观察泵轴的旋转方向是否是逆 时针方向。 6、如冬季开车,输送介质凝点在-30℃以上,检查输送介质是否为流体; 7、如果输送介质温度与泵体温度相差在10℃以上,在开车前要均匀预 热或预冷,预热或预冷速度一般为40℃~50℃/h(一般为让介质进入泵体)。 二、磁力泵的启动步骤 1、磁力泵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完毕后,打开泵出入口阀门,关闭出口阀 门,打开回流阀,打开排气阀排气使泵体灌满介质。 2、启动电机开关。 3、检查进出口压力、电流、振动、杂音、泄露及轴承温度等情况。 4、无问题时缓慢打开出口阀(≯3min),缓慢关闭回流阀调整至需要 的流量值。 三、磁力泵运转过程中的检查事项 1、电机电流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2、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指示。 3、轴承箱的油位、油质情况。 4、轴承、电机温度是否正常。(≯70℃) 5、机泵运转平稳,无杂音,油封、冷却水投用是否正常。 6、机泵及附属管路有无泄露。 7、当泵已经达到运转的温度和压力后,再次检查调整,如果需要的话 应重调(微调)设备。 四、磁力泵的停车步骤 1、缓慢关闭泵的出口阀,直至完全关闭(不得直接关闭速关阀,避免 造成水锤现象,损坏泵体)。 2、停电机,将泵停车。 3、关冷却用循环水。 4、停车,盘车3~5转。 5、如介质凝点高于-30℃则需排掉泵体内介质。

真空泵维护保养规程

真空泵维护保养规程 1 总则 通过对真空泵正确地日常维护,周期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保证工艺要求、生产出合格产品。 2 各类泵的技术性能 2.1 机械增压泵──罗茨泵 2.2 滑阀泵 2.3 复合分子泵 3 结构简述 3.1 ZJP型罗茨泵 该型泵是一种容积式真空泵,带溢流阀,它是利用一对8 子形转子在泵壳中保持一定的间隙作等速反向旋转而产生吸气和排气作用的,且进排气口连通,在通道上垂直地装置着一个自重阀,其作用是当排气口和进气口的压力差和阀的有效作用面积的乘积超过阀头的自重时,阀头就会自动顶开阀座,使排气口和进气口的压力差始终保持在一个可控制的数值内。两个转子被支承在泵壳侧面端盖的滚动轴承中,依靠一对可调的同步齿轮使二个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相互位置,而转子与端盖之间的端面间隙是靠固定端轴承座下面的可调金属垫片来保证,使泵在工作时因受热而转子只能向一面膨胀。 端盖内的四组内轴封是为了防止两侧润滑油进入泵壳,出轴处油封是为了防止气体漏入泵体内。 该型泵采用卧式结构,采用联轴器与电机直联,动力由联轴器传给主动轴,再通过同步齿轮传动从动轴。 3.2 滑阀泵 该型泵主要由泵体、滑阀、滑阀导轨、偏心轮、带轮等零件组成。上部设有六组圆盘形排气阀。 排气阀主要由弹簧和被弹簧压紧的阀片等零件组成。当泵内气体和油,从排气阀排出时,经过化雾器,然后由方油箱内的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气体排至大气,油经过滤油口过滤,然后通过压差由固定隔板、滑阀隔板的油孔输送至偏心轮,滑阀、泵腔等活动部分,随着泵的运转,被压缩的气体和油又由排气阀排出,因此本型泵的润滑均是自动进行。泵的转动部分及进气的结合面采用橡胶密封,泵体与泵盖纸垫用描图纸或青壳纸。 3.3 复合分子泵 复合分子泵它是由涡轮式和牵引式两种分子泵串联组合起来的一种复合型的分子真空泵 4 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4.1 运行中必须严格按照各类泵的技术规格使用,泵不允许长时间超过允许最高入口压力情况下工作。 4.2 注意电动机负荷和泵的各部位温升情况。在正常情况下,泵的最高温升不得超过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4.3 运转中不应有不规则的异常振动。 4.4 如发现在运转中有电机过载,温升过高,声音异常,振动大等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5 维护保养 5.1 定期检查

磁力驱动泵维护维修规程(参考Word)

磁力驱动泵维护检修规程 二○○七

目录 1 总则 (419) 2 完好标准 (419) 3 磁力驱动泵的维护和常见故障 (420) 3.1 维护 (420) 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421) 4 磁力驱动泵的日常检测 (423) 4.1 检测周期及内容 (423) 4.2 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处理 (423) 5 磁力驱动泵的修理 (425) 5.1 检修周期及内容 (425) 5.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426) 6 试车及验收 (436)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437)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根据美国高质泵公司(ITT Industries)、英国胜达因(SUNDYNE)HMD无泄漏磁力驱动泵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太仓市磁力驱动泵有限公司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等有关资料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国产或从国外引进的用于输送化工物料、冷却水、密封液等及泵的材质、主要部件为金属或工程塑料的磁力驱动离心泵(以下均简称为“磁力泵”)的维护和检修。 本规程与制造厂的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制造厂技术文件中的一切规定。 1.2 结构简述 磁力驱动离心泵是应用现代磁学原理,实现力矩的无接触传递,从而达到无泄漏的目的。磁力泵运行时,由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外磁钢组件,外磁钢产生的旋转磁场带动内磁钢及转子部件转动,达到无接触传递扭矩的目的。 磁力泵主要由泵体、叶轮、轴、滑动轴承组件、内磁钢组件、隔离罩、外磁钢组件、中体以及传动轴、滚动轴承、悬架、联轴器等部件组成。磁力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轴线端面进液体,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磁力泵采用“后拉式”结构,维修时不必拆卸进出口管路和电机,整个转子部件可以从后部位出。磁力泵由电动机驱动,联轴器一般为膜片式联轴器或加长式爪型弹性联轴器。 2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泵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可靠,量程符合规定,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 2.1.5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进、出口阀及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 2.2 运行性能

螺杆泵维护检修安全规程

螺杆泵维护检修安全规程 1 总则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常用孔型和3G型螺杆泵,其它相类似的螺杆泵可作为参考。 1.2结构简述 本泵由泵体、衬套、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吸入室、安全阀组件以及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组成。 1.3设备性能 表 1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主体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电机及附属装置完整齐全。 2.1.3各部连接螺栓、螺母齐全,螺纹外露2-3扣,连接紧固。 2.1.4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5压力表、电流表等灵敏,并定期检验。 2.1.6基础、底座及地脚螺栓牢固。 2.2运行性能

2.2.1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规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3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2.2.4轴封处泄漏符合规定。 2.2.5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图,易损件图。 2.3.2基础图。 2.3.3有使用说明书。 2.3.4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齐全。 2.3.5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a、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b、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c、设备履历卡。 d、运转有记录。 e、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f、检修及验收记录。 2.4设备及环境 2.4.1泵体、泵底及附属管件防腐完好。 2.4.2泵体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3基础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等。 2.4.4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泵盖、封轴等均达到无泄漏。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保持设备和周围环境清洁,无积尘,无油垢。 3.1.2随时注意设备运转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泵体的温 度不能超过60℃.滚动轴承不超过70℃. 3.1.3经常观察压力表、电流表所示值是否正常和稳定。 3.2定期检查 表2 定期检查内容

往复式真空泵检修规程

往复式真空泵检修规程 一.总则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一氧化碳系统往复活塞式真空泵的维护和检修。 2.结构简述 本真空泵是由机身、汽缸、气阀组件、活塞、活塞杆、十字头、连杆、曲轴等零部件构成的容积式机械真空泵。 3.工作原理 由电机通过三角带驱动曲柄滑块机构做往复运动,滑块(十字头)将往复运动通过活塞杆传递给活塞,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完成吸气、排气工作。 二.设备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1.设备型号 WLW600B型单级立式无油往复活塞式真空泵。 2.设备性能 抽气速率(L/S)/(m2/h)600/2160

极限压力(mmHg)/(×103Pa)15/2.0 转速(rpm)240 电机型号Y280M—6 电机功率(KW)55 泵温升(℃)40 噪声〔dB(A)〕≤80 三.完好标准 1.零部件质量 1)零部件完整,质量符合标准; 2)主机、辅助设备的仪表、计量器具、连锁及各种安全装置 齐全、准确、灵敏,并按期校验; 3)基础、基座稳固完整,各部位齐整、紧固; 4)阀门、管线、管件、支架安装合理、牢固、标志明确。 2.运行状况 1)机组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3)油路畅通、润滑良好,油质、油位、油压、油温符合规定;

4)机组性能良好,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3.技术资料 1)有完整的验收记录、检修记录和运行记录; 2)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图及使用说明书; 3)有完整的设备档案; 4)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5)设备的易损配件图纸齐全。 4.设备及环境 1)机组及其管线、阀门无跑、冒、滴、漏现象; 2)设备及其周围环境清洁、整齐,无油污,无灰尘。 四.检修周期 1.小修:3个月 2.中修:12个月 3.大修:24个月 五.检修内容 1.小修 1)检查、紧固各部连接螺栓。

磁力泵的结构组成及使用与维修

磁力泵的结构组成及使用与维修 (本文源自阳光泵业磁力泵的结构组成 磁力泵由泵、磁力联轴器和驱动电机三部分组成。泵轴的左端装有叶轮,右端装有内磁转子,泵轴由滑动轴承支承。托架联接泵和电机并保证内外磁转子的位置精度。当电机驱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通过空气气隙和隔(离)套,带动内磁转子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叶轮旋转。 、泵 泵一般选用耐腐蚀、高强度的工程塑料、刚玉陶瓷、不锈钢等作为制作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并可以使被输送的介质免受污染。如CQB系列磁力泵的接触被输送液体部分是由抗化学品的氟塑料合金制造。氟塑料合金由可热塑加工的超高分子量聚全氟乙丙烯和一种以上其他塑料共混组成,可加人填料。如由超高分子量聚全氟乙丙烯和聚四氟乙烯组成的塑料合金,前者占重量比为%一%,后者占重量比为%一%,采用干粉共磨或干粉湿法共磨的共混方法制造。用热压或冷压烧结等方法加工成各种制品,克服了聚四氟乙烯冷流和易变形缺点,可延长使用寿命。 磁力泵的轴承是浸没在输送介质中,并用输送介质润滑和冷却。国内较为常用的轴承多为石墨和增强塑料。石墨特别是浸渍石墨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耐热腐蚀、摩擦系数低、应用范围很广,但石墨较脆,强度也较低,对轴的弯曲和局部过载很敏感,应特别注意。以钢为基体、多孔性青铜为中间层、塑料为表面层的三层复合轴承抗压强度高、摩擦系数小、尺寸稳定,消音减震,近年来得到应用。 、磁力联轴器 磁力联轴器是实现无接触力矩传递从而达到完全无泄漏的关键部件。一般有圆盘形和圆筒形两种形式。由于圆盘形联轴器由两个面对面的环形磁体及其中的隔套组成,两个环形磁体之间存在轴向力,尤其在功率较大时,轴向力很大,克服它很棘手,一般较少采用。圆筒形联轴器包括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和隔(离)套3个部件,外磁转子与电机相联,并处于大气中,内磁转子与泵轴联成一体,整个转子被包容在泵壳和隔套内并浸没在输送介质中,隔套处在内外转子之间并固定在泵壳体上,使磁力泵壳和隔离套内部形成连通的、完全密封的腔室。磁钢在内磁转子的外圆柱面及外磁转子的内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紧密排列,形成“组合推拉磁路”。 目前,可供磁力泵选用的磁性材料较多,常用的有AlNiCo、铁氧体及稀上永磁材料衫钻SmCo5(简称 1:5),Sm(Co,Cu,Fe,Zr)(简称2:17) , Nd-Fe-B等。其中稀土永磁材料最优先选用,最强有力的是铰铁硼Nd-Fe-B,其最大磁能积高达28 x 104T·A/m以上,内察矫顽力超过1120kA/m,倍受青睐。但其工作温度不能超过120℃高温条件下可选用衫钻永磁材料,Sm(Co,Cu,Fe,Zr)的磁能积约为192 x 103T·A/m,其工作温度可高达300℃. 圆筒形联轴器在设计、加工、装配时均应十分注意内外磁转子间的位置,否则会产生径向力。这种径向力不仅影响力矩传递,而且对轴承的寿命也有直接影响,严重时,会使磁力联轴器无法工作。解决这种径向力的关键是保证内外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作者: ————————————————————————————————日期: ?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一、设备结构图及性能原理 1.设备结构图 1.1单螺杆泵 1—泵壳2—衬套3—螺杆4—偏心联轴节5—传动轴6—密封装置 7—径向止推轴承8—普通联轴节 1.2二级螺杆泵 1.3三级螺杆泵 2.设备性能原理 2.1螺杆泵是依靠螺杆相互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沿吸入管进入吸入腔。随着螺杆的转动,密封腔内的液体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

由于排出腔一端的容积逐渐缩小,即把液体排出。 二、检修 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1.1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 1.2 编写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 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 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 IS0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 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 《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下表,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月) 6 24 2.2 检修内容与程序 2.2.1 小修项目 2.2.1.1 检查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 2.2.1.2 检查轴承. . 2.2.1.3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 2.2.1.4 消除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 2.2.1.5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 2.2.2 大修项目 2.2.2.1包括小修项目内容. 2.2.2.2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

往复真空泵维护检修规程

往复式真空泵维护检修规程 二○○七

目录 1 总则 (569) 2 完好标准 (569) 3 往复式真空泵的维护和常见故障 (570) 3.1 维护 (570) 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72) 4 往复式真空泵的修理 (573) 4.1 检修周期及内容 (573) 4.2 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574) 5 试车及验收 (584) 6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586) 568

569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根据淄博真空设备厂提供的《WL -600型往复真空泵使用说明书》及其它有关资料, 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WL -600型往复真空泵(以下简称“真空泵”)的维护和检修。 本规程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或制造厂的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国家有关部门和制造厂的技术文件中的一切规定。 1.2 结构简述 往复真空泵主要由机身、气缸、曲轴、连杆、十字头、活塞、气阀等零部件组成,由电动机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驱动(如图1)。 1.3 主要性能 WL -600型真空泵为无油润滑往复式真空泵,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介质: 一氧化碳; 抽气速率: 600L/S ; 极限真空: 2600Pa ; 配套电机: YB280S -6 380V 45KW ,980rpm ; 主轴转速: 310rpm ; 进、排气口直径: 200mm ; 外形尺寸: 2690×1050×2490; 单重: 2800Kg ;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主机、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2.1.2 仪表、计量器具、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 准确、可靠;开表率、信号及联锁投运率达100%;计量器具检测率达100%。

磁力泵操作规程

磁力泵操作规程 1.磁力泵的运行 1.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1.1.1管道必须进行吹扫、清洗、为防止残留的杂质、焊渣进入泵腔,在泵进口处须配有过滤器或过滤网。 1.1.2检查名部分螺栓、连接件是否有松动,有松动的要加以坚固。 1.1.3用手盘动联轴节,使泵转子转动几圈,看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响声或轻重不匀的感觉,以判断泵内有无异物。 1.2启动程序 1.2.1打开吸入阀(进口阀),关闭排出阀(出口阀)、压力表阀、真空表阀,进行灌泵。 1.2.2稍开排出阀,点动电动机,查看电机转向。 1.2.3转向正确后,启动电动机,找开压力表、真空表阀。 1.2.4在压力上升并认为机器运转开稳后,徐徐打开排出阀,泵进行正常工作(离心泵排出阀微开启动,是为了轻载起步,减小点动电流,但必须注意:旋涡泵必须开阀启动)。 1.2.5泵运行点应在工况点上下浮动,过小、过大流量均易造成泵损坏。绝不允许用吸入管路上的阀门来调节流量,以免产生气蚀。 2.磁力泵的停车 2.1缓慢关闭排出阀。 2.2停止电机。 2.3关闭泵进口阀门。 2.4如环境温度低于液体凝固点时,要放净泵内液体,以防冻裂。 2.5长时间停止使用的泵,除将泵内的腐蚀性液体放净外,还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尤其是密封室认真冲洗干净。最好是将泵拆下清洗后重新装好,并将泵的进出口封闭后妥善保管。2.6禁止在出口阀门未关闭的情况下停车,以免出口管路液体倒流使叶轮反转,损坏零件。 3.磁力泵操作中注意事项 3.1泵决不允许空载运行,如果不能保证,须安装空载保护装置,压力传感器或负载测控器。一旦断液或泵内有摩擦,则保护装置响应后跳闸,防止泵空载而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3.2如果磁力泵配备的电机超过7.5KW,最好能配备慢启动装置(如星三角启动器)。因为电机启动时,启动扭矩大,而配备的磁钢扭矩如果小于起动扭矩时,则内外磁钢会出现滑脱现象,即外转子转动而内转子不动,导致涡流热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温度极度升高,而最终使得内外联轴器退磁,无法运行。

MW汽轮机真空泵检修规程

600MW汽轮机水环真空泵检修规程 1.设备技术规范 1.1 设备名称、型号及厂家 水环式真空泵规格型号2BE1 403—0MY4,制造厂家是佶缔納士机械有限公司(原厂家纳西姆)。 1.2 设备用途 将汽轮机凝汽器内的空气及不可冷凝气体抽出,维持凝汽器内要求的真空度。 1.3 运行方式 机组正常运行时,水环式真空泵一台或二台运行,一台备用。当机组启动时,为了尽快建立起真空,可同时启动二台或三台真空泵。 1.4 设备要求 1.4.1 在凝汽器充满空气时,3台泵运行抽完该空气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在冷却水温度33℃时,2台泵投运即可保持机组在额定功率运行时的真空度。 1.4.2真空泵为单级双吸平园盘式,补充水来自深井水,冷却器冷却水来自辅机冷却循环水系统。 1.4.3真空泵的排气管连接方式为顶排式。 1.4.4 真空泵的寿命要求 水泵的寿命,应达到可连续运行25000小时以上,设备服役30年,水泵的密封型式良好。 1.5 技术资料

1.5.3 主要零部件材料 2.设备结构概述及工作原理2.1设备概述

锅炉给水中溶解有一些不凝结气体,它们会随着锅炉蒸汽一同进入汽轮机,作功完毕后又排入凝汽器内,在凝汽器工作时,真空系统中有一些密闭不严的地方也会漏入空气。这些气体无法在凝汽器内凝结,如果不及时除去,就会积聚在凝汽器加热管束表面,阻碍蒸汽凝结放热,影响凝汽器的真空度,故机组正常运行时需将积聚在凝汽器中的不凝结气体抽去。 本期抽真空系统配有三台50%容量的水环式真空泵组,泵组由水环式真空泵及其电机、汽水分离器、密封水冷却器、高低水位调节器、泵组内部有关联接管道、阀门及电气控制设备等组成。 从凝汽器抽吸来的气体经气动蝶阀进入由低速电机驱动的水环式真空泵,被压缩到微正压时排出,通过管道进入汽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经汽水分离器顶部的对空排气口排向大气,分离出的水与补充水一起进入密封水冷却器。被冷却后的工作水一路喷入真空泵进口,使即将吸入真空泵的气体中的可凝结部分凝结,提高真空泵的抽吸能力,另一路直接进入泵体,维持真空泵的水环厚度和降低水环的温度。真空泵内的密封水由于摩擦和被空气中带有的蒸汽加热,温度升高,且随着被压缩气体一起排出,因此真空泵的水环需要新的冷密封水连续补充,以保持稳定的水环厚度和温度,确保真空泵的抽吸能力。水环除了有使气体膨胀和压缩的作用之外,还有散热、密封和冷却等作用。 汽水分离器的水位由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分离器水位低时,通过进口调节阀补水;水位高时,通过排水调节阀,将多余的水排入无压放水管道。汽水分离器的补充水来自凝结水泵出口,通过水位调节阀进入汽水分离器,经冷却后进入真空泵,以补充真空泵的水耗。 2.2工作原理 真空泵主要部件是叶轮、叶片、壳体和吸排气口。叶轮偏心地安装在壳体内,叶片为前弯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